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鹳口疽

鹳口疽

鹳口疽
鹳口疽

鹳口疽

鹳口疽乃三阴亏损督脉之经浊气、湿痰流结而成。其患发在尾闾之穴高骨头尖初起形似鱼肫久则突如鹳嘴朝寒暮热日轻夜重溃后稀脓出而无禁又或鲜血出而不停。凡发此者壮年犹可老年为虑。

初起宜滋阴除湿汤和之;已成未溃者和气养荣汤托之;溃而不敛者滋肾保汤补之;久而成漏者琥珀蜡矾丸兼先天大造丸服之甚妙。

滋阴除湿汤

滋阴除湿汤知母白芍芎归熟地芩

柴陈贝母兼泽泻骨皮甘草效多灵

治鹳口疽初起朝寒暮热日轻夜重、如疟等症。

川芎当归白芍熟地(各一钱)柴胡黄芩陈皮知母贝母(各八分)泽泻地骨皮甘草(各五分)

水二钟姜三片煎八分食前服。

和气养荣汤

和气养荣汤术参苓熟地共陈皮

丹皮甘草沉香等还有当归在后随

治前症已成不得内消者宜此药托之。

人参陈皮白术黄茯苓丹皮当归熟地(各一钱)沉香甘草(各五分)水二钟煎八分食前服。

滋肾保汤

滋肾保汤杜仲参术附桂丹皮

归苓萸肉并甘草枣姜熟地要相随

治前症气虚弱脓水淋漓久而不敛者服之。

人参黄白术茯苓归身杜仲山萸肉牡丹皮熟地(各一钱)附子肉桂甘草(各五分)

水二钟姜三片枣二枚莲肉七枚食前煎服。琥珀蜡矾丸(见肿疡门)

先天大造丸(见流注门)

中医——集验背疽方

<篇名>集验背疽方 书名:集验背疽方 作者:李迅 朝代:宋·庆元二年 年份:公元1196年 <目录> <篇名>原序 属性:始予奉亲携幼,来官泉江,未入境,首问邑有良医师乎?又问市有佳药肆乎?或对以医固不 乏人,而庸庸者实多,药肆仅一二数,然稍贵细者则缺焉。予谓∶二者,老幼所根据以为命也,今顾 若此,其奈之何哉!或曰∶邑有李嗣立廷评者,广收方书,多蓄药味,有问方者必告,有求药者必 与,了无吝色厌心。予固私窃庆幸。时方至旅见,亦未暇询及也。久之,嗣立来请问(一作间), 与之款语,见其持心近浓,非爱人利物之言不谈。叩以《难》、《素》、《脉诀》、《病源》等书,其应答 如流。厥后家人子或有病,疏方惠药虽数,不惮烦。三年间,不医之求而唯嗣立之谒。一日,嗣 立出示一编曰∶此治背疮方也。今人例以此为恶疾,悉付之外科而邈,不加之意,不知治疗之失 宜,盖未有能得全其生者!某于此究心有年,所活甚众,君能捐二、三万钱,刻板流存,不犹愈于 刊他书乎?予且图之。会有黄冠师曰∶刘道渊者,主邑之太霄观,忽得此疾,刘素号晓方脉,得嗣 立之书而敬信之,凡服药次第,悉案书以从事,不两月,遂获安。予益信其书之有验,乃为之序其 首。嗣立名迅,以儒传家,父兄相继收科,子弟亦登名贤书,乡评翕然推重。予与其兄嗣宗尝同 校长沙试,契分为不薄,又有针、膏起废之功,故乐为之成其志云。 \x郭应祥序\x <目录> <篇名>背疽方总论 属性:背疽之方,所传百余,然有验者极少。其间(一作中)又有用药偏重,或太冷,或太热, 或药性有毒者,今皆不录,独择尝用而经验者录之,庶几不至有误活人治病之意。 <目录>背疽方总论 <篇名>背疽其源有五 属性:天行一;瘦弱气滞二;怒气三;肾气虚四;饮冷酒、食炙物、服药热毒五。盖治背疽,不 可一概将为热毒,其治之法难易,当自一而至五。

中医外科学习题

绪论 一、选择题 1.有关中医外科最早的文字记载始于 A.殷商B.周代C.东汉D.晋代E.隋代 2.在我国医学史上外科成为独立的专科是在 A.春秋B.战国C.周代D.东汉E.西汉 3.我国最早用全身麻醉进行外科剖腹手术的名医是 A.扁鹊B.刘涓子C.华佗D.陈实功E.吴谦 4.有外科鼻祖之称的我国名医为 A.扁鹊B.华佗C.张仲景D.刘涓子E.陈实功 5.华佗所处的朝代是 A.殷朝B.周代C.汉代D.战国时期E.东汉末年 6.陈实功所处的朝代是 A.战国时期B.汉代C.晋朝D.明朝E.清朝 7.巢元方所处的朝代是 A.春秋时期B.汉代C.隋朝D.明朝E.清朝 8.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外科专著是 A.《五十二病方》B.《诸病源候论》C.《刘涓子鬼遗方》D.《黄帝内经》E.《外科正宗》 9.我国现存最早记载疥疮、漆疮病因病机的著作是 A.《灵枢.痈疽》B.《五十二病方》C.《诸病源候论》D.《刘涓子鬼遗方》E.《伤寒杂病论》 10.我国现存最早记载一种外科疾病的专著是 A.《灵枢.痈疽》B.《刘涓子鬼遗方》C.《集验背疽方》D.《霉疮秘录》E.《疮疡经验全书》 11.《刘涓子鬼遗方》的作者是 A.张仲景B.龚庆宣C.华佗D.陈实功E.吴谦12.《集验背疽方》的作者是 A.李迅B.刘涓子C.华佗D.陈实功E.吴谦 13.《外科正宗》的作者是 A.李迅B.刘涓子C.王肯堂D.陈实功E.王维德14.首载阳和汤、小金丹,并创立外科阴阳辨证法的著作为A.《灵枢.痈疽》B.《诸病源候论》C.《千金方》 D.《外科全生集》E.《疡科心得集》 二、填空题 1.我国最早的医师分工中的“疡医”主治[ ]疡、[ ]疡、[ ]和[ ]疡。 2.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外科医生是[ ],有外科鼻主之称的医生是[ ],世界上第一位给病人作全身麻醉的我国医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第一部外科专著是[ ],最早专论一种外科疾病的专著是[ ],我国第一部专论梅毒的专著和作者分别是[ ]、[ ]。 3.明清时期外科三大学术流派为[ ]、[ ]、[ ],其代表著作分别为[ ]、[ ]、[ ],代表医家分别为[ ]、[ ]、[ ]。 4.创立“阳和汤、小金丹”的医生是[ ];创立“病因与发病部位的关系”理论的医生是[ ];创立“紫雪丹、至宝丹”的医生是[ ]。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1.A 2.C 3.C 4.B 5.E 6.D 7.C 8.C 9.C 10.C 11.B 12.A 13.D 14.D 二、填空题 1.肿,溃,金创,折 2.医询,华佗,华佗,《刘涓子鬼遗方》,《集验背疽方》,《霉疮秘录》,陈司成 3.正宗派,全生派,心得派,《外科正宗》,《外科全生集》,《疡科心得集》,陈实功,王维德,高秉钧 4.王维德,高秉钧,高秉钧 第一章外疡 一、选择题 1.外疡可由多种原因引起,但主要是由于 A.外感风温、风热B.热毒、火毒C.气郁、火郁 D.外感暑热E.外感湿热之邪 2.外疡致病因素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外感六淫B.感受特殊之毒C.经络阻塞 D.情志内伤E.外来伤害 3.下列除哪项外均正确反映了外疡的病因与病位的关系 A.发于头面者多因风温、风热引起B.发于胸腹者多因气郁、火郁引起 C.发于臀部者多因火郁引起D.发于胫足者多因湿热、寒湿引起 E.发于上肢者多因风热引起 4.气血与外疡的关系,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外疡的发生与否,与气血盛衰有密切的关系 B.气血盛衰与外疡的预后有密切关系 C.局部气血凝滞在病理过程中可转化 D.气血虚外疡易成脓、破溃 E.气血旺盛外疡易生肌收口 5.饮食不节导致外疡发生的最常见病机为 A.胃气不和B.胃失和降C.胃阴不足 D.胃热壅滞E.湿热火毒内生 6.情志内伤所致外疡的好发部位是 A.乳房、胸胁B.颜面C.背部 D.手足E.臀部 7.外疡的辨证应首辨 A.病因B.经络C.阴阳D.部位E.善恶顺逆 8.下列辨外疡阴证、阳证的主要依据,哪项不正确 A.患部皮肤颜色红活与否B.肿势高突还是平塌 C.局部灼热与否D.病发于皮肉还是筋骨 E.脓液之有无 9.风肿的特点是 A.肿块硬如棉、馒,有囊性感B.坚硬如石C.皮色发白微肿 D.漫肿宣浮E.肿而木硬

2020年中医本科外科学考试题目及答案

2020年中医本科外科学考试题目及答案 1. (单选题) 有关中医外科最早的文字记载始于( )(本题 2.0分) A、殷商 B、周代 C、东汉 D、晋代 E、隋代 学生答案: A 标准答案:A 解析: 得分: 2 2. (单选题) 在我国医学史上外科成为独立的专科是在( )(本题2.0分) A、春秋 B、战国 C、周代 D、东汉 E、西汉 学生答案: C 标准答案:C 解析:

3. (单选题) 我国最早用全身麻醉进行外科剖腹手术的名医是( )(本题2.0分) A、扁鹊 B、刘涓子 C、华佗 D、陈实功 E、吴谦 学生答案: C 标准答案:C 解析: 得分: 2 4. (单选题) 有外科鼻祖之称的我国名医为( )(本题2.0分) A、扁鹊 B、华佗 C、张仲景 D、刘涓子 E、陈实功 学生答案: B 标准答案:B 解析:

5. (单选题) 华佗所处的朝代是( )(本题2.0分) A、殷朝 B、周代 C、汉代 D、战国时期 E、东汉末年 学生答案: E 标准答案:E 解析: 得分: 2 6. (单选题) 陈实功所处的朝代是( )(本题2.0分) A、战国时期 B、汉代 C、晋朝 D、明朝 E、清朝 学生答案: D 标准答案:D 解析: 得分: 2

7. (单选题) 巢元方所处的朝代是( )(本题2.0分) A、春秋时期 B、汉代 C、隋朝 D、明朝 E、清朝 学生答案: C 标准答案:C 解析: 得分: 2 8. (单选题) 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外科专著是( )(本题2.0分) A、《五十二病方》 B、《诸病源候论》 C、《刘涓子鬼遗方》 D、《黄帝内经》 E、《外科正宗》 学生答案: C 标准答案:C 解析: 得分: 2

中华医典总书目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第一部分本草方药大全(128本) 神农本草经 吴普本草 本草经集注 新修本草 食疗本草 海药本草 本草图经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本草衍义 汤液本草 饮膳正要 滇南本草 本草品汇精要 本草蒙筌 本草纲目 本草乘雅半偈 本草征要 本草易读 本草新编 本草备要 本经逢原 本草经解 本草从新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本草纲目拾遗 本草崇原 本草求真 神农本草经读 本草述钩元 食鉴本草 本草思辨录 本草纲目别名录本草便读 本草撮要 本草问答 神农本草经赞 本草纲目择要 得配本草 本草害利 本草分经 雷公炮炙论 炮炙全书 炮炙大法雷公炮制药性解 濒湖炮炙法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 要药分剂 珍珠囊补遗药性赋 药鉴 药征 药征续编 药性四百味歌括 五十二病方 肘后备急方 名医别录 备急千金要方 千金翼方 孙真人海上方 外台秘要 医心方 太平圣惠方 博济方 苏沈良方 史载之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圣济总录 鸡峰普济方 普济本事方 洪氏集验方 杨氏家藏方 千金宝要 卫生易简方 全生指迷方 妇人大全良方 仁斋直指方论 严氏济生方 瑞竹堂经验方 御药院方 世医得效方 理伤断续方 普济方 奇效良方 医方集宜 医方考 仁术便览 鲁府禁方 祖剂 古今名医方论 医方集解 汤头歌诀 急救便方 奇方类编 绛雪园古方选注 种福堂公选良方 串雅内外编 成方切用 时方妙用 时方歌括 长沙方歌括 金匮方歌括 验方新编 医方论 十剂表 经验丹方汇编 太医院秘藏膏丸散方剂 方症会要 医方证治汇编歌诀 医方歌括 增订医方歌诀 退思集类方歌注 华佗神方 集验方 大小诸证方论 济世神验良方 奇效简便良方 神仙济世良方 是斋百一选方 小品方 药性切用 惠直堂经验方 绛囊撮要 经验奇方 古方汇精 医方简义 外治寿世方 文堂集验方 回生集 本草简要方

古代中医著作

古代中医著作 《黄帝内经·素问》《黄帝内经·灵枢》《黄帝内经太素》《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中藏经》《伤寒论》《伤寒杂病论》《温热论》《难经》《针灸大成》《濒湖脉学》《褚氏遗书》《仿寓意草》《孙真人海上方》《柳洲医话》《伤寒发微论》《刘河间伤寒医鉴》《察舌辨症新法》《跌打损伤方》《穴道秘书》《医学源流论》《医林改错》《傅青主男科》《傅青主女科》《饮膳正要》《食鉴本草》《产宝》《异授眼科》《肯堂医论》《敖氏伤寒金镜录》《杂病治例》《卫生家宝产科备要》《正体类要》《巢氏病源补养宣导法》《喉舌备要秘旨》《医医医》《全生指迷方》《济生集》《幼科切要》《胎产秘书》《经验麻科》《内外伤辨》《虚损启微》《仙传外科集验方》《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类证治裁》《普济方·针灸》《临证指南医案》《医碥》《医学正传》《张聿青医案》《古今医鉴》《济阴纲目》《保婴撮要》《万病回春》《顾松园医镜》《古今医案按》《本草求真》《医经原旨》《妇人大全良方》《灵素节注类编》《诸病源候论》《本草新编》《金匮翼》《女科经纶》《得配本草》《脉诀汇辨》《类证活人书》《王旭高临证医案》《回春录》《周慎斋遗书》《婴童百问》《文堂集验方》《脉经》《雷公炮炙论》《雷公炮制药性解》《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肘后备急方》《金匮要略方论》《外台秘要》《圣济总录》《景岳全书》《医法圆通》《育婴家秘》《外经微言》《临证实验录》《女科旨要》《妇科问答》《张氏妇科》《颅囟经》《伤科大成》《跌打秘方》《集验背疽方》《仙授理伤续断秘方》《金疮秘传禁方》《增订十药神书》《痰疠法门》《眼科秘诀》《尤氏喉科秘书》《白喉全生集》《喉科秘诀》《包氏喉证家宝》《慎疾刍言》《诊家枢要》《重订囊秘喉书》《眼科心法要诀》《焦氏喉科枕秘》《经络考》《知医必辨》《伤寒九十论》《女丹合编选注》《针灸易学》《子午流注说难》《正骨心法要旨》《重订灵兰要览》《推求师意》《洪氏集验方》《达生编》《医学传灯》《洗冤集录》《医门法律》《金匮玉函要略辑义》《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外科心法要诀》《幼幼集成》《古今名医汇粹》《卫生宝鉴》《本经逢原》《本草从新》《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证治汇补》《高注金匮要略》《石室秘录》《儒门事亲》《明医指掌》《类经图翼》《目经大成》《外科大成》《医原》《丹溪治法心要》《友渔斋医话》《金针秘传》《妇人规》《轩岐救正论》《松峰说疫》《陆地仙经》《养生秘旨》《诸脉主病诗》《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神农本草经百种录》《吴普本草》《曹仁伯医案论》《白喉条辨》《内府秘传经验女科》《麻疹备要方论》《口齿类要》《诊脉三十二辨》《伤科补要》《千金食治》《性命要旨》《医医小草》《中医之钥》《止园医话》《医学传心录》《三十年临证经验集》《思考中医》《时病论歌括新编》《景景医话》《本草蒙筌》《麻疹阐注》《中风论》《脉确》《神应经》《伤寒捷诀》《产鉴》《刘涓子鬼遗方》《幼幼新书》《疡医大全》《续名医类案》《医学入门》《证类本草》《医述》《类经》《杂病广要》《中国医籍考》《证治准绳·幼科》《张氏医通》《医学衷中参西录》《证治准绳·类方》《证治准绳·女科》《证治准绳·疡医》《证治准绳·杂病》《寿世保元》《辨证录》《医方考》《卫生易简方》《症因脉治》《外科正宗》《医学摘粹》《丹台玉案》《丹溪心法》《医学心悟》《王氏医案绎注》《吴鞠通医案》《针灸资生经》《针灸甲乙经》《审视瑶函》《急救广生集》《外科理例》《华佗神方》《重订广温热论》《孙文垣医案》《麻科活人全书》《本草思辨录》《本草崇原》《幼科释谜》《医学实在易》《脉症治方》《尤氏喉症指南》《跌损妙方》《外科十法》《临症验舌法》《韩氏医通》《奇经八脉考》《证治心传》《伤寒标本心法类萃》《市隐庐医学杂着》《一草亭目科全书》《食疗本草》《海药本草》《本草衍义》《汤液本草》《本草备要》《急救便方》《本草易读》《马培之医案》《伤寒补例》《宜麟策》《理虚元鉴》《广嗣要语》《女科指要》《竹泉生女科集要》《凌临灵方》《塘医话》《察病指南》《温病指南》《家传女科经验摘奇》《妇科秘方》《质疑录》《小儿痘疹方论》《丛桂草堂医案》《青囊秘诀》《对山医话》《疫疹一得》《医学读书记》《救伤秘旨》《女科秘旨》《饮食须知》《宁坤秘籍》《伤寒医诀串解》《寿世传真》《医学纲目》《古今医统大全》《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格致余论》《疠疡机要》《冯氏锦囊秘录》《仁术便览》《温热经纬》《仲景伤寒补亡论》《丁甘仁医案》《金匮玉函经二注》《金匮要略浅注》《胎产心法》《明医杂着》《温病条辨》《伤寒大白》《读医随笔》《推拿抉微》《外科证治全书》《血证论》《竹林女科证治》《儿科要略》《丹溪手镜》《医宗己任编》《养生导引秘籍》《时病论》《伤寒贯珠集》《内经评文》《伤寒六书》《冷庐医话》

中医书籍类别导航_中医世家.

中医书籍类别导航_中医世家 首页 | 中医世家 | 业内相关 | 中医书籍 | 中药材 | 中药方剂 | 名医 | 医案心得 | 专栏 | 杂集 | 报错· 留言 | 搜索 首页\中医书籍\ 拼音导航: ABCDEFGHJKLMNPQRSTWXYZ 类别导航:经论伤寒、金匮诊治本草方言内科妇科儿科外科五官针灸医论医案综合养生其他 经论 《黄帝内经·素问》 《黄帝内经·灵枢》 《黄帝内经太素》 《难经》 《类经》 《医经原旨》 《灵素节注类编》 《内经评文》 《内经博议》 《经络全书》 《内经知要》 页首 伤寒、金匮 《伤寒论》 《伤寒杂病论》 《金匮要略方论》 《伤寒发微论》 《伤寒标本心法类萃》 《伤寒补例》 《伤寒捷诀》 《敖氏伤寒金镜录》 《伤寒九十论》 《伤寒医诀串解》 《金匮玉函要略辑义》 《高注金匮要略》 《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 《金匮翼》 《仲景伤寒补亡论》 《金匮玉函经二注》 《金匮要略浅注》 《伤寒大白》 《类证活人书》 《伤寒六书》 《伤寒贯珠集》 《金匮要略心典》 《伤寒寻源》

《伤寒总病论》 《金匮玉函要略述义》《伤寒附翼》 《伤寒明理论》 《伤寒法祖》 《伤寒直格》 《伤寒百证歌》 《伤寒心法要诀》 《河间伤寒心要》 《伤寒舌鉴》 《伤寒指掌》 《伤寒括要》 《经方实验录》 《伤寒恒论》 页首 诊治 《中医诊断学》 《中医伤科按摩学》《濒湖脉学》 《脉经》 《医法圆通》 《临证实验录》 《褚氏遗书》 《仿寓意草》 《孙真人海上方》 《诊家枢要》 《诸脉主病诗》 《临症验舌法》 《奇经八脉考》 《诊脉三十二辨》 《察病指南》 《脉确》 《辨证录》 《证治汇补》 《石室秘录》 《症因脉治》 《丹台玉案》 《脉诀汇辨》 《脉症治方》 《麻科活人全书》 《丹溪手镜》 《医宗己任编》 《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校注医醇剩义》

《圣济总录》

《圣济总录》 医书简介《圣济总录》方书。又名《政和圣济总录》。二百卷。宋徽宗时由朝廷组织人员编纂。成书于1111-1117年(政和年间)。后经金大定年间、元大德年间(名为《大德重校圣济总录》)两次重刊。内容系采辑历代医籍并征集民间验方和医家献方整理汇编而成。内容有运气、叙例、治法及临床各科病证证治,包括内、外、妇、儿、五官等多科疾病,以及针灸杂治、养生等。有论有方,录方近二万首,保存了大量的医药理论和经验。但书中杂有一些封建糟粕。现存元、明、清多种刻本、日刻本和石印本。1949年后出版排印本时,对其中明显错误已予删节。[1] 详细资料《圣济总录》《圣济总录》又名《政和圣剂总录》,200卷。是宋徽宗仿宋太宗诏编《太平圣惠方》之意的产物,但《圣济总录》在编排上已较《太平圣惠方》有明显进步。如疾病分为66门,每门之下再分若干病证,就较《太平圣惠方》分1000 余门清晰明了,许多疾病的归类也比较合理。其所录方剂中,丸、散、膏、丹、酒剂等明显增加,充分反映了宋代重视成药的特点。北宋末年政府主持医家编纂,以宋徽宗名义颁行。政和年间(1111~1118),徽宗赵佶诏令征集当时民间及医家所献大量医方,又将内府所藏的秘方合在一起,由圣济殿御医整理汇编而成。全书包括内、外、妇、儿、五官、针灸、

养生、杂治等,共66门,而把运气内容列于全书之首,这与宋徽宗崇信五运六气学说有关。“运气”之下还有“叙例”、“治法”等篇,相当于全书的总论部分,自“诸风”起至“神仙服饵”各门,相当于全书的各论部分。每门之中部有论说,词简义赅,总括本门,其下又分若干病证。凡病因病机、方药、炮制、服法、禁忌等均有说明。全书共收载药方约2万首,既有理论,又有经验,内容极为丰富。在理论方面,除引据《内经》、《伤寒论》等经典医籍,亦注意结合当时的各家论说,并加以进一步阐述,在方药方面,以选自民间经验良方及医家秘方为主,疗效比较可靠。本书较全面地反映了北宋时期医学发展的水平、学术思想倾向和成就。此书镂板后未及刊印即被金兵掠运北方,南宋反未见次书。较早的刊本有金大定年间(1161~1189)和元大德四年(1300)刊本。 宋版《政和圣济总录》早已泯没无存。此大德重校本为存世最早版本,惜现存各本皆残。日本文化十三年(1814)东都医学活字印本,即依此本排印。书籍内容《圣济总录》全书包括内、外、妇、儿、五官、针灸、养生、杂治等,共66门,而把运气内容列于全书之首,这与宋徽宗崇信五运六气学说有关。“运气”之下还有“叙例”、“治法”等篇,相当于全书的总论部分,自“诸风”起至“神仙服饵”各门,相当于全书的各论部分。每门之中部有论说,词简义赅,总括本门,其下又分若干病证。凡病因病机、方药、炮制、服法、

集验背疽方

_-集验背疽方 WELCOME YOU<篇名>集验背疽方 书名:集验背疽方 作者:李迅 朝代:宋·庆元二年 年份:公元1196年 <目录> <篇名>原序 属性:始予奉亲携幼,来官泉江,未入境,首问邑有良医师乎?又问市有佳药肆乎?或对以医固不 乏人,而庸庸者实多,药肆仅一二数,然稍贵细者则缺焉。予谓∶二者,老幼所根据以为命也,今顾 若此,其奈之何哉!或曰∶邑有李嗣立廷评者,广收方书,多蓄药味,有问方者必告,有求药者必 与,了无吝色厌心。予固私窃庆幸。时方至旅见,亦未暇询及也。久之,嗣立来请问(一作间), 与之款语,见其持心近浓,非爱人利物之言不谈。叩以《难》、《素》、

《脉诀》、《病源》等书,其应答 如流。厥后家人子或有病,疏方惠药虽数,不惮烦。三年间,不医之求而唯嗣立之谒。一日,嗣 立出示一编曰∶此治背疮方也。今人例以此为恶疾,悉付之外科而邈,不加之意,不知治疗之失 宜,盖未有能得全其生者!某于此究心有年,所活甚众,君能捐二、三万钱,刻板流存,不犹愈于 刊他书乎?予且图之。会有黄冠师曰∶刘道渊者,主邑之太霄观,忽得此疾,刘素号晓方脉,得嗣 立之书而敬信之,凡服药次第,悉案书以从事,不两月,遂获安。予益信其书之有验,乃为之序其 首。嗣立名迅,以儒传家,父兄相继收科,子弟亦登名贤书,乡评翕然推重。予与其兄嗣宗尝同 校长沙试,契分为不薄,又有针、膏起废之功,故乐为之成其志云。\x郭应祥序\x <目录> <篇名>背疽方总论 属性:背疽之方,所传百余,然有验者极少。其间(一作中)又有用药偏重,或太冷,或太热, 或药性有毒者,今皆不录,独择尝用而经验者录之,庶几不至有误活人治病之意。

附 历代中医书籍选录

附历代中医书籍选录 附历代中医著作选录 福建历史上中医著作甚丰,现收集到370余种。其中1949年以前的,按现有版本和史料记载者收入;1949年以后的,以正式出版者及一些老中医的著作收入。在省外工作的福建籍中医界人士在外省出版的著作,不在其内。 北宋 苏颂:图经本草。吴夲:吴夲本草。陈卞:手集备急经效方。何希彭:圣惠选方。吴夲:圣济经注释。 南宋 郑樵:通志本草外类本草成书、食鉴、采治录、畏恶录。钱文礼:伤寒百问歌。汤尹才:伤寒解惑论。蔡元定:脉经。朱端章:卫生家宝产科备要、卫生家宝方、卫生家宝小儿方、卫生家宝汤方、集验方。李迅:集验背疽方。真德秀:卫生歌。宋慈:洗冤集录。刘信甫:活人事证方、活人事证方后集、新编类要图注本草。杨士瀛:伤寒类书活人总括、仁斋直指方论、医脉真经、察脉总括。叶大廉:叶氏录验方。

元代 李辰拱:伤寒集成方法、胎产救急方。邹鋐:寿亲养老新书。熊产明:类编南北经验医方大成。许宏:金镜内台方议、湖海奇方。 明代 黄至:黄氏医案。雷伯宗:千金宝鉴。雷竣:伤寒发明、医学真经。童养学:伤寒指掌补注。熊宗立:黄帝内经素问灵枢运气音释补遗、素问运气图括定局立成、勿听子俗解八十一难经、王叔和脉诀图要俗解、伤寒运气全书、外科精要附遗、妇人良方、妇人良方补遗大全、药性赋补遗、增补本草歌括、类证注释钱氏小儿方诀、类证陈氏小儿痘疹方论、名方类证医书大全。黄兰室:兰室纪要。林道飞:济世良方。陈道修:脉学、临证秘要。庄应葸:医案。方炯:杏村肘后方、伤寒书、脉理精微。陈仕贤:药性别、本草要略。陈仕贤、孙宇:经验良方。欧浩:医刻汇成。郑大忠:痘经会成保婴慈幼录。齐德成:全婴宝鉴。陈椿:养生悟言。赖沂:内伤外感法录、四科诊要。聂向恒:医学汇函、活动心法、痘疹心法、痘诊论、奇效医书。叶仲化:素问注。萧金:轩岐救正论。 清代

中华医典总书目

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第一部分本草方药大全(128本) 神农本草经 吴普本草 本草经集注 新修本草 食疗本草 海药本草 本草图经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本草衍义 汤液本草 饮膳正要 滇南本草 本草品汇精要 本草蒙筌 本草纲目 本草乘雅半偈 本草征要 本草易读 本草新编 本草备要 本经逢原 本草经解 本草从新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本草纲目拾遗 本草崇原 本草求真 神农本草经读 本草述钩元 食鉴本草 本草思辨录 本草纲目别名录本草便读 本草撮要 本草问答 神农本草经赞 本草纲目择要 得配本草 本草害利 本草分经 雷公炮炙论 炮炙全书 炮炙大法雷公炮制药性解 濒湖炮炙法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 要药分剂 珍珠囊补遗药性赋 药鉴 药征 药征续编 药性四百味歌括 五十二病方 肘后备急方 名医别录 备急千金要方 千金翼方 孙真人海上方 外台秘要 医心方 太平圣惠方 博济方 苏沈良方 史载之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圣济总录 鸡峰普济方 普济本事方 洪氏集验方 杨氏家藏方 千金宝要 卫生易简方 全生指迷方 妇人大全良方 仁斋直指方论 严氏济生方 瑞竹堂经验方 御药院方 世医得效方 理伤断续方 普济方 奇效良方 医方集宜 医方考 仁术便览 鲁府禁方 祖剂 古今名医方论 医方集解 汤头歌诀 急救便方 奇方类编 绛雪园古方选注 种福堂公选良方 串雅内外编 成方切用 时方妙用 时方歌括 长沙方歌括 金匮方歌括 验方新编 医方论 十剂表 经验丹方汇编 太医院秘藏膏丸散方剂 方症会要 医方证治汇编歌诀 医方歌括 增订医方歌诀 退思集类方歌注 华佗神方 集验方 大小诸证方论 济世神验良方 奇效简便良方 神仙济世良方 是斋百一选方 小品方 药性切用 惠直堂经验方 绛囊撮要 经验奇方 古方汇精 医方简义 外治寿世方 文堂集验方 回生集 本草简要方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