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关于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理据性

关于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理据性

关于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理据性
关于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理据性

关于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理据性

王艾录

(盐城师范学院中文系,江苏盐城224002)

摘 要:在语言理据研究中,存在若干有待商榷的问题,主要有:(1)任意性的构件是什么?在目前的研究中时而称 声音和意义 ,时而称 名称和事物 等等,这影响着有关研究的科学性。(2)如何正确对待索绪尔的任意说?人们往往认为索绪尔在强调任意性的同时否认了理据性,其实不然。(3)单纯符号有无理据性?回答是肯定的,单纯符号没有内部形式,但不等于没有理据。(4)任意性和理据性在语言中的地位如何?它们不是水火不容,而是辩证统一。

关键词:任意性;理据性;象似性;内部形式;理据制约

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 7XXX (2003)06 0001 08

On Arbitrariness and Motivation of the Linguistic Sign

W ANG A i lu

(Department of Chinese,Y ancheng T eachers College,Y ancheng,Jiangsu Pr ov.,224002,China)

Abstract:In the studies of language motivations,some major problems r emain to be clar ified: 1.What are the components of t he arbitr ar y relationship?Competing pairs o f terms like sound and meaning , name and object etc.at the moment only confuse t he debate. 2.How to interpret Saussur e s idea that the linguistic sign is arbitr ar y in a cor rect way?Some people think that w hile emphasizing ar bitrar iness,Saussur e denied motivation.T his is not necessar ily the case. 3.Ar e pure linguistic signs motivated?T he answer is in the affirmative.Pure signs have no inner for ms,but it does not follow that no ne of them are motiv ated. 4.How to look 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r bitrar iness and motivation in language?T hey are not diametrically opposed to each ot her,but dialectical ly unified.

Key words:arbitrariness;mot ivation;iconicity ;inner form;mo tivation restriction

0.问题的提出

语言符号是音义的结合物,那么这音和义是如何结合在一起的呢?这是一个既古老又新颖的话题。从古中国、古希腊哲学家关于唯名论和唯实论的辩论,到现代语言学家关于任意性和可论证性的争论,其间虽然不断演绎引申,但是语言符号的音义之间的关系问题始终是争论的核心问题。古今中外学术界基本有两派意见,一派是任意论,认为音义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不可论证;另一派是理据论,认为音义之间有必然的联系,可以论证。观点分歧了2000多年,至今没有取得共识。

19世纪初,普通语言学的奠基人威廉 冯 洪堡特极力主张理据说,他在 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的影响 中对语言的理据性质做过精辟的论述,他说:

语言结构的规律与自然界的

规律相似,语言通过其结构激发人的最高级、最合乎人性的力量投入活动,从而帮助了人深入认识自然界的形式特征。

瑞士著名语言学家费尔迪南 德 索绪尔一方面继承了当时社会心理学派的哲学观点,一方面受瑞士正统经济学派华尔拉斯等人的影响,由经济学中的 劳动 和 工资 的任意关系得到启发,把经济学关于研究价值科学的方法运用于语言学,提出语言符号的 能指 和 所指 的任意关系。任意性是语言符号 头等重要 的原则,是语言符号的不变性和可变性产生的根源。这一理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引发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关于语言符号任意性问题的论争。在这场论争中,尽管有人持反对意见,但由于作为结构语言学的奠基人索绪尔的巨大影响,未能打破任意说支配整个语言学的一统天下。

收稿日期:2003-05-15

作者简介:王艾录(1947-),男,山西太原人,盐城师范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理据语言学。

第26卷 第6期 2003年11月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Journal of PLA U niversit y of Foreign Languages Vol.26 N o.6 N ov.2003

20世纪后半叶以来,随着功能主义和认知科学的发展,有不少语言学家对语言符号的音义关系有了新的认识,理据性再度引起人们的注意,尤其是对自然语言的象似性赋予了高度重视,索绪尔的任意说遭到了空前的非难。迄今,已经分别在美国、意大利和瑞士举行了3次象似性国际研讨会。乌尔曼、海曼、斯洛宾等一批语言学家认为,自然语言的象似性具有遍布性,在语言中占有支配地位,从此将任意性视为语言符号的头等重要的原则的观点开始受到全面的挑战。

受欧美学术潮流的冲击,在我国的英语学界,象似性的理论也逐渐成为热门话题。许国璋(1988)、王寅(2001)、沈家煊(1993)、胡壮麟(1994)、朱永生(2002)、严辰松(2000)等已有重要著述。而在国内的汉语学界,也有一些学者如石安石(1989)、徐通锵(1997)、徐德江(1999)、李葆嘉(1994)、白平(1998)、司富珍(1999)*等先生,对任意性理论提出了质疑和新见。但是毋庸讳言,目前尚基本停留在对任意性的怀疑和否定上面,而未能抓住这一历史契机,对汉语的理据性进行正面深入的研究,因而未能在这个问题上产生重大突破。从全局看,仍然基本处于任意说支配整个语言学的一统天下。

象似性 是英语iconicity的汉语对译,有学者称 临摹性 、 拟象性 、 相似性 等,亦有学者就叫做 理据性 。象似性和理据性未尝不可被同时用来作为任意性的对立物,强调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关系的可论证性。不过从严格意义上讲,理据性的作用范围大于象似性,这是因为,理据性重在指出一切类型的语言符号发生、发展的自组织动因,而象似性重在指出语言的句段结构同人所经验的外部世界或人的认知结构之间存在着相似关系,因此象似性的研究成果都可成为支持理据性的证据。到目前为止,象似性研究基本限于句法平面,个别文章也注意到词平面,但只限于句段词(合成符号),例如 早晚 映照着时间先后顺序, 天地 映照着空间上下顺序,(卢卫中,2002)其实质仍然属于句法平面。对于揭示单纯符号的理据,象似说就往往显得束手无策。

综观国内外理据(象似)研究方兴未艾,成果丰硕,但是我们认为在一些比较重要的方面存在有待商榷的问题,兹扼要分述如下。

1.任意性的构件是什么?

索绪尔在 普通语言学教程 中指出: 语音符号连接的不是事物和名称,而是概念和音响形象。 他指出概念和音响形象都是心理的, 因此语言符号是一种两面的心理实体 。(101页)他同时还创造了两个特色术语 能指 和 所指 ,分别表示音响形象和概念。他指出: 能指和所指的联系是任意的。 (102页)

然而在长期以来关于任意性的研讨中, 能指 和 所指 常为别的术语所替代,许国璋(1988)将此概括为: 实证主义语言学家称之为音和义之间的关系;语言学家称之为能指与所指的关系;现代分析哲学家称之为词与物的关系 。

在语言研究中,人们又往往加以不同的阐发,使任意性的构件已与索绪尔所规定的大不相同。这表现为:把相当于能指的分别指称为 声音、语音、音、符号、名称、名、命名、词 ,把相当于所指的分别指称为 意义、语义、义、事物、现象、客体、客观事物、外界事物、现实现象、物、事、思想 ,而且双双随意对应,呈现出犬牙交错的局面,比如称 声音和意义 、 名称和事物 、 符号和事物 、 声音和事物 、 词与事物 等等。

由于对构件的指称各不相同,所以造成了关于任意性(理据性)表述当中的许多混乱。

首先, 声音 和 音响形象 是不是等同关系?声音是物理的,音响形象是心理的,二者当然不能等同。外界事物和概念是不是等同关系?概念是人的认识的概括,是一种思维形式,它当然就不能等同于外界事物。声音和外界事物之间的关系是不是任意的,有待研究,但是不能拿对声音与外界事物关系的理解替代索绪尔对能指与所指关系的理解,因为这样做,会使关于任意性原则的讨论因偷换概念而失去应有的意义。

又如 语言学纲要 说,语言符号的音义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是任意的;同时又说,符号和自己所代表的事物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是任意的。(叶蜚声、徐通锵,2000:28)那么,这两个任意关系是一回事还是两回事?如果是一回事,是为什么?如果是两回事,又是为什么?遗憾的是这些问题书中未能交代。

通常人们以语言单位之间的理据性反对索绪尔关于能指与所指之间的任意性,或者以符号与客体之间的任意性支持索绪尔关于能指与所指之间的任意性,其结果未能对科学研究起到实质性的推动作用。意识不到明确任意性构件的重要性在学术界带有普遍性,不断变换任意性构件所带来的理论上的漏洞,在学术界也带有普遍性。

2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年

其次,人们经常把符号同意义割裂开来,认为音和现实现象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意义是联系现实现象和音之间的桥梁。这样的说法表面上似乎可以设立一个完整的游戏规则,而实际上是经不住推敲的:既然音义结合成的符号在整体上同外界事物的关系是任意的,那么这个符号中的构成成员之一的 义 ,又怎么能去给与自己结合在一起的 音 同外界事物搭桥呢?谁都知道,语言符号是音义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整体,如果说音和现实之间的关系是任意的,那么就得承认整个符号和现实之间的关系也是任意的;如果说 义 和现实之间是有联系(非任意)的,那么就得承认以整个符号和现实之间的关系也是有联系(非任意)的。我们认为符号不能是声音的等义词,正如索绪尔所说: 我们把概念和音响形象的结合叫做符号,但是在日常使用上,这个术语一般只指音响形象,例如指词(arbord等等)。人们容易忘记,arbord之所以被称为符号,只是因为它带有 树 的概念,结果让感觉部分的观念包含了整体的观念。 (102页)有的著作甚至认为 意义不是语言符号所固有的 ,只有把语言符号与特定的客观对象联系起来的时候,语言符号才获得意义。这样的提法是十分令人费解的,试问在与特定的客观对象联系起来之前的 符号 ,或者说在获得意义之前的 符号 是什么?难道存在没有意义的语言符号吗?

至于有人以 符号与符号之间的联系是可以论证的,有理据的 为由反对索绪尔的任意性观点,更是没有说服力的,这不但是因为索绪尔只说过符号的 构成要素 本身是任意的而没有说过符号与符号(构成要素之间)的联系是不可论证的,而且也是因为把任意性的构件理解成符号与符号是对任意性原则的极大曲解。

我们认为,不同的人对任意性构件有不同理解或不同确定,这也许是允许的,但是在或言 能指所指 、或言 音义 、或言 名实 等等的时候,第一必须明确它们的概念内涵,第二必须在同一种著述中一贯到底,以避免偷换概念。非如此不能改变目前为止在有关问题上的混乱局面。

2.如何正确对待索绪尔的任意说?

索绪尔在 普通语言学教程 中阐扬了符号任意性原则,这在语言学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是他一方面认定 语言符号是任意的 ,(102页)任意性是语言的 头等重要 的原则;(103页)一方面却又在 绝对任意性和相对任意性 一节中(181页)说: 只有一部分符号是绝对任意的;别的符号中却有一种现象可以使我们看到任意性虽不能取消,却有程度的差别:符号可能是相对地可以论证的。 在同一本书中,交叉出现了 绝对任意性 、 相对任意性 、 相对论证性 等术语,而且没有给它们以明确的界定,这未免给人们的理解带来困难。那么语言中的哪类符号属于绝对任意的,哪类符号属于相对任意的呢?书中没有明确告诉读者。在如此 剪不断理还乱 的表述面前,我们可以替索绪尔一语道破他屡言而未明的奥秘:单纯符号是绝对任意的,而合成符号是相对任意或相对可论证的。理由是:

第一,索绪尔在论述绝对任意性时所举的法语例子有 二十 、 梨子 、 牧童 ,它们在法语都是单纯词;而在论述相对任意性时所举的法语例子则有 十九 、 梨树 、 放牛人 ,它们在法语里都是合成词。

第二,索绪尔认为, 相对地可以论证的概念包括:(1)把某一要素加以分析,从而得出一种句段关系;(2)唤起一个或几个别的要素,从而得出一种联想关系 。他举例说: 法语的dix neuf 十

九 在联想方面跟dix huit 十八 、soixante 七

十 等有连带关系,在句段方面又跟它的要素dix 十 和neuf 九 有连带关系。 (183页)可见,他说的句段关系就是组合关系,联想关系就是聚合关系,而且聚合关系也是句段词的聚合。这里告诉读者,只有句段词(合成词)才有相对可论证性,它的结构要素之间的句段关系和联想关系给人们提供了可以论证的依据和线索。

第三,索绪尔认为虽然有的符号是 相对地可以论证的 ,但是 可以论证的符号的各个要素本身是任意的 。(183页)请注意,这里所谓 有的符号 指的是什么符号呢?是合成符号,是由 各个要素 组成的合成符号!而 各个要素 即单纯符号。

第四,索绪尔认为, 同拉丁语相比,法语的一个最明显的特征就是任意性大为增加:拉丁语的inimicus 敌人 还会使人想起in 非 和am icus 朋友 ,并可以用它们来加以论证,而法语的en nemi 敌人 却无从论证;它已恢复到作为语言符号主要条件的绝对任意性。我们在数以百计的例子里可以看到这种转移 。 (185页)不难看出,所谓 转移 ,指的就是由拉丁语的合成词,转移为法语的单纯词,从而使符号由可论证转移到不可论证。

就以上4点可以清楚地看出,索绪尔认为只有单纯符号才是绝对任意的,而合成符号是 可论

3

第6期王艾录 关于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理据性

证 的。通常人们习惯拿合成符号的可论证性来批评索绪尔的任意说,这显然是不正确的。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是,索绪尔在对符号任意性原则的论述中,已经孕育了符号理据性的思想萌芽。正是索绪尔本人在提出任意性的同时提出了 可论证性 这一重要概念。他明确指出: 各种语言常包含两类要素 根本上任意的和相对地可以论证的, (184页) 语言不是完全任意的,而是里面有相对的道理, (110页) 符号的特征之一是非完全任意性, 符号不是空的,因为在能指与所指之间存在着一点自然联系的残余。 接着他以天平符号象征司法公正为例,指出无法以马车替换天平,因为马车与司法公正之间没有任何自然联系。虽然由于索绪尔似乎没有来得及对理据性进行深入的研究,所以在书中未能把任意性符号和可论证性符号明确区分开来,还处于比较模糊的认识状态,但是这已经在朦胧之中语涉关键,在模糊之中辞达要领。从这一意义上说,后来人们不断发现和强调语言符号的理据性(象似性)的重要性,与其说是对索绪尔任意说的挑战和补充,不如说是对索绪尔任意说的继承和发展。

当然,毋庸讳言,索绪尔虽然提出了 可论证性 的概念,但是始终把任意性原则看做是语言符号 头等重要 的原则,他认为,合成符号虽然具有可论证的一面,但是构成它的每个子符号 单纯符号却是不可论证的,所以他把合成符号的理据性轻描淡写地说成是 相对地可以论证 ,又进而把 相对地可以论证 归结为 相对任意性 。这就是为什么索绪尔同时使用了 相对任意性 、 相对论证性 这些在表面上自相矛盾的术语的根本原因。不难看出,索绪尔在不经意之中把任意性和理据性对立了起来,而且在这二者必居其一的选择面前,自然而然地取了任意性而舍了理据性。其实,在任意性和理据性是对立物的同时又把 相对论证性 附庸于甚至等同于 任意性 的做法是非常不妥当的,它必然造成理论上的困惑和矛盾。

3.单纯符号有无理据性?

受索绪尔上述思想的影响,迄今为止语言学界普遍存在着一种偏见:认为只有合成符号才是 相对可论证性 的,而单纯符号是 绝对任意的 ;单纯符号只存在任意性,不存在理据性。国内语言学界则普遍地将理据和内部形式(inner form)等同起来。如有的学者提出语言符号和客体之间没有理据,只有语言单位之间才有理据;有的学者认为,只有新的音义结合体跟原有的音义结合体之间的联系才有理据,而符号的音义之间只有任意性,没有理据性。毋庸讳言,在许多学者的论著里, 单个符号(简单符号)的音义关系是完全任意的 几乎成了一句口头禅。造成这一偏见的根本原因,就是没有把合成符号的理据与内部形式区分开来,没有把内部形式符号和零内部形式符号区分开来,误认为单纯符号因为没有内部形式所以没有理据。如 简明语言学词典 (1984)、 中国语言学大辞典 (1991)等就公开声称: 词的理据又称词的内部形式。 词的理据也叫 内部形式 、 词源结构 、 词的命名义 。 我们认为这是一个极大的理论误区。从理据语言学角度看,单纯符号和合成符号是两类性质完全不同的符号,它们的理据内涵、理据种类以及探究方法都是不相同的,所以谈论理据,必须首先将这两种符号区别对待,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立论前提。

那么,理据和内部形式在单纯符号和合成符号里的分布情况各是怎样的呢?

内部形式是语词的语法结构和语义结构的总和,所以只有具备了语法结构和语义结构的语言符号才有内部形式可言。那么什么样的符号才具有语法语义的 结构 呢?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确什么是 结构 。 现代汉语词典 对 结构 的解释是 各个组成部分的搭配和排列 ,从这一定义可知, 结构 必须具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 组成部分 ,结构的本质在于组成部分相互作用而形成某种关系体系。据此可以推断:语言中的单纯符号是独体性符号,无法分为 各个组成部分 ,不存在内部形式,称之为 零内部形式符号 ,例如 山、骨碌 等。正如马真(1980)在谈到单纯词时所言: 只有一个词素,当然不存在内部的结构问题。 合成符号因为它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构成的,而且语素之间的关系是可以论证的,所以句段关系就成为它的最重要的结构特征。毫无疑问,合成符号具有内部形式,称之为 内部形式符号 。例如 天河 的语法结构是偏正式,语义结构大致是 天上的河流 ; 公主 的语法结构是主谓式,语义结构大致是 公侯主婚 。

这一观点可以用意译词得以佐证。意译是人们十分熟悉的一种接受外语词的方法,但人们却不大注意这样的事实:意译词的 意 并不是指词义,而是指词的内部形式。例如 软件 是英语soft (软)+w are(零件)的意译, 超级市场 是英语super(超,超级)+market(市场)的意译。同样,hard fruit是汉语 坚果 的意译。外语中的单

4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年

纯词如英语nut、coin、sun等由于没有内部形式,所以无法用汉语意译。单纯词无法意译的事实有力地证明了单纯词不存在内部形式。

而 理据 则是指语言符号发生、发展的动因,它与内部形式有着根本的区别。既然理据是创造一切语言符号的动因,那么它必然也是造成合成符号内部形式的动因。所以理据与内部形式的关系是因果关系,理据是因,内部形式是果。例如 伊面 ,其理据的语言表述是:清代福建汀州的府尹伊秉绶一次大张宴席,大司厨在忙乱中竟把鸡蛋面条下到油锅里成了 炸面 ,他急中生智,给 炸面 加入高汤煮,然后带汤装碗,端上筵席。无料客人们尝后赞不绝口。此后伊秉绶每逢张宴,必以此食待客,人称 伊府面 ,简称 伊面 。在这一理据的促动下,产生了 伊面 一词的内部形式:偏正/伊府之面食。作为果,内部形式是形式和内容结合的实体;作为因,理据既非形式又非内容,它是形式和内容结合的动因。

所以从有无理据的角度看,合成符号作为内部形式符号,其理据的存在自不待言。单纯符号作为零内部形式符号有没有理据呢?回答是肯定的。

语言是一个历时的体系。单就汉语词汇而言,其发生和发展大致经历了原生、派生和句段等3个阶段。这3个阶段造出的词分别叫做原生词、派生词和句段词。由于它们的造词原理和方式不同,所以各自的造词理据也不同。

索绪尔的任意说的要旨在于能指和所指之间没有生理、物理等方面的自然联系,单纯符号(原生词、派生词)虽然没有语素 组合 的内部形式特征,但却有其自身的音义结合的语源学特征,而且我们认为其音义之间非自然的人文的联系是可以论证的。这种从词的整体上探究单纯符号理据的方法叫做 单体历时式考证法 。它又可分为直接考证方法和间接考证方法。原生词的理据探究是采用直接考证方法,即从叫喊、摹声等自然得音着手,以所指的特征去说明能指被确定的因由,例如 火 即火炽之摹声, 鸭 即鸭叫之摹声。派生词的理据探究则采用间接考证方法,即依据 音近义通 的原则,抓住派生孳乳的造词模式,

中的新的能指所以被确定的因由,例如 二

耳 孳乳产生(耳,二生), 乌 (黑色),

乌 (乌鸦)孳乳而产生,等等,

据有过明确的论述,

以归结为3种方式:(1)写生式的直接的模仿(2)象征式的非直接模仿,(3)通过所表达概念的类似性而形成的语音相似。他认为单纯符号的理据表现了 一种语言在语音系统方面的优点 ,它的存在是 可以肯定的 ,尽管它 往往只能为人猜测到,而在更多的场合甚至根本不为人知 。这一见解是非常中肯的。人们往往以极多的单纯符号的理据被历史湮没为由从而否认它的存在,这显然是违反逻辑的。理据研究难度很大,需要人们探幽析微,深入考察,力戒因表面现象的误导而产生片面认识。

古代汉语训诂学的基本方法是 因声求义 、 以形求义 ,为什么能够通过形和音去求得义呢?就是由于音义之间和形义之间存在理据。在我国,历代学者如墨子、惠施、公孙龙、荀子、韩非子、许慎、扬雄、刘熙、刘勰、刘师培、段玉裁、王念孙、黄侃、陈澧等等,都非常关心古代汉语单音词的理据性,并对名实或音义关系问题做出过各种论述。中国古代宏富的训诂学成就是汉语理据的深刻展示。如果单纯符号的音义之间真的什么联系都没有,那么古代训诂学就不可能产生,人们对语言的起因、发展也就永远处于茫然之中了。所以应该努力寻找究竟是什么力量把音义或名实联系在一起,抓住了这个联系,就等于抓住了包括单纯符号在内的一切语言符号的理据。

合成符号的情况比起单纯符号来要复杂得多,因为任何合成符号都必然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纯符号,它们通过一定的语法关系组合在一起,形成了某种 句段关系 。句段关系的形成意味着内部形式的产生,句段关系的本质就是内部形式。正因为合成符号具有单纯符号所没有的内部形式,所以探究它的理据,就必须采用先分解、后综合的步骤进行,这一方法可称为 分解综合式考证法 。说它 分解 ,是指第一步考证词中每个语素的理据(原子理据);说它 综合 ,是指第二步考证合成词整体上的音义理据(分子理据)。

单纯符号和合成符号的理据体系概貌图示如下(设A、B分别为两个单纯符号,AB为一个合成符号;理据1为原子理据,理据2为分子理据): 单纯符号 合成符号

5

第6期王艾录 关于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理据性

我们经常看到,同样是强调任意性或理据性(象似性),有人着眼于单纯符号,有人着眼于合成符号,有人则着眼于语句符号,得出的结论都不可避免地带有片面性。只有对语言进行全方位的综合的考察而得出的结论,才称得上是比较完整的理论。过去人们在谈论语言符号理据性和任意性问题时,不以区分单纯符号和合成符号为前提,因而无法把讨论引向深入。后来有少数人发现了这一症结,开始将二者分而论之,这本来是难能可贵的,然而他们却总是在强调单纯符号任意性的同时否认或忽视了它的理据性,又在强调合成符号理据性的同时,否认或忽视了它的任意性。这便使 单纯符号没有理据、合成符号没有任意性 的观点几乎成了一种错误的共识。深入一步即可接近真理,而这一步却始终未能迈得开。我们相信,随着日后理据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将逐渐克服过去认识上的片面性,全面地去认识单纯符号和合成符号各自的任意性和理据性,进而全面地去认识贯穿整个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理据性各自的作用和地位。

从索绪尔到当代学者,沿袭着一个共同的习惯做法,那就是在论述语言符号的 可论证性 时,都举合成符号的例子,而在论述 任意性 时,都举单纯符号的例子。这一做法似乎在暗示人们:合成符号是可论证的因而是有理据的,单纯符号是绝对任意的因而是无理据的。那么仔细推敲他们在合成符号里看到的和在单纯符号里看不到的 可论证性 究竟是什么呢?不是别的,正是内部形式!他们否认单纯符号的可论证性,实际上否认的是它的内部形式,承认合成符号的可论证性,也只是承认它的内部形式。

对于合成符号,人们比较容易发现它的内部形式,因而比较容易从内部形式发现一部分可论证的线索。借助内部形式探索合成符号的理据,这是很正常的,但是这样做却很容易使人把内部形式和理据混为一谈,以其内部形式的有无确定理据的有无。现在看来,说单纯符号没有理据,就像说水而无源、木而无本一样不可思议。可以肯定,单纯符号和合成符号并不是区分任意性和理据性的根据与标准,把分属不同角度的两对概念对应起来,必然使关于理据性和任意性的讨论陷入过去那种顾此失彼的被动局面之中。

4.任意性和理据性在语言中的地位及二者关系如何?

在语言学界,将理据性和任意性对立起来,肯定一个从而否定另外一个(尤其是以任意性否定理据性)的观点迄今似乎已形成一种势头。索绪尔提出著名的任意说以来,得到多数语言学家的赞同。以索绪尔的弟子、法国语言学家梅耶(A.M eillet)为代表的语言学家对任意性原则极其推崇,他们过分强调任意性,认为它是 支配着整个语言的语言学 的 第一个原则 ,采取了以任意性否认理据性的极端态度。

美国语言学家霍凯特、萨丕尔、布龙菲尔德、乔姆斯基等也都认为任意性是语言符号的最重要的原则。

在国内,通常人们在谈及这个问题时(例如通行的 语言学概论 、 现代汉语 等),也往往停留在 没有必然联系 、 约定俗成 之类的陈言上面。

相反,有的语言学家却采取全盘否认任意性原则的态度。前苏联语言学家布达哥夫是一位反对索绪尔任意性原则的代表人物。他在 语言学概论 (中译本,1965)及 符号 意义 事物(现象) 一文(中译本,1988)中声称索绪尔的语言符号任意性原则是 虚构的原则 。他认为 语言符号不能是任意的,这是因为语言符号仅仅存在于 符号 意义 事物(现象) 这个序列之中。在这个序列里,符号与语言外部现实相互关联。每个单独的符号,既是单独的,同时又与语言中别的符号发生接触,借助别的符号,每个单独的符号又与说话人或写作者所面对的听者或读者相互作用。语言符号的这种三重制约赋予它全面的可理解性。这样,起初认为是无可争辩的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原则实际上便是虚构的原则。 国内也有个别学者撰文提出类似的观点,指出索绪尔的语言符号任意性原则是 严重的失误 。两派观点竞相争胜,旷日持久。

最近几十年来在国外及国内英语学界,掀起了象似性讨论热潮,许多学者认为象似性在自然语言中具有遍布性,是语言的基本特征或主要特征。提出 关系象似 成分象似 以及 数量象似 、 顺序象似 、 距离象似 等原则,这把语言研究引向深入。但王德春(2001)提出担忧,认为 刻意把语言符号与客体及其概念一一联系,就会使语言丧失其抽象性和概括性,失去语言体系表达一切客观的有效机制 。我们认为对象似性持不同的见解是极其正常的,但确有学者夸大语言符号与客体的象似性,提出象似性是语言符号的本质,在语言中占有支配地位、统治地位、显赫地位,甚至以象似性全盘否认任意性,公开声称象似性是任意性的替代物。如果说在这个讨论热潮出现了对象似性估计

6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年

过当的猛烈势头,那么 唯数量论 、 唯时间论 则算得上是这一势头的代表性理论。

唯数量论 认为,任意性和象似性的关系是量的关系 后者在量上大大超过前者,声称 象似性是压倒多数的现象 ,(Giv n,1994) 语言中的象似性多于任意性 ,(Lakoff,1999)英语中只有9%的词汇才是完全任意的,(Householder,1998)提出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的主要关系是象似关系,而不是任意关系。 唯时间论 则认为,象似性具有本源性特征,随着语言的发展,任意性慢慢潜行进入语言,使原本象似性极高的语言不断受到 扭曲 和 腐蚀 ,有些象似性被任意性掩盖;(Slobin, 1985;Haiman,1985)语言中之所以还残存某些任意现象,仅仅是因为语言学家们的研究不足而造成的。(Dix on,1982)国内有些学者也分别提出:任意性只是在语言象似性无法 高保真 的情况下形成的一些丧失理据的表达方式,因而是偶然的和少量的;有的字词是任意的,有的是有象似性理据的;任意性在语言中所占的比例要比理据性高。有的学者则认为,语言中本来遍布象似性,人们正在逐渐发现它;现在人们已经发现了语言中的大部分象似性,剩余的有待日后去发现,而随着象似性的逐渐发现,任意性就逐渐减少。

我们则认为只能就任意性、象似性二者的地位和作用加以宏观的、辩证的比较,而无法进行量的比较。王寅(2001)认为: 语言符号的能指与所指之间关系的任意性与象似性是互补的,有的字词是任意的,有的是有象似性理据的。 指出任意性和象似性的互补关系是可贵的,然而把它们仅仅看做是机械的、量的互补,我们认为是值得商榷的。

那么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理据性的关系是怎样的呢?

任意性从表面上看似乎具有无穷的解释力。许多人往往不能摆脱传统理念的束缚,以为语言符号音义的结合都是在人的不经意之中盲目进行的或随心所欲的,如某物为什么汉语称 桌子 ,英语称table,俄语称 !,没有道理,没有根据,甚至以为可以用任何语音形式表达任何客体,这就未免把人类造词的复杂创举简单化了。其实,任意性并不是孤立存在着的,语言也不只是受到任意性原则的单向支配的。任意性只能在理据性所规定的范围内运作,离开了这一理据制约,任意性将变得毫无价值。例如 风 这个词作为 风动之声 的摹声,充其量只能是在以 blum(飞廉) 之声为代表的理据聚合群内选择的某一类似声音而已,所以 风 绝不可能会是蛙鸣嫠泣、书声歌声之类。古代汉语里管四岁的牛叫 牛四 ;因为四岁,所以叫 牛四 (在 四 字上加牛字旁),这就是它的无法否认的理据。可能有人会问,难道四岁牛只能叫 牛四 而不能叫其他名称吗?当然可以!任意性决定了包括四岁牛在内的任何事物都可以有许许多多的名称,但是这些名称一定与所指物的外形、颜色、习性等以及由此产生的相似联想相关联,不可能也不可以叫与这些毫无关联的名称,比如把四岁牛叫做 写 、叫做 铝 。英语之所以把笔叫做pen,是因为pen原先是羽毛,当时以羽毛为书写工具。pen可以有其他名称,但不会叫做computer,不会叫做porridge。李白有 小时不识月,呼做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的诗篇( 古朗月行 ),小李白之所以把月亮呼做白玉盘、瑶台镜,就是因为月亮(圆月)同白玉盘、瑶台镜之间存在着圆和白洁光亮的相似性,这一相似性所发挥的潜在作用表现为理据性对任意性的强力制约,最终使任意性的活动范围局限在一个圆圈内。任何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不论什么时候都不会超越理据性给予它的制约范围,任意性总要归属到这一范围之内。我们把这一原理叫做任意性的理据制约。

洪堡特(中译本,1996)说: 语言及其形式的规律性,决定着语言对人的影响,而决定着人对语言的反作用的是一种自由性原则。 另一方面,虽然自由性本身是无法确定、不可解释的,但在它们独享的一定活动范围内,我们也许有可能发见它的界限。语言研究者必须承认和尊重这种自由性原则的作用,同时也要细致地探索其界限。 索绪尔在 普通语言学教程 里也有这样的论述: 我们深信,凡是跟作为系统的语言有关的一切,都要求我们从这个很少引起语言学家注意的观点,即任意性的限制去加以研究。 (183页)在谈到 系统的要素 的句段关系和联想关系时说: 正是这些关系限制着任意性。 (183页)洪堡特和索绪尔分别被人们看做是理据说和任意说的典型代表人物,但是有趣的是他们都发现和强调理据性对任意性的 界限 和 限制 ,这是十分值得注意、值得深思的。

长久以来人们习惯以 约定俗成 对语言符号的音义联系一言蔽之,其实质是用/约定俗成0否认理据的存在。这里有两个问题值得注意:

第一,什么是/约定俗成0?人们习惯把/约定俗成0理解为社会成员长期形成的社会习惯,这实际上把约定俗成看成了任意性的同义词。李葆嘉(1986)却指出,荀子5正名6篇提出的/约定俗

#

7

#

第6期王艾录关于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理据性

成0的实际含义是/王者制名,其民相效,而不是-人们(或社会)的共同意向决定.0。我们认为就约定俗成的本义而言,李葆嘉的解释是正确的,但是很难一下扭转人们对它的/社会习惯0的通行理解,因为关于/约定俗成0的理解也已经/约定俗成0了。

第二,即使把约定俗成理解为社会习惯,也不能把约定俗成与任意性等同起来,因为数量上不可计数、地理上山河阻隔的广大社会成员能够达成许多共同认识、形成许多共同习惯,这绝不会是偶然的,在其背后必然存在一个无形的动因起着巨大的促动和激发作用。而且我们认为这一社会习惯、社会共识在多数情况下是社会成员/不约而同0的默契,那种先由一个人给某一事物命名(王者制名),尔后一传十、十传百地传开来的事情也许是有的,但那毕竟是个别的。不可设想,即使在/王者制名0的时代,汉语里偌大的词汇竟由一人(或少数人)/发明0。那么为什么会有/不约而同0的默契呢?譬如为什么许多语言在叙述事件时不约而同地遵守着时间顺序原则?为什么会在非亲属语言中不约而同地出现许多十分相似的形式意义匹配关系?为什么几乎所有的语言都是以具体的空间喻指抽象的时间?,,其中必然存在由客观事物的相似性信息与人类的认知心理之间所建立的更加宽广的自组织规律的巨大制约作用,否则/约定俗成0的结果为什么会是这样而不是那样?譬如汉语/葵花0有/向日葵、向阳花、朝阳转、转头莲0等20多个名称,但总与/惟有葵花向日倾0(司马光5客中初夏6)等自然特征有关。可见/约定俗成0与任意性不是一回事。许国璋(1997)说得好:/我觉得-任意性.和-约定俗成.不是同义词。,,-约.意味着一个群体的存在,意味着说话人和受话人的存在;所谓-约.即是我上文所说的-社会制约.的-约.。受社会制约的东西,是社会共议(consen2 sus)的结果,决不是任意的创造。0照此说来,/约定俗成0不是任意性的同义词,而是理据性的同义词。

承认理据性原则的重要性,丝毫无损任意性原则的重要性,因为任意性虽然无时不受到理据性的制约,但是理据性却是以任意性为其生存条件的。有了任意性,才使语言符号的理据生成具备了广阔的选择余地,才使语言不断丰富、不断发展。

任意性和理据性并不是冰炭不容、你死我活的,恰恰相反,它们是协同共存、相反相成的。以任意性否认理据性是保守的,以理据性否认任意性是过犹不及的,承认二者共存却又视之为量的关系是机械的。索绪尔说过:/一切都不能论证的语言是不存在的;一切都可以论证的语言,在定义上也是不能设想的。0(184页)石安石(1994)说得更明确:/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普遍存在,可论证性大量存在,都是事实。只是各有各的内容和范围,并行不悖。承认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并不以牺牲对方为代价。0在它们的关系问题上持或左或右的看法都是不可取的。

*因篇幅所限,文内所提及文献未悉数列入文后/参考文献0。

参考文献:

[1]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的影响

(中译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2]李葆嘉.荀子的王者制名论与约定俗成说[J].徐州师

范学院学报,1986,(3).

[3]卢卫中.词序的认知基础[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2,(5).

[4]马真.先秦复合词初探[J].北京大学学报,1980,

(5).

[5]石安石.语义研究[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4.

[6]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中译本)[M].北京:商务印

书馆,1996.

[7]王艾录,司富珍.语言理据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

科学出版社,2002.

[8]王德春.论语言单位的任意性和理据性)))兼评王寅

5论语言符号象似性6[J].外国语,2001,(1).

[9]王寅.语义理论与语言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

出版社,2001.

[10]许国璋.语言符号的任意性问题)))语言哲学探索之

一[J].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1988.

[11]徐通锵.语言论[M].吉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

[12]严辰松.语言理据探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0,(6).

(责任编辑严辰松)

#

8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年

语言符号任意性与非任意性研究两问

语言符号任意性与非任意性研究两问 李二占1,张文鹏2 (1 盐城师范学院外语系,江苏盐城 224000;2 电子科技大学外语学院,四川成都 610000) 摘 要:术语内涵的不同解释是语言任意性和非任意性之争的缘由之一,因此,必须对它们进行本源性的、语篇分析式的清理和阐释。分析表明,任意性最根本的意思是我们无法从物理、生理等自然方面找出施指与所指结合成语言符号的理由。同时,任意性也体现在语言符号和外界实体、语音和语义、语法结构和语义结构等两两相对的构件之间。和任意性对举的是非任意性,包括象似性和理据性。理据是语言系统自组织过程中促动某一语言现象产生、发展或消亡的动因。象似性则主要涉及语法形式和语义结构之间的可论证性。从我们给出的关于任意性和非任意性构成的层级体系示意图来看,任意性是受非任意性制约的任意性,而非任意性是以任意性为生存条件的非任意性,二者互补共存、相辅相成,在语言的各个层面上共同成为语言组织中的两大功能性原则。 关键词:语言符号;任意性;非任意性;象似性;理据 中图分类号:H0-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729(2005)02-0058-04 一、引 言 从索绪尔重申任意性是语言符号头等重要的原则开始[1],这一问题得到大量讨论,主要表现在三方面。其一,赞同任意性的学者进行了支持性的后续研究,例如,萨丕尔认为语言研究是 讨论所谓语言这个任意性符号系统的功能和形式 [2];霍凯特说任意性是语言的基本属性之一[3];乔姆斯基把语言结构任意性推到了极点,认为语言这一自治的表征系统 来自心智的结构 ,而象似性则是动物语言的特性[4] 。其二,主张非任意性的学者日益增多,有鲍林杰(1981)、海曼(1985)、齐翁(1979,1990,1995)、西蒙尼(1995)、安德森(1998)等人;雷可夫和约翰逊甚至说语言的可论证性多于任意性[5]。该派别当然也包括持任意性和非任意性为辩证统一观点的学者,如我国的朱永生(1999)、王艾录(2002)和王寅(2003)等。其三,任意性和非任意性话题不仅仅局限于语言系统本身。例如,符号学认为象似记号是重要的符号类别之一,哲学研究更是追寻语言切分世界的任意或非任意关系,它们的介入使问题进一步复杂化。 然而,所用术语的不同,研究目的差异,认识上的偏颇以及非学术话语的参与使得本来就有争议的研究话题变得更加扑朔迷离。这种看似百家争鸣的局面并不真正有利于问题的澄清,因此有必要对相关理论问题进行本源性的再思考,从而为未来的研究指出可行方向。二、如何理解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非任意性 术语内涵的差异是导致谬误流传的一个主要原因。王艾录和司富珍指出,像 施指 和 所指 这样的术语常为别的术语所替代,同时人们又往往根据自己的研究取向、范围、对象、方式而加以不同的阐发[6]。这种阐发的目的似乎是要建立自己的体系,但渗透其间的非纯粹学术话语成分遂使得很多讨论都得首先清理概念[7]。 收稿日期:2005-01-20 作者简介:李二占(1972-),男,陕西榆林人,盐城师范学院外语系讲师,电子科技大学外语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为普通语言学和语用学。第7卷第2期 2005年4月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BUPT (Social Sciences Edition)Vol 7,No 2April,2005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线条性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线条性,是20世纪初瑞士的语言学家索绪尔作为语言符号的基本性质提出的。语言符号的这两个性质和语言符号的系统性密切相关。 符号的任意性就是指,作为符号系统的成员,单个语言符号的语音形式和意义之间没有自然属性上的必然联系,只有社会约定的关系。语言符号的最大侍点是它的音与义的结合是任意的,由社会约定俗成。外国人学汉语碰到一个新词,无法从读音推知意义,也无法从意义推知读音。这说明音与义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音义结合的任意性是形成人类语言多样性的一个重要原因。不同语言可以用不同的音来表示相同的事物(如汉语的“shu”和英语的“book”),也可以用相同的、类似的音来表示不同的事物(如汉语的“哀”和英语的“I”)。这些都是符号任意性的表现。可是符号的任意性只是就创制符号时的情形说的。符号一旦进入交际,也就是某一语音形式与某一意义结合起来,表示某一特定的现实现象以后,它对使用的人来说就有强制性。如果不经过重新约定而擅自变更,就必然会受到社会的拒绝。战争期间夜间通行的口令是司令部规定以后颁发的。口令的制定是任意的,但既经颁发,大家都得遵守,不能更改。口令可以一天一换,语言的符号却是社会全体成员无时无刻不在使用的,不能随便乱改,否则就会乱套。而且符号本来就是约定的,只要大家接受,无所谓好坏,因而也没有变更的必要。所以虽说符号有任意性的特点,但每个人从出生的那天起,就落入一套现成的语言符号的网子里,只能被动地接受,没有要求更改的权利。 符号的线条性是指语言符号在使用中是以符号序列的形式出现,符号只能一个跟着一个依次出现,在时间的线条上绵延,不能在空间的面上铺开。 符号的任意性是就单个符号的音与义之间的相互关系来说的,符号的线条性使符号能够一个挨着一个进行组合,构成不同的结构。符号与符号的组合和单个符号中音义的结合有很大的区别,它不是任意的,而是有条件的,即可以论证和解释的。符号和符号的组合条件就是语言里的各种结构规则。比方“香菜”“香肠”“香瓜”“香油”等,都由两个最小的符号组合而成。“香”“菜”“肠”“瓜”“油”这些都是音义任意结合的符号,但它们之所以能组成“香菜”“香肠”“香瓜”“香油”却不是任意的,而是有道理可说的,可以从它们的组成中了解结合的条件。例如“香瓜”和“瓜香”就不一样,我们能够说出这种不一样的道理。这样,以任意性为基础的符号处于有条件、有规则的联系之中,使语言具备有条理、可理解的性质。所以,线条性是语言符号系统分析的基础。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 (2)

12语12 12371039 徐小晴普通语言学期中作业 对符号任意性的总结和辨析 摘要:长期以来,国内外的语言学家对索绪尔提出的符号任意性持有不同的观点,主要观点是从象似性的角度对任意性提出质疑与挑战。本文主要在简介索绪尔任意性及其他语言学家的观点的基础上,认同索绪尔的任意性观点是正确的。 关键词:符号;任意性;象似性 一、索绪尔对任意性的论述 索绪尔提出符号的二分理论,即符号由能指和所指构成,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的联系是任意的,它们的关系由社会约定俗成。例如,法语中的s-?-r 与它所指的对象“sister”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而不同的语言又可以用不同的符号指代同一个人或物,如法语用b-o-f指代“ox”,而英语却用o-k-s 指代该种动物。 索绪尔在对任意性下定义的时候,指的是语言单个符号所含的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他所说的任意性除了不包括虽具有一定相似性,但在整个语言符号系统中地位并不重要、且为数不多的象声词和感叹词外,也不包括复合词和派生词。这就意味着,索绪尔是从单个符号的角度而不是从符号组合或符号结构的角度来论述任意性的。 索绪尔的任意性观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①符号任意性是符号学和语言学的普遍现象,是符号学和语言学的第一原则。 ②任意性并不是任意选择,而是说由社会集团约定俗成的。 ③语言符号的完全任意性,使语言能成为符号系统中最重要的一个分支。 ④即使某些符号具有理据性,但就整个符号系统来讲,仍然是任意性的。 二、国内外学者的不同观点 1.自从皮尔斯提出象似符号、标志符号和规约符号这一符号的分类之后,人们更关注符号的理据性,发现不仅许多符号和自然有着象似关系,而且语言结构的各个层面都与自然及人类的认知能力存在惊人的相似。Haiman对这一象似现象做了系统的分类,Givon, Halliday等均对象似性做了深入研究。这些观点对我国部分学者产生明显影响。 索绪尔曾明确承认:符号的特征之一是非完全任意性,能指与所指之间存在一定的自然联系的残余。他以天平这个符号与其所象征的司法公正之间的关系为例。我们不能用马车来取代天平,因为马车和公正之间不存在任何必然联系。 2.国外强调语言具有象似性的语言学家都从语言的形式层和意义层之间的关系来看待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具体而言,是从词法(合成词和派生词)及句法(一是小句内部语义结构的象似性;二是小句与小句之间语义结构的象似性)两个层面与意义的关系来讨论,得出的结论基本都是语言符号具有高度的象似性,从而对任意性原则是否具有普遍性持怀疑的态度。更有甚者主张把象似性看作是语言符号的本质。 但是索绪尔的任意性观点是从单个语言符号而非语言组合或语言结构的角度论述的。他关注的是单个语言符号中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关系。此外,索绪尔明确提出符号任意性并不包括象声词和拟声词,因为它们并不是语言符号的有机组成部分且数量很少,也不包括合成词(如apple-tree)和派生词(如friendship)。 3.大量符号的来源是可考证的、可追溯的,具有象似性和理据性。但无论音

浅议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强制性

浅议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强制性 2012级汉语言文字学专业马真真 摘要: 索绪尔认为,“语言符号是一种两面的心理实体”,就像是一张纸的正反面,任何一面都不能离开另一面而独立存在,而语言符号的这两面并不是指事物和名称,而是概念和音响形象,也就是说,符号的两个部分都是心理的,这就否定了前人把语词符号的性质归结为一种分类命名集的观点,即否定了先前的学者把符号问题和语言问题等同于命名问题的认识,索绪尔从概念和音响形象这两种心理的东西中提炼出两个更为抽象、更具有系统特性的成分—“所指”和“能指”。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是任意的,是社会约定俗成的,索绪尔认为,符号的任意性广义上是包括绝对任意性和相对任意性两点的,但是语言符号一旦进入交际,也就是能指和所指一旦相结合起来指称事物,对使用它的成员就具有了强制性,任意性和强制性既是矛盾的又是相联系的,我们不能把两者割裂开来。 关键词: 能指所指任意性强制性 正文: “所指”和“能指”这两个词在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中用得非常普遍,我们在读《教程》中遇到“所指”和“能指”二词时要明确索绪尔指的是抽象化、心理化了的概念和音响形象,而不是单

纯的事物和名称。关于能指和所指的关系问题,古希腊即有“按规定”和“按本质”的争论(只不过当时争论的是“词与物”的关系问题,其实问题的本质和焦点都是一样的)。 1、语言符号能指和所指结合的任意性 (1)、从不同语言对同一事物的命名上看语言符号的任意性。 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是任意的,同一个事物,不同的语言用不同的名称去指称就是最好的例证,比如,“书”,英语中称之为book,汉语中称之为shū,日语中称之为ほん,我们看不出“书”的本质即“装订成册的著作”与哪个声音形象有内在的、本质的联系,是与book有联系,与shū有联系,还是与ほん有联系,还是与其他某种语言里的名称有联系?我们完全看不出。这足以证明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的联系不是必然的、本质的,而完全是偶然的、任意的、社会共同约定俗成的,索绪尔又把这种任意性称之为不可论证性。但有人反驳,“索绪尔说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是任意的,那‘飞机’一词不就可以解释为‘飞行的机器’吗,难道这还是任意的吗?”我们应该明确一点,索绪尔指的符号的任意性广义上是包括绝对任意性和相对任意性两点的,所谓的绝对任意性是指一个单纯符号的所指/能指关系是具有不可论证性的,而相对任意性是指一个合成符号的所指/能指关系是可以通过它的次级单位的组合、聚合关系能够相对地论证的,上述以“飞机”为例对索绪尔观点的反驳并没有看到索绪尔论述合成符号时所阐述的可论证性即理据性的观点,而只是把索绪尔的任意性狭义地理解为绝对任意性而已。

语言符号的随意性和非随意性

语言符号的随意性和非随意性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非任意性 蒲河九年制学校郑娅 摘要: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非任意性是一个矛盾体的两个方面。它是语言表达形式和内在意义的统一体,因其施指形象和受指概念没有必然联系,故而具有较强的任意性,并主要表现为文中所列五个方面。但作为人类传承历史文明和进行交际沟通的重要手段和工具,语言符号又因具备被约定俗成的社会性全民性、其自身规律法则的系统性和文字表达上的理据性而表现出非任意和相对稳定的特点。 关键字:语言符号任意性非任意性 符号就是记号,是一种物质的、可感知的对象,它在认识和交际的过程中充当另一个对象的代表,其作用是被用来获知、储存和传达关于它所代表的对象的信息。语言无疑是一种符号,它靠声音形式和意义内容的结合表示客观外界、社会生活和精神领域中的事物、现象、性质、关系等。语言符号是概念和音响形象,即符号受指与符号施指的结合。符号受指是指概念,符号施指则是指印象形象。两者即彼此分离,又相互对立;即互为条件,有互为依存,共同构成语言符号统一体。 语言是声音和意义结合的统一体。从语言的本质来看,什么样的声音与什么样的意义结合并没有逻辑基础和内在

的规律。在声音和意义之间也没有必然的联系。这决定了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指语言符号的两个方面,即概念与音响形象之间不存在任何实质性的因果关联。符号施指的物质形式不取决于符号受指的物质形式,反之亦然。瑞士“现代语言之父”著名语言学家索绪尔这样界定“还需要注意(语言符号)任意性。不应该让人以为符号施指取决于说话者的自由选者;我们想说:它是无理据的,也就是说,相对于符号受指,即在现实中与它没有任何天然联系的符号受指而言,它是任意的。”符号的任意性可以通过以下五方面来说明。 第一,语言符号施指与语言符号受指之间不存在任何内在的、必然的联系,也就是说,就语言符号施指和语言符号受指之间的联系而言,只有任意性的存在。例如,“有语言,有抽象思维,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这一意义内容在汉语中用语言符号“人”表示,然而“人”这个符号和它所表示的意义并无必然联系,可以用“人”这个符号,也同样可以用“大”“六”等符号。同样的概念,在英语中用“human”表示,其中五个字母及其组合形式也并不与“人”的意义有任何关联。 第二,即便是语言中的拟声词,其概念与声响形式也不是一致的。人们习惯的认为自己听到的是自然物原本的声音因此其符号形式与物质意义之间应就有某种确定的、必然的

从网络语言看索绪尔语言符号的任意性

2011年第4期 36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从网络语言看索绪尔语言符号的任意性 谭敏 (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外语系,广西桂林541006) 【摘要】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贯穿索绪尔语言符号思想的一条重要原则,也是他的符号学理论的基本观点和创建结构主义的理论支柱。本文从新兴的网络语言入手,分析说明语言符号的绝对任意性与相对任意性是并存的,但绝对任意性第一位,相对任意性第二位。 【关键词】网络语言;索绪尔;语言符号;绝对任意性;相对任意性【中图分类号】H0-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24(2011)04-0036-04 Analysis on Saussure ’s Arbitrariness of Languag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yber Language TAN Min (Department of Foreign Languages,Lijiang College of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Guilin 541006,Guangxi,China )Abstract:As one of the fundamental characteristics in Saussure ’s theory of linguistic sign,arbitrariness is the basic viewpoint of the semiotics theory as well as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the structuralism.This paper,starting from analyzing the cyber language,discusses the integration of absolute arbitrariness and relative arbitrariness of linguistic sign.Meanwhile,it points out that the former is applicable to the birth of linguistic sign,the latter to the grammatical level. Key Words:Cyber language;Saussure;Linguistic sign;Absolute arbitrariness;Relative arbitrariness 结构主义的先驱,语言学家索绪尔认为语言是一种表达观念的符号系统,“符号的任意性”是语言符号的第一个头等重要的特性,它支配着整个语言的语言学。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学说是索绪尔创建结构主义的理论支柱,是理解索绪尔思想理论体系的关键。因此,多少年来,对任意性学说的研究经久不衰,显示了其强大的生命力,但也经常引起研究者们的不同见解乃至激烈的争论,其中争论的焦点集中在绝对任意性和相对任意性(即可论证性)的关系问题上。本文从新兴的网络语言入手,依据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分析说明绝对任意性与相对任意性是并存的,但绝对任意性第一位,相对任意性第二位,即从语言的产生层面看,音与义的关系完全是偶然的,是社会约定俗成的,而合成词或派生词——语言运用层面的体现,是相对可论证的。 一、网络语言及其基本分类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一种满足网民交际需要而形 成的特殊群体用语——网络语言应运而生。这种以虚拟的网络社区(如网络论坛、BBS 网络留言版、虚拟聊天室等)为依托的语言从形式上看,简洁、新奇、生动活泼、介于书面语和口语之间;从内容上看,即时、随意、信息量大,非常符合现代人追求效率、个性的要求。因此,作为对传统语言的补充,网络语言很快地被网民们所认可,它大致可分为以下七类。 1、缩略语 网民们将英语或汉语拼音变形而为缩略语,这种语言起初只是网民为了提高网上聊天的效率而采取的一种应急方式,久而久之就形成较为固定的网上用语了。这种缩略语不同于规范的英文或拼音缩略,甚至与之大相径庭,它所遵循的原则只是便捷,目的就是把一种复杂或不便表达的东西用一个或几个简单的字母表示出来。 (1)英语缩略语:btw (by the way ,顺便说一句),b4(before ,以前),IC (I see ,我明白了),lol (laugh out loud , ——————————————————————【收稿日期】2011-09-30 【作者简介】谭敏,女,广西桂林人;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外语系助教,硕士;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语言学。 第9卷第4期2011年12月Vol.9No.4 Dec.2011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JOURNAL OF NINGBO RADIO &TV UNIVERSITY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线条性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线条 性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线条性,是20世纪初瑞士的语言学家索绪尔作为语言符号的基本性质提出的。语言符号的这两个性质和语言符号的系统性密切相关。 符号的任意性就是指,作为符号系统的成员,单个语言符号的语音形式和意义之间没有自然属性上的必然联系,只有社会约定的关系。语言符号的最大侍 点是它的音与义的结合是任意的,由社会约定俗成。外国人学汉语碰到一个新词,无法从读音推知意义,也无法从意义推知读音。这说明音与义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音义结合的任意性是形成人类语言多样性的一个重要原因。不同语言可以用不同的音来表示相同的事物(如汉语的“shu”和英语的“book”),也可以用相同的、类似的音来表示不同的事物(如汉语的“哀”和英语的“I”)。这些都是符号任意性的表现。可是符号的任意性只是就创制符号时的情形说的。符号一旦进入交际,也就是某一语音形式与某一意义结合起来,表示某一特定的现实现象以后,它对使用的人来说就有强制性。如果不经过重新约定而擅自变更,就必然会受到社会的拒绝。战争期间夜间通行的口令是司令部规定以后颁发的。口令的制定是任意的,但既经颁发,大家都得遵守,不能更改。口令可以一天一换,语言的符号却是社会全体成员无时无刻不在使用的,不能随便乱改,否则就会乱套。而且符号本来就是约定的,只要大家接受,无所谓好坏,因而也没有变更的必要。所以虽说符号有任意性的特点,但每个人从出生的那天起,就落入一套现成的语言符号的网子里,只能被动地接受,没有要求更改的权利。 符号的线条性是指语言符号在使用中是以符号序列的形式出现,符号只能一个跟着一个依次出现,在时间的线条上绵延,不能在空间的面上铺开。 符号的任意性是就单个符号的音与义之间的相互关系来说的,符号的线条性使符号能够一个挨着一个进行组合,构成不同的结构。符号与符号的组合和单个符号中音义的结合有很大的区别,它不是任意的,而是有条件的,即可以论证和解释的。符号和符号的组合条件就是语言里的各种结构规则。比方“香菜”“香肠”“香瓜”“香油”等,都由两个最小的符号组合而成。“香”“菜”“肠”“瓜”“油”这些都是音义任意结合的符号,但它们之所以能组成“香菜”“香肠”“香瓜”“香油”却不是任意的,而是有道理可说的,可以从它们的组成中了解结合的条件。例如“香瓜”和“瓜香”就不一样,我们能够说出这种不一样的道理。这样,以任意性为基 础的符号处于有条件、有规则的联系之中,使语言具备有条理、可理解的性质。所以,线条性是语言符号系统分析的基础。

2_语言符号的任意性问题

2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问题 ——语言哲学的探索 2·0 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特征,我国许多普通语言学论著中都有提到。在西方,saUSSIire((普通语言学教程》第一部分,第一、二章①和Sapir《语言》的引论②都有相当的篇幅论述符号的“任意性”。Charles Hockett在1960年的一篇《论言语的起源》的论文中,列举人类信息传递的特征16条③,其中第8条是“任意性”,并把它解释为“非象似性”(non —iconicity)。理性主义语言学家如Chomsky不提“任意性”。近时文化人类学家Claude Levi —StraUSS则认为,“从先于经验(a priori)的角度看,语言符号是任意的;从后于经验(a poster ‘iori)的角度看,它不再是任意的。”④ 我以为L6vi—straUSS这一概括很有见地,可惜他除了一两个例子以外,没有理论的阐发。兹就这个问题论证如次。 2·1 语言是理性的行为,何以又包含任意性因素? 在远古时期,理性的人开始创造语言,经过分化和变易,成为世界上数以千计的语种。但是,语言学家可以从采集到的语料中,分析出语法规则、语音规则,以及语词的“组合”和“聚合”现象。这些规则既制约语言,又解释语言。语言学家据此立说,语言学习者以此为学习语言的门径。一个完全不懂某种语言的语言学家,凭他对这一语言的接触,不仅可以学会它,还可以分离出它的音位和词素,整理出它的语音和语法体系,编出以这一语言为一方的双语词典。这样的语言学家已经有过很多很多,他们的研究创立了近代语言学。这就从实际上说明语言具有 1.系统性(systematicity); 2.可分离性(discreteness); 3.可学会性(1ear。nability)。 以上三点之中,系统性是最根本的。如果只有分离性而无系统性,语言将是无数不相关连的单位,不仅学起来有很大困难,作为表达工具也非常笨拙。语言的系统性是存储于语言内部的规则体系,它的存在是语言学家发现的。这一发现的过程,正同科学家发现天体结构、物质结构、生物结构一样,是人用理智去分析和解释一部分客观世界的结果。语言学家发现语言的体系,是人对自身行为中的理智性的发现,也是对于理智性存在于语言行为中的肯定。 语言的理智性主要表现在——

浅谈对语言的任意性的认识

浅谈我对语言符号任意性的认识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指语言符号的音义联系并非是本质的,必然的,而是由社会成员共同约定的,一种意义为什么要用这个声音形式,而不用那种声音形式,这中间没有什么道理可言,完全是偶然的、任意的。语言符号和客观事物之间没有必然联系。语言符号的形式对于语言符号的意义而言,完全是任意的,人为规定的,没有逻辑联系,不可论证,不可解释。语言符号语音形式和意义内容的这种任意性联系,其根源就在于语言是社会性的,是社会的产物,是社会现象,由一定的社会决定的。 首先音义的结合是任意性的,即什么样的语音形式表达什么样的意义内容,什么样的意义内容用什么样的语音形式表现是任意的。世界上之所以有多达5500种语言,就是因为人类创造语言时在选择语音形式表达意义内容方面的不一致,因而形成了不同的语言。由于语言具有社会属性,不是自然的,语音形式和意义内容之间没有必然的本质的联系,完全是偶然的,不可解释的。 当然,说语言的音义结合具有任意性是就语言的主要方面说的,语言中有少部分词语的音义联系是可以解释的,不具有任意性,比如布谷鸟,汉语叫做“布谷”,英语是cuckoo,法语是coucou,匈牙利语是kakuk,古希腊语是kokkuk,这里关于布谷鸟的语音形式,五种语言都十分相似,是根据自然界的布谷鸟鸣叫的声音仿拟的结果,这些词的音义结合就具有一种可以解释的逻辑联系。章太炎在《国故论衡·言语缘起》一文中说,汉语的汉语的马、牛、鹊、雀、雁、鹅、

鸠等,都是模拟自然事物的声音构成的。不过,这种模拟词语的存在并不能说明语言的音义联系不具有任意性特点,因为纵观人类的语言,一方面,这种性质的模拟词语只占语言词汇系统中很少一部分,不具有系统性,客观世界中有声音可以模拟的事物毕竟是少数,另一方面,即使具有声音的事物,人类记录这些现象时,其词语并不都采用模拟的方式,有些语言采用模拟方式,有些语言不采用模拟方式。例如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问题

关于语言符号任意性问题的思考 王海峰 渤海大学中文系 04级11班 摘要:既然形式与内容的结合是任意的,我们就只能面对今天世界约有五千种语言的现实。如果把希望放在音与义的结合上,也就是说语言符号并不是都在古代产生的,随着社会的发展语言符号也在不断丰富发展。现在,社会出现了许多新名词,如“电脑、电视、股票”这些都是在古代没有的! 关键词:语言符号,社会认同,形式,内容,语音,语义,无理据性。 一、引言 语言符号,是在某一人类社会群体中形成的一种公认的、相互承认的交流符号。人类在交流的过程通过各种符号的组合,把无限的内容通过链条式或放射式传播开来①。那么,既然是在群体活动中被公认。因此,我认为语言来源与人类的生活活动,具有任意性的特征。 由于在人类活动的想象,古代当人们发现一棵树上有野果,他会发出一种声音,当然这时他不会定义式的把这种野果叫做什么,只是自然声音。那么,其他同伴听到他所发出这种声音就会寻声赶来,共同享用。而当下一次又有人发现此类野果,人的学习的机能便产生了作用,他也许就发出和上一次同伴找到这种野果发出同样的声音,这就是一种社会认同行为。天长日久只要看到这种野果,人们就会发出这种声音符号来叫同伴。当然人们看到不同的野果时,他们为了区别与别的野果他会发出另一种不同的声音。所以,语言符号在人类频繁的生活与交往中逐渐发展并丰富,而它的产生却没有什么规律性,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从这种现象中我们可以看到语言符号的产生有一种必然性,但决不是随意的,它的产生和发展是在一定的环境作用下的结果。如果是随意的,当人类看到第一个野果,根据自己的意志随意发出声音符号,那充其量只能叫做言语而不能形成语言。 二、语言符号语音的任意性 费尔迪南*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提到“他是语言活动事实的混杂的总体中一个十分确定的对象我们可以在循环中听觉形象和概念相联结的那确定的部分。它是语言活动的社会部分。个人以外的东西。个人独自不能创造语言,也不能改变语言,它只凭社会的成员间通过一种契约而存在”。也就是说言语是个人的,语言是社会的。语言做作为一种符号是具体事物的标记或符号。在社会中它具有符号的人为性、代替性、强制性的特征。如果我们把“太阳”这一语言符号,用别的声音来表示。那么,现在我们同样能明白这一事物是什么。可以说任意性是语言符号的最基本的原则。在这里语音的任意性是这一原则的、根本。首先,我们的知道语音是什么?语音就是一种声音,是说话的声音。语音是把人类的思维与外界事物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种声音符号,也可以称为媒介。它具有一定的能指性。例如,在汉语中人类把“太阳”称为“日”。而在英语中叫“sun”,在俄语中又称为“СОЛИЦЕ”。那么,“日”“sun”“СОЛИЦЕ”与“太阳”之间有什么关系呢?答案是否定的。我们可以用图表,如下: 语言符号(日、sun、СОЛИЦЕ) 事物(太阳)概念(发光的恒星天体) 在这三者之间,符号只对概念负责与事物没有直接的联系。在汉语中,如果人们默认为“sun”能表示这一概念那么同样能传递这样的信息。所以,语言符号在作为一种符号对具体事物进行

语言学概论-语言是符号系统练习(1)

语言学概论-语言是符号系统练习(1)

语言是符号系统练习 一、名词解释 1.符号 2.符号的任意性 3.语言符号 4.语言的层级体系 5.组合关系 6.聚合关系 7.语言能力 二、填空题 1.任何符号,都是由和两个方面构成的。2.语言符号是和的统一体,声音是语言符号的。 3.用什么样的语音形式代表什么样的意义,完全是由使用这种语言的社会成员。 4.语言符号具有和特点。 5.语言的底层是一套,上层是和,可以分为若干级,第一级是,第二级是,第三级是。 6.语言系统中的所有符号,既可以同别的符号组合,又可以被别的符号替换,符号之间的这两种关系是和。

7.人类之所以具有语言而动物没有,是因为人类具有能力和能力。 三、判断题 1.任何一种符号,都是由内容和意义两个方面构成的。() 2.从本质上看,语言其实是一种符号系统。()3.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特点,就是说我们平时说话用什么样的语音代表什么样的意义是自由的,不受任何约束。() 4.语言符号可以拆卸拼装,重复使用。() 5.语言符号是由大大小小的单位按一定规则构成的。() 6.通过符号的任意性特点,我们可以解释为什么人类社会有各种各样的语言。() 7.语言系统是由不同层级构成的,低一级的单位少,组成高一级后数量翻番增加。() 8.鹦鹉、八哥都会说话,有的甚至还会背古诗,可见,动物也有语言能力。() 9.语言是人类和动物相区别的标志之一。()10.动物掌握“语言”是先天的本领,人类掌握语言则需要后天的学习。() 四、问答题

1.举例说明什么是符号、符号是由哪些因素构成的?2.为什么说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 3.人类选择语音作为语言的形式,同其它形式相比,语音形式有什么优点? 4.为什么说语言符号的形式和意义之间没有本质联系? 5.同样表示“父亲”、“母亲”,汉语用“bàba”、“mām ɑ”表示,英语用father、mother表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呢? 6.为什么人类会有如此多样的语言? 7.为什么说语言符号在所有符号中是最重要、最复杂的一种? 8.语言符号的系统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9.举例什么什么是组合关系,什么是聚合关系。10.人类的语言能力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1.人类语言和动物的“语言”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一、名词解释 1.符号 符号,就是指代某种事物的标记,记号,它是由一个社

浅谈语言符号的绝对任意性和相对任意性

浅谈语言符号的绝对任意性和相对任意性 摘要 语言符号创制时的这种任意性又叫规定性。语言符号系统正是基于这种任意性而建立起来的。但这并不是说语言系统中的每个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的结合都是任意的无理据的。实际上语言系统中只有一部分符号是绝对任意的,其他的符号是可以论证的。 关键字 绝对:相对:任意性

Abstract When creating the kind of language sign arbitrariness and that stipulation. Language is based on this kind of facultative symbol system was set up. But this is not to say that the language of the system of language sign of each refers to the combination of and is referred to any unreasonable according to. In fact the language system only part of the symbol is absolutely random, the other is the sign of can be proved.. Key words absolute:relative:random

我们把概念和音响形象的结合叫做符号。符号是能指和所指的结合,符号的最主要性质就是它的能指和所指的结合是任意的,二者之间没有任何的“自然”联系,没有依据可言。完全是约定俗成的。例如;为什么用rén这串声音与“人”的意义结合来表示能够用两条腿走路、能进行劳作、有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的高级动物,二者之间的结合完全没有理据可言。语言符号创制时的这种任意性又叫规定性。语言符号系统正是基于这种任意性而建立起来的。但这并不是说语言系统中的每个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的结合都是任意的无理据的。实际上语言系统中只有一部分符号是绝对任意的,其他的符号是可以论证的。例如:“telephone”(电话)、“leadership”(领导阶层)会使人联想到“tele-”(与电有关的词头)、“phone”听筒、“leader”(领导者)、“-ship”(加于名词、形容词后表示“…的状态”;加于名词后表示“…的技能”、“…术”等意思)。因此telephone、leadership这两个词是相对可以论证的。同样在汉语中尤其是现代汉语中存在的大量的合成词就是相对可以论证的。例如:彩电、领袖、开关等。类似于上述的种种类型的词他们在构成的时候都有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所使用的语素是早已经存在的,而合成词的构成能充分的反应出具有相对可论证性就是因为合成词的构成广泛应用的是词根复合法。语言系统中会出现这种符号的相对可论证性并不是出于无意的而是刻意而为的。 “整个语言系统都是以符号的任意性的不合理原则为基础的。这个原则漫无目的的加以应用,结果将会弄得非常复杂,但是人们的心理给一大堆符号的某些部分带来一种秩序和规律性的原则,这就是相对可论证性的作用。”【1】但是这种相对可论证性是不是绝对的科学的、合理的就该另当别论了,比如上面的例子中提到的“leadership”并不完全是“leader”和“-ship”的简单的组合。这是一个1﹢1≠2的问题,“leadership”作为一个整体它的价值并不等于构成它的各要素意义的简单相加。所以我认为语言系统中之所以部分符号具有这种相对的可论证性大部分是出于人们的心理原因。比如说现代汉语中新词就能很好的解释这点,新词的构成广泛应用的是词根符合法,构成新词的各要素都是基本词汇中一些构词能力强的语素。随着时代的发展新事物新概念层出不穷,1

语言学概论 语言是符号系统练习(1)

语言是符号系统练习 一、名词解释 1.符号 2.符号的任意性 3.语言符号 4.语言的层级体系 5.组合关系 6.聚合关系 7.语言能力 二、填空题 1.任何符号,都是由和两个方面构成的。 2.语言符号是和的统一体,声音是语言符号的。 3.用什么样的语音形式代表什么样的意义,完全是由使用这种语言的社会成员。 4.语言符号具有和特点。 5.语言的底层是一套,上层是和,可以分为若干级,第一级是,第二级是,第三级是。 6.语言系统中的所有符号,既可以同别的符号组合,又可以被别的符号替换,符号之间的这两种关系是和。 7.人类之所以具有语言而动物没有,是因为人类具有能力和能力。 三、判断题 1.任何一种符号,都是由内容和意义两个方面构成的。() 2.从本质上看,语言其实是一种符号系统。() 3.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特点,就是说我们平时说话用什么样的语音代表什么样的意义是自由的,不受任何约束。() 4.语言符号可以拆卸拼装,重复使用。() 5.语言符号是由大大小小的单位按一定规则构成的。() 6.通过符号的任意性特点,我们可以解释为什么人类社会有各种各样的语言。() 7.语言系统是由不同层级构成的,低一级的单位少,组成高一级后数量翻番增加。() 8.鹦鹉、八哥都会说话,有的甚至还会背古诗,可见,动物也有语言能力。() 9.语言是人类和动物相区别的标志之一。() 10.动物掌握“语言”是先天的本领,人类掌握语言则需要后天的学习。() 四、问答题 1.举例说明什么是符号、符号是由哪些因素构成的? 2.为什么说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 3.人类选择语音作为语言的形式,同其它形式相比,语音形式有什么优点? 4.为什么说语言符号的形式和意义之间没有本质联系? 5.同样表示“父亲”、“母亲”,汉语用“bàba”、“māmɑ”表示,英语用father、mother表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呢? 6.为什么人类会有如此多样的语言? 7.为什么说语言符号在所有符号中是最重要、最复杂的一种? 8.语言符号的系统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9.举例什么什么是组合关系,什么是聚合关系。 10.人类的语言能力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任意性是就语言符号的音与义的相互关系来说的[终稿]

任意性是就语言符号的音与义的相互关系来说的[终稿] 浅谈语言符号的任意性 班级:09汉语言文学3班姓名:刘芸学号:SY0901342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和进行思维的工具。同时,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这也是语言本身的性质和特点。所谓符号,就是指标记事物的记号,人类用来交际的语言不是实在的事物,而是代表事物的符号,整个语言就是由这种符号组成的一个系统。语言符号是声音和意义相结合的统一体,声音是它的物质形式。 符号的的一个特点是,它和自己所代表的事物是两回事,相互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因此,语言符号中的形式和意思的结合,也就是声音和意义的相互对应完全是由社会“约定俗成”的,而不是它们之间有什么必然的、本质的联系。 语言的产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早期人类在使用最初的语言进行交流的时候,更多考虑的是如何让对方明白自己的意思,如何让记事变得简单明了。因此,早期语言通常都是运用最简捷直白的形式来表达,从而在短时间内能够流通于生活群体内,久而久之,形成固定的语言表达法。由此看来,语言的形成便成为了一个契约,语言遵守的是人们的约定,其本身并不具有自然的规律。 同时,文字的产生晚于语言,而这里讨论的语言是语音与文字的统一体,与单纯的说话不同。那么,在语言,即“说话”进行了相当长时间的发展之后,文字才人为地进入了整个的语言体系。也就是说,文字是赋予语音之上的。那么在语音早已定型的状态下,文字的形式必然不可能跟语音有任何实际的内在自然联造字”,所以,人的主观能系。语言体系的形成,其中其最大作用的就是人的“ 动性在这之中达到了最大的发挥,这种作用即为语言的“约定俗成”。

语言符号任意性

任意性是就语言符号的音与义的相互关系来说的,即音、义的结合是由现实现象的性质决定的,还是由社会约定的?就是说,它们之间有没有必然的联系?现在一般的看法是:语言符号的音义关系是由社会约定的,用什么样的“音”去表达什么样的“义”,人们说不出道理,完全由社会约定,因而这种音义的任意性关系又叫约定性。比方说“人”,汉语说rén,英语说person,或man和woman,相互间的语音差别很大,但它们所表达的意义一样,说明不同的音可以表达相同的意义;同样,相同或相似的音在不同的语言中也可以表达不同的意义,如ai,汉语中表达的是哀、爱、矮……,在英语中表达的是“我”(I);英语的bye-bye(再见)与汉语的拜拜、排排等的语音相似。人们根据诸如此类的现象得出结论,认为什么样的音和什么样的义相结合构成语言符号完全由社会约定,因而简称为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或约定性;一般的语言学著作都用荀子的“名无固实,约之以命实,约定俗成谓之实名”的“约定俗成”四字来说明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特点。人们都非常推崇荀子“约定俗成”的学说,认为这一认识比西方语言学家还要早二千多年。 荀子的约定俗成说出了语言符号的本质:第一,语言符号的语音形式和意义内容之间没有必然的、本质的联系,完全是任意的。第二,用什么样的声音形式表达什么样的意义,什么样的意义用什么样的语音表达,是由社会全体成员共同约定并共同遵守的。荀子的“约定俗成”观点,说明了语言音义之间的联系不是天然的,而是社会成员约定的,说明了语言实际上就是一种约定的符号,反映了音义联系的实质。人们都非常推崇荀子“约定俗成”的学说,认为这一认识比西方语言学家还要早二千多年。任意性或约定俗成是构成语言符号的一个最基本的条件。 任意性或约定俗成是构成语言符号的一个最基本的条件。 符号的任意性特点是就语言起源时的情况来说的,指最初用什么样的语音形式代表客观事物现象这个意义内容是任意的,不是说人们可以对语义内容作随意解释。符号的音义关系一经社会约定而进入交际之后,它对人们就有强制性,每一个人都只能乖乖地接受它,个人绝不能随意更改,也无权更改,即使是那些“一言九鼎”的权威,如皇帝、总统等等也不例外,都只能接受社会已经约定的符号。所以,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强制性是对立的统一,人们不能借口任意性而随意更改已经约定的音义关系。约定俗成前可以说有任意性,约定俗成后则具有了强制性。假如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好恶来使用语言,如果这种任意性没有任何规定性,没有强制性,各人可以自说自话,乱说一套,比如把“死”说成“活”,把“高”说成“矮”,把“香”说成“臭”,等等,那么结果是谁也听不懂谁的话,语言交际就无法进行,语言也就不可能成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了。 语言属于制度文化,作为一种“制度”,它首先是人类创造的,但在社会实践中,它又要求社会全体成员共同遵守有关制度,这种制度对所有的人具有一种强制性,决没有自由。我们今天来观察语言,思考语言的音义关系,无论你认为它合理还是不合理,都得遵循这种制度。一个小孩刚刚学说话,其行为从一开始就属于一种强制,比如天天让他叫(某人)“爸爸”,通过多次反复强制,他就把“爸爸”和某个人固定联系起来了。小孩学会的每一个单词、每一个句子,都是这样具有强制性的,决没有半点自由! 在此我们可举两个例子来说明这种制度对人们的影响。据说,美国铁路两条铁轨之间的距离是4英尺又8.5英寸,为什么会定下这样一个奇怪的标准呢?原来这是英国人制定的铁路标准,而美国的铁路最早是由英国人修建的,而英国的铁路是由建电车轨道的人设计的。

语言学概论复习(全)

一.填空题(20个空,20分) 1、中国传统语文学的三个部门为:音韵学、文字学、训诂学 2、西方传统语言学以古希腊-罗马为主。 3、历史比较语言学的诞生标志着语言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4、语言的社会功能表现为语言的信息传递功能、语言的人际互动功能。 5、语言习得的临界期表明语言具有先天生理和后天社会属性。 6、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和线条性。 7、语义角色可以分为:物体与动程两种基本的类型 8、动程可以分为动作、性质/状态、使动三种基本的大类。 9、物体可以分为施事、受事、与事、主事、致事等大类。 10、言语行为可以分为言内行为、言外行为、言后行为三个环节。 11、文字的产生经历了实物记事、图画记事、刻画符号、原始的图画文字等几个阶段。 二.名词解释(5个,20分) 1.语言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思维工具,它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符号体系。世界语言十分复杂,专家估计大约有5000-7000种。也有人认为只有两三千种。 2.形态 在某些语言中,词与词组合时形式要发生变化。同一个词与不同的词组合就有不同的变化,这些不同的变化形成一个聚合,叫做词形变化或者形态。概而言之,通过改变词的外在形式来表示某种语法意义的语法手段叫形态。词形变化或者说形态是词进入组合结构关系所要求的,其综合反映词的句法功能,因此完全可以作为划分词类的依据。 3.底层 一种语言被另一种语言替换,被替换的语言留在替换语言中的成分,被称作“底层”。底层最主要的表现有两点:一是被替代语言社团的一些特殊发音习惯。比如我国浙江、上海郊区、福建、广东等地都有一种浊塞音声母,出现这种特殊音值的汉语方言刚好都处于壮侗族先民居住的地方,而壮侗语是具有成系统的浊内爆音声母的语言。所以认为汉语方言中出现的浊内爆音是壮侗语留在汉语中的底层。另一个常见的表现是地名,地名最容易留下被替代语言的痕迹,例如东北的“哈尔滨”、“齐齐哈尔”等等是满语的残留。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