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案例:三年级下册《分一分(一)》

案例:三年级下册《分一分(一)》

案例:三年级下册《分一分(一)》

案例:三年级下册《分一分(一)》【案例提供:金水区黄河路第三小学 赵南】

课前读学生,我们不仅要读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经验,已有的知识基础,还要善于发现他们在学习新知识中,可能会在哪出现困难,容易出现哪些典型错误等等。做好这样的前测,我们才能做到心中有数,课堂上游刃有余。

课前我对18名学生进行了前测(这18名学生我分别挑了优等生、中等生、学困生各6名,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基本上能反映出大部分学生的问题),采用的前测形式是谈话。题目如下:

(1)把4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其中1份是多少?【结果显示: 100%的学生都能正确回答。】

(2)把1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是多少?用数怎么表示?

【结果显示:1、对于第一问,约有72.2%的学生都能说出其中的一份是“一半”。2、对于第二问,在答“一半”的学生中,只有8名学生能说出0.5,剩下的学生有说2.5,1.5等等,问其原因,他们的理由是:我把一个苹果当做5,它的一半就是2.5……,“还能用什么数来表示?”只有2名学生在引导下能说出分数1/2,其他学生说不知道。】

(3)老师在纸上写出“21”、“3

1”这些数,问:你见过这样的数吗?表示什么意思? 【结果显示:1、对于第一问,有5名学生说见过,其他摇头。当老师追问:你听说过“

21”、“3

1”吗?大部分学生都点头。2、对于第二问,基本上没有学生能够准确的说出来。】 学情分析:通过以上前测,我们了解到:中等及以上的学生根据生活经验,结合实物能够理解“一半”的含义,但用数来表示还仅限于小数表示,部分学生对于“一个整体”可以用1表示,再平均分成2份,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他们会把“单位1”用数字4或5来表示再平均分。

对于“分数”,学生只限于听说过,比如:老师说全班1/2的同学这道题做对了,表示的意义他们心里有个大概的了解,但是概念模糊,不能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所以教学时应把握分数意义的三个关键点,即:一个整体,平均分,其中的几份。另外,教学时需要向学生强调,2

1分子上的“1”表示的是取的1份,而并非“整体1” 还有部分中等生和学困生对分数没有概念,备课时需要在分数意义的理解上下功夫,可以利用分数意义与图形操作的联系,通过涂一涂、折一折、说一说等数学活动,将数与形更好的结合,从直观到抽象过渡,帮助学生建立分数意义的模型。

转化后进生成功案例

转化后进生成功案例 ——爱心教育,真情感化 玉田开小谷俊玲 有位名人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工作中,我深切体会到:爱是打开学生之门的金钥匙,是转化后进生的灵丹妙药。 “爱的信心,爱是力量”。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出发点。只有热爱后进生,关心后进生,才能和后进生接近,实现情感交融。同时,也才有赢得这部分学生对自己的热爱和信赖,才能够使他们将教师的要求转化为自己行动的目标。关心学生呵护学生,以诚相待,以爱感化,这样师生间的距离会逐渐缩小,转化的希望也就会变大。在生活中,从一个细节入手关心他们;在学习中,从一点进步入手鼓励他们;在他们犯错误时,不是过多的指责和批评,而是耐心的说服和教育。如果老师对他们一味地批评和数落,不懂用爱去感受,就只能助长其满不在乎、破罐子破摔的心理,认为老师和同学轻视他们,厌恶他们。处于这种心态下,教育是很难奏效的。在课堂上一个信任的眼神,一个亲切的动作都能给他们鼓励,使他们在课堂中勇于表现自我。 冯华清,女,十一周岁,在班里是个乖孩子,就是学习成不好,我善于捕捉其闪光点,找她的可贵之,处不过许多闪光点常被“差”这个心理定势掩盖了,于是造成后进

生自身的一种有害心理——自卑。我帮她分析落后的原因,虽然很多,但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在求学的道路上,极少获得成功的喜悦、是一次又一次的挫折使她的心理产生障碍而失去进取的决心和能力。所以,在后进生的转化过程中,为她架起一座成功的桥梁,显得十分必要。这就要求老师必须端正对后进生的认识,认真分析其个性差异,发掘出她身上的闪光点。然而,寻找后进生的闪光点的确不容易,但是我们一定要透过缺点看优点。闪光点的出现,正是转化后进生的良好契机,应及时表扬她取得的点滴成绩,激化她转化的内部动因,满足她渴求关爱、重视和尊重的心理需要。学习成绩较差,平日沉默寡言,对集体和同学漠不关心,但乒乓球打得很好。一次,学校组织乒乓球赛,我给她报了名并动员参加,结果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我表扬她为班集体争了光和为集体荣誉顽强拼搏的精神,全班同学也向她祝贺。从此,思想发生了很大变化,积极参加学校和班级组织的各项活动,学习成绩也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有了明显的提高。 教师要善于去发现、去捕捉其“闪光点”,及时的给予真诚的表扬,让他们体验到尊重、信任和支持的快感,从而迸发出奋发向上的决心和力量。能不能看到后进生的闪光点,这是班

三年级英语后进生辅导计划

三年级英语后进生辅导计划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三年级共有学生9人,其中男生8人,女生1人。这些学生正处在少年儿童期,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具有好奇、好活动、爱表现、善模仿等特点。他们喜欢新鲜事物,对陌生语言的好奇心能激起他们对外语的兴趣。他们喜欢引起别人的注意,重视老师的表扬,不怕犯错,很少有羞怯感。他们处在发育阶段,尚未定性,发音器官较成人的灵活,因此模仿外语的语音语点远比成年人容易。他们的记忆力好,形象思维好,但缺乏理性思维,逻辑思维不强。他们爱玩、爱唱、爱游戏、爱活动,这些都是他们长身体、长体力的需求,他们坐不住。 但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因孩子的个体原因,很多孩子成了学困生。为了做好学困生的辅导工作,在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中,我除了倾注爱心,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学困生要因材施教,抓好复习和预习工作外,还要注重学困生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的的培养,运用恰当而有效的方法。 二、辅导学困生措施 辅导学困生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培养学困生的自信心。只有树立起后进生的自信心,我们的转化工作才找到了起点。 2.教师不仅要注意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培养其兴趣的稳定性和集中性,使学困生有恒心、有毅力,在学习中专心致志,精益求精,从枯燥中寻乐趣,于困难中求喜悦。 3.作为教师必须想方设法培养学具有坚强的意志。 4.家庭的配合是转化学困生的外部条件。父母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影响是很明显的,也是极为重要的。教师可通过家长会、家访、电

访、书信、校讯通等多种形式与家长相互交流,沟通信息。 5.教师上课要想到学困生,一是课堂提问教师要把较难较大较深的问题分解成较小较易较浅的问题,让学困生也有回答的机会,而不是将他们放在角落里无人问津。二是操作时要想到学困生,要鼓励学困生积极参与,贵在参与,不准再将他们搁置起来,置之不理。三控制学困生课堂违纪的问题。 6.布置作业时,要想到学困生,要让学困生“吃小灶”,一是从数量上照顾,只求准确度,不求数量多,他们的作业可减半,对特别学困生甚至可以用课堂笔记来替代作业的办法;二是从难易程度上来照顾,学困生只需作基础题,对难度大的题目可以不做。 7.教师辅导要把学困生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教师要充分利用早读或午休时间,对学困生进行耐心辅导。 8.批改作业时,要想到学困生,学困生的作业要优先批改,要当面批改,要精批细改,不能简单地打"√"或"×"了事,不但要在错误处打上记号,还要帮助学困生找出原因,加以改正。上评讲课时,要想到学困生,对于学困生哪怕是只有点滴进步,也要给予充分的肯定。 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了群体效应的力量,开展“一帮一、优帮差”的活动,帮助学困生尽快赶上来。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教学案例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教学案例年月日 设计理念: 以新的课程标准为指导,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以学生生活中的数学、学有用的数学、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为基本理念,在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使学生受到思想品德教育。 教材分析: 年、月、日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对时间单位学习的继续和延伸,由于这几个单位都是比较抽象的时间单位,所以教材在编排上非常注重选择和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素材进行教学。教材首先给学生呈现了四幅主题图,展现了一些十分有意义的日子,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日、北京申奥成功的日子、神州六号升空、植树节、儿童节等,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说明闰年的判断方法。 学情分析: 年、月、日这几个时间单位对于学生来讲是比较抽象的,在理解这些较大时间单位是有一定困难的。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因此他们只能理解和掌握那些与他们的实际生活最接近的时间单位,如时、分等。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才能逐步理解离他们生活较远的较大的时间单位,如年、月等。学生已经在三年级上学期学习了时、分、秒,并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年、月、日方面的感性经验,有关年、月、日方面的知识,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内容中,有了形成较长时间观念的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他们时间的关系。 (2)知道平年、闰年等方面的知识;记住每个月以及平年、闰年各有多少天。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等方式来了解年、月、日之间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直观教学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的相结合,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时间,从而体会时间的可贵和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大月、小月的记忆,平年、闰年判断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课题。 1、今天来多媒体教室上课大家都很开心,那么让我们一起记下这个难忘的时刻吧! (2012年3月23日8时52分16秒) 2、复习旧知,引出新知。 ①这时刻里有哪些表示时间的单位? ②哪些是我们学过的?(时、分、秒) ③那么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年、月、日(板书:年、月、日) 二、自主学习,探索新知。 1、初步认识年月日。还有很多有意思的时刻。(课件出示) ①介绍: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是个伟大的日子,请大家读一读这时间。 ②展示奥运会开幕式的图片。这也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同学们知道是哪年的7月13日么? ③还有很多有意义的日子,来看看。出示植树节图片。(3月12日)六一节(6月1日) 2、学生介绍有意义的日子。 一年中还有哪些有意义值得纪念的日子?大家一起在年历上标出来。 (人手一张年历,各种不同的年份)学生汇报。 3、自主探索,发现年历的知识。

小学后进生转化案例

小学后进生转化案例 成功教育表明:任何一个学困生,他们都有成功的愿望,只要我们潜心发掘他们的成功潜能,采取恰当的方法,他们都能逐步走向成功!作为教师要相信学困生也能成功,并给予他们无私的爱。把师爱,转化成影响学困生迈向成功的切实行动。 一、基本情况: 班上有个学生朱红霞,在课堂上有时很活跃,反应敏捷,有时上课走神,常跟文具用品“交朋友”,而且作业较马虎,字迹也比较潦草,偶尔会不做作业。课后预复习工作也不认真,从考试、测验的情况看,该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一般偏下。 通过家访,我了解到这位学生的父母一年前离异了,这对其影响比较大。再加上她本身学习基础不是很扎实,使其对学习失去兴趣,对自己更加失去信心,还产生了自卑感,致使学习上和班级水平拉开了很大的距离。 二、教育过程: 第一、有句话说得好:亲其师,信其道。首先我从关心她的生活开始作为突破口。利用课余时间和她聊聊天,问问她的生活情况。同时,经常谈谈她的学习情况,作业中的疑难地方,利用课余时间给她辅导。使她感到我们之间的融洽关系,没有隔阂。

其次,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在上课时,让她体会到我对她的期望和关心。上课的时侯,我鼓励学生自己站起来,大胆地说,说错了没关系,敢说就是胜利,陈某上课敢问,这充分调动了她的学习积极性,让她有一种学习的愿望。对她每一次的提问或正确的回答都给予评价。在课后,我有时还单独给她布置一些课外作业,我发现,她每次都欣喜地接受。 第三,对他不足之处进行适当的批评。在没有得到学生的信任的时侯,特别是那些成绩中下的学生,千万不要对学生进行当众批评,否则,你就永远失去他对你的信任,你也很难挽救你的过失。当我发现她的作业仍然比较马虎,中午人比较少时,我就把她喊到一边,我先表扬了她近阶段的进步表现,问了一些学习情况,在气氛比较好时,我把她的作业本打开来,然后把一本做得很认真、清楚的作业本翻开,放在他面前,她的脸红了一下,我知道,我不必再多说了。 此后,我发现她上课发言更积极,思维更集中了,而且,有时还拿了课外书籍上的习题向我求教,虽然每次的考试成绩不太理想,但从对学习失去兴趣,对自己更加失去信心,转人主动积极的学习,能够拿习题向我求教,积极完成我每天布置的家作,说明前面我的教育还是成功的。 班主任要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我觉得必须坚持疏导、鼓励、情感交融与严肃纪律相统一原则。以表扬为主,要发

三年级后进生转化工作计划样本(新版)

( 工作计划)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JH-XK-0581 三年级后进生转化工作计划样A sample of work plan for transformation of junior Underachievers

三年级后进生转化工作计划样本(新 版) 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学生之间学习、纪律情况参差不齐,为进一步提高后进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成绩,取得适当进步,让后进生在教师的辅导和优生的帮助下,逐步走上正轨,特制定本学期的后进生转化计划: (一)后进生名单 根据上学期期末学生的综合能力测试情况,学习成绩辅差对象有: 刘田田、李海霞、杨欢(待及格) 刘秋菊、王宜堃、秦俊、禹双(及格) 学习习惯辅差对象有:胡广、谭帅、陈进辉、杨康军、任金超(良) (二)后进生情况分析 1.学习成绩后进的学生 (1)刘田田、李海霞,两人是属于接受能力低下,基础薄弱的情况,一、二年级的数学知识“整数二十以内的加减计算”、“乘法口诀的运用”都还非常吃力。通过上个学期对两人的辅导,进步不是很大。 (2)刘秋菊、杨欢、王宜堃、秦俊、禹双,5人是属于接受能力一般,学习相对比较积极,但是需要有人时刻关注、提醒的情况,教师只要稍微不注意,

他们就会掉队掉得远远的,通过上学期的关注和辅导,都有所进步,但是成绩还不是很理想。 2.学习习惯后进的学生 胡广、谭帅、陈进辉、杨康军、任金超,5人的接受能力不差,智力水平都在前面7人之上,但是学习习惯不良,主要体现在课堂上注意不集中,课后作业拖欠,家长关注不够等方面。 (三)转化具体措施: 针对以上情况,不管是学习成绩后进,还是学习习惯后进的学生,本学期将采用以下措施进行辅差: 一、在班级中营造“赶、帮、超”的浓厚学习氛围,增设“积分表”:日常测试得满分者加5分、优秀者加2分,作业每得1个优+加半分,课堂积极发表见解者酌情加分;课堂注意力不集中、作业拖欠者酌情扣分。并以此作为每月“班级之星”的重要评比指标; 二、多创造机会让优生讲述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经验交流,为后进生提供榜样学习;对后进生进行多鼓励、少批评、多谈心,进行心理沟通,提高他们的自我判断与控制能力; 三、采用课上多提问、课中多巡视、课后多辅导、课余多关注的形式,让他们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和勇气,帮助他们及时地解决当天的问题、难题,克服作业拖拉、知识拖欠的现象; 四、及时与家长沟通、联系,帮助后进生的家长寻找解决后进生各方面存在问题的对策,积极地为家长出谋献策,后进生稍微有些进步,要及时地告知并鼓励其家长,使其持之以恒;

小学科学优秀教学案例10篇

小学科学优秀教学案例10篇 一、在交流阶段如何激活学生的思维 ──《搭支架》一课的教学 海南省詹州市那大七小杨莉花 《搭支架》是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中的第二课。 背景描述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这是小学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在科学探究中,“学生的兴趣不能自始至终,学生只对活动操作本身感兴趣,在交流阶段注意力不够集中,思维不够活跃”这是一个经常出现的问题。那么,如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在进行《搭支架》一课的教学中,我作了初步的尝试。 案例描述 一、全班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都有课前准备好的旧报纸、透明胶、胶水等。 二、本课的任务是小组合作搭一座高塔,然后讨论:①哪些方法可以增强支架的稳定性和承受力?②采用什么样的结构承受力最大、最稳固,使用的材料又最少?③根据讨论的结果,你对本组或其他组的支架有什么建议? 三、各小组开始搭高塔。 1.小组长综合组内其他成员的想法,确定好自己组要搭的高塔的形状,然后画出塔的草图,大家一起制作好搭塔需要的基本的材料,然后开始分工搭高塔。 2.各组的高塔搭建好后,组内成员测量好塔的高度,并检测塔的承受力(以放作业本的多少为准),然后填写好教科书第24页实验记录的后半部分。 3.各小组依次向全班同学展示自己组搭的高塔,并示范高塔的承受力是多少。 小组(一):我们组搭的高塔是三角形立体柱的支架,高19厘米,可以承受8本作业本。示范:最大能承受8本作业本。 教师和其他同学一起观察该组的高塔。塔的形状是三角立体形的,整个塔身是一个三角形立体柱,底部是三角形,顶部也是三角形,塔侧是3个长方形片状,塔身由内外两层重叠而成,外层比内层在底部多了侧面3片支撑叶。 小组(二):我们组搭的高塔是长方体形状的,高18厘米,但是不能承受一本作业本。 示范:不能承受一本作业本。 教师和其他同学一起观察该组的高塔。这座高塔是长方体形状的,底部是一个长方形,塔身由四条圆纸棒站在长方形的四个直角上建成。该组的学生在底部又剪了一块长方形纸片粘在四根圆纸棒的下面,四根圆纸棒的顶外侧用一条细小的扁形长纸条按照长方形的四个直角把四根圆纸棒粘在四个角的内侧。 小组(三):我们组搭的高塔也是长方体形状的,高13厘米,可以承受5本作业本。 示范:最大能承受5本作业本。 教师和其他同学一起观察该组的高塔。这座高塔是长方体形状的,塔身是四根圆纸棒,其中①—②两根纸棒的中间粘上一截短的扁纸棒来连接,③—④也一样。在这两截短的扁纸棒中间又用一条短的圆纸棒把它们连接起来。塔顶贴上一张长方形纸片把四根圆纸棒粘在这个长方形的四个直角上。 小组(四):我们组搭的高塔是圆锥体形状的,高15厘米,但是也不能承受一本作业本。示范:不能承受一本作业本。 教师和其他同学一起观察该组的高塔。这座高塔的底部是一个长方形,塔身由4根圆纸棒搭成,一共有4个侧面,相对的两个侧面是两个三角形,另外两个相对的侧面是两个长方形,塔顶是一条线段。该组学生在塔顶上粘上一张长方形纸片。

小学数学三年级教学案例

小学数学三年级教学案例《年月日》 第四小学 设计理念: 以新的课程标准为指导,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把抽象的时间单位概念具体化,用有型的“年历”来解决。在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使学生受到思想品德教育。 教材分析: 年、月、日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对时间单位学习的继续和延伸,由于这几个单位都是比较抽象的时间单位,所以教材在编排上非常注重选择和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素材进行教学。教材首先给学生呈现了四幅主题图,展现了一些十分有意义的日子,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日、北京申奥成功的日子、植树节、儿童节等,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他们时间的关系。学情分析: 年、月、日这几个时间单位对于学生来讲是比较抽象的,理解有一定困难的。但学生在三年级上学期学习了时、分、秒,并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年、月、日方面的感性经验,有关年、月、日方面的知识,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内容中,有了形成较长时间观念的基础。 教学目标: 1、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理解并掌握他们之间的关系。 2、懂得大月、小月的意义,掌握一年中的大、小月。初步认识闰年与平年。 3、准确计算一年、半年以及季度的天数。 4、通过直观教学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的相结合,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时间,从而体会时间的可贵和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大月、小月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课题。

1、复习旧知,引出新知。 同学们好,你能告诉老师和同学们你今天是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到校的 吗?(指名回答。) 2、就学生的回答,复习时间单位——时、分、秒(完成学案卡复习导入) 3、请同学看一组图片,并用一句话表达图中的意思。课件出示图片(学生说句子。) 同学们说说的句子中同样有表示时间的词——年、月、日。年、月、日是多长的时间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板书:年、月、日) 二、自主学习,探索新知。 1、你会看年历吗?(请会看的同学给大家说一说怎样看。) 2、一年中还有哪些有意义值得纪念的日子?大家一起在年历上标出来。 (人手一份2011和2012的年历,)学生汇报。 3、自主探索,发现年历的知识。 年历上有这么多有意义的日子呀,其实年历上还可以找到很多信息和知识!请同学们观察手中的年历并解答问题。(附页1,附页2.) 三、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小组讨论汇报,通过观察年历探索到的有关年历的知识并完成学案卡精要交流。 (1)汇报:①一年有12个月。 ②每月有31天的是: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 ③每月有30天的是:四、六、九、十一月。 ④二月份有的是28天,有的是29天。 ⑤一年有365天或366天。 (2)完成学案卡精要交流(附页3)。 2、讲述:通过观察讨论,大家都知道,一年有12个月,每月有31天或30天,二月有28天或29天。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把31的月份叫做大月,30天的月份叫做小月。

初中班主任后进生转化案例迟来转变

初中班主任后进生转化案例迟来转变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九五班的张雨薇是近来感觉转变较大的一个学生,甚至觉得是自己付出近一年来最大的收获。记得过去自己刚做班主任时一个曾经帮助过我的有经验的老教师曾说过,一个班主任只要能获得班级一多半学生的支持,班级管理就成功了一半以上。我深信,也曾把这句话作为我班级管理的座右铭。 从过去到现在,从最初的事必躬亲到渐渐放手,从出力不讨好到渐渐走进学生,信任学生。过程的转变的背后是思想的转变,过去自以为失败的教训总是提醒我,不可太相信学生,学生是不懂得感恩的,所以时时处处也总想着要和学生斗智斗勇,只有把学生斗败了,自己的管理才会更顺利。而后的导师制告诉我,班级的事情学生做,学生能做

的教师不做,自己要做的只是学生做不了的服务。我也曾试想,要做学生心目中的精神导师,做学生前面的引路人,而非直接的管家婆。 后来读了《道德经》,《论语》,《孟子》,突然明白了许多,做学生心目中的精神导师未尝不可,以身作则,以诚相待,以宽容之心善待学生,以真诚之心帮助学生,我们要做的就是发现学生的优点,鼓励学生,帮助学生,信任学生,善待学生,发展学生,解放学生。我曾经在家长会上告诉家长,每个孩子都是家长心目中的宝,纵使孩子缺点百出,家长总是孩子最后的依靠,也许我做不到这点,但我会尽力而为。对于学生,每个学生都是含苞待放的花朵,作为园丁,我们要做的是修修剪剪,帮助孩子成才,做学生生命中的重要他人,而非那个毁灭学生希望的刽子手。 种种思想的转变带来的是管理思路的转变和管理方法的转变,随之而来的是对学生的尊重、宽容、信任,有时在

小学三年级数学后进生转化工作总结

小学三年级数学后进生转化工作总结 在一学期的努力帮扶和学生自己的不懈努力之下,我班几位学困生的成绩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我特别的坚信,只要努力了,就一定会有收获!转化后进生是教育工作中的一个难题。工作中以素质教育为指导,以新课程改革中“面向全体学生”,“必须使学生全体都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素养”为目标,树立“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的理念。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尤其对班级内的学困生要特别重视,使他们得到逐步提高。一学期来,我针对班级的实际情况,结合学期初制定的学困生辅导计划,扎实有序开展工作。使我班的学困生转化工作步入了一个新的台阶。 一、端正其学习态度 我班的一些学困生存在学习态度不端正的现象。他们学习时目标不明确,对于作业,马虎应付,字迹潦草。我针对其具体情况,加强教育,主要是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因此,在这个学期里,我经常与孩子谈话,及时了解他的思想动向,并加强与家长的沟通,齐抓共管,逐步改变他学习懒散的现象,但是他学习态度的转变还是存在着反复。 二、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 这几位学困生成绩不好,除了是因为学习态度不正确之外,还因为学习方法未掌握。因此,在辅导时,我从抓概念、公式入手,通

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帮助他们掌握所学知识,在此基础上,辅导这位学困生做些有针对性的练习,达到提高数学学习能力的目的。 三、加强课外辅导 当然,学困生的辅导是一项复杂而又艰巨的工作,要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还要加强课外辅导(学习、心理),除了要在学习上辅导外,对于他的心理变化,教师也要及时了解,才能更好地对症下药,取得事半功倍的作用。 通过自己的努力,这学期在我帮助和学生自己的努力之下,几位学困生的成绩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但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个别学生的习惯仍然较差、学习中缺乏动力和信心,不过我坚信只要为师者能晓之以理,持之以恒,教学得法,自己不丧失信心,相信学困生会越来越好,人数会越来越少。在以后的教学当中,我一定会继续做好学困生的辅导工作!继续努力,争取把工作做得更好。

(完整)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案例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案例 大庄小学李元业 课题:用综合算式解答两步文字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掌握两步文字题的结构特点,分析方法,知道先算什么,后算什么,正确列综合算式解答.进一步加强四则运算概念的理解,运算顺序及小括号的应用的训练. 2.让学生学会读文字题,分析题目表示的数量关系,进而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3.使学生养成认真审题,自觉检验的良好习惯.发展学生连贯地、有顺序地、有层次地进行思维. 教学重点:如何分析文字叙述题意,依据题意用混合运算顺序列出综合算式并解答一般二步应用题. 教学难点:能正确使用小括号解答一般二步应用题. 教学过程: 一、沟通旧知,建立联系。 1.先说出运算顺序,再口算出结果. (1)8+2×3(2)45-(3+7)? (3)(26-14)÷6? (4)18÷9×3 2.列出算式并说出各部分名称,并口算出结果. 350减去240,差是多少? 270乘以3,积是多少? 72与28的和是多少?75除以15商是多少? 结合学生的回答,逐步出示: 3.导入:刚才复习了一步文字题,熟悉了和、差、积、商的含义及加、减、乘、除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今天我们要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学习新知识.(板书课题) 二、主动探索,解决问题。 第一层:讨论探究,初步认识。 (1)出示例3:350减去80乘以3的积,差是多少?

分组讨论:这道题最后求什么?能一步解答吗?被减数是谁?减数是谁?题目直接给了吗?必须先算什么? 列出一个式子时,要把谁写在前面,谁写在后面?为什么?(学生讨论时,教师注意巡视,掌握信息进行指导.) 讨论后学生尝试列出综合算式. 板书: 引导学生说出:这道题最后求差是多少?被减数直接给出,减数没有直接给出,要先算出来.列综合算式时被减数350写在前面,减数“80×3”写在后面。 (教师板书350-80×3=? 350-240=110) 教师指出:象这样由几个式子合并在一起写成一个式子叫综合算式,与分步计算道理一样,但书写过程简单了. 第二层:试做探究,初步掌握。 教师提问:如果把上题改成:“350减去80,再乘以3,积是多少?”该怎么列式呢? 学生试做时,教师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指导.巡视中发现学生的不同解法,让学生板演。学生可能出现两种解法: 小组讨论:以上两种解法哪个对,为什么? 教师说明:这道题最后求积是多少,就要先确定谁是第一个因数,谁是第二个因数,第一个因数没有直接给出,要用“350-80”作第一个因数.要先算出减法,求出第一个因数,再乘以3.所以必须加上小括号.如果不加上小括号,即第二种解法,最后求出的是差是多少,不符合题意。 第三层:分析比较,加深理解。 请学生看书,对例3和改编的题进行比较。 小组讨论:例3和改编的题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教师补充概括:相同点:数相同,计算符号相同。 三、反馈调节,总结归纳。 1.400减去170与80的和,差是多少?

(完整版)一年级后进生转化案例11

一年级后进生转化案例 一、本班学生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39名,多数学生上过学前班,接受过学前教育,但也有几个没上过学前班,没有接受过学前教育,成绩参差不齐。再加上有些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不好,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另一方面,学生们活泼可爱,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塑性强,整体上是一个积极向上的班级。本班的优生有赵爱莉、冯甘雨、耿仁一、陈潇颖、高琪梓琛等。差生有常鑫彤、王睿智、胡文哲、薄纯正、王子涵、綦翱宇等。纪律很差的是常皓琳、綦宇毅。 二、指导思想 树立“转化一个后进生和培养一个优生同等重要”和“教师不应该选择自己教育的学生,而应该创造适合于不同学生的教育”这一正确观念。使我们的教学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成才,让每一位家长放心。 三、转化目标: 通过本学期的转化,使本班后进生能基本掌握学习的方法,能树立学习态度,对于掌握基本技能起到推动作用。让优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四、转化措施与方法: 1、首先我将通过多种渠道,去了解学生的情况,了解他们的性格、爱好和家庭情况,并对班上的学生进行列表分类,并列出目标制定方案,对他们因材施教。学生的后进有很多原因,我们应该了解它

属于哪一种类型,是顽皮性差生,还是迟钝型差生。我们要归类,找出其形成的深层次原因,对症下药,才会药到病除。后进生都比较自卑,因此,我们要一视同仁的对待他们,让他们感觉到老师看重他,充分的尊重他们。 2、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关爱每一位学生,尤其应偏爱后进生。当然,后进生最渴望得到的是教师的赏识与鼓励。我们要认真观察他们的优点,并做到及时地表扬,让每一位学生在我们的鼓励下抬起头来走路,让每一个孩子在我们的赏识中快乐地成长,从而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 3、加强对后进生的课上管理。大多数后进生对学习不感兴趣落下的,因此,教师要管理好后进生上课时就要经常提问他们。做好课后辅导工作,课后对后进生进行辅导是转化后进生的一个重要措施,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及时掌握。 4、对差生我们只能循循善诱,因势利导,不能压服。对不同类型的差生要用不同的方法,如对学习不得法的后进生要进行方法指导,对上课故意捣乱的学生可以课堂上暂时不处理下课解决等。另外在工作过程中,教师的观念要转变。以前看分数,注重优生的辅导,对后进生不耐烦,现在我们要正确看待没一个学生,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自己工作的重点。我们要坚持在工作过程中进行个体分析,确立发展目标和措施,找出每个学生的优点和缺点,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分析学生,积极对待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施以恰如其分的鼓励

帮扶转化后进生的成功案例汇总(4篇)

帮扶转化后进生的成功案例(一) 一、转化对象 三年级(85)班学生梁嘉是我们班典型的“后进生”。留守儿童,现和爷爷住在一起。他学习懒惰,作业马虎潦草,经常偷抄别人的作业。他平时还喜欢捉弄同学,因此同学们不愿跟他交往。 二、转化过程 通过观察和了解,梁嘉的懒惰傲慢、不合群,来自于他缺少家庭教育,老人对于他过分溺爱。针对梁嘉的情况我采取以下措施: 1.分析现状,提出目标。虽然他的学习成绩在班级里也不是最差,但总体仍偏差,而且由于学习习惯差和懒惰,对于基础性,识记性的学科知识掌握得也很差。对此,我因材施教,让他背简单的公式概念、做基本题,难的不作要求。 2.对他进行具体指导,帮助他实现目标。我协同其他任课老师及部分学习较好的同学,给他各科搭配一个小帮手。看到这么多老师同学全力帮他,也体现出前所未有的努力和配合。果然,

他在接下来的课堂表现以及老师在平时所进行的小测验或者默写、背诵等,比以前进步了。 3.对于他的进步及时给予充分的表扬,让其体验成功。他声音洪亮,我有意识地安排他每天自己抽空到我这边来背诵一首古诗。在课堂上让其背诵古诗,我对他的进步进行了一番表扬,让他在同学中也能够获得最为基本的尊重。使他增强了信心,提起了学习的兴趣,同学们也对他刮目相看。 4、尊重他的兴趣爱好,并给以正确的引导充分的肯定和信任这样会使他们改变更快。在梁嘉初具信心、学习略有进步的基础上,同时,我鼓励他把自己的体育特长发挥出来,积极参与学校的运动会,而这些无疑中增强了他的自信心,他和班上的几个短跑健将交上了朋友,促进了他和同学之间的感情。 三、转化结果 梁嘉同学作业独自按时按质完成,学习上有了很大的进步,学习兴趣很浓厚;更重要的是懂得了和同学友好相处。

小学科学课教学案例

小学科学课教学案例(小组合作与个人表现) 这学期开始进行了科学学科的教学了。当时拿到课本的时候,新颖的教材设计,看的我一头雾水,不知道从何入手。于是静心琢磨教材设计者的设计意图,发现书中许多的内容是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寻求科学的答案,其间更多的是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进行学习探究的。 夹着课本走进了天真的孩子们中,引导着孩子们开始科学的徜徉。几节课下来,我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的现象:合作学习中有些孩子忙得手忙脚乱,而有的孩子好似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势,在一边独自“偷闲”。下课后,我就喊了一个“悠闲”孩子,问他:“你上课的时候,怎么不和同学一起动手学习呢?”这个孩子满怀委屈地说:“老师,不是我不想和他们一起学习,而是(小组长)太霸道,从来不听我的,也不让我“玩”实验器材。”孩子的一席话,不啻一记闷棍,敲的我又陷入了迷茫:什么样的小组合作学习才能使孩子们都乐意动手呢?如何恰当地发挥小组长的作用呢? 于是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这个问题确实很普遍,这是在小组学习背景下引发出的一种正常现象,这是多种因素所导致的。因素有学生的个体差异,有个性差异,有小组内的环境因素。但教师的对学生小组学习的组织策略,对小组学习的认识水平,学生分组合理性,学生学法渗透,这一切都是我们教师起着决定和主要作用。所以我们在课上发现的这些部分学生显能就不奇怪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教师先要给自己看看病,什么是小组内分工,怎么分法,什么样的问题要小组研究,小组内怎么研究讨论,在讨论时教师怎么参与……,把握这些问题,整理这些认识,学生的小组讨论就有序而就不是这个样子。当然对参与差的学生,我们可以让组长为其开小灶,或是你特意为这些学生提出小要求,当然要求是为这个探究活动做些什么,是直接参与的。这样的参与对其慢慢适应小组活动,参与小组活动有一定的帮助。学生会慢慢自信起来。 找到了问题的症结,寻到解决的方案,于是我就在班上化了一节课的时间,进行了科学课以外的合作教育训练:蚂蚁搬食物的活动:首先我说:“当一只小蚂蚁发现了一个蝗虫的尸首,他会怎么做呢?”孩子们积极汇报自己平时的发现,“对,小蚂蚁迅速找来同伴齐心协力把食物运回…家?。那你们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怎么办呢?”于是,我选择一些简短的文章交给孩子们讨论。某些同学发现了问题,在小组里提出,其他同学一起来解决问题。于是各种合作行为,就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开始了:如尊重对方,理解对方,善于倾听对方;不同见解,要等对方说完,再补充或提出反对意见;对对方的精彩见解和独立观点,要通过表扬、鼓励形式,达到相互支持;碰到困难和分歧较大之处,要心平气和,学会反思,建设性的解决问题。 学习合作的气氛慢慢有些融洽了,发现孩子们都愿意参与到小组的探究中来了。可是又有了新问题:小能人们的积极性不再高涨了,在汇报的时候,手不愿举了。哇,我在无形中又伤害了一些孩子的心灵。怎么办?由于小能人是在每位老师的呵护中成长的,他们也养成了一些骄傲自大的性格,当不在被众星捧月时候,他们感到了失落。面对这种情况,于是我又采取另一种做法:我对小组进行重组,能力强集中在一起,选择能力一般的做组长,让他在激烈的竞争中进步,能力相对弱的组成一组,选派班上的小能人,由他来带动整个小组的活动,充分发挥他的作用,带动其他学生进步,有些组员在小能人的影响下,甚至可以到其他组去当组长了。这样一来,班级中的合作学习更融洽了。 曾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不说没有效果的话,不做没有效果的事。”我想说:不要组织没有效果的小组。 比较美国小学科学课的课堂教学和我国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可发现两国的科学教学存在显著差异,体现出了中美两国在科学教育观念上的差异。本文试以《喷水壶里的水到哪里去了?》为例,对此做初步的分析比较。 有一天,乔治把盛满了水的喷水壶放在教室外面窗台上,过了几天,喷水壶里面几乎什么都没

小学三年级上册英语教学案例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小学三年级上册英语教学案例 河阳中心小学任登照 一、教学内容: 小学PEP教材三年级上册Unit5:Let's eat BLet's learn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情境对话学习,掌握句型"Can Ihave.?"询问自己是否能得到喜 爱的东西,以及相关的日常口语"You're welcome!". 2、结合句型,学习饮料的单词:water,milk,juice,Coke,coffee,tea, 让学生了解饮食方面的知识。 3、让学生能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课堂上充满自信,敢于开口,乐于模仿,勇于表演。 4、培养学生与同伴合作的学习精神。 三、教学重点: 掌握句型:"Can Ihave some.?"以及一些简单的口语表达形式,掌握六 个单词,并熟练运用到情境中去。 四、教学难点: 句型:"Can Ihave some.?"的使用,以及各种饮料。 五、教学准备: 1、有关饮料的实物、上课所学的食物图片,单词卡以及录音机、磁带。 2、学生自带的相关的饮料。 六、学情分析 1、学生情况分析 本课时所执教的对象是本校三年级二班的学生,由于刚接触英语课,对 英语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学习热情,但孩子们的兴趣持续不了多久,因此,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设计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活动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让孩子们的兴趣能持之以恒。这个班由28名学生组成,其中有三名学困生,课堂中,大多数学生学习积极性比较高,能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他们善于表演,

乐于模仿,接受能力也比较强,每节课所要求学会的内容也都能够掌握,但三名学困生在知识掌握方面有一定的难度。 2、教材分析 本课时Let's eat这个话题B部分的第一课时,因饮料是学生比较熟悉 和感兴趣的事物,而学生在上一课时中也已经学过一些关于食物的单词,因此,学生在学习时应该是不太困难,本课时的主要目的是要求学生对六个单词能听、说、认、读。并能作简单的情境表演。 七、教学设计思路 1、Preparation ①、日常用语会话:What's your name?How are you?Good morning等,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熟练的运用前面学过的问候语及口语进行会话。 ②、复习A部分中学过的几种食物,要求学生用"I like…"的句型说出来。 2、Presentation 通过饮料实物,饮料图片进及单词卡片导入新课,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好 奇心,产生想学的欲望,达到听、说、认、读的目的,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3、Practice 采用Guess drinks,小小服务员等游戏来操练所学单词,让学生在表演中、游戏中获取新知。 4、Production 采用小记者采访的游戏针对本小组的同学进行采访,主要训练句型:"What do you like?I like."句型。 5、Progress 调查亲朋好友喜欢什么饮料,加强学生在情境中的运用。 八、教学过程 (一)Preparation1、师生问候: T:Good morning,boys and girls. Ss:Good morning,Mr.Ren T:How are you?

小学后进生转化个案分析

小学后进生转化个案分析 后进生是学生中最需要关怀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常常因暂时落后而被遗忘,被忽略。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摒弃对后进生的偏见,多给后进生一些爱心,耐心了解和掌握后进生的心理特点,针对每个后进生的不同情况,细心观察,深入了解,分析落后的原因,把握他们的心理特征,只有这样,才能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个案分析 1、学生基本情况 王平,女,10岁,三年级新转入学生。性格内向,整天愁眉不展心事重重,在人面前不拘言笑,上课从不主动举手发言,老师提问时总是低头回答,声音听不清,常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发呆。学习成绩居下,还有滑坡趋势。但体育成绩优秀,擅长长跑、篮球。 通过了解,发现父母因感情不和离婚,孩子随父亲生活,去年父亲再婚,又生了一个男孩。牛娟认为继母对自己有成见,父亲和继母一条心,只爱小弟弟,不爱自己,自己在这个家是多余的,心理上的压力很大。 2、案例分析 通过观察,我发现王平因家庭的变故、父母的离异、继母的出现、小弟弟的出生,加上自己本身性格内向,变得过于敏感,少话,成绩急剧下降,过重的心理负担使她心理阴影很大。一直怀疑

继母,和继母有对立情绪,甚至恨继母。觉得是继母破坏了自己一家三口的幸福与快乐。这样就严重影响他的身心健康发展。 通过了解我发现王平的继母是个比较明事理的人,对王平也不错,只是又生了个孩子,刚生完孩子,还得照顾婴儿,对王平的照顾可能没有以前那么周到,致使造成彼此的误解。王平的父亲在外打工,疏于与孩子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又不善于在孩子面前表达,造成误解。 多年的班主任经验告诉我,王平同学出现这种情况,她的心理一定有问题。如何帮助她克服困难,走出这个阴影呢 3、辅导过程 -----家庭的配合 经过和王平父、母亲长时间的沟通,在如何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我们逐步达成了一致意见。我劝导王平的父亲,希望他多和孩子沟通交流,多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多关心孩子的思想、情绪的变化,多询问孩子的学习情况,让孩子觉得爸爸还是以前的爸爸,非常关心自己,疼爱自己。听了这些话,王平的爸爸激动地流下了眼泪,他没想到大人们之间的纠葛竟给自己的宝贝女儿造成这么大的伤害,他发誓以后一定多关心孩子,决不让孩子再受委屈。王平的继母也表示以后一定要多加注意,照顾好她,帮孩子找回从前的幸福与快乐。 -------教师的教育,同学的帮助。 “师爱是教育的基础”,为了去除王平的心理阴影,我在课余经常有意无意的找她闲谈,耐心地开导她,对她说:“爸爸、妈

班主任后进生转化案例4篇

班主任后进生转化案例4篇 班主任后进生转化案例第1篇 用心交流,调皮生变不再调皮,成绩进步很大。 (1)学生基本情况:陈智杰,高一(2)班学生,学习成绩在刚入学的时候还能排在班中游水平,但是开学后他上课的精神状态不好,常有打瞌睡现象,晚自修喜欢与周围同学聊天,学习缺乏动力,思想不端正。经过多次的教育批评,效果不明显。 (2)教育目标:端正学习态度,尊重师生,增强自信心。 (3)转化过程:该生学习习惯不好,作业完成不好,经常迟到,经常不穿校服,对于老师的批评不在意,经常晚出宿舍,内务扣分比较严重。找该生谈了几次话后,发现该生吃软不吃硬,需要老师表扬。刚开始对陈智杰进行教育时,他还是改不了上课开小差的现象,于是我很有耐心地每一节下课后都叫他到办公室一对一辅导,也多次电话或亲自到他家家访,指出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的一些误区。他被我耐心和不厌其烦的态度感动了,后来发现他成绩提升了很多,宿舍扣分也越来越少。从此,他在学习和思想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变。

(4)教育效果:如今,他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很少迟到,很少不穿校服。他的学习态度也相对认真,上课专心,早晚读声音还是那么大,期中考试进步都为100多名。现在很服我的管理。 (5)教育反思小结:后进生转化工作是一项长期工程,但我相信只要与他们心心相通,以诚相待,给他创造一种和谐的氛围,这对于激发他们的自我转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很有效果的。 班主任后进生转化案例第2篇 作为班主任,作为一名老师,师爱是我们工作永远的主题。作为灵魂工程师,教育中不能没有爱,不能没有情,爱要用艺术和教育来浇灌,只有融入教育智慧的师爱才能是学生真正的爱。 我们班有一个学生后进生叫小华(化名),因母亲身体不好,父亲要一人承担家庭重担,对孩子的学习兴趣,课外辅导,行为习惯等方面较少关注,也无暇管理他在上课时要

小学科学教学案例《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探究科学体验乐趣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案例 【主题】 在科学教学中不断地提出问题,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科学问题的各方面能力,体验其中的乐趣,促进更有效地学习自然规律,掌握科学知识。 【案例背景】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应尽可能地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的机会,使他们像科学家那样在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科学的乐趣和魅力,一方面能增强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另一方面能帮助学生更加有效和深刻地获取和掌握科学知识。 小学科学作为一门承担科学启蒙任务的基础课程。它强调了体验、增长、获取、尊重和善于等一系列科学学习的过程、方法和素养,让学生真正做到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是四年级科学中一节探究型的课程。“声音”本身就是一个对学生而言比较抽象的物体,而在这节课中,通过实验和观察认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并且通过几个小实验体会乐趣,把抽象化为具体,有效地掌握课程内容。 【案例片断】 片段一 师:“同学们,讲台桌上有鼓、锣、橡皮筋、钢尺,请问你们有什么办法使它们发出声音?” 生:各抒己见,运用各种方法使这几样物体发出声音。 …… 师:“说的好,我们发现拉长橡皮筋不会发出声音,拨动它会发出声音;按压尺子不会发出声音,放在桌边弹动它会发出声音;按压鼓不会发出声音,可是敲打它会发出声音。这是为什么呢?仔细观察一下在发声的物体都有什么变化呢?” 生:“我发现拨动橡皮筋的时候发出声音的时候,橡皮筋在左右晃动,而拉长它时没有在动。” 生:“我发现拨动钢尺的时候发出声音的时候,钢尺在上下摆动,而按压它时没有在动。” ……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