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儿茶酚胺药理作用以及休克

儿茶酚胺药理作用以及休克

儿茶酚胺药理作用以及休克
儿茶酚胺药理作用以及休克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构效关系】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的基本化学结构是β-苯乙胺,当苯环、α位或β位碳原子的氢及末端氨基被不同基团取代时,可人工合成多种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这些基团可影响药物对α、β受体的亲和力及激动受体的能力,而且会影响药物的体内过程。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异丙肾上腺素()和多巴胺(DA)等在苯环第3、4位碳上都有羟基形成儿茶酚,故称为儿茶酚胺类。它们对外周可产生明显的α、β受体激动作用,易被COMT灭活,作用时间短,对中枢作用弱。氨基上的氢原子被取代,则药物对α、β受体选择性将发生变化。NE氨基末端被甲基取代,则为N,可增加对β1受体的作用;如果被异丙基取代,则为异丙肾上腺素,可进一步增加对β1、β2受体的作用,而对α受体的作用逐渐减弱。取代基团从甲基到叔丁基,对α受体的作用逐渐减弱,对β受体的作用却逐渐加强。(NE为α受体激动剂;E为α、β受体激动剂;多巴胺为多巴胺、α、β1受体激动剂;异丙肾上腺素为β1、β2受体激动剂;多巴酚丁胺为β1受体激动剂)。

【代谢】肝脏是外源性NE的主要代谢器官。NE多数在COMT的作用下代谢为活性很低的间甲NE,一部分经MAO作用脱胺形成3-甲氧-4-羟扁桃酸(VMA),正常人24h尿中儿茶酚胺的代谢产物约90%以VMA 形式从肾脏排泄。(E代谢与NE相似)。DA和多巴酚丁胺在体内迅速经MAO和COMT的催化而代谢失效,故作用时间短暂。

去甲肾上腺素(NE)

【药理作用】激动α受体作用强大,对α1和α2受体无选择性。对心脏β1受体作用较弱,对β2受体几乎无作用。

1.血管激动血管的α1受体,使血管收缩(皮肤粘膜、肾脏、胃肠道、骨骼肌、脑),主要是使小动脉收缩(血流量减少)和小静脉收缩(外周阻力增加)。无直接舒张冠脉作用,(间接舒张冠状动脉包括①由于心脏兴奋,代谢产物如腺苷等增加,从而舒张血管;②血压升高,提高了冠状动脉的灌注压力,冠脉血流量增加)。

2.血压①小剂量(0.4ug/kg/min)静脉滴注血管收缩作用尚不十分剧烈时,由于心脏兴奋使收缩压升高,而舒张压升高不明显,故脉压加大。②较大剂量时,因血管强烈收缩使外周阻力明显增高,故收缩压升高的同时舒张压也明显升高,脉压变小。

3.心脏较弱激动心脏的β1受体,使心肌收缩性加强,心率加快,传导加速,心排出量增加(但是外周血管收缩,总外周阻力增高,增加心脏射血阻力,使心排出量不变或下降)。

4.其他仅在大剂量时才出现血糖升高。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较弱。对于孕妇,可增加子宫收缩的频率。

【临床应用】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体外循环等引起的低血压;对血容量不足所致的休克、低血压或嗜铬细胞瘤切除术后的低血压,本品作为急救时补充血容量的辅助治疗;也可用于椎管内阻滞时的低血压及心跳骤停复苏后血压维持。

【用法】,0.9%NS30ml+NE20mg(浓度为0.5mg/ml),负荷量:1-2ml(0.5~1mg)(10分钟推完),起始量:1ml/H,维持量:0.1~3.6~60ml/H(0.014~0.5~8ug/kg/min),小于3.6ml(相当于0.5ug/kg/min)时,主要作用于β1受体。(规格2mg/ml)

【不良反应】1.局部组织缺血坏死;2.急性肾功能衰竭;3.心律失常(但较肾上腺素少见,因为较弱激动心脏的β1受体)。

【禁忌证】高血压、动脉硬化症、器质性心脏病及少尿、无尿、严重微循环障碍的病人及孕妇禁用。

间羟胺

间羟胺(metaraminol,阿拉明,aramine),主要作用是直接激动α受体,对β1受体作用较弱。它可被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摄取入囊泡,通过置换作用促使囊泡中的NE释放,间接发挥作用。她不易被MAO破坏,

故作用较持久。短时间内连续使用,产生快速耐受性。收缩血管、升高血压作用较NE弱而持久,略增加心肌收缩性,对心率影响不明显,很少引起心律失常;对肾脏血管的收缩作用较弱,但能显著减少肾血流量。临床上作为去甲肾上腺素的代用品,用于各种休克早期,手术后或脊椎麻醉后的休克。

肾上腺素(E)

E是肾上腺髓质的主要激素,生物合成主要是在髓质嗜锘细胞中首先形成NE,然后使NE甲基化形成E。

【药理作用】肾上腺素主要激动α和β受体。

1.心脏作用于心肌、传导系统和窦房结的β1及β2受体,加强心肌收缩性,加速传导,加快心率,提高心肌的兴奋性。

2.血管激动血管平滑肌上的α受体,血管收缩;激动β2受体,血管舒张。以皮肤、粘膜、肾脏、胃肠道血管收缩为主(α受体在数量上占优势)。小剂量的E可使骨骼肌和肝脏的血管舒张(β2受体占优势)。舒张冠状血管,改善心肌的血液供应,而且作用迅速(①主要作用于冠脉β2受体;②心脏兴奋,代谢产物如腺苷等增加,从而舒张血管;③血压升高,提高了冠状动脉的灌注压力,冠脉血流量增加)。

3.血压皮下注射治疗量(0.5-1mg)或低浓度静脉滴注(10ug/min),可使心脏兴奋,心排出量增加,收缩压升高;由于骨骼肌血管(在全身血管中占相当大比例)的舒张作用,抵消或超过了皮肤粘膜血管收缩作用的影响,故舒张压不变或下降;此时脉压差加大,身体各部位血液重新分配,有利于紧急状态下机体能量供应的需要。肾上腺素的典型血压改变多为双相反应,即给药后迅速出现明显的升压作用(主要作用于α受体),而后出现微弱的降压反应(主要作用于β2受体),后者持续作用时间较长。此外,肾上腺素尚能作用于肾小球旁器细胞(juxtaglomerular cells)的β1受体,促进肾素的分泌。

4.平滑肌能激动支气管平滑肌的β2受体,发挥强大的舒张作用。并能抑制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等过敏性物质,激动支气管粘膜血管的α受体,使血管收缩,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有利于消除支气管粘膜水肿。

5.代谢肾上腺素能提高机体代谢。

6.中枢神经系统肾上腺素不易透过血脑屏障,仅在大剂量时才出现中枢兴奋症状。

【临床应用】

1.心脏骤停用于溺水、麻醉和手术过程中的意外、药物中毒、传染病和心脏传导阻滞等所致的心脏骤停。对电击所致的心脏骤停也可用肾上腺素配合心脏除颤器或利多卡因等除颤,同时必须进行有效的人工呼吸、心脏挤压和纠正酸中毒等。(主要能扩张冠脉,改善心肌的血液供应)。

2.过敏性疾病

(1)过敏性休克:肾上腺素激动α受体,收缩小动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激动β受体可改善心功能,缓解支气管痉挛;减少部分参与Ⅰ型变态反应的过敏介质释放,扩张冠状动脉,可迅速缓解过敏性休克的临床症状,挽救病人的生命,为治疗过敏性休克的首选药。

(2)支气管哮喘:控制支气管哮喘的急性发作,皮下或肌内注射能于数分钟内奏效。本品由于不良反应严重,仅用于急性发作者。

(3)血管神经性水肿及血清病:肾上腺素可迅速缓解血管神经性水肿、血清病、荨麻疹、枯草热等变态反应性疾病的症状。

3.与局麻药配伍及局部止血肾上腺素加入局麻药注射液中,可延缓局麻药的吸收,延长局麻药的麻醉时间。一般局麻药中肾上腺素的浓度为1:250000,一次用量不要超过0.3mg。4.治疗青光眼。

【用法】1.心肺复苏:持续心肺复苏到除颤仪可供使用;持续性室颤/室速安需要除颤至3次(200j,200-300j,360j);持续心肺复苏,气管插管,建立静脉通道;静推肾上腺素1mg(每3-5min重复),再次除颤360j,静推肾上腺素1mg,再次除颤360j,静推肾上腺素3mg,再次除颤360j。(配合使用利多卡因、胺碘酮、碳酸氢钠等药物)。

2.过敏性疾病:诊断明确后立即给予0.1%肾上腺素,先肌注注射0.5~1ml(0.5-1mg),之后静推0.1~0.2ml(慢),继以5%葡萄糖液滴注(10ug/min),在病程中可重复应用数次。但必须控制注射速度和用量,

以免引起血压骤升及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一般经过1~2次肾上腺素注射,多数患者在半小时内可逐渐缓解休克症状。严重病例,应及早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20mg,琥珀酸氢化考的松200~400mg。也可酌情选用去甲肾上腺素、阿拉明(间羟胺)等抗休克药物。

【不良反应】主要不良反应为心悸、烦躁、头痛和血压升高等。剂量过大时,α受体过度兴奋使血压骤升,有发生脑出血的危险,故老年人慎用。剂量过大或静脉注射过快,β受体兴奋过强,可使心肌耗氧量增加,能引起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甚至心室纤颤,故应严格掌握剂量。

【禁忌证】禁用于高血压、脑动脉硬化、器质性心脏病、糖尿病和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

多巴胺

多巴胺(dopamine,DA)是NE生物合成的前体,药用的多巴胺是人工合成品。

【体内过程】口服无效。在体内迅速经MAO和COMT代谢灭活,故作用时间短暂。因多巴胺不易透过血脑屏障,故外源性多巴胺对中枢神经系统无作用。

【药理作用】多巴胺主要激动α、β和外周的多巴胺受体。

1.心血管多巴胺对心血管的作用与用药浓度有关:

低浓度(0.5-2μg/kg/min)时主要与位于肾脏、肠系膜和冠脉的多巴胺受体(D1)结合,通过激活腺苷酸环化酶,使细胞内cAMP水平提高而导致血管舒张。

中浓度(2-10μg/kg)的多巴胺可作用于心脏β1受体,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心排出量增加。可增加收缩压和脉压差,但对舒张压无明显影响或轻微增加。由于心排出量增加,而肾和肠系膜血管阻力下降,其他血管阻力基本不变,总外周阻力变化不大。

高浓度(10-20μg/kg)的多巴胺可激动血管的α受体,导致血管收缩,引起总外周阻力增加,使血压升高,这一作用可被α受体阻断药所拮抗。多巴胺也可促进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产生心血管效应。2.肾脏多巴胺在低浓度时作用于Dl受体,舒张肾血管,使肾血流量增加,肾小球的滤过率也增加。同时多巴胺具有排钠利尿作用,可能是多巴胺直接对肾小管D1受体的作用。大剂量时(10-20μg/kg),可使肾血管明显收缩。

【临床应用】用于各种休克,如感染中毒性休克、心源性休克及出血性休克等。本品与利尿药联合应用于急性肾衰竭。由于本品可以增加心排血量,也可用于急性心功能不全,具有改善血流动力学的作用。对于伴有心肌收缩力减弱、尿量减少而血容量已为补充的休克患者尤为适应。

【用法】(规格:20mg/2ml)Wt(Kg)×3+NS至50ml(1mg/H=1ug/kg/min),起始量5ug/kg/min(5ml/H),维持量:1~20ug/kg/min(1~20ml/H)。

【不良反应】一般较轻,偶见恶心、呕吐。如剂量过大或滴注太快可出现心动过速、心律失常和肾血管收缩导致肾功能下降等。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或三环类抗抑郁药合用时,多巴胺剂量应酌减。

【禁忌症】嗜铬细胞瘤患者禁用。室性心律失常、闭塞性血管病、心肌梗死、动脉硬化和高血压患者慎用。

多巴酚丁胺

多巴酚丁胺(dobutamine)为人工合成品,其化学结构和体内过程与多巴胺相似,口服无效,仅供静脉注射给药。

【药理作用】主要激动β1受体。与异丙肾上腺素比较,本品的正性肌力作用比正性频率作用显著。很少增加心肌耗氧量,也较少引起心动过速。

【临床应用】主要用于治疗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多巴酚丁胺可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加心排出量和降低肺毛细血管楔压,并使左室充盈压明显降低,使心功能改善,继发地促进排钠、排水、增加尿量,有利于消除水肿。

【用法】(规格:20mg/2ml)Wt(Kg)×3+NS至50ml(1mg/H=1ug/kg/min),起始量5ug/kg/min(5ml/H), 维持量:1~20ug/kg/min(1~20ml/H)。

【不良反应】用药期间可引起血压升高、心悸、头痛、气短等不良反应。偶致室性心律失常,由于该药可使心肌耗氧量增多,亦可引起心肌梗死病人梗死面积增加,应引起重视。

【禁忌症】梗阻型肥厚性心肌病患者禁用,因其可促进房室传导。心房纤颤病人禁用。

异丙肾上腺素

异丙肾上腺素(isoprenaline,isoproterenol)是经典的β1、β2受体激动剂。

【药理作用】主要激动β受体,对β1和β2受体选择性很低。对α受体几乎无作用。1.心脏对心脏β1受体具有强大的激动作用,表现为正性肌力和正性频率作用,缩短收缩期和舒张期。比肾上腺素作用强,明显增加心肌耗氧,对窦房结有显著兴奋作用。

2.血管和血压对血管有舒张作用,主要是激动β2受体使骨骼肌血管舒张,对肾血管和肠系膜血管舒张作用较弱,也有增加组织血流量的作用。由于心脏兴奋和强大外周血管舒张,使得收缩压升高而舒张压下降,降低冠脉血流。

3.支气管平滑肌可激动β2受体,舒张支气管平滑肌,作用比肾上腺素略强,并具有抑制组胺等过敏性物质释放的作用。

4.其他能增加肝糖原、肌糖原分解,增加组织耗氧量。不易透过血脑屏障,中枢兴奋作用不明显。【临床应用】

1.支气管哮喘用于控制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舌下或喷雾给药,疗效快而强。

2.房室传导阻滞舌下含药或静脉滴注给药,治疗Ⅱ、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3.心脏骤停适用于心室自身节律缓慢,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或窦房结功能衰竭而并发的心脏骤停,常与去甲肾上腺素或间羟胺合用作心室内注射。

4.感染性休克适用于中心静脉压高、心排出量低的感染性休克,但要注意补液及心脏毒性。

【不良反应】常见的是心悸、头晕。用药过程中应注意控制心率。在支气管哮喘病人,已具缺氧状态,加之气雾剂剂量不易掌握,如剂量过大,可致心肌耗氧量增加,引起心律失常,甚至产生危险的心动过速及心室颤动。

【禁忌症】禁用于冠心病、心肌炎和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

其他β1受体激动药有普瑞特罗(prenalterol)、扎莫特罗(xamoterol)等,主要用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β受体激动药还包括选择性激动β2受体的药物,常用的药物有:沙丁胺醇(salbutamol,羟甲叔丁肾上腺素)、特布他林(terbutaline,间羟叔丁肾上腺素)、克仑特罗(clenbuterol,双氯醇胺)、奥西那林(orciprenaline,间羟异丙肾上腺素)、沙美特罗(salmeterol)等,临床上主要用于哮喘的治疗。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与休克的治疗

1.低血容量性休克常规疗法是迅速恢复血容量,但在出血未控制之前大量补液可能会增加出血,使预后更差。临床实验表明在止血之前限制补液可使患者死亡率降低、住院时间短、脏器功能失常少。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较少用于低血容量性休克的治疗,仅在补足血容量后血压仍低时考虑使用升压药物如多巴胺。

2.心源性休克心源性休克的治疗进展包括新型正性肌力药、机械性辅助循环器械和急性心梗后再灌注方法的改进(溶栓、血管成形、粥样斑块切除、冠状动脉搭桥术)等。

(1)米力农是III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可增加心脏和血管系统细胞内环腺苷酸水平,增加心肌收缩力并扩张外周血管。他正性肌力作用强,不引起血小板减少,故在心源性休克治疗中已取代氨力农。与多巴酚丁胺相比,米力农增加心输出量效果与之相同,而降低肺动脉楔压更有效。米力农在负荷剂量时不需同时使用大剂量去甲肾上腺素维持血压。

(2)多培沙明是一种静脉内使用的短效儿茶酚胺类制剂。它主要激动β2肾上腺素能受体和I型多巴胺受体,对β1受体无兴奋作用,所以不会导致心律失常。因其激动心脏β2受体,抑制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所以有正性肌力作用。多培沙明对急性心衰、败血症、接受原位肝移植和心脏手术的患者有重要治疗作用。

3.感染性休克

(1)抗生素治疗治疗前应进行血标本培养,以明确病原微生物。正确的抗生素治疗能改善感染性休克的预后。

(2)强心治疗强心是高动力和低动力型感染性休克的合理治疗,对多数患者小剂量多巴胺仅轻度提高心室功能,大剂量则导致血管过度收缩。多巴胺在感染性休克中作用受限可能与β羟化酶活性和β受体反应性下降有关。中剂量(20~120ng/(kg·min))肾上腺素能升高血压、心输出量和每搏量,但大剂量(500ng/kg/min)则增加血管阻力。肾上腺素可加重乳酸酸中毒,降低胃粘膜pH和内脏血流。多巴酚丁胺增加心输出量,但因它扩张外周血管,对血压的影响变化不定。静注多巴酚丁胺时血压下降可能与低血容量有关。去甲肾上腺素增加内脏血流和氧耗,比多巴胺对血流动力学的作用好。其他正性肌力药尚有多培沙明和米力农。

(3)后负荷感染性休克时外周阻力(SVR)显著下降,这是由于诱发了内源性一氧化氮合酶(NOS)的活性,产生大量NO,造成血管扩张和低血压,并降低去甲肾上腺素的敏感性,心输出量增加也不能抵消SVR的下降。此时使用去甲肾上腺素、去氧肾上腺素可升高血压,使灌注压达到满意程度。

4.过敏性休克

肾上腺素类药物.

肾上腺素类药物 一、儿茶酚胺(CA) 1.简介 包括去甲肾上腺素(NA或NE)、肾上腺素(Ad或E)和多巴胺(DA)。交感神经节细胞与效应器之间的接头是以去甲肾上腺素为递质。儿茶酚胺是一种含有儿茶酚和胺基的神经类物质。儿茶酚和胺基通过L-酪氨酸在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和亲铬细胞位置的酶化步骤结合。通常,儿茶酚胺是指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这三种儿茶酚胺都是由酪氨酸结合。血浆里儿茶酚胺水平的变化显示不同的病态情形。一般通过不正常儿茶酚胺水平能断定两个方面:第1点涉及到肾上腺髓质瘤,这些瘤结合大量的儿茶酚胺导致循环失常。第2点涉及到心血管系统。(儿茶酚胺)含量超标会引发高血压与心肌梗塞,含量过低时则通常导致低血压。儿茶酚胺含量水平的不同和心脏猝死及冠状心脏病和心脏不充血等也有潜在联系。 2.生理作用 儿茶酚胺的主要生理作用是兴奋血管的α受体,使血管收缩,主要是小动脉和小静脉收缩,表现在皮肤和黏膜比较明显;其次是肾脏的血管收缩,此外脑、肝、肠系膜、骨骼肌血管都有收缩作用;对心脏冠状血管有舒张作用,这是因为心脏兴奋、心肌代谢产物如腺苷增加,提高了冠状血管的灌注压力,使冠脉流量增加的原理。作用在心脏本身,体内儿茶酚胺释放增多时,心肌收缩力加强,心率加快,心搏出量增加,血压的收缩压增高,出现脉压变小的改变。

作用:1)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儿茶酚胺通过β-受体作用于心脏,使心率加快,收缩力增强,传导速度增快,心输出量增加。 2)对内脏的作用:儿茶酚胺通过β-2受体使平滑肌松弛,通过α-1受体使之收缩。 3)对代谢的作用:儿茶酚胺参与生热作用的调节,通过β受体增加氧耗量而产热。并可促进机体内储备能量物质的分解。 4)儿茶酚胺对细胞外液容量和构成及水、电解质的代谢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5)儿茶酚胺可引起肾素、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甲状腺激素、降钙素等多种激素分泌的变化.儿茶酚胺浓度的测定血浆去甲肾上腺素正常值约为0.3~2.8nmol/L(15~475pg/ml),肾上腺素正常值约为170~520pmol/L(30~95pg/ml)。 3.分离方法 (1)高效液相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在儿茶酚胺类物质的分析中应用相当广泛,这与它的高分离效率密不可分.儿茶酚胺类物质虽然具有较强的结构相似性都具有邻苯二酚结构和烃氨基侧链,但其氨基侧链上取代基的差异可引起分子极性的改变,最终使得这类物质的色谱保留行为存在差异.目前常用的色谱分离固定相多为 C18,而流动相多为磷酸缓冲液,有机溶剂与离子对试剂的加入对于分离效果有很大的改善. 甲醇,乙腈

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检测方法研究

华中科技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检测方法研究 姓名:刘明杰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 指导教师:朱业湘 2003.5.1

华中科技大掌同挤医学鹿硪士研完生平业论文 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检测方法研究 研究生:刘明杰 导师:朱业湘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环境医学研究所 摘要 儿茶酚胺(catecholamines,CAs)包括肾上腺素(epinephrine,E)、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和多巴胺(dopamine,DA),是由肾上腺髓质和一些交感神经元嗜铬细胞分泌的一类非常重要的神经递质,也是重要的激素物质。儿茶酚胺在人体的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腺、肾脏、平滑肌等组织系统的生理活动中起着广泛的调节作用,同时还影响人体的代谢。检测血浆、尿液中的儿茶酚胺对于嗜铬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高血压、心衰、肾上腺髓质增生等疾病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并且有助于甲亢、甲低、充血性心衰、糖尿病、肾功能不全、低血糖症等疾病的诊断,对神经电生理等基础医学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常用的儿茶酚胺检测方法是放射酶学法、化学发光法、荧光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由于样品前处理复杂和检测仪器灵敏度等的限制,在本地区没有建立起快速稳定、可以满足临床诊断和基础研究需要的儿茶酚胺检测技术。 我们在综合国内外有关检测方法的基础上,通过优化设计,建立了可以满足?窳 诊断和基础医学研究需要的儿茶酚胺衍生荧光测定法和高效液相色谱一电化学检测法。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衍生荧光分析法检测儿茶酚胺的研究 本研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样品提取纯化方法研究,二是最佳衍生条件研究。我们比较了两种样品的提取和纯化方法,活化氧化铝和阳离子交换树脂提取纯化法。研究发现氧化铝提取纯化儿茶酚胺的回收率要高于阳离子交换树脂,稳定性也好于阳离子交换树脂,并且活化氧化铝提取纯化法省去了操作繁杂的填充层析柱以及装柱、洗柱等操作过程,操作简便,缩短了分析时间。并从

儿茶酚胺类药

儿茶酚胺类药 (一)肾上腺素 儿茶酚胺类药。是一种由肾上腺髓质产生的强效拟交感神经物质。对α1、α2、β1、β2受体产生较强的激动作用。小剂量主要兴奋β2受体,导致支气管扩张。特别是当支气管痉挛时更为明显,同时还可兴奋支气管粘膜上血管平滑肌α受体,使粘膜血管收缩,消除哮喘时粘膜水肿而改善病人的通气状态。对心脏β1受体的兴奋,可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心排血量增加,心率增快,心肌耗氧量增加。其强效β1受体兴奋常导致心动过速性心律失常的不良反应,可发生房性或室性心律失常,在低钾血症、低镁血症、低氧血症、酸中毒或同时使用其他致心律失常药物时更易发生。对于α受体的兴奋可使皮肤粘膜血管及内脏血管收缩,而冠状动脉和骨骼肌血管则由于兴奋血管平滑肌β2受体而发生舒张。对血压的影响与剂量有关,小剂量开始时血压可不升高。对脑和肺血管收缩作用较弱,有时由于血压升高可被动扩张。剂量过大可使血管过度收缩,心脏、肾脏和皮肤的血流减少,可引起心肌缺血和梗死。肾上腺素是心搏骤停的首选药物。除过敏性休克外,一般肾上腺素不作为休克或治疗低心排综合征的首选药物,仅在应用了多巴胺和多巴酚丁胺而升血压效果仍不好的顽固性严重低血压时下才考虑使用。低剂量可用于支气管痉挛则每小时输注lml时肾上腺素的用量为0.1

μg/Kg·min。使用从小剂量开始,一般先从0.01μg/Kg·min 开始输注,可逐渐增加至0.2~0.5μg/kg·min 。 (二)去甲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为儿茶酚胺类药。是由节后交感神经末梢产生的一种强效拟交感神经物质。对α受体有很强的兴奋作用,对β1受体的兴奋作用与肾上腺素相当。表现为较强的血管收缩作用和心脏正性肌力作用。血压升高、心肌收缩力增加。由于增加心脏的后负荷及对心脏α1受体的兴奋作用,应用去甲肾上腺素并不表现出明显的增加心输出量和加快心率的效果,也少发生心律失常。去甲肾上腺素可增加心室做功,收缩肾脏、肠系膜等内脏及外周血管系统。多年前,去甲肾上腺素被认为是升高血压的有效药物。但人们逐渐发现,这种血压升高是由于外周血管收缩,循环阻力增加所致,它将引起组织灌注不足,缺氧进一步恶化。且增加心脏的后负荷。因而去甲肾上腺素在休克治疗中的应用受到了明显限制。近年来,对休克理解程度及对药物作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且随着监测技术的进步,可以监测休克时循环系统的变化规律,明了去甲肾上腺素对循环的作用效果,使去甲肾上腺素可以较准确地用于改善休克时某些血流动力学指标。在分布性休克时,如果休克的主要原因是循环阻力降低,为了增加外周阻力,便有很强的应用去甲肾上腺素的指征。但如果休克是因为心输出量的减少,外周阻力已明显升高,则不应使用去甲肾上腺素。还有一些报

(整理)代谢调节综述

一、 A 型题 1. 下列描述体内物质代谢的特点,哪项是错误的? (A) 各种物质在代谢过程中是相互联系的 (B) 内源性和外源性物质在体内共同参与代谢 (C) 体内各种物质的分解、合成和转变维持着动态平衡 (D) 物质的代谢速度和方向决定于生理状态的需要 (E) 进人人体的能源物质超过需要,即被氧化分解 2. 关于糖、脂、氨基酸代谢错误的是 (A) 糖、脂不能转变为蛋白质 (B) 三羧酸循环是糖、脂、氨基酸分解代谢的最终途径 (C) 当摄人糖量超过体内消耗时,多余的糖可转变为脂肪 (D) 当摄人大量脂类物质时,脂类可大量异生为糖 (E) 乙酰CoA是糖、脂、氨基酸分解代谢共同的中间代谢物 3. 关于变构效应剂与酶结合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与酶活性中心底物结合部位结合 (B) 与酶活性中心催化基团结合 (C) 与调节亚基或调节部位结合 (D) 与酶活性中心外任何部位结合 (E) 通过共价键与酶结合 4. 饥饿可使肝内哪一条代谢途径增强?

(A) 糖原合成 (B) 糖酵解途径 (C) 糖异生 (D) 磷酸戊糖途径 (E) 脂肪合成 5. 胞浆内不能进行下列哪一代谢途径? (A) 脂肪酸合成 (B) 磷酸戊糖途径 (C) 脂肪酸β一氧化 (D) 糖酵解 (E) 糖原合成与分解 6. 磷酸二羟丙酮是哪两种代谢之间的交叉点? (A) 糖-氨基酸 (B) 糖-脂肪酸 (C) 糖-甘油 (D) 糖-胆固醇 (E) 糖-核酸 7. 长期饥饿时大脑的能量来源主要是 (A) 葡萄糖 (B) 氨基酸 (C) 甘油 (D) 酮体

(E) 糖原 8. 人体活动主要的直接供能物质是 (A) 脂肪酸 (B) 葡萄糖 (C) ATP (D) GTP (E) 磷酸肌酸 9. 作用于细胞内受体的激素是 (A) 类固醇激素 (B) 儿茶酚胺类激素 (C) 生长因子 (D) 肽类激素 (E) 蛋白类激素 10. 关于酶的化学修饰,错误的是 (A) 一般都有活性和非活性两种形式 (B) 活性和非活性两种形式在不同酶催化下可以互变 (C) 催化互变的酶受激素等因素的控制 (D) 一般不需消耗能量 (E) 化学修饰的方式多为肽链的磷酸化和脱磷酸 11. 酶化学修饰调节的主要方式是 (A) 乙酰化与去乙酰化 (B) 甲基化与去甲基

茶氨酸的主要功效

茶氨酸的主要功效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茶氨酸的主要功效 1.应用于治疗抑郁症 目前,茶氨酸已被应用于治疗世界各国发病人数最多的常见精神病—抑郁症。据估算,全球有1亿多人患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抑郁症发病率高达%。当前,抑郁症的治疗主要采用西药抗抑郁剂,如舍曲林、帕罗西汀等,但这些药物尽管能有效控制抑郁症症状,嗜睡、视物模糊、高血压等的副作用却十分明显,若是长期尤其是大剂量使用,将对患者造成极大危害。而用茶氨酸制成的药物则可避免这些副作用,美国、日本等国的保健品厂商已开发上市了多只以茶氨酸为主并辅以缬草根提取物、金丝桃素等天然镇静剂的纯天然抗抑郁胶囊,疗效显着且长期服用也未见任何副作用发生。 2.保护神经细胞 茶氨酸能抑制短暂脑缺血引起的神经细胞死亡,对神经细胞有保护作用。神经细胞的死亡与兴奋型神经传达物质谷氨酸有密切联系。在谷氨酸过多的情况下会出现细胞死,这通常是老年痴呆等症的病因。茶氨酸与谷氨酸结构相近,会竞争结合部位,从而抑制神经细胞死。茶氨酸有可能用于对谷氨酸引起的脑障碍,如脑栓塞、脑出血等脑中风,以及脑手术或脑损伤时出现的虚血和老年痴呆等疾病的治疗及预防。 3.增强抗癌药物的疗效 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为治疗癌症所开发的药物往往具有很强的副作用。在癌症治疗时,除了使用抗癌药物外,还必须同时使用多种抑制其副作用的药物。茶氨酸本身无抗肿瘤活性,但能提高多种抗肿瘤药的活性。茶

氨酸与抗肿瘤药并用时,茶氨酸能阻止抗肿瘤药从肿瘤细胞中流出,增强了抗肿瘤药的抗癌效果。茶氨酸还能减少抗肿瘤药的副作用,如调节脂质过氧化水平,减轻抗肿瘤药引起的白血球及骨髓细胞的减少等副作用。茶氨酸还具有抑制癌细胞浸润的作用,癌细胞浸润是癌细胞扩散的必要途径。抑制其浸润可阻止癌症的扩散。 4.镇静作用 咖啡碱是众所周知的兴奋剂,但人们在饮茶时反而感到放松、平静、心情舒畅。现已证实这主要是茶氨酸的作用。 5.调节脑内神经传达物质的变化 茶氨酸影响脑中多巴胺等神经传达物质的代谢和释放,由这些神经传达物质控制的脑部的疾病也有可能因此得到调节或预防。 6.提高学习能力和记忆力 在动物实验中,还发现服用了茶氨酸的老鼠的学习能力和记忆力比对照群的好。动物实验中发现给老鼠服用3”4个月茶氨酸后进行学习能力测试。试验结果,服用茶氨酸的老鼠的多巴胺浓度高。学习能力测试有多种,其一是把老鼠放到箱子里,箱内有一盏灯,灯亮时按一开关,就有食物出来。服用茶氨酸的老鼠能在较短时间内掌握要领,学习能力高于不服茶氨酸的老鼠。其二是利用老鼠有躲到暗处的习惯,当老鼠跑到暗处时寸用电击它,服用茶氨酸的鼠趋于徘徊在光亮处,以免遭电击,表明对暗处的危险有较强的记忆。可见,茶氨酸有提高老鼠的记忆力及学习能力的效果。

遗传性嗜铬细胞瘤家系血浆儿茶酚胺及其代谢物的含量测定

中国医药导报2019年2月第16卷第6期CHINA MEDICAL HERALD Vol.16No.6February 2019·药品检验· 遗传性嗜铬细胞瘤家系血浆儿茶酚胺 及其代谢物的含量测定 刘洪旭1邓思珊1马丽红1马振菁1王新康2 1.福建省医学科学研究院福建省医学测试重点实验室,福建福州 350001;2.福建医科大学省立临床学院福建省立医院心电诊断科,福建福州350001[摘要]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器(HPLC-ECD)法测定遗传性嗜铬细胞瘤家系血浆儿茶酚胺及其代谢产物的含量的方法。方法工作电极为玻璃电极,参比电极为Ag-AgCl 电极,电压0.6V,温度30℃。色谱柱:Ultimate XB-C 18(4.6mm×150mm,5μm);以甲醇为流动相A,0.1%磷酸二氢钠(含EDTA-Na 和辛烷磺酸)水溶液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流速为0.8mL/min;柱温为室温;检测波长:280nm;进样量:20μL。结果正常健康人中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甲氧基去甲肾上腺素(NMN)、甲氧基肾上腺素(MN)分别为(56.71±25.67)、(98.62±36.90)、(78.36±22.36)、(33.27±14.62)ng/L。嗜铬细胞瘤家系中确诊的2例嗜铬细胞瘤患者的NE 分别为353.36、563.87ng/L 和NMN 分别为425.71、527.65ng/L,其余18位家属的相关检测值在正常健康成人的范围内,其他2位家属的相关检测值比正常值高,建议去医院进一步检查。结论该方法简便,灵敏、准确,可用于临 床嗜铬细胞瘤患者的检测。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器;嗜铬细胞瘤;儿茶酚胺;代谢 [中图分类号]R586.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210(2019)02(c)-0113-04Determination of plasma catecholamine and its metabolites in hereditary pheochromocytoma family LIU Hongxu 1DENG Sishan 1MA Lihong 1MA Zhenjing 1WANG Xinkang 2 1.Fujian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Fujian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of Medical Testing,Fujian Province,Fuzhou 350001,China; 2.Clinical Medical College of Fujian Medical University,Department of Electrocardiogram of Fujian Provincial Hospital,Fujian Province,Fuzhou 350001,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stablish a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catecholamines and their metabolites in plasma of hereditary pheochromocytoma families by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electrochemical detector (HPLC-ECD).Methods The working electrode was a glass electrode and the reference electrode was an Ag -AgCl electrode with a voltage of 0.6V and a temperature of 30℃.Using Ultimate XB-C 18(4.6mm ×150mm,5μm);using methanol as mobile phase A,0.1%sodium dihydrogen phosphate (containing EDTA-Na and octanesulfonic acid)aqueous solution as mobile phase B,gradient elution,flow rate 0.8mL/min;column temperature was room temperature;detection wavelength was 280nm;injection volume was 20μL.Results In normal healthy people,the contents of epinephrine(E),norepinephrine (NE),methoxy norepinephrine (NMN),methoxy-adrenalin (MN)were (56.71±25.67),(98.62±36.90),(78.36±22.36),(33.27±14.62)ng/L.The NEs of 2patients with pheochromocytoma diagnosed in pheochromocytoma were 353.36,563.87ng/L and NMN were 425.71and 527.65ng/L,respectively.The correlation detection values of the other 18family members were within the range of normal healthy adults.The correlation detection values of the other two family members were higher than the normal values.it is recommended to go to the hos?pital for further examination.Conclusion This method is simple,sensitive and accurate and can be used for the detection of patients with clinical pheochromocytoma.[Key words]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electrochemical detector;Pheochromocytoma;Catechol-amine;Metabolize [基金项目]福建省卫生系统中青年骨干人才培养项目(2015- ZQN-JC-10);福建省属公益类科研所基本科研专项项目(2015 R1031-2)。[作者简介]刘洪旭(1975.12-),男,硕士,副研究员;研究方 向:中药质量控制及体内药物分析。 [通讯作者]王新康(1972.9-),男,硕士,副主任医师;研究方 向:心脏电生理、心血管内科疾病。113

儿茶酚胺

儿茶酚胺 儿茶酚胺 儿茶酚胺儿茶酚胺是一种含有儿茶酚和胺基的神经类物质。儿茶酚和胺基通过L-络氨酸在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和亲铬细胞位置的酶化步骤结合。通常,儿茶酚胺是指去甲肾上腺素(NAd)、肾上腺素(Ad)和多巴胺(DA)。这三种儿茶酚胺都是由络氨酸结合。儿茶酚胺 CA)。)。包括去甲肾上腺素( NAd)、肾上腺素(Ad) 多巴胺( DA)。)、肾上腺素 (Ad)和儿茶酚胺( CA )。包括去甲肾上腺素( NAd )、肾上腺素 (Ad) 和多巴胺( DA )。交儿茶酚胺感神经节细胞与效应器之间的接头是以去甲肾上腺素为递质感神经节细胞与效应器之间的接头是以去甲肾上腺素为递质儿茶酚胺是一种含有儿茶酚和胺基的神经类物质。儿茶酚和胺基通过 L-络氨酸在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和亲铬细胞位置的酶化步骤结合。通常,儿茶酚胺是指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这三种儿茶酚胺都是由络氨酸结合。血浆中儿茶酚胺水平的变化显示不同的病态情形。一般通过不正常的儿茶酚胺水平可以断定两个方面:首先涉及到肾上腺髓质瘤,这些瘤结合了大量的儿茶酚胺导致循环失常。第二点涉及到心血管系统。(儿茶酚胺)含量超标会引发高血压和心肌梗塞,含量过低则通常导致低血压。儿茶酚胺含量水平的不同与心脏猝死、冠状心脏病和心脏不充血等也有潜在联系。临床应用于: 1:休克,用于神经源性、心源性、中毒性休克的早期。剂儿茶酚胺的合成代谢量不宜过大,一般用 2 毫克加于 5%葡萄糖 500 毫升中,静滴速度每分钟掌握在 4-8 微克,使收缩压维持在 90mmHg 左右。 2:胃出血,用儿茶酚胺 1-3 毫克适当稀释后口服,在胃内因局部作用收缩胃黏膜血管而产生止血效果.。其不良反应为:可发生局部组织缺血坏死;所以不要让药物漏出血管外。剂量不要过大;以免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另外突然停药可出现血压下降,需停药时,应先逐渐减少剂量和减慢滴速,然后停药。病理联系血浆中儿茶酚胺水平的变化显示不同的病态情形。一般通过不正常的儿茶酚胺水平可以断定两个方面:首先涉及到肾上腺髓质瘤,这些瘤结合了大量的儿茶酚胺导致循环失常。第二点涉及到心血管系统。(儿茶酚胺)含量超标会引发高血压和心肌梗塞,含量过低则通常导致低血压。儿茶酚胺含量水平的不同与心脏猝死、冠状心脏病和心脏不充血等也有潜在联系。生理作用儿茶酚胺的主要生理作用是兴奋血管的 a 受体,使血管收缩,主要是小动脉和儿茶酚胺的合成小静脉收缩,表现在皮肤和黏膜比较明显;其次是肾脏的血管收缩,此外脑、肝、肠系膜、骨骼肌血管都有收缩作用;对心脏冠状血管有舒张作用,这是因为心脏兴奋、心肌代谢产物如腺苷增加,提高了冠状血管的灌注压力,使冠脉流量增加的原理。作用在心脏本身,体内儿茶酚胺释放增多时,心肌收缩力加强,心率加快,心搏出量增加,血压的收缩压增高,出现脉压变小的改变。 1、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儿茶酚胺通过β-受体作用于心脏,使心率加快,收缩力增强,传导速度增快,心输出量增加。 2、对内脏的作用:儿茶酚胺通过β-2 受体使平滑肌松弛,通过α- 1 受体使之收缩。 3、对代谢的作用:儿茶酚胺参与生热作用的调节,通过β受体增加氧耗量而产热。并可促进机体内储备能量物质的分解。 4、儿茶酚胺对细胞外液容量和构成

茶氨酸的主要功效

茶氨酸的主要功效 1.应用于治疗抑郁症 目前,茶氨酸已被应用于治疗世界各国发病人数最多的常见精神病—抑郁症。据估算,全球有1亿多人患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抑郁症发病率高达1.5%。 当前,抑郁症的治疗主要采用西药抗抑郁剂,如舍曲林、帕罗西汀等,但这些药物尽管能有效控制抑郁症症状,嗜睡、视物模糊、高血压等的副作用却十分明显,若是长期尤其是大剂量使用,将对患者造成极大危害。而用茶氨酸制成的药物则可避免这些副作用,美国、日本等国的保健品厂商已开发上市了多只以茶氨酸为主并辅以缬草根提取物、金丝桃素等天然镇静剂的纯天然抗抑郁胶囊,疗效显著且长期服用也未见任何副作用发生。 2.保护神经细胞 茶氨酸能抑制短暂脑缺血引起的神经细胞死亡,对神经细胞有保护作用。神经细胞的死亡与兴奋型神经传达物质谷氨酸有密切联系。在谷氨酸过多的情况下会出现细胞死,这通常是老年痴呆等症的病因。茶氨酸与谷氨酸结构相近,会竞争结合部位,从而抑制神经细胞死。茶氨酸有可能用于对谷氨酸引起的脑障碍,如脑栓塞、脑出血等脑中风,以及脑手术或脑损伤时出现的虚血和老年痴呆等疾病的治疗及预防。 3.增强抗癌药物的疗效 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为治疗癌症所开发的药物往往具有很强的副作用。在癌症治疗时,除了使用抗癌药物外,还必须同时使用多种抑制其副作用的药物。茶氨酸本身无抗肿瘤活性,但能提高多种抗肿瘤药的活性。茶氨酸与抗肿瘤药并用时,茶氨酸能阻止抗肿瘤药从肿瘤细胞中流出,增强了抗肿瘤药的抗癌效果。茶氨酸还能减少抗肿瘤药的副作用,如调节脂质过氧化水平,减轻抗肿瘤药引起的白血球及骨髓细胞的减少等副作用。茶氨酸还具有抑制癌细胞浸润的作用,癌细胞浸润是癌细胞扩散的必要途径。抑制其浸润可阻止癌症的扩散。 4.镇静作用 咖啡碱是众所周知的兴奋剂,但人们在饮茶时反而感到放松、平静、心情舒畅。现已证实这主要是茶氨酸的作用。 5.调节脑内神经传达物质的变化 茶氨酸影响脑中多巴胺等神经传达物质的代谢和释放,由这些神经传达物质控制的脑部的疾病也有可能因此得到调节或预防。 6.提高学习能力和记忆力 在动物实验中,还发现服用了茶氨酸的老鼠的学习能力和记忆力比对照群的好。动物实验中发现给老鼠服用3”4个月茶氨酸后进行学习能力测试。试验结果,服用茶氨酸的老鼠的多巴胺浓度高。学习能力测试有多种,其一是把老鼠放到箱子里,箱内有一盏灯,灯亮时按一开关,就有食物出来。服用茶氨酸的老鼠能在较短时间内掌握要领,学习能力高于不服茶氨酸的老鼠。其二是利用老鼠有躲到暗处的习惯,当老鼠跑到暗处时寸用电击它,服用茶氨酸的鼠趋于徘徊在光亮处,以免遭电击,表明对暗处的危险有较强的记忆。可见,茶氨酸有提高老鼠的记忆力及学习能力的效果。

代谢性酸中毒时儿茶酚胺对血管的影响

代谢性酸中毒时儿茶酚胺对血管的影响 实验目的 1.复制急性代谢性酸中毒的动物模型 2.观察代谢性酸中毒前后儿茶酚胺对家兔血管的影响 3.代谢性酸中毒的纠正方法 实验原理 通过快速静脉滴注盐酸,使血浆内[H+]快速上升,[H+]消耗[HCO3-],从而使血浆[HCO3-]减少,血液pH值下降,造成急性代谢性酸中毒。代谢性酸中毒可引起心血管系统的功能障碍,从而导致血管系统对儿茶酚胺类药物反应性的变化,本实验复制急性代谢性酸中毒的家兔模型,观察儿茶酚胺对血管作用的变化。 实验器材与药品 Pclab-UE生物医学信号采集处理器,电脑,压力换能器,动脉导管,家兔固定台,手术器械,动脉夹,丝线,纱布,烧杯,头皮静脉针,注射器。PH计 0.005%肾上腺素,0.005%去甲肾上腺素,0.005%多巴胺,3%戊巴比妥钠,1%肝素, 0.4mmol/l的盐酸溶液 实验步骤和方法 1.将压力换能感受器与Pclab-UE生物医学信号采集处理器第一通道连接 2.取家兔称重,用3%戊巴比妥钠1ml/kg耳缘静脉麻醉,仰位固定于兔台。 3.剪除颈部毛,正中切开长约10cm皮肤,分离肌肉,于气道旁分离出一侧颈总动。 结扎其远心端,近心端用动脉夹夹住。在靠近近心端剪一切口。向心方向插入 已充满肝素、生理盐水的动脉导管,用丝线结扎固定。调节压力换能器与家兔 心脏高度一致。 4.于家兔耳缘静脉以头皮针推注少量生理盐水,确保给药通道通畅。注入5ml/kg 肝素以抗凝。 5.缓慢打开动脉夹,即见有血液冲进动脉导管内,打开电脑桌面上的Pclab-UE生 物医学信号采集处理器,选择血压选项,开始记录参数,记录一段正常血压曲

人体脂肪代谢的调控和调动

人体脂肪代谢的调控和调动 人体摄入的大部分)脂肪经胆汁乳化成小颗粒,胰腺和小肠内分泌的脂肪酶将脂肪里的脂肪酸水解成游离脂肪酸和甘油单酯(偶尔也有完全水解成甘油和脂肪酸). 水解后的小分子,如甘油、短链和中链脂肪酸,被小肠吸收进入血液。甘油单脂和长链脂肪酸被吸收后,先在小肠细胞中重新合成甘油三酯,并和磷脂、胆固醇和蛋白质形成乳糜微粒(chylomicron),由淋巴系统进入血液循环。 脂肪细胞在体内的代谢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调控,脂蛋白脂酶,以及脂肪细胞膜上的肾上腺素能受体、胰岛素受体及其他肽类激素和腺苷受体都参与这一过程的调节。 (1)脂蛋白脂酶(LPL):脂蛋白脂酶由体内脂肪细胞合成,然后释放到血液中附着在毛细血管的表面。其功能是将与其接触的乳糜微粒和极低密度脂蛋白中的三酰甘油(甘油三酯)水解成游离脂肪酸和α-磷酸甘油。前者进入脂肪细胞内,与磷酸甘油结合生成三酰甘油。由于人类脂肪细胞合成脂肪酸的能力很弱,因此在脂蛋白脂酶作用下所产生的游离脂肪酸就成为体内脂肪细胞合成三酰甘油所需要游离脂肪酸的主要来源。因此脂蛋白脂酶在调节人体局部脂肪沉积上发挥着一定的功能。脂蛋白脂酶的活性受机体营养状况及相关激素的调节,空腹及营养不良时其活性降低,进食后其活性增高。胰岛素可以增加脂蛋白脂酶的合成,而脂解激素则使脂蛋白脂酶活性受到抑制。 (2)胰岛素:胰岛素可以通过降低脂肪细胞内cAMP的浓度来抑制三酰甘油脂肪酶活性,减少三酰甘油的水解,促进水解后的游离脂肪酸再酯化。胰岛素是体内主要的抗脂解激素。当胰岛,素水平下降时,体内脂肪组织的脂解过程加快,血中游离脂肪酸和磷酸甘油浓度增高。 (3)儿茶酚胺:人类脂肪细胞上分布着许多α2和β1,受体,儿茶酚胺主要就是通过脂肪细胞膜上的肾上腺素能受体来调节脂解反应。 儿茶酚胺通过。α2受体抑制脂解,通过β1受体刺激脂解。人体不同部位脂肪细胞对儿茶酚胺的反应性是不相同的。无论男女,腹部脂肪细胞对儿茶酚胺促进脂解的反应性和敏感性均强于股部,绝经前女性股部脂肪细胞对儿茶酚胺的脂解反应性明显下降,而妊娠晚期和哺乳期女性股部脂肪细胞对儿茶酚胺的脂解反应性明显增强。造成上述差别的主要原因可能与分布在这些部位脂肪细胞上的。α2和β1受体的数目、比例及活性不同有关。 (4)性激素:性激素在促进脂肪细胞脂解反应区域性差异的发生上起着一定的作用。女性激素可以促进脂肪细胞α2受体的活性来达到拮抗儿茶酚胺的脂解作用。 (5)其他激素:生长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甲状腺激素、泌乳素、胰高血糖素等均可促进脂肪细胞的脂解反应。 肪细胞的代谢过程是怎样进行的? 体内脂肪细胞的代谢过程是一个非常活跃、从不间断的循环过程。 正常情况下,机体内的脂肪细胞一方面不断地从血液中摄取食物分解后产生的游离脂肪酸,然后在细胞内将游离脂肪酸与由葡萄糖合成的。α-磷酸甘油结合生成磷酸三酰甘油。

儿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速

儿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速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作者:张萍2011-10-12 儿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速(CPVT)是一种具有遗传特征的原发性心电疾病,以运动或激动后出现晕厥、猝死为主要临床表现,多无器质性心脏病,好发于年轻人群,具有较高的致死性,因而了解和掌握CPVT的临床特点、治疗策略十分必要,本文将就CPVT得相关问题进行阐述。 1.概述 交感神经系统的突然激活能使有心脏疾病患者产生一系列的致命性心律失常,这些心脏疾病既包括后天获得性疾病,例如心肌缺血和心力衰竭,又包括遗传性致心律失常性疾病,例如长QT综合征。而另有一些患者在无任何心脏结构及心电图异常的情况下,儿茶酚胺仍能诱发室性心律失常,这就是儿茶酚胺敏感性室速。 早在1975年Reid就描述了此病的临床现象, 1978年由Coumel等[1]报道了这类疾病不仅表现为室速、晕厥和猝死,还发现部分患者有家族聚集现象,但也有散发的病例。他们把具有这种临床特征的疾病称为儿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速。Coumel总结的CPVT具有三个典型特征:①心律失常的发生与肾上腺素分泌增多(运动或情绪激动)有关;②心律失常发生时表现为典型的双向性室速,而在休息时心电图无明显异常;③心脏结构正常。 CPVT被认为是一种遗传性相关性心律失常,它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已经越来越多的被阐明。 2.遗传学特征 目前的研究证明CPVT具有家族聚集现象,属于遗传性疾病,其遗传模式有两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和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2.1.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儿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速 1995年Leenhardt报道了第一个家族性CPVT,其表型分布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模式。Scan等对两个儿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速的大家系进行了基因连锁分析,发现该病的致病基因位于染色体1q42-4,其突变基因编码RyR2。此后,Prior又报道了4例CPVT患者存在RyR2基因突变,进一步证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CPVT与RyR2基因突变有关。随后Laitin en等的研究再次证实RyR2受累是CPVT的原因。RyR2突变导致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CPVT 多见,先证者中约有50%存在RyR2的基因突变, RyR2基因表达的RyR2通道主要分布在心肌细胞肌浆网上,主要作用是调节细胞浆内游离钙离子浓度与平衡的,影响兴奋收缩偶联[4]。研究表明,机体内儿茶酚胺水平的升高,可使突变的RyR2通道出现过度开放,导致舒张期肌浆网大量的钙离子外漏,使细胞胞浆内的钙离子异常增加,导致钙超载,诱发延迟后除极。 近来,越来越多的RyR2突变位点被报道,该基因的突变与不典型或隐匿性致心律失常

茶氨酸的主要功效

精心整理 茶氨酸的主要功效 1.应用于治疗抑郁症 目前,茶氨酸已被应用于治疗世界各国发病人数最多的常见精神病—抑郁症。据估算,全球有1亿多人患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抑郁症发病率高达1.5%。 当前,抑郁症的治疗主要采用西药抗抑郁剂,如舍曲林、帕罗西汀等,但这些药物尽管能有效控制抑郁症症状,嗜睡、视物模糊、高血压等的副作用却十分明显,若是长期尤其是大剂量使用,将对患者造成极大危害。而用茶氨酸制成的药物则可避免这些副作用,美国、日本等国的保健品厂商已开发上市了多只以茶氨酸为主并辅以缬草根提取物、金丝桃素等天然镇静剂的纯天然抗抑郁胶囊,疗效显着且长期服用也未见任何副作用发生。 2.保护神经细胞 3.4. 5.6.3”4果。 7.状。在精神上主要表现为容易烦躁、生气、郁闷、不安、精神无法集中等,在身体上主要表现为容易疲劳、不易人眠、头痛、胸部胀痛、下腹痛、腰酸、手脚发冷等。茶氨酸的镇静作用使人想到其对经期综合症有改善作用,对女性进行的临床试验证明了其效果。 8.降低血压的作用 在动物试验中,给高血压自发症大鼠注射茶氨酸,其舒张压、收缩压以及平均血压都下降,降低程度与剂量有关,但心率没有大的变化;茶氨酸对血压正常的鼠没有降低血压的作用,表明茶氨酸只对患高血压病的大鼠有降压效果。茶氨酸可能是通过调节脑中神经传达物质的浓度来起到降低血压的作用。 9.抗疲劳作用 由于发现茶氨酸具有消除紧张,放松情绪的作用,近年来被各国学者逐渐重视起来。它的作用机理是可以调节脑电波,如自愿者口服50mg 茶氨酸40min 后,脑电图中可出α波,α是安静放松的标志;同时受试对象感到轻松,愉

精心整理 快,无焦虑感。因此茶氨酸具有消除紧张,解除疲劳的作用。研究发现,经口给予小鼠不同剂量的L-茶氨酸30d,能明显延长小鼠负重游泳时间,减少肝糖原的消耗量,降低运动时血清尿素氮水平;对小鼠运动后血乳酸升高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促进运动后血乳酸的消除。因此,L-茶氨酸具有抗疲劳作用。其机理可能与茶氨酸可抑制5-羟色胺分泌,促进儿茶酚胺分泌有关(5-羟色胺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抑制作用,而儿茶酚胺具有兴奋作用),但其的作用机理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10.袪烟瘾和清除烟雾中重金属作用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脑与认知国家重点实验室赵保路研究员领衔的研究团队,继去年发现了抑制烟草和尼古丁成瘾的新物质茶氨酸通过调节尼古丁受体和多巴胺释放而实现袪烟瘾作用之后,最近又发现,其对烟雾中的重金属包括砷、镉和铅具有显着的清除作用。 11.减肥作用 众所周知,喝茶有减肥的功效。长期饮茶使人瘦,去除人的脂肪。此外,还发现茶氨酸有护肝、抗氧化等作用。

儿茶酚胺

儿茶酚胺 儿茶酚胺是一种含有儿茶酚和胺基的神经类物质。儿茶酚和胺基通过L-络氨酸在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和亲铬细胞位置的酶化步骤结合。通常,儿茶酚胺是指去甲肾上腺素(NAd)、肾上腺素(Ad)和多巴胺(DA)。这三种儿茶酚胺都是由络氨酸结合。 目录 简介 1解释 2临床应用 3病理联系 4生理作用 5不良反应 6注意事项 7禁忌症 8相关词条 简介 即含有邻苯二酚(即儿茶酚)的胺类化合物,包括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及它们的衍生物。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既是肾上腺髓质所分泌的激素,又是交感神经和中枢神经系统中去甲肾上腺素能纤维的神经介质。去甲肾上腺素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分布广泛,含量较多,而肾上腺素含量则较少。多巴胺主要集中在锥体外系部位,也是一种神经介质。它们是重要的典型的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1] 1解释 儿茶酚胺(CA)包括去甲肾上腺素(NA或NE)、肾上腺素(Ad或E)和多巴胺(DA)。

交感神经节细胞与效应器之间的接头是以去甲肾上腺素为递质。儿茶酚胺是一种含有儿茶酚和胺基的神经类物质。儿茶酚和胺基通过L-酪氨酸在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和亲铬细胞位置的酶化步骤结合。通常,儿茶酚胺是指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这三种儿茶酚胺都是由酪氨酸结合。 血浆里儿茶酚胺水平的变化显示不同的病态情形。一般通过不正常儿茶酚胺水平能断定两个方面:第1点涉及到肾上腺髓质瘤,这些瘤结合大量的儿茶酚胺导致循环失常。第2点涉及到心血管系统。(儿茶酚胺)含量超标会引发高血压与心肌梗塞,含量过低时则通常导致低血压。儿茶酚胺含量水平的不同和心脏猝死及冠状心脏病和心脏不充血等也有潜在联系。 2临床应用 临床应用于: 1、休克,神经源性、心源性、感染性休克的早期常用多巴胺,以增强心肌收缩力和扩张外周血管改善微循环,对过敏性休克常用肾上腺素。多巴胺抗休克时剂 儿茶酚胺的合成代谢 量不宜过大,一般用2毫克加于5%葡萄糖500毫升中,静滴速度每分钟掌握在4-8微克,使收缩压维持在90mmHg左右。 2、胃出血,用儿茶酚胺1-3毫克适当稀释后口服,在胃内因局部作用收缩胃黏膜血管而产生止血效果.。

儿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的诊断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7年5月第9卷第5期 Chin J Evid Based Cardiovasc Med,May,2017,Vol.9,No.5? 622 ? ? 病例报告? 儿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的诊断 李志强1,魏经汉1 【中图分类号】R541.7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674-4055(2017)05-0622-02 儿茶酚胺敏感性室性心动过速(Catecholaminergic polymorphic ventricular tachycardia,CPVT)是一种少见的遗传性恶性心律失常。以运动或情绪激动诱发的双向性或多形性室速为特征,不伴结构性心脏病和QT间期延长[1],严重者可进一步发展为室颤而引起晕厥甚至猝死,是青少年发生心源性猝死的重要病因之一[2]。目前已经确定与CPVT 有关的突变基因有RyR2[3]和CASQ2[4],RyR2和CASQ2基因的突变使RyR2通道蛋白出现异常,引起心肌细胞肌质网持续缓慢地释放Ca2+,而这在儿茶酚胺的刺激下会更加明显,从而使心肌细胞内钙离子超载,引起心肌细胞延迟后除级(DAD),进一步诱发有生命威胁的室性心律失常。 1 病例 患者女性,23岁,主因“间断性心慌、胸闷16年,加重1月”入院。16年前因惊吓后出现晕厥,持续1 h后缓解,不伴抽搐及大小便失禁。于当地医院诊断为“心律失常 室性早搏”,经药物(具体用药不详)治疗后缓解,间断治疗8年余。5年前因吵架再次出现晕厥,未行处理,之后常因情绪激动或劳累,出现心慌、胸闷、伴胸前区疼痛,但未再发生晕厥。1月前再次因吵架发生晕厥,于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心律失常”,家族中无类似病史和心脏猝死史者。3年前婚前体检发现乙肝病毒阳性,2年半前出现腹水,于当地医院住院治疗半月后好转出院,半年前顺产1女,体检发现“乙肝早期肝硬化”,经治疗后好转。在外院行运动试验可疑阳性,为进一步治疗来我院。入院查体:T:36.5℃,P:67 次/min,R:18 次/min,BP:127/82 mmHg(1 mmHg=0.133 kPa),心浊音界无扩大,心率67次/min,律不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相关检查:乙肝五项:HBsAg(+) 7804 COI、HBeAg(+) 4.25 COI、HBcAb(+):0.006 COI。其余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入院心电图(图1)示:窦性心律,频发室早,QT间期延长。24 h动态心电图示:窦性心律,伴频发多源室性早搏(室早总数:66 478次)、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共检出2504阵,最长一阵持续42 s)、QT时间延长、持续性部分导联ST-T改变、慢频率状态时U波明显、心率变异性显著高于异常。入院诊断:①心律失常:频发室早、短阵室速,心功能Ⅳ级;②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入院后予以口服酒石酸美托洛尔片25 mg/d,服用4 d后心电图无变化遂停用,肝硬化给予恩替卡韦分散片0.5 mg/d,复方甘草酸甘片3片,2/d,患者心慌胸闷较前好转,心电监护示窦性心律、频发多源性室早、短阵室速、逸搏心律。后作三维标测引导下射频消融术,患者为多源性室早,形态多变,标测其中一种室早,V1导联室早呈RS型,激动顺序模型显示左室间隔 作者单位:1 450052 郑州,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 通讯作者:李志强,E-mail:zzlizhiqiang2016@https://www.wendangku.net/doc/501251148.html, doi:10.3969/j.issn.1674-4055.2017.05.31部局部提前最早,最早点提前参考点77 ms,起搏标测与临床室早相似,于该点及其附近放电试消融,未见室早减少,提示消融无效,之后多次进行标测与试消融,均未见室早减少,患者消融过程中胸闷等不适感明显,遂结束手术。回顾病史与心电图表现,患者初发年龄6岁,因恐惧出现晕厥,每次晕厥发作均有情绪激动等明显诱因,无结构性心脏病改变,入院后动态心电图监测到患者情绪激动时,心电图由频发室性早搏二联律转为多形性室速,在情绪稳定后逐渐转为室性早搏二联律,最后转为正常,符合CPVT的临床表现。临床诊断为CPVT。改为美西律150 mg 3/d,治疗4 d后心电监护示心律失常较前好转,但仍见频发室性早搏二联律,加用酒石酸美托洛尔片25 mg,2/d,患者症状好转后要求出院,出院诊断:①心律失常 频发室早、儿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速,心功能Ⅱ级②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嘱其院外规律服用“美西律片、酒石酸美托洛尔片等药物,1月后复查动态心电图(图2)示:总心搏数98 899次、室早总数15 061次、短 阵室速376次。 图1 患者入院时心电图,平均心率:100 次/min,QT/QTc:414/534,Ⅱ导联可见典型的双向形室速 图2 患者治疗1月后动态心电图记录到短阵室速改变 2 讨论 CPVT的临床表现多样化,首发症状主要以反复发作的晕厥为主,但也会出现胸痛、胸闷、心悸等不典型症状[5],

儿茶酚胺药理作用以及休克

儿茶酚胺药理作用以及休克

————————————————————————————————作者: ————————————————————————————————日期:

儿茶酚胺药理作用以及休克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构效关系】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的基本化学结构是β-苯乙胺,当苯环、α位或β位碳原子的氢及末端氨基被不同基团取代时,可人工合成多种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这些基团可影响药物对α、β受体的亲和力及激动受体的能力,而且会影响药物的体内过程。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异丙肾上腺素()和多巴胺(DA)等在苯环第3、4位碳上都有羟基形成儿茶酚,故称为儿茶酚胺类。它们对外周可产生明显的α、β受体激动作用,易被COMT灭活,作用时间短,对中枢作用弱。氨基上的氢原子被取代,则药物对α、β受体选择性将发生变化。NE氨基末端被甲基取代,则为N,可增加对β果被异丙基取代,则为异丙肾上腺素,可进一步增加对ββ21、1受体的作用;如受体的作用,而对α受体的作用逐渐减弱。 1、β取代基团从甲基到叔丁基,对α受体的作用逐渐减弱,对β受体的作用却逐渐加强。(NE为α受体激动剂;E为α、β受体激动剂;多巴胺为多巴胺、α、β 体激动剂;多巴酚丁胺为β11受体激动剂;异丙肾上腺素为β2受受体激动剂)。 【代谢】肝脏是外源性NE的主要代谢器官。NE多数在COMT的作用下代谢为活性很低的间甲NE,一部分经MAO作用脱胺形成3-甲氧-4-羟扁桃酸(VMA), 正常人24h尿中儿茶酚胺的代谢产物约90%以VMA形式从肾脏排泄。(E代谢与NE相似)。DA和多巴酚丁胺在体内迅速经MAO和COMT的催化而代谢失效,故作用时间短暂。 去甲肾上腺素(NE) 【药理作用】激动α受体作用强大,对α1和α2受体无选择性。对心脏β1受体作用较弱,对β2受体几乎无作用。 1.血管激动血管的α1受体,使血管收缩(皮肤粘膜、肾脏、胃肠道、骨骼肌、脑),主要是使小动脉收缩(血流量减少)和小静脉收缩(外周阻力增加)。无直接舒张冠脉作用,(间接舒张冠状动脉包括①由于心脏兴奋,代谢产物如腺苷等增加,从而舒张血管;②血压升高,提高了冠状动脉的灌注压力,冠脉血流量增加)。 2.血压①小剂量(0.4ug/kg/min)静脉滴注血管收缩作用尚不十分剧烈时,由于心脏兴奋使收缩压升高,而舒张压升高不明显,故脉压加大。②较大剂量时,因血管强烈收缩使外周阻力明显增高,故收缩压升高的同时舒张压也明显升高,脉压变小。 3.心脏较弱激动心脏的β1受体,使心肌收缩性加强,心率加快,传导加速,心排出量增加(但是外周血管收缩,总外周阻力增高,增加心脏射血阻力,使心排出量不变或下降)。 4.其他仅在大剂量时才出现血糖升高。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较弱。对于孕妇,可增加子宫收缩的频率。 【临床应用】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体外循环等引起的低血压;对血容量不足所致的休克、低血压或嗜铬细胞瘤切除术后的低血压,本品作为急救时补充血容量的辅助治疗;也可用于椎管内阻滞时的低血压及心跳骤停复苏后血压维持。 【用法】,0.9%NS30ml+NE20mg(浓度为0.5mg/ml),负荷量:1-2ml(0.5~1mg)(10分钟推完),起始量:1ml/H,维持量:0.1~3.6~60ml/H(0.014~0.5~8ug/kg/min),小于3.6ml(相当于0.5ug/kg/min)时,主要作用于β1受体。(规格2mg/ml)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