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论石涛画学思想中的法概念

论石涛画学思想中的法概念

论石涛画学思想中的法概念
论石涛画学思想中的法概念

论石涛画学思想中的法概念

朱良志

On the Concept of “Fa” in Tao-chi’s Philosophy of Painting

关键词:法 无法 一画 法性 我法

提要:本文从五个方面论述了石涛的“法”概念:一、石涛的一画之法是他的至法,是作为本体的法本身,回归至法,即是对个体创造精神的肯定;二、回归至法,必须破法执,所以石涛提出了了法识法障,法障主要体现在物障和理障两方面;三、我用我法,我法即无法,所以石涛最终落实为法无定法;四、法无定法的自由创造心境只有在于念而不念的心灵中才能实现,所以无念和妙悟是进入无法之境的关键;五、就三个有关石涛“法”的流行观点谈自己的看法:石涛的“法”并非仅仅谈绘画创作的技法准则;石涛的我法并非是否定他法而选择自我的标准,石涛无法的思想并非是对创造准则的抨击。

作者:朱良志,1955年生,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揭示石涛法的内涵,是理解石涛整个画学思想的关键。法是石涛画学思想中既极为重要又非常费解的概念,石涛将他的一画称为一画之法。他说“我自用我法”,但是他又说,不立一法,无法而法,法无定法,非法非非法,等等,使人初读他的画论,如坠五里云中,难得其解。石涛所说的法,既不同于传统画论中所说的法,又不同于佛教中的法,他的法具有经过他整合的多层含义,不同意义之间有内在联系,从而展现石涛画学的内在理论结构。本文便是对这一问题的初步探讨。

《石涛画语录》说:“一画之法,乃自我立。立一画之法者,盖以无法生有法,以有法贯众法。”又说:“盖自太朴散而一画之法立,一画之法立而万物著矣”,“至人无法,非无法也,无法而法,乃为至法。”(均见《一画章》)

这里表达了几层意思:第一,作为石涛画学体系中的最高范畴“一画”,就是他的最高的法,或者叫做一画之法,在这个意义上,一画可以简称为一法,或者就是他常说的“至法”。第二,他以一画为中心来建立其绘画体系,实际上就是建立他的法,但这一法并不是具体的创作准则。第三,他的法是人所发现的最高的真实,是心灵体悟中的法,所以他说“一画之法,乃自我立”。第四,他的这个最高的法既不同于“道”,又不同于“万物著”的有形实在,它是介于道和有形的中间环节,是“无法生有法”的过渡环节,颇类似于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一”。所以一法从本质上说并不是无,是无法生有法的起点,是一法贯众法的本根,是一切创化的基元,石涛所说的“至人无法”,并不代表法的意涵为“无”。

石涛将一画称为一画之法,并宣称“至人无法,非无法也,无法而法,乃为至法”。至法和一画具有相近的内涵,但二者并非是等同的概念。其区别体现在:一画既可作为画道的本源,同时又可包括具体的笔画,他说:“一画者,字画下手之浅近功夫也。”这一含义至法并不能包括。而石涛“法”的内涵更加丰富,法具有法度、规则等意义,一画也不能包括。

石涛说一画是要为绘画创作找一个本体论的根源,他抬出至法(或称一法)是要说明一画是绘画的最高法则,无尚之法。一法是绝于对待的,它不在时空中展开,所以,至法被他称为“一法”。石涛并没有赋予这一无尚之法以具体法度规则的意义,他认为,最高的法则是无法则的,但他并不否定至法可以转出法则的性质。在他看来,至法是一种“母法则”,

一切法则都是由至法生出,他说:“以法法无法,以无法法法。”1法是具体的创作法度,无法是最高的至法,无法是法本身,一切法度都由这个法本身生出,一切法度都必须以法本身为最高典范。从另一方面看,法本身并没有纯然的意义,至法通过具体的法得到体现,这就是“以无法法法”。石涛探讨绘画创作的法度为什么不从具体的方面入手,而树立一个无尚的至法,就是要通过至法来消解具体的法度。因为在他看来,一切历史存留下来的法度都是对艺术家创造精神的桎梏,一切经验世界中存在的具体准则都与自由的创作相冲突,艺术家大脑中先行的一切创造法式都有可能影响创造潜能的提取。所以,他从至法角度为具体的法度找到一个法本身,其根本目的,就是要通过至法来确立真正的法度是无法,而无法才是艺术家应该须臾不忘的,无法为自由开辟了天地。这样,石涛通过引入至法,巧妙地以无法消解了有法。

石涛充分论述了至法的“生长性”特征,他说:“一画之法立,而万物著矣。”这至法就是他的“种子”,就宇宙本体而言,一法为天地种子;就自我而言,一法为自性的种子;就绘画而言,一法为笔墨种子。1690年左右,石涛有天津之行,天津朋友张笨山亲见他画山水,有一首诗记其感受:“石公奇士非画士,惟奇始能得画理。理中有法人不知,茫茫元气一圈子。一圈化作千万亿,烟云形状生奇诡。公自拍手叫快绝,洗尽人间俗山水。”2由此看来,至法并不等于空。

石涛不仅为绘画法度确立了一个法本身,还对画家创作必须依据这至法寻求哲学的解释。作为大半生优游佛门的石涛来说,他的一法理论显然与佛学有关系,他的一画之法主要是从佛学中转出的。一法与佛门的“法性”内涵颇为相近。在佛学中,法性,或称为法界、真如、法身,即万法之体,它永恒不变,常住不改。法性是法的本体,法是一至大无外的概念,宇宙间一切有形之相或无形之理都可称为法,或者叫做法相。但一切有形之相和无形之理,都根源于法性,法性不灭,法相随缘流转,性不改而相多迁,翠竹黄花均是法性真如之相。唯识论认为,法性有一重要特点,就是自体任持,万相根源于一法之性,必有任持,不舍自性,山林任持山林之自性,方为山林,红叶任持红叶之自性,方为红叶,万法不逾自性,一逾自性,即同他流,红黄间出,自性即失。熊十力先生说:“凡言法者,即明其本身是能自持,而不舍失其自性也。”3

石涛的至法,与佛学中法性内涵颇相近。它是实体之法,得此一法则无往而非法,失此法则失去了自性特征。石涛提出至法的概念,就是强调至法具有自性的特征,强调创造者必须任持至法,除此而别无他途。

所以,石涛的画学思想特别重视“任”的问题,“任”作为一个画学术语可以说是石涛的独创。他在《画语录·资任章》中说:“且天之任于山无穷;山之得体也以位,山之荐灵也以神,山之变幻也以化,山之蒙养也以仁,山之纵衡也以动,山之潜伏也以静,山之拱揖也以礼,山之纡徐也以和,山之环聚也以谨,山之虚灵也以智,山之纯秀也以文,山之蹲跳也以武,山之峻厉也以险,山之逼汉也以高,山之浑厚也以洪,山之浅近也以小。此山天之任而任,非山受任以任天也。人能受天之任而任,非山之任而任人也。由此推之,此山自任而任也,不能迁山之任而任也。是以仁者不迁于仁而乐山也。”资任是一个非常费解的概念,它有很丰富的内涵,但“任持”则是其中含有的重要意思。在这段关于山的论述中,石涛要说的是:山从何而来,山何以是山,而不是其他物象,这是天所“任”(赋予)的结果,山之动、静、神、化、和、礼、智等等特点都是天所赋予的,所谓“此山天之任而任,非山受任以任天”,山任(山的形态功能以及山的“精神”)为天所任,并非山另有所任,从而去任天(赋予天,左右天)。“任”强调的是一个本源的问题。这个本源就是山本身,或者就是“一

1 《清诗纪事初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2 《观石涛上人画山水歌》,《津门诗钞》,天津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3 熊十力:《十力语要》,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49页。

画”,是山的性。同时,山受任于天,它就必然要“持”有自身的特性,否则它就不具有山的特性,失去了自性。再一层,画家画山,必须“山自任而任也,不能迁山之任而任也”,不以自己的“识”去改制山,而是要顺应山的特性,融入到山之中,即如郭熙所说的“身即山川而取之”,这就是人的任持。

山任持山之性,水任持水之性,而“天生自有一人执掌一人之事”,一人有一人之性,人也必须任持自我之性,人回归至法,就是任持自我之性。所以,石涛说:“不任于山,不任于水,不任于笔墨,不任于古今,不任于圣人。是任也,是有其资也。”人所“资养”的这个“任”,就是对至法的彻底回归。就是“我之有我,自有我在”,就是“一画之法,乃自我立”。我在即有我性,即有我全,我就是一个完足,就是一个自在天。何必以他人笔墨作自我文章,假古人之性为自我之性?天生我,即“任于我”——天赋予我掌握自我的权力,我的创造的权力是天所赋予的,匍匐于他性之下,就是不能任持自我的体现。一切他法都是自己的地狱,消解他法,著于我法,“古之须眉,不能生在我之面目;古之肺腑,不能安入我之腹肠。我自发我之肺腑,揭我之须眉。纵有时触着某家,是某家就我也,非我故为某家也。天然授之也,我于古何师而不化之有!”

山有山之性,人有人之性,山水和人各任自性,为何石涛还要“搜遍奇峰打草稿”,还要声称“黄山是我师,我是黄山友”?石涛秉持中国传统画学的一贯思想,就是到山川中去发现自我,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吾师心,心师目,目师华山,山川是表达我心的语言,也是展示我的真实生命的媒介,到山川中去发现自性,我是山川的代言人,石涛风趣地说:“山川使予代山川而言也,山川脱胎于予也,予脱胎于山川也,搜尽奇峰,打草稿也,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也。”

汉语中的“法”具有则、刑、律、度等意义,在中国古代画学中,法的概念主要指法则,这些意义并不能包括石涛画学中法的内涵。石涛除了接受汉语和画学中的某些意义之外,并从佛学中引来相关意义,以充实他的法概念。我以为,石涛的法,是糅合了汉语、画学中的法和佛学中法的某些意义,建立的一个新概念。

在上节说到,佛学中的法具有多层含义,既有作为性的法,又有作为相的法。作为相的法的意义,主要包含两层意义,一是物,万物都可以叫做法;一是理,人的思维名相活动也可以叫法。比如一竿竹子,一、它是具体存在的物,这是作为有形存在的法;二、竹子的概念,这是对竹子的指称,这是名相的法;三、作为性的竹子,这是性之法。这三者都可称为法。在佛家,法本来并不含有贬义,无所谓好法坏法,佛学中所说的破法执我执,并不是由法本身所引起的,而是凡夫俗子因情识计度而产生的,法性随妄缘起,惑造业感苦果。凡夫俗子往往不识法性,但得其拘,实境之对象使人拘于有形之相,名相之对象使人拘于理的缠绕中,从而执法而失法。

关于凡夫俗子会执于名相妄念的观点,我们可以联系佛学中关于法的另外一个特性来说明,就是“轨”。轨,就是轨范,事有其名,名有其对,是为轨则,这是就名相而言的。熊十力先生解释“轨”说:“轨范者,略当于法则底意义,可生物解之物,即人之异语,盖法之为言,即明其所目事物之本身,善于一种轨范,可以令人对之而起解也。如名白色为法,即此色法具有可变坏性底种种轨范,才令人对彼生起如是色法之解。”4轨范可以说是显现事理规定性的一个术语,名相推理则是由此而构成。这种轨范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它是事物的一种规定性,可以使人“对之而起解”,另一方面,又具有一定的制约性,人们在推求事物的共相时,往往会执着于自己的迷妄观念而推至其他事物,这样就出现了妄执现象,这样的

认识就是作茧自缚,从而堕入法障之中。

石涛所说的法,和佛学中的这一思想有相通之处,佛学中的上述思想可以说是石涛论述知法破法障的主要理论基础。《石涛画语录》第一章《一画章》论述“立一画之法者,盖以无法生有法,以有法贯众法”,旋即又在第二章《了法章》中论述了了法识法障的问题。石涛所要说的是,法除了具有根性的意义之外,还具有遮蔽真性的可能,或者说正是这种遮蔽真性的特点,使得石涛要回归真性——至法。

他说:“规矩者,方圆之极则也;天地者,规矩之运行也。世知有规矩,而不知夫乾旋坤转之义。此天地之缚人于法,人之役法于蒙。虽攘先天后天之法,终不得其理之所存。所以有是法,不能了者,反为法障之也。古今法障不了,由一画之理不明。一画明则障不在目,而画可从心。画从心,而障自远矣。”规矩或如佛学中所说的轨范,本来并无贬义,石涛认为,天下万事万物无不在一定的规则下运行,规则是天地中最高的法则。然而规则又是旁通无碍、运行不殆的,如果仅仅从僵滞的眼光看待规则,不知其有“乾旋坤转之义”(即变动不居之意),这样,就会成为规矩的奴隶,为规矩所束缚。这样的规矩——法,就变成了一种障碍了。这就是石涛所说的法障。这是知方而不知圆的毛病,没有达到《易传》所说的“方以智”和“圆而神”的统一。

石涛所说的破法障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理之障,一是物之障。

(一)破理障

在理障方面,石涛对“墨海里立定精神”最为重视,墨海无涯,浊流横溢,最易使自己精神散失,脚根移易,行为浪滑,最终堕入法障之中。如果能在此时立定精神,站稳脚跟,以我自有我法的气势对待有形的对象和无形的对象,这样法障就会解除。在理障方面,石涛也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是古人的成法。这应是石涛论述最充分的地方。作为一个张扬自我个性的画家,石涛针对当时摹古风甚浓的画坛,取来佛学破法执我执的思想,对古法进行了细致的辨析。他说:“古人未立法之先,不知古人法何法;古人立法之后,便不容今人出古法。千百年来,遂使今之人不能出一头地也。师古人之迹而不师古人之新,宜其不能出一头地,冤哉!”5对于石涛的这一观点,今之论者多误以为石涛抨击古法,具有强烈的反传统倾向,认为在石涛的绘画思想中,古法乃是僵化之法,如董其昌和四王6。如果依此说法,石涛实际上是在选择师法的对象了,这是对石涛的误解。石涛并不需要一个更加合理的师法对象,他一再强调我自用我法。他认为,从法性角度看,凡人之存必有其性,有其性即有其法,董其昌有董其昌的法,四王有四王的法,我石涛也有我石涛的法。正是在此基础上,他说古人在未立法之先,不知古人法之法。古人以古人之法立法,我为何不能以我法立法?为什么在古人立法之后便一定要成为我之法,而剥夺我立自我之法的权利?我自立法之天赋法权不能享用,怯生生地于古人屋檐下寻得一席栖身之地,实在是“冤哉”!所以他说:“是我为某家役,非某家为我用也,纵逼似某家,亦食某家只残羹耳,于我何有哉!”他以这一立场去评价南北宗,依其逻辑,宗派是别人的集团,托身于宗派,或南宗,或北宗,都是在他人更大的门庭中乞讨,宗门的汪洋淹没了可怜的自我。所以他说:“今问南北宗,我宗矣,宗我矣?一时捧腹曰:我自用我法。”八大山人在《题石涛疏竹幽兰图》中说:“南北宗开无法说,画图一向泼云烟。如何七十光年纪,梦得兰花淮水边。禅与画皆分南北,而石尊者画兰,皆自成

4 熊十力:《十力语要》,第49页。

5 1692年,石涛客居北京海潮寺,为伯昌先生作此图,文见《大涤子题画诗跋》卷一。

6 海外不少研究中国画学的专家多主此说,如高居翰(James Cahill)和方闻(Wen Fang ),他们认为,石涛粗犷泼辣的画风,体现出强烈的反传统色彩,他的画学思想主要是针对董其昌以及四王的。见:James Cahill, Wang Yuan-Chi and Tao-Chi:The Culmination of Method and No-Method.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2;Wen Fang, Tao-Chi,Return to the Primordial Oneness, Image of the Mind.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4。

一家也。”宗派界限不能牢笼他。1685年,他在一幅名为《万点恶墨图》的大幅山水上题道:“似董非董,似米非米,雨过秋山,光生如洗。今人古人,谁师谁体?但出但入,凭翻笔底。”7他强调超越古人之法,但并不贬低古人,只是凭翻笔底出己意。石涛晚年,曾作有《狂壑晴岚图》,他在画中题道:“不道古人法在肘,古人之法在我偶。以心合心万类齐,以意释意意应剖。”8他并不是有意回避古人之法,而是要著我之法,因一依古人法,即无自我法,无我法即无我的自由,没有自由便物我相斥,意象难凝。我法行而他法退,即自在运行,以心合物,无所为拘,这样所出现的与古人之法相合之处(偶),也不在意,那是无意乎相求,不期然相会。所以,依据石涛关于法方面的思想,揣摩他的论画主张,可见,石涛的理论落脚点并不在反古法,而在于著我法。

二是技法。这也是需要超越的对象。技法和创造精神的矛盾是石涛最为关心的内容之一。作为画家不能没有技法,没有技法基础的创作只能是欺世盗名。技法是一些基本的创作规范,如山水画中的笔墨,在长期的历史积淀中技法形成一些程式化的内涵,绘画传统的内容往往主要体现在技法之上。在石涛看来,画家的创造精神几乎必不可免地要遇到来自技法方面的滞碍,画家伸纸作画,甫一着笔,即有可能为这种规矩所左右,自性障而不显,笔墨虽运乎心手,实际上是心手为笔墨所运。所以石涛提出“纵使笔不笔,墨不墨,画不画,自我有在”。自有我在,就是我用我之笔墨之法,从而达到“以运乎墨,非墨运也;操乎笔,非笔操也”。“运夫墨”,我是主体,我是技法的主宰者,一切技法都不能束缚我:“墨运”则是它的反面,创作者成了轨范的奴隶。石涛提出“墨海里放出光明”,就是强调挣脱技法的束缚,达到自由的创作境界。

(二)破物障

在物障方面,石涛还是从其法性学说出发,强调自我之法的不可更易性。绘画是造型艺术,因其不脱具象,必有物可寻,在似与不似(具象与抽象)之间权衡,体现出对物的选择。石涛认为,具体的物象也是一种法。石涛超越物障的学说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在物我的关系中,我是绝对的,是物的驾御者,一切法皆缘于一心,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晚年他定居扬州期间,曾有诗写道:“大叫一声天地宽,团团明月空中小。”这就像禅宗灯录中所说的:“孤蟾独耀江山静,自笑一声天地宽”,“孤轮独照江山静,自笑一声天地惊”9。但石涛又与他们不同,他眼中不是没有物,并非如佛教视一切物皆为虚妄,他不否认物的存在,而只是强调我牢牢地控御物,我是物的主宰,颇像陆象山所说的“宇宙便是我心,我心即是宇宙”。我以为,《石涛画语录》中有一句话堪为全篇之警策,就是:“终归之于大涤也”,正是这种不可挑战的大涤子精神,构成了石涛法学说的内核。在山川和大涤子之间,大涤子是主宰,大涤子代山川而言,山川均脱胎于大涤,山川均是由我的性灵流出。二是强调在对物的观照中,要超越物的形体,走向对形中之性的肯定。他在《画语录》中说:“得乾坤之理者,山川之质也;得笔墨立法者,山川之饰也。知其饰而非理,其理危矣;知其质而非法,其法微矣。”(《山川章》)在这里,石涛涉及到三个对象:物之质、物之饰、我。他认为,物是质与饰的统一,一切作为外物存在的法都根源于一法,即法性之法。画家无法脱离饰,无饰则无以出形显相;又不能脱离质,必因性识相。如何使质饰一体、性相相融,则在于一画,也就是一法或我法。我法不出,则万物有障,法性难彰;我法一出,则“万物齐”,我与万物合一,出现在画家笔下的意象就是我代万物之“言”,是一法和万法的统一,我与物的统一。石涛一生挚爱黄山,他有多幅黄山图,他自称“黄山是我师,我是黄山友”,他是以物我齐同的眼光看待黄山,但黄山也是需要他超越的对象,黄山也能构成物障,所以他特别说道:

7《万点恶墨图》,1926年由日本桥本关雪在其所藏《石涛山水图卷》中收录,1948年傅抱石先生在其《石涛上人年谱》中录此图。近年有人怀疑此作为赝品,如日本的古原宏伸在其《石涛赝品考》中主此说。

8 《石涛书画全集》,第343图,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年版。

9 二条均见《五灯会元》卷十一。

“余得黄山之性,不必指定其名。”10他理解的黄山有三个不同的层次,一是黄山的概念,这是名;二是黄山的形,这是具体的存在;三是黄山的性,这是黄山的气脉精神之本。三者都可称为法,但前二者是需要超越的万法,而作为性的黄山是一法,或者说是法性,是由自我的性灵所发现的黄山,是自我独特的妙悟中发现的意象,那是他的艺术构思的最终归宿。

1684年,石涛作有《奇山突兀图》,上自题有“我自用我法”;石涛在去京津前,曾治有“我法”一印,每作画喜钤之。我法可能是石涛中年前后最喜欢使用的两个字。1691年,石涛至北京,客居法源寺,作山水册,其中有长篇题跋,这与其关于法的思想关系密切,兹全录之:“我昔日见‘我用我法’四字,心甚喜之,盖为近世画家专一演习古人,论之者亦且曰某笔有某法,某笔不肖可唾矣。此皆能自用法不已,超过寻常辈耶。及今番悟之,却又不然,夫茫茫大盖之中,只有一法,得此一法,则无往而非法,而必拘拘然名之曰为我法,又何法耶?总之,意动则情生,情生则力举,力举则发而为制度文章。其实不过本来之一悟,遂能变化无穷,规模不一。今我写此数幅,并不求古人,并不定用我法。皆是动乎意,生横情,举乎力,发乎文章以成变化规模。噫嘻,后之论者,指为吾法可也,指示为古人之法可也,即指为天下之法亦无不可。”11

石涛既说“我用我法”,又说“不立一法”,二者之间是否存在着矛盾,这是我们研究石涛画学中法的概念所无法回避的。我以为,石涛的“我用我法”与“不立一法”之间并不矛盾。这里涉及到石涛法的思想中的另一个层次的问题,就是:破法,破破法。如果说,破物障、理障是破法,那么,石涛接下来所说的是要破除那种用来破物障理障的法。这里我们可以引来《金刚经》来作比较,该经第七品说:“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第十七品说:“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我用我法”和“不立一法”的关系,正像《金刚经》所说的非法、非非法所要表达的思想。

从石涛法的主张看,他之所以提出“我用我法”,就是要超越一切成法(包括古法和一切具体的法则),克服理障和物障,进入到一片自由的创造境界中。《画语录》说:“一画之法,乃自我立,立一画之法者,盖以无法生有法”。我法立而他法死,我法即是一法,一法即是无法。理解石涛我法与一法的关键在一个“我”字,石涛的“我 ”的天地是不能有任何法可以规范的主体,他真正挣脱了法的束缚,所以有“不恨臣无二王法,恨二王无臣法”,此臣法也即无法,无所拘束自由涌现之法也。所以,1691年,他在著名的《搜遍奇峰打草稿》中,有“不立一法,是吾宗也;不舍一法,是吾旨也”的著名表述。“不立一法”就是强调,我石涛的“我用我法”,其实是不立一法,没有任何法,即无法。“不舍一法”的“一法”就是他的至法,“一画之法”,这是“吾旨”——我的画学思想的最高准则(这两句话中的“一法”意思并不一样,“不立一法”的一法是一个准则,“不舍一法”的一法是一画之法)。这里更加清晰地显现了石涛关于法的思路:我法——一法——无法三者合一。

石涛注意到,他所用之“我”也是最易引起理解混乱的,作为一法的我法,统摄众法,但我自为画,自有我在,对于那些不能领会石涛自由创造精神的人来说,又极易产生一个新的障碍——我障。执着于我法,虽然超越了外在的障碍,却溺于内在的困顿中。我用我法,一旦变成一种定则,一种不可超越的法则,一种对个性化的自恋,那么我法又极易堕入我障中。对于一个真正的艺术家来说,超越内在的障碍比超越外在的障碍更难,破我执甚于破物执,我执之障能使创造精神变成一腔幽暗的冲动。所以石涛对此保持高度的警惕。一方面,他强调“我自有我,自有我在,发我之肺腑,出我之肝肠”,宣畅自己的天赋法权;另一方

10 《题松林独坐图》,见《听帆楼书画记》。

11 《石涛画集》第41图,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60 年版。

面,他又说:“至人无法,非无法也,无法而法,乃为至法。”一法立即我法立,我法即无法,晚年他在扬州,曾在山水册中题道:“是法非法,即成我法。”12可见,石涛是以我法破他法,又以无法破那种可能趋于定相的“我法”,作为定相之我法,已非一法,这是对创造精神的遮蔽,依石涛画学的逻辑,他的无法论强调,每一次创作都是一次发现,一次创造,一次对此前的超越,所以,“我法”若流于定相,创造精神就会遁然隐去。

石涛将佛教法无定法的思想如盐溶水地汇入自己的画学体系中。1703年,他在题画跋中赫然标出“法无定相”,可以说是石涛论法思想最简洁最道地的概括。他自谓:“世尊说:昨说定法,今日说不定法,我以此悟解脱法门矣。”《景德传灯录》中载:“世尊因外道问:昨日说何法?曰:说定法。外道曰:今日说何法?曰:说不定法。外道曰:昨日说定法,今日何说不定法?世尊曰:昨日说定,今日不定。”定法与不定法皆是一法。佛教大乘空宗强调,一切诸法皆是空名,凡夫识事物会限于情识计度,为形所拘,为名所拘,为识所拘,这都根源于我拘,一入我拘,将如春蚕作茧,重重织幛,所以要破我执,佛学于此有法无定法之论。

佛学认为,法性是不变的,而法相是变的,它随缘而流转。所以法是变与不变的统一。石涛深以此为是。同时,一生酷爱《周易》的石涛,又从大易中拈出“不易”(永恒天道)和“变易”(生生流行)的精神。一阴一阳之谓道,道是永恒的,但道又是流行不殆的,石涛用《周易》“乾旋坤转”一语来描绘。石涛的法概念就有此二重意。至法不变,但法无定相,法性不动,但随缘而动,故无定相。所以石涛提倡一法,即回归法,也就是回归无法,即去除一切定在定相,以其随缘流转,破在在有定,八大山人说他“南北宗开无法说”,就是这个意思。如以法为定在,则说法都要漱漱口,一如《金刚经》所谓“非法,非非法”。每出一法,即以他念来排斥之,每出一念,又会拘于法,所以要于念而不念,只是无心而已。所以石涛说无法,透出了“以无念为宗”的南宗禅的精神,他要在无念中实现无法。

1704年,石涛画了一幅意味深长的《睡牛图》,他在其上题有一跋,突出体现了他的无法就是无念的思想:“牛睡我不睡,我睡牛不睡。今日清吾身,如何睡牛背?牛不知我睡,我不知牛累。彼此却无心,不睡不梦寐。”无心就是石涛的大法,于念而不念,牛无念,我无念,无念处大千,不睡不梦寐。我作画如牛儿吃草,自在运行,不秉一念,不受一拘,如石涛最为服膺的黄檗希运所说的:“法即非法,非法即法,无法无非法,故是心心法。”13石涛的无法就是心心法。

石涛一生颇钟情于这种无法无非法的不睡不梦的境界,他曾在所画的《松下清斋图》上题上元代画家倪云林的一首四言诗:“我坐松斋,求理胜最。遗其爱增,出乎内外。去来住止,夫岂有碍?依榻或宿,御风亦迈。云行水流,游戏自在。乃处岩居,先于地上。照胸中事,往往不昧。如波月底,光烛眄睐,是镜是灯,是火非绐。根尘未净,自相翳晦。耳目所移,有如盲聩。心想之微,扁舟岂坏。冁然一笑,朝朝世界。清湘大涤子石涛济山僧。”14这首诗表达的境界是禅宗的,无心无念,自在自游,闭目塞听,不喜不憎,不怨不悲,无欲无求,心如一镜,光明无尘,照览万物,无隐无馀。唐代禅僧玄觉有一首《默照铭》,与大涤

12 《野逸画派》第15图,台湾艺术图书公司1985年版。

13 希运:《传心法要·宛陵录》,据金陵刻经处本。

14 见《大涤子诗跋》卷一,据《美术丛书》,石涛所引此诗见《倪云林先生诗集》(四部丛刊本)卷一。文字略加改动,原诗如下:“我行域中,求理胜最。遗其爱增,出乎内外。去来住止,夫岂有碍?或榻或宿,御风亦迈。云行水流,游戏自在。乃处岩居,先于地上。照胸中山,历历不昧。如波月底,光烛眄睐,是镜是灯,是火非绐。根尘未净,自相翳晦。了目所移,有如盲聩。心想之微,扁舟岂坏。冁然一笑,朝朝世界。”

子的这一境界颇相类:“默默忌言,昭昭先前。鉴时廓尔,体处灵然。灵然独照,照中还妙。……妙处默存,功忘照中。”这种不住一相,不持一说的境界,就是无法的境界。

在石涛的题画诗中,我们看到他常常优游在他的无法非法的境界之中,他在其中得到了最大的愉悦,如:

露地奇峰平到定,听天楼阁泉受风。白云自是无情物,随我枯心飘渺中。

流水含云冷,渔人罢钓归。山中境何似,落叶如鸟飞。

一向狂狷的石涛在这里表达了如此悠然从容的心境,枯心随云荡,独意任鸟飞。石涛认为,这种心灵境界就是无念之境,在这样的境地中,法是难觅着落之地的。不过,石涛所要达到的无念之境有两种方式,一是浪漫的,放意直扫,意绪狂飞,脱略规矩,迥然高蹈,如上文所引石涛诗:“大叫一声天地宽,团团明月空中小”;一是落花无言,人淡如菊的境界,悠然的渗入,宁静地参悟,他在一首题跋中写道:“古人立一法非空闲者,公闲时拈出一个虚灵只字,莫作真识想,如镜中取影,山水真趣须是入野看山时,见它或真或幻,皆是我笔头灵气,下笔时他人寻起止不可得,此真大家也,不必论古今也。”15狂放飙举,淡然无痕,在石涛来说都是一种手段,达到无念境界的手段。

在石涛的画学思想中,突出体现一个“独”字,石涛的个性中就有独往独来、无所凭依的特点,在艺术境界上,他也追求这一境界。他认为,这一境界是纯然自我的,与他人决不重复;这一境界是绝于对待的,因而合于无念无法,最能体现他的孤迥特立的追求;这一境界又是归于“一”的,一法之一,一画之一,道之一。所以,石涛尚独的思想和他提倡“一画”的思想是完全吻合的。在金陵期间,他号称金陵一枝,在扬州期间,他号称扬州一叟。他在一首带有总结一生意味的题画诗中写道:“诸方乞食苦瓜僧,戒行全无趋小乘。五十孤行成独往,一身禅病冷如冰。”风华绝代的石涛竟然有如此冷寂的体验,不阿世,不媚俗,不附庸时说,不俯仰他人16,我手写我心,不重复他人,哪怕是荆关董巨这样的大家。我只属于自我,我的艺术世界的权柄由我牢牢掌握,孤独是冷寂的,但孤独又是超越所必须的,一画之法,乃自我立,只能在孤独的境界中立下。他在题画诗中说:“盘礴万古心,块石入危坐。青天一明月,孤唱谁能和!”他为这种孤唱而感到自豪。

石涛以无念而达到无法的思想,主要取资于禅宗的无念说。我们知道,石涛是强调不立一法,不舍一法的,对于禅宗,“不恨臣无禅宗法,恨禅宗无臣法”,也同样适用。他的理论不是对禅宗的套用,那样就落入到他所反对的为古法所拘的尴尬境地了。他是把禅宗的精神溶入到自己的心灵中,出落为一种带有石涛特点的禅味。禅宗认为:“说一切法,心不染著,是谓无念。”“见一切法,不著一切法;遍一切处,不著一切处,常净自然。”禅宗将念和法联系起来,无念就是说一切法不著一切法。《坛经》提出了“三无”的说法,即无念、无住、无相,《坛经》云:“我此法门,从上已来,顿渐皆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何名无相?为相者,于相而离相;无念者,于念而不念;无住者,为人本性,念念不住。”在这“三无”之中,无念是根本,无念的核心,就是念念无住,一念之住,就会为名所系;不执着于相,一相之执,就会为法所拘。所以,《坛经》说:“念念时中,于一切法上无住,一念若住,念念既住,名系缚,于一切法上,念念不住,即无缚也。”石涛所说的不睡不梦的境界,就是无念,于念而不念,所以能在在皆适,无所冲突,也无所拘束,无住无相,解除一切名相物事的束缚,从而进入到自由的境界中。

由此,我们来看石涛的“昨日说定法,今日说不定法,我以是悟解脱法门”,他的这一“苦瓜法门”,就是无住、无相、无念的自由法门。他秉持《金刚经》的“非法,非非法”的精神,铸成了石涛的艺术法则:无法之法。

平常的认识途径充满了无所不在的法,传统的力量,习惯的态势,知识的沾染,情绪的

15 《大涤子题画诗跋》卷一。

16 这里主要就其画学思想的内在逻辑而推出此说,至于石涛两度迎驾之事并不在此讨论范围。

倾向等等,如同一条条绳索捆缚着人,使人无法达到“无法”。所以一身禅病冷如冰的石涛将禅宗的悟作为解脱法的束缚而达于无法的根本途径,期于一悟,才是石涛令人眼花缭乱的画学语汇所要强调的根本内容。他的“一画之法”、“至法”等只有在悟中才能实现,所以说,石涛论画,在一定的程度上,就是突显悟的地位,“此道见地透脱”,要一超直入如来地,这是石涛对绘画认识方式的根本概括。

石涛认为,悟是唯一的真实,因这悟可以截断知识,绝去对待,古法无所安置,规矩不能牢笼,我法为无法,念念不住念,一切只有眼前近于神秘的参悟,一切只交给内在生命创造力,所以他说:“夫茫茫大盖之中,只有一法,得此一法,则无往而非法,而必拘拘然名之曰为我法,又何法耶?总之,意动则情生,情生则力举,力举则发而为制度文章。其实不过本来之一悟,遂能变化无穷,规模不一。”本来之一悟具有巨大艺术创造力。他在一首题画跋中写道:“悟后运神草稿,钩勒篆隶相形。一代一夫执掌,羚羊挂角门庭。”“一代一夫执掌”和另外一则题画跋中所说的“天生自有一人执掌一人之事”意想同,就是“一画之法,乃自我立”,我法何以立,关键在于悟,绘画的艺术形式是悟后的产物,这样才能达到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的境界,也就是至法而无法。17

他在《画语录》中所强调“墨海中立定精神,笔锋下决出生活,尺幅上换去毛骨,混沌里放出光明”,就在当下,就在直接的参悟中,在无所遮蔽的情况之下,进入到意象玲珑心物相契的境界中,用他的话说,就是“只在临时间定”。这样创作出的艺术作品才能“处处通灵,处处醒透,处处脱尘而生活”。《画语录》的《尊受》一章,就是专门论述悟的作用的。他说:“受与识,先受而后识也。识然后受,非受也。古今至明之士,藉其识而发其所受,知其受而发其所识。不过一事之能,其小受小识也。未能识一画之权,扩而大之也。夫一画,含万物于中。画受墨,墨受笔,笔受腕,腕受心。如天之造生,地之造成,此其所以受也。”受是莹然无障地对对象进行体悟。这里所说的先受而后识的“识”,是一种洞见,它并不是概念名相的把握,是通过体悟而达到对对象更深刻的印认。而“识而后受,非受也”中的“识”则是先于悟而存在的理性活动,如果通过理性概念的活动来认识对象,就排除了悟(受)的可能性,那么这样的悟就不是一种真悟,所以说“非受也”。按照石涛的理论体系,他强调“至法无法”,推尊一画,就必然引入“受”,而不是概念名相的活动,因为那些活动都是在法的制约下的活动,是不真实的,也是不自由的。因为那是“有念”,没有达到于念而不念。

这里对有关石涛法概念的三个流行的观念谈谈我的看法。

第一,有的论者认为,石涛的“一画之法,乃自我立”,“立一画之法者,盖以无法生有法,以有法贯众法”等等,其法的概念,主要是一个画法的问题,并没有上升到本体论的角度来讨论。并且为“他在画论上始终囿于‘法’,而没能进入到‘道’的高度”而惋惜18。这一判断与石涛画学思想的实际有相当大的差距。首先,石涛的“法”并非是绘画创作的具体方法问题,而是谈绘画艺术的总的原则、艺术创造思维特征等问题,他的至法、无法、我自有我法,法无定相等,都不是谈具体的画法;其次,如果将石涛的法的思想限定在画法这一点上,那么就等于说,《石涛画语录》是谈绘画创作的基本技法准则问题的,石涛是在努力建立一种“法”,这与石涛法无定法的思想有明显的冲突;石涛的“一画之法,乃自我立”,

17羚羊挂角:出自禅宗,《景德传灯录》卷十七:“(道膺禅师谓众曰:)如好鬣狗,只好寻得有踪迹底,忽遇羚羊挂角,莫道迹,气亦不识。”又卷十六:“(义存禅师谓众曰:)我若东道西道,汝则寻言逐句,我若羚羊挂角,你向什么处扪摸?”《沧浪诗话》卷一:“羚羊挂角,无迹可求。”

18苏东天:<石涛“一画章”析疑>,《朵云:中国绘画研究季刊》1992年第4辑,上海书画出版社,第59-60页。

被理解成:一画之法,是由石涛创立的,以前没有人提出过19,这是对《画语录》的误诠,石涛这里并不是说“一画”的著作权问题,而是谈“我自用我法”的问题。

第二个问题是:石涛绘画思想中并没有一个由早年“我用我法”到中后期“不立一法”的转换过程。有的论者指出,石涛关于法的论述存在着三个阶段,即去北京(1689)之前的“我用我法”阶段,返归扬州后的“不立一法,不舍一法”阶段,以及晚年的“是法非法,即成我法”阶段,认为晚年之我法和早年的我法有质的差异,是“螺旋式的上升”。20本文不同意这一看法,因为依这样的思路,将会影响我们对石涛整个画学思想的看法。就是说,我们会得出这样的结论:他一生绘画理论探讨经历了通过强调我法而实现对古法的超越,再到由强调无法实现对我法的超越过程。也就是说,石涛中期以前所说的“我自用我法”是一残缺的理论,到晚年补充了这一缺陷。

石涛对法的认识可能日渐深入,但本文并不认为石涛思想存在这样一个前后转化的过程,石涛晚年的“用我法”21、“是法非法,即成我法”与早年的“我用我法”并没有本质的差别。早年的“我自用我法”,以及后来在《画语录》中所说的“一画之法,乃自我立”并没有什么不同。我们不要为其在题画跋中所说的早年喜“我用我法”后来悟出法无定法的话所迷惑,他的“我用我法”的“我法”,也就是无法,并非是对俯仰于人的价值标准的简单反驳,如果说他说的“我用我法 ”是建立了自己的法,那是对标准的选择,这并不是石涛关心的问题,石涛早年的努力并不是完成了一个由他人的标准到自我标准的依归。一画之法,乃自我立,是要消解他法的束缚,同时,更要消解一切法的束缚。如前所说,他所说的我法,也就是一画之法,一画之法,就是无法 。“天生自有一人执掌一人之事”,就是我牢牢控制着创造的枢纽,进入自由妙悟的境界。如果拘于我法,以自我的标准去认识物,就是我执,堕入我执,何来自由妙悟?邓实、黄宾虹所辑的《大涤子题画诗跋》中有一条落款为“丁酉(1657)偶画,漫识于西湖之冷泉”的题跋,其中有:“画有南北宗,书有二王法,张融有言:不恨臣无二王法,恨二王无臣法。今问南北宗,我宗耶?宗我耶?一时捧腹曰:我自用我法。”不论这则画跋是否真实,石涛对南北宗有令人瞩目的观点,在当时是有很大影响的22。他的好友八大山人就多次提起石涛的南北宗方面的新论,他在题石涛《疏竹幽兰图》中说:“南北宗开无法说……禅与画皆分南北,而石尊者画兰,则自成一家也。”他在《题画奉答樵谷太守附正》中说:“禅分南北宗,画者东西影。说禅我弗解,学画哪得省。至哉石尊者,笔力一以骋。”八大山人就看出了:他由南北宗的讨论引发出我用我法的观点,实际上就是无法。

第三个问题是:石涛破法,破破法,意在强调创造,并非否定一切规则。石涛坚持法无定相,破除理障、物障,又破除我法,破法破破法,这些观点如果不加以细致体味,极易流于恣漫嬉戏,不循法度,纵笔驰骛,随心所欲。这样的观点和艺术创作所要遵循的基本准则是有冲突的。我们知道,艺术创作必须遵循一定的准则,艺术传统的力量和艺术家的创造并非绝然对立,每一次创造都可以说是一种创新,但一无例外的是,每一次创新都必须在原有基础上的创新。法无定法本身必然有法,法无定相也不是绝去法相。如果石涛只能以否定建

19吴冠中〈我读《石涛画语录》〉:“石涛之前存在着各种画法,而他大胆宣言:‘所以一画之法,乃自我立。’” (《中国文化》)苏东天<石涛“一画章”析疑>:“一画之法,是由石涛创立的,以前没有人提出过。”(《朵云:中国绘画研究季刊》1992年第4辑,第59页。)

20 韩林德在《石涛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中持此观点,详见该书第195-210页。

21 石涛《庐山瀑布图》题跋:“今忆昔游……用我法,入平生所见为之。”

22石涛生年主要有1630和1643两说,这则画跋作于1657年,因而今人怀疑其中有误,或以为此册画跋为伪托,或以为“丁酉”二字为误记。笔者认为,这则画跋和石涛画学思想的精神是一致的,故在没有新的否定性证据出现之前,可以认为是石涛所作。另外,康熙甲子(1684年),石涛作有《山水册》,其中有一页名《奇山突兀图》,上有题跋:“画有南北宗,书有二王法。张融有言:不恨臣无二王法,恨二王无臣法。今问南北宗,我宗耶,宗我耶?一时捧腹曰:我自用我法。时甲子新夏,呈阆翁大词宗,清湘秃发人济。”这则题跋的内容与《美术丛书》中所收录基本相同,疑《美术丛书》有误。

立他的新绘画观,其理论价值将大打折扣(今人不是有石涛的画学思想是一偏颇的思想的观点吗?);如果石涛只是为骋一己之快,掀翻天地,无古无今,无物无我,行其所行,纵其所纵,这样的画论与小儿狂语无以异。我们来看石涛的说法:“古之人,未尝不以法为也。无法则于世无限焉。是一画者,非无限而限之也,非有法而限之也。法无障,障无法。法自画生,障自画退。法障不参,而乾旋坤转之义得矣,画道彰矣。一画了矣。”他的意思是说,古往今来的画家没有不遵守一定的创作规则的,如果没有具体的法式,其绘画也就不可能有具体的形制(限),所以石涛提倡无法,并非强调“无限”——毫无法则可循,他说:“古人未立法之先,不知古人法何法,古人既立法之后,便不容进入发出古法”,所以石涛提倡一画之法(无法)并非强调一味的“无限”——不加限制,也不是强调有法——完全依据法度去作画,创作是优游于法与无法之间,“不似之似似之”,不为古法所拘,不为外形所限,不为先入的理性所控制,我手写下当下之我,用他的话说就是“只在临时间定”,将一切交给瞬间的感悟,在当下之悟中凝定意象,这样虽无法而有法,虽有法而无法。所以石涛说:“凡事有经必有权,有法必有化,一知其经,即变其权;一知其法,即功于化。”经是不变,权是变,理解变与不变、法与无法(化)的精神,也就可以领会石涛之深旨了。

所以石涛才有不立一法、不舍一法,昨日说定法、今日说不定法这样的论述。石涛的中心意旨是强调创造,强调绘画的个性化表达,并不在于对既有的准则发动攻击。

正是在此意义上,我们要注意区分他和佛学思想的差异,佛教以法性真如为唯一真实,而一切法相均是虚妄,如临济义玄所说的“法者为心法,心法无形”。石涛也肯定一画之法作为法性的绝对真实性,但同时并不否认作为具体存在的艺术形式的真实性。像南宗禅排除一切准则,认为一切理性的东西都是虚假的,而石涛画学思想中却给具体的准则留下地位。

为人民服务,学习老三篇心得体会

学习“老三篇”心得体会 夏津县人民政府办公室任俊森 (2011年12月17日) 前引 上周六我们办公室集中学习了毛泽东著作“老三篇”,我觉得我们办公室在这个时期学习这三篇文章,非常必要,非常及时,在这个时机,让大家来重温老三篇,具有非常强的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记得上小学的时候就学过这三篇文章,那个时期只是按照老师的要求,机械性的、简单的背诵,没有深层次的延展和领悟其中的内涵,通过这一次学习,在领略一代伟人文采的同时,使我有了新的认识,心境有了大幅度地提升,心灵得到更深层次地净化。 正题 我认为:《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和《愚公移山》这三篇文章,站在三种不同的角度,提倡了三种精神,也可以说三种处世态度。 第一种精神就是以八路军战士张思德为代表的“为人民服务”的无私奉献精神; 只愿听表扬,不愿听批评,这是一般人的普遍心理。工作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不可能没有失误,甚至工作干得越多,失误可能会越多。但这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我们如果明知是失误,却不愿意听别人的批评指正。我想,这样的人是不会有进步的,假如有这样的心理,就不可能把工作干好,就不会开创性地开展工作。因此,我们在工作中,要善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悉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勇于改革,大胆创新。 “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倡导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这也是我应该从本文中学习的一个方面。作为任何一个组织,只要是为了大多数人的利益坚持真理,改正错误,就一定能够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发展壮大起来。做事如此,做人也应如此。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一个人对任何工作不是生而知之,而是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慢慢积累起来的。由于岗位不同,经历不同,每个人的知识和技能也各不相同。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是一个人快速成长的捷径。有些人就是善于向他人学习,知识技能提高很快,进步也很快,有些人就是不善于向他人学习,固步自封,有如井底之蛙。如果在工作中,认为自己在部里工作时间长,知道的比别人多,或多或少总是在强调自己的意见,而很少顾及到他人的意见和感受,如何能够让自己的能力素质更上一个台阶?学习《为人民服务》就是要我们每一个人具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和气魄。

读《菜根谭》有感1500字

读《菜根谭》有感1500字 基础医学院王麟 寒假刚放假就匆匆赶回老家陪护生病住院的老母亲,其间也没有多少时间能静下来读读书。春节后,老妈妈身体状况逐渐好转,照顾她的间歇有了些空闲,想起来5年前给孩子买的《菜根谭》可以拿来读一读。选《菜根谭》的好处有一点,因为书中主要是一些短句箴言,随意翻开一页就可以读,读得很随意,断断续续,尽管看得不完整,但对书中内容多少有些感触。 《菜根谭》是一本小册子,书中对于为人处世、治国安邦有很多独到的见解,虽然其中不免有机巧、圆滑,但是总体上讲是要人富于通变,淡泊名利。说毛主席非常喜欢《菜根谭》,他说:“嚼得菜根香,百事可做。”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恐怕都有自己的感受吧,这也是书籍所带给人最大的享受,就是每个读书的人都会有不同的感悟,在心灵中泛起或多或少的涟漪,让人在繁华中不恐惧寂寞,在冷清中不向往尘嚣,相信《菜根谭》就是这样一本书。 下面摘录一些比较喜欢和有感悟的和大家一起分享: “势力分华,不近者为洁,近之而不染者为尤洁;智慧机巧,不知者为高,知之而不用者为尤高。”这也就是我们歌颂莲花的原因,不是因为莲花本身多么美丽,是因为她出自于淤泥而依然保持自身的洁净,在这个繁华的社会里我们不求不近和不知,但求近之而不染、知之而不用,才是真正的君子。 “欲路上事,毋乐其便而姑为染指,一染指便深入万仞;理路上事,毋惮其难而稍为退步,一退步便远隔千山。”对于金钱、名利、地位的追求不能有一点非份之心,一旦染指就没有回头路;对于真理的

追求不能有一点的畏缩和退却,坚持真理,实事求是。 “处治世宜方,处乱世当圆,处叔季之世当方圆并用。待善人宜宽,待恶人当严,待庸众之人宜宽严互存。”应该如何处世给出了明确的建议。 “我有功于人不可念,而过则不可不念;人有恩于我不可忘,而怨则不可不忘。”这是中华文明、传统美德的一个重要表现。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这样才是做人的好榜样。 “富贵名誉自道德来者,如山林中花,自是舒徐。繁衍自功业来者,如盆槛中花,便有迁徙废兴。若以权力得者,其根不植,其萎可立而待矣。”道德是功业的根基!因此无论从事什么行业,如果不能有最基本的天理道德,那么不管现在赚多少钱、有多少名誉和地位,倒台被唾弃的一天是迟早要来的,例子太多。 “居逆境中,周身皆针砭药石,砥节厉行而不觉;处顺境内,满前尽兵刃戈矛,销膏靡骨而不知。”我们现在所处的大环境、小环境顺境多,逆境少,因此越是顺境的时候我们越要时刻提醒自己,任何逆境都是对我们自身的挑战和考验,也是让磨练我们意志和品格的最好机会。 “文章做到极处,无有他奇,只是恰好;人品做到极处,无有他异,只是本然。”身边很多朋友、前辈,看他们做人没有什么特殊的,就是保持了淡然、平静的本性,没有娇柔和做作,都是学习的榜样。 “毋偏信而为奸所欺,毋自任而为气所使,毋以己之长而形人之短,毋因己之拙而忌人之能。”这句话是对管理者提出的忠告!每个领导身边都会围绕大批的人,什么样的人都可能有,如何用人、如何听,这提出了很好的解决建议:不要偏听偏信,不要自视过高,不要用自己的长处比别人的短处,使用别人的长处,不要因为自己能力低就嫉

读国学经典心得体会范文

读国学经典心得体会范文 读国学经典心得体会范文篇1 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精髓,是华夏沃土灿若晨星的瑰宝。亘古历今,经典名句滋润了一代又一代华人的心灵,炎黄子孙在“经典”的摇篮里孕育,华夏儿女在“名句”的吟诵中成长。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国学作为中华文明的主要载体,像一根坚韧的纽带,将形形色色的中华文明之珠串连在一起,展现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其优秀的思想文化已超越时空界限,融入到世界文化和现代文明之中,成为了传之千古、放之四海的人类共有的文明与智慧的结晶。 国学经典自有一方天地,让思想自由驰骋;国学思想使人美丽,成就清新的高尚人生。把国学精髓运用到工作、生活实际,指导其人生观、价值观,发挥修身养性之功效。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典著作中,《论语》一直闪耀着特别的光芒。两千多年来,《论语》中“仁爱”的核心思想,始终浸润着“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光芒,它为不同时期、不同年代的人们所推崇,所向往。原来总以为孔子是离自己很遥远的古代圣贤,《论语》是学术家们才研究的历史文化遗产,从没有想到它会如此亲近地来到我们身边。于丹教授紧扣21世纪人类面临的心灵困惑,结合其深厚的古典修养,穿越两千年的时间隧道,体悟经典的平凡智慧,运用女性特有的细腻情感,从中国人的宇宙观、心灵观、处世之

道、交友之道、人格修养之道、理想和人生观等七个方面,从独特的个性视角来解读《论语》,以经典诠释智慧,以智慧诠释人生,以人生诠释人性,以人性安顿人心。读了于丹的《论语心得》,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孔子这位圣人的平和、平易近人,以及他时时传递出的一种朴素、温暖的生活态度。初读《论语心得》时,心中生出一些困惑,因为书中所说的安贫乐道,现在看来颇有些让人不思进取的味道,细细读来,慢慢明白其中的深意。今天,是一个经济飞速发展、个性空前张扬的时代,更是一个竞争激烈、物欲横流的时代。人们面对着来自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压力,竞争越是激烈,越是需要调整心态,调适与他人的关系。《论语》中娓娓道来,轻轻拂去你心灵的尘土,教会你做人的道理。毕竟,这不是一个人的世界,不管多聪明能干的人,离开他人的帮助,是难有建树作为的。一个人只是一叶“舟”,而众人才是既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水! 我可以在国学经典的丛林中漫步,可以在经典国学的长河里凌波;可以在国学经典的宝库里采撷如花的词语,构筑我心中最美好的扶贫诗篇;可以用心中的最美的画笔描绘一幅幅山青水绿欢声笑语的画卷;,“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读国学经典心得体会范文篇2 这次有幸参加国学经典诵读培训学习,听了华农的教授上了一节精彩国学经典诵读课,使我受益匪浅,读一本好书,能改造一个人的一生。一本写有古人智慧的书,xx有古人精神的书,我读完之后,

郭溪《林泉高致》的绘画美学思想

浅析郭溪《林泉高致》中的绘画美学思想 摘要:郭熙的《林泉高致》为宋代画论名著,它集中体现了基于儒学的绘画美学思想。其中以绘画“四可”说来提升人格境界,以山水意象营构来扩展主体的胸襟、开拓审美视界;借营造山水之“势”来体现生命的张力,并在“三远”说的理论凝结中表达了画家对生命境界的追求和性灵安顿。《林泉高致》不仅在绘画功能、构图和技法上有独到见解,而且在艺术精神和人生境界方面亦有智慧的表达,因而成为中国古典画学的一座里程碑。 关键词:四可山水意象势三远 《林泉高致》集,主要内容为宋代画家郭熙所撰,其子郭思后来将《林泉高致》做注并整理成集,约成书于宋政和七年(1117)。《林泉高致》涵盖深广,集中体现了郭熙精深的画学与美学思想,其中对山水画的起源、功能到构思、、笔墨,以及观照法式等,都有精辟的阐述。笔者在多次研读的基础上,就其中体现的郭熙绘画美学思想的几个层面做简要述评。

一、“四可”说之意蕴 中国山水画发展到北宋中期有巨大变化,突出的一点是多数山水画家摒弃隐居,不再强调山水画表现隐居的思想倾向。郭熙作为宫廷御用画家,适应山水画的发展趋势,及时从实践和理论方面给予总结。由于郭熙的山水画强调表现诗意,并提出山水画的“四可”价值论———可行、可望、可游、可居,使山水画的创作和理论进入一个新的境界。 郭熙在《林泉高致·山水训》一开始就谈到山水画的艺术价值与功能问题,认为人们生在承平时代,想要“苟洁一身”,不必去隐归自然;借助山水画,完全可以不下堂奥而坐穷泉壑。这是对宗炳提出的“卧游”、“畅神”的绘画美学功能论的补充和发展,宗炳的“卧游”、“畅神”论是在道家和佛学思想影响下的产物,而郭熙则不同,他主要是从儒家的角度来看待绘画的艺术功能问题。《山水训》曰:“君子之所以爱夫山水者,其旨安在?……此世之所以贵夫画山之本意也。”在郭熙看来,君子爱惜山水,主要是为了养素、啸傲、隐逸、常亲、常适,“快人意,获我心”。是为了养成淡泊虚静、素洁平常的内在的心灵世界。从而陶冶性灵,提升人格境界。 同时郭熙认为,“画山水有体,铺舒为宏图而无余,消缩为小景而不少。看山水亦有体,以林泉之心临之则价高,以骄侈之目临之则价低。”欣赏山水,要“以林泉之心临之”。林泉之心就是审美的心胸,是超越世俗尘淖的真我的体现。

老三篇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老三篇心得体会 《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和《愚公移山》并列为“老三篇”,不仅家喻户晓,尽人皆知,在70年代有的人还能倒背如流。毛泽东在“老三篇”中提倡了三种精神,一种是以八路军战士张思德为代表的“为人民服务”的无私奉献精神;一种是以抗战期间加拿大援华大夫白求恩为代表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国际主义精神;一种是以古代寓言愚公移山的故事为象征的一往无前的奋斗精神。这三种精神,在当年的延安和新中国建设初期,都曾经成为举国上下的行动指南,发挥过无比巨大的作用。“为人民服务”又因其成为一种时尚风气而广为传播,至今在一些公共场所的老墙上,仍可看到这五个大字。 在开展学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今天,重温老三篇,首先给我的强烈感觉就是“xxxx”重要思想与“老三篇”的基本思想是完全一致的。“xxxx”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而“老三篇”的基本思想,就是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老三篇奏响的是一曲气壮山河、响彻云霄的共产党人的正气歌。重温老三篇,对于反腐倡廉,对于我们经受住长期执政和改革开放的两大考验,有着特殊重要的现实意义。 《为人民服务》是一九四四年九月八日毛泽东在中央警备团追悼张思德同志的会上的讲演,熟悉而又亲切,不由得使我想起了三十多年前举国上下每天研读老三篇的情形。《为人民服务》,童年虽倒背如流却并未领会其中的深意,今天重读尽管背不全却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虽然《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同志当年为纪念张思德同志而著,

但其中的教诲对今天的我们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为人民服务》指明了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一切的工作是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多少年来我们的党员和领导干部把人民群众视为衣食父母,正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我们才取得了革命和建设的一个又一个胜利。为人民服务应牢记在每个党员和领导干部的心中。如果忘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就丧失了根基,什么事都干不成。毛泽东同志指出,我们的队伍是革命的队伍,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今天的党、今天的人民政府其实也就是当年的“革命的队伍”的一部份,队伍的名称变了,“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宗旨没有变。作为共产党员、国税干部其实就是这支队伍的一分子,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这支队伍的形象,人民群众通过我们的表现了解党和政府,党的先进性也需要通过我们每一个党员辛勤工作来体现。因此,在现阶段举国上下认真学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情况下,重温“老三篇”,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更要大力提倡“创新、实干”的工作作风,用老三篇思想指导我们怎样做人,怎样做事。我们更应当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忘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因为我们是在为人民服务,所以面对服务对象的时候应当不怕麻烦,不辞辛苦,多为纳税人着想;因为我们是在为人民服务,所以困难面前不能退缩,敢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因为我们是在为人民服务,有缺点时就不能怕别人批评指正,“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只有接受监督不断听取各方面意见,坚持对的,改正错的,我们党的执政地位才能更加稳固,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才能更得人心,才能真正做到执政为民。只有这样,我们的工作才能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正如

菜根谭读后感800字6篇

菜根谭读后感800字6篇 今日读《菜根谭》,书中无处不在的博大、宽容、淡泊、向善与智慧,让你觉得仿佛在与一位智者交谈,疑虑消弭,警策长留。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给我感悟最深的是其中有关教育批评的至善妙语。 洪应明说“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之善毋过高,当使其可从。”意思是说,当责备别人的过错时,不可太严厉,要顾及对方是否能承受,注意不伤对方的自尊心;当教诲别人行善时,不可以期望过高,要顾及别人是否能做到。 我们常抱怨现在的孩子太难教育,但有没有反省过自己的教育方法是否得当呢?我们当教师的有时在公众场合、在家长面前大声斥责学生;有时小题大做、声色俱厉,严词批评;有时长篇大论、喋喋不休像老太婆。这些做法都起不到好的教育效果。如果能像上句话中所说的那样教育孩子去恶趋善,还愁效果不佳吗? 《菜根谭》中处处充满了辩证法观点。“念头浓者,自待厚,待人亦薄,事事皆淡。故君子居常嗜好,不可太浓艳,亦不宜太枯寂。”“地之秽者多生物,水之清者常无鱼。故君子当存含垢纳污之量,不可持好洁独行之操。”这些话语告诉我们,凡事应求恰到好处,过之不及都将失之偏颇。 我喜欢《菜根谭》。它淡雅的眉目下是一双历世阅人的慧眼。它宛如一溪清泉,荡涤人心的积郁,使人澄怀物象,进而得以超然物外,静观世界,参悟人生。

感悟还比较浅薄,不过品读后着实感觉到这本书的价值所在,其中蕴藏的细小而又深刻的道理值得细细品味,所以在此也向各位老师推荐。有人对其评价是:这是一本修身养性的人生教材,能够净化你的心灵,启迪你的智慧。我是在今年的暑假期间与之结缘,翻开品读一番,受益匪浅,简练的文字,带给人潜移默化的力量。 该书总结了为人处世之策略,概括了功业成败之智慧,指示修身养性之要义,指点生死名利之玄妙,倡导的是悲天悯人,普度众生,空灵无际的超脱境界。让人读后犹如醍醐灌顶,顿感受益无穷。坦白的讲,很多言辞我感悟并不深,可能实际的经历有限。仅就感悟颇深的几点谈起:《路留一步味让三分》讲的是走路到狭窄处,要尽量留出一点空间,让别人也能过得去;吃饭吃到美味之时,别忘了省下三分,让别人也能尝一尝。这正是最安全、最快乐的处世立身之道。《心虚明理心事却欲》讲的是一个人要抱有虚怀若谷的胸襟,只有谦虚才能容纳真正的学问和真理;同时一个人又要抱善则善执着的态度,因为只有坚强的意志才能抵抗外来物欲的侵入。举个小例子,有时候老师在课堂上讲得口干舌燥、花尽心思,学生们还是面无表情,此时你会怎么做?是暴怒处之还是冷漠的态度置之不理呢?还是对 待学生也要有一种胸襟,所谓律己宜严,待人宜宽。要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去解决。 徜徉在此书中,带给你的是另一种境界,你会发现你所谓的烦恼毫无存在的意义,在体验真理的同时让我们一并收获快乐。该书每一句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无法一一述说,我想说,读这本书如同与

读国学诵经典心得体会

读国学诵经典心得体会 最近,我们都在学习国学。我也读了一本书名叫《国学经典》。读完了这本书,我不由得发出一些感叹。 这本书分为三个单元,每个单元都有两个部分。第一单元主要讲的是节俭。“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这句话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在总结唐朝由盛世走向衰败的历史教训时写下的警世名言。意思是:历观前代王朝和古老的家风,往往勤俭节约意味着成功,奢侈浮夸意味着失败。是呀,这句话用于我们现在是再适合不过了。 节约是一种良好的习惯,它表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只要用心,我们就会想出节约的好办法。你瞧,这是我和姐姐想出来的: 1、将用剩的小块肥皂收集起来,做成了大块肥皂。 2、把雨水收集起来,用来浇花。 3、把没有用完的作业本合订在一起,做成了一个新本子。 怎么样?这些节约的办法你用过吗?如果没有,那就从现在开始行动吧! 第二单元主要讲的是强自信。“天地之性,人为贵。”这句话选自于,《孝经。圣治章》。意思是:天地之间的万物生灵,都一样的得到天地之气成形,禀天地之道成性。但只有人最为尊贵。这句话说得多么好呀!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都有自己的特长,只是有很多人自己没有发挥出来罢了。我就把自己的优点和特长发挥出来了: 1、我把字写得很好。 2、我的作文常被老师称赞。 3、我的舞蹈跳得很不错哦,还获得了证书。

瞧!我的优点和特长很多吧!相信你也一定有很多优点和特长,赶紧发挥出来吧! 第三单元主要讲的是智慧。“知者创物”。这是《周礼。冬官。考工记》中的一句话,意思是:由有智慧的人设计发明。用智慧来 解决问题的人也很多,下面让我给你们介绍一下吧:贺龙同志在紧 要关头让战士们扔掉草帽,使敌军自相残杀。包公运用智慧,使用 了计谋,从毛驴身上找到突破口,巧妙地破了案。还有许多的例子……就不一一说明了。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之柱和心灵家园。国学是中华文化的集中体现,是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诵读国学,品悟中华文化,传承民族精神,涵养民族修为,承继民 族智慧,造就具有中华气韵和民族气质的现代中国人,是我们共同 的使命。 记得读中学时老师讲《孔雀东南飞》一文,文章并不算太长,我们学了一个星期,却一点不感到累。在这一周里我们被故事的内容 深深吸引着,作者的文笔是那样的流畅、优美,用词是那样的精辟,凄美的情节让我们为之而动容。后来在课外,读了王勃的《藤王阁序》,更是爱不释手,其文章情文并茂,奔放自然之势,读来摄人 心魄,其中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真是千古绝唱,让我感山川是那么的壮美,意境是那样的深远,有一种想投身 于大自然中,去过闲云野鹤般生活的冲动。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存、发 展和繁荣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原动力,是中国人民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 不可否认,国学之“中庸之道”,也确实影响并发生过中国社会历史上某些被现代人认为丧权辱国的事实。君君臣臣夫夫子子的封 建礼教,也确实是麻痹老百姓思想维护封建贵族利益的一种精神枷锁。但是,1817年,拿破仑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中国并不软弱, 它只不过是一只睡眠中的狮子,中国一旦被惊醒,世界会为之震动。此话一出立即产生了轰动效应。尽管当时拿破仑的预言离现在是那

中西方绘画审美观念 的异同

中国绘画以中国的水墨画为代表,中国的水墨画以写意为主旨,作画者不但要心中有画面,还要有对画面深深的感情寄托,不以生活中的实物的形象为局限。用笔是大胆,不拘于形式,不刻求光感以及画面色彩搭配,观赏者要走入画中,走入作画者的思想中,这样才能真正的欣赏它,感受它的美。中国的水墨画画面多辅以文字,作为欣赏画作的铺路石,如中国五代时期画家荆浩的《匡庐图》,画面气势磅礴,危峰重叠,四周溪峰连绵,山石之感坚实,体感厚重,体现出作者对山水无限敬仰之情,也同时能体现出作者无限的胸襟。 西方绘画作品非常繁多,但其中以宗教色彩浓重的题材为其代表,画面多凝重,色彩对比鲜明,画法笔触精细,力求完美,画面人物表情清晰明了,而且作品题材多为广为人知的宗教故事。做平力求形似,有种真实贴切的感觉。作者多追求画面的光源,以及光源在画中人物中的折现。他们善用光和色彩来体现作品,西方绘画作品也能体现画家的一些思想感情,但过于拘泥,不像中国水墨画般豪放、洒脱。如:拉斐尔的《西斯廷圣母》徐徐打开的帷幕中圣母怀抱着圣婴从云端缓缓落地,圣母端庄矜持的脸上略带忧伤,而圣婴也带着超乎儿童的神圣。画面如诗一般,艺术语言表现出一种优雅、和谐、轻快,体现了当时的人文主义理想。

那你可能会问中国就没有了细腻,西方就没有来豪放吗?我只能告诉你:“是也!非也!”。 无论是西方绘画还是中国的绘画,他们都在不断的发展,不断的变化,随着世界文化的交流,随着审美观念的拓展,西方也出现了洒脱之作,中国也不乏细腻光感的作品出现。 西方绘画作品中现代的大作中写意、奔放的作品很多,如蒙克的《呐喊》,画中天空被染成了鲜红色,灰蓝色的海湾和小镇,桥头两个僵直的人影向前走着,画中央一个有几分变形的人正在捂着耳朵呼号呐喊,像是画家自己的化身。让我们体会到了画家的紧张、恐惧和不安,甚至是绝望。 中国绘画的细腻、婉约就如同中国的绣花针,细致入微,极其考究,如中国唐代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图》,他以每位帝王以及侍从为一组造型,侍从体型小于帝王,同样的背景进行烘托,画面通过描绘人物的外貌特征的细微,刻画表现人物各自的性格气质心态。它是中国古代绘画史上重要的人物肖像画之一。 西方绘画与中国绘画在时间和空间的观念上是相辅相通的。有细致入微的联系,又有绝对性的不同,不论是西方还是中国,都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展。

菜根谭读书心得范文5篇

菜根谭读书心得范文5篇 菜根谭是一本被奉为修身养性的人生教材。菜根谭看完了,读者写了哪些内容的 读后感呢?来看看小编精心为你整理菜根谭读后感,希望你喜欢。 菜根谭读后感1 "心不可不虚,虚则义理来居;心不可不实,实则物欲不入" 人心不可以不谦虚,谦虚才能让正义真理进驻心中;人心不可以不充实,充实才能 使贪念物欲无法入侵。人在做学问和做人,要善于听取不同人的意见,并改变自己, 要保持"为有源头活水来"的状态,才能不断地修正自己的言行。在今天,现代化的城 市喧嚣,已经湮没了古代风情并带给我们与日俱增的焦虑、烦躁和不安,这句话如山 间之明月,江上之清风,会让我获得一份宁静,会让我找回自己,会教会我怎样做好 一名普通的工作者。 菜根本是寻常普通之物,甚至为很多人所不屑,它往往埋没于泥土之中不为人眼 所见,既没有菜茎、菜叶的味美,也没有菜花的艳丽,很容易被忽略。工作与菜根极像,因此必须要耐得寂寞,守得清贫,不怨天、不尤人,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菜 根自有其无可替代的作用,工作亦是如此。价格工作一般都细水长流,不能立竿见影,因此工作的时候不能意气用事。感性的热情,只是干柴上的火,响起来是比比剥剥, 但片刻就会烧尽;而理智是沉默的煤炭,能够放出持久的光和热。做事有始有终的人, 依靠的是恒心和毅力。想成为一个平凡而不平庸的人,不但要有居安思危、防微杜渐 的想法,更要"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来不断为自己充电、加 油!除了要学会顺应时势,要有责任心外,关键要用心去工作。浅水是喧哗的,深水是 沉默的。我希望自己是那耐人寻味的深水,厚积薄发,每一天能展现经过沉淀后的精 华! 菜根谭读后感2 有句话叫:“心安茅屋稳,性定菜根香”,《菜根谭》是我国古代学者洪应明所撰 写的一部关于人生体验的奇书。 记得妈妈给我买得那一天晚上,由于缺乏亲身体会,我还以为《菜根谭》就像人 们所说的天书一样难以理解。但在我认真阅读以后才知道,这真的是一本教育意义深 刻的书。上面把故事讲得栩栩如生,仿佛这个故事就发生在你身边,它把我引入了一 个新天地。从我阅读得第一天起,我就把它当成了最好的朋友。

荀子劝学心得体会_1

荀子劝学心得体会 导读:荀子劝学心得体会一 今天,一时兴趣起,拿起《读点经典》便读起来,当读到劝学篇时,不禁思绪万千。平常的我总是抱怨没有时间学习,抱怨自己技不如人,抱怨自己的遇事缺乏机智,不能妥善处理。当学完《荀子劝学篇》时,才有所悟,这一切的抱怨都是徒劳,没有找到问题的关键:“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我就是典型的,不学习,不知道天高地厚。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当我们遇事时,要善于借用别人的智慧,学习别人的长处,增长自己的见识,丰富大脑,结合实际加以运用,这样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处理事情的过程中,要善于动脑,换一个角度思考,正所谓“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故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能急于求成,要慢慢地学习积累,天才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形成的,我不是天才,但我相信,只要努力,永不放弃,自身的能力会与时俱增。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一点也不假,一篇文章能打

开我多年的心结,在今后的日子里,努力学习,完善自我将是我奋斗的一大目标。“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只有长期的努力学习,才能最大限度的弥补自身的缺陷! 荀子劝学心得体会二 《劝学》以“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开篇。是战国时期杰出思想家荀况的上乘之作。它告诫世人要将学习作为人生的罗盘、灯塔。 做一个刻苦学习的人,善于学习的人,要像思想家那样去行动,像实干家那样去思考。在读书的过程中强调”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带着目的、带着思想、带着问题去学习,自然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再次,读书还贵在学以致用。在日常生活中要把努力学习和独立思考相结合,学习前人的智慧,思考自己进步的方法,记录自己的心得,用行动来实践。 荀子所云“锲而不舍,朽木不折,锲而舍之,金石可镂”。学习的态度需要达到坚持不懈的'精神,可并不是所有的学子都意识到这一点,即使心知肚明,也未必能落到实处。有的人还未领略到真谛,就半途而废,岂不惜哉!也有的人虎头蛇尾,而忽视了另一半的孜孜不倦,到头来种的是西瓜,得到的是芝麻,岂不惜哉! 《劝学》让我读懂了“粗实的铁棒能磨成纤小的绣花针,凭的是一股坚韧不拔的气概,,涓涓细流能穿透刚硬的石块,凭的是一种不折不挠的精神”。正如:勤能补拙是良训,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学习老三篇心得体会

学习老三篇心得体会 重读老三篇,倍感亲切。读着熟悉又亲切的语句,又一次被老一辈革命家博大胸襟和革命精神所折服,这几篇著作饱含着毛泽东同志及我党最简明最基本的思想,它对于在新的历史时期锐意进取奋力拼搏,迎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产党员和全国人民,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意义和指导作用。 《愚公移山》通过古代中国的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不畏惧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朴素的艰苦奋斗精神。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正气。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正是弘扬了这种浩然之气,带领亿万人民推倒了三座大山,又在建设新中国的征途上为我们树立了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典范。在市场经济的今天还要不要发扬这种“愚公”精神?

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一个人有了这种信仰和坚忍不拔的追求会使人变得心灵纯洁高尚,一个民族有了信仰与理想才能凝聚人心,形成无坚不摧的强大动力。我们的党在率领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的道路上,将面临许多的艰难险阻,需要我们共产党人发扬新时期的“愚公”精神,鼓舞人民的士气,乘风破浪,一往无前。 《纪念白求恩》对共产党人的思想品格提出了要求,首先教导我们如何做人,是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还是做一个对人民“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的人;是做一个对工作极端负责任,精益求精的人,还是做一个对工作马马虎虎,得过且过的人。一段时期以来,受西方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思潮的影响,一些人,甚至一些党员干部个人利益第一,时时处处打自己的小算盘,一切向钱看,而对工作则浮于表面,敷

然了事。更有甚者,置党纪国法于不顾,走上犯罪道路。丧失了做人的准则,更少了共产党人的气味。我们学习白求恩就是要学习白求恩同志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人民极端热忱的精神,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一个共产党员的作用。 《为人民服务》指明了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一切的工作是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多少年来我们的党员和领导干部把人民群众视为衣食父母,正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我们才取得了革命和建设的一个又一个胜利。为人民服务应牢记在每个党员和领导干部的心中。人民群众才是真正的英雄。如果忘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就丧失了根基,什么事都干不成。 作为一个共产党员,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要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去克服工作中的困难,像白求恩同志那样对工作极端负责,精益求精,做好本职工作。在日常

《菜根谭》读后感及心得体会(精选多篇)资料讲解

《菜根谭》读后感及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菜根谭》读后感(精选多篇) 第一篇:《菜根谭》读后感 《菜根谭》读后感 《菜根谭》全书,上至治国、平天下,下至修身、治家,人世中的大道无所不包。政治家可以从其中找到经邦治国的谋略。比如“议事者,身在事外,宜悉利害之情;任事者,身居事中,当忘利害之虑。”商人可以找到机智,一种进退的机智,一种以仁取胜的机智;僧侣则会发现博大和宽柔。 而我喜欢《菜根谭》,更多的是喜欢作者的思辨和处世哲学。比如,“子生而母危,镪积而盗窥,何喜非忧也?贫可以节用,病可以保身,何忧非喜也?”有了这样的辨证,就有了柔度,在生活中才会适可而止,才不至于被逆境击得粉碎。用这样透视的眼光去看人生历史,人才不至于轻得像一颗纤尘,随世风飞扬,而是始终保持一颗冷静的心。 面对权贵呢?他是这样说的,“趋炎附势之祸,甚惨亦甚速;栖恬守逸之味,最淡亦最长。” 读了《菜根谭》,让我从中得到了许多的启迪。作为一个大学生,不但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精神,而且更加要立足自己的职位“先同学之忧而忧,后同学之乐而乐”的工作热忱;不但要有“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不怨

天、不尤人”的心态,更加要有“以修身自强”、“修辞立其诚”、“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的品格,作为一个平平凡凡的人要想不落后于这个时代,不但要有居安思危、防微杜渐的想法,而且要“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来不断为自己充电、加油! 街上流行的服饰,最时髦的往往最容易过时,而经久不变的,是那些式样简洁普通的衣服。对于一个人来说,物质的需求只是生活的调剂,却不能成为生活的主旋律。能让我们百吃不厌的是粗茶淡饭,看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主食大多是滋无味,可嚼之则会甘之如饴,酸甜苦辣只是调味品,能让我们活得充实、活得踏实的关键要有一种好的心态和健康的道德观念。读了“天地不可一日无和气,人心不可一日无喜神。”让我们体会到世界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皱眉,它就对你皱眉;你微笑,它就对你微笑。幸福不是一种现实,而是一种感觉,幸福感究竟是什么东西呢?日本医学博士春山茂雄在《脑内革命》这本书中写道:“人的心灵由大脑里的脑干、大脑边缘系统和大脑皮质组成。其中有一种神经,当受到外 界刺激的时候,会使人快感。在工作中、生活中经常保持喜悦的心情,就是获得幸福的根本。读了“心不可不虚,虚则义理来居;心不可不实,实则物欲不入”,让我懂得了人心不可以不谦虚,谦虚才能让正义真理进驻心中;人心不可以不充实,充实才能使贪念物欲无

读《读点经典》丛书心得

读《读点经典》丛书心得 初拿到《读点经典》这本小册子时,顿时就被她那朴素得不能再朴素、甚至可以说是寒碜的外表给吸引住了。翻开第一页,薄熙来书记亲笔给《读点经典》写的序言跃然纸上:“生命有限,知识无限,……为提高生命的知识含量和学习效率,就一定要读经典,看精品,以便在有限的时间获取更有价值的知识。”他还巧妙地把《读点经典》比作“维生素片”,“虽每日一粒,亦可养身。” 《读点经典》里面包含“经典语录”、“散文选萃”、“诗词撷英”、“楹联集锦”和“经典释名”等部分,厚不过80余页、字不过3万略余,虽然页码篇幅不多,但都有励志、和谐、民生、为政、修养、勤学、艺术和智慧等同中华传统文化、主流价值观一脉相承的经典主题,真可谓“字字珠玑、句句经典”,让人阅读起来大有裨益、获益匪浅。作为公司“四个一”活动用书,使得我们对这套丛书中收录的传统国学经典、优美诗词散文都能较为系统地学习,并从中得到启迪。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中的《劝学》篇系统地阐释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的方法,时至今日依然有

很大的借鉴性。 古语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士欲宣其义,必先读其书。”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质。学习首先要勤奋,其次要有科学的学习方法。爱因斯坦有个著名的成功公式:“勤奋努力+正确方法+讲究效率=成功”。其中把勤奋看成是首要因素,说明要取得任何方面的成功,都必须具备勤奋精神。勤奋不仅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方法,就是要勤学、勤记、勤思。一个人要增长知识和才干,就必须认真读书和思考,要养成经常思考问题和总结自己的习惯,通过自身的知识储备,形成自己有理有据的判断,那就是要勤奋学习,勇于实践,善于总结,定期对自己所感所悟进行梳理和提炼,才能使自己不断温故旧学、收获新知。能“悟”,才能有所提高,才能在自我成长的过程中事半功倍;得“悟”就会豁然开朗,对新问题有新的办法,而不是束手无策。 多读书,读好书,才能开卷有益,才能学以致用。经典的书籍更是要仔细读、反复品味。持之以恒,立足于本职工作,结合实际用心体会,并努力内化、渗透到自己的一言一行,将会对我们修身与工作带来莫大的帮助。

学习老三篇心得体会

学习老三篇心得体会-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学习“老三篇”心得体会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们: 大家好! 《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是毛泽东同志在战争的经典著作,虽然在学生时代就学习过,对于其中深蕴的哲理也只是一知半解,理解的也比较含糊,今天以身处服务群众一线的社区干部的身份再次阅读,我才对其所蕴含的哲理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同志为纪念张思德同志而著,它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就是要我们学习张思德同志工作任劳任怨,从不计较个人得失,默默奉献,虚心进取的精神。倡导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这也是我应该从中学习的一个方面。作为一名社区干部,工作在最基层,接触最多的是人民群众,接触时间最长的也是人民群众,所以就要时刻心里想着群众、心里装着群众,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实实在在的为群众服务,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在社区工作已近三年,我认识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并不一定就是要有高品位的工作岗位和浓厚的社会服务环境才能体现这一宗旨,只要在平凡的岗位上,脚踏实地,长期坚持默默奉献,兢兢业业完成本职工作,就是为人民服务。那种只把为人民服务停留在口头上,不讲求工作实际,离开了自己的本职工作去谈为人民服务是不切实际

的。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因为工作分工不同,做着很普通的服务居民工作,虽然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成绩,但是我们可以做到对工作尽心尽力,对群众问心无愧,这样工作我认为就是为人民服务。 《纪念白求恩》这篇文章教导我们:要像白求恩那样对工作精益求精。诺尔曼·白求恩对工作的极端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热忱。为了救死扶伤,他付出自已的全部精力。同时,他又殚精竭虑,不断创新,致力提高医疗水平。学习白求恩就要学习他那种对技术精益求精、毫不利己、专门为人的精神,并将其应用到工作当中去,不满足于工作不出差错,不满足于工作按部就班,对工作多做深入研究,将工作做细致。回顾自己的工作,因为有时阶段性的工作太多,而忽视了工作质量,只求过得去;有时对自己要求不严,降低工作标准,仅满足于工作不出差错,按部就班,安于现状;有时,对工作缺乏思考,造成工作比较粗糙、不细致,使工作出现一些失误。和白求恩相比真是十分惭愧,白求恩一个外国人到中国来救死扶伤,本来就已经高风亮节,但丝毫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依然是兢兢业业,精益求精,是我们每个人学习的敬业典范。《愚公移山》的故事,在我国家喻户晓,愚公移山的精神,曾经教育一代又一代人。尤其是遇到困难的时候,很多人都会想起愚公的故事,坚信只要像愚公一样坚持到

菜根谭阅读心得体会高中范文

菜根谭阅读心得体会高中范文 菜根谭阅读心得体会高中范文1 培根曾说过:“历史使人明智、诗歌使人智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读了融历史与道德、诗歌与哲理、时代精神与民族特色于一炉的书籍——《菜根谭》,犹如滴水穿石,持久而有力,浸润着我的心灵。《菜根谭》是明代还初道人洪应明所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世集。具有三教真理的结晶,和万古不易的教人传世之道,为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对于人的正心修身,养性育德,有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的力量。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历史的长河不断地冲刷、洗礼中留下一颗颗瑰丽无比的明珠。《菜根谭》就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菜根谭》是一本怎样的书呢?古人云:“谭者,谈也。性定根香。”花香能够用鼻来品味,果香能够用口来品味,而根香却需要用一颗智慧的心灵来品味。 《菜根谭》是一位悟透了人生的隐士,融释、道、儒于一身,别具慧眼,将自我的人生奥妙和盘托出的结晶。我觉得《菜根谭》思人间事,是一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书。商界巨子们喜欢读《菜根谭》,因为他们认为《菜根谭》是一部奇书,是企业界经营管理的“指南”,企业家修身养性的“教材”;僧侣们喜欢读《菜根谭》,是因为其博大、宽容、善良。我也喜欢读《菜根谭》,因为我觉得它充满了哲理的味

道,充满了富于通变的处世哲学,充满了诗情画意。我觉得《菜根谭》是一本修身养德、为人处世的好书。读起来感觉内心很平和的,一个个鲜活的例子,一段段朴素无华的语言,感觉就像在拉家常一样,娓娓道来,让自我在不知不觉中有所收益:哦,原先有些事情还能够这样处理的。 街上流行的服饰,最时髦的往往最容易过时,而经久不变的,是那些式样简洁普通的衣服。对于一个人来说,物质的需求只是生活的调剂,却不能成为生活的主旋律。能让我们百吃不厌的是粗茶淡饭,看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主食大多是滋无味,可嚼之则会甘之如饴,酸甜苦辣只是调味品,能让我们活得充实、活得踏实的关键要有一种好的心态和健康的道德观念。读了“天地不可一日无和气,人心不可一日无喜神。”让我们体会到世界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皱眉,它就对你皱眉;你微笑,它就对你微笑。幸福不是一种现实,而是一种感觉,幸福感究竟是什么东西呢?日本医学博士春山茂雄在《脑内革命》这本书中写道:“人的心灵由大脑里的脑干、大脑边缘系统和大脑皮质组成。其中有一种神经,当受到外界刺激的时候,会使人快感。在工作中、生活中经常坚持喜悦的心境,就是获得幸福的根本。 读了“心不可不虚,虚则义理来居;心不可不实,实则物欲不入”,让我懂得了人心不能够不谦虚,谦虚才能让正义真理进驻心中;人心不能够不充实,充实才能使贪念物欲无法入侵。人在做学问和做人,要善于听取不一样人的意见,并改变自我,要坚持“为有源头活水来”的状态,才能不断地修正自我的言行。

明清时期的美学思想

明清时期的美学思想 唐杰羽佳 明清是我国美学思想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时期。由于封建发展到了后期,资本主义的萌芽开始出现并缓慢成长,落后的生产关系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求,这种社会矛盾的不断加深,推动了明清时期物质生产和艺术生产的进步,从而使明清美学思想获得了深入的发展,并显示出新的特色。 明清两代,在酝酿一种新的美学思潮的同时,也总结和发展了我国古代社会的美学思想。 一、明代美学思想 明清两代的美学思想在多方面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但就其断代来说,明代美学思想又有自己的体系和特征。明代,由于资本主义因素萌芽,城市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使得人文主义开始滋生。与此相应,在美学思想上出现了世俗化的审美趣味,重视人的真实自然的情性,而这些情性的容已由文人士大夫的高雅之致逐渐变为市民阶级的市俗情趣。这一美学思想的主潮促进了文学艺术的高度发展。这一时代,除了绘画美学思想和意象论的发展比较明显之外,最突出的是以贽、汤显祖和袁氏三兄弟为代表的美学新思潮的出现,积极地推动着明清美学思想的健康发展。 (一)绘画美学与意象论 明代是我国古代美学总结的准备时期,而出现较早的则是关于绘画美学和意象论的探讨。在绘画领域,王履与祝允明的贡献比较突出,而意象论却以王廷相为代表。 1.王履的绘画美学思想 王履(lǚ)是我国明代初期的美学思想家,在绘画美学方面贡献较大。他擅长山水,笔墨秀劲,曾作《华山图》四十幅,并把创作体会和艺术见解写入《华山图序》。这篇“序”是反映他美学思想的代表作。文章虽然不长,但它反映了王履绘画美学的基本观点,在我国绘画美学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王履的美学思想以“吾师心,心师目,目师华山”为基本要领,统帅其整个美学思想体系。从总体上包含着这样两个方面的容: 首先,王履从唯物主义观点出发,科学地把握住艺术与生活的基本关系。他说:“画物欲似物,岂可不识其面?古之人之中名世,果得于暗中摸索耶?彼务于转摹者,

《菜根谭》读书心得体会

《菜根谭》读书心得体会 《菜根谭》这是一本值得看的书,在其他类似书籍里它要算较出色的一家,对我们人一辈子以及人一辈子以外的认识会给出一些合适的指引,别至于过早的迷了路,分享读书心得体味。下面是查字典范文小编为大伙儿收集整理的《菜根谭》读书心得体味,欢迎大伙儿阅读。 《菜根谭》读书心得体味篇1 这段时刻,闲时向来在看从女儿那里拿来的一本《菜根潭》,它是明朝末年隐士洪应明所著。菜根潭三个字表达了作者咬得菜根,百事可做的至高心境。它说述了作者对人一辈子的的领悟,包含了许多的人一辈子哲理,让你读后会豁然开朗。不管你身陷人际困局依然职场是非中,它都会给你一把智慧的钥匙帮你打开麻烦的大门。别仅这样,它还能让你开阔思想、修养身心、让你成为一具知道事理、明大义的人,这是本难得的、助人一生的好书。 常言道,人一辈子别顺之事十有八九。只要你还在人世间生存,就别可幸免的涉入人情,别可幸免的与各种各样的烦心之事搅和在一起。君子之心事,青天白日,别可使人别知。君子之才华,玉隐珠藏,别可使人易知。阐述了,做人要光明磊降,象晴天白日一样,人们都说君子坦荡荡明人别做暗事。关于才干来说呢,别易急于展示自己的才华,以免遭人妒忌。在坦露自我的并且,我们要心存善意的带上面具,别同的面具去面对形形色色的人。展现才华的时候别要别分时刻,别分场合。如此别仅别能让你瞩目,还可能遭到嫉恨的眼光。因而做人要低调些,这别是世俗眼中的软弱,而是一种修身之法,是一种充满智慧的处世之道。大海之因此能成为大海,那是因为他比所有的河流都要低! 做人无甚高远事业,摆脱俗情便入名流,为学无甚增益工夫,减除得物累,便臻圣境。做人别是非要成就一番伟大事业,只要摆脱世俗的功名利禄,就能跻身于名流,做学咨询也没有什么诀窍,只要摈除外物的诱惑,便能够达到至高无上的境地了。假如我们没有被名利所左右,便用心致力与一项事业,只要能摆脱俗情物欲。做到淡泊明智,志存高远。假如追求华服美食,这些贪图物质享受的做法还在,那我们算是确实活着没什么意义了。确实没有必要去屈膝奉承,一切随遇而安。 晴天白日的节义,自暗室漏屋中培来,旋乾转坤的经纶,自临身履薄处出。像晴天白日般的光明磊降的节操,是从贫困艰苦的环境中培养出来的,而扭转大局的雄才伟略是从慎重的行事态度中磨练出来的,我知道了别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同时要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慎重态度来行事。在读书中静静的考虑过程也即是日子的过程,若要真正的读知道一部书,必须要保持一颗融有真实,真诚,真情的心,并能够为你所控,能够在适当的时候释放出来,让身边的人们感觉的到你的真实,真诚与真情。读书也算是品味人一辈子真谛的过程,一本包含智慧的好书,让人感受算是如沐春风,《菜根谭》中每条的字数都别多,但却融入了人一辈子的最为真切的感悟。当这些集古贤人智慧于一体的文字从舌尖划过时,别单单的是一种清新,心头那份无法言喻的快感更是另一番情趣。《菜根谭》成功的融合了儒家的中庸,道家的无为,从而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为人处世之道,既让人有积极的对待人一辈子之态度,又有超然于名利之外的情怀。我悟性浅,关于书中的智慧,只能浅尝,结合自己往常对待人一辈子的想法,感悟最为深刻的算是糊涂处世及怎么耐得住寂寞。《菜根谭》的智慧印证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另一方面上,我也寻到了一条排遣寂寞、麻烦的曲径在夜深人静时,翻开一本名著,静下心来,走入文字的世界,专心来品味咬得菜根,百事可做。 《菜根谭》读书心得体味篇2 很久之前就曾听朋友提起《菜根谭》一书,朋友对此书极为推崇,将其誉为修身之书、智慧之书,我也曾想在闲暇之余认真阅读一番,无奈世俗繁忙,向来抽别出时刻阅读品鉴。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