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_舌尖上的中国_何以走红_超越美食的人文情怀与文化观照_高庆

_舌尖上的中国_何以走红_超越美食的人文情怀与文化观照_高庆

文学界

..

摘要:“舌尖”搅动中国。在时下电视节目泛娱乐化的大环境

里,体裁并不讨巧的央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意外地走红荧屏并成为“事件性的电视节目”,这无疑带给我们很多超越美食的思考和启示。

关键词:舌尖上的中国;美食;人文情怀;文化观照中图分类号:J90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11(2012)07-0192-02由陈晓卿任总导演的《舌尖上的中国》,被看作是一部“隔着荧屏能闻到香气”的纪录片,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魅力·纪录》栏目和纪录频道播出以后,火爆媒体与网络,到了人人争说的程度,已然成为一个公共的话题和重要的文化现象。在时下电视节目泛娱乐化的大环境里,体裁并不讨巧的纪录片意外地走红荧屏并成为“事件性的电视节目”,带给我们很多超越美食的思考和启示。

1“舌尖”搅动中国

“自然的馈赠”、“主食的故事”、“转化的灵感”、“时间的味道”、“厨房的秘密”、“五味的调和”、“我们的田野”……以美食为主题的央视“微距摄影”高清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一经开播,即风头力压各种电视热播剧,成为连日来的微博“刷屏利器”并高居话题榜前列,甚至许多早已抛弃了电视的“吃货”们,纷纷锁定每天22:30的央视一套,坐等这部传说中的“吃货指南”。“央视制造”的这部7集纪录片,分别纪录了遍及中华大地的美食,除了吸引到“吃货”的目光外,片中与美食交织在一起的华夏文化同样成了观众津津乐道的“滋味”,有人以“不知不觉间,垂涎的口水与感动的泪水齐飞”来概括这一瞬间引爆“吃货效应”的“舌尖现象”:新浪微博关于《舌尖上的中国》的讨论记录高达数百万条,获得接近2000万的点击量,成为微博中最受关注的热词,诸如:@八卦_我实在是太CJ 了:这纪录片就是吃货福利啊,酥油煎松茸、螺狮粉、全鱼宴、油炆冬笋……口水都流一地了,绝对是深夜的大杀器,都快要饿哭了!@Eskimo_eski :在我眼里,《舌尖上的中国》存在的意义已经超越了美食纪录片,它告诉我们一个真实的、原味的中国,带着土地的气息和米面的甜香。每次看到热泪盈眶之时都有好吃的让我把眼泪憋回去。网友们大呼“受不了”,“不看《舌尖上的中国》不知道全中国竟然有那么多闻所未闻的美食:炸乳扇、炒麻食、鱼头泡饼、汆乌鱼子、黄鱼鲞;还有那些听着就口水吧嗒的菜:腊汁肉夹馍、醉湖蟹、梅菜烧肉……看完这部片子,大家的口水都止不住了!”还有网友笑说,你看得到你又吃不到,你能够“闻”得到听得到你就是吃不到,这个恨啊,若不是有“网购”这一“吃货利器”,我恨不得就去舔荧屏来解馋了。在淘宝网等商品交易网站,一些卖家也趁机打起了广告,试图搭上这股“舌尖热”。来自淘宝的数据显示:5月中旬开播5天内,有2005万人次在淘宝网浏览过片中介绍的美食,成交量近800万件,片中出现的毛豆腐搜索量甚至增长了48倍,片中介绍的云南诺顿火腿5天内成交量增长了17倍。据说,有不少吃货是按图索骥,边看电视边下订单。有网友专门制作菜单,香菇灌汤包、西湖醋鱼、葱烧海参、剁椒鱼头等片中提到的食物悉数尽收;有网友提议开个相关食品实体店;有网友呼吁干脆组个美食旅行团走一路吃一路……同时,以“舌尖上的故乡”、“舌尖上的母校”、“舌尖上

的XX ”为代表的“舌尖体”也应运而生。

2超越美食的人文情怀

“我们将通过中华美食的多个侧面,来感受食物给中国人生活带来的仪式、伦理、趣味等方面的文化特质。”这是该片的宣传语。《舌尖上的中国》和大多数美食节目不同的是,它把纪录片的格调高雅与电视的市井百味结合在一起,不仅重“舌尖”,更重“中国”,通过美食这个窗口更多地看到中国人、人和食物的关系、人和社会的关系,把挖掘到的深层次的文化信息传递给观众。

哲学家费尔巴哈有句名言,人就是他所吃的东西。食材、主食、转化、储藏、烹饪、调和、生态……,《舌尖上的中国》用7个切面,讲述了千百年来中国人独特的饮食习惯,讲述了食物与人的故事。《舌尖上的中国》从文化角度所探讨的问题并不只是“吃”这么简单,从传统劳作到食物创新,生活的艰辛和几代人的智慧结晶,中国人“吃”的传承和变化已经逐渐凸显出它特有的国人气质。“这不仅是一部关于美食的纪录片,更是用味觉审美来观照我们东方人的生活价值观。”可以这样说,除去视觉的饕餮盛宴,贯穿纪录片的人文情怀更能引起大家的共鸣。在食品工业化时代,人们又从该片中找到了对传统美食的热情和敬意,“这是山的味道、海的味道、风的味道,时间的味道、记忆的味道。”的确,这些味道,已经在漫长的时光中和故土、乡亲、念旧、勤俭、坚忍等等情感和信念混合在一起,才下“舌尖”,又上“心头”:

味蕾肯定是记忆里最顽固的东西,有些人说着异地腔,可胃还是家乡胃。“每个人舌尖上都有一个中国,每个人舌尖上都有一个家。”的确,看着看着,你会想起妈妈的猪肉炖粉条,他会想到外婆的栗子烧鸡……这就难怪,有不少观众被感动得饥肠辘辘、热泪盈眶,甚至声泪俱下拨通一千里以外妈妈的电话。然而,那份感动,是对吃的敬仰之情,也是对血缘中的共鸣的欣喜。众多网友在看这部纪录片时,纷纷回味起“妈妈的味道”、“儿时的味道”、“家乡的味道”……由草根舌尖上的市井美食到味蕾中的亲情故乡。远在大洋彼岸读书的宁波籍“吃货”阿古看到《舌尖上的中国》里再熟悉不过的老家水磨年糕的镜头,嘴巴里口水滴答,思乡之情在心里翻涌。“看到老家这些美食呦!真想找个借口奔回去吃个肚圆圆再回来!”

不少网友对《时间的味道》中的“虾酱奶奶”记忆犹新。片中的香港大澳岛上,一个老奶奶在偏僻的小作坊生产很受欢迎的虾酱,对着墙上的一张照片,老奶奶忽然哭了,原来照片是老奶奶已逝的老伴,他俩在一起做了一辈子的虾酱。导演用一个无声的小故事就抓住了观众的心。这样的镜头在片中俯拾皆是。纪录片中的《厨房的秘密》那一集,表面上展示的是水与火的艺术,说穿了无非是人与天地万物、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比如村子里做的村宴,大家坐在一起吃,还必须用圆桌和红布。分享美味,是交流彼此之间作为情感共同体的重要仪式,就在围桌而吃的热闹中,老人们彼此帮衬、守望相助,是美味更是人情。这些都是最震撼人心的故事,朴拙平静生活之下涌动的这种暗流,正是纪录片核心价值的体现。

“民以食为天”,“食道即天道”。纪录片中的《自然的馈赠》那一集,分别介绍了藏民采松茸、山民采冬笋、渔民捕鱼的故事,“猎而不绝”的思想贯穿其中,体现出中国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之道。中国人不仅讲究与自然的和谐,同时也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超

作者简介:高庆(1965-)男,汉族,河南鄢陵人,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社会科学部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理论与高职教育教学研究

《舌尖上的中国》何以走红

———超越美食的人文情怀与文化观照

高庆

(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社科部,江苏南京210048)

影视文学

192

越了自然。食材本来是大自然给予人类的一种赏赐,通过人类的智慧把它亨饪出来,则更是文明的创造和文化的成就。香菇灌汤包、山东烙饼、肉夹馍、羊肉泡馍、新疆烤馕、卤水豆腐、过桥米线、酥油煎松茸、黑陶琵琶肉、西湖醋鱼、剁椒鱼头、上海醉蟹、葱烧海参……一道道美食背后是劳作者的艰辛,是中国历史的变迁。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著名纪录片学者张同道认为,比如蒙古人怎么迁移,迁移后怎么对食品进行改造适应当地的气候,这其中不知不觉渗透的是一种历史。中国人怎么把豆子变成豆浆、豆腐、豆丝等,这其实是一种智慧。还有,人们透过山西老陈醋,看到了里面的文化内涵:老陈醋仍然是按照全粮食酿造的工艺,恪守传统,自然挥发,不加盖,不密封,二十年前的老醋已经成为固体,要用水冲淡才能使用,味道极佳。这就是传统而又智慧的山西人用文化内涵支撑着这一工艺流程,现在传统老陈醋的酿造工艺已被山西列为省A级文化遗产,在竞争激烈的调味品市场里,山西老陈醋依然笑傲江湖!

总之,这部中国传统美食纪录片自始至终贯穿着“就地取材、就材化味、就味品人、就人成文”的思路,人、场景、食材命运成为最丰沛的直指人心的力量,代表了中国人的温情、善意和灵性,升华到了生存智慧层面的东方生活价值观,这也是中国人对中华美食最恰当的哲学表达。中餐享誉海外,用美食讲述百味人生,用一种温和的方式讨论一个国家的变迁,“这是中国真正软实力所在,没有任何阻碍,可以达到全世界。”

3戾气中发现尊严的文化观照

有网友曾说,古装戏太穿越了,现实剧太乱情了,美剧也太化外了。而《舌尖上的中国》挑动的何止是舌尖,更是中国人内心深处那一根心弦。与其说《舌尖上的中国》抓住了电视机前观众舌尖的味蕾,不如它说正在悄悄地唤起每一位观众心中的文化热忱。

3.1真实才有烟火气的美,真诚才会恒煲人间温暖的温度

“带着对食物的敬意和感情做这个纪录片”。导演陈晓卿这句话令人印象深刻。《舌尖上的中国》之所以能够从“舌尖”走上“心头”,正是因其契合了“真实和真诚”的艺术第一要义,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自己相信才能说服别人,从“俯拍”到“平视”,这是每个文化创作者应该深思的问题。

不真实不真诚,别忽悠。在当下的荧屏中,在以往的影像素材里,中国美食更多展现的是“烹饪大师”、“美食名家”、“精湛厨艺”、“厨艺大赛”和“山珍海味”,拍摄对象的草根化和质朴的温情显得格外难得,而《舌尖上的中国》的温情恰恰是绝大多数列举数据、搬弄文字、炫耀历史的纪录片所缺乏的。《舌尖上的中国》摒弃了纪录片常见的那种的说教,它用非常朴拙的平实视角和韵律唯美的画外旁白,在高清影像中淋漓尽致地传递和演绎了我们这个古老的国度和民族凝结在美食上面或者说是凭籍着美食传递的文化。《舌尖上的中国》聚焦在烹饪上的时间并不多,更多的画面是在展现如何捕猎、采掘、加工、制作自然馈赠的食材,整个过程看上去充满神秘气息,夹杂着为生活、为生存而流下的汗与泪。豆腐、笋、藕、稻米、鱼、腊肉,山里的母女、捕鱼的汉子、卖黄馍馍的老伯、云南的火腿匠人、兰州的拉面师傅、城市里的空巢老人……在《舌尖上的中国》里,每一个鲜活的个体背后都洋溢着朴实的气息。片子里那些辛勤劳动、有着质朴笑容的人们,才是组成这个国家最重要最真实的存在。

3.2疗伤变形浮躁的现代社会,观照传统饮食文化的原味与安全

纪录片中的美食本身不是出自大厨大师,而是出自寻常生活、里弄街巷,享受美食本无需花费奢靡,这才是真正找到了美食的灵魂。但是在当下的一些公务接待或商务接待中,非豪宴盛情,不足以体现己方的经济实力和地位身份,不足以表达对对方的尊敬,甚至在猎奇的心态支配下异化为以吃到别人吃不到的、国家保护的不能吃的东西为自豪,这无疑是饮食文化上的走样与悖理。正如一位不得已常赴饭局者感言,哪怕是拉菲+刀鱼+河豚,都不及妈妈做的一碗蛋炒饭,最好吃的还是简单的家饭土菜……是无数来自生活的平民食谱。

一部纪录片走红,本是文化现象,但被普遍读出文化之外的深意,这显然与当下人们对食品安全现状的悲叹和对食物返璞归真要求的挂钩,以致于会不知不觉地用它来抵抗这种几乎是人人自危的食品安全环境。反观在现实版的“舌尖上的中国”,猪耳朵可以用明胶塑料制作,胶囊可以用皮革制作,牛奶里的三聚氰胺比蛋白质含量还要高,炒菜就用地沟油,而黑作坊更是随处可见……正如《经济观察报》上所指出的:不知多少人“看完《舌尖上的中国》,怔怔地看着广告升起,心里空落落一片。他叹息了一声,继续给韭菜浇上蓝矾。妻子低头不语,含泪为白菜喷上甲醛。夜深了,咸鸭蛋安安静静躺在苏丹红上,四下无声,收地沟油的板车吱吱扭扭驶出深巷……”引号里那段在网友中广为流传的帖子,一点也不夸张。食品行业的普遍失守,是典型的劣币驱逐良币,已然充满着梦魇般的毒素和戾气。市场如此之大,做假成本如此之低,惩罚如此之轻微,商人的趋利本性只需克服小小阻碍就能得到极大回报,中国的食品行业焉能守得安全?中国乳制品产业可以算个典型,一个三鹿倒下去,千万个蒙牛站起来,我们今天执行的乳业标准,居然低于25年前的国标,成为全球最低标准……商家的良心哪里去了?企业流淌着的道德的血液哪里去了?从震惊到愤怒再到调侃直至麻木,成了继续“活下去”、照旧“干下去”的策略之一。在快节奏、高速度的现代社会生活中,社会和心理被功利和压力不断地挤压变形,有尊严的“中国”似乎早已绝然远去。这一强烈的对比,不禁让人们心寒,到底哪个才是“舌尖上的中国”呢?

食物之于我们,是习惯,是记忆,是可以延续下去的生命。在各种添加剂泛滥、食品安全被前所未有受到重视的今天,强调传统饮食的安全观念,为美食提供至关重要的品质保证--优良和清洁,非常契合当今人们的需求。有网友甚至开玩笑称:“7集《舌尖上的中国》之后,建议央视拍50集《舌尖上的化学》。”找回基本面的食品尊严,才能维持人类起码的尊严。食品安全问题需要我们所有人共同努力的“正能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吃到“舌尖上的中国”里美味的食品。

总之,对于食物,我们的追求是有美味的,有亲情的,有回忆的,但我们的底线是安全的。

参考文献:

[1]吴晓东.<舌尖上的中国>一个民族的情感共鸣[N].中国青年报,2012-5-22

[2]杨媚.<舌尖上的中国>戛纳电影节海报:腊肉似中国山水[N].深圳特区报,2012-5-18

[3]龚丹韵.<舌尖上的中国>走红文化认同最难背叛胃[N].解放日报,2012-5-22

[4]刘彤.<舌尖上的中国>可复制让人于戾气中发现尊严[N].经济观察报,2012-5-18

[5]莫斯其格.<舌尖上的中国>风头劲纪录片缘何打败热播剧?[N].广州日报,2012-5-19

[6]刘咏戈.<舌尖上的中国>获好评成为“吃货必看”[N].重庆商报,2012-5-21

[7]范正伟.<舌尖上的中国>何以走红[N].人民日报,2012-5-21

[8]吴敏.质朴和温情,纪录片打败热播剧[N].南方日报,2012-5-22

[9]高丽莎.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引发疯狂觅食潮[N].今日早报,2012-5-22

[10]马海燕.<舌尖上的中国>火过电视剧人文情怀是胜出之道[EB/OL].:中国新闻网,2011-05-23

影视文学

193

文学界..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