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非关税壁垒措施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和对策

非关税壁垒措施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和对策

非关税壁垒措施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和对策
非关税壁垒措施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和对策

真实姓名:周XX

用户名:shunjian890

所属服务站:河北省唐山

指导老师:王XX

非关税壁垒措施对我国出口贸易的

影响与对策

[摘要]:就近几年而言,关税壁垒一直是各国限制进口以保护国内市场的习惯性做法。在贸易与环境关系问题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背景下,无论是WTO与贸易相关的环境措施,还是多边环境协定的与环境相关的贸易措施,它们都有一个主要的载体,那就是非关税贸易壁垒,这一新兴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具有重要的影响。

[关键字]:非关税壁垒、绿色贸易壁垒、新型非关税壁垒

[正文]:

一国通过关税限制进口,并不能完全达到保护国内生产和市场的目的。这是因为出口国可以通过资本输入、出口补贴等措施避开关税措施。同时,二战后经过关贸协定的多次减税谈判,各缔约方的进口关税率大幅降低,因此,很多国家在减税的同时,纷纷采用和加强非关税壁垒的措施,并把其作为限制进口的主要手段。我国自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政府通过出口退税、补贴等一系列措施鼓励出口贸易,提高我国在世界的决策力和影响力,我国在近几十年大量出口了纺织品、瓷器、衣服的来料加工及手工业的半成品等等,同时我国在技术转让,技术研究和开发的工程上也加快了步伐。现今,我国已经从发展中国家逐渐过度到低等发达国家,经济力量的日渐雄厚也使我国在各种经济状况下面临更多的问题,我国出口的主要国家均是发达国家,而发达国家现在越来越倾向于运用非关税措施。致使我国在经济发展的历程上出现了一只只不小的拦路虎。

一、非关税贸易壁垒的含义和种类

(一)非关税贸易壁垒的含义

非关税壁垒是指除关税以外的一切限制进口的措施。

(二)非关税贸易壁垒的种类

1.进口配额

进口配额是一国政府对一定时期某些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所规定的直接限制。在限额以内该商品可以进口;超过限额则不准进口,或者对其征收高额关税或处以罚款后才允许进口。1931年法国对化肥的进口首先采用了这一措施。

进口配额可进一步分为以下几种:

(1)绝对配额

绝对配额是指对商品的进口规定一最高限额,超过则不准进口。绝对配额按配额分配房市的不同可分为全球配额和国别配额。

①全球配额是指依申请的先后顺序发放一定的配额,直至总配额发完为止。

②国别配额是按国别或地区分配固定的配额。国别配额又可细分为自主配额和协议配额,协议配额又称双边配额。

(2)关税配额

关税配额是指对限额内的商品进口给予低税、减税或免税待遇,对超过限额的商品征收高关税、附加税或罚款。关税配额可细分为优惠关税和非优惠关税配额。

2. 自动出口配额

(1)自动出口配额制的含义

自动出口配额制是指出口国或地区迫于进口国的压力,“自动”对某些商品向该进口国的输出在某一时期内进行限制,超过限额的禁止出口。自动出口配额制又称自动出口限制。

(2)自动出口配额制的种类

①协定自动出口配额。协定自动出口配额是指进出口双方之间签订有“自限协定”,或称“有秩序销售协定”,对出口配额的管理实施出口许可证或出口配额签证制。协定的主要内容包括:配额水平、商品分类、限额的融通、保护条款、出口管理规定、协定的有效期(通常为3~5年)等。

②非协定自动出口配额。非协定自动出口配额是指进出口双方之间无协定约束,而是由出口国单方面规定的出口配额。出口商品受限制商品需向有关部门申请配额,领取出口许可证或出口授权书后才能出口。

3.进口许可证制

(1)进口许可证制的含义

进口许可证制是指进口国规定某些商品的进口必须申领进口许可证,否则不准进口。

(2)进口许可证的种类

①自动进口许可证。自动进口许可证也称公开一般许可证或公开进口许可证。这种许可证的申领没有限制,一般只要填写即可得,只用于统计目的。尽管这种许可证的申领没有限制,但是,申领与不申领相比还是增加了进口的成本,从而在事实上构成了进口限制。

②非自动进出口许可证。非自动进出口许可证也称特种进口许可证。这种许可证的申领必须经过特定的程序,并且通常与进口数量限制有关。

③WTO的《进口许可证程序协议》

WTO的《进口许可证程序协议》实施的目的是简化进口许可证的申领手续和程序。例如,其中规定,进口许可证应由一个行政机构管理,最多不得超过三个,在申领程序方面的任何变化应在变化前21天公布。

4.外汇管制

(1)外汇管制的含义

外汇管制是指国家通过限制外汇的供给量和规定不同的汇率,来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另外,国家还可以通过对外汇收支实行集中管理,要求所有外汇买卖都要通过指定的外汇管制机构,从而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

(2)外汇管制的方式

①数量性外汇管制。数量性外汇管制是指对外汇买卖的数量直接进行限制,从而达到限制进口商品品种、数量和国别的目的。通常情况下,进口商必须要先获得进口许可证,才能获得所需的外汇。

②成本性外汇管制。成本性外汇管制是指对外汇的买卖实行间接的复汇率限制制度,从而利用汇率的差别来限制或鼓励某些商品的进出口。所谓复汇率,是指本币对外币不止一个汇率,而是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汇率。需要进出口的商品使用有利于该商品进出口的汇率,不急需进出口的商品使用不利于该商品进出口的汇率。

③混合性外汇管制。混合性外汇管制是指同时采用数量性外汇管制和成本性外汇管制,是一种更为严格的外汇管制。

5.进口和出口的国家垄断

进口和出口的国家垄断是指国家对某些或全部商品的进出口直接进行经营,或者将这种垄断权给予某些垄断组织。

国家通常对以下商品实施垄断经营:

(1)能取得巨大财政收入的商品,例如烟和酒。

(2)农产品。美国是由美国的农产品信贷公司来垄断农产品的出口,通常以倾销或外援的方式出口。

(3)武器。

6.歧视性的政府采购政策

歧视性的政府采购政策是指国家通过法令,规定政府机构采购时要优先购买本国商品,从而导致对外国产品的歧视。

7.歧视性国内税

歧视性国内税是指一国或地区针对在其境内销售、使用或消费的商品所征收的税。通过进口国的歧视性国内税来加重进口产品的负担,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

这种措施通常难以受到国际条约的限制。例如,法国曾对功率为16ch以上的汽车征收养路税,而当时的法国只能生产12ch的汽车。

8.最低限价和禁止进口

(1)最低限价

最低限价是指为进口商品规定一个最低价格,低于这一价格将被征收进口附加税或不允许进口。例如,1977年美国对钢材及其部分制品实施的“启动价格制”,就属于最低限价的措施。

(2)禁止进口

当其他限制进口的措施难以奏效时,只能通过法令直接禁止商品的进口。

9.进口押金制

进口押金制又称进口存款制,即规定进口商品在进口商品之前,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在指定的银行预先按进口金额的一定比例存入一笔现金。例如,巴西曾规定,进口商品必须按进口商品的FOB 价格交纳为期360天的存款,因此加大了进口成本。

10.海关估价制度

海关估价制度是指在关税税率一定的条件下,海关通过提高海关估价来增加进口商品的税赋,从而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

海关估价制度是因为海关对进出口货物征收从价税而产生的。在近代的关税中,保护关税已成为大多数国家关税政策的主要内容。为了达到保护本国市场的目的,各国除了注意关税税率的调整外,还制定出了繁琐复杂而又各不相同的估价办法。为了使各国海关的估价制度成为贸易壁垒,有关国际组织还制定了相应的协议和公约。

我国海关自2002年1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审定进出口货物完税价格办法》。

11.进口商品征税的归类

进口国为达到限制某种商品进口的目的,通常在可能的情况下,将该种进口商品归类于高关税的商品类别。

在进口商品征收从价税时,如果某一种商品的价格一定,从价税税率越高,从价税税额就越大。如果进口商品被归类于高关税,进口商品的成本就会增大,竞争力就会下降。

12.技术性贸易壁垒

(1)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含义

一国或地区为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对进口商品指定复杂苛刻的技术标准、卫生检疫标准、商品包装和标签以及环境标准等,规定不符合标准的商品不准进口,这些规定往往从技术、健康、和环境等方面进行要求的,被称为技术性贸易壁垒或绿色壁垒。

(2)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特点

技术性贸易壁垒往往是以维护生产者、消费者的安全和健康为理由而制定的。因此,这种措施作为贸易壁垒的隐蔽性和针对性更强。

(3)WTO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

WTO一方面承认国际标准对国际贸易的重要贡献,另一方面又通过制定《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来规范各成员国在这方面的规定,以防止这些措施给国际贸易制造不必要的障碍。

在实践中还会衍生许多其他非关税壁垒,并且非关税壁垒本身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变化,如进口国可通过繁琐的行政手续来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政府为限制进口,有时扭曲一下正常的卫生检疫和海关手续也是件轻而易举的事。

(三)非关税贸易壁垒的特点和作用

非关税壁垒与关税壁垒都有限制进口的作用,但与关税壁垒比较,它具有以下特点:

1.非关税壁垒比关税壁垒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针对性。一般说来,各国关税税率的指定必须通过立法程序,并像其他立法一样,要具有一定的延续性。如果调整或更改税率,需适用较为繁琐的法律程序和手段。这种立法程序与手续往往难以适应。同时,关税还收到最惠国待遇条款的约束,从有协定的国家进口的同种商品适用同种商品适用同样的税率,因而较难在税率上作灵活性的调整。而在制度和实施非关税壁垒措施实施时,通常采用行政程序,手续较迅速,程序也较简便,可随时针对某国的某种商品采取或更换相应的限制进口措施,较快地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

2.非关税壁垒更能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关税壁垒是通过征收高额关税提高进口商品的成本和价格,削弱其竞争能力,间接地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但是,如果出口国采用出口补贴、商品倾销等办法降低出口商品的价格,关税往往难以起到限制进口的作用。而一些非关税壁垒措施,如进口配额等于预先规定进口数量和金额,超过限制就完全地禁止进口,这样就可把超额的商品拒之门外,达到关税所不能达到的目的,因而也更有效。

3.非关税壁垒比关税壁垒更具有隐蔽性和歧视性。一般来说,关税税率确定后,必须在《海关税则》中公布,进口商品较容易了解有关税率。非关税壁垒则不同,一些措施往往不公开,或者规定极为繁杂的标准和手续,而且经常变化,使外国商品难以适应,往往由于某一个规定不符,便使商品不能进入对方的市场。同时,一些国家往往针对某个国家采取相应的限制性非关税壁垒措施,更加强了非关税壁垒的差别性和歧视性。

用几个字概括来讲,其主要表现为双重性、复杂性、隐蔽性、针对性、坚固性。

(四)非关税贸易壁垒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1.对世界贸易发展的影响

随着非关税别离的加速发展,发达国家在国内加快了制订和实施环境标准的步伐,在国际上则极力主张将环境标准、环境标签与贸易措施挂钩,限制不符合其环境标准的产品进口,这对国际贸易产生了很大影响,贸易壁垒有增无减。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非关税壁垒非常反感,双方常常发生激烈争论。这种情形时常对全球环境治理产生干扰。针对这一问题,有些学者提出,建立一个世界环境组织,可以使世界贸易组织排除掉环境问题的干扰,消除发达国家利用环境壁垒的前提和借口。还有些学者甚至认为建立一个世界环境组织将对世界贸易组织起制约和平衡的作用。

2.对国际贸易商品结构、成本和数量的影响

(1)对出口商品结构的影响

污染密集度高的产品一般是发达国家绿色壁垒所集中针对的相关行业的产品,例如化学成品及相关产品、农药等。一直以来,发达国家对我国化学原料和农药的出口制定了不少环境标准和贸易限制措施,而且,最新的动态表明,这方面的绿色壁垒将进一步加深。以欧盟为例,2003年底欧盟《未来化学品政策战略》已经提交欧洲议会审议,该白皮书一旦通过并实施,中国将至少有700多种出口欧盟的化学品面临注册、评估、许可等考验。近年来,绿色壁垒成为影响中国化学品和农药出口的最主要的因素。

(2)对出口商品成本和数量的影响

农产品及食品出口受到绿色壁垒显著影响的主要包括茶叶、蔬菜、动物肉类产品等。2002年以来,由于欧盟和日本先后改变或增多对我国茶叶出口的农药残留检测标准或项目,我国以浙江省为主的茶叶出口遭遇“绿色壁垒”,对欧盟和日本的茶叶出口全线下降。2004年1月10月,浙江省对欧盟出口所占比重由去年的4.1%降为2.2%。而对日本出口茶叶也呈明显下降趋势,出口所占比重由去年的13.9%降为9.6%,约为0.95万吨和2000万美元的金额,分别下降23.1%和30.7%。

(3)对进口国和出口国的影响

对进口过来说,引起商品价格上涨,使消费者蒙受损失。采取非关税措施限制进口,将使进口商品的供应量减少,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也将引起进口商品价格的上涨。国内相同产品的价格也将随之提高。这将使消费者的支出增加,使消费者蒙受损失。但是对进口商品征收关税后,加大了进口商品的成本,消弱了它与国内同类产品的竞争能力,影响了进口商品的销售,从而起到了保护国内产业和市场的作用。进口商品价格上涨,会带动国内同类产品价格的提高,给有关厂商带来更多的利润。

对出口国来说,进口国征收进口税或采取非关税壁垒措施,都会影响到出口商品、出口数量的减少和价格的下跌,使出口国遭受损失。一般来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许多出口商品的供应弹性较大,这些商品的价格受到进口国的非关税壁垒所引起的价格下跌将较小;反之,许多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某些出口商品的供应弹性较小,其所引起的价格下跌将较大。因此,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蒙受非关税壁垒限制的损失超过了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二、我国遭遇新型非关税贸易壁垒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经典案例说明我国遭遇非关税壁垒的现状

1.2003年2月,意大利弗德庞特皮革公司(FODERPOINT SRL)以中国最大的皮革出口商——远东皮业集团香港子公司交易产品化学指标超标为由,将后者告上法庭,要求赔偿以前交易的所有损失,并利用意大利法律的特有规定通过法院扣押了后者应收的货款。

在有关政府部门和中国皮革工业协会的协助下,通过积极应诉,远东皮业集团成功地赢得首场官司的胜利,解除了法院的扣押,收回了货款。但弗德庞特公司不服判决,又提出上诉。

远东公司于2004年3月向浙江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状告意大利弗德庞特公司,理由是后者涉嫌商业诈骗。

对于远东皮业集团,乃至整个中国皮革企业,这不是一场简单的贸易纠纷。因为如果败诉,不仅货款会被追回,而且由于赔偿金额巨大,目前的货款不足以偿还,远东集团任何进入意大利的货款都会被扣押,以抵偿赔款的不足。

这意味着中国皮革行业的旗舰企业将无法进入世界顶级皮革市场,同时将有更多的中国皮革企业为此担忧,徘徊在意大利的非关税贸易壁垒门外。

远东皮业集团是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之一,经过10年的发展,现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猪皮革产销企业,公司年生产加工猪皮革950多万张,产品销往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印尼、印度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

远东集团2000年开始开拓意大利市场。意大利是全球最顶级的皮革市场,中国皮革企业要做大做强,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必须到意大利去拓展市场。抱着这种信念,远东集团与弗德庞特等意大利皮革公司开展了大量高起点的业务合作。

据了解,远东集团与弗德庞特公司在2000年建立贸易关系,此后生意来往一直较稳定。但到了2002年5月,该客户订单突然锐减,几乎终止采购。到10月,经过协调沟通,双方又开始了商业来往。弗德庞特公司当时同意订一个货柜,称等货到后看看质量,再讨论新的业务。为表示诚意,远东集团在价格上给予了很大优惠,付款方式也定为60天远期信用证。

为了双方的合作,远东公司对这批货十分重视,完全按照客户的各项要求来生产。出货前还快递了两张皮给客户验收。货物于12月发往意大利,之后一切顺利,对方银行也已承诺付款。

然而,就在付款期限届满的前几天,对方银行向远东方银行发来电函说,客户向当地法院申请

了禁止令,此笔货款被法院扣押。经过询问,远东集团才知道弗德庞特公司是以2000年初至2002年5月期间收到的货物化学指标超标为由,将他们告上地方法院,并要求法院将本次交易货款扣押,以充当日后赔偿的资金。

远东皮业集团董事长王敏对此提出质疑,因为根据通行的国际惯例,在货物到港后,买方要提出索赔最多不超过28天,否则视为接受。而弗德庞特公司的索赔期限早已过期;同时按照国际惯例,在提出索赔时至少80%以上的货物必须保存完好,但弗德庞特公司早就将这批货物卖光;最重要的是,弗德庞特公司诉讼请求中提出的远东集团皮革六价铬超标问题不成立,因为欧盟乃至全球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具体制订皮革六价铬含量标准。

远东集团毫不犹豫地予以反击,他们首先与中国皮革协会取得了联系,一边汇报案情,一边共同研究紧急应对方案。在中国皮革工业协会的帮助下,3月,公司与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法律顾问处及中国国际仲裁委员会法务部联系,并委托后者的律师作为远东集团本案的中国代理律师。同时,公司又在意大利委托了一名当地律师作为本案代理。

4月24日,意大利地方法院第一次聆讯。

7月,远东集团将相关的情况向国家商务部做了整理和汇报。

9月12日是意大利地方法院做出裁决的日子,在法庭上,原被告双方代理律师辩论得很激烈。经过审理,意大利地方法院正式宣布扣押令无效,远东公司成功收回了货款。

然而事情并没有结束,输了官司的弗德庞特公司似乎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挫败,10月他们又向上级法院提出上诉,要求驳回原判。更为关键的是,远东集团皮革产品是否化学指标超标的问题还没有正式审理,等待远东集团的或许会是漫长的诉讼之旅。

中国皮革工业协会有关负责人在总结“远东事件”时说,中国皮革企业要应对国际贸易中的非关税壁垒,更应该关注自身产品的创新和质量提高,注重从提高产品质量和企业竞争力的角度来解决问题,因为这才是中国皮革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源泉。

2.而针对食品而言,2006年5月起,日本正式施行《食品中残留农业化学品肯定列表制度最终草案》,该草案明确设定了进口食品、农产品中可能出现的734种农药、兽药和饲料添加剂的近5万个暂定标准,大幅抬高了进口农产品、食品的准入门槛。

目前全球约有700种农药,即便是拥有先进设备和检测人员的日本横滨进口食品检疫检查中心也只有检测其中200种农药的能力。即使这200种农药的检测,也因化验数据收集和管理工作量大、设备和人手严重不足而影响工作进度。据日方承诺,他们要在2007年底才能把所有项目的检测方法公布出来。肯定列表制度规定每种食品、农产品涉及的残留限量标准平均为200项,有的甚至超过400项。专家称,按照肯定列表的标准,吃一棵菜要检测200个项目。

因此到目前为止,日本的肯定列表制度被认为是最为严苛的检测标准。残留控制和农药检测所发生的费用将使我国输日产品的成本大幅增加。日本作为中国农产品的第一大出口市场,肯定列表的实施已严重影响我国农产品对日本的出口。

2006年6月2日,中国出口日本的甜豌豆被日方要求收回,成为肯定列表制度实施后首件超标被查的农产品。此后,我国鳗鱼、干青梗菜、大粒花生、冷冻木耳、天然活泥鳅等产品被陆续查出药残超标。据海关统计,去年6月,我国对日农产品出口大幅下降,当月出口额同比下降18%,其中水产品的对日出口基本停止增长。据专家保守估计,日本肯定列表的实施将对我国对日农产品出口总额的1/3产生致命影响。

特别令人高兴的是在日本正式实行肯定列表制度3个月后,崇明县的上海宝岛蟹业有限公司拿到了上海市第一张蟹粉出口证明。此前,商务部曾根据肯定列表制度,对我国出口产品进行全面风险评估,水产品被列为我国出口风险较高的大类商品之一。即对进口产品不公正地实施反倾销措施,贸易救济调查程序不透明,特别是针对中国出口产品滥用所谓非市场经济方法。

入世以来至2006年6月,国外共对我国发起两反两保案件288起,我国成为贸易救济调查最大目标国。其中反倾销仍是我国遭受贸易救济调查的主要手段。美国商务部始终以各种理由拒绝给予中国涉案企业市场导向行业地位,并且经常因为印度的相关信息比较容易获得,而最终选取印度作为替代国。我国出口企业因此在反倾销调查中遭受严重损失。欧盟仅在少数反倾销调查案中给予我国企业市场经济地位,多数情况下仍坚持对中国企业适用非市场经济地位的推定。

3.在最近两年,2009年曾经轰动一时的反倾销案例,2009年4月20日,应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申请,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对中国乘用车和轻型卡车轮胎发起特保调查。

2009年4月29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正式启动对中国轮胎产品的特保调查。

2009年6月29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建议在现行进口关税(3.4%-4.0%)的基础上,对中国输美乘用车与轻型卡车轮胎连续3年分别加征55%、45%和35%的特别从价关税。

2009年8月3日,美国业界反对特保案,国内产业代表团赴美沟通。

2009年8月7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将召集涉案各方召开听证会,此后做出裁决。

2009年9月2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向其总统奥巴马交出裁制意见。

2009年9月3日,轮胎特保案建议被呈交至奥巴马。

2009年9月11日,奥巴马宣布对中国轮胎实施三年惩罚性关税,即在未来三年内分别对中国输美轮胎征收35%、30%和25%的从价特别关税。根据美法律程序,该案特保措施将于9月26日之前生效。

2009年9月14日,中国商务部表示:中方就美方对中国输美轮胎产品采取的特殊保障措施要求与美方进行WTO争端解决项下的磋商。中国就美轮胎特保措施正式启动WTO争端解决程序。

2009年9月15日,中国商务部表示:一方面反对贸易救济措施的滥用,另一方面也希望在世贸规则的情况下,在法律框架之内,与美方进行进一步的磋商和沟通,来共同促进双边经贸关系的稳定发展。

(二)新型非关税贸易壁垒的发展趋势

从当前国际形势和我国所经历的反倾销数量、种类看,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对外贸易仍将保持增长态势,出口增速将继续高于世界贸易平均增速和大多数国家的出口增长水平,与一些国家的双边贸易失衡状况恐将难以得到完全解决。由此,我国出口产品在全球范围内遭遇贸易救济措施及贸易壁垒也难以避免,各种贸易争端可能还会进一步增加,我国企业将因此增加参与国际贸易的成本,面对更多的冲击和挑战。趋势主要表现为:

1.反倾销措施不断增强

反倾销的最初目的在于抵制国际贸易中的不公平行为,消除价格歧视。然而一些国家却把它作为一种战略竞争的手段,借此打击竞争对手和防止对手强大的武器来使用,从而给其带上了浓重的贸易保护色彩。

2.贸易技术壁垒(TBT)迅速发展

由于WTO有关技术壁垒的协议并不否认TBT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允许各国根据自身的特点制定与别国不同的技术标准,这使得发达国家利用此法律依据制定了多种技术法规、技术标准、质量认证等手段来限制其它国家的进口。随着科学的进步、技术创新的深入,新的技术标准会不断涌现,并被不断地纳入新的技术法规。技术创新使检测设备、手段、方法也更加先进,一些WTO发达成员国运用TBT的水平也逐渐提高,对进口产品的标准规定越来越细,要求也越来越高。此外,从涉及领域看,TBT从生产领域开始,逐渐扩张至贸易领域,从有形商品扩张到金融、信息等服务以及投资、知识产权的各个领域。

3.数量保障实施使用频繁

数量保障措施的形式主要有进口配额、自愿出口限额和进口禁止。数量保障措施对出口限制作用具有直接、迅速的特点。因此,许多西方国家针对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迅速发展的特点,作为攻击他国出口商品的“数量激增”手段。其中,最具威胁力的是专门针对中国制定的“特保条款”。近年来欧盟、美国等我国主要的出口国还出现了这样一种趋势,即当找不到合适的理由实施技术贸易壁垒和反倾销措施时,就会转求助于特保条款。

4.绿色壁垒名目激增

贸易与环境问题正日益得到国际社会、各国政府及人民的关注,成为国际政治、经济领域的焦点问题之一。因此,西方发达国家利用绿色浪潮席卷全球与世界绿色经济兴起的趋势,打着以保护自然资源、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旗帜,制定一系列复杂苛刻的环保制度和标准,对来自别国或地区的产品及其服务设置屏障。如北欧四国的“白天鹅制度”,欧盟的“EU制度”,日本的“生态标志制度”等。

5.灰色区域措施的使用

优惠性原产地规则和政府采购政策等灰色措施仍然游离于WTO多边约束规则之外,从而,被大多数成员国作为贸易保护手段广泛运用。由于原产地规则和政府采购政策背后都隐藏着巨大的经济利益,因此,各个国家政府通过制定各类的法律法规来限制其它国家产品的进口,以达到保护本国生产商利益的目的。

6.劳工标准和动物福利的兴起

劳工标准和动物福利这两项措施虽然还未被纳入国际贸易制度中,但是发达国家为了削弱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和原材料比较优势,一直力图使其正式成为世贸的制度,而且目前已经逐步开始使用该措施来限制发展中国家的出口。

7.涉及范围面不断扩大

非关税壁垒措施涉及的范围变得越来越广,涉及到轻工、纺织、机电等我具有竞争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在中欧、中美就纺织品问题达成一致后,我国与发展中国家在纺织品方面的矛盾有可能进一步显现。近期国外还高度关注我钢铁、白色家电等产品,摩擦可能会接踵而至。

8.与我国发生经济贸易摩擦的国家在不断增加

在我国与发达国家贸易摩擦不断增多的同时,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摩擦也呈扩大化趋势。目前,印度、土耳其、南非等发展中国家对我国发起贸易救济调查的数量占案件总数的60%。

9.保护手段日益增多

反倾销仍是国外对我使用最多的贸易救济手段。根据WTO统计,1995-2010年我已连续十六年成为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在WTO成员发起的反倾销案件中,约1/6是针对中国的。2005年我遭遇反倾销调查共达51起,为历年来最多。部分WTO成员援引我国加我加入WTO议定书第16条对我发起的特保调查增多。此外,发达国家同时还利用技术贸易壁垒、技术标准、检验检疫等非关税壁垒和手段,限制我产品出口。

10.发生贸易摩擦的领域日渐扩大

发生贸易摩擦的领域由商品贸易领域扩展到服务贸易、金融、知识产权等多个领域,由企业微观层面向宏观体制、制度层面延伸。特别是在人民币汇率、知识产权等方面面临的压力增大。

三、我国遭遇新型非关税贸易壁垒的原因

随着中国对外贸易的不断增大,我们已成为国际贸易保护的最大受害国。从1995年开始,中国已连续十六年成为遭受反倾销最多的国家。其主要原因是:

(一)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对外贸易地位的迅速提高

随着我国对外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产品竞争力的提升,加上与主要工业国的贸易不平衡状况日益加剧等原因,使美、欧等贸易大国产生了恐惧感,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害怕对他们产生经济威胁,于是这些国家想方设法采取各种方法进行抵制。

(二)世界整体政治经济动荡不安,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现在世界上很多国家政治经济形势动荡不安,一些发达国家的经济正处于结构升级和调整的重要时期,迫于政治、经济、社会的压力,贸易保护主义思潮抬头,频频运用贸易保护措施来取悦国民。欧盟和美国一些利益集团在就业等问题压力下,就对早已不具比较优势的夕阳产业进行保护,如钢铁产业。

(三)我国出口迅速增长的同时,出口贸易秩序仍旧混乱

企业靠低价进行出口竞争当前还很严重,甚至这种竞争打到了国内,在广交会上,外商都知道同样产品在不同展台有不同的价格。当中国出口产品低价竞销到一定程度时,国外就会设置贸易壁垒来保护国内市场。

(四)我国企业自身实力不过硬

我国的出口增长依然停留在依靠产品数量扩张上,出口产品结构还不尽合理。很多地方出口结构类似,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产品少,初级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比重过大。由于这些产品劳动力和原材料成本低,在国际竞争中优势明显,与当地产业不断发生冲突,因此一些国家制定的针对中国产品的非关税壁垒越来越多。

四、针对新型非关税贸易壁垒我国应采取的几种措施

(一)我国应对新型非关税贸易壁垒的措施

1.政府角度

政府要在多双边的磋商和谈判中关注非关税措施问题,积极通过多双边的渠道打掉对我国歧视性的非关税措施,为企业争取相对公平的外部环境。

(1)支持和鼓励企业积极参与相关组织的活动和国际规定及标准制定的意见咨询和评议,力争在制定初期打掉其中不合理的部分。

(2)在多双边的磋商和谈判中关注非关税壁垒问题,争取与主要贸易伙伴在进出口产品市场准入方面建立合作磋商机制。

(3)通过推动和倡导贸易投资便利化,从局部先消除或突破某些非关税壁垒的制约,并积极探索化解贸易摩擦同推进区域经济合作相结合的新思路和新途径,努力建立稳定、公平的对外经济环境。

(4)从多角度去关注我国大中型企业的发展前景,国家制定相应的措施、条款在一定程度上保护我国企业正常、合理、有序的经营下去。

2.行业角度

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单打独干的营销方式并不适合加入世贸组织后参与国际产品市场竞争的需要,行业协会就发挥着重要作用。

(1)行业协会作为这条政府和企业之间的纽带,帮助生产者协调出口价格,使我国产品压价竞争、自相残杀的情况减少;

(2)行业协会可以在对外宣传、谈判、销售等提供服务,承担大量的产前、产后的工作;

(3)通过跟踪外国非关税壁垒措施的变化动向,建立预警机制,使企业及时掌握国外市场贸易壁垒信息。

3.企业角度

企业要提高标准化意识,积极开展国际认证,提高产品自检自控能力,避免低价竞争,通过产品的升级换代,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1)企业要加快标准化生产步伐,从生产环境、生产过程到产品加工销售,严格按照标准进行,建立完善的产品质量安全监控体系。要重视产品的技术标准、质量与品牌,增强自身技术力量,积极采用国际和国外先进标准,使产品符合进口国技术标准的规定。

(2)积极开展国际认证工作,做好出口产品原产地认证、国际质量认证、安全认证、环保认证等,获取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通行证。

(3)企业要结合国际市场发展的特点,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建立和完善基地备案制度,加强源头管理,提高自检自控能力。

(4)要把应对反倾销列入企业的常态管理中,规范自己的法律制度,重视日常经营管理,加强自律,积极主动申请市场经济地位,有效地参加反倾销应诉。

(二)我国应对非关税贸易壁垒措施的实施难点

1.由于入世不久,长期游离于WTO多边贸易体系之外,使得我国对WTO其他成员的贸易壁垒协定的有关规则不熟悉,不能用WTO的贸易争端机制来解决外国对我国出口产品设置的歧视性、非合理的贸易壁垒,很容易遭受损失。

2.我国现在处于一个科学技术并不十分发达的发展中国家,遭遇的绿色壁垒、技术性壁垒屡见不鲜。我国出口主要集中于美、日、欧盟这三个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发源地,而我国科技水平落后于发达国家,由此导致我国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质量水平较低。另外对技术性贸易壁垒重视不够。我国宏观管理层次上存在某些薄弱环节,对发达国家的技术性贸易措施缺乏了解,对出口企业破除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宏观指导不够。

3.中国企业产品出口往往表现出重量不重质,参与国际竞争缺乏长期战略眼光和可行性的战略方案。不重视品牌塑造,主要采用价格竞争的方式开拓市场,而此番价格竞争势必会造成事实上的倾销。

4.我国有些企业产权不清,利益不明,为了达到出口增长的利益,不惜成本到国外倾销,由于企业又挂靠在某些政府之下,因此,由于出口造成的损失就由政府补贴,最终会遭受国外的反倾销、反补贴调查,而蒙受损失。

面对新形势,我们需要加强我国对外发展战略的研究,集中精力谋发展,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自主性和对外开放水平,不断增加对外合作的实力,找到我国与其他国家的差距,政府与企业齐努力,加强立法,建立针对各种类型壁垒的预警机制,下大力气科技攻关,争取早日拿到各种国际认可的通行证。

参考文献:

(1)王晓东:《国际市场营销(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第二版,第18-20页。

(2)王明明:《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第61-67页。

(3)陈宝领:《国际贸易(第二版)》,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26-134页。

(4)张玉卿,郑志海:《入世与国内市场产业的合法保护》,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2002年,第52-53页。

(5)王金南:《绿色壁垒与国际贸易(第二版)》,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2002年,第22-23页。

(6)陆燕:《非关税措施创新发展的特征、原因及影响》,《国际贸易》杂志,2006年第10期。

(7)蒋德恩:《非关税措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58-60页。

(8)张海荣:我国外向型经济遭遇绿色壁垒的博奕分析及对策;商业研究;2007年06期。

我国出口贸易影响因素的计量经济分析-计量经济学论文

我国出口贸易影响因素的计量经济分析

我国出口贸易影响因素的计量经济分析 摘要:本文收集了我国198-2011年出口额等时间序列统计资料,建立了我国出口总额的影响因素模型,并对我国下期出口额进行预测。在建立模型的过程中,处理了多重共线性问题,修正了异方差,避免了自相关等问题模型结果表明,影响我国出口贸易额的主要因素为国内生产总值、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及国民消费水平。 关键词:出口贸易;影响因素分析;多重共线性;异方差;自相关;计量经济模型 一、引言 三十多年来,我国对外贸易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从一个较低的水平发展了一个很高的水平,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受世界各国的关注。因此,对外贸经济的分析越发重要。 从目前的理论的研究来看,影响我国出口发展的因素国内生产总值、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居民消费水平、关税、城乡居民储蓄、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本文在前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计量分析方法,分别建立了我国出口的影响因素模型,来分析研究各个因素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方向和力度。 二、理论模型与数据 (1) GDP(X1)——国民总收入体现了一国整体发展水平,经济发展状况不同,对外贸易情况受到的影响也就不同。 (2)全国固定资产投资(X2)——固定资产投资反映了国内环境因素的变量,间接对我国进出口贸易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3)居民消费水平(X3)--高的物价将会导致出口商品成本上升,对我国出口一般情况下,会有反向影响的作用。 (4)关税(X4)--进口关税税率是调节进口商品数量和结构的重要手段,较高税 率一般情况下会导致进口数量的减少。 (5)城乡居民储蓄(X5)--居民储蓄对从另外的角度又反映了一国经济发展状况。而一过进出口贸易又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 (6)第三产业就业人数(X6)--第三产业服务业比重对我国进出口贸易也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一般服务不出国,所以第三产业比重越高,进出口总额总额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就会降低。 三、模型构建 经分析国内生产总值及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为影响我国出口贸易的主要因素,除此之外,城乡居民消费、关税、城乡居民储蓄和第三产业的工作人数等也有关系。为此,考虑的影响因数主要有全国生产总值X1,全国固定资产投资X2,我国居民的消费状况X3,我国海关关税情况X4,居民的储蓄情况X5,第三产业发展情况X6。为此设定了如下形式的计量经济模型: Y t=β0 +β 1 X1+β2X2+β3X3 +β4X4+β5X5+β6X6+μt 其中 Y t为我国出口总额,GDP X1,全国固定资产投资X2,居民消费水平X3, , 关税X4,城乡居民储蓄X5,第三产业就业人数X6 利用EViews软件,生成Y、X1、X2、X3、X4、X5、X6等数据,采用这些数

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__开题报告

对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出口贸易的影响 国贸092 26090367 晓玲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世界贸易格局正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外贸出口在经济增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出口市场为企业带来发展机会,企业的出口经营活动为国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外贸顺差为经济建设积累了资金,外贸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是,随着时间的延续,期间产生的一些问题也逐渐显露。我国出口竞争主要依赖于劳动力成本优势,加工贸易比重大,出口产品附加值低,出口企业在提供大量就业岗位的同时也消耗大量资源,人民币升值施加压力的理由,也使得我国成为各国贸易保护针对的对象。与此同时,以劳动保护为核心容的SA8000已经逐渐成为发达国家制约中国出口贸易的利器,其中劳动密集型产业所受的影响最为严重。本文分析了SA8000的主要容和SA8000的来源,以及对我国各方面产生的影响。从短期讲,SA8000为我国企业的竞争力带来消极影响;从长期看,却是我国企业竞争力的一次提升机遇。SA8000已成为全球化经济中企业竞争新要素,这个要素直接从赢得消费者的关注和认同、增强投资者的信心、改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完善企业的管理体系、促进企业参与国际分工等方面影响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的提高。本文通过阐述SA8000对我国3方面的影响,由此得出结论,只有通过国家及企业采取各种合理措施,并积极吸取国外的经验和教训,来解决SA8000对企业出口产生的消极作用。 关键词:SA8000,劳动密集型产业,认证,人力资源管理 1 研究背景与意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发展和中国对外开放的迅速扩大,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也日益紧密,中国经济外贸依存度也不断增大。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直致力于发展外向型经济,特别是依靠部分行业的低成本比较竞争优势,开拓国际市场并已经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作为打入国际市场的主要行业,其比较优势是由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带来的。但在近年兴起的全球企业社会责任运动中,尤其是以倡导劳工保护为主题容的SA8000(Social Accountability 8000)的日益推广,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这种低劳动力成本国际比较优势正逐步丧失。这是因为“劳工标准”不达标的问题普遍存在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中,由此来降低生产成本。然而提倡以人为本,重视劳工保护,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是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容。如何推行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以积极应对SA8000等企业社会责任标准所带来的严峻挑战,已成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SA8000自1997年问世以来,受到了公众极大的关注,在美欧工商界引起了强烈反响。专家们认为,SA8000是ISO9000、ISO14000之后出现的又一个重要的国际性标准,并迟早会转化为ISO标准;通过SA8000认证将成为国际市场竞争中的又一重要武器。有远见的组

中美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研究_以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贸易为例

中美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研究 ——以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贸易为例 周茂荣吕婕 摘要:本文运用产业内贸易指数分析和测度了中美间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水平,然后运用面板数据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人均收入差距、外商直接投资流入、规模经济和市场结构是影响产业内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其中人均收入差异与产业内贸易水平呈负相关,外商直接投资流入、市场结构和规模经济对产业内贸易水平均有促进作用。最后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中美贸易;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面板数据 一、引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美贸易迅速发展,双边贸易的商品结构也随之发生了显著变化。在80年代中期以前,我国对美出口产品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及矿物原材料,自美进口产品中农产品、与化学相关的各种产品等原料性产品占很大比重。到90年代后期,我国对美出口产品除劳动密集型产品外,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品所占比重高速增长,从美进口的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品占比高达60%以上。 按照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第三次修订版,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品指的是与化学相关的各类产品(SITC5)和机械与运输设备(SITC7)两大类。2007年中美间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品进出口均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但出口增长规模远高于进口增长规模。2004年以来,第7类商品(SITC7)已成为中国对美国出口的最大商品群。更值得关注的是,第5类商品(SITC5)一向是美国贸易顺差的最主要商品,但2006年美国在该类商品的贸易中却首次由顺差逆转为逆差。中美间这两类商品的进出口同时高增长和不平衡增长表明了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品的产业内贸易特征明显。 二、文献综述 20世纪60年代,产业内贸易理论开始形成并获得较大发展,Verdoorm(1960)在分析“比荷卢同盟”的形成对三国的影响时,发现这三国的专业化分工主要发生在同一产业的不同产品中间,即三国之间的贸易主要表现为产业内贸易;巴拉萨(1963)对欧共体制成品的贸易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制成品贸易的增长大部分发生在以《国际贸易标准分类》划分的商品组内而不是在商品组之间。此后,产业内贸易研究成为一个新的重要课题。目前关于产业内贸易的研究主要是对不同国家间的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对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的理论解释主要分为两类:一是基于传统比较优势理论对产业内贸易进行解释,具有代表性的有:Linder(1961)、Vernon(1966)等从需求偏好、产品生命周期等角度对产业内贸易进行解释;Falvey和Klerzkowski将供求结合,对于发展中国家参与产业内贸易活动给予了解释;二是运用不完全竞争理论对产业内贸易进行解释,如Gru-bel和Lloyd(1975)、Krugman(1979)、Lancaster(1979、1980)等从规模经济和产品多样性的角度解释产业内贸易。 国内外对我国产业内贸易的研究都比较少。Hellvin(1996)对我国和OECD国家的产业内贸易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在1980-1992年间,中国与OECD国家之间的制造业产业内贸易水平从12%上升到20%;Hu和Ma(1999)对我国与43个贸易伙伴的产业内贸易进行了测算;周戈、任若恩(1999)通过指标分析,得出我国产业内贸易总体呈上升趋势;岳昌君(2000)对我国产业内贸易进 [基金项目]本文为教育部课题“新世纪新阶段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2008JYJW029。 周茂荣: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430072电子信箱:wudamrzhou@https://www.wendangku.net/doc/553669116.html,;吕婕: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中国进出口总额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进出口总额的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本文利用相关理论,用R语言软件处理数据,采用计量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对中国的进出口总额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建立多元回归分析线性模型,结果证实国内生产总值GDP,实际利用外资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年底余额,外汇储备这5个因素与我国进口总额成正相关关系,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与我国正出口成负相关关系,而且GDP因素对进出口总额影响最大。 关键词:进出口总额GDP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利用外资额城乡储蓄额外汇储备汇率相关分析多元回归R语言软件 一、引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对外贸易不断扩大,加入WTO更为国内的企业提供了更多公平竞争的机会,中国俨然成为了贸易大国,但是贸易大国不一定的贸易强国,我们知道对外贸易对我国的经济起着不可小處的作用,可中国目前面临着一个棘手的问题,国内消费需求对GDP的贡献率很低,而且比重还呈现下降趋势,说明我国GDP对外贸易的依赖程度之重,所以为了保持我国GDP持续稳定增长,保持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增加对外贸易就很有必要了。 就目前理论研究来看,影响我国进出口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国内生产总值GDP,实际利用外资额,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年底余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外汇储备,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等。本文就以上因素与进出口总额的实证分析,以及验证他们的关系。 二、各因素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原理。 1、国内生产总值(GDP)----X1。2006年我国外贸总额达到我国GDP的65%,尽管真实性有待考究,可从反面角度看中国消费需求占GDP的比重从1999年的61,16%逐年下降到2007年只有48.79%,下降了将近20个点,也正是我国的内需不足才使得我的进出口贸易总额不断增加,外贸总额占GDP的比例从1999年的44%逐年增长到2007年占62.8%%,显然国内生产总值的不断飞升离不开我国的对外贸易的贡献。因此GDP作为衡量进出口贸易总额的重要因素。 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X2。固定资产的投入可以引起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改善投资环境,提高国内企业竞争力,对对外贸易的总额有比较直接的影响。 3、实际利用外资金额--X3。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包括对外借款额,外商直接投资和外商其他投资。我国进出口额增量60%以上是由外商投资个体企业哟哟其实制造业,在外商投资中制造业占七成,外资主要投向制造业使得中国制造加工业日益融入全球生产,如果外资不断进入那么中国的进出口将保持高速增长。相反外资撤走对我国的打击将是很大的,所以实际利用外资金额这一因素很重要。 4、人民币兑美元年平均汇价------X4。这个因素对外贸而言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因素。我国长期实行人民币跟美元的有管制的浮动汇率制度,不能自由进行外汇交易。每进行一笔进出口贸易之后,厂商都要计算自己的换汇成本,并以之与当期外汇汇率作比较,虽然我国汇率波动一直不是很大,发展比较稳定,但可以作为一个因素进行考虑。 5、外汇储备-------X5。 6、此因素与对外贸易直接相关。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年底余额-----X6。此因素一定程度上代表国内市场的购买力,从而一定程度上影响贸易额。 三、数据的收集与模型的建立 3.1综合考虑影响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因素收集数据整理如下表: 表3.1

我国贸易顺差的原因,影响及趋势

我国贸易顺差的原因,影响及趋势 摘要 近年来, 随着我国进出口贸易的高速增长,我国贸易顺差规模也持续扩大。2005年,我国的贸易顺差突破千亿美元,我国贸易顺差问题成为国内乃至全球关注的焦点。 本文首先对贸易顺差的相关概念进行了介绍和我国贸易顺差的绝对量分析;然后对我国巨额贸易顺差的成因进行了分析;接着对巨额贸易顺差给我国所带来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最后就对外贸易顺差的趋势进行分析。 关键词:进出口;贸易顺差;原因;影响;趋势

The Cause, effects and trend of trade surplus in China Abstract I n recent years, China's import and export trade growth, China's trade surplus scale also expands continuously. In 2005, China's trade surplus exceeded 100 billion U.S. dollars, China's trade surplus has become the domestic and global focus. In this paper, the trade surplus related concepts are introduced and China's trade surplus the absolute quantity analysis; then China's huge trade surplus and the causes are analyzed; then the huge trade surplus the influence which brings for our country are studied; finally the foreign trade surplus trend analysis. Key words: import and export; trade surplus; cause; effect; trend

进出口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进出口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课程名称:宏观经济分析指导老师:陈平路教授学生:李勤学号:M201373450 院、系班级:2013级FMBA1308班

目录 1 中国进出口贸易现状,,,,,,,,,,,,,,,,, 1 2 金融服务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4 3 制造的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5 4 人名币汇率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7 5 总结,,,,,,,,,,,,,,,,,,,,,,,, 8

进出口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摘要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非常迅速,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中国经济的增长,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功不可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进出口贸易大幅度增长。1978 年我国的进出口总额仅为206.4 亿美元,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为 2 %;2000 年我国的出口贸易总额上升为2492 亿美元,2001 年进出口总额为5096.5 亿美元,居世界第六位;2002 年猛增20% 以上,达到6207. 7亿美元;2003年出口总额达到8509. 9亿美元,净增数2300 多亿,比2002年翻一番;2004 年的进出口总额为11547. 7 亿美元,比1978年增长了55 倍,占世界贸易的比重上升到500,成为第三贸易大国,仅次于美国、德国。2005年进出口额达到14221.2 亿美元,相当于2001年的 2.8 倍,其中,出口7620亿美元,增长28.400; 进口6601.2 亿美元,增长17.6%。2006年1-9 月进出口总值为12726.1 亿美元,同比增长24.3%。其中:出口6912.3 亿美元,增长26.500; 进口5813.8 亿美元,增长21.700; 进出口顺差1098.5 亿美元,增长60.4%。自2002年以来,我国进出口贸易已连续 4 年保持20%以上的高速增长,2005年继续稳居全球第 3 位。进出口贸易的快速增长大大促进了我国经济增长,并且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发动机。文章基于中国1980-2010年GDF和进出口的相关数据对中国进出口贸易和经济运行的轨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经济增长与出口之间是正相关的关系,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出口每增长1%中国GDP各增长约0.714%;同时,经济增长与进口之间也是正相关的关系,弹性为0.0286%,进口每增长1%中国GDP各增长约0.0286%。因此,可以看出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增长都促进经济的增长。本文以中国制造,金融等行业为例,一个代表了现在最高进出口贸易额,一个代表了未来发展,例子很具有代表性。同时配以人民币汇率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来说明国内政策和全球化政策的重要性。在此背景下,研究进出口贸易与我国经济增长的关系,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进口贸易出口贸易经济政策经济增长 1 中国进出口贸易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和深人,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快速增长,经济增长举世瞩目。根据统计数据将进出口贸易和中国GD戌曾长趋势制成折线图,分别为图 1 和图 2 所示。从折线图上可以看出,从1980年以来,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值和GDP总体保持增长的趋势。从1980年到2010年,中国商品出口额从181.2 亿美元增长到15779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15.5%;同期,中国商品进口额从200.2 亿美元增长到13949亿美元,年均增速为14.7%。从1980

影响当今国际贸易发展的四大主要因素

影响当今国际贸易发展的四大主要因素 二战后,国际贸易发展迅速,1950年国际贸易值仅为607亿美元,到2000年世界商品贸易总额达70000亿美元。当前,国际贸易的规模还在继续不断扩大,但国际贸易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以下这些因素的影响: 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对当今国际贸易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他促进了国际技术贸易的增长和国际贸易商品的技术含量增加。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国际贸易构成中的技术贸易增长速度不断加快,1975年—1985年10年间,美、德、英、法、日五国高新技术出口额平均增长73.1%,而1985年—1995年,高新技术出口额增长了353%,是前10年高新技术出口额增长的5倍,可见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已成为国际贸易新的增长点。此外,国际贸易商品中技术、知识密集型商品所占比例也在不断提高。90年代以来,随着微电子、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新材料等领域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继续加速发展、以及日趋走向实用化、产业化,产品的质量性能不断提高,种类、规格不断变化;同时,产品的更新周期也大为缩短(在20世纪70年代,是5—6年,80年代是4—5年,而90年代是1.5年—2年),这一切必将促使各国的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向更高层次发展,使国际商品生产和贸易的原材料密度和粗放程度大为减少,而技术、知识密集度却大大提高。(高科技产品在制造业产品出口贸易中的份额日益上升,到2002年已超过25%)国际贸易的发展越来越多地和新技术联在一起。 其次,科学技术的发展开辟了国际服务贸易的新领域和新内容,使国际服务贸易规模不断扩大。随身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新的发明和发现、新技术、新工艺不断出现,这些新技术在国际间的转让、软件开发咨询、技术服务、现场指导等已形成一个独立的技术贸易部门。此外,先进科技的出现形成新的服务部门:如在计算机和通讯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情报信息业,以信息资料的搜集、储存、整理、交换为主要服务内容,其规模和应用范围越来越大。新技术的广泛应用还使得金融、保险、运输、通讯等传统服务部门范围不断扩大,这些部门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开展全球业务,为全世界顾客提供有关服务,增加新的服务内容。据资料统计显示,从1967—1980年,国际服务贸易额由700—900亿美元猛增到6500亿美元,1997年再增至13200亿美元,相当于当年国际贸易额的19.86%。近几年来,服务贸易的增长速度更高于商品贸易的增长速度,根据世贸组织2001年5月公布的年度报告,2000年全球服务贸易额达28150亿美元。

影响中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的因素分析

影响中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的因素分析 一、问题的提出:中国对外贸易在30多年以来,从一个较低的水平发展到了 一个很高的水平,进出口值占GDP的比例从1978年的10%上升到了1999年的36%。很显然,对外贸易的发展对中国经济发展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但是,越来越高的进出口贸易的增长,直接的结果就是我国外贸依存度的迅速攀升,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国民经济的过分对外依赖,国际经济形式的风云变幻在一等程度上会严重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 从目前的理论的研究来看,影响我国进出口发展的因素主要有汇率,国民生产总值, 二、变量的引入 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X2。固定资产的投入可以引起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改善投资环境,提升国内企业竞争力,对对外贸易总额有比较直接明显的影响。 2.实际利用外资金额——X3。它包括对外借款额、外商直接投资和外商其他投资。只要外资继续向中国制造业投资的趋势不变,我国进出日就将继续维持高速增长的态势。但问题是,一旦由于某种原因外资撤出中国,那么,这种高增长的态势马上就会跌下来。 3.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年底余额——X4。本因素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国内市场的购买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贸易额。 4.外汇储备——X5。此因素跟对外贸易直接相关。 5.人民币对美元年平均汇价中间价——X6。这个因素对于外贸而言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因素。我国长期实行人民币跟定美元的有管制的浮动汇率制度,不能自由进行外汇交易,在每进行完一笔进出口贸易之后,厂商都要计算自己的换汇成本,并以之与当期外汇汇率作比较,这样才能确定是这次外贸行为是否合算。虽然我国汇率波动的幅度一直都不是很大,发展比较平稳,但还是将其作为一个因素进行考虑 6.货币供应量——X7 影响对外贸易进出口额的因素很多,按其重要程度,选择如下几个: 三、数据搜集与模型设定

宁波出口贸易影响因素研究11剖析

宁波出口贸易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本文以宁波市为研究对象,首先本文立足于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基础之上,从出口需求层面、出口供给层面及出口和供给结合三个方面对解释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的理论进行分析,并以此为跳板,展开对宁波出口贸易的实证分析。其次,本文利用宁波市2005——2010年的年度数据,对其出口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宁波出口需求的影响因素有:国外经济发展水平、出口相对价格;出口供给推动因素有:本省生产能力、进口、外商外资流入、技术因素、劳动力因素、制度因素和其他因素。最后,本文针对宁波出口贸易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期为宁波乃至区域各省出口贸易政策制定提供政策参考。 关键词:宁波;出口贸易;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迅速,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推动了我国的经济增长。今天,当我们重新审视各国经济增长所面临的大环境时,会发现我们生活在一个与过去截然不同的世界。中国的经济发展进入了更加开放的国际竞争时代,同时也面临着更为激烈的挑战。随着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趋势的不断深入,对外贸易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应会越来越大,因此对我国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从改革开放以来宁波市经济贸易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宁波市的经济和出口贸易均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对于出口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虽然不同学者的研究方法和结果不尽相同,但基本上达成了一个共识,即出口贸易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一个主要因素。从出口依存度上来看,宁波市出口贸易对其经济也有一定的影响。2014年宁波市出口贸易额达到3.8亿美元,占宁波市生产总值的5%。然而对宁波市2005——2010年的出口贸易发展轨迹进行研究发现,宁波市出口贸易虽然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但近十年增长率波动却很大。由此本文对宁波出口贸易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探讨,旨在为宁波出口贸易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一些参考建议。

蔬菜出口贸易的影响以及对策研究

蔬菜出口贸易的影响以 及对策研究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蔬菜出口贸易的影响以及对策研究摘要:随着农产品贸易全球化,食品安全问题在国际农产品贸易中变的越来越重要。在我国蔬菜出口迅猛增长的背景下,我国蔬菜出口遭遇了进口国食品安全限制。分析了食品安全限制以及SPS协议对我国蔬菜出口贸易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我国政府和企业保障蔬菜质量安全、促进我国蔬菜贸易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食品安全;蔬菜出口;SPS协议 随着农产品贸易全球化,食品安全问题在国际农产品贸易中变的越来越重要。世界各国对农产品进口制定了严格的检验检疫标准和食品安全标准,尤其是生鲜产品。近年来,我国蔬菜出口,相对于大宗农产品而言,呈现急剧增长势头(陈永福,2001)。在蔬菜出口数量迅速增加的背后,也遭遇了进口国食品安全管制的影响,贸易摩擦增多。现有的食品安全标准的提高和不断涌现的新标准对我国蔬菜出口形成了潜在的威胁。加入WTO以后,我国蔬菜产业应根据《卫生及动植物检疫协定》(SPS协议)和WTO争端解决机制,适应进口国食品安全标准,并利用自身条件改善和提高蔬菜产品质量,满足进口国政府和消费者需要,增强蔬菜产业竞争力。 1中国蔬菜出口现状

近年来,我国蔬菜出口量逐年增加,占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比重也越来越大,2003年我国蔬菜出口达485万吨,出口产值达21.8亿美元,占农产品总出口产值的约20%。2004年我国蔬菜出口496万吨,比2003年增长2.3%,出口金额为25.37亿美元,比2003年增长16.4%(见表1)。总量上看,从2000年到2004年我国蔬菜出口数量增幅逐年降低,2004年同2003年相比绝对数量量上虽然有所增加,但增幅远远低于其它年份,增长仅2.3%。我国蔬菜出口主要流向亚洲和欧洲,其中日本、印尼、韩国、马来西亚、意大利、美国、俄罗斯、荷兰和德国等国家是我国蔬菜的重要流向地,占到我国蔬菜总出口量的70%以上。 总之,我国蔬菜出口总量近几年持续增长,出口金额也有较大幅度提高,出口结构同样发生了变化,加工产品出口有所增加。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出口数量增幅减缓;出口流向地比较单一,主要为日本、东盟和美国等地区,贸易依存度较高,一旦这些国家提高进口标准,将会严重阻碍我国蔬菜出口;出口结构仍然是以初级的生鲜和冷冻产品为主,附加值低,保险难度大,受食品安全标准影响深;同时出口数量增长幅度下降,金额增长幅度波动较为明显;此外我国蔬菜的平均出口单价也呈现下降趋势。 2食品安全问题对中国蔬菜出口的影响

产业内贸易理论模型及主要的影响因素

产业内贸易理论模型及主要的影响因素 ——基于中国的经验分析 第一章: 产业内贸易理论的背景及主要的理论模型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伴随着经济的复苏与发展,国际贸易的发展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世界贸易的增长速度远远大于世界经济的增长速度?;二是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的增长大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的增长速度,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量已经占到世界总的贸易量的2/3左右,其中制成品的贸易的增长又大于初级产品贸易的增长。这种现象引起了许多经济学家的注意,因为按照传统的贸易理论,不论是基于劳动生产率差异的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还是基于要素禀赋差异的H-0 模型,贸易应该更多的发生在要素禀赋差距较大和技术差距较大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在行业上,应该发生在资本密集度差距较大的行业间,例如制成品与初级产品之间,而不是制成品之间的贸易。传统理论与现实的矛盾使得探讨新的贸易理论成为必然。 产业内贸易理论最早是由学者沃顿(Verdoorm,P.J.,1960)在考察荷比卢联盟内部的贸易形式时发现的。他以可比的国际贸易分类为基础,计算了12种种样本产品的双边贸易比率,发现由于经济联盟,双边贸易的比率的相对值下降,但是比率的中位数值却提高了。Verdoorm由此认为,与集团内贸易相关的生产专业化形成于同种贸易类型中,而不是在异类贸易类型间。但是Verdoorm的发现在当时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 人们一般认为,1975年由格鲁贝尔(H.G.Grubel)和劳埃德(P.J.Lloyd)出版的{ 产业内贸易:差别化产品国际贸易的理论与度量} 一书作为对产业内贸易理论较为正式的提出的著作。他们二人也因此被认为是最早对产业内贸易进行系统性研究的开拓者。在该书中,他们认为,“新要素比例理论”是可以部分解释产业内贸易的现象的,但是要对产业内贸易做全面而又系统的解释则是不够的,必须从产品差异和规模经济入手。他们的研究对之后的一些学者有很大的启发意义。迪克西特( Dixlt,A.K.),斯蒂格利茨(Stiglitz,J.E.)、克鲁格曼(Krugman ,P.) ,赫尔普曼(Helpman,E.),兰卡斯特(Lancaster,K.)和布兰德(Brander,J.)等人,对产业内贸易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论述,建立了很多的模型。为了更详细和有条理的论述这些模型,有必要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将模型分类。 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原因: 贸易品是否具有差异性,从而将产品分为同质产品和非同质产品。非同质产品又分为水平性差异产品和垂直性差异产品。 格鲁贝尔(H.G.Grubel)和劳埃德(P.J.Lloyd)在他们的产业内贸易:差别化产品国际贸易的理论与度量}一书中,将产业内贸易分为三种:1.要素投入不同,但是产品却有一定的替代性:例如木制的和塑料制成的家具用品。

张二震《国际贸易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贸易条件)【圣才出品】

专注考研考证 第五章贸易条件 5.1 复习笔记 一、贸易条件的涵义 1.贸易条件的概念 (1)贸易条件的含义 贸易条件是指一个国家以出口交换进口的条件,即两国进行贸易时的交换比例。 (2)贸易条件的表示方法 ①用物物交换来表示。用物物交换来表示即用实物形态来表示的贸易条件,它不牵涉货币因素和物价水平的变动。当出口产品能交换到更多的进口产品时,贸易条件改善;反之,则贸易条件恶化。 ②用价格来表示。用价格来表示贸易条件是指一国所有的出口商品价格与所有的进口商品价格的比率。由于现实生活中参与国际交换的商品种类很多,而且价格水平也在不断变化,因此这种贸易条件通常用出口商品价格指数与进口商品价格指数之比即贸易条件指数来表示。 2.贸易条件指数的种类及其意义 (1)商品贸易条件指数 ①商品贸易条件指数的含义 商品贸易条件指数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商品价格指数与进口商品价格指数之比,表示一国每出口一单位商品可以获得多少单位的进口商品。

专注考研考证 ②商品贸易条件指数的计算公式 以x P 代表出口商品价格指数,m P 代表进口商品价格指数,则商品贸易条件指数T (一 般用百分数表示)为: ()/100x m T P P =? 如果商品贸易条件指数大于100,表明同等数量的出口商品换回了比基期更多的进口商品,贸易条件得到改善;如果商品贸易条件指数小于100,则表明贸易条件恶化。可见,贸易条件的实质是国际贸易利益的分割问题。 ③商品贸易条件指数的有效性 其有效性通常只局限于不发生进出口商品结构变动的一定时期之内,它是用来表示在过去一段时期内单位商品的贸易利益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即表示贸易利益的变动,并不能表示一国获得的贸易利益总量(这是无法计算的)。 (2)要素贸易条件指数 要素贸易条件指数是指把商品贸易条件与要素生产率结合起来进行考察得到的指数,其可分为单项要素贸易条件指数和双项要素贸易条件指数两种。 ①单项要素贸易条件指数 单项要素贸易条件指数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商品生产部门要素生产率指数与同期商品贸易条件指数的乘积。其计算公式为: ()/x m x S P P Z =? 其中,S 表示单项要素贸易条件指数,x Z 表示一国出口商品生产部门要素生产率指数。 单项要素贸易条件指数表明:商品贸易条件下降不一定导致一国贸易利益的减少。在劳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基础上,一国主动地降低商品贸易条件,还可扩大市场占有率,反

中国对美国出口贸易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中国对美国出口贸易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2010年第i期 总第75期 经济研究导刊 EC0N0MICRESEARCHGUIDE No.1,2010 SefialNo.75 中国对美国出口贸易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王冰 f北京理T大学,北京100081)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中美贸易规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2001年中国加入WTO以来,中美贸易 关系在总体发展的同时,不断一t-演变奏插曲=除了反倾销等惯用的贸易救济措施和迫使人民币升值的策略,美国开始 采用不同以往的方式和手段,以对中国造成更大的压力,实现自身的经济和政治目的.由于中国对美的对外贸易依存 度很高,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影响中国向美国出口的因素根据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影响一国出口的因素有:进口国 GDP规模,出口商品价格,进出I:7国之间的汇率结合到中关两国的实际情况,影响中国向美国出口的因素还有:中国

劳动力工资水平,美国内部平均失业率,通过建立中国对美国出口贸易的计量模型,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对影响中 国对美国出口贸易的因素进行分析,得出影响中国对美出口的主要因素有:美国GDP规模,中国零售价格指数,中国 劳动力平均工资指数,美元对人民币;r-率.并试图据此结论找到发展中美贸易的对策. 关键词:出口;GDP;汇率;价格指数;工资指数 中图分类号:F75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IX(2010)0l一0165—02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美困的出口一直保持持续增长 的态势,2006年中围对美国的口更足达到_r20344842万 美元(2034.4842亿美元).目前,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是美 国,同时美国是中国第一大实际投资方及第一大技术供应 方.这意味着中国的对外贸易,尤其是口,过分依赖美国市 场,贸易风险比较集中. 自2007美网发生金融危机从而引发全球经济危机以 来,美国对中国的进口急剧下降,这导致广东和浙江等省份 的许多中小型企业陆续破产,从而使中国的GDP增长率下降 了几个百分点!因此,如何应对美国金融危机带来的对中国 经济的冲击,如何发展中美贸易关系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 一 ,中国对美出口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对外贸易依存度的影响因素完整版

对外贸易依存度的影响 因素 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对外贸易依存度的影响因素 外贸依存度定义为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外贸易总额占该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它是衡量一国贸易开放程度的一个基本指标。若用出口额或进口额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 重来计算,外贸依存度又可分为出口依存度和进口依存度。中国加入WTO后与国际经济的 联系越来越紧密,随着近年来经济发展水平快速增长以及人均消费水平的提高,使我国在国 际上成为了重要的消费市场和供给市场。然而,频繁的贸易往来在创造巨大经济效益的同 时,也在不断增加我国与其它国家的贸易摩擦。由于国际贸易稳定对一国的经济的发展有 着重要影响,因此有必要对目前我国对外贸易的情况进行了解。一个国家对外贸易情况通 常用外贸依存度来表示,它是指一国(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进出口总额占该(地区)国内生产 总值的比重,这一指标能够反映一国经济的发展与国际贸易的关系。一、2005-2014年我 国外贸依存度的情况(一)外贸依存度的变化趋势从变化趋势上看,我国外贸依存度从2004 年至2006年呈上升趋势,2006年至2009年呈下降趋势,2009年之后开始回升,但增长幅度 与之前相比较低,未达到之前的最高水平。从外贸依存度的比重上看,近十年的外贸依存度 都在40%以上,最高水超过65%。2009年虽然受到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外贸依存度达到这 十年的最低点,但依存度仍超过40%。 数据库:年度数据 时间:最近10年 指标2014年2013年2012年2011年2010年2009年2008年 进出口总额(人民币 亿元)

出口贸易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地区差异的比较【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国际经济与贸易 出口贸易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地区差异的比较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自凯恩斯的出口需求模型问世以来,关于出口贸易影响因素的研究经久不衰,国内外学者在该研究领域里取得了大量的成果。纵观现有的出口贸易影响因素研究文献,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就是,在出口贸易影响因素研究过程中,具体理论影响因素和实证模型的确定要取决于所选择研究对象的具体情况。所选择的研究对象不同、研究对象所处的历史背景不同,出口贸易影响因素理论和实证模型的具体形式就会不同。所以,关于出口贸易影响因素的研究一直是一个随着时代变化不断更新的课题,从某种程度上讲,关于出口贸易影响因素的研究是一个值得关注和需要不断深入探讨的新课题。 从国内对出口贸易影响因素的研究来看,基本上都是局限于对整个国家进行研究,中国幅原辽阔、人口众多、区域之间比较优势不一等特点造成了区域间对外贸易发展不平衡,所以对全国进行的研究对于各区域、各省未必适合,有必要针对各省具体情况选取相应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对地区差异进行比较分析。二、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综合国内外学者对出口影响因素的研究来看,近几年的研究都能综合考虑国内因素和国外因素来对出口贸易进行分析,本人也想借鉴这样的方法,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因素。但是总体来看国内外的研究,尤其是国内的研究存在一些局限性:第一,局限于对整个国家进行研究,对一个省或者地区的研究还是很少,我国省份、地区很多,各个省份、地区由于发展水平不同、人口规模不同、相应的政策措施不同等原因,对全国分析得出的结论未必对各个地区都适合;第二,很多学者的研究方法,尤其的国内研究,也着重于定性的分析,单纯理论的说明可能不太使人信服,当然,这可能与计量经济方法在我国的发展相对滞后和缓慢也有关系;第三,目前的很多研究也只是停留在一元分析或者普通OLS回归分析,对多个变量对出口的影响的分析还是很少,只选取一个解释变量来对出口进行分析,可能会高估这个变量对出口的影响,也不能整体来看问

(国际贸易)贸易条件的变化趋势

(国际贸易)贸易条件的变 化趋势

中国贸易条件的变化? 贸易条件是用来衡量于壹定时期内壹个国家出口相对于进口的盈利能力和贸易利益的指标,反映该国的对外贸易情况,壹般以贸易条件指数表示,于双边贸易中尤其重要。于国际经济学中,我们对贸易条件的定义为壹国出口产品的价格除以进口产品的价格,当价格比上升时,我们就说该国的贸易条件改善,下降时即是贸易条件恶化。 下面我就从经济增长,收入转移,以及贸易政策三个方面分别考察它们对中国贸易条件的综合影响。 首先,从经济增长方面考虑。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90年代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每年均呈现高速增长态势,近20年的GDP年平均增长率超过10%,能够说经济呈现爆炸式增长。但不幸的是,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于国际贸易中的贸易条件却呈现恶化的趋势。从世界银行提供的统计数据来见,中国贸易条件指数(以不变美元价格计)下降了20%(2000年为100,目前为80左右),如果剔除掉2007到2008年间石油价格的异常波动,那么中国的贸易条件指数实际下降10%左右。 按照国际经济学的理论观点:使壹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偏向于出口产品的经济增长成为出口偏向型增长,反之为进口偏向型增长,而出口偏向型增长会是本国的贸易条件恶化,但对世界其他国家有利;进口偏向型增长有利于改善本国的贸易条件,但世界其他国家则为此付出代价。 具体到中国来见,中国通过加工贸易模式而实现的出口大均是技术含量较低、劳动要素密集的工业制造品,而由于我国于近20年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需要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以解决广大群众的就业问题,因此我国近些年来进出口

贸易的高速增长也是建立于出口偏向型快速增长的基础上,因此于壹定程度上就导致我国贸易条件随着经济增长反而恶化的现象。另壹方面,我国通过加工贸易所出口的产品有较高的替代性、技术含量低、国际竞争激烈、主要靠成本优势出口的特点,所以我们的出口产品涨价的空间非常小,这也是导致我国贸易条件恶化的原因之壹。 第二,从收入转移方面来分析。通过国际经济学理论我们知道,如果收入转出国对出口产品的边际支出倾向比转入国高,那么收入转移使转出国的贸易条件恶化,反之,如果转出国对出口产品的边际支出倾向比转入国低,那么转出国的贸易条件就会改善。 分析中国的时候,我们应把中国分别作为收入转出国和转入国分析。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由于我们的人口众多,而且各地区发展水平不均衡,我们作为转出国的对外援助相对较少,其中主要是向非洲等第三世界贫困国家的转移。我们中国的援助大均以项目的形式进行,所以非洲的被援助国家且不会拿援助买中国的出口商品,因此从收入转出国的角度见我国的贸易条件趋于恶化;当中国作为国际收入转入国,即被援助国家时,中国所利用国际援助的方向大多数于扶贫、教育、艾滋病防治、环境保护、政府管理、紧急救灾援助及灾后重建等方面,而对收入转出国的出口商品购买很少,所以从这方面来讲我们的贸易条件是改善了。 综合中国作为收入转入国和转出国俩个角度来说,中国的贸易条件的改善远大于贸易条件的恶化,因为毕竟中国当下仍是地区发展很不均衡的发展中国家,我们对外转移支付的金额有限,而作为收入转入国的比重更大,所以从俩个角度的综合考虑,于转移支付方面中国的贸易条件是改善的。

我国进出口贸易对我国GDP的影响(计量大作业)

计量经济学大作业――我国进出口贸易对我国GDP的影响学号: 姓名: 专业: 修课时间: 任课教师: 成绩: 评语:通过研究中国进出口贸易对GDP的影响模型,运用 Eiews软件和OLS分析法对1985—2009年的历史数据进行 分析,逐步提出不合适的解释变量和对方程进行一系列的检 验,最终找出中国进出口贸易对GDP的影响及相关联系, 并运用相关联系对以后情况进行预测及实证分析。 Email: 浅析我国进出口贸易对我国GDP的影响 摘要 本文研究的是我国进出口贸易对我国GDP的影响模型,通过对1985年以来

我国进出口进出口贸易的分析,以了解我国GDP的增长等相关问题,并探讨影响GDP的各因素,运用Eviews软件和OLS分析法对1985—2009的历史数据进行分析,通过逐步剔除不合适的解释变量和对方程进行一系列的检验,最终找出我国进出口贸易对我国GDP的影响以及先关联系。并通过运用此关系对以后情况进行预测。 关键词:我国进出口贸易 GDP OLS Abstract This paper studies on the is China's import and export trade influence model GDP of China since 1985,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import and export import and export trade in China, in order to understand China's GDP growth, and discuss issues related to influence factors of GDP, using Eviews OLS analysis software and the historical data of 1985-2009 analysis, through gradual rejects does not appropriate explanation of equations is a series of variables and the inspection of import and export trade in China, finally discovers the effect on GDP of China first contact and close. By using this relationship and to predict future situation. Keywords: our import and export trade; OLS; GDP 目录 1问题的提出 (3)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