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以微型课例研究助力新任教师成长

以微型课例研究助力新任教师成长

备课参考

15 

2019·

以微型课例研究助力新任教师成长

杨春梅

课例研究作为校本教研的一种主要方式,成为深化教学研究、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有

效途径。然而在课例研究的实施过程中,

研究时间不足、教师指导力度不够,也逐渐成为课研究的新问题。微型课例研究是围绕一节课中突出重难点的教学片段而开展的5到15分钟的课研究。因为它的“微”而增加了研究的灵活性,让重点更突出,让问题更聚焦,对新任教师的成长有着重大的影响。以《圆明园的毁灭》为例,新任教师通过参与课例研究的合作共研,在专业化成长的路上迈出了扎实的一步。

一、明旨

研究主题是有效开展课例研究的前提,而每一个研究主题都基于教育教学过程中产生的真实问题,是参与研究的教师共同面临的教学难题或是共同感兴趣的教学问题。对于新任教师来讲,语文课应该教什么比怎么教难度更大。结合课标中对语文课程性质的明确界定,根据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重要内容的讲授而

忽视语言文字运用指导的现状,

在本次课例研究活动中,把课例研究的主题确定为“文本的

语用分析和有效实施”。确定主题后,教研组

的教师进行独立的文本解读和教学设计,

并带着各自的认识进行观课活动。

二、把脉

新任教师作为执教者,截取本课第三自然段:圆明园的建筑作为教学片段开展微型课例

研究。第一轮授课,

教师抓住了文中的七个“有”,通过引入大量图片,让学生体会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师:同学们,你们看,在这段话中一共出现

了几个“有”

?生:七个师:谁能读一读,说一说?(生说,师相机出示图片)

师:文中说“还有西洋景观”,你能结合课

前搜集的资料说说有哪些西洋景观吗?

……

师:你们看,作者一下子用了七个“有”,写

出了圆明园建筑的辉煌,

让人漫步园中,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

本轮授课,教师仅仅抓住文本表层的七个“有”,而没有关注本部分的整体内容和句与句之间的关联。从观察学生的表现可以看出,教

师的问题设计难以激活学生的深度思维,

教学中师生一问一答,教学草草收场。

从本轮授课情况可以看出,教师对文本解读存在浅尝辄止的现象。因此组员们和执教者共同进行文本解读,对本段内容进行了语用

分析。本段文字,

先写景观,再写感受;在对景观的描写中,重点写了民族建筑,对西洋景观

一笔带过,

体现了详略的结合;在描写民族建筑时,运用了对比(高大的殿堂与小巧的楼阁,

热闹的街市与宁静的田园)、举例(有仿照各地

名建造的,

也有根据诗情画意建造的)。基于这样的解读,教师进行了第二轮授课。

师:同学们,读了第二自然段,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感受?

生: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

师:作者是怎么写出来的呢?生:作者看到了很多建筑……本轮授课,执教者关注了本段文字的语用特点,但是在引领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时,教师设计的问题跨度大,没有问题链的支撑,使学生一头雾水。因此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

学习语言并运用语言,

成了本轮课后的研讨重点。教师们集思广益,重新调整了教学设计。教师进行了第三轮授课。

师:同学们,读了第二自然段,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感受?

生: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

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呢?请大家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