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浅谈中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的防治 华静

浅谈中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的防治 华静

浅谈中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的防治 华静
浅谈中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的防治 华静

浅谈中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的防治华静

发表时间:2016-09-22T17:28:02.100Z 来源:《系统医学》2016年11期作者:华静宫丽丽

[导读] 雌激素水平明显下降,影响蛋白质合成,致使骨基质合成不足,易发生骨质疏松,主要表现为腰腿痛、骨痛、乏力、脊椎压痛、易于骨折等。由于女性骨质疏松症患者比男性多(约为5∶1),且较男性提前10~15年发生,因而骨质疏松症已被视为一种妇女病。

华静宫丽丽

山东省安丘市景芝镇中心卫生院 262100

【中图分类号】R5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867(2016)11-182-01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我国人口平均寿命已显著延长,且人口老龄化速度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及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虽属社会进步的标志,但一系列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中老年妇女骨质疏松症就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中老年女性,卵巢功能明显降低,雌激素水平明显下降,影响蛋白质合成,致使骨基质合成不足,易发生骨质疏松,主要表现为腰腿痛、骨痛、乏力、脊椎压痛、易于骨折等。由于女性骨质疏松症患者比男性多(约为5∶1),且较男性提前10~15年发生,因而骨质疏松症已被视为一种妇女病。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该研究搜集从来该院治疗的被诊断为骨质疏松的中老年女性病人共141 例,并将其分成三组,其中A 组病人共46 例,平均年龄为54岁;B 组病人共42 例,平均年龄为52 岁;C 组病人共53 例,平均年龄为55 岁。全部病人经诊断均符合WHO 标准,所有入选病例在入院前都没有进行过治疗。并且都排除了软骨病、恶性肿瘤和慢性肾功能不全等病人。

2、治疗方法

该研究对A、B、C 三组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对A 组的46 例病人给予600mg 钙尔奇D3 片与0.25μg 的骨化三醇胶丸,口服

次/d;对于B 组的42 例在钙尔奇D3 与骨化三醇治疗基础之上再给予50IU 的鲑鱼降钙素,每隔1d 服用1 次,直到疼痛有明显的缓解,之后改成服用1 次/ 周;C 组病人53 例在钙尔奇D3 与骨化三醇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3mg 的伊班膦酸钠进行静脉滴注,每隔3 个月使用1 次。

3、评价指标

采用影像学评价进行骨密度(BMD)的测定,对于生活质量评价采用SF-36 量表(即健康调查简表),一般在基线状态与12 月时实施评分评价。疼痛评价VAS 量表于基线状态在12 个月时让病人自己进行评分。

4、统计方法

该研究运用SPSS15.0 的统计软件实施统计学分析,并使用均数± 标准差(x±s)的方法开展描述统计。各研究组在治疗前后的对比均采用配对t 检验,对于各组之间的治疗效果比较均运用单因素方差进行分析。

二、结果

该研究A 组病人在经过治疗以后,骨密度出现了明显的改善,但是和基线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 组病人与C 组病人在经过治疗以后,在随访终点时,其骨密度和基线值进行比较有了明显的改善(P<0.05)。在生活质量的评价方面,该3 种治疗方法都能够改善病人的精神状态,但是仅仅B、C 组的治疗方法可以明显地改善病人的生理健康。在疼痛评价方面,该研究当中A 组病人在经过治疗以后疼痛有明显缓解,但是和基线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B 组病人与C 组病人在治疗12 个月时的疼痛有了明显的改善(P<0.05),但是C 组病人VAS 的变化值相比于B 组更加明显。

三、讨论

1、中老年妇女患骨质疏松症原因

35岁左右妇女的骨质是发育到顶点,过了这个年龄,虽然骨仍然在重造但是骨质开始下降。妇女如果超过了35 岁,怀孕生产喂母乳会造成体内大量的钙流失,这就是骨骼耗损。在停经之后,雌激素的分泌更少锐减,肠胃内的雌激素对钙的吸收合成有促进作用,对骨的形成非常有利。如果雌激素不足,在临床中的第一个表现就是骨量变少,其降低程度与发病年龄、雌激素缺乏以及持续时间长短有很大关系,一般来说,在停经后最初的三到五年内最为明显,以后下降的速度开始变慢,但是会一直持续减少。从50 岁左右,妇女发生骨质疏松的几率开始上升,在超过54 岁的妇女中有一半左右患有此病。究其原因,主要有:停经太早或者是手术引起的停经;日常生活不注重钙的摄入;晒太阳太少或是不能及时补充维生素V;运动量太少;身体偏瘦、骨质太弱等。

2、骨质疏松症给人体带来的危害

由于发病率很高,骨质疏松对老年人的正常生活造成了很大影响。在世界范围内,我国的老年人总数排在前面,老龄化越来越严重,骨质疏松病发生的几率也越来越高。综合各种临床表现,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全身乏力、感情比较脆弱冷淡、腰酸背痛或者关节痛。根据门诊病历显示,脊柱退行或者畸形、疼痛还有骨折是骨质疏松的突出表现,严重的会造成病人四肢及脊柱发生功能性障碍、生活无法自理,还有各种并发症,对老年人的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3、防治与护理措施

(一)饮食保健措施

中老年人在日常饮食过程中应该注意多吃含钙量高且含磷少的食物,比如柑橘、海带、河虾、香菜、虾皮、豆类、牛奶等,同时也要多吃蛋白质及维生素含量高的蔬菜水果,加快骨质合成和及时补充胶元组织。虽然食物中含有大量的钙,但是有很多都不能被人体吸收,主要原因就是缺少维生素D,日常饮食中的植酸或者草酸含量偏高,很容易形成植酸钙或者草酸钙,难以溶解。

(二)药物保健措施

第一,及时补充氟盐。在牙齿和骨骼中,氟是非常重要的组成元素,氟化物能够刺激骨骼成行,它直接对骨细胞发生作用,有利于骨质生成,主要作用是提高骨小梁质量。补充氟盐能够很好的预防中老年人骨质疏松。现在常用的药物是一种咀嚼片,其主要成分是单氟磷酸谷酰胺和钙两种,一日服用三片,连续服用三到六个月左右,疼痛会明显减轻,骨矿盐也会恢复,能够避免发生骨折。

第二,注意补钙。中老年人缺钙可引致骨质疏松症。因此,为预防骨质疏松,绝经前妇女每日需摄入钙1000mg。不仅要在日常饮食多吃含钙高的食物,还要直接补钙。现在常用的钙有盖天力、氯化钙、活性钙、磷酸钙、乳酸钙、降钙素、葡萄糖酸钙及枸橼酸钙等。

中国人群骨质疏松症防治手册2013版摘录

骨质疏松症 一、定义: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骨强度降低为特征的,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 二、分类: 一类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一种随着年龄的增长必然发生的生理性退行性病变,约占所有骨质疏松症的90%以上; 第二类为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它是由其它疾病或药物等一些因素所诱发的骨质疏松症; 第三类为特发性骨质疏松症,多见于8-14岁的青少年或成人,多半有家族遗传病史,女性多于男性。妊娠妇女及哺乳期女性所发生的骨质疏松也可列入特发性骨质疏松,以便引起人们的重视。 三、临床表现: 骨质疏松症的主要临床表现和体征为:周身疼痛,身高缩短、驼背、脆性骨折及呼吸受限等。 1、周身疼痛:是最常见的、最主要的症状。以腰背痛最为多见。另一个引起疼痛的重要原因是骨折。因为疼痛,患者常常卧床,运动减少,常常导致随后出现的周身乏力感。 2、身长缩短、驼背:在无声无息中身高缩短,或者驼背是继腰背痛后出现的重要临床体征之一,有时身高缩短5-20cm不等。 3、脆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重的后果,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缩短寿命。好发部位为胸腰段椎体、股骨近端、桡骨远端、肱骨近端、踝关节等。 4、呼吸障碍:严重骨质疏松症所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常常导致脊柱后凸、胸廓畸形,胸腔容量明显下降,有时可引起多个脏器的功能变化,其中呼吸系统的表现尤为突出。 四、峰值骨量: 在女性28岁、男性32岁以前,骨量处于增长年龄段,在随后

7-8年为峰值年龄段。峰值骨密度主要取决于遗传因素,但也受后天营养、运动、光照、生活方式等其他因素的影响。在快速增长时期和绝经前后应该适当干预估量变化。 女性绝经后第一个10年骨丢失最严重,尤其在绝经后头3-5年中骨量丢失更快。 五、发生机理和病因: 成年期前获得的峰值骨量的高低和成年后的骨量丢失的速度是骨质疏松症发病的两个重要因素。下列因素影响峰值骨量和骨量流失速度: 1、活性D减少; 2、甲状旁腺激素增加; 3、降钙素减少; 4、性激素减少; 5、维生素K2减少; 6、皮质类固醇升高; 7、遗传因素; 8、有多种成骨细胞因子及破骨细胞因子对骨形成与骨吸收有 着调节作用; 9、营养因素:钙减少、蛋白质减少; 10、运动和失重(制动); 11、吸烟、嗜酒、过多的咖啡因摄入。 六、诊断: 1、目前诊断骨质疏松症的主要依据:测量骨密度数值下降及/或低能量外伤后出现的骨折(脆性骨折)。 绝经后女性和50岁以上男性使用双能X线设备(DXA)测得的腰椎L1-4,股骨颈和全髋骨密度,低于峰值骨量2标准差(-2SD),或者骨量下降25%,即可诊断骨质疏松症。普通X线片一般骨丢失超过30%以上才能被发现。 2、实验室检查: 检测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以及血尿中有关矿物质含量与钙、磷代谢调节指标,以评价骨代谢状况。临床常用的

老年人骨质疏松课题

老年人骨质疏松课题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桂林市社区老年人骨质疏松认知状况及影响因素的现况研究一.课题简介: 骨质疏松症( osteoporosis,OP) 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 老年人是骨质疏松的高发人群,据统计,全球骨质疏松的患者大约有2亿。研究显示,年龄超过50岁的人群中,50%的女性和20%的男性会出现骨质疏松。我国社会老龄化程度越来越严重,随着时间推移,老年人的比例越来越高,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老年骨质疏松可导致疼痛、骨折、骨骼变形等问题,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髋部骨折作为骨质疏松最严重的后果,甚至可以引起患者死亡。老年人的年龄、体重、饮食、运动以及文化程度等因素都可以影响骨质疏松的发生。目前,暂无桂林地区老年人对骨质疏松的认知状况及影响因素的现况研究。 本研究旨在调查桂林地区老年人对骨质疏松的认知程度,为防治老年人骨质疏松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可行性:考虑到桂林市社区人数较多,社区人群代表性好,而且老年人对于骨质疏松的预防及治疗有着较大的兴趣,医学院的同学做调查及宣传,配合度应该较好。 二.研究目的: 了解桂林市社区居民骨质疏松的认知程度及影响因素。

三.研究内容: 1.采用现况研究方法,以桂林市七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秀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叠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募集的老年人为研究对象; 2.设计调查问卷,调查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生活习惯认知情况; 3.设定评分规则,统计流行病学资料,利用逐步 logistic 回归分析检验认知状况及影响因素。 四.拟解决方案 1.研究对象;选择桂林市七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秀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叠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募集的60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 思维能力正常,愿意配合的老年人; 排除标准: 不能进行有效交流,病情不稳定者。 2.研究方法: 样本量确定:暂定1000人或以上。 调查问卷设计:调查表采用自行设计的统一问卷,包括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 年龄、性别、婚姻、配偶等情况;生活习惯: 喝奶、豆制品、锻炼、晒太阳、补充维生素、补充钙剂、使用激素等;认知情况:包括骨质疏松知识题目和认知意愿及途径。

老年人骨质疏松的原因

老年人骨质疏松的原因 文章目录*一、老年人骨质疏松的原因*二、老年人骨质疏松吃什么好*三、如何预防老年人骨质疏松 老年人骨质疏松的原因1、老年人骨质疏松的原因之过多抽烟 据调查,每日吸烟1包(20支)者,患骨质疏松的危险就会增加。吸烟导致骨质疏松的原因有烟碱可促使骨吸收增加,使血钙升高,反而抑制甲状旁腺激素的分泌,致使甲状旁腺激素降低,从而导致缺钙。 2、老年人骨质疏松的原因之运动时间少 有人说,骨质疏松是“坐”出来病。因久坐而户外活动少,接受日光照射不足,将直接影响体内合成维生素D。运动不足,骨骼缺乏必要的刺激和“承重”,使成骨细胞活性降低、自我增生减弱,从而易造成骨质疏松。如宇航员、久病卧床者很容易骨质疏松,皆因骨骼缺乏运动所致。 3、老年人骨质疏松的原因之过量饮酒 饮酒确会“伤骨”,原因是酒中乙醇会抑制骨细胞的增殖,减少骨吸收、影响维生素D活化。长期饮酒又会损害肝脏,影响肠道对脂肪、维生素D,钙等营养物质的吸收,这些因素都会加速骨质疏松进展,导致男性过早与骨质疏松“结缘”。如果嗜酒无度,还可能导致“股骨头坏死”。 4、老年人骨质疏松的原因之营养因素

钙、磷、蛋白质、微量元素如氟、镁、锌等、维生素C、维生素D等的缺乏与骨质疏松密切有关。其中尤以钙、磷两种元素缺乏为主要原因。 5、老年人骨质疏松的原因之遗传因素 骨量的丢失也与遗传因素有关,因此,遗传因素也是骨质疏松症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例如,身材矮小的人较身材高大的易发生骨质疏松症;即使生活条件、身体状态、环境因素相近、性别相同、年龄相近的两个人,其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和程度也有差别。 老年人骨质疏松吃什么好1、海米 海米之中所含有的营养物质是非常丰富的,不仅富含有蛋白质,其中微量元素的含量也是非常丰富的。专家告诉我们,海米和其他的海产品之中所含有的钙质是非常丰富的,经常吃能够有效的预防骨质疏松症。 2、菜油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菜油之中所含有的营养成分是蔬菜之中的佼佼者,特别是其中所含有的钙元素以及铁元素更是非常的丰富。日常如果能够多吃一些菜油,那么就能够起到很好的强健骨骼以及清血降压的作用。 3、黑芝麻 黑芝麻是一种非常好的补钙食物,其中所含有的钙元素是白

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的护理

老年病人骨质疏松症的护理 [一].骨质疏松症的基本知识 一.定义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以低骨量和骨组织微细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骼脆性增加,易发生 骨折的代谢性疾病。 二.流行病学现状 1.我国骨质疏松流行病学现状目前我国60岁 以上老龄人口估计有亿,是世界上老年人口绝对 数量最多的国家。近年来,多个地区进行了关于 骨质疏松症的流行病学研究。2003—2006年一次 全国性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显示:50岁以上人群 以椎体和股骨颈骨密度值为基础的骨质疏松症总 患病率女性为%,男性为%,60岁以上人群中骨 质疏松症的患病率明显增高,女性尤为突出。 2.国外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现状最近报告的美 国2005—2006年数据显示,检测股骨颈部位骨 密度值,50岁或以上人群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患 病率女性分别为49%和10%,而男性分别为30%

和2%。来自日本的数据则显示目前日本骨质疏 松症患者达1300万。加拿大的随机调查显示:女 性腰椎和股骨颈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分别为% 和%,总患病率为%。来自欧洲27个国家统计结 果显示:2200万女性患有骨质疏松症。 三.为什么老年人容易发生骨质疏松 60岁以上的老年人多为原发性Ⅱ型OP,而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仍未阐明。骨重建功能衰退 可能是老年性OP的重要发病原因。 四.临床表现 1.骨痛和肌无力 2.椎体压缩 3.骨折 [二].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的护理 护理评估 (一)老年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

?内分泌激素:性激素水平低下,甲状旁腺激素,降钙素降低,生长激素减少。 ?营养因素:缺乏VitD、钙,高蛋白饮食。 ?生活因素:活动量减少、过量饮酒、吸烟。 ?药物因素:糖皮质醇、巴比妥等。 ?家族、种族因素:基因有关。 ·慢性疾患:DM、肾功能不全等。 (二)健康史 ?询问老年人日常饮食结构 ?运动及体力活动 ?有无腰痛及疼痛的性质 ?有无骨折,既往有无长期服用某些药物的情况 (三)身体状况 1.骨痛和肌无力早期无症状,被称为“寂静之病”,尤其是老年人,对疼痛的敏感性降低,多数病人在严重的骨痛或骨折后才知道自己患了骨质疏松症。骨痛通常为弥漫性,无固定部位,检查不能发现压痛区(点)。 2.椎体压缩椎体骨折多见于绝经后骨质疏松,可引起驼背和身高变矮,多在突发性腰背疼痛后出现。老年人椎体每缩短2mm左右,身长平均缩短3~6cm。同时,腰椎压缩性骨折常导致胸廓畸形,可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严重畸形还可引起心排出量的下降,心血管功能障碍、肺活量下降等,极易并发上呼吸道和肺部感染。 3.骨折当骨量丢失超过20%以上时即可出现骨折,是骨质疏松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骨折部位多见于脊柱、

老年人应该如何从饮食来预防骨质疏松

老年人应该如何从饮食来预防骨质疏松 众所周知,老年人更容易出现骨质疏松这种现象。如果上了年纪之后骨质的流失,钙质的缺乏没有重视,都有可能会让骨质疏松现象明显。而长时间的骨质疏松会导致骨骼产生疼痛感,甚至容易骨折,都是比较危险的情况,因此需要认真对待,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调节。那么,老年人应该如何从饮食来预防骨质疏松呢? 1、多补充钙质含量高的食物 老年人预防骨质疏松,在饮食过程中最关键的就是补充人体需要的钙质,这是预防骨质疏松关键的一点。很多老年人长时间挑食和偏食,加上肠胃的功能下降,吸收营养物质能力降低,有可能会出现钙质缺乏的情况。 而在钙质明显缺乏时出现骨质疏松的可能性增加,需要选择合适的食物来补钙。常见的牛奶、黄豆都是不错的选择,这些食物含有的钙质比较丰富,如果老年人可以适当进食,都能够发挥良好的补钙效果,钙质提供充足,骨骼维持强健状态,老年人不容易缺钙而引发骨质疏松。 2、适当获取维生素D 老年人预防骨质疏松,应该从饮食过程中获取人体需要的维生素D,维生素D作为人体需要的维生素,需要从饮食中获取,或者适当晒太阳也能够促进身体对维生素D的合成。通过进食富含这种营养物质的食物,能够促进身体对钙质的吸收。 如果单纯补钙,身体却缺乏维生素D,可能补钙的效果并不明显,吸收钙质的能力薄弱,依然有可能会出现缺钙表现。因此,想要从饮食来预防骨质疏松,关键是做到饮食的合理,补充足够的维生素D也是十分关键的,这是防止骨质疏松比较有效的方法。 3、食物搭配要合理 如果老年人想要通过饮食来预防骨质疏松,还需要做到食物搭配合理。部分人虽然有补钙,但是在补钙的过程中方法不合理,经常搭配一些容易跟钙质结合的食物,有可能会诱发某些疾病。特别是摄入高草酸的食物之后就盲目补钙,有可能会让身体产生结石,补钙的效果并不明显,反而会增加肾结石的患病率。 因此,在饮食过程中食物的搭配需要合理,了解哪些食物容易相互反应,产生对人体健康不利的物质。只有这一点饮食注意要点掌握,采取合理的搭配方式来获取营养,才能够预防骨质疏松。 老年人预防骨质疏松并不难,关键是饮食方法合理。如果以上这几点都可以做到位,补钙的难度会降低,可以获取人体需要的钙质维持身体健康状态,骨骼需要的营养及时补充,骨质疏松的发病率会降低。

浅谈中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的防治 华静

浅谈中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的防治华静 发表时间:2016-09-22T17:28:02.100Z 来源:《系统医学》2016年11期作者:华静宫丽丽 [导读] 雌激素水平明显下降,影响蛋白质合成,致使骨基质合成不足,易发生骨质疏松,主要表现为腰腿痛、骨痛、乏力、脊椎压痛、易于骨折等。由于女性骨质疏松症患者比男性多(约为5∶1),且较男性提前10~15年发生,因而骨质疏松症已被视为一种妇女病。 华静宫丽丽 山东省安丘市景芝镇中心卫生院 262100 【中图分类号】R5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867(2016)11-182-01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我国人口平均寿命已显著延长,且人口老龄化速度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及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虽属社会进步的标志,但一系列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中老年妇女骨质疏松症就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中老年女性,卵巢功能明显降低,雌激素水平明显下降,影响蛋白质合成,致使骨基质合成不足,易发生骨质疏松,主要表现为腰腿痛、骨痛、乏力、脊椎压痛、易于骨折等。由于女性骨质疏松症患者比男性多(约为5∶1),且较男性提前10~15年发生,因而骨质疏松症已被视为一种妇女病。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该研究搜集从来该院治疗的被诊断为骨质疏松的中老年女性病人共141 例,并将其分成三组,其中A 组病人共46 例,平均年龄为54岁;B 组病人共42 例,平均年龄为52 岁;C 组病人共53 例,平均年龄为55 岁。全部病人经诊断均符合WHO 标准,所有入选病例在入院前都没有进行过治疗。并且都排除了软骨病、恶性肿瘤和慢性肾功能不全等病人。 2、治疗方法 该研究对A、B、C 三组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对A 组的46 例病人给予600mg 钙尔奇D3 片与0.25μg 的骨化三醇胶丸,口服 次/d;对于B 组的42 例在钙尔奇D3 与骨化三醇治疗基础之上再给予50IU 的鲑鱼降钙素,每隔1d 服用1 次,直到疼痛有明显的缓解,之后改成服用1 次/ 周;C 组病人53 例在钙尔奇D3 与骨化三醇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3mg 的伊班膦酸钠进行静脉滴注,每隔3 个月使用1 次。 3、评价指标 采用影像学评价进行骨密度(BMD)的测定,对于生活质量评价采用SF-36 量表(即健康调查简表),一般在基线状态与12 月时实施评分评价。疼痛评价VAS 量表于基线状态在12 个月时让病人自己进行评分。 4、统计方法 该研究运用SPSS15.0 的统计软件实施统计学分析,并使用均数± 标准差(x±s)的方法开展描述统计。各研究组在治疗前后的对比均采用配对t 检验,对于各组之间的治疗效果比较均运用单因素方差进行分析。 二、结果 该研究A 组病人在经过治疗以后,骨密度出现了明显的改善,但是和基线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 组病人与C 组病人在经过治疗以后,在随访终点时,其骨密度和基线值进行比较有了明显的改善(P<0.05)。在生活质量的评价方面,该3 种治疗方法都能够改善病人的精神状态,但是仅仅B、C 组的治疗方法可以明显地改善病人的生理健康。在疼痛评价方面,该研究当中A 组病人在经过治疗以后疼痛有明显缓解,但是和基线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B 组病人与C 组病人在治疗12 个月时的疼痛有了明显的改善(P<0.05),但是C 组病人VAS 的变化值相比于B 组更加明显。 三、讨论 1、中老年妇女患骨质疏松症原因 35岁左右妇女的骨质是发育到顶点,过了这个年龄,虽然骨仍然在重造但是骨质开始下降。妇女如果超过了35 岁,怀孕生产喂母乳会造成体内大量的钙流失,这就是骨骼耗损。在停经之后,雌激素的分泌更少锐减,肠胃内的雌激素对钙的吸收合成有促进作用,对骨的形成非常有利。如果雌激素不足,在临床中的第一个表现就是骨量变少,其降低程度与发病年龄、雌激素缺乏以及持续时间长短有很大关系,一般来说,在停经后最初的三到五年内最为明显,以后下降的速度开始变慢,但是会一直持续减少。从50 岁左右,妇女发生骨质疏松的几率开始上升,在超过54 岁的妇女中有一半左右患有此病。究其原因,主要有:停经太早或者是手术引起的停经;日常生活不注重钙的摄入;晒太阳太少或是不能及时补充维生素V;运动量太少;身体偏瘦、骨质太弱等。 2、骨质疏松症给人体带来的危害 由于发病率很高,骨质疏松对老年人的正常生活造成了很大影响。在世界范围内,我国的老年人总数排在前面,老龄化越来越严重,骨质疏松病发生的几率也越来越高。综合各种临床表现,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全身乏力、感情比较脆弱冷淡、腰酸背痛或者关节痛。根据门诊病历显示,脊柱退行或者畸形、疼痛还有骨折是骨质疏松的突出表现,严重的会造成病人四肢及脊柱发生功能性障碍、生活无法自理,还有各种并发症,对老年人的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3、防治与护理措施 (一)饮食保健措施 中老年人在日常饮食过程中应该注意多吃含钙量高且含磷少的食物,比如柑橘、海带、河虾、香菜、虾皮、豆类、牛奶等,同时也要多吃蛋白质及维生素含量高的蔬菜水果,加快骨质合成和及时补充胶元组织。虽然食物中含有大量的钙,但是有很多都不能被人体吸收,主要原因就是缺少维生素D,日常饮食中的植酸或者草酸含量偏高,很容易形成植酸钙或者草酸钙,难以溶解。 (二)药物保健措施 第一,及时补充氟盐。在牙齿和骨骼中,氟是非常重要的组成元素,氟化物能够刺激骨骼成行,它直接对骨细胞发生作用,有利于骨质生成,主要作用是提高骨小梁质量。补充氟盐能够很好的预防中老年人骨质疏松。现在常用的药物是一种咀嚼片,其主要成分是单氟磷酸谷酰胺和钙两种,一日服用三片,连续服用三到六个月左右,疼痛会明显减轻,骨矿盐也会恢复,能够避免发生骨折。 第二,注意补钙。中老年人缺钙可引致骨质疏松症。因此,为预防骨质疏松,绝经前妇女每日需摄入钙1000mg。不仅要在日常饮食多吃含钙高的食物,还要直接补钙。现在常用的钙有盖天力、氯化钙、活性钙、磷酸钙、乳酸钙、降钙素、葡萄糖酸钙及枸橼酸钙等。

骨质疏松症的防治原则

骨质疏松症的防治原则 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将骨质疏松症定义为一种全身性的代谢性骨病,以骨量减少、骨的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脆性增加,容易发生骨折。2001年美国国立卫生院发表的关于骨质疏松预防、诊断和治疗的共识,认为本病的特征是骨强度的损害,骨折的危险性增加。骨强度主要反映骨密度和骨质量的整和。骨质量包含骨结构、骨转换、损伤的积累(如微骨折)、骨矿化和骨材料即胶原及矿盐的特性等。 骨质疏松症是发达国家最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之一,也是发展中国家一个愈来愈突出的问题。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病日益增多。骨质疏松症是老年病中的常见病,1996年起已被列入国家重点攻关课题,如何早期防治本病已开始被医学专业人员和广大群众关注,今后会越来越受重视。 骨质疏松症的防治原则 目前对骨质疏松症的骨小梁变细、变薄,可以使其改善、增粗和变厚,从而增加骨量,增强抗骨折的生物力学强度,但尚不能使已断裂的骨小梁再连接,一旦骨小梁明显纤细而断裂,就难以使其连接复原。因此对本病应及早预防,预防比治疗更为重要和实际。 骨质疏松症防治的最重要目的是防止骨折的发生,如何预防脆性骨折的发生,主要抓两个环节,一是争取获得满意的骨峰值(人体30岁左右骨的形成和分解基本达到了平衡,骨量达到一生中的最高水平,称之为骨峰值),二是预防和减少骨量的丢失。骨峰值决定于遗传因素(70-80%)和环境因素(20-30%),环境因素中已被证实足量钙的摄入和规则的负重锻炼利于建立理想的骨峰值。预防骨量的丢失,主要应及早识别和积极处理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 骨质疏松症的防治应采取一般措施和抗骨质疏松药物两方面的综合防治。 一、一般措施 (一)营养 1.钙:钙是骨骼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体99%的钙存在于骨和牙齿。骨骼的钙量在出生时约25克,成年时1500-2000克左右。成人骨的成分钙盐约2/3,骨基质为1/3。峰值骨量多数报道在20-40岁年龄段,其中90-95%在20岁以前形成,尤其在12-14岁间骨量增速最快。多项研究证实自幼足量钙摄入能获得满意的骨峰值。足量钙的摄入在成年期可维持骨量,绝经后和老年期可减少骨量的丢失,降低骨折发生的危险性。我国营养学会对钙的推荐量为每日800mg。应多进含钙量丰富的食品,牛奶和奶制品中钙含量多,且易被吸收。如果食品中钙量尚不足,可以补充钙剂。 2.蛋白质 蛋白质与氨基酸是骨有机质合成的重要原料,但高蛋白饮食使肾小管对钙的重吸收率降低,尿钙排出增多。蛋白质摄入量增加一倍,可使尿钙排出增加50%。多余蛋白质的摄入将增加负钙平衡(当人体内吸收钙小于排泄钙时,称之为负钙平衡状态。人进入老年期,由于体内组织器官功能减退以及骨钙丢失的加速,吸收的钙不能补偿排泄钙,体内容易处于负钙平衡状态。这时机体为保证生理功能的正常发挥,就要动用骨库的钙来维持体内的钙平衡。虽然每日动用的骨钙是微不足道的,可是缓慢持续地动用骨钙,终究会使骨钙亏空,发生骨质疏松、骨折等病理变化。)而长期蛋白质摄入缺乏,引起骨基质合成不足,新骨

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和治疗试题

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和治疗考试 科室:姓名:分数: 一、填空题:(多选题,每题3分 30分) 1、骨质疏松症最典型的临床表现是()。 A:疼痛、脊柱变形和发生脆性骨折 B:畸形、疼痛、反常活动 C:畸形、疼痛、弹性固定 D:高热、寒战、腹痛 2、骨质疏松症的严重后果为发生(),即在受到轻微创伤时或日常活动中即可发生的骨折。 A:椎体骨折 B:髋部骨折 C:骨质疏松性骨折(脆性骨折) D:腕部骨折 3、骨质疏松可发生于不同性别和任何年龄,但多见于()。 A:男性儿童和老年妇女 B:青年和男性成人 C:儿童及妇女D:绝经后妇女和老年男性 4、治疗骨质疏松症抗吸收类的药物有()。 A.双磷酸盐类 B.地舒单抗 C.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 D.钙离子拮抗剂 E.钙剂 5、下列对激素替代治疗描述正确的是()。 A.雌激素类单独或与孕激素类或替勃龙联合治疗能够增加骨量 B.研究表明结合雌激素可降低任何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 C.雌激素类发挥抗骨折效应的同时也能够增加结肠癌风险 D.雌激素同时也增加乳腺癌、中风、缺血性心脏病和血栓事件风险 E.雌激素或雌激素联合孕激素疗法不适于治疗或预防骨质疏松症。 6、骨质疏松症最主要的诊断指标是()。 A.X光片 B.骨密度测定 C.MRI核磁共振检查 D.血电解质检查 E.CT检查 7、骨质疏松症的饮食疗法主要有()。 A.增加富钙饮食如牛奶及奶酪 B.低盐高蛋白 C.减少富含磷饮料如碳酸饮料 D.每天补充适量的维生素如VitD 、Vit K、及Vit B12 E.经常补充骨头汤 8、我国营养学会制定成人每日钙(元素钙) 摄入推荐量()。 A.600mg B.800mg C.1000mg D.400mg E.1200mg 9、老年人因缺乏日照及摄入和吸收障碍,常有维生素D缺乏,故推荐剂量为()。维生素D用于治疗骨质疏松时,剂量可为()。 A.200-400IU、400-800IU B.200-400IU、800-1200IU C.400-800IU、800-1200IU D.400-800IU、800-1000IU 10、双磷酸盐类的主要作用是。 A.抑制骨转换 B.促进骨形成 C.抑制骨形成 D.抑制骨吸收 E.促进骨吸收 二、判断题(每题3分 30分): 1、骨质疏松症是可防可治的慢性病() 2、富含钙、高蛋白质、低盐的均衡饮食对预防骨质疏松有益()。 3、平均每天至少20分钟日照。充足光照会对维生素D的生成及钙质吸收起到关键作用()。 4、相对不治疗而言,骨质疏松症任何阶段开始治疗都不晚,但早诊断和早治疗会大大受益() 5、老年后积极改善饮食和生活方式,坚持钙和维生素 D 的补充可预防或减轻骨质疏松() 6、高龄、低体重女性尤其需要注意骨质疏松,此外,缺乏运动、缺乏光照对年轻人来讲同样是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 7、喝骨头汤能防止骨质疏松() 8、治疗骨质疏松症就是补钙()

老年人骨质疏松课题

桂林市社区老年人骨质疏松认知状况及影响因素的现况研究 一.课题简介: 骨质疏松症( osteoporosis ,OP) 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 老年人是骨质疏松的高发人群,据统计,全球骨质疏松的患者大约有2亿。研究显示,年龄超过50岁的人群中,50%的女性和20%的男性会出现骨质疏松。我国社会老龄化程度越来越严重,随着时间推移,老年人的比例越来越高,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老年骨质疏松可导致疼痛、骨折、骨骼变形等问题,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髋部骨折作为骨质疏松最严重的后果,甚至可以引起患者死亡。老年人的年龄、体重、饮食、运动以及文化程度等因素都可以影响骨质疏松的发生。目前,暂无桂林地区老年人对骨质疏松的认知状况及影响因素的现况研究。 本研究旨在调查桂林地区老年人对骨质疏松的认知程度,为防治老年人骨质疏松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可行性:考虑到桂林市社区人数较多,社区人群代表性好,而且老年人对于骨质疏松的预防及治疗有着较大的兴趣,医学院的同学做调查及宣传,配合度应该较好。 研究目的: 了解桂林市社区居民骨质疏松的认知程度及影响因素

三.研究内容: 1. 采用现况研究方法,以桂林市七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秀 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叠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募集的老年人为研究对象; 2. 设计调查问卷,调查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生活习惯认知 情况; 3. 设定评分规则,统计流行病学资料,利用逐步logistic 回归分析检验认知状况及影响因素。 四.拟解决方案 1. 研究对象;选择桂林市七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秀峰社区 卫生服务中心、叠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募集的60 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 思维能力正常,愿意配合的老年人; 排除标准: 不能进行有效交流,病情不稳定者。 2. 研究方法: 2.1 样本量确定:暂定1000 人或以上 2.2 调查问卷设计:调查表采用自行设计的统一问卷,包括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 年龄、性别、婚姻、配偶等情况; 生活习惯: 喝

治疗老人骨质疏松常用的药品

治疗老人骨质疏松常用的药品 骨质疏松,常见于老年人,其中以女性尤多。对于骨质疏松,重在预防,平时除了加强锻炼外,还要进行必要的药物治疗,以减少骨质的流失,常见的治疗老年人骨质疏松药物主要有以下5类: 1、维生素D及活性产物: 钙的吸收需要维生素D,二者联合平衡使用,可降低血清副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使骨钙回吸入血的量明显减少,增高骨钙。骨质疏松症者常对维生素D有抗药性,因此用量应加大到每日4000国际单位。 2、双磷酸盐: 双磷酸盐可以减少骨吸收,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能增加全身松骨骨量。目前常用的骨磷,日口服400毫克,3个月为一疗程。若病情较为严重可先用针剂,静脉滴注,可持续输注3-5日,但不宜超过7天,否则会引起低钙血症。 3、钙剂: 增加钙的摄入量,可使负钙平衡转化为正钙平衡,有利于骨重建,且正钙平衡骨量增加,可减少骨折的发生。老年人每日膳食中钙供给量至少应达到800毫克,但老年人肠道吸收功能一般比较差,饮食摄入量大多不足,因而最好额外补充钙质,且年龄越大,补充的钙质应越多,对65岁以上的老年人,每日补充钙应在1500-2500毫克。对于女性而言,补钙显得尤为重要,从出生发育停止到35岁这个阶段,一般每天应摄入钙800-1000毫克,绝经期前后的女性每日钙摄入量不能

低于1000毫克,如果不服用雌激素,每日钙摄入量应增加到1500毫克,要保证足够的钙量,单靠饮食摄入显然是不行的,还得额外补充。但肾结石病人或尿钙高、有发生肾结石危险的病人补钙应慎重。 4、性激素: 人体内的性激素能促进骨骼中蛋白质的合成,刺激骨细胞的生长,维护骨骼的强壮与坚固。可适当补充一些性激素,有利于防治骨质疏松。男性可补充长效睾丸酮制剂,可增强骨细胞活性,抑制骨吸收,使骨矿物质密度增高。女性尤其是绝经后的女性应补充一些雌激素,因为雌激素可降低骨组织对副甲状腺的敏感性,刺激骨细胞产生骨基质,抑制骨吸收,纠正负钙平衡,同时还可使尿钙及尿羟脯氨酸减少,达到防止骨钙回吸入血的效果。但使用性激素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剂的用量、疗程的长短及停药都要依据具体情形而定,并且还有密切注意用后的反应,尤其是有无肝脏损害及子宫内膜增殖以及功能性出血的情况。老年动脉硬化者用药应谨慎。 5、降钙素: 降钙素具有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减少破骨细胞数目、降低骨转换的作用。此外,降钙素还有止痛作用。但它应与钙制剂联合使用,以克服降钙素过度降低血钙而加重骨回收。使用过程中偶尔会发生恶心、呕吐等副作用。其有效时间较短,一般在12-16个月,长时间使用会出现抗药性。

老年人骨质疏松的防治

老年人骨质疏松的防治 骨质疏松,简单地说就是单位体积内的骨量明显减少了,骨的微小结构遭破坏,从而增加了骨的脆性。骨质疏松是一种与老化有关的过程,一方面随着年龄增长,造骨功能减退,越是高龄,骨流失得越多,越会出现骨质疏松症,这也是与老年人的生理代谢发生了许多变化有关。 一.骨质疏松的症状: 1.骨痛骨痛是骨质疏松症的最常见、最主要的症状。其主要原因有3点:①骨转换过快,骨吸收增加导致骨小梁的吸收,断裂,骨皮质变薄,穿孔,从而引起全身疼痛;②在应力作用下,由于骨强度明显下降导致椎体楔形变或鱼尾样变形而引起疼痛;③由于骨骼变形,导致附着在骨骼上的肌肉张力出现变化。肌肉易于疲劳,出现痉挛,从而产生肌膜性疼痛。疼痛最常见的部位是腰背部、肋部及髂部,胸背部严重畸形时,全身各处均有疼痛。 2.身长缩短,驼背由松质骨和皮质骨组成的骨骼中,松质骨更易发生骨质疏松性改变。椎体主要由松质骨组成,而且支持整个身体,容易产生身高变矮等症状。椎体平均高度约2cm,骨质疏松时骨小梁破坏,数量减少,强度变弱。易于导致椎体变形。在严重骨质疏松时,整个脊柱可缩短约10~15cm。研究发现,妇女在60岁以后,男性在65岁以后逐渐出现身高缩短。女性在65岁时约缩短4cm,75岁时缩短约9cm。椎体压缩,但后结构如棘突、椎板、椎弓根并未压缩,从而造成整个脊椎前屈和后突驼背畸形,驼背越重,腰背痛的症状也明显。由于受力的原因,有些患者还伴有侧凸畸形。 3.骨折有研究证实,骨密度每减低0.1g/cm2(或低于峰骨量2SD)骨折危险性就增大1.5~2.5倍。发生时间多在绝经后5~8年,骨折的主要症状为疼痛。轻者常无明显感觉、重者压缩性骨折立即疼痛,约持续3~4周后逐渐缓解,以后遗留驼背、身高下降等。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首先发生在松质骨区域,导致骨小梁吸收,断裂,数量下降,同时在皮质骨区域出现穿孔,皮质变薄,从而造成骨质疏松性骨折易于出现在富含松质骨的胸腰椎、髋部、桡骨远端以及长管状骨的干骺端。常见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股骨颈及转子间骨折、Colles骨折、肱骨颈、肱骨髁上骨折、踝部骨折、胫骨平台骨折、股骨髁上骨折等。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的特点:在扭转身体、持物、开窗、室内日常活动、跌倒等轻微外力作用下即可发生。 4.呼吸系统障碍骨质疏松所造成的呼吸系统障碍,主要是由于脊柱畸形和胸廓畸形所造成的。虽然患者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及发绀等症状较少见,肺功能测定可发现肺活量和最大换气量减少。 二、老年人骨质疏松防治: 人到老年,骨骼的保健是个重要课题。老人骨质疏松,预防重于治疗,重点要防止骨质进一步快速流失,要保护好脆弱的骨质。而维护一副质量完好的骨骼,就要从日常的生活习惯做起。

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

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 1.骨质疏松的基础治疗 1.1锻炼 运动能延缓骨质疏松的发生。有强有力的证据表明,“冲击练习”的孩子们,如跳跃可以导致更高峰值骨量出现在成年;对中老年人的影响为练习有利于增加或预防与年龄有关的骨质流失。 跌倒的频率和严重性可以通过保持肌肉强度,肌肉质量,柔韧性,流动性,平衡性和便于移动的练习来降低。对于患有骨质疏松症的人,可通过负重有氧运动和渐进性训练来提高骨密度。 1.2补钙 适量的钙对预防骨折是至关重要的。推荐的膳食中钙的摄入量是根据年龄和性别差异每天1000到1300毫克不等。大多数人都没有达到推荐的钙摄入量,所以有时需要额外每天补充500到600毫克的钙。补充钙,特别是当结合维生素D时,可以减少在饮食中钙缺乏的人,如年老体弱者的骨丢失和骨折率。补钙也被认为是最优化的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但也一些有关于补钙安全性的争论尚未解决。一项欧洲研究显示,服用钙补充剂的人心肌梗死率增加。目前关于该问题也在进一步研究之中。 1.3维生素D 在体内发挥作用的主要是25-羟基维生素D,其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骨折的发生率。建议70岁以下的人,每天至少600 IU;超过70岁的人,每天至少800 IU;那些阳光照射不足或严重缺乏的人群,每天可能需要补充1000-2000 IU。在服用维生素D补充剂时,应鼓励每天摄入1000-1300毫克的钙(理想的膳食钙量)。 2.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药物 2.1口服双膦酸盐类药物 双膦酸盐通过阻断破骨细胞的活化,从而抑制骨吸收,能减缓骨

质流失,提高骨密度,降低骨折发生率。大多数双磷酸盐类药物都具有相似程度的疗效。口服药物中阿仑膦酸钠和利塞膦酸钠是首选,因为其具有成本低且每周一次给药,用药方便等优点。还有一些其他的在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中不常使用的口服磷酸盐类药物。口服双磷酸盐受其在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影响的限制,所以肾小球滤过率(eGFR)低于35毫升/分钟/ 1.73M2则不能服用。此外,它也能引起显著的上消化道不良反应,因此吞咽困难,贲门失弛缓症患者也禁止服用。 2.2狄诺塞麦 狄诺塞麦是一种单克隆抗体,能可逆地抑制骨吸收减少破骨细胞的形成和分化,加速破骨细胞凋亡。它增加了腰椎和髋部的骨密度,并减少了椎体、非脊椎和髋部骨折。与二膦酸盐对比,狄诺塞麦可以在患有慢性肾脏疾病的人群中使用,但服用此药容易患低钙血症,因此钙和维生素D的水平基线评估应在开始服用此药前进行。 2.3雷洛昔芬 雷洛昔芬是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能减少绝经后妇女骨丢失。尽管它降低了椎体骨折的风险,但它并没有减少非脊椎骨折的发生。雷洛昔芬是双磷酸盐或狄诺塞麦的一种替代药物,特别适合治疗年轻的绝经后妇女脊柱骨质疏松症。此外,雷洛昔芬能降低乳腺癌的患病风险,所以它适用于具有乳腺癌高危因素的女性患者。但也有研究表明,它可以增加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所以患者服药期间应给予重视。 2.4锶盐 雷尼酸锶能减少骨吸收,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2008 Cochrane 系统评价的三项随机对照试验报告显示锶盐用于骨质疏松治疗后,椎体骨折发生率降低了37%,非椎体骨折在三年内减少了14%,但是,在治疗中监测骨密度比较困难。 最近有研究对此药的安全问题提出质疑,指出此药有增加心肌梗死的风险。这也使得有缺血性心脏病,静脉血栓、外周血管或脑血管疾病病史的患者禁用锶盐。锶在一些国家的使用量已减少,但它仍是

骨质疏松防治指南DOC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世界卫生组织,WHO)。2001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lH)提出骨质疏松症是以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性增加为特征的骨髂系统疾病,骨强度反映了骨骼的两个主要方面,即骨矿密度和骨质量。该病可发生于不同性别和任何年龄,但多见于绝经后妇女和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二大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又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I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II型)和特发性骨质疏松(包括青少年型)三种。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一般发生在妇女绝经后5~10年内;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一般指老人70岁后发生的骨质疏松:而特发性骨质疏松主要发生在青少年,病因尚不明。 骨质疏松症是一个具有明确的病理生理、社会心理和经济后果的健康问题。骨质疏松症的严重后果是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脆性骨折),这是由于骨强度下降,在受到轻微创伤或日常活动中即可发生的骨折。骨质疏松性骨折大大增加了老年人的病残率和死亡率。 一、危险因素 1.不可控制因素:人种(白种人和黄种人患骨质疏松症的危险高于黑人)、老龄、女性绝经、母系家族史。 2.可控制因素:低体重、性激素低下、吸烟、过度饮酒、咖啡及碳酸饮料等、体力活动缺乏、饮食中钙和(或)维生素D缺乏(光照少或摄入少)、有影响骨代谢的疾病和应用影响骨代谢药物(见继发性骨质疏松部分)。 二、临床表现 疼痛、脊柱变形和发生脆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典型的临床表现。但许多骨质疏松症患者早期常无明显的自觉症状,往往在骨折发生后经X线或骨密度检查时才发现已有骨质疏松改变。 1.疼痛:患者可有腰背酸痛或周身酸痛,负荷增加时疼痛加重或活动受限,严重时翻身、起坐及行走有困难。 2.脊柱变形:骨质疏松严重者可有身高缩短和驼背。椎体压缩性骨折会导致胸廓畸形,腹部受压,影响心肺功能等。

中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的健康干预

中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的健康干预 发表时间:2011-11-08T14:40:13.08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25期供稿作者:张力 [导读] 中老年女性性激素分泌减少是导致骨质疏松的重要原因之一。 张力(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西九江 332000) 【中图分类号】R 【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672-5085(2011)25-0143-03 【关键词】骨质疏松中老年女性健康干预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中老年女性的常见病、多发病,是一种以全身性骨量减少及骨的微结构退化为特征,导致骨脆性增加,骨强度减低,在无创伤、轻度和中度创伤情况下,骨折危险度增加的疾病。骨质疏松症多发于50岁以上的人群,其中50岁以上女性为30%~40%,60岁以上女性为60%~70%,70岁以上女性达80%~90%,80岁以上女性达85%~100%[1]。我国目前约有骨质疏松症患者6000~8000万[2]。随着预期寿命的延长和人口结构的改变,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骨质疏松质最大危害是容易发生骨折,特别是髋部骨折,可致残、致死,耗资巨大,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严重威胁着中老年女性的生活质量。迄今为止,骨质疏松症仍缺乏有效的治疗,因此正确认识、早期预防显得尤为重要。 1 中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 1.1 内分泌因素 1.1.1 性激素缺乏 中老年女性性激素分泌减少是导致骨质疏松的重要原因之一。女性绝经后卵巢萎缩,导致体内雌激素水平显著下降,其骨矿物质出现加速丢失现象。有资料表明[3],在女性绝经后的3~7年内骨质将出现加速丢失,尤其是含松质骨成分较多的椎骨,其骨量的年丢失率高达6%~8%,以后骨质丢失的速度将减慢,以每年2.2%~3.0%的速度下降。绝经后20年,总骨量丢失可达20%~30%。雌激素缺乏导致骨质丢失的原因,目前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4]:①甲状腺C细胞对钙离子的敏感性下降,从而减少降钙素的分泌;②肾脏中1α-羟化酶活性降低,1.25-(OH)2D3合成发生障碍,从而使肠钙的吸收减少;③骨对甲状旁腺激素的敏感性增加,骨吸收作用加强;④在成骨细胞上有雌激素受体,雌激素可直接作用于成骨细胞,促进骨形成。 1.1.2 降钙素(CT)分泌减少 降钙素由甲状腺C细胞分泌,可降低骨转换,抑制骨吸收,促进骨形成。大量动物实验及体外实验均显示,降钙素可预防或延缓骨丢失,增加骨的生物学力度,并可能加速实验诱导的骨折愈合[5]。老年人甲状腺C细胞功能衰退,CT分泌减少,骨形成下降。 1.1.3 甲状旁腺激素(PTH)分泌增高 PTH对骨代谢的调节作用表现为,小剂量可刺激成骨细胞形成新骨;大剂量可增强破骨细胞的活性,促进骨吸收。随着增龄,血清PTH的水平逐渐上升,导致骨钙流失增加。另外,老年人肾功能减退,肌酐清除率降低,血磷升高,继发PTH分泌过度。 1.1.4 1.25-(OH)2D3生成减少 1.25-(OH)2D3能促进钙的吸收和利用。老年人肾功能减退以及性激素减少,肾脏1α-羟化酶活性下降,使血中1.25-(OH)2D3生成减少,影响了肠粘膜细胞产生钙结合蛋白,导致肠钙吸收下降,反馈性又使PTH分泌上升。其他如糖皮质激素、甲状腺素、促乳素和生长激素的水平状况也是骨质疏松症发生的危险因素。 1.2 营养因素 营养状况及矿物质的摄取对骨量的积累和维持有重要的影响。老年人由于牙齿脱落及消化功能降低,胃纳欠佳,进食少,多有营养缺乏,致使蛋白质、钙、维生素及微量元素摄入不足,呈现“负钙平衡”和低蛋白饮食。蛋白质、氨基酸是提供骨骼有机质合成的重要原料,如摄入不足会影响骨基质合成材料氨基酸的供给,导致新骨生成落后。钙是人体中最重要的元素,99%的钙存在于骨骼及牙齿中。因此,钙缺乏必然影响骨的形成。充足的证据表明小肠钙吸收能力随年龄增长而降低[6]。维生素D摄入不足,造成活性维生素D生成减少,使血钙水平降低。维生素C是合成骨基质羟脯氨酸的原料,如缺乏可使骨基质合成减少。维生素K缺乏可影响骨钙素的羧化,未羧化的骨钙素升高,可加速骨量丢失。另外,微量元素氟、镁、铜、锌、锰等的长期缺乏均与骨质疏松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 1.3 运动缺乏 何成奇等[7]研究认为:(1)运动可通过力学作用调节骨代谢;(2)运动可通过神经、内分泌调节影响体内钙平衡;(3)运动有助于人的精神状态和食欲改善,增加营养物质的摄入;(4)进行户外运动,接受日照可促进胆固醇转变为维生素D,使钙吸收增加;(5)运动能增加肌力,改善平衡能力及协调性,提高神经肌肉系统对抗创伤、保护骨骼的能力。老年人户外活动和接触阳光的频率及时间减少,皮肤合成维生素D的能力随年龄增加而下降。 1.4 不良的生活方式 吸烟、饮酒是引发骨质疏松的一个危险因素。若每天吸20支烟,25~30年后骨量就会下降8%~10%[8]。过度饮酒均会导致骨质疏松。在各类酒中,啤酒致骨质疏松的作用最明显,葡萄酒作用不明显[8],酒精引起骨质疏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与抑制成骨细胞功能,影响性激素分泌,干扰维生素D代谢及甲状旁腺激素分泌等有关[9]。咖啡对骨量的影响与钙摄取量呈依赖关系,每日钙摄取量800mg以下,而咖啡摄取量450mg以上者骨量减少速度快,如钙摄取充分,则不受咖啡影响[10]。大量喝茶或喝浓茶,会使尿钙排泄增加,还可引起消化道中的钙、蛋白质和其他营养成分难以吸收,如长期饮用会影响骨代谢。高盐饮食也是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食盐摄入量增加,可促进尿钙排泄,导致骨丢失[11]。 2 中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的健康干预措施 目前尚无有效和安全的方法使已经疏松的骨骼恢复为高质量的骨骼,因此,骨质疏松的预防比治疗更重要,通过预防可延缓骨质疏松症的发生,这样才能更有效地降低患者发生骨折的危险性。 2.1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绝大多数吸烟者从青少年开始,那时正是骨量获得的关键时期,吸烟可能影响最佳骨峰值的获得,增加了老年后的骨质疏松症和骨折的发生率。饮酒与骨质疏松症的关系复杂,不同的饮酒量及不同类别的酒对骨质疏松症的影响各不相同。为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应养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