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高校就业创业教育溯源与释义_孔洁珺

中国高校就业创业教育溯源与释义_孔洁珺

本文为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项目编号:2013B78)、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项目编号:13BKS107)、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项目(项目编号:NCET-13-0722)、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12QN049)阶段成果

中国高校就业创业教育溯源与释义

孔洁珺1王颖2

(1.东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吉林长春130024;2.吉林省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吉林

长春

130021)

[摘

要]高校就业创业教育是拓宽大学生就业途径、提升大学生就业质量,推动我国从人

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的重要举措。然而,当前无论是学术领域还是实践层面,都不

同程度地存在着对就业创业教育的理解误区与认识偏差,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就业创业教育的纵深发展。从历史的角度对中国高校就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的发展历程进行溯源性探究,有利于厘清就业教育与创业教育“从孤立到融合”的一体化联动发展趋势,并对就业创业教育的内涵进行科学客观的释义性解读。

[关键词]就业教育;创业教育;溯源〔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707(2015)3-0076-05

当前,对于高校就业创业教育还存在诸多的片面认识和误区,这对客观、有效地开展高校就业创业教育造成障碍。梳理并明确当前中国高校就业创

业教育的含义十分必要。需要注意的是,高校就业创业教育并非一个原生的概念体系,而是在高校就业指导与社会发展需求的历史互动中逐渐生成的,从历史的角度来探究中国高校就业指导的发展脉络,才能正确把握当前高校就业创业教育的提出背景和内涵所在。

一、高校就业教育的起源与发展

新中国成立初期,受当时国家毕业生分配制度等因素制约,高等教育进行的就业教育主要是指“毕业生思想教育”,并未抽象出其具体的概念,主要内容是面向毕业年级学生进行的“共产主义理想、道德教育和对未来职业生活的适应性教育”。[1]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高校毕业生分配制度的改革进程,高校就业教育的概念也开始逐步向“就业指导”转变。劳动人事部培训就业局在编

写我国第一本就业指导教材中,明确提出“所谓就业指导,简单地说,就是帮助准备就业的人,了解职

业的情况,并根据自己的条件,选择职业,实现就业,直至就业后还要继续努力,不断提高,为社会主

义建设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2]

也有学者将其简单地概括为“对未就业人员,主要是对处于在学校学习阶段的青少年的一项今后就业(或职业选择)所进行的咨询服务”。[3]在该时期,学界及其他实践领域都普遍使用该概念开展高校就业教育。

21世纪初,随着就业指导实践的不断深入,我国高校就业教育在充分借鉴了西方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逐步发展为覆盖大学生生涯发展全过程的“职业生涯教育”。教育部举办的200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研讨会中正式明确就业指导“不能只满足于提供信息、选择职业和指导择业,而应该向深度和广度发展”,“要加强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的指导”。[4]这一观点的提出,推动了就业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此时的就业教育已不仅仅是技能指导,而是将就业教育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结合起来,包

2015年3月第3期总第248期

思想教育研究StudiesinIdeological

Education

76

括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规划和设计、提升就业能力等教育内容。“就业教育”被定义为“帮助人们选择并准备从事一项适合自己职业的过程。通过采用科学方法,帮助人们了解自己,培养和发展生理和心理的适应能力;帮助他们了解五花八门的职业世界和获得职业信息,学会做出职业决策,即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特点选择职业、预备职业、获得职业和改进职业”。[5]

上述界定表明,目前学界普遍认同“高校就业教育”已从以获得工作岗位为中心的“职业指导”延伸至以职业生涯发展为中心的“生涯教育”,但是学界对于高校就业教育概念的界定仍多为描述性概念,而缺乏凝聚高校就业教育的目标、内容、本质等核心要素的综合性概念。笔者认为,高校就业教育是一种以学会就业、实现职业发展以及生涯成长为目标,以职业生涯教育、求职过程指导以及创业教育为主要内容,强调职业与个体的匹配性、知识与技能的复合性以及社会生存的适应性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具体来说,首先,在教育本质上,高校就业教育是一种立足于人全面发展的特殊的教育实践活动。其既不同于传统的知识教育,又不同于一般的岗前训练,而是一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实践活动。因此,高校就业教育既是一种“适应性”教育,又是一种积极的“职业性”教育,更是一种面向大学生群体开展的“发展性”教育。其次,在教育目标上,高校就业教育旨在帮助大学生学会就业、实现职业发展以及生涯成长。其教育目标不能仅局限于帮助学生获得一份工作,还要包括帮助学生选择最适合的职业以及工作岗位,从而在工作中获得成长,进而实现个体的生涯发展等等。在教育内容上,高校就业教育包括就业观念引导、就业知识学习、就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全部教育范畴,具体包括建立生涯和职业意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高就业能力、求职过程指导、职业适应与发展以及创业教育等内容。

二、创业教育的时代背景与内涵演进

我国学者最早提出的创业教育思想源于对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运用和发展。1989年,学者胡晓风提出“创业教育也就是职业和创造相结合的教

育”,[6]并指出创业教育的基本含义是“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条件,主要根据马克思的综合技术教育原理,培育青少年具有与社会主义生活方式相适应的生活能力和从事一定职业的劳动能力”。[7]1991年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东京会议报告中对“创业教育”概念进行完整表述,指出,创业教育“从广义上来说是培养具有开创性的个人,它对于拿薪水的人也同样重要,因为用人机构或个人除了要求受雇者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外,正越来越重视受雇者的首创、冒险精神、创业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技术、社交和管理技能,广义的创业教育在于为学生灵活、持续、终身的学习打下基础。”而狭义的创业教育则指“与增收培训的概念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教育。[8]于此同时,中国学者开展了创业教育领域的“六年研究”[9],对创业教育的概念增加了教育领域的新维度,即“创业教育是指以开发和提高青少年创业基本素质,培养具有开创型个性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是在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基础上进行的具有独特功能和体系的教育。”[10]而当时创业教育并未进入高等教育领域。

2002年4月,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创业教育”试点工作座谈会中提出,“创业教育是一种理念,这种理念要贯穿于高等教育的课堂教学及课外活动,主要是通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以及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精神和创业能力。同时强调通过开设课程、资助资金、提供咨询等方式使学生具备自己开办企业的能力”[11]。2009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在调查、总结各地高校创业教育的经验基础上,提出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概念,认为“创新创业教育,从广义上讲,是关于创造一种新的伟大事业的教育实践活动;从狭义讲,是关于创造一种新的职业工作岗位的教学实践活动,是真正解决当代大学生走上自谋职业、灵活就业、自主创业之路的教育改革的实践活动”[12]。2010年,教育部以此为基础,在《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教办[2010]3号)中进一步明确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概念,指出“创新创业教育是适应经济社会和国家发展战略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教学理念与模式。创新创业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融入人才培养全过

2015年3月

第3期总第248期观察与思考

77

程。要在专业教育基础上,以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以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为核心,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为重点,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012年8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教高厅【2012】4号)的通知,对创业教育的教学目标、教学原则、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中国高校创业教育进入了全面推进阶段。

在充分认同《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中提出的“创新创业教育”的概念描述基础上,笔者认为,高校创业教育是一种适应经济社会和国家发展战略需要而产生的教育理念与模式,是一种在专业教育基础上,以培养学生事业心、创造性思维和开拓性行为方式为目标,以讲授创业知识、锻炼创业能力、培养创业精神为内容的教育实践活动。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涵义:首先,高校创业教育的本质是一种教育理念与模式。其不仅是一项独立的教育实践活动,而且是一种适应经济社会和国家发展战略需要而产生的教育理念与模式。其次,高校创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事业心、创造性思维和开拓性行为方式,也就是为其“设定创业遗传代码”[13]。因此,高校创业教育的目标应该具有层次性。具体来说,第一层次是帮助学生了解创业知识、唤醒创业意识;第二个层次是培养学生创业性思维、提升创业能力;第三层次是指导学生拥有创业型的行为模式,形成一种创业型的人生态度。再次,高校创业教育的内容以讲授创业知识、锻炼创业能力、培养创业精神为主体。既不局限于“创立企业”的单一教育内容,又不游离于“创业行为”之外,而泛化为一种通识性的“大教育”。狭义的创业教育不能满足社会与个体发展的需要,而脱离了“创业行为”的泛化了的创业教育要么成为寄居在其他教育理念下的附属品,要么成为一种言之无物的空想理论。

三、高校就业创业教育的融合发展

2007年10月15日,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提出“实施扩大

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明确了就业与创业之间的联动关系,为“就业创业教育”概念的提出奠定了基础。2009年,教育部立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研究》,将就业教育与创业教育作为一个整体开展专业化研究工作。2010年5月5日审议并通过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正式提出,在高等教育中“加强就业创业教育”,首次明确提出了“就业创业教育”的表述。2012年2月,教育部在清华大学组织了“2012年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从职业发展教育的视角将就业教育与创业教育进行了进一步的融合与统一,提出就业教育与创业教育不是两项彼此分立的教育活动,而是一种融合性的全新教育理念与模式。

从总体上看,就业创业教育的融合发展伴随着3方面的一体化联动趋势。

第一,就业与创业趋向互促与联动的发展趋势。就业与创业都是大学生职业选择的一种,其二者之间不是彼此对立的关系,而是不可割裂的一个整体,统一于生涯发展的职业范畴。这种整体性一方面表现为就业与创业之间的互促性,另一方面又表现在就业与创业之间的联动性。就业与创业之间的互促关系是指就业与创业之间不是非此即彼的相对关系,而是在大学生的职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互相促进的作用。一方面,就业为创业提供舞台。就业可以帮助毕业生积累丰富的工作经验,提升职业素质,汇聚未来发展的各种社会资源(包括资金、人脉等),有利于大学生未来创办企业。同时就业岗位还为大学生岗位“内创业”提供了可能。另一方面,创业为大学生职业发展创造条件。大学生具有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首创、冒险精神、创业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技术、社交和管理技能”等核心素质,必然会为个体的职业发展创造条件。而就业与创业之间的联动关系是指,自主创业是就业的重要形式之一,同时对于带动就业具有重要的作用。面临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仅仅瞄准社会上现有的工作岗位实现就业已远不能满足大学生职业发展的需要,自主创业将日趋成为大学生实现就业的重要方式。同时,大学生自主创业不仅解决了自身的就业问题,而且可以为

2015年3月

第3期总第248期

观察与思考78

其他人提供就业岗位,实现以创业促进就业的倍增效应。因此,就业与创业之间具有“通过创业实现就业,进而以创业促进就业”的联动关系。就业后可以创业,创业后仍可以就业,同时创业也是一种就业,并且还可以带动就业。由此看出,大学生无法在其成长过程中的某一时间点上,确定自己未来只选择“就业”,或者只选择“创业”。因此,就业与创业是大学生职业发展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其二者的关系决定了就业教育与创业教育不应该是两项彼此独立的、平行推进的教育活动,而是需要将其二者科学融合后成为一种新型的教育——

—就业创业教育,立足于整个职业发展的视角,指导大学生的生涯成长。

第二,就业教育与创业教育内容走向融合的发展趋势。就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的关系在一段时间里在学界存在着争议。有学者曾提出“创业教育在世界范围内的全面兴起,昭示着就业教育的衰落。”[14]经过20年的实践证明,创业教育不仅并未带来就业教育的“衰落”,而且带来了学术界与实践领域对于就业教育的更加关注。就业教育与创业教育在内容方面逐渐走向融合。教材是反映教育内容的主要载体。本研究调研了154本目前较有代表性的高校就业创业教育类教材,其中有118本(占总数的3/4以上)是将就业教育与创业教育作为一个整体编写的,而单一就业指导内容的教材22本,职业生涯规划类教材12本,创业教育内容的教材仅有2本。

第三,就业教育与创业教育实践一体化的发展趋势。随着就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的不断发展,各高校在就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的实践过程中已在观念融合、载体融合、路径融合、师资融合等方面进行了一体化的探索。

首先,在观念融合方面。以黑龙江大学为代表的高校提出“高等教育就业教育以引导学生树立岗位就业与创办企业意识为重点,创业教育作为就业教育的新指向,必须纳入就业教育指导过程的各个阶段”。这种教育实践从就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的总体定位出发,旨在实现就业教育与创业教育在观念上的融合,为高校就业创业教育的实施提供了重要的示范作用。其次,在载体融合方面。以中南大学为代表的高校提出了“坚持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与

实践教育、与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与校园文化活动、与学生管理、与实践教育、与就业指导和服务的6个结合”,这种教育模式将“创业教育”与“就业指导服务”这两个本属于两种教育的载体有效地结合起来,提高了教育的整体性。同时,高校就业创业教育课程建设作为教育的重要载体,目前也已趋于融合。2007年12月28日,教育部颁布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教高厅【2007】7号)文件中,正式将“创业教育”作为就业教育的一部分列入教学大纲,实现了就业创业教育在课程体系方面的融合。再次,在路径融入方面。以江西财经大学为代表的高校提出,将创业型人才培养分为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进行普及教育,在第二阶段中进行分流教育,对于升学、就业与创业的学生进行分类培养。这种做法立足于就业创业教育的整体视角,采用共性即合、个性即分的原则,对就业教育与创业教育进行合理整合,实现了就业创业教育在培养路径上的统一,有效地提高了教育的针对性。最后,在师资融合方面。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代表的高校提出,要在创业教育中建立“学业、职业和创业”三位一体的导师制度。这种导师制度可以将原来“各自为战”的就业教育师资与创业教育师资统一起来,实现了就业创业教育的师资优势互补,有效地增强了教育的实效性。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高校就业创业教育应该是一种立足于职业发展的视角,对就业教育与创业教育进行的科学整合,是一种兼顾“适应性”、“开拓性”以及“发展性”为一体的综合性教育实践活动。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层内涵:在教育目标上,既不是用就业教育覆盖创业教育,又不是用创业教育取代就业教育,旨在突破传统高校就业教育或创业教育仅针对一种职业选择开展教育的局限,消除学生在就业与创业衔接过程中存在的教育盲区,避免学生因暂时性的选择而忽视其他生涯发展机遇而带来的瓶颈性问题,从而将最大程度地发挥就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的价值,满足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双重需要。在教育内容上,高校就业创业教育不是就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的简单叠加,而是立足于“职业发展”的全局视角,对两种教育进行了科学整合,不仅包括就业教育与创业教育两部分内容,而且包

2015年3月

第3期总第248期观察与思考

79

括关于就业与创业之间如何相互衔接、

相互促进,进而助推其最大程度地实现职业发展等其他教育内容,是一套从整体上推动大学生职业发展的、全新的教育理念与模式。因此,高校就业创业教育是一种“面向未来”的,全新的“职业性”教育。

参考文献:

[1]閔嘉国,周詠霓.论毕业生思想教育的几个主要原

则[J].高校德育研究,1986,(2).

[2]劳动人事部培训就业局组织.就业指导[M].中国劳

动出版社,1988(2/1),1991(3/7).

[3]王建新.国外学校职业指导概述[J].比较教育研究,

1992,(2).

[4]瞿振元.未雨绸缪扎实推进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

[J].中国高等教育,2001,(24).

[5]别业舫.择业与创业———当代大学生就业教育的理

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2.[6]胡晓风.关于更新教育思想进行创业教育的探讨[N].

人民日报,1989-01-16.

[7]胡晓风.深化教育改革,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M].陶

行知教育思想与合川教育整体改革.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112.

[8]通过教育开发创业能力———东京小组研讨会报告

[J].教育情报参考,

1991,(2).[9]王占仁.“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导论[M].北京:人民

出版社,2012:56.

[10]毛家瑞,彭钢.“创业教育的理论与实验”课题研究

报告[J].教育研究,1996,(5).

[11]2002年4月“创业教育”试点工作座谈会纪要

[DB/OL].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网站:http://set.buaa.edu.cn/2010/1221/521.html

[12]曹胜利,雷家骕.中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报

告[M].北京:北方联合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万卷出版公司.2009:7.

[13]杰弗里·蒂蒙斯,小斯蒂芬·斯皮内利.创业学[M].周

伟民,吕长春,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1.[14]唐德海,常小勇.从就业教育走向创业教育的历程

[J].教育研究,2001,(2).

[责任编辑李江静]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研讨会”征文通知

为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指示,着力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总结交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创新的有效经验,经请示有关主管部门,《思想教育研究》编辑部与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拟于2015年7月上旬共同举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研讨会”,现将论坛征文事项通知如下。

一、征文对象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二、论文主要议题

1、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2、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创新经验;3、新媒体时代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4、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

三、论文要求与提交方式

1.论文字数一般在6000字左右,正文后请附作者简介和详细联系方式,具体格式参照《思想教育研究》来稿要求。论文电子版文件名应为“征文+作者姓名+文章正标题”。2.届时主办方将根据论文质量评选优秀论文汇编成册,并向优秀论文作者发出正式参会通知。部分富有新意的论文优先在《思想教育研究》刊发。3.请于2015年5月30日前将论文电子版同时发送至:《思想教育研究》编辑部任志坤,电子邮箱:sx@ustb.edu.cn,电话:13699247680;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艳婷,电子邮箱:fjsdszk@126.com,电话:13400538242。杨林香,电话:13950372412。

《思想教育研究》编辑部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015年3月

****************************************************************************************

2015年3月

第3期总第248期

观察与思考

80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