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6-2017年最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2016-2017年最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2016-2017年最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2016-2017年最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本单元集中认识条形统计图,是在学生通过前期学习,对数据统计过程有所体验,在掌握了一些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本单元要进一步学习用1格表示1个单位和1个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例题在选材上都注意了生活现实,一是学习生活现实,二是日常生活现实;在呈现方式上都采用了表图结合,统计表提供统计数据,通过统计图反映其直观优势;在引导学生学习方式上,都通过对话框的形式,引导学生经历为什么要用1格表示多个单位,怎样确定1格表示多少个单位以及如何制作统计图等过程。例1侧重于1格表示1个单位;例2则过渡到1格表示多个单位,体会用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优势。整个单元的知识属于数学教材中新课标比较看重的统计与概率领域,也是培养学生统计意识和能力,发散思维、应用数学的重要阵地。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学生已经对数据的统计过程有所体验,也学会了一些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还能根据统计结果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具有初步的统计意识和能力。另外四年级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喜欢探究发现学习,接受知识的能力也较强,而且也掌握了一定的数学学习方法及策略。这些都是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利用的资源。

1.经历描述和分析简单数据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条形统计图的意义。

2.初步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1个单位和1格表示多个单位),能用涂色的方法在条形统计图中描述简单数据。

3.在调查活动中认识统计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1.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主动地去建构新的认知结构。

教学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还能根据统计结果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具有初步的统计意识和能力。这些知识和经验是学生学习本单元内容的重要基础。另外学生也知道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事物的数量需要进行统计并直观地表示出来,这些都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进行教学的起点。

2.注意引导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认识统计的作用。

在本单元教学中,要注意结合实际情境,使学生理解在日常生活中为什么要运用条形统计图,进一步体会统计的意义。培养学生判断、预测和决策的能力。

11格表示1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1课时

2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1课时

1格表示1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教材第94、第95页)

1.使学生初步了解条形统计图的意义,学会看纵向的条形统计图。

2.初步学会制作纵向的条形统计图。

3.能正确地分析条形统计图,培养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重点:初步学会制作条形统计图。

难点:根据条形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

课件。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个月的天气有几天是晴天,几天是阴天,几天是多云吗?要想准确地了解这些信息,就离不开统计知识,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有关统计的新知识——条形统计图。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用学生身边熟悉的事激发学习的兴趣。轻松的谈话,有趣的情境,愉悦的课堂气氛,让学生身心放松,全情投入,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经验出发,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师:下面是某位同学对北京2012年8月的天气情况所做的记录,先看看说说你了解到的信息?(课件出示:教材第94页例1)

生1:知道这个月的天气有晴、阴、多云、阵雨、雷阵雨这五种情况。

生2:但是不容易看出每种天气情况各有多少天?

师:是啊。这个月的每种天气各有多少天?你能把它们清楚地表示出来吗?试一试。

学生尝试清楚地表示出每种天气数量的方法;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你有什么好办法呢?展示给大家看看。

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

生1:我经过分类整理数据,用统计表表示出来了:

生2:我是用画图的方式表示出来的,先把这5种天气情况都写出来,然后逐一去数一数,哪种天气增加一天,我就在那画一个○,就是这样的: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们还可以用条形统计图表示出来。与画图表示的方法很类似,就是不再画○,而是用一个一个的小格表示出来。

教师边演示制作条形统计图,边讲解:条形统计图的制作,首先画一条横轴,表示天气,在横轴上间隔同样的距离,分出宽度相同的5份表示这5种天气情况;然后在左侧画一条纵轴,表示天数,在纵轴上我们要等分好小格,每1个小格我们说是1个单元格,表示一天;最后把这些横竖线画成小格。准备工作就绪之后,开始画条形统计图的直条了,哪种天气增加一天就在相应的直条那涂色1格,这样哪个直条比较长就说明那种天气比较多。

师:你觉得画图表示和条形统计图相比,哪种表示方法更清楚?为什么?

生:条形统计图表示得更清楚。因为条形统计图上的单元格大小一致,又标着数据,这样就很直观地看出谁多谁少了。

师:条形图和统计表各有什么特点,你能得到什么信息?

生1:统计表中显示的是数据,我们需要比较数据的大小才能知道谁多谁少。

生2:条形图更直观,一看直条的长短就知道谁多谁少了。

……

只要学生回答合理就要给予肯定。

【设计意图:整个过程使学生亲身经历了知识的产生和形成的过程,突出体现了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通过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体验知识的发生与发展的过程”的新理念】

师: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你们认为生活中有哪些问题需要用条形统计图表示?课后请同学们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项目进行调查整理,自己制作统计表、统计图,看看从中可以发现些什么?

【设计意图:把学生的学习引向课外,让学生参加实践,发挥主动兴趣调查收集数据,经历统计的完整过程。将课内外联系起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和综合能力】

A类

用统计表记录你班里同学在哪个季节过生日,然后完成下面各题。

(1)哪个季节过生日的同学最多?

(2)夏季和冬季过生日的同学共有几名?

(3)如果你们班里某个同学的生日你不知道,猜猜他最有可能在哪个季节过生日? (考查知识点:条形统计图;能力要求: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B 类

育红小学四个课外活动小组的学生人数情况如下: 音乐小组:15人。 数学小组:12人。 美术小组:10人。 航模小组:7人。

根据上面的数据完成下面的统计表,并回答问题:

你能根据表中的数据用条形图表示出来吗?

(考查知识点:条形统计图;能力要求:能制作简单的条形统计图)

课堂作业新设计

A 类

B类

教材习题

教材第95页“做一做”

条形统计图

统计表:显示数据

条形图:直观形象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有的基础上初步认识统计图——条形统计图。首先让学生经历统计的过程,并在小组内制作出自己设计的例1主题图统计图,代表展示以后介绍条形统计图的制作,在教学条形统计图时,重点让学生认识横轴和纵轴分别表示什么,为学生今后认识横向条形统计图做准备。教学时让学生知道怎么制作统计图,如何直观形象地表示数据,培养学生分析数据、描述数据的能力。

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教材第96~103页)

1.使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明确用1格代表多个单位的表现形式,能根据统计图提出问题,并初步进行简单的预测。

2.使学生初步体验收集动态统计数据、整理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表现数据。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重点:能根据数据的大小确定1格表示多个单位。

难点:动态数据的收集方法。

课件。

师:同学们,你们都喜欢吃什么早餐呢?

学生回答。

师:大家喜欢的早餐还真是不一样,喜欢什么早餐的人多呢?我们能不能用条形统计图表示出来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条形统计图。

1.教学例2。

师:请同学们打开教材第96页例2,下面是四(1)班同学最喜欢吃的一种早餐(不包括主食)统计表,请你选一个条形图把统计结果表示出来。

学生在书上画图;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两个图的每格分别代表几人?

生:第一幅图的每格代表1人,第二幅图的每格代表2人。

师:不管你选用的是哪幅图,告诉老师最喜欢什么早餐的人数最多?

生:喜欢粥的人数最多。

师:为什么选择了不同的图表示数据,而结果却是一致的呢?

生:虽然每格表示的人数不同,但是表示的结果都是喜欢粥的人数是24人,所以结果是一致的。

师:如果喜欢牛奶的是5人,那怎么在右图中表示出来呢?

生:右图中每格表示2人,2格表示4人,剩下的1人就是1格的一半,也就是说1格表示2人,半格就表示1人,5人就是2个整格和1个半格。

师:你认为用哪个图表示这里的数据比较合适?为什么?

生1:应该用右图表示比较合适,因为数据比较多、比较大,我们还用1格表示1个单位的话,那样直条就要画很长,比较麻烦。

生2:我觉得数据比较大的时候,就应该选用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来表示,因为这样不用占很大的地方就能把图画出来。

……

只要学生说得合理就要给予肯定。

2.教学例3。

师:这是几个同学在一个路口统计了20分钟后,得到的几种机动车通过的辆数统计表。想一想该怎样用条形统计图表示出来。(课件出示:教材第98页例3统计表)生1:如果还用“以1代表2”的条形图表示似乎不合适,数据太大了。

生2:是啊,如果用每个格表示2辆车,要画很多个格,太麻烦了。怎么办呢?

生3:既然每个格可以代表1,每个格也可以代表2,现在数据这么大,我们可以让每个格代表5。

……

师:看!每格代表几辆车?

生:每格就是代表5辆车,可以哦!

师:打开教材第98页,在书上画图吧,并完成下面的问题。

学生尝试解答;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展示交流画图结果,回答问题,明确在数据比较的时候,每格代表的数据也应该相应地增大,如第(3)题可以用每格代表10辆车。

【设计意图:注重体现学生把教材知识结构转化为他们的数学认知结构的过程,然后利用数学知识和学生认知结构之间的矛盾冲突,充分体验“1个格代表5个单位”的必要性,从而突破教学重点,促进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由不平衡状态向新的平衡状态发展】

师: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你们有哪些收获?

学生自由交流各自的收获体会。

小结:1小格可以表示1个或2个单位,如果要表示的数量比较多时,还可以用1小格表示5个单位,这样既快捷又方便;如果要表示的数量更多时,甚至可以用1格表示10个单位、100个单位、1000个单位……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体会1格表示多个单位,同时出示相应的统计图,由此引发学生对一格代表更大单位新知识学习的向往,为以后的学习做准备。把统计引向更广阔的社会生活,从而加深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

A类

用条形图表示下面的数据并回答问题。

四年级(2)班的同学最喜欢的活动记录如下,请根据记录情况回答问题。

跳绳√√√√√√√√√√√√√√√

踢毽√√√√√√√√√√

踢球√√√√√

喜欢什么活动的人最多?喜欢什么活动的人最少?你是怎样知道的?

(考查知识点:条形统计图;能力要求: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B类

调查你们班的同学最喜欢什么课外读物,并用条形统计图表示出来。如果你是图书馆的管理员,在下一次够买图书时会有什么建议?

(考查知识点:条形统计图;能力要求:能制作简单的条形统计图)

课堂作业新设计

A 类

B 类

略 教材习题

教材第97页“做一做”

(1)9月晴天的天气明显增多。

(2)以晴天为主。

教材第99页“做一做”

(1)星期六销售最多,星期二销售最少。

(2)星期六、星期日销售比较多,其他是时间销售比较少;建议可以在周末举行一

些促销活动。

教材第100页“练习十九”

1.略

2.略

3.

(1)12(2)全班最喜欢喜洋洋的人数最多。(答案不唯一)

4.略

5.

(1)5(2)大象狗(3)略

(4)

6. 略

7. (1)100(2)卖出的时尚杂志最多。(答案不唯一)

条形统计图

1格表示1个单位

1格表示2个单位

1格表示5个单位

1格表示多个单位

1.条形图,关键是掌握好画图的步骤:为了使图形大小适当,先要确定横轴和纵轴的长度并画出来;确定单位长度,根据要表示的数据大小和数据种类,确定两个轴的单位长度,在横、纵轴上从0开始等距离分段,用长短不同的直条来表示具体数量,直条的宽度要适当,每个直条的宽度要相等,直条之间的距离也要相等;要注明各直条所表示的统计对象、单位和数量,写上统计图的名称、制图日期。

2.通过让学生经历数据收集、描述、分析的全过程,使他们深切地体会到统计活动的意义。

四年级数学上册7 条形统计图四年级上册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

学校麻花市州山镇花岗岵中心学校 教师刚需欧阳 班级壹甲班 《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了解条形统计图的意义,学会看纵向的条形统计图; 2、初步学会制作纵向的条形统计图; 3、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能正确的分析条形统计图,培养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4、学会合理的选择、绘制条形统计图,根据统计图进行分析数据和作出预测。 一、说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集中认识条形统计图,是在学生通过前期学习,对数据统计过程有所体验,在掌握了一些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基础上进行学习的。这是与老教材不同的地方,老教材只要求学会画条形统计图里的条形,然后学会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并没有要求学会制作条形统计图。 二、说学生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学生已经对数据的统计过程有所体验,也学会了一些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还能根据统计结果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具有初步的统计意识和能力。另外,四年级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喜欢探究发现学习,接受知识的能力也较强,而且也掌握了一定的数学学习方法及策略。这些都是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利用的资源。 教学重点:初步学会制作条形统计图。 教学难点:根据条形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练习纸、彩笔、、铅笔、尺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师:今天的天气情况怎么样?明天会下雨或者下雪吗?要想准确的知道第二天的天气情况你有什么办法? 生:问父母 生:看电视上的天气预报 生:看报纸上的天气预报 师:大家有这么多好办法,看来平时很善于观察生活呢!不过,要想准确的知道第二天的天气情况,可以看中央台《新闻联播》之后的天气预报节目。

四年级数学下学期教案

四年级数学下学期教案教学进度表

学期整体教学设计 教学总目标: 1.使学生认识自然数和整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含有三级的多位数。 2.使学生理解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3.使学生掌握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整数口算、笔算的熟练程度。 4.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加法和减法的笔算和简单口算。 5.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数据整理的方法,以及简单的统计图表;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的平均数。 6.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会比较熟练地计 算一般的三步式题,会使用小括号,会解答一些比较容易的三步计算的文字题。 7.使学生会解答一些数量关系稍复杂的两步计算的应用 题,并会解答一些比较容易的三步计算的应用题;初步学会检验的方法。 8.结合有关内容,进一步培养学生检验的习惯,进行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和唯物辩证观点的启蒙教育。 教学的主要知识及结构: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混合运算和应用题,整数和整数四则运算, 量的计量,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学法及能力培养的主要方向: 1.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2.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判断推理能力。 4.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5.引导学生揭示知识间的联系,探索规律。

6.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7.注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学习习 惯。 教学的重点: 混合运算和应用题是本册书的一个重点。 第一单元 混合运算和应用题 整体感知 第一单元内容分为三节,第一节:混合运算;第二节:应用题;第三节:数据整理和求平均数。 混合运算中的三步试题是在第五、六册已学过三步试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的三步试题,是小括号内含有两级运算的三步式题,通过学习,进一步巩固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三步式题与两步计算式题间的联系,强化运算顺序,让学生在掌握运算顺序的基础上独立计算,并逐步提高运算的正确率与运算速度。三步计算文字题是在两步计算文字题的基础的扩展,以提高学生理解数学语言并用算式表达的能力和列综合算式的能力,进一步强化运算顺序。计算三步文字题时,要着重从分析文字叙述人手,先确定最后一步是什么运算,再根据数量关系向前推导,确定出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哪一部分在前,哪一部分在后,以及括号怎样使用等,直到列出综合算式。 应用题是本单元的重点,其中两步计算的连乘和连除应用题与第六册学习过的连乘和连除应用题有所不同,特点是未知量可以随两个量的变化而变化。 教学时,要从求未知量与两个已知量的联系人手,分析数量关系,得出两种解题思路,进而列式解答。连乘应用题与连除应用题从解题思路上是互逆的,教学时,应加强两种类型题的联系,通过对比练习强化数量关系,并要求会用两种方法解答,能列综合算式解答。

复式条形统计图教学案例

复式条形统计图(教学案例) 【教学内容】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材分析】 “复式条形统计图”学生在四年级上册已经初步学习过,并且学生已经初步体验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掌握了单式条形统计图特点。这节课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本课教材编排力图体现以下两个特点。 一.注重知识发生过程中学生的亲身体验与感悟。 “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是学习统计的核心目标。而统计观念的形成最有效方法是让学生亲身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全过程。因此,教材在开课创设了一个问题情境:“比较单手投球远还是双手投球远。”安排这一教学内容的目的,一方面是通过一个真实的体育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密切统计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另一方面,使学生们通过亲身实践与切身体验,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全过程,从而体会数据可以用来描述现象,回答问题。以帮助学生形成统计意识,体会统计价值。本课教学我没有选用教材中现成数据,而是选择在课前进行投球游戏,记录学生单手投球与双手投球的数据,来指导学生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学生对这个素材比课本中提供的现成数据更为熟悉,更有亲切感,学习起来就更有激情。 二.加强习题的开放性,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不同的数学,有不同

的提高与发展。 教材安排的练习题“试一试”,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使学生不局限于回答教材中提出的几个问题,而是能发挥学生的观察力和想像力,根据统计图能发现更多的信息,进而提出不同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了不同的发展。 【学生调查】 【学生分析】 这节课教学之前我对学生进行了学前知识调查,调查中发现学生对投球游戏这一体育活动项目很感兴趣。对于复式条形统计图,虽然学生在四年级已经学习过。但间隔时间较长,且我校处于北方城市的城乡结合部,学生来源复杂。我班的学生有三种情况,个别中途转学来的学生没学过统计,部分学生忘记了前面所学知识和大部分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知识背景和生活体验。因此,关于本节内容的学习,主要引导学生在原有认知的基础上进行有效建构。让学生亲身经历收集数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教案

第七单元:认识钟表 单元教学内容:认识钟表 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认识钟表》的内容有认识钟表、认识整时(钟表和电子表)、认识半时(钟表和电子表)。《认识钟表》属于准备性筨,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有关时间的知识--------如二年级的时、分、秒,三年胡学习的24时计时法做了铺垫。本单元的编排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提供了丰富的与儿童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关注学生的经验和兴趣。第二、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通过学习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第三、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妈展学生的九感和符号感。数感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能用多种方法表示数(2)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3)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4)能估计运算结果。符号感主要表现在以下二个方面:(1)能从具体的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2)能从具体的情境中抽象出变化规律。第四特点: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的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描述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学会数学思考。第五个特点:适时渗透思想教育。 学情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过钟表,但让学生建立时间观念可能有点困难,因此必须把本单元作为重难点。 单元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初步认识钟面,认识时针和分针。 2、使学生结合生活经验会看、会写钟表和电子表上整时和半时的时刻。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拨表、观察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念。 2、通过操作、观察、分析、推理等活动,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精神。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珍惜和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 单元教学重点: 1、认识钟表,区别钟表上的时针和分针 2、会看、会写整时、半时。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单元教学难点:认识半时 教法:直观教学法 学法:动手操作法 单元课时安排:2课时

条形统计图反思

《条形统计图》教学案例 案例背景: 《条形统计图(二)》是九年义务教育沪教版数学课本三年级第二学期P39-40的内容,在二年级第一学期中学生已经接触过“条形统计图(一)”,孩子们能通过对一些事物进行分类计数,用直条表示事物数量。本课页的内容是“条形统计图(一)”的延续。学生在“条形统计图(一)”中画条形统计图时只需根据提供的信息画上相应的直条即可。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能根据条形统计图说出统计的内容和数量,会比较数量的多少;知道条形统计图的不同表现形式;通过比较两张不同单位长度的统计图,知道条形统计图表示的数量不仅与所画直条的长度有关,而且与一格(1刻度)所表示的数量有关;知道在确定一格所表示的数量大小时,必须考虑统计表所提供的数据大小,以使统计图能够完整地表示统计数据;能在格子纸上制作简单的条形统计图。 案例实录: 一、复习引入 1、出示课件、引发思考。 师:这段时间,我们都在边看小动物们在运动场上的比赛,边学习数学知识。今天我们继续去运动会上看看。(出示课件:车辆行驶至运动场的情景) 2、呈现图表、揭示课题。 师:小兔欢欢做事非常细心,他已经统计出了各种车子的数量。(出示表格) 小胖说,这张统计表可以用我们学过的条形统计图表示(出示小胖的统计图) (1)提问:这张统计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统计图由两条垂直的射线构成,竖的叫纵轴,横的叫横轴。 “参加运动会车辆情况统计图”是统计图的《标题》。(板书) “0、10、20”等称作《统计数据》。(板书) “辆”是统计数据的《单位名称》。(板书) “轿车、大客车等”称作《统计项目》。(板书) (2)评析(重点:自行车数量的直条,突破一格表示多少,半格表示多少。) 小胖说:小伙伴们真棒!把学过的本领记得牢! (3)出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要继续学习“条形统计图” 3、再呈图表,比较异同。 小亚说:这个统计图还可以换一个样子画。(出示小亚的统计图)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教案教学设计

第七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 教材简析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分三部分:1、四边形、正方形、长方形的认识;2、周长的含义及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3、选择拼图法使周长最短。 单元教学目标 1.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能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和正方形。 2.掌握并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3.学会选择拼图法,使得拼成的图形周长最短。 教法与学法 教法:引导发现法。 学法:研究性学习法。 课时安排 本单元建议用6课时安排教学。 第一课时 四边形 教学内容:教材第79 页例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直观感知四边形,能够从多种图形中辨认出四边形。 2、通过找、涂、分、围的活动,建立四边形的空间概念,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经过四边形的抽象过程,体验抽象概括的思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以及数学知识的内在美,陶冶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操。 教学重点:区分辨认四边形,理解四边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发现并比较认识四边形的特点,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与学法: 教法:引导发现法。 学法:研究性学习法。

第二课时长方形和正方形 教学内容:教材第80页例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直观感受长方形和正方形,能从图形中辨认出长方形和正方形,会在方格纸上画 长方形和正方形。 2.通过观察,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 过程与方法: 经历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空间概念的认识过程,体验抽象概括的思维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生活中的数学,并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中。 教学重点:让学生感悟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能区别长方形和正方形。 教学难点: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和正方形,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教法与学法: 教师:引导发现法。

四年级数学上册条形统计图教案

条形统计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读图、画图等活动,认识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能用这样的统计图表示统计数据,能读懂这样的统计图,会求平均数。 2、使学生经历观察统计图、用条形表示统计数据,并进行简单分析的过程,感受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提高统计的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 3、使学生感受条形统计替可以说明生产、生活中一些数据之间的关系,体会从报刊或查阅资料中获得信息 教学重点认识条形统计图的制作(1格表示多个单位)教学难点认识条形统计图的制作(1格表示多个单位)教具准备课件,事先调查好4大河流的长度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我们以前认识过条形统计图,谁来简单的描述一下条形统计图有几部分组成的?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条形统计图,选用的话题是关于上海申办世界博览会的。 先请大家来看一些关于这方面的常识。 学生轻声阅读“你知道吗?”

读完后,交流,主要要明白: (1)有89个成员国 (2)确定的方式有2个。一是超过半票的直接当选;二是没有超过半票的时候,最少的会被淘汰 追问:89个成员国超过半票是多少票? 5个国家一起竞争,需要多少次的淘汰? 二、学习例题: 1、演示:2002年12月3日,国际展览局成员国的代表投票决定2010年世界博览会的主办城市。在第一轮投票中,五个申办城市的得票情况如下图。(图略) 问:从图上你知道了哪些? (比如具体的5个城市以及相应的得票情况等。) 这些数据使你想到了什么? (根据评选规则,没有出现超过半数的情况,虽然说上海的票数是最多的。但可以肯定的是波兰将淘汰了……) 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甚至可以问:89个成员国都投票了么?你可以怎么知道?引导学生把图里的5个数据加起来,得到84票。问“84票”说明了什么问题?) 质疑:这张条形统计图与我们前面认识的有什么不同呢? 注意观察纵轴上的数据,指名读一读,你有什么发现? 指出:根据实际需要,我们在制作这统计图的时候,可以把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备课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任教四年级数学,总体来看,学生的数学基础一般,仅小部分学生能掌握所学内容,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都较好,对于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也较浓厚,上课时活泼,发言积极,上课专心听讲,认真完成作业,学习比较积极主动,课后也很自觉,当然与家长的监督分不开。部分学生解答问题的能力较强,不管遇到什么题,只要读了两次,就能找到方法,有的方法还相当的简捷。还有一小部分学生由于反映要慢一些,学习方法死板,只能接受老师教给的方法,稍有一点变动的问题就处理不了,特别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差,另外还有一部分后进生,由于数学基础差、底子薄、惰性强,这二类学生在本学期还要重点抓。 二、本册教材内容分析: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的内容:四则运算;位置与方向;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三角形;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活动等。 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以及三角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本教材安排了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小数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有关小数概念的知识和小数四则运算能力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认识了简单的小数,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在本学期里学生将系统地学习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大小的比较、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等,并在此基础上学习比较复杂

的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使学生很好地理解小数的意义,能用小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初步学习用小数知识解决问题。有关四则运算的顺序和运算定律的知识也是小学生应当掌握的有关计算的基础知识,并且在第一学段学生已经接触到了有关内容,例如有关混合运算,学生已经学习了从左到右依次计算的混合运算式题,初步了解了小括号的作用。在本学期里学生将系统地学习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重点学习含有两级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为学习列出综合算式解决问题打下基础;运算定律则主要是在学生已有的直观认识的基础上对有关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加以概括和总结,并学习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位置与方向、三角形两个单元,这些都是本册的难点或重点教学内容。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特性,进一步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使学生在探索图形的特征、图形的变换以及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同时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折线统计图。让学生学习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制作单式折线统计图,学会看懂此种统计图并学习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统计的观念。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计算内容,教学用所学的整数四则运算知识和小数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初步体会植树问题的数学思想

条形统计图教案

条形统计图 第1课时 1格表示1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 一、教学内容: 1、经历描述和分析简单数据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条形统计图的意义。 2、初步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1个单位和1格表示多个单位),能用涂色的方法在条形统计图中描述简单数据。 3、在调查活动中认识统计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 1、经历用数字、图形和条形来表示数量的不同方式的对比过程,体验条形表示数量多少时更直观、便于比较的优势,体会学校条形统计图的必要性。 2、通过读图、画图活动认识1格表示1个格单位的条形统计图,了解条形统计图的结构特征和表示数量的方法,能对数据做简单的分析。,能根据要求准确的画出长短合适的条形。 3、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1格表示1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 难点:了解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并根据数据大小准确地画出长短合适的条形统计图。 四、教学准备 课件、直尺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授 1、课件出示2012年8月北京市的天气情况图:引导学生认识和了解图例中表示天气的各种图形。 2、师生交流后,提出问题:这个月的各种天气各有多少天?你能把它们清楚地表示出来吗? (二)探索发现 1、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 (1)整理数据 师:你怎样才能知道这个月每种天气各有多少天呢? 启发学生思考并整理数据:我们要统计什么?用什么方法可以统计出这些数据呢? 学生在交流的基础上,知道可以分别用数数、画“√”、画“○”、写“正”字等方法。 学生小组合作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组织学生汇报交流:你们小组是用什么方法收集数据的?为什么选用这个方法?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认识到用写“正”字法来进行统计,比较方便。(2)表示数据。 师:我们通过画“正”字法来进行统计,已经知道了每组天气各有多少天了,那如何才能清楚的表示出来呢?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并在小组内完成。汇报展示。 我们组是用统计表来统计表示。

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教案

第七单元认识钟表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84-87页的内容:认识钟表 教材分析: ◇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认识整时。 这部分内容教材主要是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来编排的,我们将时间(准确的地说是时刻)与学生熟悉的活动对应起来,让学生不仅会看钟面和电子表认整时(这一点对学生来说并不困难),还会对看不见、摸不着的时间有所感觉。知道什么时间该做怎么,对培养学生良好的作息习惯也是有帮助的。 ◇概括认识“整时”的方法。 ◇渗透接近整时的习题。 为了降低认识“几时几分”的难度,并丰富练习的形式,教材特意安排了“几时过一点儿”“快到几时”的习题,并为后面认识“几时几分”做铺垫。 ◇渗透一天有24小时。 P85通过展示小明一天的活动,巩固整时的认法,并通过提问“小明9时在做什么”使学生初步知道一天有两个9时。 ◇增加了“你知道吗”的版块。 为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教材介绍了一些我国古代的计时工具。这两种工具计时的原理比较复杂,可以以学生能理解的方法简单的说明。 ◇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巩固整时的认识,同时为后面的学习做孕伏。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经验,使学生会认、读、写整时。 2.培养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珍惜和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难点:结合生活经验,使学生会认、读、写整时。 单元总课时:约2课 课题认识整时课时 1

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操作认识钟面,让学生学会看钟表上的整时; 2.培养学生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生活、学习习惯,初步建立时间观念;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渗透初步的估算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钟面,会看整时。 教学难点:建立时间观念。 教学准备:实物钟表、学具钟表、课前要求熟悉自己的小闹钟 教学过程: 一、情境感知认识钟面 1、出示主题图 问题:1)小红是什么时间起床的? 2)你怎么知道的? 揭示主题:你们看钟表虽小,却与我们的生活有密切联系,它能告诉我们时间,提醒我们工作和学习,今天我们就要来认识钟表这位新朋友。 2. 出示一个○:要让它成为钟面,还需要添上什么? 介绍时针、分针、12个数、12个大格。(电脑分别呈现,成为一个完整的钟面) 3.你还知道钟表的哪些知识? 二、初步认识时间 1. 课件出示钟面,问:这些时间你认识吗?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教案

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让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 教学重点:让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教学难点: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课时划分:3课时 第一课时课题:认识“以一当一”的条形统计图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4—95页的例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让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 ⑶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品质。 教学重点: 1格表示一个单位 教学难点:根据统计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1 1、出示例1 这是北京市2012年8月的天气情况。请你首先认识一下天气符号,他们表示什 么天气? 这个月的每种天气各有多少天?你能把它清楚的表示出? 学生尝试用自己熟悉的方法表示出来? 反馈:①我用统计表 ②我用象形统计图

师:他们把数据都表示清楚了吗?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2师:还可以用条形统计图来表示? 师:从这个条形统计图中,你看懂了什么? 生:边上有数据:0、1、2、3、4、5、6、7、8、9、 师:最下面一个数字是1吗? 生:下面是各种天气情况:晴、阴、多云、阵雨、雷阵雨 师;在这个图中,最下面一个格子碰着的横线对着几?在这个图中,1个格子表示1个单位。 师:从这个条形统计图中,你还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晴天和多云最多 生:雷阵雨最少 生:阴天比多云少3天 生:阴天比阵雨多1天 3师:和统计表相比,条形统计图有什么优点? 能更清楚直观的表示数据的大小 二、巩固新知 1、完成95页的做一做 统计一下本班同学出生的月份 出生 月份 把上面的数据在下面用条形图表示出

最新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新教材) 特别说明:本教案为最新人教版教材(改版后)配套教案,各单元教学内容如下: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二)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 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第五单元三角形 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第七单元图形的运动(二) 第八单元统计 营养午餐 第九单元数学广角 第十单元总复习 四年级数学下学期教学计 划 一、学情分析 四(5)班上学期期末检测,平均分为85.7,合格率为97.6%,优秀率为58.7%。本班大多数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符合年龄及年级特点,具有一定的学习习惯,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习数学的信心较强;学生分析能力有一定的提高。由于各种原因部分学生数学基础较差,同时分析问题的能力、灵活性解决问题的方面也欠缺,需要下大力量来培养训练。同时也存在个别学生学习习惯较差,家长配合不到位现象,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的态度。本班的学生能够听从老师的教导,但是自主创新的意识还是比较缺乏,针对这现象在教学中对学生要加强培养自主探究意识及能力;对那些学习基础较差、家长常于疏忽的学生,应在课内课外加以帮助,使其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尽快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同时提高学习成绩。 二、全册教材的整体分析 (一)教学内容包括:1.四则运算 2.观察物体(二) 3.运算定律 4.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5.三角形6.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7.图形的运动(二) 8.统计 9.数学广角——鸡兔同笼10.总复习。 (二)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4.理解平均数,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了解其特点,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5.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6.让学生经历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7.进一步探索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会画一个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重点: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及三角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 (四)教学难点:图形的运动,三角形是本册的难点。 三、教材的编写特点 1. 改进四则运算的编排,降低学习的难度,促进学生的思维水平的提高。 2.认识小数的教学安排,注重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数感。

复式条形统计图教学案例_赵雯

活动中交流;探索中体验;思考中应用 ——复式条形统计图教学案例 赵雯 设计理念: 一、统计知识的学习过程,应当是学生自主发展的过程 统计学我们需要关注学生统计知识的学习、统计方法的掌握、统计观念的发展。统计知识的学习、统计方法的掌握,是发展统计观念的基础;发展统计观念,又必须扎根与循序渐进地学习统计知识与方法的过程中。统计方法的掌握、统计观念的建立,离不开实践和经历。要使学生逐步发展统计观念,最有效的办法是让他们真正投入到统计活动中:提出问题,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作出决策,进行交流、评价与改进等。统计观念的发展,具有过程性,只有落实好统计知识的教学,落实好统计活动的开展,发展统计观念的教学目标也就在实现过程中。 二、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索、交流和体验 数学学习活动应该是一个生动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认识复式条形条形统计图时,怎样才能一眼看出“甲乙两校哪个年级的人数相差最少”,这就需要“把同年级的两个直条画在一起”(即复式条形统计图)比较。这个认知过程,一定要让学生参与和经历,所以教学时我采用开放式,让学生同桌、前后、分小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并在方格纸上画出“复式条形统计图”。这种教学方式与以往把统计教学仅仅理解为统计图表的教

学是根本不同的,因此,我的教学设计就以学生的亲身经历和体验统计过程为主线,无论是新知的引入,创设产生问题的情景,还是试一试、练一练都设计成能让学生亲身经历和参与的丰富活动,在活动中探索、合作、交流,获得体验和感悟,在活动中逐步产生初步的统计意识和方法。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10~111页例2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利用收集的数据(重点以互联网百度搜索引擎为工具)在提供的表格中完成相应的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简单的问题,进行一些简单的分析和判断。 2、让学生经历把单式条形统计图整合成复式条形统计图的过程,进一步提高整理和描述数据的能力,发展统计观念。 3、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能比较主动应用现代化手段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进一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能比较积极地评价和反思学习的结果。 4、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互联网在学习生活中的帮助应用,提高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教案

第七单元:找规律 第一课时 单位:荣和完小授课人:刘志军时间: 教学目标 1.通过物品的有序排列,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会根据规律指出下一个物体。2.通过涂色、摆学具、布置教室的活动 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使学生学会找规律、认识规律、探索规律、创造规律。 教学难点使学生认识规律,学会找规律。 课前准备录音带、课件、彩带、动物头像、涂色卡、绳子。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播放歌曲“新年好”。 (学生很高兴跟着唱。) 听了这首歌,同学们想到了什么? 2.课件出示主题图──小朋友在漂亮的教室里跳舞。 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 这些彩旗、花朵和灯笼是不是乱摆乱放的? 师:他们的摆放都有规律的,都按照一定的顺序摆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找规律。(板书──找规律) 引导探索、认识规律 1.课件出示彩旗图。 师:我们先来找找彩旗排列的规律。(彩旗按红、黄交替出现,最后一面没有颜色。) 猜一猜,这面旗会是什么颜色? 师:都猜是黄旗,看看对不对(点击鼠标,最后一面旗是变为黄色,学生欢呼)。猜得真准!你们是怎么想的? 2.课件出示灯笼图和小朋友的队列图。 彩旗的规律我们已经找到了,那么灯笼的摆放和小朋友的队伍又有什么规律呢?下一个灯笼会是什么颜色,下一个小朋友是男孩还是女孩?把你发现的秘密小声地告诉同桌。 (学生思考、交流。) 谁愿意把你的发现向全班宣布?你是怎么想的? 3.课件出示彩花排列图(将原课本中的“红、绿”排列改为“绿、红、黄”三种颜色的排列)。 教室里还有彩花,它的规律和彩旗、灯笼的规律一样吗?你发现了什么?小组里讨论讨论。猜一猜下一朵花是什么颜色的。 再下一朵呢? 4.小结:彩旗、灯笼、彩花的摆放和小朋友的队伍都是有规律的,都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出现。 动手操作、巩固发展 1.涂一涂。 a.实物投影,出示涂色卡1(课本89页“涂一涂”) 老师这里有张卡片,想请大家帮个忙,能按照规律涂颜色吗?(学生动手涂色) 谁愿意上来展示你的作品!(指明学生上台展示、评议) b.还想不想做涂色比赛?请拿出另一张涂色卡(课本89页“做一做”)继续涂色。 (学生涂色) 四人小组的同学互相评一评,涂对了吗? (学生评议、订正错误)

四年级上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

《条形统计图》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经历收集分析简单数据的过程,体会条形统计图的意义。 2.初步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会绘制简单条形统计图。 3.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理解一格表示一个单位。 难点:了解条形统计图的特点,会绘制简单条形统计图。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知 同学们,这是2012年8月北京市的天气情况图: 提问:同学们,看到这个图片,大家能说说从中能了解哪些数学知识吗? 预设:①这是一个天气日历,上面有各天的天气状况 ②有各种图片表示各种不同的天气情况 …… 提问:那么,这个月的天气情况各有多少天?你能把它们清楚地表示出来吗? (二)探索发现 1.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 ⑴整理数据 提问:你怎样才能知道这个月每种天气各有多少天呢?用什么方法可以分别统计出这些数据呢?先思考,再来交流。 预设:数数 追问:好的,这是最直接的办法。还有其他的吗? …… 小结:这一方法即方便,又不易出错。同学们找出的这些方法来统计数据都是可行的。 ⑵表示数据 提问:我们已经通过画“正”字、直接数数等方法统计出了每种天气各有多少天,那么如

何才能清楚地将他们表示出来呢?你有什么好的办法吗? 预设:画统计表、画“O”(象形图)…… 小结:好的,下面就请同学们用自己的方法将各种天气状况表示出来,可以画统计表表示,也可以画“O”(象形图)表示。开始 ⑶分析数据 提问:同学们都画完了吗?刚才呀,老师看到有同学是这样画的(出示PPT): 追问:从这张表中,你知道了一些什么? 小结:十分详细、也十分清晰地把每种天气各有多少天都表示出来了。 提问:还有同学是这样表示的(象形图)——这个图把数据都表示清楚了吗? 预设:不清楚,每种天气有几天还要再数,非常麻烦。 过渡:今天呀,老师要为大家介绍一种新的表示方法,那就是统计图,一起来看看(出示PPT)—— 提问:从这幅统计图上,你们了解到哪些信息? 预设:直条越长,数量越多 追问:说明直条的长度是根据什么画出来的? 追问:那么,在这里同学们注意到其中一格一格的小正方形了吗?一格就代表——(一天)。你们明白了吗? 预设:明白了。 追问:通常我们在画的时候呀,也要注意。(指Y轴)这条垂直射线也可以叫做纵轴或Y 轴,在这里表示什么? 追问:(指X轴)水平射线也可以叫做横轴或X轴,在这里表示什么? 追问:也就是我们要进行统计的项目,对吗? 小结:像这样用用条形的长短来表示数量多少的统计图,我们把它叫做条形统计图。(板书课题) 提问:那这样的条形统计图有什么优点呢?与象形统计图比较。 预设:更清楚、更形象、更容易比较数据大小 小结:条形统计图更形象、直观、具体,更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 2.练习巩固,拓展提高 下面打开课本,我们来做一做书本95页的题目。 (三)课堂总结,畅谈收获

最新版【新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q最新版【新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平移、旋转和轴对称 第 1 课时总第 1 课时 课题:图形的平移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掌握图形平移的方法,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进行平移。 2.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分析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通过图形的平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积累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掌握图形平移的方法,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进行平移。 教学难点:能对图形平移过程中的距离进行准确判断。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课件出示生活中的一些平移现象。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是什么现象吗? 引导学生说出:这是生活中的平移现象。 追问:你能用手势表示平移吗? 学生动手操作。 2.导入新课。 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已观察过一些生活中的平移现象,今天我们将要深入地学习有关图形平移的知识。(板书课题:图形的平移) 二、交流共享 1.课件出示教材第1页例题1图。 提出问题:下面的小船图和金鱼图分别是怎样运动的?它们的运动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教师动画演示小船图和金鱼图运动的过程。 (1)学生观察,感受平移。 (2)强调平移的方向。 提问:小船图和金鱼图都进行了平移,它们是朝哪个方向平移的呢? 学生观察得出:小船图和金鱼图都是向右平移。 3.认识平移的距离。 (1)提问:小船图和金鱼图都是向右平移,它们的运动有什么不同吗? 引导学生发现:小船图平移的距离比金鱼图远一些。

(2)数一数。 引导:数一数,小船图向右平移了几格? (3)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4)组织全班交流。 师质疑:有位同学数出两艘小船之间的距离是4格,他认为平移的距离就是4格,你觉得对吗? 引导学生得出:4格只是两艘小船之间的距离,而不是小船平移的距离。 追问:刚才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了数平移了几格的方法,谁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你是怎么数的? 引导学生进行汇报交流,学生可能会出现不同的数法,教师可以组织全班同学进行评价和判断,必要时让学生上台演示自己数的方法。 数法预设: 方法一:看船帆上的一条线段,这条线段向右平移了9格,小船图就向右平移9格。 方法二:看船头的一个点,这个点向右平移了9格,小船图就向右平移9格。 …… (5)数一数:金鱼图向右平移了几格?再与同学交流。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交流,教师巡视。 (6)小结确定平移的距离的方法。 先让学生说说,教师再结合学生的发言进行小结:我们在确定图形平移的距离时,可以先找出参照点,看它向哪个方向平移了几格,这个图形就向那个方向平移了几格。 4.即时练习。 完成教材第2页“试一试”。 (1)学生独立画图。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对个别有困难的学生进行适当辅导。 (2)组织汇报。 学生一边用投影展示画出的图形,一边汇报是怎么画的。 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小结画法:一种方法是先确定平行四边形的四个顶点,找出每个顶点平移后的对应点,再将这四个对应点依次连接起来;另一种方法是找每条边平移后的对应边。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2页“练一练”第1题。 这道题的重点是巩固平移的距离问题,通过练习强化确定平移的距离的方法。 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后全班汇报。 2.完成教材第2页“练一练”第2题。 这道题是巩固平移的两个要素:方向和距离。

《条 形 统 计 图》教学实录

《条形统计图》教学实录 重庆外国语学校森林小学钱月娥 教学内容: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94页关于“条形统计图”的内容及相关的练习。 教学目标: 1.学生用合理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 2.认识条形统计图的特点,会绘制单式条形统计图。 3.学生能多角度获取信息,分析数据。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 认识条形统计图的特点,会绘制单式条形统计图。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学生学习材料。 一、情境导入 (课件展示:农民伯伯在果园里唉声叹气,说:我今年辛辛苦苦了这么久,而果园里的果子结得又少又难吃,都是天公不作美呀!) 老师:果子的收成与老天爷有什么关系呢?(学生自由发言) 老师:是呀,农作物的收成与天气有密切的关系。我们一起去看看天气预报吧。 (课件展示:天气预报视频,一分钟左右) 老师:天气预报中出现的这些符号你都认识吗? (课件展示:出现晴、阴、多云、阵雨、雷阵雨图例) 教师指认。 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1.教师:农作物的生长和天气有什么关系呢?我们先来看下李子花期4月份重庆市的天气情况。

(课件展示:重庆市今年4月天气统计表) 教师:看着这张表,你想了解关于4月份天气的哪些信息? (学生:我想知道晴天有多少天?------) 教师:也就是你想知道这个月的每种天气各有多少天?你能把它们清楚地表示出来吗?(课件要显示出来) 2.分四人小组合作。 (小组素材:每四人小组准备1张天气统计表,1张象形图表的横线,1张统计图的方格图,2张空白纸) 教师:每个小组的桌面上有一些学习材料,在组长的带领下进行研究。活动之前,先看要求。 (课件展示活动要求:1.组员可以自己独立思考,也可以与同伴合作;2. 每组选择其中一种或多种材料进行研究;3.要让大家能清楚地看出各种天气的天数;4.如果你已经完成了,请做好交流准备) (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这个环节:时间6-7分钟) 3.展示交流 (1)交流统计表 教师:谁上来介绍你的统计表。 (时间1-2分钟)(关注生生评价、反馈结果,如果有错要及时订正)教师:他们把数据都表示清楚了吗? (2)交流象形统计图 教师:他们用的是表格,还有同学用图形,请这样的同学上来给大家交流下。 (说到几个点:数据是否正确,名称是否正确,采用了什么方式)(时间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第七单元

七、加与减(三) 教学内容:1、100以内的连加运算。 2、100以内的连减运算。 3、10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要求:1、使学生掌握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2、初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独立性。 3、培养学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4、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掌握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掌握100以内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时间:5课时。 第一课时套圈游戏 教学目标:1、使学生正确计算100以内连加的算式,并能熟练的掌握连加竖式的写法。 2、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检察验算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1、正确计算100以内的连加式题,并能熟练掌握连加竖式的写法。 2、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正确计算100以内的连加式题,并能熟练掌握连加竖式的写法。 教具准备:图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年: 1、口算练习: 24+9 49+7 30+22 54+45 53+40 9+28 16+8 3+4+5 2+7+9 8+4+7 7+8+9 5+7+6 2、笔算练习: 2 4 3 5 5 3 3 6 + 2 9 + 4 4 + 4 4 + 2 8 ————————————————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主题图,理解口述题意。 淘气和笑笑进行套圈比赛,下面是他们两人三次比赛的分数,你们估计一下,淘气能不能赢?

2、小组讨论,说一说你是怎样估算的? 3、全班交流。 4、计算淘气的总分 24+29+44=97 先与同桌同学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再向全班同学汇报。 可以用竖式计算: (1) 2 4 + 2 9 (1)先把前两个数抄写来,相同数位要对齐,再进行计算,得数是53, 5 3 在53 的下面对齐数位写出44,53与44相加,先算各位,在算十 位。结 + 4 4 果是97。 ———— 9 7 (2) 2 4 (2)也可以把三个数字都抄下来,相同数位对齐,再进行计算。 先算各 2 9 位上的4+9+4=17,再算十位上的2+2+4,再加上个位上进上 来的 + 4 4 1得10。和起来是97。 ———— 9 7 5、计算笑笑的总分。 笑笑的三次成绩分别是23、30、4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一下小小最后的总分是多少? 列式:23+30+41=94 结论:淘气97分,小小94分,淘气的分比小小高,所以淘气赢了。 三、课堂作业 1、计算下面各题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