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期末试卷2018.01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期末试卷2018.01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期末试卷2018.01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期末试卷2018.01

七年级语文练习2018.01

一、积累运用(38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3分)

A.应和.(ha) 晕眩.(xuàn ) 贮.蓄(chǔ)杞.(qǐ)人

B.哺.(bǔ)乳分歧.(qí) 怅.然 (chàng ) 倜傥.( tǎng )

C .脑髓.(suǐ)搓捻.(niǎn ) 庇.护(pì) 绽.开( zhàn )

D.莅.临(lì) 狭隘. (yì) 惩.戒(ch?ng) 蹒.跚(pán)

2.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思维,已经在我们的脑海中根深蒂固

....。[来源:学科网ZXXK]

B.学校的课外活动很多,他又想参加书法,又想参加下棋,总是见异思迁

....,拿不定主意。

C.经过一段时间的刻苦努力,这次月考他比之前有了进步,得知成绩,他喜出望外。

.....

D. 1937年,丧心病狂的日本军队制造了耸人听闻

....的南京大屠杀事件。

3.下列标点符号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历史正剧往往庄重严整,因为它倾向于真实再现,历史传奇常常灵动丰盈,因为它有较多

理想色彩。

B. 对于校园暴力事件,我们既要反思发生暴力事件的原因究竟是什么,还要反思暴力事件发

生之前管理者都做了什么?

C.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

D.我掀开帘子,看见一个小姑娘,只有八、九岁光景。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

A.学校应当建立完善的校园欺凌预防、干预和处理机制,保障每个孩子健康成长。

B.是否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

C.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我们周围出现了大量的“低头族”。

D.我们的先辈们开启了丝绸之路,开辟了人类文明史的大交流时代。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这句话运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

B、“拙见、拙作、拙荆”都是谦辞。

C、思考、愿意、能够、打击都是动词。

D、“这部电影太烂了”中“烂”用的是它的引申义。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狼》选自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文学家。郭沫若对其作品高度评价,“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本文按照“遇狼-惧狼-御狼-毙狼”展开情节,最后议论,揭示主题。

B.《植树的牧羊人》作者让·乔诺,法国作家,电影编剧。这篇小说,以时间为顺序,以荒原到绿洲的变化为线索,叙述作者和牧羊人三次见面的情形和高原的变化,通过“牧羊人”坚持种树改变环境的故事,赞美他慷慨无私、不图回报的品质和勤劳执着、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C.《荷叶·母亲》作者冰心,原名谢婉莹,现当代作家,诗人。她受泰戈尔《飞鸟集》的影

响,创作“冰心体”小诗,著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樱花赞》《寄小读者》。这首散文诗托荷赞母,歌颂母爱伟大,表达诗人对母亲的依恋和感激。

D.《皇帝的新装》选自《安徒生童话和故事选》。安徒生,丹麦著名童话作家,代表作有:《皇帝的新装》、《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夜莺》、《海的女儿》、《拇指姑娘》等。本文以“新装”所具有的奇怪的特性为线索,以皇帝为中心人物,情节脉络是:爱新装-做新装-看新装-穿新装-揭新装。

7.读下面语段,根据拼音填写汉字。(用正楷依次写在格田子内,4分)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miǎo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些的chàn动,像闪电般,shà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的挨着,这便w ǎn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8.默写。(每空1分,共8分)

1),尚思为国戍轮台。(2)杨花落尽子规啼,_______________(3),受降城外月如霜 (4)终古高云簇此城,______________。(5)《论语》强调要学与思结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秋词》中作者借景抒情,表像自己豪情壮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9、名著阅读(14分)

(1)《猎人笔记》作者是国作家

(2)《镜花缘》中君子国的特点是:

(3)《三打白骨精》是《西游记》的经典故事,请写出故事情节,并分析这一情节中孙悟空、唐僧、猪八戒的性格特点。6分

情节:

孙悟空:唐僧:八戒:

10、书是人类知识的宝库,书是人类精神的殿堂。某班同学在“少年正是读书时”的综合性学习中开展了如下活动,请你踊跃参加。(共5分)

(1)活动一:领略书的魅力——热爱读书。

请写出一句关于“热爱读书”的名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1分)

(2)活动二:探寻读书方法——怎样读书。

活动中某同学把搜集到的读书方法整理如下:

学者陈善的“出入法”——既能钻得进去,又要跳得出来。

教育家孔子的“学思结合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理学家朱熹的“三到法”——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思想家伏尔泰的“再读法”——重新再读一本旧书,就仿佛与老友重逢。

孟子的“独立思考法”——尽信书不如无书。

史学家侯外庐的“热处理法”——读书学习都应趁热打铁。

请你结合其中一句,联系实际谈谈体会。2分

(3)请为本次活动写一则宣传标语。2分

二、阅读理解(56分)

(一)、诗歌鉴赏(6分)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1-12题

早梅(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望春台”,既指观赏春景的高台,又喻指京城。

11、阅读全诗,写出梅花的哪些特点?4分

12、如果将诗歌第二联“一枝”改为“数枝”,请谈谈能否这样修改?(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7题(17分)

塞翁失马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13.请用“︱”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两处)。(2分)

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14.解释下列加点词。(4分)

①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②马无故.亡而入胡()

③丁壮者引.弦而战()④闻.之与宋君()

15.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马无故亡而.入胡人不知而.不愠

B. 近塞之.人宋之.丁氏

C.其.子好骑其.一犬坐于前 D.此独以.跛之故静以.修身

16.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1)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2)目似瞑,意暇甚。

(3))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17. 后人由这则寓言概括出的成语是什么?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谈谈你得到的启发。(3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18-22题17分

我们无所不能的父亲,在老去

父亲,是一位农民,生长在田间地头,是奶奶最小的儿子,奶奶总是偏爱他。可偏爱依然敌不过贫困,父亲只读了两年书,所以在家里的户口本上,户主文化程度一栏写的是:从没读过书。

父亲勤快,十六岁便与爷爷和他的兄长分了家,自立门户,早年拜师学打铁,是家乡方圆几里有名的铁匠,农具、造桥盖房的铁具铁器,没有他不会做的。父亲当年还是有名的帅小伙,被几家“丈母娘,,相中,邀去吃饭。那时各家拿得出手的只有土鸡蛋了,年轻力壮的父亲一口气可以吃下八个糖鸡蛋。不过,父亲最后选了一个鸡蛋也没给他吃的外婆家,外婆是下乡知青,她家姑娘受过良好教育,当时在城里工作,温良贤惠。

父亲倚仗自己的本事娶了媳妇成了家。打铁是件力气活,靠的是千锤百炼。父亲的打铁作坊总是炉火通红,他和伙计们都汗流浃背,赤搏上阵,肌肉横身,抡起大锤子“哎嘿”“嘿呦”,真就是小时候课本里读到的“劳动人民的交响乐”。

后来,打铁不再盛行,赶上乡村建设,父亲顺势做了拖拉机司机,早出晚归,运沙石、泥土。父亲在我心里一直高大威猛、无所不能。田间地头的农活自然不在话下,伐木盖房、砌墙刷粉、修马路、通水电,都自己做……父亲后来盖了三幢楼房,两幢出租,一幢背山依水,千余平方米,自己住。这在农村,算是很有本事的了。

从我回乡养鸡开始,父亲一直做司机往城里送鸡,我一度担心他不识字找不到地方。我在杭州住了五年,手机导航还经常找不到北。前些日子搭父亲的送货车,我好奇地问:“杭州路这么多,你也不太识字,怎么认得?”父亲说:“不认识的问一下,记在脑子里,开两趟就认识了。”

父亲说,他最大的成就,就是教养了一对好儿女,培养出两个大学生。从小到大,我就是那个“别人家的孩子”。父亲其实就是尊重我们的天性。在自然放养下长大的我,热爱自由,有一天终于辞掉公职去养鸡。父亲全力支持,他从新居搬离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住进深山,起早摸黑,在近五十岁时开始学习养鸡,还是用他的“自然养育法”让鸡自然自由地成长。

一直以来,父亲就是一座山,是我任何时候都可以侍靠的臂膀和港湾。

可是,最近我发觉父亲看手机越拿越远,拨号后还叫我确认下号码,我随口问:“你自己看不见吗?”父亲嘿嘿地笑道:“眼睛老花了,”又马上得意地说,“但我看红绿灯厉害啊,两条路开外一眼就看到了!”我悄悄地把父亲手机的字体调到了最大。父亲背着我压低了声音给妈妈打完电话,拿出一个小本子在那里打草稿做加法,他已经连续两次加错了鸡蛋的数目。每次发货都和打仗一样,父亲手脚慢,我一心急就说:“快点,哎呀算了,我自己来!”父亲退到一边,心疼地看着我一个人忙活,有些哀怨地说:“我年纪大了,跟不上你的速度了。”我手上没停,心里却不是滋味。

我有点文艺,把鸡分了好几种,父亲总分不清少妇鸡和豆蔻鸡。我跟他说,少妇鸡就是生生过小孩的鸡,结婚生子后就是少妇,豆蔻鸡是大姑娘,还没找时象!父亲每次都表示理解了,明白了,但是贴标签时,他又糊涂地贴错。这么文艺的名字真是有点为难他了,我只好下架了豆勉鸡,算了,就等豆蔻们都下蛋成为少妇吧,这样父亲就不会搞不清楚了。

给父亲母亲买了体检,要确认年龄,我问:“爸,您今年54吧!”爸说:“我56啦。”我心里一咯噔,其实我是知道父亲是哪年哪月哪日生的,不该记不住的,我只是一直不敢去想,55是一个台阶,迈上,就向着60花甲进发了。我把父亲的年纪,一直记成54,记了两年了。

这一刻,我心里一阵忧伤,我的父亲,他在老去。

18、阅读全文,请将下面空白内容补充完整。(4分)

父亲自小没读过书--- ----父亲靠自己的本事成家立业----父亲做司机搞运输-----

19、作者说,父亲正在老去,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父亲真的老了?(4分)

20、任选某一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3分)

父亲的打铁作坊总是炉火通红,他和伙计们都汗流浃背,赤搏上阵,肌肉横身,抡起大锤子“哎嘿”“嘿呦”,真就是小时候课本里读到的“劳动人民的交响乐”。

21、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父亲的形象。6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22--27题。(16分)

深深芦苇荡

①我的故乡是个水乡。那条蜿蜒流淌的蓟运河像一条碧绿的长绸带子

,拴着河两岸的村村镇镇,给故乡带来繁荣和生机。没有公路的年代,天津洋货

、唐山杂货,都是用船运到乡下,乡下的农副产品也用船运到天津、唐山。蓟运河

是故乡的母亲河。

②小时候在河边玩耍,看行进的运输船队,萌生的第一个愿望便是跟船逛逛

天津、唐山,看看这世界到底有多大。蓟运河上忽明忽灭的点点渔火,是我见到的第一幅画;稍公行船时回荡在河面上的敞亮的吹喝声,是我听到的第一首歌曲。有流水、有行船、有渔火、有歌声,还有蓝天白云和碧绿的芦苇,在北方去哪里找这样美丽的风景啊!而我的童年就是在如诗如画的故乡度过的。

③然而,比风景更令我痴迷的,是蓟运河畔的芦苇荡。

④蓟运河畔的芦苇茁壮茂密,扎进去半天走不出来,大人们的呼喊在芦苇中都听不见。有一次母亲为了找我,等到夕阳西下,见我从芦苇荡钻出,她一颗悬着的心才放下。在芦苇荡里可以拘鸟窝、吹苇哨、放苇船,样样都让人开心。然而,最有意思的莫过于跟那些鸟儿嬉闹。鸟儿会说话、会唱歌、会跳舞,是孩子们天然的伙伴。芦苇荡栖息着一种鸟儿,它们个头长相有点儿像麻雀,但是比麻雀漂亮精神,有股天生水灵灵的劲儿,就是叫不出名字。这些鸟儿有时被惊扰,扑棱棱地从芦苇荡里飞起,鸣叫着在低空盘旋一阵,又迅速扎入芦苇荡,颇像万支响箭齐射齐落,声势浩大,景象壮丽。

⑤我们这些淘气孩子,经常三个一群两个一伙,钻进茂密的芦苇荡寻找鸟儿搭建的窝,拘鸟蛋、抓雏鸟、听鸟鸣。鸟儿街草搭成的窝里,倘若只有几颗鸟蛋,或者有几只雏鸟,我们会立刻高兴地喊叫起来,掏出来轻轻用双手捧走,玩上好一会儿,直到玩腻玩烦了,才小心冀翼地送回来,从不伤害它们。如果只是个空空的草窝,立刻小脸一翻。窝里有无鸟蛋或雏鸟,孩子们本不该太在意,只是想寻得一时乐趣,或者耍耍孩子威风,用大人的话说:“没常性,说翻脸就翻脸。”

⑥芦苇荡的景色,四季都不同,最美、最好玩的当属夏天和秋天。夏天芦苇翠绿一片,在阳光的照耀下,到处闪着青色的细碎光点,让人眼花缭乱,产生种种奇特联想。微风吹来芦苇摇动,发出“瑟瑟”的声响,好似悄声细语的说话声,芦苇荡越发显得神秘。秋天芦苇扬花,走近枯败的芦苇,会被苇花沾得白绒绒的,赶都赶不走,扑也扑不掉,弄得你又急又气,不知如何是好,手忙脚乱之中又感到快活。苇花洁白轻柔扰如棉絮,我们用白苇花做眉毛胡须,装长辈互相调侃占便宜,好像成了至尊长者。我们完全不谙老年人的艰辛,不然哪里会慷慨地用少小换老年。

⑦在芦苇荡玩耍,最有创意的还是放苇船。蓟运河畔的芦苇叶子又长又宽,最宽的有一寸多,乡亲们常用它来包粽子,拿到集市上去卖,不一会儿就被买光,买主就是图

这叶子宽厚,包出的粽子个儿大、新鲜。孩子们喜欢苇叶,采几袍放在河岸,折叠成各式各样的小船,轻轻漂到河里,顺着水流悠悠远去。有时给苇船做上记号,几个人同时摆放在河中,比谁的船跑得快,有的用嘴强吹,有的用袄扇动,还不时地呼喊“加油”。那热火朝天的场面,简直就是端午龙舟赛。

⑧吹苇哨也蛮有趣。采几片宽宽的青嫩的芦苇叶子,卷成一个形似海螺的小喇叭,便能吹出单调而美妙的音响。带着水灵灵的潮气的声音,“鸣呜呜呜”地连成一大片,响在故乡的黄昏,飘在河流的两岸,哨音倾诉着对故乡的依恋。孩子们大都不很安分,吹着吹着就冒出个怪调儿,索性就来个怪调儿大赛,逗得小伙伴们前仰后合地笑。我的童年常常沉浸在苇哨吹出的乡音里,成年后远走他乡异土,想起充满童趣的故乡,就有稚嫩的哨音响在耳边。这是世界上最优美的思乡曲。

⑨芦苇荡是大自然的游戏场,是故乡的一本书,那里有我童年的欢乐,那里有我童年的梦想,我对大自然的深情的热爱,就是从这芦苇荡开始的,尽管童年已不属于我,但是想起来依然快乐,仿佛童心并未被岁月磨老。

22.细读全文,说说文章主要是从哪几个方面写深深的芦苇荡令“我”痴迷的。(4分)23.文章第①②两段描写蓟运河的美景,能否把这部分内容删去?为什么?(4分)24.本文语言清新自然,生动形象,赏析文中画线句子。(4分)

25.你是如何理解文章标题“深深芦苇荡”的?(4分)

七年级语文练习答题纸

题号1--89--1213--17 18--21 22-25 总分

得分

1、 2、 3、 4、 5、 6、

7、(共4分)

8.默写。(每空1分,共9分)

(1),尚思为国戍轮台。(2)杨花落尽子规啼,_______________。(3),受降城外月如霜(4)终古高云簇此城,______________。

(5)《论语》强调要学与思结合的句子是_______ ___,_ _________。

(6)《秋词》中作者借景抒情,表像自己豪情壮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名著阅读(14分)

(1)《猎人笔记》作者是国作家

(2)《镜花缘》中君子国的特点是:

(3)情节:

3分孙悟空:唐僧:八戒:

10、(1))请写出一句关于“热爱读书”的名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1分)

(2)请你结合其中一句,联系实际谈谈体会。2分

(3)请为本次活动写一则宣传标语。2分

11、答、3分

12、答

3分

13、其马将胡骏马而归2分

14、1、2、3、4、4分

15、答:()3分

16、(1):2分

(2):2分

(3):2分

17、答:

3分

18、父亲自小没读过书--- ----父亲靠自己的本事成家立业----父亲做司机搞运输----- 4分

1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2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2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分22. 4分23.

4分24.

4分25、

4分

七年级语文练习答案

1-6 B A C A D B

7、渺颤霎宛(每字一分)8略

9、(1))俄国屠格涅夫(2))好让不争

(3情节略

悟空:疾恶如仇、除恶务尽。唐僧:人妖不分,是非不分。八戒:贪吃好色,爱搬弄是非。

10、(写出与“热爱读书”有关的名句即可,不写作者不扣分。2分)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韩愈)

(2)(结合原句1分;联系实际谈谈体会2分。共3分)(3)略)

11、不畏严寒、傲然独立、香气清幽、素雅高洁

12、不能改。一枝照应题目,突出其开放之早,又能显示早梅傲然独立的个性。

13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14、善于、擅长原因拉使听到15、B

16、请将文中的划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光像流水一样逝去,日夜不停。(2)(狼的)眼睛好像闭起来,神情悠闲得很。(很悠闲)

(3)这个人因为脚跛的原因,父子俩得以保全。

17、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事物具有两面性,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为好事。

18.父亲十六岁自立门户父亲老了

19.1、眼睛老花了;2、连续几次加错了鸡蛋的数目;3、手脚慢,跟不上速度;4、分不清少妇鸡和豆蔻鸡

20.句子运用外貌和动作描写,生动地写出了父亲与伙计们在打铁时的辛苦劳作场景,语言活泼风趣,富有生活气息。

21.1、勤劳能干。2、教子有方3、关爱子女3分+结合文章内容3分

22、.掏鸟窝、夏秋美景、放苇船、吹苇哨。

23.不能删去。因为这两段描写蓟运河的美景,是为后文对蓟运河畔芦苇荡的回忆作铺垫,美丽的蓟运河衬托了童年令“我”痴迷的芦苇荡口

24、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配以准确冶当的动词和形容词,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鸟儿齐飞时的美丽壮观,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25“深深”是幽深的意思,写出了芦苇荡的茂密神秘,这“深深的芦苇荡”中有着无限的欢乐。文章以此为题,表达了作者对芦苇荡、对故乡、对童年生活的深深怀念之情,以及对芦苇荡、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