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教学研究项目申报书

教学研究项目申报书

教学研究项目申报书
教学研究项目申报书

教学研究项目申报书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教育技术教学团队

咸宁学院

教学研究项目申报书

项目名称: 地方院校师范生教育技术应用

能力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项目类别: A

项目负责人: 阮若林

所在单位: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联系电话: 8112419

申请日期: 2009.3.28

咸宁学院高等教育研究室制

项目名称地方院校师范生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A、理科,

B、工科,

C、农科,

D、医药,

E、文科(文、A 项目类别史、哲),

F、外语,

G、财经,

H、政法,J、艺术,K、体

育,L思想政治教育,M、民族,N、教学管理

2009.6 2011.6 研究起始时间完成时间

项目负责人简况

姓名性别民族出生年月阮若林男汉 1974.4

硕士研究生专业技术职务行政职务最终学位讲师 ,博士在读, 院内工作部门现任课程电信学院现代教育技术、多媒体技术

项目负责人主要教学工作简历

时间课程名称授课对象学时所在单位 2004.2-2004.7 计算机导论03计本 72 信息工程学院 2004.2-2004.7 C++程序设计 03计本 108 信息工程学院 2004.9-2005.1 计算机网络 02计本 72 信息工程学院 2004.9-2005.1 C程序

设计 03教技 72 信息工程学院 2004.9-2005.1 计算机导论 04计教 72 信息工程学院 2005.9 -2006.1 教育技术学 02数本 36 信息工程学院 2005.9 -2006.1 数据库及应用 03教技 72 信息工程学院 2005.9 -2006.1 人工智能原理与应用 02计本 54 信息工程学院 2006.2 -2006.7 计算机基础 05教技 72 信息工程学院2006.2 -2006.7 C程序设计 03教技 72 信息工程学院 2006.2 -2006.7 数据库设计全校选修 36 信息工程学院 2007.9 -2008.1 多媒体技术及应用 06教技 54 信息工程学院 2007.9 -2008.1 教学设计 05教技 54 信息工程学院06数本、化电子与信息工2009.2 -2009.7 现代教育技术本、物本、地36 程学院科

2

项目负责人主要教学改革和科研工作简历时间项目名称获奖情况颁发单位

基于多Agent的远程虚拟协同咸宁学院重点2004-2006主持完成教学环境的设计与实现项目

一种新型智能协作教学平台的校级教学成果湖北省高校教2006-2008主持研究二等奖研项目

可伸缩视频编码及其码率控制教育厅优秀中2008-2010主持在研研究青年人才项目

多媒体CAI课件制作”专题学咸宁学院科研2005-2007参与完成习网站设计与开发项目

基于信道建模自适应的实时无国家自然科学2005-2007参与完成线视频传输研究基金

基于轮廓关注度和多域可伸缩国家自然科学2008-2010参与在研的感兴趣区视频编码研究基金

项目研究成员职称、学历情况

总人数 5 正高职称副高职称 2 中级职称 3 初级职称博士 1 硕士 4

项目组主要成员(不含项目负责人) 姓名性别年龄职称职务工作单位现任课程项目组分工签章阮国龙男 38 副教授教办主任电信学院计算机网络培养计划制定沈静女 30 实验师实验室主任电信学院动画制作实践计划实施倪浩男 28 讲师电信学院教学设计实践计划制定刘芳华女 27 讲师电信学院教育技术理论计划制定

3

立项背景与意义

1、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分析

“未来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技术~不是资源~而是教师素质。”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蓬勃发展~熟悉现代教育理论、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技能~将成为未来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要求。作为培养21世纪新一代教师的高等师范院校~如何加强师范生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探索出一条适应新世纪基础教育发展需要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是高等师范院校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国外发达国家对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要求很高~早就制定了一系列的相关标准。在美国~早在1998年就推出了《面向学生的国家教育技术标准》~随后~在2000年推出了《面向教师的国家教育技术标准》~标准阐述了教师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基本行为,英国也制定了包括有效的教学和评价方法以及教师的能力、知识和信息技术两个方面的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标准,澳大利亚在2002年也颁布了教师专业标准~共12项~描述了教师为个别学生和全体学生提供相关的学习经历所必须具备的知识、技能和能力。其中1项涉及教师信息技术教学应用能力“进行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改善教与学的策略~促进学生的学习”。当前~我国的基础教育领域正在进行一场具有深远意义的课程改革~它突出强调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这

不仅引发了教学体系、教学内容的改革~也引发了教育观念的转变、教学模式的改革。要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一使命落到实处~关键在于培养一批具有现代教育思想理念、具有较高信息素养、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教师。随着教育信息化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教育技术已日益成为教师职业的一项重要素质和能力~也一直是师范生学习和在职教师培训的重要内容。2004年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其中明确指出:教学人员要能够认识到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是教师专业素质的必要组成部分。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师范院校逐步开设了《电化教育》课程~随后陆续改名为《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但由于师范院校办学规模较大~全面开展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所需的基本条件,包括师资力量、设备配置、设备用房等,难于充分实现~因而师范生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养一直存在一定的难度~面向全体学生的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至今还没有真正开展起来~仅仅局限于枯燥的理论学习模式~师范生的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自然也就不能尽如人意。目前~高师院校《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是师范生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培养的唯一途径~其教学情况基本上有三种类型~一是由于院校教学条件限制~《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只能实行限额选修~由高年级师范生自愿报名~教育技术系或电教中心根据现有教学条件~设置一定的数额~然后根据报名情况组班教学。这种形式只能为部分师范生提供教育技术技能培训。二是在部分系科开设《现代教育技术》规定

4

选修课~这种形式多在一些相近专业开设~如教育系、物理系等。三是少部分学校集中全力面向全校师范生开设了《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这种形式由于教学实验设施的限制~主要教学内容是基本的概念和基本原理~让学生了解现代教育技术的基础知识~而作为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训练的实验教学基本难以开展~多数情况下只能力所能及的进行一些见习和观摩。

20多年来这门课程一直成为师范院校培养学生教育技术的主渠道。但随着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社会快步走向信息时代~反映在教育领域~教育的形式、内容、思想、方法、手段等发生根本变化。丰富的社会化学习资源~多元化的学习环境~快捷的教学信息传递手段促进传统的师生角色的改变~学生会主动地从除教师之外的计算机网络、电视系统、光盘信息库及书本等信息资源汲取知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则越来越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信息的咨询者、课程的开发者、学术的顾问、团队的合作者。这就要求未来教师具备较强的信息能力~了解信息科学技术的常识~掌握相关的技能技巧。如何才能培养符合上述要求的教师,高校已经普遍开设了计算机类课程~如何将计算机类课程与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整合~构成师范生信息技术能力培养的体系。对以培养合格教师为已任的师范院校是一个历史的挑战。本课题旨在对师范生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模式、途径、方法等进行研究。本课题的实施对建立科学的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体系~促进师范院校重视和科学地安排信息类课程的开设~加强学生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在这种状况下~师范生的现代教育技术整体能力与基础教育的实际需要存在较大的差距。要适应我国教育改革和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要求~就必须加强以《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为核心的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切实提高新一代师范生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因此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探索一条能适应师范生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养要求的有效教学途径~是师范院校的当务之急。

2、本课题对促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和意义

本课题主要是通过改革《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体系~建立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体系~培养师范生的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将其应用到提高师范生学科教学法课程和师范技能训练中去~提高师范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为其今后走上教师岗位奠定坚实的教育技术素养。地方院校师范生是中小学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生力军~

培养其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有利于全面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改革全面推进和实施~迫切要求广大中小学教师提高教育技术应用能力~要求教师有能力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运用到教学实践之中~去改革教学方式~进而推动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同时随着教育现代化的不断推进~教师应用教育技术能力水平的提高是教育信息化推进的基础。

5

实施方案及实施计划

1、具体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研究内容

教育的信息化必然要求未来教师具备较强的信息能力~了解信息科学技术的常识~掌握相关的技能技巧~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信息的咨询者、课程的开发者、学术的顾问、团队的合作者。因此本课题研究的目标是对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模式、途径、方法等进行研究~努力建立科学的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新体系。

按照教学设计的思想~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方案的制定应当从社会需求出发~首先研究当前社会对师范生教育技术的要求~并以超前观点分析相关的教学目标~然后依次从教学对象,师范生,、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获得科学的培养方案~为此本课题基本研究的基本思路是:以信息科学发展的现状及近期发展趋势为依据~研究制定地方院校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教学目标体系,以改革精神为依托~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针~改革师范院校学生现有课程结构~合理地设置教育技术和信息类课程~探索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体系,以有利于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为标准~研究探索师范学生教育技术能力的评价体系。

,1,根据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研究地方院校师范生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的教学目标体系

为了提高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国家教育部正式颁布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师范院校是培养教师的摇篮~我们研究并实施师范生的教育技术能力培养~在师范院校的人才培养体系中构建教育技术能力。围绕这一主题~在教育逐步走向信息化的时代~教师应当具备什么样的教育技术能力~通过在校学习~师范生们又应当具备那些教育技术能力~与这些能力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又是那些~这些都是必须回答的问题。因此就应该研究地方院校师范学生教育技术能力教学目标体系~合理制定培养方案。

,2,以人本主义为基础构建信息化资源和环境~研究地方院校师范生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体系

构建信息化资源和环境~提高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构建模块化实验教学环境~开发相关的网络实验教学资源~为现代教育技术实验课程构建了良好的教学平台,改革现代教育技术传统的单一课程教学体系为“理论+实践+教师技能实训”的课程体系~研究地方院校师范生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课程体系~如在《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基础上~专门开设了师范生职业技能必修课《现代教育技术》以及如《动画设计与制作》、《多媒体课件制作》等多门公共

6

选修课程~同时设计一些实践性强的实验项目让师范生积极主动参与其中~将人本主义的教育思想贯穿进来~构建比较完善的教育技术能力培养体系~形成师范生人文关怀的教育技术素养。

,3,研究地方院校师范生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的评价体系

在本研究所建立的地方院校师范生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的教学目标体系的指导下~通过本研究制定的地方院校师范生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体系的培养~是否已经

达到了本研究教学目标体系的要求~需要科学的评价的检验~因此有必要研究地方院校师范生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的评价体系。

,4,研究地方院校师范生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的教材和课程体系

根据地方院校师范生去向的特点~调研相应中小学的教育技术基础设施~重新规划建设相应教材和课程~并结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组织编写相应课程教材。

二、研究目标

,1,以咸宁学院为例~制定师范生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的教学目标。

,2,打破教育技术传统的单一课程教学模式~制定以教育技术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完整课程体系。

,3,构建人本主义信息化的资源和环境~制定师范生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的评价体系。

,4,做到两个结合~“教育技术专业教师”和“学科教学论专业教师”的结合~“计算机基础”和“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结合。

三、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地方院校如何根据《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来确定师范生的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目标。

,2,教育技术专业教师和学科教学论专业教师如何协作共同提高师范生课程教学设计能力。

,3,解决计算机基础课程与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培养的关系~将《计算机基础》和《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

,4,如何根据地方院校现有条件构建人本主义的信息化资源和环境~形成师范生人文关怀的教育技术素养。

7

2、课题预期的成果和效益(包括成果形式,实施范围与受益范围等)

多数师范院校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开设与计算机类课程的开设分属不同的部门~尽管各自对相关的课程应如何开设有一定范围的研究~但均未能从信息技术的全局考虑问题~两类课程互有交叉。本应紧密联系~却互不相关~造成开设课程在内容上互相重复~时间上衔接不够~学生不能系统地学习信息技术。本课题将在调研的基础上进行全面的教学设计~综合现有现代教育技术和计算机两类课程的内容~组成全新的教学内容体系~提高学生信息技术培养质量~节约教学成本~提高教学效率和效益。本课题研究的师范生信息技术能力培养教学目标体系和评价体系作为开创性工作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预期研究成果如下: ,1,咸宁市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现状调查报告,发表论文,

,2,师范生教育技术应用能力要求调查报告,研究报告,

,3,师范生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培养教学目标,发表论文,

,4,师范生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创新培养体系,制定教学大纲,

,5,师范生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培养评价指标体系,发表论文,

,6,师范生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实践训练教程,条件成熟时出版教材,

本课题的研究主要涉及到教育技术专业教师、计算机课教师、师范专业学科教学论教师和师范生~研究成果首先将在咸宁学院师范生中得到应用~学生将体验完全不通的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培养模式~将提高学生信息技术培养质量~节约教学成本~提高教学效率和效益。根据几年的试用不断调整培养体系~最终形成完成的地方院校师范生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体系~并推广到相关兄弟院校试用。 3、实施计划(含不少于两年时间的年度进展情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2009.6 -2009.9,制定课题研究方案~正式开题。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2009.10 -2011.2,

1、2009.10 -2010.2~收集资料~访问专家~进行问卷调查~提出咸宁学院师范生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的教学目标体系。

2、2010.3 -2010.6~提出咸宁学院师范生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培养的改革方案~重组各类相关课程~并按新课程方案组织教学~初步建立地方院校师范生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体系。

3、2010.7 -2010.9~通过收集资料、访问专家、问卷调查等方法的研究~提出地方院校师范生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的评价体系。

4、2010.10 -2011.2~在咸宁学院师范生中实施新的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培养课程体系。

第三阶段,总结与结题阶段 2011.3 -2011.6,撰写结题报告~准备课题的结题验收。

8

4、本课题的特色、创新及推广应用价值

本课题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1,地方院校根据《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并结合师范生就业去向来制定师范生的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目标。

,2,提出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培养的“理论+实践+教师技能实训”的课程体系。

,3,提出师范生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培养过程的两结合:“教育技术专业教师”和“学科教学论专业教师”的结合~“计算机基础”和“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结合。

,4,制定基于人本主义信息化资源和环境的师范生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的评价体系。

本课题研究的推广应用价值:

本课题综合现有现代教育技术和计算机两类课程的内容~组成全新的教学内容体系~提高学生信息技术培养质量~节约教学成本~提高教学效率和效益。本课题研究的师范生信息技术能力培养教学目标体系和评价体系作为开创性工作具有一定

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研究成果首先将在咸宁学院师范生中得到应用~学生将体验完全不通的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培养模式~将提高学生信息技术培养质量~节约教学成本~提高教学效率和效益。根据几年的试用不断调整培养体系~最终形成完成的地方院校师范生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体系~并推广到相关兄弟院校试用。

5、本课题的主要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比较研究法、调研法、教学实验法、行动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

9

课题研究基础

1、课题组成员已开展的相关研究及成果概述(包括自选课题、校级以上课题、学位论文、学术论著论文及获奖等)

本课题组成员都是教育技术专业或计算机专业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有着坚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近年来~主持相关科教研项目4项~发表相关教研论文20余篇~具体如下:

一、相关立项项目:

,1,2008年度咸宁学院科研重点项目:移动学习的理论与关键实现技术研究,编号:KL0847~时间:2008-2010,

,2,2006年度湖北省高校省级教研项目:一种新型智能协作教学平台的研究 ,编号:20060366~时间:2006-2008,

,3,2005年度咸宁学院科研重点项目:“多媒体CAI课件制作”专题学习网站设计与开发 ,编号:KL0530~时间:2005-2007,

,4,2004年度咸宁学院科研重点项目:基于多Agent的远程虚拟协同教学环境的设计与实现 ,编号:KL0412~时间:2004-2006,

二、相关学术论文:

,1,一种基于MAD加权模型的H.264AVC码率控制算法, 计算机科

学,2008.4. ,2,利用网络学习环境促进学困生的转化, 咸宁学院学报, 2008.3. ,3,基于移动学习的PBL环境设计,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08.2. ,4,拟人化在小学多媒体课件交互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教育信息化,2007.22. ,5,CSS在DIV网页排版

中的实用技巧, 电脑学习, 2007.6.

,6,音频信号的感知编码技术研究, 咸宁学院学报, 2007.3

,7,Study of a Novel Intelligentized Collaborative Teaching Platform Based on

Multi-Agent on Internet, ICCSE2007, 2007.7,ISTP,

,8,Application and Research of Interlace Video Coding ICCSE2007, 2007.7,ISTP, ,9,Study on Interlace Video Coding Technique, DCABES2007, 2007.9,ISTP, ,10,基于多Agent的网络智能教学环境研究,GCCCE2006,

2006.7 ,11,多媒体课件开发-专题学习网站的设计, 教育技术导刊, 2006. ,12,对专题学习网站建设与应用现状的调查研究, 2006教育技术国际论坛 ,13,Internet 上基于多Agent的智能学习过程研究, 咸宁学院学报, 2005.3 ,14,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趋势研究, 咸宁学院学报, 2004.3

,15,基于建构主义网络教学平台设计初探,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4. ,16,基于素材的网络课程管理模式的探讨, 咸宁学院学报, 2004.

10

2、已具备的教学改革与研究的基础和环境,学院对课题的支持情况(含有关政策、经费支持及其使用管理机制、保障条件等,可附有关文件),尚缺少的条件和拟解决的途径

咸宁学院是2002年有原咸宁医学院和咸宁师专合并组建而成的~现在已经发

展成以医学、师范和其他应用型学科组成的一所综合性地方本科院校。本课题的研

究主要是针对其师范专业师范生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培养模式进行研究~从80年代末到现在~我校的师范生的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培养还处在一个比较低的层次~主要经历了《现代教育技术》,早期叫《电化教育》,选修课、部分师范专业限定选修课到现在的所有师范专业公共基础课理论教学的发展过程~所以我院现行的教育技术课程模式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必要实践环境~并且我校原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和教育技术系现存有大量相关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实践基础~同时~我院将在今年开展师范生整体培养模式的改革~推行“1+2+1”~该模式的推行也为师范生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很好的制度保证~有利于本课题的顺利进行。

同时~本项目组是一个非常有活力的团队~教学经验丰富~科研实力也很突出~项目组成员在近5年来主持和参加了科教研项目10项~其中一项省级教研项目获咸宁学院2009年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主编参编教材5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0篇~其中15篇被EI/ISTP收录~一篇论文获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5年教育技术管理征文二等奖。

我院拥用一批高档的微机和性能良好的校园网~可为师范生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特别是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提供提供良好的硬件基础。

但本课题组教师研究工作条件有限~缺乏高性能微机、配件及相关应用开发软件~且课题组其它成员与外界联系较少。我们拟申请学校给予资助~改善课题组教师的研究条件并加强兄弟院校的进一步联系~共同探讨地方院校师范生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培养的新模式。

11

项目经费

总经费 2.5万元申请经费 2.5万元配套经费学院 2.5万元本部门万元

其他万元

项目经费预算

支出科目(含配套经费) 金额(万元) 计算根据及理由

国内调研费4×0.10 = 0.40

国际学术会议费2×0.30 = 0.60

科研业务费 2.00 论文发表费6×0.10 = 0.60

打印复印费 0.10

成果评审费 0.30

图书资料费 0.10

实验材料费 0.30

软件开发资料费 0.20

仪器设备费 0.20 微机配件耗材 0.20

12

所在教学单位意见

本课题主要针对地方院校师范生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培养的现状~结合我校多年来师范生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培养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师范生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培养的一系列创新研究及其实践研究~将推进我校师范生教育技术培养模式体系的改革~对地方院校师范生师范技能特别是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将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建议立项研究。

负责人签章: 部门盖章二00 年月日

院内主管部门意见

负责人签章: 高等教育研究室盖章二00 年月日

学院意见

主管院长签字: 二00 年月日

13

教育科研的常用方法

教育科研的常用方法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是指研究教育现象及其规律所采用的方法。教育科学研究应以适应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采取多种科学实用的方法,探索教育内部各要素之间和其他事物之间的关系。以及教育的质与量之间的变化和规律。目前教育科学研究常用的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经验总结法、教育实验法、教育统计法、行动研究法和个案法等等。观察法 1、观察法的含义与特点: 教育观察法是教育科学研究使用最早、最为广泛的一种方法。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有目的、有计划考察事物现象的方法。观察法可分为抽样观察、追踪观察、隐蔽观察和综合观察。所谓“自然状态”就是不加控制、不加干扰、不影响其常态,所谓“有目的、有计划”是指根据科学研究的任务,对观察对象、范围、条件和方法作明确的选择,而不是对能作用于人的感官的任何事物都观察。无论是发现课题,获取材料,还是验证假设,都离不开对各种事物的观察。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已成为从事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起码要求。 有人对观察法持有偏见,错误地认为:观察法层次低,太普通,太简单,运用这种方法不可能有重大发现。其实,“对原有理论的验证和突破,最终的、最有力的证明总是事实,而对事实的最直接的认识是通过观察获得的。”在教育科学研究中,不少有影响的研究成果都与观察法的应用有关。例如,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关于儿童认识结构的发生学研究,最初采用的就是自然观察法。他在妻子的帮助下,对他的三个孩子进行了各种观察和研究、对儿童的象征性行为(模仿、游戏)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地探讨,撰写了一系列著作,初步构成了他的儿童智力结构发生和发展学说的雏形。再如,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关于教育与儿童全面发展关系的研究,也是建立在对大量的儿童和教育现象的自然观察基础上的。他在帕夫雷什中学工作期间,不但坚持经常听课,还先后为3700多名学生做了观察记录,对198名“最难教育”的学生的曲折成长过程了如指掌。他在观察研究的基础上,写了教育专著和小册子40多本,教育论文百余篇,童话、短篇小说1200多篇。他的著作被译成29种文字在世界各国发行。实践证明观察法在教育科学研究中是大有用武之地的。 2、观察法的实施: 观察的步骤为:(1)观察准备。明确目的、对象、制订计划,作好物质准备;(2)进行实际观察。要选好时间、场合、位置、角度,选用多种途径;(3)记录和整理观察材料。 教育观察方案的设计包括:(1)确立观察研究的题目。通过题目阐明要探索和解决什么问题; (2)确定观察对象。观察对象是指观察的事件、过程、现象、实物、环境和人,它们往往是互相包含的;(3)明确观察目的、中心和范围,明确需要什么材料,弄清什么问题,达到什么目的;(4)明确观察应遵循的原则。包括客观性与常态性原则、系统性与全面性原则,一贯性与渗透性原则、可观察性原则和典型性原则;(5)确定观察过程与要求;(6)建立必要的观察制度;(7)组建课题领导机构,作好人员分工。 应用观察法应注意:(1)边观察边思考;(2)善于与观察对象建立良好关系;(3)要有科学精神,要实事求是,大胆质疑,要坚持不懈,不畏劳苦,要坚持长期观察、锲而不舍,要有良好的习惯和严谨的作风。 3.观察法局限性。 观察法虽有许多优点,但也有其局限性。主要表现在: (1)观察法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它主要用于对事物及其过程的外部现象和外部联系的直接认识。 (2)由于观察手段的局限以及观察法常常需要持续较长的时间,所以在大规模、大范围的

校本培训过程性材料

校本培训心得 通过校本的培训,我深深的认识到,新课程已纳入研究者和实践者的视野,对它的分析、评判也构成了21世纪中国教育的一道亮丽风景线。走向校本,也就是走向每一个教师自己生活的舞台,更加关注教师自己的生存空间和生活方式,而且在教学中我能够将在培训中学到的新理念、应用教育、教学中,下面是在校本培训学习中我的总结: 教育观念的问题,长期教育实践中,忽视或轻视体育的行为、观念、思想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影响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从而影响到体育教师探讨学习的积极性,使体育教师只能从形式上去“包装”。如一些评优课、展示课等都带有明显的演戏的味道.缺少了改革的理论导向和具体指导,使体育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流于形式。新大纲与《课程标准》两者的陆续出台,在符合学校体育教学发展需要的同时也受到了教育工作者一致的理解和欢迎,而对新思想、新观念、新要求时,如何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创新。 一、校本培训的思想认识 首先充分认识校本培训的重要意义。要在校本培训中有较大的收获,观念转变是课程改革重中之重的问题,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和内容,是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条件,教育教学观念的根本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条布满艰辛和汗水的道路,是一项长期的任重道远的艰巨任务。校本培训是与学校、教师的实际紧密结合,以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和教育教学的实践能力为基本目标。与传统的在职培训方式相比,校本培训更加关注教师教学所在的学校以及课堂,更加关注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发展。通过提高校本培训的实效性,能有效地激发教师自觉学习的意识,提升教师自我培训的责任感,激发教师发 二、课堂教学方面 1、教学观念发生了新的变化。通过学习,我能将新课标的理念有机地融入到教学的每个环节中,教学内容能做到密切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实际,在课堂教学中积极鼓励学生主动探索、思考,努力营造平等的、融洽

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

10.1、教学研究 在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发展规划中,以就业为导向,以人才市场需求为中心,积极主动地研究人才需求的新特点,调整专业结构,调整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通过合理的教学内容安排、科学的教学方法实践和先进的教学手段应用来培养高素质、能力强的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在教学内容上强调基础性与先进性的和谐统一;在教学方法上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为目的,充分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重视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力求具有鲜明的教学特点和显著的教学效果。要建设好融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技术研发和职业素质训导五位一体的数控实训中心,以高规格装配好数控实验实训室;深化课程改革,构建以任务为导向的模块化课程体系、以社会化考证行业认证为主的专业考评考核体系和以用人单位反馈为主的能力素质考评体系;不断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加快教材和实践教学讲义及网络建设的一体化建设步伐,建立起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公共服务平台和学生自主学习网络平台;进一步强化“双师型”队伍建设,提高师资水平。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构建包括基本素质平台、公共技术平台、专业方向平台、专业拓展平台和专业技能平台五大平台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两个体系交叉渗透,相辅相成,每一个体系又由若干模块组成。基本素质平台由文化素质基础模块和信息工具模块组成;公共技术平台由机械基础模块和相关知识模块组成;专业方向平台由机械制造工艺专业模块;专业拓展平台由专业拓宽模块和创新创业模块组成;专业技能平台由基本技能实训模块、专业技能实训模块、综合技能实训模块组成。每个模块包括若干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这些课程能够涵盖相应职业资格证书要求的所有知识和技能。 根据培养目标和职业技能鉴定考核的要求,围绕“一专多能、一生多证”,建立以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实训三大模块为主线的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每个模块包括若干实训课程,并配有实训大纲,每门实训课程由若干独立的基本训练单元组成。系列实训课程主要包括机加工操作实训、电工电子实训、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现场综合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一年级主要进行基本技能实训,使学生掌握本专业的基本操作技能;二年级主要进行专业技能实训,使学生熟练掌握本专业要求的各项专业技能;三年级主要进行综合技能实训,让学生参加劳动部门组织的职业技能鉴定考核,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并利用产学结合,让学生参与生产及就业环节,完成第一岗位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实现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过渡,毕业后就能顶岗工作,缩短了磨合期。 在突出主干课程教学的前提下,设置了人文、社科等人文素质类以及专业拓宽和创新

教师职称晋升7项证明材料

专业知识和能力证明材料 林州市XXX学校XXX同志,具备本科较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独立掌握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教材、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掌握一定的现代教育技术,并能在教学中正确运用。XX年教师节被林州市被为优秀教师。 林州市XXX学校 2016/9/30

教学经历证明材料 林州市XXX学校XXX同志,从教以来一直担任初中美术教学工作,进行过学科循环教学,授课效果评价优良。多次承担各级公开课、示范课,荣获镇优质课、林州市优质课,示范效果良好。在XX年度获林州市初中XX优质课一等奖;XX年、XX年获镇优质课;XX年获镇教学技能手。 林州市XXX学校 2016/9/30

教学效果证明材料 林州市XXX学校XXX同志任现职以来,教学经验比较丰富,所教学科学生普遍达到教育质量要求,在学校教学方面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所教班级成绩突出,名列前茅。2016年教师节被林州市评为优秀教师。2012年、2015年教师节被镇评为优秀教师。 林州市XXX学校 2016/9/30

学生管理证明材料 林州市XXX学校XXX同志任现职以来,具有较强的学生管理能力,根据所教学段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思想实际进行思想教育。该教师任现职以来,一直奋战在学校的教学一线。2000年--2003年,2010年--2015年担任班主任工作,2011年至今兼任学校团支部书记。担任班主任期间注重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积极培养和选拔班干部,所带班级形成了良好的班风、学风,认真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活动,做好每一位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学生得到了全面发展xxx年度所带班级被评为安阳市优秀班集,本人也荣获优秀班主任;2015年度所带团支部被评为优秀团队,本人荣获团队工作先进个人。 林州市XXX学校 2016/9/30

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经验交流材料

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经验交流材料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在实施课改过程中数学科目的变化最大,刚刚实施的时候出现了“老师教不了,学生学不会”的现象,后来经过不断的培训学习这种局面渐渐的没有了,推开教室的门走进课堂,发现数学课上少了示范课、研讨课、交流课、合格课的浮躁与繁杂,大部分老师正在尝试着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以不同程度的速度与新课标接轨,同时许多老师积累宝贵的经验。但是,我们也遗憾地看到:尽管新课程倡导的理念反映了时代的要求,最终的回归点是最好的那张试卷,但相对于课堂教学的具体实践来说,一些先进的理念还过于抽象和概括,许多老师在教学实践中遇到了一系列具体的问题,产生了种种的困惑和误区。今天我将就如何立足教材,把握流程,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果等内容与大家一起讨论学习。 翻开我们的教材,大家会发现无论是第几学段,教材在很大篇幅上是图画,编者为什么设计这么多图画呢?这是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所决定的,也是新课改体系所必须的。 新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尽管学生个体中存在一定的生活经验,但如果单纯从学生个体诱发仍然比较困难。第一学段的学生认识事物正是一个由“感性”到“理性”认识事物表现最突出的阶段,也就是由实物向具体的数的概念抽象的过程,因此我们在讲授一节课时一定要从图画开始,让学生在图画中发现数学信息,用已经看明白的数学信息来学进一步学习数学。 很多老师在讲课时,直接培训孩子们发现数学信息的能力,直接提出“在这幅图画中你看懂了哪些数学信息?”这是非常好的做法,也是我们数学课上所缺少的东西,只有长期培养了学生的这种认识数学信息的能力,学生们才会遇见任何问题都会处理,然后在探索的基础上看能够学会多少,千万不要一切都代替。老师讲例题的做法,就像压题的性质是一样的,我们应该先放开手脚让学生学,再在学生学的基础进行点拨和引导。 当孩子们找到了数学信息后,让学生学会采集归纳,尽量往本节课所设计的目标上靠,在学生发现不了的情况下,教师才点拨和引导。一定要先点拨,点拨达不到要求时再引导。这两个词的概念是不一样的,点拨的程度要轻一些,原本的意思是“指点”;而引导的的程度是比较重的,原本的意思是“带领或带着某人向前进”,大家看,程度是一样吗?是不一样的,因此在运用时要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 无论是点拨还是引导,在学生对数学信息已经彻底弄明白后,就应该进入自主探究阶段,所谓“自主”就是“自己作主”,愿意怎样学就怎样学,根据已有的不同方法去学;而“探究”则是“探索研究”的意思,这也是有一个层次问题,先自主后探究,探究的过程就是让学生合作的过程,在自己得出结果的基础上与别人对一对,比一比,看一看彼此的不足,这是一节数学课的第二个环节。 下一个环节是汇报,汇报的结果应该是多样的,此时教师的工作就是认真听,协助其罗列所有结果,当学生把自己的结果统统汇报出来后,让学生发表观点并且找到规律,这个过程是教师协助其完成,还是点拨和引导,量力而行,据况而定,教师协助寻找最简捷最优秀的那个答案,这个答案就是规律,告诉学生以后我们就按照这种简单的方法去做这样的题。 最后巩固训练延伸。这个环节不多说,我们的老师们做的都不错。 其实,流程是及其简单的,就是:立足生活文本→总结数学信息→自主探究合作→汇报总结规律→巩固应用延伸。 在立足文本,把握流程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①、数学信息,呈现开放。

《新课程理念与课堂教学改革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新课程理念与课堂教学改革策略研究》 课题结题报告 课题名称:新课程理念与课堂教学改革策略研究 课题负责人:杜须录 单位:市汝州市第三初级中学 课题组成员:董晓晖、杰、红军 摘要:课题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探索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策略以及提高课堂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师自身发展的新方法、新思路。研究教师如何根据教学容和学生特征有针对性地选择与组合相关的教学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技术,形成最优化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的学习,达到特定目标。课题通过多种方法,运用多种形式,辐射多种学科,构建了一批优质高效的学科教学形式,建立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对素质教育的开展和新课程的实施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我校是一所县属初中,位于城区西部,学生基础较差,家长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学校周围的环境复杂,学校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中,始终坚持进行教育思想、教材教法、学校管理和现代教育技术等方面的改革,取得了一系列可喜成绩。但在调研考试和一些家长片面追求高分数等综合因素的影响下,老师们不得不实施灌输式、填鸭式、题海战术等短期有效的强化教学,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违背了素质教育和课程目标的精神,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长足发展都造成了较大的妨碍。近几年,教育教学领域不断进行着更新和变革。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使广大教育工作者教育教学观念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教育教学方式不断改进,教育评价方式向多元化转变。而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阵地,是课

程改革的集中反映。所以,我们需要抓住课堂教学这一核心环节,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深化课堂教学改革,逐步转变和改善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及教育教学行为,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学生、学校的全面发展。因此,我们提出“新课程理念与课堂教学改革策略研究”的课题,在全校围展开研究。 二、课题的研究价值 在理论上,有助于丰富和发展教学策略理论,为教学策略理论研究的深入开展提供新的思路与视角。在实践上,有助于有效落实国家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深化课程改革实验,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体表现在: 1、有利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不断生成、发展、提升的过程。通过课堂教学策略研究与实践,提倡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实现新课程标准三位一体的目标。 2、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的发展是“教学过程中的学习成长”。新课程主以人为本,以学促教,教学相长,追求教学整体效应和最大价值,课堂教学策略研究关注学生身心发展和学习特点,注重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正是本课题理论和实践的核心所在。 3、有利于促进教师自身的发展。教学策略研究可以帮助教师更新教育理念,并通过教师教学实践的总结反思,自我监控和自我调适,优化和改善教学行为、方法和策略,加深对教学活动规律的认识理解,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有利于教师专业化发展,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探索教学结构、教学方法、学习方式的优化,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如何填写科研项目申请书教学提纲

精品文档如何填写科研项目申请书项目申请书是我们向专家展示自己科研能力的 唯一机会,所以,除了要有一个好 的课题,我们还需要有一个好的标书。写好申请书是申请成功的关键。对于项目申请书的填写,我们不仅要向专家学习,还要向我们的同行朋友们取经。 以下是申请书填写中的常见问题及经验分享。 “学科分类”如何填写?1.这个分类有一一般来讲申报如果是外国文学类的填外国文学,外语教师通常是语言学, 个数码表,查到填上即可。 “主题词”如何填写? 2.有人会把语言学写成它的分支“心理语言学”,如果写的不对,比如写“教育学”,这 样申报书就会被送到教育领域的专家评审。我们外语尽量在语言学内评审时比较受到关照这样的,因为评审的专家都是外语的老师。如果送到教育类去,就是别的学科的专家评审,无法通过评写得东西不符合他们的要求,的命中率很低。我们不知道他们教育学科的规范,他负责分配评审专家的是国家社科办的工作人员,审。主题词是用来帮助寻找评审专家的。们分配的重要的依据是主题词如果你的主题词写得不恰当,很可能评审人就分得不对路。 “预期成果”如何填写?3. ”,这是研究报告。为什么要写研究报告,我的理由是:如果要写论D 我现在选一个“ 这个项目结项时必须有公开发表的论文,一篇不够,至少要文,你有一个预设的前期条件,好几篇。如果写专著,必须是专著才能结项。研究报告相对来说是个不难完成的结项形式,只要写出像样的东西。研究报告实际上有点像论文,就是学位论文的格式,从选题、开始然后一步步往下写。结项形式与申报课题的形式必须一致,你写的是研introduction 如果你当然你可以说我还发表了很多论文,这个是加分的。究报告就必须以研究报告结项。凡是可以归为研究报写的是专著,那写的样子要像专著。如果是论文集,就以论文集结项。我一般都是写研究写研究报告是比较讨巧的一种方法。当然研究报告不能写得很差。告的, 5-6篇论文,但我不以论文为结项形式。报告,但实际上在完成项目期间我都能发表 计划完成时间应该怎么填写?4. 一般是三年内完成,但是也可以申请延期。计划完成时间应该根据课题进度进行填写, 中期考核要有成果。 怎样理解课题论证页给出的提示和注释?哪些内容应该尤其关注?5. 注:前期相关研究成果中的成果名称、成果形式(如论文、专著、研究报告等)、成果 数量要与《课题论证》活页相同,活页中不能填写的成果作者、发表刊物或出版社名称、发主持或参加表或出版时间等信息要在本表中加以注明。与本课题研究无关的成果不能填写;课题负责人的课题负责人和参加者的成果要分开填写。的各类项目不能作为前期成果填写;成果不列入参考文献。、本课题研究的主、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及研究意义。21 课题论证包括三部分:、前期相关研究成果和3要内容、基本思路、研究方法、重点难点、基本观点和创新之处。主要参考文献。主要讨论第二部分。和自己的课简单到用到哪个项目上都是一样的,课题论证部分往往我们写得比较简单,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题都没关系。 “项目申报书里填的参考文献要按照什么格式?是MLA还是APA?”6. 这个没有规定。但你的年代、刊物名称要有。写的时候国内的一有一些老师可能在国外拿完博士学位回来,参考文献要有国内外的。点也没有,全是国外的文献,在我们看来,这是对文献的回顾不全。研究中国人,为什么不年前完成5研究中国的文献呢?如果只看中国文献你也没

学校单位出具的任现职以来工作情况证明材料

任现职以来工作情况证明 一、个人基本情况 **** 男 1986年7月出生, 2010年6月毕业于**学院(现湖北文理学院)地理科学专业。 2010年9月参加工作,在浠水县**高中支教两年。 2011年12月经县人社局评审取得中教二级教师资格。 2012年9月参加湖北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招聘,而后在浠水县**小学任教至今;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身体健康,精力充沛,能胜任教师岗位正常工作。 自我剖析: 一、政治思想 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及时更新教育理念。积极参加校本培训,并做了大量的政治笔记与理论笔记。新的教育形式不允许我们在课堂上重复讲书,我们必须具有先进的教育观念,才能适应教育的发展。所以我不但注重集体的政治理论学习,还注意从书本中汲取营养,认真学习仔细体会新形势下怎样做一名好教师。 二、教育教学方面: 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上好课。为了上好课,我做了下面的工作: 1、课前准备:备好课。 2、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 3、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4、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5、课堂上的情况。 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克服了以前重复的毛病,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语文的兴趣,课堂上讲练结合,布置好家庭作业,作业少而精,减轻学生的负担。 6、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 7、热爱学生,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让他们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了学生的学习。 在教学上,我贯彻“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指导”的教学原则,积极参加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认真备课、上课、听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一年来,我订阅了大量有关教育教学的书籍资料,取其精华,付之实践;积极参加各类各级教学观摩活动课,课改示范课等,取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

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申请书

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申请书 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申请书 项目名称:基于“翻转课堂”的软件工程课程教 学模式研究 项目负责人:杨XX 申请部门:XX学院 联系电话:13507XX E-mail: [email protected] 填表日期:XX-10-23 二、项目立项依据 1、项目的研究意义 高职教育由规模扩张阶段进入注重质量、发展内 涵阶段,如何以多种方式满足多样化需求,并应用现 代教育技术丰富教学形式、提高教学效果,是亟待解 决的问题。首先肯定的说,尽管翻转课堂在培养学生 自主学习意识和提升学习效率方面,有着非常大的优势,但考虑到中国孩子学习的根深蒂固的习惯,一下 子彻底推翻传统,也是不适宜的。所以选择哪些知识,

什么时候来实施就显得格外重要。对于基础和入门内容,仍然采取先教后学的传统模式,目的是在老师手 把手的帮助下,带学生入门,打好基础;对于拓展的 知识内容,则会适当选择“翻转课堂”新模式来进行。这样,既可以使学生享受新的学习模式带来的学习效 率的提高,也避免出现知识陌生带来的学习挫败感。 本课题拟从“软件工程”这门课程入手,以软件 技术专业的13级学生(软件技术3131-3134班)为载体,以课程资源系统、丰富和适合络传播为基本要求 建设教学资源共享体系,提出“翻转课堂”下软件工 程课程资源共建共享的策略,并进行相应教学模式的 研究与实施。 2、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软件工程是一个迅速发展的新兴学科,软件工程 的教育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IEEE-cS发起创建软件工程教程的建议,美国建立了一系列的课程计划,但是这些课程主要集中在研究生的教育。历史的经验 告诉我们,软件行业是个聚集财产、快速致富的行业;中国要走向世界,占据世界软件工程中的份额,必须 大力发展计算机软件工程专业教育。正是在此种情况下,XX年6月,国务院发布《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

浅谈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浅谈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田虎伟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不断贯彻新的教学理念,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三年多来在教育学区的指导下,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从学科入手,积极开展了课堂教学改革的实验研究,努力探索教育改革的内容、方法与途径,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课堂教学改革的体系。实践证明,通过对课堂教学改革尝试,促进了学生自主健康的发展,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一、认真分析学科现状,树立新的教学观念。 通过认真分析和反思,我们认为过去学科的教学状况确实令人担忧。其一,教师对各学科是在教学,但不够科学,方法陈旧。如识字教学只是教师教,学生学,满堂灌,学生只是机械的记忆,没有从音、形、意去引导学生通过理解掌握生字。其二,由于认为小学低年级的知识不教,到一定的时候他自己也会自然掌握和理解,疏于管理,甚至放任自流。在数学学科中,如:元、角、分;时、分、秒;年、月、日等内容。教师上课只是走过场,糊弄糊弄学生。 为了课程改革工作的顺利展开,学校挑选出一批教学优秀、责任心强,业务水平高的年青教师担任低年级的教学。回顾近几年的课改历程,我校新课程研究正在实践中稳步推进,并以新基础教育理论为依据,在研究策略、教学改革、校本课程等方面的实践中研究和发展。 二、深入开展课程改革研究,建立科学的教学体系。 初期,我们通过学习新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理论,结合学校的具体实际,设计了学科的课堂教学改革的方案和操作细则。我们本着边实践边完善的原则,对课堂教学改革的内容、方法和方式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初步形成了较为科学的课堂教学体系。 1、课堂教学改革的内容。 改变过去知识满堂灌的方式和技能死方法的教学模式,注重内容、方法、技能的全面培养。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出发,改革课堂教学。 2、课堂教学的方法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们在尝试把新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的过程中发现课堂教学“活”起来了,学生“动”起来了,但却出现了一些担忧的问题。为夸奖而夸奖、自主变成了自流、有活动没体验、合作有形式而无实质、知识掌握不扎实……对此我们提出必须用理性对待实验,实施有效教学。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学生学到了什么?得到什么?这是任何教学改革都必须首先追问和考虑的问题。 (1)实施有效教学,让课堂活而不乱解决课堂教学有效性问题的关键在于既要提升学生的主体性又要努力发挥好教师的引领作用。为此向教师提出了课堂努力的三个阶段:

教育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和方案

教育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和方案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和山西省教育厅有关文件精神,大力推进我校教育教学改革和机制创新,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决定组织实施“长治学院学院本科教育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 程”(以下简称质量工程)。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客观需求为导向,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强化特色,注重内涵,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坚持“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方针,遵循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牢固确立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教学是高校中心工作、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的教育理念,坚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相协调发展观,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以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增强全体教职工的服务意识、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的科学办学理念,按照“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的办学思路,进一步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加强教学基本建设,加大教学投入,强化教学管理,强化重点与特色专业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为契机,促进我校本科教育规模、质量、特色和效益的协调发展,全面提高

学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把我校建设成为高水平的、地方特色鲜明的综合性教学型院校。 二、总体目标 通过实施质量工程,使我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重点突破,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显著增强,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教学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办学的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形成重视教学工作、重视教学质量的良好氛围。通过3-5年的努力,使 我校在学科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管理水平等方面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三、建设要求、具体目标与建设思路(一)专业建设 建设要求:根据学校特点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适时调整专业结构,注重培育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本科专业,并不断加大建设力度,逐步形成专业品牌和特色;进一步加强新上本科专业的建设,紧紧围绕农、工、理、管等学科领域进行专业布点,积极加强学科专业间的交叉与融合,大力培植与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相关的专业生长点。拓宽专业口径,灵活设置专业方向,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不断加强专业建设管理,整体提高专业水平,逐步建立科学、规范的专业申报、建设、评估与退出机制。

课题过程性材料汇编

课题过程性材料汇编 峡口镇中心小学微课题研究目录前言………………………………………………………1 有效备课中《目标制定》与《撰写反思》的策略研究过程性资料有效备课中目标制定的策略研究课题申报书…………2 有效备课中撰写反思的策略研究课题申报书…………3 课题研究立项批复………………………………………4 召开“微课题研究”推进会的通知……………………5 目标制定与撰写反思的策略研究调研报告……………6 目标制定与撰写反思的策略研究问卷调查……………7 课题研究计划…………………………………………8-9 青年教师目标制定竞赛方案………………………10-12 英语课堂教学竞赛方案……………………………13-14 课题研究培训略记……………………………………15 课题组成员研究成果略记……………………………16 课题研究中期汇报 材料……………………………17-18 教研组开展课题研究记录…………………………19-21 课题研究工作会议记录………………………………22 峡口镇中心小学编制课题研究案例………………………………………23-26 课题研究经验性文章………………………………27-28 课题创新性研究略记………………………………29-31 峡口镇中心小学微课题研究

前言教育科研是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强大动力,是繁荣教育理论与研究的必要手段,是产生教育知识与观念的重要方式,是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助推器。 教育科研工作,有助于端正教育思想、更新教育理念、树立科学的教育观;有助于提高科学育人、科学管理的水平;有助于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教育创新;有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有效备课中“目标制定”、“撰写反思”的策略研究》是我校承担的两个县级研究课题。我校于xx年5月向县教育培研中心申报了该课题立项书,于xx年9月得到批复。申报时,课题研究组长是谭辉,因谭校长工作调动,xx年9月,课题组长更换为王世波。从立项开始,我们认真做好课题工作,整个实验过程有条不紊地进行。一年来,我校充分利用课堂进行教学教研,真正实现了低成本、高效率;进而大大提升了我校教学教研水平。 文可载道,以用为贵。研究的根本目的在于应用,优秀的研究成果必须转化为教育实际才具有真正的意义。为充分发挥这些研究成果的作用,推动我校在今后教育科研向深入发展,借助编著此专集,为教师搭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平台,使他们能够在教研过程中,交换方法、更新策略,以达到共同提高之目的。 峡口镇中心小学微课题研究有效备课中目标制定的策略研究课题申报书峡口镇中心小学微课题研究有效备课中撰写反思的策略研究课题申报书峡口镇中心小学微课题研究课题研究立项批复1313 峡口镇中心小学微课题研究关于召开“微课题研究”

科研课题申报书

目录 一、如何写好科研课题申报书 二、如何确保申报书质量,提高申报获准率 三、书写科研课题申报书应注意的关键问题 如何写好科研课题申报书 科研课题的申报是广大教职工从事科研课题工作的一项重要前奏曲。为了使课题申报成功立项,提高中标率,研究人员要重视课题申报书的写作。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课题能否申报成功,是与研究人员的写作能力及格式书写是否正确有密切关系的。 1.课题申报书写作格式 课题申报书的写作一般用表格形式,包括:①封面(课题名称、课题负责人、负责人所在单位、邮编、电话、填表日期、填表说明和申请者的承诺等);②数据表或基本信息(课题组人员简历及专长); ③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近期取得的与本课题有关的研究成果、与课题有关的主要参考文献;④负责人正在进行的其它渠道获得的研究课题; ⑤课题设计论证或报告正文(对研究课题的论证:项目立项的依据、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重点和难点、省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状况、研究方法、本课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对课题实施和完成条件的论证:负责人的研究水平、组织能力和时间保证,参加者的研究.

水平和时间保证,资料设备、科研手段,课题组人员分工);⑥预期研究成果;⑦经费预算;⑧推荐人意见(主要是针对不具备高级职称的研究生);⑨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意见;⑩资格审查意见、学科组评审意见、领导小组审批意见。 2.课题申报书写作特点 课题申报书写作最大的特点是目的性非常明确—课题申报成功 立项。围绕这个目标具体阐述为以下几点: 全面性:全面占有资料是课题申报写作的基础。较大的攻关、招标课题(尤其是国家级别的课题)都要求研究生就申报课题的国内外同行研究的现状进行阐述和评价,中小型或地域性较强的课题至少也要了解国内或省内外的研究现状。 创新性:无论什么科研课题必须要有创新性,这是申报书最突出的特点。申报课题的创新都是要求在前人没有研究过的或是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的再创造。研究的结果应该是前人所不曾获得的方法和结论,它可以是结合课题研究实践提出的新观点、新发现、新设想、新见解,也可以是通过研究建立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或开拓的新领域,还可以是某个学科领域、制度、政策等方面的突破。 科学性:申报的课题要符合客观规律,要有一定的理论根据和实践依据(即立项依据),同时要有科学的探索精神和科学的论证。 前瞻性:课题内容应充分地预测到它的创新之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应。 选择性:除了招标课题外,各类课题指南都只是一个大概的范围,

《报告材料》课程改革与实践.doc

“有意义学习”,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归纳类比法将教材中分散的内容进行了归纳、比较和总结,便于学生学习理解。譬如在学习铁碳相图,讲解铁碳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变化规律时,为使学生在“成分一组织—性能”之间建立起联系,画出铁碳合金的成分—组织一性能的对应关系图表,通过图表的介绍与讲解,逐步归纳出三者间的内在联系。 (二)启发教学法 为启发学生思考,使教与学同步有机地联系起来,提高教学质量,根据教学内容适时进行启发式教学。金属的塑性变形是学生普遍反映难以理解的内容,在讲授这部分知识时,采用了问答

式启发教学法。首先根据单晶体变形过程中的教学重点、难点及大纲要求将单晶体变形过程中的几个重要内容化成几个递进式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进而推进到多晶体的塑性变形.使学生的思维与教师同步,进而对该部分内容有一个清晰完整的认识。 (三)课堂讨论式教学法 课堂讨论式教学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讨论方式完成学生自学、自讲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主要是围绕一些具有启发性或争论性的问题来进行课堂讨论。在课堂讨论过程中,教师会及时抓住学生讨论时的闪光点加以鼓励和评价,引导讨论不断深入,在倾听完学生的讨论后会及时进行总结点评。这样的“教与学”能够有效地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增进学习交流,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教师也在此过程中能够发现学生学习中的疑难问题,从而使教学更有针对性。

(四)实际案例教学法 工程材料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引入实际案例,缩短了理论与实践的距离,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所学知识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例如,以机械课程设计中比较典型的减速器为例,针对减速器中箱体、轴、齿轮、滚动轴承、键、螺栓、销等不同零件的不同工况条件和使用性能要求,逐一分析其失效形式,并进行合理的选材,正确安排其热处理工艺等,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教学手段的改革

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主要成果

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主要成果 1.教材建设 (1)邱棣华、秦飞、王亲猛、夏雅琴编著的《材料力学学习指导书》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4年1月第1版,书号:ISBN 7040130742);(注:邱 棣华教授是刚刚退休的本课程组教授) (2)隋允康、王慕、邱棣华承担的“教育部网络课程试题库”也已正式结题,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过程材料力学习题库(分项目负责),高等教育出版 社,2003-2004; (3)隋允康教授为机械工业出版社引进的国外著名教材、James Gere英文版的材料力学(Mechanics of Materials)写序,强调教育创新的观点; (4)邱棣华主编、秦飞参编的《材料力学》教材(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立项课题:“21世纪中国高等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与实 践”),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书号:ISBN 7040144778)。 2.教学研究 近年来撰写了30多篇教育教学研究论文,完成本课程学生小论文集3册,承担了教育部、北京市和北京工业大学的教育教学多项研究课题,其中有 (1)“地方工科院校高等教育人才观、质量观和教学观体系研究”。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会、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21世纪初中国高等教育 人才培养体系研究计划”立项课题:(B17),隋允康等,2001; (2)“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工程力学”,北京市教委,隋允康等,2003; (3)“基础力学重点课程建设”,北京市教委,隋允康等,2003; (4)“21世纪中国高等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与实践”,教育部全国高等教育研究中心,邱棣华、秦飞,2003-2004; (5)“北工大基础力学重点课程建设”,北京工业大学,隋允康等,2002; (6)“材料力学多媒体教学平台建设”,北京工业大学,隋允康,秦飞,王亲猛,2001. 3.优秀教学质量、教学研究成果奖 (1)王慕(第4名),仿真应用力学实验,教育部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2000; (2)隋允康获“北京力学学会优秀力学教师”称号,2001; (3)“材料力学实验教学的开发与更新”,张亦良,王慕,李晓阳,邱棣华,隋允康,北京市教育教学研究成果二等奖,2001;

学校课程改革工作汇报材料

学校课程改革工作汇报材料 一、坚持正确的办学思想理念 新课改提倡“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关注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我们由校情、教情、学情形成了新的办学目标:以和谐求稳定,以创新求发展,以特色求生存,以管理求质量,以科研求提升。构建品牌学科、品牌教师、品牌学生三位一体的品牌学校。有了明确的目标就有了奋斗的方向,实现目标靠的是认认真真地思考,脚踏实地的工作,我们对领导班子成员的要求是:教育要有新理念,管理要有新思路,工作要有新举措,教研要有新方法。这一办学理念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1、几年来,学校领导班子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贯彻实施2003年下发的《沈阳市基础教育教学质量提升行动计划》提出的各项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科学管理提升质量的办学理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紧密结合学校的实际,制定了我校教学质

量提升行动计划。开创了教学改革的新局面,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2、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课堂教学采用分层教学,分层辅导,分层评价教学模式,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各有所得。 3、对控辍工作坚持长抓不懈,近年来,学生辍学率一直控制在 二、教师队伍建设方面 1、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师德修养。 近年来我校区教育局师德建设年的工作要求,组织领导班子成员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提高领导干部对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的认识,常言道:学高为师,德高为范。通过学习使我们认识到: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是教师素质的核心内容,教师的光荣称号是和高尚的品德联系在一起的,高尚的品德既是教师为师的根本标志之一,又是教师完成职业任务的有效保证,是培养合格人才的需要。

重建课堂教学过程观_新基础教育_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探究之二

2002年第10期(总第273期) 教育研究 EDUCAT IONAL RES EARCH N o.10,2002 Gener al,No.273重建课堂教学过程观 ——“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探究之二 叶 澜 [摘 要] 教学过程的基本任务是使学生学会实现个人的经验世界与社会共有的“精神文化世界”的沟通和富有创造性的转换,逐渐完成个人精神世界对社会共有精神财富具有个性化和创生性的占有,充分发挥人类创造的文化、科学对学生“主动、健康发展”的教育价值。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内在关系是教学过程创造主体之间的交往(对话、合作、沟通)关系,这种关系在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中得以展开和实现。提出了教学过程的内在展开逻辑是“多向互动、动态生成”。 [关键词] 新基础教育 教学过程观 个性化、创生性 基质性、原初性元素 学生资源 多向互动 动态生成 [作者简介] 叶澜,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上海 200062) 课堂教学的过程改革研究,是“新基础教育”研究中有关课堂教学改革研究的核心构成。如果说,课堂教学价值观的重建,是为了弄清什么是当今中国学校课堂教学所要追求的最有价值和最为根本的目标;那么,课堂教学过程观的重建,则要回答在价值观认定以后,教师需要怎样重新认识课堂教学的过程,并如何以新的过程观为指导,去创建新的课堂教学实践,以实现新的价值观由理想向现实的转化。课堂教学过程观的重建,也是我国当今学校课程、教学改革深化的必“遇”之题。我们在教育改革深化的背景下提出这一任务,故“重建”是相对于长期形成的、在传统教学论中被确立稳固地位的观念,在学校课堂教学实践中至今还相当普遍甚至相当顽固地现实存在;“重建”不只满足于理论的批判、观念的更新,还力图在改革中探讨和创建新的实践形态;“重建”具有理论与实践的双重追求和任务,也是理论与实践双重探索和交互作用的产物。 一 课堂教学过程(以下简称“教学过程”)的研究并不是一个新话题。从理论角度看,历史上有过传统教学论与现代教学论的激烈争辩,如今又有可以后现代为其总称的多种教学论流派的风起云涌。这些都为我们重建课堂教学观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 传统教学论的经典之作是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和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但对解放后我国教育界影响最大的,则是20世纪50年代出版的苏联教育家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教科书。可以说,这本教科书是赫尔巴 “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探究之一发表于《教育研究》2002年第5期,题为“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在“之一”中,笔者已涉及了“综合设计弹性化的教学方案”问题,但未对方案中过程设计的“过程观”作展开论述。“之二”以此为主题续上文。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