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02章 审计目标及其实现过程-习题-郑石桥

第02章 审计目标及其实现过程-习题-郑石桥

第02章 审计目标及其实现过程-习题-郑石桥
第02章 审计目标及其实现过程-习题-郑石桥

第02章审计目标及其实现过程

一、单选题

1.注册会计师是否对审计对象存在的舞弊承担责任,审计职业界和社会公众有不同的理解,从而现出()。

A.审计期望差

B.审计责任

C.审计风险

D.审计失败

2.进入20世纪60年代后,管理人员、白领阶层欺诈舞弊案不断增加,在这种背景下,社会公众要求注册会计师承担起审查舞弊职责,而审计职业界以审计技术方法的固有限性为理由,推卸舞弊审计责任,从而引发了审计职业界的信用危机。在这一形势下,审计职业界不再支持()的观点。

A.审计期望差

B.对舞弊不承担责任

C.对舞弊承担责任

D.审计风险

3.20世纪80年代以后,面对社会公众的强烈需求,更由于职业“适者生存”的法则,使得审计职业界不得不对舞弊审计责任重新考虑,逐渐实现了从极力推脱到被动接受,直至积极主动寻找解决方法的转变。()重新成为注册会计师审计职业界的主要责任之一,并与验证财务报表的公允性之责任一起组成注册会计师审计责任的内容。

A.舞弊审计责任

B.审计责任

C.审计风险

D.审计期望差

4.管理层对编制财务报表的责任具体不包括:

A.选择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

B.选择和运用恰当的会计政策

C.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做出合理的会计估计

D.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计划和实施审计工作

5.在财务报表审计中,注册会计师的责任不包括:

A.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计划和实施审计工作,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B.根据获取的审计证据得出合理的审计结论,发表恰当的审计意见

C.签署审计报告确认其责任

D.选择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

6.财务报表审计的组织方式不包括:

A.账户法(account approach)

B.循环法(cycle approach)

C.风险导向审计

7.财务报表审计目标实现过程不包括:

A.接受业务委托

B.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

C.实施风险评估程序

D.实施进一步的审计程序

E.完成审计工作和编制审计报告

8接受业务委托阶段的主要工作不包括:

A.了解和评价审计对象的可审性

B.决策是否考虑接受委托

C.商定业务约定条款

D.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

E.实施风险评估程序

9.一般来说,实施风险评估程序的主要工作不包括:

A.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

B.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

C.识别和评估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

D.确定需要特别考虑的重大错报风险(即特别风险)

E.确定仅通过实施实质性程序无法应对的重大错报风险

F.实施进一步的审计程序

10.只有存在下列情形之一,控制测试才是不必要的:

A.在评估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时,预期控制的运行是无效的,

B.在评估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时,预期控制的运行是有效的,注册会计师应当实施控制测试以支持评估结果。

C.仅实施实质性程序不足以提供认定层次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注册会计师应当实施控制测试,以获取内部控制运行有效性的审计证据。

二、多选题

1.具体审计目标是对各类()审计想要达到的境地或标准。

A.交易

B.账户余额

C.列报

D.内部控制

2.就会计报表审计目标来说,区分为:

A.财务报表审计的总目标

B.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相关的具体审计目标

C.内部控制

D.认定

3.注册会计师通过执行审计工作,对财务报表的下列方面发表审计意见:

A.财务报表的合规性

B.财务报表的合法性

C.财务报表是否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

D.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4.实质性程序包括:

A.实质性分析程序

B.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的细节测试

C.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相关控制的有效性测试

5.与列报和披露相关的具体审计目标包括:

A.发生及权利和义务

B.完整性

C.分类和可理解性

D.准确性和计价

三、判断题

1.就会计报表审计目标来说,区分为财务报表审计的总目标以及与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相关的具体审计目标两个层次()。

2.在审计目标确定时,先有总目标,而后都有具体目标。而在审计目标实现时,具体目标是基础,只有通过一系列具体目标的实现,才能保障总目标的实现()。

3.尽管审计存在固有限制,审计工作还是能对财务报表整体不存在重大错报提供绝对保证()。

4.由于财务报表使用者可以根据财务报表和审计意见对被审计单位未来生存能力或管理层的经营效率、经营效果做出某种判断,所以,审计意见本身是对被审计单位未来生存能力或管理层经营效率、经营效果提供的保证()。

5.20世纪30年代以前,审计目标就是揭露管理人员在业务经营过程中有无舞弊行为()。

6.管理层认定(assertion)是指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组成要素的确认、计量、列报做出的明确或隐含的表达()。

7.管理层在财务报表上的认定有些是明确表达的,有些则是隐含表达的()。

8.在财务报表审计中,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和注册会计师承担着不同的责任,但是,相互有一定的替代()。

9.在循环法下,在注册会计师得出报表整体公允表达的结论之前,必须实现各类交易的审计目标和各个账户余额的审计目标()。

10.计划审计工作不是审计业务的一个孤立阶段,而是一个持续的、不断修正的过程,贯穿于整个审计过程的始终()。

11.审计目标实现的核心内容是获取审计证据,由于审计取证有不同的模式,所以,审计目标实现有不同的过程()。

四、简答题

1.与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认定有哪些?

2.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认定有哪些?

3.与列报相关的认定有哪些?

4.与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具体审计目标有哪些?

5.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具体审计目标有哪些?

五、案例题

(一)案例梗概

银广夏公司全称为广夏(银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现证券简称为ST广夏(000557)。1994年6月上市的银广夏公司,曾因其骄人的业绩和诱人的前景而被称为“中国第一蓝筹股”。2001年8月,《财经》杂志发表“银广夏陷阱”一文,银广夏虚构财务报表事件被曝光。专家意见认为,天津广夏出口德国诚信贸易公司的为“不可能的产量、不可能的价格、不可能的产品”。以天津广夏萃取设备的产能,即使通宵达旦运作,也生产不出所宣称的数量;天津广夏萃取产品出口价格高到近乎荒谬;对德出口合同中的某些产品,根本不能用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设备提取。

2002年5月中国证监会对银广夏的行政处罚决定书认定,公司自1998年至2001年期间累计虚增利润77 156.70万元,其中:1998年虚增 1776.10万元,由于主要控股子公司天津广夏1998年及之前年度的财务资料丢失,利润真实性无法确定;1999年虚增 17 781.86万元,实际亏损 5 003.20万元;2000年虚增56 704.74万元,实际亏损 14 940.10万元;2001年 1-6月虚增 894万元,实际亏损2 557.10万元。从原料购进到生产、销售、出口等环节,公司伪造了全部单据,包括销售合同和发票、银行票据、海关出口报关单和所得税免税文件。2001年9月后,因涉及银广夏利润造假案,深圳中天勤这家审计最多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会计师事务所实际上已经解体。财政部亦于9月初宣布,拟吊销签字注册会计师刘加荣、徐林文的注册会计师资格;吊销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的执业资格,并会同证监会吊销其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许可证,同时,将追究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负责人的责任。

(二)要求

在该公司2000年会计报表中,应收账款是5.04亿元。分析应收账款相关的各项认定及具体审计目标。

认定、审计目标和审计程序

审计学认定、审计目标和审计程序 ◆第5章——审计目标 5.2——认定与具体审计目标 ●认定的含义(重点理解并掌握) 认定是指管理层在财务报表中作出的明确或隐含的表达,注册会计师将其(明确或隐含的表达)用于考虑可能发生的不同类型的潜在错报。 ●认定的分类 (一)与所审计期间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认定 1.发生:记录的交易或事项已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有关。 2.完整性:所有应当记录的交易和事项均已记录。 3.准确性:与交易和事项有关的金额及其他数据已恰当记录。 4.截止:交易和事项已记录于正确的会计期间。 5.分类:交易和事项已记录于恰当的账户。 (二)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认定 1.存在:记录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是存在的。 2.权利和义务:记录的资产由被审计单位拥有或控制,记录的负债是被审计单位应当履行的偿还义务。 3.完整性:所有应当记录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均已记录。 4.计价和分摊: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以恰当的金额包括在财务报表中,与之相关的计价或分摊调整已恰当记录。 (三)与列报和披露相关的认定 1.发生以及权利和义务:披露的交易、事项和其他情况已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有关。 2.完整性:所有应当包括在财务报表中的披露均已包括。 3.分类和可理解性:财务信息已被恰当地列报和描述,且披露内容表述清楚。 4.准确性和计价:财务信息和其他信息已公允披露,且金额恰当。 ◆第13章——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审计 13.3——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实质性程序 一、测试“登记入账销售交易”真实性 二、测试“销售交易”的完整性 三、营业收入的审计目标与实质性程序 四、应收账款的审计目标与实质性程序

审计项目目标实现承诺书

审计项目目标实现承诺 书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

审计项目目标实现承诺书 一、我公司对本工程的服务承诺 结合以往跟踪审计的服务,根据我公司多年控制造价的经验,提出如下服务承诺: 1、项目审计小组的运行要严格按程序进行,做到责权清晰、审计小组各专业人员任务明确,审查成果性文件结果误差率确保控制最低。 2、结合本工程特点,所有审计人员都具有工程跟踪审计经验及土建、装饰、安装专业相应能力。 3、我公司保证在造价咨询的过程中定期征求业主对我方审计人员的意见,随时根据业主要求进行更换项目负责人或造价专业人员。 4、我公司保证审计小组所有执业人员能够严格遵守《工程造价专业人员执业行为准则》,工作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热情服务。 5、公开公正的基础上最大程度的维护业主的利益。做好业主的投资顾问、提供一流的咨询服务。 二、审计项目实施方法及保证措施 (一)、工程结算评审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 (1)以“服务性、公正性、独立性和科学性”为宗旨,在工程造价控制后期依法维护建设单位利益,确保投资效果的真实体现。 (2)认真审查,确保该工程造价的真实,并通过造价工程师的努力工作,力争使工程总造价降低。 (3)严格按照国家和地方的有关规范、标准、法律、法规,以及公司的有关规章制度和《工程造价咨询合同》,对项目造价进行最终控制。 (二)、质量保证措施:

1、在项目审核期间将集中力量,抽调思想作风正派、业务素质高、审核工作经验丰富的强有力的专业技术人员投入项目审核工作。 2、审计人员现场办公,全程参与图纸会审、技术交底、隐蔽验收等各类资料的搜集整理,维护业主的合法权利,执行项目分管所长、部门主任、项目负责人三级复核制,对审计质量高、效益好受到客户好评的审计人员按我所规定给予奖励,对出现问题的审计人员追究责任。 3、对竣工结算,严格旅行审计程序,一是首先熟悉甲、乙方提供的结算书、图纸及变更签证、合同等有关资料,做到心中有数;二是在甲乙双方配合下勘察现场,全面了解现场情况,对下一步计算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三是认真进行工程量计算,做好工作底稿;四是计算工作完成后、将工作底稿交质量监管部进行复核,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五是认真和甲乙双方核对;六是经核对无误甲乙双方均签证确认的情况下出具审核报告。 3、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依法执业的原则,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等法律法规及有关定额进行审计,认真做好工作底稿,做到事事有理,件件有据,所做结论经得起事实和时间的检验。 (三)造价控制措施 为了将工程造价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针对该工程,确定如下造价控制措施: A、经济技术措施: 1、认真审核施工图,做到工程量计算书、定额套用、取费程序底稿清楚、明细齐全,确保审核后的结算造价控制最低误差范围内。 2、分析汇总工程所需材料,选择用量大、单价高以及其他需找补差价的材料作为控制材料费用的主要对象,建议建设单位自行供应或要求施工单位报价审批。

战略审计理论框架

战略审计理论框架研究 李晓勇 (哈尔滨商业大学 M BA 教育中心,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8) [摘要]战略审计是西方内部审计发展趋势之一,越来越受到审计人员和审计理论研究者的关注。在内部审计实践 中也逐渐成为了审计重点。 实施战略审计可以提高战略决策的准确性,提升战略执行的效率,也是内部审计实现增值、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途径。战略审计的主要理论基础是契约成本理论、全面风险管理理论、企业危机管理理论、系统理论和舞弊动因理论。对战略审计的研究首要问题是理清战略审计内涵,并确定其重点。需要关注的是无论战略审计如何划分,适度性与适配性均是对战略进行评价的主要标准。 [关键词]战略审计;内部审计;理论框架[中图分类号]F239.0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2-06-11 [作者简介]李晓勇(1974-), 黑龙江哈尔滨人,哈尔滨商业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在读。研究方向:金融审计。一、战略审计产生的客观基础 随着现代公司治理对内部审计的要求不断提高,审计技术不断创新,战略审计成为内部审计的一个新课题。而战略审计目前概念上仍不明确,从国外研究来看,主要从以下几个角度来定义“战略审计”这一概念:战略审计是计划过程的重要工具,是公司制定战略之前必须实施的准备工作,包括对于企业内外环境的分析、过去战略实施效果的评估等等(M artin Shubik ,1983);战略审计是公司战略控制与评估的重要工具,可以用于评估公司的管理绩效(Hunger , J.D Wheelen ,T.L ,2001);战略审计是一种咨询服务,是公司战略绩效的一种诊断工具。持这一看法的主要是咨询服务公司,例如麦肯锡咨询公司;战略审计是一种具有公司整体观的管理审计,可以提供对于公司战略态势的综合评价(Wheelen , T.L.Hunger ,J.D.1987)。战略审计并非一个新的审计理论,而是在风险导向审计理论下的一次视角转换,其产生与发展都是与内部审计模式的演变息息相关的,也是内部审计满足公司治理需要的必然结果。 (一)审计理论发展过程促使战略审计产生 内部审计模式进步经历了账项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风险导向审计,其关注的重点逐渐前移,视角逐渐扩大,形成了更有时效性、科学性,直接参与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现代内部审计架构,最终产生了战略审计。 1.查弊纠错的账项基础审计(transaction-based auditing )审计模式发展的第一阶段,是账项基础审计,也叫数据导向审计(date oriented auditing)。这一方法在审计方法史上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直到今天仍被不同程度地使用。其主要特点是对大量的凭证、账目、会计报表进行全面的逐项核查,检查账证、账账、账表是否相符,以确保 代理人没有任何欺骗所有者的舞弊行为。 账项基础审计比较费时费力,因此只能适用于企业规模不大,经济业务比较简单的情况,能满足早期审计查错防弊的主要目标。随着资产负债表审计的盛行,抽样审计技术被更多地采用,但此时的抽样是根据审计师自身经验进行的主观判断抽样,抽样风险很大,很可能遗漏重要项目;同时,账项基础审计耗时耗力,难以做到深入分析,在发现技术性错误或舞弊行为后,不能反映出错弊产生的原因及会计系统的不合理缺陷。 特别是在现代企业经济业务规模不断扩大、业务复杂性不断提升的情况下,内部审计人员无法对凭证账簿进行全面详细的审查,账项基础审计已经不能达到预期效果,而且抽查数量仍然很大,即使以判断抽样为主,样本选择带有很大的盲目性。 因此,为了保证审计质量必须寻找更为有效,更为可靠的审计方法。在这种环境下,产生了制度基础审计(system-based auditing)。 2.关注内部控制的制度基础审计 随着股份公司的涌现,越来越多的企业成为公众企业,受到社会公众更多关注。而且,企业为了管理的需要,内部控制制度也日趋严密有效。 在这种形势下,内部审计作为董事会直接管理的机构,其主要目标不再是强调发现记账差错和揭露舞弊行为,而是验证财务报表是否真实、 公允地反映了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经过长期审计实践,审计师发现内控的评价对于审计工作具有深刻的意义。于是,20世纪40年代制度基础审计开始成为审计方法的主流。 制度基础审计要求审计师对单位内部控制制度要有全面的了解,并强调对于内控完善程度的评价,在此基础上决定实质性测试的时间、 范围和程度。这种审计模式将重点放在对各个制度控制环节的审查上,以发现控制制 第2012年第7期(总第402期) 商业经济 SHANGYE JINGJI No.7,2012Total No.402 [文章编号]1009-6043 (2012)07-0036-0436--

第六章 审计目标与审计过程

第六章审计目标与审计过程 (一)单项选择题 1.一般认为,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目标的层次为() A.3个 B. 1个 C. 2个 D.4个 2.“发生”认定指记录的交易和事项已经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有关,其目标主要针对() A.数量 B.低估 C.高估 D.金额 3.“完整性”认定指所有应当记录的交易和事项均已记录,其目标主要针对()A.数量 B.金额 C.高估 D.低估

4.涉及总体合理性、真实性、所有权及披露等的审计目标是() A.审计具体目标 B.审计一般目标 C.审计项目目标 D.审计总目标 5.既属于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的认定,又属于注册会计师审计目标的是() A.真实性 B.估价 C.完整性 D.披露 6.其组成要素与“权利和义务”认定有关的是() A.资产负债表 B.利润表 C.审计项目目标 D.审计总目标

7.下列有关“完整性”的认定中,表达不正确的有() A.该认定是指应在财务报表中列示的所有交易和项目是否都列入了 B.该认定主要与财务报表组成要素的低估有关 C.该认定所要解决的问题是被审计单位管理层是否把应包括的项目给遗漏或省略了 D.该认定还涉及所报告的交易和项目的金额是否正确 8.下列认定中与利润表组成要素无关的是() A.发生 B.完整性 C.权利与义务 D.准确性 9注册会计师计划测试M公司2010年度主营业务收入的完整性。下述各项审计程序中,

通常难以实现上述目标的是() A.抽取2010年12月31日开具的销售发票,检查相应的发运单和账簿记录B.抽取2010年12月31日开具的发运单,检查相应的销售发票和账簿记录C.从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账中抽取2010年12月31日的明细记录,检查相应的记账凭证、发运单和销售发票 D.从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账中抽取2011年1月1日的明细记录,检查相应的记账凭证、发运单和销售发票 10.在对资产存在性认定获取审计证据时,正确的测试方向是() A.从财务报表到尚未记录的项目 B.从尚未记录的项目到财务报表 C.从会计记录到支持性证据 D.从支持性证据到会计记录 (二)多项选择题 1.审计目标是() A.整个审计系统的定向机制

审计理论体系结构

审计理论体系结构体系 一、我国审计理论结构体系内容 审计理论体系是反映审计研究对象而形成的概念、范畴、判断、推理的体系,是一个具有层次性结构的系统。我国的审计理论结构大致可以划分两个层次:审计基本理论和审计应用理论。 1、审计基本理论 审计的基本理论是研究审计的本质、一般规律或基本原理,探求能解释审计实践普遍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知识体系,在审计理论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其科学水平决定着审计理论体系的水平。它包括审计本质、审计假设、审计环境、审计目的和审计规范等内容。审计基本理论的研究对象是审计实践的一般过程和审计认识的一般方法,而不是具体的审计实践和特殊的过程,其研究任务或目的,是解决如何正确认识审计实践和从一般意义上组织审计实践活动所涉及的审计实践要素的基本问题。审计基本理论研究的某项重大突破,常常给整个审计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带来大的变革。 审计本质反映了一种受托的经济责任关系,这种关系又是审计存在的重要条件。将审计环境和审计假设作为审计理论研究起点纳入审计理论结构图中,表明审计产生于社会环境的客观需要,审计环境的优劣反映了社会经济生活对审计的需求程度,审计假设是科学研究的先导,是审计理论结构的基石,它确定了审计研究的前提。审计假设对多变的审计环境中最可能发生的事情和关系和一般规律进行了设定,

说明审计假设与审计环境是息息相关的,离开了审计环境,审计假设成为空中楼阁,同样审计假设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指导实践而进一步改造审计环境。审计目标的确定是一种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行为,是审计本质与特定的审计环境相互作用、互动的结果。审计规范是审计本质与内涵的扩展,它必须与特定的审计环境相适应。 2、审计应用理论 审计应用理论是审计基本理论在具体审计实践中运用的知识体系,它是关于处理具体审计工作时应遵循的原理、原则、程序和方法的知识体系。它介于审计基础理论和具体审计实践活动之间。通过对审计应用理论的研究,可以使审计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与审计实践的联系更加紧密,从而提炼出更为完善、科学、合理的审计基本理论,使之不断更新和突破。它主要包括审计技术方法、审计风险、审计责任、审计证据和审计报告等内容。 审计风险、审计责任与审计技术方法是审计应用理论的主体部分,它是审计基本理论在审计应用理论中的具体反映,审计技术方法的制定必须符合具体的规范准则,它影响着审计风险与责任,先进的技术方法可以降低风险,减少责任,反之,会使审计风险责任增大,因此审计风险与责任是正相关的。审计证据理论是审计理论体系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审计过程实质是一个收集、评价和鉴定审计证据的过程。审计师依据审计原则和审计准则要求,根据取得的审计证据与既定标准对比,形成审计报告。审计报告是审计行为的最终成果,出具审计报告意味着审计师承担其相应责任。由于社会公众对审计工作的

[现代,审计,理论体系,其他论文文档]现代审计理论体系框架结构之研究

现代审计理论体系框架结构之研究 内容摘要:如何使审计理论系统化、科学化,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审计理论体系 是当前审计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什么是审计理论体系,现代审计理论体系如何构建;什么是审计基础理论、审计应用理论和审计发展理论,包涵什么具体内容,本文拟就以上问题进行探究。 关键词:现代审计理论体系、审计基础理论、审计应用理论、审计发展理论 审计理论来源于审计实践,受审计实践的检验,同时又不断在审计实践中修正与完善,因此,审计理论是审计实践的科学总结,是通过实践将客观的、合乎逻辑的、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内容加以概括、抽象而形成的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如何使审计理论系统化、科学化,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审计理论体系是当前审计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审计理论来源于审计实践,没有大量的审计实践,就不可能有审计理论的抽象,它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论认识而形成的。审计理论具有指导作用,它将揭示关于审计实践的本质和规律,是为审计实践服务的。审计理论体系是反映审计研究对象而形成的概念、范畴、判断、推理的体系,是一个具有层次性结构的系统。纳入审计理论体系的各种审计理论,不是分散的、孤立的、毫无联系的,而是具有内在逻辑推理关系的整体,是首尾一贯、一环扣一环的。 关于审计理论体系(或审计理论体系结构、审计理论结构)的研究可谓由来已久,其结论不下数十种,仅1995年成都会议上提出的有一定影响的观点就有七八种之多。1 新近出版的由国家审计署李金华审计长主编的《审计理论研究》和《中国审计体系研究》两书提出,审计理论体系的新框架是:审计动因的理论——导出审计理论的定义和受托责任等基本概念,审计主体理论——导出独立性等概念,审计客体理论——导出审计对象等概念,审计主客关系理论——导出审计职能、委托和授权等概念,审计运行理论——导出审计目标、审计规范、审计证据、审计依据、审计程序和审计结果等概念。2 笔者认为,审计理论体系按理论研究的性质,可分为三个层次,即审计基础理论、审计应用理论和审计发展理论,三者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其基本框架结构为: 一、审计基础理论 何为审计基础理论,理论界的表述不一。有的学者认为,审计基础理论就是统帅审计理论的核心内容,是反映审计本质属性的内在规律,同时也是解决高层次审计理论的基本问题(作为一种理论在一定时空应具有相对永恒性,且不以人们主观意志而改变其本身的内涵);审计的基础理论的主要问题有:审计职能、审计性质、审计对象和审计定义。3 也有的同志认为,审计基础理论是审计之常理,重点解决的审计理论和实际问题是:为谁审计、凭什么审计、审计谁、为什么审计、审计什么、审计的起点和归宿何在、什么时间审计、什么条件下审计、怎么审计以及审计完了怎么办。4

审计项目目标实现承诺书

审计项目目标实现承诺 书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审计项目目标实现承诺书 一、我公司对本工程的服务承诺 结合以往跟踪审计的服务,根据我公司多年控制造价的经验,提出如下服务承诺: 1、项目审计小组的运行要严格按程序进行,做到责权清晰、审计小组各专业人员任务明确,审查成果性文件结果误差率确保控制最低。 2、结合本工程特点,所有审计人员都具有工程跟踪审计经验及土建、装饰、安装专业相应能力。 3、我公司保证在造价咨询的过程中定期征求业主对我方审计人员的意见,随时根据业主要求进行更换项目负责人或造价专业人员。 4、我公司保证审计小组所有执业人员能够严格遵守《工程造价专业人员执业行为准则》,工作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热情服务。 5、公开公正的基础上最大程度的维护业主的利益。做好业主的投资顾问、提供一流的咨询服务。 二、审计项目实施方法及保证措施 (一)、工程结算评审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 (1)以“服务性、公正性、独立性和科学性”为宗旨,在工程造价控制后期依法维护建设单位利益,确保投资效果的真实体现。 (2)认真审查,确保该工程造价的真实,并通过造价工程师的努力工作,力争使工程总造价降低。 (3)严格按照国家和地方的有关规范、标准、法律、法规,以及公司的有关规章制度和《工程造价咨询合同》,对项目造价进行最终控制。 (二)、质量保证措施:

1、在项目审核期间将集中力量,抽调思想作风正派、业务素质高、审核工作经验丰富的强有力的专业技术人员投入项目审核工作。 2、审计人员现场办公,全程参与图纸会审、技术交底、隐蔽验收等各类资料的搜集整理,维护业主的合法权利,执行项目分管所长、部门主任、项目负责人三级复核制,对审计质量高、效益好受到客户好评的审计人员按我所规定给予奖励,对出现问题的审计人员追究责任。 3、对竣工结算,严格旅行审计程序,一是首先熟悉甲、乙方提供的结算书、图纸及变更签证、合同等有关资料,做到心中有数;二是在甲乙双方配合下勘察现场,全面了解现场情况,对下一步计算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三是认真进行工程量计算,做好工作底稿;四是计算工作完成后、将工作底稿交质量监管部进行复核,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五是认真和甲乙双方核对;六是经核对无误甲乙双方均签证确认的情况下出具审核报告。 3、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依法执业的原则,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等法律法规及有关定额进行审计,认真做好工作底稿,做到事事有理,件件有据,所做结论经得起事实和时间的检验。 (三)造价控制措施 为了将工程造价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针对该工程,确定如下造价控制措施: A、经济技术措施: 1、认真审核施工图,做到工程量计算书、定额套用、取费程序底稿清楚、明细齐全,确保审核后的结算造价控制最低误差范围内。 2、分析汇总工程所需材料,选择用量大、单价高以及其他需找补差价的材料作为控制材料费用的主要对象,建议建设单位自行供应或要求施工单位报价审批。 3、对应用于工程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进行事前测算,比较其性价比,分析由何方承担该费用,尽可能减少建设单位的额外支出。

第五章审计目标与审计过程

第一节审计目标 一、审计目标的含义与影响因素 审计目标的含义 审计目标是在一定历史环境下,审计主体通过审计实践活动所期望达到的境地或最终结果,它体现了审计的基本职能,是构成审计理论结构的基石,是整个审计系统运行的定向机制,是审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一般认为,注册会计师审计目标包括总目标和具体目标两个层次。总目标规范具体目标的内容,具体目标则是总目标的具体化。 审计目标的影响因素 (一)、社会需求是影响审计目标确立的根本因素; (二)、审计能力是是影响审计目标确立的决定性制约因素; (三)、社会环境的制约使审计目标成为现实的审计目标: 1.国家法律对审计目标确立的影响; 2.法庭判决对审计目标确立的影响; 3.会计职业团体对审计目标确立的影响。 审计的目标体系 ?总体审计目标既反映了审计环境对财务报表审计的要求,又体现了财务报表审计作用于审计环境的实质内容。 ?一般审计目标是进行所有交易、账户余额和列报审计均需达到的目标,包括与交易类别有关的审计目标、与账户余额有关的审计目标以及与列报有关的审计目标。 ?具体审计目标是适用于某个特定交易、账户和列报的审计目标。 ?一般审计目标和具体审计目标受总体审计目标的制约,是总体审计目标的具体化。 审计总目标的演变 ?审计总目标既反映社会(审计环境)对审计的要求,也反映了审计作用于社会(审计

环境)的实质内容。审计总目标的确定受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并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审计总目标的演变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1.在详细审计阶段,审计总目标是通过对被审计单位一定时期内的会计记录的逐笔审查,判定有无技术错误和舞弊行为; ?2.在资产负债表审计阶段,审计总目标是通过对被审计单位一定时期内资产负债表所有项目余额的可靠性、真实性审查,判断其财务状况和偿债能力; ?3.在财务报表审计阶段,审计总目标是判定被审计单位一定时期内的财务报表是否公允地反映了其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以及所采用的会计政策和会计处理方法是否符合本国的会计准则,并在出具审计报告的同时,提出改进经营管理的意见。 二、审计总目标 现阶段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总目标 《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第1101 号——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一般原则》对财务报表审计的总体目标作出了规定。该准则指出,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是注册会计师通过执行审计工作,对财务报表的下列方面发表审计意见: (1)财务报表是否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 (2)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即评价财务报表的合法性和公允性 在评价财务报表的合法性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下列内容: 1.选择和运用的会计政策是否符合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并适合于被审计单位的具体情况; 2.管理层作出的会计估计是否合理; 3.财务报表反映的信息是否具有相关性、可靠性、可比性和可理解性; 4.财务报表是否作出充分披露,使财务报表使用者能够理解重大交易和事项对被审计单位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影响。

审计理论结构的起点和逻辑起点辨析(一)

审计理论结构的起点和逻辑起点辨析(一) 一、审计理论结构的起点和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的涵义目前,在谈到审计理论结构的起点和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时,人们往往将两者等同,这可以从审计理论工作者发表的有关文章中看出,以至于在谈到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时争议颇多,大家各执一词,并且各有其理,有本质论、假设论、目标论、环境论等等。但是两者是否真的是两名一物呢?笔者认为,审计理论结构的起点和审计结构的逻辑起点从严格意义上讲应该是不同的,审计理论结构的起点应该是实实在在的构筑理论结构的起点,是审计理论结构建筑的依托和立足点。而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是超出构筑审计理论结构的依托和立足点的,是用逻辑的思维和推理去寻找到的更深层次的影响这一立足点的最终因素。这样,审计理论结构的起点和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就应该有不同的答案。二、审计理论结构的起点审计理论结构的起点应该是构建审计理论的起点,起着根基的作用,因此,笔者认为,审计理论结构的起点是审计假设。主要理由如下:(-)假设是理论体系的基础。假设是“不用解释就可理解,不用证明就使用的命题”。哲学和逻辑学的研究告诉我们,假设对与任何学科来讲都是非常重要的。人们的认识和所要认识的大千世界相比是有限的。有限的认识能力不可能把世界完全认识清楚,这就决定了开展理论的研究必须从假设出发,以假设作为依托和立脚点,如果没有这些假设,那以论证的结果就会永无休止,理论的建立就会成为空谈。虽然随着人们认识的进步

和各种因素的变化,原有的假设会被淘汰,但为了认识的继续和理论的发展,新的假设又会被人们建立。人们永远是站在假设上建立理论的。(二)审计假设是审计理论结构中其它要素建立的基础。在审计理论结构中,审计假设是其它要素的前提。同其它理论的假设一样,审计假设不仅有着主观来源于客观的特征,而且有着明显性、逻辑性和抽象性的特征,还有着连贯性、有效性、一致性和独立性的特征。各项假设不仅首尾贯通,相互协调,构成一个完整体系,而且每一假设都可推出若干有效的论断和概念。例如,是可验证性假设使审计有了存在的可能,是可验证性假设建立了审计证据的概念和理论,也是可验证性假设审计评价标准的建立成为可能;是责任关系假设阐述了审计产生的源头,说明了审计存在和发展的社会基础,并且建立了审计目标。审计任务等概念;是独立性假设明确了审计的本质,分清了审计监督和其他监督界限;建立了客观性、职业道德。审计风险等概念。当然,现在学术界对审计假设的具体内容还没有一致的论定,但是无论如何,审计假设作为审计理论结构中的其它要素建立的基础不会变,是在审计假设的基础上建立了审计的基本概念,发展审计技术,制定审计程序,开展审计工作。审计假设作为“梁柱”支撑着审计理论的大厦。(三)审计假设是人们共同认可的进行审计研究的前提。前已述及,如果没有审计假设,在交流和进行审计研究的时候,人们就会因角度不同而各执一词,就会因前提不同而各抒已见,这样势必会阻碍审计的发展。鉴于此,建立了审计假设,使其成为审计人员共同的立脚点,

实验项目一审计程序、审计证据及审计目标学习资料

实验目的:通过风险评估与风险应对的实验过程,加深对风险评估与风险应对,熟悉风险评估与计划审计工作的关系。计划审计工作相关理论的理解,能够运用提供的资料判断客户可能存在的重大错报风险、区分重大错报风险的类别、对于认定层次的审计风险能够判断所涉及的账户。 实验要求:1. 判断客户可能存在的重大错报风险; 2. 区分重大错报风险的类别,即区分认定层次风险和报表层次的风险; 3. 判断认定层次的审计风险所涉及的账户 4.进一步判断所采取的进一步审计程序 实验资料: W公司主要从事小型电子消费品的生产和销售,产品销售以W公司仓库为交货地点。W公司日常交易采用自动化信息系统(以下简称系统)和手工控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系统自2007年以来没有发生变化。W公司产品主要销售给国内各主要城市的电子消费品经销商。A和B 注册会计师负责审计W公司2008年度财务报表。 资料一:A和B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记录了所了解的W公司及其环境的情况,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1)在2007年度实现销售收入增长10%的基础上,W公司董事会确定的2008年销售收入增长目标为20%。W公司管理层实行年薪制,总体薪酬水平根据上述目标的完成情况上下浮动。W 公司所处行业2007年的平均销售增长率是10%,2008年的平均销售增长率是12%。 (2)W公司财务总监已为W公司工作超过6年,于20×7年9月劳动合同到期后被W公司的竞争对手高薪聘请。由于工作压力大,W公司会计部门人员流动频繁,除会计主管服务期超过4年外,其余人员的平均服务期少于2年。 (3)W公司的产品面临快速更新换代的压力,市场竞争激烈。为巩固市场占有率,W公司于2 008年4月将主要产品(C产品)的销售下调了8%至10%。另外,W公司在2008年8月推出了D产品(C产品的改良型号),市场表现良好,计划在2009年全面扩大产量,并在2009年1月停止C产品的生产。为了加快资金流转,W公司于2008年12月针对C产品开始实施新一轮的降价促销,平均降价幅度达到10%。 (4)W公司销售的产品均由经客户认可的外部运输公司实施运输,运输由W公司承担,但运输途中风险仍由客户自行承担。由于受能源价格上涨影响,2008年的运输单价比上年平均上升了15%,但运输商同意将运费结算周期从原来的30天延长至60天。 (5)2008年度W公司主要原料的价格与上年基本持平,供应商也没有大的变化,但由于技术要求发生变化,D产品所耗高档金属材料比C产品略有上升,使得D产品的原材料成本比C 产品上升了3%。 (6)除了于2007年12月借入的2年期、年利率6%的银行借款5000万元外,W公司没有其他借款。上述长期借款专门用于扩建现有的一条生产线,以满足D产品的生产需要。该生产线总投资6500万元,2007年12月开工,2008年7月完工投入使用。(假设不考虑利息收入) 针对资料一(1)至(6)项,结合资料二,假定不考虑其他条件,请逐项指出资料一所列事项是否可能表明存在重大错报风险。如果认为存在,请简要说明理由,并分别说明该风险是属于

论审计理论结构逻辑起点的选择(一)

论审计理论结构逻辑起点的选择(一) 所谓逻辑起点,是指展开某种逻辑体系的渠道和门径,是构成一门学科理论体系的出发点,是该学科理论体系赖以推理论证的最本源的抽象范畴。对审计理论结构中常见的审计本质起点论、审计假设起点论和审计目标起点论进行评价,会发现,审计本质和审计假设都不适宜于作为审计理论结构的起点,以审计目标作为审计理论结构的起点,是现实的最佳选择。一、审计本质起点论评价笔者认为,审计本质不是审计理论结构研究的起点,恰恰相反,它是审计理论研究的终点。审计本质是对审计事物内在规定性的揭示和反映,把握了审计的本质,也就把握了审计的内在规定性,审计理论结构的正确构筑也就水到渠成。但是,上述论断都是在掌握了审计本质的前提下进行的。那么,如果无法洞悉审计的本质,审计理论就不研究、不发展了吗?事实上,当今的科学领域中,不用说社会科学,就是自然科学也存在诸多问题本质不清的事实,但本质不清,却未能影响学科的正常发展。因为对事物本质的认识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只有对该事物的各个方面,包括为什么、做什么、如何做、谁来做等有了清晰的认识,才能正确回答它“是什么”,而此时,有关该事物的理论体系已基本搭成。也就是说,在审计理论研究中,有着比审计本质更基础的东西在引导着审计实践和思维,已有的理论认识加上据之概括形成的审计本质,审计理论结构才更加完善。以一种尚未认清的理论要素去推衍另一种或另几种理论要素,只能陷入浑浊的泥潭。审计本质在审计理论结构中的核心地位是毋庸置疑的,但这并非它就是审计理论结构逻辑起点的必然理由。人们从事研究的兴趣往往是从可观的结果开始的。二、审计假设起点论评价作为审计理论结构的起点,审计假设无法解释审计中的许多现象,也为历史证明不是合适的选择。1、审计假设具有虚拟性,不能直接解释审计理论。审计假设确定的必要性源于审计环境的不确定性。审计假设一旦确定,就具有了相对的稳定性,而审计环境是处于变化之中的,审计假设无造**映变化着的审计环境。从莫茨、夏罗夫60年代开始审计假设研究以来,后人仅仅是在其奠定的基础上进行修修补补的改造,现有的审计假设无法直接解释审计中存在的许多现象。如审计人员独立性假设和财务报表可验证性假设,就无法解释目前如日中天的管理咨询业务中审计人员的身份和审查范围问题。2、审计假设的作用被夸大。假设对社会科学的基础作用值得怀疑。但假设在自然科学研究中的作用是巨大的,正如亚里土多德所言:“每一可论证的科学多半是从未经论证的公理开始的。”但此论断中的“可论证科学”是否涵盖所有的科学?“多半”能否绝对化为“都”?属于社会科学范畴的审计能否列为可论证科学?回答是否定的。至少在目前已有的技术手段下,审计的“可论证性”是不强的。此时,将审计假设作为审计理论结构的起点,有夸大审计假设作用之嫌。5、历史上失败的教训。美国财务会计理论的研究水平当今执世界之牛耳,但它也走过一段曲折的历程。在70年代以前,会计理论的研究以会计假设为重点,以此为起点构建财务会计理论,但最终以失败而告终,会计理论研究的权威代表——会计程序委员会和会计原则委员会备受批评和责难而被相继取代。70年代以后,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吸取教训,转而以会计目标为起点进行会计理论研究,最终大获成功。审计尽管不是会计,但两者之间具有的密切联系,足可使审计引以为戒。三、审计目标起点论评价审计理论结构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它需要有一个逻辑起点。既然审计本质和审计假设不适合作为逻辑起点,必然要进行其它选择。随着人们对审计认识的更加深刻,审计理论结构起点会有所变化,但目前的现实选择应是审计目标。1、审计目标是审计理论结构中内外交流的最好的连接点。首先,审计目标对外部环境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审计环境的变化对审计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对审计目标的追求和实现审计目标的手段和技术上。如审计目标由查错防弊到财务报表的公允性和双重目标并重,直至趋向于降低财务信息风险的演变历史,无不体现着审计环境需求改变的影响。其次,审计目标既体现着外部的需求,同时又受到内部本身技能的制约,无限的需求与有限的技能之间反复博弈均衡的结果,就是确定的审计目标,正如病菌的侵入力(外部环境)和免疫系统的提防力(内部技能)的抗衡决定了人体的健康

关于审计理论结构逻辑起点的文献综述

关于审计理论结构逻辑起点的文献综述 摘要:审计理论结构逻辑起点对该学科其他理论要素的建立和发展以及整个理论结构的构建起着基础性、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审计理论结构逻辑起点的确定就成为审计理论结构构建的关键问题。在此,本文将简单综述当今关于审计理论结构逻辑起点的主要观点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关键字:审计理论结构;逻辑起点;审计环境 一、逻辑起点的特征及必备条件 从哲学的角度讲,逻辑起点指从抽象上升到具体全过程的出发点的概念、范畴或判断,也叫做上升的起点。[1]它是构造一门学科理论体系的出发点或建基点,对该学科其他理论要素的建立和发展以及整个理论体系的构造均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审计理论结构是构成审计理论要素及其相互联系的组合,它本身就是一个逻辑系统。审计理论结构正确与否及其对审计实践指导作用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逻辑起点选择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作为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它至少应符合以下要求:1、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必须具有可知性。审计理论逻辑起点的可知性是指,它是审计理论中最简单、最普遍、最常见、最基本的现象,是进行审计研究的基本要求,也是构建审计理论体系的前提条件。2、审计理论结构逻辑起点必须能够对审计理论的其他要素进行推理论证。要构建一个逻辑严密、内容完整的审计理论体系,就必然要求能从这一个起点出发推导出其他的审计要素。3、审计理论结构逻辑起点必须能够将审计理论与审计实务结合起来。理论的作用便是来指导和解释或预测现实的实践活动。4、审计理论结构逻辑起点必须能够连接审计系统与审计环境。审计系统是由多要素组成的一个开放信息系统,与审计环境之间存在着信息与能量的交换,作为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它必须要成为审计系统与审计环境的桥梁。 二、审计理论结构逻辑起点的研究综述 到目前为止,关于审计理论结构逻辑起点的争论尚无统一的认识,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抽象哲学起点论、审计假设起点论、审计目标起点论、审计环境起点论、审计本质起点论等。另外,除了一元起点论,近年来,不少学者都倾向于多元起点论。 (一)抽象哲学起点论。以抽象哲学为审计理论结构逻辑起点代表人为莫茨(Robert K.Mats)和夏拉夫(Hussein A.Sharif)。1961年,1961年,凝结着莫茨和夏洛夫两位教授研究成果的专著《审计理论结构》出版。在他们的这本合著中,他们从研究哲学的性质和含义入手,认为哲学是“构成某一学问的基础的原则体系”

审计目标和程序工作办法

审计工作手册 目录 ◇审计目标和程序◇ ◎资产类 1. 货币资金审计目标和程序 2. 短期投资审计目标和程序 3. 应收票据审计目标和程序 4. 应收账款审计目标和程序 5. 坏账预备审计目标和程序 6. 预付账款审计目标和程序 7. 其他应收款审计目标和程序 8. 待摊费用审计目标和程序 9. 存货审计目标和程序 10. 待处理流淌资产净损失审计目标和程序 11. 长期投资审计目标和程序 12. 固定资产及累计折旧审计目标和程序 13. 固定资产清理审计目标和程序 14. 在建工程审计目标和程序 15. 待处理固定资产净损失审计目标和程序

17. 递延资产审计目标和程序 ◎负债类 18. 短期借款审计目标和程序 19. 应付票据审计目标和程序 20. 应付账款审计目标和程序 21. 预收账款审计目标和程序 22. 应付工资及福利费审计目标和程序 23. 未付利润审计目标和程序 24. 未交税金审计目标和程序 25. 其他未交款审计目标和程序 26. 其他应付款审计目标和程序 27. 预提费用审计目标和程序 28. 长期借款审计目标和程序 29. 应付债券审计目标和程序 30. 长期应付款审计目标和程序 ◎所有者权益类 31. 实收资本审计目标和程序 32. 资本公积审计目标和程序

34. 未分配利润审计目标和程序 ◎损益类 35. 产品销售收入审计目标和程序 36. 产品销售成本审计目标和程序 37. 产品销售费用审计目标和程序 38. 治理费用审计目标和程序 39. 财务费用审计目标和程序 40. 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审计目标和程序 41. 其他业务利润审计目标和程序 42. 投资收益审计目标和程序 43. 营业外收入审计目标和程序 44. 营业外支出审计目标和程序 45. 往常年度损益调整审计目标和程序 46. 所得税审计目标和程序 ◇其它◇ 47. 或有损失审核程序 48. 审计总体打算 49. 审计标识

审计目标及其实现答案

第五章 一、单项选择 1-5 CBDAA 6-10 DCCBA 11-15 DBCBD 16-20 DABCD 21C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 2.ACDE 3.BDF 4.CD 5.BD 6.BEF 7.ABC 8.ABCD 9.ABCD 10.ABD 11.AC 12.BCD 13.ABCD 14.BCD 15.BCD 16.BCD 17.CD 18.ABC 19.CD 20.BCD 三、判断题 1.对 2.错 3.对 4.对 5.对 6.错 7.对 8.对 9.错10.错11.错12.对13.错14.错15.错 16.对17.错18.错19.对20.错21.错22.错23.对 四、名词解释 1、审计目标 参考答案:审计目标是在一定的历史环境下,人们通过审计实践活动所期望达到的境地或最终结果。 2.财务报表审计目标 参考答案:注册会计师通过执行审计工作,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的合法性和公允性发表审计意见。财务报表审计属于鉴证业务,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旨在提高财务报表的可信赖程度。 3.认定的概念 参考答案:认定是指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组成要素的确认、计量、列报作出的明确或隐含的表达。 4.与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认定中“发生”的概念 参考答案:记录的交易和事项已经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有关。 5、控制测试 参考答案:当内部控制被认为有效时,注册会计师要为降低控制风险计划评估水平提出正当理由,就必须对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测试。用于这种测试的程序通常称为“控制测试”。6、交易实质性测试 参考答案:注册会计师可以通过验证交易的金额来评价被审计单位的交易记录。 7、会计政策 参考答案:会计政策是指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中所采用的原则、基础和会计处理方法。 8、会计估计 参考答案:会计估计是指企业对其结果不确定的交易或事项以最近可利用的信息为基础所作的判断。 9、合理保证 参考答案:合理保证是一个与积累必要的证据相关的概念,它要求注册会计师通过不断修正的、系统的执业过程,获取充分适当的证据,对鉴证对象信息整体提出结论提供一种高水平但非百分之百的保证。 五、简答题 1.参考答案:财务报表的使用者希望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的合法性和公允性做出鉴证,以帮助他们作出相关的经济决策。主要原因如下:(1)一个企业往往有很多的利益相关者,他们的利益取向也各不相同。利益相关者各自的利益与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的利益可能大不相同。出于对自身利益的关心,财务报表使用者常常担心管理层提供带有偏见、不公正甚至欺

审计理论与审计案例分析模拟试卷 1.doc

2015年高级审计师考试《审计理论与审计案例分析》模拟试卷 第一题 审计组织体系是指由多种类型的审计组织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而构成的整体。 不同国家审计组织体系的构成及相互关系存在差别。请论述我国审计组织体系的特征。 请按以卜层次论述: (一)我国审计组织体系的构成及各口侧重点 (二)我国审计组织体系的主要特征 参考答案 (一)审计组织体系的构成 我国的审计组织体系是由国家审计机关、内部审计机构和社会审计组织三种类型的审 计组织组成的。三者的共同目标均为加强财政财务管理,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促进廉政建设,提高经济效益,保障国民经济健康发展。但是,三者又冇不同,各有侧重。国家审计机关的目标侧重于维护国家经济秩序,促进廉政建设,改进政府行政管理。内部审计机构的目标侧重于促进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社会审计组织的目标侧重于提高财务信息的可靠性,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服务于市场经济。 (二)我国审计组织体系的特征 1.地方审计机关实行双重领导体制。我国在国务院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设置审计机关,审计机关为政府内设机构之一,属行政型。其中地方审计机关实行双重领导体制,受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审计机关领导。 2.平行结构的内部审计机构占主导地位。我国的内部审计机构,目前较多采用的机构设置方式是:在本单位主要负责人的领导下,设置独立的、与其他职能部门平行的内部审计机构。这种模式下的内部审计机构,其独立性相对较弱,对本单位或本级管理活动的监替难以开展,而是较多地对下属机构或下一管理层次进行监督。 3.政府监督与行业自律相结合的社会审计组织管理体系。我国的社会审计组织主耍 是指会计师事务所,包括有限责任公司和合伙制两种形式°有限责任公司形式的社会审计组织是依照注册会计师法的要求由注册会计师投资设立并承担有限责任的会计师事务所。合伙制的社会审计组织则是注册会计师合伙设立并承担连带无限责任的会计师事务所。目前,我国的政府财政部门负责对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的监替指导工作,同时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和地方各级注册会计师协

审计学作业:根据审计目标设计审计程序。以下是购进和付款循环中的有关审计目标,并列举了部分实质性程序。

作业3 一、案例分析 1.审计人员通常依据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和列报的相关认定确定审计目标,根据审计目标设计审计程序。以下是购进和付款循环中的有关审计目标,并列举了部分实质性程序。 (1)审计目标 A.所记录的采购交易和事项已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有关。 B.所有应当记录的采购交易和事项均已记录。 C.与采购交易和事项有关的金额及其他数据已恰当记录。 D.采购交易和事项已记录于恰当的账户。 E.采购交易已记录于正确的会计期间。 (2)实质性程序 A.将采购明细账中记录的交易同购货发票、验收单和其他证明文件比较。 B.参照购货发票,比较会计科目表上的分类。 C.从购货发票追查至采购明细账。 D.从验收单追查至采购明细账。 E.将验收单和购货发票上的日期与采购明细账中的日期进行比较。 F.检查购货发票、验收单、订货单和请购单的合理性和真实性。 G.追查存货的采购至存货永续盘存记录。 请根据上述资料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题中给出的审计目标,指出对应的相关认定。 (2)针对每一审计目标,选择相应的实质性程序。 答: ----------------------------精品word文档值得下载值得拥有----------------------------------------------

(1)相关认定: A为交易的发生认定; B为交易的完整性认定; C为交易的准确性认定; D为交易事项的分类认定; E为截止认定。 (2)对应的相关认定: A对应实质性程序: A.将采购明细账中记录的交易同购货发票、验收单和其他证明文件比较。 F.检查购货发票、验收单、订货单和请购单的合理性和真实性。 G.追查存货的采购至存货永续盘存记录。 B对应实质性程序: C.从购货发票追查至采购明细账。 D.从验收单追查至采购明细账。 C对应实质性程序: A.将采购明细账中记录的交易同购货发票、验收单和其他证明文件比较。 D对应实质性程序: B.参照购货发票,比较会计科目表上的分类。 E对应实质性程序: E.将验收单和购货发票上的日期与采购明细账中的日期进行比较。 ----------------------------精品word文档值得下载值得拥有----------------------------------------------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