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ICU术后患者低体温护理

ICU术后患者低体温护理

ICU术后患者低体温护理
ICU术后患者低体温护理

ICU术后患者低体温护理

【关键词】手术后;低体温;并发症;ICU;护理措施

文献报道[1],人体体温调节系统通常保持中心体温接近37 ℃,中心体温约降低1℃,就会出现寒颤,整个机体耗氧增加,使心血管系统供血需求增加。手术后患者常出现低体温,而低体温可导致诸多并发症的发生。作者现对手术后常出现低体温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手术后出现低体温患者共60例。其中体外循环下心内手术12例,肿瘤外科手术48例;均为全麻或硬膜外麻醉,均用腋表测量刚下手术安置在ICU时的体温。结果:42例患者(70%)温度<36 ℃,其中心内手术12例,肿瘤外科手术30例。18例(30%)体温≥36 ℃。

2 引起低体温的原因

2.1 麻醉剂对体温调节的抑制整个机体的温度是由温度调节系统来调节的,它是协调热和冷的防御机制,这些有效反应通常保持机体温度在正常值范围内上下波动。麻醉既损害中枢温度调节,又损害

周围温度调节,硬膜外麻醉,阻断了一半以上的神经传导;全身麻醉会影响体温调节,增加周围的血管扩张;局部麻醉也损害中枢性温度调节,因而引起低体温[2]。

2.2 开放体腔手术时暴露体表面积及肠管,腹膜,胸腔内容物的时间长,水分从手术切口蒸发等均是重要的散热原因;同时术中反复应用大量的生理盐水冲洗,患者身体覆盖巾部分被冲洗水浸透,尽管加盖单巾仍可导致机体热量的散失。

2.3 大量输液输血大量输入未加温的液体和库存血可明显降低机体温度。

2.4 环境一般手术室温度在25 ℃左右,手术室为了增强消毒效果,常采用快速的空气对流,患者吸入冷的干燥气体,易导致其体温下降。

3 低体温的并发症

3.1 伤口感染率增加低体温可损害机体的免疫功能,尤其是损害中性白细胞的氧化杀伤作用,也可减少皮肤血流而降低机体对伤口感染的抵抗力,皮肤血流减慢降低了组织的新陈代谢,延迟组织修复[3]。

3.2 出血增加低体温损害了血小板的功能,破坏了参与凝血过程中凝血酶原的活性,增加出血,严重低温可导致DIC[3]。

3.3 对代谢的影响低体温使肝脏耗氧量中等降低,因肌松药,麻醉药大部分在肝脏代谢,使患者清醒时间延长,易发生呼吸抑制、呕吐、误吸等意外并发症。

3.4 不适感增加因患者出现寒战,心动过速,而感觉不适。 4 低体温的护理

4.1 手术前应安排好工作人员,密切配合,使麻醉时间,手术时间,创面暴露时间尽量缩短;在手术过程中避免不必要的暴露,皮肤是热量散失的主要部位,通过覆盖保温可减少皮肤热量的散发;护送患者回室的途中要加盖被褥,注意保暖[4]。

4.2 对创伤大、手术时间长或行体外循环的患者,可在手术结束前30 min,利用热水袋、棉被等加温措施将床铺暖热,调节室温在22 ℃~28 ℃,注意使用热水袋时要严防烫伤。

4.3 将输注的液体加热至37 ℃,库存血做好复温工作可预防低体温的发生[4]。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