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公路工程建设项目常见的地质灾害类型及防治措施

公路工程建设项目常见的地质灾害类型及防治措施

公路工程建设项目常见的地质灾害类型及防治措施
公路工程建设项目常见的地质灾害类型及防治措施

公路工程建设项目常见的地质灾害类型及防治措施

【摘要】公路工程属于线形工程建设项目,同一条道路的地质环境条件变化大,地质灾害类型多且危险性大,应及时预防治理。

【关键词】公路工程;地质灾害类型;防治措施

公路是构建便捷、通畅、高效、安全的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公路交通条件日益改善,伴随而来的地质灾害问题也显著增加。公路的修建常常需要跨越不同的地貌单元、地层岩性,会遇到多种地质环境问题,地质灾害类型较多,常见的地质灾害主要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冻土冻融。

1.公路工程建设项目常见的地质灾害类型

1.1崩塌、滑坡

崩塌是指陡峻斜坡上的块状岩土体高速倾倒、翻滚、坠落于坡脚现象,崩塌的特点是垂直位移分量大于水平位移分量。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岩土体主要在重力和地下水作用下,沿着一定软弱面或软弱带以水平位移为主的整体向下滑动的作用和现象。崩塌、滑坡地质灾害是山区公路工程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主要是由地质原因或人为开挖坡脚造成的。由于山坡或路基边坡发生崩塌、滑坡,常使交通中断,影响公路的正常运输。大规模的滑坡可以堵塞河道,摧毁公路,砸坏路基及公路桥,中断交通,破坏厂矿,淹没村庄,造成行车事故,甚至引起人身伤亡。

1.2泥石流

泥石流是指发生在山区的一种含有大量泥砂、石块的暂时性急水流。泥石流具有强大的破坏力,它往往在很短时间内摧毁一切工程设施和夺取千百人、甚至上万人的生命财产,是严重威胁山区人民和工程建设的地质灾害。泥石流是公路,尤其是山区公路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且破坏作用及其强烈的公路水毁类型,是毁坏穿越泥石流沟的公路路基、路面及相应防治结构物的重要外在机制,危害方式只要是淤积、掩埋、堵塞、冲击及冲刷公路,我国公路每年因泥石流造成的经济损失数亿至数十亿。

1.3地面塌陷

地面塌陷是指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塌陷坑(洞)的一种地质现象。有岩溶塌陷、矿山采空塌陷、黄土湿陷等类型,公路工程若在上述塌陷地区通过,经常会造成路面开裂、路基及路面变形、沉降甚至塌陷,影响公路正常通行,甚至威胁人身生命、财产安全。

1.4冻土冻融

冻土冻融是指在季节性冻土区,地基土冬季冻胀,夏季融化沉陷的一种现象。此种灾害是东北地区等高纬度或高海拔地区特有的地质灾害,常会造成道路翻浆、冻胀、融陷及路面冻裂,影响道路正常通行。

2.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

2.1崩塌、滑坡具体措施主要包括

①掌握崩塌活动分布规律,公路要尽可能避开崩塌、滑坡危险区及可能的危害区;②加强对危岩体监测、预测、预报工作,临崩、滑前及时疏散人员和重要财产;③实施必要的工程措施,加固斜坡或防护受威胁的工程设施。主要工程措施有:护墙或护坡,防止斜坡岩土剥落;镶补、填堵坡体岩石缝洞;削坡,人工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

矿街道发〔2011〕号 兰州市红古区矿区街道办事处 关于二〇一一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的 通知 各村、机关各部室: 为了做好我街道2011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灾害损失,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兰州市红古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兰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兰州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责任制度的通知》和《红古区2011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现结合我街道地质灾害现状,制定本方案。

一、地质灾害基本情况 我街道地质灾害以降雨诱发突发性的滑坡、泥石流和沉陷区地面塌陷为主。从灾害发生原因上分析,人为因素占据重要作用,而灾害的诱发因素均与降雨密切相关,特别是突发性地质灾害,直接与降雨有关。辖区滑坡、泥石流预防地段为省道301线峡口至大湾段、山根截路沟社、红沟至炭洞沟个体煤场地带;地面塌陷主要预防地带为滩子村、截路沟及复垦区一带;人为危险点预防地段为滩子村村委会对面一带及铁路以西原陶瓷厂至国税局段,形成原因为村民未经有关部门批准私自建房。 二、地质灾害重点预防期 我区降水主要集中在5—10月份,是地质灾害主要防范汛期,也是地质灾害的高发期、预防期,如短期出现强降雨,极易引发滑坡、泥石流、沉陷区地面塌陷等突发性灾害发生。各村要提前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工作,及时进入重点预防状态,加强对各隐患点的巡查,实时监测预防,认真执行汛期地质灾害防治的各项制度,确保安全渡汛,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三、汛期地质灾害防范重点 辖区滑坡、泥石流预防地段为省道301线峡口至大湾段、山根截路沟社、红沟至炭洞沟个体煤场段;地面塌陷主要预防地带为滩子村、截路沟及复垦区一带;人为危险点预防地段为滩子村村委会对面一带及铁路以西原陶瓷厂至国税局段。上述地质灾害

公路工程基本建设程序文件

公路工程基本建设程序 一、公路工程基本建设程序 按照当前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一个公路建设项目一般需要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城镇发展规划审查、水土保持方案论证、环境影响评价、用地预审、压覆重要矿产资源评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文物调查、防洪影响评价、地震安全性评价;通航安全影响论证;通航标准和技术要求审查;跨河方案审查,跨越铁路方案审查;勘察设计招标,初步设计审查,征用林地报批、征用草原报批、征用土地报批,施工图设计审查、施工和监理招标,办理质量监督手续,施工许可,重大和较大变更审批,交工验收,环保、水保、档案等专项验收(收费站、服务区等房建工程还要进行消防验收),决算审计,竣工验收,项目后评价等27个报批环节。个别环节在改建的小型公路工程中不涉及。 (一)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一般由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根据公路发展规划和近期建设计划,委托具有工程咨询资质的单位编制。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工程方案可行性、经济评价,通过论证后,确定工程建设标准、规模和投资估算。工可研报告中的路线方案初步确定后,工程咨询单位要提供路线具体走向和方案,由建设单位委托有资格的单位编制水土保持方案、环境影响评价报

告、用地预审报告、压覆矿产资源评估报告、地质灾害评估报告、洪水影响评价报告、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跨河方案、涉航方案和跨越铁路方案,开展文物调查;这些专项研究工作一般要同步开展,相互交叉,互为印证。当其中某一专项研究报告论证后需要调整工程方案时,必须及时告知其他专项研究报告的编制单位。为保证各专项研究报告与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方案一致,且衔接紧密,建议在委托工程咨询单位编制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时,可明确由可研报告编制单位负责牵头委托完成各专项研究报告的编制和论证,相关费用也一并商定。这里要强调的是:各专项研究报告的论证结论是报批工程可行研究报告的前置条件,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提前委托开展相关工作。 目前,国省道中的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一般报省交通运输厅,审查后,出具意见报省发改委审批。国家高速公路网中的项目,省发改委和交通运输部出具审查意见后,由国家发改委审批。必须提交的批复文件有:环评批复、用地预审批复、银行贷款承诺、行业审查意见、咨询评审意见等。 (二)城镇发展规划意见 公路路线经过城镇时,工可报告编制单位要书面征求城镇规划部门的意见,结合城镇发展规划确定路线合理走向。 (三)水土保持方案论证

高速公路建设基本程序 (2)

精心整理 高速公路建设基本程序 ???一、前期工作 ???1.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项目业主负责项目的前期工作。工可编制由其委托具有甲级工程咨询资质的单位完成,并负责上报审批。“678网”内属于国家高速公路“7918网”内的项目(以下简称“国高项目”),由省区发改委、交通运输厅分别报交通运输部、国家发改委审查,由国家 ???2. ???(1 ???(2 ???(3 件。 ???3. ???4. ??? ???1.项目法人的组建要严格按照交通运输部《公路建设项目法人资格标准(试行)》(交公路发〔2001〕583号)执行。作为高速公路的项目业主,必须达到该标准的甲级公路建设项目法人资格标准。 ???2.项目法人组建后,应按该资格标准的要求履行相关机构成立的审批程序,并配备相应的管理机构和人员,落实建设资金,在初步设计批准前报省交通厅审查。申报资料应包括以下材料:???①《公路建设项目法人资格申报表》(格式见附件1);

???②法人单位成立的批文,法定代表人的任职文件; ???③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文; ???④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或事业单位法人证书; ???⑤建设资金来源情况说明; ???⑥项目负责人及技术、财务、安全负责人的职称证书; ???⑦项目负责人及技术负责人以往的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业绩及证明材料。 ???以上②~⑦项材料作为申报表的附件装订成册。证照、批文、业绩材料等可采用复印件,证照 ??? ???3.执行,???4. ??? ???1. ???2. 资质的招标代理机构组织招标。 ???3.招标方式原则上应采取公开招标,招标公告要按照国家发改委《招标公告发布暂行办法》(委令2000年第4号)及《国家计委关于指定发布依法必须招标项目招标公告的媒介的通知》(计政策〔2000〕868号)有关规定执行,不能仅在省内媒体上发布。因项目特殊,符合交通运输部《公路工程勘察设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部令2001年第6号)第十二条规定的,可以采取邀请招标,但省高项目须事先报省政府批准,国高项目须报国家发改委批准。

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为切实做好2015年全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明确今年我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重点,完善地质灾害防治各项措施,落实地质灾害防治主体责任,确保今年我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高效有序进行,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第394号令)、《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决定》(国发〔2011〕20号)和《洛阳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09—2020)》及国土资源部、省国土资源厅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我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本方案所称地质灾害,是指因自然因素或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面裂缝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一、总体要求 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各个环节,以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目的,强化全市上下地质灾害防范意识和能力。坚持“全面设防、突出重点;属地管理、明确责任;依法防治、群测群防”的工作原则,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全社会共同参与

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机制。进一步筑牢地质灾害防治基础,全面提高我市地质灾害防治水平,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财产损失。 二、全市地质灾害现状及2014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概况 根据《洛阳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09—2020)》,全市共有13个地质灾害高易发区,9个地质灾害中易发区,4个地质灾害低易发区,高易发区面积4317.11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面积的28.3%。经排查,目前全市发现中型以上地质灾害隐患点83处,其中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31处。 2014年,我市降水量分部不均,前9个月降水量偏少,进入十月以后降水量明显增加,由于监测到位、预报预警及时、防灾减灾措施得力,我市未发生因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除个别地区发生数起小型崩塌外,全市没有发生规模性地质灾害。 三、2015年地质灾害防治形势、重点防范区域及重点防范期 (一)防治形势 根据全市地质环境条件、地质灾害点分布特征,结合2014年地质灾害灾情、隐患点状况和2015年1-4月降水量较往年同期相比显著增加等情况综合考虑,预计今年全市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较大,汛期

对山区公路地质灾害治理探讨

对山区公路地质灾害治理探讨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路网完善的需求,山区公路建设的发展亦越来越快,随之而来的是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也较严重。山区一般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地质环境脆弱,地质灾害多发,公路的建设不可避免的要切坡、填沟、打洞(隧道),对地质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处理不好还会诱发和加剧各种地质灾害,增加公路建设投资,影响工期,甚至给运营阶段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因此,山区公路的地质灾害防治尤为重要。 关键词:山区公路;地质灾害;治理 贵州省处于我国西南云贵高原山区,地形陡峻,地质环境复杂,地壳运动强烈,地质灾害十分严重。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几乎年年发生,年年成灾,对工程建设和运营以及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产生极大的威胁。特别是在地质灾害多发山区修建公路、桥梁或隧道,公路地质灾害的发生将对公路基础工程设施的建设和运营产生严重的危害,不仅制约了公路交通持续稳定的发展,也成为区内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为避免由于地质灾害问题给交通工程在施工及运营过程中带来的巨大损失,很有必要深入研究公路地质灾害基本特征及防治对策。 一、贵州省内发育的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分析 贵州省内发育的主要地质灾害类型主要表现为以滑坡、危险斜坡、崩塌、泥石流为代表的斜坡类地质灾害和以岩溶塌陷、岩溶洪涝洼地为代表的岩溶类地质灾害。根据调查,研究区公路地质灾害类型主要以滑坡、崩塌、危险斜坡、泥石流为主,其中滑坡、崩塌、危险斜坡为威胁公路安全运营和建设的最主要的地质灾害。 二、设计阶段 设计阶段应认识地质规律、尊重地质规律。在设计中充分考虑地质因素,遵循地质原则,从源头上尽量减少山区公路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并且为施工和运营提供良好的条件。前期的地质工作一定要认真细致,勘察设计阶段多花些钱和时间,尽量详细地查明地质条件,避免地质隐患,对于施工来说会节约大量的投资和工期。设计阶段的地质勘察工作必须加强,要达到必要的深度。 山区公路地质选线主要受到地形和不良地质现象的制约,配合路线方案设计,进行必要的现场踏勘和重点路段的调查,反复对比,优选出工程地质条件最好、地质灾害最少、工程建设对地质环境的不利影响最小的路线走廊带,真正贯彻地质选线的原则。对于滑坡、崩塌、岩堆、泥石流、岩溶、软土、泥沼等严重不良地质地段和沙漠、多年冻土等特殊地区,一般情况下路线应设法绕避。 施工图设计阶段应贯彻综合设计原则,在路线设计阶段对工程地质条件

2021年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概算预算编制办法

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概算预算编 制办法 打了关于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概算预算编制办法的介绍,希望可以给广大预算编制人员带来帮助。 【第一章:总则】 1-该办法及定额的管理权和解释权归交通部分;日常解释和管理权由定额站负责。2-本办法适用于改建和新建工程编制概预算,农村可参照本办法执行。3-编制流程:(1)估算(设计院、咨询单位和个人【甲级:全国;乙级:本省】)(2)概算(修正概算)(设计单位,有资质的咨询单位,交通局下的设计所)(3)施工图预算(同上)(4)标底【清单预算】(业主、有设计资质的咨询单位、施工单位)(5)项目实施、合同变更,道路变更(进场后)【由业主、施工单位和咨询单位做】(6)竣工验收及结(决)算【决算:业主做;结算:施工单位】(7)审计,由审计局、咨询单位和财审局做 4-概算为项目投资最高限额,对估算可上下浮动10%;5-预算不可以超概,且总金额和分项金额都不能超过概算。若预算突破相应概算,应分析原因,对施工图设计中不合理部分进行修改,对其合理部分应在总概算投资范围内调整解决。6-公路管理、养护及服务房屋可按本办法中的项目划分及计算方法编制,但按工程所在地的统一定额进行,如按房建定额。7-编制时,先严格执行本省的补充编办,补充编办没有规定的,再参照本办法执行。【第二章:概、预算编制方

法】 8-新增01-1和02-1汇总表:考虑到一个建设项目可能分成若干个单项工程或多个标段编制,这时就要通过一个汇总表,把多个标段汇总,所以增加了01-1总概预算汇总表。同时,对于工料机汇总表,道理亦然。增加08-1表,为了节约纸张。9-编制概预算依据的区别:(1)采用定额不同:概算用概算定额、预算定额和机械台班费用定额。预算没有概算定额。 (2)所采用的文件不同: 概算:是根据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图纸等设计文件。 预算:根据批准的初步设计文件,施工图等设计文件。 10-报表文件甲组文件:各项费用计算表;乙组文件:各项基础数据计算表(供审批使用)设计院一般上报报表:01-08表;施工单位:01-04表,07、08表,其他的报表看业主要求提交。05表是第二部分费用表格,所以不报送。 06表是一二三部分以外费用,所以不报送。11-项目划分:一、二、三部分和“项”的序号应保留不变,“目”、“节”、“细目”可随需要增减,并按实际出现的次序排列。细目划分要适度,尽量不要增加子项,与项目表保持一致。【第三章:概、预算费用标准及计算方法】 12-增加构造物1:96编办时,互通立体交叉工程的取费类别是按构造物1选取的。新编办后,取消了这种取费标准,由于立体交叉工程复杂,包含项目太多,改为根据工程项目相应的工程类别取费。如路基中的按路基取费,桥梁的按桥梁取费。13-增加构造物3:适用于

度大理市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2009年度大理市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地质环境保护工作,全面落实地质灾害防治的各项措施,确保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高效有序进行,防止与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云南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结合我市实际,制定2009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一、2009年地质灾害预测 (一)、蹦塌、滑坡、泥石流灾害预测 1、大理苍山东麓地区:苍山东坡主要分布着古元界苍山群(pt2m、pt2z、pt21)和沟头箐组(ptls、ptlh)地层。属半坚硬—坚硬层状结构岩体,一般不易滑坡,但每逢雨季则会发生以泥石流为主的灾害。 2、南部山区:下关、凤仪、太邑地处泥盆系青山组(D1p)灰岩,属奥陶系向阳组,多为砂、泥岩、板岩类地层,稳定性差,地质环境脆弱,在挖山修路毁林、开荒等人为活动下易诱发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 3、东部山区:海东、挖色地质状况与南部山区相似,也因人为活动容易诱发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 4、洱海北片区:上关、双廊小流域分布较多,以泥石流、洪涝灾害为主。 (二)、降雨趋势预测 1、总趋势:预计2008年我市总降雨量属正常偏少,年平均气温正常略偏高。从全年各时段的降雨量及气温情况分析,预计春旱较明显,入春后,气温回升不稳定,会出现一般性低温霜冻,但无明显“倒春寒”天气,有初夏干旱,夏旱不明显,入汛后,局部暴雨、洪涝、雷暴、冰雹等灾害天气突出,水稻抽穗扬花

期无明显低温冷害天气出现;9-10月“三秋”时期仍然会有一般性连阴雨天气,预计雨季开始期正常,结束期正常稍偏晚。 2、降雨量:预计2008年我市总降雨量为1000㎜—1040mm,属正常偏少。春季(2-4月)雨量为70㎜—80mm;属正常偏少,5-6月雨量为250㎜—290mm,属正常稍偏多;初夏干旱较明显,雨季开始期预计在5月下旬中至6月上旬中,属正常;无明显夏旱; 7-8月雨量为400㎜—430mm,属正常至稍多;9-10月月雨量为220㎜左右,属正常至稍偏少;期间仍会出现一般性“三秋”连阴雨天气;主汛期由于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匀,局部地区暴雨、洪涝、雷暴、冰雹等灾害性天气频繁;预计雨季于10月中旬结束,属正常稍偏晚;11-12月冬雨为30㎜左右,属正常稍偏少,有冬旱出现。 3、平均气温:预计2009年我市年平均气温为14.9℃,属正常。2-4月各月平均气温略高,春旱较明显,春温回升不稳,预计会出现一般性低温霜冻天气,但不会有“倒春寒”天气发生;水稻抽穗扬花期无明显低温冷害天气出现。 (三)、人为诱发因素 大理市地质环境受人为因素扰动极为敏感。2009年对地质环境扰动较为强烈的公路、铁路、采矿等各类开发建设工程较往年有较大增长。这些建设工程如果削坡不合理,固坡和护坡等措施不力,随之而来的是坡体变形产生大量坍方和滑坡,加之工程弃土弃渣,为泥石流提供了固体物质。部分建设工程还使已逐步稳定的泥石流沟和古滑坡复活,向恶化方向发展,成为滑坡、泥石流灾害的人为诱发因素。 分布的区域:公路沿线多山体崩塌、泥石流;矿山分布集中区多地面沉降、地裂缝等,露天采矿特别是一些不法矿山乱采滥挖,废土、废渣随意堆放,易

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概算预算编制办法宣贯讲义

《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概算预算编制办法》 《编制办法》的组成 ㈠、概预算费用组成、费用定额及算法 ㈡、概预算项目组成 ㈢、概预算文件的组成 《编制办法》修订的主要内容 一、概预算费用组成、费用定额及算法 ㈠、概预算费用项目组成 1.建筑安装工程费 费用项目划分依据建设部《关于建筑安装工程费用组成》(建标[2003]206号); ⑴.费用项目修订的主要内容 ①原直接工程费更名为直接费;原直接费更名为直接工程费。 ②取消“现场经费”,将其内容拆分后分别划入直接费和间接费中。 ③在直接费中增加“风沙地区施工增加费”和“安全及文明施工措施费”两项内容。 ④在间接费中增加“规费”内容,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基本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和工伤保险。 ⑤将施工技术装备费和计划利润合并,统称为利润。 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参照建设部制定的《建设项目总投资组成及其他费用规定》(征求意见稿)的内容,结合公路建设的实际情况,对工程建设其他费用的内容进行了调整:①将原“建设单位管理费”更名为“建设项目管理费”,同时在其内容中增加“公路交(竣)工试验检测费”的子项。 ②将原“勘察设计费”更名为“建设项目前期工作费”,费用内容包括可行性研究费用、勘察设计费用以及设计、监理、施工招标文件及招标标底(或造价控制值、清单预算)文件编制费等。 ③增加“专项评价(估)费”,费用内容包括环境影响评价费、水土保持评估费、地震安全性评价费、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费、压覆重要矿床评估费、文物勘察费、通航论证费、行洪论证(评估)费、使用林地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费、用地预审报告编制费等依据国家法律、法规规定须进行评价(评估)、咨询,按规定应支付的费用。

公路工程建设常见地质灾害类型及防治措施

公路工程建设常见地质灾害类型及防治措施 条件变化大,地质灾害类型多且危险性大,应及时预防治理。 关键词】公路工程;地质灾害类型;防治措施 公路是构建便捷、通畅、高效、安全的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公路交通条件日益改善,伴随而来的地质灾害问题也显著增加。公路的修建常常需要跨越不同的地 貌单元、地层岩性,会遇到多种地质环境问题,地质灾害类型较多,常见的地质灾害主要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冻土冻融。 1.公路工程建设项目常见的地质灾害类型 1.1崩塌、滑坡 崩塌是指陡峻斜坡上的块状岩土体高速倾倒、翻滚、坠落于坡脚现象,崩塌的特点是垂直位移分量大于水平位移分量。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岩土体主要在重力和地下水作用下,沿着一定软弱面或软弱带以水平位移为主的 整体向下滑动的作用和现象。崩塌、滑坡地质灾害是山区公路工程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主要是由地质原因或人为开挖坡脚造成的。由于山坡或路基边坡发生崩塌、滑坡,常使交通中断,影响公路的正常运输。大

规模的滑 坡可以堵塞河道,摧毁公路,砸坏路基及公路桥,中断交通,破坏厂矿,淹没村庄,造成行车事故,甚至引起人身伤亡。 1.2泥石流 泥石流是指发生在山区的一种含有大量泥砂、石块的暂时性急水流。泥石流具有强大的破坏力,它往往在很短时间内摧毁一切工程设施和夺取千百人、甚至上万人的生命财产,是严重威胁山区人民和工程建设的地质灾 害。泥石流是公路,尤其是山区公路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且破坏作用及其强烈的公路水毁类型,是毁坏穿越泥石流沟的公路路基、路面及相应防治结构物的重要外在机制,危害方式只要是淤积、掩埋、堵塞、冲击及冲刷公 路,我国公路每年因泥石流造成的经济损失数亿至数十亿。 1.3地面塌陷 地面塌陷是指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塌陷坑(洞)的一种地质现象。有岩溶塌陷、矿山采空塌陷、黄土湿陷等类型,公路工程若在上述塌陷地区通过,经常会造成路面开裂、 路基及路面变形、沉降甚至塌陷,影响公路正常通行,甚至威胁人身生

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最新)

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为了切实做好X年全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根据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394号令),结合全区地质灾害现状和X年降水趋势预测,特制定本方案。 一、X年全区地质灾害基本情况 X年X区发生地质灾害2起,造成经济损失30万元,未造成人员伤亡。全年共进行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地质灾害防治避让知识宣传培训4次,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演练25次。各乡镇、办事处、社区服务中心及有关部门要克服麻痹侥幸心理,始终保持高度警惕,切实加强领导,进一步落实责任,最大限度地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 二、X年全区降水预测 预计6月降水量50-80毫米、7月110-135毫米、8月115-130 毫米、9月70-95毫米、10月30-50毫米。 三、地质灾害趋势预测 根据全区地质灾害分布、发育特征,结合X年汛期降水趋势预报,全区地质灾害发生趋势预测如下: (一)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区段。 1.X区:X镇—X办—X办—X办—X办区域(X市中心规划区)、新区。

2.X区城区、新区、X镇(X景区)、X镇(打造省级特色小镇)。 (二)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区域。X城区、X办等乡镇、办事处人口稠密、地质环境脆弱、人类工程活动频繁的区域,在降水、人为活动等因素诱发下,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较大。 (三)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矿山。X、X等乡镇煤矿开采区,因地下局部采空,可能引起地面塌陷、裂缝;个别煤矿开口选址不合理,开采过程中弃土、煤矸石、碎石等堆放不合理,遇到暴雨可能诱发泥石流灾害。煤炭生产主管部门要加强检查,组织企业治理。X城区的部分砖瓦厂生产方式不合理,乱堆废坯、废砖,可能诱发小型滑坡、崩塌、泥石流,安监和国土部门应组织整改。 (四)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交通干线。国道X至X区X段,X高速公路扩能工程X区段,X区X至X地方道路(旧路),X区至X公路X至X段,以上路段在修建过程中形成了大量危岩体和高陡边坡,在降水、震动等诱发作用下,很可能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路面崩塌等地质灾害,危及行人、车辆的安全。铁路方面:X铁路X—X 段,X铁路X—X段。机场方面:X新机场。 (五)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预测。根据X地质矿产研究所对我区1:50000地质灾害详查情况的建议和全区的实际情况,共有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72处,其中滑坡65处,崩塌7处;威胁到1171户、4059人、3581间房屋;规模等级,大型14处,中型28处,小型30处;30人以上的隐患点有41处,100人以上的隐患点有7处,涉及

公路建设项目基本建设程序

公路建设项目基本建设程序 建设项目基本建设程序是项目从设想、选择、评估、决策、设计、施工到建成、验收、投入使用全过程 所必须经历的各阶段、各环节的先后次序关系及相互联系。按照建设项目发展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过程,基本建设程序可分成若干阶段,这些发展阶段有严格的先后次序,不能任意颠倒、违反规律。公路基本建设程序是从事公路建设项目建设管理都必须遵守的工作准则。 一、公路建设程序概述 公路建设一般可分为项目决策阶段、项目实施阶段、项目运营阶段3个大的阶段,对于政府投资的公 路建设项目,具体建设程序如下: 1、根据规划,编制项目建议书。大中型项目需要编制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国家高速公路网项目可直接 进行工程可行性研究。 2、根据批准的项目建议书,进行工程可行性研究,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工可阶段还要完成相关专题 研究,包括土地预审、环评、水保、地质、地震、防洪、文物、通航论证、银行承诺等。 3、根据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初步设计文件。 4、根据批准的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施工图设计文件,对于特殊复杂工程,必要时增加技术设计阶段。 5、根据施工图设计文件,组织项目招标,包括施工、监理招标。 6、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征地拆迁等施工前准备工作,申请质量监督和施工许可。 7、根据批准的施工许可,组织项目实施。 8项目完工后,完善竣工图表和档案资料、工程决算和竣工财务决算,办理项目交、竣工验收和财产移交手续。 9、竣工验收合格后,组织项目后评价

二、公路建设相关法律法规 公路建设要遵循法制化原则,做到依法建设,依法管理,依法监督。目前,我国公路建设领域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与建设相关的主要法律法规如下: 1、《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2、《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 3、《公路建设监督管理办法》; 4、《公路建设市场管理办法》; 5、《公路工程设计变更管理办法》; 6、《公路工程竣(交)工验收办法实施细则》; 7、《关于进一步加强公路勘察设计工作的若干意见》。 三、主要建设环节及工作内容 (一)项目建议书。 项目建议书是对投资建设项目的轮廓性设想,是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期规划、产业政策、地区规划,经济建设的方针、技术经济政策和建设任务,结合资源情况、建设布局等条件和要求,经过调查、预测和分析,向有关部门提岀的对某个投资建设项目需要进行可行性研究的建议书。主要内容: 1.项目提岀的必要性和依据; 2.拟建规模和建设地点初步设想; 3.资源情况和建设条件; 4.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设想; 5.项目建设需要的时间; 6.经济效果和社会效益初步估计。 (二)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最新)

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我市地处X地区,中低山、丘陵及峰林、峰丛广布,全市地质条件复杂,地质环境脆弱,且雨量充沛,是X地质灾害易发区、多发区之一。X年全市共发生各类地质灾害340起,其中崩塌118起,滑坡163起,泥石流37起,地面塌陷17起,地裂缝5起,直接经济损失达1179X万元,灾害造成3人死亡1人受伤。 我市地质灾害总体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地质灾害点分布面广;二是受强降雨影响,地质灾害发生时间相对集中;三是新增地质灾害点多;四是滑坡和危岩崩塌发生相对频繁;五是受气候和地域条件影响,地质灾害呈突发态势。为进一步做好我市今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国发〔X〕20号)等有关规定和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X年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 (一)X年汛期降水趋势预测 预计X年全市年总降雨量1500—2500毫米,与往年相比,比正常情况偏多1—3成。预计X年冬春季雨量偏少2成左右。前汛期(4—6月)雨量700—1300毫米,偏多2成左右,局部出现暴雨洪涝的可能性较高。后汛期(7—9月)雨量300—450毫米,偏少1成左右。 (二)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

地质灾害发生与降雨关系密切,雨季开始后,地表岩土层含水逐渐增多以致饱和,在地质环境条件较差、岩石破碎、土层松散(破碎)、土层厚度大、坡度大、人类工程活动较多的山区,当降雨量达到一定程度时,便会诱发滑坡、崩塌、泥石流。秋冬季节雨量偏少,部分地区会出现干旱现象,在岩溶地区由于岩溶发育、土层薄,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大量抽排地下水和剧烈震动等人类工程活动频繁地区可能会诱发岩溶地面塌陷。预计X年雨量较多的前汛期(4—6月)是滑坡、崩塌、泥石流高发的重要时段,其次由于降雨时空分布极不均匀,尤其台风带来的持续降雨及强降雨的阶段性、局部性,洪涝和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大。因此,我市X年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主要在4—9月。 二、X年汛期地质灾害趋势预测 (一)地质灾害主要类型及分布区域 根据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对全区地质灾害类型和重点预防区域的 划分,我市的X县东南部、X县西部中北部、X县西部、X县南部、X 县东北部、X县、X县、X县西北部、X县北部、X族自治县东北部和东南部、X区东南部属碎屑岩和花岗岩预防区,此类地区岩石风化作用强烈节理裂隙发育,覆盖层厚薄不一,山高坡陡,河流切割强烈,属地质灾害易发区。我市X县、X区和市城区属碳酸盐岩预防区,这些地区岩溶发育、土层较薄,危岩分布范围广,多分布于山体的中上部,相对高度高、稳定性差、监测困难,群测群防工作很难到位,一旦受到降雨、气候变化、震动等影响,就有可能成灾。具体情况如下:

小议公路工程地质灾害类型及防治策略

小议公路工程地质灾害类型及防治策略 摘要]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公路交通条件日益改善,伴随而来的地质灾害问题也显著增加。公路的修建常常需要跨越不同的地貌单元、地层岩性,会遇到多种地质环境问题,地质灾害类型较多,常见的地质灾害主要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冻土冻融。本文对公路工程施工中常见地质灾害进行了分析,详细阐述了相应的防护措施,并对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提出了一些策略。[关键词]公路工程地质灾害类型防治策略 1公路工程建设项目常见的地质灾害类型 1.1崩塌、滑坡 崩塌是指陡峻斜坡上的块状岩土体高速倾倒、翻滚、坠落于坡脚现象,崩塌的特点是垂直位移分量大于水平位移分量。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岩土体主要在重力和地下水作用下,沿着一定软弱面或软弱带以水平位移为主的整体向下滑动的作用和现象。崩塌、滑坡地质灾害是山区公路工程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主要是由地质原因或人为开挖坡脚造成的。由于山坡或路基边坡发生崩塌、滑坡,常使交通中断,影响公路的正常运输。大规模的滑坡可以堵塞河道,摧毁公路,砸坏路基及公路桥,中断交通,破坏厂矿,淹没村庄,造成行车事故,甚至引起人身伤亡。 1.2泥石流 泥石流是指发生在山区的一种含有大量泥砂、石块的暂时性急水流。泥石流具有强大的破坏力,它往往在很短时间内摧毁一切工程设施和夺取千百人、甚至上万人的生命财产,是严重威胁山区人民和工程建

设的地质灾害。泥石流是公路,尤其是山区公路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且破坏作用及其强烈的公路水毁类型,是毁坏穿越泥石流沟的公路路基、路面及相应防治结构物的重要外在机制,危害方式只要是淤积、掩埋、堵塞、冲击及冲刷公路,我国公路每年因泥石流造成的经济损失数亿至数十亿。 1.3地面塌陷 地面塌陷是指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塌陷坑(洞)的一种地质现象。有岩溶塌陷、矿山采空塌陷、黄土湿陷等类型,公路工程若在上述塌陷地区通过,经常会造成路面开裂、路基及路面变形、沉降甚至塌陷,影响公路正常通行,甚至威胁人身生命、财产安全。 1.4冻土冻融 冻土冻融是指在季节性冻土区,地基土冬季冻胀,夏季融化沉陷的一种现象。此种灾害是东北地区等高纬度或高海拔地区特有的地质灾害,常会造成道路翻浆、冻胀、融陷及路面冻裂,影响道路正常通行。 2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 (1)崩塌、滑坡具体措施主要包括①掌握崩塌活动分布规律,公路要尽可能避开崩塌、滑坡危险区及可能的危害区;②加强对危岩体监测、预测、预报工作,临崩、滑前及时疏散人员和重要财产;③实施必要的工程措施,加固斜坡或防护受威胁的工程设施。主要工程措施有:护墙或护坡,防止斜坡岩土剥落;镶补、填堵坡体岩石缝洞;削坡,人工消除小型危岩体或减缓陡峭高坡;锚固,加固危岩体,提高其稳定程

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2015)

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 件编制办法-(2015) 3 初步设计 3.1目的与要求 3.1.1除步设计阶段的目的是基本确定设计方案。必须根据批复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测设合 同的要求,拟定修建原则,选定设计方案、拟定施工方案,计算工程数量及主要材料 数量,编制设计概算,提供文字说明及图表资料。经审查批复后的初步设计文件,则 为订购主要材料、机具、设备,安排重大科研试验项目,联系征用土地、拆迁,进行 施工准备,编制施工图设计文件和控制建设项目投资等的依据。 采用三阶段设计时,经审查批复的初步设计为编制技术设计文件的依据。 3.1.2初步设计在选定方案时,应对路线的走向、控制点和方案进行现场核查,征求沿线地 方政府、建设单位及规划、土地、环保等相关部门的意见,基本落实路线布设方案。 对建设条件复杂地段的路线、路基、路面、特大桥、大桥、特长及长隧道、互通式立 体交叉、服务设施,一般应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方案进行同深度、同精度的测设工 作和方案比选,提出推荐方案。 3.1.3初步设计应: 1选定路线设计方案,基本确定路线位置; 2基本查明沿线地质、水文、气候、地震、矿产、文物等情况; 3基本查明沿线筑路材料的质量、储量、供应量及运输条件,并进行原材料、混合料

的试验; 4基本确定路基标准横断面和高填深挖路基、特殊路基的设计方案及沿线路基取土、弃土方案; 5基本确定排水系统与支挡、防护工程的方案、位置、长度、结构形式和尺寸; 6基本确定路面设计方案、路面结构类型及主要尺寸; 7基本确定特大、大、中桥桥位,设计方案、结构类型及主要尺寸; 8基本确定小桥、涵洞等的位置、结构类型及主要尺寸; 9基本确定隧道位置、设计方案、结构类型及主要尺寸; 10基本确定路线交叉的位置、形式、结构类型及主要尺寸; 11基本确定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各项工程的位置、形式、类型及主要尺寸; 12基本确定改( 扩)建工程施工期间的交通组织方案; 13基本确定环境保护措施与景观设计方案; 14基本确定改路改渠等其他工程的位置、结构形式及主要尺寸; 15基本确定占用土地、拆迁建筑物及管线等设施的数量; 16提出需要试验、研究的项目; 17初步拟定施工方案及工期安排; 18论证确定分期修建的工程实施方案; 19计算各项工程数量; 20计算人工及主要材料、机具、设备的数量; 21编制设计概算。 3.2 组成与内容 3.2.1 初步设计文件由下列十二篇和附件组成。 第一篇总说明第一篇总体设计第二篇路线第三篇路基、路面第四篇桥梁、涵洞第五篇隧道第六篇路线交叉第七篇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第八篇环境保护与景观设计第九篇其他工程第十篇筑路材料第十一篇施工方案第十二篇设计概算附件基础资料 3.2.2 第一篇总体设计 1 项目地理位置图示出路线在省级以上交通网络图中的位置及沿线主要城镇。 2 说明书 1)概述 (1)任务依据。 (2)设计标准。 (3)扼要说明测设经过。

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为切实做好我市X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减少地质灾害损失,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特制定本方案。 一、X年地质灾害防治概述 X年我市共发生地质灾害261起,其中滑坡227起,崩塌19起,地面塌陷15起,死亡1人,伤1人,直接经济损失9373万元。汛期共出现8次集中强降雨,并罕见的出现秋汛和冬汛。汛期成功预警预报3起,紧急转移村民20人,避免直接经济损失110万元。 二、X年全市地质灾害趋势分析 (一)汛期气候分析及重点防范期 一般主汛期即为重点防范期。根据气象部门资料,预测今年4~8月份为相对集中降水时段,相对相对降水时段也即为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 重点防范期应注意防范因降雨导致群发性地质灾害;人类经济工程活动密集区,特别是矿业活动强烈区、大中型水利电力工程、新建项目等在建设、生产过程中应高度注意防止人为活动诱发地质灾害。 (二)重点防治区 X县大部,X市大部,X市西北,X县东部,X区局部等相对高差较大的山区和丘陵区,因人类工程活动及降水等因素影响导致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大。

X县X等乡镇因人类工程活动及降水等因素影响发生岩溶地面塌陷、滑坡的可能性较大。 X县X等乡镇的矿区因大量抽排地下水和地下开采及选冶弃渣而发生地面塌陷、地面裂缝、山体滑坡、泥(废)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较大。 (三)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 据统计,全市现有地质灾害隐患点600处以上,部分隐患点险情严重,处于不稳定状态,当诱发因素达到一定程度时可能突发成灾,后果较为严重。在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应特别注意防范工程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 三、地质灾害监测 (一)重点监测范围、内容 全面开展地质灾害重点调查和“三查”制度(汛前排查,汛中巡查,汛后复查),进一步掌握我市地质灾害发育及分布规律,为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基础资料。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列入本年度市级重点监测范围,在汛期巡查中查明的新发生且临灾特征较为明显的地质灾害隐患点也要予以重点监测。 监测内容主要包括隐患体及周边地面和建(构)筑物变形情况,动植物异常情况、地下水变化情况等。 (二)地质灾害监测方法 采取汛期巡查与常规监测相结合、专业单位监测与群众监测相结合、定期监测与连续降雨时加密监测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监测。

公路工程建设项目常见的地质灾害类型及防治措施

公路工程建设项目常见的地质灾害类型及防治措施 【摘要】公路工程属于线形工程建设项目,同一条道路的地质环境条件变化大,地质灾害类型多且危险性大,应及时预防治理。 【关键词】公路工程;地质灾害类型;防治措施 公路是构建便捷、通畅、高效、安全的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公路交通条件日益改善,伴随而来的地质灾害问题也显著增加。公路的修建常常需要跨越不同的地貌单元、地层岩性,会遇到多种地质环境问题,地质灾害类型较多,常见的地质灾害主要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冻土冻融。 1.公路工程建设项目常见的地质灾害类型 1.1崩塌、滑坡 崩塌是指陡峻斜坡上的块状岩土体高速倾倒、翻滚、坠落于坡脚现象,崩塌的特点是垂直位移分量大于水平位移分量。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岩土体主要在重力和地下水作用下,沿着一定软弱面或软弱带以水平位移为主的整体向下滑动的作用和现象。崩塌、滑坡地质灾害是山区公路工程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主要是由地质原因或人为开挖坡脚造成的。由于山坡或路基边坡发生崩塌、滑坡,常使交通中断,影响公路的正常运输。大规模的滑坡可以堵塞河道,摧毁公路,砸坏路基及公路桥,中断交通,破坏厂矿,淹没村庄,造成行车事故,甚至引起人身伤亡。 1.2泥石流 泥石流是指发生在山区的一种含有大量泥砂、石块的暂时性急水流。泥石流具有强大的破坏力,它往往在很短时间内摧毁一切工程设施和夺取千百人、甚至上万人的生命财产,是严重威胁山区人民和工程建设的地质灾害。泥石流是公路,尤其是山区公路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且破坏作用及其强烈的公路水毁类型,是毁坏穿越泥石流沟的公路路基、路面及相应防治结构物的重要外在机制,危害方式只要是淤积、掩埋、堵塞、冲击及冲刷公路,我国公路每年因泥石流造成的经济损失数亿至数十亿。 1.3地面塌陷 地面塌陷是指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塌陷坑(洞)的一种地质现象。有岩溶塌陷、矿山采空塌陷、黄土湿陷等类型,公路工程若在上述塌陷地区通过,经常会造成路面开裂、路基及路面变形、沉降甚至塌陷,影响公路正常通行,甚至威胁人身生命、财产安全。 1.4冻土冻融 冻土冻融是指在季节性冻土区,地基土冬季冻胀,夏季融化沉陷的一种现象。此种灾害是东北地区等高纬度或高海拔地区特有的地质灾害,常会造成道路翻浆、冻胀、融陷及路面冻裂,影响道路正常通行。 2.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 2.1崩塌、滑坡具体措施主要包括 ①掌握崩塌活动分布规律,公路要尽可能避开崩塌、滑坡危险区及可能的危害区;②加强对危岩体监测、预测、预报工作,临崩、滑前及时疏散人员和重要财产;③实施必要的工程措施,加固斜坡或防护受威胁的工程设施。主要工程措施有:护墙或护坡,防止斜坡岩土剥落;镶补、填堵坡体岩石缝洞;削坡,人工

公路边坡工程地质灾害问题分析

公路边坡工程地质灾害问题分析 本文笔者根据多年工作经验对公路边坡工程地质灾害的类型及灾害的治理原则进行阐述,最后对公路边坡工程地质灾害的治理措施作出简要分析。 标签:公路边坡边坡工程地质灾害 随着人口的急速增长和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发。公路边坡(滑坡、泥石流)问题受制于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保护生态环境以及可持续发展等重大国计民生战略己成为同地震、火山相提并论的全球性三大地质灾害之一,其失稳滑塌严重危机到国家财产和人们的生命安全,因此对边坡的正确认识、合理设计、适当的治理,把边坡失稳造成的危害降低到最低限度,是岩土工程界的学者和工程设计人员必须考虑的问题。 1公路边坡地质灾害类型 1.1滑坡 引起滑坡有两种因素。一是内在因素:内在因素是产生滑坡的根本原因,主要表现为边坡(岩)土体强度与滑坡下滑的剪切力是否相适应,当剪切力大于边坡自身强度所形成的抗滑力时,边坡就会变形,直至破坏滑动。而当(岩)土体自身的强度较大,所产生的抗滑力大于下滑的剪切力时,边坡就稳定。控制边坡稳定程度的内在因素,主要是(岩)土体的性质和其内部结构,地应力的大小等;二是外在因素:边坡是否产生活动还决定于外在因素,边坡的边界条件,地表水及地下水的影响,地震和爆破震动的影向,人类活动影响等等。 1.2崩塌 崩塌是较陡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产生在土体中者称土崩,产生在岩体中者称岩崩。同滑坡的诱发因素一样,崩塌的诱发因素主要有大气降雨、地震和人类工程活动等。而巨型崩塌的主要诱发因素也是降雨尤其是连续暴雨,其次是地震因素引起的崩塌。 1.3泥石流 泥石流是斜坡上或沟谷中松散碎屑物质被暴雨或积雪、冰川消融水所饱和,在重力作用下,沿斜坡或沟谷流动的一种特殊洪流。特点具有爆发突然,历时短暂,来势凶猛和巨大的破坏力。泥石流的形成主要受暴雨控制。泥石流的形成需要三个基本条件:有陡峭便于集水集物的适当地形;上游堆积有丰富的松散固体物质;短期内有突然性的大量流水来源。 1.4地震与爆破

市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市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市地质灾害防治方案为切实做好我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避免或最大限度地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方案。一、主要地质灾害点的分布市南为小秦岭和崤山山脉,北为黄河及河谷平原,中部为黄土丘陵。复杂的自然地理、地质环境孕育了自然地质灾害,人类强烈的工程活动诱发和加剧了地质灾害,各种条件的不良组合,造就了地质灾害隐患点分布范围广、类型多的特点。目前,全市共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等地质灾害隐患点126处,其中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55处,受地质灾害威胁人员达万余人,潜在直接经济损失亿元,是河南省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重点地质灾害类型和分布情况如下:崩塌:重要崩塌点13处,威胁人员约1200人,威胁财产约250万元。分布在城关镇五龙村西、故县帝王村、故县镇五里村、阳平大湖峪、豫灵镇安头村等处。滑坡:重要滑坡点24处,威胁人员约5000人,威胁财产约6000万元,分布在阳平镇大湖峪东山、阳店镇庙头村、尹庄镇岳渡村六组、川口乡碑基村、五亩乡凤脉寺、五亩乡岭坪村、五亩乡枣洼村、苏村乡东里村等处。泥石流:重要泥石流沟8条,威胁人员约2万人,威胁财产约3亿元。分布在小秦岭金矿区豫灵文峪沟、大西峪沟,故县枣香峪,阳平镇大湖峪、

朱阳镇藏珠峪、朱家峪、杨寨峪、蒲陈沟村。地面塌陷:重要地面塌陷点2处,威胁人员约100人,威胁财产约50万元。分布在银家沟硫铁矿、尹庄镇伍桐村。地裂缝:重要地裂缝8处,威胁人员约200人,威胁财产约70万元。分布在五亩乡窑坡、朱阳镇吴家垣、透山村秦村组、现坡组,双庙村等处。二、地质灾害隐患威胁的对象和范围我市地质灾害隐患分布范围广,受威胁的对象和范围因灾害类型和所处地理位置不同而有所侧重。矿区及公路沿线泥石流、崩塌、滑坡灾害暴发快、危害大,直接威胁隐患区人员和道路、通讯、电力以及国防设施,尤其对矿区及下游人民生命安全威胁最大;黄土塬及中低山区村庄附近的滑坡、崩塌等灾害直接威胁居民生命财产安全。三、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根据我市历年的降雨以及往年地质灾害发生情况,确定我市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为6—9月。四、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市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作为市政府主管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领导机构,组织有关部门开展防治知识宣传教育,采取措施,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各乡镇人民政府要成立相应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机构,各乡镇长对本行政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负总责,与本行政区域内隐患点所在区域的矿业权人、村、组逐级签订责任书,根据市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制定本辖区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及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督促辖区内地质灾害防治单位制定防治方案及突发性地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