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电工学》秦曾煌第六版上下册课后答案.......

《电工学》秦曾煌第六版上下册课后答案.......

《电工学》秦曾煌第六版上下册课后答案.......
《电工学》秦曾煌第六版上下册课后答案.......

1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定律

1.5 电源有载工作、开路与短路

电源发出功率P E =

1.5.2

在图2中,已知I1= 3mA,I2 = 1mA.试确定电路元件3中的电流I3和其两端电压U3,并说明它是电源还是负载。校验整个电路的功率是否平衡。

[解] 首先根据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列出

图2: 习题1.5.2图

?I1 + I2 ?I3= 0

?3 + 1 ?I3= 0

可求得I3= ?2mA, I3的实际方向与图中的参考方向相反。

根据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可得

U3 = (30 + 10 ×103 ×3 ×10?3 )V = 60V

其次确定电源还是负载:

1 从电压和电流的实际方向判定:

电路元件3 80V元件30V元件电流I3从“+”端流出,故为电源;

电流I2从“+”端流出,故为电源;电流I1从“+”端流出,故为负载。

2 从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判别:

电路元件3 U3和I3的参考方向相同P= U3I3 = 60 ×(?2) ×10?3W =?120 ×10?3W (负值),故为电源;

80V元件U2和I2的参考方向相反P = U2I2 = 80 ×1 ×10?3W =

80 ×10?3W (正值),故为电源;

30V元件U1和I1参考方向相同P= U1I1 = 30 ×3 ×10?3 W = 90 ×

10?3W (正值),故为负载。

两者结果一致。最后

校验功率平衡:电阻

消耗功率:

2 2

= R1I1 = 10 ×3 mW = 90mW

P R

1

2 2

= R2I2 = 20 ×1 mW = 20mW

P R

2

电源发出功率:

P E = U2I2 + U3I3 = (80 + 120)mW = 200mW 负载取用和电阻损耗功率:

P = U1I1 + R1 I2 + R2I2 = (90 + 90 + 20)mW = 200mW

1 2

两者平衡

1.6 基尔霍夫定律

1.6.2

试求图6所示部分电路中电流I、I1和电阻R,设U ab = 0。

[解] 由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可知,I= 6A。

由于设U ab = 0,可得

I1= ?1A

6

A = 3A

I2= I3 =

2

图6: 习题1.6.2图

并得出

I 4 = I 1 + I 3 = (?1 + 3)A = 2A I 5 = I ? I 4 = (6 ? 2)A = 4A

I 5R = I 4 × 1

R =

I 4 I 5 2

= = 0.5? 4

1.7 电路中电位的概念及计算

1.7.4

[解]

在图7中,求A 点电位V A 。

图 7: 习题1.7.4图

I 1 ? I 2 ? I 3 = 0

(1) 50 ? V A

I 1 =

(2) 10

I 2 =

V A ? (?50) (3) 5

V A

将式(2)、(3)、(4)代入式(1),得

I 3 =

(4)

20

50 ? V A V A + 50 V A

10

? 5 ? 20 = 0

V A = ?14.3V

× R R R 2 电路的分析方法

2.1 电阻串并联接的等效变换

2.1.1

在 图1所 示 的 电 路 中 ,E = 6V ,R 1 = 6?,R 2 = 3?,R 3 = 4?,R 4 = 3?,R 5 = 1?,试求I 3 和I 4。 [解]

图 1: 习题2.1.1图

本 题 通 过 电 阻 的 串 联 和 并 联 可 化 为 单 回 路 电 路 计 算 。R 1 和R 4并 联 而 后 与R 3 串联,得出的等效电阻R 1,3,4 和R 2并联,最后与电源及R 5组成单回路电路, 于是得出电源中电流

E

I =

R 2 (R 3 +

R 1R 4 )

R 5 +

R 1 + R 4 14

R 2 + (R 3 +

1 6

) + R 4

=

3 (

4 + 6 × 3 )

1 +

6 + 3 6 × 3

= 2A 3 + (4 + )

6 + 3

而后应用分流公式得出I 3和I 4

I 3 =

R 2

R 1 R 4 I =

3

6 × 3 2

× 2A = 3

A

R 2 + R 3 +

1

+ R 4 3 + 4 +

6 + 3 R 1

6 2 4 I 4 = ? 1

+ R 4 I 3 = ? 6 + 3 × 3 A = ? 9 A

I 4的实际方向与图中的参考方向相反。

2.1.2

有 一 无 源 二 端 电 阻 网 络[图2(a )], 通 过 实 验 测 得 : 当U = 10V 时 ,I = 2A ;并已知该电阻网络由四个3?的电阻构成,试问这四个电阻是如何连接的? [解]

图 2: 习题2.1.2图

按题意,总电阻为

U R =

= I 10

? = 5? 2

四个3?电阻的连接方法如图2(b )所示。

2.1.3

在图3中,R 1 = R 2 = R 3 = R 4 = 300?,R 5 = 600?,试求开关S 断开和闭和 时a 和b 之间的等效电阻。 [解]

图 3: 习题2.1.3图 当开关S 断开时,R 1与R 3串联

后与R 5 并联,R 2与R 4 串联后也与R 5并联,故

5

R 有

R ab = R 5//(R 1 + R 3)//(R 2 + R 4 )

1

=

1

6001 + +

300 + 300 1 300 + 300

= 200 ?

当S 闭合时,则有

R ab = [(R 1//R 2) + (R 3//R 4 )]//R 5

1

=

1

R +

R 1 R 2 R 1 + R 2

=

1 +

1 R 3 R 4 +

R 3 + R 4

1

1 600 300 × 300 +

300 × 300

= 200 ?

300 + 300 300 + 300

2.3 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

计算图9中的电压U 5。 [解]

图 9: 习题2.3.4图

R 2R 3 6 × 4 R 1,2,3 = R 1 +

2

+ R 3

= (0.6 + )? = 3? 6 + 4 将U 1和R 1,2,3 与U 4和R 4都化为电流源,如图9(a)所示。

将图9(a)化简为图9(b)所示。其中

I S = I S1 + I S2 = (5 + 10)A = 15A

R1,2,3R

43 ×0.2 3

R0 =

R1,2,3

R0+ R4

=?=?

3 + 0.2 16

3

16 45

I5=

R0 + R5I S =

3

16

45

×15A =

19

A

+ 1

U5 = R5 I5 = 1 ×

19

V = 2.37V

2.4 支路电流法

2.4.2

试用支路电流法和结点电压法求图11所示电路中的各支路电流,并求三个电源的输出功率和负载电阻R L取用的功率。两个电压源的内阻分别为0.8 ?和0.4 ?。

[解]

图11: 习题2.4.2图

三个方程即可,即

120 ? 0.8I 1 + 0.4I 2 ? 116 = 0 120 ? 0.8I 1 ? 4I = 0

解之,得

I 1 + I 2 + 10 ? I = 0

I 1 = 9.38A I 2 = 8.75A

I = 28.13A

(2) 用结点电压法计算

120

116 +

+ 10 U ab = 0.8 0.4 V = 112.5V 1 + 0.8 1 1

+ 0.4 4

而后按各支路电流的参考方向应用有源电路的欧姆定律可求得

I 1 =

I 2 = 120 ? 112.5

A = 9.38A

0.8 116 ? 112.5

A = 8.75A

0.4

I =

U ab R L 112.5 = 4

A = 28.13A

(3) 计算功率

三个电源的输出功率分别为

P1=112.5 ×9.38W = 1055W

P2=112.5 ×8.75W = 984W

P3=112.5 ×10W = 1125W

P1+P2 + P3 = (1055 + 984 + 1125)W = 3164W

负载电阻R L取用的功率为

P = 112.5 ×28.13W = 3164W

两者平衡。

2.5 结点电压法

2.5.3

电路如图14(a)所示,试用结点电压法求电阻R L上的电压U,并计算理想电流源的功率。

[解]

图14: 习题2.5.3图

将与4A理想电流源串联的电阻除去(短接)和与16V 理想电压源并联的8?电阻除去(断开),并不影响电阻R L上的电压U,这样简化后的电路如图14(b)所示,由此得

16

4 +

U =

1

+

41

4

1

V = 12.8V +

4 8

计算理想电流源的功率时,不能除去4?电阻,其上电压U4 = 4 ×4V = 16V ,并

的功率则为

P S = 28.8 ×4W = 115.2W (发出功率)

2.6 叠加定理

2.6.1

在图15中,(1)当将开关S合在a点时,求电流I1、I2和I3;(2)当将开关S合在b点时,利用(1)的结果,用叠加定理计算电流I1、I2和I3。

[解]

I 0

×

图 15: 习题2.6.1图

(1) 当将开关S 合在a 点时,应用结点电压法计算:

130 120

+ U = 2 2 V = 100V 1 1 1 + + 2 2 4

I 1 =

I 2 =

I 3 = 130 ? 100

A = 15A

2 120 ? 100

A = 10A

2 100

A = 25A 4

(2) 当将开关S 合在b 点时,应用叠加原理计算。在图15(b)中是20V 电源单独

作用时的电路,其中各电流为

I 1

= 4 2 + 4

× 6A = 4A 20 2 =

2 4 2 +

2 + 4 2

A = 6A

I0 3 =

2 + 4

×6A = 2A

130V 和120V 两个电源共同作用(20V 电源除去)时的各电流即为(1)中的电流,于是得出

I1 = (15 ?4)A = 11A

I2 = (10 + 6)A = 16A

I3 = (25 + 2)A = 27A

2.7 戴维南定理与诺顿定理

2.7.1

应用戴维宁定理计算图20(a)中1?电阻中的电流。

[解]

图20: 习题2.7.1图

将与10A理想电流源串联的2?电阻除去(短接),该支路中的电流仍为10A;将与10V 理想电压源并联的5?电阻除去(断开),该两端的电压仍为10V 。因此,除去这两个电阻后不会影响1?电阻中的电流I,但电路可得到简化[图20(b)],计算方便。

应用戴维宁定理对图20(b)的电路求等效电源的电动势(即开路电压U0)和内阻R0。

由图20(c)得

由图20(d)得所以1?电阻中的电流

U 0

=

( 4

×10 ?10)V = 30V

R0 = 4?

I =

U0

=

R0 + 1

30

4 + 1

A = 6A

2.7.5

用戴维宁定理计算图22(a)所示电路中的电流I。

[解]

图22: 习题2.7.5图

(1) 用戴维宁定理将图22(a)化为等效电源,如图22(b)所示。

(2) 由图22(c)计算等效电源的电动势E ,即开路电压U 0

U 0 = E = (20 ? 150 + 120)V = ?10V

(3) 由图22(d)计算等效电源的内阻R 0

R 0 = 0

(4) 由图22(b)计算电流I

E I =

R 0 + 10

= ?10 10

A = ?1A

2.7.7

在图23中,(1)试求电流I ;(2)计算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的功率,并说明 是取用的还是发出的功率。 [解]

图 23: 习题2.7.7图

(1) 应用戴维宁定理计算电流I

U ab 0 = (3 × 5 ? 5)V = 10V R 0 = 3?

10 I =

(2) 理想电压源的电流和功率

2 + 3

5

A = 2A

I E = I 4 ? I = ( 4

? 2)A = ?0.75A

I E 的实际方向与图中相反,流入电压源的“+”端,故该电压源为负载。

P E = 5 × 0.75W = 3.75W (取用)

理想电流源的电压和功率为

U S = [2 × 5 + 3(5 ? 2)]V = 19V P S = 19 × 5W = 95W (发出)

R

2.7.8

电路如图24(a)所示,试计算电阻R L 上的电流I L ;(1)用戴维宁定理;(2)用诺 顿定理。 [解]

图 24: 习题2.7.8图

(1) 应用戴维宁定理求I L

E = U ab 0 = U ? R 3I = (32 ? 8 × 2)V = 16V R 0 = R 3 = 8? I L

=

(2) 应用诺顿定理求I L

E R L + R 0 16

= A = 0.5A 24 + 8

U I S = I abS =

3

R 0 32

? I = ( 8 ? 2)A = 2A

8 I L

=

R L + R 0 I S = 24 + 8

× 2A = 0.5A

2.7.10

试求图26所示电路中的电流I 。 [解]

图 26: 习题2.7.10图

用戴维宁定理计算。 (1) 求ab 间的开路电压U 0

a 点电位V a 可用结点电压法计算

?24

+ 48

b 点电位

V a = 6

6 1 1 1 + + 6 6 6

V = 8V 12 + ?24 V b = 2 3 V = ?2V 1 1 1 + + 2 6 3

U 0 = E = V a ? V b = [8 ? (?2)]V =

10V

(2) 求ab 间开路后其间的等效内阻R 0

将电压源短路后可见,右边三个6?电阻并联,左边2?,6?,3?三个电阻

也并联,而后两者串联,即得

1 R 0 =

1 +

k ? = (2 + 1)k ? = 3k ?

1 + 1 + 1 1 1 1 + +

(3) 求电流I

6 6 6

U 0

2 6 3

10

?3

R0 + R(3 + 2) ×103

V = 18V

3 电路的暂态分析

3.2 储能元件与换路定则

3.3.4

有一线性无源二端网络N [图5(a)],其中储能元件未储有能量,当输入电流i[其波形如图5(b)所示]后,其两端电压u的波形如图5(c)所示。(1)写出u的指数式;(2)画出该网络的电路,并确定元件的参数值。

[解]

图5: 习题3.3.4图

3

(1) 由图5(c)可得

t = 0 ~ τ 时

?

u = 2(1 ? e

t

τ )V

u (τ ) = 2(1 ? 0.368)V = 2 × 0.632V = 1.264V

t = τ ~ ∞时

?

u = 1.264e

(2) 该网络的电路如图5(d)所示。因

(t ? 1) V u (∞) = Ri = 2V

R × 1 = 2 R = 2?

τ = RC 1 = 2C C = 0.5F

3.4 一阶线性电路暂态分析的三要素法

3.4.3

电路如图9所示,换路前已处于稳态,试求换路后(t ≥ 0)的u c 。 [解]

图 9: 习题3.4.3图

本题应用三要素法计算。 (1) 确定初始值

u c (0+ ) = u c (0? ) = (20 × 10

× 1 × 10?3 ? 10)V = 10V

(2) 确定稳态值

u c (∞) = (3) 确定时间常数

?

10 3 10 + 10 + 20

× 1 × 10?

× 20 × 103

? ? 10

V = ?5V

将理想电流源开路,理想电压源短路。从电容元件两端看进去的等效电

3

阻为

20 × (10 + 10) R 0 = 20 + (10 + 10)

k ? = 10k ?

故 于是得出

τ = R 0C = 10 × 103 × 10 × 10?6s = 0.1s t

?

u c = u c (∞) + [u c (0+ ) ? u c (∞)]e τ

t

3.4.4

?

= ?5 + [10 ? (?5)]e = (?5 + 15e ?10t )V

3.6.2

电路如图14所示,在换路前已处于稳态。当将开关从1的位置扳到2的位置 后,试求i 和i L 。

图 14: 习题3.6.2图

(1) 确定初始值

i (0? ) =

? 9 A = ? A 1 +

2 × 1 5

2 + 1

2 9 6

i L (0+ ) = i L (0? ) = 2 + 1 × (? 5 )A = ? 5 A

在此注意,i (0+ ) = i (0? )。

i (0+ )由基尔霍夫电压定律计算,即

3 = ×i (0+ ) + 2[i (0+ ) ? i L (0+ )]

6

3 = i (0+ ) + 2[i (0+ ) + 5 ]

12

[解]

× × 3 = 3i (0+ ) +

5

1

i (0+ ) = 5 A

(2) 确定稳态值

3 9

i (∞) = 2 1 A = 5

1 +

2 + 1 2 9 6

i L (∞) =

2 + 1 × 5 A = 5 A

(3) 确定时间常数

L

τ = =

R 0

3 9

2 1 = 5 1 +

2 + 1

《电工学》曾煌第六版上下册课后答案.......

1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定律1.5 电源有载工作、开路与短路电源发出功率P E = 1.5.2 在图2中,已知I 1 = 3mA,I2 = 1mA.试确定电路元件3中的电流I3和其两端 电压U 3 ,并说明它是电源还是负载。校验整个电路的功率是否平衡。 [解] 首先根据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列出 图2: 习题1.5.2图 ?I1 + I2 ?I3= 0 ?3 + 1 ?I3= 0 可求得I 3 = ?2mA, I3的实际方向与图中的参考方向相反。 根据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可得 U3 = (30 + 10 ×103 ×3 ×10?3 )V = 60V 其次确定电源还是负载: 1 从电压和电流的实际方向判定: 电路元件3 80V元件30V元件电流I 3 从“+”端流出,故为电源; 电流I 2 从“+”端流出,故为电源; 电流I 1 从“+”端流出,故为负载。 2 从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判别: 电路元件3 U 3和I 3 的参考方向相同P= U 3 I3 = 60 ×(?2) ×10?3W = ?120 ×10?3W (负值),故为电源; 80V元件U2和I2的参考方向相反P = U2I2 = 80 ×1 ×10?3W = 80 ×10?3W (正值),故为电源; 30V元件U1和I1参考方向相同P= U1I1 = 30 ×3 ×10?3 W = 90 ×10?3W (正值),故为负载。 两者结果一致。最后

校验功率平衡:电阻 消耗功率: 2 2 P R 1 = R1I1 = 10 ×3 mW = 90mW 2 2 P R 2 = R2I2 = 20 ×1 mW = 20mW 电源发出功率: P E = U2I2 + U3I3 = (80 + 120)mW = 200mW 负载取用和电阻损耗功率: P = U1I1 + R1 I2 + R2I2 = (90 + 90 + 20)mW = 200mW 1 2 两者平衡 1.6 基尔霍夫定律 1.6.2 试求图6所示部分电路中电流I、I 1和电阻R,设U ab = 0。 [解] 由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可知,I= 6A。 由于设U ab = 0,可得 I1= ?1A 6 I2= I3 = 2 A = 3A 图6: 习题1.6.2图 并得出 I4= I1 + I3 = (?1 + 3)A = 2A I5= I ?I4 = (6 ?2)A = 4A 因

模拟电路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详解

习题1-1欲使二极管具有良好的单向导电性,管子的正 向电阻和反向电阻分别为大一些好,还是小一些好? 答:二极管的正向电阻越小越好,反向电阻越大越好。理想二极管的 正向电阻等于零,反向电阻等于无穷大。 习题1-2 假设一个二极管在50C时的反向电流为10卩A,试问它在 20C和80C时的反向电流大约分别为多大?已知温度每升高10C, 反向电流大致增加一倍。 解:在20C时的反向电流约为:2°汉10卩A= 1.254 A 3 在80C时的反向电流约为: 2 10」A二80」A N7 习题1-3某二极管的伏安特性如图(a)所示: ①如在二极管两端通过1k?的电阻加上1.5V的电压,如图 (b),此时二极管的电流I和电压U各为多少? ②如将图(b)中的1.5V电压改为3V,贝V二极管的电流和电 压各为多少? 解:根据图解法求解 ①电源电压为1.5V时 1.5 二U I I 0.8A, U 0.7V ②电源电压为3V时 U I (b) I 2.2A, U 0.8V 可见,当二极管正向导通后,如电源电压增大,贝匸 极管的电流随之增大,但管子两端的电压变化不大。 1.5V 1k?

习题1-4 已知在下图中,U| = 10sin? t (V), R L=1k?,试对应地画出二极管的电流i D、电压u D以及输出电压u O的波 形,并在波形图上标出幅值。设二极管的正向压降和反向 习题1-5 欲使稳压管具有良好的稳压特性,它的工作电 流I Z、动态电阻X Z以及温度系数a u,是大一些好还是小一一些好?答:动态电阻r Z愈小,则当稳压管的电流变化时稳压管的电压变化量愈小,稳压性能愈好。 一般来说,对同一个稳压管而言,工作电流I Z愈大, 则其动态内阻愈小,稳压性能也愈好。但应注意不要超过其额定功耗,以免损坏稳压管。 温度系数a u的绝对值愈小,表示当温度变化时,稳压管的电压变化的百分比愈小,则稳压性能愈好。

秦曾煌 电工学下册 电子技术课后答案

第14章 本书包括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暂态分析、正弦交流电路、三相电路、磁路与铁心线圈电路、交流电动机、直流电动机、控制电机、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可编程控制器及其应用等内容。 晶体管起放大作用的外部条件,发射结必须正向偏置,集电结反向偏置。 晶体管放大作用的实质是利用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的电流分配关系实现能量转换。 2.晶体管的电流分配关系 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时,其各极电流关系如下: C B I I β≈ (1)E B C B I I I I β=+=+ C C B B I I I I ββ?= = ? 3.晶体管的特性曲线和三个工作区域 (1)晶体管的输入特性曲线: 晶体管的输入特性曲线反映了当UCE 等于某个电压时,B I 和BE U 之间的关系。晶体管的输入特性也存在一个死区电压。当发射结处于的正向偏压大于死区电压时,晶体管才会出现B I ,且B I 随BE U 线性变化。 (2)晶体管的输出特性曲线: 晶体管的输出特性曲线反映当B I 为某个值时,C I 随CE U 变化的关系曲线。在不同的B I 下, 输出特性曲线是一组曲线。B I =0以下区域为截止区,当CE U 比较小的区域为饱和区。输出特性曲线近于水平部分为放大区。 (3)晶体管的三个区域: 晶体管的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此时,C I =b I β,C I 与b I 成线性正比关系,对应于曲线簇平行等距的部分。 晶体管发射结正偏压小于开启电压,或者反偏压,集电结反偏压,晶体管处于截止工作状态,对应输出特性曲线的截止区。此时,B I =0,C I =CEO I 。 晶体管发射结和集电结都处于正向偏置,即CE U 很小时,晶体管工作在饱和区。此时,C I 虽然很大,但C I ≠b I β。即晶体管处于失控状态,集电极电流C I 不受输入基极电流B I 的控制。 14.3 典型例题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第七版课后答案完整版

计算机网络第七版答案 第一章概述 1-01 计算机网络向用户可以提供那些服务?答:连通性和共享 1-02 简述分组交换的要点。答:(1)报文分组,加首部(2)经路由器储存转发(3)在目的地合并 1-03 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答:(1)电路交换:端对端通信质量因约定了通信资源获得可靠保障,对连续传送大量数据效率高。 (2)报文交换:无须预约传输带宽,动态逐段利用传输带宽对突发式数据通信效率高,通信迅速。 (3)分组交换:具有报文交换之高效、迅速的要点,且各分组小,路由灵活,网络生存性能好。 1-04 为什么说因特网是自印刷术以来人类通信方面最大的变革? 答:融合其他通信网络,在信息化过程中起核心作用,提供最好的连通性和信息共享,第一次提供了各种媒体形式的实时交互能力。 1-05 因特网的发展大致分为哪几个阶段?请指出这几个阶段的主要特点。 答:从单个网络APPANET向互联网发展;TCP/IP协议的初步成型建成三级结构的Internet; 分为主干网、地区网和校园网;形成多层次ISP结构的Internet;ISP首次出现。 1-06 简述因特网标准制定的几个阶段? 答:(1)因特网草案(Internet Draft) ——在这个阶段还不是RFC 文档。(2)建议标准(Proposed Standard) ——从这个阶段开始就成为RFC 文档。(3)草案标准(Draft Standard)(4)因特网标准(Internet Standard) 1-07小写和大写开头的英文名internet 和Internet在意思上有何重要区别? 答:(1)internet(互联网或互连网):通用名词,它泛指由多个计算机网络互连而成的网络。;协议无特指(2)Internet(因特网):专用名词,特指采用TCP/IP 协议的互联网络。区别:后者实际上是前者的双向应用 1-08 计算机网络都有哪些类别?各种类别的网络都有哪些特点? 答:按范围:(1)广域网WAN:远程、高速、是Internet的核心网。 (2)城域网:城市范围,链接多个局域网。 (3)局域网:校园、企业、机关、社区。 (4)个域网PAN:个人电子设备 按用户:公用网:面向公共营运。专用网:面向特定机构。 1-09 计算机网络中的主干网和本地接入网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答:主干网:提供远程覆盖\高速传输\和路由器最优化通信。本地接入网:主要支持用户的访问本地,实现散户接入,速率低。 1-10 试在下列条件下比较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要传送的报文共x(bit)。从源点到终点共经过k段链路,每段链路的传播时延为d(s),数据率为b(b/s)。在电路交换时电路的建立时间为s(s)。在分组交换时分组长度为p(bit),且各结点的排队等待时间可忽略不计。问在怎样的条件下,分组交换的时延比电路交换的要小?(提示:画一下草图观察k段链路共有几个结点。) 答:线路交换时延:kd+x/b+s, 分组交换时延:kd+(x/p)*(p/b)+ (k-1)*(p/b),其中(k-1)*(p/b)表示K段传输中,有(k-1)次的储存转发延迟,当s>(k-1)*(p/b)时,电路交换的时延比分组交换的时延大,当x>>p,相反。 1-11在上题的分组交换网中,设报文长度和分组长度分别为x和(p+h)(bit),其中p为分组的数据部分的长度,而h为每个分组所带的控制信息固定长度,与p的大小无关。通信的两端共经过k段链路。链路的数据率为b(b/s),但传播时延和结点的排队时间均可忽略不计。若打算使总的时延为最小,问分组的数据部分长度p应取为多大?(提示:参考图1-12的分组交换部分,观察总的时延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答:总时延D表达式,分组交换时延为:D= kd+(x/p)*((p+h)/b)+ (k-1)*(p+h)/b D对p求导后,令其值等于0,求得p=[(xh)/(k-1)]^0.5

模拟电路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详解

N7习题1-1欲使二极管具有良好的单向导电性,管子的正向电阻和反向电阻分别为大一些好,还是小一些好? 答:二极管的正向电阻越小越好,反向电阻越大越好。理想二极管的正向电阻等于零,反向电阻等于无穷大。 习题1-2假设一个二极管在50℃时的反向电流为10μA,试问它在20℃和80℃时的反向电流大约分别为多大?已知温度每升高10℃,反向电流大致增加一倍。 解:在20℃时的反向电流约为:3 210 1.25 A A μμ -?= 在80℃时的反向电流约为:321080 A A μμ ?=

习题1-5欲使稳压管具有良好的稳压特性,它的工作电流I Z 、动态电阻r Z 以及温度系数αU ,是大一些好还是小一些好? 答:动态电阻r Z 愈小,则当稳压管的电流变化时稳压管的电压变化量愈小,稳压性能愈好。 一般来说,对同一个稳压管而言,工作电流I Z 愈大,则其动态内阻愈小,稳压性能也愈好。但应注意不要超过其额定功耗,以免损坏稳压管。 温度系数αU 的绝对值愈小,表示当温度变化时,稳压管的电压变化的百分比愈小,则稳压性能愈好。

100B i A μ=80A μ60A μ40A μ20A μ0A μ0.9933.22 安全工作区

习题1-11设某三极管在20℃时的反向饱和电流I CBO =1μA ,β=30;试估算该管在50℃的I CBO 和穿透电流I CE O 大致等于多少。已知每当温度升高10℃时,I CBO 大约增大一倍,而每当温度升高1℃时,β大约增大1% 。解:20℃时,()131CEO CBO I I A βμ=+=50℃时,8CBO I A μ≈() () ()0 5020 011%3011%301301%39 t t ββ--=+=?+≈?+?=()13200.32CEO CBO I I A mA βμ=+==

电工学电子技术课后答案第六版秦曾煌

第14章 晶体管起放大作用的外部条件,发射结必须正向偏置,集电结反向偏置。 晶体管放大作用的实质是利用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的电流分配关系实现能量转换。 2.晶体管的电流分配关系 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时,其各极电流关系如下: C B I I β≈ (1)E B C B I I I I β=+=+ C C B B I I I I ββ?= = ? 3.晶体管的特性曲线和三个工作区域 (1)晶体管的输入特性曲线: 晶体管的输入特性曲线反映了当UCE 等于某个电压时,B I 和BE U 之间的关系。晶体管的输入特性也存在一个死区电压。当发射结处于的正向偏压大于死区电压时,晶体管才会出现B I ,且B I 随BE U 线性变化。 (2)晶体管的输出特性曲线: 晶体管的输出特性曲线反映当B I 为某个值时,C I 随CE U 变化的关系曲线。在不同的B I 下, 输出特性曲线是一组曲线。B I =0以下区域为截止区,当CE U 比较小的区域为饱和区。输出特性曲线近于水平部分为放大区。 (3)晶体管的三个区域: 晶体管的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此时,C I =b I β,C I 与b I 成线性正比关系,对应于曲线簇平行等距的部分。 晶体管发射结正偏压小于开启电压,或者反偏压,集电结反偏压,晶体管处于截止工作状态,对应输出特性曲线的截止区。此时,B I =0,C I =CEO I 。 晶体管发射结和集电结都处于正向偏置,即CE U 很小时,晶体管工作在饱和区。此时,C I 虽然很大,但C I ≠b I β。即晶体管处于失控状态,集电极电流C I 不受输入基极电流B I 的控制。 14.3 典型例题 例14.1 二极管电路如例14.1图所示,试判断二极管是导通还是截止,并确定各电路的输出电压值。设二极管导通电压D U =0.7V 。

计算机网络(第六版)谢希仁著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概述 1-01 计算机网络向用户可以提供那些服务? 答:连通性和共享 1-02 简述分组交换的要点。 答:(1)报文分组,加首部 (2)经路由器储存转发 (3)在目的地合并 1-03 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答:(1)电路交换:端对端通信质量因约定了通信资源获得可靠保障,对连续传送大量数据效率高。 (2)报文交换:无须预约传输带宽,动态逐段利用传输带宽对突发式数据通信效率高,通信迅速。 (3)分组交换:具有报文交换之高效、迅速的要点,且各分组小,路由灵活,网络生存性能好。 1-04 为什么说因特网是自印刷术以来人类通信方面最大的变革? 答:融合其他通信网络,在信息化过程中起核心作用,提供最好的连通性和信息共享,第一次提供了各种媒体形式的实时交互能力。

1-05 因特网的发展大致分为哪几个阶段?请指出这几个阶段的主要特点。 答:从单个网络APPANET向互联网发展;TCP/IP协议的初步成型建成三级结构的Internet;分为主干网、地区网和校园网; 形成多层次ISP结构的Internet;ISP首次出现。 1-06 简述因特网标准制定的几个阶段? 答:(1)因特网草案(Internet Draft) ——在这个阶段还不是RFC 文档。 (2)建议标准(Proposed Standard) ——从这个阶段开始就成为RFC 文档。(3)草案标准(Draft Standard) (4)因特网标准(Internet Standard) 1-07小写和大写开头的英文名字internet 和Internet在意思上有何重要区别? 答:(1)internet(互联网或互连网):通用名词,它泛指由多个计算机网络互连而成的网络。;协议无特指 (2)Internet(因特网):专用名词,特指采用TCP/IP 协议的互联网络区别:后者实际上是前者的双向应用 1-08 计算机网络都有哪些类别?各种类别的网络都有哪些特点? 答:按范围:(1)广域网WAN:远程、高速、是Internet的核心网。 (2)城域网:城市范围,链接多个局域网。

电工学第六版课后答案

第一章习题 1-1 指出图1-1所示电路中A 、B 、C 三点的电位。 图1-1 题 1-1 的电路 解:图(a )中,电流 mA I 512 26 .=+= , 各点电位 V C = 0 V B = 2× = 3V V A = (2+2)× = 6V 图(b )中,电流mA I 12 46 =+=, 各点电位 V B = 0 V A = 4×1 = 4V V C =- 2×1 = -2V 图(c )中,因S 断开,电流I = 0, 各点电位 V A = 6V V B = 6V V C = 0 图(d )中,电流mA I 24 212 =+=, 各点电位 V A = 2×(4+2) =12V V B = 2×2 = 4V V C = 0 图(e )的电路按一般电路画法如图, 电流mA I 12 46 6=++=, 各点电位 V A = E 1 = 6V V B = (-1×4)+6 = 2V V C = -6V 1-2 图1-2所示电路元件P 产生功率为10W ,则电流I 应为多少 解: 由图1-2可知电压U 和电流I 参考方向不一致,P = -10W =UI 因为U =10V, 所以电流I =-1A

图 1-2 题 1-2 的电路 1-3 额定值为1W 、10Ω的电阻器,使用时通过电流的限额是多少 解: 根据功率P = I 2 R A R P I 316010 1.=== 1-4 在图1-3所示三个电路中,已知电珠EL 的额定值都是6V 、50mA ,试问哪个电 珠能正常发光 图 1-3 题 1-4 的电路 解: 图(a )电路,恒压源输出的12V 电压加在电珠EL 两端,其值超过电珠额定值,不能正常发光。 图(b )电路电珠的电阻Ω=Ω==12012050 6 K R .,其值与120Ω电阻相同,因此 电珠EL 的电压为6V ,可以正常工作。 图(c )电路,电珠与120Ω电阻并联后,电阻为60Ω,再与120Ω电阻串联,电 珠两端的电压为V 41260 12060 =+?小于额定值,电珠不能正常发光。 1-5 图1-4所示电路中,已知电压U 1 = U 2 = U 4 = 5V ,求U 3和U CA 。 解:根据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对回路ABCDA 可写出方程 U 1+U 2-U 3+U 4 =0 U 3= U 1+U 2+U 4 = 5+5+5=15V 对回路ACDA 可写出方程 U CA +U 3-U 4=0 U CA =U 4-U 3=5-15=-10V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三版习题解答第5章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题解

第五章 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 自 测 题 一、选择正确答案填入空内。 (1)测试放大电路输出电压幅值与相位的变化,可以得到它的频率响应,条件是 。 A.输入电压幅值不变,改变频率 B.输入电压频率不变,改变幅值 C.输入电压的幅值与频率同时变化 (2)放大电路在高频信号作用时放大倍数数值下降的原因是 ,而低频信号作用时放大倍数数值下降的原因是 。 A.耦合电容和旁路电容的存在 B.半导体管极间电容和分布电容的存在。 C.半导体管的非线性特性 D.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不合适 (3)当信号频率等于放大电路的f L 或f H 时,放大倍数的值约下降到中频时的 。 倍 倍 倍 即增益下降 。 (4)对于单管共射放大电路,当f = f L 时,o U 与i U 相位关系是 。

A.+45? B.-90? C.-135? U 与i U 的相位关系是。 当f =f H时, o A.-45? B.-135? C.-225? 解:(1)A (2)B,A (3)B A (4)C C 二、电路如图所示。已知:V C C=12V;晶体管的Cμ=4pF,f T= 50MHz, r=100Ω, 0=80。试求解: ' bb A ; (1)中频电压放大倍数 u sm C; (2)' (3)f H和f L; (4)画出波特图。 图

解:(1)静态及动态的分析估算: ∥178 )(mA/V 2.69k 27.1k 27.1k 17.1mV 26) 1(V 3mA 8.1)1(A μ 6.22c m be e b'i s i sm T EQ m b be i e b'bb'be EQ e b'c CQ CC CEQ BQ EQ b BEQ CC BQ R g r r R R R A U I g R r R r r r I r R I V U I I R U V I u (2)估算' C : pF 1602)1(pF 214π2) (π2μc m ' μT e b'0 μπe b'0 T C R g C C C f r C C C r f (3)求解上限、下限截止频率: Hz 14)π(21 kHz 175π21 567)()(i s L ' πH s b b'e b'b s b b'e b' C R R f RC f R r r R R r r R ∥∥∥ (4)在中频段的增益为 dB 45lg 20sm u A

电工与电子技术下篇课后习题答案(徐秀平、项华珍编)

电工与电子技术(下篇) 习题8 8-1 试判断题8-1图中二极管是导通还是截止,并求AO U (设二极管为理想器件)。 解:分析此类包含有二极管的电路时,应首先断开二极管,再分别求出其阳极、阴极电位, 从而判断二极管的导通截止状态,在此基础上再求解电路。 (a )先将二极管D 断开,设O 点电位为0,则有: UB =-4V UA =-10V 二极管两端的电压:UD =UBA = UB -UA =6V>0 所以二极管导通,其实际的端电压为UD =0 故:UAO =UB =-4V (b )先将二极管D1、、D 2断开,设O 点电位为0,则有: UB =-15V UA =-12V 二极管两端的电压:UD1=UOA = UO -UA =12V>0 UD2=UBA =UB -UA =-3V<0 所以二极管D1导通,D 2截止。其实际的端电压为UD1=0 故:UAO =UD1=0V (c )先将二极管D1、、D 2断开,设O 点电位为0,则有: UB =-6V UA =-9V 二极管两端的电压:UD1=UAB = UA -UB =-3V<0 UD2=UAO =UA -UO =-9V<0 所以二极管D1、、D 2截止。 故:UAO =UA =-9V 8-2 在题8-2图中,求出在下列几种情况下输出端F 的电位(设二极管为理想器件): (1)0B A ==U U ;(2)V 3A =U 、0B =U ;(3)V 3B A ==U U 。 解:类似于题8-1,除了要先断开二极管,求阳极、阴极电位外,此类二极管共阴、共阳电 路的题,还需要用到优先导通的概念,即阳极和阴极之间电位差大的二极管优先导通。 先断开二极管D A 、D B : (1) UF =12V, U DA =UF -UA =12V, U DB =UF -UB =12V U AO A O (a) 题8-1图 U AO A O (b)U AO A O (c)

计算机网络试题库_谢希仁(第六版)(答案解析)

计算机网络试题库 1单项选择题 1.11. 以下属于物理层的设备是(A) A. 中继器 B. 以太网交换机 C. 桥 D. 网关 1.2 2. 在以太网中,是根据___地址来区分不同的设备的(B) A. LLC地址 B. MAC地址 C. IP地址 D. IPX地址 3. IEEE802.3u标准是指(B) A. 以太网 B. 快速以太网 C. 令牌环网 D. FDDI网 1.34. 下面哪种LAN 是应用CSMA/CD协议的(C) A、令牌环 B、FDDI C、ETHERNET D、NOVELL 1.46. TCP 和UDP 协议的相似之处是(C) A、面向连接的协议 B、面向非连接的协议 C、传输层协议 D、以上均不对 1.57. 应用程序PING 发出的是___报文。(C) A、TCP 请求报文。 B、TCP 应答报文。 C、ICMP 请求报文。 D、ICMP 应答报文。 1.68. 小于___的TCP/UDP端口号已保留与现有服务一一对应,此数字以上的 端口号可自由分配。(C) A、199 B、100 C、1024 D、2048

1.79. 当一台主机从一个网络移到另一个网络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B) A、必须改变它的IP 地址和MAC 地址 B、必须改变它的IP 地址,但不需改动MAC 地址 C、必须改变它的MAC 地址,但不需改动IP 地址 D、MAC 地址、IP 地址都不需改动 1.811. ARP 协议的作用是(D) A、将端口号映射到IP 地址 B、连接IP 层和TCP 层 C、广播IP 地址 D、将IP 地址映射到第二层地址 1.91 2. 10BASE-T是指(C) A、粗同轴电缆 B、细同轴电缆 C、双绞线 D、光纤 1.1016. 与10.110.1 2.29 mask 255.255.255.224 属于同一网段的主机IP 地 址是(B) A、10.110.12.0 B、10.110.12.30 C、10.110.12.31 D、10.110.12.32 1.1117. 某公司申请到一个C 类IP 地址,但要连接6 个的子公司,最大的一 个子公司有26 台计算机,每个子公司在一个网段中,则子网掩码应设为(D) A、255.255.255.0 B、255.255.255.128 C、255.255.255.192 D、255.255.255.224 1.1218. 224.0.0.5 代表的是___地址。(C) A、主机地址 B、网络地址

模拟电子技术(模电课后习题含标准答案)(第三版)

第1章 常用半导体器件 1.1选择合适答案填入空内。 (l)在本征半导体中加入( A )元素可形成N 型半导体,加入( C )元素可形成P 型半导体。 A.五价 B. 四价 C. 三价 (2)当温度升高时,二极管的反向饱和电流将(A) 。 A.增大 B.不变 C.减小 (3)工作在放大区的某三极管,如果当I B 从12 uA 增大到22 uA 时,I C 从l mA 变为2mA ,那么它的β约为( C ) 。 A.83 B.91 C.100 (4)当场效应管的漏极直流电流I D 从2mA 变为4mA 时,它的低频跨导g m 将( A ) 。 A.增大; B.不变; C.减小 1.3电路如图P1.2 所示,已知10sin i u t ω=(V ),试画出i u 与o u 的波形。设二极管导通电 压可忽略不计。 图P1.2 解图P1.2 解:i u 与o u 的波形如解图Pl.2所示。 1.4电路如图P1.3所示,已知t u i ωsin 5=(V ),二极管导通电压U D =0.7V 。试画出i u 与o u 的 波形图,并标出幅值。 图P1.3 解图P1.3

1.6电路如图P1.4所示, 二极管导通电压U D =0.7V ,常温下mV U T 26≈,电容C 对交流信号可视为短路;i u 为正弦波,有效值为10mV 。试问二极管中流过的交流电流的有效值为多少? 解:二极管的直流电流 ()/ 2.6D D I V U R mA =-= 其动态电阻: /10D T D r U I ≈=Ω 故动态电流的有效值:/1d i D I U r mA =≈ 1.7现有两只稳压管,稳压值分别是6V 和8V ,正向导通电压为0.7V 。试问: (1)若将它们串联相接,则可得到几种稳压值?各为多少? (2)若将它们并联相接,则又可得到几种稳压值?各为多少? 解:(1)串联相接可得4种:1.4V ;14V ;6.7V ;8.7V 。 1、两个管子都正接。(1.4V ) 2、6V 的管子反接,8V 的正接。(6.7V) 3、8V 的反接, 6V 的管子正接。(8.7V) 4、两个管子都反接。(14V ) (2)并联相接可得2种:0.7V ;6V 。 1、 两个管子都反接,电压小的先导通。(6V) 2.、一个正接,一个反接,电压小的先导通。(0.7V ) 1.8 已知稳压管的稳定电压U Z =6V ,稳定电流的最小值I Zmin =5mA ,最大功耗P ZM =150mW 。试求图P1.8所示电路中电阻R 的取值范围。 解:稳压管的最大稳定电流: I ZM =P ZM / U Z =25mA 电阻R 的电流为I ZM ~I Zmin 所以其取值范围为 Ω=-= k 8.136.0Z Z I ~I U U R

《电工学-电子技术-下册》习题册习题解答

《电工与电子技术》 习 题 与 解 答 电工电子教研室 第九章:半导体二极管和三极管、第十章:基本放大电路 一、单项选择题 *1.若用万用表测二极管的正、反向电阻的方法来判断二极管的好坏,好的管子应为(C) A、正、反向电阻相等 B、正向电阻大,反向电阻小 C、反向电阻比正向电阻大很多倍 D、正、反向电阻都等于无穷大 *2.电路如题2图所示,设二极管为理想元件,其正向导通压降为0V,当U i=3V 时,则U0的值( D)。 A、不能确定 B、等于0 C、等于5V D、等于3V **3.半导体三极管是具有( B)PN结的器件。 题2图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5.晶体管的主要特性是具有(D)。 A、单向导电性 B、滤波作用 C、稳压作用 D、电流放大作用 *6.稳压管的稳压性能是利用PN结的(D)。 A、单向导电特性 B、正向导电特性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 C 、反向截止特性 D 、反向击穿特性 8.对放大电路进行动态分析的主要任务是( C ) A 、确定静态工作点Q B 、确定集电结和发射结的偏置电压 C 、确定电压放大倍数A u 和输入、输出电阻r i ,r 0 D 、确定静态工作点Q 、放大倍数A u 和输入、输出电阻r i ,r o *9.射极输出器电路如题9图所示,C 1、C 2足够 大,对输入的交流信号u 可视作短路。则输出电压u 0 与输入电压u i 之间的关系是( B )。 A 、两者反相,输出电压大于输入电压 B 、两者同相,输出电压小于且近似等于输入电 压 C 、两者相位差90°,且大小相等 D 、两者同相,输出电压大于输入电压 *11.在共射极放大电路中,当其他参数不变只有 负载电阻R L 增大时,电压放大倍数将( B ) A 、减少 B 、增大 C 、保持不变 D 、大小不变,符号改变 13.在画放大电路的交流通路时常将耦合电容视作短路,直流电源也视为短路,这种处理方法是( A )。 A 、正确的 B 、不正确的 C 、耦合电容视为短路是正确的,直流电源视为短路则不正确。 D 、耦合电容视为短路是不正确的,直流电源视为短路则正确。 14.P N 结加适量反向电压时,空间电荷区将( A )。 A 、变宽 B 、变窄 C 、不变 D 、消失 *16.题16图示三极管的微变等效电路是( D ) *19.题19图示放大电路,输入正弦电压u i 后,发生了饱和失真,为消除此失 真应采取的措施是( C ) A.增大R L B.增大R C C.增大R B D.减小R B *21.电路如题21图所示,设二极管为理想组件,其正向导通压降为0V ,则 电路中电流I 的值为( A )。 A.4mA B.0mA C.4A D.3mA *22.固定偏置单管交流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Q 如 题22图所示,当温度升高时,工作点Q 将( B ) 。 A.不改变 B.向Q′移动 C.向Q″移动 D.时而向Q′移动,时而向Q″移动 题22图 题21图 题9图 题16图 题19图 题19图

《电工学》第六版下册 秦曾煌著 课后答案

14 二极管和晶体管 14.3 二极管 14.3.2 在图1所示的各电路图中,E = 5V ,u i = 10 sin ωtV ,二极管D的正向压降可忽略不计,试分别画出输出电压u0 的波形。 [ 解] 图1: 习题14.3.2图 (a) u i为正半周时,u i> E,D导通;u i < E,D截止。u i为负半周时,D截止。 D导通时,u0 = E;D截止时,u o = u i。 (b)u i为正半周时;u i > E,D导通;u i < E,D截止。u i为负半周时,D截止。 D导通时,u0 = u i;D截止时,u0 = E。 u0的波形分别如图2(a)和(b)所示。 图2: 习题14.3.2图

× × ?3 14.3.5 在图3中,试求下列几种情况下输出端电位V Y 及各元件中通过的电流。(1)V A = +10V ,V B = 0V ;(2)V A = +6V ,V B = +5.8V ;(3)V A = V B = +5V .设二极管的正 向电阻为零,反向电阻为无穷大。 [解] 图 3: 习题14.3.5图 (1) 二极管D A 优先导通,则 10 V Y = 9 × 1 + 9 V = 9V V Y 9 I D A = I R = = A = 1 10 R 9 × 103 A = 1mA D B 反向偏置,截止,I D B = 0 (2) 设D A 和D B 两管都导通,应用结点电压法计算V Y : V Y = 6 5.8 + 1 1 1 1 1 V = 11.8 × 9 V = 5.59V < 5.8V + + 19 1 1 9 可见D B 管也确能导通。 I D A = 6 ? 5.59 A = 0.41 × 10?3 1 103 A = 0.41mA I D B = 5.8 ? 5.59 A = 0.21 × 10?3 1 × 103 5.59 A = 0.21mA I R = A = 0.62 10?3 9 × 103 A = 0.62mA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三版课后答案

习题1-1欲使二极管具有良好的单向导电性,管子的正向电阻和反向电阻分别为大一些好,还是小一些好?答:二极管的正向电阻越小越好,反向电阻越大越好。理想二极管的正向电阻等于零,反向电阻等于无穷大。习题1-2假设一个二极管在50℃时的反向电流为10μA ,试问它在20℃和80℃时的反向电流大约分别为多大?已知温度每升高10℃,反向电流大致增加一倍。 解:在20℃时的反向电流约为:3 210 1.25A A μμ-?=在80℃时的反向电流约为:321080A A μμ?=

习题1-5欲使稳压管具有良好的稳压特性,它的工作电流I Z 、动态电阻r Z 以及温度系数αU ,是大一些好还是小一些好? 答:动态电阻r Z 愈小,则当稳压管的电流变化时稳压管的电压变化量愈小,稳压性能愈好。 一般来说,对同一个稳压管而言,工作电流I Z 愈大,则其动态内阻愈小,稳压性能也愈好。但应注意不要超过其额定功耗,以免损坏稳压管。 温度系数αU 的绝对值愈小,表示当温度变化时,稳压管的电压变化的百分比愈小,则稳压性能愈好。

100B i A μ=80A μ60A μ40A μ20A μ0A μ0.9933.22 安全工作区

习题1-11设某三极管在20℃时的反向饱和电流I CBO =1μA ,β=30;试估算该管在50℃的I CBO 和穿透电流I CE O 大致等于多少。已知每当温度升高10℃时,I CBO 大约增大一倍,而每当温度升高1℃时,β大约增大1% 。解:20℃时,()131CEO CBO I I A βμ=+=50℃时,8CBO I A μ≈() () ()0 5020 011%3011%301301%39 t t ββ--=+=?+≈?+?=()13200.32CEO CBO I I A mA βμ=+==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

一、(1)√ (2)× (3)√ (4)× (5)√ (6)× 二、(1)A (2)C (3)C (4)B (5)A C 三、U O1≈1.3V U O2=0 U O3≈-1.3V U O4≈2V U O5≈2.3V U O6≈-2V 四、U O1=6V U O2=5V 五、根据P CM =200mW 可得:U CE =40V 时I C =5mA ,U CE =30V 时I C ≈6.67mA ,U CE =20V 时I C =10mA ,U CE =10V 时I C =20mA ,将改点连接成曲线,即为临界过损耗线。图略。 六、1、 V 2V mA 6.2 μA 26V C C CC CE B C b BE BB B =-=== =-= R I U I I R U I β U O =U CE =2V 。 2、临界饱和时U CES =U BE =0.7V ,所以 Ω ≈-= == =-= k 4.45V μA 6.28mA 86.2V B BE BB b C B c CES CC C I U R I I R U I β 七、T 1:恒流区;T 2:夹断区;T 3:可变电阻区。 1.1(1)A C (2)A (3)C (4)A 1.2不能。因为二极管的正向电流与其端电压成指数关系,当端电压为1.3V 时管子会因电流过大而烧坏。 1.3 u i 和u o 的波形如图所示。 1.4 u i 和u o 的波形如图所示。 t t

1.5 u o 的波形如图所示。 1.6 I D =(V -U D )/R = 2.6mA ,r D ≈U T /I D =10Ω,I d =U i /r D ≈1mA 。 1.7 (1)两只稳压管串联时可得1.4V 、6.7V 、8.7V 和14V 等四种稳压值。 (2)两只稳压管并联时可得0.7V 和6V 等两种稳压值。 1.8 I ZM =P ZM /U Z =25mA ,R =U Z /I DZ =0.24~1.2k Ω。 1.9 (1)当U I =10V 时,若U O =U Z =6V ,则稳压管的电流为4mA ,小于其最小稳定电流,所以稳压管未击穿。故 V 33.3I L L O ≈?+= U R R R U 当U I =15V 时,由于上述同样的原因,U O =5V 。 当U I =35V 时,U O =U Z =5V 。 (2)=-=R U U I )(Z I D Z 29mA >I ZM =25mA ,稳压管将因功耗过大而损坏。 1.10 (1)S 闭合。 (2)。 ,Ω=-=Ω≈-=700)V (233)V (Dm in D m ax Dm ax D m in I U R I U R 1.11 波形如图所示。 1.12 60℃时I CBO ≈32μA 。 1.13 选用β=100、I CBO =10μA 的管子,其温度稳定性好。 1.14

【最新试题库含答案】电工学下册课后答案

电工学下册课后答案 篇一:《电工技术》田葳版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 习题解答 1-1 在图1-39所示的电路中,若I1=4A,I2=5A,请计算I3、U2的值;若I1=4A,I2=3A,请计算I3、U2、U1的值,判断哪些元件是电源?哪些是负载?并验证功率是否平衡。 解:对节点a应用KCL得I1+ I3= I2 即4+ I3=5, 所以 I3=1A 在右边的回路中,应用KVL得6?I2+20?I3= U2,所以U2=50V 同理,若I1=4A,I2=3A,利用KCL和KVL得I3= -1A,U2= -2V 在左边的回路中,应用KVL 得20?I1+6?I2= U1,所以U1=98V。 U1,U2都是电源。 电源发出的功率:P发= U1 I1+ U2 I3=98?4+2=394W I 负载吸收的功率:P吸=20I1+6I2+203=394W 2 2 2 二者相等,整个电路功率平衡。 1-2 有一直流电压源,其额定功率PN=200W,额定电压UN=50V,内阻Ro=0.5Ω,负载电阻RL可以调节,其电路如图1-40所示。试求:⑴额定工作状态下的电流及负载电阻RL的大小;⑵开路状态下的电源端电压; ⑶电源短路状态下的电流。 IN? PNU20050 ??4ARL?N??12.5?UN50IN4 解:⑴⑵

UOC?US?UN?IN?R0? 50+4?0.5 = 52V ISC? ⑶ US52 ??104AR00.5 题1-2图 图 1-39 习题 1-1图 图1-40 习 1-3 一只110V、8W的指示灯,现在要接在220V的电源上,问要串多大阻值的电阻?该电阻的瓦数为多大? 解:若串联一个电阻R后,指示灯仍工作在额定状态,电阻R应分去110V的 1102R??1512.5? 8电压,所以阻值 1102 PR??8W R该电阻的瓦数 1-4 图1-41所示的电路是用变阻器RP调节直流电机励磁电流If的电路。设电机励磁绕组的电阻为315Ω,其额定电压为220V,如果要求励磁电流在0.35~0.7A的范围内变动,试从下列四个电阻中选用一个合适的变阻 器:⑴1000Ω 0.5A;⑵350Ω 0.5A;⑶200Ω 1A;⑷350Ω 1A;图1-41 习题1-4 图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第六版课后答案完整版

计算机网络第六版答案 第一章概述 1-01 计算机网络向用户可以提供那些服务?答:连通性与共享 1-02 简述分组交换得要点。答:(1)报文分组,加首部(2)经路由器储存转发(3)在目得地合并 1-03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与分组交换得主要优缺点. 答: (1)电路交换:端对端通信质量因约定了通信资源获得可靠保障,对连续传送大量数据效率高.(2)报文交换:无须预约传输带宽,动态逐段利用传输带宽对突发式数据通信效率高,通信迅速。(3)分组交换:具有报文交换之高效、迅速得要点,且各分组小,路由灵活,网络生存性能好. 1-04 为什么说因特网就是自印刷术以来人类通信方面最大得变革? 答:融合其她通信网络,在信息化过程中起核心作用,提供最好得连通性与信息共享,第一次提供了各种媒体形式得实时交互能力。 1-05因特网得发展大致分为哪几个阶段?请指出这几个阶段得主要特点. 答:从单个网络APPANET向互联网发展;TCP/IP协议得初步成型建成三级结构得Internet;分为主干网、地区网与校园网;形成多层次ISP结构得Internet;ISP首次出现。 1-06简述因特网标准制定得几个阶段? 答:(1)因特网草案(Internet Draft)——在这个阶段还不就是RFC文档。(2)建议标准(Propose dStandard) -—从这个阶段开始就成为RFC 文档。(3)草案标准(Draft Standard)(4)因特网标准(Internet Standard) 1-07小写与大写开头得英文名internet 与Internet在意思上有何重要区别? 答:(1)internet(互联网或互连网):通用名词,它泛指由多个计算机网络互连而成得网络.; 协议无特指(2)Internet(因特网):专用名词,特指采用TCP/IP 协议得互联网络.区别:后者实际上就是前者得双向应用 1—08 计算机网络都有哪些类别?各种类别得网络都有哪些特点? 答:按范围:(1)广域网WAN:远程、高速、就是Internet得核心网。 (2)城域网:城市范围,链接多个局域网。 (3)局域网:校园、企业、机关、社区. (4)个域网PAN:个人电子设备 按用户:公用网:面向公共营运。专用网:面向特定机构。 1—09计算机网络中得主干网与本地接入网得主要区别就是什么? 答:主干网:提供远程覆盖\高速传输\与路由器最优化通信。本地接入网:主要支持用户得访问本地,实现散户接入,速率低。 1-10 试在下列条件下比较电路交换与分组交换。要传送得报文共x(bit)。从源点到终点共经过k段链路,每段链路得传播时延为d(s),数据率为b(b/s)。在电路交换时电路得建立时间为s(s)。在分组交换时分组长度为p(bit),且各结点得排队等待时间可忽略不计。问在怎样得条件下,分组交换得时延比电路交换得要小?(提示:画一下草图观察k段链路共有几个结点.) 答:线路交换时延:kd+x/b+s,分组交换时延:kd+(x/p)*(p/b)+(k-1)*(p/b),其中(k-1)*(p/b)表示K段传输中,有(k-1)次得储存转发延迟,当s>(k—1)*(p/b)时,电路交换得时延比分组交换得时延大,当x>>p,相反。 1—11在上题得分组交换网中,设报文长度与分组长度分别为x与(p+h)(bit),其中p为分组得数据部分得长度,而h为每个分组所带得控制信息固定长度,与p得大小无关。通信得两端共经过k段链路。链路得数据率为b(b/s),但传播时延与结点得排队时间均可忽略不计.若打算使总得时延为最小,问分组得数据部分长度p应取为多大?(提示:参考图1-12得分组交换部分,观察总得时延就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答:总时延D表达式,分组交换时延为:D= kd+(x/p)*((p+h)/b)+ (k-1)*(p+h)/b D 对p求导后,令其值等于0,求得p=[(xh)/(k—1)]^0、5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