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现代化四个主题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现代化四个主题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现代化四个主题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现代化四个主题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现代化实践的四个主题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胡正豪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理论成果,和任何新的思想、学说一样,必须首先从已有的中外思想材料出发,但是它的根源却深藏在以物质的经济的事实为基础的实际生活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原则一脉相承,并不是因为它发现或表现了某种“不依赖于时间、空间和人类历史发展的绝对真理(恩格斯语)”,而是在于它始终置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的现实基础之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索者、创立者的现实生活和实践基础就是中国的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父——邓小平,基于对20世纪下半叶人类和世界各国以科技为动力的现代化发展潮流以及中国在其中地位的真切感受,从一开始就旗帜鲜明地宣布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中国最大的政治”、“全国人民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决定祖国命运的千秋大业”等。从中共十二大起,邓小平在不同场合反复地强调实现现代化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同一性和联动性。邓小平通过论证社会主义必须建立在现代化基础上,中国必须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实现四个现代化,科学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理论,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为了进一步说明中国现代化自始至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基础和本质内涵,本文拟从中国现代化的后发型特点和历史阶段、发展主题入手,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内核、政治前提、经济基础和社会体系等选择、建设的现实矛盾与时代背景,从而使我们有可能在现代化的视域中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而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之间、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之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现实关系。

一、文化创新主题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内核的选择与自觉

现代化是世界各国发展进步的共同趋势。作为后发大国,中国现代化所经历的历史阶段和所要完成的发展主题与先发国家相类似,但是在所面临的矛盾性质和解决路径的选择上,有着后发型现代化的特殊规律。沿着历史的踪迹,我们可以发现自19世纪中叶欧美列强入侵、处于农业文明时代的中华民族遭到工业文明的严峻挑战以来,中国的现代化先后经历并依次实现“文化创新”、“政治立国”、“经济转型”等不同的历史阶段和发展主题,并从21世纪开始进入完成现代化“社会整合”历史主题的新阶段。

“文化创新”,既是中国现代化发展的第一个历史阶段,更是贯穿于现代化全过程的发展主题之一。它是任何民族走向现代化的心理精神准备,是社会面对新旧文化冲突时所必须做出的选择。新旧文化冲突起源于传统社会遭到现代性倡导者的挑战,后者代表新的生产方式和

生活方式,主张新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新旧两种文化观念的冲突碰撞,带来社会信仰和道德的磨合和重构。只有当有利于现代化主体的文化价值体系确立起来,现代化建设的才有持续的凝聚力和驱动力。

西方先进国家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分别通过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实现各自的文化创新,为现代化提供精神内趋力。但是后发外生型的中国,传统社会所面临的现代性挑战,主要来自外部而不是内部。现代化所需要的新思想、新观念或缺乏本土资源、或难以从容地经由本土资源发掘和实现转换,最初只能通过学习、引进和借鉴西方现代文明成果加以获得。因此,新旧文化冲突在近代中国被赋予了本土文化与异域文化冲突的形式。近

代中国陷入了既要学习西方先进文化又要反对西方列强欺负的两难境地。中国人不断在“固守祖宗之法”和“全盘西化”的两极中摇摆不定。然而由于传统文化价值中现代性因素匮乏,文化守成主义即便是“中体西用”都难以挽救民族危亡。全盘西化,照搬西方文化价值也不能改变中国弱势的国际地位。原因之一是西方的现代性包含有竞争性、排他性基因,引进西方的个人主义、自由竞争、弱肉强食等价值观念,对于在国际上尚处于落后、弱势的中国来说无疑是自陷精神被动、自丧民族主体利益的自杀选择。正是这种两难处境,使得旧的信仰失落、新的价值迟迟难以确立,四万万同胞身心无依、一盘散沙(孙中山语)。无数失败事实说明,在新的世界观和价值观重建之前,任何经济政治改革和军事外交抗争都因迷失正确方向而难以奏效。矛盾冲突要求中国建立一种既符合现代化潮流,又能维护中华民族主体地位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爱国运动前后,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对西方文化思潮进行了甄别和筛选,他们在众多的西方精神中选择了“科学与人权”(陈独秀语),接着又在自由主义、保守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被中国人选择,就因为她所具有的科学与人文、现代性与批判性的双重精神和品格,最适合近现代中国既要努力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以完成现代化,又要反对西方资本主义的欺负以免在现代化过程中丧失民族主体地位的实践需要。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毛泽东精辟地指出选择马列主义对于中国文化创新的意义:“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从这时起,近代世界历史上那种看不起中国人,看不起中国文化的时代应当完结了”,“只是在这时,中国人从思想到生活才出现了一个崭新的时期。”

但是马克思主义毕竟来自异域,对马克思主义的选择决不是文化创新的结束。如果说再造文明必须在输入学理的基础上研究问题、整理国故,那么确立现代中国的世界观与价值观还必须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使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加以实现(毛泽东语)。在中国马克思主义者中间,毛泽东是把握文化创新历史主题的杰出代表。他率先提出了“国际主义内容与民族形式相结合”、“科学的、大众的和民族的”、“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弃其糟粕,吸其精华”、“洋为中用,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等一系列文化命题,进而进一步凝练出毛泽东思想的灵魂——实事求是、独立自主和群众路线,充分体现了现代中国既追随世界现代化潮流,又维护、继承中华民族利益和文化的“文化创新”主题。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新阶段,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精髓,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的相结合,坚持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同防止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相结合,坚持珍惜国际友谊合

作同珍惜自己的独立自主权利相结合,坚持实行对外开放、扩大对外交流同平等互利、抵制外来腐朽思想侵蚀相结合,坚持汲取当代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和继承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相结合,把“文化创新”提高到一个空前自觉、成功的高度。

这种自觉的经典体现就是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发表的开幕词。在这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宣言中,邓小平全面总结和概括了中国现代化的世界观、价值观。这种成功的最好体现就是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经融入世界现代化的潮流,已经加入到国际分工和市场体系,中国不但没有在现代化、全球化的浪潮中丧失自己的主体地位,相反却抓住世界和平和全球化提供的机遇,利用国际资源,迅速提高了自己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以不可阻挡的坚定步伐朝着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前进。发展起来的中国,以负责任的世界大家庭平等一员的身份,参与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的建构,促进世界的和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是全世界后发国家和平发展的典范,人们纷纷以“北京共识”、“中国经验”加以解读。人们无法否认,中国的崛起既是经济事件,也是文化事件,与其说是经济、政治等硬实力的发展,不如说是世界观、价值观等文化软实力的创造。因此,脱离中国现代化“文化创新”的发展主题,离开了近现代中国人、中国共产党人对一种既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又立足中国、立足现实、立足民族传统的世界观、价值观的不懈追求,就无法真正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髓和灵魂。

二、政治立国主题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前提的奠定与巩固

继“文化创新”之后,“政治立国”便成为中国现代化的又一个历史阶段和贯穿现代化全过程的历史主题之一。所谓“政治立国”就是建立独立的、统一的近代民族国家,邓小平曾指出:“没有民族自尊心,不珍惜自己民族的独立,国家是立不起来的。”只有国家的独立和统一,才能为现代化提供一个安全、稳定的政治环境,这是所有民族现代化、也是中国现代化的政治前提。

16世纪前后,西方先进国家纷纷通过王朝战争建立民族国家和发动资产阶级革命为现代化开辟政治和制度的前提。而中国却在19世纪中叶从一个长期实行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沦为王朝衰落、列强瓜分、军阀割据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反帝反封建,把中国建成为一个主权独立、内部统一、在国际上具有平等地位的国家已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前提。政治立国在中国尤其意味着首先要建立一个强大的中央政府,确立一个强有力的政治权威以及相应的政治制度,动员全国资源,凝聚民族力量,然后才能内平争乱、外抗侮辱,为推进国家经济社会的现代化转型创造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

为了摆脱内忧外患,在近代中国的政治舞台上,救亡与戡乱、攘外与安内、改良与革命相互交替,联省自治与武力统一、民主共和与开明专制、宪政与训政争执不休,独立与统一、安全与稳定始终没有在满清、北洋和国民政府的手中变成现实。人民把希望寄托在中国共产党身上。从1921年到1949年,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武装斗争和合法斗争之间、在城市中心和农村中心之间做出了正确的选择,找到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实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路线和纲领,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以毛泽东为领袖、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深知在小农经济汪

洋大海般的中国,只有实行与西方国家不同的民主集中制才能动员全社会力量,只有通过人民民主专政确立自己在中国的政治权威,才能“将全中国绝大多数人组织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及其他各种组织里,克服旧中国散漫无组织的状态,用伟大的人民群众的集体力量,拥护人民政府和人民解放军,建设独立民主和平统一富强的新中国”,为中国现代化奠定政治前提和政治制度基础。

“政治立国”的历史阶段到新中国成立告一段落。但是维护中国的独立与统一,为现代化提供一个安全、稳定的政治环境和政治前提,是始终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继承毛泽东的遗产,对外坚定不移地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国家主权和安全,维护祖国的统一,对内坚定不移地维护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思想的政治权威与思想权威,从而确保了中国现代化“经济转型”阶段,拥有许多发展中国家所没有、所羡慕的、持续30年的安全、稳定的政治环境。

邓小平维护国家利益、维护国家主权、统一和安全的实践与理论,突出地表现在他制订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上,表现在他处理中美关系、反对霸权主义的外交事务上,还表现在他制订“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的方针上,表现在他在处理台湾问题、香港问题和新疆、西藏的工作上。邓小平维护政治稳定、维护政治权威的实践和理论,则突出地表现在他提出四项基本原则和反对“自由化”、维护稳定的实践中。他多次指出:中国这样一个国家,人口这么多,底子这么薄,没有共产党的领导,肯定会天下大乱,四分五裂。在四个坚持中,坚持人民民主专政这一条不低于其他三条。中国最关键的问题是稳定,中国乱不得。什么人权、民主问题都管不住这个问题。民主只能逐步地发展,要搬西方的那一套,非乱不可。民主集中制更有利于团结人民,比西方的民主好得多。不管怎么样,要树立一个观念,就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根本制度是民主集中制,这是最便利、最合理的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时代,是20世纪下半叶中国全面改革开放、走向世界的时代,也是冷战结束、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这是一个不同于20世纪上半叶的时代。但是国际关系的主体依然是民族国家,“发达国家欺负落后国家的政策没有变”,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在外部面临着霸权主义的威胁和国际竞争的压力,内部面临着自由化(西化)和分裂主义(分化)势力的挑战,“政治立国”仍然是中国现代化的主题之一。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牢牢地把握住维护独立与安全、和平与统一、稳定与权威这样一些贯穿中国现代化全过程的重要原则,坚持通过外交对话而不是军事对抗手段,通过教育和法律的而不是行政命令和搞运动的手段来实施这些原则。特别是邓小平倡导的以现实的而不是一相情愿的、开阔的而不是僵化的态度,在着眼于自身长远战略利益和尊重对方利益、不计较历史恩怨和承认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差别、相互尊重和平等相待的基础上处理国家关系的和平外交,为中国现代化赢得了持久的和平环境,使得维护独立统一的政治原则呈现出中国现代化“经济转型”阶段的新特征,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社会整合”阶段必须继承的宝贵遗产和进一步开发的重要资源。

三、经济转型主题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建设与完善

如果说,“政治立国”为中国现代化奠定了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那么“经济转型”历史阶段的

主要任务就是为中国现代化发展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所谓“经济转型”就是民族国家从农业国变成工业国,从自然、半自然经济变成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工业化和市场化是现代社会生产和交换的基本方式,这是所有民族国家现代化、也是中国现代化的经济基础。

资产阶级革命后的西方国家,在海外贸易利益的驱动下,在广泛运用近代科技发明的基础上实现了工业革命。与西方国家不同,中国是在“列强环列”、亡国灭种的威胁下被迫建立近代工业的。中国并不具备西方国家工业化的两大条件——商业革命和科技革命。更重要的是中国工业化的初衷首先是为了救亡自强而不是攫取利润。中国的工业化道路必然在战略目标、产业结构、资源配置方式和产权制度等各个方面呈现出与西方先进国家很大不同的后发型特征。“经济转型”在中国尤其意味着必须运用强大的国家机器力量,动员和集中十分匮乏和有限的现代化资源,在赶超先进国家的同时为现代化奠定物质生产基础。

从1949年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宣布要使中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以来的60年间,中国共产党充分运用在“政治立国”阶段奠定的动员和集中资源的政治权威,不断推进中国的工业化。当然,在中国现代化的“经济转型”阶段,主要由于国际局势的不同、时代特征的转换和自身工业化水平的高低,又划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是毛泽东领导下的以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为特征的工业化转型。后期即新时期是邓小平领导下的以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为特征的工业化转型。

毛泽东领导的新中国,面临着严峻的国际环境,中国的独立、统一仍遭受到外来侵略的威胁,这是一个“政治立国”和“经济转型”的交叉时期,因此中国工业化任务更多与中国国家主权、安全等政治任务相联系。为了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尽快赶超先进国家,必须把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集中配置到国家急需的重型工业发展中,中国选择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对资源的控制必然要求生产资料的集中,由此带来了产权从私人所有到国家、集体所有(即公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计划经济体制“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保证重点”,使中国能有效、迅速地建立起完整的国家工业体系,打破了发达国家对战略武器技术的垄断,打开了中国重返世界政治舞台的大门。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工业化虽然为后来的进步发展提供了制度和物质基础,但却因为误把计划经济及相应的产权制度当作社会主义加以凝固化,导致高度集中的体制走向“文化大革命”的极端,不但严重压抑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而且扼杀了市场化、城市化等现代化要素,阻塞了中国工业化持续发展的道路。

“文革”结束前后,邓小平开始总结毛泽东时代中国现代化“经济转型”成败得失的经验教训,他带领中国共产党人拨乱反正,在经济建设和阶级斗争之间、在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之间做出了正确选择;他敏锐地觉察到冷战即将结束、国际局势缓和的新变化,紧紧抓住20世纪70年代以后出现的新一轮国际产业结构调整的难得机遇,运用党在“政治立国”和前期“经济转型”阶段所积累起来的政治优势和权威,实行了“立即执行,不受牵制”(邓小平语)的改革开放,把中国的工业化转向与市场化、城市化相匹配的现代化轨道上来,开辟了中国现代化“经济转型”阶段的市场经济新时期。

正是在探索现代化建设新道路的实践中,邓小平理论开始形成和不断成熟。邓小平从中国是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发展中大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借鉴20世纪下半叶世界各国经济现代化的经验,反复论证了中国现代化经济转型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他明确了中国的现代化,既要有现代化的普世标准,又充分考虑到中国的特色。邓小平所提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新概念”,除了“把标准放低一点”外,还在于强调我们要实现的现代化是共同富裕而不是两极分化的现

代化。与此相应的是邓小平主张中国现代化要突出发展生产力和提高人民生活等两个基本目标。他一再指出“四个现代化”,最主要是发展经济,发展经济“不能光看增长了百分之几,而要看人民的生活水平是否提高了。”

作为中国现代化的设计师,邓小平坚持生产力的“发展和解放,两个方面都讲才全面”的观点,分别从工业化和市场化两个方面对中国现代化的经济转型历史主题进行了规划。

邓小平的工业化思想集中体现在发展战略、产业结构和增长方式等三个方面。在发展战略上,他从时间上突出分阶段、台阶式发展;在空间上则突出分区域、由点到面的发展。提出了先发展东南沿海地区,后开发西部,先特区后其他沿海、沿江、沿边城市,重点开发上海浦东以带动长江流域的逐步推进等战略思想。在产业结构上,他明确农业、能源、交通、原材料、通讯产业等基础产业对于工业化的重要地位。他也深刻地预见到工业化进一步发展必然要求大力推动新兴产业如旅游业、金融业等第三产业发展。在工业化发展的动力即增长方式上,邓小平一再强调,搞四个现代化,知识应放在第一位。我们的发展战略规划,第一位是发展教育和科学技术。科学和教育,这是能否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最关键的问题。他先后提出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教育要三个面向、尊重知识和人才等思想,奠定了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理论基础。

邓小平的市场化思想集中体现在邓小平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大的试验”上。邓小平遵循中国作为后发国家的特殊规律,一方面从工业化需要基础设施、搞建设需要骨干工程、赶超先进需要重点项目、很多困难的事需要在短时间搞成等实际出发,反复强调国家必须集中财力物力保证重点建设;另一方面又从工业化需要大量吸收引进国际先进技术甚至资金、需要大胆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包括发达国家的一切先进经营方式和管理经验、需要发挥人民和基层的积极性、需要企业拥有经营管理的自主权等的实际出发,反复强调必须纠正高度集中计划经济的弊端,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资源配置体制上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格局,与产权制度上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和分配制度上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相匹配,构成了中国特有的、有别于传统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和西方国家自由市场经济的混合经济模式。先后以江泽民和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承邓小平关于经济现代化的思想,在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把握机遇、迎接挑战,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一方面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的路子,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另一方面坚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

由邓小平设计并开启的、由以江泽民和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两届中央继续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连续30年的实践中,充分调动了政府、企业和民众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充分利用了国际国内的资源和市场,成为中国能在20世纪末实现工业化中期目标,能在21世纪上半叶顺利走完全部工业化路程,最终完成现代化“经济转型”的最佳制度安排。同时也充分说明,中国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的工业化和市场化是邓小平理论形成、成熟的主要实践基础,中国现代化的“经济转型”历史阶段和发展主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酝酿到形成并走向成熟的深厚的物质条件。

四、社会整合主题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系统的调整与组合

现代化的历史告诉我们,随着现代化“经济转型”的深入,“社会整合”的历史阶段和发展主题必然凸现。自19-20世纪,西方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曾经出现过严重的两极分化、贫富差距、无序竞争和资本无限扩张导致的阶级矛盾、人际冲突和经济危机、能源危机。但最终通过民主政治、政府干预和社会福利,逐步缓和了经济社会的矛盾,成为发达、成熟的现代化国家。现代化的“社会整合”就是民族国家在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基础上实现社会结构的重组和社会一体化,使人与人关系(包括生产关系、社会关系、城乡关系、区域关系等)、人与自然关系从紧张冲突走向协调和谐。社会秩序从非理性的对抗动荡走向理性的安定有序。民主法治建设和国家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是实现社会整合的必由之路。这是所有民族国家也是中国实现现代化所无法回避的一个根本问题。

改革开放30年来,伴随着产业结构、产权结构等经济结构的转型,中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江泽民语),社会分层和利益分化加剧甚至出现冲突,社会结构从熟人社会向生人社会急遽转变;既存的政治社会建设管理体制、道德法律以及政府理念和职能难以适应社会结构的新变化,社会风险日益加大。政府主导下的经济转型因政策倾斜和逐步推进呈现出不平衡现象,经济增长的创新能力不强,资源环境代价过大,经济结构升级并未消解计划经济时代留存的“二元体制”,城乡、地区和个人收入分配差距拉大;在制度失缺条件下的市场发育导致政府、企业和个体认知行为偏差,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不足,资源管理的寻租现象和贪污腐败严重,企业和个人社会责任意识淡漠。最终导致人民内部矛盾复杂化、尖锐化,群体事件数量、规模、组织化倾向和行为方式日趋严重。要求健全民主法治、加强宏观调控、建立社会保障和诚信体系以维护公平正义的呼声日益强烈。和世界各国一样,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00—3000美元之际,中国经济社会就进入了一个既有巨大发展潜力和难得机遇、又有各种困难风险和严峻挑战的时期,标志着中国的现代化开始进入“社会整合”的历史阶段。

作为后发国家,中国的现代化“社会整合”必然具有先发国家不曾有的复杂性。就国际背景而言,中国工业化、市场化、城镇化是在全球化背景下进行的,与信息化、国际化交织在一起;就阶段性特征而言,中国工业化在呈现出消耗资源、损害环境等中期特征的同时,还叠加了工业化早期原始积累和工业化后期结构调整等特征;就启动力量和次序而言,中国的经济转型由政府主导,市场化、城市化起步晚于工业化,公民社会发育又滞后于市场化、城市化。由此产生的“社会断裂”和不同社会群体在利益表达、追求能力方面和社会权利上的高度失衡并不能用照搬西方模式的办法完全解决,而必须从中国仍然是一个面临严峻国际竞争压力的后发大国的实际出发,继续利用政治权威的优势,组合力量、凝聚人心、规范行为,才能构建一个公平正义、长治久安的和谐社会。

为了回应“社会整合”的新使命,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创立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则围绕“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要战略思想和重要指导方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为党的创新理论成果,继承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坚持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义,对经济发展是要“又快又好”还是要“又好又快”、发展目的是“以物为贵”还是“以人为本”、现代

化成果是一部分人独享还是由全体人民共享、现代化建设只是经济的增长还是经济社会的全面推进、执政党是代表某一阶级、集团利益还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等一系列问题上做出了正确的回答,开拓了通过科学发展,巩固执政党的领导地位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道路。

创新理论成果关于现代化“社会整合”的思想集中表现为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统筹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实现财富分配的社会公平和发展成果的社会共享。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同的历史时代具有不同的具体内容,在中国发展起来以后,财富分配问题逐渐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中心课题”(邓小平语)。1993年9月邓小平十分感慨地谈到:十二亿人口怎样实现富裕,富裕起来以后财富怎样分配,这都是大问题。题目已经出来了,解决这个问题比解决发展起来的问题还困难。在此前后,邓小平多次警告要在适当的时候解决分配不公、两极分化的问题,否则中国就会发生革命,发生混乱。以江泽民和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秉承邓小平关于“让一部分人和地区先富起来,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和“既不能鼓励懒汉,又不能造成打内仗”宗旨,反复强调:中国共产党要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执政党的所有政策措施和工作,必须首先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始终把握这个关系全局的、最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必须正确反映并有利于妥善处理各种具体利益关系,应认真考虑和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必须统筹个人和集体、局部和整体、当前和长远之间的利益关系等。

创新理论成果紧紧围绕利益分配和成果共享这个核心问题,确立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治理理念,在物质、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任务,提出了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各个方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在经济建设中,重点是加强宏观调控体系,制衡市场经济资本逐利的自发性和盲目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鉴于中国的市场化是在规范体系、诚信体系尚不完备的条件下启动的,并且与对外开放、融入世界市场体系同步,理论的创新主要表现在一是明确宏观调控的任务不仅要应对国内风险,还要应对国际风险;二是强调宏观调控不仅是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要不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不要更好解决改革发展关键时期遇到的各种问题、从而避免经济徘徊不前和社会长期动荡的政治问题。为此宏观调控要在充分发挥国际资本、国内资本和地方政府发展积极性的同时,有效地制止垄断封锁、无序竞争、滥占资源、过度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防范因经济总量、结构失衡产生的经济危机、信用危机、能源危机、生态危机甚至引发社会危机,实现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国内和对外开放的和谐发展。

在社会建设中,重点是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解决因鼓励竞争而“自然出现的两极分化问题”(邓小平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根据先富与共富、效率与公平相统一的原则,理论的创新主要表现在一要深化分配制度改革,扩大转移支付、强化税收调节,完善二次分配;二要根据国家财力逐步实现从城市职工公费医疗养老福利到由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医疗、失业保险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再到建立覆盖城乡居民、全国统一转续的以基本养老、医疗和最低生活保障为重点的社会保障体系的跨越;三要从保障和改善民生入手,进一步扩大教育、住房、医疗卫生等的公益性质,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最终提高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成员的起点公平和机会公平。

在政治建设中,重点建设法治国家和发展基层民主,把利益和权力主体的诉求、表达和博弈约束在规范程序之内,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由于中国传统社会以人治和血缘家族制度为特色,民主政治必需的法治和基层民主基础薄弱,因此,中国民主政治无法照搬西方模式而必须坚持共产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原则。理论创新表现在一是强调法治是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它不仅是法制的完备,更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精神,是党和政府、全体社会成员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进行活动的高度自觉;二是强调基层民主是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性工程。要通过发挥民间社团作用、扩大基层自治范围,增强公民依法行使权利、参与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意识、能力和习惯。只有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大厦置于现代公民社会的稳固地基上,才能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坚实保证。

在文化建设上,重点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日趋个性化、多元化的社会心理思潮,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经济转型、利益分化和中国融入世界体系的关键阶段,人们观念由于受到现代的、前现代的和后现代舶来品的多重影响,价值紊乱、心态浮躁和行为失控,人际关系、人自身的身心关系呈现紧张。现实呼唤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呼唤用先进文化、科学理论、共同理想、民族精神、时代潮流、公共道德去感召、吸引和团结人民,呼唤通过国民教育、大众传播和跨文化交流等途径引导社会成员逐步用现代公民意识取代狭隘的自私意识,用现代理性的文化自觉抑制非理性的无意识,巩固人民团结的共同思想基础。

要把上述各方面建设组合成一个相互协调、运行顺畅的社会系统,归根到底要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权威,提高共产党的执政能力。1993年9月6日邓小平在谈到四项基本原则时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优越性在哪里?就在四个坚持。“四个坚持是‘成套设备’”,“没有这‘四个坚持’,特别是党的领导,什么事情也搞不好,会出问题,出问题就不是小问题。”邓小平还说,在改革开放的同时,搞好四个坚持,我是打下个基础。以后怎么做,还有文章,还有一大堆的事情,还有没有理清楚的东西。

以江泽民和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没有辜负邓小平的期望,他们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所体现的理念和机制,通过加强宏观调控体系、社会保障体系、民主法制和核心价值体系等“四位一体”的建设,把四项基本原则这个“成套设备”运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中的社会系统的组合,落实到现代化“社会整合”的发展主题上。更重要的是他们始终紧紧抓住四项基本原则的关键,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特别是以反腐倡廉、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事实取信于民,使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有权威,有能力”(邓小平语)的领导地位,带领人民从“经济转型”进入“社会整合”阶段,并在推进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综上所说,中国现代化的后发型特点,中国现代化的“文化创新”、“政治立国”、“经济转型”和“社会整合”历史阶段和发展主题,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酝酿、形成到丰富和发展的现实前提和实践基础,也完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价值内核、政治前提、经济基础到社会系统的发育和成熟。现代化历史阶段的演进和发展主题的转换,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实践道路的选择和理论成果的与时俱进,决定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间、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之间继承与发展的代际关系。始终把握中国现代化的趋势和方向,是中国共产党在21世纪继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证,也是我们深刻理解、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

本文作者:胡正豪(上海外国语大学社科部),教授

联系方式:Email:shhzh@https://www.wendangku.net/doc/515344621.html,或skb@https://www.wendangku.net/doc/515344621.html,

通讯地址:201600松江文翔路1550号或200083上海大连西路550号社科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根本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最高的政治领导力量”。2014年9月5日,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的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根本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根本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是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关于中共历史地位的两项全新判断。它不仅是汉语话语的重要词汇,而且是很好地讲述汉语故事和节目,传播汉语声音的必不可少的核心要素。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有机统一的必然结论。 坚持党的领导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中国共产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的最积极的领导人,最忠诚的实践者,最可靠的捍卫社会主义基本属性的人。没有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就是一棵无根的树,一团无源的水,空中的城堡。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充分调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切积极因素。在一个历史悠久,团结统一,多民族的大发展中国家中,有必要建立一支强大的领导力量,凝聚十亿多人口的力量,朝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迈进。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我们需要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继续奋斗。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

实践中,形成了很高的声望和强大的战斗力。该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善于动员群众,与群众联系,组织群众。因此,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动员和有效组织各方力量,进行伟大的斗争,建设伟大的工程,推进伟大的事业,实现伟大的梦想。 坚持党的领导是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根本意义。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升起国旗,向前迈进,确保现代化的正确方向。我们正在进行的全面深化改革,仍然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在改革中,必须保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不变,保持党的领导核心地位不变。同时,改革是一场革命,它是由党本身发起的,必须在党的领导下有计划,有步骤,有序地进行。因此,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有意识地防止“左”,右错误倾向的干扰,既不走僵硬的老路,也不走改变旗帜,换旗帜的邪恶之路。我们以协调的方式促进“五合一”整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坚持党的领导,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根本保证。中国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实现和维护社会稳定。社会稳定是顺利现代化的前提。没有稳定的社会环境,根本就不可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不可能实现。邓小平同志强调:“共产党的领导权不能丢失。如果丢失,这将是一个动荡的局势或不稳定的状态。一旦不稳定甚至动荡,就无法进行建设。”“中国共产党”将变得支离破碎,不仅不能实现现代化,而且不可避免地陷入混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既是执政党加强执政建设的需要,也是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人的全面发展首先是以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为前提的。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从根本上说,人的全面发展依赖于社会生产力达到一定的水平。生产力高度发达后,社会分工才能最终消失,使人们从分工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从而在各方面都得到自由发展。生产力的发展,劳动生产率得到大大提高,使人们能够得到充足的受教育的机会,不断提高素质,充分开发潜能,并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和特长去从事学习、研究和创造,使自己得到全面发展。换言之,只有不断变革和完善社会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进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达到较高水平,为社会创造充分的财富,才能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又是以社会文化的发达进步为基本条件的。社会文化的进步包括道德水准的提高和科学教育的发展,这两方面都是人的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全面发展的人首先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能够正确地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与他人的关系,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思想道德建设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另一个基本标志。只有掌握先进的科学文化,才能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缺乏科学文化素养的人,无论如何不能看作是全面发展的人。 人的全面发展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是一致的。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实质上正是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社会主义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也就是逐步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过程。社会主义是属于人民的,社会主义事业是为了人民的,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归根到底是为了保障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使人民群众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利益。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表现在各个领域与不同层次,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人的全面发展说到底就是人的各种利益的普遍实现,满足人民群众的过程就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人不仅需要经济利益的实现,而且需要政治利益的实现,需要拥有参与公共生活的权利,享有民主的各项权利。同时人还需要文化利益的实现,需要享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具备学习和吸收人类各种文明成果的能力。这些经济、政治和文化需要的实现,都直接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我们党在领导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中,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坚持在新的历史时期努力实现、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的利益,这一切都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 ?回复 ?1楼 ?2006-12-09 19:44 ?举报 | ? ?临床8苗小艳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今天,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首先,要注重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研究人的发展问题,不能离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必须把人的发展置于社会的发展中来思考,防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几点见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日本自卫队拒绝政府的命令,不愿派人浇注核反应堆。随后,警察厅发表声明,愿意接替自卫队进行“自杀式浇注”,并向自卫队求助防护装置。第二天的新闻中,也许是终于感到了羞愧,自卫队派出直升机浇水。可惜为时已晚,数量也远远不够,原本壮烈的飞行员最后几乎成为“作秀”的演员。 人们对这位飞行员、对仍留在第一线的180 名抢险队员表示了最大的敬意。因为,他们都是勇士。 而那 180 名死士,最年轻的已经是51 岁,他们被称为“昭和时期最后的武士”。 日本自卫队在救灾问题上的贪生怕死抗命不前,让我看到一个问题:日本,它的民族精神和国家精神,正在逐渐被西方的自由思潮、自私自利的思想、所谓的以人为本的思想所阉割。 应该说来,日本这个亚洲国家,在保护和发扬本国传统文化上,做得还是相当好的。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国家,竟然出现了军队不敢牺牲的情况,竟然出现了年轻一代宅在家里让老一代去拼命的情况,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 对中国而言,我们正处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国家建设已经到达攻坚阶段。在经济、文化、政治建设全面铺展的现实中,我们绝不能放松对民族精神的继承与发扬,决不能丧失中国固有的个性和韧性。 1)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体系,核心在中国特色。 它不是任何国家的社会主义,我们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它也不是任何人为我们选择的前进道路,而是我们自己摸索的、自己创造的前进道路。它只与我们自己有关,只与中国有关,与中华民族有关。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建立和谐社会的科学发展观,我们在这条自己摸索出的道路上跨出了一个又一个大步。我们作为在校大学生,应当了解现今践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含义,并为将来加入祖国建设大军而积极储备能量。 2)历史和现在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中,历史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很显然的,没有历史就没有现在。历史能够给现在以启示,能给现在带来很多东西,比如凝聚力,认同感,价值取向。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一句名言,一句诗词,一件文物,都是宝贵的财富。 再往下说,中国现在面临着和日本同样的问题:民族精神的淡化。其中

怎样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

1、怎样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具有丰富的内涵,涉及到方方面。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1)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 (2)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理论 (3)实现和维护公平正义的的理论 (4)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理论 (5)兼顾不同利益的理论 (6)创新社会治理的理论 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要求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不断引向深入,坚定不移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向前发展。 2、如何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公平正义建设? 维护社会公平,就要建立起以权力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保障的社会体系。从法律、制度、环境上努力营造社会公平。 (1)妥善处理各种矛盾 (2)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 (3)促进服务均等化 3、如何理解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和谐社会建设?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点,是提高人们的物质文化平,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也是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着力点。 (1)改善民生是发展的根本目的 改善民生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改善民生是推动发展的根本目的,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正确处理好发展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民生发展奠定好基础。 (2)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主要内容,。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更高质量的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居民的收入。 (3)社会政策要托底.从现有的国力财力出发,形成以保障基本生活的保障体系 4、如何全面推动社会治理? 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创新社会治理,推动社会治理向科学化现代化方向发展。完善社会治理体制,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维护社会大局,营造人们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 (1)改进治理方式。 (2)激发社会组织活力 (3)创造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的机制 (4)健全公共安全体系 (5)加强城乡社会基层社会治理。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若干分析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若干分析 目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在这一历史背景下,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理论和现实,对于我们更好地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概念的解析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出现的历史现象。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视野中,它总是与一定的生产方式或社会经济形态相。换言之,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纯粹的、抽象的现代化。从现代化的起源及其发展的一定阶段的角度看,资本主义和现代化恰恰是一种“重合”的世界历史进程。(参见叶险明:《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现代化及其发展趋势的理论初探》,载《马克思主义研究》20XX年第2期)马克思和恩格斯一直认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世界现代化或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最终结果。因此,他们确实不曾提出过“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概念。 资本主义现代化在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进步的同时,也赋予人类社会以种种前所未有的巨大灾难。与19世纪50年代初期把英国对印度的破坏行为称为一场“社会革命”相反,马克思后来改变了原来的看法。他认为,西方资本主义对东方公社制度的破坏,将很快在东方社会形成“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这场战争无疑将使东方社会进入一个漫长的痛苦的过程。由此,马克思和恩格斯坚决反对用西方社会发展的道路作为唯一的尺度来衡量东方社会的 发展道路,反对把世界历史简单地机械地挤压到欧洲模式中去。在给查苏利奇的复信中,马克思提出了避免俄国重蹈资本主义制度带来的苦难的设想和要求:“这种农村公社是俄国社会新生的支点;可是要使它能发挥作用,首先必须排除从各方面向它袭来的破坏性影响,然后保证它具备自然发展的条件。”(《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75页)在《共产党宣言》1882年俄文版序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假如俄国革命将成为西方无 产阶级革命的信号而双方相互补充的话,那么现今的俄国土地公有制便能成为共产主义发展的起点。”(《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 年版,第251页)在《共产党宣言》1890年德文版序言和1894年的《论俄国 的社会问题》跋中,恩格斯又予以重申。他们强调:“如果俄国继续走它在1861年所开始走的道路,那它将会失去当时历史所能提供给一个民族的最好 的机会,而遭受资本主义制度所带来的一切灾难性的波折。”(《马克思恩格斯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一论断是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思想的重大理论创新,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深化和发展,表明我们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深刻领会这一论断的科学内涵,对于全面把握党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自觉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实践,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社会和谐”,是人类对未来理想社会的美好追求。我国历史上就产生过不少有关社会和谐的思想。比如,孔子说过“和为贵”;墨子提出了“兼相爱”、“爱无差”的理想社会方案;孟子描绘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社会状态。在西方,古希腊思想家就我做出了“和谐即最美”的界定。19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则对未来的和谐社会作过大量的描绘。1948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对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空想社会主义者的著作和有关主张给予了肯定,明确指出“提倡社会和谐”是“它们关于未来社会的积极的主张”。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注意把社会和谐同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联系起来进行思考和探索。建国后不久,毛泽东同志曾明确提出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充分调动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因素,最大限度地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认为这是社会主义社会必须牢牢把握的政治生活主题。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同志在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实践的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论,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实际上就把实现社会和谐纳入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范畴。江泽民同志在2001年的“七一”重要讲话中,结合新的实践明确提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这为我们党从社会主义本质的层面思考社会和谐问题进一步打开了视野。按照唯物史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实现社会和谐是互为一体的。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全面发展,说到底就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定意义上就是不断健全、完善和优化人的社会关系。社会和谐的程度越高,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越趋于合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就体现得越充分。可见,“社会和谐”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社会和谐”的理念和目标,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是社会主义文明发展的更高境界和奋斗目标。 从重视社会和谐到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反映了我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新发展。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进程中,邓小平科学地回答和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我们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敏锐而又深刻地把握和认识“社会和谐”与“和谐社会”的重大课题。实践在发展,认识在深化。在新形势下,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作出的关于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重大判断,与我们党以往形成的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成果是一脉相承的,同时又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作出了新的理论创造。这个重大判断,反映了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核心理念,不仅丰富了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而且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武器。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个重大判断符合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道路

一、正视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是中国历史的必然选择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选择什么样的社会制度,都是与其历史发展走向密切相关的,都有其历史决定性。邓小平同志指出:“人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中国 不搞社会主义,而走资本主义道路,中国人民是不是也能站起来,中国是不是也能翻身?让我们看看历史吧。国民党搞了二十几年,中国还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证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是不能成功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的毛泽东思想,走自己的道路,也就是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把中国革命搞成功了。”这一表述,充分说明了社会主义是中 国历史的必然选择。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走什么样的道路就已经成为先进的中国人思考和探 索的问题。为了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他们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试图按图索骥,依照西方资本主义制度来改造中国,把中国富强的希望寄托于实行和发展资本主义。从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革命,到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戊戌变法,以至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最后都以失败告终。国民党也曾在大陆搞资本主义,最后留下的是一个四分五裂、千疮百孔的烂摊子,使中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泥潭中越陷越深。 历史以其血的代价告诉我们,在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一方面,封建主义不愿意走资本主义道路。我国封建社会的历史长达两、三千年,在中国形成了世界上最完备也最顽固的封建主义生产关系。虽然中国封建社会内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但封建势力为了巩固封建统治地位,维护其政治、经济利益,不允许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在近代中国,封建势力还与帝国主义相勾结,压迫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另一方面,帝国主义势力不允许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毛泽东同志曾说:“如果没有外国资本主义的影响,中国也将缓慢地 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同时,也如毛泽东同志所说,“帝国主义列强侵入中国的目的,决不是要把封建的中国变成资本主义的中国。”它们的目的,就是要占领 中国的市场,掠夺中国的资源,使中国变成它们的半殖民地和殖民地,并以其强大的经济势力排除和压迫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它们决不允许中国发展成为一个独立富强的资本主义国家。而中国的资产阶级也不具备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条件,由于他们在经济上和政治上的软弱性,由于他们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并未完全断绝经济上的联系,所以,他们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勇气,更没有推翻封建统治,推翻帝国主义,争取民族独立的能力,只有完全依附于国际资本主义才能得以生存、发展。因而,靠中国资产阶级的力量,中国最终也不可能成为一个独立的资本主义国家。 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封建主义旧统治又延续不下去。中国的出路究竟在哪里?正当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而感困惑的时候,十月革命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的先进分子从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中,看到了中国新的出路不是资本主义而是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为中国人民选择了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这一历史性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概述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和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抓好社会建设,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 社会建设 "社会建设"在不同语境下有不同含义。我们通常所说的社会建设,是指与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相适应的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就是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通过发展社会事业、完善社会政策、改进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秩序等来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对于社会建设的认识,有一个逐步深化过程。改革开放以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经济建设"成为家喻户晓、耳熟能详的概念。但在经济建设的同时,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问题在实践中变得越来越重要。1982 年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决定,从第六个五年计划开始,((国民经济五年计划》易名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 ,增加了"社会发展"内容。此后,人口、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卫生健康、科技教育、社会管理等社会发展的内容逐步充实。中共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增加了"社会更加和谐"这一国家建设的重要目标。 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和"社会建设"的概念,并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由原来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变为包括社会建设在内的四位一体的新格局。中共十七大进一步对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进行全面部署,对社会建设的任务和政策进行了专章论述。伴随对社会建设认识的逐步深化,社会建设越来越成为各级政府的重要工作任务,成为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内涵十分丰富,涉及经济社会各个领域,涵盖社会建设各个方面,其基本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努力构建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着眼于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一起,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统一部署、整体推进。 (二)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思想。社会建设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 (一)当前我国社会建设旳总体特征及未来发展趋势 1.社会组织的主体作用将得到进一步发挥 社会组织在社会建设中居于主体地位已经被社会发展实践所检验,但是,我国社会组织由于受到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行政化色彩依然比较严重,这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形成了明显的对立,也不适应我国社会建设的要求。社会组织在社会建设中主体作用的发挥主要包括以下三点: 一是行政色彩将被逐渐打破,发挥空间进一步增大。相当长时期以来,我国多数社会组织形式上独立的,实际上一般都挂靠政府或事业单位,其主要作用是服务政府而难以在社会建设中起到独立发声的作用。 社会组织在参与社会建设中自治程度不足的根本原因还是由于政社不分、政社混同的传统机制。它脱胎于传统的计划经济时代政府对社会建设全方位控制和管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政府的职能己经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但是政社不分的思维模式并没有从本质上得到破除,在经济改革取得辉煌成就的背景下,民众对于社会建设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呼声更加强烈。 二是定位逐渐清晰,功利化倾向进一步淡化。社会组织在社会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主要体现在其公益性质。但在市场经济的熏陶下,部分社会组织在履行社会建设的主体作用地位时,过于强调市场化却淡化了公益性质。尤其是在行业协会、医疗卫生单位、社会福利单位等以盈利为目的的倾向尤为严重_。因此,社会组织在明确自身定位,行使自身使命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未来的社会组织应基于其自身的公益性,服务于社会。克服社会组织的趋利化倾向,关键之一就是要明确自身定位,不能违背服务社会的宗旨和原则,才能有效的发挥其社会建设主体地位的功能。 三是管理体制将会更加健全。目前由于我国相关规章制度不健全,一些社会组织基本的登记注册手续缺乏,致使不少社会组织缺乏相关部门的监督管理。应当看到,制度的不健全加大了社会组织实际功能有效发挥的成本,他们的很多实践活动受到了很多的制约或限制,因此,要破除这一问题就要从根本上破除社会组织登记机关与业务主管单位双重管理的困境。 作为社会组织开展业务的主管部门其担负的行政管理职能界限应当明确,使得社会组织自身能够实现独立的运转,尤其是涉及人事、财务、运营等问题应给予社会组织足够的自我管理的权限。而相关主管部门同样应该明确自身职责,做好建章立制等服务监督工作,确保社会组织在提供公共产品或者公共服务的同时,能够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党的十八大顺利召开的背景下,我们的研究生政治理论课业夜顺利结业。前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作了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报告》对过去十年作出基本总结: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民主法制建设迈出新步伐;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社会建设取得新进步;国防和军队建设开创新局面;港澳台工作进一步加强;外交工作取得新成就;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同时,还指出了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依然薄弱,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较多,深化改革开放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务艰巨;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社会治安、执法司法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较多,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一些干部领导科学发展能力不强,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少数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突出,奢侈浪费现象严重;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等问题。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中国,在经过了63年的发展过程中,国际国内环境风云变幻,但社会主义这面大旗依然屹立不倒,而且乘风破浪,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国内环境中变得更加坚强。当然,在社会主义发展的过程中,也遇到了诸多国际国内问题,如:抗美援朝、中俄反

目、自然灾害、反右倾斗争、文化大革命、冷战、苏东巨变以及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封锁等。在这些浪潮中,社会主义阵营的成员急剧减少,中国也逐渐从一个附属的社会主义国家变为一个独立是社会主义头号国家,成为社会主义群星中最耀眼的一颗。这主要归功于坚持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的形成,经历了党四代领带集体的共同努力才得以形成。分别为以毛泽东同志为中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以邓小平同志为中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以江泽民同志为中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中心的第四代领导集体。虽然第一代领导集体最终形成的理论体系是毛泽东思想,但是这一理论基础为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主要理论基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做了初步的探索和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中国现在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的情况下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等内容。这些内容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也只有它们都得到了提高,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目标才能顺利实现。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清醒的认识以下问题: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只有对这些问题有了深刻的认识后,才能真正做到高举中国特色社

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 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 2、综述:(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对现阶段纲领的概括。其科学涵义是要求 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本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适合中国特点的道路,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即一方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走社会主义道路;另一方面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不照抄、照搬别国经验、模式,而是走自己的路,具有中国特色。 中国共产党依据毛泽东倡导的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总结长期探索所积累的经验,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实践,深刻地认识到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的规律,在十二大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科学论断。 党的十三大、十四大和十五大对这一论断形成了一系列科学观点,制定了一系列具体政策、措施。主要内容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必须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轨道上来;建设社会主义有一个很长的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集中力量实现现代化;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对外开放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使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依法治国,改革和完善国家的政治体制和领导体制;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坚持改革开放两个基本点要互相结合,缺一不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改善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用“一国两制”来解决国家统一问题;执政党的党风问题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反对帝国主义、霸权主义、殖民主义、种族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2)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有别于西方的现代化道路,也不同于马克思设想的共产主义,而是依据中国国情确立的社会主义模式。这需要两个超越:超越前社会主义,与苏联式社会主义划清界线,引进资本主义;超越资本主义,不照搬西方资本主义,走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这就是我党提出的、我作了新解释的“以人为本”、“全面小康”、“和谐社会”。(“以人为本”就是以人的权利为核心,人的需要为宗旨,人的发展为中心,人的持续为原则。“全面小康”就是经济殷实、资源低耗、环境清洁、社会和谐、精神愉悦。“和谐社会”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我的和谐,物质与精神的和谐。)总的来说:概括起来说,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物质需求的有限满足、精神自由的充分享有、和谐社会的全面实现。这是中国社会主义的终极目标,也是为人类寻求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路。我们可以向世界宣布:中国的发展,不只是为中国,也是为世界。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明,为人类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但不是世界的未来。而中国式的现代化、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则可成为人类的共同理想。Ps:(国有资本的作用.在竞争性领域就是为人民来利一份利益,为国家争一份利益.而那些叫嚣着要搞垮国有资本的人,都是别有用心的一群资本家的代表。)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论文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 [摘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它走马可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运用和集中体现,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的始终,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是经过一代代领导人的努力逐渐深化形成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起着重要件用。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一、理论精髓的科学含义及提出 毛泽东是第一个提出“精髓”这一概念的中国共产党人,他在《矛盾论》中指出:这一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的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邓小平在此基础上把“实事求是”看作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他指出: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点就是实事求是,就是把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毛泽东同志在延安为中央党校题写了“实事求是”四个大字,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就是这四个大字。毛泽东同志之所以伟大,能把中国革命引导到胜利,归根结底,就是靠这个。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精髓的形成 (一)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和方法。首先,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得以创立的根本方法。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是革命导师不断地追求和运用实事求是这个科学的方法论去探索社会真理,改造现实世界的历史。可以说,没有实事求是这个科学的方法论,便没有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马克思主义以来,在探索真理、发现真理、检验真理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者一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根本原则,反对一切弄虚作假的恶劣作风。在社会实践中,马克思主义不断得到发展,并有力地指导丁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其次,实事求是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论、认识论和辩证法。实事求是就是从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中探寻事物发展的规律性,用以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全面地、正确地揭示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坚持物质决定性和意识能动性的辩证统一。其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意义在于坚持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统一。实事求是的客观性原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性的一个重要表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要求,就是彻底地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去认识客观事物,而不附加任何外来的成分。最后,实事求是是党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核心。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论新阶段》的报告中,毛泽东最先使用“实事求是”这个概念。他说:共产党员应是实事求是的模范,因为只有实事求是才能完成确定的任务。党的七大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同时也在全党确立了以实事求是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邓小平曾指出: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就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提倡实事求是,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提倡实事求是决不能离开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党的工作在指导方针上严重失误,偏离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粉碎“四人帮”以后,全国百废待兴,邓小平首先着重解决党的思想路线这一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首先,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既涉及基本理论问题,又涉及建设任务和管理问题,这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问题。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基本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内涵十分丰富,涉及经济社会各个领域,涵盖社会建设各个方面,其基本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本质属性。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努力构建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改革开放,坚持民主法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着眼于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一起,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统一部署、整体推进。 二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理论。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社会建设的重点。提髙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社会主义事业是代表最广大人民 根本利益的事业,社会主义民生事业是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事业。要 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最大限度地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 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三是实现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理论。在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是马 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和基本观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社会公平正义,就是 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人民的合法权益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要在全体人民共 同奋斗、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加紧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 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法律和制度体系,努 力营造好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社会公平正义的核心 是权利公平、机会公平和规则公平,其中权利公平是基础机会好是前提,规则公 平是保障,三者相辅相成,构成一个完整的现代社会公平正义体系。在经济发展 的基础上夯实社会公平正义的物质基础,在推进民主政治建设中维护和实现社会 公平正义,在公民意识教育中树立公平正观念’营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 四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理论。城乡协调发展是社会建的基础,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城镇居民和农民的关系逐步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努力实现城乡共同繁荣。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规律的认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和共同发展。 五是兼顾不同阶层利益的理论。兼顾不同阶层利益是社会建设的关键。在中国,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以及广大农民,始终是推动中国先进生产力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在社会变革中出现的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

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社会和谐的本质是实践的对立面统一,即人类世界发展中真、善、美的统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本质,体现为它是中国共产党人治国理想和治国结果、治国方略和治国机制、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的统一。新世纪初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彰显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性特征,表征着它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思想内容。 一、构建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一)、构建和谐社会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理想社会的构想,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指明了方向。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恩格斯认为:社会主义“不仅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这是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飞跃”。列宁面对小农占多数人口的社会现实,一方面强调要建设比资产阶级民主“更高类型的民主制”,另一方面通过实施以发展市场经济为主要特征的“新经济政策”。“靠个人利益,靠同个人利益的结合,靠经济核算’,建立起向共产主义过渡的“牢固的桥梁”。同时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注意把社会和谐同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联系起来进行思考和探索。毛泽东曾明确提出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充分调动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因素,最大限度地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认为这是社会主义社会必须牢牢把握的政治生活主题。反复强调要把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在全社会“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以利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邓小平在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实践的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论,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

中国现代化四个主题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现代化实践的四个主题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胡正豪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理论成果,和任何新的思想、学说一样,必须首先从已有的中外思想材料出发,但是它的根源却深藏在以物质的经济的事实为基础的实际生活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原则一脉相承,并不是因为它发现或表现了某种“不依赖于时间、空间和人类历史发展的绝对真理(恩格斯语)”,而是在于它始终置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的现实基础之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索者、创立者的现实生活和实践基础就是中国的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父——邓小平,基于对20世纪下半叶人类和世界各国以科技为动力的现代化发展潮流以及中国在其中地位的真切感受,从一开始就旗帜鲜明地宣布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中国最大的政治”、“全国人民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决定祖国命运的千秋大业”等。从中共十二大起,邓小平在不同场合反复地强调实现现代化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同一性和联动性。邓小平通过论证社会主义必须建立在现代化基础上,中国必须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实现四个现代化,科学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理论,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为了进一步说明中国现代化自始至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基础和本质内涵,本文拟从中国现代化的后发型特点和历史阶段、发展主题入手,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内核、政治前提、经济基础和社会体系等选择、建设的现实矛盾与时代背景,从而使我们有可能在现代化的视域中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而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之间、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之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现实关系。 一、文化创新主题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内核的选择与自觉 现代化是世界各国发展进步的共同趋势。作为后发大国,中国现代化所经历的历史阶段和所要完成的发展主题与先发国家相类似,但是在所面临的矛盾性质和解决路径的选择上,有着后发型现代化的特殊规律。沿着历史的踪迹,我们可以发现自19世纪中叶欧美列强入侵、处于农业文明时代的中华民族遭到工业文明的严峻挑战以来,中国的现代化先后经历并依次实现“文化创新”、“政治立国”、“经济转型”等不同的历史阶段和发展主题,并从21世纪开始进入完成现代化“社会整合”历史主题的新阶段。 “文化创新”,既是中国现代化发展的第一个历史阶段,更是贯穿于现代化全过程的发展主题之一。它是任何民族走向现代化的心理精神准备,是社会面对新旧文化冲突时所必须做出的选择。新旧文化冲突起源于传统社会遭到现代性倡导者的挑战,后者代表新的生产方式和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越性

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模式相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何在并谈谈你对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看法。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不仅能从理论上阐释,还得到实践的充分印证。通过各方面的观察和对比可以看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模式相比,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确实有无比的优越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主要体现在政治体制上的优越性,我们是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协商的政治体制,这种体制保证了政治稳定、思想稳定、经济稳定以及文化稳定。 (一)政治稳定: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优越性,当然这中国特色很关键,我国目前是一党专政,但国家最高领导人最多也只能任期两届,经济上只要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就行,这就是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执政党永远是共产党,党派之争没有了,人民就不要花心思进行政党斗争,不要因为党派之间为争执政地位互相拆台,勾心斗角,搞各类各样的阴谋,这样强化了执政能力。 (二)思想稳定:我们所坚持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为我们指明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方向,目标明确了,思想也就统一了。我们奋斗的目标就是把我们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国人民一条心,我们可以动用一切社会资源进行宣传教育,确保全国人民的思想统一到这个层面上来,通过开展各种全国性的学习活动比如“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等学习活动来实现思想统一的目标,这样既能提高全民理论素质又能统一全民思想,像这种大规模全方位全民学习活动在多党制的资本主义国家是不可想象的,是根本做不到的。思想稳定社会才能稳定,社会稳定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这样就能不断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发展,全国人民就能同心同德,奋发图强,艰苦奋斗,就能够克服前进中的任何困难,把我们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