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欧美六朝文学研究管窥

欧美六朝文学研究管窥

欧美六朝文学研究管窥
欧美六朝文学研究管窥

第21卷第1期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 ol. 21 No.1

欧美六朝文学研究管窥

程章灿

(南京大学文学院,江苏南京 210093)

摘要:欧美汉学界对中国六朝文学关注颇多,其研究成果与观念方法也有不少值得中国学者参考。尤其是近二十年来,欧美学者在六朝文学研究方面的成果更加令人瞩目,有新意的论著颇多,其中某些对于六朝历史文化的研究成果,也有助于推动六朝文学的研究。本文择要介绍其观点,并指出,欧美学者在六朝文学研究中的一些思路与方法成果仍有待我们总结和借鉴。

关键词:汉学;六朝;文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46(2008)01-01-05

研究六朝文学自然不能脱离这一时期的历史和文化,但历史文化涉及面很广,我个人的专业兴趣基本上只限于六朝文学,即使对于六朝文学,个人的理解与研究也十分有限。虽然这些年来比较留意国外汉学界的研究动态,较多地关心海外汉学界的研究成果,但我的视野毕竟是相当狭窄的,我的了解必定是很不全面的。因此,我只好将题目“损之又损”,将范围缩小到欧美的六朝文学研究,并以近二十年的研究成果为主,兼及与其相关的六朝历史文化研究,即使这样,也难免挂一漏万,聊为管窥而已。

六朝文学的研究,在国外汉学界一直是一个引人注目的领域。由于学术观念与学术传统的不同,国外汉学界对于中国学术界习惯上称为“魏晋南北朝”、“六朝”的这一历史时期,除了沿用中国学术界的提法之外,通常还有其特有的一些提法。日本汉学界习惯使用的有“中古”、“中世”等名词,“中世”实际上包括六朝隋唐,例如谷川道雄《中国中世社会与共同体》(马彪译,中华书局,2002),近年来在中国学术界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使用。这种提法其实来自西方,与欧美学术传统有相当大的联系。西方史学中早就有“中世纪”或者“中古”的称法。对于中国的六朝时期,欧美汉学界习惯上或者称为the middle ages,那一般是包括隋唐在内的,与谷川道雄的“中世”相同;或者称为early medieval China,所谓early,就只包括六朝隋唐的前半段——六朝。通过海外汉学成果的译介,这些术语概念也逐渐影响了中国学者的观念思维。the middle ages或者early medieval China,这两个西文名词实在要译成中文,只好勉强说与“中古”相等,而不是完全相等的对应体(counterpart),在其不完全对等的因素当中,正好体现了西方语言及学术语境的不同。这些术语是欧美汉学术语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可以说深深扎根于欧美汉学的传统土壤之中,并且体现了欧美汉学的某些历时悠久的传统观念。比如,所谓the middle ages或medieval China,其前提是将中国历史与西方历史比附或类比;在此基础上,他们进而将中国历史划分为早(early)、中(middle/medieval)、晚(late)诸时段,与early medieval China相对应的还有early China(早期中国),那是相当于我们习惯所称的“先秦”或者“先秦两汉”,还有所谓imperial China(帝制中国),基本上是指秦朝以后。这些术语各有所指,实际上都体现了欧美学界特有的中国历史分期观念。

这个话题牵涉面广,本文没有办法充分展开。我在这里提出这个话题,是为了将其作为一个引子,从这个话题过渡到一个组织和一个刊物。实际上,Early Medieval China是一本专业学术刊物的名称,以英文出版,其中文标题为《中国中古研究》,它是由美国的中国中古研究会(The Early Medieval China Group,Inc.)编辑出版的,至今已出版12期。这个学会是美国亚洲学会(the Association of Asian Studies,简称

收稿日期:2007-11-03

作者简介:程章灿(1963-),男,福建闽侯人,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及海外汉学的研究。

基金项目:南京大学国家985工程“汉语言文学与民族认同”创新基地项目成果。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

AAS)下面的分支机构,它成立于1986年,常设会址在佛罗里达大学(University of Florida),目前负责这个刊物日常工作的是陈纳德和陈香梅之女、六朝研究学者陈美丽(Cynthia L.Chennault)教授。这个学会虽然是以美国为基地,实际上它是面向整个欧美汉学界的。刊物上发表有关论文、书评,报道相关的研究信息。凡有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各个方面的研究,皆在其刊发范围之内;也兼发一些后汉、隋及初唐的研究论文。学会定期开会,学者定期聚集,相互交流,沟通信息。在这个刊物的网址(https://www.wendangku.net/doc/516510646.html,/ isd/locations/ssh/eastasian/wjnbc.htm)上,我们可以相当方便地了解国外尤其是欧美学者在魏晋南北朝研究方面的论著文献目录以及其他一些相关的学术信息。

为Early Medieval China题写中文刊名的是美籍华裔学者、匹兹堡大学教授王伊同(1914-)。作为老一辈魏晋南北朝史研究专家,早在20世纪40年代,王伊同就以金陵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出版的一部《五朝门第》而在魏晋南北朝史研究领域闻名遐迩。后来,他出国留学,在哈佛大学取得博士学位。他毕生从事魏晋南北朝研究,以历史为主,兼及文学,不仅写有关于阮籍《咏怀》诗、哀诔文等的文学论文,1984年还在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六朝文史名著《洛阳伽蓝记》的英译本。他是《剑桥中国史》南朝卷的撰稿人,也是美国汉学界魏晋南北朝史领域的权威学者之一。1988年,台湾艺文印书馆曾将其中英文论文结集出版,题为《王伊同论文集》。从此集的英文书名Where Literature and History Converge—— Selected Articles and Essays of Wang Yi-tung中,我们可以看到王伊同学术研究融汇文史的鲜明特色。

与王伊同同辈的美国学者、在六朝研究方面与王伊同齐名美国汉学界的是马瑞志(Richard B.Mather,1913-)。他一生专注于六朝文史的研究,出版了许多值得称道、至今仍常为人称引的论文,在六朝宗教文化与文学、永明文学尤其是沈约、王融、谢朓等人诗歌的研究中,堪称功力深湛。他特别关注佛教对六朝文学艺术的影响,他关于谢灵运诗歌与佛教风景、孙绰《游天台山赋》以及王巾《头陀寺碑文》的论文,都在学术界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但他最负盛名的研究成果却是英译本《世说新语》(Shi-Shuo Hsin-yu :A New Account of Tales of the World, University of Minnesoda, 1976)。此书不仅翻译了《世说新语》原文,还翻译了刘孝标注,洋洋洒洒,密行小字,达700多页,可以称为美国六朝文学研究的一部巨著。此外,近年关于《世说新语》最重要的成果,应数钱南秀所著《中古中国之精神与自我:〈世说新语〉及其遗产》(Spirit and Self in Medieval China:The Shih shuo hsin yu and its Legacy,夏威夷大学出版社,2001),该书不仅探讨了《世说新语》的叙述艺术和文化内涵,更追踪了《世说》体在后代及海外的诸多流裔,从而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丰富了《世说新语》作为世界文学与文化遗产的意义。

欧美汉学界特别注意中国经典名著的研究,译注是经典名著研究的第一步,传统上向来为学者重视。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主持柏克莱加州大学(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汉学研究班的著名汉学家卜弼德(Peter Boodberg,1903-1972)曾经组织过一套《中国中古史译丛》(Chinese Dynastic Histories Translations),由加州大学出版社出版。其体例前为概述,正文有译有注,注即是研究,最后附录原文。这套丛书后来出版了十种,最有规模效应。其中包括陈世骧(1912-1971)译注《晋书?顾恺之传》、古德利奇(Chauncey S.Goodrich1920-)译注《周书?苏绰传》、卡洛尔(Thomas D. Carroll)译注《晋书?吐谷浑传》、米勒(Roy Andrew Miller,1924-)译注《周书?西域各国传》(《周书?异域传下》)、马瑞志译注《晋书?吕光传》、丁爱博(Albert V.Dien,1927- )译注《周书?宇文护传》、罗杰斯(Michael C.Rogers,1923-)《晋书?苻坚载记》等。这套《中国中古史译丛》所译注的都是正史中的传记,而译者大多是卜弼德的学生。在某种程度上,这种译注有点类似中国传统学术中的笺注体。经过这一套严格的学术训炼,这些译者后来大多成为活跃在美国汉学界第一线的知名学者。其中,丁爱博任教于斯坦福大学,马瑞志执教于明尼苏达大学,都成为在六朝文学研究领域卓然有成的学者。同时,耶鲁大学的傅汉思教授(Hans H.Frankel,1916-)还为自三国迄五代史传的西方译作编了一个很详细的目录,名为《中国中古史译文目录》(Catalogue of Translations from the Chinese Dynastic Histories for the Period 220-960)。

耶鲁大学可以是美国汉学界研究六朝文史的据点之一。傅汉思教授曾有论文研究乐府诗、《孔雀东南飞》及曹植诗,还有著作《中国诗选译随谈》(The Flowering Plum and the Palace Lady: Interpretations of Chinese Poetry,Yale University Press,1976)。此书对中国古代诗歌按其主题、风格与体裁进行分门别类,选择有代表性的名篇进行英译解读。此书现在已经成为英语世界了解中国古诗的重要著作之一,其中包括

程章灿:欧美六朝文学研究管窥

不少汉魏六朝诗。目前执教于耶鲁大学的孙康宜教授在六朝文学研究方面也早有建树。孙康宜(1944-)的《六朝诗歌》(Six Dynasties Poetr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6)共五章,以重新定义抒情模式的陶潜、开创新的描写模式的谢灵运、寻求自我表达的鲍照、风景描写内转的谢朓、诗人中之诗人的庾信等五家为六朝诗歌之代表,分别设立专章予以论述。该书已有中文本(《抒情与描写:六朝诗概论》,钟振振译,郑州:大象出版社,2002)。而曾经执教于耶鲁大学的康达维教授(David Knechtages,1943-),现在任教于西雅图华盛顿大学,曾任美国东方学会学会(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会长,现在已经成为美国中国文学研究界的元老级人物。三十多年来,他培养了一大批致力于中国中古文史研究的弟子,分布于美国各大学乃至世界各地,如现任教于Swarthmore College的柏士隐(Alan J.Berkowitz)教授、任教于亚利桑那大学的高德耀(Robert Joe Cutter)教授、任教于俄勒冈大学的司马德琳(Madeline K.Spring)教授,等等。他本人致力于汉魏六朝辞赋、六朝文学与宫廷贵族文化研究,成果丰硕。他最为人称道的工作则是以英文翻译《文选》,目前已在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三卷。近几年,除了继续从事《文选》英译的工作之外,他还出版了一部专著《早期中国的宫廷文化与文学》(Court Culture and Literature in Early China,Ashgate,2002),汉魏六朝是此书所关注的重点。

在六朝文学研究方面,不能不提哈佛大学。在老一辈美国汉学家中,哈佛大学的海陶玮(James Robert Hightower,1915-2006)教授是较早专门从事中国文学研究的一位。在六朝文学方面,他是陶渊明研究的专家,有论著研究陶渊明的诗赋及其用典,也有论文讨论庾信的《拟咏怀二十七首》,都发表在《哈佛亚洲研究学报》(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上。除了已故的海陶玮教授之外,现在任教该校的著名学者宇文所安(Stephen Owen,1946-)教授以唐诗研究闻名于世,近年来又上溯汉魏六朝文学,陆续推出新的成果。2006年,他在哈佛大学亚洲研究中心出版了《中国早期诗歌之成立》(The Making of Early Chinese Poetry),从主题、类型、语法、诗与历史、诗与音乐等角度,探索魏晋南北朝至唐代的诗歌,提出了颇多富于启示性的看法。他的夫人、同样任教于哈佛大学的田晓菲教授,2005年在华盛顿大学出版社出版专著《尘几录:陶渊明与手钞本文化研究》(The Record of Dusty Table: Tao Yuanming and the Manuscript Culture)。2007年,此书中文版已由中华书局出版。在欧美汉学界,陶渊明一直是学者关注的热点之一,除了早年的海陶玮、侯思孟、傅汉思等人的论著外,近年又有田菱(Wendy Schwartz)、邝龑子及田晓菲的论著出现。田晓菲运用手钞本文化的理论,通过考察陶诗文本流传的历史与机制,追踪陶渊明的文学史和文化史形象如何在漫长的世代中逐步形成的过程,指出读者不仅体验作者,而且根据自己对文本的阐释和文化想象塑造了作者的形象。此外,田晓菲在《哈佛亚洲研究学报》(HJAS,65.1,2005)上发表的《幻觉与阐释:梁代宫廷文学中关于“看”的新诗学》(Illusion and Illumination: A New Poetics of Seeing in Liang Dynasty Court Literature)视野颇新,也颇值得一读。

除了学者专著、学刊论文之外,在会议论文集或专题论文集中,也有一些是比较集中论述六朝文学的。例如在林顺夫(密西根大学)和宇文所安主编的专题论文集《抒情之声的生机:东汉到唐代的诗歌》(The Vitality of the Lyric V oice: ‘Shih’ Poetry from the Late Han to the T'ang.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6)中,就有多篇讨论汉魏六朝诗歌形式、主题与类型的论文。又如在周策纵主编的《文林》(Wen-lin,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1968)中,也有白牧之(Bruce E.Brooks)和卫德明(Hellmut Wilhelm)研究《诗品》的论文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近几年先后出版的两本纪念论文集。《中古中国研究》(Early Medieval China)第10-11卷合刊,上下两册,是康达维教授六十寿辰纪念专号,收入康达维《〈文选〉研究》、高德耀《告别:中古中国诔文的转变》、雷久密《〈文选〉中的岁暮母题新探》、J.Michel Farmer《论张华〈女史箴〉之创作》、柏士隐《论王僧达〈祭颜光禄文〉》、宇文所安《贬谪中秘书丞:谢灵运书卷化的写景》、柯睿(Paul Kroll)《蜀道:从张载到李白》、司马德琳《重辑王敬伯故事》、Scott Pearce《荀济奔魏之行考》等论文,基本上都与六朝文学有关,又大多是针对具体作品并且注重文化背景的研究。另一本是纪念马瑞志和侯思孟两位先生的论文集《早期中古文学与文化史研究》(Studies in Early Medieval Chinese Literature and Cultural History),此书由康达维和柯睿教授主编,美国唐研究学会2003年出版。书前介绍马、侯两位的学术成就,并附其论著目录,所收十篇皆为六朝文学与文化研究的论文:高德耀《曹植七步诗真伪考》、康达维《柑或南金:西晋文学中的地域认同》、柏士隐《论西晋招隐诗》、雷久密《论陆机的拟古诗》、柯睿《论紫微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

夫人之神歌》、Audrey Spiro《寻找顾恺之》、钱南秀《从〈世说新语〉看魏晋人物品评中妇女的作用》、苏瑞隆《府主对鲍照诗歌的影响》、陈美丽《南齐时代之咏物诗与府主》、丁爱博《魏澹与〈魏书〉之史学》,论题有新有旧,但切入角度都颇为新颖。

欧洲汉学有着比美国更为悠久的传统,在六朝研究方面也有一些相当杰出的学者和不容忽视的研究成果。学者们继承欧洲汉学的传统,重视语文学修养,同时也能从不同的文化视点,或从文化比较的角度来观察六朝时代的中国。法国的侯思孟(Donald Holzman,1926-)、桀溺(Jean-Pierre Dieny)以及德国的瓦格纳(Rudolf G.Wagner,1941-)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侯思孟和桀溺的研究都偏重于六朝时代的诗歌。桀溺《牧女与蚕娘——论一个中国文学的题材》早被认为是中西诗歌比较研究的典范之作;《七哀——关于署名曹植的所谓本辞与晋乐所奏两首乐府诗的研究》,则是探讨以“七哀”为题的乐府诗与文人拟作的关系。二文并有中文译本,见钱林森编《牧女与蚕娘——法国汉学家论中国古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阅读王粲》本来是桀溺为美国学者缪文杰(Ronald C. Miao)所著《王粲生平及其创作:中国中古诗歌研究》一书所写的书评;而《云之诗学纲要》则是在德国学者马莉雅?罗厄《陶渊明诗歌创作中云的主题》一文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探讨的结果,作者详细考察了从《诗经》到六朝这一漫长诗歌史过程中云的意象的发展演变,颇有新意。这两篇论文亦有中译本,见于《欧洲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名家十年文选》(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

侯思孟无疑是近五十年欧美六朝文学尤其是六朝诗歌研究最为重要的学者之一。他在欧洲和美国、以英语和法语撰写并出版了颇为可观的六朝文学研究论著。他的《嵇康的生平与思想作品》(La vie et la pensee de Hi K'ang(223-262). Leiden: E.J. Brill, 1957)和《诗歌与政治:阮籍的生平与作品》(Poetry and Politics:the Life and Works of Juan Chi,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6),联袂而出,自成系列,为他在欧美汉学界奠定了地位。他善于从宗教文化和神仙思想的角度来挖掘六朝诗歌的内涵。他的论文《神弦歌:中国5世纪的通俗宗教诗歌》以及《曹植的神仙思想》已被译为中文,载《欧洲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名家十年文选》。其专著《中古中国的神仙、节日与诗歌》(Immortals, Festivals and Poetry in Medieval China. Ashgate,1998)就反映了这样的研究思路。此外,他对六朝诗歌的研究成果,还集中体现在1998年出版的《中国文学从古代到中古的演进》(Chinese Literature in Transition from Antiquity to the Middle Ages. Ashgate, 1998)一书中。该书不仅包括他从若干专题角度析论山水诗之形成过程的长篇论文《山水欣赏:汉魏六朝山水诗之诞生》(Landscape Appreciation in Ancient and Early Medieval China : the Birth of Landscape Poetry),还收录了几篇研究六朝诗学的论文,涉及早期五言诗、阮籍四言诗之真伪以及三世纪初的文学批评等。

现任教于德国海德堡大学的瓦格纳教授对于古代中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他对魏晋玄学、王弼《老子注》都曾钻研过。他在《通报》(T’oung Pao,vol.LIX,1973)上发表的长篇论文《中古生活风尚与服食》(Lebensstil und Drogen Im Chinesischen Mittelalter),出入六朝文化、文学、社会史等诸领域,资料翔实,功夫深厚,堪称是继鲁迅、余嘉锡、王瑶之后有关这一课题的最为详尽的研究、最为重要的成果,也应该引起六朝文学研究者的注意。

在六朝文学批评方面,陈世骧英译《文赋》和施友忠英译《文心雕龙》皆已久负盛名,宇文所安《中国文学思想读本》(Readings in Chinese Literary Thought)中也选录了《典论?论文》、《文赋》及《文心雕龙》的部分章节。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的傅熊(Berhard Fuhrer)致力于《诗品》研究多年。他最近发表的《从钟嵘著作中体现的〈周易〉影响看其教育背景》(Glimpse into Zhong Hong’s Educational Background, with Remarks on Manifestations of the Zhouyi in his Writings,BSOAS,V ol.67),从钟氏家学、太学中的《周易》学及钟氏著作中的《周易》影响三方面展开论述,在张伯伟教授《钟嵘诗品研究》的基础上有某些新的开拓。2004年,夏威夷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蔡宗齐主编《中国美学:六朝的文学秩序、艺术与宇宙》(Chinese Aesthetics: The Ordering of Literature, the Arts, and the Universe in the Six Dynasties),则着重在美学与文学思想方面的研究。

除了《世说新语》之外,欧美学者对六朝志怪小说也很感兴趣。1941年,卜德(Derk Bodde)发表于《哈佛亚洲研究学报》第6卷上的《干宝及其〈搜神记〉》是较早关注六朝志怪小说的论文。Robert F.Campany 是这一方面的研究专家,他曾发表论文《中古时代的起死回生故事》(Journal of Chinese Religions,1990:

程章灿:欧美六朝文学研究管窥

18),1996年在纽约州立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专书《中古时代的志怪》(Strange Writing : Anomaly Accounts in Early Medieval China),也颇为厚重。除前文已叙及者外,近期的论文还有《华裔学志》第52卷(2004)上Chen Jue的论文《〈古镜记〉中的历史与小说》(History and Fiction in the Gujing ji,Record of an Ancient Mirror)。此外,威斯康辛大学倪豪士(William H.Nienhauser)教授《再论〈西京杂记〉的作者》(Once again, the authorship of the Hsi-ching tsa-chi,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1978:98),也颇有参考价值。

1929年,陈寅恪先生在写给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生的诗中写道:“群趋东邻受国史,神州士夫羞欲死。”陈寅恪先生此语所说的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是当时激于民族大义而发。事实上,陈寅恪先生本人不仅留学东洋,而且留学西洋,虽然未必是“受国史”,但西洋东方学的学术传统确实给他的学术研究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从而使他的学术超越了乾隆学术,而别开生面,焕然一新。就学论学,海外汉学只要有合理可取之处,只要能够有助我们开阔视野、开拓思维,那么,无论东邻之学,还是西邻之学,都值得我们去借鉴、吸收、学习。例如,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欧洲汉学家对于中国道教的研究远远领先于国内学者,侯思孟吸取这些成果并将其应用到诗歌文学的研究中,思路之更新也早于中国学者。康达维关于西晋人的地域认同、Charles Holcombe关于南朝人的中国认同等提法及其思考,显然是很有借鉴价值的。1994年,Charles Holcombe在夏威夷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在汉代的阴影下:南朝初期的文士思想与社会》( In the Shadow of the Han: Literati Thought and Society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Southern Dynasties),1998年,吴伏生在纽约州立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衰世诗学:南朝诗与晚唐诗》(The poetics of decadence: Chinese Poetry of the Southern Dynasties and Late Tang periods)。二书不约而同地将某一时代作为整体,与另一时代进行比较,发现其中的联系与异同,以新的视角获得新的历史认识。同时,欧美学者也很重视世家大族与六朝文学文化的关系,并在研究中引入社会学等观念方法,不仅开阔了六朝史的研究视野,而且对于深化六朝世族与文学研究也很有启发。近年来,越来越多国外学者的研究论著被翻译介绍到中国来,从单篇论文、专书到系列丛书,从不成系统的随意的介绍,到某一专业领域成果的集中系统的译介,形势喜人。就六朝文化研究领域来说,我以为,国外学者也有很多成果值得我们译介,值得我们借鉴,如果能够编辑出版一部六朝文化研究的译文集,撷英荟萃,它将有益于我们研究工作的深化和拓展,应该是无可置疑的。

(责任编辑:张叔宁)On American and European Scholars’ Research into the Literature

of the Six Dynasties

Cheng Zhangcan

Abstract: American and European scholars have paid much attention to the research into the Chinese literature of the Six Dynasties.Their publications and the methodology embodied in these works were instructive and valuable to their Chinese colleagues. In the part twenty years, European and American scholars have mad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in the study of the Six Dynasties, some of which are full of new ideas and will help to further the research into the literature of the Six Dynasties.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ir main viewpoints and points out that European and American scholars’ line of thinking and achievements are to be summed up and drawn on.

Key words: sinology;Six Dynasties;literature;research

汉魏六朝文学思考题

汉魏六朝文学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1、体物大赋 2、汉赋四大家 3、纪传体 4、《史记》的互见法 5、《汉书》 6、《古诗十九首》 7、建安七子 8、建安风骨 9、左思风力10、潘陆11、玄言诗12、颜谢 13、田园诗14、《文心雕龙》15、《水经注》16、《诗品》 17、徐庾体18、《玉台新咏》19、永明体20、《世说新语》 21、宫体诗22、骈文23、志怪小说24、志人小说 二、简答题 1、简述汉赋发展的三个阶段 2、枚乘《七发》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3、《史记》与《汉书》的不同。 4、以《项羽本纪》为例,说明《史记》塑造人物形象主要运用了哪些艺术方法和手段。 5、汉乐府诗有哪些艺术成就。 6、阮籍《咏怀诗》(八十二首)在文学史上有着怎样的特殊地位? 7、《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 8、简述谢灵运与谢眺山水诗的不同特点 9、简析《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说明陶渊明诗的风格特色。 10、简述陶渊明的词赋、散文创作。 11、鲍照乐府诗在文学史上有着哪些特殊的贡献? 12、简述“永明体”新体诗的主要特点及其代表诗人。 13、以江淹《别赋》为例具体分析骈赋的形式特点。 14、简析《搜神记·干将莫邪》的思想性和艺术成就 15、简述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的发展情况。 三、举例论述题 1、举例论述《史记》的文学成就。 2、班固评述司马迁撰《史记》“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试加诠释与简要评价,并举例说明此种写作原则在《史记》中的体现。 3、举例论述《孔雀东南飞》中焦刘二人在反抗封建礼教时的异同之处。 4、试比较三曹诗歌创作的不同。 5、举例论陶渊明诗歌的艺术成就。 6、说明陶渊明田园诗的主要内容。 7、南朝民歌语言运用上的最突出特点是什么?试举一例说明之。 8、举例论述谢眺山水诗的艺术成就。 9、举例论述《世说新语》的艺术成就。 四、作品 《项羽本纪》《上邪》《孔雀东南飞》《行行重行行》《迢迢牵牛星》《归去来兮辞》《蒿里行》《短歌行》《东临碣石》《神龟虽寿》《燕歌行》《白马篇》《郁郁涧底松》《少无适俗韵》《结庐在人境》《种豆南山下》《野外罕人事》《精卫衔微木》《登池上楼》《对案不能食》《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西洲曲》《敕勒歌》

中国古代文学史笔记整理

先秦文学 上古传说文学 神话基本特性: 1、神话都就是想象的或幻想的。 2、神话就是远古人类对所观察与经历的自然界或社会现象的解释与说明。 3、神话反映了远古人类解释自然并征服自然的愿望。 4、神话只能产生在史前的远古时代。 我国神话系统 (一)创世神话《开天辟地》、《女娲造人》 (二)自然灾害神话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后羿射日 (三)战争神话皇帝大战蚩尤 神话主要特征: 1、无论就是战胜自然力为主的神话,还就是战胜人间罪恶为主的神话,都紧紧围绕着人都生存这个主题。 2、神话中的人物都充满着昂扬的斗志,神异的能力与英雄气概。 3、不论就是哪一类神话都熔铸着浓烈的情感,塑造了鲜明的形象,表现出丰富的想象力。 神话对后世文学发展的影响: 1、神话的艺术规则为为后世文学的发展提示了方向。 2、丰富多彩的神话作品,成为后世文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题材源泉。 《诗经》 《诗经》的社会人生内涵: 1、婚恋诗 2、抒发多种人生感慨的诗 3、政治讽喻诗 4、史诗及其她

《诗经》的文学成就: 1、抒情与写实的统一 2、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3、四言诗的典范 4、章法结构(重章复沓)与语言特色(质朴畅达,词汇丰富,双声叠韵连绵词与叠字的大量运用) 先秦散文 我国古代第一部历史文集就是《尚书》,它以记言为主。 《左传》的叙事艺术: 它就是春秋时期最具文学色彩的历史散文,其文学色彩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富有文学表现力的剪裁功夫 2、采用全知叙事视角 《左传》的写人艺术: 叙写历史时注重刻画人物,许多人物形象都性格鲜明。 1、以言语,行为表现人物性格特征 2、把人物置于矛盾冲突的环境中营造 《左传》的辞令艺术“ 《国语》,我国第一部国别史。约前1000年到前440年 《战国策》铺排纵姿的文学特色: 1、铺张辩丽,夸饰恣肆的风格 2、把握对方心理,循循善诱,以情理服人 3、引譬设喻,善用寓言

魏晋南北朝文学试题

魏晋南北朝文学试题 一、填空题 1、建安七子中年辈最长者为(),其创作“体气高妙,有过人者,”书信体散文写得最。七子中文学成就最高者王粲,其代表作为(《》)二首。 2、(),谥魏文帝,有《魏文帝集》,其成就在诗歌上,价值最高的是现存最为完整的()《燕歌行》。 3、在汉魏六朝文学中,有两对文学兄妹的创作很有名,他(她)们分别是()、()与鲍照、鲍令晖。 4、曹丕,谥魏文帝,有(《》),其成就在诗歌上,价值最高的是现存最为完整的七言诗(《》)。 5、西晋文学家为一傅、一张、三张、两陆、两潘、一左。其中成就最高的是潘岳、()和()。 6、汉魏六朝在文学史上有两对文学夫妇,分别为()、()与秦嘉、徐淑。 7、王羲之和谢安,两人的散文创作,应该说是各有其特点,前者世称王右军,有(《》),后者有书信体散文(《》)。 8、汉魏六朝在文学史上有两对文学夫妇,他(她)们分别为司马相如、卓文君与()、()。 7、建安七子年辈最长者为(),其创作“体气高妙,有过人者。”书信体散文写得最好,代表作为《与曹公论盛孝章书》。七子中文学成就最高者(),有《王粲集》,其代表作为《七哀诗》二首。 8、在中国诗歌史上,向来有魏代三祖之说,指的是魏武帝()、魏文帝()和明帝。 9、()和(),两人的散文,各有其特点,前者世称王右军,有《兰亭集序》,后者有书信体散文《与支遁书》。 10、()的《自悼赋》是一篇由女子所写的伤悼自己命运的赋。其赋的前半部分叙进宫遭弃的过程,后半部抒写藏于自己内心的痛苦。在文学史上开了自悼的先例,其后有左芬的《离思赋》,还有江采蘋的(《》)。 11、正始文学的代表作家是阮籍和(),前者在诗歌方面的代表作为《咏怀诗》八十二首,后者代表作是散文名篇(《》)。 12、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不仅()写得好,其辞赋与散文也写得有特色,最为有名的是《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 13、南北朝时的北方文人,()创作了《水经注》,()创作了《洛阳伽蓝记》。 35、西汉最有名的散体大赋是(),其创作流传至今的计有六篇赋,那就是(《》)、《上林赋》、《长门赋》、《美人赋》、《大人赋》、《哀二世赋》。 14、东晋田园诗人(),不仅田园诗写得好,其辞赋与散文也写得有特色,最为有名的是(《》)、《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 15、南北朝时,由南朝而入北朝的文人中,在创作上成就最高当推()与()。 16、南朝文学,是以新变为主要特征的,最突出的表现是诗歌的()的骈文的盛行。诗歌格律化有()的“四声八病”说,骈文盛行有以萧纲为中心的文学集团 17、()的(《》)是我国现在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收录上起周秦下迄梁代的一百三十余位

最新.尔雅中国现代文学名家名作课后题答案

1.1 鲁迅的《呐喊》《彷徨》(一):《呐喊》《彷徨》的底色和基调 1.《祝福》收录在《彷徨》第一篇 2.《狂人日记》的作者是鲁迅 3.《呐喊》《彷徨》的取材与写作意向是:D A 对封建制度和伦理道德的批判与揭露 B、对辛亥革命历史经验的总结及提出改造国民性的问题 C、对知识分子道路和命运的探索 D、以上都是 4.《彷徨》是鲁迅的短篇小说集,共11 篇。 1.2 鲁迅的《呐喊》《彷徨》(二):《呐喊》《彷徨》的取材与写作意象 1鲁迅创作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 A、《狂人日记》 B、《孔乙己》 C、《祝福》 D 、《故乡》 我的答案:A 2华老栓是下列那篇小说的主人公?() -可编辑修改-

A、《狂人日 记》 B、《孔乙己》 C、《祝福》 D、《药》 我的答案:D 3《药》采用了双线交错的结构,直指国民劣根性。V 4《狂人日记》表现了对封建制度和封建伦理道德的批判和揭露。V 1.3 鲁迅的《呐喊》《彷徨》(三):鲁迅小说的艺术格局和语言创新 1从结构上看,《呐喊》《彷徨》有三分之二均采用了()结构。 A、草蛇灰线 B、双线交错 C、横截面 D、意识流 我的答案:C 2下列选项中采取仿传记体形式的是()。 A、《故乡》 B、《阿Q正传》 -可编辑修改-

C、《祝福》 D、《药》 我的答案:B 3鲁迅的小说创作是清醒的开放型现实主义。V 4鲁迅对《红楼梦》的评价甚高,认为《红楼梦》敢于如实描写,并无伪饰。V 1.4 鲁迅的《呐喊》《彷徨》(四):鲁迅小说的风格构成 1有学者认为,()是一篇更多尔雅课程答案,加扣扣3143421517 类诗体,寓言体小说。 A、《伤逝》 B、《阿Q正传》 C、《狂人日记》 D、《药》 我的答案:C 2鲁迅小说的风格是()。 A、剑拔弩张,忧愤深广 B、精粹警拔,自然朴实 C、横眉冷对,忧国忧民 D、怨愤满溢,哀嘶不止 -可编辑修改-

古代文学论文题目(仅供参考)

古代文学论文题目(仅供参考) 1《诗经》分类研究(情诗、思妇诗、离别诗等) 5 亡国之音哀以思——论李煜词 6 柳永词的雅和俗 9 李清照前后期词在情感表达上的不同 10 苏轼、辛弃疾豪放词风的比较 11 论秦观词的艺术特色 12 论黄庭坚的瘦硬诗风 14 《水浒传》主题辨析 19 从李贺诗看其“鬼才”之名 20 简论李商隐的咏史诗 21 李商隐的“无题诗”的艺术特色 24 试论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 25 豪放大师苏轼的婉约词 28 《三言》中爱情作品的反封建倾向 29 《红楼梦》中宝、黛、钗的爱情婚姻悲剧试论 30 《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的女性悲剧 32 论《三国演义》塑造诸葛亮的艺术经验 33 论《三国演义》战争描写的艺术特色 34 论《西游记》的孙悟空形象 35 论《牡丹亭》的杜丽娘形象 36 论“三言二拍”表现的市民生活特色 37 论《桃花扇》的李香君形象 38 论《桃花扇》的结构艺术 40 论《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 43 论苏轼的散文特色 45 从林逋的咏梅诗到姜夔咏梅诗 46 辛弃疾词与南宋理学的关系 47 论元杂剧中的包公形象 48 论《西厢记》中张生的形象 49 论元杂剧中的李逵形象 51 《史记》人物传记所体现审美情趣 55 南北朝乐府民歌艺术风格比较 60 魏晋南北朝小说在中国小说史上的地位 61 陶渊明与谢灵运诗歌比较 65 《窦娥冤》的悲剧特征 67 《水浒传》中的女性形象 72 传奇戏的文人化问题 74 商人形象在明清小说的变化及意义 76 李白诗中的仙、侠精神。 78 论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特色 79 论辛弃疾的“以文为词” 80 论韩愈的“以文为诗”。

袁行霈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史练习试题和答案集锦2

汉魏六朝文学 试题部分: 一、填空 1.吕不韦门客集体撰写的《____________》成书于秦王政八年(前239),这部著作体系完整,广泛吸收诸子百家的观点,客观上反映了战国末年即将实现国家统一的历史趋势。 2.秦代唯一有作品流传下来的文人是(____________),他的《谏逐客书》铺陈排比,纵横议论,逻辑性强,富有文采。 3.记载秦始皇巡游封禅的刻石铭文多出自(____________)之手,除《琅邪台》铭文外,都是三句一韵的特殊诗体,质实雄壮,对后世碑铭文有影响。 4.文坛在经历了秦代和汉初的沉寂之后,到西汉(____________)时期作家群体再度生成,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生生不已,人才辈出。 5.汉代的官学和私学都以讲授儒家经典(____________)为主,其中就有《诗经》这部文学作品。 6.西汉时期,解读(《》)是一种专门学问,例如武帝时的朱买臣、淮南王刘安都擅长此学,宣帝亦修武帝故事,深推重之。 7.汉宣帝时,宫中曾经用诵读奇文及自己作品的方法为宣帝的太子、亦即后来的元帝治病解闷的方法,这种精神疗法效果明显,不但太子得以康复,而且经他倡导在后宫形成了诵读()的风气。 8.诵读()在汉代是一种高雅的活动,是士人文化素养的标志。 9.因擅长文章辞赋而被录用的著名作家,武帝朝有司马相如、东方朔、枚皋,宣帝朝有王褒,成帝朝有()等。 10.自武帝起,许多高官显宦都参与其间,成为西汉朝廷一大雅事的是创作辞赋,由此形成了向天子()的制度。 11.汉初以招致文士闻名的诸侯王有吴王刘濞、梁孝王刘武、()。 12.西汉武、宣、元、成诸帝都是文学爱好者,其中()还有诗赋传世。 13.淮南王群臣不但著书立说,而且还是一个从事()创作的群体。 14.东汉后期,长期把持政权身居显位的(),大量招纳宾客,东汉许多著名作家都当过他们的幕僚。 15.“妄自菲薄”、“作奸犯科”出自(《》)。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研究

1、在家道中落后,鲁迅“逃异地”“走异路”,()年,来到远离家乡的(),进了新式学堂,开始接受“西学”教育。 2、鲁迅二十年代出版的小说集()与(),以深广的思想内容和卓越的艺术成就,为中国现代小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郭沫若的短篇(),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运用意识流手法创作的小说。 4、在茅盾创作的短篇小说中,有一类作品是他体验了人生以后创作的,如();又一类作品,则是作家为了写小说而去体验人生,如()。 5、屠维岳是茅盾长篇小说()中的人物。 6、巴金的《爱情三部曲》,包括()、()、《电》三个中篇。 7、1923年初,老舍在天津南开中学校刊上发表的短篇习作(),可以说是他的处女作。 8、1951年,老舍被北京市政府授予()的光荣称号。 9、沙子龙是老舍短篇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10、《雷雨》中的()被认为是《雷雨》悲剧结构中最不和谐的一个音符。 11、沈从文于()年离开湘西,独自来到北京,开始了新的人生道路。 12、张天翼1928年11月写的(),标志着他的创作“走向新的路”。 13、赵树理的创作具有即时性、()和()的特征。 14、钱钟书创作的散文集有()。 15、1944年8月,张爱玲第一本小说集()出版。 二、单选题(每题1分,共18分) 1、鲁迅小说中的人物,因接受了新思想而被家乡的群众视为异类、一个“吃洋教”的“新党”是() ①狂人②吕纬甫③魏连殳④涓生 2、()是反映封建科举制度吃人本质的小说。 ①《药》②《白光》③《明天》④《祝福》 3、()是属于鲁迅前期的杂文。 ①《二心集》②《热风》③《三闲集》④《花边文学》 4、郭沫若的诗剧《女神之再生》取材于神话故事() ①凤凰涅槃②天狗吃日③后裔射日④女娲补天 5、在郭沫若抗战时期的历史剧中,不是取材于战国时期史实的历史剧是() ①《屈原》②《南冠草》③《虎符》④《筑》 6、茅盾的第一个短篇小说《创造》写于() ①作者1916年进入商务印书馆工作后不久 ②文学革命初期的1921年 ③大革命失败后的1927年 ④大革命失败后的1928年 7、茅盾《子夜》刻画的“海上寓公”形象是() ①曾沧海②冯云卿③范博文④李玉亭 8、小说()被称为巴金的成名作。 ①《雾》②《可爱的人》③《家》④《灭亡》 9、巴金小说中的(),可以看作《家》中高克定型的延续和发展。 ①枚少爷②姚国栋③杨老三④周伯涛 10、()不属于老舍刻画的“理想国民”形象。 ①李景纯②赵子曰③马威④瑞全

古代文学 整理

元代 元杂剧体例: 通常分为四折一楔子,合为一本。 元杂剧分类: 1、爱情婚姻剧 四大爱情剧:王实甫《西厢记》、关汉卿《拜月亭》、白朴《墙头马上》、郑光祖《倩女离魂》。 大胆的女子与畏怯的男子 大团圆的结局:现实的穷愁潦倒、遭世人鄙薄与白日梦的慰藉 2、公案剧 关汉卿《窦娥冤》《鲁斋郎》、无名氏《陈州粜米》、李潜夫《灰栏记》、孟汉卿《魔合罗》。 《西厢记》的艺术成就: 双线交错(1:一老夫人为一方,代表秩序礼教,压抑人性,张生莺莺红娘为一方,讲求婚恋自由,反抗礼教;2:红娘、莺莺、张生之间的矛盾,由种种顾忌、矛盾、猜疑以及莺莺作为小姐特有的性格造成的矛盾)冲突迭起,情节起伏跌宕不落窠臼。 在作品中出现了多个丰满的人物形象。 在人物思想感情的刻画方面比较细腻深入。 《西厢记》杂剧的语言往往既符合人物性格,又适合舞台演出,在戏剧性和性格化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西厢记》杂剧的语言构成,以当时的民间口语为主体,适量而自然地熔化前人诗词文赋中的语句,形成通晓流畅与秀丽华美相统一的艺术风格。 西厢记的人物形象: 明代 话本小说: 话本,就是说话人说话的底本,它主要包括讲史和小说两大类。前者是用浅近的文言讲述历史上的帝王将相的故事;后者指的是用通行的白话来讲述平凡人的故事。宋代的讲史话本有《五代史平话》、《大宋宣和遗事》、《全相平话五种》等。这些话本以正史为主要依据,但也采入一些传说、异闻等,同时也不免虚构,以增强吸引力。它们的情节往往较曲折,篇幅较长。元明清的历史小说正是由此演变而成的。 鲁迅认为:“说话之事,虽在说话人各运匠心,随时生发,而仍有底本以作凭依,是为‘话本’。”

汉魏六朝文学三题

第26卷第1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1月 Vol. 26 No.1 Journal of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Jan. 2004 ────────── 收稿日期:2003-08-12 作者简介:何宗美(1963-),男,湖南永兴人,唐山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文学与文化研究所所长,文学博士,主要从事中 国古代文学研究和教学,发表过专著《明末清初文人结社研究》等。 - 1 - ?文学研究? 汉魏六朝文学三题 何宗美 (唐山师范学院 中文系,河北 唐山 063000) 摘 要:对“李广愤愧自杀,这是缺乏自知之明的表现”的观点提出异议,客观地揭示李广悲剧的原因;关于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问题,在“官俸说”、“五斗米道说”之后,提出“口粮说”;对《诗品》将曹操列为下品的问题,发挥朱东润先生的观点,对他说提出商榷。 关键词:李广;陶渊明;《诗品》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15(2004)01-0001-07 一、李广悲剧原因辨 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在其史传文学巨著《史记》中描绘的汉代“飞将军”李广的人生悲剧,千百年来一直让人获得一种震撼心灵的强大的审美力量,李广的艺术形象令人生发敬仰之情,成为我国文学史和文化史上千古不磨的人格美的典范。应该说,对李广的悲剧及其原因、对其人格及其意义,无论是普通世人还是专门从事研究的学者,基本的认识理当是无大异的。但事实亦不尽然。《光明日报》曾发表一篇题为《李广的悲剧》的文章,此文否定李广杰出的军事才能,对李广的高尚人格也持贬斥态度。作者竟然认为:“李广愤愧自杀,这是缺乏自知之明的表现;司马迁等人的鸣冤叫屈,则是失却理性态度的曲辞。”并得出结论说:“李广的悲剧,不在于时运不济,而在于他自身弱点。”[1]这种观点粗看起来,似有耳目一新之感,但事实上则是对司马迁《李将军列传》一文的误读,更是对汉代名将李广“飞将军”形象的曲解。作者所持的不是一种对历史人物应有的客观公允的科学态度,得出的看法容易给人们造成认识上和审美上的误导。 因此,关于李广悲剧的原因有必要作进一步的探讨,具言之,至少有三点认识须加以澄清。 其一,“李广难封”的悲剧,其原因是否出在汉武帝不用无为而治的前朝将领和汉朝在战略方针上的转变呢? 事实上,说汉武帝不用“对匈奴消极防御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将领”[1]李广,是说不过去的。因为 李广有20余年(公元前140年至公元前119年)军事生涯在武帝时期度过,在此期间,举凡大的军事行动几乎没有不用李广的。例如,元光元年以李广为骁骑将军,屯云中;元光二年李广隶韩安国共将30万大军分五路匿马邑,欲击匈奴;其后四年又以李广为将军,出雁门击匈奴;元狩二年,再以李广将四千骑出右北平,与张骞进击匈奴左贤王;尤其是元朔元年,在匈奴大举进犯、杀辽西太守、败韩安国将军的情况下,武帝首选的能抵挡匈奴进攻的将领不是别人,而是李广。这足以说明,武帝对匈奴作战的战略方针虽有变化,但并没有因李广是前朝将领而轻视他。 李广历任文、景、武帝三朝将领,他的不赏功、不封侯并非起于武帝,其悲剧命运贯穿他的整个一生。《李将军列传》中开头一段云:“(广)尝从行,有所冲陷折关,及格猛兽,而文帝曰:‘惜乎,子不遇时! 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 [2](卷一百九) 此言细加咀嚼,意味深永。它非但不能说明“无为而治”的文帝对李广的重用,而只能说明文帝不过把李广当作“冲陷折关,及格猛兽”的猛夫而已。 其二,历史上被誉为“飞将军”的李广是否只是一名“斗将”[1],而非真正具有大智大勇的大将之材呢? 要回答这一问题,只须弄清两点:第一是“飞将军”的由来问题。《史记》本传曰:“汉边郡李广、程不识皆为名将,然匈奴畏李广之略。”又曰:“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名作尔雅标准答案

2017中国现代文学名家名作 1.1鲁迅的《呐喊》《彷徨》(一):《呐喊》《彷徨》的底色和基调 1.《狂人日记》的作者是()。 A、胡适 B、鲁迅 C、巴金 D、老舍 正确答案:B 2.《祝福》收录在()。 A、《呐喊》 B、《彷徨》 C、《而已集》 D、《坟》 正确答案:B 3.《呐喊》《彷徨》的取材与写作意向是()。 A、对封建制度和伦理道德的批判与揭露 B、对辛亥革命历史经验的总结及提出改造国民性的问题 C、对知识分子道路和命运的探索 D、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D 4.《彷徨》是鲁迅的短篇小说集,共1.1.篇。() 正确答案:√ 1.2鲁迅的《呐喊》《彷徨》(二):《呐喊》《彷徨》的取材与写作意象 1.鲁迅创作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 A、《狂人日记》 B、《孔乙己》 C、《祝福》 D、《故乡》 我的答案:A

2.鲁迅写作的爱情题材的小说是()。 A、《药》 B、《在酒楼上》 C、《伤逝》 D、《祝福》 正确答案:C 3.华老栓是下列那篇小说的主人公?() A、《狂人日记》 B、《孔乙己》 C、《祝福》 D、《药》 我的答案:D 4.《药》采用了双线交错的结构,直指国民劣根性。√ 5.《狂人日记》表现了对封建制度和封建伦理道德的批判和揭露。√ 1.3鲁迅的《呐喊》《彷徨》(三):鲁迅小说的艺术格局和语言创新 1.从结构上看,《呐喊》《彷徨》有三分之二均采用了()结构。 A、草蛇灰线 B、双线交错 C、横截面 D、意识流 我的答案:C 2.下列选项中采取独幕剧方式的是()。 A、《祝福》 B、《狂人日记》 C、《伤逝》 D、《风波》 正确答案:D 3.下列选项中采取仿传记体形式的是()。 A、《故乡》

古代文学问答题整理

1.诗经的艺术成就包括在哪些方面? ①反映现实生活、干预现实政治的创造倾向,是中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开端。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第一座里程碑。 ②运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它们增添了诗歌的形象性、抒情性和韵味。 ③借景言情的抒情方式。情中有景,景中有情,情与景相互交融,融为一体 ④齐中富于变化的语言特色。四言和杂言,句式灵活多变;重章叠唱;叠字,叠句,双声叠韵;押韵。 2. 谈谈《诗经》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及其对后世的影响。赋、比、兴是《诗经》最基本、最成熟的表现手法。赋,在表达方式上是兼有叙事、描写、抒情和议论的。赋是《诗经》最基本、最常用的表现手法。 比就是比喻。使得诗歌的语言更加生动传神,表达的情感也更加含蓄蕴藉。 兴,就是先描写其他物象,以引出对抒情对象的描写。 对后世的影响: ①赋,比,兴成为后世诗文最基本的表现手法,并影响后代一些文体的形成。赋的直叙和白描写法,在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和白居易诗《卖炭翁》中得到继承发展。 ②比兴手法的运用使得诗歌富于联想与想象。由此形成以抒情为主的

美学特征,为中国诗歌以抒情诗为主体的特色开辟了先路。屈原《离骚》系统化运用比兴,是对《诗经》比兴方法的发展 ③从《诗经》起始的赋,比,兴,已成为我国诗歌的一种基本表现手法,侧面体现了中国文学的民族特色。 3. 先秦历史散文的产生与发展大致经历过的三个时期是什么? ①第一个时期——《尚书》 ②第二个时期——《春秋》、《国语》、《左传》 ③第三个时期——《战国策》 4. 《左传》的艺术成就是什么? ①.《左传》作为中国第一部大规模的叙事作品,其叙事艺术水平有了显著的发展。 ②.左传》善于描述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和历史事件,运用白描的手法叙述事件的始末由来 ③.《左传》善于描写战争 ⑴,把战争放到整个社会与历史环境的大背景中加以审视。 ⑵注意通过战争刻画人物,表现细节 ⑶写战争有大场面的概述,也有小细节的补充 ⑷战争叙事毫无雷同,一一出新,令人惊叹不已。 ④《左传》的人物刻画相当成功。 ⑴通过典型事件再现历史人物的形象,真实地反映了人物的性格及其发展变化。 ⑵善于突出人物同周围人物与环境的矛盾冲突,使人物形象变得鲜明

魏晋南北朝文学试题二

魏晋南北朝文学试题二 一、填空题 1、建安七子中年辈最长者为(),其创作“体气高妙,有过人者,”书信体散文写得最。七子中文学成就最高者王粲,其代表作为(《》)二首。 2、(),谥魏文帝,有《魏文帝集》,其成就在诗歌上,价值最高的是现存最为完整的()《燕歌行》。 3、在汉魏六朝文学中,有两对文学兄妹的创作很有名,他(她)们分别是()、()与鲍照、鲍令晖。 4、曹丕,谥魏文帝,有(《》),其成就在诗歌上,价值最高的是现存最为完整的七言诗(《》)。 5、西晋文学家为一傅、一张、三张、两陆、两潘、一左。其中成就最高的是潘岳、()和()。 6、汉魏六朝在文学史上有两对文学夫妇,分别为()、()与秦嘉、徐淑。 7、王羲之和谢安,两人的散文创作,应该说是各有其特点,前者世称王右军,有(《》),后者有书信体散文(《》)。 8、汉魏六朝在文学史上有两对文学夫妇,他(她)们分别为司马相如、卓文君与()、()。 7、建安七子年辈最长者为(),其创作“体气高妙,有过人者。”书信体散文写得最好,代表作为《与曹公论盛孝章书》。七子中文学成就最高者(),有《王粲集》,其代表作为《七哀诗》二首。 8、在中国诗歌史上,向来有魏代三祖之说,指的是魏武帝()、魏文帝()和明帝。 9、()和(),两人的散文,各有其特点,前者世称王右军,有《兰亭集序》,后者有书信体散文《与支遁书》。 10、()的《自悼赋》是一篇由女子所写的伤悼自己命运的赋。其赋的前半部分叙进宫遭弃的过程,后半部抒写藏于自己内心的痛苦。在文学史上开了自悼的先例,其后有左芬的《离思赋》,还有江采蘋的(《》)。 11、正始文学的代表作家是阮籍和(),前者在诗歌方面的代表作为《咏怀诗》八十二首,后者代表作是散文名篇(《》)。 12、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不仅()写得好,其辞赋与散文也写得有特色,最为有名的是《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 13、南北朝时的北方文人,()创作了《水经注》,()创作了《洛阳伽蓝记》。 35、西汉最有名的散体大赋是(),其创作流传至今的计有六篇赋,那就是(《》)、《上林赋》、《长门赋》、《美人赋》、《大人赋》、《哀二世赋》。 14、东晋田园诗人(),不仅田园诗写得好,其辞赋与散文也写得有特色,最为有名的是(《》)、《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 15、南北朝时,由南朝而入北朝的文人中,在创作上成就最高当推()与()。 16、南朝文学,是以新变为主要特征的,最突出的表现是诗歌的()的骈文的盛行。诗歌格律化有()的“四声八病”说,骈文盛行有以萧纲为中心的文学集团 17、()的(《》)是我国现在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收录上起周秦下迄梁代的一百三十余位作家近八百篇作品。 18、南朝文学,是以新变为主要特征的,最突出的表现是()的格律化与()的盛行。诗歌律化有沈约的“四声八病”说,骈文盛行有以萧纲为中心的文学集团 19、在南朝陈的后期,以()为中心,形成了一个宫体文学团体。其中成就较高的是()。

2017中国现代文学名家名作尔雅答案

2017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名作 1.1 鲁迅的《呐喊》《彷徨》(一):《呐喊》《彷徨》的底色和基调 1.《狂人日记》的作者是()。 A、胡适 B、鲁迅 C、巴金 D、老舍 正确答案:B 2.《祝福》收录在()。 A、《呐喊》 B、《彷徨》 C、《而已集》 D、《坟》正确答案:B 3.《呐喊》《彷徨》的取材与写作意向是()。 A、对封建制度和伦理道德的批判与揭露 B、对辛亥革命历史经验的总结及提出改造国民性的问题 C、对知识分子道路和命运的探索 D、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D 4.《彷徨》是鲁迅的短篇小说集,共1.1.篇。()正确答案:√ 1.2鲁迅的《呐喊》《彷徨》(二):《呐喊》《彷徨》的取材与写作意象 1.鲁迅创作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 A、《狂人日记》 B、《孔乙己》 C、《祝福》 D、《故乡》 我的答案:A 2.鲁迅写作的爱情题材的小说是()。 A、《药》 B、《在酒楼上》 C、《伤逝》 D、《祝福》正确答案:C

3.华老栓是下列那篇小说的主人公?() A、《狂人日记》 B、《孔乙己》 C、《祝福》 D、《药》 我的答案:D 4.《药》采用了双线交错的结构,直指国民劣根性。√ 5.《狂人日记》表现了对封建制度和封建伦理道德的批判和揭露。√ 1.3鲁迅的《呐喊》《彷徨》(三):鲁迅小说的艺术格局和语言创新 1.从结构上看,《呐喊》《彷徨》有三分之二均采用了()结构。 A、草蛇灰线 B、双线交错 C、横截面 D、意识流我的答案:C 2.下列选项中采取独幕剧方式的是()。 A、《祝福》 B、《狂人日记》 C、《伤逝》 D、《风波》 正确答案:D 3.下列选项中采取仿传记体形式的是()。 A、《故乡》 B、《阿Q 正传》 C、《祝福》 D、《药》 我的答案:B 4.鲁迅的小说创作是清醒的开放型现实主义。√ 5.鲁迅对《红楼梦》的评价甚高,认为《红楼梦》敢于如实描写,并无伪饰。√ 1.4鲁迅的《呐喊》《彷徨》(四):鲁迅小说的风格构成 1.有学者认为,()是一篇类诗体,寓言体小说。 A、《伤逝》 B、《阿Q 正传》

古代文学之汉魏六朝文学资料 (1)

汉代文学 第一章汉代散文 一、《史记?平准书》:“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 二、汉高祖(前206)-----汉惠帝刘盈(前194)-----吕后(前187)-----汉文帝刘恒(前 179)-----汉景帝刘启(前156)-----汉武帝刘彻(前140) 三、“黄老之学”:汉初道家学派----黄老学派的学说。“黄”指黄帝,“老”指老子。黄老 学派以《老子》为依据,认为虚无的“道”是天地万物的根本,“道”是无为的,人效法“道”也应该无为。因而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也就是适应时势,顺其自然。 高祖、文帝时期“与民休息”的各项政策,就是这种思想的体现。 四、贾谊的政论文:《过秦论》、《陈政事疏》(又作《治安策》)、《论积贮疏》 《陈政事疏》:“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若其他背理而伤道者,难遍以疏举。” 五、晁错的政论文:《论贵粟疏》、《言兵事疏》、《守边备塞疏》、《说景帝削吴》 六、贾谊、晁错政论文的异同: 同:1、内外政策立场观点一致 2、文风明白了当,激烈迫切,尽所 欲言。 异:1、贾谊文章辞藻华丽,喜用夸张排比甚至有些堆砌; 晁错文章浅显质实,朴实无华。 ---晁错比贾谊略乏文采。 2、贾谊文章思想敏锐,出言大胆直率; 晁错文章见解深刻,说理透辟。 ---二人各有千秋。但晁文不如贾文感情激荡,富有鼓动性;而贾文不如晁 文简练明快,词旨通达。 3、贾谊文章气势纵横,但思维不够严密,建议不够实在; 晁错文章分析事物具体细致,建 议比较切合实际。 ---晁文中的建议可操作性强,贾文反之。 ---贾谊的政论文是文学性的政论 文,晁错的政论文是实用性的政论文 第二章《史记》 1、《太史公自序》:“迁生龙门,耕牧河山之阳,年十岁则诵古文,二十而南游江淮。” 2、“李陵之祸”贰师将军李广利路博德因杅将军公孙敖李绪 3、本纪(12)表(10)书(8)世家(30) 列传(70) “天子称本纪”;“时势主宰者” 《秦本纪》、《项羽本纪》 “二十八宿环北辰,三十辐共一毂,运行无穷,辅弼股肱之臣配焉。忠信行道,以奉主上,作三十世家。”(《自序》) 《孔子世家》《陈涉世家》 “扶义倜傥,不令己失时,立功名于天下,作七十列传。”(《自序》) 4、“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

《古代文学》常识整理

《古代文学》常识整理 ◆秦代文学 一、秦代文学仅有三种样式:散文、刻石之文、诏书奏议 1、完成于公元前239年,由吕不韦门客集体著作的《吕氏春秋》有一定的时代意义 2、秦代文学唯一的作家是李斯,其代表作为《谏逐客书》 3、现在传世的秦代刻石之文共有8篇,其中6篇在《史记*始皇本记》中 总的来说,秦代文学没有什么成就。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秦氏不文”。 二、1、《吕氏春秋》是战国末年(公元前221年前后)秦国丞相吕不韦组织属下门客们集体 编撰的杂家著作,又名《吕览》;共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十二卷,一百十六篇,二十余万字,在公元前239写成。此书内容驳杂,兼有儒、道、墨、法、兵、农、纵横、阴阳家等各家思想,所以《汉书·艺文志》等将其列入杂家。司马迁称它“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其文章常常以语言故事为譬喻,例如《荡兵》《顺说》《察今》等篇都有这样的特色。 2、《吕氏春秋》的十二纪是全书的大旨所在,是全书的重要部分,分为《春纪》、《夏纪》、 《秋纪》、《冬纪》。每纪都是5篇,共60篇。。《春纪》主要讨论养生之道,《夏纪》论述教学道理及音乐理论,《秋纪》主要讨论军事问题,《冬纪》主要讨论人的品质问题; 八览,现在63篇,显然脱去一篇,内容从开天辟地说起,一直说到做人务本之道、治国之道以及如何认识、分辨事物、如何用民、为君等。六论,共36篇,杂论各家学说。 三、秦石刻文是我国最古的碑文,对后世碑志文有很深影响;内容为歌颂秦王功德,形式则 是模仿雅颂,都是四言韵文,但多以三句为一韵。 四、秦时民间有歌谣流传。《汉书*贾捐之传》有“长城之歌,至今未绝”的话。今之所传, 仅有一首,见于晋杨泉《物理论》。 ◆汉代文学 汉代文学的样式主要有:赋、散文、诗歌和楚辞。其发展主要分为四个阶段:第一,汉高祖——汉景帝,是汉代文学的初创期,多种问题主要沿袭战国文学的余风,同时又有新的因素萌芽:辞赋,政论。这时期主要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散文和辞赋发展上。 第二,汉武帝——汉宣帝,是两汉文学的全盛时期。主要文学样式有:新体赋、史传文学、政论散文和乐府。 第三,汉元帝——东汉和帝,是两汉文学的中兴期。主要文学样式有:辞赋、传记文学及代有科学因素的政论文。 第四,东汉安帝——汉灵帝,是汉代文学的转变期。主要文学样式有:抒情短赋,五言古诗。 一、赋与政论散文 (一)汉赋的概念:赋是战国末年兴起的一种文体,它有如诗歌,讲求声韵和谐与形式的整伤;又如散文,句型自由,无格律的严格限制;它既能是书面文学,又能 诉诸口诵;它既能状物叙事,又宜于抒情说理。兼具诗歌和散文的表现功 能,是两者间综合性文体。赋是汉代流行的文体,两汉认识以赋为其体物 写志的最重要方式。它的特点是散韵结合,专事铺叙。从赋的形式上看, 在于“铺采擒丈”;从赋的内容上说,侧重“体物写志”。 (二)汉赋的发展流程 1、第一时期自汉高祖初年至武帝初年——骚体赋时期。这一时期的辞赋,主要仍是继承《楚辞》的传统,以骚体句式写成,模仿《楚辞》。内容多是抒发作者的政治见解和身

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试卷标准答案

2005年对外汉语中国文化试卷答案一、 1、旧 2、金 3、《礼记》 4、泰 5、君为轻 6、书 7、五服 8、乐府 9、关羽 10、孝文 11、王右军 12、清明节 13、唐 14、郦道元 15、朱雀 16、利玛窦 17、非 18、乾隆 19、1905 20、恒 21、泼水节 22.宣 23、郭沫若 24、优生 25、澳门特别行政 二、 26B 27B 28C 29A 30C 31A 32B 33D 34D 35A 36C 37C 38A 39A 40D

41A 42A 43B 44C 45D 46A 47A 48C 49D 50B 三、名词解释 1、三纲五常——中国封建社会基本道德规范。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要求为臣、为子、为妻者绝对服从于君、父、夫;为君、为父、为夫者为臣、子、妻做出表率。五常指“仁、义、礼、智、信”,是用以调整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关系的行为规范。三纲五常连用始于宋代朱熹。 2、格律诗——中国古代诗体的一种,也成为今体诗、近体诗。其名称是相对于没有固定格律的古诗而言的,其最主要的特点是具有严格的格律,所以叫格律诗,格律诗自唐代成熟后,成为中国古典诗歌的主要形式,它有如下特点:首先是全篇的句数与字数固定,其次是押韵方式有一定的要求,再次是其有严格的平仄格律,格律诗所谓的格律也就是指这一点而言的;最后是也有一些修辞要求,如对仗与用典等。 3、《资治通鉴》——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编年体史书,书名为宋神宗所赐,意在为历代统治者提供统治的借鉴。此书为宋代史学家司马光主持办些,全书记载了从战国至五代间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历史,记载翔实,条理清晰,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同时,其文字简洁传神,叙事生动,也具有相当的文学价值。 4、晋商——凡旧时山西省(古代晋国)籍的从事商业工作、经营商品交易的商人,都可泛称“晋商”。早在春秋时期,古代晋国就已出现了商贾,到明代中叶,随着国内资本主义工业的萌芽和兴起及商品交易的发达,山西商人以善于经营商品交易的智慧和才能,逐渐形成了一股以地域关系、乡土纽带为特征的商行帮会群体。成为能与南方徽帮相抗衡的北方商行帮会集团。到清中叶,晋商逐步向金融业发展,咸同时期山西票号几乎独占全国的汇兑业务,执全国金融业之牛耳。而其中的巨头太平尉、王两家是与清王朝寿命相始终的仕商结合型大家族,刘、杨两家是清末民初与列强资本主义人侵搏争而兴起的民族资本家,他们都为中国商行创造了巨额商业财富。 四、论述题 1、答: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逐渐本土化,并对中国的文化发生了巨大的影响,文学也概莫能外,而作为中国文学的正宗的诗歌更是蒙受其沾溉,其对中国诗歌创作的影响有如下几点: A,对格律诗的形成起了作用。佛教传入后,由于其佛经诵读梵呗之声,使得中国人发现了汉语四声的特点,经过永明体作者的努力,汉语四声的特点终于成为诗歌艺术zhog 极为重要的一环。汉语诗歌在文人手中,脱离了音乐,但诗歌本质上要求要有规律,于是,通过文字本身的特点来体现韵律成为诗歌的当务之急,而四声的发现则满足了这一要求。于是,人们理清了汉字的平仄关系后,格律诗也就呼之欲出了。 B,扩大了中国古代诗歌的意境创造空间。印度人士最富于想象力的民族,尤其是在佛教中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名作尔雅答案

鲁迅的《呐喊》《彷徨》(一):《呐喊》《彷徨》的底色和基调 1.《狂人日记》的作者是()。 A、胡适 B、鲁迅 C、巴金 D、老舍 正确答案:B 2.《祝福》收录在()。 A、《呐喊》 B、《彷徨》 C、《而已集》 D、《坟》 正确答案:B 3.《呐喊》《彷徨》的取材与写作意向是()。 A、对封建制度和伦理道德的批判与揭露 B、对辛亥革命历史经验的总结及提出改造国民性的问题 C、对知识分子道路和命运的探索 D、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D 4.《彷徨》是鲁迅的短篇小说集,共.篇。() 正确答案:√ 鲁迅的《呐喊》《彷徨》(二):《呐喊》《彷徨》的取材与写作意象 1.鲁迅创作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 A、《狂人日记》 B、《孔乙己》 C、《祝福》 D、《故乡》 我的答案:A 2.鲁迅写作的爱情题材的小说是()。

B、《在酒楼上》 C、《伤逝》 D、《祝福》 正确答案:C 3.华老栓是下列那篇小说的主人公() A、《狂人日记》 B、《孔乙己》 C、《祝福》 D、《药》 我的答案:D 4.《药》采用了双线交错的结构,直指国民劣根性。√ 5.《狂人日记》表现了对封建制度和封建伦理道德的批判和揭露。√ 鲁迅的《呐喊》《彷徨》(三):鲁迅小说的艺术格局和语言创新 1.从结构上看,《呐喊》《彷徨》有三分之二均采用了()结构。 A、草蛇灰线 B、双线交错 C、横截面 D、意识流 我的答案:C 2.下列选项中采取独幕剧方式的是()。 A、《祝福》 B、《狂人日记》 C、《伤逝》 D、《风波》 正确答案:D 3.下列选项中采取仿传记体形式的是()。 A、《故乡》 B、《阿Q正传》 C、《祝福》

汉魏六朝文学试题

汉魏六朝文学试题 一、填空题 1、秦代的作品,比较有文学色彩的是李斯所作的(《》)、吕不韦召集门客所编的(《》)。 2、()最有名的作品是散体大赋,也曰体物大赋。其创作流传至今的有六篇赋,那就是(《》)、《上林赋》、(《长门赋》)、(《美人赋》)、《大人赋》、《哀二世赋》。 3、文学史上认为西汉()所作的《七发》是()向体物大赋转变时期的作品。 4、东汉体物大赋的代表作家为()和张衡,其代表作分别为《两都赋》和(《》)。 5、东汉()所写的《同声歌》,其《四愁歌》三章,为现在最早的()。 6、建安七子中年辈最长者为(),其创作“体气高妙,有过人者,”书信体散文写得最。七子中文学成就最高者王粲,其代表作为(《》)二首。 7、(),谥魏文帝,有《魏文帝集》,其成就在诗歌上,价值最高的是现存最为完整的()《燕歌行》。 8、在汉魏六朝文学中,有两对文学兄妹的创作很有名,他(她)们分别是()、()与鲍照、鲍令晖。 9、汉代初期,骚体赋也称抒情小赋,最早的进行创造的有代表性的作品是贾谊所写的(《》)和(《》)。 10、文学史上认为西汉枚乘所作的(《》)是骚体赋向()转变时期的作品。 11、东汉体物大赋的代表作家为班固和(),他们的代表作品分别为(《》)和《二京赋》。 12、我国最早的完整的()为项羽宠爱的美人()所作。 13、曹丕,谥魏文帝,有(《》),其成就在诗歌上,价值最高的是现存最为完整的七言诗(《》)。 14、西晋文学家为一傅、一张、三张、两陆、两潘、一左。其中成就最高的是潘岳、()和()。 15、在汉魏六朝文学中,有两对文学兄妹的创作很有名,他(她)们分别是左思、左芬与()、()。 16、汉代初期,骚体赋也(),最早的进行创造的有代表性的作品是()所写的《吊屈原赋》和《鵩鸟赋》。 17、文学史上认为西汉枚乘所作的《七发》是()向()转变时期的作品。 18、汉魏六朝在文学史上有两对文学夫妇,分别为()、()与秦嘉、徐淑。 19、王羲之和谢安,两人的散文创作,应该说是各有其特点,前者世称王右军,有(《》),后者有书信体散文(《》)。 20、司马相如最有名是散体大赋,也曰体物大赋。其创作流传至今的有六篇赋,那就是《子虚赋》、《上林赋》、(《》)、(《》)、《大人赋》、《哀二世赋》。 21、王褒的(《》)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篇专写()的作品,此赋对后世颇有影响,经汉代马融《长笛赋》的继承发扬,到了唐代,又出现了白居易的《琵琶行》。 22、东汉末著名的抒情小赋作家是()和(),他们的代表作分别是《归田赋》和《刺世疾邪赋》。 23、汉魏六朝在文学史上有两对文学夫妇,他们分别为司马相如、卓文君与()、()。 24、建安七子年辈最长者为(),其创作“体气高妙,有过人者。”书信体散文写得最好,代表作为《与曹公论盛孝章书》。七子中文学成就最高者(),有《王粲集》,其代表作为《七哀诗》二首。 25、()的《自悼赋》是一篇由女子所写的伤悼自己命运的赋。其赋的前半部分叙进宫遭弃的过程,后半部抒写藏于自己内心的痛苦。在文学史上开了自悼的先例,其后有左芬的《离思赋》,还有江采蘋的(《》)。 26、东汉末著名的抒情小赋作家是张衡和(),他们的代表作分别是《归田赋》和(《》)。 27、正始文学的代表作家是阮籍和(),前者在诗歌方面的代表作为《咏怀诗》八十二首,后者代表作是散文名篇(《》)。 28、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不仅()写得好,其辞赋与散文也写得有特色,最为有名的是《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