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脂质体和阿霉素的分离Lipsome ADM

脂质体和阿霉素的分离Lipsome ADM

脂质体和阿霉素的分离Lipsome ADM
脂质体和阿霉素的分离Lipsome ADM

脂质体的组成和结构

磷脂类:包括天然磷脂和合成磷脂二类。磷脂的结构特点为一个磷酸基和一个季铵盐基组成的亲水性基团,以及由两个较长的烃基组成的亲脂性基团

脂质体(liposome)是一种人工膜。在水中磷脂分子亲水头部插入水中,脂质体疏水尾部伸向空气,搅动后形成双层脂分子的球形脂质体,直径25~1000nm不等。脂质体可用于转基因,或制备的药物,利用脂质体可以和细胞膜融合的特点,将药物送入细胞内部生物学定义:当两性分子如磷脂和鞘脂分散于水相时,分子的疏水尾部倾向于聚集在一起,避开水相,而亲水头部暴露在水相,形成具有双分子层结构的的封闭囊泡,称为脂质体。药剂学定义脂质体 (liposome): 系指将药物包封于类脂质双分子层内而形成的微型泡囊体。

磷脂是构成脂质体的主要化学成分,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卵磷脂。卵磷脂主要来自蛋黄和大豆,制备成本低,性质稳定,属于中性磷脂。磷脂酰胆碱是形成许多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也是制备脂质体的主要原料。

胆固醇也是脂质体另一个重要组成成分,它是许多天然生物膜的重要成分,本身并不形成膜结构,但是能够以1:1甚至2:1的摩尔比插入磷脂膜中。加入胆固醇可以改变脂膜的相变温度,从而影响膜的通透性和流动性。因此胆固醇具有稳定磷脂双分子膜的作用。

脂质体的分类

按脂质体的结构和粒径分类

o单室脂质体: 药物溶液仅仅被一层类脂双分子层膜包裹。根据直径大小,单室脂质体又可以分为小单室脂质体和大单室脂质体。

o多室脂质体:又称多层脂质体是药物溶液被几层脂质双分子层所隔开形成的不均匀聚集体。

o多相脂质体:指的是以单室或者多室脂质体为主,包含少量油包水或水包油型乳剂的多相分散体系。

?按脂质体性能分类

o一般脂质体

o特殊性能脂质体:包括热敏脂质体、pH敏感脂质体、免疫脂质体、磁性脂质体等

?按脂质体电荷性分类

o中性脂质体:脂材为卵磷脂等中性磷脂,表面不带电荷的脂质体。

o负电性脂质体:在脂材中掺入磷脂酰丝氨酸等酸性磷脂,脂膜带负电荷的脂质体。

o正电性脂质体:脂膜带正电荷的脂质体,这种脂质体可以与带负电荷的细胞膜有较好的结合。

?按用途和给药途径分类

o根据作用和给药途径,可以把脂质体分成口服给药脂质体、静脉滴注脂质体、粘膜给药脂质体等。

酸性水溶液为橙黄色,中性时为橙红色,碱性时(pH>9)为紫蓝色。

长循环靶向脂质体的制备及含药脂质体抗肿瘤药效学研究

长循环靶向脂质体的制备及含药脂质体抗肿瘤药效学研究 近年来,主动靶向长循环脂质体是靶向制剂的研究重点之一。研究中合成了两种新型的脂质体靶向配体,叶酸靶向配体与转铁蛋白靶向配体,并选择长春新碱(Vincristine, Vin)与阿霉素(Doxorubicin, Dox)作为包封药物,分别制备了叶酸受体靶向长春新碱长循环脂质体及转铁蛋白受体靶向阿霉素长循环脂质体,并研究了两种脂质体的在体外对相应受体高表达肿瘤细胞的靶向性,及体内外抑制肿瘤细胞增长的效果。 研究中合成了新型叶酸受体靶向配体nF-PEG-DSPE,制备了荧光脂质体 nF-LP-calcein与叶酸受体靶向长春新碱长循环脂质体nF-LP-Vin,并与经典叶酸受体靶向配体folate-PEG-DSPE作对比,制备了F-LP-calcein荧光脂质体与F-LP-Vin长循环脂质体。以叶酸受体高表达的KB细胞作为模式细胞,比较了两种荧光脂质体在靶向性及稳定性方面的区别,KB细胞与nF-LP-calcein脂质体共孵后,在荧光显微镜下呈现荧光,该靶向作用能被游离叶酸抑制,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到有部分荧光脂质体被摄入细胞内;4℃条件下储存2个月 后,nF-LP-calcein脂质体仍表现出较强的靶向作用,同等条件下,与KB细胞结合的脂质体量显著多于F-LP-calcein脂质体。 研究中制备的nF-LP-Vin脂质体平均粒径为126.3±29.3nm, Zeta电势 -21.39±0.79 mV,包封率为98.3%,在体外释放试验中24 h内长春新碱的释放度不足50%,具有一定的缓释作用,与脂质体的载药方式及脂质体膜中所含 PEG-DSPE相关。体外细胞毒试验中以KB细胞为模式细胞,nF-LP-Vin脂质体的IC50为2.60±0.27nM, F-LP-Vin的是12.47±5.24 nM,提示nF-LP-Vin脂质体具备更佳的细胞毒作用,同时加入游离叶酸后nF-LP-Vin脂质体的IC50为53.32

长循环脂质体的研究

长循环脂质体的研究 《中国医药报》 2007-9-25 平安健康网 脂质体为一种新型药物载体,形状为球形,直径大小约为几十纳米到几十微米。脂质体在血液中的稳定性是发挥药物载体作用的关键。血液中有多种破坏因素:高密度脂蛋白(HDL)是破坏脂质体的主要成分,载脂蛋白A-1(apoA-1)易从HDL上脱落并与脂质体磷脂结合,且HDL和脂质体易发生apoA-1与磷脂的互换,脂质体膜形成孔洞;同时脂质体在血液中激活补体系统,最终形成攻膜复合体,脂质体膜出现亲水性通道,引起药物渗漏和水、电解质的大量进入,最终渗透裂解脂质体;血清白蛋白与脂质体磷脂结合形成复合物,降低其稳定性;血液中的磷脂酶可水解磷脂,该反应强弱由磷脂结构决定;脂质体进入循环系统后,未经修饰的脂质体大部分运转至肝脏和脾脏等单核吞噬细胞系统(MPS)丰富的部位,少量被肺、骨髓及肾摄取;肝细胞膜受体对直接暴露于表面的磷脂负电基进行识别,因而脂质体首先被肝枯否细胞吞噬。这些因素综合使传统脂质体的半衰期仅十几分钟。改变脂质体的组成、粒径、形态和表面电荷,将减少MPS的摄取。还可预先注射空白脂质体使MPS摄取呈饱和状态,然后再给予药物脂质体以增加非MPS摄取,延长药物的半衰期,但该法可能引起MPS的毒性反应。 长循环脂质体的研制给脂质体药物传输系统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希望,但长循环脂质体最初的研究是从仿生学角度出发的。人们早就发现,体循环中的红细胞具有所有哺乳类动物细胞的共同特征,即具有含有数个唾液酸残基的糖蛋白和糖脂的多糖蛋白质复合物。红细胞膜磷脂分布不对称,其外层主要含有卵磷脂、鞘磷脂和胆固醇。因而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出现了一种新型脂质体———仿红细胞脂质体,延长了脂质体在血循环中的滞留半衰期。虽然仿红细胞脂质体具有较长的半衰期,但由于神经节苷脂价格昂贵,合成和提取都较困难,因此人们开始寻找其他途径来制备长循环脂质体。

长循环脂质体

长循环脂质体 脂质体在血液中的稳定性是发挥药物载体作用的关键。血液中有多种破坏因素:高密度脂蛋白(BCD)是破坏脂质体的主要成分,载脂蛋白易从BCD上脱落并与脂质体磷脂结合,且BCD和脂质体易发生, 与磷脂的互换,脂质体膜形成孔洞;同时脂质体在血液中激活补体系统,最终形成攻膜复合体,脂质体膜出现亲水性通道,引起药物渗漏和水、电解质的大量进入,最终渗透裂解脂质体;血清白蛋白与脂质体磷脂结合形成复合物,降低其稳定性;血液中的磷脂酶可水解磷脂,该反应强弱由磷脂结构决定;脂质体进入循环系统后,未经修饰的脂质体大部分运转至肝脏和脾脏等单核吞噬细胞系统丰富的部位,少量被肺、骨髓及肾摄取;肝细胞膜受体对直接暴露于表面的磷脂负电基进行识别,因而脂质体首先被肝细胞吞噬。这些因素综合使传统脂质体的半衰期仅十几分钟。因而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出现了一种新型脂质体———仿红细胞脂质体,延长了脂质体在血循环中的滞留半衰期。虽然仿红细胞脂质体具有较长的半衰期,但由于神经节苷脂价格昂贵,合成和提取都较困难,因此人们开始寻找其他途径来制备长循环脂质体。 长循环脂质体的分类 现阶段的长循环脂质体有两类:含神经节苷脂的仿红细胞脂质体和聚乙二醇衍生物修饰的PEGs脂质体。含神经节苷脂增强膜刚性,降低血液成分破坏,减少MPS的摄取,脂质体在血液中的滞留量与被MPS摄取量的比值高于传统脂质体几十倍],但含神经节苷脂难以大量获得,具有一定的免疫毒性。1990年Blume 等研制出PEGs 脂质体,该脂质体表面含聚乙二醇(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衍生物(PEG-DSPE)。PEG-DSPE是两亲线型聚合物,它们在脂质体表面交错覆盖成致密的构象云,形成较厚的立体位阻层,阻碍了MPS的作用(因此又称为立体稳定脂质体)。而且PEG-DSPE有很长的极性基团,增强脂质体的溶剂化作用,有效阻止其表面的调理作用,降低MPS对脂质体的亲和力\。正是PEGs 脂质体使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上市成为可能 长循环脂质体的作用机制

多柔比星长循环脂质体经乳腺导管注射后患者体内血药浓度变化的研究_陈喆

为(118±016),(314±018),(215±015)h 。本试验与该研究相同剂量组ρmax 结果接近,AUC 0212明显小于该试验的结果。该试验结果表明,其各剂量组间 t 1/2有显著差异,而本试验中12名健康志愿者注射 不同剂量的兰索拉唑后,各剂量组间t 1/2无显著差 异。国外已上市注射用兰索拉唑(PREVAC I D λI 1V )说明书中报道静脉滴注兰索拉唑30mg 后(滴 注时间大于30m in ),ρmax 为(1170± 0129)mg ?L -1 ,AUC 0212为(312±017)mg ?h ?L -1 ,t 1/2为(113± 015)h 。本试验中单剂量注射兰索拉唑30mg (滴注 时间30m in )所测得ρmax 、 AUC 0212与国外报道接近,所测得t 1/2明显大于国外报道结果。此外,本试验发现,不同受试者间,同一时间点血浆药物浓度也存在较大差异。以上结果提示兰索拉唑体内动力学特征在不同人种以及同一人种的不同个体间存在较大差异。分析原因可能与兰索拉唑的主要代谢酶美芬妥 因4′2羟化酶(CYP2C19)的基因多态性有关[8] ,该酶在不同基因型个体中活性不同,导致了兰索拉唑在不同基因型个体中代谢快、慢的差异。 REFERENCES [1] ZI M MER MANN A E,K AT ONA B G 1Lans op raz ole:a comp re 2 hensive review [J ]1Phar m acotherapy ,1997,17(2):30823261[2] CHEN X Q,J I N Y Y 1N e w Edition M aterial M edica (新编药物 学)[M ]115th ed 1Beijing:Peop le ’s Medical Publishing House,2003:7321[3] LU Y E,Q I N Y H,ZHAO H W ,et al 1B i oequivalence evaluati on in healthy volunteers of lans op raz ole tablets and cap sules [J ]1China Phar m acist (中国药师杂志),2007,10(1):242271[4] HU J,G UAN C R,CU I X Y,et al 1RP 2HP LC Deter m inati on of lans op raz ole in human p las ma[J ]1Chin J Phar m Anal (药物分析杂志),2007,27(3):32523271[5] ZENG X H,SH IL,LUO X G,et al 1Deter m inati on the content of lans op raz ole in human p las ma by RP 2HP LC [J ]1China Phar m a 2cist (中国药师杂志),2006,9(9):82328251[6] HARR I S R Z,BE NET L Z,SCH WARTZ J B 1Gender effects in phar macokineties and pharrnacody ma m ics [J ]1D rugs ,1995,50(2):22222391[7] ZHANGW ,Q I N Y H,Z HAO H W ,et al 1Study on phar macoki 2 netics of single and multi 2dose lans op razole injecti on in healthy volunteers[J ]1Chin J N e w D rugs C lin Re m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8,27(2):892931[8] HU Y R,Q I A O H L,K AN Q C 1Phar macokinetics of lans op raz ole in Chinese healthy subjects in relati on t o CYP2C19genotypes[J ]1A cta Phar m acol S in (中国药理学报),2004,25(8):98629901 (收稿日期:2010203216) 作者简介:陈喆,女,主管药师 研究方向:医院药学 3通讯作者:梅丹,女,主任药师 研究方向:医院药学 Tel:(010)65296527 E 2mail:meidanpumch@yahoo 1com 1cn;gigiduck@s ohu .com 多柔比星长循环脂质体经乳腺导管注射后患者体内血药浓度变化的研究 陈喆 1,3 ,梅丹 23 ,戴媛媛3,汤致强 3 (11中国医学科学院2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100730;21中国医学科学院2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 和医院药剂科,北京100730;31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药剂科,北京100021) 摘要:目的 探讨多柔比星长循环脂质体经乳腺导管给药后患者体内血药浓度变化的情况。方法 15名女性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50、20、10mg 3个剂量组,经乳腺导管给药,于规定的时间点采集外周静脉血,通过本实验室建立的高效液相荧光检测法测定血药浓度。结果 低剂量和中剂量组血样采集时间最长至给药后96h,给药后72h 血药浓度平均值分别达到852191和1148159ng ?mL -1,高剂量组血样采集至用药后72h,血药浓度平均值达到3921188ng ?mL -1。结论 患者体内血药浓度与多柔比星长循环脂质体乳腺导管给药量之间存在正相关性;与传统的外周静脉滴注相比,经乳腺导管给药后,多柔比星长循环脂质体呈现不同的药动学特征。 关键词:多柔比星长循环脂质体;给药方式;血药浓度;高效液相色谱法 中图分类号:R9691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2494(2010)20-1585-04 Pl a s ma Concen tra ti on of D oxorub i c i n after I n traduct a l Ad m i n istra ti on of D oxorub i c i n L ong 2C i rcul a ti n g L i 2poso m e i n Pa ti en ts w ith Brea st Cancer CHE N Zhe 1,3 ,ME IDan 23 ,DA I Yuan 2yuan 3,T ANG Zhi 2qiang 3 (11Peking U nion M edical College,Chinese A cade m y of M edi 2 cal Science,B eijing 100730,China;21D epart m ent of Phar m acy,Peking U nion M edical College Hospital,Peking U nion M edical Col 2lege,Chinese A cade m y of M edical Science,B eijing 100730,China;31D epart m ent of Phar m acy,Cancer Institute &Hospital,Chinese

抗肿瘤药物多柔比星脂质体

药学与临床研究Pharmaceutical and Clinical Research 2010 Apr;18(2) 多柔比星(Doxorubicin )是1969年从松链丝菌浅灰色变株(Str.peucetius var.caesius )中提取分离到的蒽环类抗生素,具有很强的抗癌活性,化疗指数较高,临床上单独使用或与其他抗癌药物联合使用可有效治疗各种恶性肿瘤。多柔比星属于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它主要通过嵌入DNA 碱基对之间并与 DNA 紧密结合,从而阻止DNA 的复制,抑制DNA 依赖性多聚 酶的作用,干扰RNA 转录过程。这种阻止细胞分裂的作用,并不能选择性地区分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因此与大多数化疗药物一样,多柔比星的不良反应很多。除呕吐、恶心、脱发等常见副作用外,还由于阿霉素类化合物与心肌的亲和力明显高于其他组织,并能通过半醌代谢物损害心肌细胞,从而带来严重的剂量依赖性心脏毒性,使其临床应用受到极大限制[1]。虽然通过减少累积给药剂量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阿霉素类抗肿瘤药物的心脏毒性,但同时会降低对肿瘤的控制效果。近年来,脂质体作为一种新型的靶向药物载体,可以增加药物疗效,减少毒副作用,在肿 瘤药物开发中备受重视[2]。大量研究表明,脂质体技术对克服阿霉素心脏毒性尤为有效,阿霉素脂质体因此迅速成为各大制药公司开发的热点,先后有多个药物上市,进入临床应用,其中以多柔比星脂质体为最多。 1脂质体制剂 脂质体(liposome)是一种具有类似生物膜结构的磷脂双分 子层小囊泡。最初是在1965年由英国科学家Bangham 和 Standish 等发现的。他们用电镜观察到磷脂分散在水中自然形成多层囊泡,每层由厚度约为4纳米的双分子层组成,囊泡中 央和各层之间被水相隔开[3]。1971年Ryman 等人提出将脂质体用于药物载体,以提高药物靶向性和降低药物的副作用,此后对其研究日益深入,并逐渐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 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与传统剂型相比,具有许多独特的优点[4]。首先,脂质体的主要成分是生物膜的组成成分磷脂,能够被生物自身的分解酶代谢降解,不会在体内积累,免疫原性小、毒副作用小,具有很好的生物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其次,磷脂分子是典型的双亲分子,由亲水性的头部和疏水性的尾部组成,可以包裹脂溶性和水溶性药物。特别是难溶的抗肿瘤药物,如紫杉醇、阿霉素等,包裹于脂质体后,水溶性大大增加,有利于药物的吸收。更重要的是脂质体为纳米级的微球,这种类细胞结构的微粒进入人体后主要被网状内皮系统吞噬,使其包裹的药物主要在肝、脾、肺和骨髓等组织器官中积蓄,从而提高了药物的器官靶向性,能够有效地达到减毒增效的作用。例如,阿霉素采用脂质体制剂,把药物包裹在一个微囊结构中,难以被吞噬能力较弱的心肌细胞吸收,从而大大减少了其对心肌的毒副作用[5]。此外,脂质体在肿瘤治疗中有很好的被动靶向作用。由于肿瘤部位血管通透性增加,脂质体微粒在通过恶性肿瘤组织附近的血管时,可以通过毛细血管上皮细胞间隙进入肿瘤组织,在其中局部聚集。Matsumura 及 Maeda 首次提出了其作用机制为增强渗透与滞留(enhanced permeation and retention ,EPR)效应[6]。脂质体被生物降解后, 药物慢慢释放出来,使肿瘤组织局部的药物浓度高达正常组织的几十倍以上,大大增加了药物的抗肿瘤作用。 脂质体还可以通过化学修饰的方法增强其靶向性和药代动力学特性。在脂质体表面上连接具有肿瘤细胞靶向性的分子能使其更加有效地到达作用位点,其中最有前景的是糖类化合物透明质酸。因为透明质酸受体CD44在多种肿瘤细胞表面表达比正常细胞中要高得多,这种受体与透明质酸能够紧密结合。在一项研究中,Rom 等[7]证实了透明质酸确实能靶向性地引导阿霉素脂质体到达透明质酸受体CD44高度表达的肿瘤细胞。他们发现,透明质酸介导的阿霉素脂质体到达白血病肿瘤细胞的浓度要明显多于游离阿霉素,表明用透明质酸介导的阿霉素脂质体能更有效地靶向治疗多种白血病。除化学修饰的方法外,还通过在脂质体中添加溶血卵磷脂,可以破坏肿瘤血管,增加阿霉素脂质体对深层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8]。 2上市的多柔比星脂质体药物 目前国外上市的多柔比星脂质体药物有2种:聚乙二醇 (PEG )修饰的长效循环脂质体(PLD)和非PEG 修饰的常规脂质体(NPLD)。PEG 修饰的多柔比星脂质在欧洲(商品名Cae - lyx R ,楷莱)和美国(商品名Doxil R ,多喜)上市,主要用于 治疗复发性卵巢癌和AIDS 相关的卡巴氏肉瘤。 2.1长效循环脂质体(PLD) 2.1.1Doxil (多喜)美国Sequus 公司开发的Doxil (多喜)就 是一种PEG 修饰的多柔比星隐形脂质体,主要用于治疗复发性卵巢癌,人体免疫缺乏病毒(HIV)引起的难治性卡巴氏 抗肿瘤药物多柔比星脂质体 谢雨礼,苏 红 扬子江药业集团上海海尼药业有限公司,上海201318 作者简介 谢雨礼,男,博士,哥伦比亚大学合聘助理研究员,现任扬子江药业集团海尼药物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新药研究和开发。E-mail:xieyuli@https://www.wendangku.net/doc/502462313.html, 收稿日期 2010-04-07 修回日期2010-03-31中图分类号 R979.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7806(2010)02-107-05 107

表阿霉素脂质体的制备与质量评价

[收稿日期] 2007-11-23 [作者简介] 吴 燕(1979-),女,湖北省红安县人,在读博士生,E mai:l w uyan2001@163.co m ,Te:l 010 ********。 *通讯联系人,梅兴国,男,博士生导师,研究员,T el/Fax :010 66932644 表阿霉素脂质体的制备与质量评价 吴 燕1 ,吴 诚2 ,康艳敏3 ,梅兴国 1* (1.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北京 100850;2.第二炮兵总医院药剂科,北京 100088; 3.延边大学药学院,吉林延吉 133000) [摘要] 目的:制备盐酸表阿霉素脂质体,建立H PLC 含量测定方法并优选包封率测定方法。方法:采用薄膜分散 p H 梯度法制备盐酸表阿霉素脂质体;采用HPLC 测定药物含量;采用葡聚糖凝胶色谱、超滤及透析3种分离方法测定脂质体的包封率。结果:制备的表阿霉素脂质体粒径较小、分布较窄;3种方法测得盐酸表阿霉素脂质体的包封率分别为96.1%,98.4%,92.9%;结论:薄膜分散 p H 梯度法适于制备盐酸表阿霉素脂质体,含量测定方法可靠。超滤法可以准确、快速地测定脂质体包封率。[关键词] p H 梯度法;盐酸表阿霉素;脂质体;包封率[中图分类号] R 97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 5501(2008)02 0165 03 P reparation and quality control of epirubicin hydrochloride liposo m es WU Yan 1 ,WU Cheng 2 ,KANG Yan M in 3 ,MEI X ing Guo 1* (1.Instit ute o f Phar m aco l ogy and T ox i co l ogy ,A cade m y ofM ilitary M edical Sciences ,B eiji ng 100850,Ch i na ;2.T he Sec ond A rtillery G enera lH osp ita,l Be iji ng 100088,Ch i na ;3.Co lleg e of Phar m acy ,Y anbian U n i versity ,Y anj,i J ilin 133000,Ch i na) [Abstract] O b jectives :T o prepa re epirubic i n hydroch l o ri de liposom es (Epi li p),estab lish an HPLC me t hod for the deter m i nation o f EP I and to opti m i ze the m ethod fo r determ i nation o f entrap m ent effic i ency (EE %).M ethod s :Epi lip w as prepared by thin fil m p H g rad i ent m ethod .Sephadex G 50chro m atog raphy ,the u ltrafiltra tion m et hod and dialysis m et hod w ere used to deter m i ne EE %o f li posomes .R esu lts :T he EP I li p had a s m a ll particle size and narro w size distributi on .T he EE %of li poso m es was 96.1%,98.4%and 92.9%de ter m i ned by Sephadex G50chrom atog raphy ,ultra filtrati on and dia l ys i s respectively .Conc l u sion :The t h i n fil m p H g rad i entm ethod i s suitable for prepa ration of Ep i li p .T he H PLC m ethod i s sensitive and accurate .T he u ltrafiltra tion m ethod can deter m i ne EE%of li poso m es accura tely and qu i ckly .[K ey words] p H g radien tm ethod ;ep irub i c i n hydroch l o ri de ;li po so m e ;entrap m ent effic i ency 表阿霉素(表柔比星,ep irub i c i n ,EP I)是一种新型蒽环类抗肿瘤药,为阿霉素的同分异构体。其骨髓抑制和心脏毒性比阿霉素低25%,主要应用于肝癌、肺癌、乳腺癌、卵巢癌和白血病的化疗[1]。EPI 是一种高效、广谱的抗肿瘤药,为同类药物的首选,单一用药对多种肿瘤有广谱的抑制作用,但临床使用的注射用盐酸表阿霉素容易发生脉管疼痛和脉管炎,长期应用有骨髓抑制,对肝功能不全者易产生蓄积中毒,特别是对心脏的毒性限制了其广泛应用[2]。脂质体作为抗肿瘤药物载体具有改变药物在组织中的分布,提高靶向性,减小毒副作用的特点。本研究制备了表阿霉素脂质体,并对制剂进行了初步的评价,旨在为临床提供一种新的高效低毒制剂。 1 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 L 2130型HPLC(日本日立公司);RE5299型旋转蒸发 仪(巩义市英峪予华仪器厂);A vesti n C 3型高压均质机(加拿大);激光粒度分析仪(德国Sympatec Gm b H 公司);J E M 1230型透射电子显微镜(日本电子公司);C intra 10e 紫外 可见分光光度计(澳大利亚GBC 公司);2132电子蠕动泵(瑞典LKB B romm a 公司);Z 160M 台式微量离心机(德国H er m l ego 公司);W a terP ro PS 纯水系统(德国L abconco 公司);M D34透析袋(截留相对分子质量为14 103,美国So larb i o 公司);超滤管(截留相对分子质量30 103,美国M i n i pore 公司); 1.2 试药与试剂 表阿霉素及其对照品(浙江海正药业);蛋黄卵磷脂(纯 165 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 2008年4月第32卷第2期Bu llAcad M ilM ed S c,i Apr 2008; Vol 32 No 2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