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考中国地理一轮复习专题:中国台湾省

高考中国地理一轮复习专题:中国台湾省

高考中国地理一轮复习专题:中国台湾省
高考中国地理一轮复习专题:中国台湾省

2021届高考中国地理一轮复习专题:中国台湾省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台湾岛是我国最大的海岛。全岛海拔百米以下的平原低地约占30%,其余为山地和丘陵,超过3 000米的高山不下百余座,故台湾岛亦被称为“高山岛”。读图完成1~2题。

1.关于甲、乙所在地自然灾害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多发泥石流B.甲地多发洪涝灾害

C.乙地多发滑坡D.乙地多发低温冻害

2.台湾岛地质灾害多发的原因主要是

①地处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地壳活跃

②地处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生长边界,地壳活跃

③东部山区地势陡峭,岩石破碎

④西部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1.A 2. A

【解析】

1. 甲地位于台湾东部山区,降水多,但排水通畅,不易发生洪涝灾害,但因地势陡峭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灾害;乙地位于西部平原地区,不易发生滑坡,纬度低,低温冻害少。

2. 台湾岛地处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①正确,②错误;东部山区地势起伏大,岩石破碎,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③正确;西部平原易发生洪涝灾害,但洪涝灾害不属于地质灾害,④错误。故A正确。

冬雨率是指冬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总量的比重。右图为我国部分区域冬雨率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 根据图示冬雨率的分布推测台湾冬季主导风向是

A.东北风

B. 西北风

C.东南风

D.西南风

4. 暖流对台湾地区增温最显著的季节是

A.春季

B. 夏季

C.秋季

D.冬季

【答案】3. A 4. D

3. 台湾位于季风区,冬季盛行来自大陆的冬季风,可排除CD。从图看,冬雨率从东北向西南递减,可知冬季降水量东北多、西南少,可推知主导风向是东北风从海洋带来水汽。

4. 物理学告诉我们,温差越大,热传递(导热)越快。由于海洋比热容大,升温降温慢,夏季海水温度低于气温,冬季时,海水温度高于气温且海-气温差最大,.暖流对台湾地区增温最显著。

下图是台湾岛等高线地形图。读下图,完成5~7题。

5. 台湾岛东部降水丰沛,主要是因为

①反气旋活跃②盛行来自海洋的季风③地形抬升④暖流增温增湿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6. 适宜在台湾岛发展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

A. 季风水田农业

B. 商品谷物农业

C. 大牧场放牧业

D. 地中海农业

7. 两种气候类型的界线在岛屿东侧较西侧的纬度偏高,主要是因为

A. 东侧海拔高,坡度陡

B. 东侧暖流势力强

C. 山地对冬季风的阻挡

D. 东侧降水量较大

【答案】5. D 6. A 7. B

【解析】

本题属于基础题目,难度不大,采用排除法和直选法相结合即可。

5. 反气旋控制,气流下沉不易形成降水少,因此台湾岛东部降水丰沛的原因不可能受反气旋控,排除与

①有关的答案,故D正确。

6. 台湾岛属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适宜发展季风水田农业,故A正确。

7. 两种气候类型的界线在岛屿东侧较西侧的纬度偏高说明同纬度东侧热量条件好,B、C两项可能正确,但冬季风对台湾气温影响较小,故B正确。

本题易错选成C答案,台湾岛距离冬季风源地蒙古—西伯利亚一带遥远,因此受冬季风影响很小。

台湾兰屿岛(如下左图),面积约46平方千米,岛上丘陵起伏,海滨怪石林立。岛上的原住民达悟族人在山坡上营造了一种“地窖式”民居(如下右图)。房屋一般位于地面以下1.5-2米,屋顶仅高出地面0.5米左右,屋内靠后墙为高出地面约半米的“高炕”,就前是火塘,地下“主屋”所在坑边近处常建有木制小亭。据此完成8~9题。

8. 兰屿岛民居特色,反映当地气候的突出特点是

A. 冬季寒冷干燥

B. 夏季炎热少雨

C. 常年多大风

D. 四季多海雾

9. 图中“木制小亭”的作用是

A. 躲避地震

B. 纳凉避暑

C. 躲避台风

D. 船只引航

【答案】8. C 9. B

【解析】

本题组以台湾兰屿岛位置和民居特征为主要材料,设置两道试题,涉及气候对民居的影响,考查学生利用题中信息和所学知识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8. 图中显示,兰屿岛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纬度低,离冬季风源地近,且受海洋影响大,冬季不具有寒冷干燥的气候特征,排除A。兰屿岛周边为广阔海洋,水汽充足,夏季离夏季风源地近,受其影响大,降水丰富,因受海洋调节,夏季相对凉爽,排除B。兰屿岛周边为广阔海洋,摩擦力小,冬夏季风在此处风力均较大,且夏季经常受热带气旋和台风的影响,风力强劲,为了防风,当地房屋一般建在地面以下,形成当地建筑特色,选项C符合题意。四季多海雾,与当地房屋一般建在地面以下没有关系,且不符合当地的气象特征,排除D。

9. “木制小亭”强度有限,不能躲避地震,排除A。当地纬度低,夏季气温较高,而房屋建在地面以下,不易散热,“木制小亭”的较高处,容易纳风散热,相对凉爽,因此选项B符合题意。“木制小亭”较高,容易被台风摧毁,不能躲避台风,排除C。“木制小亭”不够高,也没有灯塔,不能为船只引航,排除D。

日月潭(23.80N、120.90E)是祖国宝岛台湾省的最大天然湖泊,其面积约为7.7平方千米,平均水深二三十米。下图为日月潭周边地区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10~11题。

10. 日月潭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 冰川堆积

B. 褶皱凹陷

C. 水平张裂

D. 风力侵蚀

11. 日月潭周边地区冬暖夏凉,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有

①纬度低,不受冬季风影响②海拔较高,夏季凉爽

③湖水比热容较大,对气温调节作用明显④山地阻挡冬季冷空气进入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答案】10. B 11. B

本题组以日月潭为背景,设置两道试题,涉及日月潭的成因、日月潭气候特征成因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和题中信息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10. 日月潭位于台湾山地中部,台湾山地是由太平洋板块俯冲至亚欧板块下部而形成的海岸山脉,属于褶皱山,图中显示,日月潭属于褶皱凹陷盆地蓄水而成的湖泊,选项B符合题意。当地海拔不高、纬度较低,无冰川活动,地质历史时期也无冰川活动,排除A。图中地质剖面中未显示有水平张裂信息,且台湾岛位于板块挤压碰撞边界,排除C。当地气候湿润,地形起伏较大,风力不大,排除D。故选B。

11. 日月潭周边地区位于凹陷盆地,受地形阻挡,受冷空气影响较小,并不是不受冬季风影响,①不符合题意。图中显示,日月潭位于山区,平均海拔较高,故夏季温度较低,比较凉爽,②符合题意。由于湖水热容量较大,对气温的调节作用强,使得该地冬季降水幅度小,夏季升温幅度小,导致冬暖夏凉,③符合题意。日月潭地区纬度较低,且位于凹陷盆地,受地形阻挡,受冷空气影响较小,所以冬季比较暖和,④符合题意。综合上述判断,选项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

二、综合题。

12.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是沿北回归线所作的台湾省地形剖面图。台湾山脉受板块挤压而形成,这里植被覆盖率高,树种丰富多样。

(1)指出A处海底地形类型并说明其成因。

(2)简述台湾岛河流的水文特征。

(3)说明台湾山脉东部多雨的原因。

(4)分析台湾山脉树种丰富多样的原因。

【答案】

(1)地形类型:海沟成因:地处板块消亡边界(板块挤压),大洋板块俯冲。

(2)流量大(水位季节变化大),含沙量小,无结冰期,流速快(流量东部大于西部)。

(3)临海受海风影响(夏季风来自海洋),地处迎风坡(多地形雨),气温高气流上升(多对流雨,多台

(4)纬度低,相对高度大,垂直分异明显,水分充足(山脉东西方向存在水分差异,山脉南北方向存在热量差异)。

【解析】

①由图可知A地位于海平面以下3000多米,且起伏较大,判断为海沟,是海洋板块俯冲到陆地板块底部而成的沟状地貌。

②河流的水文特征从水量、含沙量、汛期、结冰期和流速等角度答题,台湾位于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故河流水量大,有明显的夏汛;纬度低,无结冰期;由材料可知台湾植被覆盖率高,含沙量小;地形以山地为主,流速快。

③台湾位于季风气候区,夏季风来自于海洋带来丰富水汽,并受地形抬升形成地形雨;气温较高易引起气流上升形成对流雨;位于中低纬度西太平洋,夏末秋初多台风,形成台风雨。

④本题考查垂直自然带谱的相关内容,影响垂直自然带谱的复杂程度的因素主要是纬度和相对高度,台湾纬度较低,且台湾山脉海拔高,随海拔增高热量和湿度变化大,且台湾山脉东西两侧水分差异明显使自然带种类丰富多样。

13.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9年9月9日13时07分在我国台湾省屏东县东部海域(北纬21.17度,东经121.48度)发生4.3级地震,震源深度90千米。

材料二图甲是“我国台湾多年平均等温线(单位:℃)图”,图乙是“台湾交通分布图”。

(1)简述图甲中等温线分布特征,并简要说明原因。

(2)比较台湾岛东西部交通发展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3)台湾岛地震多发,请你为减少地震造成的损失提出几点建议。

(1)分布特征:等温线呈闭合分布,由沿海向内陆气温逐渐降低。原因:台湾岛上分布着呈东北-西南走向的台湾山脉,受地形地势的影响,台湾山脉海拔较高,由山麓到山顶,海拔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沿海平原地区海拔较低,气温较高。

(2)差异:东部只有一条铁路线分布,数量少;西部铁路线、公路线数量多,分布较密集;原因:台湾岛东部滨海平原面积狭小,西部滨海平原面积较大,地形较平坦;台湾岛东部人口较少、城市数量少,分布稀疏;城市规模小,等级低。西部人口众多、城市较多,分布较密集。

(3)建立和完善灾情监测、预警系统;提高建筑物与基础设施的抗震强度;制定地震灾害应急预案;建立健全防灾减灾保险体系;加强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的防灾抗灾意识。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台湾地震发生为背景,靠等温线的描述及影响因素,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交通)的影响及防灾减灾的措施等基本知识。

(1)本题考查等温线的特征及影响气温的原因分析。根据图甲直接描述,台湾岛等温线整体呈闭合状分布,等温线整体较密集,由四周向中心气温数值不断降低。结合所学知识及联系影响气温的因素进行分析,可知台湾岛为岛屿地形,中部为东北——西南走向的台湾山脉,西侧和东侧沿海地区为平原,因此受地形的影响气温由山麓到山顶不断降低且呈闭合状分布的特征,沿海地区海拔低,气温高,中部地区地形高,气温低。

(2)由图乙可以看出,东部只有一条铁路线分布,数量少,而西部交通线密集,且铁路、高速公路综合发展。交通线的分布一般受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条件影响,自然条件主要为地形地质、河流分布等,社会经济条件主要是人口分布、城市密度、经济发展水平(运输需求量)等。台湾西部交通相对东部更发达主要是因为西部平原面积广,地形地质条件好,且城市密集,人口众多,运输需求量更大。

(3)本题考查防灾减灾措施。一是加强地震灾害的监测与预报、提高地震预报的能力;二是减少建筑物的高度、提高建筑物的抗震等级;三是加强宣传,提高百姓防灾抗灾意识;四是建立地震等巨大灾害的保险保障制度;五是制定地震灾害紧急预案,提高灾害紧急处理的能力,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六是建立抵御地震灾害的公共安全体系等。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