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初中数学课堂变式教学实践策略研究

初中数学课堂变式教学实践策略研究

初中数学课堂变式教学实践策略研究
初中数学课堂变式教学实践策略研究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变式教学的实践与策略研究

摘要:数学教学是离不开解题,以其来加深和巩固已获知识。变式教学可以既帮助学生提高数学素质和能力,而又不重蹈“题海”。该文联系教学实际,结合初中数学学科特点,围绕数学核心知识的变式教学的实施,试图寻找出扬弃的方法,以提升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借此来推动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变式数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 (2012)12(a)-0-01

新课程标准提出:“教育应该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孩子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教育者应该努力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快乐学习、幸福成长,教育者要为学生提供广泛的发展空间,重视学生的独立人格,发展学生的个性才能。教育者要运用各种方法、创造各种条件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创造学习。“变式教学”是很好的载体,该文拟结合笔者的中学数学教学实践,谈谈变式的运用以及策略。

1 运用变式教学减负增效

1.1 变式能更好地揭示数学本质

《认知心理》认为,变式是指在教学活动中使本质属性保持恒定而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和不同方式变换事物的非本质属性,以便揭示其本质特征的方法。“万变不离其宗”,这里变式的“宗”—事物在数与形方面的本质特征。一言以蔽之,是数学概念、公式、法

浅谈初中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策略

浅谈初中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策略 新课改已经进行四年了,如何搞好初中数学的有效课堂教学,我对有效课堂教学的一点粗浅理解: 有效课堂教学是指教师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指定的教学目标,有效教学追求社会化、人性化教育,强调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 有效课堂教学的表现: 课堂上教师能自由驾驭课堂,收放自如:要动能动,要静能静,要思能思,要看能看,要停能停,学生没有一个睡觉、开小差等游离于课堂之外的现象,课后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的收获,都有学习的快乐。要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1、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前提,教师善意的批评、提醒能被学生接受和理解,甚至感激,如果不和谐的师生关系,善意的批评、提醒则不被学生接受和理解,有时甚至导致师生冲突,影响课堂教学。 2、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要靠教师“牺牲”大量的休息时间,主要利用课间或课余等学生休息时间以朋友的身份和学生“亲密”接触,或聊天、或活动(打球、游戏、讲故事、讲笑话等等),同时在活动中不忘适当的建议和引导,使学生“亲其师”,从而能“信其道”。

二、备课要以本为本,以人为本 有些教师认为备课就是抄抄教案,以应付上级领导检查,而且还振振有词地认为所抄的这些“教案”都是由一些教育名师、甚至是教育名家编写的,有什么不行?其实我认为这些“教案”的编写大都是以本为本,是以教科书为本而编写的,不能以人为本,因为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学校、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以及基础知识水平等都存在着差异。因此我们备课就不仅要以本为本,备教材(要教什么内容,教学重点是什么),而且还要以人为本,重点是要备学生,(教到什么程度,教学难点是什么,用什么方法教),要让每个学生上了这节课后,至少知道这节课是学数学,学了数学的哪些知识。如果教师一味地追求难度、深度、广度,而一部分学生却跟不上来,势必他们就会把精力转移到与上课无关的事中去(开小差),就好比是营养成分最高、最好的食品,可学生却不原意吃,怎么还谈得上消化呢?可见备学生是提高有效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教师要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就要转变传统观念,打破正统的教学方式,有人甚至是专家认为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所以教师的语言表达就得非常的精炼,不能说一个与教学无关的字,我却不认同,试想本来就单调枯燥的数学,再加上正统的教师,呆板一平如镜的语言,我们那活泼好动的学生能坚持40分钟吗?所以教师口头语言的抑扬顿挫、肢体语言的形象生动、甚至搞笑,都能及时唤起学生注意力集中,一些重要的话语往往在语言的波峰或低谷时说出。一个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方式与策略研究课题中期报告

xx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 中期报告 立项编号xxxxxxxxxxxx 课题名称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方式与策略研究 学科分类初中数学 主持人xxx 所在单位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时间 2016-12-06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方式与策略研究》课题中期报告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方式与策略研究”课题组2013年4月在xx县xx镇第一初级中学成立,并着手进行该课题的研究。2016年9月被xx市教育教研信息中心批准立项,立项编号:xxxxxxx。新课题组于2016年6月成立,参与研究的教师在原有xx县xxxx第一初级中学课题组教师的基础上,xx县实验中学xx丽老师,xx县xx镇第一初级中学xxxxxx老师也加入该课题组。经过课题组全体人员的实践与探索,已初见成效,现将实践研究过程及结果汇报如下: 一、课题的提出 自古以来,便有提倡“因材施教”,宋代朱熹在《论语》的注解中指出:“孔子教人,各因其材。”“因材施教”它的终极目标和我们现在要说的“分层递进教学”是一样的。分层递进教学的理论基础为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只要在提供恰当的材料和进行教学的同时,给每个学生提供适度的帮助和充分的时间,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完成学习任务或达到规定的学习目标”。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而现行的教学方式为传统的“平行分班”,由于学生基础知识状况、兴趣爱好、智力水平、潜在能力、学习动机、学习方法等存在差异,接受教学信息的情况也就有所不同,而且一个班级里人数较多,如果按中等学生的水平授课,长期下来必然形成一部分学生“吃

初中数学有效教学的策略探究

初中数学有效教学的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0-01-15T10:35:23.240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9年18期作者:李海军[导读] 四川省仪陇县立山初级中学校 637648 摘要:随着初中数学课程难度的逐渐增大,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教师的教学带来了新挑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如何达到有效性的目的,使之符合新课改的要求,是教师越来越关注的话题。本文笔者从三个方面对初中数学有效教学策略进行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初中数学;有效教学;课堂提问;课堂小结;分层训练 初中数学作为初中阶段的一门基础性课程,不同于小学数学,初中数学更加侧重实用性,知识点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根据初中数学教材的难度与初中生的思维特点,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完全掌握知识的重难点具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教师应转变教育理念与教学角色,不能再扮演课堂主宰者的角色,而是作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扮演起学生学习引导者的角色,并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条件下开展有效教学。本文笔者以初中数学为切入点,从“巧设课堂提问、完善课堂小结、进行分层训练”三个方面对有效教学的策略进行分析与探究。 一、巧设课堂提问,引导学生的思维 问题是激发学生思维的有效方式,也是贯穿于课堂教学中的必要环节,目前教师往往忽视课堂问题的设置,或者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已有认知水平,以自我感知来设置问题,导致问题常常失去设置的价值。因此,教师首先应转变教育理念,承担起学生学习引导者的角色,并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规律巧设课堂问题,帮助学生获得新知的同时激发学生的思维。 笔者在进行“平方根”教学中,为了使学生了解平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一个数的平方根,并知道开平方与平方为互逆运算,考虑到学生对有理数的加、减、乘、除和乘方运算具有一定的基础掌握,首先以课堂提问的方式作为教学导入,出示问题:“一个正方形的面积为25平方米,边长为多少?”,学生在已有知识的经验下,自然的回答道:“5米”,接着进行提问:“如果面积为50呢?”,学生在思考后没有说出具体的答案,进而引出平方根的概念,在学生掌握了平方根的概念与表达形式后,继而出示问题:“26;35;2,用正确的符号表示各数的平方根”,再引导学生对平方运算与开平方运算进行类比,体会两者的互逆性,在这一过程中,通过不断的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二、完善课堂小结,理清知识的联系 小结作为知识点的总结,也是学生理清知识、建立知识体系的重要过程,目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以平铺直叙的方式把定义或概念传输给学生,导致学生的思维主动性越来越弱,对学习习惯的养成也是不利的。因此,作为教师,应引导学生发挥自身的能动性,给学生独立的空间进行新知识的总结,这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归纳能力,还帮助学生对新知识进行有效的检验与巩固,达到有效学习的目的。 笔者在进行“立方根”教学中,基于学生已经对立方根的概念与相关运算等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掌握,因此,在课堂小结中请学生分享下本节课自己收获了哪些知识,在进行运算时应注意什么,学生进行总结:“立方根和上节课所学的平方具有相同的地方,平方与开平方互为逆运算,立方也是,但区别之处在于当被开方数为正数时,平方根有两个、立方根有一个;当被开方数为0时,平方根为0、立方根也为0;当被开方数为负数时,无平方根,立方根为一个”,与此同时,对学生的总结进行及时表扬及肯定,因此,把课堂还给学生,鼓励学生进行知识的总结与分享,不但使学生发挥了能动性,还帮助学生建立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达到构建知识体系的目的。 三、进行分层训练,提升教学的效率 训练作为复习与巩固知识的关键环节,也是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进行问题检验的良好手段,但目前在习题训练过程中,存在一刀切的方式,这样不但忽视了学生个体水平的差异,还导致部分学生“吃不饱”,部分学生“吃不了”,因此,作为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正确对待学生面对相同问题所呈现的不同水平,并对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进行分层训练,如:对于优等生而言,由于他们基础好,理解能力强,在这类学生完成基本训练之后进行变式问题或者开放性问题的训练展开。对于中等生而言,引导他们在掌握定义、概念等问题后,进行解决实际问题的训练。学困生由于基础能力普遍较差,对基础知识尚未掌握,这时,我们教师应引导他们利用选择题、填空题等方式牢固基本概念等基础知识,从而帮助每个层次的学生获得自我水平能力的提高。 综上所述,有效的教学不但使学生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还能在掌握数学基本知识的前提下激发思维的产生,因此,作为教学研究者的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发展水平,在教学的过程中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进而有效的设置提问,引导学生获得新知,并启发学生进行知识的总结,不仅对学生的思路具有梳理作用,还帮助学生建立了良好的知识体系。同时,面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教师也应按照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进行分层习题训练,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我水平的基础上得到相应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鲁齐常.初中数学教师课堂有效教学行为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14):86-86. [2]唐建.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J].中学数学(初中版)下半月,2016.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的反思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的反思 灵宝市阳平镇程村中学蔡凯红 为了进一步深化“先学后教、分层训练、跟踪指导”教学模式研究,我校近年来在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验,并已初步获得成效。很荣幸成为第一批实验课教师,通过这段时间的摸索和实践,我对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有了全新的认识和理解。在学习高效课堂模式理论时,有部分教师会认为:所谓高效课堂教学就是教师少讲学生多练,通过教师给出学习目标和自学提纲,学生阅读教材进行自学找到问题答案从而得出结论,然后教师加以强调,检查背诵,反复训练,达到掌握。这样课堂上教师讲得少了,学生训练量也有所提高,学习效果提高了,就保证高效了。而经过一年多不断的实践与反思,我越来越深刻地体会高效课堂必须建立在新课标的前提下全面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更要关注学习的过程。高效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入手,创设生动的情境,引导学生自主观察、动手实践,猜想与假设、推理、讨论等活动。 近期,市、镇、校各级高效课堂达标课、能手课、标兵课听了许多,收获颇丰。但对于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大家观点不一,有部分教师认为:所谓高效课堂教学就是教师少讲学生多练,学生通过看书自学或者通过几个问题让学生看书找答案从而得出结论,然后教师加以强调,检查背诵,反复训练,达到掌握。这样课堂上教师讲得也少了,学生训练量也上去了,掌握的程度也提高了,教学成绩也有保证了就是高效了。笔者认为:课堂教学必须建立在新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必须有利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高效课堂不仅要关注课堂教学的结果,更要关注课堂教学的过程。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课堂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而单纯的记忆、模仿、训练只是有利于学生应试,而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判断推理能力、概括能力的发展帮助很小,更谈不上创新思维的培养了。下面笔者就对数学高效课堂教学中的策略方法浅谈几点与大家共勉。 一、重学习环境,让学生参与数学 在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该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高效课堂教学必须强调学生在活动中学习,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以及应用意识与推理能力,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废除了学科中心论,确立

初中数学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

初中数学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18-11-01T11:33:40.773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8年11月总第283期作者:郭春华[导读] 有效教学已成为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之一。 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双碑中学055350 摘要:有效教学已成为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之一。教师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结合自己的特色和学校学生的特点,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大胆创新,与时俱进,才能真正落实新课程精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关键词:数学有效教学策略 一、搞好学情分析是有效教学的重要条件 作为一名教师,研究学生、了解学生是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之一。因此,要使数学课堂教学有效,应当对学生作出更为深入和具体的分析,为教师本人备课及实施所用。好的教学设计,教学内容的层次感,研讨的核心问题和关键点等都基于对学生的了解。好的构思和创意都有很强的针对性,都需要对学生有真切的了解。对学生了解的越清楚,教学中就更能心中有底,通过及时反馈调节教学的重点与进程,就能适时进行质疑、追问把问题引向深入,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学生个体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每个学生都有自己原有的基础,重视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进一步了解学生心理倾向和认知规律,了解学生与教师、学生与教材、学生与数学、学生与课堂的关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创设民主、平等、融洽、开放、宽容的教学氛围,是保证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条件。 二、通过启发式引导和点拨是有效教学的基本途径 我们知道,数学知识是抽象的,在教学中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利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充分启发引导学生,让他们在积极主动的观察、实验、讨论等数学活动中自主学习,主动参与整个教学过程,通过努力,发现规律,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如:在“全等三角形”的教学时,呈现了这样的情境:小明画了一个三角形,怎样才能画一个三角形与他的三角形全等?我们知道全等三角形三条边分别对应相等,三个角分别对应相等,反之这六个元素分别对应相等,这样的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但是,是否一定需要六个条件呢?条件能尽可能少吗?对此引导学生进行分类研究。对学生的不合理分类,教师要予以纠正;对学生提出的不同策略,要予以肯定和鼓励,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要,发展学生的个性思维。按照三角形的“边、角”元素进行分类,师生共同归纳得出:1.一个条件:一角,一边。2.两个条件:两角;两边;一角一边。3.三个条件:三角;三边;两角一边;两边一角。按以上分类顺序动脑、动手操作,验证。教师收集学生的作品,加以比较,得出结论:只给出一个或两个条件时,都不能保证所画出的三角形一定全等。实践证明,教师的适时引导和适当点拨,能帮助学生有效学习。 三、关注“学困生”是全面实现有效教学的基本任务 学生之间存在差异,课堂上总有一部分学生不能完全接受所学的新知识。所以要实现有效课堂教学,关注“学困生”是极其必要也是极其艰巨的教育任务。只有及时了解他们的学习困难,及时给予他们切实的帮助,考虑他们的需要,给予必要的指导,是帮助学困生提高学习能力的有效措施,然而,更重要的是教师要热情鼓励他们不断进取,使他们能感觉到自己的进步,这样才能真正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有了学习兴趣,就会有努力方向,然后才会有他们的自觉行动。学困生是最需要老师帮助的群体,在帮助学困生工作方面,教师一定要有计划,要讲策略,对于学生存在的学习困难问题,教师心目中要有足够的认识,要采取有效的帮学手段。有效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学习的良性循环的基础上。所以说,对学困生的有效帮助是实现有效教学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四、合作性学习是学生对数学进行有效学习的重要支柱 教师要引导学生建立数学学习小组,让学生在小组中相互帮助,让每个学生都能从事不同的工作,并合力完成一个共同目标。学生之间合作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目标相互依赖。小组成员共同努力,完成同一个学习目标,二是角色相互依赖。合作小组需要明确每个学生的任务,进行明确的分工。三是资源相互依赖。为实现共同的学习目标,组内成员之间还必须交流信息和分享材料。四是奖励相互依赖。在合作小组共同完成学习目标后,全体成员都会得到一个针对小组成果的评价及奖励。在实施过程中,笔者也发现了很多问题,如小组成员参与不平衡,有的积极、有的搭车、有的逃避,使成员之间的合作失去意义。针对这些问题,应做好以下工作:一是组建合理的学生小组。可以按照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由好、中、差三类学生组成,使优等生带动差等生,在学习上共同进步。小组人数不宜过多,一般为5到8人。二是选定称职的小组组长。小组长最好是民主推荐,由责任心强、同学信得过的学生担任。三是合理分配成员任务。使每个学生最大程度地参与,分工时要兼顾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和创造力。小组成员的合理分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成就感,使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是学生对数学进行有效学习的重要支柱。 总之,有效教学是一种价值追求,也是一种教学实践模式,将会引起我们更多的思考、更多的关注。 参考文献 [1]申国数学课堂有效性的两大要素[J].新课程学习(中),2011年05期。 [2]张学文浅谈合作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有效性[J].吉林教育,2011年25期。 [3]陈云富高中数学课堂的有效性提高[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1年02期。

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19-05-08T17:03:04.283Z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6月11期作者:闫虹 [导读] 本文分析了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应对策略,旨在使探究式教学真正发挥其作用。 闫虹(西北工业大学咸阳启迪中学陕西咸阳 712000) 摘要:本文分析了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应对策略,旨在使探究式教学真正发挥其作用。 关键词:数学教学;探究式教学;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6715 (2019)06-211-01 为了更好地落实课改新理念,大部分教师长期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对“探究式教学”这种模式的认识和研究还不够,从而在实施“探究式教学”时出现了不少的问题并有待改善。 一、存在的问题 1.部分教师对探究式教学持“消极”态度,他们认为在课堂上搞“探究”是在浪费时间,会使“双基”得不到落实。 2.“眉毛胡子一把抓”,什么内容都拿来探究。 3.课前准备工作做得不够充分,创设的问题质量不高。 4.没有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与空间进行探究,教师介入时机把握不当。 5.重探究轻展示。探究时有声有色,展示成果时却因怕生事端,又要赶时间,于是草草收场。 6.忽视学困生,使懒于思考的学生成了课堂的旁观者。 二、解决问题的策略 (一)学校要做的 1.学校要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全面提高教师的自身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培训的形式应多样化,可结合组织理论学习、学术讲座、观看优秀教师的课堂实录、课堂教学实践、外出观摩学习等多种形式。通过培训学习,让教师掌握包括探究式教学在内的各项教学技能,提高个人的科研能力,为在探究式教学中成功设计高质量问题打下基础。同时,也可以让“消极”探究式教学的教师们认识到:探究式教学在短期内对学生分数的提高确实没有做题的作用大,但它在培养学生创新素质上具有不可替代性,而国家的发展需要创新型人才。必须帮助这部分教师转变观念,共同参与到我们的“探究式教学”的课题研究中来。 2.学校要尽快建立一套与探究式教学相适应的体系。一堂探究课是否成功,最重要的前提是教师的课前准备,它需要教师在课前花大量的时间做精心的准备,设计出高质量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有足够的时间。所以,学校应考虑适当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并建立相关的新的教学评价体系以及一些奖励机制,来保证和促使教师能够并愿意花大量的时间来为学生的探究学习做复杂费时的准备工作。 (二)教师需要做的 1.确定合适的探究内容并做精心准备 探究式教学的有效使用,可促使学生掌握数学发现的方法,形成迁移能力,并最终养成勇于创造的态度。但是,探究式教学要求教师对所教内容做出较好的加工和组织,要花费课前大量的时间来准备,否则难以取得好的效果。并且,也不是任何内容都能有效地运用探究式教学,有些知识内容,由于种种原因,难以通过探究式的学习活动去获取,有些也没必要做探究。例如,在探究出一些运算法则后,有一些课时专门是运用法则进行计算,像这样的内容就没必要再探究;再者,学生学习的知识大多是人类经几千年探索的结晶,要求学生在短时间内学习完这些知识,同时全部经历历史上的探究过程是不现实的。 教师应该把握好时间与教材,精选出一些富有挑战性、能激发学生探究兴趣,且可使学生在探究后能获得成就感的数学教材来组织探究式的课堂教学。要立足教材,并对教材进行剖析和重组,用联系、运动、变化的观点去研究各知识点之间的转化,展示给学生一个动态的“知识生长”的过程。 2.保证探究时间,把握介入时机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自由支配的时间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必要条件。这里所说的支配时间其实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探究式教学让学生主动去探求知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就必须有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做后盾,否则就是一句空话。可我们的教师在进行探究式教学时却总担心完成不了教学任务,于是常常过早地介入甚至草草收场。有时是看到学生讨论许久也不进入正轨,就急,然后提示一下;有时则是没过多久就有个别学生得出方案,教师一高兴立即请该团队的学生展示方案。这样一来,还有大部分学生的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机会就这样被剥夺了;同时,它还剥夺了学生尝试错误和从教训中学习的机会,有时指导又不充分,以致学生感到手足无措。这都是传统教学模式在作祟,注重结果,不注重学生得到的过程。这就违背了探究式教学的初衷。 所以,在学生做自主探究时,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究和交流的时间,并在教室四处走动,采取以听、看为主的交流方式,把注意力集中在对学情的了解上,再迅速地加以思考:该不该介入、什么时候介入、下一步的教学应该做何调整、哪些问题需要教师讲解等等。对此,教师需要把握时机,及时做出最恰当的选择,确保探究课能够取得预期的目的。 3.组织好自我展示环节 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终于得出了方案,他们不仅可以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而且也需要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让同学来分享并得到教师的肯定与表扬。自我展示,是探究课的华彩所在,探究课的高潮正是在这个时候来临的。它在学生展示异彩纷呈的成果的同时,也可以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这时,教师要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并对学生的每一种方案,不论正确与否,不论繁琐与否,都要给予热情的、积极的正面评价,以保护学生的进取心,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教师还应对探究结果进行提炼本质,适当总结。让学生获得充分肯定的同时,能得到更加深入的思考。 4.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在探究式教学中,基本上都是思维活跃的学生在思维较慢的学生尚未充分思考前就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这不仅打断了思维较慢的这部分学生的自主思考,剥夺了他们探究的权利,久而久之,还会使这部分学生产生惰性,最终沦为课堂的旁观者。这势必不利于学生的均衡发展。所以,教师要在每一节课都要着力注重对这部分学生的引导和鞭策。一方面,在分组时就要特别关照小组长要带着这类学生一起讨论,用集体的力量把他们拉入正题;另一方面也要求教师在深入小组时特别关注这部分学生,鞭策他们一起参与讨论,可考虑在展示时随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创新之我见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创新之我见 发表时间:2019-11-27T09:28:40.033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9年11月1期作者:艾比拜•阿不都热合曼 [导读] 新课改对初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新的时代背景和教育环境,构建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加强素质教育已成为大势所趋。而在对当前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情况进行分析后,我们发现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针对这一问题,教师要制定新的教学策略,进行数学创新改革。通过这种方式来帮助学生开启思维,构建起数学核心素养以学好初中数学,达到素质教育所提出的要求,成功进行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创新。 艾比拜?阿不都热合曼哈密市第十一中学新疆哈密 839000 【摘要】新课改对初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新的时代背景和教育环境,构建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加强素质教育已成为大势所趋。而在对当前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情况进行分析后,我们发现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针对这一问题,教师要制定新的教学策略,进行数学创新改革。通过这种方式来帮助学生开启思维,构建起数学核心素养以学好初中数学,达到素质教育所提出的要求,成功进行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创新。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创新数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11-211-02 近几年来,为了适应素质教育提出的要求,我国的课程体系一直在进行着不同形式的改革以全面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作为中考的必考科目,初中数学对学生能力的考核异常重要。因为它要求的不仅是学生对课本知识的学习,还要求学生具有多方面思路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帮助学生达到素质教育所提出的要求,我们要制定正确的教学策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进行适当教学策略创新。而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进行情景创设,通过情感教育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并尝试小组合作,通过共同学习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使其更好地融入到集體中。 1.善于总结同类型题目 如何培养对于解题的思路?首先需要大量地看题型,然后就需要进行同类型的整理。只有见识过很多的题目类型,才能够对题目感到熟悉,进而产生思路,这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方法。当然,一味的见识题目是远远不够的,还需对做过的题进行分析和总结,同类型的题可利用相同的解题方式和思考方式,这样一来,能够见一题而知百题,事半功倍。对于数学的学习需要进行有效的构建,解题能力提高,对于数学的思维和创造性能力也就能够提高。观察、想象、比较、综合、抽象分析,这一系列的能力通过题目的积累、培养和思考能够得到不断的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不断的总结和积累,这样才能取得进步。 例如,在几何图形学习中,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十分重要,对于空间的想象和理解的不同,就会影响到解题方式的不同。作为教师,应鼓励学生采取多种解题方案,积极思考不同的思路。一题多解能够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使学生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采取多种方式解题是对学生的一种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如果没有对知识很好的掌握和思维的良好转化衔接,就不能将图形理解透彻,同时更不可能将已知信息和未知信息很好的利用和挖掘出来。如何培养创造性思维?教师应注意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发散式培养,一道题以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讲解,积极鼓励学生以多种方式进行解题,让学生有自觉发散思维的意识,从而拓宽了思维的宽度。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要进行耐心回答,营造出一个宽松、发散式的课堂氛围,从而调动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对于同类型题目的总结能让学生对各个不同类型的题目都有所涉猎与了解,这样能促使学生在面对考试的时候以平和而有把握的心态去应对题目,最终得心应手地解题。教师应督促学生进行同类型题目整理,规定“改错本”的使用,让学生避免同一个错误犯两次,同类型题做过一次却不记得解题方法这种现象的发生。 2.进行情景创设,培养思维能力 为了做到初中数学教育素质教育,我们还需要进行情景创设,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情景创设是近来面对新的教育环境 下新兴的教学模式。而进行情景创设首先要进行情感教育。情感教育顾名思义,就是在教学的过程中融入情感。这里所说的情感并不是指教师单向的情感,而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同学之间的双向情感。它强调课堂教学需要在和谐融洽的氛围中进行。教师应妥善处理好教学过程中情感和认知的关系,以实现情景教学法与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机结合,塑造学生的性格,促使学生成为健全的个体,构建起自己的数学素养。“生活化”,就是与生活相结合,将数学问题与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使数学问题更易于理解与记忆。这点在图形教学中可以采取,将图形概念与生活中的各个图形联系在一起,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图形。学生想象能力有限,有时只在脑海中进行想象。这时就需要教师借助实物,将抽象的几何图形化为具体的生活实物。教学中,老师要善于收集和运用模型,激发学生对于身边事物和几何图形的探索和观察。如在讲解三视图相关试题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对于生活中的常见物体进行直接观察,从而更好地体会和理解几何图形。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尝试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在数学学习中产生的问题来进行情景创设。只要细心观察就不难发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都存在数学问题,而这些都可以作为情景创设的素材。比如说,老师可以让学生帮家长计算水费。我国现在普遍实行阶梯水价的收费制度,即对使用自来水实行分类计量收费和超定累额进加价制。这种收费模式更加合理,但相对来说计算更为麻烦。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家查看自己家上个月用了多少水,根据收费方法计算金额并将结果与实际收费情况比较来检查对错。通过这种情景创设的方法,学生可以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的魅力,进而喜欢上学习数学,培养思维能力。 3.尝试小组合作,自行讲解题目 在加强初中数学教育素质教育和数学改革的进程中,教师可以尝试进行小组合作以丰富数学课堂探究性学习过程,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小组合作顾名思义就是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学习,在集体讨论中完成学习目标。进行小组分组时,教师需要从多角度考虑,为学生找到彼此适合的组员。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出小组合作的优势,提高学习效率。在完成小组组员的合理分配后,教师还要给学习小组分配任务,帮助学生充分发挥出小组合作带来的优势。通过丰富数学课堂探究性学习过程,学生可以在与同学的合作中不断加深印象,对学过的内容有更深的理解,使记忆更加深刻。并且学生在相互交流中也可以得到一些新的思路,开拓自己的视野,让思维在碰撞中擦出智慧的火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需要从思考之中得到提升。如何让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教师可以通过将题目布置给小组的方式让学生进行积极思考,在第二天讲授题目的时候让学生当老师,去黑板上为全班同学进行讲解,展示自己的解题思路。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增加在课堂

信息化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策略研究_0

信息化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策略研究 随着我国科技化的快速发展,信息化已经渗透到我国各行各业,其中包括教育领域。数学学科作为我国初中教学的一门重要学科,中学数学信息化教学已经成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被广大中学所采用。文章基于初中数学信息化教学,以初中函数教学为例,提出了一些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信息化教学的策略。 标签:信息化教学;初中数学;函数 文章編号:2095-624X(2018)31-0075-01 一、初中数学教学和信息化技术的适切性解析 1.信息化教学 由于我国信息化技术的日益发展,信息化技术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泛,其在教学领域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在应用过程中,信息化教学也出现了多种应用形式。信息化技术和现代化课堂的有效结合,促进了现代数字化教学,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加快了我国教育质量的进一步发展。 信息化教学是以现代化教学课堂为载体、以信息化技术为依托、以革新教学理念为导向来开展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因此,信息化教学就是通过现代信息化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充分了解信息化教学的特点,便于信息化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2.信息化教学和初中数学教学的结合 信息化教学和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结合,主要是借助于信息化技术平台,帮助初中生提升自学能力,挖掘他们的学习潜能。主要形式表现为在日常数学教学中融入一些信息化学习资源,为初中生提供一些学习方法。 首先,在日常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基于现代化网络平台,开展一些初中数学教学活动。其次,教师应借助于网络平台,为初中生提供更多有利于他们培养自学能力的学习资源。最后,教师应借助于信息处理工具,帮助初中生对以往所学习过的知识进行知识结构的重构。信息化教学和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结合,能够提升初中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同时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信息化教学的应用策略 1.函数概念学习中信息化教学的运用 初中生在学习函数概念时,先需要了解函数的有关概念。概念学习主要是常量、变量、正(反)比例函数以及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等,函数概念的学习是基

《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课题研究总结

《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课题研究总结 探究式学习是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施瓦布在《作为探究的科学教学》的演讲时提出的。在我国,早在2003年左右结合国家课程改革实验期间,就有不少人研究过探究式教学这一教学模式,并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为了更好地落实课改新理念,本校也把“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的研究与实践”作为课题向教育学会申报,并于2008年底获准立为教育学会第二批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经过两年的实践与研究,笔者发现,由于大部分教师长期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对“探究式教学”这种模式的认识和研究还不够,从而在实施“探究式教学”时出现了不少的问题并有待改善。 一、存在的问题 1.部分教师对探究式教学持“敌视”态度,他们认为在课堂上搞“探究”是在浪费时间,会使“双基”得不到落实,个别教师态度极其顽固,坚决不愿参与实验。 2.“眉毛胡子一把抓”,什么内容都拿来探究。 3.课前准备工作做得不够充分,创设的问题质量不高。 4.没有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与空间进行探究,教师介入时机把握不当。 5.重探究轻展示。探究时有声有色,展示成果时却因怕生事端,又要赶时间,于是草草收场。 6.忽视学困生,使懒于思考的学生成了课堂的旁观者。 二、解决问题的策略 (一)学校要做的 1.学校要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全面提高教师的自身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培训的形式应多样化,可结合组织理论学习、学术讲座、观看优秀教师的课堂实录、课堂教学实践、外出观摩学习等多种形式。通过培训学习,让教师掌握包括探究式教学在内的各项教学技能,提高个人的科研能力,为在探究式教学中成功设计高质量问题打下基础。同时,也可以让“敌视”探究式教学的教师们认识到:探究式教学在短期内对学生分数的提高确实没有做题的作用大,但它在培养学生创新素质上具有不可替代性,而国家的发展需要创新型人才。必须帮助这部分教师转变观念,共同参与到我们的“探究式教学”的课题研究中来。 2.学校要尽快建立一套与探究式教学相适应的体系。一堂探究课是否成功,最重要的前提是教师的课前准备,它需要教师在课前花大量的时间做精心的准备,设计出高质量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有足够的时间。所以,学校应考虑适当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并建立相关的新的教学评价体系以及一些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庆安县巨宝山乡中学 有效课堂教学是指教师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指定的教学目标,有效教学追求社会化、人性化教育,强调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 有效课堂教学的表现: 课堂上教师能自由驾驭课堂,收放自如:要动能动,要静能静,要思能思,要看能看,要停能停,学生没有一个睡觉、开小差等游离于课堂之外的现象,课后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的收获,都有学习的快乐。 要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备课要以本为本,以人为本 有些教师认为备课就是抄抄教案,以应付上级领导检查,而且还振振有词地认为所抄的这些“教案”都是由一些教育名师、甚至是教育名家编写的,有什么不行?其实我认为这些“教案”的编写大都是以本为本,是以教科书为本而编写的,不能以人为本,因为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学校、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以及基础知识水平等都存在着差异。因此我们备课就不仅要以本为本,备教材(要教什么内容,教学重点是什么),而且还要以人为本,重点是要备学生,(教到什么程度,教学难点是什么,用什么方法教),要让每个学生上了这节课后,至少知道这节课是学数学,学了数学的哪些知识。如果教师一味地追求难度、深度、广度,而一部分学生却跟不上来,势必他们就会把精力转移到与上课无关的事中去(开小差),就好比是营养成分最高、最好的食品,可学生却不原意吃,怎么还谈得上消化呢?可见备学生是提高有效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1、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前提,教师善意的批评、提醒能被学生接受和理解,甚至感激,如果不和谐的师生关系,善意的批评、提醒则不被学生接受和理解,有时甚至导致师生冲突,影响课堂教学。 2、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要靠教师“牺牲”大量的休息时间,主要利用课间或课余等学生休息时间以朋友的身份和学生“亲密”接触,或聊天、或活动(打球、游戏、讲故事、讲笑话等等),同时在活动中不忘适当的建议和引导,使学生“亲其师”,从而能“信其道”。 三、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教师要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就要转变传统观念,打破正统的教学方式,有人甚至是专家认为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所以教师的语言表达就得非常的精炼,不能说一个与教学无关的字,我却不认同,试想本来就单调枯燥的数学,再加上正统的教师,呆板一平如镜的语言,我们那活泼好动的学生能坚持40分钟吗?所以教师口头语言的抑扬顿挫、肢体语言的形象生动、甚至搞笑,都能及时唤起学生注意力集中,一些重要的话语往往在语言的波峰或低谷时说出。一个好的课堂,就好像一个厨师做一道色香味诸全可口的菜。我们知道,一道好菜除了主要材料以外,还必须添加适量的佐料,佐料放多了,菜不好吃,不放佐料也不行,虽然有营养,但难以下咽。数学课堂也是如此,总得让学生感觉味道好,爱听,所以就得放点作料(笑话幽默),但不能太多,因为笑话幽默多了,课堂冲淡了,喧宾夺主,课堂没内容,学生学不到知识。所以课堂里只要有一两句风趣的话或者一两个幽默的动作,就足以引起学生们的兴奋,然后再将他们的兴奋点迁移到学习上来。 四、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 教学中绝对的、万能的、教学方法是没有的,但不管采用何种方法,都应落脚于是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否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否则任何方法都是失败的。计算、概念、几何、应用题等这些不同的教学内容具有不同的特点,

初中数学探究教学策略的研究

初中数学探究教学策略的研究 摘要:数学探究教学法是一种开放地,创造性地使学生获取知识的一种有效的方法,此方法的优势:(1)教给学生教学内容。(2)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主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本论文着力讨论了初中数学探究教学的策略,以期与一线初中数学教师切磋。 关键词:教学策略中学数学数学探究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6-0093-01 初中数学新课程目标要求:初中数学课堂要使知识教学和能力培养并重,把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和解决问题能力为主要任务,力争使学生在探究学习数学中,感受探究数学知识的整个过程,达到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使学生真正的从数学探究学习中获得新知识,最终达到培养和发展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1 引导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学习数学知识的热情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数学课堂上,学生在学习中的情绪情感与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有直接关系,而首当其冲地影响学生的情绪态度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教学情境。俄国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当学生对所学科目没有丝毫兴趣而教师一味的强制学生学习,将扼杀学生探究真理的愿望。既然数学探究教学是以解决数学问题的形式出现,教师在教学设计上要具有趣味性,在有意义的探究教学中,教师就可以把学生要学习的新数学知识通过趣味巧妙地转化为问题情境。那么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设置问题情境呢?在数学教学中,有的教师认为只要课堂问题多就是情境教学。这是误区,问题多不等于就能称之为有意义的问题情境。要创设一个有利于数学探究的课堂问题情境本人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以下二点: 1.1问题情境要与教学内容契合,具有现实学习的目的性 初中数学教学的目的性是指问题总是围绕着一定的教学目标而提出来的,教学目标是设计问题的方向,是问题的基石,也是问题设计与解决的价值所在。如果问题缺少了目的性,那毫无疑问这些问题就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毫无意义。 1.2教师设计数学课堂的问题情境要研究教材和学生,具有现实学习的适应性 何谓适应性?它是指教师创设的问题来源与教材内容,且它的难易程度要适合全班同学的实际水平,那么何谓实际水平?这主要是指目前学生的数学认知水平。问题太容

初中数学有效课堂教学案例分析

初中数学有效课堂教学案例分析 摘要:有效课堂致力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它让课堂上每一个人的每一分钟都 高度集中师生互动过程中,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提高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主动性,让师生在课堂上感受着成功的快乐、体会着学习的幸福。 关键词:优化课堂教学案例 优化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同时也符合 国家教育部的规定——减轻学生过重负担。有效的教学体现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以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条件,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并且要关注学生的情感、 道德和人格的养成,这就要求教师自身专业与水平不断地提升与发展。本文通过 对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情感、意识谈谈自己的切身体会。 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指教师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达到预设的学习结果并学会 学习,同时使教师自身素质得到积极发展。具体表现在:在认知上,促使学生从 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在能力上,逐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在情感上,促使学生从不喜欢数学到喜欢数学,从不热爱到热爱。 通过有效的课堂学习使学生学到有利于自己发展的知识、技能,获得影响今后发 展的价值观念和学习方法。而对教师来说,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感受到教师自 身的教学魅力与价值,同时享受课堂当中生成的许多精彩的瞬间,让教师不断追 求永无止境的数学教学。 二、探究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1.关注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 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实际上是知识的应用过程,是学生把课堂上所学的技能 与方法用于训练和巩固的过程,也是学生的情感得以体验的过程。教学实践证明:重视问题的解决过程,即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精心设计问题,使问题有层次性, 让学生有“跳一跳摘得到桃子”之感;而且要使问题富有挑战性,要给学生留有做 数学与思考数学的空间,让学生在课堂中有畅所欲言的机会。 案例:在教学“实数”一节时,教师安排了一道思考题:两个无理数的和是否 一定是无理数?教师给学生两分钟时间,要求他们先各自独立思考再发言。大多 数学生列举了两个互为相反数的数来说明问题,如与、π与-π等,也有学生列举 了诸如 -2与2此类的相反数来解释。在我将要为这个问题画上句号继续教学时,又见有学生举手,在那一瞬间教师犹豫了,要让这位学生再发言吗?时间很宝贵 啊!但最终还是让这位学生发言了:如果以a=1.414141414…b=1.323232323…,a与 b都是无理数,但a+b=2.737373737…却是一个无限循环小数,是个有理数。学生 举出了一个成功的反例,巧妙地从另一角度解释了这一问题。 上述案例中,正是因为教师给了学生思考的空间、发言的机会,才使得学生 有了种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一种比一种巧妙,最终使课堂教学得以有效生成。 2.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提高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主动性。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诺说:“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 识获取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没有探索就没有数学的发展。”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最大限度地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体验、感受、去经历数学知识的发展、生成过程。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亲身 体验到自己发现的成功喜悦,才能激起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欲,提高参与数学活 动的主动性。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