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茶多酚的功效特性及其在军用食品中的开发应用

茶多酚的功效特性及其在军用食品中的开发应用

茶多酚的功效特性及其在军用食品中的开发应用
茶多酚的功效特性及其在军用食品中的开发应用

茶多酚的功效特性及其在军用食品中的开发应用*

裴晨琛,程 鹏

(军事经济学院襄樊分院食品烹饪教研室,湖北襄樊 441118)

摘 要:茶多酚具有抑菌、抗病毒、免疫调节、抗氧化等诸多功能,可在军用食品中开发保健食品、抗氧化剂、防腐剂、食用色素及稳定剂等,应用前景广阔。

关键词:茶多酚;军用食品

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属于类黄酮(flavonoids)化合物,为与其他植物中的酚类物质相区别,称茶多酚(tea polyphenol,TP)。茶多酚又名茶单宁、茶鞣质,是一类多羟基酚类化合物的总称,含量约占茶叶干物质总量的20%—30%,主要包括儿茶素类(catechin)、黄烷酮类(havallones)、酚酸类(phenolic adds)和花色苷及其件元(glycosids and their aglycons of plant pigments),其中具有保健功能的主要是儿茶素类和黄酮类物质[1]。儿茶素类化合物为TP 的主体成分,约占TP总量的65%—80%,主要有表没食子儿茶素(epogalloeatechin,EGC)、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catechingallate,EGC)、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3-gallate,ECGC)和表儿茶素(epicatechin,EC)等数种组成[1]。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茶叶生产国之一,茶叶资源丰富。近年来,随着食品工业的不断发展,茶多酚在食品方面的研究日益增多,在军用食品中的开发应用正在不断的深化和发展。

1 茶多酚的保健功能

1.1 抑菌

大量研究表明,茶多酚对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金黄色链球菌、痢疾杆菌等病原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实验证明,茶多酚对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效果好于对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的效果,并且随着浓度的增加,所表现出来的效果也是增加的[2]。此外,茶多酚对口腔内的主要致龋菌-链球菌突变株、边缘链球菌、血链球菌等也有抑制效果。茶多酚还能杀灭肉毒杆菌及其孢子,抑制细菌外毒素的活性,对引起腹泻、呼吸道和皮肤感染的

各种病原菌也有抑制作用[3]。1.2 抗病毒

茶多酚能够抑制病毒生活周期的各个阶段或干扰病毒生长周期的少数程序,从而阻断病毒核酸的复制,抑制病毒蛋白的表达,起到抗病毒的作用,对流感病毒、艾滋病病毒、乙肝病毒、腺病毒和人类疱疹病毒(EB 病毒,Epstein-Barr Virus)具有抑制作用[4]。1.3 免疫调节

茶多酚的免疫调节作用主要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来实现:抗脂质过氧化,保护细胞膜功能,提高免疫细胞活力;诱生多种细胞因子,促进干扰素、白细胞介素等的合成;激活巨噬细胞、NK细胞和T、B淋巴细胞,提高机体免疫球蛋白的水平等[1]。实验证明,TP是一种天然高效的自由基清除剂,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和清除自由基的功能,能抑制体内的脂质过氧化,维持免疫细胞膜的流动性和完整性,协助维持免疫功能所必需的膜受体,减少过氧化物对免疫功能的抑制[5]。1.4 抗氧化

茶多酚的抗氧化作用是由于儿茶素B环和C环上的酚羟基具有提供质子的活性,有相当强的还原能力。当动植物油脂中不饱和脂肪酸在自动氧化过程中产生氧化物游离基时,羟基上的供氧体能捕获之,使连锁反应中断或延缓,从而防止了油脂的酸败变质,达到油脂抗氧化的目的[6]。1.5 抗突变、抗癌

茶多酚有较明显的抗突变和抗癌的作用,能够抑制由一些物理因素或化学致癌物诱发的恶性肿瘤,例如皮肤癌、肺癌等。研究表明,ECGC等儿茶素是一类抑制新生血管的天然物质,对许多种类的癌细胞增殖生长

基金项目:“十一五”总后军事科研课题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08312043)。

作者简介:裴晨琛(1980— ),女,湖北襄樊人,硕士,讲师,从事军用食品科学与工程研究。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1,17(1):28-30Food and Nutrition in China

都具有抑制作用,可诱导多种肿瘤细胞的凋亡,包括肺癌、胃癌、结肠癌、上皮癌、白血病和前列腺癌等细胞[7]。ECGC等诱导细胞凋亡发生的原因可能是通过调节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来实现,如抑制细胞内bel-2和bax 等凋亡抑制蛋白的表达。茶多酚也可抑制许多化学物,如亚硝胺、苯并芘、亚硝酸盐、二甲肼、黄曲霉毒素等致癌物的诱发作用,阻止正常细胞转变为癌细胞[7]。1.6 降脂

现代研究认为,茶多酚降脂减肥的功效,可能更得益于茶多酚(主要是儿茶素)与咖啡碱的共同作用。茶多酚能抑制生物机体对糖类的吸收,从而阻止糖转化为脂肪,而咖啡碱则能促进脂肪的分解[8]。

2 茶多酚在军用食品中的开发应用

随着植物中有效活性成分研究的不断深化,茶多酚的生物学活性研究也取得了一定进展,这为茶多酚在军用食品中应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1 保健食品

由于茶多酚的保健功能显著,具有生理调节作用,符合军用食品营养性、功能性的原则,因此在军用食品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儿茶素具有活泼的酚羟基,在外界条件下极易发生氧化、聚合或缩合等反应,失去抗氧化活性及其他生物学功能,限制了儿茶素的贮藏和利用。儿茶素水溶性较强、脂溶性差的特性导致其生物利用度低,微胶囊技术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可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微胶囊茶多酚,将乳化剂A (聚乙二醇)与乳化剂B按8:2混合溶解,用乙醇溶解的茶多酚缓慢加入该溶液中,充分混合乳化后进行喷雾干燥,得到胶囊产品[9]。

2.2 无毒防腐剂

茶多酚作为一种高效、无毒的天然食品添加剂符合食品防腐剂的要求,不仅有较好的防腐抑菌效果,而且能降低加工成本,改善食品的风味、外观和营养价值。在恒温36℃条件下,添加茶多酚的鲜牛奶比对照样品中的细菌数成百倍的减少,有效地延缓鲜牛奶的腐败[10]。此外,以TP与壳聚糖配合组成的抑菌剂能使真空包装的冷却牛肉贮藏18d时,菌落总数仍保持在较低水平[11]。用0.6%的茶多酚溶液浸泡鲜鱼肉,贮存期可长达2个月;添加一定量的茶多酚在火腿肠中,不仅有效防止其中脂肪的氧化酸败还可使产品亚硝酸钠的相对残留量降低至57.54%;在西式火腿的生产过程中,0.1%茶多酚与0.1%壳聚糖联合使用,可以较好地抑制火腿中的杂菌,添加0.1%茶多酚的腊肉中,不仅能延缓肉片酸败、延长贮藏期,同时还能提高肉品品质。0.05%的TP 添加量抗氧化效果最佳,过氧化值明显低于未添加TP 的香肠[12]。

2.3 天然抗氧化剂

抗氧化剂对于含油脂食品的风味及营养保持具有重要作用。油脂的自动氧化不仅会造成油脂本身的变质,而且食用后会造成人体自由基水平升高,诱发各类疾病。现阶段食品工业中主要使用的抗氧化剂是合成类抗氧化剂。合成的食品添加剂虽然有许多优点,但是由于它们是人工合成的物质,所以会有不同程度的毒性。例如,BHA(丁基羟基茴香醚)和BHT(二丁基羟基甲苯)有抑制人呼吸酶的作用,摄入量过多会引发癌症和畸形。天然抗氧化剂是利用动物、植物或微生物的代谢产物等为原料,经提取而获得的天然物质,具有安全性高、抗氧化能力强、无副作用等优点。茶多酚正是一种从茶叶中提取的天然多酚类物质,具有良好的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它能有效抑制油脂的氧化,防止食用油酸败。在方便面、糕点、压缩干粮等油基食品的加工过程中加入茶多酚可使氧化酸败现象延缓,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例如茶多酚可延长油炸土豆片的保质期1—2倍,较好地防止油炸土豆片变味[13]。火腿、腌肉制品在保存期间常因脂肪的自动氧化而颜色变黄,影响食品的接受度,甚至出现哈喇味,用茶多酚的酒精溶液喷涂火腿、腌肉制品的表面,可大大延长产品的保质期[12]。

2.4 食用色素及食用色素稳定剂

茶多酚是一种毒性很低、无副作用、安全性很好的天然添加剂,符合食品添加剂的卫生和安全性评价的要求。另外,茶多酚中农药残留量甚微,砷和铅等重金属含量较低,咖啡碱含量极低,无细菌污染,卫生指标均符合食品添加剂的卫生标准。茶多酚由于其氧化物具有鲜艳的颜色而且无毒,可作为食用色素应用于军用食品中。同时,对稳定食品色素有一定的功效。

日本太阳化学新产品开发部的研究表明,以茶多酚为主要成分配制的抗氧化剂,其浓度为60mg/kg时能防止类胡萝卜素因氧化而褪色,用于红鱿和其他赤身鱼类能很好保持其鲜红色,比用传统的抗坏血酸钠效果好;用茶多酚做过切片火腿的保色实验,火腿去皮后,颜色很快由鲜红色变为暗褐色,这是由于火腿的呈色物质血红色素中的铁元素被氧化所致,当铁元素氧化为三价时,肌肉变为暗褐色。用茶多酚处理过的切片火腿,肌肉层成玫瑰红色,肥膘层为乳白色,整片火腿色泽诱人,而对照组肌肉变为暗褐色,肥膘层发黄[12]。茶多酚作为食用色素和食品色素稳定剂可解决军用食品因长期存放导致的颜色改变,提高军用食品的连食性和可接受

29

裴晨琛等:茶多酚的功效特性及在军用食品中的开发应用第1期

性。

2.5 食品保鲜剂

茶多酚有很强的抗菌、抑菌性能,还具有对α-淀粉酶、蔗糖酶良好的抑制能力,可减缓采摘后水果、蔬菜的生化活动,推迟其成熟。在新鲜蔬菜、水果表面喷洒低浓度的茶多酚溶液,可抑制细菌繁殖,保持蔬菜、水果原来的颜色,达到保鲜和防腐的目的。同时,由于茶多酚分子中含有多个酚羟基,具有供氢活性,可将分子中的氢直接提供给果实中的VC,使之保持还原态,减少VC损失,有利于边远、艰苦地区部队冬季蔬菜、水果的贮藏保鲜。

3 茶多酚的应用前景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茶叶生产国之一,每年约产65万t,其中约有13万t茶片、茶末,可提取大量的食品级茶多酚。另外,茶树尚有大量修剪叶、粗老叶,如果利用起来,其量远超过茶叶、茶末,因此开发茶多酚有充足的资源保证。相信随着茶多酚在食品行业的应用日趋成熟,茶多酚的开发和应用前景会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耿文学,董华进. 茶多酚免疫调节及抗肿瘤的研究进展. 实用癌症杂志,2009,24:315.

[2]曾亮,黄建安,等.儿茶素的抑菌效果及机理研究. 食品工业科技,2009,30:89-92.

[3]刘颖.茶多酚的抑菌活性及其应用前景. 科技资讯,

2008,16:3-5.

[4]许君,高振兴,等.绿茶提取物及其抗病毒研究进展.中国农学通报,2009,25(16):79-82.

[5]Colditz G,Roy M,Wishe Hi,et al.Polyphenols and cancer prevention.Promising results indicate further trials required. JAMA,1999,276(24):1984.

[6]桑红源,王蕾.茶多酚的开发与利用. 科技信息,2007,24:44-45.

[7]Okale S,Suganuma M,Hayashi M,et al.Mechanisms of growth irrihibition of human lung cancer cell line PC-9 by tea polyphenols. Jpn J.Cancer Res.1997,88:638.[8]Nakai M,Fukui Y,Asami S,et al.Inhibitory effects of Oolong tea polyphenols on pancreaticlipase invitro. J Agric Food Chem,2005,53(11):4593-4598.

[9]张可达,徐冬梅,王平.微胶囊化方法. 功能高分子学报,2001,14(4):474-480.

[10]林吟玲.儿茶素对鲜牛奶的防腐测定. 华章,2008,10:192-193.

[11]黄红兵,周光宏,徐幸莲,等.天然防腐剂在冷却牛肉保鲜中的应用. 食品与发酵工业,2004,8:107-112.[12]肖雷,姚菁华,朱红菊,等.茶多酚防腐机理及其在肉制品加工中应用. 食品研究与开发,2009,

30(6):160-162 .

[13]陈玉香.茶多酚对豆油及猪油的抗氧化作用. 食品科学,2001,22(11):27.

Functions of Tea Polyphenol and Its Applications in Military Food

PEI Chen-chen,CHENG Peng

( Xiangfan College of Military Economic Academy, Xiangfan 441118, China)

Abstract:Tea polyphenol has many functions such as bacteriostasic activity, anti-viral effect, immunoregulative effect and oxidation resistance.Its applications in military food were introduced, including health food, antioxidant, antiseptic, edible pigment and color stability.

Keywords:tea polyphenol; military food

30中国食物与营养第17卷

茶多酚的研究综述

茶多酚的研究综述 摘要: 本文主要综述了国内外对茶多酚的研究进展情况,介绍了茶多酚的组成、特性及其在生物学领域的应用, 为茶叶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茶多酚,生物学功能。 一、前言 茶多酚是从绿茶中提取出来的最主要的对人体最有益成分,是一类存在于茶树中的多羟基酚类化合物的混合物,俗名茶单宁、茶鞣质。其主要组分为儿茶素类(黄烷醇类)、黄酮及黄酮醇类、花色素类和酚酸及缩酚酸类多化合物的复合体。茶多酚的主要成分是儿茶素类,占其总量的80%左右。茶叶中的儿茶素类主要为儿茶素(catechin,C)、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catechin gallate,ECG)、表没食子儿茶素(epigallocatechin,EGC)和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等[1]。近年来经科学研究和临床验证,表明茶多酚具有广泛的生物学功能,主要集中在消除自由基、抗氧化、免疫调节、降血脂、酶活性、杀菌抗病毒、脂类代谢、抗癌作用、等方面,本文主要综述近年来有关茶多酚的生物学研究进展。 二、茶多酚的生物学功能 1、消除自由基 人在生命代谢过程中会产生有害自由基,自由基极强的氧化能力会氧化不饱和脂肪酸形成LPO(过氧化脂质),累积的LPO会削弱生物膜的正常功能,影响活性物质的正常代谢,诱发肝炎、癌症、衰老、心血管等疾病。而TP因多酚羟基极易被氧化为醌类而产生H+,故有强抗氧化能力。清除自由基和抗氧化作用是TP 最重要的生物活性,是其抑癌抗癌药理作用的基础[2]。TP自身生成稳定的自由基中间体,抑制原来的自由基链锁反应,从而保护细胞成分不受损伤,与其他抗氧化剂相比,TP清除氧自由基具有高效性.与自由基清除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相比,1 mg TP清除O2?的效能相当于9 μg Cu,ZnSOD;与强抗氧化剂VitC,VitE相比,其清除O2?,?OH效能要高几倍甚至几十倍以上[3]。

茶多酚有何药用价值

茶多酚有何药用价值 茶自问世以来,不仅药用广泛,而且还是养生、美容、减肥之佳品。 我国养生保健的传统,源于古代人对食疗养生的重视。古人认为养生要顺应自然,治病要防于未然,其中,饮食是很重要的方面,食疗食养的思想在我国饮食文化中一以贯之。而喝茶也不失为食疗的一种。茶叶不但可以解渴,而且还能有很多养生功效。 古人就已经很认同茶叶的养生功效了,茶叶和药物原本同是大自然的一部分,都有其自身各种不同的性味特点,只不过因其品种不同,对人体的作用也不同。有的可以养颜、有的可以减肥,有的还可预防一系列疾病。而茶叶的功效大部分都来自茶中所含的茶多酚。本章给大家介绍一下茶多酚的药用价值。 清除活性氧自由基,阻断脂质过氧化过程,提高人体内酶的活性,从而起到抗突变、抗癌症的功效: 诸多的医学实验已经证明,茶多酚有极强的清除有害自由基,阻止脂质过氧化的作用;诱导人体内代谢酶的活性的增高,促进致癌物的解毒;抑制和阻断人体内源性亚硝化反应,防止癌变和基因突变。抑制致癌物与细胞DNA的共价结合,防止DNA单链断裂;提高肌体的细胞免疫功能。 研究表明,每人每天摄入160mg茶多酚即对人体内亚硝化过程产生明显的抑制和阻断作用,摄入480mg的茶多酚抑制作用达到最高。 防治高脂血症引起的疾病: 增强微血管强韧性、降血脂,预防肝脏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茶多酚对血清胆固醇的效应主要表现为通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含量来清除动脉血管壁上胆固醇的蓄积,同时抑制细胞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摄取,从而实现降低血脂,预防和缓解动脉粥样硬化目的。 降血压: 人体肾脏的功能之一是分泌有使血压增高的“血管紧张素Ⅱ”和使血压降低的“舒缓激肽”,以保持血压平衡。当促进这两类物质转换的酶活性过强时,血管紧张素Ⅱ增加,血压就上升。茶多酚具有较强的抑制转换酶活性的作用,因而可以起到降低或保持血压稳定的作用。 降血糖: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不足和血糖过多而引起的糖脂肪和蛋白质等的代谢紊乱。茶多酚对人体的糖代谢障碍具有调节作用,降低血糖水平,从而有效的预防和治疗糖尿病。 防止脑中风: 脑中风的原因之一是由于人体内生成过氧化脂质,从而使血管壁失去了弹性有关,茶多酚有遏制过氧化脂质产生的作用,保持血管壁的弹性,使血管壁松弛消除血管痉挛,增加血管的有效直径,通过血管舒张使血压下降,从而有效地防止脑中风。 抗血栓: 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增高可引起红细胞的聚集,血液粘稠度增高,从而促进血栓的形成。另外,细胞膜脂质中磷脂与胆固醇的增多会降低红细胞的变形能力,严重影响微循环的灌注,增加血液粘度,使毛细血管内血流淤滞,加剧红细胞聚集及血栓形成。 茶多酚对红细胞变形能力具有保护和修复作用,且易与凝血酶形成复合物,阻止纤维蛋白原变成纤维蛋白。另外,茶多酚能有效的抑制血浆及肝脏中胆固醇含量的上升,促进脂类及胆汁酸排出体外,从而有效的防止血栓的形成。现有的降脂抗栓药物多有一定的毒副作用而不易长期服用。茶多酚是茶叶中具有降脂抗栓作用的天然化学成分,加上其自身所具有的抗氧化特性,使其成为一种新型的功能性保健食品。

茶多酚的提取

茶多酚的提取、精制工艺及产品中茶多酚的定量分析 【实验目的】 1、了解茶多酚的性质及用途; 2、了解植物天然产物常规提取和精制的方法; 3、掌握茶多酚提取与精制的原理和方法; 4、掌握茶多酚的分析检测方法。 【实验材料和仪器】 1、仪器 电动搅拌器离心机酸度计真空干燥箱抽滤瓶真空蒸发浓缩装置水环式真空泵电子天平水浴锅紫外分光光度计电热恒温干燥箱 分液漏斗微量吸管器 2、试剂 氯化钠碳酸氢钠柠檬酸硫酸铝盐酸亚硫酸氢钠乙酸乙酯 维生素C 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钾硫酸亚铁酒石酸钾钠硫酸 没食子酸丙酯 Ⅰ、工艺过程及操作方法 【实验原理】 茶多酚是茶叶中30 多种多酚类物质的总称,是一类富含于茶叶中、主要由 表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及没食子酸酯类等组成的多羟基化合物,含量约占茶叶干物质总量的20%~30%。茶多酚分子中带有多个活性羟基(-OH),可终止人体中自由基链式反应,清除超氧离子,类似SOD 之功效。茶多酚对超氧阴离子与过氧化氢自由基的清除率达98%以上,呈显著的量效关系,其效果优于维生素E和维生素C。茶多酚还有抑菌、杀菌作用,能有效降低大肠对胆固醇的吸收,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是艾滋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逆转录酶的强抑制物,有增强机体免疫能力,并具抗肿瘤、抗辐射、抗氧化、防衰老机理。茶多酚安全、无毒,是食品、饮料、药品及化妆品的天然添加成分。目前茶多酚已在医药、饮料、食品、保健等行业中广泛应用。 由于茶多酚易溶于热水,因此本实验首先用热水在一定温度下将茶多酚从茶叶中提取出来;然后对茶叶浸提液盐析处理除去部分杂质;再利用某些金属离子与茶多酚形成的络合物在一定pH值下溶解度最低的特性,将茶多酚从浸提液中沉淀出来并高效地与咖啡碱等杂质分离;经过稀酸转溶将茶多酚游离出来后,用对茶多酚具有很好选择性的有机溶剂再次对其进行萃取分离;最后将茶多酚萃取液通过真空浓缩、真空干燥得到茶多酚精品。 【实验步骤】 1、浸提:称取一定重量过20目的茶叶末,加入其重量20倍的70℃~95℃的热水,搅拌下恒温浸提60min,过滤得茶叶浸提液。取样分析浸提液中茶多酚的含量,计算浸提液中茶多酚的总量、茶多酚的浸提率。 2、盐析:加氯化钠于茶叶浸提液中,使其质量分数为6%,静置盐析1.5h后过滤。

茶多酚性质功效及应用

茶多酚性质、功效及应用是中多酚类物质的总称,包括黄烷醇类、花色苷类、、黄酮醇类和类等。主要为(儿茶素)类,儿茶素占60~80%。类物质又称茶鞣或茶,是形成茶叶色香味的主要成份之一,也是茶叶中有保健功能的主要成份之一。研究表明,茶多酚等活性物质具解毒和作用,能有 茶多酚,又名抗氧灵、维多酚、防哈灵,是茶叶中所含的一类多羟基类化合物,简称TP,主要化学成分为儿茶素类(黄烷醇类)、黄酮及黄酮醇类、花青素类、酚酸及缩酚酸类、聚合酚类等化合物的复合体。其中儿茶素类化合物为茶多酚的主体成分,占茶多酚总量的65%~80%。儿茶素类化合物主要包括儿茶素(EC)、没食子儿茶素(EGC)、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和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4种物质[1]?。 3成分 是一种稠环,可分为类、-[4]-黄烷醇类、类、黄酮类、黄酮醇类和酚酸类等。其中以儿茶素最为重要,约占总量的60%-80%;类主要由EGC、DLC、EC、EGCG、GCG、ECG等几种单体组成。茶多酚在茶叶中的含量一般在20—35%。在茶多酚中各组成份中以黄烷醇类为主,黄烷醇类又以儿茶素类为主。儿茶素类物质的含量约占茶多酚总量的70%左右。 4性状

茶多酚为淡黄至茶褐色略带茶香的水溶液、粉状固体或结晶,具涩味,易溶于水、乙醇、乙酸乙酯,微溶于油脂。耐热性及耐酸性好,在pH2~7范围内均十分稳定。略有吸潮性,水溶液pH3~4。在碱性条件下易氧化褐变。遇铁离子生成绿黑色化合物[1]?。 5性能 茶多酚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尤其酯型儿茶素EGCG,其还原性甚至可达L-异坏血酸的100倍。4种主要儿茶素化合物当中,抗氧化能力为EGCG>EGC>ECG>EC>BHA,且抗氧化性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强。茶多酚除具有抗氧化作用外,还具有抑菌作用,如对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杆菌等有抑制作用。茶多酚可吸附食品中的异味,因此具有一定的除臭作用。对食品中的色素具有保护作用,它既可起到天然色素的作用,又可防止食品退色,茶多酚还具有抑制亚硝酸盐的形成和积累作用。 6理化性质 物理性质 茶多酚在常温下呈浅黄或浅绿色粉末,易溶于温水(40℃一80℃)和含水中;稳定性极强,在4—8、250℃左右的中,1.5个小时内均能保持,在三价铁离子下易分解。1989年被中国协会列入GB2760-89使用标准,1997年列为中成药原料。 化学性质 茶多酚是从茶叶中提取的全天然食品,具有抗氧化能力强,无毒副作用,无异味等特点。 茶多酚是指茶叶中一大类组成复杂、量及其结构差异很大的多酚类及其衍生物,主要由、黄酮醇、花色素、酚酸及其缩酚酸等组成的,以为主的黄烷醇类化合物占茶多酚总量的60%一80%,其中含量最高的几种组分为L—EGCG(50%-60%)、L—EGC(15%-20%)、L—ECG(10%-15%)和L—EC(5%-10%)。 7药理作用 抗癌: 茶多酚能极强的清除有害,阻断脂质过氧化过程,提高人体内的活性,从而起到抗突变、抗的绿茶。功效据相关资料显示,茶叶中的茶多酚(主要是儿茶素类化合物),对胃癌、肠癌等多种癌症的预防和辅助治疗均有益处。 防治降、预防及茶多酚对人体有着重要作用。人体的、甘油三酯等含量高,内壁脂肪沉积,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后形成动脉粥样化斑块等心血管疾病。茶多酚,尤其是茶多酚中的儿茶素ECG和EGC及其氧化产物茶黄素等,有助于抑制这种斑状增生,使形成血凝黏度增强的纤维蛋白原降低,凝血变清,从而抑制动脉粥样硬化。降血压茶多酚具有较强的抑制转换活性的作用,因而可以起到降低或保持血压稳定的作用。降血糖茶多酚对人体的糖代谢障碍具有调节作用,能降低血糖水平,从而有效的预防和治疗糖尿病。 防治脑中风: 茶多酚有遏制过氧化脂质产生的作用,能消除血管痉挛,保持血管壁的弹性,增加血管的有效直径,通过血管舒张使血压下降,从而有效地防止脑中风。 抗血栓: 血浆的增高可引起红细胞的聚集,血液粘稠度增高,从而促进血栓的形成。另外,细胞膜脂质中磷脂与胆固醇的增多会降低红细胞的变形能力,严重影响微循环的灌注,增加血液粘度,使毛细血管内血流淤滞,加剧红细胞聚集及。 茶多酚对红细胞变形能力具有保护和修复作用,且易与凝血酶形成复合物,阻止纤维蛋白原变成纤维蛋白。另外,茶多酚能有效的抑制血浆及肝脏中胆固醇含量的上升,促进脂类及胆汁酸排出体外,从而有效的防止血栓的形成。现有的降脂抗栓药物多有一定的毒副作用而不易长期服用。茶多酚是茶叶中具有降脂抗栓作用的天然成分,加上其自身所具有的抗氧化特性,使其成为一种新型的功能性保健品。 ①提高免疫能力 通过调节免疫球蛋白的活性,间接实现提高人体综合免疫能力、抗风湿因子、抗菌抗病毒的功效,茶多酚通过提高人体免疫球蛋白总量并使其维持在高水平,刺激抗体活性的变化,从而提高人的总体免疫能力。间接实现抑制或杀灭各种病原体、病菌和病毒的功效。 ②抗变态反应和皮肤过敏反应 茶多酚能强烈的抑制组胺的释放作用,实验证明茶多酚抗变态反应和抗皮肤过敏反应比当前常用的抗过敏药的抑制效果强2~10倍。茶多酚能抑制活性因子如抗体、肾上腺素、酶等引起的过敏反映,对哮喘等过敏性病症有显着疗效。

茶多酚的研究进展及发展前景

茶多酚的研究进展及发展前景 郑婧、李昌洋、张海洋 摘要: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对茶多酚的研究进展情况,从茶多酚的原料、提取工艺、分离纯化、检测方法及应用等方面作了详细的论述,为茶叶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茶多酚提取工艺分离纯化检测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tea polyphenols and development prospects Zheng Jing,Li Chang yang,Zhang Hai yang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o tea polyphenols are from tea polyphenol raw materials, extraction technology, purification, test method and application makes a detailed discussion,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the tea to provide the reference. Keywords: tea polyphenols extraction technology purification test 茶多酚(Tea-Poiyphenols,简称TP),又名茶单宁,儿茶酸,属多酚类物质,是一种新型的天然抗氧化剂,是从茶叶中提取的多羟基酚类衍生物的混合物,占茶叶干重的13%-30%, 鲜叶的2%-5% 以儿茶素为主体成分,占总酚含量的60%-80%; 主要由表儿茶素(EC),没食子儿茶素(GC) 表没食子儿茶素

茶多酚及提取工艺

茶多酚 学名:Camellia sinensis 简称:GTP 别名:茶鞣质、茶单宁 英文名:tea Polyphenol,简称TP 定义:是茶叶中儿茶素类、丙酮类、酚酸类和花色素类化合物的总称。 成分:可分为黄烷醇类、羟基-[4]-黄烷醇类、花色苷类、黄酮类、黄酮醇类和酚酸类等。其中以儿茶素最为重要,约占多酚类总量的60%-80%;儿茶素类主要由EGC、DLC、EC、EGCG、GCG、ECG等几种单体组成。茶多酚在茶叶中的含量一般在15%--20%。在茶多酚中各组成份中以黄烷醇类为主,黄烷醇类又以儿茶素类物质为主。儿茶素类物质的含量约占茶多酚总量的70%左右。茶多酚的理化性质 物理性状: 1 外观:棕黄、淡黄或淡黄绿色粉末。 2 性状:易溶于水及乙醇,味苦涩。 稳定性:在PH4-8 稳定。遇强碱、强酸、光照、高热及过渡金属易变质。最高耐热温度在1个半小时内,可达250℃左右,在三价铁离子下易分解。 安全性评价:无毒 茶多酚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其抗氧化能力是人工合成抗氧化剂BHT、BHA 的4-6倍,是VE的6-7倍,VC的5-10倍,且用量少:0.01-0.03%即可起作用,而无合成物的潜在毒副作用;儿茶素对食品中的色素和维生素类有保护作用,使食品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原有色泽与营养水平,能有效防止食品、食用油类的腐败,并能消除异味 【药理作用】 1.具有很强的消除有害自由基的作用。 2.抗衰老作用。 3.抗辐射作用。 4.对癌细胞的抑制作用。 5.抗菌、杀菌作用。 6.对艾滋病病毒的抑制作用。 【主要用途】 实际上茶叶的许多作用都是因为茶叶中的茶多酚在起作用。茶多酚可用于食品保鲜防腐,无毒副作用,食用安全。茶叶能够保存较长的时间而不变质,这是其他的树叶、菜叶、花草所达不到的。茶多酚参入其他有机物(主要是食品)中,能够延长贮存期,防止食品退色,提高纤维素稳定性,有效保护食品各种营养成份。其主要用途如下:

茶多酚的营养价值与应用(论文)

茶多酚的功能和作用 摘要 茶多酚(TP)是从茶叶中分离提纯出来的多酚类化合物的复合体,大约占茶叶干重的15-30%左右,具有优越的抗氧化能力,并具有降血脂、抑制肿瘤、抑菌抗毒、解酒及保护肝脏、解毒、防止皮肤紫外损伤、抗脂质过氧化等保健功能。茶多酚作为抗氧化剂在肉制品、油炸食品、水产品、食用动植物油脂、焙烤食品、糖果、饮料等多类食品中均有广泛的应用。现代科学研究证明,茶多酚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增强免疫力、降血糖、降血脂等诸多功效。茶多酚是一种新型的天然抗氧化剂,在食品加工、医药、日用化工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本文就茶多酚的保健功能及应用作一概述。 关键词:茶多酚性质及提取营养价值功能成分应用 茶多酚是茶叶中的主要水溶性物质,是茶叶主要功能成分之一,是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总称。其多酚分子结构中具有活泼的羟基氢,能终止自由基的连锁反应,清除体内超氧阴离子自由基、防治心血管疾病、抑制肿瘤等优异功能,研究表明:茶多酚卓越的抗氧化性,能阻止和延缓不饱和脂肪酸的自动氧化分解。茶多酚的抗氧化能力是二丁基羟基甲苯(BHT)、丁基羟基茴香醚(BHA)的4—6倍, 是V E 的6—7倍,V C 的5—10倍,而无合成物的潜在毒副作用[1]。我国对茶多酚 的研究始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初己开始专项研究,现在此方面也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确认了茶多酚天然抗氧化剂为我国食品添加剂之一。现今茶多酚的功能引起了各国的广泛重视,成为各工业化国家的技术竞争目标和研究开发热点。 1 茶多酚的性质及提取 1.1 组成 茶多酚可分为黄烷醇类、4-羟基黄烷醇类、花色苷类、黄酮类、黄酮醇类和酚酸类等。茶多酚在茶叶中的含量一般在15%—20%。在茶多酚中各组成份中以黄烷醇类为主,黄烷醇类又以儿茶素类物质为主。儿茶素类物质的含量约占茶多酚总量的70%左右。 1.2 理化性质 外观:棕黄、淡黄或淡黄绿色粉末。 性质:易溶于水,可溶于乙醇、甲醇、丙酮、乙酸乙酯,不溶于氯仿,味苦涩。

茶多酚改性及其抗氧化性能研究进展_应乐

茶 叶 科 学 2010,30(增刊1):511~515 Journal of Tea Science 收稿日期:2010-09-20 修订日期:2010-11-20 作者简介:应乐(1987— ),女,浙江慈溪人,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茶叶生物化学与茶终端产品开发方面的研究。*通信作者:zdcy@https://www.wendangku.net/doc/5b4655424.html, 茶多酚改性及其抗氧化性能研究进展 应乐 1,2 ,张士康2,王岳飞 1* ,朱跃进2,杨贤强1 (1. 浙江大学茶学系,浙江 杭州 310029;2.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浙江 杭州 310016) 摘要:利用溶剂法、乳剂法和分子修饰法等技术对茶多酚进行改性,以制备具有较好脂溶性的改性茶多酚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就目前用于茶多酚改性的三种方法及其优缺点,以及改性后的脂溶性茶多酚的抗氧化性能与机理进行了综述和总结,并对茶多酚改性技术发展与脂溶性茶多酚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脂溶性茶多酚;改性;抗氧化 中图分类号:TS27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369X (2010)增刊1-511-05 Progress on the Modification of Tea Polyphenols and Antioxidant Properties of Lipid-soluble Tea Polyphenols YING Le 1,2, ZHANG Shi-kang 2, WANG Yue-fei 1*, ZHU Yue-jin 2, YANG Xian-qiang 1 (1. Department of Tea Science,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29, China; 2. Hangzhou Tea Research Institute, China COOP, Hangzhou 310016, China) Abstract: Producing good quality lipid-soluble tea polyphenols (LTP) was the research focus at home and abroad. Tea polyphenols’ modification by solvent, emulsion and molecular modification were reviewed in this paper.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mong these three methods were compared. The antioxidant properties of liphophilic tea polyphenols and its mechanism were introduced. Its antioxidant properties in different antioxidant systems were compared. And the application of LTP as antioxidants was forecasted. At the same time, the developing direction of LTP production was proposed. Keywords: lipid-soluble tea polyphenols, modification, antioxidant 茶多酚作为茶叶中重要的活性成分之一,从发现至今一直备受人们的重视。研究表明[1],茶叶中的生理活性物质主要为茶多酚,它具有优异的抗氧化性能和显著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在食品领域,茶多酚可以作为食品的抗氧化剂,延长食品的货架保鲜期[2-3];在医药领域,茶多酚作为药品的功效成分,具有抗氧化[4]、延缓衰老、抗菌、抗病毒、降血脂[5]、抗癌[6-11]等功效,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类药品中。在化工 领域,茶多酚也可以用于各类化妆品的生产[12]以及作为甲醛的吸收剂[13]。 随着茶多酚各方面研究的深入,其各领域的应用趋于完善。茶多酚结构中的酚羟基使其具有良好的水溶性。但随着应用的进一步推广,茶多酚的水溶性阻碍了其在油脂体系的应用和发展,特别是在食品油脂行业的应用。目前食品业主要使用人工合成的脂溶性抗氧化剂,如BHA 、BHT 、PG 和TBHQ 等[14]。近

茶多酚

茶多酚(Tea Polyphenols)是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总称,包括黄烷醇类、花色苷类、黄酮类、黄酮醇类和酚酸类等。主要为黄烷醇(儿茶素)类,儿茶素占60~80%。类物质茶多酚又称茶鞣或茶单宁,是形成茶叶色香味的主要成份之一,也是茶叶中有保健功能的主要成份之一。研究表明,茶多酚等活性物质具解毒和抗辐射作用,能有效地阻止放射性物质侵入骨髓,并可使锶90和钴60迅速排出体外,被健康及医学界誉为“辐射克星”。 药理作用 抗癌防治心血管疾病保健治疗 荣誉 “辐射克星” 成分 黄烷醇类、花色苷类、黄酮类 目录 1茶多酚简介 ? 茶多酚的检测标准 ? 成分 2理化性质 ? 物理性质 ? 化学性质 3药理作用 ? 抗癌 ? 防治心血管疾病 ? 提高综合免疫能力 ? 其它保健治疗功效 4主要用途 ? 简介 ? 糕点及乳制品 ? 饮料生产 ? 水果和蔬菜保鲜 ? 畜肉制品 ? 食用油贮藏 5使用限量 6提取工艺 ? 溶剂提取法 ? 离子沉淀法 ? 柱分离制备法 7含量的测定 ? 原理 ? 仪器和用具 ? 试剂和溶液 ? 操作方法 8应用前景

? 有助于抑制心血管疾病 ? 有助于预防和抗癌 ? 有助于美容护肤 ? 有助于醒脑提神 ? 有助于利尿解乏 ? 有助于降脂助消化 ? 有助于护齿明目 茶叶 定义 是茶叶中儿茶素类、丙酮类、酚酸类和花色素类化合物的总称。 成分 是一种稠环芳香烃,可分为黄烷醇类、羟基-[4]-黄烷醇类、花色苷类、黄酮类、黄酮醇类和酚酸类等。其中以儿茶素最为重要,约占多酚类总量的60%-80%;儿茶素类主要由EGC、DLC、EC、EGCG、GCG、ECG等几种单体组成。茶多酚在茶叶中的含量一般在20—35%。在茶多酚中各组成份中以黄烷醇类为主,黄烷醇类又以儿茶素类物质为主。儿茶素类物质的含量约占茶多酚总量的70%左右。 2理化性质编辑 物理性质 茶多酚在常温下呈浅黄或浅绿色粉末,易溶于温水(40℃一80℃)和含水乙醇中;稳定性极强,在pH值4—8、250℃左右的环境中,1.5个小时内均能保持稳定,在三价铁离子下易分解。1989年被中国食品添加剂协会列入GB2760-89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1997年列为中成药原料。 化学性质 茶多酚是从茶叶中提取的全天然抗氧化食品,具有抗氧化能力强,无毒副作用,无异味等特点。 茶多酚是指茶叶中一大类组成复杂、分子量及其结构差异很大的多酚类及其衍生物混合物,主要由儿茶素、黄酮醇、花色素、酚酸及其缩酚酸等组成的有机化合物,以儿茶素为主的黄烷醇类化合物占茶多酚总量的60%一80%,其中含量最高的几种组分为L—EGCG(50%-60%)、L —EGC(15%-20%)、L—ECG(10%-15%)和L—EC(5%- 10%)。 3药理作用编辑

茶多酚的抗氧化作用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

茶多酚的抗氧化作用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 摘要:茶多酚是一种天然的食品添加剂,本文介绍了茶多酚的成分和儿茶素的 结构,全面地综述了茶多酚的抗氧化性能茶多酚在油脂、肉制品加工和果蔬保鲜、糕点和糖果以及饮料生产等方面的发展和应用。 关键词:茶多酚;抗氧化作用;食品 Abstract: Tea polyphenols is a natural food additives, ingredients of tea polyphenols and catechin structure, a comprehensive overview of the antioxidant properties of tea polyphenols in tea polyphenols grease, meat processing, and aquatic preservation,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pastries and candy and beverage production. Key word: tea polyphenols;antioxidation;food 茶多酚是从茶叶中提取的纯天然多酚类物质,又叫茶单宁,茶鞣质,是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总称。茶多酚主体成分是儿茶素,占茶叶干物量的20 %一30 % [1]。茶多酚分子结构中具有活泼的羟基氢能终止自由基的连锁反应,捕获过量的自由基,因此是一类理想的天然抗氧化剂。 1 茶多酚的性质和结构 茶多酚在碱性介质中极不稳定,在酸性中则稳定、耐热、与柠檬酸、苹果酸、酒石酸都有较好的协同作用。在潮湿的空气中能被氧化成棕色物,遇铁变成绿黑色络合物,与重金属盐溶液作用生成灰黄色沉淀,也能被高锰酸钾、硫酸铈等氧化剂氧化,与酒石酸铁生成红紫色络合物[2]。 茶多酚的主要成分按其化学结构可分为: 黄烷酮类、花色素类、黄酮醇类、 花白素类、酚酸及缩酚酸类等6类化合物。其中以黄烷酮类(主要是儿茶素类化合物)最为重要,占茶多酚总量的60% ~80% 。其次是黄酮类,其他酚类物质含量比较

茶多酚的功效_提取和应用前景

茶多酚的功效、提取和应用前景 X 王 栋,康 健 (新疆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46)摘 要:介绍了茶多酚的一般特性和生理功效;探讨了茶多酚的有机溶液提取法,金属离子沉淀法和树脂吸附法三种较为广泛应用的提取方法,并涉及到超临界流体萃取这种正处于积极开发阶段的新型分离技术,及其微波提取技术和超声辅助提取法.茶多酚作为油脂食品的抗氧化剂、功能食品的添加剂以及在医药保健品和美容化妆品等方面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茶多酚;提取;应用 中图分类号:T S20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839(2007)02-0217-05 The Efficiency of Tea Polyphenol ,Extr action and the Application Prospect WA NG Dong ,KANG Jian (College of Lif e Science and T echnology ,Xinjiang University Urumqi ,X injiang ,830046,China ) Abstr act :This text has int roduced the gener al char act erist ic of tea polyphenols and physiologica l efficiency.Has discussed three comprehensive applied solutions of t ea polyphenols extraction -the or ganic solution extr action process,t he deposition method of metal ion and resin adsor ption.And involve t he method of super cr it ical fluid to extract t ha t is being at t he positive phase of exploit ation t he new sepa ration technique.As well the met hod micr owave -assisted ext raction and t he super sound assist s the la w of drawing .The tea polyphenols takes fat food the oxidation inhibitor ,additive of the food of function ,as well as in aspect and so on medicine healthy product and cosmet ology cosmetics obtains mor e and more wide application. Key wor ds :tea polyphenols;ext raction;applica tion 1 概 述 茶多酚(tea polyphenols 简写TP)是形成茶叶品质的重要成分之一,是一类存在于茶叶中的多羟基酚性化合物的混合物,俗称茶单宁、茶鞣质.明朝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说:“茶苦而寒,最能降火,火为百病之因,火降则百病清也”.茶由古代的药到后来的饮料,现在又回归到药,是现代生物技术和现代医学科技的成果.茶多酚是从绿茶中提取出来的最主要、最精华、对人体最有益的成分,是由茶叶中的黄烷醇类、黄酮、黄酮醇类、花青素类、茶白素类和酚酸及缩酚酸类组成的化合 物,主要成分是黄烷-3-醇衍生物,俗称儿茶素.它们的结构除酚及缩合 酚类外,均具有a-苯基苯骈二氢吡喃(黄烷)为主体的C6-C3-C6基本碳 架.所以说“其结构决定了茶多酚的性质及其作用” . 茶鲜叶中儿茶素含量占干物12%~24%,其中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最多,占儿茶素总量的50%左右.儿茶素溶液加热时或在酶、酸、碱的作用下,自身可氧化缩合成不同程度的缩合产物.在红茶制作中,儿茶素氧化缩合、聚合而成茶黄素类、茶红素类和双黄烷醇类等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对红茶汤色和滋味的形成极为重要.茶叶中含有的多酚类化合物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其主体成分为儿茶素,即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CG )、表儿茶素(EC ). 这些儿茶素类化合物由于其分子中富含酚性羟基可以有效地终止脂肪氧化的连锁反应,因此在油脂及其制品中添加儿茶素类物质,能够防止或延缓油脂的氧化酸败.从茶叶中提取的茶多酚,其抗氧化性能比人第24卷第2期 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Vol.24,No.2 2007年5月Journal of Xinjiang Univer sity(Natur al Science Edition)May,2006 X 收稿日期:2006-05-17作者简介:王栋(1978-),男,2005级食品科学硕士研究生. 通讯作者:康健,男,新疆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

茶多酚提取实验

第四组组员:熊浩,郑如金,刘志明,吴敏,赵静,王新军,代红发,毕赛赛 组长:王新军 实验名称:茶多酚的提取工艺试验 实验目的及要求: 1.了解茶多酚的性质和用途。 2.了解植物天然产物的常规提取及精制方法。 3.通过本实验的具体操作,掌握并熟悉茶多酚的提取与精制的方法及其操作原理和步骤。 4.掌握提取精制过程中茶多酚的分析检测方法。 实验原理: 茶多酚是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总称,含量约占茶叶干重量的20%-30%。茶多酚可以消除超氧阴离子和过氧化氢自由基,同时具有抑菌、杀菌,有效降低大肠对胆固醇的吸收,增强机体免疫能力等功能。目前,茶多酚被广泛的用作食品、饮料、药品和化妆品的天然添加成分。 (离子沉淀法)茶多酚易溶于热水,与一些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并在一定pH值下溶解度很低。形成的金属离子络合物溶于酸溶液后,茶多酚再次转变成游离状态,再用对茶多酚有更好选择性的溶剂进行萃取、浓缩和干燥,即可得到茶多酚的纯品。 实验仪器介绍及基本操作: 电动搅拌器、离心机、pH试纸、真空干燥箱、抽虑瓶、旋转蒸发仪、真空泵、天平、紫外分光光度计、容量瓶、烧杯、量筒等。实验试剂及材料: 氯化钠、碳酸氢钠、柠檬酸、硫酸铝、盐酸、亚硫酸氢钠、乙酸乙酯、维生素C(抗坏血酸)、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钾、硫酸亚铁、酒石酸钾钠、硫酸、绿茶等 实验内容及步骤: 1.浸提 1.1 预处理。粉碎干茶叶:将采集来的茶叶洗净、晾干,烘干最后粉碎。粉碎的目的是与液体的接触面增大,使提取率增高。由于试验条件的限制,用剪刀代替粉碎机,将干茶叶剪碎,并且

用研钵研细,干茶叶量为50.00g 1.2.1 使用天平准确称取一定量粒度为A(mm)的茶叶末5.000g置于烧杯中,选用蒸馏水为浸提剂,在不同温度下,采取直接浸提进行提取,所得上清液即为茶多酚粗提液。然后以料液比、浸提温度和浸提时间为考察因素在水浴锅中进行提取。 1.2.2 单因素实验: 单因素: ①料液比(g/mL):1:4 1:8 1:12 1:16 1:20 ②浸提温度(℃):60 70 80 90 100 ③浸提时间(min):10 20 30 40 50 分析结果见下表1 通过对单因素影响条件的实验,确定较佳的单因素实验条件范围各选出3个水平,安排了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表L9(34),因素和水平见表2。按表1因素与水平的设计,结果见表3,结果分析见表4。

茶多酚性质、功效及应用

茶多酚性质、功效及应用 是中多酚类物质的总称,包括黄烷醇类、花色苷类、、黄酮醇类和类等。主要为(儿茶素)类,儿茶素占60~80%。类物质又称茶鞣或茶,是形成茶叶色香味的主要成份之一,也是茶叶中有保健功能的主要成份之一。研究表明,茶多酚等活性物质具解毒和作用,能有效地阻止物质侵入,并可使

2简介 茶多酚,又名抗氧灵、维多酚、防哈灵,是茶叶中所含的一类多羟基类化合物,简称TP,主要化学成分为儿茶素类(黄烷醇类)、黄酮及黄酮醇类、花青素类、酚酸及缩酚酸类、聚合酚类等化合物的复合体。其中儿茶素类化合物为茶多酚的主体成分,占茶多酚总量的65%~80%。儿茶素类化合物主要包括儿茶素(EC)、没食子儿茶素(EGC)、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和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4种物质[1]?。 3成分 是一种稠环,可分为类、-[4]-黄烷醇类、类、黄酮类、黄酮醇类和酚酸类等。其中以儿茶素最为重要,约占总量的60%-80%;类主要由EGC、DLC、EC、EGCG、GCG、ECG等几种单体组成。茶多酚在茶叶中的含量一般在20—35%。在茶多酚中各组成份中以黄烷醇类为主,黄烷醇类又以儿茶素类为主。儿茶素类物质的含量约占茶多酚总量的70%左右。 4性状 茶多酚为淡黄至茶褐色略带茶香的水溶液、粉状固体或结晶,具涩味,易溶于水、乙醇、乙酸乙酯,微溶于油脂。耐热性及耐酸性好,在pH2~7范围内均十分稳定。略有吸潮性,水溶液pH3~4。在碱性条件下易氧化褐变。遇铁离子生成绿黑色化合物[1]?。 5性能 茶多酚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尤其酯型儿茶素EGCG,其还原性甚至可达L-异坏血酸的100倍。4种主要儿茶素化合物当中,抗氧化能力为EGCG>EGC>ECG>EC>BHA,且抗氧化性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强。茶多酚除具有抗氧化作用外,还具有抑菌作用,如对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杆菌等有抑制作用。茶多酚可吸附食品中的异味,因此具有一定的除臭作用。对食品中的色素具有保护作用,它既可起到天然色素的作用,又可防止食品退色,茶多酚还具有抑制亚硝酸盐的形成和积累作用。 6理化性质 物理性质 茶多酚在常温下呈浅黄或浅绿色粉末,易溶于温水(40℃一80℃)和含水中;稳定性极强,在4—8、250℃左右的中,个小时内均能保持,在三价

茶多酚的功效及在食品中的应用概述

茶多酚的功效及在食品中的应用概述 摘要:茶多酚是一种天然的食品添加剂,本文论述了茶多酚的组成及其理化性质,毒理性质,生物活性,药理作用和应用,并展望了今后在食品工业今后的热点研究方向。 关键词:茶多酚;天然抗氧化剂;应用;前景 0前言 茶多酚安全、无毒、具有多种生物学功效,是一种天然的氧化剂。19世纪中叶,人们就开始对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进行研究。上世纪50年代,茶多酚的提取、分离与鉴定等工作发展迅速。60年代初,日本学者探明了茶叶中含有大量的抗氧化活性成分——茶多酚[1]。70年代初,中国农科院茶研所、日本伊藤园中央研究院等科研机构最先从茶叶中成功分离出茶多酚。80年代中期,茶多酚的提取技术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并实施了工业化生产。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由于茶多酚的特殊生理活性,其研究范围已涉及食品、医药、日用化学品等许多领域。我国于1995年7月,在第十一届全国添加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上,把茶多酚正式列为食品添加剂,并作为我国“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而使得茶多酚在食品领域的研究应用备受关注。随着国际上相继宣布禁止BHA(叔丁基经基茵香醚) 和BHT ( 2,6一二叔丁基一4一甲基苯酚) 等合成抗氧化剂在食品领域,特别是在植物油、脂肪、蛋白质中的使用,更奠定了茶多酚在目前以及未来作为食品主要抗氧化添加剂的地位。 1茶多酚的组成及其理化性质 1.1化学组成 茶多酚(Tea Polyphenols,简TP )是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总称,又称茶鞣或茶单宁。它包括黄烷醇、羟基一黄烷醇类、花色苷类、黄酮类、黄酮醇类和酚酸类等。其中以黄烷醇类物质(儿茶素)最

为重,约占TP总量的60~80%。儿茶素类主要有:表儿茶素(Ec) 、表没食子儿茶素(EGC)、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 和表没食子儿茶酸酯(EGCG) 4大类。其中EGCG含量最高,占儿茶素的50 %左右。儿茶素结构中至少A、B、C三个环核,是2-苯基苯并吡喃的衍生物茶多酚[2]。 1.2理化性质 茶多酚为灰白色粉状固体或结晶。具涩味、易溶于水、乙醇、乙酸乙酯。微溶于油脂。略有吸潮性,在潮湿的空气中能被氧化成棕色产物。作为一种天然抗氧化剂。茶多酚具有以下基本特点:抗氧化效力强,对油脂的氧化抑制率达96%以上,强于维生素E 和维生素C;对动物油脂具有抗氧化作用;与维生素E和维生素C 具有协同作用;能提高维生素和胡萝卜素的稳定性;对酸和热较稳,p H 2~8稳定,p H > 8和光照下易氧化聚合;遇铁变绿黑色络合物;安全性高;具有抑菌作用;能清除自由基,抑制亚硝酸盐的形成,有抗突变、抗癌变等功效[3]。 2茶多酚的毒理性质 慢性毒性试验表明[4],饲料中茶多酚含量为0.1%时,对果蝇寿命无不良影响。其致突变的Ames试验、骨髓微核试验、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及果蝇SLRL诱变试验结果均为阴性。果蝇终生饲养和小白鼠喂养实验表明,在适量范围内添加茶多酚到饲料和饮料中,对果蝇的生长、发育和寿命,以及对小白鼠的血红蛋白、红细胞数、自细胞数、胸腺、脾脏细胞数、肝脏量及体重有促进作用。说明茶多酚在适当范围内应用到食品和化工等领域中,对人体是无害的。 3生物活性 TP由于具较强还原力、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多糖)结合力及与金属离子配位等特性,有多种生物活性。 3.1高效清除自由基

茶多酚综述

茶多酚的研究进展及在食品中的应用 摘要:茶多酚作为天然添加剂,广泛应用于食品行业,对食品有保鲜防腐、抑菌除臭等作用,对人体有抗衰老、抗癌等功能。该文综述了茶多酚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茶多酚在食品中的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茶多酚;研究进展;展望 前言 茶多酚(Tea Polyphenols,TP)是从茶叶中提取的纯天然多酚类物质,又叫茶单宁,茶鞣质,是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总称[1],是形成茶叶色香味的主要成份之一,也是茶叶中有保健功能的主要成份之一。具有抗氧化、抗癌、抗衰老、防辐射、防腐保鲜、抑菌除臭等多种生理活性。近年来,茶多酚在油脂、食品、医疗、保健、日用化工和农业等方面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茶多酚的抗氧化性在食品贮藏保鲜中的研究与应用以及保健食品的研发已有大量研究,研究表明,茶多酚不仅是一种天然的无毒的抗氧化剂,而且也是一种理想的天然药物,具有清除自由基和抗氧化等生物活性,应用于食品中,不但可以延长食品货架期,还可以为消费者带来保健作用。 一、茶多酚的性质 (一)茶多酚的化学性质 茶多酚是一类存在于茶树的树梢及其他器官中的多羟基酚类化合物的混合物,简称茶多酚或多酚类,俗名茶单宁、茶鞣质[2]。茶多酚是从茶叶中提取的全天然抗氧化食品,具有抗氧化能力强,无毒副作用,无异味等特点。茶多酚在茶叶中的含量一般在20-35%。在茶多酚中各组成份中以黄烷醇类为主,黄烷醇类又以儿茶素类物质为主,儿茶素类物质的含量约占茶多酚总量的70%左右。(二)茶多酚的毒理性质 慢性毒性试验表明[3],饲料中茶多酚含量为0.1%时,对果蝇寿命无不良影响。果蝇终生饲养和小白鼠喂养实验表明,在适量范围内添加茶多酚到饲料和饮料中,对果蝇的生长、发育和寿命,以及对小白鼠的血红蛋白、红细胞数、白细胞数、胸腺、脾脏细胞数、肝脏量及体重有促进作用。说明茶多酚在适当范围内应用到食品和化工等领域中,对人体是无害的。 二、茶多酚的抗氧化机理

茶多酚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功能性食品》课程论文 茶多酚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学生姓名:许军强 学号:20114061204 任课教师:臧延青 所在学院:食品学院 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 2014年10月

茶多酚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 茶多酚(Tea Polyphenols,TP)是从茶叶中提取的以儿茶素为主要成分的多分类化合物的总称。它目前尚不能人工合成,是一种多功能、高效的抗氧剂,正是它的一些药理和保健特性,使得它在很多方面都有广泛的运用。本论文通过对前人一些资料的整理,从多方面介绍了茶多酚,并对茶多酚的提取和研究进展做了探讨。 关键词:茶多酚功能提取方法应用 1.茶多酚简介 1.1.定义 茶多酚(Tea Polyphenols)是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总称[1],包括黄烷醇类、花色苷类、黄酮类、黄酮醇类和酚酸类等。其中以黄烷醇类物质(儿茶素)最为重要。茶多酚又称茶鞣或茶单宁,是形成茶叶色香味的主要成份之一,也是茶叶中有保健功能的主要成份之一。本草千叶IT茶中含有丰富的茶多酚 (学名Camellia sinensis)。研究表明,茶多酚等活性物质具解毒和抗辐射作用,能有效地阻止放射性物质侵入骨髓,并可使锶90和钴60迅速排出体外,被健康及医学界誉为“辐射克星”。 1.2.理化性质 1.2.1.稳定性 在 pH 4-8 稳定。遇强碱、强酸、光照、高热及过渡金属易变质[2]。最高耐热温度在1个半小时内,可达250℃左右,在三价铁离子下易分解。 1.2.2.物理性质 茶多酚在常温下呈浅黄或浅绿色粉末,易溶于温水(40℃一80℃)和含水乙醇中[3];稳定性极强,在pH值4—8、250℃左右的环境中,1.5个小时内均能保持稳定,在三价铁离子下易分解。1989年被中国食品添加剂协会列入GB2760-89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1997年列为中成药原料。 1.2.3.化学性质 茶多酚是从茶叶中提取的全天然抗氧化食品,具有抗氧化能力强,无毒副作用,无异味等特点。 茶多酚是指茶叶中一大类组成复杂、分子量及其结构差异很大的多酚类及其衍生物混合物[4],主要由儿茶素、黄酮醇、花色素、酚酸及其缩酚酸等组成的有机化合物,以儿茶素为主的黄烷醇类化合物占茶多酚总量的60%一80%,其中含量最高的几种组分为L—EGCG(50%-60%)、L —EGC(15%-20%)、L—ECG(10%-15%)和L—EC(5%-10%)。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