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框架理论.

框架理论.

框架理论.
框架理论.

在传播学界,许多学者认为“框架”并不是一个发育完全的理论范式(Scheufele,1997),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相当模糊的、充满矛盾的概念,在新世纪以来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框架理论起源于两方面的研究:首先是社会学方面,Heider的归因理论和Goffman的框架分析认为,世界纷繁复杂,个体为了洞悉事物的因果关系,往往采用“主体框架”来认知世界。用Goffman(1974)的话来说,框架作为一种认知的结构,帮助个体去“定位、感知、确定和命名”周遭的环境和信息。另一个方面是认知心理学,Sherif的参照框架理论和Kahneman、Tversky的预期理论认为,个体的判断和认知是在一个参考框架下进行的,而框架则是一套控制感性认识、逻辑评价或社会行为的标准、信仰或预期。这两种起源的区别在于,后者认为框架是“心灵的内在结构”,而前者则认为框架是“建构话语所使用的策略”(Pan & Kosicki,1993)。

框架理论与传播学结合起来,强调框架就是选择事实的某些方面,使被选择的部分在传播文本(电视节目、新闻报道等)中更为显著(Entman,1993)。也就是说,框架按照某种特定的规范和惯例,简化纷繁复杂的社会事实,有选择地迅速将其整合到新闻报道中,这个框架隐含在采写、编辑、组织等过程——当然,这是从新闻工作者的角度来说,实际上,框架理论所涉及的领域包括三个方面:首先就是刚才提到的新闻生产角度,研究媒体框架如何被建构;其次是从媒体内容的角度来考察媒体框架是什么;最后是从效果研究的角度来分析受众如何接受和处理信息,即受众框架(陈阳,2007)。如何和框架理论的两个起源联系起来,我们不难看出,前两个角度(新闻生产角度和媒体内容角度)是与社会学联系起来的,该方面研究往往站在一个批判的立场,比较典型的就是讨论新闻生产与权力的关系、媒体内容与社会偏见的关系;而效果研究的角度则与心理学结合,则往往处于相对保守的立场,关注的是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基于研究选题的需要,我们把关注点放在媒体内容这个方面,也就是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对新闻文本的研究。框架是新闻报道的“中心思想,为新闻事件赋予意义”(Gamson,1987)。正如前面提到的,框架就是对新闻事件的选择、强调或排除,是某些信息在新闻文本中更加突出,从而影响受众对世界的感知,乃至态度。建构框架常采用的方法包括选择和重组——选择就是一种“边界”,就像李普曼所说,新闻就像是探照灯射出的光束,光束之外的社会事实就像没有发生过一样。框架确定了某种边界,边界之内的事实被强调,边界之外的事实则被“无视”。重组是建构框架另一种方法,它通过从新排列新闻素材的报道顺序并赋予新的含义,从而形成一套解释社会现象的内在结构或角度。但无论是采用选择还是重组,框架都是通过符号和修辞而建立起来的。因而,我们的研究对象就是这些在新闻文本中构成特定框架的符号和修辞。

McCombs等人(1997)认为,框架理论与议程设置理论关系密切,是“议程设置的第二个层面”。该看法正确与否并不在本文讨论的范围之内,但他们提出来的frame building和frame setting两个概念得到了其他学者的广泛认同。用这两个概念,结合Entman(1993)提出的四种框架类型①Problem definition②Causal interpretation③Moral uation④Treatment recommendation, Zhou & Moy(2007建立了一个适用于对新闻报道进行内容分析(关于“宝马案”的新闻报道和网络民意的内容分析研究)的模型:

这个模型对于我们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当然还必须根据选题的需要进行修改。从框架类型的方面来说,有学者在对美国和欧洲的新闻报道进行分析后提出了五种新闻框架类型(Semetko & Valkenburg,2000)——①Conflict frame②Human interest frame③Economic consequences frame④Morality

frame⑤Responsibility frame。结合上述模型和这个五种新闻框架类型,根据将要进行的、具体对新闻文本的内容分析,建立一种适用于该研究的模型,是我们下一步的讨论、工作的方向和目标

参考文献

1. Goffman, E. (1974. Frame analysis: An essay on the organization of experience.

2. Pan, Z., & Kosicki, G. M. (199

3. Framing analysis: An approach to news discourse.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3. Scheufele, D. A. (1999. Framing as a theory of media effects.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4. Entman, R. M. (1993. Framing: Toward clarification of a fractured paradigm.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5. McCombs, M., Shaw, D. L., & Weaver, D. (1997. Communication and democracy: Exploring

the intellectual frontiers in agenda-setting theory.

6. Zhou, Y. & Moy, P. (200

7. Parsing framing processes: the interplay between online public opinion and media coverage.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7. Semetko, H & Valkenburg, P. (2000. Framing European politics: a content analysis of press and television news.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8. 高芳,(2008),《简析框架理论》,《理论视野》;

9. 陈阳,(2007),《框架分析:一个亟待澄清的理论概念》,《国际新闻界》。

框架理论——新闻框架传播学补考一名词解释另补考过了 66

2010-06-01 17:14

框架理论(Framing Theory)

框架的概念源自贝特森(Bateson , 1955),由高夫曼(Goffman , 1974)将这个概念引入文化

社会学。后来再被引入到大众传播研究中,成为了定性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观点。高夫曼认为对一个人来说,真实的东西就是他或她对情景的定义。这种定义可分为条和框架。条是指活动的顺序,框架是指用来界定条的组织类型。他同时认为框架是人们将社会真实转换为主观思想的重要凭据,也就是人们或组织对事件的主观解释与思考结构。关于框架如何而来,高夫曼认为一方面是源自过去的经验,另一方面经常受到社会文化意识的影响。

加姆桑(Gammson)在高夫曼的基础上进一步认为框架定义可分为两类,一类指界限,也就包含了取舍的意思,代表了取材的范围;另一类是架构——人们以此来解释外在世界。这里可以把框架概念理解为一个名词和动词的复合体。作为动词,是界限外部事实,并心理再造真实的框架过程;作为名词,就是形成了的框架(臧国仁,1999)。对于作为动词的框架,学者们对于它的具体机制作了许多的研究,并且有不同的说法,如基特林(Gitlin , 1980)认为是选择、强调和排除,恩特曼(Eentman)指出是选择与凸选,而台湾的钟蔚文与藏国仁认为是选择与重组等。中国学者潘忠党认为,框架的分析,“是一个关于人们如何建构社会现实的研究领域”。对于新闻媒体的框架

研究,学者们基本上是源自高夫曼的思想。坦克德(Tankard ,1991)认为框架是新闻的中心思想。恩特曼认为框架包含了选择和凸显两个作用,框架一件事,就是把认为需要的部分挑选出来,在报道中特别处理,以体现意义解释、归因推论,道德评估,及处理方式的建议。在对新闻框架的形成因素的研究中,伍(Woo, 1994)等认为,框架是新闻工作人员、消息来源、受众、社会情境之间的互动的结果。

框架分析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逐渐受到国内外传播学者的重视并且越来越得到广泛的应用。黄旦教授在《传者图像: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一书中,对框架理论分析到,从框架分析角度,新闻生产本省就是一种社会性生产。在这样的一种生产过程,新闻首要的是一种社会制度。首先,新闻是对新闻消费者制作能够得到的信息的一种制作化方法。消费者购买报纸是为了他或她要阅读喜剧或桥牌专栏,了解天气预报,寻找正在放映的电影,或阅读关于洪水、水灾或社会动乱的报道。其次,新闻是合法机构的同盟。国务卿可以在新闻媒介中发表自己的观点,普通的男男女女就不能这样使用媒介,一般市民也不能像合法政治家和机构所拥有的那种权力,把自己对新闻的反应变成公共政策和计划。最后,新闻是在组织机构中工作的专业从业者所发现、搜集并传送的。这样,新闻不可避免地依赖于制度化过程可遵循制度化操作的新闻从业者的产品。这些在操作必然包括和那些按惯例新闻要予以报道的机构合作。

理论假设

框架理论的理论假设来自两方面的研究,宏观层面的社会学和微观层面的认知心理学的研究。

社会学家戈夫曼认为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使用特定的诠释框架来理解日常生活。通过对于社会角色、社会情境的诠释,使人们能够了解特定行动场景中自己应有的交往行为和表现,从而协调与他人的行为,使日程生活井然有序。框架就是指在某个特定时间用来理解社会境遇的一套特定期望。这是所谓的象征互动视角。

心理层面的研究认为框架是个体处理信息和建构信息的方法。人们倾向于按照自己的认知框架去体验现实,并根据这种框架采取行动,从而建构现实。这就是预期理论。

框架理论并不是一个发育完全的理论范式,可以说,它从属于话语分析的范畴。新闻媒介框架是在戈夫曼的象征互动视角和心理学层面的预期理论视角的基础上得来的。新闻媒介框架由瑟尔斯提出,他认为新闻媒介倾向于以各种不同的方法构造议题。

定义

框架可以界定为采取一种集中的组织思路,通过选择、强调、排除、增加和精心处理等方式,通过标题、导语、引文和重要段落的体现,对新闻内容做出报道的做法。如对恐怖主义的报道。

理论运用

新闻框架影响了受众如何想,影响受众如何处理和储存信息,将受众的注意力引到事实的某些方面,从而使其忽略其他方面。长期的狭隘的程式化的报道难免会产生刻板印象,框限了受众的主观认知世界的活动,忽略了框架外的世界。

但受众也是根据自己的认知结构对事件进行主观解释,并建构社会现实的。因此,在社会现实的建构中,存在着新闻工作者的框架和受众个体的框架,两者之间不一定存在高度的相关性。

大众传播学的议程设置理论与框架理论关系探讨

作者:张洪忠

关键词:议程设置框架理论关系┊阅读:2988次┊

摘要:目前,对于议程设置理论与框架理论的关系,学者们基本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框架理论是议程设置理论的延伸;另一种认为框架理论与议程设置理论是两种理论体系,否定二者合流的观点。本文通过对两种理论发展的回顾,认为:二者在理论层面上是各自独立的理论体系,但在具体的方法层面上互为他山之石。

关键词:议程设置理论;框架理论;关系

中图分类号:G206.3 文献标示码:A 文章编号:1004----3926(2001)10----0088----04

1972年,麦库姆斯(McCombs)和肖(Shaw)在民意季刊上发表了《大众传媒的议程设置功能》一文,证实了此前科恩(Cohen)等人提出的议程设置(agenda setting)猜想的成立。议程设置理论的主要含义是:大众媒介加大对某些问题的报道量、或突出报道某些问题,能影响受众对这些问题重要性的认知。在随后的三十年

中,作为大众传播学经验主义研究的一个重要命题,这一理论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随着研究的深入,麦库姆斯等学者在最近几年开始思考:究竟是谁影响了媒介议程的设置?这一关注重心的转移,就把这一理论放到了社会大环境中,而这已超出了经验主义研究的方法范围。于是,议程设置研究的学者们开始寻求新的外延拓展点——框架理论(frame theory)。

在议程设置理论得到证实的稍后时间,高夫曼(Goffman,1974)出版了《框架分析》一书而广受重视,一些社会学者并以此来进行大众传媒的研究。对于大众传媒来说,框架就是一种意义的建构活动,在社会系统中新闻框架是消息来源、社会情境、新闻工作人员等因素互动的结果。在近十年,框架论开始为传播学者所运用。目前,对于议程设置理论与框架理论的关系,学者们基本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框架理论是议程设置理论的延伸;另一种认为框架理论与议程设置理论是两种理论体系,否定二者合流的观点。本文通过对两种理论发展的回顾,认为:二者在理论层面上是各自独立的理论体系,但在具体的方法层面上互为他山之石。

一、两种理论发展的回顾

议程设置理论科恩(Cohen,1963)认为:报纸或评论不能让读者怎样想,但在让读者想什么上很有效果。这是议程设置理论的最直接来源。这一假设的内涵有两个方面:一是媒介议程影响受众议程;其次,又从有限效果论回到强效果论,但与早期“魔弹论”等强效果论强调的态度的转变不同,这一假设强调的是对认知的影响。对于经验主义学者来说,科恩的这一假设有了方法层面的意义,即可以进行媒介内容分析与受众认知的调查,检验二者是否有因果关系,就可以确定假设是否成立。

在假设内涵的发展上,首先是要证实媒介议程与公众议程相关。

1968年,麦库姆斯和肖以美国总统大选为题进行了早期的量化研究。研究分两部分,一部分对新闻媒介(五家报纸、二家新闻杂志、二家电视台的晚间新闻)进行内容分析,把选举主题分为三大类,看哪一类比例最高。另一部分是问卷调查法,抽样询问当地未决定投票意向的选民,调查他们认为最重要的选举主题。最后,把内容分析与问卷调查的结果对比,发现媒介议题与选民议题非常一致。

以上的研究有一个缺憾,即因果方向问题。虽然证实了媒介议程与公众议程相关,但不能确定是谁影响谁。如果是公众议程影响媒介议程,则假设就不成立。

麦库姆斯和肖也发现了这一问题,在1972年美国的大选期间,在卡洛特(Charlotte)进行了一次小样本的追踪访问,他们分别在当年的六月和十月访问选民,调查他们认为最重要的议题。在同一时间,对当地报纸和ABC、NBC电视的晚间新闻进行了两次内容分析,计算出了六月和十月的媒介议程,然后进行前后相关交叉分析,研究结果是媒介议程影响公众议程,即议程流向是:媒介议程→公众议程。

接着,学者们对媒介议程→公众议程这一范式中的中介因素进行了许多深入的研究。如肖(1977)和温特(Winter,1981)都把议程设置过程中影响效果的因素分为两部分:媒介和受众。在媒介方面有:媒介的类型、新闻工作人员的价值观、报道时间的长短等;在受众方面有:受众本人的兴趣、爱好、人际交流等因素。许多研究者针对这些影响因素,具体地进行了研究。如,波姆格林等(Palmgreen & Charke , 1977)发现全国议题比地方议题较具议程设置效果,麦库姆斯和肖(1977)发现人际交流的增多,会减低议程设置的效果等。这一范式中还有一个重要的时程问题,即从媒介议程→公众议程,需要花多长时间。对这一问题,不同的研究有不同的结果。如麦库姆斯等(1981)的研究显示二到六个月,温特和艾亚尔(Eyal , 1980)的研究认为四到六个月的时间是最适宜的效果时程。另外,在内涵上的研究还有议程建立步骤、定向需求等。

在假设外延的发展上,研究又回到命题本身:是谁设置了媒介议程,并对媒介议程与公众议程的因果关系再作思考。魏斯理(Westley)认为:压力团体或特别利益团体能促使一个问题成为媒介议程,冯克豪斯提出了受传媒注意力多少的五种运作方式,还有媒介议程之间的比较研究等。

框架理论框架的概念源自贝特森(Bateson , 1955),由高夫曼(Goffman , 1974)将这个概念引入文化社会学。后来再被引入到大众传播研究中,成为了定性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观点。高夫曼是戏剧主义理论中的符号相互作用理论家,他用戏剧性的比喻来分析人的行为(斯蒂文·小约翰,1999)。高夫曼认为对一个人来说,真实的东西就是他或她对情景的定义。这种定义可分为条和框架。条是指活动的顺序,框架是指用来界定条的组织类型。对于信息传播活动的研究,高夫曼也是放在框架分析的背景中进行的。

高夫曼认为框架是人们将社会真实转换为主观思想的重要凭据,也就是人们或组织对事件的主观解释与思考结构。那么框架是如何来的呢?高夫曼认为一方面是源自过去的经验,另一方面经常受到社会文化意识的影响。

加姆桑(Gammson)进一步认为框架定义可分为两类,一类指界限,也就包含了取舍的意思,代表了取材的范围;另一类是架构——人们以此来解释外在世界。这里可以把框架概念理解为一个名词和动词的复合体。作为动词,是界限外部事实,并心理再造真实的框架过程;作为名词,就是形成了的框架(藏国仁,1999)。对于作为动词的框架,学者们对于它的具体机制作了许多的研究,并且有不同的说法,如基特林(Gitlim , 1980)认为是选择、强调和排除,恩特曼(Eentman)指出是选择与凸选,台湾的钟蔚文与藏国仁认为是选择与重组等。

对于新闻媒体的框架研究,学者们基本上是源自高夫曼的思想。坦克德(Tankard ,1991)认为框架是新闻的中心思想。恩特曼认为框架包含了选择和凸显两个作用,框架一件事,就是把认为需要的部分挑选出来,在报道中特别处理,以体现意义解释、归因推论,道德评估,及处理方式的建议。在对新闻框架的形成因素的研究中,伍(Woo, 1994)等认为,框架是新闻工作人员、消息来源、受众、社会情境之间的互动的结果。

二、两种独立的理论体系

两种观点从前面理论发展的回顾可知,议程设置理论内涵上的发展在定量研究上达到了一个很精致的地步,对各个方面都给予一种可测量的形式。但媒介和受众环境是错综复杂的,不是完全可控制的。所以,发展到后来,却又从终点回到起点:重新审视媒介议程与公众议程的关系,更进一步,从更大范围来看是谁设置了媒介议程,以及媒介议程是如何设置的。这一外延的拓展,研究的对象就处于一种多因素互动的系统之中,经验主义的量化方法显然有其局限性。而框架理论认为新闻是符号系统内符号间互动的结果,相应的研究方法无疑正好是议程设置研究者的目光所寻求的。所以,他们认为框架理论是议程设置理论的延伸。

麦库姆斯(1996)就认为框架理论是议程设置理论的“新理论领域”,他认为议程设置理论包含有两种框架内涵:第一面向是媒介强调的议题与公众对此议题重要性的认知显著相关;第二面向是媒介强调的议题的属性(或思考角度)影响受众的选择。一些研究发现,将议题以特殊的角度来报道,对受众的设置效果较强。戈莱姆 (Ghanem, 1997认为,新闻是以故事的形式出现,对故事怎么报道,这就涉及到框架,框架的功能就在于为受众提供思考这些新闻故事的特殊角度。

而框架研究的学者却不同意这种合流的观点,他们更多地从两种理论的方法论所对应的研究范围来区别。如潘(Pan, 1997 等认为框架不应被视为是议程设置论中的次领域或新项目。框架着重的是语言结构的互相影响,是言说活动概念,而议程设置强调的是效果。凯普勒(Cappella ,1997等认为,议程设置着重研究的是议程被媒体处理的频数,而框架研究所关心的是议题如何被处理。

两种理论的区别以上的两种观点,由于各自切入的角度和层面不一样,很难有一个明确的判断。认为框架理论是议程设置理论延伸的学者,其实只是把框架论的具体方法引用到对媒介议程的研究;而反对合流的观点,是在具体研究的侧重点上讨论。要探讨这两种理论的关系,我们应从理论的层面来进行探讨。下面从理论来源,方法论、理论焦点等方面来进行对比分析。

第一、在理论来源上,议程设置的基本思想来自美国的政论家李普曼(Lippman , 1922),他在《民意》一书中说:“新闻媒介影响‘我们头脑中的图像’”,这是他在研究民主政治的过程中所提出的。与议程设置论研究最有直接关系的是科恩(1963)在《新闻与外交政策》一书中所提出观点(如前述)。后来麦库姆斯等的实证研究多是选举主题。我们可发现这些研究的重心在于政治学。这种特别选择政治问题、并通过相应的实践结果去解释问题的方法,与美国的实用主义哲学的方法原则是一致的。可见议程设置论的最初来源是实用政治学的研究。

高夫曼的框架理论源自人类学家贝特森,贝特森认为心理框架是一组讯息或具有意义的行动,高夫曼引用过来认为框架代表了个人组织事件的心理原则与主观过程;其次,高夫曼也借用了贝特森的心理情境的说法,认为框架乃是在特定心理情境中,由一群语言符号讯息所发展出来的经验,人们借此建立了观察事物的基础架构,用来处理和分析外在世界层出不穷的社会事件(藏国仁 ,1999)。可见,框架概念经历了从贝特森的人类学到高夫曼的符号互动理论,再到传播学的历程。

第二、在方法论上,把两者的方法论放到技术或操作层面来进行对比分析,从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最为根本的五个方面进行区别如下:(卜卫,1997)

理论议程设置论框架论

方法论定量研究定性研究

研究观点客观当事人的视角。研究环境人工控制环境自然环境

研究策略以假设演绎为主,如麦库姆斯和肖对库恩假

设的验证等。

以归纳分析为主,如高夫曼对情景的研究。

研究类型非体验式调查、实验,参见前面研究回顾中

所提的研究

体验式观察设置,较多使用的是参与观察

法、田野法等。

研究者与被研究者

的关系排除二者互动。

接受二者互动,如魏斯曼的参与记者工作来

观察。

第三、从理论焦点上看,议程设置理论在于效果研究,正如麦库姆斯所言:议程设置理论的中心是社会公众是怎样形成舆论的。新闻媒介对形成公众意见的焦点施加的影响就是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麦库姆斯,1996,顾晓方译,1997)。而框架理论在于意义的建构。即新闻是如何建构的,这进一步涉及到影响新闻建构的各种关系,以及他们之间的互动关系的研究。如新闻媒体、消息来源或社会情境对新闻建构的影响及它们之间的互动等。

合流问题以上三点区分了议程设置理论与框架理论。但还未触及到问题的关键:两种理论的合流问题。议程设置理论中对媒介议程的研究可分为两部分:对媒介议程成因的研究和对文本结构的研究。这与框架理论研究的范围一样,又引用了框架分析方法,那么它们除了合流外,还会有什么区别呢?

首先,虽然议程设置理论引用了框架方法,但它是在议程设置理论基础上生长的,即它是带着经验主义的世界观来研究问题的。而这种哲学层面的世界观不可能因为引用了别的研究方法,就与另一种世界观融合在一起。

其次,在方法论上,议程设置理论是定量研究,框架理论是定性研究。这两种方法论在哲学层面上有不同的世界观与价值观,从上表可知,在操作层面上有着根本的区别。显然不可能合流。

第三,所谓的合流,只是在方法上的互相引用,不涉及理论层面。它们是在互相的碰撞中,发现自身的不足,从而自我丰富与发展,引用的方法都纳入了自己原来的体系中。

因此,议程设置理论与框条理论是两种理论体系,有各自的发展脉络。

三、互为他山之石

虽然议程设置理论与框架理论在方法论上有各自的体系,在此层面上无法结合,但在具体的方法上却可以互相引用。

在文本分析中,议程设置的研究可以引用框架研究中所用的语言学、符号学等方法。前面提到的麦库姆斯等学者认为的框架理论是议程设置理论的“新理论领域”,其实就是这种方法的引用,这无疑很大地加深了议程设置的研究。尤其有助于对媒介议程的层次分析。

对于媒介如何设置议程,学者们提出了议程框架化(framing)。即一方面用框架的方法去挑选新闻,使内容与框架一致,进一步按框架的方式去架构新闻,具体到一个议题,架构时突出与框架一致的面向或属性。

在议程设置研究中除了引用框架方法研究媒介议程的架构外,学者们已开始探讨这种层次的媒介议程对受众认知程度的影响。如在对政治议题的研究中,弗凯尔德森(ferkildsen, 1998认为媒介的议程框架会影响大众

对相关政策议题的认知程度。这种议程框架包含两个方面:内容的着眼点和再现形式。他是从语言的角度来说的,其实也就是对框架方法的引用。在这之中,因果框架在议程设置的效果研究中运用较多。这是指媒介的议程框架不仅是设置一个中心议题,而且设置了归因关系,即议题的责任问题。如莱恩加 (lyengar, 1991认为电视新闻框架可分为片段式或主题式,片段式框架针对的是具体事件,主题式框架针对一般及抽象概念。研究结果显示,如用主题式框架,观众易将问题归因于一般的社会因素,采用片段式,观众则将责任归因于个人或团体。香港学者陈家华(1994)通过对环保新闻的议程设置研究来探讨因果框架的受众效果,他得出了受议程影响的被访者比不受议程影响的被访者更渴望解释原因,这说明对媒介议程有更深层次的需求。并且他的研究显示媒介议程必先达致一程度,始能产生框架效应。这个研究为我们今后对此问题的探讨提供了一个很好参考。

对受众研究,议程设置有许多地方可引用框架理论的方法与成果。如议程设置怎么样才能发生效果?当显著性的问题经传媒送给个人的头脑后,发生什么作用?是不有些暗示比其他暗示在暗示显著性上更重要?或者是经过一段时间暗示累积为一重要因素,而不管是采用什么暗示?人的头脑中是否有一评分表,以评定问题重要性的分数等等,这些是麦库姆斯(1981)提出的疑问。议程设置的受众研究,一直比较注重于受众的外化行为效果研究。而对于内在的心理机制研究较少。框架研究则可以对这些问题展开深入研究。

议程设置理论在外延上的发展是探讨媒介议程的成因,即谁在设置媒介议程?是新闻工作者、利益(控制)集团、政党、大众还是消息来源等?是单一因素还是多重因素?作用的方式?这些问题其实与新闻框架的研究范围一致。还有媒介议程对现实事件或议题的报道,是放大了还是缩小,还是成比例的?媒介议程的社会责任问题等等。对于这些问题,在议程设置的传统的内涵研究中都不能求解答,而这些问题恰恰是框架理论所研究的内容。可以引用框架理论在此方面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手段。

框架理论的研究虽然在方法论上是定性研究,但在具体研究上也适当采用量化方法。如甘斯对报纸的观察,得出了:报纸多半告诉人们已经知道的东西,而不是他们不知道的。就是在观察和访谈中多以量化的方法来进行的。

塔奇曼(Tuchman)是一个框架研究学者,但他把效果放到了一个中心的地位,放到了新闻过程之中。他认为在整个新闻过程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如何强迫受众接受新闻框架。受众就象记者和编辑,对新闻框架有接纳和排斥,他们也参与了新闻的产生过程,并且对于框架的形成,还发挥着反制作用。这种观点与议程设置理论有着某种相似之处,在具体研究手段和研究文献上,其实也可以引用议程设置在此方面的成果。

参考文献

McCombs,M.E.,and Shaw ,D.L. (1972). The Agenda-Setting Function of Mass Media.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Brewer,M.and McCombs,M.E.(1996).Setting the community agenda.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

Cappella,J.W.&Jamieson,K.H.(1997).Spiral of Cyracism:The Press and the Public Good. NY:Oxford University Press

Terkildsen,N.;Schnell,F.I.;&Ling;C.(1998).Interest groups, the media, and policy debate formation:analysis of massage structure, rhetoric, and source cues.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藏国仁:《新闻媒体与消息来源》,三民书局,1999年版

(美)斯蒂文·小约翰:《传播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丹麦)K.B.Jensen&(荷兰)N.W.Jankowski:《大众传播研究方法——质化取向》,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6年版

卜卫:《方法论的选择:定性还是定量》,《国际新闻界》,1997年第5期

(美)麦考姆斯:《制造舆论:新闻媒介的议题设置作用》,《国际新闻界》,1997年第5期

此文发表于《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9期

人大复印资料《新闻与传播》2002年1期全文转载

email: zhanghz9@https://www.wendangku.net/doc/506387970.html,

框架理论地传播学解释

框架理论的传播学理解 本题目共分为四个部分进行讲解: PART Ⅰ: 框架的基本概念 框架的定义是什么? 1、框架的概念源自贝特森(Bateson , 1955),由高夫曼(Goffman , 1974)将这个概念引入文化社会学。后来再被引入到大众传播研究中,成为了定性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观点。 2、对于Goffman ,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他是戏剧主义理论中的符号相互作用理论家,他用戏剧性的比喻来分析人的行为。高夫曼认为对一个人来说,真实的东西就是他或她对情景的定义。这种定义可分为条和框架。条是指活动的顺序,框架是指用来界定条的组织类型。他同时认为框架是人们将社会真实转换为主观思想的重要凭据,也就是人们或组织对事件的主观解释与思考结构。关于框架如何而来,高夫曼认为一方面是源自过去的经验,另一方面经常受到社会文化意识的影响。 简单说来,框架是人们对世界进行主观思考和解释的一个结构 其来源是:过去的经验+社会文化意识影响 框架(Frame):指在某个特定时间用来理解社会境遇的一套特定的期望。 3、加姆桑(Gammson)在高夫曼的基础上进一步认为框架定义可分为两类:

界限:包含了取舍的的意思,代表了取材的范围 框架 架构:人们以此来解释外在世界 n & v. (这里可以把框架概念理解为一个名词和动词的复合体) 作为名词:就是形成了的框架(臧国仁,1999) 作为动词:是界限外部事实,并心理再造真实的框架过程 对于作为动词的框架,学者们对于它的具体机制作了许多的研究,并且有不同的说法:eg:基特林(Gitlin , 1980)认为是选择、强调和排除 恩特曼(Eentman)指出是选择与凸选 而台湾的钟蔚文与藏国仁认为是选择与重组等 PART Ⅱ:框架研究的基本情况介绍 框架研究(framing research)自20世纪80年代兴起,被有的学者称之为“研究媒介与民意关系的新典范”。20多年来,框架理论被广泛引用.

框架理论.

在传播学界,许多学者认为“框架”并不是一个发育完全的理论范式(Scheufele,1997),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相当模糊的、充满矛盾的概念,在新世纪以来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框架理论起源于两方面的研究:首先是社会学方面,Heider的归因理论和Goffman的框架分析认为,世界纷繁复杂,个体为了洞悉事物的因果关系,往往采用“主体框架”来认知世界。用Goffman(1974)的话来说,框架作为一种认知的结构,帮助个体去“定位、感知、确定和命名”周遭的环境和信息。另一个方面是认知心理学,Sherif的参照框架理论和Kahneman、Tversky的预期理论认为,个体的判断和认知是在一个参考框架下进行的,而框架则是一套控制感性认识、逻辑评价或社会行为的标准、信仰或预期。这两种起源的区别在于,后者认为框架是“心灵的内在结构”,而前者则认为框架是“建构话语所使用的策略”(Pan & Kosicki,1993)。 框架理论与传播学结合起来,强调框架就是选择事实的某些方面,使被选择的部分在传播文本(电视节目、新闻报道等)中更为显著(Entman,1993)。也就是说,框架按照某种特定的规范和惯例,简化纷繁复杂的社会事实,有选择地迅速将其整合到新闻报道中,这个框架隐含在采写、编辑、组织等过程——当然,这是从新闻工作者的角度来说,实际上,框架理论所涉及的领域包括三个方面:首先就是刚才提到的新闻生产角度,研究媒体框架如何被建构;其次是从媒体内容的角度来考察媒体框架是什么;最后是从效果研究的角度来分析受众如何接受和处理信息,即受众框架(陈阳,2007)。如何和框架理论的两个起源联系起来,我们不难看出,前两个角度(新闻生产角度和媒体内容角度)是与社会学联系起来的,该方面研究往往站在一个批判的立场,比较典型的就是讨论新闻生产与权力的关系、媒体内容与社会偏见的关系;而效果研究的角度则与心理学结合,则往往处于相对保守的立场,关注的是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基于研究选题的需要,我们把关注点放在媒体内容这个方面,也就是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对新闻文本的研究。框架是新闻报道的“中心思想,为新闻事件赋予意义”(Gamson,1987)。正如前面提到的,框架就是对新闻事件的选择、强调或排除,是某些信息在新闻文本中更加突出,从而影响受众对世界的感知,乃至态度。建构框架常采用的方法包括选择和重组——选择就是一种“边界”,就像李普曼所说,新闻就像是探照灯射出的光束,光束之外的社会事实就像没有发生过一样。框架确定了某种边界,边界之内的事实被强调,边界之外的事实则被“无视”。重组是建构框架另一种方法,它通过从新排列新闻素材的报道顺序并赋予新的含义,从而形成一套解释社会现象的内在结构或角度。但无论是采用选择还是重组,框架都是通过符号和修辞而建立起来的。因而,我们的研究对象就是这些在新闻文本中构成特定框架的符号和修辞。 McCombs等人(1997)认为,框架理论与议程设置理论关系密切,是“议程设置的第二个层面”。该看法正确与否并不在本文讨论的范围之内,但他们提出来的frame building和frame setting两个概念得到了其他学者的广泛认同。用这两个概念,结合Entman(1993)提出的四种框架类型①Problem definition②Causal interpretat ion③Moral uation④Treatment recommendation, Zhou & Moy(2007建立了一个适用于对新闻报道进行内容分析(关于“宝马案”的新闻报道和网络民意的内容分析研究)的模型: 这个模型对于我们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当然还必须根据选题的需要进行修改。从框架类型的方面来说,有学者在对美国和欧洲的新闻报道进行分析后提出了五种新闻框架类型(Semetko & Valkenburg,2000)——①Conflict frame②Human interest frame③Economic consequences frame④Morality frame⑤Responsibility frame。结合上述模型和这个五种新闻框架类型,根据将要进行的、具体对新闻文本的内容分析,建立一种适用于该研究的模型,是我们下一步的讨论、工作的方向和目标 参考文献 1. Goffman, E. (1974. Frame analysis: An essay on the organization of experience. 2. Pan, Z., & Kosicki, G. M. (199 3. Framing analysis: An approach to news discourse.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3. Scheufele, D. A. (1999. Framing as a theory of media effects.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4. Entman, R. M. (1993. Framing: Toward clarification of a fractured paradigm.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滤波器组框架理论及其在图信号处理中的应用

滤波器组框架理论及其在图信号处理中的应用 摘要:传统滤波器组框架理论通常用来处理低维规则结构数据,如时间信号、空 间信号和时空信号等。随着现代科技高速发展,高维非规则化数据信息大量涌现, 如社交网络、能源网络、交通运输网络、神经元网络等。如何对高维图结构数据 进行处理成为一个备受关注且亟待解决的问题。借助代数图论和谱图理论,图信号 处理成为近年来兴起的研究方向,用来处理高维加权图上的信号。众多学者从各自 角度出发,将传统滤波器组框架理论推广到图滤波器组框架中,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关键词:滤波器组;框架理论;图信号;图滤波器 引言:滤波器组框架理论是应用数学、信号处理、图像处理和数字通信等领 域的重要问题之一,对滤波器组框架的分析和设计问题进行研究有着重要的科学意 义和应用前景。近年来,随着高维非规则化数据信息大量涌现,很多学者开始研究 图信号处理的滤波器组方法。因此对滤波器组框架理论及其在图信号处理中的应 用进行研究。 一、滤波器组框架理论 在各种框架中,实际应用最广泛的是由滤波器组实现的框架。有限维框架、离 散小波框架和离散Gabor框架都属于滤波器组框架。接下来介绍滤波器组基础知识、滤波器组框架理论及应用。 (一)滤波器组基础 滤波器组是一组有着共同输入或共同输出的带通滤波器。典型滤波器组的结 构如下图所示。其中左边部分为分析滤波器组,右边部分为综合滤波器组。分析滤 波器组有一个输入多个输出,其将输入信号分解成不同的子带信号,每个分析滤波 器Hi(z)有不同的频率特性,输入信号x(n)通过M个分析滤波器Hi(z)后,得到M个不 同的子带信号。信号在子带分解后,对每个通道Mi下采样,可降低信号的采样率。下采样后的子带信号可以被编码、处理或者传输。综合滤波器组具有多个输入一 个输出,其将处理后的子带信号通过带通滤波后再组合起来,重构原始信号。为保 证重构信号x?(n)与原信号x(n)具有相同的采样频率,在综合滤波器组前对各子带信 号Mi上采样(Upsampling)。也有论文将下采样称为抽取(Decimation),将上采样称 为内插(Interpolation),两者实际并无区别,本文统一称为下采样、上采样。 M通道滤波器组: 将每个通道的下采样因子Mi相同的滤波器组称为均匀滤波器组;将下采样因子不同的滤波器组称为非均匀滤波器组.将下采样因子和通道数相同的滤波器组称 为临界采样滤波器组;将下采样因子小于通道数的滤波器组称为过采样滤波器组。如果滤波器组由理想滤波器构成,没有混叠产生,则可以完全重构原始信号。由于 理想滤波器是不可实现的,为了消除混叠,需要选择合适的Hi(z)和Fi(z),使得 x?(n)=x(n?m),这样的滤波器组称为完全重构滤波器组。多采样率信号处理的核心 是信号采样率的转换和滤波器组。信号的上/下采样是多采样率信号处理的基本操作。多相(Polyphase)结构是滤波器组的一种基本表示方法。 (二)滤波器组框架 框架理论最先由Duffin等在研究非谐波Fourier序列时创立的,小波框架和Gabor框架是应用最广泛的两类框架。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与小波理论并行发展 的滤波器组分析和设计方法使得小波的物理实现成为现实,此后小波在信号处理、 数据压缩与编码等领域得到了飞速发展和巨大应用。目前滤波器组框架理论在采

框架理论

框架理论 一、框架理论的概念界定 框架是源于认知心理学的一个概念,美国学者高夫曼(Goffman)将这个概念引入文化社会学后,再度被引入到大众传播领域,并成为其定性研究中的 一个重要观点。 戈夫曼:“框架就是个人将社会生活经验转变为主观认知是所依据的一套规则。” 所谓框架,指的是人们用来阐释外在客观世界的心理模式;所有我们对于现实生活的经验归纳、结构与阐释都依赖于一定的框架;框架能使我们确定、理解、归纳、指称事件和信息。因此,框架可被视为个人或组织(包括新闻媒介)对社会事件的主观解释和思考结构 一、心理学角度,认为框架是“心灵的内在结构”。“个体体验的事件和经历同已有的框架发生联系,从而被理解,这些已有的框架是固定的、隐含的。” 二、社会学角度,认为框架是“建构话语所使用的策略”。 综合社会学和心理学的研究,就形成了对于框架概念的两种理解:一类是指“界限”,可引申为对社会事件的规范,人们藉以观察客观现实,凡纳入框架的实景,都成为人们认知世界中的部分;另一类则是指人们诠释社会现象的“架构”,以此来解释、转述或评论外在世界的活动。 框架一方面反映了社会事件如何被新闻媒介主观呈现,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受众如何主观地解读新闻报道。 二、框架与受众认知 现在传媒的高度发展使人们生活在三种不同的现实中:客观现实,即我们生活的客观世界;媒介现实,媒介所呈现出来的媒介世界;受众现实,即受众通过媒介对客观现实的认知。 受众在阅听新闻报道的时候,会依照过去的经验表现出一定的倾向,这就形成媒介框架与受众框架的趋同、协商或对立,并实现三种现实之间的转换。(从马航事件发生早期一系列假消息的发布辟谣发布再辟谣就可以看出,在重大灾害性事件面前,主流媒体应该运用及时、准确、全面的新闻框架对事情进行报道,这有利于受众正确对待社会现实,否则大道不通就为小道消息、谣言、流言提供了空间,产生更大的社会危机。) 怀疑性认知方式:第一步我碰到的是什么内容。 第二步信息完整吗?假如不完整,缺少了什么? 第三步信源是谁?我为什么要相信他们? 第四步提供了什么证据?是怎样检验或核实的? 第五步其他可能性解释或理解是什么? 第六步我有必要知道这些信息吗?

互动仪式理论框架

“仪式足行为规则,这些规则规足J}一个人在lJljw神圣的对象向加一应该如何表现自己、”} Durkheim, 1965: 56)}}.动仪式理论认为}i动(即仪式)是社会动力的来源,每一个个体在社会中所呈现的形象足在其与他人的社会互动中逐渐形)u的。对社会性的组织而言,仪式能够产生集体情感,并将这种情感与符号联系起来,从而构成组织信仰、组织思想、组织道德规范以及组织文化的基础,组织中的个人又利用仪式所产/}l-v.的情感和符号,引发之后的社会互动。经过一定的时间,这种循环成为I}'}l定的仪式模式,达些仪式模式是组织社会最为基本的结构(Summers-Effler, 2(11(1:135)。}}i,描述r I述的循环互动仪式理论起源于涂尔干的宗教子_l会学1涂尔干在回答呆教是如何产生时,提出厂构成社会仃动仪式的主要要索其中,涂尔下(1965:z=15-?4})牛寺别强il} 1了群体的物理罕间汇集这一要素_当一群人聚集在同一个时空地点时,人们会开始关汀彼此的表情、行为rep 细微的情感变化,身体r_的荆i互注意是仪式的开端兰德尔·柯林斯( 201()4: 48)进一步完善了厅动仪式理论的枢架他提出,互动仪式有四种_}几要的构成要素:两个或两个以卜的人的身体共同在场、对局外人设足厂界限、人们的注意力集中 一、互动仪式链理论概述 互动仪式链理论是由美国社会学家兰德尔·柯林斯在2003 年提出的。 互动仪式链理论认为互动( 即仪式) 是社会动力的来源,每一个个体在社会中所呈现的形象是在与他人的社会互动中逐渐形成的2。同时,在柯林斯看来,情感能量又是人类交流互动的核心要素,人们参与传播的动机实质上应归结于“情感能量的理性选择”。于是,在此基础上,他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互动的仪式链模型,即互动仪式的参与者在关注点与情

“框架”理论综述

“框架”理论综述 0916011班091601119号杜翔翔 学习完“框架”理论,对大众传播的效果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框架”理论在传统的媒介议程与公众议程的相互影响之外,进一步探索媒介议程对事件属性和受众归因的影响。 从资料上看,“框架”的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兴起,它被有的学者称为“研究媒介与民意关系的新典范”。20多年来,“框架”理论被广泛引用,国内外分析和研究框架理论的文章也很多,呈现出一种开放式、多元的取向,但是国内全面介绍该理论的文献却并不多。 在这样一种情况之下,对“框架”理论做一系统的梳理,不仅包括“框架”理论的主要观点,更重要的是该理论合理存在的理论假设和前提,对于正确应用框架理论,同时弄清楚框架理论与议程设置、显化理论的区别和联系,显得十分重要。 从“框架”的定义看,分为“界限”和用以诠释社会现象的“架构”。而从“框架”理论的观点来看。威斯康星大学的Scheufele教授认为,框架分析既不是一个发育完全的理论范式,也不是一个连贯一致的研究方法。更准确地说,框架分析是话语分析领域的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方法,尽管有时会出现部分的矛盾。也就是说,框架分析从属于话语分析的范畴。目前,我国国内的许多研究就是在此范畴内展开的。美国社会学家欧文·高夫曼。他在《框架分析》一书中,把学者们对“框架”理论的分析和研究进行了理论上的连结。他假定“人们对某一情景的定义是建立在与组织原则的协调一致上的,这种原则操纵着事件以及我们对这些事件的主观卷入。”在此前提下,高夫曼探讨人们建构某特定现实所遵循的规则,关注人们如何建构现实一隅,或“意义的一个特定范畴”。高夫曼指出,“框架”是元传播层面的资讯,是传者提供给受者应当如何理解符号的诠释规则。高夫曼的“架构分析”部分地建立在这种元理论的基础之上,他指出,人们的日常活动隐含或使用了特定的诠释框架,它在特定行动场景下意义自明,欲使原本混沌的情境变得具有某种意义 而“框架”效果理论并不绝对地认为,媒介“框架”与受众“框架”之间的关系是完全对应的,20世纪80年代以来兴起的“社会建构学派”主张的“协商性”媒介效果,包括两个主要观点。第一:认为大众媒介在建构社会现实方面有强大效果,第二,认为媒介效果在大众媒与受众的互动中受到了限制。 现在谈谈“框架”理论具体到新闻传播研究领域的应用上。根据契夫勒的观点,“框架”理论至少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框架”建构,二是“框架”设定,三是个人层面的“框架”效果,四是“作为受众的新闻记者”(研究受众框架对媒介框架的反作用)。潘忠党对新闻架构作了细致地分析,他认为,新闻架构分析是在高夫曼的象征互动视角和凯尼曼、特威尔斯基的预期理论视角的基础上,加上了公共生活的基本现实特征,关注的是人们在公共生活中如何建构意义。他在总结了多位学者论述的基础上,提出新闻架构分析的基本理论观点包括了五个部分:1.意义在传播(或交往)的过程中得到建构;2.传播活动是使用表达载体的社会活动,构成一个社会的符号生产领域;3.但是,它发生在由物质生产构成的实体场域;4.因此受到规范该场域的公共利益原则以及政治与经济的逻辑之间的张力制约;5.位处特定历史、经济和政治坐标点的社会个体或团体达成其特定理解或意义所遵循的认知和话语的组织原则,就是他(她)们的“框架”。张

框架理论 脉络梳理

框架理论——梳理 一、框架的定义及其发展 框架的概念源自贝特森,由高夫曼引入文化社会学,后来再被引入到大众传播研究中,成为定性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观点。 高夫曼社会学家 代表作:《框架分析》 【主要观点】 高夫曼认为对一个人来说,真实的东西就是他/她对于情景的定义,这种定义可以分为条和框架,条是指活动的顺序,框架是指用来界定条的组织类型。 高夫曼对于框架的定义: 框架是人们将社会真实转换为主观思想的重要凭据,也就是人们或组织对事件的主观解释与思考结构。 框架的来源有两个方面,一是源自过去的经验,二是受到社会文化意识的影响。 美国西北大学政治系学者丹尼斯&詹姆斯 传播学者和政治学家所称的“框架”一词主要涉及两种情况: ①媒介框架(或称传播框架):当有关议题或事件的信息传递给某听众时,讲述者所使用的字词、图像、短语和讲述风格,强调讲述者想要突出的重点。 ②受众框架(或称思维框架):指某受众对事件情况的认知性理解,强调受众所认定的事件最重要的部分究竟是什么。 美国天普大学学者Zizi Papacharissi&Maria de Fatima Oliveira 框架即是选取已知事实的某些因素,并使之在用于沟通的文本中更加引人注目,目的是促使人们对被描述事件产生某种特定的认知,因果判断,道德评价、应对措施。 美国学者加姆桑 在高夫曼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框架的定义,认为框架定义可以分为两类: 界限:包含了取舍的意思,代表取材的范围 框架 架构:人们通过架构的方式来解释外在世界 n.&v. 作为名词:即形成了的框架(臧国仁,1999) 作为动词:是界限外部事实,并心理再造事实框架的过程 对于动词的框架,其具体机制有以下几种说法: 基特林:认为是选择、强调和排除 恩特曼:认为是选择和凸显 钟文蔚&臧国仁:认为是选择与重组等

从框架理论看

从框架理论看《人民日报》对“三鹿奶粉事件”的报道 现代新闻媒介在发挥自身的功能时,不是以说教而是以报道、组织新闻的形式来实现的。正如李普曼指出:“到达读者手中时,每份报纸已经是一系列选择的产物。”[1]在我国,新闻媒介属于国营,它在当前的主要作用是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人民日报》作为中国第一大党报,为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以《人民日报》报道发生在2008 年的“三鹿奶粉事件”为研究对象,从框架理论角度,探讨从客观现实到媒介对“三鹿奶粉事件”所构建的媒介现实所呈现的效果和今后媒体面对重大突发事件时如何树立正确的新闻框架的原则。 1.“三鹿奶粉事件”客观现实 首先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三鹿奶粉事件”。 甘肃省委、省政府领导和各相关部门对“肾结石事件”也高度重视。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陆浩闻讯后立即作了批示:“立即采取措施,及时妥善处理”。9月11日,除甘肃省外,陕西、宁夏、湖南、湖北、山东、安徽、江西、江苏等地都有类似案例发生。9月15日,甘肃省政府新闻办召开了新闻发布会称,甘谷、临洮两名婴幼儿死亡,确认与三鹿奶粉有关。 “三鹿奶粉事件”发生后,举国震惊!它的影响之恶劣,涉及面之广,在食品安全历史上都是罕见。无数无辜的幼儿遭受病痛的折磨。而导致不幸之事发生的原因是纷繁复杂的:有市场监管的缺失;有道德的沦丧;也有利润的驱使等等。面对如此种种,媒体该如何报道从而达到既揭露批评事实又不因此而影响社会秩序(或者说引导受众)的目标呢?在笔者研究发现,《人民日报》是根据一定的新闻框架来框选事实,报道新闻的。 2.关于框架理论 “‘框架’原本是一个很平常的英文单词,1974年,社会学家高夫曼(Goffman)出版《框架分析》(Framing Analysis)一书,使得‘框架’作为一个理论概念而进入社会科学领域。”[2]高夫曼认为,人们在不知不觉中监控着社会环境以便根据周围的变化来调整自己的期望和行为。高夫曼提出框架概念本身是要阐述人们如何理解每天生活中发生的事件。但后来其他学者将这一概念引入了新闻学,指出就新闻报道而言,理解框架有助于揭示其中包含着的、加以强调的元素。新闻框架帮助记者按照现行主流论调来撰写报道同时塑造读者对事实的理解。 框架研究(framing research)自20世纪80 年代兴起,被有的学者称之为“研究媒介与民意关系的新典范”。迄今为止,研究框架理论的学者很多。

供应链管理系统框架理论

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内容及意义 一、供应链管理的含义 (一)供应链管理的含义和特征 1.供应链管理的含义 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SCM)是以提高企业个体和供应链整体的长期绩效为目标,对传统的商务活动进行总体的战略协调,对特定公司内部跨职能部门边界的运作和在供应链成员中跨公司边界的运作进行战术控制的过程。 供应链管理就是要整合供应商、制造部门、库存部门和配送商等供应链上的诸多环节,减少供应链的成本,促进物流和信息流的交换,以求在正确的时间和地点,生产和配送适当数量的正确产品,提高企业的总体效益。 供应链管理通过多级环节,提高整体效益。每个环节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这些环节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形成网络系统。同时这个系统也不是静止不变的,不但网络间传输的数据不断变化,而且网络的构成模式也在实时进行调整。 2.供应链管理的特征 (1)以顾客满意为最高目标,以市场需求的拉动为原动力; (2)企业之间关系更为紧密,共担风险,共享利益; (3)把供应链中所有节点企业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管理; 图1-4 供应链管理的范围 (4)对工作流程、实物流程和资金流程进行设计、执行、修正和不断改进; (5)利用信息系统优化供应链的运作; (6)缩短产品完成时间,是生产尽量贴近实时需求; (7)减少采购、库存、运输等环节的成本。 以上特征中,(1)(2)(3)是供应链管理的实质,(4)(5)是实施供应链管理的两种主要方法,而(6)(7)则是实施供应链管理的主要目标,即从时间和成本两个方面为产品增值,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二、供应链管理的内容 作为供应链中各节点企业相关运营活动的协调平台,供应链管理应把重点放在以下几个

从框架理论看大众传媒对“女博士”的相关报道

从框架理论看大众传媒对“女博士”的相关报道-新闻学 从框架理论看大众传媒对“女博士”的相关报道 吴彤 【摘要】随着社会和信息时代的发展,“女博士”这个群体被推到了舆论的前沿,很多人对女博士存在着刻板印象。本文以框架理论为理论支点,采用内容分析方法,从新浪新闻中选取一定量的样本,对其报道性质、报道议题、报道强度进行了统计,在此基础之上,分析其统计结果和所反映的媒体报道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女博士新闻框架新闻报道 “大专生是小龙女,本科生是黄蓉,研究生是赵敏,博士生是李莫愁,博士后是灭绝师太,硕博连读更可怕——就是传说中的东方不败”,网络上的这句“名言”虽有调侃、讽刺意味,但是也点出了以“女博士”为代表的高学历女性在大众心目中的刻板印象。 “相看绝叹女博士,笔砚管弦成古丘”,女博士在古代本是对“才女”的美称,而现代的女博士反倒是越来越容易被“另眼相看”,成为一类较为“尴尬”的群体,即本来高学历女性因其文化水平、社会地位等因素应该是社会上的“强势群体”,是公众所尊重、向往的,但由于大众通过各种渠道所了解到的女博士普遍存在的性格缺陷、婚姻家庭问题等,“女博士”在大众眼里似乎成为了“弱势群体”,而大众心中的这种“女博士”与社会现实中的女博士相符吗?大众对于女博士的认知又源自什么?显然,大众对于女博士的认知有误,而这种认识多来源于媒体的相关报道,也就是说大众传媒在对“女博士”的相关报道中存在问题甚至偏见,影响了大众对于“女博士”的认识。本文将以“框架理论”为

理论依据,着重分析媒体在报道女博士中存在哪些问题以及对受众产生了什么影响。 一、关于框架理论 框架的概念源自贝特森,由考夫曼将这个概念引入文化社会学,后来再被引入到大众传播研究中,成为了定性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观点。当代框架研究学者加姆桑,在考夫曼的基础上进一步认为框架定义可分为两类,一类指界限,包含了取舍的意思,代表了取材的范围;另一类是架构——人们以此来解释外在世界。很多学者对于“框架理论”有着不同的理解,但都可归结为,新闻框架包含着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事实的建构,另一方面就是受众对于新闻所呈现“事实”的理解。 由此可见,新闻框架,直接影响着记者对于新闻的选择以及怎么呈现新闻,也关系着受众对于事实的理解。”框架理论和议程设置一样,虽然不能保证让受众怎样想,但是却可以在让受众想什么上产生效果”①,所以说,新闻框架在某种程度上也发挥着同议程设置相同的功能。新闻框架在具体的新闻工作中,主要表现为新闻工作者按照以往经验或某种惯例,从纷繁复杂的社会中选择某些事实作为报道议题,并且突出、放大其中的某些因素,而忽略其他因素,使受众形成某种习惯性认识。 二、研究设计 1、内容分析与样本选取 本研究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即一种对于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的描述的研究方法,此方法广泛应用于传播学研究领域。通过抽样、统计以及分析,呈现媒体报道中关于“女博士”的新闻框架。

财务会计理论框架的分析

财务会计理论框架的分析 关键词:会计理论框架;会计基础理论;会计应用理论;会计环境理 财务会计理论框架是构建会计理论体系和指导会计实践的基础。长期以来,国内外会计学者一直致力于财务会计理论框架的研究,并且提出各种财务会计理论框架设想。但是,这些财务会计理论框架,有的构成要素过多过细,相互关系结构纷繁复杂,有的构成要素层次关系不清,难以概括现代财务会计理论的丰富内涵。因此,有必要构建与现代会计发展水平相一致、结构严谨的财务会计理论框架 一、财务会计理论框架的基本要 财务会计理论框架是构建会计理论要素和逻辑关系的构造体系,它是由财务会计基础理论、财务会计应用理论和财务会计环境理论相互结合、有机构成的一个理论系统。财务会计基础理论是构成财务会计理论的基本要素,包括会计目标理论、会计假设理论、会计原则理论、会计要素理论、会计方法理论、会计检验理论等;财务会计应用理论是将财务会计基础理论应用于会计实践、指导会计实践的理论,包括财务会计管理体制理论,如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和会计法规等方面的理论、会计基本准则理论、会计政策理论等;财务会计环境理论是对财务会计基础理论和财务会计应用理论产生影响作用的外部条件,包括企业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企业内部环境因素,包括企业内部管理体制、企业治理结构、企业经营活动及规模、企业管理状况、经理素质才能、企业文化等;企业外部环境,包括社会发展与进步、经济体制与经济发展、财政税收与财务、法律法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科学哲学与经济学研究的方法论等 财务会计理论体系各个构成要素的内在逻辑关系和有机构成,形成财务会计理论结构框架,如图所示

二、财务会计理论框架分 财务会计理论框架是一个结构严密和层次递进的逻辑体系。它全面反映了财务会计理论系统的基本构成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1.会计的目标。会计理论是以会计为研究对象,因此,研究会计,首先就应确定会计研究要达到的目标。理所当然,会计的目标构成会计理论框架合乎逻辑的起点。财务会计的目标是提供有关生产经营活动方面的财务会计信息,以供信息使用者进行经济决策。这一观点已被普遍接受 2.会计假设。假设是科学研究中的一种逻辑思维方式。通过建立会计假设,确定财务会计确认和计量的前提条件,也就是构造一个理想客体,以便“舍弃其客观原形的原始形态,撇开与当前研究无关的内容、次要过程和干扰因素,使其以理想化的纯粹单一的形式,呈现在研究者的面前,……使我们有可能对其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找出其存在和运动的规律,达到对其本质的科学认识”(戴蓬军,1992) 会计既然是提供有关生产经营活动方面的财务会计信息,就应进一步确定会计所提供信息的空间范围和时间界限,并指定计量的方法,即我们在什么范围内、以什么方式来核算和披露会计信息。由于现实世界中企业经济业务活动存在的复杂性、相关性等不确定性因素,所以,对企业财务会计信息核算和披露的对象,必须加以理想化、纯粹化,以便达到对会计对象本质的科学认识 现实中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具有不确定性。首先,在企业所处的各种内外部环境中,会计核算的内容上具有不确定性。企业与投资者存在投资关系、与债权人存在借贷关系、与客户存在交易关系、与政府部门存在监管关系、与内部职工存在劳资关系等。上述关系的存在,影响企业经营活动,使其复杂化,由于主观或客观原因,可能混淆企业自身的经营活动与相关者自身事项的边界,因而,将本不属于企业的交易或事项纳入企业的财务会计信息系统,以至影响企业正常经营活动的成果,影响企业损益的计算和财务会计信息的披露。不但造成财务会计信息失真,更重要的是损害投资者、债权人、经营者和职工的

框架理论的传播学解释

框架理论的传播学解释

框架理论的传播学理解 本题目共分为四个部分进行讲解: PARTⅠ: 框架的基本概念 框架的定义是什么? 1、框架的概念源自贝特森(Bateson , 1955),由高夫曼(Goffman , 1974)将这个概念引入文化社会学。后来再被引入到大众传播研究中,成为了定性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观点。 2、对于Goffman ,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他是戏剧主义理论中的符号相互作用理论家,他用戏剧性的比喻来分析人的行为。高夫曼认为对一个人来说,真实的东西就是他或她对情景的定义。这种定义可分为条和框架。条是指活动的顺序,框架是指用来界定条的组织类型。他同时认为框架是人们将社会真实转换为主观思 想的重要凭据,也就是人们或组织对事件的主观解释与思考结构。关于框架如何而来,高夫曼认为一方面是源自过去的经验,另一方面经常受到社会文化意识的影响。

简单说来,框架是人们对世界进行主观思考和解释的一个结构 其来源是:过去的经验+社会文化意识影响 框架(Frame):指在某个特定时间用来理解社会境遇的一套特定的期望。 3、加姆桑(Gammson)在高夫曼的基础上进一步认为框架定义可分为两类: 界限:包含了取舍的的意思,代表了取材的范围 框架 架构:人们以此来解释外在世界 n & v.(这里可以把框架概念理解为一个 名词和动词的复合体) 作为名词:就是形成了的框架(臧国仁,1999) 作为动词:是界限外部事实,并心理再造真实的框架过程

对于作为动词的框架,学者们对于它的具体机制作了许多的研究,并且有不同的说法:eg:基特林(Gitlin , 1980)认为是选择、强调和排除 恩特曼(Eentman)指出是选择与凸选 而台湾的钟蔚文与藏国仁认为是选择与重组等 PART Ⅱ:框架研究的基本情况介绍 框架研究(framing research)自20世纪80年代兴起,被有的学者称之为“研究媒介与民意关系的新典范”。20多年来,框架理论被广泛引用. 1、框架理论的理论假设(理论前提) 框架理论的理论假设(理论前提)来自两方面的研究: 黑尔德

框架理论

框架理论的来源、定义、研究以及在传播学领域的运用 框架理论的来源: 框架分析的理论概念被认为来源于社会学和认知心理学两大学科传统。其后又被其他学科吸收,在内涵上有了一些转化,涉及到了多个学科。朔伊费勒认为社会建构论的框架分析,虽然根植于多个领域和学科,但是其根本还是海德的归因理论和高夫曼的框架分析。 归因理论假设人类不能理解纷繁复杂的世界,因此个人试图从感官信息中推断出潜在的因果联系,经验证据支撑了这一假设。 高夫曼也同样假设人们不能完全地理解这个世界,因此主动积极去分辨和解释生活经验来弄清楚身处的世界。个体对感知信息的反应依赖于被称为“primary frame work”的诠释基模。高夫曼将这个概念引入文化社会学。后来再被引入到大众传播研究中,成为了定性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观点。高夫曼认为对一个人来说,真实的东西就是他或她对情景的定义。这种定义可分为条和框架。条是指活动的顺序,框架是指用来界定条的组织类型。他同时认为框架是人们将社会真实转换为主观思想的重要凭据,也就是人们或组织对事件的主观解释与思考结构。关于框架如何而来,高夫曼认为一方面是源自过去的经验,另一方面经常受到社会文化意识的影响。 框架理论的定义: 框架可以界定为采取一种集中的组织思路,通过选择、强调、排除、增加和精心处理等方式,通过标题、导语、引文和重要段落的体现,对新闻内容做出报道的做法。 如对恐怖主义的报道。 学者对框架理论的研究 加姆桑在高夫曼的基础上进一步认为框架定义可分为两类,一类指界限,也就包 含了取舍的意思,代表了取材的范围;另一类是架构——人们以此来解释外在世界。 这里可以把框架概念理解为一个名词和动词的复合体。作为动词,是界限外部事实, 并心理再造真实的框架过程;作为名词,就是形成了的框架。对于作为动词的框架, 学者们对于它的具体机制作了许多的研究,并且有不同的说法,如基特林认为是选择、 强调和排除,恩特曼指出是选择与凸选,而台湾的钟蔚文与藏国仁认为是选择与重组 等。中国学者潘忠党认为,框架的分析,“是一个关于人们如何建构社会现实的研究 领域”。对于新闻媒体的框架研究,学者们基本上是源自高夫曼的思想。坦克德认为 框架是新闻的中心思想。恩特曼认为框架包含了选择和凸显两个作用,框架一件事, 就是把认为需要的部分挑选出来,在报道中特别处理,以体现意义解释、归因推论, 道德评估,及处理方式的建议。在对新闻框架的形成因素的研究中,伍等认为,框架 是新闻工作人员、消息来源、受众、社会情境之间的互动的结果。 框架理论在传播学领域的应用 框架分析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逐渐受到国内外传播学者的重视并且越来越 得到广泛的应用。黄旦教授在《传者图像: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一书中,对 框架理论分析到,从框架分析角度,新闻生产本省就是一种社会性生产。在这样的一 种生产过程,新闻首要的是一种社会制度。首先,新闻是对新闻消费者制作能够得到 的信息的一种制作化方法。消费者购买报纸是为了他或她要阅读喜剧或桥牌专栏,了 解天气预报,寻找正在放映的电影,或阅读关于洪水、水灾或社会动乱的报道。其次, 新闻是合法机构的同盟。国务卿可以在新闻媒介中发表自己的观点,普通的男男女女 就不能这样使用媒介,一般市民也不能像合法政治家和机构所拥有的那种权力,把自 己对新闻的反应变成公共政策和计划。最后,新闻是在组织机构中工作的专业从业者 所发现、搜集并传送的。这样,新闻不可避免地依赖于制度化过程可遵循制度化操作

框架理论

用框架理论阐释多义词“意思” 摘要:认知语言学是一种新的语言研究方法,它以非客观现实主义为哲学基础,从认知的角度研究语言。框架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的两大语义学之一,本文将从框架理论角度,对汉语中的多义词“意思”在不同句子中语义的选择的认知过程进行阐释。 关键词:框架理论,认知,意思 引言 在汉语词汇中,“意思”一词在中华文化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不断积累并衍生出许多不同的涵义,体现了人类思维和心理的发展过程。作为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框架理论的提出为观察词语意义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式。Fillmore 和Atkins(1992)曾经提出过,多义词可以被认为是一种词汇具有多重框架模式的现象,或者说,一个框架就是一种意义。从框架理论的角度来看,词汇意义是被界定在某一框架内的,而意义的获得就是理解的过程,是根据语言使用的环境,从人类大脑储存的知识体系中选择恰当的框架(邓静,2010)。因此用框架理论分析多义词“意思”的语义具有重要意义。 一、框架理论简述 框架(frame),也成为认知框架,是储存在人脑中的经验和知识的认知结构,或“根据经验建立的概念与概念之间的相对固定的关联模式”(沈家煊,1999)。一个认知框架代表一个概念系统,而“系统中各概念相互关联的方式是:要理解其中任何一个概念,就必须理解与它相适的概念结构;结构中任何一个成分若被引入一个语篇或一次对话,其他所有成分均可自动呈现”(Fillmore,1982)。Ungerer & Schmid(2001)认为,框架是一种认知模型,是具体的、经常出现的情景所特有的知识和信念的表征,每一个框架中都包括一些框架元素,而每一个元素的出现都会激活此框架中的其他框架元素,唤起大致相同的情境。 认知框架由空位(slot)组成。被激活的框架意味着框架内各个空位被概念或实际情景中的实体所填充。这些被概念或实体填充的空位有时又被称为默认值(default values),默认值是在没有提供明确的语篇信息的情况下的空位值(slot values)(Lakoff,1987)。当认知主体接收到言语信息的刺激后,必然会激活与之对应的概念结构。框架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等级网络,构成了联想关系的

新闻的框架理论简介

新闻的框架理论简介 新闻学传播学研究中的框架理论(Framing theory),源自美国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Erving Goffman)的思想。不过,戈夫曼的框架概念却是借用人类学家、心理学家柏特森(Bateson,G)的。框架概念经历了从柏特森的人类学到戈夫曼的符号互动理论,再到传播学的历程。 1959年,戈夫曼出版社会学著作《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在讨论个体如何向他人呈现自我的方式时,引入了框架分析,他认为: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呈现的各种特征,“它们共同构成一种框架”,“这一框架涉及各种动态问题”,既有助于“把读者已经具有的零散经验联结在一起”,也为“研究者提供了一种值得检验的指导”,“框架按逻辑展开”。若对上述观点进行解读,可知戈夫曼同时在三个层面上使用框架概念:1.研究对象(个体);2.读者;3.研究者。对个体来说,在社会中展开活动,必须对情景进行定义,这是个人行动的前提。框架就是人们界定情景的组织类型。对读者来说,当框架帮助读者将“零散的经验联结在一起”时,实际上就是指导读者(受众群体)将社会真实转换为主观思想的重要凭据。对研究者来说,框架“提供了一种值得检验的指导”,也即说,框架有助研究者对事件进行回溯、检验或指导,通过检验原有架构,可对事件作出主观解释与结构性思考。 1974年,戈夫曼出版《框架分析:关于经验组织的一篇论文》一书,进一步阐述他早年的框架思想:“框架”是属于个人“解释的图示”,“通过这么一个图式,每个人可以发现、了解、确认和区分信息或事件”。高

夫曼认为,人们的日常活动隐含或使用了特定的诠释框架,它可使原本混沌的情境变得具有某种意义。它还是人们建构某特定现实所遵循的规则,或者说是“意义的一个特定范畴”(one finite province of meaning)。框架是人们将社会真实转换为主管思想的重要凭据,也是传者提供给受者应当如何理解符号的诠释规则。——这多少已涉及符号及信息流动的问题。 框架理论被引入新闻学、传播学后,主要应用于新闻生产、媒体内容和媒体效果三个研究领域。将框架理论引入新闻传播领域的是美国传播学者吉特林(Gitlim)。他给框架下的定义是:框架是“关于存在着什么、发生了什么和有什么意义这些问题上进行选择、强调和表现时所使用的准则。”框架是一个持续不变的认知、解释和陈述框式,也是选择、强调和遗漏的稳定不变范式。通过这样的框架,符号的处理者按常规来组织话语。这实际上已经超越了特定的新闻报道,而是一种经过了抽象并且具有一般规律的处理方式。 上世纪80年代,框架理论方兴未艾,有学者称之为“研究媒介与民意关系的新典范”,学者纷纷展开论述。美国学者加姆森(Gamson)是框架理论最重要的研究者,他将“框架”分为两类:一指“界限”(boundary)如摄像机之镜头,镜头的作用是将重要的予以取用,将不重要的予以排除,犹如画框的作用;一指诠释社会现象的“架构”(building frame),即以

框架理论在中国古诗词翻译中的应用

ISSN 1799-2591 Theory and Practice in Language Studies, V ol. 2, No. 6, pp. 1141-1146, June 2012 ? 2012 ACADEMY PUBLISHER Manufactured in Finland. doi:10.4304/tpls.2.6.1141-1146 Application of Frame Theory in Translation of Connotation in Chinese Ancient Poems Mingjun Y ao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Beijing, China Email: yaomingjun1987@https://www.wendangku.net/doc/506387970.html, Abstract—Chinese ancient poems give prominence to the property of Chinese language that lay focus on the connotation beyond linguistic expressions. There has been long debate on which strategy should be chosen among literal or liberal translation and domestication or foreignization in translation community especially concerning cultural factors like translation of Chinese ancient poems. Frame theory provides a new perspective on the long debate of translation strategies, it illuminates on the translators that proper linguistic expressions should be found in target language to activate the identical or similar frames to those of in the source language. Index Term s—frame, Chinese ancient poems, cultural frames, connotation, translation I.I NTRODUCTION Translation studies have evolved greatly, increasingly taking on the interdisciplinary features. Anthropology, comparative linguistics, psycho-linguistics, socio-linguistics have been applied to illustrate translation studies by many scholars. The complication of translation process implies such a trend. Also the high frequency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has intensified this trend with the result that communicative perspective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component in translation studies. The frame theory that would be applied in this paper on translation is compatible with the trend in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it is also an effective communicative perspective in probing into translation, because translation is a cross-cultural activity essentially, and frame theory takes great consideration into cultural differences, which will be expounded on the following. According to Deng Jing (2010), the complicated translation process is not a simple activity of superficial linguistic decoding and encoding or rigid switches between languages. The author?s intention, the target receiver?s ex pectation and the translator?s interpretation of the two sides should be taken due attachment. The new illumination on translation implies that studies on translation shouldn?t be confined to superficial text or intra-linguistic aspect, and culture, societ y, politics as well as the translator?s mental state should be components of translation studies. Frame theory absorbed viewpoints from linguistics, psychology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comprehensively considering context, stereotype, perception and experience of agent. Therefore it can provide brand-new illumination on the complicated translation process and be high of value in studies on strategies of translation. However, the frame theory?s application in translation studies is not as nourishing as expected (Deng, 2010). The review on the past literature on the application of frame in translation studies indicates that influential studies in such a perspective is rare and frame theory has not given a full play in translation studies. It is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 that Chinese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on expression of connotation or implicit meaning beyond superficial linguistic level, a semotactic language, which is opposite with English which has strict grammatical forms in expression, a morphotactic language. Chinese ancient poems, as the highly condensed Chinese, are laden with a sea of implicit meanings that should be fully grasped when translated into English. Successful convey of meaning of Chinese poems necessitates appropriate strategies or the target receiver would fail to feel the artistic conception disguised in the original poems. The major task of translation of Chinese ancient poems is to perceive the implicit semantic relation and cultural information between lines. The paper will mainly explore strategies in translation of Chinese ancient poems by the application of frame theory. II.F RAME T HEORY Frame theory was developed by Charles Fillmore with the purpose of showing a cognitive model for languages. Languages users interpret their surroundings, convey and comprehend messages and so on all according to their internalized frames. It gives prominence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hat a speaker says and the context in which he says it. A. Notion of Frame Fillmore?s notion of frame originates from work conducted by Marvin Minsky, a computer expert 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the 1970s. Concerning the notion of frame, Fillmore has given a series of definition of it. Initially, in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