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生物必修Ⅱ2.2 -2.3 基因在染色体上、伴性遗传学案

生物必修Ⅱ2.2 -2.3 基因在染色体上、伴性遗传学案

生物必修Ⅱ2.2 -2.3 基因在染色体上、伴性遗传学案
生物必修Ⅱ2.2 -2.3 基因在染色体上、伴性遗传学案

2.2 基因在染色体上

一、学习目标:

1.说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理论假说和实验证据。

2.应用有关基因和染色体的知识阐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实质。

3.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解释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1.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理论假说和实验证据。

2.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

难点:1. 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解释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2.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预习指导】

1、[自主学习]:阅读课文,完成《南方新课堂》19-20页自主预习的内容。

2、关键内容突破:①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②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3、关键词突破:性染色体等位基因非等位基因类比推理

【课堂探究】

(一):萨顿的假说

1、温故知新:

下图为具有两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示意图(○代表着丝点)。

①请在下图右侧画出该图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染色体分配的各种可能组成示意图(不考虑交叉互换)。

②根据你画出的染色体各种组成图,写出该图可能形成的配子的染色体组合(用染色体上的字母表示):

③请写出孟德尔第一定律(分离定律)的内容:

分离定律: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中,随遗传给后代。

2、根据前面所学习的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及减数分裂的过程,你认为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哪些明显的平行关系?萨顿提出的假说所用的是什么方法?(教辅链接:完成《南方新课堂》20页探究一)

(二)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分析课本29页摩尔根关于果蝇的杂交实验图解,讨论完成以下问题:

1、摩尔根为什么选择果蝇来做实验材料?(“任何实验的价值和效用,决定于所使用材料

对于实验目的的适合性。”)

2、果蝇的红眼是显性还是隐性?

3、只从果蝇的眼色遗传看,符合分离定律吗?

4、果蝇的白眼性状总是与性别相联系?如何解释这一现象?

5、摩尔根最后的实验结论是什么?他所采用的这种科学的研究方法是什么?

(教辅链接:完成《南方新课堂》20-21页探究二)

[展示与交流]为了验证自己的假说,摩尔根的测交实验应该让F1与杂交,请尝试用遗传图解表示:

(三):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

1.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是:

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

导学案装订线

【练习案】

一、完成课本31页练习题。

二、补充练习题:

1、对照下图,说明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等位基因与同源染色体的关系:

2、下列各项中,不能说明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平行关系的是()

A.基因、染色体在生殖过程中的完整性和独立性

B.体细胞中基因、染色体成对存在,配子中二者都是单一存在

C.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同源染色体都是一个来自母方,一个来自父方

D.等位基因、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3、人的XXY三体发育成男性,但果蝇的XXY三体发育成雌性,结合人和果蝇的性

染色体组成产生的遗传效应可以判断,人和果蝇性别决定差异在于()

A.人取决于X染色体数目,果蝇取决于Y染色体数目

B.人取决于是否含有X染色体,果蝇取决于X染色体数目

C.人取决于是否含有Y染色体,果蝇取决于X染色体数目

D.人取决于X染色体数目,果蝇取决于是否含有Y染色体

4、请将下图中的所有细胞中的染色体变化情况补充完整: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什么时期?【知识链接】

作为实验动物,果蝇有很多优点。首先是饲养容易,用

一只牛奶瓶,放一些捣烂的香蕉,就可以饲养数百甚至上千

只果蝇。第二是繁殖快,在25℃左右温度下十天左右就繁殖

一代,一只雌果蝇一代能繁殖数百只。孟德尔以豌豆为实验

材料,一年才种植一代。摩尔根最初以小鼠和鸽子为实验动

物研究遗传学,效果也不理想。后来经人介绍,摩尔根于1908年开始饲养果蝇。果蝇只有四对染色体,数量少而且形状有明显差别;果蝇性状变异很多,比如眼睛的颜色、翅膀的形状等性状都有多种变异,这些特点对遗传学研究也有很大好处。对于这些有利的特点,摩尔根也不是一下子都认识清楚了的,而是后来在研究工作中逐渐体会到的。由于摩尔根的实验室中饲养了很多果蝇,研究人员整天在侍候果蝇、观察研究果蝇,所以人称他领导的实验窒为“蝇室”。在摩尔根的领导之下,这个“蝇室”成了全世界的遗传学研究中心。他们的研究成果为全世界遗传学界所注目,他们写出的论文和著作是全世界遗传学家的必读书和重要参考文献。这个“蝇室”还培养出了许多著名遗传学家。

性别决定的形式

XY型果蝇、哺乳动物以及人类的性别决定属于这种形式。细胞里的染色体分为两类,一类叫常染色体,是决定身体性状的一般染色体;一类叫性染色体,是决定雌雄差异的染色体。

人的染色体有46条。女性的46条染色体中有44条是常染色体,两条是X染色体(性染色体)。男性除44条常染色体外,还有一条X染色体与一条Y染色体,X与Y染色体是男性的性染色体。常染色体配成22对,女性的两个X染色体配成一对,大小一样。男性的XY染色体配成一对,大小不一样。在配子形成时,经减数分裂,成熟的卵只有一种,即含有22条常染色体和一条X 染色体,男性的精子有两种,即一种含有22条常染色体和一条X染色体,另一种含有22条常染色体和一条Y染色体,两种精子的数目相等。受精的结果是,如果卵与含有X染色体的精子受精,将来就发育成女性,如与含有Y染色体的精子受精,将来就发育成男性。男女的比例为1:1。 ZW型鸟类、蝶类和蛾类的性别决定属于这种形式。这种形式与XY型相反,两个Z染色体来决定该个体为雄性;具在一个Z染色体与W染色体的个体为雌性。因此,在形成配子时,精子只有一种,含有Z染色体;而卵子有两种,含Z染色体或含W染色体。如家蚕有28对染色体,其中一对决定性别的性染色体在雌蚕为ZW,在雄蚕为ZZ。

X0型有的动物如蝗虫、蟑螂等的性别决定属于这种形式。雄性比雌性少一条染色体,即只有一条决定性别的调染色体;雌性带有两条X染色体。在形成配子时,精子有两种,带X的和不带X的。含X染色体的精子与卵受精,将来发育成雌性个体(XX),不含X染色体的精子与卵受精,将来发育成雄性个体(XO)。蝗虫和蟑螂的性别决定除了跟性染色体有关外,还与常染色体上决定性别的基因有关。

2.3 伴性遗传

一、学习目标:

1、概述伴性遗传的特点。

2、总结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规律。

3、举例说明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伴性遗传的特点

难点:分析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规律。

【预习指导】

1、[自主学习]:阅读课文,完成《南方新课堂》24页自主预习的内容。

2、关键内容突破:①伴性遗传的特点;

②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规律。

3、关键词突破:性染色体伴性遗传携带者交叉遗传

【课堂探究】

一、研读课本34页资料分析,尝试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说红绿色盲是伴性遗传?

2、红绿色盲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Y染色体上?为什么?

3、如何判断红绿色盲基因是显性基因还是隐性基因?

4、请你完成课本36页图2-14和图2-15中这两种婚配情况的遗传图解,并简要总结,红绿色盲

有什么遗传特点?

(分析提示:①后代中患病男孩的色盲基因来自于哪位双亲?

②后代中女孩也从母亲那里得到了色盲基因,为什么没有患病?)

二、阅读课本36页资料,如有一位患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男性,你预测他的女儿会怎样?画出遗传图解:

(教辅链接:完成《南方新课堂》26页探究二:伴性遗传的特点及应用)三: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

鸡的性别决定方式和人类一样吗?请你写出芦花雄鸡和非芦花雌鸡的基因型。

芦花雄鸡:

非芦花雌鸡:

【巩固练习】某学习小组在做社会调查时发现这样一个家庭。这对夫妻都正常,他们的父母也正常,妻子的弟弟是色盲(X b Y)。他们的儿子也

正常。

1.请你在方框中画出这个家族的遗传系谱图。

2.根据遗传系谱图分析,这对夫妻的基因型分

别是:妻子,丈夫

3.假如已知这位妻子是携带者,且想再生育一个

孩子。请你分析他们的孩子可能的基因型及比

例,并根据结果建议他们,为了避免孩子患病,

最好生育

因为生育男孩则患病的概率是,

而女孩则表现。

(教辅链接:完成《南方新课堂》26页探究三:家系图中遗传病、遗传方式的判定方法)

【阅读拓展】神奇的性染色体

民间一直流传着一种说法,说是男孩不如女孩容易养大。的确如此,男孩的抵抗力比女孩弱。不论是感冒还是艾滋病,凡是感染性疾病,男性都更容易受到感染。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免不了要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细菌和病毒,受到感染。我们体内有一种识别这些入侵者,并将它们排出体外的机制,这就是“免疫机制”(知识链接:《必修Ⅲ》35页“免疫调节”)。那么,这种免疫能力,男女之间是否有差异呢?对此,科学家是这样回答的:“到目前为止,我们确切知道的13个保证免疫系统正常发挥作用的基因,全都是X染色体上的基因。这其中,有一些基因是绝对不可缺失的,否则便会导致完全丧失免疫能力的遗传病。此外,还包括有抵抗日常感染的免疫基因。”

正如我们从前面的介绍所知道的,男性只有一条X染色体。这惟一的一条X染色体一旦出了毛病,马上就会产生严重的后果。然而女性有两条X染色体。X染色体上包含了许多对于免疫系统非常重要的基因,因此,相对于女性,男性更容易失去免疫能力。

导学案装订线

【练习案】

一、完成课本37-40页练习题。

二、补充练习题:

1.在XY型性别决定中,对性别起决定作用的细胞是()

A.精子

B.卵细胞

C.初级精母细胞

D.初级卵母细胞

2.性染色体存在于()

A.精子

B.卵细胞

C.体细胞

D.以上三种细胞

3.下列不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特点的是()

A.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

B.男性患者的女儿全部患病

C.患者的双亲中至少有一个患者

D.此病表现为隔代遗传

4..某女同学在体检时发现是色盲,该同学的父母的色觉情况是()

A.父色盲、母正常

B.父正常、母携带者

C.父正常、母色盲

D.父色盲、母携带者

5. 某男生是红绿色盲患者,其母既是色盲又是血友病患者,其父正常。医生在了解这些情况后,

不做任何检查,即在诊断书上记下该生患血友病。这是因为()

A.血友病由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

B.血友病由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

C.父亲是血友病基因携带者

D. 血友病由常染色体上显性基因控制

6.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有一个白化病色盲的儿子。理论上计算,他们的女儿中与其母亲基因型相同的几率是()(提示:白化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A. 0

B. 1/2

C. 1/4

D. 3/4

【课本助读】

(一)资料分析

1.红绿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2.红绿色盲基因是隐性基因。

(三)练习基础题 1.C。 2.B。 3.C。 4.(1)AaX B X b(妇),AaX B Y(夫)。

(2)既不患白化病也不患红绿色盲的孩子的基因型:AAX B X B, AAX B X b,AaX B X B,AaX B X b, AaX B Y, AAX B Y。

拓展题

提示:雌果蝇卵原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在2 000~3 000个细胞中,有一次发生了差错,两条X 染色体不分离,结果产生的卵细胞中,或者含有两条X染色体,或者不含X染色体。如果含X w X w 卵细胞与含Y的精子受精,产生X w X w Y的个体为白眼雌果蝇,如果不含X的卵细胞与含X w的精子受精,产生OX w的个体为红眼雄果蝇,这样就可以解释上述现象。可以用显微镜检查细胞中的染色体,如果在上述杂交中的子一代出现的那只白眼雌果蝇中找到Y染色体,在那只红眼雄果蝇中找不到Y染色体,就可以证明解释是正确的。

优秀教案(第2节 基因在染色体上)

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 ●从容说课 本节内容包括了萨顿的假说、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和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3个教学知识点。在人类对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探索过程中,萨顿和摩尔根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因此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通过组织学生活动、思考和讨论,帮助学生领悟科学家独到的研究方法、缜密的思考、严谨的推理,进行探究并得出相关的结论。 由于本节从上一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引过来,所以在教学安排上思路如下:(1)通过回忆孟德尔分离定律和观察哺乳动物精子(或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图解,引导学生联想等位基因与同源染色体的行为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学生的这种疑惑源于头脑中的认知冲突,由认知冲突产生的问题会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2)接着引导学生把孟德尔分离定律中的遗传因子换成同源染色体,重读分离定律,画含一对同源染色体(假设其上有一对等位基因)和含两对同源染色体(假设其上各有一对等位基因)的精原细胞减数分裂示意图,让学生强烈意识到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采取学生活动的教学方式有利于落实探究性学习的课程理念,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动手、动脑的能力,并使学生在活动中加深对生物学原理的理解,提高学生对生物学观点的认同程度。教师肯定学生的发现并介绍萨顿的假说,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3)在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中,教师采取问题串的形式、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的设问、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逐步揭开遗传的奥秘,最终证实基因的确位于染色体上。通过介绍多种生物的染色体和基因的数量关系,让学生理解到一条染色体上应该有许多个基因,且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另外,还简要介绍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基因定位上的应用,有利于拓展学生视野,增强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的时代感,体现教材内容的先进性。 (4)在以上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在染色体和基因水平上阐明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以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让学生不仅在观念上逐渐认同,在知识结构上也获得了科学知识。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说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假说和实验证据。 (2)概述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 2.过程与方法 (1)运用有关基因与染色体的知识阐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实质。 (2)尝试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解释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同科学研究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大胆质疑和勤奋实践的精神,以及对科学的热爱。 (2)参与类比推理的过程,提出与萨顿假说相似的观点,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1.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假说和实验证据。 2.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 ●教学难点 1.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解释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2.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精华版)

生物必修2复习知识点 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一节减数分裂 一、减数分裂的概念 减数分裂(meiosis)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形成生殖细胞过程中所特有的细胞分裂方式。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减少一半。 (注:体细胞主要通过有丝分裂产生,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新产生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 二、减数分裂的过程 1、精子的形成过程:精巢(哺乳动物称睾丸) ●减数第一次分裂1、精子的形成过程:精巢(哺乳动物称睾丸)间期:染色体复制(包括DNA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 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称联会), 形成四分体。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 体之间常常交叉互换。 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排列在赤道板上 (两侧)。 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 自由组合。 末期:细胞质分裂,形成2个子细胞。 ●减数第二次分裂(无同源染色体 ......) 前期:染色体排列散乱。 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都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 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并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末期:细胞质分裂,每个细胞形成2个子细胞,最终共形成4个子细胞。

2、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卵巢 附: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 的变化规律 三、精子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的比较 精子的形成 卵细胞的形成 不 同点 形成部位 精巢(哺乳动物称睾丸) 卵巢 过 程 有变形期 无变形期 子细胞数 一个精原细胞形成4个精子 一个卵原细胞形成1个卵细胞+3个极体 相同点 精子和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都是体细胞的一半

2021年生物必修二基因在染色体上练习题之欧阳学文创编

万鹏网络辅导资料生物7:基因 在染色体上 欧阳光明(2021.03.07) 知识梳理 1、萨顿的假说 (1)实验发现:蝗虫精子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的分离与减数分裂中的分离极为相似; (2)推论:基因位于上,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 a 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_____性和_______性。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稳定的________。 b在体细胞中基因__________存在,染色体也是________的。在配子中只有成对的基因中的___________,同样,也只有成 对的染色体中的___________。 c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一个来自。同源染色体也是如此。 d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___________,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也是___________的。 (3)科学研究方法——类比推理 2、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1)摩尔根及实验材料: 果蝇的优点是: (2)实验及结果分析:观察课本29页图2—8 思考:(1)从果蝇红眼和白眼这一对相对性状来看,其遗传符合分离定律吗? (2)白眼性状的表现总是与性别相联系,如何解释这一现象呢?(3)摩尔根的假设:观察课本29页图2—9 常染色体 a 染色体XX(同型的):雌性果蝇中 性染色体: XY(异型的):雄性果蝇中 b假设: 控制白眼的基因(用表示)在染色体上,而染色体不含有它的等位基因。 c观察课本29页图2—10,写出遗传图解: (4)测交实验验证(写出遗传图解):

(5)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 细胞遗传学的研究结果表明,一对遗传因子就是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___________,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就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___________。 A. 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是: B.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 典型例题 例1.下列叙述中不能体现基因与染色体平行行为的是()A.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 B.形成配子时,细胞中成对的基因分开,同源染色体也分开,分别进入不同配子 C.形成配子时,细胞中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也是自由组合 D.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同源染色体也是如此 例 2.下图表示果蝇的一个细胞,其中数字表示染色体,字母表示 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从染色体情况上看,该果蝇只能形成一种配子 B.基因e控制的性状在雌、雄个体中出现的概率相等 C.形成配子时基因A、a与B、b间自由组合 D.只考虑3、4与7、8两对染色体时,该个体能形成四种配子,并且配子数量相等 例3.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A、只有一对等位基因 B、至少有一对等位基因 C、可能有多对等位基因 D、最多一对等位基因 例 4.果绳的红眼为伴性显性遗传,其隐性性状为白眼,在下列杂交组合中,通过眼色即可直接判断子代果蝇性别的一组是() A、杂合红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 B、白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 C、杂合红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 D、白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 强化训练 1.关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和摩尔根证实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果蝇杂交实验,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两实验都设计了F1自交实验来验证其假说

必修二第二章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教案

第二章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联系细胞学和遗传的相关知识的枢纽,在整个高中生物学必修内容的知识体系中属于一个可以承上启下的关键内容。深刻地理解基因与染色体的平行关系有助于学生理解生物物质基础、结构基础和功能三者之间的关系。教材中内容的选用和编排也十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和探究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说出细胞学和遗传规律的有关基础知识。 2、说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假说和实验证据。 3、运用有关基因和染色体的知识阐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实质。 (二)能力目标 1、尝试总结归纳细胞学和遗传规律的有关知识,培养比较、归纳、总结的思维能力。 2、尝试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解释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运用有关基因和染色体的知识阐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实质,锻炼批判性思维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对科学的热爱,认同科学研究需要丰富的想像力,在大胆质疑的同时必须小心求证,培养质疑、求实、创新以及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重点: 1、基因和染色体的平行关系 2、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假说和实验证据。 3、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 教学难点: 1、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解释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2、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四、学情分析: 学生在第一章中已经学了孟德尔的遗传规律,提出有遗传因子(基因)的存在,此时学生的心中会有一些疑问:遗传因子(基因)是什么?遗传因子(基因)在哪里?接着在第2章的第1节又学习了减数分裂,知道了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也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的。对于孟德尔遗传实验中所用到的假说—演绎法,此时再次提出起到了有效巩固知识的作用 五、教学方法 1.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2..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六、课前准备:课件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请同学们回忆模块1所学习的关于细胞结构中与生物的遗传有关的部分。

高中生物基因在染色体位置的判断练习题及答案详解

基因在染色体位置的判断练习题及答案详解 1.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萨顿利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 B.摩尔根等人首次通过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C.所有的基因都在染色体上 D.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每条染色体上都有若干个基因 2.摩尔根用一只白眼突变体的雄性果蝇进行一系列杂交实验后,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其一系列杂交实验过程中,最早获得白眼雌果蝇的途径是() A.亲本白眼雄果蝇×亲本雌果蝇 B.亲本白眼雄果蝇×F1雌果蝇 C. F2白眼雄果蝇×F1雌果蝇 D. F2白眼雄果蝇×F3雌果蝇 3.外耳道多毛症是一种伴性遗传病,只有男性患者,没有女性患者,若父亲是患者,则儿子全是患者,女儿均正常。控制此遗传病的基因是( ) A.位于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 B.位于性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 C.位于Y染色体上的基因 D.位于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 4.下列论述不能说明基因与染色体具有平行关系的是() A.体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和成对的基因均是一个来自于父方,一个来自于母方 B.雌雄配子结合后染色体恢复为成对状态,基因恢复为成对状态 C.减数分裂后每一个配子得到每对同源染色体中的一条和每对基因中的一个 D.在各种细胞中基因都是成对存在的,同源染色体也是成对存在的 5.人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完全相同,存在着同源区段(Ⅱ)和非同源区段(Ⅰ、Ⅲ),如图所示。若统计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发现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则该病的致病基因() A.位于Ⅰ区段上,为隐性基因 B.位于Ⅰ区段上,为显性基因 C.位于Ⅱ区段上,为显性基因 D.位于Ⅲ区段上,为隐性基因 6.如图为果蝇性染色体结构简图。要判断果蝇某伴性遗传基因位于片段Ⅰ上还是片段Ⅱ-1上,现用一只表现型是隐性的雌蝇与一只表现型是显性的雄蝇杂交,不考虑突变。下列根据子代的性状

高中生物必修2教案A4第二章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

高中生物必修2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 [备课时间]:2012年3月12日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说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假说和实验证据; 能力目标: 1.运用有关基因和染色体的知识阐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实质; 2.尝试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解释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情感目标: 认同科学研究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大胆质疑和勤奋实践的精神,以及对科学的热爱。 [教学重点]: 1.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假说和实验证据; 2.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 [教学难点]: 1.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解释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2.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教学关键] 理解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假说和实验证据 [教学方法] 导学案教学 [教具] 多媒体课件,教材插图 [课型] 新课 [课时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预习案 一、预习目标 指导学生预习,初步了解萨顿的假说,初步把握类比推理法,并尝试运用有关基因和染色体的知识阐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实质。。 二、预习内容 1、萨顿的假说 (1)实验发现:蝗虫精子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等位基因的分离与减数分裂 中同源染色体的分离极为相似; (2)推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 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__完整__性和___独立___性。 a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稳定的___________。 b在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染色体也是成对的。在配子中只有成对的基因中的一 个,同样,也只有成对的染色体中的一条。 c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同源染色体也是如此。 d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也是自由组 合的。 (3)科学研究方法——类比推理 2、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1)摩尔根及实验材料: 果蝇的优点是: 容易饲养,繁殖周期智短,有许多相对性状 (2)实验及结果分析:观察图2—8

【同步检测】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课后练习:2.2基因在染色体上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课后练习:2.2基因在染色 体上 1、下列叙述,能说明二倍体真核生物中“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平行关系”的是( ) A.染色体随基因突变而发生结构改变 B.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组合 C.二倍体生物形成配子时基因和染色体数目均减半 D.等位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同源染色体也如此 2、下列有关基因和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①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②摩尔根利用果蝇进行杂交实验,运用“假说一演绎”法确定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③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一定是等位基因 ④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基因,染色体就是由基因组成的 ⑤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⑤ 3、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萨顿提出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 B.萨顿发现了基因与染色体行为的平行关系 C.萨顿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D.萨顿关于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研究方法是类比推理法 4、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全部在染色体上 B.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C.一条染色体上有一个基因 D.染色体就是由基因组成的 5、下列各项不能说明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平行关系的是( ) A.体细胞中基因和染色体成对存在,生殖细胞中二者都是成单存在 B.体细胞成对的基因和同源染色体都是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 C.非同源染色体及其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D.基因和染色体在生殖过程中都可能发生变异 6、下图是摩尔根和他的学生经过努力,绘制出的第一个果蝇各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图(部分),关于这条染色体上基因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染色体上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呈线性排列 B.控制棒眼的基因和短硬毛的基因减数分裂时自由组合 C.若控制白眼的基因也在该染色体上则雄果蝇不可能有该染色体 D.控制朱红眼和深红眼的是一对等位基因

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课本知识点

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 一、萨顿的假说 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也就是说,基因就在染色体上,因为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 (1)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 (2)在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染色体也是成对的。在配子中只有成对的基因中的一个,同样,也只有成对的染色牛中的一条。 (3)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同源染色体也是如此。 (4)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也是自由组合的。 类比推理这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萨顿的推理是类比推理。他将看不见的基因与看得见的染色体的行为进行类比,根据其惊人的一致性,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应当注意的是,类比推理得出的结论并不具有逻辑的必然性,其正确与否,还需要观察和实验的检验。 二、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材料选对了,就等于实验成功了一半。 从1909年开始,摩尔根开始潜心研究果蝇的遗传行为。一天,他偶然在一群红眼果蝇中发现了一只白眼雄果蝇。白眼性状是如何遗传的?他做了下面的实验 从上述实验不难发现,就果蝇红眼与白眼这一对相对性状来看,F1全为红眼,F2红眼和白眼之间的数量比是3:1,这样的遗传表现符合分离定律,表明果蝇的红眼和白眼是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所不同的是白眼性状的表现,总是与性别相联系。如何解释这一现象呢?

20世纪初期,一些生物学家已经在一些昆虫的细胞里发现了性染 色体。果蝇的体细胞中有4对染一色体,3对是常染色体,1对是性染 色体。 在雌果蝇中,这对性染色体是同型的,用XX表示;在雄果蝇中, 这对性染色体是异型的,用XY表示。 由于白眼的遗传和性别相联系,而且与X染色体的遗传相似,于是, 摩尔根及其同事设想,如果控制白眼的基因(用w表示)在X染色体上, 而Y染色体不含有它的等位基因,上述遗传现象就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释。 从上图可以看出,摩尔根等人的设想可以合理地解释实验现象。后来他们又通过测交等方法,进一步验证了这些解释。他们把一个特定的基因和一条特定的染色体——X染色体联系起来,从而用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从此,摩尔根成了孟德尔理论的坚定支持者。 每种生物的基因数量,都要远远多于这种生物染色体的数目。一条染色体上应该有许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三、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 细胞遗传学的研究结果表明,孟德尔所说的一对遗传因子就是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就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基因在染色体位置上的实验设计

1.(2016·北京丰台区二模)某养殖场饲养的栗羽鹌鹑种群中,偶然发现一只白羽个体,长大后发现是雌性(ZW)。为了解该性状的遗传方式,研究者用栗羽雄性(ZZ)个体与之交配,F 1 均为栗羽,雌雄比例1∶ 1。F 1雌雄个体交配得到的F 2 中出现白羽个体,且均为雌性。 (1)白羽为性性状,判断依据是 。 (2)若要获得能够稳定的白羽群体,必须得到个体,获得的方法是 。 (3)控制白羽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判断依据是 。 (4)设计实验证明上述(3)的推测成立,写出遗传图解(相关基因用A、a表示),并用文字说明对实验结果的预期。 解析:(1)因为栗羽雄性个体与之交配,F 1都为栗羽,雌雄比例1∶1。F 1 雌雄个体交配得到的F 2 中出现 白羽个体且都为雌性,说明白羽为隐性性状且位于Z染色体上。 (2)若要获得能够稳定遗传的白羽群体,必须得到白羽的雄性个体,该雄性的获得是白羽雌性个体与F 1栗羽雄性交配,后代中才会出现白羽雄性。 (3)控制白羽的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因为F 1雌雄个体均为栗羽,F 1 雌雄个体交配得到的F 2 中白羽都是 雌性,说明性状与性别有关。 (4)遗传图解应写明基因型、表现型、配子、子代表现型、基因型及比例。验证应用测交,即用隐性的雄性和显性的雌性,预期结果应是后代中栗羽均为雄性,白羽均为雌性,且比例为1∶1。 答案:(1)隐栗羽的雌雄个体交配后代中出现白羽个体(栗羽雄性与白羽雌性个体交配后代均为栗羽) (2)白羽雄性 用白羽雌性个体与F 1栗羽雄性交配,后代中出现雄性白羽个体(3)Z F 1 雌雄个体均为栗羽,F 2 中白 羽个体均为雌性 (4) 结果预期:后代中栗羽均为雄性,白羽均为雌性,且比例为1∶1

A4第二章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导学案

第2章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说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假说和实验证据; 2、运用有关基因和染色体的知识阐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实质; 3、尝试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解释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4、认同科学研究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大胆质疑和勤奋实践的精神,以及对科学的热爱。 重点:1.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假说和实验证据; 2.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 难点:1.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解释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2.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预习案 一、预习目标 预习,初步了解萨顿的假说,初步把握类比推理法,并尝试运用有关基因和染色体的知识阐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实质。。 二、预习内容 1、萨顿的假说 (1)实验发现:蝗虫精子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的分离与减数分裂中的分离极为相似; (2)推论:基因位于上,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 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___________性和___________性。 a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稳定的___________。 b在体细胞中基因__________存在,染色体也是________的。在配子中只有成对的基因中的___________,同样,也只有成对的染色体中的___________。 c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一个来自。同源染色体也是如此。 d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___________,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也是___________的。 (3)科学研究方法——类比推理 2、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1)摩尔根及实验材料: 果蝇的优点是: (2)实验及结果分析:观察图2—8 (3)摩尔根的假设:观察图2—9 a假设: 控制白眼的基因(用表示)在染色体上,而染色体不含有它的等位基因。 b观察图2—10,写出遗传图解:

(完整版)基因在染色体上

第二章第2节 基因在染色体上 孟德尔(1845)性状由遗传因子决定 约翰逊(1909)把遗传因子改为基因提出等位基因概念 一、萨顿的假说 研究方法:类比推理法(一种科学思维方式,光有折射和反射,声音也有,光可能具和声音一样的特性:是一种波) 萨顿用蝗虫细胞作为材料,通过显微镜精巢和卵巢切片,发现蝗虫体细胞24天染色体,在生殖细胞只有12条,这24条按形态分为12对。并通过一下观察和推论发现: 通过类比推理发现: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 结论: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充秦代传递给下一代的,基因在染色体上。 二、性别决定和性染色体 在雌雄异体的生物 中,生物的性别有多种决定方式1、染色体决定 2、环境温度决定 认识人类染色体图 数字:染色体编号,形态相同的共享一个编号 A 女 B 男 人体每个细胞内有_____对染色体。其中_____对染色体在男女上一样,与性别决定无关,叫____染色体,男女不同的染色体,可以决定性别,叫______染色体。性染色体是指雌雄异体动物和某些高等植物中与______决定直接有关的染色体。 1、性染色体 如图C XY 染色体形态____,但他们是同源染色体,两个能联会,但他们有各自的特有区段和特有基因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精元细胞中MI 前期X 与___联会形成四分体 ,在___时期, 同源染色体__和__彼此发生分离,形成的次级精母细胞有_____常染色体和________或22条常染色体和_______。最后男性产生的配子中染色体组成为22条常染色体和________或22条常染色体和_______;女性产生的配子中染色体组成为22条常染色体和________。 受精过程中,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产生的受精卵重新组成配对成同源,其中中性染色体组成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概率各是___、___ 因此,理论分析,人类社会男女比例接近于1:1 3、性别决定类型: XY 型 XX 女 XY 男 哺乳类,果蝇 ,蝗虫 ZW 型 ZZ 雄 ZW 雌性 鸟类(鸡鸭等) 练习:写出下列生物性染色体 (右边图为果蝇染色体雌性、雄性) 项目 孟德尔遗传定律(基因) 减数分裂(染色体) 特 点 发生于形成配子过程中,体细胞中成对存在,杂交时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 发生于形成配子过程中,体细胞中成对存在,配子形成和受精时相对稳定 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基因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配子中成单存在 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配子中成单存在 形成配子时,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进入配子中 形成配子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进入配子中 体细胞中,成对的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 体细胞中,成对的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复习提纲)期末必备

生物必修2复习知识点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1、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一、相对性状 性状: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或行为方式等。 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1、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 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性状。 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没有表现出来的性状。 附: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出现不同于亲本性状的现象) 2、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 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 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 附:基因:控制性状的遗传因子(DNA分子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P67) 等位基因:决定1对相对性状的两个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相同位置上)。 3、纯合子与杂合子 纯合子:由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能稳定的遗传,不发生性状分离):显性纯合子(如AA的个体) 隐性纯合子(如aa的个体) 杂合子:由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不能稳定的遗传,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 4、表现型与基因型 表现型:指生物个体实际表现出来的性状。 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关系:基因型+环境→表现型) 5、杂交与自交 杂交: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指植物体中自花传粉和雌雄异花植物的同株受粉) 附:测交: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可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属于杂交) 二、孟德尔实验成功的原因: (1)正确选用实验材料:㈠豌豆是严格自花传粉植物(闭花授粉),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 ㈡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 (2)由一对相对性状到多对相对性状的研究(从简单到复杂) (3)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4)严谨的科学设计实验程序:假说-------演绎法 ★三、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 (一)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 P:高茎豌豆×矮茎豌豆DD×dd ↓ ↓ F1:高茎豌豆F1:Dd ↓自交↓自交 F2:高茎豌豆矮茎豌豆F2:DD Dddd

高中生物人教版 必修二随堂练习:第2章2.2基因在染色体上

2.2基因在染色体上 1、摩尔根成功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下列叙述与他当时的研究过程不符的是( ) A.以果蝇作为实验材料 B.引用荧光标记这一新技术对基因进行定位 C.他敢于怀疑,勤奋实践 D.运用假说一演绎法进行研究 2、下列关于等位基因、非等位基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个A基因属于等位基因 B.A、a与B、b属于非等位基因,遗传时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C.若A、a与B、b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其自交后代性状可能有三种 D.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一般发生在减数分裂II后期 3、如图表示果蝇的一个细胞,其中数字表示染色体,字母表示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从染色体情况上看,该果蝇只能形成一种配子 B.e基因既可能来自父方,也可能来自母方 C.形成配子时基因A、a与B、b间自由组合 D.只考虑3、4与7、8两对染色体时,该个体能形成4 种配子,并且配子数量相等 4、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都位于染色体上,每条染色体上有许多个基因 B.在果蝇的所有细胞中染色体都是成对存在的 C.萨顿运用类比推理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D.摩尔根和他的学生们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5、下图是摩尔根和他的学生经过努力,绘制出的第一个果蝇各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图(部分),关于这条染色体上基因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染色体上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呈线性排列 B.控制棒眼的基因和短硬毛的基因减数分裂时自由组合 C.若控制白眼的基因也在该染色体上则雄果蝇不可能有该染色体 D.控制朱红眼和深红眼的是一对等位基因 6、摩尔根研究白眼雄果蝇基因的显隐性及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时,经历了若干过程,其中: ①白眼性状是如何遗传的,是否与性别有关;②控制白眼的是隐性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 ③对F1红眼雌果蝇进行测交。上面三个叙述中( ) A.①为假说,②为推论,③为实验 B.①为观察,②为假说,③为推论 C.①为问题,②为假说,③为实验 D.①为推论,②为假说,③为实验 7、下列关于孟德尔遗传规律及探究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孟德尔选择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的原因之一是豌豆具有多个稳定的、易区分的性状 B.孟德尔的单因子杂交实验中,正交和反交的结果相同 C.孟德尔实验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是互相独立的 D.测交属于孟德尔实验设计中所作的假设 8、孟德尔遗传规律适用于( ) ①一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②仅位于X或Y染色体上的基因,另一条染色体上无其等位基因;③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④位于线粒体和叶绿体中的基因;⑤细菌和蓝藻拟核DNA上的基因;⑥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 A.②③④⑥ B. ①②⑤⑥ C. 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⑥ 9、下列有关基因和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①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②摩尔根利用果蝇进行杂交实验,运用“假说一演绎”法确定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高考生物总复习练习专项突破基因在染色体上位置的判断与探究

专项突破基因在染色体上位置的判断与探 究 1.基因位于X 染色体上还是位于常染色体上 (1)若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是未知的,且亲本均为纯合子,则用正交和反交的方法。即: 正反交实验??????①若正反交子代雌雄表现型相同?常染色 体上②若正反交子代雌雄表现型不同?X 染色 体上 (2)若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已知,只需一个杂交组合判断基因的位置,则用隐性雌性个体与显性雄性纯合个体杂交方法。即: 隐性雌×纯合显性雄?????①若子代中雌性全为显性,雄性全为隐性? 在X 染色体上②若子代中雌性有隐性,雄性中有显性?在常 染色体上 2.基因是伴X 染色体遗传还是X 、Y 染色体同源区段的遗传 适用条件:已知性状的显隐性和控制性状的基因在性染色体上。 (1)基本思路一:用“纯合隐性雌×纯合显性雄”进行杂交,观察分析F 1的性状。即: 纯合隐性雌×纯合显性雄?????①若子代所有雄性均为显性性状? 位于同源区段上②若子代所有雄性均为隐性性状? 仅位于X 染色体上

(2)基本思路二:用“杂合显性雌×纯合显性雄”进行杂交,观察分析F 1的性状。即: 杂合显性雌×纯合显性雄?????①若子代中雌雄个体全表现显性性 状?位于X 、Y 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②若子代中雌性个体全表现显性性状, 雄性个体中既有显性性状又有隐性 性状?仅位于X 染色体上 3.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 、Y 染色体同源区段 (1)设计思路:隐性的纯合雌性个体与显性的纯合雄性个体杂交,获得的F 1全表现为显性性状,再选子代中的雌雄个体杂交获得F 2,观察F 2表现型情况。即: (2)结果推断???? ?①若F 2雌雄个体中都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 状出现,则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②若F 2中雄性个体全表现为显性性状,雌 性个体中既有显性性状又有隐性性状,则 该基因位于X 、Y 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 4.数据信息分析法确认基因位置 除了上述所列的实验法外,还可依据子代性别、性状的数量分析确认基因位置:若后代中两种表现型在雌雄个体中比例一致,说明遗传与性别无关,则可确定基因在常染色体上;若后代中两种表现型在雌雄个体中比例不一致,说明遗传与性别有关,则可确定基因在性染色体上。分析如下: (1)根据表格信息中子代性别、性状的数量比分析推断。

关于高级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套知识结构图

高中生物必修2教案 《遗传与进化》 人类是怎样认识基因的存在的? 遗传因子的发现 基因在哪里? 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 基因是怎样行使功能的? 基因的表达 基因在传递过程中怎样变化? 基因突变与其他变异 人类如何利用生物的基因?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 生物进化历程中基因频率是如何变化的?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主线一:以基因的本质为重点的染色体、DNA 、基因、遗传信息、遗传密码、性状间关系的综合; 主线二:以分离规律为重点的核基因传递规律及其应用的综合; 主线三:以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自然选择为重点的进化变异规律及其应用的综合。 第一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一、孟德尔简介 二、杂交实验(一) 1956----1864------1872 1.选材:豌豆 自花传粉、闭花受粉 纯种 性状易区分且稳定 真实遗传 2.过程:人工异花传粉 一对相对性状的 正交 P (亲本) 互交 反交 F 1(子一代) 纯合子、杂合子 F 2(子二代) 分离比为3:1 3.解释 ①性状由遗传因子决定。(区分大小写) ②因子成对存在。 ③配子只含每对因子中的一个。 ④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4.验证 测交 F 1是否产生两种 比例为1:1的配子 5.分离定律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体现在 三、杂交实验(二) 1. 亲组合 重组合 2.自由组合定律 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四、孟德尔遗传定律史记 ①1866年发表 ②1900年再发现 ③1909年约翰逊将遗传因子更名为“基因” 基因型、表现型、等位基因 △基因型是性状表现的内在因素,而表现型则是基因型的表现形式。表现型=基因型+环境条件。 五、小结 1. 第二章 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 依据:基因与染色体行为的平行关系 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 基因在染色体上 证据:果蝇杂交(白眼) V D 佝偻病 一、减数分裂 1.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一半。 2.过程 染色体 同源染色体联会成 着丝点分裂 精原 复制 初级四分体(交叉互换)次级 单体分开 精 变形 精 细胞 精母 分离(自由组合) 精母 细胞 子 染色体 2N 2N N 2N N N 3.同源染色体 A a Bb ① 形状(着丝点位置)和大小(长度)相同,分别来自父方与母方的 ②一对同源染色体是一个四分体,含有两条染色体,四条染色单体 ③区别:同源与非同源染色体;姐妹与非姐妹染色单体 ④交叉互换 4.判断分裂图象 奇数 减Ⅱ或生殖细胞 散乱 中央 分极 染色体 不 有丝 有 配对 前 中 后

高中生物必修二基因在染色体上

第一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一、基本概念: 1、减数分裂—— 2、受精作用—— 二、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 1、部位:动物的精巢、卵巢;植物的花药、胚珠 2、精子的形成: 3、卵细胞的形成 1个精原细胞(2n)1个卵原细胞(2n) ↓间期:染色体复制↓间期:染色体复制 1个初级精母细胞(2n)1个初级卵母细胞(2n) ↓前期:联会、四分体、交叉互换(2n)↓前期:联会、四分体…(2n)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2n)中期:(2n) 后期:配对的同源染色体分离(2n)后期:(2n) 末期:细胞质均等分裂末期:细胞质不均等分裂(2n)2个次级精母细胞(n)1个次级卵母细胞+1个极体(n)↓前期:(n)↓前期:(n) 中期:(n)中期:(n) 后期: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组染色体(2n)后期:(2n) 末期:细胞质均等分离(n)末期:(n) 4个精细胞:(n)1个卵细胞:(n)+3个极体(n)↓变形 4个精子(n) 精子的形成过程 注:N表示染色体的数目 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注:N表示染色体的数目 4 精子的形成卵细胞的形成 部位

子细胞的数量 细胞是否均等分裂 是否有变形期 三、受精作用及其意义: 1、受精作用—— 2、受精作用的意义: 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多样性及精卵结合的随机性导致后代性状的多样性。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生物细胞染色体的数目恒定有重要意义。 四、细胞分裂相的鉴别: 1、细胞质是否均等分裂:不均等分裂——减数分裂卵细胞的形成 均等分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精子的形成 2、细胞中染色体数目:若为奇数——减数第二分裂(次级精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 若为偶数——有丝分裂、减数第一分裂、减数第二分裂后期 3、细胞中染色体的行为:联会、四分体现象——减数第一分裂前期(四分体时期) 有同源染色体——有丝分裂、减数第一分裂 无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二分裂 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减数第一分裂后期 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一侧有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二分裂后期 一侧无同源染色体——有丝分裂后期 第二节、基因在染色体上 一、萨顿假说:基因由染色体携带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即基因就在染色体上。 研究方法:类比推理—— 二、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摩尔根果蝇眼色的实验:(A—红眼基因a—白眼基因X、Y——果蝇的性染色体) P:红眼(雌)×白眼(雄)P:X A X A×X a Y ↓↓ F1:红眼F1 :X A X a×X A Y ↓F1雌雄交配↓ F2:红眼(雌雄)白眼(雄)F2:X A X A X A X a X A Y X a Y 第三节、伴性遗传 概念:伴性遗传——此类性状的遗传控制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因而总是与性别相关联。类型:X染色体显性遗传:抗维生素D佝偻病等 X染色体隐性遗传:人类红绿色盲、血友病 Y染色体遗传:人类毛耳现象 一、X染色体隐性遗传:如人类红绿色盲

专题--如何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复习过程

专题--如何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专题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判定 授课人:彭正涛时间:4月9日地点:三(15)班 一、基础梳理 1、一个基因控制的性状 类型主要遗传特点 细胞质遗传①母系遗传:Fl性状总是受母本控制;②杂交后代不出现一定的分离伴Y染色体遗传男不传女 2、一对基因控制的性状(A 、a)(如:单基因遗传病) 类型常染色体上X(或Z)染色体上X、Y(或Z、W)染色体同源区 段上 所有可能杂交方式 主要遗传特点在一个自然群体中,显 隐性且基因型未知时: 1、多个相同表现性个 体杂交,不出现性状分 离的为隐形,否则为显 性;2、多个相对形状 个体杂交,后代占多数 的性状为显性 ★与在常染色体上的不同: Y上无相关基因,导致X a在 雄性(XY)中的表现几率大 于雌性(XX):1、伴X隐 性:雄隐多于雌隐;伴X显 性:雌显多于雄显;2、特 征最明显的杂交组合:X a X a ×X A Y X A X a×X A Y ★与伴X的共同点:性状仍与性别相关联 ★区别于伴X:Y上存在等位基因且只传给雄 性后代,特征最明显的杂交组合:X a X a× X a Y A 3、两对基因(A、a、B、b)控制的性状 类型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对常染色体一对性染色 体上 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情形 主要遗传特点非等位基因之间不能自 由组合 灵活应用杂合子自交 后代9种基因型、4 种表现型比例及测交 后代4种基因型4 等位基因遵循分离定律 两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 律 分析时性别分开、性状分 种表现型比例开 二、方法汇总 1、萨顿运用类比推理法发现基因与染色体存在平行关系从而得出 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 2、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发现控制果蝇颜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从而证明萨顿提出 的的假说 三、题型展示 类型一:系谱、数据分析类 1、某种遗传病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左图为该遗传 病的系谱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A.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Ⅱ1为纯合子 B.该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Ⅱ4为纯合子 C.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Ⅲ2为杂合子 D.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Ⅱ3为纯合子 思路整理:充分应用假说演绎法 2.已知果蝇的灰身与黑身是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B表示,隐性基因用b表示);直毛与分叉毛是 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F表示,隐性基因用f表示)。 两只亲代果蝇杂交,子代中雌蝇表现型比例及雄蝇表现型 比例如图所示。请回答:

《第2节 基因在染色体上》公开课优秀教案教学设计(高中必修二)

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 1.尝试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解释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科学思维) 2.掌握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的过程。(科学探究) 3.说出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实质。(生命 观念) 4.认同科学研究需要大胆质疑和勤奋实践的精神。(社会责任) 一、萨顿的假说 1.内容: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即基因在染色体上。 2.依据: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 3.研究方法:类比推理法。 4. 项目基因染色体 生殖过程中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 立性 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有相对稳定 的形态结构 存在体细胞成对成对配子单个单条 体细胞中来源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形成配子时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1.实验者:美国生物学家摩尔根。 2.实验科学方法:假说—演绎法。 3.实验材料:果蝇。 4.实验过程 (1)实验现象 现象分析 P红眼(♀)×白眼(♂) ↓ F1红眼(♀、♂) ↓雌雄交配F2红眼(♀、♂)∶白眼(♂) =3∶1 ①红眼为显性性状; ②果蝇眼色的遗传符合基因分离定律; ③F2中白眼果蝇只有雄性 (2)实验假说 ①内容:控制白眼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而Y染色体上不含有它的等位基因。

②遗传图解 (3)实验验证:通过测交的方法进行验证。 (4)实验结论:控制白眼性状的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即基因在染色体上。 5.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 (1)数量关系: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个基因。 (2)位置关系: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三、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 1.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 (1)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2)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1)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 (2)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知识点一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1.果蝇的染色体组成分析 性别雌性雄性 图示 同源染色体4对4对 常染色体Ⅱ、Ⅲ、ⅣⅡ、Ⅲ、Ⅳ 性染色体X、X X、Y 染色体组成6+XX(同型) 6+XY(异型) 2.果蝇测交实验的分析 (1)实验一:用白眼雄果蝇与杂合红眼雌果蝇交配。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