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团体心理辅导的分享技术

团体心理辅导的分享技术

团体心理辅导的分享技术
团体心理辅导的分享技术

团体心理辅导的分享技术

童三红3

(黄冈师范学院,湖北 黄冈 430080)

摘 要:探索和研究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中的分享技术,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极有实用价值的课题。文章系统分析了分享技术在团体心理辅导中的作用,并总结出一系列促进分享效果的操作性极强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团体心理辅导;分享

中图分类号:G4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68(2005)05-0047-03

团体心理辅导是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极有发展空间的辅导形式。无论是面向班级还是面向小组的团体辅导,“活动”和“体验”是其最核心的两个要素,而“分享”则是达成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关键环节。不少学校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从表面上看开展得热热闹闹,但效果不佳,主要原因是因为不重视“分享”这一环节。分享在其中起什么作用?哪些有效策略可以促进分享的顺利进行?团体心理辅导的实施必须重视对这些基本问题的探讨。因为团体心理辅导的首要目标不是解决知识掌握的问题,而是要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开展极富有启发意义的团体活动,促使参加者获得多方面成长发展的机会。[1]通过各种团体活动的形式,唤醒学生内心深处的心理体验,通过分享的作用使个体对自己与他人的感受和体验进行再认识,从而产生新的领悟和发现,达到心理结构重新整合、提高心理素质的目的。对于个体成长而言,再精辟的讲授都无法代替个人的直接体验和亲身感悟,哪怕只是一点点的启发,也能留下深刻的记忆,而分享则使这些感悟和经验得到再一次升华和概括。对于班级这个团体而言,团体的成长更离不开分享这支“点石成金”之笔,分享能使好的经验由点及面,处处开花,带着整个团体一起成长。可见,积极探索团体辅导中的分享技术是极有价值的。

一 分享及其作用

关于分享,《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和别人分着享受(快乐、幸福、好处等)。”我们可以把分享界定为:在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过程中,团体成员通过言语、动作、表情等途径彼此交流在活动中获得的各种感受、领悟和发现,以达到相互启发,共同成长的目的。分享是团体辅导的一个基本环节,也是完成团体辅导的一项操作性极强的技术,它必须建立在一定的活动和体验的基础上才能进行。分享的形式,可以不拘一格,一般以口头交流为主要形式,辅之以书面语言、手势、动作、表情等具体形式,灵活安排在辅导活动过程之中。判断辅导活动中分享的质量如何,可以考察其是否能很好地实现分享的具体功能。

1.分享的提升功能

成员在分享中学习,在分享中成长。“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彼此交换,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我们彼此交换,每人就拥有两种思想。”团体成员在活动中接触各种各样的人,了解他人的各种感受与经验,观察他人的各种行为,在团体这个“小社会”里观察学习。在各种活动之后的分享中,认识到人的个别差异,接纳甚至欣赏不同的个人风格,学习他人智慧,融百家之长,通过团体中他人的力量来提升个人的能力和经验,具有事半而功倍的效果。

分享还可以促进团体的成长,形成团体的凝聚力。反过来,成长了的团体对个人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其实质就是马卡连柯的平行教育作用。马卡连柯说:“教育了集体,团结了集体,加强了集体以后,集体自身就能成为很大的教育力量了”。这样,个人与团体相互促动,交互作用,共同成长。

2.分享的宣泄功能

把不愉快的事情隐藏在心中,会增加心理负担。找人倾诉烦恼、诉说衷肠,不仅可以使自己的心情感到舒畅,而且还能得到别人的安慰、开导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一吐为快,向他人倾诉是一种良好的宣泄方法。向全班或小组成员倾诉,有众多的倾听者,宣泄的效果当然更理想。培根的名言:“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将得到两个快乐;把忧愁向一个朋友述说,则只剩下半个忧愁”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印证。

3.分享的强化功能

分享是团体心理辅导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团体

74

2005年第5期 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Journal of Shayang Teachers College

No.52005

3收稿日期:2005-05-03

作者简介:童三红(1968—),男,黄冈师范学院社科部心理学教研室讲师。主要研究方向: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

是一面镜子,而分享技术则是一面放大镜,通过分享使得某些问题或闪光点得以放大,从而引起团体成员的关注、讨论、模仿、借鉴,可以起到个别辅导所无法起到的作用。有时某个成员的观点说出了大家共同的感受,引起群体的共鸣,可以起到“一石击起千层浪”作用;有时某个成员的想法有些争议,可以引发大家热烈的讨论,得到更为睿智的结果,最终达到的效果也是事先无法预料到的,收到了带着团体成员共同成长的奇效。

4.分享可以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

在团体心理辅导中,由于成员间的人际互动,他人的存在就像自己的一面镜子,有时自己不能清醒地认识自己,“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而他人的意见可以使自己反省,帮助自己更好地了解自己。并且,成员之间互相交流、表露,可以让他人更好地了解自己,同时自己也对他人有了进一步了解,这对培养成员的同理心,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都是有益的。成员之间在分享时交流感受与思想,自我暴露,加深了解和信任,会产生一种“自己人”的心理效应,促进团体成员之间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

5.分享的过程可以激发成员的成长动机

分享的过程其实质是一种社会比较过程。成员在比较中,能够更全面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接纳自己,使他们能够对自我有更为准确的看法,形成良好的自我概念。在比较中,成员认识到自己的优势,能增强自信。在比较中,成员知道自己的不足,由于自尊会主动追求改变,促进自我完善。

6.分享的过程本身具有心理辅导与治疗的作用

分享的过程可以帮助个体宣泄不良情绪,淡化、缓解、矫正及至消除某些心理问题。如,有人际交往恐惧倾向者或有考试焦虑倾向者,常常会感到紧张、恐惧、无助甚至绝望,并且常常认为自己是天下最不幸的人,是“倒霉鬼”。在个别辅导中,这些消极情绪虽经辅导者努力处理,但有时未必能消除。而在团体心理辅导情境中,局面会有所不同。这些成员在团体中经过交流和互动后发现,考试焦虑是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和自己处境相同的人居然还不少,焦虑感和孤独感从而会降低,不再认为自己是天底下最可怜的人了。他们会发现彼此“同是天涯沦落人”,会产生“我们”的感觉,归属感和被接纳感增强,从而更有安全感,更有信心面对学习中的挑战。这种经验与感受的分享具有心理治疗的功能。

二 促进分享的有效策略

1.关系促分享

良好的辅导关系是分享的基础,也是达到辅导目的的手段。充满信任、理解、安全、接纳、真诚和民主的辅导关系,就会使学生处于一种安全、自由、平等的气氛中,在这种氛围中,不利于分享的阻抗会减少,学生多半会打开自己的内心世界。辅导者与成员之间、成员与成员之间应遵循平等和民主的原则,彼此之间应做到真诚地关注,无条件地接纳,这样的关系有利于分享的顺利进行。作为团体的辅导员要不畏艰辛地去建立、发展和培育这种关系。

2.氛围促分享

如果没有一个和谐、宽松、安全的环境氛围,成员有话不敢说,缺乏分享的安全感。友爱、安全的氛围不仅可以促进分享,还具有治疗的作用。保密的前提可以创造安全的氛围;宽容的态度、开明的观念和无条件的接纳可以产生信任的氛围;不随意评判的规则,可以产生宽松的氛围,这样的氛围可以大大促进成员分享的动机。

在某种特定的氛围中,通过团体的活动,可能会触发一些学生埋藏在心底的种种感受,如委屈、愤怒、歉疚、焦虑、嫉恨、恐惧等等,并不由自主地会将这些感受在全班面前加以宣泄,直至一吐为快。这种团体情境效应,有时候会感人泪下,有时候也会使某些人十分尴尬。教师面临这种情况时,应抓住教育的契机,细心地关注并了解当事人的心理状态,充分表达自己对倾诉者内心感受的理解,作出即时和诚实的反馈,并给以必要的引导。

3.鼓励促分享

(1)鼓励与赞美。团体成员在开始面对自己的心理困扰时,往往会表现出抗拒或不愿意坦率地表达,辅导者要多鼓励、多支持,肯定成员的优点,表扬其已有的进步,让他们感到安全、有信心。如“小王同学,你的看法如何?你上次的意见很有创意。”;“某同学进步真快,已经有两次主动向大家分享自己宝贵的经验,我们一起用掌声来祝贺他。”

(2)心理支持。当成员陈述个人经历,探索痛苦的经验,尝试分享一些对个人与团体成长很有价值的信息但需要冒险时,给予心理支持最能缓解当事人的焦虑、担心,使其消除后顾之忧,愿意继续分享。例如,“小刘,你的话使我很感动,感谢你对大家的信任,这正是你想突破自己的第一步。”最好的支持是倾听和分享完毕后的掌声。

4.规则促分享

为了保证分享的正常运行,保障成员的权益,可以合理利用规则对团体内的成员进行必要的促动和限制。团体分享时常会发生这种情况:有些人很喜欢说话,滔滔不绝,总是占用别人的时间,而有些人即使有想法也不说。分享的机会不均等会影响更多成员的参与。指导者应该制定相应的规则来进行调节。如分享时,可要求成员坐成圆圈型,每个成员轮流发表意见。

活动前,为了保证团体活动的正常进行,消除成员参与分享的后顾之忧,促进成员主动分享,需要制定共同的分享规则。团体辅导中需共同遵守的规则有:每个成员都必须参与分享活动;对于每个成员的分享,成员必须学会倾听、尊重、不妄加评断;不在团体以外张扬团体里的事。必要的时候,为了限制过分多话的成员,还可以这样说:“由于时间有限,是不是每人说话以三分钟为限,让每个人都有机会表达意见,使大家听到更多不同的信息。”

为使合理的规则落实到位,辅导者可根据团体特点做

84

童三红 团体心理辅导的分享技术

好活动分组、座位排列等细节工作。

5.暗示促分享

以积极的暗示来促进团体成员的分享动机与行为。如“在团体中,付出越多,成长也越快”,“成长是需要付出代价的”,“某某同学由于积极参与,大胆分享,他的进步真快!”。

为了加强暗示对团体成员的影响作用,辅导者有必要把一些有利于促进成员活动动机的经典话语确立为团体活动的精神理念,活动前要求大家集体背诵,并在活动中多次强化。如“挑战自我,超越自我,完善自我。”

6.发问促分享

合理发问可以协助成员考虑个人观点和某些事先未曾想到的事,同时也可以打破沉默尴尬的情境。为了使讨论深入,发问应尽量使用开放性的提问,也可以使用“抛砖引玉”的策略,先谈自己的体验与感受,以激起大家的思考与共鸣。发问的策略多用在团体活动中出现较长时间的沉默、气氛沉闷或有人欲言又止时。

多用开放式提问,少用封闭式提问。开放式提问通常采用“什么”、“怎么样”、“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吗?”等形式发问,显然,对此类问题,回答者不能报以“是”或“否”的回答,多半会引出其更多的感悟和发现。

7.倾听促分享

倾听是辅导的根本,渴望别人的关注与理解是人之天性。倾听是团体心理辅导中最有效的技术。倾听的主要技巧有:高度注意,耐心,不轻易打断对方,真诚的理解和必要的反馈,善于适时提问,使用体态语言等。倾听并非

仅仅用耳朵听,更需要用心去听,去设身处地地感受。倾听的技术包括观察分享者的非言语行为,如姿势、表情、举动、语调等;理解分享者言语中所传达的信息;注意分享者

说话时的语境及所生活的环境,即倾听分享者整个人。

[2]

积极倾听,并给予准确反应。辅导者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地给予成员一种移情性理解,并把这种理解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来,让成员知道,必然会加深成员被接纳的感受

和团体的吸引力,有助于成员继续自我探索和分享。[3]

生感觉到被理解了,就象找到了“知音”一样,倾诉的欲望得到了加强。

8.暴露促分享

辅导者在活动中于适当的时机进行恰当的自我暴露,有利于团体成员消除顾虑,产生分享的安全感,从而参与到分享中来。当班级成员在参与某种活动之后,感慨良多但欲语还休之时,辅导者要把握好时机,适当进行自我暴露,有利于打开局面。但这种策略只能偶尔为之,不能当做常用策略,否则会起到负面榜样作用,而且过多占用了团体成员分享的时间,使团体成员成了被动的听众。参考文献:

[1]樊富珉.团体咨询的理论与实践[M ].清华大学

出版社,2002.18-19.

[2]Gerard Egan .高明的心理助人者[M ].郑维廉译.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132-133.

[3]吴增强,沈之菲等.班级心理辅导[M ].上海:上

海教育出版社,2001.18.

(责任编辑:闫涛涛)

Partici pating Skills f or Gr oup Psychol ogical Counselling

T ONG San -hong

(Huanggang Nor mal College,Huanggang,Hubei 438000)

Abstract:Pr obing and studying partici pating skills in gr oup p sychol ogical counselling activities is a very valuable t op ic in college p sychol ogical health educati on .This paper syste matically analyses the r oles of partici pating skills in gr oup p sychol ogical counselling and su m s up a series of concrete operative strategies which can i m p r ove the partici pating effects .

Key words:p sychol ogical health educati on;gr oup p sychol ogical counselling;partici pating

9

42005年第5期 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Journal of Shayang Teachers College

No .52005

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方案5

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方案 压力应对 一、团体方案名称 学习倍轻松--压力应对 二、团体规模 由10人小组、6-—9个小组组成。 三、参加对象 全体学生 四、团体活动时间、地点 活动时间:2013年5月21—22日,每次2-3个小时,共五次。 活动地点:安静得、有活动桌椅得宽敞教室。 五、团体整体目标 随着教育体制得改革、机制得创新、课改得推进、人事制度得变革以及社会对教育得评价要求越来越高,师范生面临得职业压力越来越大。而不良心理压力不仅会影响师范生们自身得学习与生活质量,还会影响教师与学生得工作学习

环境,影响与谐学校氛围得营造、为此,希望通过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营造一个真诚、理解、支持得小组氛围,使师范生们通过活动与分享,学会认识自我、悦纳自我、调节自我,学会面对现实,及时化解冲突与矛盾,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促进心理健康,以更加积极得心态面对工作。 六、团体活动方案

七、团体活动具体安排 第一单元促进认识建立信任活动一:成员相互按摩 一、活动目得

1、促进相互之间得了解,形成团队; 2、活跃氛围,激发成员参与活动得积极性。 二、活动时间: 大约30分钟。 三、活动场地: 宽敞得室内。 四、活动顺序: 1、参与者先随意围成大圈,三到四人一组,认识成员,并记住她们; 2、主持人将分好组得成员分配到教室得不同位置 3、主持人说“按摩",大家开始相互按摩。 5、几次活动后,请各个小组成员派出代表,分别谈谈感受。 六、交流分享: 1、怎样才能尽快了解成员?有经验可与大家分享不?

2、当开始按摩时,您有什么感觉?您与家庭成员交流过您得感受不? 3、当按摩进行一段时间后成员间还会不会那么陌生,大家关系有什么变化? 4、活动中您还观察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七、注意事项: 1、游戏得活动空间要大一些,方便大家分组按摩、 2、在交流分享环节中,主持人要多与成员交流,问她们参加活动后得感受、 活动二:动物星球 一、活动目得: 1、通过活动,探索自我概念,促进对自我压力状态得了解; 2、促进成员对压力状态得相互宣泄,彼此获得心理上得相互支持; 3、加深相互之间得了解,尽快彼此熟悉。 二、活动时间: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具体目标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具体目标 心理素质是一项综合素质,是由许多心理成份共同协调统一而成。既有心理过程的知、情、意,又有个性心理的心理特征、心理倾向性和自我意识。为了提高小学生的心理素质,就应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身心发展规律,着眼于日常生活和学习并进行专门系统的心理素质教育。为使在教育过程中有章可循,依据可操作性原则提出以下具体目标。 (一)小学低年级(一、二年级)心理素质教育课程目标。 1.自我意识方面。 认识到自己重要的社会角色,并为做一名小学生感到自豪。 认识到自身的身体特征、活动特征及性别。初步认识自己与教师、父母、同伴的关系,知道被人爱和爱人。 会借助别人的评价认识自我。 2 学习方面。 认识到学习在自己生活中的地位,对学习有较浓厚的兴趣。 为得到老师、家长的表扬而努力学习。 能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会听课、做作业、积极参加考试等。 喜欢探究事物间的联系,好发问。 爱护学习用品。 每天能够在家里自觉学习20-30分钟,注意养成自学习惯。 3 交往方面。 会恰当使用礼貌用语。 喜欢交往,积极主动与父母、老师尤其是同学进行交往。

懂得如何同陌生人交往。 认识到自己是班集体中的一员,言行符合群体规范,有班集体的归属感。(二)小学中年级(三、四年级)心理素质教育课程目标。 1.自我意识方面。 能够初步认识到自己的兴趣、优点及缺点。 认识到身体的变化,如身高、体重等。 悦纳自己,积极接受自己。 自我评价接近同伴评价。 初步认识到自己在班集体中的地位。 2.学习方面。 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会预习、听课、作业、复习、小结。 以教师表扬、父母夸奖、同学羡慕等精神奖励为学习动力。 有相对稳定的学习兴趣。 3.交往方面。 喜欢与同性别同学交往,是同伴团体中的一员。 具有团队精神,有集体荣誉感。 积极参与有组织的游戏活动。 具有非言语交往的技能。 学会原谅,促进人际关系和谐。 (三)小学高年级(五、六年级)心理素质教育课程目标。 1.自我意识方面。 认识到自己在集体中的地位及人缘关系。

团体心理辅导培训心得体会

通过参加兵团监狱系统举办的心理健康辅导员团体辅导技术的培训,受益匪浅,感触颇深。对一件事物有了全新的理解,有些事通过顺向思维理解不通,但是通过逆向思维理解很有道理,开拓了视野,打开了心扉,以下是我的团体心理辅导培训心得体会:一、人性化突出以前我参加过很多各式各样的培训班,培训就是老师在上面讲,我们在下面认真的听,记录。讲和听的人大都很烦躁,内容枯燥,没有真正学到什么业务技能,都是一知半解。而这次培训,老师和我们打成一片,身体力行,用幽默风趣的游戏,给我们传递信息,游戏结束后说明感受和体会,从游戏中让我们感受不同的道理。二、了解人际交往的技巧和重要性在团体中,做一些认知游戏,我们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单位的学员坐在一起,如何在最快的时间记住对方的姓名,地址、兴趣爱好,通过沟通、联系、团结互助等游戏在最短的时间里增强了每一个陌生学员的团队精神和彼此的友谊。三、掌握一些心理辅导的基本技巧在团体心理辅导培训的过程中,有一定的辅导技巧:接纳、倾听、共情。说说很容易,但是真正做到有心理问题的民警,很困难。当有心理问题的民警需要帮助时,心理辅导员首先要接纳对方,即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对方,认真倾听困扰着对方的事情,对其产生共情,感受对方的感受,了解其情况,让对方的情绪得到宣泄,然后一起探讨,最后解决问题。因此,心理辅导员要改变一下心态,无条件的积极关注着,倾听,共情等方式,真诚地对待别人,保守他人的隐私,促进其人格的健康成长。四、通过游戏感悟人生道理我们在做盲人与哑巴游戏,老师要求两人一组,一个把眼睛蒙住,扮演盲人,一个人扮演哑巴,充当其拐杖,拐杖不可以说话,但可以通过肢体语言来提示或暗示盲人,体验盲人生活。从蒙上眼睛的那一刻起,发现眼前一片黑暗,感到很无助,多么希望能有人帮助自己。但得到别人的帮助后,觉得生活有了希望,感到很快乐。然后换位继续做游戏,自己也去帮助盲人,觉得帮助别人是件快乐的事情。从中,我感到生活中应该是互帮互助的,虽然我们是健全人,但有时我们就像盲人一样失去了方向,需要别人的帮助,同时我们也可以去帮助别人,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却可以给别人快乐,那是好事。同时,我想对残疾人说,不要自卑,要有自信,要对生活充满希望,并不断努力,改变生活现状,让生活充实,有意义。通过团体心理辅导培训后,自己要把所学到知识带回单位,达到学有所获,学以致用的目的,组织单位民警参加团体辅导活动,使全体民警都能得到感受和启发,真正发挥一名心理健康辅导员作用。

新教师团体心理辅导活动

新教师团体心理辅导活动 辅导目的:构建团体关系,融洽团体氛围,让团体成员找到团体支持的资源建立安全的氛围,培养团体凝聚力,为以后的团队建设和相关团体辅导活动开展打下基础。 辅导时间:90分钟 材料:签字笔(自带),彩色笔,白纸若干,彩色卡纸,剪刀。 具体流程: 一.促进团体成员相识的练习 1.知你识我 目的:初步相识 时间:约8分钟 准备:足够的空间,可移动的桌椅 进行:在指导者喊“开始”后所有成员必须面带微笑问好的不停的和不同的人握手,一分钟之内与所有的人握一次手,问一声好。在指导者喊——停后所有人马上停止所有动作,此时,每个成员面对或正在握手的人就成了朋友,两人一组,席地而坐,或拿折叠椅面对面坐下,各自做自我介绍。介绍的内容包括:姓名,原来所属学校,身份,性格特点个人兴趣爱好,家庭情况,以几个人愿意让对方了解的有关自我的资料。每人2分钟,然后漫谈几分钟。当对方自我介绍时,倾听者要全身心的投入,通过语言和非语言观察,尽可能多的了解对方。 2.对对碰 目的:扩大交往圈子,拓展相识面 时间:约10分钟 进行:刚才自我介绍的两个组合,形成4人一组,他者介绍。每位成员将自己刚才认识的朋友向另外两位新朋友介绍,每人2—3分钟。并寻找这四个人的共同点,看哪个组的共同点最多,用非言语描述,一个共同点可以成为两个共同点,

前面一个组的共同点,后一个组不能再说。 3.连环自我介绍 目的:进一步扩大交往范围,引发个人参与团体的兴趣 时间:约8—10分钟 操作:两个4人小组合并,8人围圈而坐。从其中一人开始,每人用一句话介绍自己。一句话中必须包含三个内容,姓名,所属,自己与众不同的特征。规则是:当地1个人说完后,第2个人必须从第1个人开始讲起,第3个人一直到第8个人都必须从第1个人开始讲起,这样做使全组注意力集中,相互有协助他人表达完整正确的倾向,而且在多次重复中,不知不觉的记住了他人的信息。 4.棒打薄情郎 目的:尽快相识,增加团体的凝聚力 时间:约10钟 准备:有挂历纸或旧报纸卷成一根纸棒 操作:希望大家通过这个游戏记住我们这个团队所有成员的名字,希望大家多多加油!全体成员围圈而坐,轮流介绍自己的名字,兴趣,出生年月等个人资料。每个人都专心去记住其他成员的资料。然后站成一圈,选一个执棒者站在中间,由他面对的人开始大声叫出一个成员的姓名,执棒者马上跑到那个被叫的人面前。被叫的人马上再叫出另一个成员的姓名。如果叫不出来,就会受当头一棒,然后由他执棒。依此类推,知道大家熟悉互相的姓名为止。如果一个人3次被打到就必须站出来表演,作为惩罚。此练习适合在游戏中相互相识。 二、促进新教师适应环境并加强同事之间沟通的练习。 1.爱心小天使(神秘伙伴) 领导者给组员每人一张小纸条,让他们写上自己的名字,折叠后交给领导者。领导者按抽签的方式让组员逐一抽取,并强调记住纸条上的名字但不要说出来,如果抽到自己的名字则放回重新抽取。 领队强调:每一个人都抽到了一个名字,你就是这个人的小天使,在接下来的活动中,你要给他写“鱼仔”,你要时刻记住默默的给予他帮助、支持,在他遇到困难时给送他一句鼓励的话、可以帮他出点主意,或者是一个眼神……同时,你也要注意觉察你的身边也有一个小天使他在默默的关注你,支持你,你要感受他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与内容要求内容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及内容要求 一、小学阶段 (一)小学生特点 1、开始步入学校,接受正规教育,接受学校纪律的约束和学校管理,接触系统的学习; 2、开始掌握规范的、书面的语言,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的、逻辑的思维; 3、开始有同学、集体的观念,参与集体的学习、活动的生活,有意识的人际心理行为。 (二)小学阶段心理健康教育目标 1、提高小学生对校园生活的适应力;提高学习兴趣、动机和自觉性;逐步提高他们的分析、思维的能力。 2、培养他们的集体观念、良好的人际意识和行为习惯;培养他们开朗、合群、乐学、自立的人格个性。 3、通过课堂教学和班级活动,从理性和感性上塑造他们的乐观、向上、自信、诚实的心理品质。

(三)小学各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目标 一年级目标 适应新的环境,适应校园生活、集体生活、学习生活;乐与老师、同学交往;培养学生角色意识、群体意识、学习意识、纪律意识和行为规范意识。 ●教育内容(适应、意识、行为) 1. 这是我们的校园(适应校园、适应环境) 2. 我成为小学生了(学生意识、角色意识) 3. 新老师、新同学、新朋友(适应群体、适应集体) 4. 课堂是知识的海洋(适应课堂、适应学习) 5. 我是一个顶呱呱的人(激发学习自信、激发学习兴趣) 6. 管住自己养成习惯(学习习惯、行为习惯) 7. 校园“红灯”与“绿灯”(纪律意识、行为意识) 8. 克服不安、孤独、恐惧(防范心理困扰) 二年级目标 感受集体活动与学习知识的乐趣,在谦让、友善的交往中体验友情,在好行为、好习惯的训练中培养学生意识和集体意识。 ●教育内容(合群、乐学、自我认识) 1. 我爱我班(集体意识、角色意识)

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方案压力

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方案 教师职业压力应对 一、团体方案名称 工作倍轻松——教师职业压力应对 二、团体规模 由10人小组、6——9个小组组成。 三、参加对象 中小学、幼儿园心理辅导专兼职教师。 四、团体活动时间、地点 活动时间:2010年4月21-22日,每次 2-3个小时,共五次。 活动地点:安静的、有活动桌椅的宽敞教室(中盛小学学术报告厅)。 五、团体整体目标 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机制的创新、课改的推进、人事制度的变革以及社会对教育的评价要求越来越高,中小学、幼儿园教师面临的职业压力越来越大。而不良心理压力不仅会影响教师们自身的工作和生活质量,还会影响教师和学生的工作学习环境,影响和谐学校氛围的营造。为此,希望通过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营造一个真诚、理解、支持的小组氛围,使教师们通过活动和分享,学会认识自我、悦纳自我、调节自我,学会面对现实,及时化解冲突与矛盾,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促进心理健康,以更加积极的心态面对工作。 六、团体活动方案

七、团体活动具体安排 第一单元促进认识建立信任 活动一:我爱我家,相亲相爱 一、活动目的 1、促进相互之间的了解,形成团队; 2、活跃氛围,激发成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二、活动时间: 大约30分钟。 三、活动道具: 报纸若干张。 四、活动场地: 宽敞的室内。 五、活动顺序: 1、参与者先随意围成大圈,三到四人一组组成“一家人”,认识家庭成员,并记住他们; 2、主持人将报纸分散摊在场地上,请每个家庭找一张报纸表示一个“家”,“一家人”站在这个“家”上; 3、主持人说“散步”,大家即分散,打乱家庭组,绕大圈散步; 4、主持人拿掉一张报纸,在说出“回家”口令后,大家停止散步,马上找到“家人”,并占据一个“家”。新的家庭成员相互介绍和认识家庭成员。没有

举例说明心理辅导的目标

心理辅导是一个过程,其间辅导员与当事人的关系能给以后者一种安全感,使其可以从容的开放自己,甚至可以正视自己过去曾否定的经验,而后融合于已经改变了的自己,作出统合。 ------------------里杰斯 从中可以看出下列几点:心理辅导的对象是正常人;强调个人的力量和价值;强调认知因素,理性的作用; 研究个体个性差异;强调人对环境资源的利用开发及必要时改变环境。 1、什么是心理辅导?如何操作? (1)定义:心理辅导是一个利用心理辅导背景的作用改变当事人意识倾向和行为倾向的、发生在辅导员和当事人之间的相互影响过程。 (心理健康辅导是指心理辅导者与受辅导者之间建立一种具有咨询功能的融洽关系,以帮助来访者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进而欣赏自己,并克服成长中的障碍,改变自己的不良意识和倾向,充分发挥个人潜能,迈向自我现实的过程。作为一名心理辅导工作者,建立和健全心理保健体系,维护对方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2)操作过程:当事人---辅导员---接受---了解---建立关系---辅导---了解自我---接受自我---改变意识、行为倾向---潜能发挥---个性升华。 辅导员: 爱心、信心 (2)接受: 心胸广阔、一视同仁、注重礼仪 (3)了解: 身体总体状况、心理欲望、智力状态、情绪状态、危机状态 (4)辅导关系: 真诚的、平等的、安全的、开放的 (5)辅导: 多方面考虑问题、认识自己、建立人际能力 2、心理辅导的对象和任务是什么? 对象是正常人 (一是在生活、学习、交往及升学择业过程中产生心理困扰的正常学生。三是在教育学生过程中产生困扰的家长和教师,其中尤以中小学生家长为多。以开发智能、健全人格为宗旨的发展性咨询是学校心理辅导的重点) 任务:(第一,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通过心理健康活动课、讲座、团体辅导、改善校园心理氛围等途径,努力推行学校心理卫生计划,对学生实施有效的学习指导、生活指导、交往指导及升学就业指导,促进全体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 第二,向教师和家长宣传普及心理学知识,帮助他们掌握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发展规律及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转变教育观念,改善教育方法,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和亲子关系,为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心理社会环境。 通过晤谈、观察及心理测验等方法,对心理偏常学生进行鉴别,对有轻微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个别或小组辅导矫治,对少数有严重心理障碍即患有心理疾病的学生加以转介,由专业机构给予治疗。) (学校心理辅导,是指教育者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行为科学乃至精神医学等多种学科的理论与技术,通过集体辅导、个别辅导、教育教学中的心理辅导以及家庭心理辅导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接纳,自我调节,从而充分开发自身潜能,促进其心理健康与人格和谐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学校心理辅导应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学习、人格、生活、职业辅导) 3、、举例说明心理辅导的目标。 (心理健康辅导是指心理辅导者与受辅导者之间建立一种具有咨询功能的融洽关系,以帮助来访者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进而欣赏自己,并克服成长中的障碍,改变自己的不良意识和倾向,充分发挥个人潜能,迈向自我现实的过程。作为一名心理辅导工作者,建立和健全心理保健体系,维护对方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总目标:帮助当事人寻找自己的方向,并努力去实现活动目标。 分目标:多方面考虑问题、认识自己、建立人际能力 4、心理辅导的谈话技术有哪些?自己应如何提高自己的谈话技术? (1)谈话技术:封闭式询问、开发式问道、隐愈鼓励、悉意、情感反映、摘论 5、举例说明中小学生六种问题行为。 一、抗拒权威 1、抗拒行为:不尊重权威、破坏公物、残酷 2、蔑视纪律和规范:逃学离家出走、抽烟喝酒、赌博、忘命徒式的“英雄观” 3、反社会:----一种病态人格 ----直接环境 ----辅导方法 二、品行不良:1 偷窃和偷窃癖 2 不诚实 3 轻视学业 4 交友不良 人际关系困难:1、孤独 2、社交恐惧 3、侵犯行为 四、个性缺陷:1、自我意识危机 2、情绪不成熟 3、害怕与拒绝挫折 4、希望破灭和退化 五、青春期萌动:1、早恋 2、性心理困扰和性行为倒错 3、自我形象歪曲 6、联系自己的实际,分析八种心理障碍。 一、缺乏同理心:1、什么是同理心?2、什么是原级同理心和高级同理心?3、辅导员的同理心 二、不能正向选择和关注:1、正向选择和关注2、负向选择和关注3、潜能与发挥 三、缺乏尊重和温情:1、尊重2、温情3、表达与训练 四、缺乏具体性:1、什么是具体性2、事件与感受3、逻辑与事件 五、逃避即刻性:1.感受与时态2.过去与现在3.现在与未来 六、充满对立性:1.双重信息与双重价值观2.理想与现实3.敌对 七、缺乏一致性、真实性与可靠性:1.人格缺陷2.缺乏自我同一性3.自我防卫机制 八、宾格被控:1.自我意识结构不合理2.自我评价过低 7、如何干预网络成瘾? 一.什么是网络成瘾 网络成瘾,又称因特网性心理障碍,临床上是指由于患者对互联网络过度依赖而导致的一组心理异常症状以及伴随的一组生理性不适。有台湾学者认为,网络成瘾是由于重复地使用网络而导致的一种慢性或周期性的着迷状态,并且带来难以抗拒的再度使用欲望,同时对上网带来的快感一直有生理及心理依赖。也就是说,因为网络的许多特质带给使用者许多快感,同时又因很容易重复获得这些愉悦的体验,使用者便在享受这些快感时渐渐失去了时间感,一方面逐渐对网络产生依赖,另一方面导致沉迷和上瘾。 二、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危害 (一)影响身心健康发展:青少年正处于心理巨变期,他们的自制力、判断力和辨别力都相对薄弱,感性和理性、个性和服从、叛逆和乖顺等因素都在这一时期交汇碰撞。长期上网的青少年道德水准可能降低,出现情绪障碍等,容易导致自我人格力量的发育不良或蜕变。 (二)影响社会交往能力:网络成瘾者长期痴迷网络,会导致交往方式错位。“人机式交往”长期下去致使人际交往行为畸形,“现实自我”和“虚拟自我”相互冲突,也会导致人格异化。长期沉溺于网络的虚幻环境,易形成缄默、冷漠、紧张、不合群、缺乏责任感等现象。 四.如何干预网络成瘾 1.强化干预:强化是使有机体增强某种反应重复可能性的力量,它可以分为奖励与惩罚两种。在实际操作中,这种干预方法使用最为普遍,效果也最好。在网络成瘾的干预中,奖励的使用条件是一旦发现成瘾学生有了减少上网的行为时,就给予奖励、表扬或肯定性评价。惩罚的使用条件是一旦发现成瘾学生上网时间增加时,立即给予处罚。处罚可以是物质性的,如取消他获得他最想要的东西的权利,也可以是精神上的,如校纪处分等。 2.厌恶干预法:厌恶干预指采用惩罚性的厌恶刺激来减少或消除一些适应不良行为的方法。常用做法有橡皮圈拉弹法、不赞成干预、内隐致敏法等。(1)橡皮圈拉弹法。是由成瘾学生预先在自己手腕上套上一根橡皮圈,当他坐到电脑前准备上网时,自己用力拉弹手腕上的橡皮圈,使其手腕有强烈的疼痛感,从而提醒自己下网。也可借助

公开课团体心理辅导方案

公开课团体辅导方案 目标:通过体验团体心理辅导,发现自己更多的优点;建立 理性的自信系统,在认识自我的基础上悦纳自我,拥有成功 的人生。 对象:参与培训的人员 时间:2小时 活动安排: (1)热身活动“心有千千结” 营造融洽的团体气氛;让同学们以饱满的热情投入活动;仔细体味在团结、团队合作的快乐; (2)主活动 1、信任之旅:盲行―引导者相互交换。通过助人与受助的体验,增加对他人的信任与接纳。 3、生活金三角:回顾自己过去一年的生活,找出自己值得高兴、留念的事务,仔细的珍藏起来,怀抱感激的心情去面对未来的生活 4人椅游戏:帮助学生增加责任感,更好的融入工作岗位之中(3)结束活动 合唱明天会更好,让活动的意义在歌曲中得到升华,毕业的同学通过回顾大学生活,珍惜以前的学习生活并充满信心地展望未来的职业,正确的去面对目前就业的实际情况!满怀信心地对待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过程: 1热身:“心有千千结” (1)将学员没15个人分成一组,围成圆圈,手拉手,给学员30秒的时间让其记住左右手分别握的是谁,放下双手后打乱其站位,将学员重新组合再次围成圆圈,站在重新组合后的站位去找自己左右手握的人的手,此时会在中间形成许多的结,让学员开始一点一点的去解开形成的结,最终达到最初的状态。(2)做完此热身运动以后及时地反馈同学们的感受,让学员们畅所欲言地谈论自己在这个活动的体验是什么! 时间:15分钟 2信任之旅 步骤 1)随机选取学员一名,为其蒙上双眼,让其体验盲人走路的感觉,但不为其设置障碍物2)在随机选取学员一名让其为前一名学员进行导盲,再走一次,并设置障碍物3)随机选取其他学员两两配对进行导盲,并进行互换,做完后让学

团体心理咨询过程常用技术

第三讲团体心理咨询过程常用技术 第一节团体心理咨询常用得基本技术 一、反映得技术 1、倾听 2、复述 3、反映(内容或情感反映) 4、澄清(具体化) 5、应对提问(反问或让其它成员表达意见) 6、摘要 二、互动得技术 1、建立关系 建立关系就是互动技术得基础. 2、解释 解释就是互动技术之一。解释指团体领导者对团体成员语言行为或非语言行为陈述个与意义得过程,目得在于帮助成员自我了解并引导成员改变自我得行为。 3、连结 连结就是典型得团体技术。领导者将团体成员国表达得观念、行为或情绪相似之处予以衔接,产生关联,或把成员未觉察到得一些有关联得片断资料予以串联,以帮助成员了解彼此得异同之处。增加彼此得认同感,提示重新检试个人资料得机会,使之领悟,并引导走向改变行为得积极方向.或者更进一步找出团体中产生得主题,予以

连结,以促进团体讨论共同关心得问题,提升团体效能与凝聚力。运用连接技术时,同时可鼓励成员间彼此直接自由得沟通,以促进团体得互动与效能。 4、促动(也称催化)就是协助成员参加有意义得互动得技术,也就是贯穿团体咨询整个过程得技术。(如:热身、破冰等)5、阻止 阻止就是团体领导者防止团体或部分成员得不适当行为所采取得措施.非针对个人,也避免贴标签. 6、保护 保护技术得使用就是为了确保团体成员在团体中免于不必要得心理冒险,或者不必要得身心伤害而采取得必要性、安全性得反应。 7、支持 支持得技术就是指团体领导者给与成员鼓励,增强其信心,也有助于提高团体凝聚力。 8、反馈 反馈也称回馈,给与回馈就是团体最重要、最有效得技术之一,就是领导者基于对成员得行为过程与了解,表达对成员具体及必要得反应,以利于成员利用这些信息改变自己得行为。 9、自我表露 也称自我开放。指团体领导者在适当得时机有意义、建设性得分享个人类似得经验、感受与瞧法。 10、折中

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方案(减压)

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方案 大学生压力应对 一、团体方案名称 学习倍轻松——大学生压力应对 二、团体规模 由10人小组、6——9个小组组成。 三、参加对象 高校在校师范生 四、团体活动时间、地点 活动时间:2014年9月21-22日,每次2-3个小时,共五次。 活动地点:安静的、有活动桌椅的宽敞教室。 五、团体整体目标 为此,希望通过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营造一个真诚、理解、支持的小组氛围,使师范生们通过活动和分享,学会认识自我、悦纳自我、调节自我,学会面对现实,及时化解冲突与矛盾,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促进心理健康,以更加积极的心态面对工作。 六、团体活动方案 单元单元目标活动流程及内容 一1、促进相互之间的了解,形成团队 2、活跃氛围,激发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3、探索自我概念,促进对自我压力状态的 1、成员间相互按摩 2、小组建设,头脑 风暴

了解3、交流分享 二 1、在相互了解的基础上,认识体验压力产 生的原因 2、交流学业压力,认识师范生学习中经常 遇到的压力 3、认识和学习应对压力的基本方法 1、我说你画 2、幸福清单 3、交流分享 三1、帮助学员舒缓压力 2、在音乐和娱乐活动中学会宣泄 3、学会用理性观念替代非理性观念 1、放松:建立安全 岛 2、分享感受 四1、通过活动,掌握自我放松的要领和技巧 2、认识压力和时间管理的关系 1、音乐冥想放松训 练 2、分享感受 五 1、结束团体,使成员充满信心的迎接明天 1、大团圆 2、分享收获,结束团体 七、团体活动具体安排 第一单元促进认识建立信任活动一:成员相互按摩 一、活动目的 1、促进相互之间的了解,形成团队; 2、活跃氛围,激发成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二、活动时间: 大约30分钟。

团体心理辅导方案设计

团体心理辅导活动—— 《同舟共济,笑迎未来》 1、 活动主题——增强班级凝聚力 2、 活动名称——同舟共济,笑迎未来 3、 活动目的——通过游戏中的合作或竞争,以期达到增强班级凝聚力的目的 4、 活动时间—— 2012年3月22日8:10—9:40 全长90分钟 5、 活动地点——甘澍楼六楼 6、 活动组织者——***** 7、 活动主持人——*** 8、 活动参与者——团体心理辅导课全体成员(共45名成员:指导老师1名、组织者7名、活动对象37名) 9、 活动道具——贴纸、气球、报纸、秒表 十、工作分配——搜寻游戏(全体)、确定活动内容(全体)、草拟方案()、活动主持()、收集心得及写总结() 十一、活动进程—— (一)开场白 1、时长:5分钟 2、内容:大家早上好,我是这次团体活动的主持人**,我的组员有****,我们将这次团体活动命名为“同舟共济,笑迎明天”,因为这次我们的团体目标就是增强凝聚力。下面我给大家简要介绍一下我们的活动流程、、、、、、、 (二)分组篇 时长:10分钟 步骤:1、请全体成员按1、2、3、4报数,报1的为一组,其他三组同此。在分组的同时将自我介绍篇所需的道具“贴纸”发到大家手中,然后让大家写好自己的名字回到自己的组中。 2、组织者中的四人分别到各组作为领队。

(三)自我介绍篇 活动名称——《猜猜是谁》 目的:藉着猜背后的名字认识对方 时长:全长15分钟,活动进行10分钟 道具:一些名片贴纸;笔 此处分组:四组,每组人数按实到人数定 适用范围:刚认识或不认识的人 活动步骤: 1. 领队收集本组所有的名片贴纸; 2. 领队把每一张贴纸贴在每个人背后(不能是同一个名字贴在同一个人背后),不能让他们知道他们背后的人的名字; 3. 活动开始,每个人先做自我介绍(顺序是是“我就是大名鼎鼎的××,××是××地方的人,他最讨厌做的事是××”),领队做示范;4、领队任意指定一人开始猜人活动,然后请此人转过身来,让本组所有人都看到他背后名片上的名字;5、本组其他成员开始描述被猜之人的特征(描述顺序是“他最讨厌做的事是××,他是××地方的人”)6、猜人者须回答“他就是大名鼎鼎的 ××”,若猜对了,则由他指定一人继续活动,若没猜对,则由被猜之人继续活动;7、活动根据时间自动终止 活动规则:其他成员在描述被猜之人的特征是,不能同时说出几个特征,要严格按照描述顺序依次说出。 (4) 同舟共济篇 活动一:《拯救气球》 目的:借团体竞争与合作达到增强团队凝聚力的目的 时长:全长20分钟,活动进行15分钟 道具:气球、椅子、秒表 此处分组:四组,每组人数按实到人数定 活动步骤:1、各组到达指定地点,讨论安排一人负责吹气球,领队在终点等候,并记下成功运到终点的气球数目;2、两人一组,在起点等候,背靠背夹一个气球,再手中一个拿用来顶的气球,一切就绪后,

团体心理辅导游戏大全

团体心理辅导游戏大全 捆绑过关??(适用:团队协作) 简述:藉着被绑在一起来完成数件任务 人数:不限 场地:不限 道具:绳子或其他可以绑的东西 适合全部的人 游戏方法: 1. 分组,不限几组,但每组最好二人以上。 2. 每一组组员围成一个圈圈,面对对方。老师帮忙把每个人的手臂与隔壁的人绑在一起。 3. 绑好以后,现在每一组的组员都是绑在一起的,老师想些任务要每组去完成。 题目例子: 吃午餐;包礼物;完成个美术作品;帮每个组员倒水等。 -- 合力吹气球 简述:藉着分工合作来完成任务 人数:每组限六人 场地:不限 道具:准备每组各六张签,上写: 嘴巴;手(二张);屁股;脚(二张)汽球(每组一个) 适合全部的人 游戏方法: 1. 分组,不限几组,但每组必须要有六人。 2. 老师请每组每人抽签。 3. 首先,抽到嘴巴的必须藉着抽到手的两人帮助来把汽球给吹起(抽到嘴巴的人不能用手自已吹起汽球);然后二个抽到脚的人抬起抽到屁股的人去把汽球给坐破。 -- 记忆考验 简述:随着越来越多要记的东西,试试自已可不可以 人数:不限 场地:不限 适合范围:刚认识或不认识的人 游戏方法: 1. 全部人围成一圈,从第一个人开始说"今天我吃了一个AA"(AA为随意食物名!) 2. 接着第二个接着说,吃了一个AA,二个BB…(BB不同的食物名!) 3. 像这样一直传下去,每传一个人就必须重覆前面的食物名,另加一个新的食物名。 4. 一直到有人中途讲错出局! 题目例子: 可选一些较难的食物名或菜名!或一些平常不容易吃到的!例:滑蛋干贝牛肉汤。 -- 比一比 简述:藉着组员的动作,来猜题目是什么

人数:不限 场地:不限 适用范围:适合刚认识或不认识的人 游戏方法: 1. 分组,不限几组,但每组最好五人以上。 2. 轮留每组派出一个人出来,老师给他看题目。他只能以动作来告知组员题目。 3. 视题目的难度来计时。看那组的得分高低来算输赢。 比长短 简述:每队派出一人比不同的单位 人数:不限 场地:不限 适用范围:适合刚认识或不认识的人 游戏方法: 1. 分组,不限人数,至少要二组。每组五人以上。 2.老师宣布要比的小组,然后每组派出一位他们认为会赢此小组的人。 3. 等被派出的人都出来后,老师再说比什么。 4. 计算每次比完的输赢即可。 题目例子: 这个游戏的题目就是要想越不会被大家猜中的越有趣! 比长:比手臂;比上衣;比头发… 比短:比手指头;比裤子或裙子… 比高:比声调;比手抬起来的高度… 比大:比眼睛;比手掌… 比多:比身上饰物;比穿的衣服;比身上的扣子… 题目必须在看到被派出的人之前想好! 超级大头贴 简述:用不同的是非问题猜出头顶上的答案 人数:最少十人 场地:室内 适用范围:适合熟悉团体中人物的朋友们 游戏方法: 1. 分组,每组人数不限 2. 每组派出一人面对面坐在中央(中间可放一张椅子) 3. 老师在宣布题目后,分别把二张答案放在出来的两人头上。这两人只能看到对方头上的答案,但不能看到自已头上的。 4. 当老师说开始时,二人可以开始问问题猜自已头上的答案,但必须先拍打放在中央的椅子或地板来做抢"问"。问的问题也只能问是非题。 5. 队员可在旁边帮忙回答,但不能问问题或讲答案出来。 6. 每队有三十秒到一分钟的时间来问问题(看题目难度而订),有三次(看题目难度而订)的机会猜答案。 7. 每一轮派不同的人上来猜不同的题目,直到所有的题目被猜完。 8. 可看每组猜对的数目来算分数,输的队必须接受处罚。 题目例子: 这个游戏的题目不一定只能猜人物。可适团体中的熟悉度来出题目。每个题目必须要有二个

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报告

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报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涌向城市为生活而打拼,他们在为城市带来生机与活力的同时,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越发凸显,那就是他们的小孩的教育、生活及心理健康问题,天真烂漫的他们在别的小朋友还依偎在妈妈怀里撒娇的时候便懂得了生活的艰辛,承受着这个年龄不该承受的东西,而他们由于心智的不成熟加之社会制度的不完善,使得越来越多的孩子们心理上或多或少的出现了问题,对他人的不信任以及缺乏与他人的沟通与合作便是其中比较严重的两大问题。 为了帮助孩子们克服心理障碍,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同时增强自身关注社会问题意识,提高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培养当代大学生应有的素质,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的号召,身为山东大学阳光行动服务社的成员,我们小组四人在阳行集体到文苑小学举行活动之时负责组织策划了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在小组集体讨论确定“信任与合作”的主题后,我们四人明确分工,分别进行资料的搜集,筛选,整理以及PPT的制作,最终通过汇总,确立了以游戏贯穿课堂,进行总结启发的方式增进孩子们之间的合作与相互信任。 虽然活动前我们做了充分的准备,但活动当天,孩子们的热情还是让我们有一点不知所措,还好在学长学姐的鼓励和充分准备的前提下,我们很快调整了心态开始和孩子们打成一团,课前

的交流与沟通让我们对孩子们有了一个全新的看法,他们多才多艺,综合素质绝对不比任何孩子差,可同时我们也发现孩子们之间确实缺乏那种合作与信任,尤其是男生与女生之间,或许是由于年龄的特殊敏感性加之他们所处的特殊社会环境,男生与女生之间的隔阂仿佛无法逾越,这是我们之前所没有预料到的。 在小组成员间简单交流之后,我们决定临时将男女生之间的合作与信任作为一个重点解决问题,在分组时特意分为一个全女生组和一个男女混合组,刚开始游戏时,男女混合组的成员明显在合作上输于另一组,尤其是在撤凳子游戏中,由于需要接触,男女混合组很快输给了对方,对手的兴高采烈彻底激发了他们的竞争欲望,男女生之间慢慢建立了合作与信任,此后的游戏中,男女生混合组配合得越发紧密,在指挥游戏中,男女生在充分信任的前提下完胜另一队,最终,男女混合队取得了胜利。 在游戏结束后的总结中,我们特别强调了男女生之间的信任与合作,孩子们似乎也从游戏中得到了启发,在后来的操场自由游戏期间,男女生之间的隔阂明显模糊了,每个孩子之间的信任与合作意识都得到了加强,黄昏时分,我们带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回到了学校,开心着,满足着……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深刻认识到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肩负的社会责任同时我们对这个群体有了更加全面地了解,他们虽然过早地承受了生活之重,但他们依旧有着孩子身上那种天真与单纯,只是环境与生活把他们孩子的特质模糊了,我们的社会需要

学校心理辅导工作的目标和基本原则

学校心理辅导工作的目标和基本原则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学校心理辅导工作的目标和基本原则心理辅导是指在一种新型的、建设性的人际关系中,学校辅导教师运用其专业知识和技能,给学生以合乎其需要的协助与服务,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环境,依据自身条件,确立有益于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的生活目标,克服成长中的障碍,增强与维持学生心理健康,使其在学习和处理人际关系等各个方面做出良好适应。 一、在学校开展心理辅导的途径。 (一)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讲座,如心理卫生知识、青春期教育知识,向学生传授、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二)结合班组、团队活动开展团体心理辅导。 (三)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 二、学校心理辅导的目标。 学校心理辅导的目标与学校教育目标是一致的,心理辅导目标的重点是:帮助学生认识自己,接纳自己,管理自己,帮助学生解决面临的问题,应付危机、摆脱困难,并增强应对逆境与压力的能力和勇气;使学生能去除不良习惯、改善行为、化解负面思想与情感,指导学生作选择、作决策、制定行动计划,鼓励学生通过自己探索、寻求生活意义,认清自己内在潜力与资源,充分发挥个人潜能,使其能过健康的、有意义的、充实的生活。 三、学校心理辅导的基本原则。

(一)全员参与,全方位考虑,面向全体学生原则。 学校心理辅导是通过对学生的引导、指导、协助和服务,来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全员参与,教师人人都应是心理辅导员。因此我们在制订辅导计划时要着眼于全体学生,确定心理辅导活动内容时要考虑大多数学生共同需要与普遍存在的问题,组织团体辅导活动时要创造条件,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其中,特别是要给那些内向、沉静、腼腆、害羞、表达能力差、不太引人注目的学生提供参与和表现的机会,使全体学生都得到有效的心理辅导。要把思想引导与心理辅导相结合,活动体验与学科渗透相结合,学生自我调适与老师辅导相结合,家校沟通与学生之间交流相结合。 (二)矫治、预防与发展相结合原则 矫治是矫治学生不良习惯,帮助学生排除或化解持续的心理紧张或各种情感冲突。预防则帮助学生掌握有关知识和技能,学会人际交往;学习自主地应付由挫折、冲突、压力、紧张等带来的种种心理困扰,减轻痛苦、不适的体验,保持正常的生活秩序与学习效率。发展是指导学生树立有价值的学习与生活目标,认清自身的潜力和可利用的资源,承担生活责任,发挥个人潜能,使生活过得健康、充实、有意义。 (三)尊重与理解学生原则

企业员工团体心理辅导nbsp

企业员工团体心理辅导【主办单位】BCG-百乔罗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收费标准】¥3380/人(包括资料费、午餐及上下午茶点等) 【参加对象】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各部门经理、主管.. 【报名电话】闫老师 【温馨提示】本课程可为企业提供上门内训服务,欢迎来电咨询! 课程目标curriculum objectives ?如何设定辅导目的和目标 ?如何辅导新员工 ?如何授权和委任 ?如何培养员工的责任感 ?如何帮助绩效不佳的员工 ?给与反馈的技巧 授课方法Teaching methods. ?理论讲授,案例分析 ?小组讨论,经验分享,头脑风暴 ?实战演练,游戏 课程大纲curriculum introduction 1.员工辅导的基本认识 1) 员工辅导的意义 2) 员工辅导的三块基石 3) 辅导中应有的基本价值观 4) 辅导中的互赖模式 2.有效的辅导技巧一:积极聆听 1) 倾听的原则 2) 同理性倾听 3.有效的辅导技巧二:解决问题 1) 提问的技巧

2) 如何探究事实的真相 4.有效的辅导技巧三:启发主人翁责任感 1) 如何帮助被辅导者树立信心和加深对辅导内容的了解 2) 如何有效授权 3) 如何启发员工主人翁责任感 5.有效的辅导技巧四:反馈 1) 如何客观地反馈和积极地回应 2) 反馈的原则 3) 反馈应注意的问题 4) 如何培养员工的自我发现意识 6.总结:对员工辅导工作的再认识 1) 辅导中的行为认识 2) 在员工辅导过程中四种不同的角色 3) 员工辅导的总体原则 4) 如何在员工辅导中建立互赖的人际关系 5) 用正确的辅导方式帮助员工成长 讲师介绍 Teacher Introduction 毕业于复旦大学管理学院MBA,曾在世界500强跨国公司工作十余年,担任销售、营运和人力资源发展等各种高级管理职位,并任跨国企业中国区培训与发展负责人,熟悉企业内部培训的需求与流程,了解不同行业企业的业务动态及员工发展的现状和目标,主要讲授管理和营销类培训课程。 钱建纲老师: 钱老师曾为多家中、外资企业以及高校工商管理研习项目举办培训和讲座。其培训注重与企业实际工作相结合,启发和引导学员的思路,并追求使学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在培训过程中注重互相交流和经验分享,充分体现其培训理念,即"成功取决于能力、意愿和承诺"。作为专业培训管理者和顾问,他个人丰富的管理工作经验,对多样化客户和行业状况的了解和专业授课技能,使得培训的课程富有启发性和实战性,深受培训学员的欢迎和肯定。

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方案

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方案 一、活动主题 叩开心门,读懂你 二、团体规模 8-12人,4人一组 三、活动对象 每次一个班级) 四、团体活动时间、场地 2016年4月7日14:00-15:30 五、活动整体目标 90后的学生独生子女较多,以自我为中心是这一群体的显著特点,人际交往成为他们踏入大学生活的首个必选课。学生干部是学生群体的核心骨干,是班级建设的中流砥柱。但是很多班级出现了班委不和,信任度过低,团队意识薄弱,相互不理解等问题,进而导致班级人心涣散、学生管理困难重重。在此背景下,大学生心理活动中心计划针对班级、学生会学生干部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借助团体心理游戏,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探索,搭建学生干部之间的沟通平台,消除彼此间的心理隔阂,熔炼具有团队合作精神、业务能力强的学生干部队伍,更加高效地为学生、班级提供服务。具体目标如下: 1.促进成员自我探索能力的提升; 2.搭建沟通平台,消除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壁垒,增强信任感; 3.为参与成员心理“减压释负”,预防心理问题的产生; 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学生干部队伍的凝聚力。 六、团体活动具体安排 活动一:十指连心 1.活动目的 1)体验与感悟信任与被信任的感觉,消除彼此心理防御; 2)提升成员自我探索能力; 3)培养成员的合作意识,学习组员之间的配搭; 4)增强成员间的了解,促进彼此深度交流。 2.活动时间、场地

14:10-14:30 12人大组完成团体心理辅导室 3.活动道具 眼罩每人一个、椅子每人一张、背景音乐 4.活动规则与程序 1)将椅子围成圆圈,成员围圈而坐,宣布游戏规则; 2)成员戴好眼罩,确保眼前是全黑的,所有成员起身站立,游戏开始; 3)与周围的人握手,寻找一双自己从心底愿意握住的手,期间如果自己或者对方犹豫可以放弃,继续寻找,直到双方都满意为止。期间必须保持安静不可发出任何声音,不可有除了握手意外的任何肢体交流; 4)找到合适的搭档之后,两人在助手的指引下找到合适的椅子坐下,期间不可摘下眼罩,直到所有的人找到搭档并落座。 5)游戏分享。自由分享活动中的感受,讲述原则搭档的理由,主持人做总结。 活动二:开心对对碰 1.活动目的 1)引导组员更加正确、全面地认识自我; 2)增强彼此之间的了解,提升组员人际沟通的能力; 3)让组员思考自我与他人的关系。 2.活动时间、场地 14:35-14:50 团体实训室 3.活动道具 白纸(A4纸的1/4)每人一张、签字笔若干、学员证每人一个、背景音乐 4.活动规则与程序 1)每人按照主持人的要求给自己取一昵称,把自己想象成一盘菜、一株植物、一种动物,通过文字或者画画,表示在白纸上,将画好的白纸插入学员证的一侧,要求画面朝外; 2)每人抽取一张扑克牌,按照主持人提出的要求,找到搭档。然后把自己卡片讲述给对方,寻找到双方的共同点与不同点。 3)游戏分享。自由分享活动感受,引导组员思考自我与他们怎样建立关系。活动三:红色轰炸 1.活动目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