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8BU1双基训练

8BU1双基训练

8BU1双基训练
8BU1双基训练

8BU1 双基训练

1.Jack bought____ useful book. ____ book is also very interesting.

A. an, The

B. a, The

C. an, A

D. a, A

2.What ____ are you doing?

A. on earth

B. on the earth

C. in earth

D. in the earth

3.We should try our best to fight _______ pollution.

A. with

B. for

C. of

D. against

4.We are good friends, we always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A. everyone

B. every other

C. another

D. one another

5.It was noisy. The teacher tried to make all the student _______.

A. quite

B. quiet

C. quitely

D. quitely

6. Our class teacher often warns us __________ in the corridor.

A. not to run

B. not running

C. not run

D. to run

7. They are ready to help us when we are _____ danger.

A. on

B. in

C. with

D. at

8. The sun glasses can protect us ________ sun.

A. with

B. against

C. of

D. from

9.We plant trees and take care of them to help protect our environment.

A. look after

B. look up

C. look for

D. look at

10. During the winter holiday, I had a lot of homework ______.

A. doing

B. do

C. did

D. to do

11. I think I am _______ than I was three years ago.

A. much health

B. more healthier

C. more healthy

D. much healthier

12. Thank you very much for _____ the truth.

A. tell

B. telling

C. to tell

D. told

13. There are all kinds of pollution, _____ air pollution, water pollution and noise pollution.

A. for example

B. such as

C. for

D. instead of

14. Dick’s grandfather provided us _____ lots fruit when we visited him yesterday.

A. with

B. for

C. on

D. to

15. Jacky as well as his brother ____piano twice a week.

A. play

B. plays

C. play the

D. plays the

16. The trees can protect themselves ___ communicating ___each other.

A. by, with

B. in , with

C. by, to

D. in , to

( ) 8. Jenny enjoys _________.

A. go fishing

B. going fishing

C. to go fishing

D. goes fishing ( ) 10. Trees can protect themselves ________ producing a chemical.

A. from

B. by

C. of

D. for

1.The doctor saved a lot of people’s _______. (life)

2. A lot of chemicals _______ the river years ago. (pollution)

3. Many animals are in great ________. (dangerous)

4. We want to do the work by ________. (our)

5. I am new here. I _______ know anything about it. (hard)

6.They think this is a new ________ for me. (begin)

7.I don’t like the bar because it’s too________. (noise)

8. It’s important to keep our bodies _________. (health)

9. The farmers used a ______ to kill the insects in their fields. (chemistry)

10. Trees are good _____ against pollution. (fight)

11. We should save water,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_______ resources in our daily life. (nature)

12. The world–famous company will hold an exhibition on its new ________ next month. (produce )

13. You can see People’s ________ on a cold day. (breathe)

1.Trees produce enough oxygen to clean the air. (保持原句意思)

Trees clean the air by _________ enough oxygen.

2. I must thank you to invite me. (保持原句意思)

I must thank you ______ ______ ______.

3. We hardly replace any of the trees cut down. (改为反意疑问句)

We hardly replace any of the trees cut down, _____ ______?

4.Judy is more beautiful than Mary. (保持原句意思)

Mary is _____ ______ than Judy.

5.If there is no trees, we will die. (保持原句意思)

______ _____, we will die.

6.I take a walk after supper, I don’t smoke. (保持原句意思)

I take a walk _______ ______ smoking after super.

7.We can protect ourselves by wearing sun glasses. (划线提问)

______ _____ we protect ourselves?

1. They are old but they are still work in the field. (保持原句意思)

________ they are old, they still work in the field.

2. Trees produce enough oxygen to clean the air. (保持原句意思)

Trees clean the air by _________ enough oxygen.

3. Tom spent half a month painting his house. (保持原句意思)

_______ _______ Tom half a month ________ _______ his house.

4. My brother is so young that he can’t go to schoo l. (保持原句意思)

My brother is so _______ _______ to go to school.

5. Judy is interviewing Dr. Ray. (反意疑问句)

Judy is interviewing Dr. Ray. , _______ _______.

6. The trees are very dangerous. (同义转换)

The trees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7.The trees are useful for making paper (换线部分提问)

______ ______the trees _______ _______?

8.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is very important for us. (意思相同)

________ very important ________ ________ the environment for us.

9. Don’t make noise in the library. (利用stop短语进行同义转换)

________ ________ noise in the library. 或

________ them ________ ________ noise in the library.

10.Thank you for your invitation. (意思相同)

Thank you for _________ _________.

11. Not only novels but also science fiction sells well in the bookstore. (意思相同) Science fiction _____ _______ ______ novels ________ well in the bookstore.

12. We almost none go to the movies nowadays. (意思相同)

We _______ ________ go to the movies nowadays.

13.What advantages have trees got? (意思相同)

________ _______ are trees?

14.The wallet isn’t mine. (意思相同)

The wallet ________ _________ to me.

双基数学教学的成功与不足

谈我国双基数学教学的成功与不足 【摘要】双基教学是我国数学教育的特点,我们应注重“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笔者通过多年的实践工作经验简单谈一下双基数学教育目前获得的一些研究成果,包括它的成功与不足。 【关键词】双基教学;成功;不足 我国的数学教育,一向注重双基的教学,即关注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和数学基本技能的培养。由于中国学生在“国际数学测试”中成绩优良,在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屡获佳绩,双基数学教育引起世人重视。 我国在双基教学上有成功的经验,但是也存在着“基础过剩”、“缺乏创造”的不足。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应该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事制宜的发展双基教学,在双基教学和创新教学之间合理的博弈中尽可能的做到平衡。 我们对双基教学理论,主要在以下四个方面有独特的认识: 1.运算速度。“算”是中国传统数学的特征之一。中国数学教学,继承关于运算的传统,特别是强调运算的速度。 2.知识的记忆。我国的数学教学,强调必要的记忆,认为记忆是理解的基础。记忆某种对象的必要特征,才能理解它。理解是逐步达到的,不能先理解,后操作。应该是理解的要操练,一时不完全理解的也要操练,在操练中加深理解。

3.适度形式化的逻辑要求。中等数学学习不可能也不必要全盘形式化,而应该进行一定的非形式化。当然,过度形式化,也是需要反对的。 4.重复训练。我国的数学教学强调反复训练,注意进行一定的重复以形成技能。但是,这种重复并非简单的重复,而是具有“变式”训练的特征。在重复中加深记忆与理解,使教学效果得到更好的发挥。 我国数学双基教学,以重视逻辑演绎为主要特征。包括概念的辨析;不重不漏的分类;主要公式的记忆;知识点之间逻辑的链接;数学解题的程式的掌握;数学解题套路的熟悉。这些都是必要的,但是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既注意逻辑训练,又能用创新的思想驾驭逻辑方法,这成了发展双基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课题,数学教学不能过犹不及。 我国数学双基教学,注重教学效率。任何学习的开始都是模仿,双基数学需要记忆学习内容,同时也要在课堂基础教学之上进行创新活动。所以在数学教育的天平上既要注重基础教育,又要让学生开发创新,这是数学教育的两只手,都要抓,但要平衡。 双基数学教学,已经有成套的教学策略,即以下三个主要环节; 1.问题引入环节。这类似于情景创设。数学情景往往是一个问题。当然,对问题的理解要宽泛一点。尽管数学相比较其他自然科学稍有些枯燥,但是教师要把人们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过程中有趣的例

双基掌握情况

双基掌握情况: 从本学期开始,八年级学生要增加一门新学科——物理。因为是新课程,学生都有非常浓厚的兴趣和较强烈的好奇心,期待学习这门新鲜的学科。同时,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跟平时的实际生活比较接近,因而学生对物理研究的基本内容和现象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和初步印象,通过引导也能挖掘一些学生潜在的探究既能和方法。相信本着“生活中的物理”这一思想来进行教学,必能让学生在形象生动中体会到物理的乐 趣,也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育教学目标 (1)德育目标: 通过一学期的教育教学,使学生能进入物理的世界里来,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对周围的自然世界有一个重新的,更加科学的认识。让充分理解学好物理对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科学技术的热情。 (2)智育目标: 期评及格率达到优秀率达到。 (3)双基教学要求: 1、积极探索开展物理实践活动,强化学生的实践环节。要尽可能地扩大物理教学空间,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发展他们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发挥他们的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物理实践活动要以问题为中心,初步训练一些科学工作方法,如社会调查、参观访问、资料查询、科技制作、科学实验等。物理科普讲座 的内容,主要是介绍与物理相关的现代科技常识 2、加强物理观察、实验教学。教学中教师要多做演示实验或随堂实验;落实学生实验,认真思考和操作; 并适当增加探索性和设计性实验;鼓励学生在课外做一些观察和小实验。加强实验意识和操作训练。 3、突出应用物理知识教学,树立知识与应用并重并举的观念。物理教学要“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 走向社会”,注重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4、必须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把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认识和分析社会生活的能力放在重要地位。单纯地掌握知识,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教是为了不教”。通过教学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前提下,使其能力和情感尤其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获得充分地发展,并运用已经发展起来的能力和情感去积极主动地探求未知,获取新知,使知识、能力和情感相辅相成、协调发展。 5、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培养学生的优良学风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认识社会生活的能力。 三、教材分析: 本教材为人教版(2012)八年级物理上册, 教材在内容选配上,注意从物理知识内部发掘政治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的潜能,积极推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相互作用。在学习方法上,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学习参与实践,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 脑的实际活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科书采用了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以学习发展水平为线索,兼顾到物理知识结构的体系。这样编排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又保持了知识的结构性。 教科书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把学生当作第一读者,按照学习心理的规律来组织材料。全书共6章以及新增添的物理实践活动和物理科普讲座,每章开头都有几个问题,提示这一章的主要内容并附有章节照片,照片的选取力求具有典型性、启发性和趣味性,使学生学习时心中有数。章下面分节,每节内都有些小标题,帮助学生抓住中心。在引入课题、讲述知识、归纳总结等环节,以及实验、插图、练习中,编排了许多启发性问题,点明思路,引导思考,活跃思维。许多节还编排了“想想议议”,提出了一些值得思考讨 论的问题,促使学生多动脑、多开口。 第一章机械运动

3.2角(巩固提升篇)-四年级上册数学同步双基双练测 人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同步双基双练测人教版(含答案) 【同步专练B】3.2角(巩固提升篇) 一、单选题(共10题) 1.—个角是60°,画在1:3的图上,应画() A. 20° B. 60° C. 180° D. 无法确定 2.角的两条边都是( )。 A. 线段 B. 射线 C. 直线 D. 曲线 3.下图沿虚线剪去一个角后,还剩()个角。 A. 3 B. 4 C. 5 D. 6 4.下图中一共有()个角。 A. 3 B. 4 C. 5 D. 6 5.下图中有()个角。 A. 5 B. 6 C. 7 D.9 6.如图中共有()个角. A. 10 B. 3 C. 6 D. 5 7.图中有()个角。

A. 3 B. 4 C. 5 D. 6 8.这面锦旗有()个角。 A. 3 B. 8 C. 13 D.14 9.用一个5倍的放大镜观察15度的角,这个角是()。 A. 15度 B. 20度 C. 50度 D. 75度 10.下图中共有( )个角。 A. 8 B. 7 C. 6 D. 5 二、判断题(共10题) 11.一个顶点和两条射线一定构成一个角。() 12.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13.一个点和两条线就一定能组成一个角。() 14.只要有两条边的图形就是角。() 15.两条射线可以组成一个角.() 16.角的两条边张开得越大,角就越大。() 17.画在黑板上的40度的角比画在纸上的40度的角大。() 18.用放大镜看一个角,发现角的两条边变长了,所以这个角的度数也变大了。() 19.角的边越长,角就越长.() 20.用10倍的放大镜看一个 30°的角,结果看到 300°的角。() 三、填空题(共10题) 21.图中的角各是什么角?

方面考查学生的双基、思维、问题解决的能力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数学期末测试试卷,能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紧扣新课程理念,从概念、计算、应用三方面考查学生的双基、思维、问题解决的能力,全面考查了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试题做到了不偏题、不超纲、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题灵活应用解决问题大考查。本次三年级共有55人参加了此次测试,及格率为90.7%、优秀率为51.9%,平均分为79.3分。 试卷反映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第四大题的第4小题,学生错误较多,分析原因主要是不理解题意;第五大题的第1、2小题失分较多,这是一道逆思维题目(甲乙两个杯子盛水同样多的水,甲杯里的水占杯子的1/3,乙杯里的水占杯子的2/3,()杯子大些。)第六大题的第1小题操作图形题失分也比较大;第七大题解决问题中的第2小题学生不会看图,不理解题意。 1、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及应用。 2、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发展学生空间思维。 3、继续加强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四年级数学期末考试中,从试卷卷面上看: 1、内容全面,覆盖广泛,题量适中; 2、紧密联系实际,评估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紧扣新课程理念,从概念、计算、应用三方面考查学生的双基、思维、问题解决的能力。 从学生的答题情况上看存在的问题是: 1、第一大题第11小题:已知男生比女生多15%,求男女生人数的比,部分学生因求不出男女生人数,而无从下手,不会灵活运用男女生的百分率来求,说明对百分率的认识还不够。 2、第二大题第5小题:很多学生因求不出周长而无从下手,灵活的学生知道用假设法来验证。对假设法的数学思考方法不能灵活运用。 3、第六大题第4题:很多学生把利息税当税后利息了。没有养成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4、第六大题第5题:有的学生不理解所求的是环形面积;有的同学计算出错,没有掌握简便的计算方法。 5、第六大题第6题:个别学生审题不仔细应该把剩下的面积按比例分配,而不应该把所有的面积来分配。 年级成绩 班级人数总分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 六(2)班61 5095.5 84.5 91.7% 50% 1、扎实搞好基础知识教学,平时加强口算与笔算训练,培养学生养成验算的良好习惯。 2、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减少学生因不良的学习习惯造成试卷上所反映的审题不仔细、看错符号、漏做试题、漏写结果等现象。 3、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勇于创新的能力,把书读活,能举一反三、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切忌搞题海战术,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 试卷评析 试题命制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充分体现和落实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精神。整套试题覆盖面广,题量适当,结构合理,内容新颖,表述科学。在考查方向上,体现了突出基础、注重能力、着眼素养的思想;在考查内容上,体现了基础性、开放性、应用性、探究性和综合性。对不层次学生具有较好的诊断性,对教学工作能够发挥积极的导向作用。 1 .面向全体,注重基础 测试卷的设计依照课标和教材,基本覆盖了小学数学知识的主要内容,照顾到了主干知识。突出了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检测,其中的大部分题目都立足于考查数学核心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及隐含于其中的基本数学思想方法。 2 .联系生活,注重实践 加强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的联系,是数学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测试的命题在这方面做了很好的尝试,在试题的取材上充分注意与学生生活的联系,选取了以奥运会火炬接力活动里程、饮料质量、鞋子尺码、购物小票、理发店储水桶、足球场等情境作为测试命题的素材,有利于学生自觉拓宽数学学习和应用的领域,把学生的学习引向生活、引向社会,增加了学生数学实践的时间和机会,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呈现多样,体现联系 测试卷注意了题目呈现形式的多样化,除了用文字呈现的常用形式外,增加了表格、图形等呈现方式。很多题目或多或少地用到了表格、图形或图片加以呈现,这种多样的呈现方式增强了趣味性,有利于给学生思维的直观支持,符合现实问题情境和学生的思维特点。

新课程标准理念下的数学“双基”教学

新课程标准理念下的数学“双基”教学 江苏省姜堰中学张圣官(225500) “双基”是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我国的“数学双基教学”,曾经培育了几代人的数学素养。扎实、系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是中国基础教育中数学教育的一大特色,我国的学生在各种考试中连创佳绩,在国际数学水平测试中名列前茅,这些都应归功于中国传统教学中长抓不懈的“双基”训练。 新课程标准中“双基”的具体目标是:“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了解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它们在后续学习中的作用。”新的课程理念要求在发扬传统的基础上,应根据时代发展,与时俱进地认识数学“双基”,克服“双基异化”的倾向。 1 重新审视“双基”的内涵 社会发展、数学的发展和教育的发展,要求“双基平台”需要跟随时代改建。我们可以从新课程中新增的“双基”内容,以及对原有内容的变化(包括要求和处理两方面)和发展上,思考变化,探索新课程理念下的“双基”教学。 1.1 “双基数学教学”代表一种教学理念 “双基数学教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双基数学教学”代表一种教学理念,一种特征,一种倾向。它只是我国数学教育中的一个部分,虽然是十分重要的部分,但不能把“双基数学教学”等同于我国数学教学。我们既不能把中国数学教育的某些成功一律归功于“双基”,也不能把中国数学教育的缺失一律归罪于“双基”。“双基数学教学”可以看作一种“以打好数学双基为本”的理论,它的出发点是:(1)打好数学基础;(2)将探究、发现、创造等教育目标和基础整合。我们要反对两种倾向:(1)基础过剩,在花岗岩基础上盖茅草房;(2)离开基础空谈创新、探究,成了基础无法支持的空中楼阁。 1.2 数学基础知识内容随着时代发展不断更新 随着时代发展,数学基础知识内容是不断更新的。如何把握新增内容的教学,以及应对原有内容要求和处理两方面的变化,是教师在新课程实施中面临的一个挑战。我们首先要认识和理解为什么要增加和改进这些内容,在此基础上,把握好新课标中对这些内容的定位,积极探索和研究如何设计和组织教学。新课标中增加和改进的内容举例如下。 “算法”在当今数学科学技术中的作用已经凸现出来,它是数学及其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计算科学的重要基础,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已经融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新课标说:“算法的思想和初步知识正成为普通公民的常识。在必修课程中将学习算法的基本思想和初步知识,算法思想将贯穿高中数学课程的相关部分。”如何对这部分内容准确定位呢?新课标已有明确要求。这就是:结合具体实例,感受、学习和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学习和体验算法的程序框图、基本算法语言;将算法的思想方法渗透到高中数学的有关内容中,学习分析、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教学中,就应该结合实际问题(问题可以 是学生熟悉的,如求2的近似值、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也可以是新的问题,如用二分法或切线法求方程根的近似值等),通过模仿、操作、探索“三部曲”的过程组织教学,采用集中学习和分散渗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应着重强调使学生体会算法思想、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而不能将之简单处理成程序语言的学习和程序设计。同时应尽可能通过具体实例(如在方程与函数的联系中用二分法设计出相应算法,再借助计算器或计算机求方程的近似解;在统计、概率学习中将算法用于统计量的计算、随机数的产生等)的上机实现,帮助学生理解算法思想及其作用。 新课标增加和改进了“推理与证明”的基础知识,这是因为它既是数学的基本思维过

3.4分与合-一年级上册数学同步双基双练测人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同步双基双练测人教版(含答案)【同步专练B】3.4 分与合(巩固提升篇) 一、选择题(共8题) 1.()合起来是9. A.6和2 B.5和4 C.6和4 D.2和4 2.把5根火柴分成两份(每份至少有1根火柴),有□种分法.□应填()A.2 B.3 C.4 D.5 3.在中,□里应该填( ). A.1 B.2 C.3 D.4 4.4只进2个洞,每个洞( )进同样多的. A.不能 B.能 C.无法确定 D.是 5.把5枝花插在两个花盆里,有()种插法. A.1 B.2 C.3 6.和10相邻的数是(). A.9和20 B.11和12 C.9和11 D.11和20 7.从下面开始数,戴帽子的是第()只. A.1 B.2 C.3 D.4 8.比8小的数是(). A.10 B.9 C.7 D.8

二、填空题(共8题) 9.填空。 10.猜猜我是谁。 (1)3+=3 =________ (2)5-=0 =________ 11.填一填。 12.开火车。 13.猜一猜。 14.括号里可以填几。 (______)>3 (______)<5 4>(______) 2<(______) 1=(______)(______)=4 15.两个盘子里共有几个水果。

16.想一想,里填几合适呢? 三、判断题(共8题) 17. 。(______)18.判断下图是否正确(_____) 19. (_____)20.(_______) 21.

4-1=3 (_____)22. 2+2=4 (______)23.(_____)24.(_____) 四、计算题(共4题)25.填一填. 26. 27.看图列式计算. 4-________=________ 28.看图列算式。

七年级(上)数学双基目标及知识能力目标

双基目标及知识能力目标 第一章有理数:1.通过实际例子,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会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2.理解有理数的意义,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绝对值符号内不含字母),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通过上述内容的学习,体会从数与形两方面考虑问题的方法.3.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并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能运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问题.4.理解乘方的意义,会进行乘方的运算及简单的混合运算(以三步为主).通过实例进一步感受大数,并能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了解近似数与有效数字的概念. 第二章代数式教学要求:1、在现实情景中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能分析简单问题的数量关系,并用代数式表示;能解释某些简单代数式的实际背景和几何意义,发展符号感。2、了解代数式的概念,能辨别单项式的系数与次数、多项式中的项、项的系数、多项式的次数。3、会求代数式的值;能根据特定问题,找到所需公式进行计算。4、了解整式概念,掌握合并同类项、去括号法则,会进行整式简单的加减运算。5、经历“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式子”的过程,体会用字母表示数是人们对事物认识的一个质的飞跃。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1.经历“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方程”的过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种有效的数学模型,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认识从算式到方程是数学的进步.2.通过观察、归纳得出等式的性质,能利用它们探究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3.了解解方程的基本目标(使方程逐步转化为x=a的形式),熟悉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体会解法中蕴涵的化归思想.4.能够“找出实际问题中的已知数和未知数,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设未知数,列出方程表示问题中的等量关系”,体会建立数学模型的思想.5.通过探究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进一步体会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章图形认识初步:1.通过大量的实例,体验、感受和认识以生活中的事物为原型的几何图形,认识一些简单几何体(长方体、正方体、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等)的基本特征,能识别这些几何体,初步了解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几何概念的方法,以及特殊与一般的辩证关系.2.能画出从不同方向看一些基本几何体(直棱柱、圆柱、圆锥、球)以及它们的简单组合得到的平面图形;了解直棱柱、圆柱、圆锥的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想象和制作立体模型;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认识点、线、面、体,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在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相互转换的过程中,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3.进一步认识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掌握它们的表示方法;结合实例,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和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理解两点之间的距离的含义;会比较线段的大小,理解线段的和差及线段的中点的概念,会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4.逐步掌握学过的几何图形的表示方法,能根据语句画出相应的图形,会用语句描述简单的图形.5.初步体验图形是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并能初步应用空间与图形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以及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研究几何图形的意义.6.激发学生对学习空间与图形的兴趣,通过与其他同学交流、活动,初步形成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德育目标: 通过数学的严密性,培养学生的人格修养和个性。数学是最容易判断真伪的一门学问,是有高度抽象的概念体系。要弄清各种概念及定理的关系,要有一定辩证思想方法和辩证思维能力作基础,实际上数学同其它学科一样,也有一个运动、发展、变化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用辩证法的观点阐述教学内容。教给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论证方法,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利用数学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数学的基本特点是具有严密的逻辑性、高度的抽象性和应用的广泛性。数学的知识,方法以及它们的来源和发展,都充满辨证因素,小学数学教学主要是通过数学知识的具体分析、讲解,浅显地揭示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关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作为指导,以数学知识作为载体,恰当揭示知识中蕴含的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启蒙教育,培养学生初步的科学世界观。

3.7《0》(基础应用篇)-一年级上册数学同步双基双练测人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同步双基双练测人教版(含答案) 【同步专练A】3.7 《0》(基础应用篇) 一、选择题(共10题) 1.任何一个数与0相加,结果是() A.0 B.这个数 C.不能确定 D.8 2.0+4 □4+0,□里应填() A.> B.< C.= D.7 3.5+0○5-0,○里应填() A.> B.< C.= 4.已知□+0=◎,那么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A.◎ + 0=□ B.◎ - 0=□ C.0 - ◎=□ 5.0加上一个数,得() A.0 B.原数 C.1 6.任何一个数与0相加,结果是() A.0 B.这个数 C.不能确定 7.任何一个数与0相加,结果是()。 A.0 B.这个数 C.不能确定 8.0+4 □4+0,□里应填() A.> B.< C.= 9.下面的说法错误的是() A.0与任何数相加,结果还得原数 B.0与任何数相乘,结果还得原数C.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结果还是0 10.下面选项中,正确的是()。 A.3>4 B.1+4<5 C.2+0=2 D.5-5>5 二、填空题(共10题) 11.一个物体也没有,用________表示,0也是________.自然数都是________. 12.在方框里写出得数是5的算式。

13.看图写数: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14. 和1相邻的两个数是________和________. 15.数一数,写一写.有几个鸡蛋?你发现了什么? (1)(_____)(2)(_____)(3)(_____) 我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一把尺子上开始的数字是(______),盘子里一个东西也没有用(______)来表示.17.小鱼会在哪片荷叶下休息? 18.填空 (___) 1 2 3 (___)(___) 5 (___) 3 2 (___)(___)19.看图片,照样子,画准点,写好数

强化训练 夯实双基

强化训练夯实双基 浙江温州育英国际实验学校丁时辉朱瑛 新课程的实施,对语文教育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对教师最大的冲击就是课堂教学要重视学生的感悟、体验、领会。于是,一些课堂常常听见教师这样引导学生:.“请谈谈你的阅读感受”。“还有什么要说的吗”?“你有什么问题要问”等等。师生就是在这样的“对话”中,有的甚至是在远离:文本“对话”中结束了40分钟。我们不禁要问:这样的语文课学生收获了什么? 也难怪,;不少具有远见卓识的语文教育专家对类似于这样的所谓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语文课进行质疑,甚至提出比较严厉的批评。因为这样的课形式的东西多,实质的东西少,不重视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不重视基本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其实,老师们心里也很清楚,学生在课堂上夸夸其谈,成了“动口不动手的君子”,学生的语文根基是非常脆弱的。 这不禁让我们想到了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赖以自豪和骄傲的经验——强凋“双基”的落实,尽管这一点曾让我们的语文教学进入了误区。但我们又不得不承认,“双基”是一个人语文素养的核心部分。事实上,新课程实施以后,“双基”这一概念已经逐渐从我们的一些语文教师头脑中淡出。很多研究课,包括一些名师的观摩课,早已把字词教学的落实、文章结构的把握、表达方法的揣摩等抛之脑后。这些东西究竟需不需要?我们举一个例子来回答。文盲不识字,但只要有了共同的话题,他依然可以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地与你“对话”。我们能根

据他的“对话”能力说他“语文素养”好吗?回答是否定的。因为他没有—‘定量的语文知识储备,不具备一定的语文能力,他不会阅渎,不能书面表达,更不用说后续学习或进入相关学科领域。 要注意的是,新课程下的“双基”与传统意义上的“双基”有所区别。传统意义上的“双基”强调语法、文体知识、修辞手法、词语解释、段意归纳、中心概括等。然而,社会在发展,知识在更新,新课程所强调的“双基”应该是“像汉语拼音、识字写字的知识以及词句段篇等基础性的知识,怎样听、说、读、写等策略性的知识,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开展综合性学习等所必需的新知识” (崔峦浯),以及各种浯文能力等。在落实“双基”的方法上,过去一个时期,语文教学依赖于“训练”,但由于缺乏科学的方法致使训练变成了填充、灌输,它是以丧失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冷漠人文关怀为代价的。那么,新课程下的“双基”又该怎样落实呢?我们说,依然是"训练”。 一谈到“训练”,一些教师可能比较反感。因为“训练”,语文教学曾经倍受世人指责。其实,传统语文教学进入误区,与“训练”没有必然的联系。关键在于大家对学生进行的训练太呆板,太僵化,太机械。《现代汉语词典》对"训练”作了这样的解释:有计划有步骤地使具有某种特长或技能,如军事训练等。从词典的解释看,要使学生具有某种特长或技能需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训练。也就是说,训练须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由简至繁的循序渐进;须有一定的厚度,一定的强度;须有明确的目的和科学的方法。 对于“双基”,究竟该如何训练呢?这里仅通过大家所熟知的几位特级教师的教学案例解读三个主要的原则性问题。

谈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下的“双基”

谈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下的“双基” :按照新课程的理念,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要与时俱进。对“双基”的界定应考虑基础性和发展性两方面。要处理好“过程”与“结果”,“打好双基”与“力求创新”,“打好双基”与发展情感、价值观的关系。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双基 目前,《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已进入实验阶段。此《课程标准》根据时代要求,对高中数学课程进行了新的设计,从理念、内容到实施都有较大变化,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体现了基础性、选择性,明确提出:高中教育属于基础教育,高中数学课程应具有基础性,它包括两方面的含义:第一,在义务教育阶段之后,为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提供更高水平的数学基础,使他们获得更高的数学素养;第二,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提供必要的数学准备。为此,提出“要与时俱进地认识‘双基’”,一方面要继续发扬我国数学教学一向重视基础知识教学、基本技能训练和能力培养的传统,另一方面,要重新审视“双基”的内涵,形成符合时代要求的新的“双基”。 在新阶段的高中数学教学中,什么是基础?应当打好什么样的基础?用什么方法来打好基础?这些问题是我们教育工 作者在新课程实施中必须搞清楚的。本文就这些方面做一探讨。

一、对“双基”的正确定位 按照新课程的理念,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要与时俱进。那么,今天怎样来正确定位“双基”?笔者认为,对“双基”的界定应考虑基础性和发展性两个方面。 (一)注意课程目标的新变化 《课程标准》对数学课程目标提出了三个层面的要求。第一个层面为知识教育层面,强调学生在获得必要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要了解它们的来龙去脉,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第二层面为学生数学素质与能力的培养教育层面,除了提出要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包括空间想象、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五项基本能力),还提出要提高学生数学地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能够对客观事物中的数量关系和数学模式作出思考和判断;第三层面为非智力品质培养教育层面,提出要激发兴趣、树立信心,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形成批判性思维习惯,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这都与以前有较大不同。 (二)注意知识界定、能力提法上的新变化 《课程标准》对数学的定义更为精辟,指出“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与原来的阐述“数学是研究现

【同步专练B】3.3有多少点子(巩固提升篇)-二年级上册数学同步双基双练测

二年级上册数学同步双基双练测北师大版(含答案)【同步专练B】3.3 有多少点子(巩固提升篇) 一、填空题(共10题;共20分) 1.5个6相加等于30,写成乘法算式是________,也可以写成________。 2.5×2=________,读作:________,乘法口诀________。 3.在算式7×6=42中,等号前面的两个数称作________,等号后面的数称作________。 4.在6+6+6=18中,相同加数是________,相同加数的个数是________,写成乘法算式是 ________。 5.6×8表示________个________相加,也可以表示________个________相加。 6.加数相同的加法还可以用________法表示。 7.2×6=________,表示________个________相加,也可以表示________个________相加,用到的口诀是________。 8.每盘有________个苹果,有________盘,一共有________个苹果。 加法算式:________(个) 乘法算式:________(个) 9.丁丁做一道乘法算式题时,把其中一个乘数3看成了5,得出积是45,那么正确的积是 ________。 10.填上“+”“-”或“×”。 2×6=18________6 18________2=5×4 5________1=3×2 3×4=6________2 27________9=6×3 4× 6=20________4 二、单选题(共10题;共20分) 11.136×4表示()。

A. 4个136连加的和 B. 4个136相乘 C. 136个4连乘 12.一道两个数的乘法试题,丁丁把其中一个因数3看成了5,结果得到的积是35,那么正确的积是() A. 15 B. 21 C. 24 D. 27 13.把19×3改写成加法算式是( )。 A. 19+3 B. 3+3+3 C. 19+19+19 14.用口诀“三六十八”计算的算式是( )。 A. 3+6 B. 18-6 C. 6+6+6 D. 6×6×6 15.7个5相加的和是多少?下面算式正确的是() A. 7+7+7+7+7 B. 7+5 C. 5×7 16.5个8相加的可以列式为()。 A. 8+5 B. 8×5 C. 5+5+5+5+5 17.可以用4×2表示的算式是() A. 4+2 B. 2+2+2+2 C. 4+4+4+4 18.不可以用算式3×8表示的是()。 A. 3个8相加 B. 8个3相加 C. 3个8相乘 19.1千克桃子3元钱,买6千克桃子应付多少钱?用()计算比较简便。 A. 加法 B. 乘法 C. 减法 20.一个因数是2,另一个因数是6,积是(),再减去3,是()。 A. 12 8 B. 12 9 C. 18 15 三、判断题(共9题;共18分) 21.8×5和5×8表示的意思一样。() 22.2+2可以写成2×2,3+3+3可以写成3×3。() 23.两个乘数都是6,积是12。() 24.5×1和5+1的结果相同。() 25.a+b =a×b () 26.两个乘数都是5,积是10。() 27.几个数相加用乘法表示比较简便。() 28.3+4和3×4的结果相同。()

打造高效课堂,落实双基训练

打造高效课堂落实双基训练提高教学成绩 P1 各位老师们上午好。伴着春天的脚步,我们又站在的新学期的起点。课改以来,我们的课堂教学在摸索中不断前行,新学期课堂教学要怎么教,到底要怎么教才是最有效的,是老师们都在思考的问题。今天我就这个话题,结合假期里我们组老师们备课的收获,跟大家分享一些我的体会。 P2 高效课堂、快乐课堂一直是我们的不断追求的目标,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课业负担重,如何减轻学生的负担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困难。 减负,是教育部于2013年8月21日发布的《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征求意见稿)》中的要求,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要求,因此减轻孩子们的课业负担,我们的必须要做的事情。 反思我们自身,很多时候布置作业没有选择性,不管是有用无用,是否重复等,布置了一大堆,学生苦不堪言,穷于应付,事倍功半。很多家长也表达了家庭作业多的看法。 对此老师们也压力很大,心里也有疑问“要马儿跑得好,又要马儿不吃草”,行吗? 那么,如何才能“减负不减质”,实现“轻负担,高质量”,实现“减负”与“增效”的有机统一呢?是我们所有教师都应该思考、探索与实践的。 P3 是不是少留点作业,就是减负,多讲点内容就是高效了呢?其实不然。 “减负增效”不只是作业布置的时间和设计那么简单,而是需要我们教师从教学整体入手,从课堂教学的这个根出发,只有把握住了课堂教学的这个根,学生在学校的时间抓住了,才可能实现真正的减负。 “减负”实际上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效率,培养学生的能力。减负第一点是实现课堂高效。 此外,在新课程改革实验过程中,由于对新课标的精神把握不准确,很多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忽视了“双基”训练,直接影响了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有人说抓

4.1小树有多少棵(基础应用篇)-三年级上册数学同步双基双练测

三年级上册数学同步双基双练测北师大版(含答案)【同步专练A】4.1 小树有多少棵(基础应用篇) 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 1.一根绳子,每3米剪成一段,剪成250小段,这根绳子()米长. A.650 B.550 C.750 D850 2.21个400是() A.840 B.8400 C.4800 D.480 3.两个数相乘的积,与它们的和相比,()。 A.积大 B.积小 C.无法确定 D.8 4.学校绘画小组有24人,合唱小组的人数比绘画小组的3倍多,比绘画小组的4倍少,合唱小组最多有()人. A.73 B.96 C.95 5.某个县城有250栋楼房,每栋平均有12户人家,共有()户人家。 A.2700 B.2512 C.3000 6.将83+83+83改写成乘法算式是() A.83×3 B.83×83×83 C.83×83 7.831×6的积是()位数,134×2的积是()位数。() A.四、四 B.四、三 C.三、四 D.三、三 8.一根绳子,连续剪去两段,每段长60米,还剩下100米。这根绳子原来长多少米?列式正确的是( )。 A.60×2+100 B.60+100 C.60×2-100 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 9.计算80×3,想:8个(______)乘3等于(______)个十,也就是(______),所以80×3=(______)。 10.3个50是(_____);从96里面连续减3,减(_____)次后结果是0。 11.小强看一本故事书,每天看8页,20天看完,这本故事书有________页。 12.一辆汽车以每小时 80 千米的速度开向 480 千米以外的码头,2 小时后距离码头还有

高中数学第一章数列双基限时练9含解析北师大版必修5-精品

高中数学第一章数列双基限时练9含解析 北师大版必修5-精品 2020-12-12 【关键字】高中、数学 一、选择题 1.在等比数列{a n }中,a 1+a 2+a 3=6,a 2+a 3+a 4=-3,则S 8等于( ) A .-8516 B.8516 C .256 D .-256 解析 由a 1+a 2+a 3=6,a 2+a 3+a 4=-3知. q =a 2+a 3+a 4a 1+a 2+a 3=-12 , 代入a 1+a 2+a 3=6中, 得a 1(1-12+1 4 )=6,得a 1=8, S 8=8??????1-? ????-1281-? ?? ??-12=8516. 答案 B 2.在等比数列{a n }中,a 1=4,q =5,使S n >510 -1的最小正整数n 的值是( ) A .10 B .11 C .12 D .9 解析 由S n =a 11-q n 1-q =41-5n 1-5 =5n -1>510-1,即5n >510 ,n >10. 答案 B 3.在等比数列{a n }中,a 1=4,S 3=12,则公比q 的值为( ) A .1 B .2 C .-2 D .-2或1 解析 当q =1时,S 3=3a 1=12, 当q ≠1时,S 3=a 11-q 31-q =41-q 31-q =12, 得1+q +q 2 =3,得q =-2,或q =1(舍). 综上可知q =1,或q =-2.

4.在等比数列{a n }中,S n =48,S 2n =60,则S 3n =( ) A .180 B .108 C .75 D .63 解析 由等比数列前n 项和的性质:S n ,S 2n -S n ,S 3n -S 2n 成等比数列,∴(60-48)2 =48×(S 3n -60),得S 3n =63. 答案 D 5.设S n 为等比数列{a n }的前n 项和,已知3S 3=a 4-2,3S 2=a 3-2,则公比q =( ) A .3 B .4 C .5 D .6 解析 两式相减得3a 3=a 4-a 3,a 4=4a 3,∴q =a 4a 3 =4. 答案 B 6.已知公比为q (q ≠1)的等比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则数列???? ?? 1a n 的前n 项和T n 为 ( ) A.q n S n B.S n q n C. 1 S n q n -1 D. S n a 21 q n -1 解析 S n =a 11-q n 1-q , T n =1a 1? ????1-1q n 1- 1q = q n -1a 1 q n -q n -1 =S n a 21q n -1. 答案 D 二、填空题 7.等比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已知公比q =1 3 ,则S 1+3S 3-4S 2=________. 解析 原式=a 1+3 a 1? ??? ??1-? ????13 31-13 -4 a 1? ??? ??1-? ????13 21- 13 =0. 答案 0 8.设等比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若a 1=1,S 6=4S 3,则a 4=________. 解析 由题可得1-q 6 1-q =4·1-q 3 1-q ,得q 3=3或q 3=1(舍),∴a 4=q 3 =3.

等差数列_双基能力训练.doc

等差数列?双基能力训练 (一)选择题: 1.已知命题甲是“△ ABC的一个内角B为60°”,命题乙是“△ ABC的三个内角A、B C成等差数列”,那 么 [ ] . A.甲是乙的充分条件,但不是乙的必要条件 B?甲是乙的必要条件,但不是乙的充分条件 C?甲是乙的充要条件 D.甲既不是乙的充分条件,也不是必要条件 2.已知数列{a n}的前n项和为:①2n;②2n+6;③n2:④n2-1 :⑤n2+ 2n; ⑥n2 + n+ 1;⑦n3;?0.

在上述各数列中构成等差数列的 A.3个 C. 5个 3.公差为d的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为S= n(1-n),那么[ ]. A. d = 2, a n = 2n-2 B. d = 2, a“ = 2n+ 2 C. d = -2 , a“= -2n-2 D. d = -2 , a“= -2n + 2 4.己知数列牯詁中,3n41 = a n十且a t= 2,贝临哪等于

B .1000 C .999 D .998 5. 已知等差数列{a n }中的前三项依次为a-1 , a+ 1, 2a+ 3,则此数列的 通项公式为 [ ] . A. a n =2n-5 B. a n =2n-3 C. a “ = 2n-1 D. a n =2n+ 1 6. 等差数列{a n },已知 a 3 + a ii =10,则 a 6+ a ?+ a 8等 于 [ ] . A. 20 B. 18 C. 15 D . 12 7. 在等差数列{an }中,28, So=36,贝U S5等 ]. B . 44 A .1001 A. 24

B. m+ n C . m+ n 2 11 .在50和350之间,所有末位数字是1的整数之和 C. 64 D . 80 8 .首项为18,公差为-3的等差数列,前n 项和S 取最大值时,n 等 A . 5 或 6 C. 7 9.在项数为2n+ 1的等差数列中,所有奇数项的和与所有偶数项的和之 比为[ A. 2n + l nF B.—— n C. 10. m = 在等差数列{a n }中,a m = n, a “= m(n^ m),则a*等 A. mn

[小学数学教师读书笔记《中国数学双基教学》读书笔记]小学数学双基

[小学数学教师读书笔记《中国数学双基教学》 读书笔记]小学数学双基 作为一名一直奋战在小学教学第一线的数学教师,由于课题研究,很庆幸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了张奠宙先生所编写的《中国数学双基教学》。这本书是由国内外著名数学教育专家及一线数学教师执笔写成,力图在理论和实践上对“数学双基教学”进行全面总结,认真阅读此书,受到了很多启发。特别是封面上的几句话:“继承传统,认识自己,才能面向未来。”“越是民族的,往往越是世界的。”当我还是一名初中学生时,对数学学习“双基教学”有了感性的认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成为当时许多数学老师的口头禅。在师范里又学习了许多教育教学理论,但数学教学中的“双基教学”仍然为许多教授所称道。师范毕业后担任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特别是近几年,一直担任小学毕业班的数学教学,自己也开始进行“双基教学”。在老教师们的言传身教影响下,在不断的课堂教学实践中,自己对“双基教学”不仅有了更多的感性认识,也开始有了一些理性的认识。在这期间又系统的学习了张奠宙教授的《中国数学双基教学》一书,感受颇深,现整理如下。 一、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理解数学双基数学双基其内涵不只局限

于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本身,它还应包括在数学双基之上的发展,启发式、精讲多练、变式练习、提炼数学思想方法等,都属于“发展”的层面,却又和数学双基密切相关。中国数学双基教学,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初步形成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能力、基本态度并重的数学教学目的观。它强调数学教育的社会功能和育人功能并重,基础性、发展性和创造性相结合,个性与共性相结合,认知与情感相结合,数学知识的习得与道德品质和世界观的形成相结合,数学知识的学习与应用、创新相结合等。由于时代对数学教育的要求在发生变化,教育研究成果在更新、教育手段在扩展,双基教育的含义自然有新的理解乃至扩展,更应该有新的实践内容和模式,如果双基教学不能与时俱进,那么可能产生异化。二、数学活动的本质是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动数学思维是对人类思维实践的理性总结,也是对思维过程的形式概括,包括概念与判断、辨别与比较、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等,它们既是数学思维活动的一般规律,又是获得新的数学知识的有效手段。数学教学中进行切实有效的逻辑思维训练,既是数学学科本身的要求,也是提高学生思维水平的最有效的手段。我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也经常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特别是低年级的小学生,经常题意不理解、方法难掌握、或存在一些不良的学习习惯等。咎其根本原因,其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