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三种再分析气温资料在中国西部地区的可信度评价

三种再分析气温资料在中国西部地区的可信度评价

三种再分析气温资料在中国西部地区的可信度评价
三种再分析气温资料在中国西部地区的可信度评价

第34卷第2期大气科学学报

Vo.l 34N o .22011年4月

T ransactions o fA t m ospheric Sciences

A pr .2011

收稿日期:2010 03 14;改回日期:2010 05 1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861022;40501054);冰冻圈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SKLCS 2010 01)

作者简介:钞振华(1977 ),男,河南新野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环境遥感和统计降尺度应用,chaoz henhua @l zb .ac .cn.

钞振华.2011.三种再分析气温资料在中国西部地区的可信度评价[J].大气科学学报,34(2):162 169.

C hao Zh en hua .2011.The reli ab ility eval uati on of t h ree types of a i r te mperat u re rean al ysis data i n W est Ch i na[J].Tran s A t m os Sc,i 34(2):162 169.

三种再分析气温资料在中国西部地区的可信度评价

钞振华

1,2

(1.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00;2.南通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江苏南通226007)

摘要:再分析资料质量检验和可信度分析是其合理使用的必要前提,是提高气候变化研究成果可靠性的根本保证,为了评价NCEP II 、ERA 40和J RA 25三种再分析资料在中国西部地区的可信度,

研究对比分析了2m 气温产品的质量。结果表明,这三种再分析气温产品都能较好地反映中国西部地区气温的空间分布特征,在地形复杂区域与站点气温的差异比较大,而在地势相对平缓的地区这三种再分析资料都能提供高质量的气温产品。由于同化了地面观测资料,ERA 40、J RA 25气温产品的可信度相对较高,且能够提供更为详尽的大尺度气温变异性。总体上,ERA 40的质量优于其他两种再分析资料。

关键词:可信度;再分析资料;观测资料;气温;中国西部

中图分类号:P4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 7097(2011)02 0162 08

The reliability eval uation of t hree reanalysis air tem perat ure

dat a i nW est Chi na

CHAO Zhen hua

1,2

(1.Col d and A ri d Reg i ons Env i ron m en tal and E ngi neeri ng Research Instit u t e ,Ch i n ese Acade m y of Sciences ,Lan z hou 730000,Ch i na ;

2.C ollege ofGeograph i calS ci en ce ,N antong Un ivers i ty ,Nan t ong 226007,C h i na)

Abst ract :Qua lity test and reliability eva l u ation are prerequ isites for reana lysis data to be used .To evalu

ate the re liability ofNCEP II ,ERA 40and J RA 25reana l y sis data used i n W est Ch i n a ,t h e study ana l y zed the quality of t h e 2 m te m perature products .The three types of a ir te m perature reana lysis data cou l d w ell re flect the spatial distri b u ti o n inW est China .The d ifference i n air te m perat u re at stations o f co m p lex to pography w as relati v e l y lar ge w hile the t h ree types o f reana lysis data could pr ov i d e high qua lity air te m perature data i n fl a t areas .A ir te m perature data fro m ERA 40and J RA 25are m ore reliab le and can re flectm ore detailed air variab ility i n large scale because they assi m ilate the ground based data .Overal,l the qua lity o f ERA 40is better than the o t h er t w o types of reanalysis data .K ey w ords :reliab ility ;reanalysis data ;observational data ;air te mperature ;W est China

0 引言

再分析资料的问世为了解大气的运动行为和机制,特别是深入理解和研究气候变化的成因和演变规律、检验气候模式的模拟能力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来源,为现代气候变化的研究提供了最重要的、甚至是不可替代的 研究工具 (赵天保和符淙斌,

2006)。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全球气候观测系统(GCOS)的完善,全球数据同化方案迅速得到了改进,再分析产品质量得到了提高。表1列举了由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和机构已实施的主要全球大

气资料再分析计划,其中NCEP /NCAR 、NCEP /DOE 、ERA 40和J RA 25的同化方法一致,再分析期间也相对较长。

表1 几种主要再分析计划

T ab l e1 A list o f ava ilab l e reanaly sis pro jects

再分析计划研发机构模式分辨率同化方法再分析期间NCEP/NCAR NC EP/NCAR200km3D VAR1948 present NC EP/DOE NCEP/DOE200km3D VAR1979 present ERA 15ECM W F125km3D O I1979 1993

ERA 40ECM W F120km3D VAR1957 09 2002 08 GEOS1NASA DAO2 5 2 3D O I+I AU1980 1996

J RA 25J M A/CRIEPI125km3D VAR1979 2004

现有的再分析资料是由真实气候信号以及与观测误差、模式误差等非线性相互作用的组合,在无观测地区它可以通过物理机制而不是统计插值提供空间和时间上完备的数据(Tho r ne and V o se,2010)。虽然数据同化方法可以有效地减小随机误差但难以消除观测误差,同时模式缺陷也会带来误差(B eng tsson e t a.l,2004;D ee,2005;D anfo rth e t a.l, 2007),再分析资料的适用性关键在于观测资料的时空分布和质量(C o m po et a.l,2006)。再分析资料质量检验和可信度分析是其合理使用的必要前提,是提高气候变化研究成果可靠性的根本保证,同时对于改进资料同化技术、提高再分析资料的质量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W CRP,2000)。资料对比是检验资料误差、减小其不确定性最有效的手段之一(Sm ith e t a.l,2001)。Zhang et a.l(2007)利用ERA 40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的日表面气象资料驱动陆地净第一性生产力(NPP)模型时指出,虽能很好地产生相似的NPP空间格局、年均异常和时间趋势,但这两种资料的偏差具有明显的地区性差异,尤其是在欧亚大陆。徐影等(2001)对NCEP 再分析资料在中国气候变化研究当中的可信度进行了初步的分析与检验后认为,该资料在对气候长期趋势变化的研究中不确定性较大,它的温度场在我国东部和低纬的可信度比我国西部和高纬度的高。赵天保和符淙斌(2006)指出ERA 40和NCEP II这两种再分析资料基本上都能反映出中国区域的温度场和降水场的时空分布,但在中国西部尤其是青藏高原地区的差异比较大。而赵天保等(2004)也指出对于温度场、NCEP再分析值的空间模态与观测场基本一致,就整个中国区域来说,大部分地区都较观测值偏低。黄刚(2006)利用中国东部的探空站资料以及E RA 40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详细地比较了我国北方地区的高低层位势高度以及温度的特征。施晓晖等(2006)利用C re ss m an内插函数方法将中国区域内147个探空站点和160个地面站点的观测资料(风速和地面气温)插值到NCEP 再分析资料2 5 2 5 网格点,并采用多种常规客观分析方法对再分析资料和台站观测资料进行分析和比较,揭示它们之间存在的具体差异,检验和评价了NCEP再分析风速、表面气温资料在中国区域内的可信度。M a et a.l(2008)利用站点资料评价了ERA 40、NCEP 和NCEP 三种再分析气温资料在中国区域的质量。赵天保和符淙斌(2009)应用台站观测资料系统评估了ERA 40、NCEP/NCAR、NCEP/DOE和J RA 25再分析地表气温资料在中国区域的适用性后指出,这些再分析产品适用于大多数地区的气候变化研究,但它们在东部地区的可信度高于西部地区。已有的研究主要是关于再分析气温产品在中国区域的评价,而缺乏对再分析气温资料在幅员辽阔而地形复杂的中国西部地区进行区域的专门评估。J RA 25再分析计划的一个主要目的是加强亚洲地区的高质量分析,随着该计划的完成,有必要深入对现有再分析资料在西部地区的可信度进行评价。

中国西部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多样,是我国主要江河的发源地,生态环境脆弱,极易受到人类活动影响而恶化(封建民和王涛,2008;X iang et a.l, 2009),因此对该区域陆面过程的研究尤为迫切。然而系统、高质量观测资料的缺乏在一定程度限制了陆面过程模型的发展,进而制约了研究的深入。利用降尺度方法可以制备高质量的驱动数据(范丽军等,2005;李新等,2007),而通过比较分析选取可信度较高的再分析资料也是发展高质量驱动数据非常关键的一步。

在此,本文以中国西部地区为研究区,利用所选取的代表站点资料评价了同化时间序列较长且同化方法相同的NCEP II、ERA 40和J RA 25三种再分析资料的基本气象要素 2m气温产品在中国西

163

第2期钞振华:三种再分析气温资料在中国西部地区的可信度评价

部地区的可信度,以期为发展区域高质量的驱动数据提供依据及为区域气候变化研究中再分析资料的选择和使用提供借鉴和帮助。

1 数据及处理方法

1 1 研究区概况

我国西部地区跨越52个经度和32个纬度以上,包括西北、西南共12个省市区,面积和人口分别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68 83%和人口的27 41%。该区域地形以高原、高山、沙漠及盆地为其主要特征,气候差异大,其年内、年际或年代际变化的时空分布特征也十分明显。

从行政区域来说,中国西部包括了内蒙古东部及云南,但是从气候角度看,把这两部分与新疆、青海、西藏等地区合在一起分析可能不太合适,因为云南受西南季风影响,内蒙古东部则有大陆东岸的气候特征,与内陆差别很大。所以王绍武等(2002)在研究中国西部年降水量的气候变化时将研究范围在中国北部限于河套及其以西地区,南部限于青藏高原。这种划分与中国陆面数据同化系统里范围的划分基本一致,本文研究区参照这两种划分标准,即在行政区划上包括新疆、西藏、青海、甘肃、宁夏、陕西和内蒙古西北部的阿拉善盟地区,研究区的边界为72~112 E ,0 ~20 N (图1)

。图1 研究区范围

F i g.1 T he area o f the st udy

1 2 数据来源及说明

1)NCEP/DOE AM I P II 再分析资料

使用的1991年1月 2000年12月NCEP/DOE 再分析资料2m 逐日平均气温是从http ://w ww.cdc .no aa .gov /下载的,它可以提供的空间覆盖范围为G loba l T62G aussian g ri d ,即全球范围格点数为192 94;88 542 N ~88 542 S ,0 ~358 12 E ,水平分辨率为1 875 1 875 。

2)ERA 40再分析资料

所用的ERA 40再分析资料1991 2000年的2m 逐日平均气温数据是从htt p ://data .ec mw f .i n t/da ta /d /era40_da il y /得到的,该资料的水平分辨率为2 5 2 5 。

3)J RA 25再分析资料

该再分析资料1991 2000年2m 逐日平均气温数据从http ://jra .k ishou .go .j p /获取,该资料的水平分辨率为2 5 2 5 。

有关这三种再分析资料同化方案、数据源等详细介绍已有相关文献可以查阅(K a l n ay et a.l ,1996;K istler et a.l ,2001;Kana m itsu e t a.l ,2002;Onog i et a.l ,2005;Uppla et a.l ,2005;Onog i et a.l ,2007)。

4)站点气温数据

本文所用的观测站点气温数据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中国西部环境与生态科学数据中心(ht tp ://w estdc .w estg is .ac .cn /) 提供,共收集了中国西部177个气象站1991 2000年逐日平均气温资料,站点分布情况见图2。在以青海、西藏为主体的青藏高原地区气象台站十分稀少,且分布非常不均匀,大多数站点分布在高原东部地区和高原边缘,藏西北羌塘高原没有一个气象站;气象站大多设置在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区,其平均海拔为3368m,远小于高原的平均海拔4320m 。而新疆、甘肃、内蒙古、宁夏及陕西海拔较低、地势较为平缓的地区,气象台站相对较多且分布均匀。1 3 数据处理方法

K alnay and C a i(2003)在比较美国48个相邻州1982个气象站点和NCEP 格点之间的日最高和最低气温时,2 5 再分析资料是通过线性插值得到相对于站点的气温,并且只考虑了具有480个月平均气温的站点。此外由于担心外推会引入误差,K al nay and C a i 在文中所考虑的站点海拔都低于500m 。赵天保和符淙斌(2006)在比较分析再分析资料与观测资料之间空间分布差异时,采用了普通克里格方法将站点观测资料内插为0 5 0 5 的格点资料,同时用双线性插值方法将2 5 2 5 网格的ERA 40和T62高斯网格的NCEP 再分析资料也内插到0 5 0 5 的规则网格上。魏丽和李栋梁(2003)在比较青藏高原73个气象站的地面气温月均资料时,利用双线性插值将格点再分析气温插值到观测点。Frauenfeld (2005)考虑了ERA 40格点大小及站点分布的情况后,在验证ERA 40时选取那些至少包含4个站点的格点,每个格点内的站点

164大气科学学报

第34卷

图2 气象站点分布示意图(黄色圆点为代表站)

F i g.2 D istr i bution o f t he w ea t her stati o ns(T he ye ll ow do ts i nd ica te the represen tati v e stati on s)

资料进行了简单平均,从而使站点记录与ERA 40格点的空间尺度更加一致。再分析资料格点值实际上代表了某格点值附近正方形区域内所有点的平均值,李川等(2004)认为可以将落在该格点内地面测站资料与再分析资料进行比较。鉴于中国西部地区地形的复杂、站点资料的稀少及分布不均,简单的外推会引入不必要的误差,在参阅了大量关于检验再分析资料质量的预处理方法以及考虑到所用再分析资料之间的异同,本文将中国西部地区分为4个区:西藏、青海、新疆及陕西 甘肃 宁夏 内蒙,并在每个区均匀选取主要代表气象站点。表2列举了4个分区及相应的20个代表站点(图2),站点所在的再分析资料格点值直接作为对应站点的再分析气温产品。本研究对比分析了这20个代表站点1991年1月 2000年12月的地面气温月平均资料与ERA 40、J RA 25和NCEP II三种再分析资料2m气温产品所之间的差异及共同点,在此基础上对它们的可信度做出评价。

2 比较与分析

图3给出了20个观测站点与三种再分析资料对应格点10a逐月气温的比较。从空间布局来看,表2 分区及代表观测站

T able2 Subareas and representative stations i n t he reg i o n 站点经度/ E纬度/ N海拔/m所属区域

狮泉河80 132 54278 0西藏

定日87 128 64300 0西藏

安多91 132 44800 0西藏

察隅97 528 72327 6西藏

托勒98 438 83367 0青海

囊谦96 532 23643 7青海

伍道梁93 135 24612 2青海

冷湖93 338 82770 0青海

都兰98 136 33191 1青海

久治101 533 43628 5青海

乌恰75 339 72175 7新疆

民丰82 737 11409 3新疆

和布克赛尔85 746 81291 6新疆哈密93 542 8737 2新疆

额济纳旗101 142 0940 5陕 甘 宁 内惠农106 839 21091 0陕 甘 宁 内岷县104 034 42315 0陕 甘 宁 内尚州110 033 9742 2陕 甘 宁 内张掖100 438 91482 7陕 甘 宁 内马鬃山97 041 81770 1陕 甘 宁 内

165

第2期钞振华:三种再分析气温资料在中国西部地区的可信度评价

图3 20个代表站10a 逐月平均观测气温与三种再分析资料的比较

F i g.3 Com par is o ns o f m on t h l y observa tional a ir te m perature m eans a t the 20repre sen t a ti v e stati on s and the t hree types o f

reanaly sis data o f 10years

166大气科学学报第34卷

ERA 40、J RA 25及NCEP II 与站点气温逐月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再分析气温资料与站点气温的时间相关性都比较高。在西藏地区的4个代表站点中,狮泉河站点气温与ERA 40、J RA 25之间的差异在图4 站点与再分析资料相应格点10a 平均气温的比较

F i g.4 Com par is o n o f a ir te m perature m eans a t the sta ti ons and t he reana l y sis data o f 10y ea rs

夏季(6、7、8月)较小,冬季(12、1、2月)较大,NCEP II 资料在冬季更接近于气温观测值;而在定日、察隅站点,无论冬季还是夏季,三种再分析资料与站点气温的差异都比较大,最大差异达到10 以上,这与高原本身复杂的地形变化以及稀少的地面、高空资料的同化结果难以反映复杂的物理过程有关;在安多站点,站点气温与ERA 40、J RA 25再分析资料气温产品差异非常小,而与NCEP II 差异比较大,这归因于三种再分析计划所同化观测资料的异同,ERA 40、J RA 25的主要观测资料都由EC M W F 提供,包含了地面信息,而NCEP II 则相反。在青海地区的6个代表站点中,除了囊谦,其余站点气温都与三种再分析资料之间的差异比较小。而新疆的乌恰、民丰两站与三种再分析资料的差异比较大,这两站均位于高原西北至沙漠、盆地的过渡区域,再分析资料的分辨率粗而不能反映出这种变化。在地势相对平缓、无巨大地形影响的区域,这三种再分析资料气温产品与站点气温之间的差异都比较小,这些再分析产品在历史资料缺乏的地区可以替代站点气温用于区域气候研究。总体上,这三种再分析气温资料在青藏高原西北、西部与南部地区以及柴达木盆地南缘偏差比较大,分析表明这些区域地形复

杂,所同化地表观测信息较少,从而使模式高度与站点高度之间差异明显。相比之下,NCEP II 资料在复杂区域与站点气温的差异更大,这主要是由于NCEP 的气温产品是从1000hPa 的气温通过气温直减率换算内插而得到,没有同化地表观测气温资料,而ERA 40、J RA 25气温资料同化了站点观测资料的结果(K ana m itsu et a.l ,2002;U pp la e t a.l ,2005;Ono g i et a.l ,2007)。

图4给出了20个代表站点与再分析资料2m 气温的10a 平均气温的差异。从图中可以看出,ERA 40与J RA 25之间的差异比较小,它们与站点气温的变化比较接近,这归因于J RA 25所同化的最主要观测数据源与ERA 40一致。相比之下,NCEP II 再分析资料气温值在大部分区域比E RA 40和J RA 25偏低。在以西藏、青海为主体的高原地区,E RA 40与站点气温的相关性最高,其次为J RA 25,相关系数都在0 50以上,最低为NCEP II ,相关系数低于0 50;而在新疆地区以及陕 甘 宁 内区域,这三种再分析资料与站点气温的相关性都比较高,相关系数都在0 6以上。

由于ERA 40、J RA 25同化了站点资料,其气温与站点气温之间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和相关性,提供了长时间序列的气象资料,可以认为这两种再分析资料在中国西部地区能够比稀疏的观测站点提供更为详尽大尺度的气温变异性。

167

第2期钞振华:三种再分析气温资料在中国西部地区的可信度评价

3 结论与讨论

本文主要针对ERA 40、J RA 25及NCEP II再分析资料2m气温产品在中国西部地区的可信度与站点观测气温资料进行了较为详细地比较和分析,主要结论如下:

1)三种再分析资料都能较好地反映气温在中国西部地区的空间分布特征,它们在地形复杂的西藏、青海地区与站点气温之间的差异都比较大; ERA 40、J RA 25的平均气温相对站点气温偏高, NCEP II偏低。由于所同化的主要观测数据相同, ERA 40、J RA 25两种再分析资料之间的气温差异比较小;从季节和月际变化特征看,ERA 40与J RA 25在大多数地区所反映的差别也不是很大,但ERA 40、J RA 25与NCEP II再分析资料之间的差异比较大。

2)再分析气温资料分布受地形影响的程度很大,在地形复杂且站点相对稀少的区域可信度较低,再分析同化系统的模式地形高度与测站海拔高度的差异是造成气温系统性偏差的原因之一。由于同化了地面观测资料,在以西藏、青海为主体的高原, ERA 40、J RA 25与站点气温资料之间的相关性高于NCEP II再分析资料;同时站点海拔明显低于周围地区,模式分辨率不足以描述出这种局地地形特点造成的误差。而在陕西、内蒙地势变化相对平缓、无巨大地形影响的区域,这三种再分析资料都能提供高质量的气温产品。

总的来看,三种再分析资料在中国西部地区所提供的气温产品质量和可信度是不一样的,ERA 40、J RA 25的可信度相对较高,且能够提供更为详尽的大尺度气温变异性。在高原区域,ERA 40与站点气温之间的相关性高于J RA 25。

同化模式地形高度和站点高度的差异也是气温系统性偏差的主要原因(魏丽和李栋梁,2003),本文在进行再分析资料的检验和选取时没有考虑这种差异。由于再分析资料不能代表高原真实地面气温场,在利用再分析资料时,如果能考虑地形因素,根据实际大气直减率对其进行高度差影响订正后,或许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大气温度场,在利用再分析资料制备高质量驱动数据也是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之一。

参考文献:

范丽军,符淙斌,陈德亮.2005.统计降尺度法对未来区域气候变化情

景预估的研究进展[J].地球科学进展,20(3):320 329.

封建民,王涛.2008.遥感和G IS支持下的黄河源区土地沙漠化研究[J].水土保持通报,28(2):116 120.

黄刚.2006.NCEP/NCAR和ERA 40再分析资料以及探空观测资料分析中国北方地区年代际气候变化[J].气候与环境研究,11

(3):310 320.

李川,张廷军,陈静.2004.近40年青藏高原地区的气候变化 NC EP和ECMW F地面气温及降水再分析和实测资料对比分析[J].高原气象,23(增刊):97 103.

李新,黄春林,车涛,等.2007.中国陆面数据同化系统研究的进展与前瞻[J].自然科学进展,17(2):163 173.

施晓晖,徐祥德,谢立安.2006.NCEP/NCAR再分析风速、表面气温距平在中国区域气候变化研究中的可信度分析[J].气象学报, 64(6):709 722.

王绍武,蔡静宁,慕巧珍,等.2002.中国西部年降水量的气候变化[J].自然资源学报,17(4):415 422.

魏丽,李栋梁.2003.NCEP/NCAR再分析资料在青藏铁路沿线气候变化研究中的适用性[J].高原气象,22(5):488 494.

徐影,丁一汇,赵宗慈.2001.美国NCEP/NCAR近50年全球再分析资料在我国气候变化研究中可信度的初步分析[J].应用气象学报,12(3):337 347.

赵天保,艾丽坤,冯锦明.2004.NC EP再分析资料和中国站点观测资料的分析与比较[J].气候与环境研究,9(2):278 294.

赵天保,符淙斌.2006.中国区域ERA 40、NCEP 2再分析资料与观测资料的初步比较与分析[J].气候与环境研究,11(1):14 32.

赵天保,符淙斌.2009.几种再分析地表气温资料在中国区域的适用性评估[J].高原气象,28(3):594 606.

B eng ts son L,H age m ann S,H odges K I.2004.

C an c li m ate trend s to cal

cu l ated from reana l ys i s d at a?[J].J G eoph ys R es,109,D1111, do:i10 1029/2004J D004536.

C o m po G P,W h itaker J S,Sardes hm ukh P D.2006.Feasi b ility o f a100

y ear reanal y sis us i ng on l y s urface pressure data[J].Bu ll Am er M eteor S oc,87(2):175 190.

Dan fort h C M,Kalnay E,M i yo s h i T.2007.E sti m ati ng and correcti ng gl oba lw eat her m od el erro r[J].M on W ea R ev,135:281 299. Dee D P.2005.B i as and dat a assi m il ation[J].Quart J Roy M et eor S oc,131:3323 3343.

Frauenfel d O,Z hang T,S errez eM C.2005.C li m at e chan ge and variab il ity using Eu rop ean C en tre for M ediu m R ange W eat her Fo recasts reanal y sis(ERA 40)t e m peratures on t he T i betan P l ateau[J].J

G eophy s Res,110,D02101,do:i10 1029/2004J D005230.

Kal n ay E,Kan a m its u M,K istler R,et a.l1996.The NCEP/NCAR40 y ear rean al y sis pro j ect[J].B u ll Am er M eteo r Soc,77(3): 437 471.

Kal n ay E,C aiM.2003.I m pact o f urban ization and l and use ch ange on cli m ate[J].Nature,423:528 531.

Kanam its u M,Eb is uz ak iW,W oo llen J,et a.l2002.NCEP DOE AM IP reanal y sis(R 2)[J].B u ll Am er M et eo r Soc,83(11): 1631 1643.

K islter R,K al nay E,C o lli n sW,et a.l2001.Th e NCEP/NCAR50 year reanal y sis:M onth l y m ean s CD ROM and docu m entati on[J].B u ll Am erM et eo r Soc,82(2):247 267.

168大气科学学报第34卷

M a L J,Zhang T J,L iO X,et a.l2008.Eva l uati on o f ERA 40,NCEP 1,and NC EP 2reana l ys i s air te m perat u resw it h g round bas ed m eas urem en ts i n C hina[J].J G eophys Res,113,D15115,do:i

10 1029/2007J D009549.

Onog iK,Ko i de H,Saka m oto M,et a.l2005.J RA 25:J apanes e25 year re analysis project progress and st atus[J].Q uart J Roy M eteor Soc,131:3259 3268.

Onog iK,T suts u i J,K o i de H,et a.l2007.The J RA 25Reanal y sis[J].J M et eor Soc J ap an,8(53):369 432.

Sm it h S R,Leg l er D M,V erz on e K V.2001.Quan tify i ng uncertai n ti es

i n NCEP rean al ys is usi n g h i gh quality res earch vess el ob s ervation s

[J].J C li m at e,14(20):4062 4072.

T horne P W,Vo s e R S.2010.Reanal y s es suitab l e fo r charact eri z i n g l ong ter m trend s:A re t h ey reall y ach i evable?[J].B ull Am er M e t eo r Soc,91(3):353 361.U pp l a S M,K ll b erg P W,S i m m on s A J,et a.l2005.T he ERA 40rean

a l ys i s[J].Q uart J Roy M et eor Soc,131:2961 3012.

W CRP.2000.Proceed i ng s of t he second W CRP In t ernati ona l C onfer ence on Reanal y s es[C].G eneva.

X i an g S,Guo R Q,W u N,et a.l2009.C urren t stat u s and future pro s pects of Z o i ge M ars h i n East ern Q i nghai T i bet Plat eau[J].E co l Eng,35:553 562.

Zhan g K,K i m b all J,Z hao M S,et a.l2007.Sen siti v it y o f pan arcti c t er restri al net pri m ary p roducti v it y si m ulati on s t o dail y s u rface m eteor o l ogy from NCEP NCAR and ERA 40reanal y sis[J].J G eophy s Res,112,G01011,do:i10 1029/2006J G000249.

(责任编辑:张福颖)

169

第2期钞振华:三种再分析气温资料在中国西部地区的可信度评价

中国天气复习题

《中国天气》复习 第一章 西风带大型扰动 1、何谓西风指数? Rossby 把35°~55°之间的平均地转西风定义为西风指数。实际工作中把两个纬度带之间的平均位势高度差作为西风指数I。 2、何谓指数循环? 西风环流的中期变化主要表现为高低指数交替循环的变化过程,称为指数循环。 3、什么叫长波、超长波、短波?西风带长波辨认的方法有哪些? 超长波:波长在一万公里以上,绕地球一圈可有1~3个波,生命史10天以上,属于中长期天气过程。 长波:也称罗斯贝波,行星波。波长3000~10000公里,全纬圈约为3~7个波,振幅10~20纬距,平均移速10个经距/日以下,有时很慢,呈准静止,甚至向西倒退。 短波:波长和振幅均较小,移动快,平均移速为10~20经度/日,生命史也短,多数仅出现在对流层的中下部,往往迭加在长波之上。 西风带长波辨认的方法:①制作时间平均图②制作空间平均图③绘制平均高度廓线图④分析长波的结构和特性 4、写出长波波速公式,并指出其推导的假定条件,说明其物理意义。 长波波速公式: 又叫槽线方程、罗斯贝波速公式 假定条件:假定大气运动是正压和水平无辐散的,流型具有正弦波形式且宽度很大,南北无变异。 物理意义:相对涡度平流 的作用:使槽东移;地转涡度平流 的作用:使槽西退;波东进还是西退取决于 和 相对重要性 5、何谓长波调整? 广义的长波调整包括长波位置的变化和长波波数的变化,一般仅把长波波数的变化及长波的更替称为长波调整。长波调整是与长波稳定相对立的概念,长波稳定时,大型环流很少变动。 6、何谓上下游效应与波群速? 上下游效应:大范围上、下游系统环流变化的联系,称为上下游效应。 上游效应:上游某地区长波系统发生某种显著变化之后,接着就以相当快的速度影响下游系统也发生变化,叫上游效应。 下游效应:当下游某地区长波发生显著变化后也会影响上游环流系统发生变化,称为下游效应。 波群速:综合波振幅最大值的移动速度 7、何谓频散波与能量频散? 频散波:若频率与波数有关,则C g≠C ,称为频散波,如重力波、惯性重力波、长波。 能量频散:范围线以群速度向下游传播,这个速度大于纬向风速。这种波动最大 ???-V ?v β-???-V ?v β-22 22 )2()2(4πβππβL u L L u C -=+-=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 2009年12月1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丹麦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领导人会议上发表了题为《凝聚共识,加强合作,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历史进程》的重要讲话。讲话指出:气候变化是当今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遏制气候变暖,拯救地球家园,是全人类共同的使命,每个国家和民族,每个企业和个人,都应当责无旁贷地行动起来。 中国在发展的进程中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从中国人民和全人类长远发展的根本利益出发,为应对气候变化做出了不懈努力和积极贡献。中国是最早制定实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的发展中国家,先后制定和修订了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循环经济促进法、清洁生产促进法、森林法、草原法和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把法律法规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中国是近年来节能减排力度最大的国家,不断完善税收制度,积极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加快建立能够充分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价格形成机制;全面实施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和千家企业节能计划,在工业、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开展节能行动;深入推进循环经济试点,大力推广节能环保汽车,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推动淘汰高耗能、高污染的落后产能。中国是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在保护生态的基础上,有序发展水电,积极发展核电,鼓励支持农村、边远地区和条件适宜地区大力发展生物质能、太阳能、地热、风能等新型可再生能源。中国是世界人工造林面积最大的国家,持续大规模开展退耕还林和植树造林,大力增加森林碳汇。 温家宝总理在会上庄严承诺:中国政府确定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是中国根据国情采取的自主行动,是对中国人民和全人类负责的,不附加任何条件,不与任何国家的减排目标挂钩。

中国的地形天气和气候

中国的地形、天气和气候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地形对我国影响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由于地势西高东低,因此我国西部主要地形是高原,东部主要地形是平原 B.地形多种多样,造成我国耕地数量很少 C.因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所以我国东西之间交通非常不便 D.我国地势阶梯分界线附近的大河河段落差大,水流湍急,蕴藏着巨大的水能 答案 D (2009·大连测试)读图,回答2~5题。 2.山脉①两侧的地形区分别是 () A.东侧为华北平原,西侧为黄土高原 B.东侧为东北平原,西侧为内蒙古高原 C.东侧为内蒙古高原,西侧为东北平原 D.东侧为黄土高原,西侧为华北平原 3.山脉②两侧地形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分别是 () A.东侧为水稻,西侧为谷子 B.东侧为水稻,西侧为冬小麦 C.东侧为春小麦,西侧为水稻 D.东侧为冬小麦,西侧为谷子 4.山脉④两侧分别属于 () A.东侧属长江水系,西侧属闽江水系 B.东侧属海河水系,西侧属黄河水系 C.东侧属珠江水系,西侧属长江水系 D.东侧属闽江水系,西侧属长江水系 5.关于四条山脉共同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四条山脉都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上 B.四条山脉都位于两省交界处

C.四条山脉的东南侧降水比较丰富 D.四条山脉两侧的农业类型都不同答案 2.B 3.D 4.D 5.C (2009·珠海模拟)下图为“沿106.5°E的我国局部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6~8题。 6.图中①地形区为 () A.华北平原 B.四川盆地 C.渭河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答案 B 7.关于②地形区的地貌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 A.冰川广布,雪山连绵 B.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崎岖 C.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D.远看是山,近看成川 答案 B 8.秦岭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地理意义表现在 () A.为农耕区和畜牧区的分界线 B.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季风气候区的分界线 C.为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区 D.是长江水系与淮河水系的分界线 答案 B 甲、乙两地分别位于我国两大不同地形区中。请根据下列所提供的甲、乙两地的相关资料,回答9~10题。

中国的气温与温度带

中国的气温与温度带——导学案 【学习要点】 一、自主学习: 1、掌握气温分布图的阅读方法,能准确读出等温线的温度。 2、通过阅读冬夏气温分布图,掌握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 2、了解我国南北气温特征的差异。 二、重点探究: 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的成因。 三、生活应用: 了解气温对人们的生活和生产的影响,记住温度带的划分,了解各温 度带的熟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板块一:观察发现】 活动一: 读《中国一月平均气温》图,思考: 1、找出-8℃、0℃、8℃等温线,并在 每根等温线的东端标注相应的温度 值。 2、用醒目的颜色画出0℃等温线,观 察它大致经过的山脉和河流。 3、找出一月平均气温最低和最高的地 区。算一算温差为多少? 4、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南北温差 ,北方 南南方 。 活动二: 读《中国七月平均气温》图,思考: 1、七月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是哪里, 为什么? 2、七月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气温在多 少摄氏度以上? 3、我国南北的气温大约相差多少度? 4、我国夏季气温特点:南北温差 , 全国普遍 。 学以致用: 1、周末爸爸要去吉林出差,顺便还想去爬长白山。为轻装前进,他打算就穿一身运动装去。这样做合适吗,为什么? 2、南方人都说,北方人比他们更懂得穿衣打扮,因为我们衣橱里的衣服种类总是比他们多。他们想得对吗? 3、读下面A 、B 两城市各月气温曲线图: 1、算一算,一月、七月两地气温分别相差多少℃? 2、两地气温年较差各为多少? 答:A 为 ℃、B 为 ℃。 3、如果这两个城市分别为广州和哈尔滨,则 A 是 、B 是 。 气温(℃) A 气温(℃) B 中国的气温与温度带——导学案 共4页 第1页 中国的气温与温度带——导学案 共4页 第2页

全球气候变化——中国面临的挑战、机遇及对策解读

全球气候变化——中国面临的挑战、机遇及对策 气候变化是一个典型的全球尺度的环境问题。早在20世纪70年代,科学家们就已经把气候变暖作为全球性环境问题提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科学界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政府都高度关注和重视全球气候变化对各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由于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涉及到气候、环境、经济、社会、政治、科技等众多领域,时间跨度又很长,因此,响应全球气候变化对策的制定应从国家长远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出发,并把气候变化问题放到国家对外政治、经济与外交政策的大框架下统一考虑,以期气候变化问题朝着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前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过程中,如何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来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面临的挑战是_个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对中国发展带来的挑战 中国是﹁个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消除贫困是首要和压倒一切的优先事项。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中国经济仍将保持快速增长,人民的生活水平必将有一个较大幅度的提高,能源需求和二氧化碳排放量不可避免地还将增长,作为温室气体排放大国的形象将更加突出,无疑将对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严峻的挑战。 1.发达国家要求中国承担温室气体限控的压力增大。京都会议后,一些发达国家试图以《京都议定书》已规定发达国家的减排指标为由,集中全力向中国和印度等“主要的”发展中国家施压。有的发达国家甚至明确提出将发展中国家“有意义的参与”作为其批准议定书的前提条件之一,并与公约的资金机制挂钩。发达国家要求发展中国家参与全球减排的理由包括:环境原因、竞争力原因、政治原因等。虽然这些理由严重背离了公约“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以及公约特别强调的:“发展中国家能在多大程度上有效履行其在本公约下的义务,将取决于发达国家对其在本公约下所承担的有关资金和技术转让的承诺的有效履行,并将充分考虑到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消除贫困是发展中国家首要和压倒一切的优先任务。”但从另一个侧面,我们也不难发现减轻这种压力的艰巨性。 2.对中国现有发展和消费模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自然资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资源的丰度和组合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和经济优势。中国人口基数大,发展起点低,到2003年底,仍有59.5%的人口为乡村入口,面临着继续完成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长期发展任务,人均资源短缺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长期制约因素。传统的消费和生产模式是一种资源耗竭型、不可持续的消费和生产模式,这种模式已经对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构成了巨大的挑战。从发展模式的选择看,虽然各国有权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来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但在其发展过程中,都遵循某些带有普遍性的规律,很少有国家发生例外。世界各国的发展历史和趋势表明,人均商品能源消费和经济发达水

天气预报竞赛试题复习资料

天气预报竞赛试题1 武汉区域天气预报竞赛集训初试试题 (本试卷共15页,勿遗漏!) 姓名:省份考试日期:2007年12月14日 2、本卷包括天气学原理与方法、多普勒天气雷达原理与业务应用、中国气象局天气预报业务技术规范、其他与天气预报业务相关知识。 3、本卷考试形式为笔试、闭卷考试。 4、答案一律写在试卷相应答题位置,答在其它地方无效。 一、填空题(51道题,80空,每空0.5分,共40分) 1、如果用涡度强度表征系统的强度,那么在脊线上涡度局地变化为负时,(脊发展)。 2、地面冷高压的(长轴方向)可以指示冷空气向南爆发的势力。 3、在高空图上,寒潮冷空气常表现为(强大的冷温度槽)或(冷中心)。 4、产生冰雹的区域之一:中低层的低槽、切变线、低压中心等辐合系统与高空(槽前散度场)相迭置地区。 5、太平洋副带高压区的低层往往有(逆温层)

存在,这是由下沉运动造成的。 6、层结稳定度是讨论与大气的温湿水平分布状态联系的(垂直运动)的发展问题。 7、大气中的水平辐散辐合都是(非地转风)引起的。 8、槽线上和槽后有冷平流的槽,预报为(发展的槽)。 9、锋面附近所以产生大规模的垂直运运动,由于(气流的辐合辐散)和(锋面抬升作用)而引起的。 10、我们把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平衡时的大气流场称为(地转风)。 11、短波多半出现在比较平直的西风上,波的振幅比较小,移动的速度(比较快)。 12、作用于实际大气真实的力,一般称之为基本力或牛顿力,包括(气压梯度力、地心引力、摩擦力)等。 13、重力在赤道上最(小),随纬度增加而(增大)。 14、牛顿第二运动定律可导出大气的(运动)方程,质量守恒可导出(连续)方程,而能量守恒则可导出(热流量)方程。 15、大气的热量主要是来源于(地球表面的长波辐射)。 16、如果其他条件不变,锋面坡度是随纬度增加而(增大),而锋面两侧温差越大则坡度(越来越小)。 17、锋按伸展高度的不同,将锋分为:(对流层风、地面锋、高空锋)。

地理:温度带的划分

按照积温来(气温大于等于10度的持续期)划分温度带: 以各个地区活动积温的多少为标准,按农业生产所需要的热量指标划分的地带 温度带: 分为热带温带(南温带,北温带)寒带(北寒带,南寒带) xx北回归线之间是热带 北回归线至北极圈是北温带 北极圈至北极点是xx 同样的 南回归线至南极圈之间是xx xx圈至xx点是xx 年积温小于1600度: 寒温带 年积温大于1600度小于3400度: 中温带 年积温大于3400度小于4500度: 暖温带 年积温大于4500度小于8000度: 亚热带 年积温大于8000度: 热带

年积温小于2000度的xx: 高原气候区 1.冬季气温的分布从1月等温线图可看出:0℃等温线穿过了淮河-秦岭-青藏高原东南边缘,此线以北(包括北方、西北内陆及青藏高原)的气温在0℃以下,其中黑龙江漠河的气温在-30℃以下;此线以南的气温则在0℃以上,其中海南三亚的气温为20℃以上。因此,南方温暖,北方寒冷,南北气温差别大是中国冬季气温的分布特征。 这一特征形成的原因主要有: 纬度位置的影响冬季阳光直射在南半球,中国大部处于北温带,由太阳辐射获得的热量少,同时中国南北纬度相差达50℃,北方与南方太阳高度差别显著,故造成北方大部地区气温低,且南北气温差别大。 冬季风的影响冬季,从蒙古、西伯利亚一带常有寒冷干燥的冬季风吹来,北方地区首当其冲,因此更加剧了北方严寒并使南北气温的差别增大。 2.夏季气温的分布从中国夏季7月等温线图上可以看出: 除了地势高的青藏高原和天山等以外,大部地区在20℃以上,南方许多地方在28℃以上;新疆吐鲁番盆地7月平均气温高达32℃,是中国夏季的炎热中心。所以除青藏高原等地势高的地区外,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气温差别不大,是中国夏季气温分布的特征。 其形成原因有: 夏季阳光直射点在北半球,中国各地获得的太阳光热普遍增多。加之北方因纬度较高,白昼又比较长,获得的光热相对增多,缩短了与南方的气温差距,因而全国普遍高温。 温度带 ≥10℃积温 生长期(天)

北京高二地理2020年第二学期高考一轮总复习中国的气候过关训练

北京高二地理第二学期高考一轮总复习中国的气候过关训练 ★选择题(每个小题有四个选项,把正确的选项填在括号里) 上海借鉴传统农耕技术,利用黄浦江岸近5米的高差来设计建设加强型梯田湿地系统,净化效果较好,在多地迅速推广。该系统建设一系列低堰过滤系统,并大量配置水生植物,形成了人工湿地水净化系统。我国水质分类由好到差分为I~V五类和劣五类。下图示意“人工湿地水净化系统工作流程”。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工程中大量配置水生植物的最主要作用是 A.美化景观B.释放氧气C.减缓流速D.吸收养分 2.与传统梯田相比,该工程净化水质的设计主要体现在此梯田湿地系统 A.层次更多B.多级联动C.落差更大D.水量丰富 3.与建设一座相同处理量的污水厂相比,这种水净化系统能够迅速推广的主要原因是该系统 ①净化成本更低②建设速度更快③水质改善更明显④技术复制更容易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由于气压高低的变化,使杭州四季呈现多变的天气现象。 4.上面天气图依照春夏秋冬季节的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③④①② C.①②④③D.③②①④ 5.图④中大洋上天气系统强烈发展,使下列地区天气发生变化,正确的是 A.加大蒙古草原冻害B.增加黄土高原降水 C.缓解长江流域伏旱D.太湖平原泥石流灾害加大

蔓越莓生长在寒冷的湿地中。智利蔓越莓4月前后果实成熟,加工成蔓越莓干口味纯正,品质稳定,深受中国消费者青睐,我国正在致力于打造“东方蔓越莓之都”。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6.蔓越莓适合引种到我国的( ) A.三江平原B.黄河三角洲C.滇南谷地D.吐鲁番盆地 7.智利蔓越莓( ) A.生长在地中海气候区B.收获期正值长江丰水期 C.加工厂靠近原料产地D.大量鲜果海运出口我国 秦岭是渭河与汉江的分水岭,下图为渭河与汉江河流径流量年内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8.由图可知 A.渭河年径流量大于汉江 B.渭河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大于汉江 C.渭河冬季径流量占年径流量比重小于汉江 D.渭河夏季径流量占年径流量比重小于汉江 9.汉江9月径流量大于夏季各月,其原因是 ①流域内秋雨较多,降水量较多 ②气温较低,蒸发量小 ③地下水丰富,对河流补给量大 ④地下水水位高,土壤湿度高,下渗量小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0.与汉江相比,渭河 A.含沙量大,结冰期短B.含沙量小,结冰期长 C.含沙量小,结冰期短D.含沙量大,结冰期长 不同区域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人们生产、生活的特点有许多不同,区域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等

中国气候之气温与温度带

气温分布和温度带 第二节气温分布和温度带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我国冬、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2.使学生了解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和分布。 3.进一步培养学生阅读等温线图、气温年变化曲线图的技能,以及运用图表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我国冬、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 2.我国温度带的分布。 【教学难点】 阅读我国一月、七月气温分布图,分析概括我国冬、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教具准备】 中国气温分布和温度带课件 【教学课时】 本节教学可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复习已学知识,引入新课。具体步骤如下: [展示图片] 1.2月份黑龙江省的漠河和海南省的海口的景观照片。 2.哈尔滨“冰灯游园会”和广州“迎春花市”的照片。 [提问] 从照片上看,冬季我国南北两地的气温有什么差异? [讲述] 2月份,黑龙江省漠河冰天雪地,而海南省的海口是阳光明媚春意盎然了;哈尔滨的冰灯中外闻名。当地人利用冬季封冻的松花江天然冰块,精心雕刻成各种奇异壮观的冰雕艺术品,在各色灯光的映照下,色彩缤纷。冰灯游园会一般从元旦开始,一直延续到春节以后。每年都吸引很多游人冒着严寒前来观赏。而南国的广州,素有“花城”的美称。但花色最多、品种最齐、赏花人最多的要算一年一度的迎春花市了。迎春花市从春节前三天开始,

一直到除夕之夜。虽然这时正是我国最冷的季节,但在这里却是百花盛开,春意浓浓。可见,冬季我国南北气温相差十分悬殊。 [承转] 那么,同学们,你们能回答我几个问题吗?1.我国南北气温存在着怎样的差异吗? 2.我国气温分布有哪些特点呢? 3.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南北气温的差异呢?我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一定能找到答案,那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板书] 第二节气温分布和温度带 一、气温的分布 [板书] 1.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 [PPT展示] 我国1月平均气温图(或让学生阅读课本P32图2-2)。 [读图回答] 1.在图2-2中找出0℃等温线,在图上用彩笔描出(教师向学生说明,等温线就是在地图上把地面上气温相等的各点连结起来的圆滑曲线。),说说0℃ 等温线南北两侧的气温分布情况。(0℃等温线以北<0℃,0℃等温线以南>0℃) 2.看看0℃等温线大体与哪条河流和山脉的分布一致。(教师向学生说明,1 月0℃等温线大致通过秦岭-淮河一线,这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要求 学生记住) 3.黑龙江省漠河的1月平均气温大约是多少摄氏度?(约为-32℃) 4.海南省海口的1月平均气温大约是多少摄氏度?(学生回答:16℃以上) 5.计算一下,我国南北1月平均气温大约相差多少度?(相差约50℃) 6.自南向北,我国气温分布有什么规律?(愈往北,气温愈低) [归纳] 从1月平均气温图上可以看出,我国冬季气温南温北寒;等温线排列密集,说明南北温差大,越往北气气温越低;1月0℃等温线大致通过秦岭-淮河一线,向西沿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 [板书] 一、南北气温的差异 1.0°C等温线秦岭——淮河一线 2.冬季气温分布特点:南温北寒,越往北气温越低,南北温差大。 那么,为什么我国冬季南北气温相差如此悬殊呢? [阅读] 阅读课文P32“阅读”部分内容回答:导致我国南北气温差异大的原因有哪些?

中国30年气候周期变化

赵振国:被遗忘了的30年左右气温变化周期(2012-01-28 02:42:15) 赵振国研究员2004年任国家气候中心气候预测室主任。他认为,我国温度存在着大约30年左右的冷暖交替的阶段性变化特征。上世纪20年代以前是冷周期,20年代到40年代为30年左右的暖周期,50年代到70年代又为30年左右的冷周期,80年代后又转入一个暖周期。 按照这一规律,2010年我国气温将进入30年左右的冷周期。2008年1月中国南方遭遇50年一遇的冰雪冻灾,2009年11月至2010年1月低温暴雪袭击北半球,这些是进入冷周期的信号。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赵振国及其30年气温周期理论在2004年以后就在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了。人走茶凉显示了人间冷暖,30年气温周期理论被遗忘显示了中国气象界跟风世界气象主流到盲目的程度,本土的正确理论后继无人。 中国不仅仅需要获取自己的原始数据。更进一步而言,正如罗勇所指出,中国需要在气候变化上展开自己独立的研究,发出自己的声音。 “科学家要有诚实、正直的品格,不能为了拿到科研经费而跟着主流走。”丁仲礼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的这番表示,似乎意味深长。 5年过去了,我们重新发布赵振国研究员的周期理论报道,希望气象界能深刻反省自己对老一辈气象理论的背叛! 附件:2004年前的赵振国气候理论报道 为何天气变冷了暖冬却未结束 https://www.wendangku.net/doc/5410490340.html, 2000年1月24日10:24 光明日报 前几年,我国冬季气温一直偏高,但今年却显得较冷。1999年12月20日晚,首都部分群众在零下12摄氏度的气温下迎接澳门回归的,他们的精神很令我感动。我家住在浙江省温州市,这里冬季气温一直适宜,但今年冬天也比较冷。我想请教专家,今年气温为何低于往年,这是否标志着暖冬即将结束? 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读者周韦禾 今年入冬以来人们普遍感到比前几年冷了:一是尽管我国大部地区平均气温仍比常年高一些,并未出现冷冬,但由于最低气温比前几年明显降低,使享受多年暖冬特别是去年异常暖冬的人们感觉特别冷;二是冷暖变化幅度很大,人们正在享受温暖的时候,一次强寒潮突然袭来,大风降温又伴随下雪,使人们一下子难以适应。 我国气候存在着大约30年左右的周期变化,20世纪20-40年代为暖周期,50-70年代

四年级科学第一单元天气复习资料

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天气 1、我们关心天气 1、天气总是在不断地变化着,它影响着我们的活动,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的生物。 2、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态叫天气。人们通常从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这几个方面来描述天气。温度计、雨量器、风向标和风速仪是测量天气的工具。 3、天气现象通常可以用一些符号来表示,认识下列的天气符号: 风力和风向(标注时加上风,如东风) 4、在认识天气变化及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时,用网状图能使联系更加清晰。 2、天气日历 1.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叫做天气日历。在我们制作的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云量和降水情况、风速和风向、气温等。 2、记录天气日历时,可以分小组活动,也可以全班合作,要尽量在每天的同一时间观察天气,周末和假期也不要间断,记录时可以用文字,也可以用天气符号。 3、温度与气温 1、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气温是指我们周围大气的温度,它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天气数据。 2. 测量气温是测室外阴凉、通风(距离地面约1.5米)地方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来测量气温。测量气温时用到的工具是气温计。 3、测量气温时,手拿温度计的上端,把温度计放置到测量环境内2-3分钟,待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再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的液面持平。

4、一天中的气温变化规律是先上升后下降,凌晨温度最低,午后2点左右温度最高。在我们家乡的秋冬季节,气温一般是早上低,中午高,傍晚低。 5、在测量气温时,我们发现夏季时,室内气温低,室外气温高: 冬季时,室内气温高,室内气温低。 阳光下温度高,阴影里温度低 6、比较一天中不同时间段的气温时,可以把数据填在气温柱状图中。 7、在气象观测站中,气温计是放置在室外的百叶箱中。 4、风向和风速 1、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事物的变化来感知,可以用风向和风速来描述。 2、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如北风是由北向南吹来的风,东南风是从东南向西北吹来的风。可以用八个方位来描述风向。能在方位图上表示风向。(书第9页) 3、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的是风吹来的方向。风向标的箭头指的是风吹来的方向。 4、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一般有3—4个风杯)。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0—12级)。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可以用简化的风速等级无风(0,旗子不动)、微风(1,旗子微动)、大风(2,旗子展开)来划分风速。 5、风向标和风速仪组合起来的仪器叫做风速风向仪。 6、简易的风向表示方法可以用箭头,指向不同方向代表不同的风向。如→东风←西风↑北风↓南风东南风(利用方位图来记忆) 5、降水量的测量 1. 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2、降水量的多少可以用雨量器来测量。简易雨量器可以找一个直筒透明杯子来制作。制作要点:①杯子要是直筒透明的,高于15厘米。②刻度条要以毫米为单位。③粘贴时,刻度条贴在杯子的外侧面,要使刻度条的底部正好与杯子内侧底部对齐。④最后贴上小组或制作者姓名。 3、自制雨量器的的直径大小不影响测量的准确率,因为测量的数据是雨水的高度。 4、降水量等级是指24小时内的降水量,单位是毫米: 等级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 降水量(毫 <10 10~24.9 25~49.9 50~99.9 100~249.9 ≥250 米) 6、云的观测 1. 天空中漂浮着的云实际上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 2、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我们把天空当成一个圆面,平均分成四份,把看到的云量填充到圆面内,如果云量不超过圆面的四分之一,是晴天;如果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三,是多云;如果云量超过四分之三或覆盖了整个圆面,是阴天。

中国气候分布 六大气候带

中国气候分布六大气候带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国家之一,不仅疆域辽阔,人口众多,自然地理环境亦极其复杂而丰富多彩。5000多年前,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这片土地上劳动、生息、繁衍;在漫长的岁月里,又不断地开发、利用和改造着周围的环境。今天,中国人民正面临着新的考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需要我们每一个人进一步认识这片土地。这套丛书,系统介绍中国的自然地理基本知识,广及地形、气候、水文、生物、土壤、资源、环境等各个方面,内容丰富,资料新颖,文字流畅。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年同志,将会从中学到多种知识,加深对祖国的了解,更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以极大的爱国热忱,投入祖国的建设中去。 出版者的话 1980~1986年间,我们曾组织出版了一批地理知识读物,着重介绍中国的自然地理基础知识。这些书出版以后,引起了国内外广大读者的注意和好评。但因时隔多年,不少读者要求重印,有的建议进行修订,增补更新的资料。为了满足广大读者的要求,同时适应新时期发展的需要,我们约请了原作者对原书进行修订,增补了新的科研成果并更新资料,修改了原书中一些不必要的或不够准确的内容和提法,文字表述上也进行了修饰。书中的插图作了部分调整,还新增了彩色照片,以增加读者的感性认识。为了突出主题,我们将《中国的地形》、《中国的气候及其极值》、《中国的河流》、《中国的湖泊》、《中国的沼泽》、《中国的土壤》、《中国的森林》、《中国的草原》、

《中国的沙漠》、《中国的海洋》和《中国的自然保护区》这11种书汇总起来,组成一套“中国自然地理知识丛书”出版,在开本设计上与原书相比亦有一些变化。我们还将继续组织编写一些有关的专题,纳入这套丛书之中。这套丛书适合于中等文化程度的读者自学阅读,又可作为中小学教师和高年级学生的教学参考资料,是一份进行爱国主义和国情教育的好材料。我们希望这套丛书能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 商务印书馆编辑部 1992年5月 UID1 帖子33677 精华39 积分37077 阅读权限255 性别女来自扬州在线时间183 小时注册时间2008-7-13 最后登录2010-1-30 查看详细资料 返回主题 TOP admin 开心豆豆 管理员

气候变化与中国

驻英国大使傅莹发表题为“气候变化与中国”的演讲 2009年12月2日,中国驻英国大使傅莹应邀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发表题为“气候变化与中国”的演讲,全面阐述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立场及所采取的措施,并现场回答听众提问。演讲由LSE发展中心主任科布雷奇(MR. CORBRIDGE)教授主持,该校学生及社会公众共400多人出席。以下是演讲全文: 气候变化与中国 中国驻英国大使傅莹 伦敦经济学院 2009年12月2日 Climate Change and China Fu Ying, Chinese Ambassador to the U.K.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December 2nd, 2009 尊敬的CORBRIDGE教授, 女士们,先生们, Professor Corbridge, Ladies and Gentlemen, 很荣幸来到伦敦经济学院,就气候变化这一重大问题进行交流。我感觉特别荣幸,这是因为伦敦经济学院以在气候变化领域的研究著称,你们的研究为全球讨论做出了突出贡献。 I am honoured to talk to you on such an important subject as climate change. It’s a special honour, because the LSE is well-known for its scholarship on climate change and its crucial contribution to this global debate. 中国是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大国,气候类型多样,环境脆弱。气候变化给中国带来诸多不利影响。 China is a huge country with a population of 1.3 billion. It has diverse climatic conditions and a fragile environment. The effect of climate change is a very real threat which we face everyday. 根据中国科学家的观察,过去50年里中国的平均气温上升了1.1摄氏度,高于同期全球平均升温水平。在中国的许多地方,极端气候现象更为频繁。例如,今年春天中国北方出现50年以来最为严重的干旱,给400多万人的带来生计困难。 According to Chinese scientists, the average temperature in China has risen by 1.1 degrees centigrade in the last 5 decades. It is higher than the reported global average. We are seeing more frequent bouts of extreme weather in many parts of the country. Last spring, for example, the most severe drought in 50 years hit northern China affecting the livelihood of 4 million people. 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对我们来说已是现实。全球空气污染最严重的20个城市中,中国占了一半,70%的河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二氧化碳排放国。 Environmental damage and cl imate change is a reality for us. Out of the world’s most polluted 20 cities, half are in China. 70% of Chinese rivers are polluted to some degree. China has become the largest carbon emitter of the world. 这些问题是如何造成的?中国近年在减贫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时,也出现了严重的环境问题。与你们不同的是,我们是用30年的浓缩时间,走西方国家两个世纪的工业化进程。How have we got here? China has reached this stage when it is making great endeavours to lift

中国天气复习

中国天气复习 第九章低纬环流系统 一、名词概念: 1.旋衡风:当空气运动轨迹曲率和风速较大时,气压梯度力与离心力相平衡的空气运动。 2.副热带高压:出现于对流层中、下层,位于大洋上的暖性高压按惯例称为副热带高压。(其形成以动力原因为主) 3.南压高压:夏季出现在青藏高原及邻近地区上空的对流层上部的大型高压系统。 4.赤道/热带辐合带:是南北半球两个副热带高压之间气压最低、气流汇合的地带。(分为信风带和无风带) 5.东风波:副高南侧对流层中下层,常存在一个槽或气旋性曲率最大处,呈波状形式自东向西移动,出现在东风带中,称为东风波。 6.赤道反气旋: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后,受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发生反气旋性弯曲,转变为西南风。在适当条件下,可以加强发展,形成反气旋中心,这反气旋中心称为赤道反气旋。 7.热带云团:热带地区直径达4个纬距以上的白色密蔽云区,称为热带云团。 8.台风:发生在热带海洋上空具有暖中心结构的强烈气旋性涡旋,伴有狂风暴雨,造成严重灾害。 二、问答题: 1. 中、低纬度大气运动的重要差别? 答:①低纬度地转参数f很小,不满足地转风关系。天气尺度系统具有非地转特征,行星尺度运动具有准地转特征。与中高纬地区相比,热带流场的变化显得更为重要。②低纬度的地区凝结潜热效应对垂直运动和散度场具有显著影响。 2. 低纬度地区系统的运动满足什么关系?(分为天气尺度和次天气尺度) 答:低纬度地区天气尺度系统运动都满足压能风平衡的关系,而次天气尺度系统具有旋衡风的特征,旋转中心始终对应着动力位势低值区。 3. 西太副高的概括、结构特征和形成机制? 答:(1)概括:常年存在,稳定少动的暖性深厚系统。夏季副高强大,范围广,冬季强度减弱,范围缩小。(2)结构特征:①温度场,有暖区,暖中心与高压中心不完全重合,低层有逆温存在。②湿度场,脊中干燥,南北两侧有湿

中国各温度带适合种什么树种 六

中国各温度带适合种什么树种六 山, 淮河主流, 安徽凤台, 蚌埠, 江苏江坝, 盐城至海滨. 西界由辽宁彰武, 阜新, 河北围场, 沿坝上南缘, 山西恒山北坡, 兴县, 过黄河进入陕西志丹, 吴堡, 安塞沿子午岭至天水, 约北纬32.30℃-42.30℃, 东经103.5-124.5℃. 本区从地形上明显分为丘陵, 平原和山地3部分。气候特点是冬季严寒晴燥, 夏季酷热多雨. 年平均气温8-14.8℃, 由北向南递增, 沈阳年平均气温为7.8℃, 北京11.6℃, 河南驻马店14.8℃. 最低气温-20—30.5℃(沈阳); 年降水500-1000mm, 由东向西递减, 山东济南为723.7mm, 驻马店724.7mm, 西安584.4mm, 北京植物生长期为235天, 济南265天. 本区树木种类丰富.据<<华北树木志>>记载, 有89科, 245属799种. 如果加上陕西, 甘肃的树种, 估计在1000种以上. 本区以松属和栎属的树种为代表树种. (一)辽东, 胶东半岛丘陵区 本区范围北以东北区南线为界, 东面海, 南至江苏连云港, 西界以辽河平原, 山东的平度, 五莲至连云港. 海拔高度200-500m. 气候温暖, 雨量充沛. 辽东半岛年平均温度6-10℃, 年降水量达1000mm; 胶东半岛年平均温度10-15℃, 年降水量达900mm. 树种以赤松和麻栎为代表. 它们是组成森林的主要树种. 还有蒙古栎, 栓皮栎和狍栎. 辽东半岛除与长白山有共同树种外, 还有许多喜暖性的亚热带树种, 如三桠乌药, 瓜木, 漆树, 盐肤木, 天女木兰等. 胶东半岛有野生山茶. 本区引种树种很多, 有北美乔松, 日本黑松, 北美短叶松, 日本厚朴; 在山东烟台昆仑山引种的杉木和池杉均生长正常. 在山东胶南, 日照等地引种茶树, 梅和秕杷等. 栽培果树主要有板栗, 日本板栗, 苹果, 梨等. (二)平原区 包括辽河平原和华北平原. 本区主要是农业区, 天然植被都已破坏, 常见栽培树种有侧柏, 圆柏, 毛白杨, 小叶杨, 加杨, 旱柳, 垂柳, 榆, 槐, 刺槐, 臭椿, 香椿, 桑, 枣, 楸在南部有泡桐, 楝等. 果树有枣, 苹果, 梨, 桃, 李, 樱桃, 葡萄等. (三)山区和丘陵区 包括辽宁西部山地, 河北燕山山脉, 太行山脉, 山西吕梁山脉, 中条山脉, 山东沂蒙山区, 河南伏牛山脉及陕西秦岭北坡. 南北跨9个纬度, 东西跨15个经度, 海拔高度差异很大, 水热条件变化大. 华北的树木主要分布在这些山区. 为了叙述得清楚一点, 分下列3小区. 1.辽西, 晋, 冀山区和丘陵区包括辽宁西部山地的医巫闾山, 河北各山区, 山西阳城, 曲沃以北各山区. 河北小五台山海拔高2870m, 山西五台山海拔高3058m. 北京东灵山海拔高2303m. 区内年平均温度5-9℃, 年降水量500-700mm, 随着海拔高度变化, 树种垂直分布明显. 本区以油松和辽东栎为代表种. 海拔800(1000)m以下, 针叶树种以油松, 侧柏为主, 阔叶树种有栓皮栎, 槲树, 槲栎, 黑弹朴, 大果榆, 栾树, 白蜡, 山杏, 荆条, 酸枣等. 本带下部多种植果树, 柿, 胡桃, 板栗, 山楂, 杏, 海棠, 梨, 苹果等. 海拔800-1200m 有油松, 辽东栎, 大叶白蜡, 大果榆, 山桃, 槭属. 灌木有大花溲疏, 小花溲疏,

中国气候未来变化的趋势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第四季地质学期末论文 题目:中国气候未来变化的趋势 学院:地理科学学院 专业:测绘工程 姓名:刘俊源 学号: 10130506

摘要 地球上的一个大的地区或小的地点长期的时间段形成大气的普遍状态被称作气候,是在该时间段形成不同天气现象的过程的综合性的表达。气候是一种构成地球大环境系统的重要特征之一,良好的气候环境是生命在地球上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通常来讲,我国气候的变化是指我国气候普遍的情况在某时段,年代中,产生的改变,即气候的通常属性和离差(距平)两个中的一个或两个一起出现了统计数据的意义上的明显差异。气候和环境变化是气候系统和人为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最终结果。目前,全球的气候正在经历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性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对中国气候有着密切联系。本文主要联系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分析中国气候变化的因素,并对未来气候进行一个科普性的大致预测。 关键字:气候,气候变化,全球变暖,中国,未来趋势

摘要 (1) 第一章述论 (3) 1.1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 (3) 1.1.1 研究意义 (3) 1.1.2 研究内容 (3) 第二章中国气候变化的因素 (4) 2.1气候变化的相关国情 (4) 2.1.1气候条件 (4) 2.1.2生态环境 (4) 2.2人为造成的因素 (5) 2.2.1能源结构 (5) 2.2.2人口因素 (5) 2.2.3经济发展 (5) 2.3气候变化的基本情况 (6) 2.3.1 气温变化 (6) 2.3.2降水变化 (7) 2.3.3极端气候事件 (7) 第三章中国气候未来发展的趋势 (8) 参考文献 (9)

中国与气候变化

中国与气候变化相关的基本国情 一.气候条件差,自然灾害较重 1.气温季节变化剧烈。很多地方冬暖夏热,夏季全国为了维持比较适宜的室内温度,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 2.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多分布于夏季,切地区分布不均,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3.气象灾害频发。其地域之广,灾种之多,灾情之重,世界少见。 二.生态环境脆弱 1.全国森林面积1.75亿公顷,森林覆盖率仅为18.21%。 2.草地面积4.0亿公顷,其中大多是高寒草原和荒漠草原,草地受干旱,生态环境恶化等影响,正面临退化和啥话的危机。 3.土地荒漠化面积约为263万平方公里,占整个国土面积四分之一以上。 4.大陆海岸线长达1.8万多公里,易受海洋灾害带来的不利影响。 三.能源结构以煤为主 四.人口众多 五.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中国气候变化趋势 气候变化 自1901年以来,中国大陆地区年平均地面气温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上升了0.98℃,增暖速率接近0.10℃/10年,略高于全球增长速率。过去60年间中国年平均地温上升趋势明显,增速达到0.25℃/10年,显著高于同期全球平均增暖幅度。 降水变化 近60年全国降水量存在较明显的变化趋势。夏季降水表现出明显的递增趋势,春季和秋季降水呈递减趋势,平均减少速率分别为3.2毫米/10年和3.6毫米/10年。 极端气候事件变化 中国大陆地区极端偏暖事件有所增加,而极端偏冷事件有所减少,气象干旱事件频率和影响范围增加。中南方暴雨日数呈明显的上升趋势,而北方呈减少趋势。热带气旋频数呈一定程度的增加。 未来气候变化趋势 中国大陆地区年平均地面气温很可能将继续上升,冬季升温率要大于夏季,上升速率西部和华北地区较大,最大升温区域位于青藏高原中西部;大陆地区未来年降水量可能显著增加,降水强度特别是大雨和暴雨的降水强度可能增大。 气候变化对中国的影响 对农牧业的影响 1.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增加 2.农业生产布局和结构将出现变动 3.农业生产条件发生变化,农业成本和投资需求将大大上升 4.潜在荒漠化趋势增大,草原面积减少

中国天气复习题解读

《中国天气》复习 第一章西风带大型扰动 1、何谓西风指数? Rossby 把35°~55°之间的平均地转西风定义为西风指数。实际工作中把两个纬度带之间的平均位势高度差作为西风指数I。 2、何谓指数循环? 西风环流的中期变化主要表现为高低指数交替循环的变化过程,称为指数循环。 3、什么叫长波、超长波、短波?西风带长波辨认的方法有哪些? 超长波:波长在一万公里以上,绕地球一圈可有1~3个波,生命史10天以上,属于中长期天气过程。 长波:也称罗斯贝波,行星波。波长3000~10000公里,全纬圈约为3~7个波,振幅10~20纬距,平均移速10个经距/日以下,有时很慢,呈准静止,甚至向西倒退。 短波:波长和振幅均较小,移动快,平均移速为10~20经度/日,生命史也短,多数仅出现在对流层的中下部,往往迭加在长波之上。 西风带长波辨认的方法:①制作时间平均图②制作空间平均图③绘制平均高度廓线图④分析长波的结构和特性 4、写出长波波速公式,并指出其推导的假定条件,说明其物理意义。 长波波速公式:又叫槽线方程、罗斯贝波速公式 假定条件:假定大气运动是正压和水平无辐散的,流型具有正弦波形式且宽度很大,南北无变异。 物理意义:相对涡度平流的作用:使槽东移;地转涡度平流 的作用:使槽西退;波东进还是西退取决于和相对重要性 5、何谓长波调整? 广义的长波调整包括长波位置的变化和长波波数的变化,一般仅把长波波数的变化及长波的更替称为长波调整。长波调整是与长波稳定相对立的概念,长波稳定时,大型环流很少变动。 6、何谓上下游效应与波群速? 上下游效应:大范围上、下游系统环流变化的联系,称为上下游效应。 上游效应:上游某地区长波系统发生某种显著变化之后,接着就以相当快的速度影响下游系统也发生变化,叫上游效应。 下游效应:当下游某地区长波发生显著变化后也会影响上游环流系统发生变化,称为下游效应。 波群速:综合波振幅最大值的移动速度 7、何谓频散波与能量频散? 频散波:若频率与波数有关,则Cg ≠C ,称为频散波,如重力波、惯性重力波、长波。 能量频散:范围线以群速度向下游传播,这个速度大于纬向风速。这种波动最大 V v V v 2222)2()2(4L u L L u C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