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河南大学遥感期末复习资料

河南大学遥感期末复习资料

河南大学遥感期末复习资料
河南大学遥感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讲作业:

1.遥感的概念以及狭义遥感的特点

广义的遥感:即遥远的感知,泛指一切无接触的远距离探测,包括对电磁场、力场、机械波等的探测。

狭义的遥感:运用探测仪器,不与探测目标相接触,从远处记录目标的电磁波特性,通过分析,揭示物体的物理特性及变化的综合性探测技术。

狭义的遥感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1.运用探测仪器进行探测

2.仅记录物体的电磁波特性

3.揭示物体的物理特性及变化

2.遥感系统的组成

总的来说,遥感系统的组成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1.信息源。信息源是指遥感需要对其探测的目标物。

2.信息获取。信息获取是指运用遥感技术装备接受、记录目标物电磁波特性的

探测过程。

3.信息处理。信息处理是指运用光学仪器和计算机设备对所获取的遥感信息进

行校正、分析和解译处理的技术过程。

4.信息应用。信息应用是根据不同的目的将遥感信息应用于各个领域的过程。

3.遥感的工作波段以及它们具有的特性

遥感中较多地使用可见光、红外、微波波段以及紫外线的一部分。

特性:1.可见光:鉴别物质特征的主要波段,以光学摄影或扫描方式接收和记录反射特征。

2.红外线:近红外的性质与可见光相似,红外遥感主要采用热感应方式探测地

物本身的辐射,可以全天时遥感。

3.微波:分为毫米波、厘米波、分米波,具有热辐射性质,可以全天候全天时

遥感探测,可采用主动和被动方式成像,具有一定的穿透能力。

4.紫外线:用于探测碳酸盐分布和油污染的监测,一般高空遥感不宜采用。4.遥感平台的种类

地面遥感平台、航空遥感平台以及航天遥感平台。

5.遥感器的成像方式

遥感器:搭载在遥感平台上,接收、记录目标物电磁波特性的仪器,包括照相机、扫描仪、成像雷达等。

遥感器成像方式:

摄影成像类型(光学/电成像类型)

扫描成像类型(光电成像类型)

微波成像类型(雷达成像类型)

6.遥感的技术特点

1.大面积同步观测

2.时效性强

3.数据的综合性与可比性

4.较高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7.遥感信息科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研究对象:

1.在光学遥感中,主要探测目标物的反射与散射。

2.在热红外遥感中,主要探测目标物的辐射特性(发射率和温度)。

3.在微波遥感中,被动遥感主要探测目标物的发射率和温度;主动遥感主要探测目标物的后向散射系数特征。

研究内容:

遥感信息科学主要研究遥感信息形成的波谱、空间、时间及地学规律,研究遥感信息在地球表层的传输和再现规律。

1、波谱特性研究

研究地物对可见光、近红外、短波红外的反射特性、热红外的辐射特性、微波的辐射特性、介电特性、后向散射特性和穿透特性等。

2、空间特性研究

包括:遥感信息形成的几何机理和模型、方法等。

3、时间特性研究:不同时相地物所表现的波谱和空间特性的差异。

4、地学规律研究

如利用遥感来监测大气结构、状态及其变化。利用红外谱段的亮度温度来应用于物理海洋学研究。利用微波辐射计、散射计、雷达来提取土壤水份信息等等。第二讲作业:

8.遥感影像的成像过程

遥感器接收到地物发射或反射的电磁波,记录下来,传送到地面站,用专用的数据处理系统处理并储存下来。

9.遥感影像的数据存储格式有哪些

(1)BSQ方式:各波段的二维影像数据按波段顺序排列。

(2)BIL方式:对每一行中代表一个波段的光谱值进行排列,然后按波段顺序排列该行,最后对各行进行重复。

(3)BIP方式:在一行中,每个像元按光谱波段次序进行排列,然后对该行的全部像元进行这种波段次序排列,最后对各行进行重复。

10.遥感影像的几种分辨率

(1)光谱分辨率:光谱分辨率指成像的波段范围,分得愈细,波段愈多,光谱分辨率就愈高,反之光谱分辨率越粗糙。

(2)空间分辨率

是指遥感器所能分辨的最小的目标大小,或指影像中一个像元点所表示的地面面积。空间分辨率越高,则目标和面积值越小。

(3)辐射分辨率

又称亮度阈值,是指在一个波段中所记录的代表地物反射电磁波的强度(表现为亮度或灰度)的所有可能的数值。在影像中表现为影像的灰度级。

(4)时间分辨率

是指对同一地区进行重复观察的频率。

例如,是每16天还是每3天重复一次。

11.遥感影像的信息内容

1.遥感影像的波谱信息

遥感影像中每个像元的亮度值代表的是该像元中地物的辐射值,随地物的成分、纹理、状态、表面特征及所使用电磁波段的不同而变化的,这种特征称为地物的波谱特征。

不同地物之间的亮度值差异以及同一地物在不同波段上的亮度值差异构成

了地物的波谱信息。

2.遥感影像的空间信息

包括空间频率信息、边缘和线性信息、结构或纹理信息以及几何信息等。

影响遥感影像空间信息的主要因素有成像遥感器的空间分辨率、影像投影性质、比例尺、几何畸变等。

3.遥感影像的时间信息

是指不同时相遥感影像的光谱信息与空间信息的差异。是研究对象所处的时态,所以要充分利用多时相影像,不能以一个瞬时信息来包罗它的整个发展过程。

12.影像单波段统计内容

(1)影像灰度均值

均值指的是一幅影像中所有像元灰度值的算术平均值,它反映的是影像中地物的平均反射强度,大小由一级波谱信息决定。

(2)影像灰度中值

指影像所有灰度级中处于中间的值。当灰度级数为偶数时,则取中间两灰度值的平均值。由于一般遥感影像的灰度级都是连续变化的,因而中间值可通过最大灰度值和最小灰度值获得。

(3)影像灰度众数

众数是影像中出现最多次数的灰度值。它是一幅影像中分布较广的地物类型反射能量的反映。

(4)影像灰度方差

方差反映各像元灰度值与影像平均灰度值的总的离散程度。它是衡量一幅影

像信息量大小的重要度量,是影像统计分析中的最重要的统计量。

(5)影像灰度数值域

它是影像最大灰度值和最小灰度值的差值,它反映了影像灰度值的变化程度,从而间接地反映了影像的信息量。

(6)影像灰度反差

反差可以反映影像的显示效果和可分辨性。上述三种形式的反差定义中,C3最合理,其它两种定义受极端情况的影响较大。

(7)影像的直方图

直方图是指影像中所有灰度值的概率分布。横坐标表示影像的灰度级变化,纵坐标表示影像中各个灰度级像元数占整幅影像像元数的百分比。遥感影像数据常常服从或接近于正态分布。

(8)直方图的描述量

事实上,遥感影像数据并不能完全服从正态分布,往往存在直方图的偏斜。其具体表现为影像灰度均值与众数和中值的明显不一致。

13.影像多波段统计内容

1.协方差

设f(i,j)和g(i,j)是大小为M×N的两幅影像,则它们之间的协方差计算公式为:

将N个波段相互间的协方差排列在一起所组成的矩阵称为协方差矩阵

(2)相关系数

相关系数是描述波段影像间的相关程度的统计量,反映了两个波段影像所包含信息的重叠程度。即

(2)相关矩阵

将N个波段相互间的相关系数排列在一起所组成的矩阵称为相关矩阵

14.卷积的概念

第四讲作业:

15.遥感影像辐射量校正包括的内容

包括由遥感器的灵敏度特性引起畸变的校正、由太阳高度及地形等引起畸变的校正和大气校正。

16.遥感影像几何精校正的步骤

1.建立原始影像与校正后影像的坐标系。对于校正后的影像要确立坐标原点(起

始行和列)、像元的大小以及影像的大小(行数和列数)。

2.确定GCP,即在原始畸变影像空间与标准空间寻找控制点对。

几何精校正是利用地面控制点对由各种因素引起的遥感影像的几何畸变的校正。GCP必须比较精确,它直接影响几何精校正的精度。

3.选择畸变数学模型,并利用GCP数据求出畸变模型的未知参数,然后利用此

畸变模型对原始畸变影像进行几何精校正。

4.重采样。为了确定校正后图像上每点的亮度值,需要对畸变图像进行重采样。

通常采用三种方法:最邻近重采样、双线性内插重采样、三次卷积重采样。

5.输出纠正图像。将图像数据按需要的格式写入到新的图像文件中。

6.几何精校正的精度分析。GCP选择不精确、数目过少、分布不合理以及畸变

数学模型不能很好地反映几何畸变过程,会造成几何精校正的精度下降,必须找出原因,并改进,直到满足精度要求为止。

(遥感影像的几何校正补充:

1.遥感影像畸变的实质:

影像上各像元的位置坐标与地图坐标系中的目标地物坐标存在差异

2.影像畸变的原因:

遥感器的内部畸变、遥感平台位置和运动状态变化、地形起伏的影响、地球表面曲率、大气影响、地球自转。

3.几何精校正方法:直接成图法、重采样成图法、重采样后的内插方法。

17.遥感影像数字镶嵌的步骤

1)准备工作:首先要根据研究对象和专业要求,挑选数据合适的遥感影像CCT。

2)预处理工作:主要包括辐射校正、去条带和斑点、几何校正

3)确定实施方案:首先应确定标准像幅,标准像幅往往选择处于研究区中央

的影像;其次确定镶嵌的顺序,即以标准像幅为中心,由中央向四周逐步进行。

4)重叠区选定:遥感影像的镶嵌工作主要是基于相邻影像的重叠区,重叠区

确定的是否准确直接影响到镶嵌的效果。

5)色调调整:色调调整是遥感影像数字镶嵌技术中的一个关键环节。

6)影像镶嵌:所谓镶嵌,就是在相邻两幅待镶嵌影像的重叠区内找到一条接

缝线,接缝线的质量直接影响镶嵌影像的效果。

第五讲作业:

18.影像增强的方法有哪些

19.线性变换增强

20.直方图均衡化如何实现

直方图均衡化计算步骤:

21.彩色变换增强

目前,在影像处理中采用的彩色变换处理技术主要有真彩色增强技术、伪彩色增强技术、假彩色增强技术和IHS变换增强。

22.空间滤波的内容并举例

23.影像间代数运算的内容

基本思路:

是对两幅(或两幅以上)输入影像的对应像元逐个地进行和、差、积、商的四则运算,以产生有增强效果的影像。

(1)加组合

实际上是象元点上的辐射能量之和。

叠加运算使亮度值之间出现“填平补齐”现象,可扩展每一波段影像的视觉效果。(2)减运算

主要用于提取多时相影像中随时间而变化的信息。

要进行预处理:太阳高度角、地形起伏几何配准、平均亮度调整。

(3)相除运算

又称比值处理,可消除或减弱地形阴影、云影影响和植被干扰等。

比值处理包括:简单比值、组合比值

组合比值有:和差组合比值、交叉组合比值、标准化比值等。

(4)乘运算

常应用于影像亮度值的缩、扩改及回归运算中

第七章作业:

1.频率域处理基本流程

2.高通滤波器的作用及其实现

3.低通滤波器的作用及其实现

5.同态滤波器的作用及其实现

第八章作业:

1.遥感影像融合的概念

遥感影像融合是信息融合技术的一种,它根据相应的应用目的,通过高级影像处理技术对多源影像进行复合,从而生成新的影像的过程。

遥感影像融合的目的:

1.消除冗余数据,突出有用的专题数据。

2.利用多源数据间的信息互补性,对各种遥感影像数据进行融合,以弥补单一数据的不足,提高分析的精度,并扩大数据的使用范围。

3.提高信息的协调能力,融合并非是几种数据的简单叠加,它可以得到原来几种单个数据不能提供的新数据,满足地学分析及各种专题研究的需求

2.像素级融合的内容

3.像素级融合的流程

4.遥感影像融合的评价指标及其意义

第九章作业:

1.遥感影像分类的概念

遥感影像分类是指通过对遥感影像中各类地物的光谱信息和空间信息的分析来选择特征,并将特征空间划分为互不重叠的子空间,将影像中各像元划归到各子空间的过程。

2.两种非监督分类的原理及流程

K-mean原理: 通过迭代,移动各个基准类别的中心,直至得到最好的聚类结果为止。步骤:

ISODATA分类原理:

在初始状态给出图像粗糙的分类,然后基于一定原则在类别间重新组合样本,直

到分类比较合理为止。

主要步骤:

1.按照某个原则选择一些初始类聚类中心。

2.计算像素与初始类别中心的距离,把该像素分配到最近的类别中。

3.计算并改正重新组合的类别中心

3.两种监督分类的原理及流程

最小距离分类法要求遥感图像中每一个类别选择一个代表意义的特征统计量,首先计算待分像元与已知类别之间的距离,然后将其归属于距离最小的一类最大似然分类又称为贝叶斯(Bayes)分类,它通过计算标本(像元)属于各组(类)的概率(或称归属概率),将该标本归属于概率最大的一组

5.遥感影像分类处理中的几个问题

1)训练场地和训练样本的选择问题

2)地形因素影响

3)混合像元问题

4)特征变量的选择问题

5)空间信息在分类中的应用问题

6)影像分类的后期处理问题

一般情况下,每类至少有10—100个训练样本数据。

确定训练场地和训练样本应注意:①时间;②空间。

解决由于地形因素造成的“同物异谱”现象的一种有效的方法是采用“同类多组法”来选取训练样本。

监督分类和非监督分类的概念:

遥感期末复习题

遥感定义:是从远处探测感知物体,也就是不直接接触物体,从远处通过探测仪器接收来自目标地物的电磁波信息,经过对信息的处理,判别出目标地物的属性。 遥感的特点:大面积的同步观测;时效性;数据的综合性和可比性;经济性;局限性 遥感数据的类型:按平台分(地面遥感、航空遥感、航天遥感数据) 按电磁波段分(可见光遥感、红外遥感、微波遥感、紫外遥感数据等) 按传感器的工作方式分(主动遥感、被动遥感数据) 遥感数据的应用领域 林业:清查森林资源、监测森林火灾和病虫害。 农业:作物估产、作物长势及病虫害预报。 水文与海洋:水资源调查、水资源动态研究、冰雪监控、海洋渔业。 国土资源:国土资源调查、规划和政府决策。 气象:天气预报、气候预报、全球气候演变研究。 遥感的发展简况 照相机、气球、飞机构成初期遥感技术系统。 1962年在美国密歇根大学召开的第一次国际环境遥感讨论会上,美国海军研究局的Eretyn Pruitt(伊·普鲁伊特)首次提出“Remote Sensing”一词,会后被普遍采用至今。 二次大战中的航空侦察促进了航空摄影技术的发展。 传感器一般由信息收集、探测系统、信息处理和信息输出4部分组成。 电磁波的特性 电磁波是横波在真空中以光速传播电磁波具有波粒二象性(包括波动性和粒子性) 辐射测量 区分辐射能量(W)、辐射通量、辐射通量密度(E)、辐照度(I)、辐射出射度(M)、辐射亮度(L)绝对黑体 如果一个物体对于任何波长的电磁辐射都全部吸收,则这个物体是绝对黑体。它的吸收率α(λ,T)≡1,反射率ρ (λ,T) ≡0,与物体的温度和电磁波长无关。黑色的烟煤、恒星、太阳被认为是最接近黑体辐射的辐射源。黑体辐射的三个特性 1、辐射通量密度随波长连续变化,每条曲线只有一个最大值。 2、温度越高,辐射通量密度越大,不同温度的曲线不同。 3、随着温度的升高,辐射最大值所对应的波长向短波方向移动。 维恩位移定律:随着温度的升高,辐射最大值对应的峰值波长向短波方向移动。 基尔霍夫定律: (2)实际物体的辐射 基尔霍夫定律表现了实际物体的辐射出射度Mi与同温度、同波长绝对黑体辐射出射度的关系,αi 是此条件下的吸收系数(0<α<1).有时也称为比辐射率或发射率ε,表示实际物体辐射与黑体辐射之比,M= εM0 按照发射率与波长的关系,把地物分为:黑体或绝对黑体:发射率为1,常数。 灰体(grey body):发射率小于1,常数选择性辐射体:反射率小于1,且随波长而变化。

遥感导论考试题A和B及其答案

“遥感概论”课程考试试题1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1.大气窗口 2.光谱分辨率 3.遥感图像解译专家系统 4.监督与非监督分类 5.遥感图像镶嵌 二、多项选择(每题5分,共30分) 1.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量与地面目标作用后可分为三部分,包括:() (1) 反射;(2)吸收;(3)透射;(4)发射 2.计算植被指数(如NDVl)主要使用以下哪两个波段:() (1) 紫外波段;(2) 蓝色波段;(3) 红色波段;(4)近红外波段 3.扫描成像的传感器包括:() (1) 光-机扫描仪;(2)推帚式扫描仪;(3)框幅式摄影机 4.侧视雷达图像上由地形引起的几何畸变包括:() (1)透视收缩;(2)斜距投影变形;(3)叠掩;(4)阴影 5 .遥感图像几何校正包括两个方面:() (1) 像元坐标转换;(2)地面控制点选取;(3)像元灰度值重新计算(重采样);(4)多项式拟合三.简答题(共90分) 1、下图为一个3x3的图像窗口,试问经过中位数滤波(Median Filter)后,该窗口中心像元的值,并写出计算过程。(10分) 2、简述可见光、热红外和微波遥感成像机理。(20分) 3、设计一个遥感图像处理系统的结构框图,说明硬件和软件各自的功能,并举一应用实例.(30分) 4.遥感图像目视解译方法主要有哪些?列出其中5种方法并结合实例说明它们如何在遥感图像解译中的应用。(30分) 遥感概论”课程考试试题1--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1.大气窗口由于大气层的反射、散射和吸收作用,使得太阳辐射的各波段受到衰减的作用轻重不同,因而各波段的透射率也各不相同。我们就把受到大气衰减作用较轻、透射率较高的波段叫做大气窗口。 2.光谱分辨率指遥感器在接收目标辐射的电磁波信息时所能分辨的最小波长间隔。光谱分辨率与传感器总的探测波段的宽度、波段数和各波段的波长范围和间隔有关。间隔愈小,分辨率愈高。 3.遥感图像解译专家系统遥感图像解译专家系统是模式识别和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用模式识别方法获取地物多种特征,为专家系统解译遥感图像提供依据,同时应用人工智能技术,运用遥感图像解译专家的经验和方法,模拟遥感图像目视解译的具体思维过程,进行遥感图像解译。 4.监督与非监督分类监督分类指根据已知样本区类别信息对非样本区数据进行分类的方法。其基本思想是:根据已知样本类别和类别的先验知识,确定判别函数和相应的判别准则,然后将未知类别的样本和观测值代入判别函数,再根据判别准则判定该样本的所属类别。

遥感复习资料

1.遥感:应用探测仪器,不与探测目标接触,从远处把目标的电磁波特性记录下来,通过分析,揭示出物体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性探测技术。 2.遥感的系统包括:被测目标的信息特征、信息的获取、信息的传输与记录、信息的处理和信息的应用五大部分。 3.遥感的分类:按遥感平台分-地面遥感、航空遥感、航天遥感、航宇遥感;按传感器的探测波段分-紫外遥感、可见光遥感、红外遥感、微波遥感、多波段遥感;按工作方式分-主动遥感和被动遥感;按遥感的应用领域分-大体研究领域可分为外层空间遥感、大气层遥感、陆地遥感、海洋遥感等,具体应用领域资源遥感、环境遥感、农业遥感、林业遥感、渔业遥感、地质遥感、水文遥感、城市遥感等。 4.遥感的特点:①大面积的同步观测;②时效性;③数据的综合性和可比性;④经济型;⑤局限性。 5.电磁波谱:按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波长和频率,递增或递减排列,则构成了电磁波谱。 该波谱以频率从高到低排列,可以划分成γ射线、Χ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无线电波。6.遥感中较多使用可见光、红外和微波波段。 7.?电磁波性质:①是 横波;②在真空以光 速传播;③满足f·λ =c E=h·f E 为能量,单位:j;h 为普朗克常数;f为频 率;λ为波长;c为 光速;④电磁波具有 波粒二象征。 8.?发射率或比辐射 率:记作ε,表示实 际物体辐射与黑体辐 射之比,M=εM0. 9.太阳常数:是指不 受大气影响,在距太 阳一个天文单位内, 垂直于太阳光辐射方 向上,单位面积时间 黑体所接收的太阳辐 射能量。太阳辐射 的光谱室连续的光 谱,且辐射特性与绝 对黑体辐射特性基本 一致,能量各个波段 的比例不同。 10.地表接收的太阳 辐射度曲线与大气层 外的曲线不同,差异 主要是地球大气引起 的。 11.大气层次自下而 上:对流层、平流层 (飞机)、(中间层、 热层、散逸层)电离 层、(氮层、质子层) 外大气层。 12.散射现象的实质 是电磁波在传输中遇 到大气微粒而产生的 一种衍射现象。 13.?大气散射有三种 情况:①瑞利散射, 特点是散射强度与波 长的四次方(λ4)成 反比,I∝λ-4,即波长 越长,散射越弱;② 米氏散射③无选择性 散射,特点是散射强 度与波长无关,任何 波长的散射强度相 同。 14.大气窗口:通常把 电磁波通过大气层时 较少被反射、吸收或 散射的,透过率较高 的波段称为大气窗 口。 15.?植被的反射波谱 曲线分为三段:可见 光波段(0.4~0.76μ m)有一个小的反射 峰,位置在0.55μm (绿)处,两侧0.45 μm(蓝)和0.67μm (红)则有两个吸收 带。在近红外波段 (0.7~0.8μm)有一 反射的“陡坡”,至 1.1μm附近有一峰 值,形成植被的独有 特征。在中红外波段 (1.3~2.5μm)受到 绿色植物含水量的影 响,吸收率大增,反 射率大大下降,特别 以1.45μm、1.95μm 和 2.7μm为中心是 水的吸收带,形成低 谷。 16.轨道倾角=90°极 轨卫星,接近90°近 极轨卫星。 17.遥感平台是搭载 传感器的工具。根据 运载工具的类型,可 分为航天平台、航空 平台和地面平台。 18.?气象卫星特点: ①轨道,分为两种, 低轨和高轨,低轨就 是近极地太阳同步轨 道,简称极地轨道; 高轨是指地球同步轨 道,轨道高度 36000km左右,绕地 球一周需24小时。② 短周期重复观测;③ 成像面积大,有利于 获得宏观同步信息, 减少数据处理容量; ④资料来源连续、实 时性强、成本低。 19.气象卫星资料的 应用领域:天气分析 和气象预报、气候研 究和气候变迁的研 究、资源环境其他领 域。 20.海洋遥感的特点: (1)需要高空和空间 的遥感平台,以进行 大面积同步覆盖的观 测;(2)以微波为主; (3)电磁波与激光、 声波的结合是扩大海 洋遥感探测手段的一 条新路;(4)海面实 测资料的校正。 21.?摄影机有分幅式 和全景式摄影机、多 光谱、数码摄像机。 22.光机扫描的几何 特征取决于它的瞬时 视场角和总视场角。 (1)瞬时视场角(2 θ)扫描镜在一瞬时 时间可以视为静止状 态,此时,接受到的 目标地物的电磁波辐 射,限制在一个很小 的角度之内,这个角 度称为瞬时视场角, 即扫描仪的空间分辨 率 (2)总视场角(2Φ) 扫描带的地面宽度称 总视场。从遥感平台 到地面扫面带外侧所 构成的夹角,成总视 场角,也为总扫描角。 23.成像光谱仪:即能 成像又能获取目标光 谱曲线的“谱像合一” 的技术,称为成像光 谱技术,按该原理制 成的扫描仪称为成像 光谱仪。 24.?微波遥感是指通 过微波传感器获取从 目标地物发射或反射 的微波辐射,经过判 读处理来识别地物的 技术。 特点:1>能全天候、 全天时工作;2>对冰、 雪、森林、土壤等具 有一定穿透能力;3> 对海洋遥感具有特殊 意义;4>对海洋遥感 具有特殊意义;5>分 辨率较低,但特征明 显。 ②微波遥感份有源 (主动)和无源(被 动)两大类。(1)主 动微波遥感是指通过 向目标地物发射微波 并接收其后向散射信 号来实现对地观测遥 感方式,主要是雷达、 侧视雷达、合成孔径 侧视雷达。(2)?被 动微波遥感,通过传 感器,接收来自目标 地物发射的微波,而 达到探测目的的遥感 方式。微波辐射计和 微波散射计。 25.?遥感图像是遥感 探测目标的信息载 体。将遥感图像归纳 为三方面特征,即几 何特征、物理特征和 时间特征。这三方面 特征的表现参数即为 空间分辨率、光谱分 辨率、辐射分辨率和 时间分辨率。 (1)图像的空间分 辨率指像素所代表的 地面范围的大小,即 扫描仪的瞬时视场, 或地面物体能分辨的 最小单元(像元)。 (2)波谱分辨率是 指传感器在接收目标 辐射的波谱时能分辨 的最小波长间隔。间 隔愈小,分辨率愈高。 它的选择必须考虑目 标的光谱特征值。 (3)辐射分辨率是 指传感器接收波谱信

遥感原理与方法期末考试复习

遥感原理与方法期末考试复习 第一章绪论 ★遥感的定义?遥感对地观测有什么特点? 广义遥感:泛指一切无接触的远距离探测,包括对电磁场、力场(磁力、重力)、机械波(声波、地震波)等的探测。实际工作中,重力、磁力、声波、地震波等的探测被划为物探(物理探测)的范畴,只有电磁波探测属于遥感的范畴。 狭义:是指对地观测,即从不同高度的工作平台上通过传感器,对地球表面目标的电磁波反射或辐射信息进行探测,并经信息记录、传输、处理和解译分析,对地球的资源与环境进行探测和监测的综合性技术。 定义:遥感是指不与目标物直接接触,应用探测仪器,接收目标物的电磁波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分析处理,从而识别目标物的性质及变化的综合性对地观测技术。 英文定义:Remote Sensing 简写为RS(3S之一) 空间特点—全局与局部观测并举,宏观与微观信息兼取 时相特点—快速连续的观测能力 光谱特点—技术手段多样,可获取海量信息 经济特点—应用领域广泛,经济效益高 ★遥感技术系统有哪几部分组成?每部分的作用。 信息获取是遥感技术系统的中心工作 信息记录与传输工作主要涉及地面控制系统 信息处理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对遥感探测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各种处理 信息应用是遥感的最终目的,包括专业应用和综合应用 ☆遥感有哪几种分类方法及哪些分类? 1)按遥感平台分:地面遥感、航空遥感和航天遥感 2)按工作方式分:主动式和被动式遥感.ps【主动式遥感是指传感器自身带有能发射电磁波的辐射源,工作时向探测区发射电磁波,然后接收目标物反射或散射的电磁波信息。被动式遥感是传感器本身不发射电磁波,而是直接接受地物反射的太阳光线或地物自身的热辐射。】 3)按工作波段分:紫外、可见光、红外、微波遥感、多光谱和高光谱遥感 4)按记录方式分:成像和非成像遥感 5)按应用领域分:外层空间、大气层、陆地、海洋遥感等,具体应用领域可分为城市遥感、环境、农业和林业遥感、地质、气象、军事遥感等。 遥感对地观测技术现状及发展展望? 现状(国内): 1)民用遥感卫星像系列化和业务化方向发展 2)传感器技术发展迅速 3)航空遥感系统日趋完善 4)国产化地球空间信息系统软件发展迅速 5)应用领域不断扩展 发展展望: 1)研制新一代传感器,以获得分辨率更高、质量更好的遥感数据 2)遥感图像信息处理技术发展迅速

遥感导论复习题及答案

1.什么是遥感国内外对遥感的多种定义有什么异同点 定义:从不同高度的平台(Platform)上,使用各种传感器(Sensor),接收来自地球表层的各种电磁波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从而对不同的地物及其特性进行远距离探测和识别的综合技术。 平台:地面平台、航空平台、航天平台;传感器:各种光学、电子仪器 电磁波:可见光、红外、微波 根据你对遥感技术的理解,谈谈遥感技术系统的组成。 3.什么是散射大气散射有哪几种其特点是什么 辐射在传播过程中遇到小微粒而使传播方向改变,并向各个方向散开称为散射;大气散射有三种:分别为瑞利散射:特点是散射强度与波长的四次方成反比,既波长越长,散射越弱; 米氏散射:散射强度与波长的二次方成反比。云雾对红外线的散射主要是米氏散射 无选择性散射:特点是散射强度与波长无关。 4.遥感影像变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遥感平台位置和运动状态变化的影响;(2)地形起伏的影响; (3)地球表面曲率的影响;(4)大气折射的影响;(5)地球自转的影响。 5.遥感图像计算机分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1)未充分利用遥感图像提供的多种信息;(2)提高遥感图象分类精度受到限制:包括大气状况的影响、下垫面的影像、其他因素的

影响。 6.谈谈你对遥感影像解译标志的理解。 为了提高摄影像片解译精度与解译速度,掌握摄影像片的解译标志很有必要。遥感摄影像片解译标志又称判读标志,它指能够反映和表现目标地物信息的遥感影像各种特征,这些特征能帮助判读者识别遥感图像上目标地物或现象。解译标志分为直接判读标志和间接解译标志。直接判读标志是指能够直接反映和表现目标地物信息的遥感图像各种特征,它包括遥感摄影像片上的色调、色彩、形状、阴影、纹理、大小、图型等,解译者利用直接解译标志可以直接识别遥感像片上的目标地物。间接解译标志是指航空像片上能够间接反映和表现目标地物的特征,借助间接解译标志可以推断与某地物的属性相关的其他现象。遥感摄影像片上经常用到的间接解译标志有:目标地物与其相关指示特征。例如,像片上呈线状延伸的陡立的三角面地形,是推断地质断层存在的间接标志。像片上河流边滩、沙咀和心滩的形态特征,是确定河流流向的间接解译标志;地物及与环境的关系。任何生态环境都具有代表性地物,通过这些地物可以指示它赖以生活的环境。如根据代表性的植物类型推断它存在的生态环境,“植物是自然界的一面镜子”,寒温带针叶林的存在说明该地区属于寒温带气候;目标地物与成像时间的关系。一些目标地物的发展变化与季节变化具有密切联系。了解成像日期和成像时刻,有助于对目标地物的识别。例如,东部季风区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土壤含水量因此具有季节变化,河流与水库的水位也有季节变化。 7. 何谓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简要回答三者之间的相互

遥感导论梅安新

遥感导论课程试卷10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1、应用探测仪器,不与探测目标相接触,从远处把目标的电磁波特性记录下来,通过分析,揭示出物体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性探测技术。 2、电磁波通过大气层地较少被反射、吸收或散射的,透过率较高的波段称为大气窗口。 3、辐射源在某一方向,单位投影表面,单位立体角内的辐射通量。 4、在电磁波谱的可见光、近红外、中红外和热红外波段范围内,获取许多非常窄的光谱连续的影像数据的技术。 5、利用多颗导航卫星的无线电信号,对地球表面某地点进行定位、报时或对地表移动物体进行导航的技术系统。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20分) 1、目标物的电磁波特性、信息的获取、信息的接收、信息的处理、信息的应用 2、可见光、红外、微波 3、地物光谱特征 4、色调、颜色、阴影、形状、纹理、大小、位置、图型 5、温度 6、减色法 7、配准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计10分)1、X 2、√3、√4、X 5、√6、X 7、√8、√9、X 10、X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计25分) 1、从四个方面评价:空间分辨率、波谱分辨率、辐射分辨率、时间分辨率。 2、(1)包括水面反射光、悬浮物反射光、水地反射光和天空散射光。 (2)包括水界线的确定、水体悬浮物质的确定、水温的探测、水体污染的探测、水深的探测。 3、根本区别在于是否利用训练场地来获取先验的类别知识,监督分类是根据样本选择特征参数,所以训练场地要求有代表性,样本数目要满足分类的要求,有时这些不容易做到;非监督分类不需要更多的先验知识,他根据地物的光谱统计特征进行分类,所以非监督分类方法简单,且具有一定的精度。 4、从成像方式、成像特点两方面来分析。 5、有植被类型的识别与分类,植被制图,土地覆盖利用变化的探测,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学参数的提取与估计等。技术有多元统计分析技术,基于光谱波长位置变量的分析技术,光学模型方法,参数成图技术, 五、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计30分) 1、第一次经过大气:反射、散射、吸收、折射;到达地面后:吸收、第二次经过大气:反射、散射、吸收、折射、漫入射。 2、共同点:都有色、形、位;区别:航空是摄影(中心成像、像点位移、大比例尺),卫星是扫描成像(宏观综合概括性强、信息量丰富、动态观测)。 3、更好的发挥了不同遥感数据源的优势互补,弥补了某一种遥感数据的不足之处,提高了遥感数据的可应用性。如洪水监测:气象卫星—--时相分辨率高、信息及时、可昼夜获取、

遥感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遥感:是应用探测仪器,不与探测目标相接触,从远处把目标的电磁波特性记录下来,通过分析,揭示出物体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性探测技术。 2、地理信息系统:它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面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 3、电磁波:当电磁震荡进入空间,变化的磁场激发了涡旋电场,变化的电场又激发了涡旋磁场,使电磁震荡在空间传播,这就是电磁波。 4、电磁波谱:按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波长或频率,递增或递减,则构成了电磁波谱。 5、大气窗口:电磁波通过大气层时较少被反射、吸收或散射的,透过率较高的波段。 6、遥感图像目视解译:指专业人员通过直接观察或借助铺助仪器判读在遥感图像上获取特定目标地物信息的过程。 7、遥感数字图像:以数字形式表示的遥感影像。 8、监督分类:包括利用训练区样本建立判别函数的“学习”过程和把待分像元代入判别函数进行判别的过程。 9、非监督分类:不必对影像地物获取先验知识,仅依靠影像上不同类地物光谱信息进行特征提取,再统计特征的差别来达到分类的目的,最后对已分出的各个类别的实际属性进行确认。 10、地理实体:是地理数据库中的实体,是指在现实世界中再也不能划分为同类现象的现象。 11、拓扑关系:用来描述实体间相邻、连通、包含和相交等关系。 12、矢量数据:计算机对地理实体的隐式描述。 13、栅格数据:计算机对地理实体的显式描述。 14、数据库:为了一定目的,在计算机系统中以特定的结构组织,存储和应用相关联数据的集合。 15、空间数据库:是地理信息系统在计算机物理存储介质上存储的与应用相关的地理空间数据的总和。 16、关系模型:是根据数学概念建立的,它把数据的逻辑结构归结为满足一定条件的二维表形式。 17、叠置分析:是将有关主题层组成的各个数据层面进行叠置产生一个新的数据层面。

遥感导论课后题问题详解

一、名词解释 (1)电磁波谱:按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波长或频率,递增或递减排列,则构成了电磁波谱。 (2)遥感平台:装载传感器的平台称为遥感平台。 (3)黑体:如果一个物体对于任何波长的电磁辐射都全部吸收,则这个物体是绝对黑体。(4)大气窗口:通常把电磁波通过大气层时较少被反射、吸收或散射的,透过率较高的波段称为大气窗口。 (5)传感器:接收、记录目标地物电磁波特征的仪器,称为传感器或遥感器。 (6)空间分辨率:图像的空间分辨率指像素所代表的地面围的大小,即扫描仪的瞬时视场,或地面物体能分辨的最小单元。 (7)数字图像:数字图像是指能够被计算机存储、处理和使用的图像。 (8)遥感数字图像:是以数字形式表示的遥感图像。 1.遥感:遥感是应用探测仪器,不与探测目标接触,从远处把目标的电磁波特性记录下来,通过分析,揭示出物体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性探测技术 2.遥感系统包括:被测目标的信息特征、信息的获取、信息的传输与记录、信息的处理和信息的应用五大部分 3雷达:由发射机通过天线在很短时间,向目标地物发射一束很窄的大功率电磁波脉冲,然后用同一天线接收目标地物反射的回波信号而进行显示的一种传感器。 二、填空题 (1)遥感按工作方式分为主动遥感和被动遥感;成像遥感和非成像遥感。 (2)颜色的性质由明度,色调,饱和度组成。 (3)微波的波长为1mm~1m。 (4) 传感器一般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转换电路三部分组成。 (5)微波遥感的工作方式属于遥感 (6)侧视雷达的分辨力分为距离分辨力和方位分辨力,前者与脉冲宽度有关;后者与发射波长,天线孔径,距离目标地物。 (7)遥感探测系统包括信息源、信息获取、信息记录和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应用。(8)与常规手段相比,RS的特点为大面积同步观测、时效性、数据的综合性和可比性、经济性、局限性。 (9)大气散射包括瑞利散射、米氏散射、无选择性散射。 (10)数字图像增强的方法包括对比度变换、空间滤波、彩色变换、图像运算、多光谱变换。 (11)遥感探测系统包括:被测目标的信息特征、信息的获取、信息的传输与记录、信息的处理、信息的应用。 (12)遥感特点:大面积的同步观测、时效性、数据和综合性和可比性、经济性、局限性。(13)大气散射类型:瑞利散射、米氏散射、无选择性散射。 (14)图像质量评价:空间分辩率、波普分辩率、辐射分辩率、时间分辩率。 (15)遥感平台分:航天平台、航空平台、地面平台。 三、简答题 8.大气的散射现象有几种类型?根据不同散射类型的特点分析可见光遥感与微波遥感的区别,说明为什么微波具有穿云透雾能力而可见光不能? 答:散射有瑞利散射、米氏散射、无选择性散射。大气云层中,小雨滴的直径比其他微粒最大,对可见光只有无选择性散射发生,云层越厚,散射越强,而对微波来说,微波波长比粒子的直径大得多,则又属于瑞利散射的类型,散射强度与波长四次方成反比,波长越长,散射强度越小,所以微波才能有最小散射,最大透射,而被称为具有穿云透雾的能力。

遥感导论-期末试卷与答案

遥感导论期末试卷A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21分) 1. 微波是指波长在-- 之间的电磁波 2. 散射现象的实质是电磁波在传输中遇到大气微粒而产生的一种衍射现象,按散射粒子与波长的关系,可以分为三种散射: 、和。 3. 就遥感而言,被动遥感主要利用_______、_______等稳定辐射,使太阳活动对遥感的影响减至最小。 4. 年,我国第一颗地球资源遥感卫星(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 5. Landsat和SPOT的传感器都是光电成像类的,具体是、 (列出具体传感器类型) 5. .SPOT-1、2、3卫星上携带的HRV--高分辨率可见光扫描仪,可以作两种观 测:、.,这也是SPOT卫星的优势所在。 7. 美国高分辨率民用卫星有、 8. SAR的中文名称是_______ ,它属于_______(主动/被动)遥感技术。 9..雷达的空间分辨率可以分为两种:、 10. 灰度重采样的方法有:、、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计12分) 1. 黑体: 2. 邻域增强 3. 空间分辨率与波谱分辨率 三、问答题(共计67分) 1. 为什么我们能用遥感识别地物?5分 2. 引起遥感影像变形的主要原因有哪些?6分 3. 与可见光和红外遥感相比,微波遥感有什么特点?10分 4. 简述非监督分类的过程。8分 5. 侧视雷达是怎么工作的?其工作原理是什么?8分 6. 请结合所学Landdsat和SPOT卫星的知识,谈谈陆地卫星的特点15分 7. 请结合所学遥感知识,谈谈遥感技术的发展趋势15分 遥感导论期末试卷B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30分) 1. 微波是指波长在-- 之间的电磁波 2. 散射现象的实质是电磁波在传输中遇到大气微粒而产生的一种衍射现象,按散射粒子与波长的关系,可以分为三种散射: 、和。 3. 就遥感而言,被动遥感主要利用_______、_______等稳定辐射,使太阳活动对遥感的影响减至最小。 4. 年,我国第一颗地球资源遥感卫星(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 5. 我们使用四种分辨率来衡量传感器的性能,具体是:、 、、 6. Landsat和SPOT的传感器都是光电成像类的,具体是、 (列出具体传感器类型) 7. .SPOT-1、2、3卫星上携带的HRV--高分辨率可见光扫描仪,可以作两种观 测:、.,这也是SPOT卫星的优势所在。 8. 美国高分辨率民用卫星有、 9. SAR的中文名称是_______ ,它属于_______(主动/被动)遥感技术。 10..雷达的空间分辨率可以分为两种:、 11. 灰度重采样的方法有:、、

河南大学遥感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讲作业:1.遥感的概念以及狭义遥感的特点 广义的遥感:即遥远的感知,泛指一切无接触的远距离探测,包括对电磁场、力场、机械波等的探测。 狭义的遥感:运用探测仪器,不与探测目标相接触,从远处记录目标的电磁波特性,通过分析,揭示物体的物理特性及变化的综合性探测技术。 狭义的遥感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1.运用探测仪器进行探测 2.仅记录物体的电磁波特性 3.揭示物体的物理特性及变化 2.遥感系统的组成 总的来说,遥感系统的组成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1.信息源。信息源是指遥感需要对其探测的目标物。 2.信息获取。信息获取是指运用遥感技术装备接受、记录目标物电磁波特性的探测过程。 3.信息处理。信息处理是指运用光学仪器和计算机设备对所获取的遥感信息进行校正、分 析和解译处理的技术过程。

4.信息应用。信息应用是根据不同的目的将遥感信息应用于各个领域的过程。 3.遥感的工作波段以及它们具有的特性 遥感中较多地使用可见光、红外、微波波段以及紫外线的一部分。 特性:1.可见光:鉴别物质特征的主要波段,以光学摄影或扫描方式接收和记录反射特征。 2.红外线:近红外的性质与可见光相似,红外遥感主要采用热感应方式探测地物本身的 辐射,可以全天时遥感。 3.微波:分为毫米波、厘米波、分米波,具有热辐射性质,可以全天候全天时遥感探测, 可采用主动和被动方式成像,具有一定的穿透能力。 4.紫外线:用于探测碳酸盐分布和油污染的监测,一般高空遥感不宜采用。 4.遥感平台的种类 地面遥感平台、航空遥感平台以及航天遥感平台。 5.遥感器的成像方式 遥感器:搭载在遥感平台上,接收、记录目标物电磁波特性的仪器,包括照相机、扫描仪、成像雷达等。 遥感器成像方式: 摄影成像类型(光学/电成像类型)

遥感原理期末复习资料(知识点汇总)

遥感的定义: 遥感是指利用飞机、卫星或其他飞行器等运载工具(平台)上安装的某种装置(传感器),探测目标的特征信息(电磁波的反射或发射辐射),经过传输、处理,从中提取感兴趣信息的过程 遥感类型:按平台分为地面遥感、航空遥感、航天遥感、宇航遥感 遥感信息特点: (1)真实性、客观性 (2)探测范围大 (3)资料新颖且能迅速反应动态变化 (4)成图迅速 (5)收集资料方便 遥感系统的组成: 1、目标的信息特性 2、目标信息的传输 3、空间信息的采集 4、地面接收与预处理 5、信息处理 6、信息分析与应用

电磁波:交互变化的电磁场在空间的传播。 (1)电磁波与电磁波谱红外划分 ※紫外线:波长范围为0.01~0.38um,太阳光谱中只有0.3~0.38um波长的光到达地面,对油污染敏感,但探测高度在2000m 以下。 ※可见光:波长范围0.38~0.76um,人眼对可见光有敏锐的感觉,是遥感技术应用中的重要波段。 ※红外线:波长范围为0.76~1000um,根据性质可分为近红外、中红外、远红外和超远红外。 ※微波:波长范围为1mm~1m,穿透性好,不受云雾的影响。红外划分: ※近红外:0.76~3.0um,与可见光相似。 ※中红外:3.0~6.0um,地面常温下的辐射波长,有热感,又

叫热红外。 ※远红外:6.0~15.0um,地面常温下的辐射波长,有热感,又叫热红外。 ※超远红外:15.0~1000um,多被大气吸收,遥感探测器一般无法探测。 偏振:指横波的振动矢量偏于某些方向的现象或振动方向对于传播方向的不对称性。 黑体:在任何温度下,对各种波长的电磁辐射的吸收系数等于1(100%)的物体。 ※黑体辐射:黑体的热辐射称为黑体辐射。 黑体辐射定律:包括普朗克定律,玻尔兹曼定律,维恩位移定律,瑞里—金斯公式(注:基尔霍夫定律是一般物体发射定律。) 发射率概念:地物的辐射出射度(单位面积上发出的辐射总通量)W与同温度下的黑体辐射出射度 W黑的比值。 按照发射率与波长的关系,把地物分为: 黑体或绝对黑体:发射率为1,常数 灰体:发射率小于1,常数 选择性辐射体:反射率小于1,且随波长而变化。 物体的发射辐射—基尔霍夫定律:在一定温度下,地物单位面积上的辐射通量W和吸收率之比,对于任何物体都是一个常数,并等于该温度下同面积黑体辐射通量W 黑。在给定的温度下,物体的发射率=吸收率(同一波段);吸收率越大,发射率也越

遥感导论复习题及答案

1.什么是遥感?国内外对遥感的多种定义有什么异同点? 定义:从不同高度的平台(Platform)上,使用各种传感器(Sensor),接收来自地球表层的各种电磁波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从而对不同的地物及其特性进行远距离探测和识别的综合技术。 平台:地面平台、航空平台、航天平台;传感器:各种光学、电子仪器 电磁波:可见光、红外、微波 //2. 根据你对遥感技术的理解,谈谈遥感技术系统的组成。 3. 什么是散射?大气散射有哪几种?其特点是什么? 辐射在传播过程中遇到小微粒而使传播方向改变,并向各个方向散开称为散射;大气散射有三种:分别为瑞利散射:特点是散射强度与波长的四次方成反比,既波长越长,散射越弱; 米氏散射:散射强度与波长的二次方成反比。云雾对红外线的散射主要是米氏散射 无选择性散射:特点是散射强度与波长无关。 4. 遥感影像变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遥感平台位置和运动状态变化的影响;(2)地形起伏的影响; (3)地球表面曲率的影响;(4)大气折射的影响;(5)地球自转的影响。 5.遥感图像计算机分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1)未充分利用遥感图像提供的多种信息;(2)提高遥感图象分类精度受到限制:包括大气状况的影响、下垫面的影像、其他因素的

影响。 6.谈谈你对遥感影像解译标志的理解。 为了提高摄影像片解译精度与解译速度,掌握摄影像片的解译标志很有必要。遥感摄影像片解译标志又称判读标志,它指能够反映和表现目标地物信息的遥感影像各种特征,这些特征能帮助判读者识别遥感图像上目标地物或现象。解译标志分为直接判读标志和间接解译标志。直接判读标志是指能够直接反映和表现目标地物信息的遥感图像各种特征,它包括遥感摄影像片上的色调、色彩、形状、阴影、纹理、大小、图型等,解译者利用直接解译标志可以直接识别遥感像片上的目标地物。间接解译标志是指航空像片上能够间接反映和表现目标地物的特征,借助间接解译标志可以推断与某地物的属性相关的其他现象。遥感摄影像片上经常用到的间接解译标志有:目标地物与其相关指示特征。例如,像片上呈线状延伸的陡立的三角面地形,是推断地质断层存在的间接标志。像片上河流边滩、沙咀和心滩的形态特征,是确定河流流向的间接解译标志;地物及与环境的关系。任何生态环境都具有代表性地物,通过这些地物可以指示它赖以生活的环境。如根据代表性的植物类型推断它存在的生态环境,“植物是自然界的一面镜子”,寒温带针叶林的存在说明该地区属于寒温带气候;目标地物与成像时间的关系。一些目标地物的发展变化与季节变化具有密切联系。了解成像日期和成像时刻,有助于对目标地物的识别。例如,东部季风区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土壤含水量因此具有季节变化,河流与水库的水位也有季节变化。 7. 何谓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简要回答三者之间的相

福师《遥感导论》在线作业二1答案

福师《遥感导论》在线作业二-0004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单选题(共20 道试题,共40 分) 1.为了突出图像的边缘、线状目标或某些亮度变化率大的部分,可采用锐化方法。常用的锐化方法有() A.罗伯特梯度 B.罗伯特梯度、索伯尔梯度 C.罗伯特梯度、索伯尔梯度、拉普拉斯算法 D.罗伯特梯度、拉普拉斯算法 正确答案:C 2.遥感研究对象的地学属性不包括() A.地物的空间分布规律 B.地物的性质 C.地物的光谱特征 D.地物的时相变化 正确答案:B 3.遥感数据处理常运用K-L变换作数据分析前的预处理,它可以实现() A.数据分类和图像运算 B.数据压缩和图像增强 C.数据分类和图像增强 D.数据压缩和图像运算 正确答案:B 4.遥感图像计算机分类的依据是遥感图像() A.像元的数量 B.像素的大小 C.像元的维数 D.像素的相似度 正确答案:D 5.遥感按平台分类可分为() A.地面和近地面遥感、航空遥感、航天遥感 B.紫外遥感、可见光遥感、红外遥感、微波遥感、多谱段遥感 C.主动式遥感、被动式遥感 D.成像遥感、非成像遥感 正确答案:A

6.航天遥感平台的服务内容不包括() A.气象卫星系列 B.陆地卫星系列 C.海洋卫星系列 D.冰川卫星系列 正确答案:D 7.颜色对比是() A.视场中对象与背景的亮度差与背景亮度之比 B.视场中相邻区域的不同颜色的相互影响 C.彩色纯洁的程度 D.色彩彼此相互区分的特性 正确答案:B 8.下列关于光谱成像技术表述不正确的是() A.在一定波长范围内,被分割的波段数越多,波普越接近与连续曲线 B.光谱成像可以在取得目标地物图像的同时获得该地物的光谱组成 C.高光谱成像光谱仪成像时多采用扫描式或推帚式 D.高光谱成像光谱仪的图像是由数十个波段的狭窄连续光谱波段组成 正确答案:D 9.遥感数字图像的特点不包括() A.便于计算机处理与分析 B.图像信息损失低 C.逻辑性强 D.抽象性强 正确答案:C 10.地物单元周长为P,以链码形式记录面状地物单元边界。设相邻像素间采用链码表示的长度为:Li=2n(2的n次方),式中n=Mod(2,ai),i=1,2,3,…,7。i为链码的方向。提取该地物周长表示为() A.P=∑4Lj(j表示地物边界像素点的个数) B.P=∑3Lj(j表示地物边界像素点的个数) C.P=∑2Lj(j表示地物边界像素点的个数) D.P=∑Lj(j表示地物边界像素点的个数) 正确答案:D 11.如果一个物体对任何波长的电磁辐射都全部吸收,则这个物体是() A.灰体

遥感导论习题部分答案

第一章: 1.遥感的基本概念是什么?应用探测仪器,不与探测目标相接触,从远处把目标的电磁波特性记录下来,通过分析,揭示出物体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性探测技术。 2.遥感探测系统包括哪几个部分?被侧目标的信息特征、信息的获取、信息的传输与记录、信息的处理和信息的应用. 3.作为对地观测系统,遥感与常规手段相比有什么特点? 答:①大面积同步观测;②时效性;③数据的综合性和可比性;④经济性;⑤局限性 4.遥感技术研究(应用领域)内容及发展前景? 答:遥感技术应用领域: (一)技术遥感在测绘中的应用; (二)遥感技术在军事上应用; (三)遥感技术在农林牧方面的应用; (四)遥感技术在水体信息提取中的应用; (五)遥感技术在灾害监测方面的应用。 影响遥感技术发展中主要存在的问题:(1)遥感的时效性:实时检测与处理能力不足;(2)遥感的定量反演:精度不能达到实用要求。 产生以上问题的原因主要有:(1)遥感技术本身的局限性;(2)人们认识上局限性。 发展前景:遥感技术正在进入一个能偶快速准确的提供多种对地观测海量数及应用研究的新阶段,在近一二十年内的倒了飞速发展,目前又将达到一个新的啊高潮!主要发展有以下几个方面:【1】遥感影像的空间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愈来愈高(例如,民用遥感影像饿空间分辨率达到米级,光谱分辨率达到纳米级,波段数已增加到数十个数百个;军用侦察卫星空间分辨率达到厘米级,如美若的KH-11空间分辨率为0.11m;【2】可获取遥感立体影像;【3】微波遥感迅速发展,未来诸多领域倾向于合成孔径雷达、成像光谱仪的广泛应用;【4】高光谱遥感迅速发展;【5】遥感的综合应用不断深化,表现为从单一信息源分析向包含非遥感数据的多源信息的复合分析的方向发展;从定向判读向信息系统应用模型及专家系统支持下的定量分析;从静态研究向多时相的动态研究发展;【6】商业遥感时代的到来;【7】建立高速、高精度和大容量的遥感数据处理系统,3S一体化。

遥感导论考试题A及答案

遥感概论”课程考试试题1--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1.大气窗口由于大气层的反射、散射和吸收作用,使得太阳辐射的各波段受到衰减的作用轻重不同,因而各波段的透射率也各不相同。我们就把受到大气衰减作用较轻、透射率较高的波段叫做大气窗口。 2.光谱分辨率指遥感器在接收目标辐射的电磁波信息时所能分辨的最小波长间隔。光谱分辨率与传感器总的探测波段的宽度、波段数和各波段的波长范围和间隔有关。间隔愈小,分辨率愈高。 3.遥感图像解译专家系统遥感图像解译专家系统是模式识别和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用模式识别方法获取地物多种特征,为专家系统解译遥感图像提供依据,同时应用人工智能技术,运用遥感图像解译专家的经验和方法,模拟遥感图像目视解译的具体思维过程,进行遥感图像解译。 4.监督与非监督分类监督分类指根据已知样本区类别信息对非样本区数据进行分类的方法。其基本思想是:根据已知样本类别和类别的先验知识,确定判别函数和相应的判别准则,然后将未知类别的样本和观测值代入判别函数,再根据判别准则判定该样本的所属类别。非监督分类指事先对分类过程不施加任何先验知识,仅凭遥感影像地物的光谱特征的分布规律进行分类,即按自然聚类的特性进行“盲目”分类。 5.遥感图像镶嵌 二、多项选择(每题5分,共30分) 1.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量与地面目标作用后可分为三部分,包括:(1、2、3) (1) 反射;(2)吸收;(3)透射;(4)发射 2.计算植被指数(如NDVl)主要使用以下哪两个波段:(3、4) (1) 紫外波段;(2) 蓝色波段; (3) 红色波段; (4)近红外波段 3.扫描成像的传感器包括:(1、2) (1) 光-机扫描仪;(2)推帚式扫描仪;(3)框幅式摄影机 4.侧视雷达图像上由地形引起的几何畸变包括:(1、2、3) (1)透视收缩;(2)斜距投影变形; (3)叠掩; (4)阴影 5.遥感图像几何校正包括两个方面:(1、3) (1) 像元坐标转换;(2)地面控制点选取;(3)像元灰度值重新计算(重采样);(4)多项式拟合 三.简答题(共90分) 1、下图为一个3x3的图像窗口,试问经过中位数滤波(Median Filter)后,该窗口中心像元的值,并写出计算过程。 (10分) 求解过程如下: 对窗口数值由小到大排序: 115 <119<120<123<124<125< 126<127<150 取排序后的中间值:124 用中间值代替原窗口中心象素值,结果如下:

遥感资料

第一章概论 1、按视觉可视性可将图像分为可见图像和不可见图像。 2、按图像的明暗程度和空间坐标的连续性,可将图像分为数字图像和模拟图像。 ①按图像明暗程度和空间坐标的连续性,可将图像分为()图像和()图像。 ②根据人眼的视觉可视性,可将图像分为()图像和()图像。 ③数字图像最基本的单位是(),其具有()和()特征。 ④遥感数字图像中,像素值称为()。 ⑤把模拟图像转变成数字图像称为()。 ⑥相同地点的任意图像,其亮度值一定相同。() ⑦像素的亮度值是绝对的。() ⑧遥感数字图像中的0是数值,不表示没有数据。() ⑨遥感数字图像一旦获取,颜色就是确定的。() ⑩遥感数字图像处理是多学科相互渗透的产物。() 1.名词解释 图像,数字图像,遥感,遥感数字图像 2. 问答 ①遥感数字图象处理系统的主要构成有哪些? ②常用的遥感数字图像处理系统有哪些? ③什么是3S技术,简述其关系及应用? ④遥感有哪些应用? 第二章遥感数字图像的获取与存储 1、遥感系统包括遥感试验、信息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应用。 2、传感器的分辨率辐射分辨率、光谱分辨率、空间分辨率、时间分辨率、亮度分辨率、角 度分辨率。 3、数字化包括两个过程:采样和量化 4、元数据是关于图像数据特征的表述,是关于数据的数据。 元数据与图像数据同时发布或者嵌入到图像文件中,或者是单独的文件。 5、通用遥感图像数据格式:1、BSQ格式(按照波段顺序依次记录各波段的图像)2、BIL 格式(每个像元按波段次序交叉排序)3、BIP格式(逐行按波段次序排列) ①遥感系统主要包括遥感试验、()、信息传输、()、信息应用五个部分。 ②按工作方式是否有人工辐射源,遥感分为()和()。 ③多光谱扫描仪()和专题制图仪()属于目标面扫描方式。 ④对于传感器的波长范围,()只能在晴朗的白天使用;()具有昼夜工作能力;()有 一定的穿透能力。 ⑤传感器的分辨率主要包括辐射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 ⑥数字化包括两个过程:()和()。 ⑦()是关于数据的数据。 ⑧可见光和近红外光谱波段常用来增强或分离植被或水域。() ⑨电荷耦合器件即是CCD。() ⑩辐射分辨率是传感器记录的电磁光谱中特定波长的范围和数量。()

遥感数字图像处理教程期末复习题

遥感数字图像处理教程 第一章概论 1.1图像和遥感数字图像 1.1.1图像和数字图像 本书定义图像为通过镜头等设备得到的视觉形象 根据人眼的视觉可视性可将图像分为可视图像和不可视图像。可视图像有图片、照片、素描和油画等,以及用透镜、光栅和全息技术产生的各种可见光图像。不可见图像包括不可见光成像和不可测量值 按图像的明暗程度和空间坐标的连续性,可将图像分为数字图像和模拟图像。数字图像是指用计算机存储和处理的图像,是一种空间坐标和灰度不连续、以离散数字原理表达的图像。在计算机内,数字图像表现为二维阵列,属于不可见图像。模拟图像指空间坐标和明暗程度连续变化的、计算机无法直接处理的图像,属于可见图像。 利用计算机技术,可以实现模拟图像和数字图像之间相互转换。把模拟图像转化为数字图像成为模/数转换,记作A/D转换; 数字图像最基本的单位是像素。像素是A/D转换中国的取样点,是计算机图像处理的最小单位;每个像素具有特定的空间位置和属性特征。 1.1.2遥感数字图像 遥感数字图像时数字形式的遥感图像。不同的地物能够反射或辐射不同长波的电磁波,利用这种特性,遥感系统可以产生不同的遥感数字图像。 遥感数字图像中的像素成为亮度值。亮度值的高低由遥感传感器所探测到的地物电磁波的辐射强度决定。由于地物反射或辐射电磁波的性质不同受大气的影响不同,相同地点不同图像的亮度值可能不同。 图像的每个像素对应三维世界中的一个实体、实体的一部分或多个实体。在太阳照射下,一些电磁波被这个实体反射,一些被吸收。反射部分电磁波到达传感器被记录下来,成为特定像素点的值。 1.2压感数字图像处理 1.2.1遥感数字图像处理概述 遥感数字图像处理是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对遥感图像中的像素进行系列操作的过程。遥感数字图像处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图像增强,使用多种方法,如:灰度拉伸、平滑、瑞华、彩色合成、主成分变换K-T变换、代数运算、图像融合等压抑、去除噪声、增强整体图像或突出图像中的特定地物的信息,是图像更容易理解、解释和判读、 图像增强着重强调特定图像特征,在特征提取、图像分析和视觉信息的显示很有用。 2.图像校正:图像校正也成图像回复、图像复原,主要是对传感器或环境造成的退化图像进行模糊消除、噪声滤除、几何失真或非线性校正。 信息提取:根据地物光谱特征和几何特征,确定不同地物信息的提取规则。 1.2.2 遥感数字图像处理系统 数字图像处理需要借助数字图像处理系统来完成。一个完整的遥感数字图像处理系统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 1.硬件系统 包括计算机、数字化设备、大容量存储、显示器和输出设备以及操作台 1)计算机 是图像处理核心,大的内存和高的CPU速度有助于加快处理的进度。 2)数字化设备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