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北方草原区积雪遥感监测_2007_10_2008_3期间_杨秀春

中国北方草原区积雪遥感监测_2007_10_2008_3期间_杨秀春

中国北方草原区积雪遥感监测_2007_10_2008_3期间_杨秀春
中国北方草原区积雪遥感监测_2007_10_2008_3期间_杨秀春

第27卷 第5期2008年9月

地 理 研 究

GEOG RAPHICAL RESEA RC H

V o l .27,N o .5Sept .,2008

收稿日期:2008-03-26;修订日期:2008-07-23

基金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007-3);“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

16B05-2,2006BAD16B04)资助 作者简介:杨秀春(1975-),女,河北迁安人,博士,副研。主要从事草原遥感监测和土地退化研究。

 *通讯作者:朱晓华,博士,副研,硕士生导师。E -mail :z huxh @ig snrr .ac .cn

中国北方草原区积雪遥感监测

———2007.10~2008.3期间

杨秀春1,曹云刚2,徐 斌1,朱晓华3*

(1.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北京100081;

2.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测量工程系,成都610031;

3.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

摘要:着眼于我国草原防灾减灾以及国家开展重特大雪灾应急响应工作的极迫切现实需求,基于N ASA M O DIS 数据,以天为监测(响应)时间单元,以旬为监测集成时段,对2008年春节大雪灾期间我国草原积雪状况实现了系统的遥感监测,获取了2007年10月至2008年3月期间中国北方9省区草原积雪发生范围及其面积等数据信息,揭示了监测期间我国草原积雪发生的时空特征。青藏高原与内蒙古为我国持续降雪的核心区域,其他地区降雪情况随时间出现一定的波动;除东北地区外,积雪面积均在1月下旬达到最大值;各省区草原积雪面积占草原总面积的比例随时间的变化总体持续增加。关键词:草原积雪;遥感;监测文章编号:1000-0585(2008)05-1109-09

冰雪灾害亦称白灾,是指因长时间大量降雪造成大范围积雪成灾的自然现象。冰雪灾

害可严重影响甚至破坏交通、通讯、输电线路等生命线工程,影响城镇居民的正常生产、生活,对工农业带来巨大破坏和影响。2008年春节前后的雪灾,给我国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1111亿元[1],损失惨重!雪灾也是我国草原区冬春季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每次雪灾发生,夺去牲畜轻则几十万头,重则几百万头。长期以来,雪灾对我国草原地区农牧业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危害。因此,快速、及时与准确地进行我国草原雪灾的监测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在草原雪灾的防灾减灾工作中,能否快速、及时、全面准确地获取积雪信息不仅是认识积雪灾害特征、机制的基础,而且是救灾的关键所在。常规的积雪监测主要使用气象站点的观测数据,观测站点的空间分布特征,要求将点状的信息映射到面状的区域中去,由此通常采用空间内插的方法来实现由点到面的信息转化。虽然地面观测数据可靠度较高,但其在空间和时间上的不连续性,则极大地限制了对大范围积雪覆盖的有效了解。而遥感技术观测范围广、观测周期短,已成为目前进行积雪监测的最为有效的手段[2~8]。从国外来看,早期的积雪遥感监测只是用于较小的研究范围,真正实现大范围的积雪监测则是从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9];到20世纪80年代,随着地面观测数据、NOAA AV H RR 、MSS 、TM 以及MODIS 积雪制图算法在时空尺度上的深入研究,积雪监测的精度不断得

1110 地 理 研 究27卷

到提高。我国从80年代起,开始应用遥感技术进行积雪制图算法。但是目前这些研究都处于方法的探讨阶段,没有进行大范围应用研究,而且还没有适合于大面积自动化积雪遥感监测的方法[4~12]

。已有积雪判读算法虽然相对成熟,但是在应用过程中,区域性客观差异仍然存在;再者,关于雪灾及灾情评估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但是仍存在各自分散的特点。本文一方面结合中国草原的客观实际,对现有一些算法进行了修正,提高了监测精度;另一方面,系统集成了雪盖、雪深及灾情等级的系统算法。本文即应用该系统,基于NASA M ODIS 数据,以天为监测(响应)时间单元,以旬为监测集成时段,对2008年春节大雪灾期间我国草原积雪状况进行了系统遥感监测,成功地获取了2007年10月15日至2008年3月20日期间我国草原积雪发生范围及其面积等数据信息。对我国草原雪灾及其灾情研究、对政府农业部门科学决策等都具有重要的数据集成意义和参考价值

图1 监测区域草原分布范围

Fig .1 Spatial distributio n o f gr assland in monito ring reg io ns

1 监测区和监测方法

1.1 监测区域

监测区域包括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四川、西藏、甘肃、青海、新疆等9省区的草原区,草原总面积309773km 2,占全国草原面积的87.92%。具体分布范围见图1。1.2 监测方法

冰雪灾害监测的主要目的就是要确定积雪覆盖的范围和持续时间。对于光学积雪遥感来说,主要是根据雪

在可见光-红外通道内的反射率差异来判识积雪像元。积雪在波长为0.5μm 左右有较高

的反射率,而在波长为1.6μm 和2.1μm 左右反射率较低,通常在可见光范围内纯净的新雪表面反射率在0.8以上。遥感雪盖信息的提取主要就是根据积雪的这种反射特性,通过一定的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来获得积雪覆盖信息[5]

。由于雪具有很强的可见光反射和强的短波红外吸收特性,归一化差分积雪指数(NDSI ,N ormalized Difference S now Index )是分辨积雪和许多地表的有效方法[10~12]

。NDSI 用于识别雪、冰,并能区分雪与大量的积云。NDSI 对大范围的光照条件不敏感,对大气作用可使其局地归一化并且不依赖于单通道的反射值。

NDS I =

R 0.5-R 1.6R 0.5+R 1.6

(1)

式中,R 0.5和R 1.6分别表示传感器在0.5μm 和1.6μm 附近通道内的反射率值。 为了确定出积雪的像元,还需要设定一个NDSI 阈值来进行逐个像元的判识。NDSI

阈值的确定通常基于这样一个原则,也就是要满足像元的积雪覆盖率大于50%。除此之外,由于积雪和水体有着相近的NDSI 值,这时还应该使用红或近红外通道的数据来对两

 5期杨秀春等:中国北方草原区积雪遥感监测———2007.10~2008.3期间1111

 

者进行区分。考虑到某些低反射率植被和积雪也会有相近的NDSI值,这时还需要使用可见光(绿通道)来加以区别。根据前人研究结果[12,13],对于MODIS数据,本文采用下面的识别算法:

NDS I≥0.4

(2)

R band2>0.11

R band4≥0.1

式中,NDSI采用前述的公式进行计算,R band2和R band4则分别是传感器中2波段和4波段的反射率。

由于光学传感器数据受云层的影响比较严重,因此在使用M ODIS数据进行草原积雪像元识别之前,必须使用云检测算法生成云掩膜图像。当像元状态为无云时,才进一步使用相关的识别算法来进行积雪判识。针对MODIS数据的多种云识别算法已经被提出并得到了广泛应用。由于草原积雪监测的目的只是进行云检测,并不需要确定其为何种云层类型,故仅选择了以下几个判定条件。本文的云检测算法中,主要使用了波长为0.66μm、0.87μm、3.9μm、1.38μm、6.7μm、11μm、13.9μm等处的反射或辐射数据,对应的MODIS波段为1、2、22、26、27、31、35[13]。

本文基于M icro soft Visual Studio2005软件开发工具和Microsoft.N ET Fram ew o rk 2.0程序开发框架,将积雪遥感监测算法通过系统软件工程的方法进行了集成开发,所研发的系统可完成MODIS数据的预处理,并实现积雪识别、面积统计、专题制图等功能。通过调用IDL控件实现原始H DF数据的读取和几何校正、辐射校正等工作;通过调用Arc Eng ine中的相关函数,完成图像显示、空间分析、信息统计等工作,并通过矢量-栅格叠加显示的方式,输出积雪分布等专题图。各旬积雪数据采用10天最大值,当合成周期内任意一天该像元为积雪像元,则合成图中该像元为积雪像元。

2 中国草原积雪遥感监测结果及其分析

2.1 各监测区域各旬草原积雪面积随时间的动态变化

2007年10月15日至2008年3月20日期间,各监测区域各旬草原积雪面积见表1。 由表1,随着时间变化,除东北地区外,积雪面积均在1月下旬达到最大值,其中,内蒙古积雪面积为594295km2,四川为105804km2,西藏为451385km2,甘肃为178162 km2,青海为374824km2,新疆为484249km2,分别是各自初期(2007年10月15~20日)积雪面积的12.39倍、1.07倍、2.63倍、7.81倍、1.53倍和10.11倍;而黑龙江和吉林在1月上旬达到最大面积,分别为53915km2和22035km2,是初期各自积雪面积的2.53倍和4.78倍;10月中旬到1月下旬,积雪面积呈现波动变化,1月下旬以后,积雪面积总体上呈现迅速减少的态势。

对于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四川、西藏、甘肃、青海、新疆等9省区草原积雪面积大小的绝对比较而言,在监测各时段内,新疆积雪面积的平均值最大,达到291485km2;辽宁积雪面积的平均值最小,为仅2483km2。在监测各时段内各省区草原积雪面积平均值大小排序为:新疆>内蒙古>西藏>青海>四川>甘肃>黑龙江>吉林>辽宁。

各监测区域草原积雪面积占各监测区域草地总面积的比例见表2。

1112

 地 理 研 究27卷

表1 各监测区域各旬草地积雪面积(单位:km2)

Tab.1 Grassland snow area in dif ferent monitoring provinces(unit:km2)

省区

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四川西藏甘肃青海新疆时段

2007年10.15~10.20479571548460621319992561714792281924487747902 2007年10月下旬311325885985513174675979180252112998181345291640 2007年11月上旬1062891678287013324776812194553471110255291058 2007年11月中旬203618523219685100538011925305812899124610134554 2007年11月下旬1721521807199301973644803907042156974522237726 2007年12月上旬3011643187520129209324020697116171121901283547 2007年12月中旬361872748111652129644082331905614218113008341542 2007年12月下旬252588708968261151819665616341025617360306637 2008年1月上旬18406510392203553915614155121258828422280421 2008年1月中旬420871202128945390753047239060141264138615460584 2008年1月下旬594295156923253034105804451385178162374824484249 2008年2月上旬51035058553050411103583378654166460334746432880 2008年2月中旬32959918239840816100237359672126238284114402608 2008年2月下旬17388356114303992312506828569282161328792431984 2008年3月上旬1819632728842600910271619377542146228802252679 2008年3月中旬768515457821223210148231853648857193388183756平 均26430324838114289897685323653264595180742291485表2 各监测区域各旬草地积雪面积占各自草原总面积比例(单位:%)

Tab.2 Rate of grassland snow area to the total g rassland area in different monitoring provinces(unit:%)

省区

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四川西藏甘肃青海新疆时段

2007年10.15~10.204.181.072.44.7420.5814.235.6434.142.93

2007年10月下旬27.136.114.467.0615.7514.9627.9425.2917.83

2007年11月上旬9.261.161.52.9616.1118.218.5814.35.57

2007年11月中旬17.753.6110.262.2316.61213.1917.378.22 2007年11月下旬151.2510.394.399.297.535.3310.3914.53 2007年12月上旬26.252.20.272.8719.3317.1741717.33 2007年12月中旬31.545.166.082.888.4626.483.5215.7620.88 2007年12月下旬22.024.893.562.564.085.112.542.4218.74 2008年1月上旬23.188.4766.9369.333.316.811.386.8348.29 2008年1月中旬53.001.6539.1769.3228.5629.5275.2433.2979.31 2008年1月下旬74.831.2728.0468.1956.9655.7594.8990.0283.39 2008年2月上旬64.260.4716.8064.8255.7646.7688.6680.3974.54 2008年2月中旬41.500.157.2852.4853.9644.4267.2468.2369.33 2008年2月下旬21.904.574.3451.3467.3335.2843.7678.9674.39 2008年3月上旬22.912.222.6933.4455.2923.9322.4554.9543.51 2008年3月中旬9.684.442.3815.7354.6339.3426.0246.4431.64

 5期杨秀春等:中国北方草原区积雪遥感监测———2007.10~2008.3期间1113

 

由表2,就积雪面积占草原面积的比例而言,随着时间的推移,除东北地区在2008年1月上旬达到最大比例外,其他监测地区均在2008年1月下旬达到最大值,这种趋势与积雪面积分布趋势基本一致。2008年1月下旬,草原积雪面积占草原面积比例达到最大值的省区为:内蒙古74.83%、四川56.96%、西藏55.75%、甘肃94.89%、青海90.02%和新疆83.39%,分别是初期10月15~20日的17.90倍、2.77倍、3.92倍、16.82倍、2.64倍和28.46倍;东北地区在1月上旬达到最大值,草原积雪面积占草原面积比例分别为:辽宁8.47%、吉林66.93%和黑龙江69.33%,分别是初期比例的7.92倍、27.89倍和14.63倍。

对于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四川、西藏、甘肃、青海、新疆等9省区草原积雪面积大小占各自草原总面积比例的相对比较而言,在监测各时段内,新疆草原积雪面积占草原总面积的平均值相对最大,达到38.15%;辽宁草原积雪面积占草原总面积的平均值相对最小,为仅3.04%。在监测各时段内各省区草原积雪面积占草原总面积比例的平均值大小排序为:新疆>青海>四川>甘肃>内蒙古>黑龙江>西藏>吉林>辽宁。

总体而言,对于被监测的9省区来说,只有新疆、吉林、辽宁的积雪绝对范围与积雪占各自草原面积相对比例存在对应关系,新疆积雪面积绝对大小与占草原面积相对大小在9省区中都位居第一位,而吉林、辽宁积雪面积绝对大小与占草原面积相对大小两指标在9省区中位居倒数第二位、第一位。对于青海、四川、甘肃、内蒙古、黑龙江、西藏而言情况则出现变化,西藏积雪面积绝对大小位居倒数第三,但是其积雪面积占草原面积相对比例则位居第三;青海积雪面积绝对大小位居第二,但是其积雪面积占草原面积相对比例则位居第四。

2.2 各监测区域草原积雪的空间发生特征

2007年10月15日至2008年3月31日期间我国各监测区域各旬草原积雪空间发生状况见表3、图1。

2007年10月15日到10月下旬,监测区域内积雪分布向东部和北部扩展,主要是向内蒙古东北部和中部、东北地区、甘肃中部扩展;到11月上旬,监测区域东部积雪分布范围有所减小;11月中旬,内蒙古东部地区、东北地区和青藏高原积雪分布面积又有所增加;11月下旬,青藏高原地区积雪分布范围有所减小,新疆积雪面积增大;12月上旬,内蒙古中部、四川北部积雪面积有增加的趋势;12月中旬,内蒙古东部、东北地区和新疆北部积雪面积继续增加;12月下旬,青藏高原地区、内蒙古和东北地区积雪分布范围有所缩减;2008年1月上旬,新疆北部积雪范围有所增加;1月中旬,新疆北部、内蒙古中西部、青藏高原东南部积雪分布范围都呈增加的态势;1月下旬,积雪分布在甘肃大部、四川北部、新疆北部、青藏高原东部、内蒙古西部范围继续增加;2月上旬,除内蒙古北部积雪有所减少以外,其他地区积雪面积仍较多;2月中旬,内蒙古北部、青藏高原、新疆北部和东北地区积雪范围继续减小;2月下旬,内蒙古中西部积雪分布继续减少、四川西北部和青海积雪分布面积有所增加;3月上旬,青藏高原、新疆北部、东北地区和四川北部积雪面积继续减少;3月中旬,新疆北部、内蒙古北部、东北地区和四川北部积雪面积继续缩减。

总体而言,在监测时段内,青藏高原与内蒙古为我国持续降雪的核心区域,其他地区降雪情况随时间出现一定的波动。

1114 地 理 研 究

27卷

表3 2007年10月15日至2008年3月20日期间各监测区域各旬草原积雪遥感监测结果

Tab .3 Remote sensing monitoring results in different monitoring provinces

时段

主要草原积雪区域

2007.10.15~10.20青海中部、西藏北部、四川西北部和西南部、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2007年10月下旬新疆北部、内蒙古中部、甘肃南部、青海南部、西藏北部

2007年11月上旬青藏高原中部、四川西部、内蒙古东北部与东南部、黑龙江北部、甘肃中部、新疆北部2007年11月中旬内蒙古东南部、新疆北部、青藏高原中东部、四川西北部2007年11月下旬内蒙古东部、新疆北部、西藏东南部、青海北部、东北地区西部

2007年12月上旬内蒙古中部与东北部、新疆北部、青藏高原西南部、四川西北部、黑龙江北部2007年12月中旬内蒙古中东部、黑龙江北部、吉林与辽宁西部、新疆北部、西藏北部、青海局部2007年12月下旬东北地区中西部、内蒙古东部、新疆北部、西藏东南部、四川局部2008年1月上旬东北地区西部、内蒙古东北部、新疆北部、西藏西部和青海中部

2008年1月中旬

内蒙古东北部和中西部地区、新疆大部、甘肃北部和中部、青海北部和东南部、西藏西部和东南部、黑龙江西部和东部局部、吉林西部

2008年1月下旬

黑龙江西部和东部、内蒙古中西部和东北部、新疆大部、青海大部、西藏西南部和东北部、甘肃中部和北部、四川西北部

2008年2月上旬

黑龙江中部、内蒙古地区中部和东北部、甘肃东北部和南部、四川北部、青海南部、西藏东部和北部、新疆北部

2008年2月中旬

黑龙江中部、内蒙古地区西南部和东北部、甘肃南部和东部、四川北部、青海南部、西藏南部局部、新疆北部

2008年2月下旬

黑龙江中西部、内蒙古东北部局部、青海南部和东部、四川北部、西藏东南部、新疆大部

2008年3月上旬黑龙江中部局部、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青海南部、四川西北部、西藏东南部、新疆北部局部

2008年3月中旬

青海南部局部、四川西北部、西藏东南部、新疆北部局部

图2 监测区域总的积雪面积随时间的波动

Fig .2 Fluc tuatio n o f the total g rassland sno w a rea in nine

mo nito ring pro vinces in diffe rent periods of time

2.3 我国草原积雪发生的总体状况 在监测时段内,被监测区域草原积雪的发生面积呈现出总体扩大的格局与态势(图2),即2007年10月15日开始进行监测,此后草原积雪面积出现上下波动,积雪面积总体增大,到2008年1月下旬草原积雪面积达到最大,此后草原积雪面积呈持续减少的态势。总体而言,监测时段内我国草原积雪面积总体持续增加。2007.10.15~10.20期间,监测区域内总的草原积雪面积为661763km 2

,到2008年1月下旬达到2251141km 2,此监测时段积雪面积达到2007年10月中旬的

 5期杨秀春等:中国北方草原区积雪遥感监测———2007.10~2008.3期间1115

 3.4倍;到监测结束的2008年3月中旬,监测区域内总的积雪面积为936429km 2,为

2007年10月中旬的1.42倍

。图3 监测9省区草原积雪面积占草原总面积的平均比例变化

Fig .3 P ro po rtio n o f g rassland snow area to the to tal g rassland in nine mo nitoring prov inces in differe nt periods o f time 就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四川、西藏、甘肃、青海、新疆等9省区的平均状况而言,也呈现出总体扩大的格局与态势(图3)。2007.10.15~2007.10.20期间草原积雪面积占草原总面积的比例平均为9.99%,即对9省区而言,各自平均约有1/10的草原被积雪覆盖;到2008年1月下旬,草原积雪面积占草原总面积的比例平均

达到61.48%,即对9省

区而言,各自平均约有

3/5的草原被积雪覆盖;到监测结束的2008年3月中旬,监测区域内总的草原积雪面积

平均为25.59%,即对9省区而言,各自平均仍约有1/4的草原被积雪覆盖。总体而言,监测时段内我国草原积雪面积占草原总面积的比例总体持续增加。

草原积雪时空变化,究其原因,主要是受气候异常影响。2007年冬季至2008年春季,大气环流异常使冷空气自西北方向沿河西走廊连续不断入侵;冷空气活动频繁,造成我国大部地区气温偏低、降水偏多。其中,四川、甘肃、青海3省降水量达1951年以来同期最大值,甘肃、青海、四川、西藏4个省区的降水量超过20年一遇。

3 结论与讨论

本文着眼于我国草原防灾减灾以及国家开展重特大雪灾应急响应工作的极迫切现实需求,基于NASA MODIS 数据,在成功研发出我国草原雪灾遥感监测软件系统的基础上,实现了对2007年10月15日至2008年3月20日期间我国草原积雪的遥感监测,获取了监测时段各天、各旬的草原积雪范围及其面积数据,为政府农业部门防灾减灾与应急响应决策提供了全面、及时而准确的科学参考。 (1)随着时间变化,除东北地区外,积雪面积均在1月下旬达到最大值,而黑龙江和吉林在1月上旬达到最大面积。总体而言,在10月中旬到1月下旬,草原积雪面积呈现波动变化,1月下旬以后,积雪面积总体上呈现迅速减少的态势。在监测各时段内各省区草原积雪面积平均值大小排序为:新疆>内蒙古>西藏>青海>四川>甘肃>黑龙江>吉林>辽宁。 (2)就积雪面积占草原面积的比例而言,随着时间的推移,除东北地区在08年1月上旬达到最大比例外,其他监测地区均在08年1月下旬达到最大值,这种趋势与积雪面

1116

 地 理 研 究27卷

积分布趋势基本一致。东北地区在1月上旬达到最大值。在监测各时段内各省区草原积雪面积占草原总面积比例的平均值大小排序为:新疆>青海>四川>甘肃>内蒙古>黑龙江>西藏>吉林>辽宁。

(3)从空间上看,青藏高原与内蒙古为我国持续降雪的核心区域,其他地区降雪情况随时间则出现一定的波动。

(4)在监测时段内,被监测区域草原积雪的发生面积呈现出总体扩大的格局与态势。2007.10.15~10.20期间,监测区域内总的草原积雪面积为661763km2。2008年1月下旬草原积雪面积是2007年10月中旬的3.4倍;2008年3月中旬是2007年10月中旬的1.42倍。

当然,MODIS数据虽然具有较高的时空分辨率和光谱分辨率,为积雪监测研究及应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但也还存在一些制约因素[14,15],例如天气情况、混合像元现象等,但是就目前进行我国大范围的积雪监测来讲,其仍不失为一种最为有效的方法。再者,光学传感器(如M ODIS)始终受到天气的影响严重,这就限制了光学遥感数据的应用。被动微波遥感(如AMS R-E数据)不受云层等因素的影响,能够全天候地进行地表积雪信息的获取,因此,如何将光学与微波遥感数据两者结合起来实现草原积雪信息的全天候监测是本文下一步的工作方向。

参考文献:

[1] 民政部.冰冻雪灾已造成1111亿元直接经济损失.http://new https://www.wendangku.net/doc/5c1484758.html,/20080213/n255143433.s html

[2] An drew G K,Dorothy K H,George A R.Imp rovin g snow-cover m apping in forests through the use of a canopy re-

flectance model.H ydrological Proces ses,1998,12:1723~1744.

[3] C han g A T C,Fos ter J L,Owe M,et a l.Pas sive and active microwave studies of w et snow pack p roperties.Nordic

Hydrology,1985,16:57~66.

[4] 冯学智,李文君,柏延臣.雪盖卫星遥感信息的提取方法探讨.中国图象图形学报,2000,5(10):836~839.

[5] 冯学智,鲁安新,曾群柱.中国主要牧区雪灾遥感监测评估模型研究.遥感学报,1997,1(2):129~134.

[6] 梁天刚,刘兴元,郭正刚.基于3S技术的牧区雪灾评价方法.草业学报,2006,15(4):122~128.

[7] 刘兴元,陈全功,梁天刚,等.新疆阿勒泰牧区雪灾遥感监测体系构建与灾害评价系统研究.应用生态学报,2006,

17(2):215~220.

[8] 陈贤章,李新,鲁安新,等.积雪定量化遥感研究进展.遥感技术与应用,1996,11(4):46~52.

[9] Hall D K,Riggs G A,S alom onson V V.Theoretical Bas ic Docu men t(A TBD)for the M ODIS Sn ow and Sea Ice-

M apping Algorithm s,2001,NASA.

[10] GES ELL G.An algorithm for snow and ice detection usin g AVH RR data:An ex tension to the APOLLO softw are

pack ag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1989,10:897~905.

[11] Baum B A,Trepte Q.A grouped th resh old app roach for scene identification in AVH RR imagery.Journal of At-

mos pheric and Oceanic T echnology,1999,16(6):793~800.

[12] 延昊.NOAA16卫星积雪识别和参数提取.冰川冻土,2004,26(3):369~373.

[13] Dozier J.S pectral signature of alpine snow cover from the Landsat T hematic M apper.Rem ote Sensin g of Environ-

ment,1989,28:9~22.

[14] 曹云刚,杨秀春,徐斌,等.M ODIS在青藏高原大范围积雪制图中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科技导报,2007,25(21):

51~54.

[15] 曹云刚,刘闯.从AVH RR到M ODIS的雪盖制图研究进展.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21(5):15~19.

 5期杨秀春等:中国北方草原区积雪遥感监测———2007.10~2008.3期间1117

 Remote sensing monitoring of grassland snow in China: From October2007to March2008

YANG Xiu-chun1,Cao Yun-g ang2,XU Bin1,ZH U Xiao-hua3

(1.Institute of A g ricultura l Resources and Regional Planning,CAA S,Beijing100081,China;

2.Depar tment o f Sur vey Engineering,Schoo l o f Civil Eng ineering,So uthw est Jiao tong U niversity,

Chengdu610031,China;

3.Institute o f G eog raphic Sciences and N atural Reso urces Resear ch,CA S,Beijing100101,China)

A bstract:Snow disaste r is one of the m ain m eteoro logical disaste rs in the g rassland pastu-ring area of China in w inter and spring.Based on the NASA MODIS data,remo te sensing w as used to m onito r the g rassland snow disaste r in early2008.The data of g rassland snow w as successfully obtained covering from October15th,2007to M arch20th,2008of nine pro vinces,including Inner Mongolia,Liaoning,Jilin,Heilongjiang,Sichuan,Tibet,Gansu, Qinghai and Xinjiang.It can provide complete,timely and exact science reference for the agricul-ture department to make decisions about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reduction.The results show: (1)Fo r the absolute co mpa rison of the grassland area in the nine pro vinces,during the w hole mo nitoring period,the average snow area o f g rassland in Xinjiang is the largest, w hich is291485km2.The least is Liao ning,w hich is2483km2.In the pe rio d,the orde r of snow area of all the pro vinces is Xinjiang,Inner Mo ng olia,Tibet,Qing hai,Sichuan, Gansu,Heilo ng jiang,Jilin and Liaoning.

(2)As the propo rtion o f snow area of every province to its ow n total g rassland area, in each phase o f the pe riod,Xinjiang has the larg est propo rtio n to the w hole province's to-tal grassland area,which is38.15%.Liaoning's grassland snow area is the least,w hich is 3.04%.In each monitoring phase,every pro vince g rassland snow area to the to tal g rass-land area is ordered by Xinjiang,Qing hai,Sichuan,Gansu,Inner M ong olia,H ei-long jiang,Tibet,Jilin and Liaoning.

(3)During the m onito ring time period,Qinghai-Tibet Plateau and Inner M ong olia are the core sno wing areas,and there are fluctuations of snow ing in the o ther areas.

(4)M onito ring started from Octobe r15th,2007,w hen fluctuations of g rassland snow area existed,the total snow area increased.In the la te January of2008,the g rass-land snow area reached the m aximum value,and then it tended to decrease.The total grassland snow area in the m onito ring area reached the maximum value in the late January of2008,w hich is2251141km2.

(5)At the beginning of the mo nitoring period,10%of the grassland w as co vered by snow o n ave rage in every province.In the late January of2008,the propo rtio n of g rass-land snow area to the total g rassland became61.48%on average.At the end of m onito ring period,w hich is mid-March,about a quarter of grassland w as covered by sno w in every pro vince of the nine.

Key words:grassland sno w;remo te Sensing;monitoring

北方地区—区域特征

第六章北方地区 第一节区域特征 【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说出北方地区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环境的差异,了解北方地区的区域特征,形成区域差异的原因; 2、举例说出北方农业在耕作方式、农作物、矿产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并分析其原因; 3、结合本课的学习,体会人地协调关系,树立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教材分析】: 1、教材首先讲述了北方地区地形、气候、土壤等方面的特征。教材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地图,明确该地区的位置、范围,熟悉该 地区的主要地形特征。 2、课文第一段描述北方地区面积较小,仅占全国总面积的20%,但人口却较多,约占40%,是全国人口众多的地区之一; 课文第二部分讲述了北方地区在农业资源、矿产资源方面的优势。 教学中可通过活动的安排,如结合“民居邮票”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对北方地区自然环境的了解,以及由于自然环境而 对人们产生、生活的影响,使之对人地关系的协调发展领悟更深。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朗读学生熟悉的反映我国北方的诗词,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导入我国北方地区区域特征的教学。 新课: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图“北方地区地形”,组织学生进行以下活动: 1、找出主要山脉、平原、高原、丘陵,了解北方地形特征。 (平原面积广大) 2、找出主要河流、湖泊,说说北方河流水文特点。 (湖泊少,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下,水资源短缺) 然后引导学生自学课文,并思考一下问题: 1、北方地区所占的面积、人口比说明什么问题? (北方地区是我国人口稠密的地区)

2、“黑土地”、“黄土地”分别指什么平原?为什么? (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图“北方地区范围”,找出北方地区主要的省级行政区域,了解北方地区行政区划。 教师小结: 通过之前的学习,我们知道我国南北方在气候、地形、土壤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受这些自然地理要素的影响,北方在农 业生产方式、物产等方面会有哪些特征和优势呢?引出下一课题——有关“北方地区物产丰富”的教学。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并结合图“北方地区主要物产分布”,完成以下活动: 1、说出北方地区土地资源的主要利用类型。 (旱地、水田、草地、林地等) 2、在图中指出林地、草地的主要分布区。 (林地主要分布在山地,如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太行山等;草地主要分布在平原和高原,如东北平原、黄土高原等) 3、思考北方耕地的主要类型及原因。

中国区域地理 北方地区

中国区域地理北方地区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高二地理限训(3月9日)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7月等温线、年等降水量线和年等日照时数线(单位:h)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①②③④四地中年降水量最小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A、B两地年日照时数差值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最可能是() A. 200小时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B. 400小时地形和海陆位置 C. 600小时地形和人类活动 D. 800小时地形和海陆位置 3.石家庄与太原纬度相当,但两地7月气温和年降水量差异较大,造成这种现象的主导因素是() A. 地形 B. 距海远近 C. 洋流 D. 植被 2016年11月30日,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根据太阳在黄道面上位置确定(下图)。二十四节气由七十二物候构成,物候内容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环境时令变化的观察。读图回答。 4.大暑节气包括“腐草化萤”“土润溽 暑”“大雨时行”三个物候,以此推断 二十四节气的形成地域是() A. 江淮地区 B. 华南地区 C. 黄河中下游地区 D. 川渝地区 5.二十四节气在不同地区的时令意义不 同,河南、山东“寒露种麦最当时”,而北京“秋分种麦最当时”,形成此地域差异的主导因素为() A. 降水 B. 霜冻期 C. 光照 D. 热量

中原经济区提出要大力构建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支撑体系,重点打造现代农业产业链,做优做强装备制造、精品原材料、中高端消费品三大优势板块,培育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等一批区域服务业发展强势品牌,而这些都离不开现代物流业的支撑。下图为中原经济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6.中原经济区北部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A. 荒漠化 B. 洪涝灾害 C. 水土流失 D. 赤潮 7.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有利于中原经济区() A. 提升本区域所有产业的经济竞争力 B. 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C. 直接带动现代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D. 提升聊城的核心城市地位 8.促进中原经济区现代物流快发展的措施有() ①完善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②大幅度提高物流收费水平③推动生态物流发展④鼓励企业自营物流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南北分界线,而实际上并非真正的“线”,而是有一定宽度,准确地说应该叫“中国南北分界带”,而且东西宽度不同(如下图),其南北两侧的自然、人文地理要素都有显着差异。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9.“中国南北分界带”东段较中、西段宽,是因为东部() A. 梅雨锋南北摆动 B. 夏季风势力强 C. 受沿岸洋流影响 D. 地形平坦开阔 10.在分界带西段,北侧的代表性地方戏曲是() A. 京剧 B. 豫剧 C. 秦腔 D. 川剧 边坡绿化客土法是将草种、肥料、保水剂、土壤、有机物、稳定剂等物质充分混合后,通过喷射机按设计厚度均匀喷到需防护的工程坡面上,以达到近似于自然景观的一种绿化方法。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1.我国北方地区实施绿化客土法的最佳施工期是 A. 1~2月 B. 3~6月 C. 7~9月 D. 11月~次年1月 12.实施边坡绿化客土法之前,需要清理岩面的碎石、松散层等,对于光滑岩面还要通过挖掘横沟等措施进行加糙处理,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认识中国的地理区域北方地区精选练习中图版1

北方地区 自然环境和农业发展 一.综合题 1. 读图8—1—1,回答下列问题。 图8—1—1 (1)北方地区的纬度位置大致在之间,处于地球五带中的。地处(选填低纬度、中纬度、高纬度)地区。经度位置大致在 之间。 (2)北方地区位于以北,大兴安岭和长城以东、以南,东北部与和 (填国家)相邻。东临海和海。 (3)位于太行山脉西侧的地形区是。位于太行山脉东侧的地形区是。东北平原位于我国地势的第阶梯,其周围分布(填山脉名称)。北方地区的地形以为主。 1. (1)北纬35o(32o-35o均可)到北纬50 o(50o-53o均可) (用字母表示也对)北温带中纬度东经105o(或102o、103o)——135o (2)秦岭-淮河朝鲜俄罗斯渤黄 (3)黄土高原华北平原三级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脉平原、高原 2.读中国气候类型图(图8—1—2)、北方地区四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图8—1—3)和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图8—1—4),回答下列问题。

图8—1—2 图8—1—3 图8—1—4 (1)北方地区大部分地区属于气候。 (2)兰州月平均气温最高的月份是,月平均气温最低的月份是。石家庄月平均气温最高的月份是,月平均气温最低的月份是,长春月平均气温最高的月份是,月平均气温最低的月份是,哈尔滨月平均气温最高的月份是,月平均气温最低的月份是,由上可以得出,北方地区夏季,冬季。 (3)兰州降水量最多的两个月份是,石家庄降水量最多的两个月份是,长春降水量最多的两个月份是,哈尔滨降水量最多的两个月份是。由上可以得出,北方地区降水主要集中在季,季降水较少,气候比较干燥。 (4)由(2)和(3)归纳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

我国北方地区

我国北方地区

北方地区 责任人:岳发元李延明审核人:刘学美刘日升 2010-1-6 考纲解读: 1.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区域主要特征 2.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3.东北地区农业、森林、湿地的开发 课前预习与课堂学习 一、重要知识点梳理 1、概况 位置范围:大兴安岭、高原以东, 高原以南,以北、 东临渤海和黄海 面积人口:面积占全国20%,人口占全国40% 少数民族:聚居在东北的族、族;宁夏、甘肃等地的回族。 2、旱地为主的种植业 主要农产 品耕作制 度 开发利用 中的问题 黄土地 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冬小麦、棉 花、 花生、小米节约农业用水改造中低产田 黑土地东北平原春小麦、玉 米、 大豆、高 梁、甜菜 沼泽地的 保护 3、丰富的矿产资源 石油——大庆、胜利、辽河、华北、中原煤矿——鹤岗、鸡西(黑龙江);阜新(辽 2

宁);开滦、峰峰(河北);兖州(山 东);平顶山(河南);大同、阳泉、 西山(山西);徐州(江苏);神府 (陕西) 铁矿——鞍山、本溪(辽宁);迁安(河北)4、稠密的铁路网 东北地区以滨洲——滨绥线、线构成铁路网的“丁”字型骨架,以线同北京和全国其他铁路相连,是全国最稠密的铁路网分布区。华北铁路以为中心,主要铁路干线有京哈线、线、线、京九线、线、线等。 运煤专线:①西起山西,东到的大秦线,是将山西煤炭运往东南沿海的专线,被誉为“神州第一线”;②神黄线:陕西神府——河北黄骅港; ③焦石:焦作——兖州——日照(石臼所) 5、重要的工业区与主要城市 ①辽中南地区——我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 主要工业中心有:鞍山钢铁、沈阳机 械、大连的化工和船舶工业。 ②京津唐地区——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 业基地,主要工业中心有:首都钢 铁、燕山石油化工、天津制碱、开 滦煤矿、唐山钢铁等。 ③辽中南工业区和京津唐工业区普遍存在 的问题:高科技产业发 展不足、工业产品类型 单一、技术落后、污染 严重、淡水资源不足等6、北方人民的生活 食——以面食为主,黄土高原的居民以小米为主食; 住——房屋建筑、注意防寒保暖;黄土高原窑洞既省建筑材料,又冬暖夏凉。 行——陆路交通为主,过去多马车;现代以铁路、公路为主; 玩——溜冰、滑雪 7、北方地区是我国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地区 东北平原:黑土流失;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华北平原:旱涝、盐碱、风沙 3

中国区域地理 北方地区

中国区域地理北方地区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高二地理限训(3月9日)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7月等温线、年等降水量线和年等日照时数线(单位:h)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①②③④四地中年降水量最小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A、B两地年日照时数差值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最可能是( ) A. 200小时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B. 400小时地形和海陆位置 C. 600小时地形和人类活动 D. 800小时地形和海陆位置 3.石家庄与太原纬度相当,但两地7月气温和年降水量差异较大,造成这种现象的主导因素是( ) A. 地形 B. 距海远近 C. 洋流 D. 植被 2016年11月30日,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根据太阳在黄道面上位置确定(下图)。二十四节气由七十二物候构成,物候内容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环境时令变化的观察。读图回答。 4.大暑节气包括“腐草化萤”“土润溽 暑”“大雨时行”三个物候,以此推断 二十四节气的形成地域是( ) A. 江淮地区 B. 华南地区 C. 黄河中下游地区 D. 川渝地区 5.二十四节气在不同地区的时令意义不 同,河南、山东“寒露种麦最当时”, 而北京“秋分种麦最当时”,形成此地 域差异的主导因素为( ) A. 降水 B. 霜冻期 C. 光照 D. 热量 中原经济区提出要大力构建竞争力强的 现代产业支撑体系,重点打造现代农业产业链,做优做强装备制造、精品原材料、中高端消费品三大优势板块,培育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等一批区域服务业发展强势品牌,而这些都离不开现代物流业的支撑。下图为中原经济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6.中原经济区北部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A. 荒漠化 B. 洪涝灾害 C. 水土流失 D. 赤潮 7.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有利于中原经济区() A. 提升本区域所有产业的经济竞争力 B. 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C. 直接带动现代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D. 提升聊城的核心城市地位 8.促进中原经济区现代物流快发展的措施有() ①完善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②大幅度提高物流收费水平③推动生态物流发展④鼓励企业自营物流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八年级地理下册 6.1 北方地区的区域特征教案 (新版)商务星球版

《北方地区的区域特征》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指出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以及农业生产、资源与工业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读图分析获取地理知识,通过探究活动,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北方不同区域的位置、地形、气候等要素与农业生产的关系,让学生理解地理环境的独特性、差异性,培养学生因地制宜的地区发展理念。 【教学重点】 1.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指出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以及农业生产的特点。 2.分析北方地区不同区域的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教学难点】 1.掌握从位置、范围、地形、气候等要素去分析概括某一地理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的一般方法。 2.学会分析各自然地理要素与农业生产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读图导学法、小组合作探究法等。 【课前准备】 制作教学课件、准备上课用图、划分学习小组。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环节一:情境导入 展示北方地区的雪景动画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环节二:新知讲解

活动1: ?认识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定位置 教师:展示北方地区在全国的位置图,提出问题——如何描述北方地区的位置? 学生:北方地区大致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认识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看地形 教师:展示我国地势阶梯图和北方地区地形图,要求学生找出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脉、太行山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辽东丘陵、山东丘陵。 提出问题——北方地区所处的阶梯和主要地形区是什么? 学生:找地形。北方地区位于第二、三级阶梯,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是地形的主体,平原面积广大。 ?认识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明气候 教师:出示我国的气候分布图。明确北方地区的主要气候类型。 学生:本区大部分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教师:阅读两城市气温年变化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华北平原和东北平原的区域差异。 学生:相同点——都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不同点——哈尔滨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短促而温暖;济南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活动2: ?认识北方地区的人文地理——政区 教师:展示北方地区范围图,找出东北三省和黄河中下游沿岸的主要省级行政区域,说出它们的省级行政中心。 学生:完全位于北方地区的省份主要有:黑龙江省(哈尔滨)、吉林省(长春)、辽宁省(沈阳)、河北省(石家庄)、山东省(济南)、山西省(太原)等,陕西省(西安)、河南省(郑州)的大部分和安徽省和江苏省的一部分。 ?认识北方地区的人文地理——农业 教师:出示表格,对比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农业的差异。

【VIP专享】第三篇中国地理第二章中国地理分区(1)“黄色中国”北方地区

第三篇中国地理第二章中国地理分区(1)“黄色中国”北方地区 一、读图、填图题 1.读图1“东北地区图”,写出图中数码和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1)山脉名称: ①②③ (2)河流、油田名称: ④⑤⑥⑦油田⑧油田 (3)煤矿名称: A. B. C. (4)海洋名称: H. I. J.

2.读图2,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字母A一H所代表的矿产地名称和矿产类型分别是: A. B. C. D. E. F. G. H. (2)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城市名称分别是: ①②③④⑤⑥ ⑦其中为我国重要钢铁工业城市的有: (填写代表数码)。 (3)图中a一h所代表的以北京为中心的主要铁路干线分别是: a. b. c. d. e. f. g. h. 图中没有画出的一条南北大动脉是线。 二、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读图3.完成1--4题 1.一般情况下,河流R( ) A.只有春汛 B.只有夏汛 C.只有秋汛 D.春季和夏秋季各有一个汛期 2.城市P是在大型能源基地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该能源基地是:

A.水电站 B.油田 C.天然气田 D.煤矿 3.与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相比,图示平原地区作为商品粮生产基地的优势条件是 A.单位面积产量高 B.人均耕地面积大 C.交通发达 D.水热条件好 4.城市Q某家具厂生产的实木家具销往全国许多地方。影响该厂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 A.原料产地 B.消费市场 C.廉价劳动力 D.高素质的技术开发人员 读图4,回答5一7题 5.开垦P平原首先应该( ) A.引入灌溉水源 B.增加上壤肥力 C.平整土地 D.排水 6.国家在P平原兴建了许多大规模机械化农场,从事商品粮生产。在这里生产粮食的主要不利条件是: A.热量条件 B.土壤条件 C.降水条件 D.光照条件 7.目前国家决定终止在P平原开垦荒地,同时建立自然保护区,其主要保护对象是( ) A.天然林 B.水源林 C.湿地 D.草场

2020版中考地理总复习:八下第六章 北方地区课时一区域特征东北三省(含答案)

课时一区域特征、东北三省 1. (2016河南模拟)下列地形中,属于北方地区的是( B ) A. 武夷山、南岭、珠江三角洲、洞庭湖平原 B. 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太行山、山东丘陵 C. 华北平原、东北平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 D. 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黄淮海平原、东南丘陵 【解析】本题考查北方地区的地理范围。北方地区指我国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主要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山东丘陵、黄土高原的大部分地区。太行山、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是北方地区的著名山脉。 2. (2017广东模拟)下列关于我国北方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 出产多种亚热带和热带水果,柑橘的产量最大、分布最广 B. 分布有“黄土地”和“红土地” C. 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 D. 农作物熟制是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北方地区的地理概况。我国北方地区地跨中温带和暖温带,出产多种温带水果;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分布有“黑土地”和“黄土地”;农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3. (2017贵港模拟)我国地大物博,地域饮食文化特色鲜明,各色菜肴在烹饪中形成了许多流派,下列著名菜系中源于我国北方地区的是(B ) A. 湘菜 B. 鲁菜 C. 川菜 D. 粤菜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省级行政区划及四大地理分区。湘是湖南省简称,川是四川省简称,粤是广东省简称,都位于南方地区;鲁是山东省简称,位于北方地区。 4. (2017湘西)我国北方地区中,长城以北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B ) A. 水稻 B. 春小麦 C. 冬小麦 D. 甜菜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北方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我国北方地区中,长城以北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春小麦;长城以南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冬小麦;我国南方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甜菜属于糖料作物。 (2017广东模拟)继“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后,我国又制订了“实现东部新跨越”的战略方针,环渤海经济圈作为东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在加速崛起。读图完成5~7

最新中国区域地理北方地区资料

高二地理限训(3月9日)下图为我国某地区7月等温线、年等降水量线和年等日照时数线(单位:h)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①②③④四地中年降水量最小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A、B两地年日照时数差值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最可能是( ) A. 200小时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B. 400小时地形和海陆位置 C. 600小时地形和人类活动 D. 800小时地形和海陆位置 3.石家庄与太原纬度相当,但两地7月气温和年降水量差异较大,造成这种现象的主导因素是( ) A. 地形 B. 距海远近 C. 洋流 D. 植被 2016年11月30日,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根据太阳在黄道面上位置确定(下图)。二十四节气由七十二物候构成,物候内容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环境时令变化的观察。读图回答。 4.大暑节气包括“腐草化萤”“土润溽 暑”“大雨时行”三个物候,以此推断二十四 节气的形成地域是( ) A. 江淮地区 B. 华南地区 C. 黄河中下游地区 D. 川渝地区 5.二十四节气在不同地区的时令意义不同,河 南、山东“寒露种麦最当时”,而北京“秋分 种麦最当时”,形成此地域差异的主导因素为 ( ) A. 降水 B. 霜冻期 C. 光照 D. 热量

中原经济区提出要大力构建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支撑体系,重点打造现代农业产业链,做优做强装备制造、精品原材料、中高端消费品三大优势板块,培育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等一批区域服务业发展强势品牌,而这些都离不开现代物流业的支撑。下图为中原经济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6.中原经济区北部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A. 荒漠化 B. 洪涝灾害 C. 水土流失 D. 赤潮 7.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有利于中原经济区() A. 提升本区域所有产业的经济竞争力 B. 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C. 直接带动现代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D. 提升聊城的核心城市地位 8.促进中原经济区现代物流快发展的措施有() ①完善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②大幅度提高物流收费水平③推动生态物流发展④鼓励企业自营物流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南北分界线,而实际上并非真正的“线”,而是有一定宽度,准确地说应该叫“中国南北分界带”,而且东西宽度不同(如下图),其南北两侧的自然、人文地理要素都有显著差异。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9.“中国南北分界带”东段较中、西段宽,是因为东部( ) A. 梅雨锋南北摆动 B. 夏季风势力强

高中地理中国区域地理北方地区教案

北方地区 教学目标: 1.知道北方的位置、范围、面积和人口等基本情况。 2.通过引导学生读图表、分析对比,使学生识记北方的区域特征 3.了解北方人文旅游资源;重要的农业生产特征与森林资源的分布。 教学重点:北方的自然环境、农业特征 教学难点:分析北方地区气候、地形、河流与农业生产、 四、教学策略: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读图法、谈话法、分组活动法、讨论法、引导法、比较法等 教学媒体:多媒体计算机平台 五、教学过程: 【引入】(多媒体显示) 欣赏诗词《沁园春?雪》,并配合北方风光图片。 一、北方地区范围、位置和自然环境 【读图】媒体逐一显示本区的地形区、河流、山脉、海域等 【学生活动】 1.读图说出北方地区的位置。(东部秦岭—淮河以北) 2.读图找出北方地区的各省级行政区。 3.说说本区的面积和人口占全国的比例及民族组成。 二、旅游资源 【提问】①本区在历史上一直是中国的政治中心,因此其人文旅游资源丰富,请说说看本区有哪些人文旅游资源? (古都西安、北京、洛阳、开封等) ②请说说有哪些自然旅游资源? (泰山、长白山天池、恒山、华山等等) 三、农业生产特征及主要农产品 【读图】出示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温度带分布图 【出示问题,学生讨论】 ①北方地区的年降水量大致在多少毫米之间?(400—800毫米之间) ②在这种情况下其耕地类型是什么?(旱地) ③北方地区属哪个温度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 ④这样的温度带中各自的作物种类一样吗?作物熟制是如何? 以北一年一熟,主要种植春小麦、玉米、高粱、 大豆、马铃薯、甜菜 长城 以南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主要种植冬小麦、玉米、棉花、

八年级地理下册6.1北方地区的区域特征练习(新版)商务星球版

《北方地区的区域特征》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北方地区的地形() A.以山地、平原为主 B.以盆地、高原为主 C.以平原、高原为主 D.平原、盆地、高原、丘陵交错分布 2.北方地区的降水量一般为() A.200毫米以下 B.200~400毫米 C.400~800毫米 D.800毫米以上3.不属于北方地区农业发展有利条件的是() A.平原面积大 B.土壤肥沃 C.耕地集中连片 D.降水偏少4.下列各组地形名称中,全部位于北方地区的是() A.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大兴安岭 B.云贵高原东南丘陵青藏高原 C.小兴安岭塔里木盆地横断山脉 D.天山山脉内蒙古高原四川盆地 5.下列省区全部位于北方地区的一组是() A.黑、吉、辽、冀 B.鲁、苏、皖 C.甘、宁、川 D.鄂、豫、赣 6.关于北方地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东北平原有大面积的黑土流失 B.华北平原遭受旱涝、盐碱和风沙的威胁 C.黄土高原植被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 D.华北平原灌溉水源充足 7.我国北方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高原山地气候 8.关于北方地区自然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 B.地跨中温带、暖温带,全部属于半湿润区 C.“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是对该地区冬季景观的描述 D.该地区降水较少,夏旱严重 9.关于北方地区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半湿润、半干旱地区面积最大 B.绝大部分地区位于暖温带和中温带 C.以湿润、半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 D.降水较少、但季节分配较均匀 二、综合题 10.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我国北方地区缺水严重,黄河、海河、辽河流域所代表的北方地区人均水资源量只是全国的三分之一,河川流量仅为长江、珠江流域所代表南方地区的六分之一左右,北京、天津、河北、山西等省(市)缺水尤其严重。 (1)图中①是山脉,山脉以西是黄土高原。 (2)长江、黄河均发源于省,该省素有“”之称。 (3)河北省主要位于我国的区(干湿区),耕地以为主,主要种植 (主要粮食作物)。 (4)北方地区大部分属于气候(图乙),降水集中在夏季的主要原因是。

中国地理分区练习题-北方地区

中国地理分区练习题——北方地区 一、单顶选择题 读我国两大工业基地图,回答1~2题。 1.有关①工业基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工业结构较单一 B.以重工业为主 C .高科技工业所占比重高 D.环境污染较为严重 2.制约②工业基地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土地 B.水源 C .能源 D .科技 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回答3~5题。 3.图中①区和④区的分界线是我国的 A.干旱地区和湿润地区的界线 B .棉花主产区和非主产区的界线 C.种植业区和放牧业区的界线 D.亚热带与暖温带的界线 4.图中各区的优势能源是 ①区主要是煤和石油 ②区主要是石油和水能 ③区主要是太阳能和水能 ④区主要是水能和石油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 .①④ 5.地跨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的省是 A .青海 B.四川 C .陕西 D .甘肃 下图为黄土高原区域简图及高原上某地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回答6~7题。 6.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地形区,按其平均海拔高度从高到低依次排列为 A. ④①③② B .④③②①C.①④③②D.①④②③ 7.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最适宜建窑洞的是 A .甲 B.乙 C.丙 D.丁 读图4,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8~10题。 B ① ② 北京 渤 海 A

8.图中三条以运输煤炭为主的铁路干线中,由南向北依次是 A.大秦线、神黄线、胶济线 B.大秦线、神黄线、焦(作)日(照)线 C.神黄线、焦(作)日(照)线、胶济线 D.焦(作)日(照)线、神黄线、大秦线 9.图中铁路干线穿越的重要山脉是 A .大兴安岭 B.太行山脉 C.秦岭 D.贺兰山脉 10.制约该地区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资源及其解决措施足 A .水——南水北调 B.天然气——西气东输 C.电——西电东送 D.煤——西煤东运 读图5,完成11~12题。 11.图中所示反映了我国某地区的环境问题。该问题产 生的主要原因是 A .矿物燃料的大量燃烧 B .不合理的灌溉 C.过度开采地下水 D.过度樵采和滥垦滥牧 12.该环境问题对该地区可能造成的影响是 A .影响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安全 B.影响京广铁路线等重要交通线路的安全 C.提高了河流的泄洪能力使得可利用的水资源减少 D.该地的降水增加形成涝灾 二、综合题 1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数值为“160”的等值线,在A位置和B位置的分布有何不同?并分析原因。 (2)C 地区有大面积的沼泽分布,试分析沼泽的形成原因。 (3)试分析图示地区成为我国主要商品粮基地的原因。 (4)近几年来,我国逐渐停止了在本地区的农垦项目,试分析这一措施的生态意义。 (5)本地区有丰富的矿产资源,D 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该能源基地的发展目前所遇到的问题可以借鉴德国鲁尔区的哪些成功经验 ? 图 4 图5

高考地理必备考点之中国地理北方地区教案

中国地理之北方地区 一、考纲透析 1.东北平原的范围和组成。 2.东北地区河流的汛期及补给类型(季节性积雪融水与冰川融水的区别)。 3.三个大地形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的评价。 4.环渤海地区工业发展的优势及限制性因素。 5.如何理解“旱涝、盐碱和风沙”是华北平原发展农业的三大障碍。 6.黄河下游面临的主要问题及针对这些问题应该采取的治理措施? 二、体验高考 下图为豫西部分地区多年平均年干旱旬数分布图。一旬为10天,多年平均年干旱旬数与降水密切相关。据此回答答1~2题。 1.(江苏地理,19)图示地区年干旱旬数的空间分布待点是 A.总体上自东南向西北增大B.总体上自西向东逐渐减小 C.自洛阳向南逐渐减小D.有高值和低值中心分布 2.(江苏地理,20)关于年干旱旬数分布特征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A.1地区等值线向东北凸出主要是由于该地受地形影响,降水较多

B.2地区干旱程度高于1地区的主要原因是纬度较高 C.3地区等值线分布主要受河流影响 D.图中等值线分布是季风和地形共同影响的结果 (福建文综,7~8,8分)入海河流三角洲的土地利用类型受河流淡水和海洋咸水的共同影响。某三角洲面积增长较快,该三角洲地区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如表所示。读表,回答3~4题。 旱地林草地盐荒地滩涂其他合计占总面积 1712321821100比例(%) 3. (福建文综,7)该三角洲地区最有可能位于下图中的 A.甲B.乙C.丙D.丁 4. (福建文综,8)在三角洲向海洋推进的过程中,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一般趋势是 A.滩涂→盐荒地→旱地B.盐荒地→滩涂→旱地 C.旱地→盐荒地→滩涂D.林草地→旱地→滩涂 5.(2010年新课标,3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下图示意某区域多年平均降雪量与雪期(从当年初雪日到次年终雪日的天数)的空间分布。该区域内丘陵区每年因融雪径流造成的土壤侵蚀较为严重。

中国区域地理 北方地区

高二地理限训(3月9日)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7月等温线、年等降水量线和年等日照时数线(单位:h)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①②③④四地中年降水量最小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A、B两地年日照时数差值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最可能是( ) A. 200小时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B. 400小时地形和海陆位置 C. 600小时地形和人类活动 D. 800小时地形和海陆位置 3.石家庄与太原纬度相当,但两地7月气温和年降水量差异较大,造成这种现象的主导因素是( ) A. 地形 B. 距海远近 C. 洋流 D. 植被 2016年11月30日,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根据太阳在黄道面上位置确定(下图)。二十四节气由七十二物候构成,物候内容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环境时令变化的观察。读图回答。 4.大暑节气包括“腐草化萤”“土 润溽暑”“大雨时行”三个物候,以 此推断二十四节气的形成地域是 ( ) A. 江淮地区 B. 华南地区

C. 黄河中下游地区 D. 川渝地区 5.二十四节气在不同地区的时令意义不同,河南、山东“寒露种麦最当时”,而北京“秋分种麦最当时”,形成此地域差异的主导因素为( ) A. 降水 B. 霜冻期 C. 光照 D. 热量 中原经济区提出要大力构建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支撑体系,重点打造现代农业产业链,做优做强装备制造、精品原材料、中高端消费品三大优势板块,培育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等一批区域服务业发展强势品牌,而这些都离不开现代物流业的支撑。下图为中原经济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6.中原经济区北部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A. 荒漠化 B. 洪涝灾害 C. 水土流失 D. 赤潮 7.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有利于中原经济区() A. 提升本区域所有产业的经济竞争力 B. 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C. 直接带动现代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D. 提升聊城的核心城市地位 8.促进中原经济区现代物流快发展的措施有() ①完善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②大幅度提高物流收费水平③推动生态物流发展 ④鼓励企业自营物流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南北分界线,而实际上并非真正的“线”,而是有一定宽度,准确地说应该叫“中国南北分界带”,而且东西宽度不同(如下图),其南北两侧的自然、人文地理要素都有显着差异。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9.“中国南北分界带”东段较中、西段宽,是因为东部( ) A. 梅雨锋南北摆动 B. 夏季风势力强

中国的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测试题(区域地理)_

中国的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测试题(区域地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2010年11月7日(立冬),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受强冷空气影响,剧烈降温,东北哈尔滨降下鹅毛大雪,下图为此时我国各地季节分布状况图,据此回答1~2题。 1.形成图中我国各地在同一天出现三种季节的主要原因是() 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B.地形地貌地区差异 C.各地纬度差异D.各地经度差异 2.立冬日,南部沿海地区仍处在夏季的主要原因是() A.位于低纬,太阳高度大 B.南岭阻挡冷空气南下 C.临海比热容大,气温高 D.刚好有台风登陆,气温高 我国江南丘陵地区时有灾害性天气发生。据此回答3~4题。 3.对该地区水稻生长影响较为严重的干热少雨天气一般发生在() A.3、4月B.5、6月C.7、8月D.9、10月 4.导致这种干热少雨天气的直接原因是() A.副高控制B.湖泊减少 C.全球变暖D.地形影响 5.下列选项中,反映珠江三角洲农业特点的是() A.盛产棉花,商品率高B.天然橡胶产量高 C.劳动力集约化程度高D.农业机械化水平高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农业生产景观图”。读图回答6~8题。 6.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图示地区位于我国的() A.黄土高原B.山东丘陵 C.江南丘陵D.长江中下游平原 7.该地形区主要自然土壤的特点是() A.矿物质含量低B.有机质含量高

C.土质疏松D.酸性较强 8.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今后农业发展中应当() A.扩大粮食种植面积,发展商品谷物农业 B.因地制宜发展立体农业 C.退耕还林、建设商品性林业基地 D.增加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发展种植园农业 (2009·重庆文综)下图是“我国某盆地的局部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 9.图中最适合形成天然绿洲的地带是() A.①B.②C.③D.④ 10.该区域河流水文特征是() A.夏季流量小B.补给以降水为主 C.水量向下游增大D.径流年际变化小 风力发电前景广阔,但风力发电场占地较多。下图是“我国风能资源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1~12题。 11.关于我国风能资源分布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甲地区风能资源主要集中在夏季 B.乙地区有效风能密度大的主要原因是距离冬季风源地近,地势平坦 C.我国风能资源分布具有明显的不均衡性 D.丙地区有效风能密度小的最主要原因是远离海洋 12.据调查,甲地区风能资源利用前景优于丁地区,其原因是() A.甲地区气温年较差比丁地区小 B.甲地区有效风能密度比丁地区小 C.甲地区人均土地资源比丁地区多 D.甲地区能源需求量比丁地区大 二、综合题(共40分) 13.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22分)

地理商务星球版新版八年级下 《北方地区区域特征》教案1

《北方地区区域特征》教案 教材分析 本课是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是传授新知识课。 本课主要介绍了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和农业概况,本课时的主要介绍北方地区的的位置、范围和划分依据的知识。本课在地理学科课程中的难度水平属于一般。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够运用地图说出明确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 2.能够运用图表资料说出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及其内部地理差异。 3.理解北方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北方地区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的分析,学习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了解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 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 教学难点 理解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教学方法 小组讨论法,读图法,讲授法。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与本课有关的图片,材料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课件)《沁园春·雪》

你知道这是哪个地区吗?(北方地区) 你知道我国北方地区有哪些自然特征吗?让我们一起去探讨吧! (板书)北方地区 区域特征 二、新课学习 (一)、展示:《我国四大地理分区图》,指导学生读图掌握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面积、 人口. 板书:一、位置、范围、面积、人口 1.说一说:你能说出北方地区的位置吗? 教师指导学生读《我国四大地理分区图》图归纳出北方地区的位置. 板书:位置:秦岭—淮河以北,内蒙古高原以南,大兴安岭和青藏高原以东. 2.找一找:找出大部分位于北方地区的省区及行政中心 教师指导学生读《北方地区地形图》找出北方地区的个省级行政单位和行政中心. 板书:东北三省、黄河中下游各省的大部,甘肃宁夏的东南部和安徽江苏两省的北部. 3.想一想:你知道人口最多的两个省在哪个地理区域吗? 教师指导学生读《北方地区政区图》找出北方地区人口最多的省级行政单位:河南和山东说明北方人口稠密. 板书:面积:占全国的20% 人口:占全国的40% (二)、展示:《北方地区地形图》请学生在图上上找出大安岭兴、小兴安岭、长白山、秦岭、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黑龙江、松花江、 黄河、淮河、渤海、黄海、长城. 板书:二、自然环境和人文旅游资源 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 1.教师指导学生读《北方地区地形图》找出北方地区的主要山脉、半岛、河流、地 形和沿海等. 小结出: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平原广阔. 2.读图:教师指导学生读《中国政区图》找出北方地区的主要古都:北京、西安、 洛阳、开封的位置.

第三章中国地理分区北方地区导学案

第三章中国地理分区 第一节北方地区 主编人任波审核人 【课前自主学习】 学习目标: 1、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地形及气候特征 2、北方地区主要矿产及分布、交通与主要工业区 3、北方地区农业发展条件、问题及发展趋势 4、华北平原农业中低产区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及综合治理措施 5、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发生的原因、危害及其治理措施 学习重点: 1、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地形及气候特征 2、北方地区农业发展条件、问题及发展趋势 3、华北平原农业中低产区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及综合治理措施 4、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发生的原因、危害及其治理措施 学习难点: 1、华北平原农业中低产区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及综合治理措施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发生的原因、危害及其治理措施 知识梳理: 1、位置范围: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以东, ________________ 以南、_______________ 以北,东临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 。面积约占全国的___________ ,人口约占全国的___________ 。 2、地形特征:以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 地形为主。包括平原、平原、高原、 _____ 丘陵、丘陵、长白山地、大小兴安岭与太行山等。本区“名山”有:“东岳”泰 山(山东)、“西岳”华山(陕西)、“中岳”嵩山(河南)、“北岳”恒山(山西)。 3、东北①山地:西、北、东三面分别被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所环绕。②东北平原:由松嫩平原、辽河平原、三江平原组成。东北地区山环水绕,多沼泽。 4、黄土高原:黄土高原形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黄土高原沟壑地貌形成原因 _____________。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广、最厚的黄土堆积区,土质疏松,黄土_________ 性强,地表植被保护差,水土流失严重,沟壑纵横,流经高原区的河流含沙量大。黄土高原地 区水土流失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治理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华北平原是我国最平坦的平原,主要由―河、_________ 河、______ 河冲积而成,土层深厚。

我国北方地区

北方地区 责任人:岳发元李延明审核人:刘学美刘日升 2010-1-6 考纲解读: 1.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区域主要特征 2.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3.东北地区农业、森林、湿地的开发 课前预习与课堂学习 一、重要知识点梳理 1、概况 位置范围:大兴安岭、高原以东,高原以南,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面积人口:面积占全国20%,人口占全国40% 少数民族:聚居在东北的族、族;宁夏、甘肃等地的回族。 2 3、丰富的矿产资源 石油——大庆、胜利、辽河、华北、中原 煤矿——鹤岗、鸡西(黑龙江);阜新(辽宁);开滦、峰峰(河北);兖州(山东); 平顶山(河南);大同、阳泉、西山(山西);徐州(江苏);神府(陕西)铁矿——鞍山、本溪(辽宁);迁安(河北) 4、稠密的铁路网 东北地区以滨洲——滨绥线、线构成铁路网的“丁”字型骨架,以线同北京和全国其他铁路相连,是全国最稠密的铁路网分布区。华北铁路以为中心,主要铁路干线有京哈线、线、线、京九线、线、线等。 运煤专线:①西起山西,东到的大秦线,是将山西煤炭运往东南沿海的专线,被誉为“神州第一线”;②神黄线:陕西神府——河北黄骅港; ③焦石:焦作——兖州——日照(石臼所) 5、重要的工业区与主要城市 ①辽中南地区——我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主要工业中心有:鞍山钢铁、沈阳机械、 大连的化工和船舶工业。 ②京津唐地区——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主要工业中心有:首都钢铁、燕 山石油化工、天津制碱、开滦煤矿、唐山钢铁等。 ③辽中南工业区和京津唐工业区普遍存在的问题:高科技产业发展不足、工业产品类 型单一、技术落后、污染严重、淡水资源不足等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