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基于语料库的翻译教学跨文化理论框架

基于语料库的翻译教学跨文化理论框架

基于语料库的翻译教学跨文化理论框架
基于语料库的翻译教学跨文化理论框架

基于语料库的翻译教学跨文化理论框架

香港理工大学 李德超(译) 巴里大学(意大利) Sara Laviosa(著)

提 要:本文回顾基于语料库的翻译教学的重要发展历程,运用R ichards&Rodgers(2001)语言教学的三层次模式(three-level model),将它略作修改,用以检验目前在语料库翻译教学中使用的主要方法。本研究发现:译员培训(translator t raining)和译员教育(tr anslator education)对语料库的运用有很大的区别,前者对语料库的使用已经相当成熟,而后者只是刚刚取得一些进展。导致这种差别的一个可能原因就是译员教育方面缺乏专门为其设计的跨学科理论框架。有鉴于此,本文提出一种跨文化理论框架,并阐述该模型的架构原理。在此框架内,语料库将在语言与翻译专业学生的基本技能技巧提高与掌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这些原理包括:Kr amsch(2006,2009)提出的外语教育中的 象征能力 (symbolic competence)以及由T y moczko(2007)提出的 整体文化翻译 (holistic cultural translation)概念。

关键词:语料库,翻译教学,跨文化,象征能力,整体文化翻译

一、引言

基于语料库的翻译教学(以下简称语料库翻译教学)是应用翻译研究的一个分支,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涌现了大量相关的著作:有强调实践,讲述如何在专门用途语言(LSP)课堂上运用语料库(如Bowker&Pearson2002);有注重学术,考察如何将语料库用于各种教学活动(如Granger et al.2003;Zanettin et al.2003;Gavioli 2005)。这些著作吸收了翻译研究中理论与描写分支的长处,同时也吸收了相邻学科的研究成果如语料库语言学、信息与通讯技术、计算语言学、机器(辅助)翻译、LSP研究、对比语言学、术语学和词典学等领域。

语料库运用于语言对比与翻译研究已有较长的历史。它的运用促使这两门学科形成实证性、跨学科性和多语性等特点。带着这种宏观思路,我今天带诸位在语料库翻译教学这个领域中展开一次发现之旅。语料库翻译教学是应用翻译研究领域一个方兴未艾的子领域,而应用翻译研究的发展又大大得益于大量语言对比分析中得到的启示。在展开发现之旅前,我们先在旅行箱中配备三个主要术语的定义,即语料库、翻译教学、和语料库翻译教学。在我们的 旅途 中,我们首先探讨目前语料库翻译教学中运用的一些主要途径和方法。我们的旅途终点就是一个针对翻译教学而构建的跨文化理论框架。在此框架内,语料库拥有着巨大的潜能,能将教学过程转化成不同语言与文化之间实现知识、技能和相互理解的交流过程,以应对当今世界日益全球化之需。我们本次旅程的目的之一就是希望有助于当前在外语/二语教学中对翻译前景的讨论(cf.Cook,2010),亦希望扩大并加强不同国家的语言和翻译教育工作者之间的跨学科及跨文化对话。

二、主要术语定义

在现代语言学里,语料库是指依照明确的设计标准而汇总在一起的电子文本集合。语料库的设计标准决定了特定语料库类型的概貌。语料库类型根据以下六组对比参数来划分:1)抽样语料库或监控语料库;2)共时或历时语料库;3)一般(即参考)或专门语料库;4)单语、双语或多语语料库;5)书面、口头、混合(书面和口头)或多模态语料库;以及6)标注或非标注语料库。

翻译教学指的是教授口笔译员技巧的理论与实践。这是一个总括性术语,包括以下两方面内容:1)译员培训:该名称常由那些采用市场导向和职业培训方法来教授翻译的人士采用;2)译员教育:该名称常由那些在高等教育这一更广阔的社会环境中从事翻译教学的人士采用。在高等教育里,教授口笔译员技巧可以出于以下目的,例如,帮助在用外语或二语交流时实现准确性、流畅性和拥有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语言意识;理解文学(Witte et al.,2009;Cook,2010)。

本文为作者在第二届 语料库与语言对比及翻译 国际研讨会(U CCT S2010)上的主题发言。本次研讨会于2010年7月27日至29日在英国知山大学(Edge Hill U niversit y)举行。

语料库翻译教学指通过语料库来教授口笔译员技巧的理论与实践。该子领域包括译员培训和译员教育。后者又包括两个方面:1)为翻译学员提供高级阶段的语言教学(Bernardini,2000, 2002,2004a,2004,b);2)专门用途英语(ESP)教育中的翻译教学(Gav ioli,2005;Zanettin 2009)。

三、语料库翻译教学方法

以下笔者将采用从Richards&Rodgers (2001)发展而来的三层次模式来考察语料库翻译教学方法。该模式中的教学方法,理论上与教学途径息息相关,结构上则由教学设计决定,实践中由教学步骤来实现。

途径 是指翻译教学中实践与原则的理论来源。 设计 包括以下要素:教学方法和特定目标,教学大纲模式,学习活动类型,学习者、教师与教材的角色。 步骤 指分析方法所涉及的层次,用于描述某种方法是如何在课堂上实现其途径和设计,如何在课堂上体现真正的实时技能、练习和行为。

3.1 基于语料库的译员培训

语料库如今被那些采纳Kiraly(2000,2003)的合作-建构(collaborative-constructivist)方法的翻译教师大量、系统地使用。合作-建构方法的主要灵感来自社会建构主义(social constructivism)。此理论在上世纪30年代由苏联发展心理学家Lev Sem nov i Vygotskij提出。他的著作在当时为斯大林所禁。所幸美国1962年出版的 语言与思想 (Language and Thought)一书中收有该著作的译文,其思想先为西方世界所知。Vygotskij的思想在60年代和70年代早期由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Jerome Bruner所发展。90年代以来,社会建构主义思想成为教育哲学及教师培训课程中最为重要的学术范式之一。社会建构主义的中心思想就是把教学过程首先看作是通过共同活动而建立共享意义的一种社会交换。Vygotskij的观点与Jean Piaget极端的建构主义思想不同,他的理论突出教师在学习过程中的构建角色,为联系发展心理学和正规教学研究创造了条件。

社会建构主义提供了一个总体框架,而现代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则强调与语言相关的各种活动;这些活动在Nord(2005)的翻译取向(translation-oriented)源语文本分析模式中均有提及。另一方面,翻译工作的基础是对技能的研究。与这方面特别相关的是Sh n(1987)提出的 行动中认识 ( know ing-in-action )理论,即专家熟练、自然地完成任务时所展示的技巧(见Kiraly 2003:10)。

设计以协作学习(collaborative learning)和基于项目的活动(project-based)为基础,目标是培养能干、自信和具有思考精神的专业人员。教师担当以下多重角色:a)项目负责人;b)学生与客户之间的调解人;c)提供母语使用者信息;d)为超出学生能力的问题提供意见反馈。

就步骤而言,在翻译实践课堂上,学生与其他同学一起参与到真实或模拟真实场景的翻译项目之中,运用设计和编辑过的单语或双语专门语料库来检索或考察某些词汇、术语、短语、句法和文体上的对等成份(Bow ker&Pearson2002; Bowker2003)。语料库亦用于学习专门的知识(subject-specific knowledge),用于评估翻译质量和用作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中的重要工具(Bow ker2001;Koby&Baer2003).

3.2 为翻译学员提供基于语料库的语言教学

由Bernardini(2000,2002,2004a,2004b)提出的这种方法主要以交际语言教学法(CLT)为基础。CLT强调要提供良好的综合背景知识,条件是这些知识集中关注语境中表达的意义及个人的发展。CLT是受英国功能语言学派提出的语言理论启发,这种语言理论的代表人物包括弗斯(John Rupert Firth)、韩礼德(M ichael Halliday)和辛克莱(John Sinclair)。

英国学派的语篇分析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语言学是一门社会科学,也是一门应用科学;2)对语言使用的研究通过对不同文本语料库的比较研究来实现;3)语言与语法、形式和意义密切相关;

4)语言反映并传递文化。

另一个理论源自美国社会语言学家,尤其是源自海姆斯(Dell Hymes)。他在上个世纪70年代提出了 交际能力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的概念,指的是对语言使用中可用的表达形式和可行性、得体性和有效性方面的知识。 设计 这里被视为是一种学习的旅程(learning journey),旨在培养译员以下三种能力:意识(awareness)、思考能力(reflectiveness)和应变能力(resourcefulness)。意识是指批判思维能力,它能 脱离孤立的单词或文本,视语言为一个由相关的

选择而组成的网络 ,而这些选择 受到它们表达的文化的影响,而文化随之亦受到它们的影响 (Bernardini2004a:20)。这种意识是塑造译员职业角色和伦理态度的第一步。译员的角色不仅是语码转换者,而且还是意义的建造者和文化的沟通者(m ediator)。思考能力是指实践、储存和采用具体翻译策略和步骤的能力。应变能力是指无限地运用有限的资源,并在意外场合能自主学习新资源的能力。

学生的角色相当于旅行者,教师的角色类似于导游,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协调者(facilitator)。 步骤 是指在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上,学生参与种种发现式学习活动,这些活动 不应复制现实世界中未来可能发生的事,而应集中于语言学习者的真正问题 (Bernardini2000;170)。因此,单语参照语料库,如 英国国家语料库 (British National Corpus)可用于挖掘语言使用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3.3 专门用途英语(ESP)教育中的翻译教学

专门用途英语(ESP)教育中的翻译教学完全采纳基于语料库的教学方法。这种翻译教学法的灵感来自弗斯学派(Firthian)与新弗斯学派(Neo -Firthian)的语言研究理论,以及海姆斯提出的交际能力概念。其教学设计主要基于由Tim Johns在90年代初期提出的数据驱动学习法(Data-Driven Learning)。学生在这种学习模式里充当研究者的角色,提出有关语言现象的假设,然后运用语料库数据来验证。教师在此过程中充当协调者的角色。课堂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参与到发现式的学习活动之中以完成真实的交际任务,包括那些由越来越多的非职业译员从事的任务(cf.Susam-Sarajeva&P rez-Gonz lez forthcoming)。例如,利用双语专门语料库,从语言分析的不同层面,提取准确、地道的对等成份。语料库亦在译入或译出L1时得到运用,并用于评估由机器翻译软件产生的译文(Gavioli2005; Zanettin2009)。总而言之,译员培训和译员教育中所用的语料库方法在途径、设计和步骤上都有不同。在译员教育中,主要的区别在于设计和步骤。

我们暂时先整理一下思路,思考一下语料库成为译员培训主流方法的原因,以及它给译员培训带来的新面貌。然而,在译员教育方面,语料库只不过是刚刚起步而已。其原因何在?我在思考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来让他人多用语料库,释放这些几乎尚未开发的教学资源的真正的潜能呢?毋庸置疑,语料库成为翻译学员工具箱中重要工具的原由之一就是当今越来越技术化的语言产业(languag e industry)对此的急切需要(Koby&Baer2003;Kelly2005;Olohan2007)。在市场推动下,译员培训课程在大纲设计中增加了语料库培训内容,正是对以上需求作出的快速反应(U lrych2005),语料库成为EMT体系(European M aster in T ranslation)的研究生课程即是其中一例。这些课程规定要培养学生有效使用软件与搜索引擎的能力,包括运用电子语料库、翻译记忆软件、术语库、语言识别软件、机器翻译系统和互联网,以使学生掌握信息挖掘和运用科技的能力(http://w ww.ec.europa.eu/em t)。

语料库在译员培训中的广泛运用或许还有另一个原因,那就是它采纳了一种构成现代教育主流学术范式的新方法。这种方法的大部分灵感来自社会建构主义的理论, 为与学生相关或与实践相关教学方法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柱 (Kiraly2003:8)。此外,正如前文所述,这种方法牢牢地植根于翻译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中。而遵循跨学科的原则亦是语料库在译员培训中占有一席之地的另一重要原因。

简言之,语料库研究有条理清晰、跨学科的特点,加上业界及培训机构都认同语料库被用作语言资源及机助翻译(CAT)工具的特点,这就促成了语料库与翻译培训之间富有成效的结合,诚如Kiraly(2003)所展望的一样,语料库大大有利于把教育实践推进至21世纪的教育研究文化。与此同时,翻译教育的研究者也移植了新的理论。为了让这些理论能开花结果,翻译学者和教育学者需要共同参与到跨学科及国际性的研究计划之中,以便能使语料库翻译教育有坚实的跨学科理论基础。以下分析希望能对实现这个目标做出微小贡献,但希望其意义重大。

四、跨文化翻译教学理论框架

在我们旅途的下一站,我们要探讨一种新的针对译员教育而建的跨文化理论框架及其相关概念。在此框架内,语料库发挥着重要作用,协助语言及翻译专业的学生习得将来所需的能力和技能。这两个概念是: 象征能力 (symbolic competence )(Kramsch,2006;Kramsch& Whiteside2008;Kramsch2009)和 整体文化翻

译 (holistic cultural translation)(Tymoczko 2007)。

4.1 象征能力

象征能力假定语言的使用具有象征性,其原因有二。首先,语言通过约定俗成并代表客观现实的象征形式来协调我们的生活方式;其次,象征形式构建诸如感觉、情感、态度和价值等主观现实(Kramsch2009:7)。

语言作为象征系统是指它具有本义(denotational)和述行(performative)这两层意义。因此,词语 仅需有读音 (Kramsch2009:12)就能对社会环境有所影响。这就是语言使用中所拥有且神圣化的象征能力。此能力在语言学、社会学和符号学中都被理论化(cf.Austin1962; Bourdieu1991;Barthes1957,见Kramsch2009: 8)。所有的语言使用者都会用到语言的象征性陈述(declarative)和述行能力。再者, 对外语学习者而言,随着语言在不同语码之间的转换,转义(connotations)越来越丰富,不同语言系统夹缝中的附加意义不断增加,语言的象征性本质也得到加强(Kramsch2009:12-13)。这是因为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尤其是在正式教学场合),符号与其自然出现的情境错开,因而词语和世界、词语和思维、词语和概念并不被视为一个整体,而在一个人的母语环境中,他在初始社会化(primary socialization)时是把上述事物看作整体的。从这点看来,符号的象征意义就更为明显(Kramsch 2009:13)。更准确地说,二语习得中,能指(sig nifier)和所指(signified)之间存在的符号差别更是突显,因为这种差别可赋予言语行为(speech act)传统意义之外的意思(Butler1997,1999,见Kramsch2009:8),这就让语言学习者能 作出迥然不同的联想,从社会化的母语使用者所说的言语中建构出不同的事实来 (Kramsch2009:13)。

以上阐述了非母语人士把特定的词汇、词组或结构与特定的概念相关联的方法。这种观点研究与基于用法的多语心理词汇(multilingual mental lexicon)研究方法是一脉相承的。这种方法假定: L1形成的概念会一直在L2中发挥某种角色,因为无论如何频繁使用L2,他都不能完全抹去所有以前的经验和联想,亦很难形成一种与目标语母语使用者类似的概念表征(conceptual representation)(Low ie et al.2010:136)。

事实上,最近一项基于用法的实证研究证明,荷兰的一些高级英语学习者的L2概念亦受到他们L1概念的影响(Low ie et al.2010:147)。

象征能力这一概念源自外语教育的多语及生态导向(multilingual and ecologically oriented)视角,它包括以下能力(Kramsch,2009:201): 能理解象征形式的象征意义,并了解由不同象征系统激发的不同文化记忆;

能利用由多种语言提供的符号多样性来重构观察熟悉事件的方式,创建另一种现实,找到主题合适的位置;

既能看到语言的表面,又能看到语言的内部,亦了解由于单一意识形态和一体化网络文化(totalizing netw orked culture)给主题的独立性和完整性带来的挑战。

另外,象征能力亦 对多语人士象征自我(symbolic self)的成长,对其采取象征行为(symbolic action)、实施象征能力的发展 发挥重要作用(Kramsch2009:199)。 象征自我 是指含蓄地容纳他人自我意识及其它意识的自我意识,它亦通过其它象征形式来表现(Deacon1997: 452,见Kramsch2009:44)。 象征行为 是指语言的述行功能,它能 在不同的语言里创造不同的象征现实,并能通过改变他人对社会现实的认识而改变该现实 (Kramsch2009:188)。

要习得象征能力,学习者必须做到以下几点(Kramsch2006:251):从语篇特征阐释意义,注意形式、体裁、文体、语域和社会符号;理解语言形式如何影响思维表征;明白象征形式并非只是词汇列表或交际策略,而是体现经验、情感共鸣和道德想象。

想象在象征能力的形成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但它是何种想象呢?它不是空想,而是反映了语言使用的多语经验。Kramsch把它称之为 一种多语想象 , 能设想用其它方式来记忆事件、讲述故事、参与讨论、同情他人、想象他们的将来和我们的将来,且最终能用其它方式来界定或评估成功或失败 (Kramsch2009:201)。这是因为:象征能力需由出现在语言课程各方面的文学想象提供养分。因为通过文学,学习者不仅与活生生的他人沟通,而且还与其他想象的他人沟通,与那些想象者想成为的其它自我(other selves)沟通(Kramsch2006:251)。

依照Kramsch(2006)提出的外语教学法,文学对象征能力的形成首先起到的作用是对人类交

际 制造复杂性 的感悟。在人类交际中,参与者并非只是准确、有效和适当地交换真实的信息,而是在建构和探讨意义,建构和探讨个人和社会的身份,所用到的方式可能会因不同的语言和文化而有所不同。文学给象征能力提供的另一种养分,即通过公开地讨论神话与现实之间的模糊性,来培养Kramsch(2006)所说的 对模糊性的容忍 。文学教学为象征能力的形成提供的第三种养分就是欣赏 形式即意义 的不同表现(Kramsch,2006),如在语言层面、在文本层面、在视角层面、在声音层面和在诗歌层面的表现等等。

翻译在多语教学中充当怎样的角色?突出翻译的作用完全与Kramsch构想的象征能力一致。但必须弄清楚的是,我们这里讨论的并非是从文本转换到文本的翻译,而是把一种语境转换用另外一种语境思考的翻译。在这里,如借用Larsen -Freeman有关语言学习复杂性的理论,语境是指一整套的生态环境,而文本只是这个生态环境的一部分。Larsen-Freeman的理论为象征能力这个概念提供了一个额外的理论维度(Larsen-Freeman1997;Larsen-Freeman&Cameron 2008:115-161,参见Kramsch&Whiteside 2008:660,以及Kramsch于2009年3月31日给笔者的个人通信)。由此可见,翻译(无论是语内、语际还是符际翻译)理应获得重视,这是因为:如果意义是相对的,那么我们所教的并非是语言事实,而是词语之间、语言符号之间、文本之间以及在听众和读者大脑中激发起联想之间的语符关系。从这方面来看,现在应是在语言教学的高级阶段恢复翻译的重要性并重新引入对文体和风格研究的时候了(Kramsch2009:204)。翻译是一种探索不同符号体系关系的方法。因此,它在语言教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翻译这种实践活动展现语言与思维关系之间存在的文化差异,翻译在下列领域的作用应重新得到认识:它不仅在L1至L2或L2至L1之间的转换中发挥作用,而且在课堂上由学生掌握的不同语言中发挥作用,或是在不同模态,如文本形式、视觉形式或音乐形式中发挥作用(Kramsch2009:211)。

4.2 整体文化翻译

本节概述翻译文化差异整体方法的要点(Tymoczko2007)。这种方法假定翻译是三种互相联系的文化接触(或交流)模式的表现形式。第一种模式为 代表 :翻译通常代表原文文本;第二种模式为 传送 (或转移):大部分翻译涉及把原文文本的某些要素传递到目标语文本中;第三种模式为 跨文化行为 :一小部分翻译尤其突出跨文化行为,它通常是指接受文化中外来文化形式的表现。更准确地说, 在文本领域,跨文化行为通常涉及把构成一篇文本过度编码(overcodings)的要素移位,这些要素包括文学系统中的要素(诗学、体裁、故事类型和其它正式的文学要素等) (Tymoczko,2007:121)。

T ymoczko对上述三种文化交流模式有两项重要发现。首先,译者对这三种文化交流模式协商(negotiated)和平衡(balanced)的方式由特定的文化和历史语境决定。其次,虽然跨文化行为在翻译研究中鲜有论及,然而代表和传送行为在翻译研究中却有广泛的讨论,尽管只限于把它们当作是翻译的属性,而非是作为译作所处的上位范畴(superordinate categ ories)来探讨。

那么,把这些文化接触模式看作是一个宏大的理论框架,可用于部分涵盖、横跨、影响和阐明翻译活动,这种看法有何优点?第一,这一宏大的理论框架能让学者从理论上说明翻译是一个跨语言、跨文化和跨时间的概念,T ymoczko(2007: 128)把它称之为 *翻译 (带星号的翻译)。第二,这种理论框架让教师在翻译教育中意识到学生将来若要在全球化的世界背景下从事翻译,则需要灵活性并要尊重文化传统的差异。第三,这种理论框架有助于建立翻译的类型学,有助于发现译作与迥然不同的语境之间存在的相近性,也有助于辨别在同一翻译传统中翻译取向的不同。

翻译文化差异的整体方法特别借鉴了Pierre Bourdieu早期著作中关于 惯习 (habitus)的观点。惯习是指 由持久的、可转换的性格形成的系统。该系统融合了过往的经历,随时都以感觉、鉴赏和行动的来源而发挥作用,从而完成无穷尽的不同任务 (Bourdieu,1977:82-83,见Tymoczko,2007:226;强调部分为原作者所加)。

采纳整体方法来翻译文化时,译者须分析原语文化的 惯习 , 因为它与拟翻译的文本相关,与翻译任务相关 (Ty moczko,2007:236,强调部分为原作者所加)。在实践中,这就意味着译者要考虑到 区分原语文化与译语文化之间最显著的文化差异因素 (Tymoczko,2007:235)。而在文本译成目标语的时候,这又会给译者提供理论框架来指导其做出翻译文化的决定。为了协助译

者创建这种框架,Ty moczko 提出了以下相互关联的文化因素以供参考:一种文化的标志性概念,关键词,概念隐喻,语篇,文化习俗,文化范式,以及过度编码。

世界上不同文化标志性概念的例子有 自由 、 财富 、 进步 、 勇敢 、 羞耻 或 纯洁 (Tymoczko,2007:238-239)。这些概念对社会组织、文化习俗和性格都起到重要作用。关键词为负载词语,它们可以指一种文化中的标志性概念,或是指作者选择的那些用于建构特定文本的特殊文化要素。例如,在Toni Morrison 的小说 最蓝的眼睛 (1970)中, 蓝色的眼睛 这个隐喻代表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美国的种族霸权(racist hegemony)(Tymoczko,2007:241)。套用Lakoff &Johnson (1980)的说法,概念隐喻影响到特定的源语群体的思维表征及该群体对世界的视角。不同语言概念隐喻不同的例子可见于Ding et al.(2010)。他们利用英汉类比语料库来分析 fear 和 恐惧 这两个隐喻。他们发现, FEAR IS AN OPPONENT 这个隐喻在英语中用于表达受到 fear 影响的状态,而相应的汉译却描述控制 fear 所作的尝试。语篇同样与文化性格相关。正因为如此,语篇亦促发行动并形成习俗,这在19世纪美国的妇女传记和自传体作品中出现的 受威胁的隐私 (imperiled privacy)叙述中有所体现(Adams 2009)。

文化范式的例子包括幽默、论证方式和文本中的逻辑顺序,或是包括修辞手段的运用。后者的使用方法可能在各种文化、甚至是同一文化的不同时期都可能有所不同。例如,阿拉伯语议论文的特点之一就是重复形式和内容,让同一信息通过多种途径多次得到表述,用反复肯定的方式来达到劝说效果(Baker 1992:237)。文化习俗,如命名方法、地址和头衔的使用形式、亲戚关系的称呼,都在构建个人和社会的身份,在形成社会凝聚力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它们亦因文化差异而不同。例如,在英语中, g randfather ((外)祖父)可以指 某人之父或母的父亲 , grandmother 指 某人之父或母的母亲 。但在泰语里,(po)指 某人之父的父亲 ,(

ta)指 某人之母的父亲 ,

(

ya)指 某人之父的母亲 ,

(

yay)

指 某人之母的母亲 。汉语中有五种称谓对应英文 uncle 一词,即:叔叔、伯伯、舅舅、姑丈和姨丈,每种称谓都指明一种家庭成员关系。最后,过

度编码是指那些表示不同体裁和交际模式的语言形式。属于这个类别的例子包括各类不同的语域、方言和术语。Niu &H ong (2010)在这方面所做的研究值得一提。他们利用英汉双向平行语料库(以新加坡广告为语料),考察了语料中词、短语和声音上所作的修辞重复,发现这两种语言在上述形式上有明显的不同。

总而言之,正如Ty moczko (2007:233)所述, 文化翻译时采用整体方法,而非选择性地着重于有限范围内的文化因素,这会在翻译中促进更多的文化交流,形成更有效的文化主张,让更多的新意来到这世界上 。

那么,基于语料库的研究在培养象征能力和整体文化翻译上起多大作用呢?基于语料库的研究在提升人们对语言象征本质的认识上可以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语料库语言学研究对此已有充分的证明),而且它还大大帮助我们发现一些用于区分源语和目标语的最大文化差异因素(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语言对比和翻译研究已有证明)。

如把象征能力和整体文化翻译看成是良好的教育方法,它们之间存在着什么关系呢?可以肯定的是,象征能力是发展翻译文化整体方法的重要资源,这是颇有道理的。它需要以下重要的技能:对文化差异的好奇、敏感;具有察觉和解决文化差异的能力;能充分意识到文化如同语言一样,具有开放性和异质性,且有生成性和述行性(Tymoczko,2007:235-236)。

同样,整体文化翻译也能提高象征能力,这是因为, 具有应对一种以上语言和一种以上文化接触的经验能引发隐性和显性的比较,能在比较中磨练技能,能反复灌输内省的意识 (Tymoczko 2007:236);而 跨越文化差异的翻译不仅是译者能力和作用的中心,而且还是译者展示最精湛技艺之处 (Tymoczko 2007:232)。

上述关于象征能力能促进整体文化翻译,而整体文化翻译能提升象征能力的提法在一项个案研究中得到了支持(Laviosa 2010)。该项研究考察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意大利女作家兼翻译家Isabella Vaj 对其翻译的Khaled Hosseini 小说The Kite Runner (Il cacciatore di acquiloni)和A Thousand Splendid Suns (M ille splendid soli)所作的内省式评论。其次是Isabella Vaj 的著作Il cacciatore di storie;在该部著作中,这位作者兼译

者讲述了隐藏在Hosseini作品典故背后的故事和她自己的经历。她在翻译Hosseini这部怀旧小说之后,这些儿时和青春期经历过的事情全都栩栩如生地浮现在眼前。

Isabella Vaj对语言的热爱、对形式象征意义的理解,并通过 他者 (the Other)的经验来谦卑、坦诚地重新认识所熟悉的事物。她的自述表明,可以从外语学习中获得象征能力:

我的文学老师为语言学家Carla Schick,他是Il ling uagg io.Natura,struttura,storicit del fatto linguistico( 语言、自然、结构与语言事实的历史性 ,1960)一书的作者。他逐渐培养了我对语言的热爱,热爱语言中体现出的个人自由的方方面面以及由传统确立的规范和对历史性的注重。(Isabella Vaj,见Lav iosa forthcom ing)。上个世纪90年代,我想学习闪语(Semitic languages),一种我认为是神秘的他者的东西。这激发了我的求知欲。我在米兰的ISMEO大学毕业,专业为阿拉伯语言和文化。我发现,我们所称的名词性述语在阿拉伯语中却定义为状态补语,而且可以带宾语!我发现并列结构并非意味着思想的简单化,而是有条理、有节奏的体现。我发现重复并不令人恼火,而是把它当作典雅文体特点的一种。 他者 一如既往地让我们意识到自己的局限 (Isabella Vaj,见Laviosa forthcoming)。关于象征能力能培养翻译文化的整体性方法,这一点可从Isabella Vaj所区分的阿富汗文化(如原文所示)和意大利文化之间存在的最大文化差异特点得到证明。这些特点包括:

*口语化(Hosseini的小说带给你如童话般的纯粹快乐,他的叙述天赋从本国的口述传统中得到滋养)(Vaj,见Laviosa forthcom ing);

*由动词 run (代表内疚、喜悦和救赎)表达的象征意义和它在小说的标题至结尾最后一个句子中起到关键词的重要性(Vaj2009);

*波斯语的运用。 这是Hosseini的母语,当他感觉到英语之不足时就会使用 (Vaj,见Laviosa forthcoming);

*特定文化典故的使用(Vaj2009)。

另外,在揭示翻译H osseini的世界而带来的愉悦之余,Isabella Vaj亦形象地展示了翻译文学作品让其体验到语言是 有生命的现实化身 (Kramsch2009:4),在深层次的感情层面上与 他者 认同,从而提高了自己的象征能力:

我最大的乐趣就是讲述我知晓和喜爱的另一文化的事情。也就是那些能在我内心引起共鸣,能让我感到与作者亲近的事情:从古典波斯诗人到十五世纪居于赫拉特(H eart)的最伟大艺术家(Vaj,见Laviosa forthcoming)。

最后,Isabella Vaj自己的著作Il cacciatore di storie本身就是提升了的象征能力的鲜活证明。Isabella Vaj的动机是要创作一本 配套读物来提升阅读Hosseini小说的愉悦感受,提供小说发生之世界的点滴知识 (Vaj,见Laviosa forthcoming)。同时,她还希望此书能带来社会文化方面的影响。她的这些动机和希望事实上显示出翻译触发了她的多语想象,让她能够在一个新发现的跨文化世界中宣示她的归属感:

[写作Il cacciatore di storie]萌芽就是我的好奇心,还有我那些阅读Hosseini小说的朋友的好奇心。他们问我阿富汗文化的问题,我告诉他们隐藏在H osseini典故背后的故事,如Rostam和Sorhab之间决斗的故事[译注:Rostam and Sorhab 是波斯史诗 列王记 (Shahnameh)里所记载的一出悲剧。Rostam是一位家喻户晓的波斯英雄, Sorhab是其子]。我的朋友鼓动我把这些故事写出来。因此,我开始写此书时,一切都很顺利。毕竟我花了过去7至8年的时间潜心阅读阿富汗文化。Hosseini对自己失去的祖国的怀念引发了我对自己儿时和青少年时期的怀念。这些旧日时光,即使没有被当今意大利主流文化鄙视,却也为之所忽视。但这些旧日时光却与古老而遥远的阿富汗社会有着亲切的相似。对过往的回忆是我否定当下的方式,因为占据当今社会的是高声喧哗、庸俗和对词语意义无耻的歪曲,这亦是对爱和情感力量致意。我不知道我的书是否奏效,如果它能在西方激发起对一个未知却又异常博大精深文化的兴趣,引起对受苦受难的阿富汗民众的同情;如果它能让我们感受到阿富汗绝对需要和平,因为它在过去的三十年里每天都处于战争状态,那么我这本书就不会一点作用也没有(Vaj,见Laviosa forthcoming)。

五、结语

作为语言和翻译教师,我们可以从这现实生活中的语言学习、翻译和写作的经历里学到什么呢?我想我们可以设想一种合作性的学习环境,在这种环境下,象征能力可以帮助整体文化翻译,而整体文化翻译则能加强象征能力。因此,笔者

提议,这些原则应融入一种由生态导向的翻译教学法之中。在这种理论框架中,基于语料库的教学方法将语言和翻译学习改造成各种自我参与的活动,这些活动力求能在我们这个多元文化世界里培养重要的跨语言和跨文化能力。

参考文献

A dams,K atherine.2009.Pr ivacy,Proper ty,and

Belonging in U.S.Women s L if e Wr iting,1840-1890,N ew Yor k:Oxford U niversity P ress.

Baker,M ona.1992.I n Other Words.A Cour sebook on T r anslation.L ondon and N ew York:Routledge. Bernardini,https://www.wendangku.net/doc/5a1995120.html,petence,Cap acity, Corp or a.A study in corp us-aided language lear ning.

Bolo gna:CL U EB.

Bernardini,Silvia.2002.Ex ploring N ew Directio ns in Discovery Learning.In Bernhard Kettemann and Georg M arko(eds.).T eaching and L ear ning by Doing Cor p us

A naly sis.Amsterdam and N ew Y ork:Rodopi.165-

182.

Bernardini,Silv ia.2004a.T he T heory behind the Practice: T ranslator T raining or T ranslator Education?.In K irsten M almkj r(ed.)T r anslation in Under gr aduate Degree Progr ammes.Amsterdam and 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17-30.

Bernardini,Silvia.2004b.Cor pus-aided Language Pedagogy for T ranslator Education.I n K irsten M almkj r(ed.) T r anslation in Undergr aduate Degree Pr ogr am mes.

Amsterdam and 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97-112. Bowker,Ly nne.2001.T owards a M ethodolog y for a Cor pus-based Approach to T ranslation Evaluatio n.

M eta:j our nal des tr aducteurs/Meta:T r anslator s Jour nal46,no.2,345-364,http://ww w.erudit.

org/revue/meta/2001/v46/n2/002135ar.pdf(accessed M ay21,2010).

Bowker,L ynne.2003.Corpus-based Applications for T ranslator T raining:Exploring the Possibilit ies.In Sylviane Gr anger,Jacques L erot and Stephanie P etch-T yso n(eds.).Corp us-based A p p roaches to Contr astiv e L inguistics and T r anslation S tudies.Amsterdam and N ew York:Rodopi.169-183.

Bowker,L ynne,and Jennifer Pearson.2002.W or king w ith Sp ecializ ed Language.A Pr actical Guide to Using Cor p or a.London and N ew Yor k:Routledge.

Cook,Guy.2010.T r anslation in Language T eaching.

Ox fo rd:Oxford U niv ersity Pr ess.

Ding,Yan,Dir k N o l,and Hans-Geor g Wolf.2010.

Patterns in M etaphor T ranslation:T r anslating Fear M etaphor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In Richard X iao

(ed.)Using Corp or a in Contr astive and T r anslation Studies.N ew castle:Cambr idg e Scholars Publishing.40 -61.

Gavioli,L aura.2005.Ex p lor ing Cor p or a f or ESP L ear ning.Amsterdam and 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

Grang er,Sylviane,Jacques L ero t,and Stephanie Petch-T yso n.(eds.).2003.Corp us-based A pp r oaches to Contr astive Linguis tics and T r anslation S tudies.

Amsterdam and New York:Rodopi.

Kiraly,Donald C.2000.A Social Constructivist A p p roach to T r anslator Education.M anchester:St.Jerome. Kiraly,Donald C.2003.F rom Inst ruction to Collabo rative Co nstruct ion:A Passing Fad or the Pr omise of a Paradigm Shift in T r anslator Education?In Brian James Baer and Geo ffrey S.K oby(eds.).Beyond the I vory T ow er:Rethinking T ranslation Pedagogy.A mster dam and 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3-27.

Koby,Geoffr ey S.,and Brian James Baer.2003.T ask-based Instruction and the New T echnology.T raining T ranslators for the M oder n Language Industr y.In Brian James Baer and Geoffrey S.Koby(eds.).Beyond the I vory T ow er:Rethinking T r anslation Pedagogy.

Amsterdam and 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211-227.

Kramsch,Claire.2006.F rom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to Symbolic Competence.T he Moder n L anguage Jour nal 90:249-252.

Kramsch,Claire.2009.T he M ultilingual Subj ect.

Ox fo rd:Oxford U niv ersity Pr ess.

Kramsch,Claire,and A nne Whiteside.2008.L anguage Ecolog y in M ultilingual Settings.T owards a T heory of Symbolic Competence.A p p lied Linguistics29(4):645 -671.

Laviosa,Sara.2009.T owards a T r anscultural Pedagog y for L anguag e&T ranslation Education.

Paper presented at the24 Convegno naz ionale dell

A ssociaz ione I taliana di A nglistica,Challenges f or the

21st century:dilemmas,ambiguities,directions,1-3 October2009,U niversit di Roma T re ,Rome. Laviosa,https://www.wendangku.net/doc/5a1995120.html,petenza Simbolica e T raduzione Culturale per una Pedagog ia Olist ica.Keynote Lecture deliver ed at Ecologia dell A pp r endimento L inguistico.

Co nvegno per Insegnanti di L ingua17-18Apr il2010, DI.L.IT International House,Rome.

dilit.it/formazio ne/seminari.php>

Laviosa,Sara.Fort hcoming.T r anslating Cultur e:A n I nter v iew w ith I sabella V aj.T r anslated by Richard

Br aithw aite.T he European English M essenger.

L ow ie,W ander,M ar jolijn V erspoor,and Bregtje Seto n.

2010.Conceptual Repr esentat ions in the M ultilingual M ind:A Study of Advanced Dutch Students of English.

In M artin P tz and L aura Sicola(eds.).Cognitiv e Processing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A mster dam and 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136-148.

Niu,Guiling and Huaqing Ho ng.2010.Repetitio n Patterns of Rhetoric Feature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Adv er tisements:A Corpus-based Contrast ive Study.In Richar d Xiao(ed.)Using Cor por a in Contr astiv e and T r anslation Studies.N ewcastle:Cambridg e Scholars Publishing.433-456.

Nord,Christiane.2005.T ex t A nalysis in T r anslation: T heory,M ethodology and D idactic A p plication of a M odel f or T ranslation-or iented T ex t A nalysis.

Amsterdam and New York:Rodopi.

O lohan,M aeve.2007.Economic T rends and Developments in the T ranslat ion I ndustry.T he I nterp r eter and T r anslator T rainer(1)1:37-63.

R ichards,Jack C.and T heodore S.Rodg ers.2001.

A pp r oaches and M ethods in L anguage T eaching.

Cambridg e:Cambr idge U niversity Press.

Susam-Sarajeva,Sebnem and Lui s P rez-G onz lez.(eds.).

Fort hcoming.N on-Pr of essionals T r anslating and

I nter p reting:Par ticip ator y and Engaged Persp ectives.

Special Issue of T he I nter p reter and T r anslator T r ainer.T ymoczko,M ar ia.2007.Enlar ging T r anslation, Emp ow er ing T ranslators.M anchester:St.Jerome. Ulrych,M argherita.2005.T raining T ranslators: Prog rammes,Cur ricula,Pr actices.In M artha T ennent (ed.)T raining f or the N ew M illennium.A mster dam and 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3-33.

Vaj,Isabella.2009.I l cacciator e di stor ie.M ilano: Piemme.

Witte,A rnd,T heo Harden,and A lessandra Ramos de Oliveira Harden.(eds.).2009.T ranslation in Second L anguage Lear ning and T eaching.Bern:Peter L ang. Zanettin,Federico.2009.Cor pus-based T ranslation Activities for L anguage L ear ners.T he I nter p reter and T r anslator T rainer(3)2:209-224.

Zanettin,Federico,Silvia Bernardini,and Dominic Stewart.

(eds.).2003.Cor por a in T r anslator Education.

M anchester:St.Jerome.

作者与译者简介

Sara Laviosa博士毕业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翻译研究专业,师从M ona Baker教授。现任教于意大利巴里大学,其研究领域包括基于语料库的翻译研究与翻译教学。主要代表作包括Corpus-based T r anslation Studies:T heory, Findings,A pplicatio ns(Rodopi,2002)与L inking Wor(l) ds:Lex is and G rammar for T ranslation(L iguor i,2005/ 2008)。

译者:李德超,博士,香港理工大学中文及双语学系助理教授,研究方向:翻译研究。

A Transcultu ral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Corpus-based Dranslation Pedagogy

Sara Laviosa,T he University of Bari(Italy)

T ranslated by Dechao LI,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 niversity

Abstract:T his paper takes stock of the important development of corpus-based translation pedagog y and exam ines the main methods currently employed in corpus-based translation pedagogy using an adapted version of the three-level model elaborated by Richards and Rodgers(2003)for the analysis of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s.This investigation brings to light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 een translator training, w here corpora are w ell established,and translator education,w here they have just started to m ake inroads. Arguably,one of the reasons for this gap lies in the lack of interdisciplinary theoretical fram eworks conceived specifically for translator education.On the basis of these considerations,I w ill ex plore,in the second part of my paper,the principles underlying an env isioned transcultural conceptual framework, w ithin which corpora can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equipping students of language and translation w ith the competences and capacities they need for the future.T hese principles are: symbolic competence ,as elaborated by Kramsch(2006,2009)in the theory of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and holistic cultural translation ,as put forw ard by T ymoczko(2007)in translation theory.

Key words:corpus,translation teaching,intercultural,sy mbolic competence,holistic cultural translation

跨文化交际与翻译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translatio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mainly refers to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native speakers and non-native speakers, as well as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people who differ in any aspect of language or culture background. Due to the differences in surroundings, societies and religions of different ethnic groups, each language community results in its own code of language, social culture, customs and practices and so o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studies situations when people from different culture backgrounds interact. Aside from language, IC focuses on social attributes, thought patterns and the cultures of different groups of people. IC also involves understanding the different cultures, languages and customs of people from other countries. There are three formats of IC: interracial communication (when source and receiver are different races), interethnic communication (situation in which the parties are of the same race but of different ethnic origins) and intra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between members of the same culture including racial, ethnic and other co-cultures). The term translation itself has several meanings: it can refer to the general subject field, the product (the text that has been translated) or the process (the act of producing the translation, otherwise known as translating).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ng between two different written languages involves the translator changing an original written text (the source text) in the original verbal language (the source language) into a written text (the target text) in a different verbal language (the target language). This type corresponds to “interlingual translation” and is one of the three Roman Jakobson in his seminal paper. Jakobson’s categories are: 1. Intralingual translation, or “rewording”– an interpretation of verbal signs by means of other signs of the same language; 2. Interlingual translation, or “translation proper”–an interpretation of verbal signs by means of some other language; 3. Intersemiotic translation, or “transmutation”– an interpretation of verbal signs by means of signs of non-verbal sign systems. Intralingual translation would occur when we rephrase an expression or text in the same language to explain or clarify something we might have said or written. Intersemiotic translation would occur if a written text were translated, for example, into music, film or painting. It is interlingual translation which is the traditional, although by no means exclusive, focus of translation studies. It is easily seen that the three forms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the three types of translation are partly corresponding to each other, especially interracial communication and interlingual translation which both attach attention on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native and non-native, and where different cultures of different countries play more important role. To conduct effective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one has to understa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different nations and then to look for them and pay attention to in every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situation. By doing this, the high-context communicators can learn to use and respond words, emotions, postures differently, and low-context communicators can learn to

基于COCA语料库和CCL语料库的翻译教学探索

基于COCA语料库和CCL语料库的翻译教学探索 南京大学 常熟理工学院 朱晓敏 提 要:从上世纪80年代起,作为一种研究语言现象和语言本质的新模式,语料库语言学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就。语料库已经渗透到语言研究的各个领域。翻译研究领域里使用的语料库多为双语平行语料库和翻译语料库。单语语料库与翻译研究相结合,尤其是与翻译教学相结合,是一个鲜有人探索的未知领域。在课堂上使用可以免费获取的美国杨百翰大学的英语单语语料库(CO CA语料库)和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的汉语单语语料库(CCL语料库)能改变传统翻译教学模式,为翻译教学的改革提供借鉴。 关键词:语料库,COCA,CCL,翻译教学 一、引言 作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一种全新的探究语言现象和语言本质的方法,语料库语言学在上世纪80年代得到了蓬勃的发展。韩礼德(1993:24)曾指出: 语料库语言学将数据收集与理论论述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我们对语言的理解发生了质的变化(转引自王克非,2004:4)。 根据收集语料的语言种类,语料库可分为单语语料库(monolingual corpus)和双语/多语语料库(bilingual/multilingual corpora)。前者仅采用一种语言的语料,通过大量收集本族语者的语言实例而建成;而后者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文本构成的语料库,它可以有对应/平行的、类比的和翻译的三种形式。 单语语料库的研发历史要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末,由夸克等人在伦敦大学率先建立起现代意义上的语料库,即 英语用法调查(Survey of English Usage)。到目前为止,比较大型的英语单语语料库有BNC英国国家语料库,CBECobuild 英语库,Brow n布朗语料库,美国杨百翰大学M ark Davis教授主持的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Corpus of Contemporary American English,简称COCA语料库),汉语的有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的CCL汉语语料库等。国际上双语/多语语料库在近十几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比较早的双语语料库有20世纪90年代早期建立的英语-挪威语双语平行语料库和英语-意大利语双语平行语料库,以及后来建立的英语和德语,英语和法语等双语语料库。国内目前规模最大的汉英双语语料库是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近年建成的达3000万字词的通用汉英语料库。国际上多语语料库有T he ECI M ultilingual Corpus多语种语料库(The ECI M ultilingual Corpus,简称IECI/M CI),近1亿字,包含了欧洲主要的语言及土耳其语、日语,俄语、汉语和马来语。而国内目前多语语料库的研究开发还是空白。 二、传统翻译教学面临的挑战与改革的出路 我国传统的翻译教学模式,即 理论讲解!举例验证!结论巩固,曾经为我国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翻译人才,他们中的很多人仍然是现在翻译行业的主力军。他们拥有扎实的中、英文功底和孜孜不倦的翻译探索精神。进入21世纪以来,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知识更新速度加快,传统的翻译教学难以适应新的挑战。从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反馈和专业八级考试中翻译部分的得分来看,传统翻译教学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首先,翻译教学观念比较陈旧,课堂教学以教师讲述为主,学生听记为辅。学生只记得了抽象的翻译技巧,其实际的翻译能力并没有得到发展。其次,讲授的内容受教材限制,例句少且多为人造语境,学生感觉枯燥,难以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最后,课堂信息输入量小。 粉笔+黑板+教材+课后翻译练习的单一的教学方法导致课堂容量小,节奏缓慢。要改变以上现状,就要 实现翻译课程结构的科学化,扩大课堂教学的信息输入量,让学生在教师提 本文是南京大学2009年博士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课题 基于网络的英汉/汉英平行语料对自动获取(项目编号2010CW02)的前期研究成果。感谢匿名评审人员的宝贵意见。文责自负。

跨文化阅读课文翻译终极版

Unit 1 Settling down at college around the world 适应校园生活——来自世界各地的访谈 Tanya Zarutskaya Moscow, Russia 塔尼娅?扎茹茨卡娅莫斯科,俄罗斯 This time last year I was nervous about my new life. 去年的这个时候,我对新生活感到很紧张。 I didn't have any friends, and it was my first time away from home. 我没有朋友,也是第一次离开家。 At first I worked all the time, going to lectures and studying late into the night. 一开始,我一天到晚都在忙功课:上课,并且学习到深夜。 But then I realized I was missing out on so many other things at university. 可后来我意识到我错过了大学里许多其他活动。 One day a girl in my hall of residence invited everyone in the dorm to a dinner party. 一天,跟我住同一幢宿舍楼的一个女孩儿邀请全楼的人去参加一个晚宴。 I've no idea where she managed to buy the food, or how she had enough money. 我不知道她在哪儿买的那些吃的,也不清楚她怎么会有足够的钱。 And she dressed like a model. 而且她穿得像个模特儿。 I don't know why she was bothering with university! 我真不知道她干嘛还要费那劲儿上大学! I've got to know lots of interesting people and I now enjoy myself as well as study hard. 现在我结识了许多有趣的人,既努力学习,也快乐地生活。 Miguel Fonseca Guadalajara, Mexico 米古尔?方斯卡瓜达拉哈拉,墨西哥 When I first arrived at university, I tried to make notes about everything the professors said in their lectures. 刚上大学的时候,我尽量把教授们在课堂上说的每一句话都记下来。 But I ended up being too busy writing to listen. 结果是我光忙着记笔记,都顾不上听讲了。 I'm studying chemistry, and everything seemed more complicated than what we learned at school. 我现在学的是化学,现在学的东西似乎都比我们在中学里学的复杂。 But then I realized that here, you have to listen and think more. 现在,我已弄清新知识和过去所学知识之间的差别了。 I've now understoo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new information and things which I knew already. 不过我意识到,在大学里,你应该更多地去听、去思考。

(完整word版)跨文化交际教学大纲

《跨文化交际》 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英语教学论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考核类别:考试 适用对象:本科 适用专业:英语 总学时、学分:36学时2学分 一、课程教学目的 该课程旨在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对西方文化的不同层面有所了解,以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在传统的外语教学中, 人们往往忽视文化的重要作用, 只注重语言能力的培养而未能顾及交际能力的提高。近年来国内学者认识到外语教学必须引进文化知识的对比,训练学生灵活运用语言知识, 更好地与外国人沟通, 减少和避免误解。 1

二、课程教学要求 该课程教学要求学生提高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 更有效地与外国人进行交际,为英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翻译实践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础。 三、先修课程 跨文化交际是英语专业的必修课, 是在完成了精读、泛读、综合英语、写作等基本技能训练后开设的,旨在增强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有助于英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翻译实践能力的提高。因此,学生先期完成英语听说读写等技能训练基本课程,如《基础英语》、《英国文学选读》等课程。 四、课程教学重、难点 该课程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的 2

了解及跨文化交际意识, 提高驾驭英语语言的能力, 从而使其能得体地运用语言与操英语的外国人士进行交流。教师的讲授重点是帮助学生认识中西文化的异同,分析文化差异的根源, 帮助学生深化对西方文化的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在表层上很容易识别,但对造成差异的原因却需追根溯源。东西方在历史,思维方式以及哲学等方面的差异则是造成中国学生对西方文化不解的主要原因,也是该课程的难点。 五、课程教学方法(或手段) 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适当组织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充分利用课外资源进行探索性、研究性学习。 六、课程教学内容 Unit 1 Communication Across Cultures(4学时) 3

(完整版)新编跨文化交际英语教程翻译1-10单元

1 Translation 纵观历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人们由于彼此所处地域、意识形态、容貌服饰和行为举止上存在的差异,而长久无法互相理解、无法和睦相处。在这种情况下,跨文化交际作为一个特定的研究领域得以形成和发展。值得注意的是,人类文明在发展过程中所遭受的许多挫折,既是个人的,又是全球性的;人类历史进程总是充满了个人间的直接冲突和民族间的误解——从骂骂咧咧到孤立主义直至到武装冲突,大大小小争端不绝。 很显然,文化间以及亚文化间的交往比以前多了,这迫切要求我们共同努力,去理解有着不同信仰和文化背景的人们,并与之和睦相处。通过加深认识和理解,我们能够与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不同的人们和平共处;这不但有益于我们周遭环境的安定,也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决定性因素。 2 Translation 文化有时候被称为我们的心智程序,我们“头脑的软件”。但是,我们可以进一步引申这个用电脑所做的类比,把文化看作是支持运行的操作环境。文化就像电脑使用的DOS或者Unix或者“视窗”(Windows)等操作系统一样,使我们能在各种各样的实际应用中处理信息。用“视窗”这个比喻来描述文化似乎也很有吸引力。文化就是我们心灵的视窗,透过它我们审视生活的方方面面。一个社会中不同个体的视窗是不大一样的,但都有着一些重要的共同特征。 文化就好像是鱼畅游于其中的水一般,人们想当然地把文化看成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因而很少去研究它。文化存在于我们所呼吸的空气之中,文化对于我们了解我们自身之为何物是必不可少的,就正如生命离不开空气一样。文化是特定群体的共有财产,而不单是个体的特征。社会按照文化设定的程序运作,这种程序来自于相似的生活体验以及对这种生活体验之含义的相似阐释。 如果文化是一种心智程序,那么它也是现实的心灵地图。从我们很小的时候开始,文化就告诉我们应该看重什么、偏好什么、规避什么和做些什么,文化还告诉我们事物应该是什么样。文化为我们提供超越个体经验可能的理想典范,帮助我们决定应该优先考虑的人或事。文化为我们建立起行为准则,并视遵守这些准则的行为为正当、合法。 3 Translation 43

汉英跨文化交际翻译中的CHINAENGLISH

广东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 Journal of Guangdong Polytechnic Normal University No 2,2002 汉英跨文化交际翻译中的C HINA ENGLISH 金惠康 (广东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外语系,广东广州 510665) 摘 要:本文讨论什么是中国英语及其在汉英跨文化交际翻译中的功能。关键词:跨文化交际;汉英翻译;中国英语 中图分类号:H 315 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803(2002)02-0072-07 一、什么是中国英语 中国英语(China English)不同于中式英语(Chinglish),它既不是中国学生学习英语过程中所产生的 过渡语 ,也不是因英语不够表达而胡编乱造的英语。本文倡导的宗旨就是要使用规范英语来描述中华文化和社会,尽量避免中式英语。目前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就是使用和拓展中国英语。 1 从广义上来说,中国英语产生于国际英语对中华文明和华夏社会的描述,也源于中国人长期用英语对自己与世界描述,它是国际英语的拓展与延伸。中国英语以国际规范英语为共核,把中国独有的文化、语言、事物、意念和传统等通过音译、译借及语义再生等手段传入国际(英语)社会,同时也融入许多具有中国文化内涵和汉语言特色的表达方式。如别有风味的词汇、短语、句式、认知方式、修辞手段、行文风格和章法结构。因而,中国英语具有国际规范英语的共性,又具有汉文化的内涵和汉语言的一些个性特色。毫无疑问,中国英语是长期东西方跨文化交流的产物。从狭义的角度来说,中国英语指的就是:在描述(翻译)华夏文明、中国社会及汉语言中所拓展了的那部分英语。 有人说在汉译英中使用中国英语是不得已而为之,其实这句话也要从另一面理解为 非得如此不可 。社会发展与变革必然引起语言的变化发展并给语言注入新的文化内涵和新的表达方式,这是很值得深入研究和总结的。 中国英语的规范主要是来自现代中国官方媒体的英语文本典范和国际现代英文媒体的主流内涵;也来自汉英双语娴熟者描写华夏文明和中国社会的英文文本和由中国人用英语创作的文学作品等。这里使用 中国英语 这个词语(概念)来描述和记录国际英语在描述中华文明和社会、中国人民和政府用英语表达自己对世界事务的理解、看法和立场时,英语所发生的变化与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凡是有中国文化内涵和汉语表达特色的、并能为国际英语读者所普遍理解和接受的英文(文本)都可称之为中国英语。 2 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来看,中国本土的社会文化环境造成了中国英语的中国特色,即本土化(nativization 或是indigenization)。社会语言学中的本土概念的实质是主张文化和语言的相对价值、尊重个性,并以此来促进不同文化和语言之间的彼此的适应与沟通。 72 收稿日期:2001-11-05 作者简介:金惠康(1950~),男,湖南邵东人,广东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跨文化交际研究与应用语言学。

基于双语平行语料库的翻译教学

基于双语平行语料库的翻译教学 翻译是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传统的翻译教学以教师讲解为中心,以翻译教材为学习载体,学生在上完课之后很难具备一定水平的翻译能力。针对于此,我们把双语平行语料库及相应的检索功能引入到翻译教学当中,以提高翻译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翻译能力。 标签:双语平行语料库;翻译;教学 双语平行语料库是指使用两种语言撰写相互间具有翻译关系的文本的集合平台,与普通的词典相比,这种翻译方法更加准确、便利、快捷,更新速度快,可以提供大量真实的双语对译语料以供学习者查询。 何安平指出,将语料库引入翻译教学,会改变传统的翻译教学模式,使学生可以开展各种学习活动,比如互动式学习、开放式学习和分析归类型学习,这一系列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塑造的批判精神和反思精神,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供了条件。 本文例句所使用的双语平行语料库是指北京外国语大学通用双语平行语料库。 1.基于双语平行语料库的词汇翻译 曾有人提出,平行语料库最典型的应用范围之一是双语词汇教学。无论是英译汉还是汉译英,在很多时候英汉两种语言不存在一一对应的词汇,一词多义的现象很普遍,这就意味着这个词有多种译文;而且,在某些特定的语境中,有的词被赋予固定的意思,这又是新的译文。北京外国语大学王克非教授以汉语“克服”一词为例,在北京外国语大学通用汉语双语平行语料库中检索,发现24处“克服”一词中,有15处翻译为overcome。在学生学习完这24个例子后,他们就会明白,在以后的翻译中,不是所有的“克服”都用overcome翻译,在其他情况下使用cope with,fight down,get rid of 等会更加贴切。 学习者可以借助双语平行语料库的真实语境平台,找到单词在不同语境下的地道翻译,既丰富了词汇量,快速准确地译出对应语,同时可增强语感,提升双语翻译能力。 2.基于双语平行语料库的句式翻译 有时候,学生会感觉无论是英语还是汉语,其中一些句式很难理解,至于翻译更是无从下手。在这种情况下,双语平行语料库为学生们提供了大量的特殊句式翻译例句。我们以英文中“it is said that”为例。这是英语中常用的句式,很多学生张口就翻译为“据说”,好像也没有人怀疑过;包括我本人在接触双语平行语料库之前,见到it is said that也随口就翻译为“据说”。但是,笔者通过双语平行语

大学生跨文化交际 U2Pa课文翻译定稿2014

Unit 2 Passage A 1. 中国的核心价值与儒家思想有关,儒家思想的道德准则是对人际关系中道德品质的总结,孔子就用它来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时期,统治阶级用这五伦来处理每件事,这就形成了一个分级的社会,即臣忠于君,子孝于亲的社会。 2. 在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开始强调人的尊严以及现实生活的重要性。他们提倡人不仅有享受美好生活的权利,更要具备完善自己和创造奇迹的能力。这就是人文主义的基本理念。自那以后,人们开始尊重人性,随即有发展出了我们今日称之为“自由”的思想,即民主。 3. 以美国为例,优秀的个人价值观就是独立、努力以及生活成功、个人成就与乐于助人三方面实现平衡。就社会价值观而言,美国人在这6方面领先:言论自由、个人自由、个人权利、公开争论、独立思考和。而中国的价值观则提倡努力工作、尊重学习、诚实守信、独立自由和持久忍耐。亚洲人值得推崇的6个社会价值观是社会有序、和谐一致、政府问责、开拓思路、言论自由和尊重权威。 4. 与美国人不同的是,东亚人通常更尊重权威,赞誉社会有序,可与他们一致的是亚洲人也尊重新观念,政府问责及言论自由。 5. 中西方文化的不同与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体文化密不可分。 6. 个人主义就是人们注重个体、强调个体需要。一般来说,西方文化倾向于个人主义。 7. 集体主义文化即把自身当作是集体(家庭、单位、部落、国家)的一员,一般认为集体的需要高于个体。大多数亚洲文化,包括中国在内,倾向于集体主义。 8.个人主义是指在一个社会里个人权利是首要的。大多数西方人士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身份和人格,这应该得到认可并强化。因此,如果不理解个人主义,则无法理解西方的文化和西方人。唯有理解了个人主义,我们才能明白西方人对家庭、友谊和隐私的看法。个人主义的核心是追求个人利益和成就,作为一项社会的基本品质,它被高度地重视,并被人们真心铭记和认真领会。 9. 在基督教的传统文化中,个人主义不但对彼此重要,而且对社会对上帝都重要。个人主义从他们的祖先那里传承下来,因而对西方人而言,个人主义不是自私而是正直。他们如此重视个人主义,以至于他们认为如果有人不去实践个人主义,那就是错的行为。“自助者天助”,从这句谚语我们可以看出西方人对个人主义的态度。可是对中国人来说,个人主义是贬义词,是利己主义,它就意味着自私的人品和散漫的纪律。 10.传统的中国信条,尤其是儒家思想,欣赏集体主义。它强调群体合作,强调个体的成功归功于单位、组织或社团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中国人认为为了集体而牺牲个人利益是非常高尚的品质,继而谦逊待人、善解人意的品质也受到高度赞扬。 11. 让我们从这两个事例来看文化的基本差异:学校 学校的组织形式可以看出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文化的差异。例,中国的中学、甚至大学,学生通常群体组合,他们被编成班,所有同班同学学习同一课程。相反,美国高中和大学的学生都是个体的组合,他们通常根据自己的兴趣至少选择几门课程,因此他们经常到不同的班级上不同的课,也没有类似中国的“班” 12. 另一个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区别的例子就是宴会。比如,在中国,宴会通常是大家围坐在一起享受美食或观赏节目,有的观看,有的会亲自参与节目。相反,美国典型的宴会就是鸡尾酒会。在晚会中大家成双成对,或三五成群一起聊天,间或走动走动,换换聊天对象。 13.下面是西方个人主义文化和集体主义文化更具体的区别。

语料库翻译学研究内容

研讨五语料库翻译学 1. 什么是语料库翻译学? 2. 语料库翻译学的理论基础? 3. 语料库翻译学的研究内容? 4. 什么是翻译共性? 根据研究课题的来源,语料库翻译学的研究领域分为三类。 第一类源自传统译学研究,包括基于语料库的文学翻译、翻译史、翻译教学、翻译实践、机器翻译和口译等领域的研究。 基于语料库的文学翻译研究以文学翻译作品的文本分析为基础,研究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的相关课题。这些课题具体为: 1) 意象和人物形象的再现与变形,2) 文学风格的再现与重构,3) 文学翻译的创造性,4) 译者风格,5) 文学作品空白和未定性的翻译,6) 文化负载词的翻译,7) 误译和漏译研究。 基于语料库的翻译史研究利用历时性平行语料库对名家译作进行文本分析,揭示翻译家在翻译策略应用、翻译风格和翻译语言等方面所表现出的个性特征及其所遵循的翻译规范。目前,翻译史研究大多将翻译家的观点或言论视为客观现实,满足于翻译事实的罗列,对于翻译规范和历史语境关注不够。事实上,翻译家的所做与所言往往不一致,翻译家所言并不能反映其翻译作品的特征。此外,翻译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行为,受特定规范的制约。这些规范因时代或文化的差异而不同。利用语料库分析翻译文本的具体特征,归纳不同历史时期的翻译规范,可以阐明翻译家的所作所为,还原历史的真实面貌。另外,该领域的研究还通过提取语料库的篇头信息,对于具体某一历史时期的翻译活动进行客观描述。这些信息包括出版商、出版时间、作品主题、译者姓名和性别等内容。应当指出,语料库翻译学与翻译史均强调对研究对象进行客观描写,重视还原语境方法( contextualization) 的应用。这些共性为语料库在翻译史研究中的应用提供了作为空间。 以上研究均属语料库翻译学理论层面的研究,而基于语料库的翻译教学、翻译实践和机器翻译研究都是应用层面的研究。前者侧重于探讨语料库在翻译评估、翻译教材编写和翻译教学模式中的应用,后者主要关注双语词汇和句式之间的对应关系、翻译策略和方法的应用等问题。基于语料库的机器翻译研究是指利用语料库的核心技术,建设具有海量信息的知识库,以满足机助翻译或自动翻译的需求。 基于语料库的口译研究侧重于分析口译语料词汇、句法和语篇等层面的特征,研究口译语言特征、口译规范、口译策略和方法等。该领域的研究是综合性研究,既有理论层面的探讨,也有实践层面的分析。 第二类研究领域源自描写性译学研究,涵盖翻译共性、翻译规范和批评译学等领域的研究。 翻译共性是指由于翻译过程而形成的翻译文本所具有的区别于原创文本的特征,与源语和目的语之间差异无关,具体表现为显化、隐化、简化和范化等。翻译规范是“译者在具体时间或社会文化环境中所做出的规律性或习惯性选择”。“翻译规范是关于翻译作品和翻译过程正确性的规范,体现了具体某一社会或历史时期关于翻译的价值观和行为原则”。翻译规

《跨文化交际学概论》读后感

《跨文化交际学概论》读后感 AP0802325 钟欣奕 在学习《跨文化交际》这门课程和看完《跨文化交际学概论》这本书之前,我对“跨文化交际”的认识是:两个来自不同国家的人、组织或是国家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就是跨文化交际,而同一个国家的两个不同地区的文化的交流并不是跨文化交际。因为我认为既然是“‘跨’文化”,那这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应该是很大的,有非常不一样的文化来源和文化背景,有不一样的发展历程和演变过程,形成了两种很不一样的文化内涵。比如,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和幼发拉底河孕育的文化、黄河孕育的文化都是各有各的特点。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工具的进步与通讯手段的发展,跨文化交际成了人们的需求,成为经济全球化和“地球村”的需求。 但是,《跨文化交际学概论》这本书中的第一部分第一章中提到:任何两份人之间的交际都是跨文化交际。这让我对“跨文化交际”有了一种新的认识。 有些学者就认为,跨文化交际研究的范围应该也包括地区、职业、年龄、性别等方面的文化差异探讨。地区之间文化的差异,特别是在饮食方面还是比较明显的。在肇庆一些地方,番薯和南瓜是很少被当做是一道菜,更多的是当早餐或者是相当于正餐的米饭,但是同属广东,有一些地方又偏爱“蒜炒南瓜”。又比如,在我的家乡—海南,人们很爱吃生芒果,吃法也很特别:有的人会蘸盐吃,但更多人,包括我,更喜欢蘸调料吃,这种调料是用酱油、白砂糖、海南灯笼椒、或虾酱调制而成的。我周围的朋友都觉得这种吃法很奇怪,无法想象竟然用水果蘸酱油吃。不过我们当地人觉得味道还挺不错的。 正所谓“隔行如隔山”,每种行业之间虽然有互通的知识,但是之间的差别还是挺大的。对大多数学习文史类的人来说,理工科的公式换算简直就是“鬼画符”一样难懂。具体来说,要一个只专长与计算机编程的人去欣赏充满意境、“形散神聚”的散文,也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新编跨文化交际课后翻译中英对照

Translation1 The growth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s a field of study is based on a view of history that clearly demonstrates people and cultures have been troubled by a persistent inability to understand and get along with groups and societies removed by space, ideology, appearance, and behavior from their own. What is intriguing about many of human civilization’s failure is that they appear to be personal as well as global. The story of humankind is punctuated with instances of face-to-face conflicts as well as international misunderstanding--major and minor quarrels that range from simple name-calling to isolationism tr even armed conflict. It is obvious that increases contact with other cultures and subcultures make it imperative for us to make a concerted effort to understand and get along with people whose beliefs and backgrounds may be vastly different from our own. The ability, through increased awareness and understanding, to peacefully coexist with people who do not necessarily share our lifestyles or values could benefit us not only in our own neighborhoods but could be the decisive factor in maintaining would peace. 纵观历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各民族与文化由于彼此所处地域、意识形态、容貌服饰和行为举止上存在的差异,而长久无法互相理解,无法和睦相处。在这种情况下,跨文化交际作为一个特定的研究领域得以形成和发展。值得注意的是,人类文明在发展过程中所遭受的许多挫折,既是个人的,又是全球性的;人类历史进程总是充满了个人间的直接冲突和民族间的误解--从骂骂咧咧到孤立主义甚至到武装冲突,大大小小争端不绝。 很显然,文化间以及亚文化间的交往日益增多,这迫切要求我们共同努力,去理解与我们有着天壤之别信仰和文化背景的人们,并与之和睦相处。通过加深认识和理解,我们能够与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不同的人们和平共处;这不但有益于我们周遭环境的安定,也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决定性因素。 Translation 2 Culture is something referred to as our mental programming, our “software of the mind.”But we can take that computer analogy further and say that culture is the operating environment that enables software programs to run. Culture is like DOS or Unix or Windows:it is what enables us to process information in various specific applications. The metaphor of windows seems to be very appealing to describe culture:culture is a mental set of windows through which all of life is viewed. It varies from individual to individual within a society, but it shares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s with members of a society. Culture is like the water fish swim in--a reality that is taken for granted and rarely examined. It is in the air we breathe and is as necessary to our understanding of who we are as air is to our physical life. Culture is the property of a community people, not simply a characteristic of individuals. Societies are programmed by culture, and that programming comes from similar life experiences and similar interpretations of what those experiences mean. If culture is mental programming, it is also a mental map of reality. It tells us from early childhood what matters, what o prefer, what to avoid, and what to do. Culture also tells us what ought to be . It gives us assumptions about the ideal beyond what individuals may experience. It helps us in setting priorities. It establishes codes for behavior and provides

跨文化交际学概论__胡文仲版

第一部分绪论:跨文化交际与跨文化交际学 第一章跨文化交际 一、什么是跨文化交际——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从事交际的过程跨文化交际之所以在今天日益引起人们的注意,主要原因是由于交通工具的进步与通讯手段的发展,使得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民族的人能够频繁地接触和交往。L.S.Harms 认为,在世界范围内的交际经历了五个阶段:语言的产生;文字的使用;印刷技术的发明;近百年交通工具的进步和通讯手段的迅速发展;跨文化交际。近二十年来的交际是以跨文化为特征的。 二、对跨文化交际的不同理解:有的人认为每个人在文化上都是独特的,所以任何两个人之间的交际都是跨文化交际。有的人认为,不同国籍人们之间的文化差异与不同职业的人们之间的文化差异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只是程度上的差异。有的人认为,跨文化交际研究应该把重点放在亚文化系统的语篇系统方面。有的人认为,作大范围的国与国之间的对比对于改进跨文化交际益处不大,应该把眼光放在更具体的文化差异上。跨文化交际研究的范围应该也包括地区、职业、年龄、性别等方面的文化差异的探讨。文化通常不是指个人的行为,而是指一个群体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作者认为作跨国、跨种族、跨民族研究不仅应该是跨文化交际研究包括的内容,而且应该是放在首位的。至于地区、

阶级、阶层、职业、性别、年龄等不同层次的差异也应该给予关注。至于个人之间的差异的研究只是在我们把他们当做群体的代表时才有意义。在研究一个国家的文化特点时,我们的眼光首先应集中在它的主流文化主流文化上,其次才注意它的亚文化和地区文化的特点。主流文化-主流文化-亚文化-地区文化-小群体文化(不同年龄、职业、性别群体的文化) 三、第二章跨文化交际学 跨文化交际学在美国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与人类学、心理学、传播学关系密切) 1.首先在美国兴起。美国有来自各个国家的移民,有各自的文化系统和风俗习惯,逐渐在美国社会形成了多元文化的格局;美国与各国交往频繁。 2.Edwar Hall 《无声的语言》跨文化交际学的奠基之作。认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使用时间、空间表达意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对时间、空间、交际的关系作了深入探讨) 3.1970 年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在这一年,国际传播学会承认跨文化交际学是传播学的一个分支,成立了跨文化交际学分会。1972 年,第一届跨文化交际学国际会议,日本东京。 4.70 年代,影响最大的书籍Samovar&Richard《跨文化交

跨文化交际翻译

题名/责任者/语种:跨文化交际翻译/金惠康著/中文 出版发行/载体形态: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 /402页;20厘米ISBN/装订形式/定 价: ISBN:7-5001-1010-3/23.00元 索书号:H315.9/8050 丛编:翻译理论与实务丛书.-() 附注:“十五”国家重点图书 附件: 文摘或提要:本书以实例描写为主,配以适量的理论指导与分析,收集了近二十年来大陆、港、台、澳及海外华人的精彩汉英翻译例证,形成了一个比较统一、规范的汉英对译系统。 跨文化交际翻译 作者:金惠康 书摘 a sea oI people/flames/blood/flags/flowers/happy faces如海般的/如潮一样的人群;火海;血海;旗海;花海;无数幸福的面孔 an ocean of trouble/time/space/cheering 无穷的麻烦;无休止的时间;浩瀚的宇宙;欢乐的海洋 a scene of great rejoicing一片欢腾 a chorus of protest/praise一片抗议之声/赞扬之声 a trove of Chinese porcelain一批中国磁器 a grove of coco(a)nut/hamboo一战挪椿}镌椿 a blaze of lights一片灯火

a mountain of debts/rubbish/money/dirty clothes 债台高筑/gr圾如山;家财万贯;一大堆脏衣服 a mass of images/facts/figures/data大量的图像/事实/数据等 a rain/storm of tears/ashes/arrows/bullets嚎啕大哭;尘土蒙蒙;一阵箭雨,一阵弹雨 a storm of applause/criticism/cheering 一阵暴雨般的掌声;激烈的批评;狂热的欢呼 a gale oflaughter/excitement阵阵欢笑;一阵激动 a flood of tears/words/light/terror 泪如潮涌;滔滔言辞;一片光明;一片恐惧 a store oflearnlng/experience知识渊博;经验丰富 a wealth of experience/data/troubles/good/goods 经验丰富;丰富数据;问题多多;大有好处;商品丰富 a sudeit offood/drug dosage 过量的食品;过量的药品 a succession of defeat接二连三的挫败 a world of goods/food/pleasure/meaning/to do s b a world of good/harm a forest of hllls/nags/chimneys/hands 这些表量的手法也可用复数,像10ts of,tho。。。。d。。f一样.如seas。f,mountains。f,st。r es。f,swamls。f,thunders。f。sh。wers of,in showers,in stores,in numbers。 a(great)number of books许多的书 numbers of peoples许多的民族 a quantity of energy大量的能量 quantities of oxidize大量的氧化酶 an amount of material大量的材料 small amount of water少量的水 l he。mount of energy possessed by a given quantity of radiation depends strictly on it s frequency.一定量的辐射所掘有的能量完全基于其频率。 The total amount of radiation辐射的总量 What’S the size?尺码多少?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