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式三维哲学系统表29UM

中国式三维哲学系统表29UM

特附:中国式三维哲学系统表29UM更新)本人蔡壮自从2004年进新屋小学代课后,就认真学习“三个代表”的精神,有感其“三三不尽”的内涵,并在新屋小学的学习园地上发表见解……于2009年在宝安电大进修“行政管理”后,更是对“三个代表”的内涵进行深入的研究,之后颇有心得,觉得其与中国的“天地人三才”系统密切相关,是以在此稍聊一下,若有不妥之处,还请各位高明指正。{天地人跟中国道家的太极[阴阳(于唯物辩证一分为二)]一样同属于哲学的抽象概念,其中含人文哲学理论并括纳近代的治国思想理论…乃至个人的修养…然许多人不知天地人三维

从表中看来,天地人三者是一体的,即一分为三,又合三为一(有如盘古一气化三清,三清归一复盘古) A10000 (关于一分为二与一分为三的区别) 一分二为唯物中的辩证理论,又为中国道家的阴阳理论。而一分为三则为中国式的天地人三维哲学理论,主要是处理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相关请见此表) B10000(关于社会高级和谐及个人修养)如果每个人的修养皆达到高尚的境界,则在物质富裕的社会亦能做到“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无争状态……反之,如果个人的修养不到位,若不加以感化则其易堕为下品人,其所在的交际圈子里值得信任的朋友就少(有如“小国寡民”),甚至对于其知心的朋友,当敌对的时候,更是发展到“老死不相往来”,这就有如《老子》中的“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若从消极的角度来看)”的类似情形{注:“邻国”之另义为“相邻的交际圈子”;“小国”之另义为“狭隘的交际圈子”}……..像这样的人际关系问题于现实中比比皆是(于此就不再举例),而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解决此人际问题的关键{比如近来就有由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在全国开展的邻里守望等活动}……..

C10000(关于“正思”的汉字蕴义)中国的文字博大精深,你看人家的日本和韩国,在文字上皆是很崇拜中国汉字的......汉字的每一个意思都体现着着中国先贤的思想......比如“正”字,会意为“一止”,意以‘一止’万邪谓之正;比如“思”字,会意为“田心”,‘田’引意为在方框范围内规划(十字为选择并规划),是以“思”字引意为在心田里选择并规划。人的每一天都是一块田地,如果不耕种的话,这田地就会非人种生野草(注:不良的思想行为皆主要是野草,而非本心所生),是以除去野草的方法有不再去理会它(则其因得不到后继的支持自然枯萎消失),并及时在心田里种上属于自己的瓜或菜(以所种作物占有心田的空间)【本人把‘正思’字的析义首发在百度的“代谢记忆法贴吧”】D10000 (关于生死与心境的概念) 古人常云:生死在呼吸之间,一念一轮回。是以生是能量(天)、物质(地)、思维程序(人)的聚合;死是能量(天)、物质(地)、思维程序(人)的离散。是以“吸”就是聚合,“呼”

就是离散。“一念一轮回”则为心境的变化,心境扬善无私则为“神”之“天堂”境,心境执恶偏私则为“鬼”之“地狱”境。何以故?“神”者会意为‘示申’,即显‘示’光明正大的延‘申’;“鬼”者含“愧”

之意,会意为“白人私”,其‘人’在‘白’日之下有‘私’心。(本人把‘神鬼’字的析义于2013年3月3日发表在百度的“代谢记忆法贴吧”)

D10010 唯物主义者当坚定“为人民服务”的信念而避免“一念一轮回之恶境”从上文D10000之“一念一轮回”的心境变化来看,“一念一轮回”之心境扬善与心境执恶实质上是人于公与私之间的思想选择描写,唯物从政者若是为政清廉而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人们就敬之如神明称之为父母官(历史上有如包公等),但若从政者为政腐败而为私欲而损害人民利益者,人们则贬喻之为吸血鬼(比如中国鬼戏中的吸血僵尸皆是清朝官员服饰打扮)……再就近期间网络上时不时爆出“某某高官下马”的新闻,此实是涉案贪污者之“为人民服务”的信念不够坚定而堕入“一念一轮回之恶境”…….是以如何避免“一念一轮回之恶境”,关键是于实际行为上自觉践行党中央的“三严三实”而坚定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的唯物主义信念……是以两千年前的《道德经》中有:“故贵以身为天下者,则可寄于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者,乃可以托于天下”……是以雷锋在日记上写有:“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D19010a 此三维哲学表并非是主张鬼神之说就上文D10000之“神鬼”字义,是以此三维哲学表并非是主张鬼神之说(神鬼本神话之虚构),而是以唯物的角度,借“神鬼”之字义而促进人的心性修养而服务于大众,详文可参考本人于百度文库上的《“神仙魔鬼”字义略谈(更新1F)》。

E10000 (关于生命的起源)俗话常言:“万物生长靠太阳……大地母亲……”是以于此不再多说。

F10000 (关于天地人三者一体之说)打个比喻:若把太阳系比作原子,则太阳为原子核,周边的行星则为电子。若把地球比作鸡蛋(生命体),则大气层为蛋清,地壳地核则为蛋黄,江河湖海则为其流动的血脉,其中的每件物体则为这个生命体的细胞…是以‘众生平等’,是以当怀‘大爱’爱护众生……

G10000 (唯物主义者“为人民服务”之精神意志不朽)对于不朽之永生,佛教有极乐,基督有天堂,而唯物主义者“为人民服务”之精神意志则存于百姓心头,是以“为人民服务”之精神意志永垂不朽……

G19000 略说生死之“死”无论是凋谢的花朵或枯叶(甚至动植物的遗体),在其落入土壤以后,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皆会成为土壤养分的一部分,由此最终再为植物所吸收,重新进入物质循环的生态系统.......是以古人曰:“落花本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是以于三国时期的管辂言:“幽明同化,死生一道。悠悠太极,终而复始.......”是以说中国的无神论生死观于两千多年前就已经存在了……

G30000 (关于食物的来源与感恩)虽有食物链一说,但却有“盘古身化万物”、“佛祖割肉喂鹰”、“耶稣以水饼喻自身血肉”等说法,是故有“食物”为“圣者身躯”之说法,我们要对“食物”心怀‘感激感恩’之心,同时要‘感激’为我们提供食物的制造者……

G60000(心存大义化万物说)前文有“生是能量、物质、思维程序的聚合”,“死是能量、物质、思维程序的离散”;……“(食物)为(圣者身躯)之说法”,是以近代有许多人效仿“圣者”身化万物,例如伟人毛泽东曾对身边工作人员说过:“我在世时吃的鱼多,我死后把我扔到大海里喂鱼吧。你们就对鱼说:‘鱼儿呀!毛泽东向你们赔不是来了,他生前吃你们,现在你们吃他吧,你们吃肥了好去为人民服务。’这叫物质不灭定律。”这就是伟人毛泽东的生死观,这是看破生死,以至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的境界。受伟人毛泽东的生死观

影响,以至有周恩来的遗愿为“骨灰不保留,撒向祖国的大地”;王震将军的遗愿骨灰不保留,撒向本人工作过的天山山脉;邓小平的遗愿为骨灰不保留,撒向大海和战斗过的大别山脉。从此看来,这些伟大的唯物主义者是大公无私的,甚至愿将自己身躯的骨灰融入万物而为人民服务,这是多么的高尚情怀……且不说伟人,就如普通人,就有许多人具融入万物的情怀,具体表现在网上流传的一首叫《我不在这里》的诗歌,这诗歌的内容大意为:“请不要站在坟墓前哭泣,因为我不在这里,我也没有长眠,我是温柔的微风,我是雪地上闪耀的白光,我是普照田野的阳光,我是黑夜里的星星……请不要站在坟墓前哭泣,我不在这里,我没有消逝……”

G90000 若每个人均以无私、感恩、宽以待人的心境来处世,则共产大同的社会不远矣。

G90010a 关于上文G60000(心存大义化万物说)之“有许多人具融入万物的情怀”,但却仅局限于思想开明的知识分子…….若此学说能盛行于世,则能解决类似于“安庆多地砸棺材推火葬,6名老人被逼自杀”的事件发生。(心存大义化万物说)的主旨并不是主张人们仿效圣人(伟人),而是促进人们对生死的理解及火葬(骨灰海葬)的看法,从某种角度来说,中国人信奉风水,而大海却是善“风”起“水”之处,再加上人的呼吸有如大海的潮汐(潮涨潮落),人的血液之腥味有如海水之腥味……是以人们常把大海比作母亲或故乡(于歌曲就有《大海啊故乡》),是以不少开明的知识分子皆愿选择骨灰海葬(骨灰海葬是人类保护土地资源的最佳措施)…….

H10000 略谈刘养元著的《21世纪“天地人”三维哲学将重新兴起》本人自从于2014年1月19日于百度文库中上传《“天地人”之“三维系统”表》后,本人于网上搜索“天地人三维”字样,发现了刘养元著的《21世纪“天地人”三维哲学将重新兴起》,是以本人认真阅读了《21世纪“天地人”三维哲学将重新兴起》,觉得其有利于促进“天地人三维哲学”的兴起,是以本人的《“天地人”之“三维系统”

表》于更新后正式命名为《人文哲学之天地人三维系统表》……由于篇幅问题,于此引用《21世纪“天地人”三维哲学将重新兴起》的一段话:{仿生学是中国古人所创造的一门伟大的生命科学,来源于《易经》。

可见中国人观察自然界中的各种动植物,都是取其有利于人类健康和延年益寿的一面。而达尔文却只注意到各种生物相互况争、弱肉强食的一面,给人类带来的只是灾难和死亡。中国人认为:一切文明的发源,都是与人类的自身活动分不开,一切的学问都是为了人类自身的健康和幸福生活。整整一百年来的体会,说明中国的“天、地、人”三维哲学远远优于西方人的“二元论”哲学。特别在今天,世界人民处于“西方哲学死了”、道德真空的时代,多么希望安全、和平的环境,多么希望有一个身体健康和生活幸福的温暖的家。所以,只有恢复“中国古文化”,促进“天、地、人”三维哲学的重新兴起,才能为全世界创造人类的和平、安宁和幸福。}对这段话中的“中国古文化”五字,本人的意见是应以毛泽东思想之“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批判原则来继承“中国古文化”,由此应看其有没有符合中国目前的基本国情,有没有符合“三个代表”,有没有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此才能应用其到社会上为“为人民服务”……

H10010a 唯物“象数理”和唯心“象数理”的区别此三维哲学表上的“象数理”非唯心占卜上的“象数理”,而是属于唯物立场的“象数理”,何以故?占卜的“象数理”之“象”源于唯心主观占卦得来的“卦象”,然后再唯心主观地根据“卦象”进行唯心主观分析及唯心主观推理;而唯物的“象数理”之“象”源于客观的现象,然后再进行客观地分析(析数)及推理,比如一个树桩(意象),从树桩(意象)上客观地观察其年轮(析数),再从其年轮(析数)上推演(推理)得出相关年份季度的气温、气压、降水量的数据(此唯物“象数理”可应用至科学的研究及侦破案等用途上)……这就是唯物“象数理”和唯心“象数理”的区别。

H10011a从三维哲学的角度学习并括纳习总书记之“督促检查要抓到位”的哲学性讲话:

天1:强化督促考核机制

地2:实行项目责任制,分兵把守

人3:守土有责,主动出击,贴身紧逼。

H10011b从三维哲学的角度学习并括纳习总书记之“实施方案要抓到位”的哲学性讲话:

天1:抓住突出问题和关键环节

地2:找出体制机制症结

人3:拿出解决办法,重大改革方案制定要确保质量

H10011c从三维哲学的角度学习并括纳习总书记之“实施行动要抓到位”的哲学性讲话:

天1:掌握节奏和步骤

地2:搞好统筹协调

人3:使相关改革协同配套、整体推进。

关查阅….

H10020b 略谈历史上的“以民为主”及相关“以民为主”之意主要就是为人民的利益着想,从伏羲氏教人结网捕鱼与耕田狩猎、神农尝遍百草及教人医疗、大禹治水等,无一无是为“人民的利益”着想,以至古人云:“天视自民视,天听自民听”(意为英明的领导善于视察民情和聆听民间的疾苦),是故《左传》中有“民,神之主也”……是以伟人毛泽东更是以“为人民服务”的理念治国,是以近代治国思想理论(包括邓小平的理论、三个代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无一无是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是以党中央的“三严三实”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党思想建设的“至尊”来对待并落实,是以民间为表达对党中央的感激而铸“至尊剑” (相关请参见《以“为人民服务”的角度略谈“至尊剑”1H更新》)……

H10021a “为人民服务”当作为每个人的素质修养之重点来对待一般人以为“为人民服务”只是人民的公仆(公务员)的主要素质修养,却忽视了对自身行为的严格规范(为了个人利益而做出危害社会的事情),以至社会上出现毒豆芽、苏丹红、地沟油、甜蜜素等恶劣事件,所幸政府相关部门能大力查处及控制……现在我们于此对毒豆芽这些恶劣事件的性质反思一下,不难发现这根本就是脱离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却变成了“为人民币服务”而不择手段敛财的行为,这种人与从政的贪官污吏于本质上没有差别……是以我们当认真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增强对社会的责任感,把“为人民服务”这种正确的理念贯彻于个人的素质修养及行为中(相关请参见《“为人民服务”当大众化之略谈》)……

H10030a关于古代遇事占卜决疑的现象1 人类的文化(如中国的<<易经>>和西方的<<圣经>>):于中国的奴隶时代和封建时代,存在着君命天授(统治者自喻为天子)及遇事占卜决疑的思想(具体可在<<易经>>和<<史记>>的记载中体现);于西方的奴隶时代和封建时代,存在着君权神授及遇事征求先知的思想 (具体可在<<圣经>>的记载中体现) 。然据无数史学家的研究,无论是东方的占卜和西方的先知问卜,无一无是古代统治者愚弄人民的手段,以此借占卜(问卜)达到维护其政权的目的......是以在当今科学开明的信息时代,占卜(问卜)已在人们的心目中失去了其神秘性和可信性,比如现今还用占卜(问卜)去进行未来的天气预测,这是多么的荒唐可笑.....是以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主张“善易者不占”......换位想象一下:古人在对事物占卜之前,先对相关事物进行确切的具体调查,于心中在对相关事物有确切的判断之后,然后再装模作样地虔诚占卜,之后以自己先前调查的正确判断来变通地分析所卜的卦象......具体历史事例有如三国时代诸葛亮的草船借箭和火烧赤壁(诸葛亮就是以先前调查天时气候作为其决策依据的,不明此理的人却把诸葛亮当神人看待)

H10040a 《周易》为何富含哲理之初探1A 《周易》的占卜于当今科学昌明的信息时代已失去其神秘性和可信性(详情可见上文),于此则为《周易》为何富含哲理之初探……

《周易》无疑是一部占卜的书,但为何却富含人文哲理,以至孔子“韦编三绝”并为之作“十翼”而整理其中的哲理?以此本人略谈一下,若有不妥之处则请诸高明指正…….

从《周易》的哲学角度上看,其著者周文王是一个善于人文哲学的研究者,但其《周易》却是周文王被囚禁于羑里而作的,其特色是揉杂人文哲理于卜辞中……于此我们就其当时所处的地位及境况而推想个中的缘由,其时商纣王是君,周文王是臣,而时商纣王昏庸多疑而囚禁周文王而难以听进的别的臣子之忠劝,是以周文王只好把自己的治国处世哲学及对君王的规劝揉杂于《周易》的占卜爻辞中(周文王的一举一动都在商纣王的监视下),其目的无外乎让昏庸的纣王看了能有所感并醒悟,但事实上纣王却因纵情享乐而视而不见.....

再结合文王的后天八卦图与先天八卦图的区别(见上图),后天的离卦(于占卜为艳丽的之女)取代了先天的乾卦(于占卜为君)之位,主为阴系四卦的巽(于占卜为长女)、离(于占卜为艳丽之中女)、坤(于占卜为皇后)、兑(于占卜为少女)全居于后天八卦图之上(以压制阳系的乾震艮坎),其中后天的乾卦(于占卜为君) 更是亲近后天的兑(于占卜为少女)而位于其下,以至乾坤不正位(相对于先天八卦图而言)……我们不难推想出文王是以“后天八卦图”来规劝纣王远女色(于情欲上有所节制)而正朝纲的……

由上而知《周易》的卜辞蕴含丰富的哲理的缘由,但正由于《周易》蕴含丰富的哲理,却渐被后世占卜

者拿来扯大旗,以至沦为唬人的借口,此实为人文哲学之“杯具”。然不幸之万幸,于后来被孔子发现《周易》富含人文哲理并整理为“十翼”,从而使其哲理能传于世,此实为大幸也。

由于《周易》是一本揉杂人文哲理的占卜书,再加上其带有“君主时代”的社会烙印,是以我们更应该以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思维及毛泽东之“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正确思想去对待……

H10050a 伏羲先天八卦之相关初探1A 从上文H10030a(关于古代遇事占卜决疑的现象1)来看,古代的占卜皆是虚伪的,于此则为伏羲先天八卦图之相关初探……

凡是深入研究《易经》的人都知道伏羲先天八卦是《易经》的核心而蕴义精深,是以《易经》被誉为群经之首,并由此影响西方的文化,比如西方计算机的二进制和黑格尔的哲学深受其影响,还有量子力学的创始者玻尔选择太极图作为他的爵士徽章,并且把《易经》阴、阳太极图印在自己的衣袖上……扯近了,就连本人的“不归必错验算定律”亦是受《易经》洛书的启示而研究出来的……

且不说伏羲先天八卦有多大影响,我们得谈一下,为什么古人明知道占卜是虚伪的而偏把伏羲先天八卦作为占卜的工具……凡是深入研究《易经》的人都知道伏羲先天八卦是一种能变通的学问(比如阴阳互变和否极秦来),而正是这种会变通的特征,是以伏羲先天八卦才被古人巧妙地应用到“占卜”上,如此一来,不管所占的卦象是好的还是坏的,都会被占卜者变通地解释卦象的蕴义……如此一来,我们就不难理解古人明知道占卜是虚伪的而偏把伏羲先天八卦作为占卜的工具了(附:众多街头路尾的算卦全都是唯心变通的诈骗……)

I10000(关于处世之“度”的把握)凡事要有“度”,于处事之时,既不能过之,亦不可不及,却要恰到好处,这有如弹琴之弦一样,弦刚则易断,弦松则无调,是以凡事要有度,要掌握事物的“黄金分割点”,正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这就是儒家的中庸之道…….于现时社会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际,更要正确学习和运用儒家的中庸之道…….

I30000 (真“中庸”和假“中庸”的区别) 关于假“中庸”,就是指那些对“中庸之道”不了解的人对“中庸”的错误曲解,他们认“中庸”的“中”就是“折中”,而“庸”就是“平庸”。这种曲解以为“中庸”就是待人处事以“折中”的态度不偏不倚,其贬意为不思进取的保守之道。持这种曲解“中庸”思想的人于处世中毫无固定的政治立场,于社会中这种人可谓是“无赖”或“二五仔(两头蛇)”,这种人主要特点是就是太自私而处世圆滑(附炎趋势),是以又有“墙头草”之称,在历史上这种人有“费仲”和“赵高”等;关于真“中庸”,这“中庸”的“中”意为“中正平直”之“中”,其重要性有如房屋中的“中梁”,含“最重、最中、最正、最高”之蕴义;而“庸”则为“用”之意,为常使“用”的方法,为“不轻易变化”的处世原则。是以真正的“中庸之道”是讲究“中正”、“中用”与“忠义”为原则(缘于中又通“忠”),是以“讲究正直(正义)为主要立场,为以正确的刚柔之道来调协处世的中正思想(忠正思想)。而历史上能以真正“中庸”处世之人却极为少见,于历史上这种人有“岳飞”、“关羽”、“冼太夫人”等知名人士。是以孔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此话的大概意思为“中庸是一种非常高尚的道德修养境界,是以一般人很难达到,但也是能及的。”是以在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为了促进社会的和谐,正确地学习和运用真正的“中庸之道”是很有必要的………

I60000 (真正的“中庸之道”应以“忠于国家忠于人民”为核心) 由于这“中庸”的“中”意为“中正平直”之“中”,再加上真正的“中庸之道”是讲究“中正”、“中用”与“忠义”之原则(缘于中又通“忠”),特别是这个“忠”,于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时,更要讲究这“忠”字:在“忠于国家”方面要以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理想为指导方针,在“忠于社会”方面要以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交规范为原则,由“忠”字为原则,是以在个人方面要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作为个人修养的指导思想.........

I90000 (关于以身作则) 古时圣贤在教化万民时皆是以身作则作为榜样的(比如众所皆晓的圣人----孔子),是故圣贤者有“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的美誉。以身作则就是以自身的正确言行来影响或引导身边(周围)的人,由一人影响二人,二人影响三人……如此有如星火燎原,这就是以身作则的作用所在。再回顾历史上的“岳飞”、“关羽”、“冼太夫人”等知名人士,他们都是以身作则地影响周围的人,是故他们能在历史上千古留芳…..我们虽然不能与圣贤相比,但作为领导的可在下属面前以身作则,作为老师的可在学生面前以身作则,作为家长的可在孩子面前以身作则,作为兄姐的可在弟妹面前以身作则……对于如何以身作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为我们指明了方向,若每个人皆以身作则地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社会大安矣……

I90009 略谈禁止儿童不宜的现象近日网络火爆“13岁女孩花光钱后卖淫”的新闻,这不禁引起人们对社会上性教育的反视。自从改革开放以来,西方的性文化也进入了中国,但中央却早已筑起防卫墙(比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使西方的性泛滥文化在中国得到有效的竭止,然而西方的性泛滥文化还是通过各种社会渠道进入许多人的思想,比如在很多超市里的收银台旁就大力摆放并宣传第六感的“安全*”,于很多低俗的农村在节日里流行三点式歌舞,于网络上的很多游戏小说网页带有色情广告,于很多公众电视剧及公众电影中频有露骨的成人性镜头…….虽然这些现象对成人某些方面有促进的影响,但由于这些现象太过于公共场所化,以至未成年人的思想(心理)受到影响而导致不良的行为(比如近日网络火爆“13岁女孩花光钱后卖淫”的新闻)……. 是以为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社会上就有许多有识之士呼吁禁止儿童不宜的现象等,

指判西方的弗洛伊德的性心理理论影响了西方青少年性泛滥,再而波及东方青少年…….是以为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为了咱们国家的未来,为了未来社会的安定,是以呼吁禁止儿童不宜的现象……

I90010 (关于大学生犯罪及自杀等现象之略谈1a) 近些年社会上时不时出现大学生杀人及自杀案件(其中案件就有成都大学生因“丑”杀人被判死缓和济南一大学生自杀身故),这不禁引人对当今教育状况的审视。纵观近几十年的教育,社会上皆是重视语英政数理化等纸面成绩的教育(使学生沦为书本的奴隶而忽视对学生人格的塑造),许多学校更是追求升学率而忽视培养学生的人生观及自控能力……对此本人的意见就是教育学生在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于以身作则的教学实践上加强对学生于人格上的塑造(其中包括人生观、自控能力及宽以待人等处事方式),其中特别是对小学生的教育(关系到未来的国家大计和社会稳定)…….对此,本人于2004年曾写了《使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及人生价值观》和《增强学生的“自控”能力》,此两篇文章均可在百度文库上下载,但愿能对社会的教育有所参考和促进作用……..

I90010a 人的修养须与学问同步提高由于近年来大学生杀人及自杀案件的发生(可参见上文I90010),以至网络上有“学问越高素质越低”之议(其中涉及到网络新闻的高官“下马”等)……于此我们参照一下自然(道法自然),于一块田地上,其肥料越丰富,虽然有利于农作物(于人为正确思想)的生长,但同样有利于杂草(于人为私心)的成长…..是以中国于人心修养上有句老话:“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并非是指魔心(私心)高于道心(正确思想),而是指一尺之道心(正确思想)能降服一丈魔心(私心),这就是一止万邪谓之正}……是以人的修养须与学问同步提高{社会上相关的以身作则(包括影音媒体)对人的修养皆有相当的影响…….是

以说科学技术(学问)是重要的生产力,但与时俱进的全民素质提高却是社会健康发展的保证……}

Z10000(关于《老子》“一生二……”之推演)《老子》: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淮南子·地形训》:“天一地二人三……”由此推演于人事方面则得:

“道”------ 人文规则(人道) “道生一”------ “人文规则”作用于“正确理想”(道作用于天)“一”------ {天}“目标理想”“一生二”------ “正确理想”作用于“具体规划”(天作用于地) “二”------ {地}“具体规划”“二生三”------ “具体规划”作用于“具体执行”(地作用于人)“三”------ {人}“具体执行”“三生万物”------ “具体执行”作用于“周围事物”(人作用于万物) Z20000 (以处事的角度来阐述“万物负阴而抱阳…….”之蕴义) 《老子》:“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此话的蕴意很深,于此以处事的角度来阐述:阴为过去,负阴即为担负过去;阳为未来,抱阳即为承抱未来;冲会意为“集两点于中”,引意为集(担负过去)和(承抱未来)于现在的正确行为之(中);冲气则为(现在的正确行为习性) 是以“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整句蕴义以处事的角度来阐述则为:万物担负着自身的过去而承抱自身的未来,并以现在的正确行为习性来调协周围的事物而至和谐。于人类社会则引意为:“每个人在为自身的过去担负责任的同时要勇于承担未来的义务,由此形成正确行为习性来调协周围的事物而至和谐。”是以《老子》:“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阴阳”加上“冲气”,可谓是合三归一为“太极”的意象,是以“太极”是“天地人”和谐的统一,是以古人于生活中常以“天地人和”的理念待人处世……}

Z20009a (关于真正的“抱负”) “抱负”意为志向(理想),于此结合上述《老子》:“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之引释,是以一个真正有抱负的人,就是一个在为自身的过去“担负”责任的同时要勇于“承担”未来的义务,由此形成正确行为习性来调协周围的事物而至和谐的人,比如历史上的诸葛亮就是一个真正有“抱负”的人……

Z20100a 略谈太极(“天地人”的统一)无处无在就上文Z20000和此三维哲学表及相关来看,天人地不但可以括纳生死、社会政治理论、人生规划及修养等,还可涉及宇宙至微观……就上文“Z20000《老子》:“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阴阳”加上“冲气”,可谓是合三归一为“太极”的意象,是以“太极”是“天地人”和谐的统一}”,是以于宇宙用太极(“天地人”的统一)的角度括纳则为时间(天)、空间(地)、事物(人);于原子用太极(“天地人”的统一)的角度括纳则为原子核{阳(天)}、电子{阴(地)}、磁场{冲气(人)}……{是以在古人的眼里,“太极”是“其大无外,其小无内”的,是以“太极”无处无在,是以“阴阳(唯物辩证的一分为二)”无处无在,是以调协“阴阳”的“冲气(如磁场(正负引力)或习性(惯性)或正负能量(血液)或催化剂或中介或定律(条约)等)”无处无在……是故太极(“天地人”的统一)无处无在……} Z20130a略谈“三”于“协调”上的定义及相关在古代,“三”之繁体字“叄”又通于“参”,为“参与”之意,即是作为第三者“参与”到矛盾的双方中去进行协调或转化的工作,从而促进事物向和谐统一的方向发展{是以于“人与社会”之间[天(阳)地(阴)],法规(条约)就是最重要的“三(冲气为和)”}......是以《史记·律书》中有:“数始于一,终于十,成于三”;是以《道德经》中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是以北宋张载在《正蒙太和篇》中曰:“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

Z20160a 略谈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并应用到的“三”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并应用到的“三”就有:“左中右”、“高中低”、“前中后”、“快中慢”、“富中贫”、“上中下”、物质上的固态与液态及气态、精气神、道家的“三清”、时间上的“过去现在未来”、我友敌、善恶(是非)与道家的无为(儒家的中庸或佛家空)、优中差、真善美、健康与亚健康及疾病等,这些都说明了事物的两端之间是存在着中间状态的(其中间状态因物因事因时而异)。同时于实用理论涉及的“三”就有:约法三章(三方合约)、意识的三种形态、思维的三大模式及境界、心理学的三大主要理论、社会形态的三种结构、三点决定一个平面(几何)、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定

理、天地人三维记忆法、立体上的三维(三维动画)、函数的三要素、力的三要素、三基色原理、三极管的工作原理、化学燃烧的三要素、染色体的三维结构(DNA的组合由3个核苷酸决定一个氨基酸的理论)、金字塔的三角理论等……..是以国学大师庞朴先生在三十年前就提出“一分为三”的论点……

Z20190a 略谈“倡导正面的‘三’而抵制负面的‘三’”于唯物辩证来看,一切事物皆有正负两面,是以“三”也不例外而有正负之别。“三”若于正面看则是符合大众利益的规章(比如“三严三实”),于狭义方面则是企业有利于环保及有利于工人利益的劳动合同;“三”若于负面看则是只顾个人利益而忽视社会公德以至损害他人(公众)的利益[人们常谓之为“第三只黑手”],由此导致偷抢或造伪劣商品危害社会(比如毒豆芽等),这可是“天理”不容的……是以我们当认真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为人民服务”的立场来倡导正面的‘三’而抵制负面的‘三’…….{是以站在“为人民服务”的立场上(从三维哲学的角度上来说),指导我们思想的“三”就是“三个代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严三实)}Z21000a“三”的灵活应用之举例网摘于中华网2014-06-17 《建议朴槿惠来中国开微博》(中韩之间,共识多于分歧) 韩国个别网民(无耻地)说孔子是韩国的,(无耻地说)李时珍是韩国的,(无耻地说)端午节也是韩国的,这(些无耻)就容易造成文化认知上的误解。文化自尊应该是辩证的,不适度或过度的表达文化自尊,会成为一种文化自卑。………总体来说,中韩双方共识多于分歧,双方网民在网络上的思维应避免二元化,在冲突和不冲突之间、攻击和非攻击之间也有很多选择。所以,我们应该努力避免冲突,寻求共识,尤其作为主流媒体,不要去放大和炒作个别网友的一些言论。(中央电视台主播)

Z22000a (关于“无为”与“空”之新解) 对于处事的方式,儒家有中庸,道家有无为,佛家有空。何谓中庸于上文I30000(真“中庸”和假“中庸”的区别)已有解释,于此以待人处事的角度稍聊下道家的无为和佛家的空(若有不妥之处还请各位高明指正):1)对于道家的无为,一般人常以为是与世无争之义,其实这“无为”通“无伪”(伪于此为主观的虚伪之意),是以“无为(无伪)”就是参照自然法则(客观规律)而放下错误的执着(主观的虚伪)之意,是以《云笈七签》中有:“欲求无为,先当避害……常思过失,改而从善……”是以道家的“无为”并非消极避世,而是积极学习及进取,由此通晓自然法则(客观规律)而善于处理社会上的人际关系。2)对于佛家的空,一般人以为是万事万物皆空(比如人们常言四大皆空),这是消极的看法。若于待人处事的积极角度来看“空”,应有两义:一是放下错误的执着而为利于积极方面的空,即舍伪得真谓之空(是以佛家常言有‘舍’才有‘得’);二是从会意上看,“空”会意为‘穴工’,引义为精工于事物的穴窍之道{即善于把握事物(规律)的黄金分割点},是以佛经中常以“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来描述“空”的特性。{注:客观规律不会因人的主观生灭(或增减或垢净)而生灭(或增减或垢净)…….} Z23000a 略谈“仁义”与“舍利”及“丹”由于“以民为主”故(可参见上文H10020b略谈历史上的“以民为主”),是以中国古代的儒道释皆有“以民为主”的思想{于儒家则有“舍身成仁”之说,于佛家则有由于修行时常主张舍己为人的精神(比如佛祖割肉喂鹰)而至圆寂后的骨骼骨灰等名为“舍利”,于道家则是以赤心铸“丹心”(相关就有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以古时就有“金丹舍利同仁义,三教原来是一家”之说……是以于二战时期就有无数的烈士为了中国的未来而“舍身成仁”……

Z60000(关于“哲道禅”之新解) 哲:于【尔雅·释言】中为“哲,智也”;【说文解字】哲,知也。是以“哲学”之另意为从客观事物中领悟到关于人自身及正确处世的学问。道:为客观运动规律和轨迹(此为自然之“道”)。又“道”者,会意为“首进”,意为首脑前进之轨道。是以“人道”之另意为“以人为本”,并从客观规律中推演得出的“和谐处事”方式。是以“悟道”之另意为从客观规律中领悟到正确人文规则(真理)之意。禅:为静思,为放下“妄执”而达到“心灵解脱”的修养境界。是以“参禅”之另意为“参照”客观规律(真理)而放下“自我妄执”之意。注:“妄执”就是错误的执着{相对客观规律(真理)而言}。“禅当以人为本”:缘由于“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Z90000 “人文哲学是效法自然之有情法则的哲学”《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以人文哲学是效法自然之有情法则的哲学,比如本人的《天地人三维系统哲学》就是仿效人体“中枢灵魂”、“骨架器官”、“血胞血液”的关系而推演的。对于自然法则,分有情与无情之分,有情之时人类谓之“苍天有眼”及“天润万物”......无情之时人类谓之“天地不仁”及“苍天无眼”并以“苍天无情而人有情”的信念与之斗争......是以人文哲学应以毛泽东思想之“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原则来效仿自然之有情法则,应结合自身“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如此才能促进个人的修养,如此才能促进社交的和谐,如此才能促进社会的和谐建设以至实现共产主义的大同世界。此次表的更新上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的括纳,于此再说下“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中的“道法自然”

人文规则(道)客观规律(自然)

“人文规则”要符合“客观规律”,------ 为“道法自然”

Z90010 人类在“道法自然”的同时更要“爱护自然”中国的“道法自然”是一门很深奥的学问,若从科学研究的角度来看,“道法自然”就是从自然现象的启示中得出相应的科学启示,比如鲁班从有锯齿的茅草上受到启示发明了“锯”,瓦特从开水沸腾使壶盖跳动的现象上受到启示而发明了“蒸汽机”……虽然“锯”和“蒸汽机”等科学发明给人类带来诸多方便,但若把握不好分寸,却给自然和人类社会带来伤害,比如人们为了自身目前的利益而无视环保的重要,用“锯”的过量砍木而至使许多地方失去生态平衡而沙漠化,由“蒸汽机”带来的工业革命给大气层及河流造成污染等……具体事例就有我国北方的干旱土地沙

化现象和金沙江污染等问题。地球的生态平衡是我们人类生存的依托,若人类为了目前的利益而无视自然的生态平衡,那无等于是慢性自杀,为了人类的未来,是以人类在“道法自然”的同时更要“爱护自然”…….令人所欣的是,党中央公布修订后的新环境保护法(从2015年1月1日开始施行),让环保官司从“无门”变“有门”…….

Z90010a 略谈哲学上的“道法自然”“道法自然”跟中国道家的阴阳学说一样,是哲学上的抽象概念,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于此就不同的角度稍谈一下“道法自然”,若有不妥之处则请诸高明指正。

1)从人文规则与客观规律的关系来看,则是

人文规则(道)客观规律(自然)

“人文规则”要符合“客观规律”,------ 为“道法自然”(参见上文Z90000“人文哲学是效法自然之有情法则的哲学”)

2) 若从科学研究的角度来看,“道法自然”就是从自然现象的启示中得出相应的科学启示(参见上文Z90010人类在“道法自然”的同时更要“爱护自然”)

3) 若从人的修养之角度来看“道法自然”,则可从自然(田地上的农作物跟杂草的关系)联想至自身的修养,具体请参见上文C10000(关于“正思”的汉字蕴义)和上文I90010a (人的修养须与学问同步提高)。

4) 若从“利于万物之道”的角度来看“道法自然”,则为“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参见《道德经》),因水是自然之物,是以人们常说“大道若水”。

…….

Z90020a 略谈“应正视中国古代的文化”从上文看来,“天地人”的哲学于中国的两千年前就已经存在,如果我们不重视的话,说不定哪年又会被某些无耻的韩国人说成是它的文化了{比如网上就有人无耻地流传说李时珍是韩国的,无耻地说针炙是韩国的,无耻地说中医是韩国的,说不定再过些年也会无耻地说《易经》是韩国的(韩国的国旗就是出自中国的《易经》)……..},是以为了拯救我们的古代的文化,为了中国古老的“天地人三维哲学”于将来避免被某些无耻的韩国人说成是它的文化{别说我是愤青,一些无耻的韩国人都在抢侵并侮辱我们的历史和文化了(比如中国的端午节被无耻的韩国成功申请为世界文化遗产),难道我们不能正视…….相关请参见上文Z21000a“三”的灵活应用之举例},是以我们必须要正视咱古老的文化…….,如果可以的话,本人强烈建议中国向联合国申请“天地人三维哲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而使中国古老的“天地人三维哲学”能国际化而更好地为世界的和谐作贡献{因为从上文看来,“天地人三维哲学”不但括纳了西方的唯物辩证二元论,还括纳了中国太极的和谐统一论…….}

后语:所有的社会文化皆是“以人为本”的,其中以哲学和治国思想理论最为重要,是以此表的主要特色是以中国式的天地人哲学括纳近代的治国思想理论,能使人更好地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地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马毛邓”主义思想理论、三个代表、与时俱进、和谐主义、科学发展观及中国古代人文哲学的内在关系(其中特点为化复杂为至简,具体可在表上一目了然)……愿此表能促进党的建设,愿此表能促进社会的和谐建设以至实现共产主义的大同世界......

附语:吾凡人(布衣)一个,却能著此三维哲学及相关言论,实是吾站于诸善知识之肩上的缘故(是以说此文可以说是本人写的,又可说是诸善知识写的,本人只不过是括纳及有感而已)……是以此三维哲学表纯属于官方文化于民间的反响…..天地人三维哲学之涉及面广,不是一言二语谈得完(诚为"三三不尽"之意),是以只能以表上的括纳而现其意..........由于“三三不尽”故,欲言又止.......是以《天地人三维哲学系统表》留与读者进行思维扩展........

回阅自感:三维括纳世间道,常思己过修自心。斧破烦尘千百妄,欣化正气自逍遥。

(因括纳的缘故,每一次的回阅自省,皆是对自我灵魂的洗礼……..)

阅读导引:H10010a 唯物“象数理”和唯心“象数理”的区别

导引1★从三维哲学的角度重点括纳:

习总书记之“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的讲话精神

C正确理想{天理}(听党指挥) 具体规划{地规}(能打胜仗) 具体执行{人行}(作风优良) 导引2★从三维哲学的角度重点括纳:

习总书记之“三个发展”的讲话精神

F★科学与和平的发展战略★和谐与开放的发展战略★协调与合作的发展战略

此次的更新有: H10050a 伏羲先天八卦之相关初探1A……

对中国哲学的认识

对中国哲学的认识【主要是中国古代哲学】 有着数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其中包括具有东方特色的内容十分丰富的中国哲学。它致力于研究世界的本原和古今历史演变的规律,形成了自己独具民族特色的自然观、历史观、伦理观、认识论和方法论。 中国哲学大约萌芽于殷、周之际,形成于春秋末期。战国时代已经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中国哲学约3000年的发展历史大致可分为先秦哲学、秦汉时期的哲学、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哲学、隋唐时期的哲学、宋元明清时期的哲学、近代和现代哲学。 先秦时期出现了很多学者,以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为最盛。有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思想,墨翟为代表的墨家理论,邹衍为代表的阴阳家,惠子、公孙龙子为代表的名家,鬼谷子为代表的纵横家,孙子为代表的兵家。当时涉及的问题很多,主要以天人、古今、知行、名实等为研究讨论的重点。先秦哲学中提出了天人、气、太极、阴阳、道器、动静、有无、常变、心物、名实等重要哲学范畴,成为秦汉以后中国哲学发展的基础。 秦汉秦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后,崇尚法家思想,“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哲学思想几无发展。汉初记取秦亡教训,缓和矛盾,休养生息,黄老之学盛极一时。随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逐渐成为统治思想。其后谶纬之学兴起,同时出现了王充等人的反正统思想。东汉后期,佛教传入,道教兴起,社会危机频仍,哲学思想呈现复杂的新局面。汉代哲学主要围绕天人关系、宇宙形成、形神关系以及古今、人性等问题展开。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一直动荡不安,儒学的统治地位被打破,新的富于思辨性的玄学应运而生;佛教在中国逐渐传播,道教体系逐步建立;上述变化使得这一时期哲学思想极为活跃,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哲学范畴、概念和命题,如“有无”、名教与自然、言意、形神等。 隋唐隋唐两代为中国封建社会鼎盛时期,统治者采取了儒、释、道兼宗的政策,提供了三教互相批判又互相吸收的条件。佛教哲学关于心性、理事问题的讨论;韩愈的道统说;柳宗元、刘禹锡关于天人关系的讨论成为这一时期哲学的中心问题。 宋元明清宋元明清时期,中国封建专制制度进一步强化,民族矛盾、阶级矛盾错综复杂,科学、艺术得到高度发展,哲学思想也达到了新的高峰。宋元明清时期的哲学以理学为特征,理学以儒家哲学为基础,吸收道家和佛教思想建立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这一时期的哲学主要围绕理气、道器、心性、知行、两一、古今等问题展开,承上启下,开创了哲学发展的新的时期。 中国哲学在世界哲学史上是独立发展的哲学类型之一。它具有丰富的朴素辩证法的思维传统,许多哲学家运用不同的术语表达了他们的辩证思想,如老子的“反者道之动”,《易传》提出“一阴一阳之谓道”,宋明理学家提出的“一物两体”、“分一为二,合二以一”等。他们把宇宙的演化视为一系列生成、转化的过程,把天地、万物、动、静、形、神视为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矛盾统一体。它的思维方式倾向于整体性、有机性与连续性。它具有浓厚的伦理色彩。 它具有自己独特的传统概念范畴。中国哲学这些独特的概念范畴如:道、气、理、神、虚、诚、明、体、用、太极、阴阳等。凝结着中国思想家的智慧。在中国哲学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这些范畴被不断地充实、丰富,赋予新的内

中国哲学之天人合一

中国哲学之天人合一 老子“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 按照老子“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人与自然不是对立的,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而不是与自然对抗的力量,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强调“知天”和“畏天”的统一。 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著名论断。这里的“法”是“效法”的意思。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归根结底,人类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效法自然。这些思想又是以利用生态系统自组织、自恢复能力为基础的当代生态工程学的哲学基础。 自然界中,山川可以生长草木,草木繁衍鸟兽和其他有价值的物质,调节气候和雨水,形成万物,使百姓有其食,有其用。形象地概括了山川河流在地球生命圈中作为生命的介质和载体周而复始生生不息运行的规律,描绘了河流湖泊生态系统的勃勃生机,正是靠山川河湖抚育滋养万物,自然界为人类创造了栖息繁衍和发展的条件,“万物已成,百姓以食”。 这种和谐产生人类对自然界的尊重和敬畏。所谓“知天命”。“天命”泛指自然规律。“知天”和“畏天”是对立统一的。“知天”,指人学习自然规律:“畏天”,指人对自然界要心存敬畏。“畏天”而不“知天”,是人类蒙昧时代神秘主义的根源。相反,片面强调“知天”而不“畏天”,则逐步形成了西方近代的“人类中心主义”哲学理论,继而又以现代科学技术作为武器,把人类推上了全面与自然相对抗的道路。 “天人合一”强调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不是互相割裂而是相通的。或者说,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不是相互分离的,而是遵循统一的规律。这种规律在老庄哲学中称之为“道”,道家把天地宇宙当作一个有机的整体,“道”是一种自然法则,只有顺应自然,才能成势。道家反复强调要避免反自然的行为。 “天人合一”,提倡“仁爱自然”,“仁者爱人”,指出“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人为天所生,与天具有血肉相连的内在关系,人也应该有“爱人利物之心”,所以提倡“泛爱生物”和“仁爱自然”。珍惜自然,保护自然,人对于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检索表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检索表 https://www.wendangku.net/doc/555617752.html,/course2/trfl/show.asp?id=341&TypeId=69 一、绪论 土壤分类是土壤科学发展水平的标志,是土壤调查制图的基础,是因地制宜推广农业技术的依据之一,也是国内外土壤科学信息交流的媒介。随着有关学科和土壤科学的进步,土壤分类也在迅速发展。 (一)土壤分类的发展 19世纪俄国土壤发生学派的建立,开始了划时代的近代土壤分类的阶段。经过各国的实践和探索多20世纪50年代,出现了苏联地理发生学派、西欧形态发生学派和美国马伯特分类学派三派鼎立的局面.在此基础上,美国农业部组织了1500多位土壤学家,经过长年努力,进行反复的修改验证,于60年代初提出了以诊断层、诊断特性为基础的土壤系统分类。假如说,在此以前,土壤分类多少是定性的话,那么土壤系统分类,无疑在分类定量化方面向前进了一大步。它在世界上引起强烈反响;至今已有80多个国家以此作为自己的第一或第二分类。 我国土壤分类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近代土壤分类是30年代开始的。当时,吸取美国Marbut 土壤分类的经验,结合我国情况,引进了大土类的概念,并建立了2000多个土系。新中国成立后,在学习苏联地理发生分类基础上进行变革。其间还可细分若干时期:第一个时期是结合土地资源综合考察、流域规划和荒地调查等,开始运用发生学观点进行分类,1954年拟订的中国土壤分类,是我国第一个按苏联土壤发生学理论所作的分类,对我国以后土壤分类有重要影响;第二个时期是通过第一次土壤普查和土壤改良实践,对耕地土壤给予前所未有的注意,在总结群众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论证二提出了潮土、绵土、绿洲土土类,对耕作上壤的研究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时开展了西藏高原和西沙群岛的考察,提出了一系列的高山土壤和磷质石灰土等土类;第三个时期是7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第二次土壤普查、国土整治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土壤分类资料更为丰富,内容更为广泛,基本上涉及了我国实际存在的土壤类型,对耕种土壤的研究更为详尽,同时,我国也开始吸取美国土壤系统分类的某些原则和方法,我国土壤分类向着定量化方向前进。 30年代以来,特别是近40年来,通过实践,我国土壤分类的基础不断扩大,理论水平不断提高,出现了兴旺的局面。但土壤分类是不断发展的。没有各有关学科的进步,就没有土壤分类的发展;没有前一阶段的基础,就没有后一阶段的前进。我国今天土壤分类的成就是一代又一代土壤学家集体智慧的结晶,但是70年代前后,是国际上土壤分类大发展的时代,而我们却停滞了10年。虽然,纵向来看,我们的土壤分类有了巨大的进步,但横向来看,却跟不上土壤分类的前进步伐,主要是在土壤分类定量化方面。这不仅影响了国际交流,也限制了土壤分类在生产上的应用。在此形势下,我们和全国17个大学、研究所一起,研究了国际土壤分类的趋势,博采众长,从我国实际出发,走土壤分类定量化的道路,经历2年的预研究和3年主要土纲的研究,一次又一次地进行修改(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初拟、二稿和三稿草案),这里提出了《中国土壤系统分类(首次方案)》,这在土壤分类研究长河中仅仅是一个微小的进展,但毕竟标志着一个阶段的开始。 (二)土壤分类的特点 作为一个系统都有本身认识论的基础。建国40年来,我们基本上沿用与诊断分类不同的地理发生分类的原则和方法。因此,在介绍土壤系统分类以前有必要就本系统所依据的若干基本认识问题加以阐述。 I.以诊断层和诊断特性为基础

浅谈中国哲学

浅谈中国哲学 ----《中国哲学大纲》读后感何谓哲学?还记得第一次正式接触是在高二的政治课上,只感觉一谈到哲学就很高大上,很深奥的感觉,虽说到现在还不是特别懂,但看了张岱年先生的《中国哲学大纲》后,算还是有一些理解吧。 这本书,在我看来,算是比较通俗易懂的,不像印象中哲学那般高高在上。正如先生所说:“不免被讥为朴素,然而,如是真理,朴素何害?如非真理,纵讲的精微,亦不过善于诡辩而已。”虽朴素,但更易看懂。适合像我这种第一次接触这方面书籍的读者。 本书它先介绍了中国从先秦到清朝时期,中国哲学的特点与发展和主要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思想。接着介绍分析了宇宙论、人生论、致知论的主要内容。读完正本书后,收获不算太深刻,但我国古代主要的哲学发展了解了许多。 我国古代思想最开放的时候是在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各种思想层出不穷。而在“焚书坑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思想就不像那时那般百花齐放,很多思想只能默默的发展,有些甚至是昙花一现。我觉得更大的原因是因为思想要服务于当时的政治。像封建时期的主流思想--儒家学说,更多是因为里面很多思想,例如:三纲五常等,符合统治者的统治要求,而像道家的“无为而治”一些的佛系思想显然不符合封建社会的统治需求,于是统治者就大力发展儒家思想。这也是道家、墨家等不能发展为主流思想的其中原因。 但此看法相对来说还是存在很大局限性及片面的,我国的哲学思想包含的内容是极其丰富的。正如书中所说,中国哲学的主要特点:合知行、一天人、同真善、众人生而不重知论、重了悟而不重论证、既非依附科学亦不依赖宗教。我国哲学包含了道德、天、地、人、自然、思维等各个方面,是极其深刻的哲学,可以说中国哲学在世界上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 在我看来,无论是唯心主义还是唯物主义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并无好坏之分。还记得高中时,我曾吐槽我国的封建迷信现象,对他们烧香拜佛等行为不是特别理解。但现在看来,这就是一种唯心主义的行为表现,虽说其做法不科学,但这又何尝不是人们的一种精神寄托,对自然的敬畏,对美好生活的期望呢! 中国哲学,简简单单四个字,但里面包含的东西是无穷无尽的,或许尽一生都无法将它读透。虽然哲学是一个人文学科,但无论是学什么专业的,它都需要我们去了解,尽自己所能去学习,并且在生活中去践行与应用。 曾经的我觉得哲学遥不可及,但现在看来,我们平时都说要看待事情都要两面看待,而这不正是哲学重所讲的辩证法吗?其实,生活中处处有哲学,我们每个人都是哲学家,我们每个人对世界、对人生都有自己的思考与看法,我觉得这就是哲学吧。 俗话说“读史使人明智”,而读哲学又何尝不是呢?虽然看完张岱年先生的书,没有太深刻的见解,但我会更多的去思考问题,思想变得更加的开阔,对一些东西的认识相对会更加的深刻。我相信接下来我会看更多此方面的书籍,不断拓展自己的视野。

中国法制史各朝代表格总结 刑事立法一览

朝代 刑事立法 刑法适用原则主要罪名刑罚制度备注 夏商1、罪及本人,刑不株连 2、疑罪从轻 3、不杀无辜的恤刑 4、过失从轻 1、不孝罪 2、不从王命罪 3、不事农业罪 4、弃灰于公道罪 1、奴隶制五刑: 墨(黥)、劓、剕(髌)、宫、大 辟 2、法外酷刑: 炮烙、剖心等 西周1、老幼犯罪减免刑罚。 1、区分故意和过失、惯犯和 偶犯。(眚、非眚、非终、惟 终) 2、罪疑从轻、罪疑从赦。 3、宽严适中。 4、因地、因时、制宜。 1、政治性犯罪:违抗王命罪 2、破坏社会秩序、侵犯人身财产安全 犯罪:寇攘奸宄罪 3、渎职犯罪:五过(惟官、惟反、惟 货、惟内、惟来) 1

上下比罪。春秋 战国 秦1、刑事责任能力区分(身高 为界) 2、区分故意和过失(端、补 端、告不审) 3、盗窃按赃值定罪 4、共同犯罪与集团犯罪加 重处罚 5、累犯和教唆犯罪加重 6、自首减轻处罚 7、诬告连坐 8、连坐原则 1、死刑(戮、腰斩、车裂、枭首、 弃市、夷三族、具五刑) 2、肉刑(墨、劓、剕、宫) 3、作刑(徒刑,城旦舂、鬼薪白 粲can、隶臣妾、司寇) 4、财产刑(赀刑) 5、赎刑 6、耻辱刑(多作为徒刑附加刑使 用,髡、耐) 汉1、上请原则1、侵犯皇帝人身、权利及尊严:矫制1、危害中央集权制犯罪:阿党附 2

2、亲亲得相首匿矫诏罪、大不敬罪、阑入与失阑罪、 祝诅巫盅罪 2、危害专制集权与封建政权:左官、 阿党附益、出界、酎金 3、官吏渎职:沈命、见知故纵 4、侵犯生命与财产安全:杀伤罪、盗 窃罪益罪、左官罪、非正、出界、僭越、漏泄省中语、酎金 2、危害君主专制罪:欺谩、诋欺、诬罔,废格诏书,怨望诽谤政治、左道 3、危害皇帝尊严和安全罪:不敬大不敬罪、阑入与失阑罪 4、危害政权犯罪:沈命、见知故纵、群饮酒、通行饮食 三国两晋南北朝1、准五服以制罪 2、官当制度 3、八议入律 4、重罪十条 5、封建五刑的形成 1、绞、斩等死刑制度。 2、流刑。五等,两千五百里第一 等,五百里为差,至四千五百里。 同时施鞭刑 3、鞭刑与杖刑。(北魏增) 4、废除宫刑。(北朝西魏废) 3

中国哲学精神浅谈

中国哲学精神浅谈 要了解中国哲学的精神问题,首先要明白中国哲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说到哲学,就必须谈到宗教,这样也就要明白什么是宗教?当然,对于这个问题,不同人可以有不同解释。这里讲的哲学,是对人生有系统的反思。宗教也和人生有关,每种宗教大多有一种哲学思想,而宗教则是以某种思想外加教条、组织等构成的。哲学是以人生为研究对象的,它以反思也就是思想自己的思想作为基础从而产生了人生论、宇宙论、知识论。我们自然应当把自己当作宇宙中的一部分,这样,我们就开始思想我们的思想,就有了思考宇宙的思想,得到了思想思想后的思想,也就是哲学家所说的“一切存在之全”,也相当于惠施所云的“大一”。只有反思自己思想后得到的思想才是知识,才是认知世界的能力。 关于中国哲学的地位问题,还要牵扯到“超道德价值”这个概念。所谓超道德价值,是高于道德价值的。比如说爱人是道德价值,而爱宇宙则是属于超道德价值范畴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超道德价值就是对超乎现实的追求,中国人对于超乎现实的追求的欲望也是存在的。因此,中国古代哲学注重的是提高人的心灵境界,不是注重增加一个人的知识。道家所说的“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区分了为学和为道两个概念,从这里也不难看出,中国哲学是属于为道范畴的。

二是中国哲学的问题和精神。自古以来,中国哲学家们力图要解决一些问题。其一:如果一个人要获得个人与宇宙的统一,那么是否要远离社会或是要否定“生”?这个问题,道家和佛家的观念是差不多的。佛家认为,肉体是灵魂的监狱,所以必须要脱离尘网,脱离人生这个痛苦的根源。道家认为“以生为附赘悬疣”,也就是说,要成为圣人,就要脱离社会,甚至必要时可以放弃生。显然这种哲学思想在当时无论如何都是有消极意义的。如果人人都想成为圣人,即完成个人与社会的完美统一,那么他们都会远离社会,这样和道家“小国寡民”的思想也就没有什么区别了。因此,他们的思想显得过于片面。还有一种哲学与这种所谓的“出世思想”相悖,即普通的入世哲学。这种哲学,不是超道德价值论,而是普通的道德价值。然而,孔子无疑是持这种入世思想的,这也成为出世哲学者的批评理由,即太过于现实主义,太过于肤浅。其实,无论哪一派,中国的中哲学都是出世和入世的统一体,他们都会提到政治、道德。当然,中国哲学的关注点在于人伦日用,注重实际社会,而不是空泛的指天、宇宙。即使是宋代新儒学和明清之际,程朱理学、陆王心学也都是关注人的,如格物致知等,他都是为人服务的。总的说,表面上看中国哲学是如此的,实际上,中国哲学很实用,但又并不肤浅。 说到入世与出世,就可以与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相联系。这两者是对立的,而中国哲学的任务就是要将二者有机统一。要完成这两个对立

中国法制史一览表朝代(精品)

朝代立法概况立法法律法典其它 夏禹刑?茫 茫禹迹,划 为九州-- --九牧1、王命、誓、《甘誓》?2、 “夏有乱政,而作禹刑”?3、 不孝罪:“五刑之属三千,而罪 莫大于不孝”4?、贪污法: “昏、墨、贼,杀,皋陶之刑 也。”?“己恶而掠人美为昏, 贪以败官为墨,杀人不忌为 贼” 5、慎重行罚,反对错杀无辜: “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 6、夏朝就有赎刑。 7、监狱:圜土、夏台、钧台 封建制 五刑: 墨:黥刑 ?劓: 剕:? 宫:?大 辟:?除 此正五 刑,还存 在:?鞭 扑、流 刑、劳役

商汤刑 天罚与神 判1、“商有乱政,而作汤刑” 2、“誓”:出兵打仗前的盟誓, 主要是发布军令or宣布军纪 ?“诰”:王or权臣对大臣、 诸侯、下属官吏发布的命令、 指示、训诫?“命”:王针对 具体事情发布的命令3?、“乱 政”、“疑众”:?析言破律,乱 名改作,执左道以乱政,杀; 作淫声异服,奇技奇器以疑 众,杀; 行伪而坚,言伪而辨,学非而 博,顺非而泽以疑众,杀; 假于鬼神、时日、卜筮以疑众, 杀。4?、惩治职官犯罪“三 风十愆”:“巫风”庭内起舞、 沉溺歌酒等;?“淫风”贪求 财物、迷恋美色、狩猎不休;? “乱风”蔑视圣人教训、拒绝 忠直劝告、 疏远贤德高士、亲近庇护小 人。 刑、赎刑 等刑罚。

5、诉讼制度也比较完备 6、监狱:圜土、囹圄、羑里yǒu lǐ

西周1、明德慎 罚、敬天保 民、以德配 天 2、“亲亲”: 在家族范 围内,人人 皆亲其亲, 长其长,做 到父慈子 孝、兄友弟 恭、夫义妇 听,每个人 都应按照 自己的身 份行事,不 能以下凌 上、以疏压 亲。而且 “亲亲父 为首”,全 体亲族人1、《吕刑》:·又称《甫刑》?·西 周中期具有代表性的法典 ·德教为本,用刑适中:“明于 刑之中” ·惩罚与罪行相符:“其罪惟 均,其审克之”“上下比罪” ·结合具体案件灵活处断:“刑 罚世轻世重”“轻重诸罚有权” ?·案情不能确定时从轻不从 重:“五刑之疑有赦”?·规 定了较为完整的收赎办法,赎 刑由此开始制度化 2、《九刑》:·九篇刑书; ·九种刑罚:墨、劓、剕、宫、 大辟+鞭、扑、流、赎 ·“周有乱政,而作九刑” ·西周时期法律总称 礼与刑: 互为表 里,相辅 相成。 礼是要 求人们 自觉遵 守的积 极规范, 侧重于 预防;刑 是对犯 罪行为 的制裁, 侧重于 事后惩 罚。?礼 强调道 德教化, 刑则着 重惩罚 镇压,道

中国哲学的发展

中国哲学的发展 【摘要】 中国的哲学历史悠久,是中国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篇论文主要从中西方哲学的比较和中国哲学的主要思想及阶段剖析中国哲学的发展,同时研究作为中国哲学代表的儒学的新发展,在此基础上阐释中国哲学对社会带啦的影响。 【关键词】 哲学概念儒家道家佛家新儒家学派 【正文】 一.哲学的概念及研究领域 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的推动了哲学,尤其是西方哲学的发展,同时使得人们将越来越多的目光投向这一古老的学科。作为世界哲学三大系统之一的中国哲学(其他两大系统是西方哲学和印度哲学),它的发展对于人类的进步是有着重要意义的。所以我们有必要深入了解并研究中国哲学。 在展开对中国哲学的讨论之前,我们有必要了解哲学到底是怎样的学科。关于哲学的定义,在哲学界始终无定论。并且随着历史的扩张和不同时代对不同感兴趣的问题,哲学的含义不断变化着。一般情况下,认为哲学是一套方法论。马克思曾说:“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这也是目前中国大陆政治和哲学教科书上的主导思想。中国的着名哲学家牟宗三也曾说过:“凡是对人性的活动所及,以理智及观念加以反响说明的,便是哲学。”相比较来说,这是一种更加通俗的理解。那么,哲学到底研究的是什么呢? 罗素认为:“哲学乃是某种介乎科学和神学之间的东西,哲学所涉及的是科学解决不了,神学的答案又不令人信服的问题。它和神学一样,包含着人类对于那些起劲仍为确切的只是所不能肯定的事物的思考,但是它又不像科学一样是诉之于人类的理性而不是权威。”反观中国文化的发展,的确未曾离开过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一介乎于科学和神学之间的探讨。 二.中西方哲学的比较 很长一段时间内,西方否认中国哲学体系的存在,这几乎在西方哲学界是一个公开的秘密。实际上,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的确有着截然不同的特点和研究方法。它们的主要区别有以下几点: 1.中国的哲学的特质是重“主体性”,“内在道德性”;西方哲学重“客体性”,有很好的逻辑,是以知识论为中心展开的。 2.中国的哲学是以生命为中心的哲学;但是西方哲学没有很好的人生哲学。西方人对生命的想法主要是来自文学,艺术,音乐,最后是宗教。 3.中国哲学重实践,实践上初期主要表现为政治上表现善的思想;西方哲学主要是重知解的。综上可知,对于中国哲学的研究不能采用和西方哲学一样的方法。中国哲学的分析应该以人为出发点,注重哲学思想的实践和应用。 三.中国重要哲学思想及发展历程 中国哲学的发展总是和中国文化的繁荣保持着大致同步,所以我们可以根据文化发展的趋势将中国哲学的主要阶段分为五个时期: 1.孕育期(殷周)——带有宗教色彩,代表人物是姬丹 2.雏形期(春秋战国)——具有人文色彩,百家争鸣,诸子峰起,代表人物是孔子,老子,墨子

《浅谈中国哲学养生观》

《浅谈中国哲学养生观》 前言: 当今时代,随着科技的进步产业变革的加速演进,人们的寿命得到延长,从原始社会人类只有15岁,延长到如今的69.73岁;“高质量寿命”成为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的话题,这意味着“养生”开始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养生”这个词汇我们一般会联想到中老年人,但如今社会,亚健康人数不断增多,中国医学专家指出,目前中国“亚健康”人群比例达70%。年轻人生存压力空前巨大,以至于年轻人也开始受颈椎病、腰间盘突出、脾虚体寒、肠胃炎等传统意义上的中老年疾病折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开始学着养生,“保温杯里泡枸杞”这不仅是年轻人的自我调侃,也是对我们的一个警醒——我们应该重视日常的“养生”了。 论述主体: 说到养生这个词,原指道家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养,即调养、保养、补养之意;生,即生命、生存、生长之意。现代意义的“养生”指的是根据人的生命过程规律主动进行物质与精神的身心养护活动。由此可见,中国人对养生有着深刻的研究。中医养生文化历史悠久, 英国学者李约瑟曾说: 在世界文化当中, 唯独中国人的养生学是其他民族其他国家所没有的。 1、养生先养心 养生当中, 最重要的是养心。“一生淡泊养心机”, 这是一个很高的精神境界。人都有喜、怒、哀、乐、悲、恐、惊, 这是人的七种情志, 过了头就是七情过激。“常观天下之人, 凡气之温和者寿, 质之慈良者寿, 量之宽宏者寿, 言之简默者寿。盖四者, 仁之端也, 故曰仁者寿”。拿《黄帝内经》来讲,即使已经过去了千年之久,其观念依

然适合我们当今时代,古人讲修身之要首在明心养神,“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黄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如今我们提倡心平气和,少生气,情绪稳定就是对其最好的印证。 2、养生重养德 古代的养生哲学观还提出“养生重养德, 德高寿自长”,这种理念已经被医学实践所证明,养生的关键就是调整人的精神健康状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精神卫生”,养生不仅要注重生理上的“养护”,更要注重精神方面的保养,就像是马克思主义原理所提出的“意识对人的生理状态具有调节的作用”。那么什么是“德高者”呢?第一,人际关系要好,与人为善,这是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第二,具有个性的人格,胸怀宽广、情绪乐观、感情丰富、意志坚定、感情丰富。第三、有着良好的为人处世能力,能够正确认识到形势,适应各种复杂的社会环境。诚如古训所言: “善医者, 必先医其心, 然后医其身。”这符合我们国家所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且历久弥新,永远不会过时。 3、尊重规律,追求平衡 早在千年前,中医养生讲究四时阴阳,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这是自然界的规律。人应该顺应大自然的规律, 比如, 春天的时候, 要有一种生发之气, 被发缓形, 夜卧早起。冬天不能太张扬、太发散, 万物处于秘藏。中医养生主张因时、因地、因人而异。而在千年后的19世纪,马克思才提出“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只有认识和掌握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事物的本质,才能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这跟古代养生哲学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也体现了传统养生哲学具有一定的价值。中医养生包括形神共养、协调阴阳、顺应自然、饮食调养、谨慎起居、和调脏腑、通畅经络、

最新中国法制史试题及答案

好资料学习-----中国法制史试题及答案 在每小题每小题(本大题共30小题,1分,共30分)一、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选项前列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 1.中国古代法制的雏形形成于 A.夏 B.商 C.周 D.秦 2、夏朝中央监狱的名称是() A、圜土 B、夏台 C、畿 内 D、社 ( ) 3.商朝已较通行的古老的五刑是 A.孥戮、劓殄、炮烙、剖心、人殉 B.断手、刖、劓、宫、大辟 C.墨、劓、刖、宫、大辟 D.醢、脯、劓、墨、大辟 、西周时期,法官在审讯中要察言观色,注意当事人的表情,这种4 审讯方法被称为() B、五听 C、五行 D、九刑A、 五刑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较系统的、并为以后历代法典滥觞的封建法典5 是()《宪令》 D、《大府之宪》、A、竹刑 B《法经》 C、《兴律》6.汉《九章律》是在《法经》六篇的基础上增加了《户律》、( ) 和《杂律》 D.《厩律》A.《具律》 B.《盗律》 C. 、凌迟刑作为法定刑始于()7 D、明、宋 B、清 C、唐A 、在汉朝,由秦的“课”发展而来的针对某类事的一个方面制定的8 )

单行法规称为(、比、科 D、令A、律 B C 9、三国时期的法制指导思想是() A、“拨乱之政,以刑为先” B、“拨乱之政,以礼为先” 更多精品文档. 学习-----好资料 C、“拨乱之政,以德为先” D、“拨乱之政,以律为先”( ) 《刑名》篇分为《刑名》与《法例》10.将《新律》之两篇的律典是 A.《九章律》 B. D. C.《北魏律》《北齐律》《晋律》 ( ) 11.隋朝的律有《开皇律》和 A.《大律》 B.《泰始律》 C. D.《武德律》《大业律》 ( ) 12.唐律中大致相当于现今刑法总则篇的是 A.《名例》 B.《刑名》 C.《法例》 D.《具律》 13.封建五刑和“十恶”最早规定于().《开皇 DA.《北齐律》 B.《晋律》 C.《唐律疏议》律》 )14.唐律规定,殴打或谋杀祖父母、父母的行为构成( 大不敬A.不孝 B.恶逆 C. D.不义 )15.充军作为正式刑名,始自( .清朝.宋朝 B.明朗 C D.元朝A )16.明代中央的审判机关是( .刑部 B.都察院 C D.御史台A.大理寺

中国古代哲学为什么没有唯物唯心的对立和认识论体系

中国古代哲学为什么没有唯物唯心的对立和认识论体系 从两种哲理精神的这种深层对照看,中国哲学为什么没有唯物唯心的对立和认识论体系的根本原因就一目了然了。归根结底,正是由于它始终是以人为践履精神为主导而缺乏认知理性精神,所以,它才没有将主观与客观、思维与存在明确区分开来,并因此既没有深入考察究竟是物质还是精神构成了世界本原的问题,也没有系统探究人的主观认识如何才能把握客观事物的问题。 首先,在中国哲学中,天人关系问题之所以不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它首先是从人为践履精神的视角考察天人关系问题的,因此强调的不是天与人在认知性关系中谁决定谁、谁反映谁的问题,而是二者在人为践履活动中如何相互影响、彼此互动的问题。所以,如宫文所述,这里的天、人既包含物质性的一面(自然、万物或身、形),又包含精神性的一面(命定、意志或心、神),两个方面不可分割地交织在一起,从未把天仅仅归结为单纯的物质、存在,把人仅仅归结为单纯的思维、精神。即便中国哲学在宇宙观中探讨万物的产生根源时,其目的也不是要解决物质与精神何者具有第一性的问题,而主要是从人为践履精神出发,解决天道自然对于人的存在和人为践履活动具有什么影响作用的问题。例如,当老子强调“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四十二章)时,他其实并没有考虑这个“道”究竟是物质还是精神,而只是要论证人在自己的存在中应该遵循“无为而无不为”之“道”。这与泰勒斯提出“水”、柏拉图提出“理念”、黑格尔提出“绝对精神”的意图是截然不同的。同样道理,当《易传》说“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的时候,也只是想为人们的道德践履寻找宇宙观方面的理论根据;至于这个“天地”究竟是物质还是精神的问题,根本就没有进入它的理论视界。正因为如此,当人们试图按照西方哲学的认知理性精神模式,对老子说的“无为而无不为”之“道”或《易传》说的“天地之大德曰生”做出唯物唯心的定性时,其结果就只能是扭曲它们的本来面目,最终导致宫文已经指出的那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现象。其实,就先秦哲学的各大思潮而言,与其硬性地把它们区分为唯物唯心两大阵营,倒不如按照它们在人为践履问题上的根本态度,把它们区分为主张“有为”或“无为”等等的不同派别,更符合中国哲学历史发展的实际。 再就认识论这方面看。正像西方哲学在一定程度上涉及到实践问题一样,中国哲学也在一定程度上涉及到认识问题;不过,正像西方哲学的实践观念由于从属于认知理性精神而不能等同于中国哲学的人为践履精神一样(所以本文没有运用比较流行、却主要具有西方哲学内涵的“实践”范畴,而是采用了“人为践履”这一更有中国特色的术语,来指称中国哲学的独特哲理精神),中国哲学的认识观念由于从属于人为践履精神,也不能等同于西方哲学的认知理性精神。事实上,虽然中国古代哲学关于“知”也有许多论述,后期墨家、名家、佛教哲学、宋明理学甚至还在一定程度上含有认知理性的萌芽,但在人为践履精神的主导作用下,纯粹的认识论问题,如世界是否可知、真理性认识如何可能、以及作为认知理性的基本要素的逻辑学问题,始终未能像西方哲学那样成为哲学研究的主要课题。相反,在这里,认识问题总是围绕人为践履活动这一核心展开的,以至于强调认知活动与德行事业的内在联系成为中国哲学的一个基本倾向。就此而言,所谓“知行合一”,其实是与“天人合一”内在统一的。至于“知人”、“知性”、“良知”、“穷理尽性”等概念命题,也明确体现出中国哲学对于认知对象的特异性选择,即强调认知活动首先指向人生的根本原理、行为践履的法则和道德修养的规范,而不是指向客观事物自身的本质规律。在这方面,十分强调“有为”、“制天命而用之”的荀子的一段话,很可以代表中国哲学对于认知世界万物的基本态度:“君子之……于天地万物也,不务说其所以然,而致善用其材。”(《荀子·君道》)此外,由于关注“知”

浅谈中国哲学的看法

青年与社会 2014年5月中 第14期总第560期 在东亚和东南亚地区诸多国家的文化中,各地区在历史、地理、环境方面差别巨大,但这个文化最初的来源却存在着惊人的一致性,它代表着—种人类的文化样式,在泛东亚文明中的核心便是儒的思想,要了解它,要追溯到我国那个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时代诸子思想。 一、春秋战国时期主要的思想体系 孔子思想的出发点和其一切活动,包括他的学术活动和政治活动的目的都是围绕周礼而展开的,要求人们“克己复礼”,补充以“仁”、“义”等道德观。至于天道自然、生产技艺方面的知识,孔子认为此乃“小人之事”,而非“君子之学”。孟子在性善论的基础上主张施行“仁政”,《孟子·告子上》曰:“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并提出:“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将“明人伦”作为其学习之终极目的,在政治思想方面,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主张,至于天道物理因果运作之事,一些自然现象仅用来注释其政治观点。荀子“礼”、“法”并重,主张性恶论,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要靠后天的“修身”“师法”来使人从善,在政治思想上,与孟子明显不同,荀子主张强化君权,但重视民的作用,《荀子·哀公》中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承认有自然规律,提出“明于天人之分”的唯物主义观点,然而他也认为君子“之于天地万物也,不务说其所以然,而致善用其材。”即对大自然主要在利用而不探究其奥秘。孔、孟、荀及其他儒家学子,崇尚政治人伦之“礼义”,贬抑探索天地自然之“物理”和生产技艺这一点上是一脉相通的,从而构成了中国持续两千多年的“重政务、轻自然、斥技艺”的儒学传统。 老子主张“返朴归真”“无为而治”,在重视人的独立价值和人的精神层面的基础上,提出许多高度抽象的政治哲学原理。对自然物理运行提出一个“道”的解释:“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名之曰大。”到底什么是“道”,只是含糊其词:“道可道,非常道。”“道之为物,惟恍惟惚。”并在此基础上要求否定其他一切知识和技巧,认为宇宙万物都是自然而然往前发展,是“无为自化”的,所以在政治上就提出“绝圣弃智,民利百倍”,庄子也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故知止其所不知,至矣。”依然是持自然无为的思想,没有将对自然科学的探索予以足够重视。 墨子则强调:“用而不可,虽我亦将非之,且焉有善而不可用者!”,主要以实用为标准,不可用的知识在墨家看来,在道德上已非善物。法家崇拜权力,商鞅的《商君书·农战篇》谓:“诗、书、礼、乐、善、修、仁、廉、辩、慧,国有十者,上无使守战。”要求全部铲除,实行“燔诗书、禁游学”等政策。韩非子则认为社会“五蠹”为文学、工商、技艺等文化人。由此可见春秋战国诸子学说大多鄙视自然学科知识,其核心内容是政治。 二、春秋战国诸子对仕途的态度及其政治诉求 这历史时期一般士人在经济上无独立地位,需要依附于掌握经济特权的君主或贵族大官僚,将所学服务于其政治,孔子说:“学也,禄在其中矣。”其学生子夏则宣称:“学而优则仕”也便是学成安邦术货与帝王家 ,表明当时学习的目的就是做官帮助君主进行统治,所以学习知识就是学习治政的本领。孔子一生凭其学识在不断求宦任官。他的学生子路、子贡等人也都在各诸侯国为官。 除君主养士外,各诸侯国的有名的权势重臣也养士。著名的战国四君子均致客三千人以上,秦相吕不韦将这种厉害关系说的更透彻:耕田之利“十倍”,商人之利“百倍”,从政之利“无数”。于是由大商人参与政治投机,一变而为秦相。以此可推,那时的知识分子,绝大多数在君主、官宦之家得以生存 ,而为其出谋划策,成为其忠实的臣属。纵横家的处世哲学是实务的,一切以取得成功达到目的为宗旨,法家商鞅进说秦孝公,连用霸道、帝道、王道诸说,以窥探统治者的口味。 三、春秋战国时期愚民的政治思想 春秋战国诸子由于其历史、地理诸方面的局限,只能对君主政治提出自己的各类解释,而在此局限中,多主张愚民。儒家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等有关主张无须赘引;老子的圣人之治,要求“常使民无知无欲”等一套理论。墨家同样认为,“贵智者”是天子诸侯大人,“贱愚者”是“民”,民只能俯首从命。法家则为统治,认为“民愚则易治也”,创造一套详尽的愚民政策。曾有学者指出:“战国时期虽被人们称之为‘百家争鸣’,但每一家都尚同,都不宽容其他家的存在。孔子念念不忘‘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孟子说‘天下恶乎定?定于一’;法家力主焚书坑儒,‘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墨家赤裸裸地高叫‘尚同’,追求‘天下之义,尚于一人’;道家要求芸芸众生归于一个‘道’。这种百家争鸣的实质是百家邀宠继而消灭对手,诸子百家几乎都自认为已经找到了绝对真理,都对自己所持学说有高度自信,不容他人怀疑,以君主统治的安稳性作为其价值目标,大多认为君主统治下的社稷是第一位的,而个人存在的价值仅仅在于服从君主与社会的需要,基本忽视个人权利与人格尊严,这也成为中华文化传统的精神之一。 程裕贞先生在其《中国文化要略》中说:“构成中国文化核心的东西,是历代人们的哲学思想和学说。他们对天地万物,对社会,对人生的各种思考和认识,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无穷智慧,也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灵魂与品格。”但也有其很大的局限性,所以我们在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应持有相应的怀疑和批判精神! 参考文献 [1] 高正.诸子百家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2] 程裕贞著.中国文化要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潘鹂(1987- ),女,云南昭通人,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助教,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研究方向:汉语国际教育。 浅谈中国哲学的发端 潘 鹂 (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云南 临沧 657000) 【摘 要】春秋战国时期涌现出一大批学子贤哲,创造出一系列五彩缤纷的理论学说,这些理论学说对我国社会政治思想、科技成就乃至文化传统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影响,文章集中于其思想理论核心内容分析了造成我国传统文化的本质原因,从而浅析了中国古代主流的哲学思想。 【关键词】诸子;哲学;思想;文化 2014. VOL. 560. NO. 14·363·

一张表记清中国法制史之历朝司法机关

一张表记清中国法制史之历朝司法机关 法律硕士考试科目包括中国法制史、法理学、宪法、刑法、民法等,其中法制史是重要的一部分,和大家分享2015法硕考研:一表记清中国法制史,以下是中国历朝司法机关,希望大家认真研究掌握。

凯程教育: 凯程考研成立于2005年,国内首家全日制集训机构考研,一直从事高端全日制辅导,由李海洋教授、张鑫教授、卢营教授、王洋教授、杨武金教授、张释然教授、索玉柱教授、方浩教授等一批高级考研教研队伍组成,为学员全程高质量授课、答疑、测试、督导、报考指导、方法指导、联系导师、复试等全方位的考研服务。 凯程考研的宗旨: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 凯程考研的价值观口号:凯旋归来,前程万里; 信念:让每个学员都有好最好的归宿; 使命:完善全新的教育模式,做中国最专业的考研辅导机构; 激情:永不言弃,乐观向上; 敬业:以专业的态度做非凡的事业; 服务:以学员的前途为已任,为学员提供高效、专业的服务,团队合作,为学员服务,为学员引路。 如何选择考研辅导班: 在考研准备的过程中,会遇到不少困难,尤其对于跨专业考生的专业课来说,通过报辅导班

来弥补自己复习的不足,可以大大提高复习效率,节省复习时间,大家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考察辅导班,或许能帮你找到适合你的辅导班。 师资力量:师资力量是考察辅导班的首要因素,考生可以针对辅导名师的辅导年限、辅导经验、历年辅导效果、学员评价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价,询问往届学长然后选择。判断师资力量关键在于综合实力,因为任何一门课程,都不是由一、两个教师包到底的,是一批教师配合的结果。还要深入了解教师的学术背景、资料著述成就、辅导成就等。凯程考研名师云集,李海洋、张鑫教授、方浩教授、卢营教授、孙浩教授等一大批名师在凯程授课。而有的机构只是很普通的老师授课,对知识点把握和命题方向,欠缺火候。 对该专业有辅导历史:必须对该专业深刻理解,才能深入辅导学员考取该校。在考研辅导班中,从来见过如此辉煌的成绩:凯程教育拿下2015五道口金融学院状元,考取五道口15人,清华经管金融硕士10人,人大金融硕士15个,中财和贸大金融硕士合计20人,北师大教育学7人,会计硕士保录班考取30人,翻译硕士接近20人,中传状元王园璐、郑家威都是来自凯程,法学方面,凯程在人大、北大、贸大、政法、武汉大学、公安大学等院校斩获多个法学和法硕状元,更多专业成绩请查看凯程网站。在凯程官方网站的光荣榜,成功学员经验谈视频特别多,都是凯程战绩的最好证明。对于如此高的成绩,凯程集训营班主任邢老师说,凯程如此优异的成绩,是与我们凯程严格的管理,全方位的辅导是分不开的,很多学生本科都不是名校,某些学生来自二本三本甚至不知名的院校,还有很多是工作了多年才回来考的,大多数是跨专业考研,他们的难度大,竞争激烈,没有严格的训练和同学们的刻苦学习,是很难达到优异的成绩。最好的办法是直接和凯程老师详细沟通一下就清楚了。 建校历史:机构成立的历史也是一个参考因素,历史越久,积累的人脉资源更多。例如,凯程教育已经成立10年(2005年),一直以来专注于考研,成功率一直遥遥领先,同学们有兴趣可以联系一下他们在线老师或者电话。 有没有实体学校校区:有些机构比较小,就是一个在写字楼里上课,自习,这种环境是不太好的,一个优秀的机构必须是在教学环境,大学校园这样环境。凯程有自己的学习校区,有吃住学一体化教学环境,独立卫浴、空调、暖气齐全,这也是一个考研机构实力的体现。此外,最好还要看一下他们的营业执照。

中国哲学史重点(1)

目录 1.谈谈你对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对象和基本问题的认识。 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产生与发展的历史。 以中国历史上所产生的哲学思想及其发展过程为研究对象,以整个中国哲学的历史演化过程为研究范围,以揭示中国哲学思想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为基本任务。 首先,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对象,体现着一般哲学史学科的总体特征; 其次,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对象,体现着中国哲学认识和把握世界的特质。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自己特定的自然环境,经历了自己特定的历史发展进程,塑造了具有自己民族特质的思维方法和表达方式。这使得中国中国哲学具有自己特定的话语体系、基本范畴、问题意识和思维内容。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同样是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中国哲学以其独特的方式回答了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以及有没有统一性的问题。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中,哲学基本问题主要体现在天与人、心与物、道与气(器)、形与神等关系的回答上,其主要内涵是如何获得关于天道和人道的认识以及如何表达这样的认识。 2.你怎样认识中国哲学的精神气质? (1)“天人合一”的整体自然观;(2)真理与价值相统一的致思路经;(3)“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4)阴阳相生的辩证法传统; (5)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6)以和为贵的和谐理念; 3.为什么要学习中国哲学史?

中国哲学史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得智慧结晶,是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核。(1)有助于提高理论思维能力;(2)有助于提高精神境界; (3)有助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4.怎样学习中国哲学史? (1)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2)注重研读哲学经典文本; (3)注重全面学习和理解; (4)注重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第一章中国古代哲学的诞生 5.为什么说中国先民的宗教信仰中包含了中国哲学的萌芽? 宗教信仰是同两种观念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是灵魂观念;二是万物有灵的观念。在这两种观念的基础上,才产生图腾崇拜和自然崇拜,最后上升到神灵崇拜为核心内容的宗教信仰。 透过先民的宗教信仰和“绝地天通”的两次宗教改革,我们可以看到存在于先民的宗教信仰中灵魂与人、灵魂与外部世界,以及神与人、神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正是在对这些关系的思考中出现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萌芽。 第二章孔子的哲学 6.概述孔子“仁”学的思想要旨。 “仁”是孔子思想中最具有特色和思想智慧的范畴之一。孔子在对“仁”的抽象和提升中对人进行了反思,奠定了儒家人学思想的基础。孔子在《左传》的基础上对“仁”作了进一步的提升和抽象,把“仁”熔铸成为一个统摄诸多伦理条目的哲学概念。这主要表现在,用德来说明“仁”,认为修德是成仁的关键。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