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鲁迅的自我意识

鲁迅的自我意识

鲁迅的自我意识
鲁迅的自我意识

拷问旧我,寻找新我

——论鲁迅的自我意识

现当代文学专业2004级研究生覃春琼所谓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的各种身心状态的认识、体验和愿望,以及对自己与周围环境之间关系的认识、体验和愿望。简言之,自我意识是人对人自身的认识,“是意识返回到自身,是在它的对方中意识到它自身”。(1)了解自我是一件极不容易的事情,黑格尔认为,熟悉的东西是最不易理解的。如果说人认识自然和社会时,凭着主客体的距离感可以深刻地把握对象的话,那么当主体反过来认识主体自身时,迷惑之雾便常常覆盖在自己的视角里。鲁迅会逃出这一困境么?当他不断修正自我,力图战胜旧我的时候,他是否感到自己的有限?实际上,鲁迅对自我的认识经历了痛苦的过程,他的确比许多人目光尖锐得多,他痛切地感觉到自我灵魂的多重性。在许多文章里,他不止一次地谈到自己身上复杂的因素。在对其个性的把握上,表现出前人少有的深刻的特征。

一、自我意识清醒的最初呐喊

中国传统社会里个人从来就不是一个人,而是皇帝、父母所有的东西,因而中国传统道德历来就提倡“忠君报国”,“舍己为人”,“无我”,“忘我”,而从无“自我”的位置。既然生命是属于皇上、国家和父母的,人们自然就只有为之奉献牺牲的义务,而绝无追求自身幸福的权利,个人的一切:职业、婚姻、生活方式、思想倾向等等,都必须听命于代表皇权、政权、族权的领导和父母及家族的意志,而毫无自我选择的自由。中国人之所以做了几千年的奴隶,就因为“自我”昏睡了几千年,而始终没有醒来。正是在这种延续了几千年的无自我状态的文化背景下,青年鲁迅在《文化偏至论》、《破恶声论》中主张“立人”和“尊个性而张精神”的同时,首次提出了“朕归于我”,“人各有己”;随后又在《北京通信》中宣告:“生命是我自己的”,成为中国人的自我意识觉醒的最初呐喊,显示了要求摆脱外在力量的束缚,渴望掌握自己权利和支配自己命运的最初愿望。

既然,我是我自己的,那就要凡事自己做主,我自走我的路,为了在实际生活中争得这种自主的权利和自由,鲁迅一再申明自己为人处世的原则:“但须任凭我说一点我要说的话,否则,我宁可一声不响,算是死尸”,(2)“思想行为,必以己为中枢,亦以己为终极,即立我性为绝对自由者”,(3)“我所遵奉的是那时革命的前驱者的命令,也是我自己所愿意遵奉的命令,决不是皇上的圣旨,也不是金元和真的指挥刀”(4)、、、、、、这就是自我意识觉醒时的鲁迅对自己的自主权和独立性的自觉维护。自然,这种“尊个性”并不是以个人来排斥集体,而是要为自己争人格独立和尊严,是要通过个人的觉醒和个性的解放,来实现集体的“群之大觉”,来实现每一个中国人的个性解放。青年鲁迅在自我主体问题上进行了深刻的思考。

二、清醒的自我觉态——一切都是中间物

许多年来,鲁迅曾把自己看成是由中世纪走向现代文明的“过客”,看成是具有使命感和悲剧色彩的历史“中间物”。他以历史发展的眼光,在人类进化的无限性中,清醒地认识到个体生命的短暂性,个人能力、作为的有限性,十分辨证地指出:“人生多是‘生命之川’之中的一滴,承着过去,向着未来”。(5)“人是进化的长索子上的一个环节、、、、、、它在这长路上尽着环子的任务”。(6)而他自己,在中国新文学发展的历史上,也只是一个“中间物”。作为“中间物”,可以有两种态度。一种是:既是“中间物”,像匆匆“过客”,好过赖过,终点都是坟,何必较真?一种是:既然人生短暂,就要抓紧这有限时光,尽到“中间物”和“桥梁上的一木一石”的责任,既不因生命短暂而悲观敷衍,也不因个人力薄而不尽责。鲁迅显然是肯定后者而反对前者的。他不仅把自己看作是“过去”与“未来”,“黑暗”与“光明”之间的“中间物”,而且把为“未来”与“光明”的到来而尽力,看作是自己的一份责任。因此,他既把自己看作是“过去”的社会传统的异己力量,自觉地为反抗传统,告别“过去”而斗争,同时也清醒地意识到自己与“过去”、与传统的割不断的联系,自觉地解剖自

我,否定自己身上遗留的传统和黑暗的东西。在他的许多文章中,就一直呈现出这种清醒的自我觉态。这种自我觉态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我要做什么?二、我能做什么?鲁迅在这两个问题上所持的态度,使他的人格内涵大大地丰富起来。从他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中,我们可看到,鲁迅对自我在社会形态与文化形态中的地位的深刻、清醒的认识。

鲁迅早期受进化论影响,热情地相信落伍的中国人走向现代文明是历史的必然。他后来回忆起自己的创作动机时说:“(我)不过想利用他(小说)的力量,来改良这社会。”(7)又说:“(写小说)必须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8)这充分说明了鲁迅认识到了生命价值在精神世界的决定性的意义,只有以启蒙的力量去改造国民心理,才能完成生命的自由发展和解放。因而,医治国民精神和痼疾,一直是他从事创作的根本出发点。“所以,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9)这里,最引人注目的是,自然是鲁迅对“病态社会里的不幸的人们”的关注,这也是鲁迅一生一以贯之的。因此,当他终于提起笔来,首先涌于笔端的,是“狼子村的佃户”(《狂人日记》),是“华大妈”(《药》),是“单四嫂子”(《明天》),“闰土”(《故乡》),是“阿Q”,(《阿Q正传》),“祥林嫂”(《祝福》)、、、、、、

然而,在痛切地感到中国社会底层的“不幸的人们”的精神痛苦与需求、激烈地抨击封建旧道德和旧传统的同时,鲁迅又深味到了处于睡在铁屋子的人之间的先觉者的悲哀。魏连殳、吕维甫等先觉者从与落后民众之间的对立,到颓唐落伍,更可怕的是,启蒙者居然被被启蒙者同化与扼杀,充分说明了中国现代知识分子超越传统的艰巨性,体验到启蒙困难的鲁迅自是无法掩饰自己内在的孤独、痛苦、绝望与悲凉。如他在《<自选集>自序》中所说:“见过辛亥革命,见过二次革命,见过袁世凯称帝,张世勋复辟,看来看去,就看得怀疑起来,于是失望,颓唐得很了。”(10)可是,鲁迅又深深意识到这种情感的表达,无疑会毁坏许多曾像他一样天真过的青年人的梦,他害怕把自己的这一切传染给别人,于是在文章中以多层意念的文体,曲折地表现自己的思想。并且,他很快又怀疑自己的失望,认为“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他偏偏要向绝望抗战。他以“过客”自况说:“虽然明知道前路是坟而偏要走,就是反抗绝望”。(11) 在强大的封建势力面前,在不可摆脱的孤独当中,他依然表现出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殉道精神,以创作来唤醒国民,将自我委托给所信仰的事业,以自我的牺牲而换来众生幸福,对鲁迅来说正是启蒙者的使命。“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12)这种感叹是深沉的。中国传统文人的优良品质,在他那里明显地显示出来。

在阐释他“反抗绝望”的人生哲学的同时,意识到自我是由旧时代跨向新时代的历史的过客的鲁迅,发现自己身上同样背负着旧传统、旧道德这些古老的鬼魂,中了庄周、韩非的毒,《狂人日记》里那一声撕心裂肺的高喊——

四千年来时时吃人的地方,今天才明白,我也在其中混了多年;、、、、、、

我未必无意之中,不吃了我妹子的几片肉,现在也轮到我自己,、、、、、

有了四千年吃人履历的我,当初虽然不知道,现在明白,难见真的人!

鲁迅实际上是对原来在旧的毁灭与新的促成之间的个体定位产生了怀疑,过去他只感到个体与旧思想、旧道德的绝对对立,现在却发现了理不清、脱不掉的联系;过去他是一个单向的批判者,现在却发现要评判、否定旧思想、旧文化,就先得批判、否定自己;这不仅仅是自我崇高感、自我英雄感的消失,更生发了自我原罪感。从绝对对立中发现自我和他者的纠结,从单向地批判外部世界的他者转向他我、内外的双重、多重批判的缠绕,鲁迅的怀疑、批判精神得到了彻底的发展,批判的彻底不彻底就在于能否批判自己。鲁迅说:“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但我更多的是更无情地解剖我自己。”他又说,要时时和自己战,一直拷问到死灰。他的确是在进行严酷的“精神苦刑”他要使自己竭力摆脱身上那些古老的“鬼魂”,清除旧文化,旧传统的“毒气”和“鬼气”,以及奴性道德的影响,使自己成为“摩罗诗人”式的

“争天拒俗”的“叛逆的猛士”,“精神界之斗士”。

鲁迅的自省、自剖,多是随时随地从自己的经验中进行的,有时也有一时期或一阶段的带总结性的回顾。如《<呐喊>自序》、《<二心集>序言》、《<一个青年的梦>译者序》、《一件小事》然而个人的经验毕竟有限,很难时时遇到自省的契机。于是更大量的自审和自我批判,则是主动地去寻找参照物,在与各色人等的对照比较中“看见自己”、认识自己。这种自觉的比较与自审,其实正是自信与自强的表现。也是对重视修身、内省和自律的儒家文化传统的继承与发展。

虽然鲁迅先前一再向人们提起尼采的反抗意识,但在强大的传统面前,他不得不重新考虑最现实的问题。他的思路大多还停留在现在时的阶段。特别是到了晚年,他更注重于立足现在,立足于对现实的人的考察。他知道,乌托邦的幻想是不切实际的,没有对现实的分析,就不可能寻找到解决中国问题的答案;没有对现存形态冷酷审判的勇气,就不会有新人的出现。他知道,现存社会需要的是真的人,非伪饰的人,而这种人就应该是正视现实、批判现实、反抗现实的人。在总结自己文章的特点时,他说:“然而我的坏处,是在论时事不留面子,砭锢弊常取类型,而后者尤与时宜不合。”(13)对自己的杂文特点以及在社会的影响,鲁迅确实是清楚的,尽管因此引来了无数的麻烦,但他认识到了这种“任意而谈,无所顾忌”的价值所在。他快意于这种生活,在他看来,这正是真的、现实的人的生活。他也愿意花费大量精力,去从事培育新生力量,扶植青年的工作。“横眉冷队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自我的牺牲、无代价地奉献一切,构成了他精神世界动人的一面。他希望青年们也能够保持真实的自我,在致萧红、萧军的信中,他告诫他们不要故意改掉自己身上的“野气”。因为他认识到,这种“野气”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反抗异己力量的锋芒。当旧的习惯势力还长久地盘踞在中国社会的时候,反叛的个性往往成为冲破黑暗的内驱力。

由于留意于中国现代社会的考察,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复杂的文化风云和政治风云,都在鲁迅那里留下投影。在对现实的分析、研究中,他始终不断接受新的思想。他那么急于寻找新的理论,可以猜测是他摆脱旧的意识习惯的表现。鲁迅知道自己缺少什么,他分明感到中国知识分子确实需要进行一种心理的革命。他不希望别人像自己过去那样灰暗颓唐,意识到自己的苦处,而希望别人不再走自己的路,这是鲁迅的可贵之处。他的体验确实太深刻了,但却不愿别人的神经触摸到那黑暗的一隅,这种充满了深刻的殉道精神的自我意识确是同时代的作家无法媲美的。

但鲁迅的内心是极苦的,他越是尖锐地看清自我与社会的本质,就越难以摆脱恍惚和凄然。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六年所创作的《野草》,可以说代表了他的自我意识处于最痛楚时的状态。他一方面从更高领域把握了人与社会存在的内在特征;另一方面,在对自我的观照中,完全失去了自控力,他感到自我成熟的同时,也是自我丧失的开始。但值得庆幸的是,无论鲁迅精神走到多么困苦的地方,他都没有表现出某些现代主义文人极度的颓废的倾向。他一直不懈地与现实的黑暗进行“捣乱”。并在此间不断拷问自我,纠正自我。在同创造社、太阳社争论时,他就曾希望有能真正打中自己要害的人。“我那时就等待有一个能操马克思主义的枪法的人来狙击我的,然而他终于没有出现。”(14)鲁迅真诚地相信会有更有说服力的理论来征服自己,使自己因此而摆脱内心的焦灼。他后来孜孜不倦地从事着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苏联文学翻译,正是他“煮自己的肉”的表现。他说:“我有一件事要感谢创造社的,是他们‘挤’我看了几种科学的文艺论,明白了先前的文学史家们说了一大堆,还是纠缠不清的疑问。并且因此译了普列汉诺夫的《艺术论》,以救正我——还因我而及于别人——的只信进化论的偏颇。”(15)拷问自我,催促自我意识的更新,这在鲁迅那里是始终如一的。从实践中学习知识,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吸收营养,这是鲁迅后期思想的重要特点之一。

三、结语

总的说来,在现代众多作家中,鲁迅是最早发出自我意识呐喊的人之一,他的自我意识

带有很强的使命感和民族自信心。他把自我与一种神圣的道德目的联在一起,表现了现代先觉者的道德激情。从早年提倡文艺救国,到晚年积极参加社会民主运动,鲁迅表现出信念与行动的一致性。尽管他曾绝望过,甚至观念有自相矛盾的时候,但有一点他至少是相信的,即他认为中国人可以通过精神上的改造而达到社会的进步,这一信念决定了他的自我意识不会坠入远离时代的虚妄的歧路上。他的思想也一直保持着与时代同步的状态,正是他把自我完全植根于民族的命运之中,因而终于成了中国社会的良心和战士。

其实,对自我的反顾,把握一直是一件极为棘手的问题,古今中外许多哲学家,思想家包括康德、托尔斯泰、陀斯妥耶夫斯基、萨特等在内,在论及人的灵魂深处的时候,同样表现出一种困顿,一种难以捉摸的神秘性来。人们所面临的难点是显而易见的,当自己无法抛开先入为主的价值尺度,将视线仅仅功利主义地停留在表象上时,导致悖论是不可避免的。鲁迅对自我的认识也经历了痛苦的过程。他始终致力于突破旧的精神法则和世俗的功利主义,以及人自身的心理习惯,在心灵的冒险里穿过孤独和绝望而达到自我更新的目的,表现出了一种非凡的自我否定精神和殉道意识。从一定意义上说,他的一切努力、奋斗都是寻找新我的表现。鲁迅的伟大之处在于他不仅仅认识到了中国社会与中国文化的症结所在,同时也在于他认识到了人自身的局限与潜能。在有限中感悟无限,在苦海里品尝探索的甘甜,这是鲁迅自我意识闪光之所在。他生命的全部价值,都留在了对社会与自我的探索之中。

注释:

(1)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113页;

(2)《鲁迅全集》四卷148页

(3)《坟<文化偏至论>》

(4)《鲁迅全集》四卷456页

(5)《鲁迅全集》7卷300页

(6)《鲁迅全集》13卷163页

(7)(8)(9)《鲁迅全集》四卷512页

(10)《南腔北调集》

(11)《鲁迅全集》11卷442页

(12) 《鲁迅全集》一卷130页

(13)《鲁迅全集》五卷4页

(14)《鲁迅全集》四卷236页

(15)《鲁迅全集》四卷6页

浅谈鲁迅小说《祝福》的语言美

浅谈鲁迅小说《祝福》的语言美 摘要:小说的语言是我们探寻小说主题,把握人物形象的一把钥匙,鲁迅先生正是用他富有个性化的语言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小说《祝福》是一个语言的宝库,值得我们不断地去挖掘,去开拓。 关键词:鲁迅;小说;《祝福》;语言;祥林嫂 作为一篇传统课文,鲁迅小说《祝福》以其深邃的思想,启迪、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小说的主题就在于故意不把杀害祥林嫂的主凶明显地揭示出来,以此来表现封建制度的毒害已经广泛而深刻地浸透到当时每个人的精神里,所以,一方面以此来毒害别人,而另一方面,又以此来毒害他们自己。作者的意图是要更进一步地说明封建统治的残酷性,夫权、族权、神权等一切封建礼教,虽然没有锋刃,也不会一下子置人于死地,却可以不用刀而杀人,杀人而没有血迹,甚至于在无意中杀害人们的灵魂而不自觉。作者之所以这样写,无非是在告诉人们,不用刀的杀人,和不见血的杀人,实在比严刑酷法还要严酷,被杀害的人数也要更多更广泛,鲁迅先生用简洁、凝练、深刻、富有个性化的语言为我们叙述了祥林嫂充满辛酸、坎坷的一生,揭示了封建礼教杀人不见血这一深刻的主题。《祝福》语言最大的一个特点是简练而又传神,特别是描写祥林嫂的外貌变化,作者善用白描的手法,通过描写祥林嫂的眼睛,为我们展现了主人公内心世界的变化。例如祥林嫂初到鲁镇时:头上

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第二次到鲁镇时:她仍然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先前那样精神了。柳妈告诉她将来到阴司去阎罗大王会把它锯开来时:她当时并不回答什么话,但大约非常苦闷了,第二天早上起来的时候,两眼上便都围着大黑圈。捐了门槛之后:神气很舒畅,眼光也分外有神。捐门槛后去摆祭品被四神拒绝后:“她像是受了炮烙似的缩手,脸色同时变作灰黑,也不再去取烛台,只是失神的站着。”“第二天,不但眼睛窈陷下去,连精神也更不济了。”最后一次见到祥林嫂: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三次外貌描写写出了祥林嫂悲惨命运的发展过程。第一次写出了她虽贫困,但还有活力,对生活抱有希望;第二次写出了她已经走投无路,对生活失去了希望;第三次写出了她对生活已经绝望。三次描写鲜明对照,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礼教对劳动妇女的摧残与迫害。多次描画祥林嫂的眼睛,作者向我们展示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反映了祥林嫂悲剧命运的几个过程,形象地反映了祥林嫂是怎样一步步被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逼到绝境的,也是对罪恶的封建社会的无声的控诉。 其次,《祝福》的语言不但简洁凝练而且深刻。例如祥林嫂的第

浅析鲁迅小说中的“我”

浅析鲁迅小说中的“我” 鲁迅是喜欢用第一人称进行叙述的一位大家。在鲁迅小说中有大量的“我”,如《一件小事》中有“我”,《社戏》中有“我”,《孔乙已》中有“我”,《祝福》中有“我”……这些“我”是不是就指作家自己呢?对于这个问题,大家普遍认为:鲁迅作品中的“我”并不就是鲁迅本人。那么,既然不是鲁迅先生本人,是不是就是鲁迅先生编造的人物形象呢?鲁迅先生为什么在小说中喜欢用第一人称“我”,有没有其他的用意呢? 笔者认为,鲁迅在小说中大量塑造“我”的形象,不但是叙述方式的需要,更是内容表达的需要。 在小说创作时,作家必须考虑一定的叙述视角,也就是说作家表现生活时,要考虑到叙述的角度,考虑到表达的方式,即通过什么样的角度、在怎样的视力范围内来反映生活。全知全能的第三人称叙述观点是传统小说的基本叙述方式。作家虽然不是事件的参与者,但却是一个“知情的旁观者”,处于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地位。一切事件、各种人物都可以被作家收摄、检视,它好比是作家的一个踞高临下的广视角镜头,可以任意地扫描一切,观察一切,突现一切。这种具有广视功能的叙述观点,对作家表现生活来说无疑是十分方便的,因为它便于冷静而客观地刻划人物,观照人生,尤其适合于中长篇小说组织规模宏大的社会内容。我国作品大多采用了这种全知全能的第

三人称叙述方式。 但如果仅仅使用这一种方式,尤其是短篇小说,形式就会单一和板滞;由于缺乏视角的变化,容易流于平铺直叙;如果把握不好,还会影响作品的真实感。这就要求有时也需变换叙述的视角。 用第一人称叙述观点的主要优点在于缩短了叙述人、作品人物及读者之间的感情距离,增强了小说的亲切感和真实感。把叙述人“我”直接摆进作品的环境,有时甚至介入事件的矛盾冲突之中,能便于作家选择和调整最佳视角,便于渗透叙述人物的主体意识、主体情感,为深入刻划人物心理活动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提供了方便。这样作家可以淡化作品里需要淡化的某些成分,强化某些需要强化的成分,增强作品的主体思辨色彩和抒情氛围。 鲁迅先生就较好地通过突破单一的“全知全能”的第三人称小说模式,变换叙述观点,运用第一人称来叙事,增强了小说的亲切感与真实感,较好地反映了自己的思想意识,抒发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孔乙已》中的那个“我”——二十二岁的小伙计,因为样子“太傻”和没有学会弄虚作假的那套市侩的生意经,不但遭到了掌柜的苛责,而且也受到了主顾们的歧视,因而,只好专管温酒这一单调而无聊的职务。小说正是以“我”来作为历史的见证人,写了孔乙已的穷困、痛苦及死亡;又以“我”的生活的刻板及在“只有孔乙已到店,才可以笑几声”情况,进一步显示了孔乙已沦落为“使人快活”供人奚落的材料的可悲。“我”虽然不象咸享酒店的一帮人那样把孔乙已当作嘲弄的对象,但在大家嘲弄孔乙已的时候,“我”也“可以附和着笑”,也只有

谈鲁迅小说中

谈鲁迅小说中

————————————————————————————————作者:————————————————————————————————日期:

浅谈鲁迅小说中《孔乙己》的 人物形象写作技巧 张波 【摘要】孔乙己善良、儒雅,但却善良得迂腐、儒雅得可怜。一生遭受践踏、凌辱,完全失掉了人的尊严,最后被腐朽的封建社会吃掉。孔乙己是一个复杂的、立体感极强的人物形象。本文从小说中“掌柜”的角度;众人的角度;丁举人的角度;“我”和“邻舍孩子”的角度四方面来分析其形象。并由此综述这一人物形象。 【关键词】孔乙己;人物形象;描写角度;悲剧 著名的英国小说理论家佛斯特在他的《小说面面观》中,把文学形象分为“扁平人物”和“圆形人物”。“扁平人物”就是“类型或漫画人物”,也就是性格单一的人物;而“圆形人物”,就是复杂的、多侧面的、真实感很强的人物,正如佛斯特说的那样,即是“绝不刻板枯燥”,“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活泼的生命”的人物。“圆形人物”更接近生活,更典型生动,更耐人寻味。鲁迅先生的《孔乙己》就是“圆形人物”形象创作的典范,文章多角度地叙写了孔乙己的人物形象。 《孔乙己》是我国现代文学巨匠鲁迅先生的著名小说,也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短篇小说之一。作家以极俭省的笔墨和典型的生活细节,塑造了孔乙己这位被残酷地抛弃于社会底层,生活穷困潦倒,最终被强大的黑暗势力所吞没的读书人形象。孔乙己那可怜而可笑的个性特征及悲惨结局,既是旧中国广大下层知识分子不幸命运的生动写照,又是中国封建传统文化氛围“吃人”本质的具体表现。孔乙己是一个复杂的、立体感极强的人物形象。纵观全文,鲁迅先生主要从以下四个描写角度来叙写孔乙己人物形象的。 一是从“掌柜”的角度来写。 “掌柜是一副凶脸孔”,总是凶声恶气,不苟言笑。“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所以至今记得。”孔乙己还未出场,我们就从中知道,孔乙己之所以被人记得,之所以存在,之所以有存在的价值,就因为他是人们单调、无聊和苦闷生活的一个笑料,能够给人们一点“笑”的满足。“在我们店里,品行却比别人都好,就是从不拖欠;虽然间或没有现钱,但不出一月,定然还清”。其实掌柜看中的,是孔乙己口袋里的钱;不但如此,他还通过戏弄孔乙己“引人发笑”来招揽生意,让孔乙己充当他的“活广告”。可是后来孔乙己终于拖欠着他“十九个钱”永别了。可见,作品从“掌柜”的角度来写,不仅揭示了孔乙己备受欺侮,充当“活广告”的双重不幸,而且还显露出了他的身穷节正、注重信誉的“品行”,而这“品行”中又显示出他的迂腐。 二是从众人的角度来写。这里分为两类人:一类是未出场的,一类是出了场的。在小说中第五自然段这样写道:

浅析鲁迅小说中的寡妇悲剧形象1 (2)分析

浅析鲁迅小说中的寡妇悲剧形象 ——以《明天》《祝福》为例 ) 摘要:作为现代小说奠基者的鲁迅先生,以错综复杂的现实生活为背景,以深沉的笔调,强烈的感情,浓重的色彩,塑造了二三十年代,中国处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下,广大妇女所承受的来自精神的以及身体的苦痛。本文主要从“失节事大”、“母爱悲歌”的表现及原因探究来分析《明天》中的单四嫂和《祝福》中的祥林嫂这两个寡妇的悲剧命运。 关键字:单四嫂;祥林嫂;寡妇;悲剧 Analysis of the tragic image in Lusun's novels the widow ——Tomorrow and Blessing as examples Lan Ximei ( Chinese Literature College, He Xi University, Zhangye, Gansu ,734000) Abstract: As a modern novel founder, Mr. Lusun, to perplexing the real life as the background, with dark tone, emotion, strong color, created in twenty or thirty, China at semi-feudal, semi-colonial society, women suffered from mental as well as physical pain. This article mainly from the Disloya l., Love Song and the reason of inquiry to analysis of Tomorrow by Shan Sister in law and Blessing of Xianglin Sister in law the two widow's tragic fate. Key words: Shan Sister in law, Xianglin Sister in law, tragedy, widow 一、悲剧内涵 《汉语大词典》中对悲剧的解释是: “戏剧的主要类型之一。是以表现主人公与现

浅谈鲁迅小说的历史地位

浅谈鲁迅小说的历史地位 ●题记 上世纪初叶,中华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辛亥革命开始,到五四新文化运动,再到后来的历次国民革命运动,在一大群海外留学归国的知识分子的积极参与和对西学东渐的实践中,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开始了与之前数千年里形成的封建传统大相径庭的大刀阔斧的改革。 如果说废帝制建共和是当时政治的一大突破,那么新文化运动中的白话文改革则直接导致了现代中国文学思想的变迁。1915年陈独秀创立《新青年》杂志。一时间《新》刊所追求的在思想上和文学上向西方学西的思维成了当时中国进步知识分子的行动风向标。1917年胡适在刊内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他从“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的文学进化论角度,认为文言文作为一种文学工具已经丧失活力,中国文学要适应现代社会,就必须进行语体革新,废文言而倡白话。在此要求中国传统文学改良的大气候下,一批具有进步意识的中国现代作家应运而生,鲁迅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1918年5月,《新青年》第4卷第5号发表了鲁迅《狂人日记》。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用现代体式创作的白话短篇小说,她以“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内容与形式上的现代化特征,成为中国现代小说的伟大开端,开辟了我国文学(小说)发展的一个新的时代。继《狂人日记》之后,鲁迅一发而不可收拾,在1918年至1922年连续写了15篇小说,于1923年8月编为短篇小说集《呐喊》;1924到1925年所作小说11篇,则收入1926年出版的短篇小说集《彷徨》。鲁迅的这两部短篇小说集是中国现代小说的成熟之作。这就是说,“中国现代小说在鲁迅手中开始,又在鲁迅手中成熟,这在历史上是种并不多见的现象” 以下就将对鲁迅小说在中国现代文学历史中的地位进行一番阐述。 ●一些重要现代小说作家的概况和小说成就 首先,要评价一位作家作品的历史地位就必须在了解相关历史背景的基础上将其与同时代的一些著名作家做横向的比较,然后才能对之产生更全面的认识。故笔者在此列出一些相关作家小说成就以供对比。 巴金:1927年初赴法国留学,写成了处女作长篇小说《灭亡》。1928年底回到上海,从事创作和翻译。创作了主要代表作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中的《家》、《春》、《秋》,《爱情的三部曲》(《雾》、《雨》、《电》)以及《海的梦》、《春天里的秋天》、《砂丁》、《萌芽》(《雪》)、《新生》等中长篇小说,出版了《复仇》、《将军》,《神·鬼·人》等短篇小说集。以其独特的风格和丰硕的创作令人瞩目,被鲁迅称为"一个有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在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巴金小说创作最为著称的是取材于旧家庭的崩溃和青年一代的叛逆反抗的作品,《家》就是这方面写得最成功、影响最大的代表作,曾激动过几代青年读者的心灵,奠定了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他善于在娓娓动听的叙述和真挚朴实的描写中,倾泻自己感情的激流,细腻独到,自有一种打动人的艺术力量。 老舍:一生写了约计800万字的作品。主要小说著作有: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骆驼样子》、《火葬》、《四世同堂》,《鼓书艺人》、《正红旗下》,中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子》,短篇小说集《赶集》、《樱海集》,《蛤藻集》、《火车集》、《贫血集》等。 老舍以长篇小说和剧作著称于世。他的作品大都取材于市民生活,为中国现代文学开拓了重要的题材领域。他所描写的自然风光、世态人情、习俗时尚,运用的群众口语,都呈现出浓郁的“京味”。优秀长篇小说《骆驼样子》、《四世同堂》便是描写北京市

浅谈鲁迅小说

浅谈鲁迅小说《孔乙己》对人物灵魂的深刻穿透力 摘要:鲁迅小说《孔乙己》是我国现代文学巨匠鲁迅先生的著名小说,也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短篇小说之一。作家以极俭性的笔墨和典型的生活细节,塑造了孔乙己这位被残酷地抛弃于社会底层,生活穷困潦倒,最终被强大的黑暗势力所吞没的读书人形象。孔乙己那可怜而可笑的个性特征及悲惨结局,既是旧中国广大下层知识分子不幸命运的生动写照,又是中国封建传统文化氛围“吃人”本质的具体表现。小说通过对孔乙己悲惨一生的描写,一方面深刻揭露了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对下层知识分子灵魂深处的严重毒害,有力地控诉了科举制度的罪恶;另一方面也真实地透视了当时一般群众灵魂深处的冷漠麻木,思想昏沉的精神状态,还透视了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使读者从一个侧面认识到封建社会的腐朽与与黑暗。 关键词:孔乙己人物灵魂穿透力 鲁迅小说《孔乙己》写于1918年冬天,当时以《新青年》为阵地,虽已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但是封建复古的逆流仍很猖獗。科举制度虽于1906年废除,但是培植孔乙己这种人的社会基础依然存在,孔孟之道仍然是社会教育的核心内容,这样就有可能产生新的“孔乙己”。要拯救青年一代,不能让他们再走孔乙己的老路。鲁迅选取了社会的一角——鲁镇的咸亨酒店,艺术地展现了20多年前社会上的这种贫苦知识分子的生活,就在于启发读者对照孔乙己的生活道路和当时的教育现状,思考当时的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深刻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和科举制度。 孔乙己,是这篇小说的主要人物的绰号。鲁迅为什么要用绰号作小说的题目呢?用这个叫人“半懂不懂”的绰号作为“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人物的名字,正是对这个人物迂腐可笑的性格的嘲弄,同时也是对孔家店的蔑视和讽刺。鲁迅用这个人物的绰号作为小说的题目,给作品定下了讽刺性的基调,具有鲜明的反孔色彩。 孔乙己生活的晚清时代,是中国近代史上思想文化都经历着巨大震荡的转型期,现代文明已经开始冲击古老的中国,而腐朽的封建制度和封建意识,在思想和物质上都无力对抗西方列强的侵袭。许多有识之士,奋起要求变革。但是僵化、保守的观念和传统,仍束缚着许多人的身心。反动势力也疯狂地对抗进步的潮流。在这样的社会大转型、大动荡时期,像孔乙己这样徘徊在旧秩序之中的读书人,

浅析鲁迅小说的的艺术特性

浅析鲁迅小说的的艺术特点 恩格斯针对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说过:“这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的时代。”同样,我国的“五四”运动时期也是一个需要巨人,并且也产生了巨人的时期。鲁迅就是这个时代所产生的巨人之一。“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的创作作品数量丰富,影响深远,在诗歌、小说、杂文等领域都取得了重大成就,并且他的作品深刻地反映了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的特点,具有伟大的现实意义。鲁迅的小说创作,先后结成《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三个短篇小说集。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拨动了千百万读者的心弦,使青少年一代受到感染和教育,永远不能忘怀。本文试从语言、结构、人物形象、题材等方面的艺术特色进行分析。 一、简笔传神的语言风格 “中国现代小说在鲁迅手中开始,在鲁迅手中成熟”固然是一个奇迹,中国现代白话文学语言在鲁迅手中开始,在鲁迅手中成熟则是一个更大的奇迹。 鲁迅是新文学运动以来第一个用白话写小说的。他主张:“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他的小说的语言具有文约意深、简笔传神的风格。具体来说,有以下三点特色。 (一)锤炼字句,准确、精炼。例如《药》中写:“华大妈在枕头底下掏了半天,掏出一包洋钱,交给老栓,老栓接了,抖抖的装入衣袋,又在外面按了两下。”这一段话用了“掏”、“掏出”、“交给”、“抖抖的”、“装入”、“按了两下”等动词和形容词,形象地描写勤劳俭朴的华老栓夫妇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血汗钱,要拿去买人血馒头治儿子的痨病时小心谨慎地沉重心情。 (二)联辞结采,出神入化。鲁迅运用比喻、借代、对比、排比和反复等修辞手法,使作品出神入化,耐人寻味。 1.比喻:如《药》中写:“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用提着颈子的鸭来比喻人们踮着脚伸着头,拥挤在刑场周围看斩首的情形,反映了他们愚昧、麻木。比喻新奇、贴切。 2.借代:如《孔乙已》中写:“如果出到十几文,那就能买一样荤菜,但这些顾客,多是短衣帮,大抵没有这样阔绰。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喝。”用“短衣帮”指代穷苦的人,用“穿长衫的”指代当时有钱的上层分子。用不同的衣衫代替不同的人们,发人深思。 3.对比:如《故乡》中写闰土少年形象是“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项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二十年后的闰土形象是“他头上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采用对比手法描写闰土的少年和二十年后变成一个“木偶”人,表现了鲁迅对闰土的无限同情。 4.反复:如《孔乙己》中第三、第四和第六节有:“才可以笑几声”、“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众人也都哄笑起来”,反复了三次,说明孔乙己在人们的心目中只是一个笑料。还有掌柜讲:“还欠十九个钱呢!”“你还欠十九个钱呢!”、“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等四次反复,说明掌柜不关心孔乙已的死活,只关心孔乙己“欠十九个钱”,表现孔乙己的可悲命运。 5.排比:如《伤逝》中有几处排队比句式:五个“这样的”、二个“我憎恶”、三个“我要”,表现涓生倾吐对子君的思念和悲伤的心情,抒情色彩很浓。 (三)标题简洁,高度概括。例如《伤逝》可以理解为“伤悼死去的子君”,也可以解释为“伤怀流逝的时光和逝去的子君”。《药》,不是治病的药方,是由革命烈士的血染的馒头作“药”治痨病,含义深长。《故事新编》八篇的标题是《补天》、《奔月》、《铸剑》、《起

浅析鲁迅小说的现代思想与艺术特色

浅析鲁迅小说的反封建思想与艺术特色 文章摘要: 鲁迅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著有多篇小说、杂文、散文及散文诗。《呐喊》《彷徨》是他的两本著名的小说集,收录多篇脍炙人口的小说,如《狂人日记》《阿Q正传》《孔乙己》《故乡》《祝福》等,以彻底的反封建思想和卓越的小说艺术,奠定了现代中国小说的基础。 关键词: 鲁迅小说反封建思想艺术特色 鲁迅,中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作为五四文化文学的先驱,他向封建主义发动猛烈的攻击,先后发表《狂人日记》、《孔乙己》、《药》、《故乡》、《阿Q正传》等多篇小说,后收录进《呐喊》、《彷徨》两部小说集,以彻底的反封建思想和卓越的小说艺术,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奠定了现代中国小说的基础。 鲁迅小说的反封建思想 《狂人日记》是鲁迅第一篇,也是现代中国第一篇白话小说,是现代中国小说伟大奠基工程的第一块基石。同时,《狂人日记》还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早以文艺形式出现的彻底反对封建主义的战斗檄文。 《狂人日记》描写的是一个迫害狂症患者的心理过程,狂人出身于封建士大夫家庭,深受封建礼教的压迫,造成了对社会的恐惧心理,他认定现实是个吃人的世界,而他自己正处于即将被吃掉的危险之中,半夜起来查看历史,却看见满纸都写着吃人。小说通过对狂人的精神状态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揭露了封建礼教在仁义道德掩盖下的“吃人”本质,抨击了封建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对人的迫害。 《狂人日记》深切的思想主要表现为它对封建主义“吃人”的实质性内容的彻底揭露。小说将“吃人”与“仁义道德”并提,有其深刻的含义:“吃人”是指对人肉体的蚕食和精神的虐杀,体现着封建专制主义的凶残;“仁义道德”则是对封建专制及其礼教道德的美化,体现着封建蒙昧主义的虚伪。而专制主义和蒙昧主义的交相使用,就构成了封建主义“吃人”的实质性内容。因此,《狂人日记》对封建主义的揭露,并非局部或枝节性的,而是具有总体的或根本的性质。 从对封建主义的彻底揭露与否定中,升华其对新的理想社会的向往,是《狂人日记》的又一重要思想内涵。当狂人洞察一切后,就开始规劝、警告吃人者们不得继续“吃人”,预言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 《孔乙己》是鲁迅又一篇具有反封建思想的小说。它写的是一个传统的知识分子被吃的悲剧。 《孔乙己》讲述了一个没有考上秀才的读书人的悲惨道路,主人公孔乙己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但他在科举制度毒害下除了满口之乎者也之外,一无所能。穷困潦倒却自命不凡的孔乙己,成了人们的笑料,为生活所迫,他偶尔做些小偷小窃的行为,终于被打断了腿,在生活的折磨下默默死去。 孔乙己是一个被吃者,是被一套制度,被一套游戏规则给吃掉了,具体地说是被走到穷途末路的科举制度给吃掉了。孔乙己的悲惨命运造就了他的愚蠢、可怜、可悲,所以说孔乙己的生与死是科举制度决定的,那么这个制度的本质已经深入孔乙己的灵魂深处,孔乙己在潜移默化中成了旧时代的殉葬品。 小说通过对孔乙己悲惨命运的描写,揭露了没落的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和人民大众的毒害。孔乙己一次次的参加科举考试,却连秀才都未曾考上,浪费了自己一生的宝贝光阴;而愚昧的人民大众因孔乙己是读书人却碍于贫困只能和

浅谈鲁迅小说之艺术特色

论文序号: 广东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浅谈鲁迅小说之艺术特色 论文作者: 准考证号: 作者单位: 指导教师: 主考学校:广东省中山大学 完成时间:2008 年 2 月

浅谈鲁迅小说之艺术特色 [内容摘要] 鲁迅,20世纪中国新文学的开山人和创造者,他的小说数量不多,却是中国现代现实主义的奠基石,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有着无可非议的崇高地位,其数量之少和影响之大之间如此巨大的反差,本身就已经是“令人惊叹不已的奇迹。”本文就以他的小说集《呐喊》和《彷徨》为例,从五个方面论述他小说的艺术特色:①写实为主体,象征、理想、浪漫相结合的创作方法;②典型人物的成功塑造;③丰富多彩的艺术表现形式;④悲剧为主,喜剧因素的融合;⑤简洁、凝练、含蓄的语言风格。从中可以看出,他的小说既继承了我国古典小说的优秀传统,同时又吸收了外国小说的表现方法和艺术技巧,创造出真正具有现代意义的新的小说形式。 [关键词]:创作方法,典型人物,表现形式,悲喜剧结合,语言风格 [正文] 鲁迅,一个躯体虽死而精神弥张的伟人,一位20世纪中国最有魅力的文化名人,他一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总是会让我们想起那个忧国忧民,奋而呐喊,而又甘愿挤自己的奶哺育人民大众的高贵灵魂。鲁迅一生共创作了33篇小说,收集在《呐喊》、《彷徨》、《故事新编》三本小说集里。其中《呐喊》和《彷徨》反映了20世纪初至30年代中国的社会生活和重大事变,是一本20世纪初期中国社会的大百科全书,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山之作,每一篇小说里面都塑造了一个极其生动形象的小说人物,“狂人”、“阿Q”、“孔乙己”、“祥林嫂”、“闺土”、“涓生”等众多性格鲜明的人物,随着鲁迅先生被所有的人所记忆,他们永远不会过时,永远不会被大家所遗忘。本文就他的小说集《呐喊》和《彷徨》浅谈鲁迅小说之艺术特色。

论文:浅析鲁迅小说的特点

浅析鲁迅小说的特点 姓名:李晖娟(201103级汉语言文学专业) 学号:20362063060005 学习中心:武威职业学院 内容摘要:鲁迅小说语言表现与结构形式独特,寓意深刻,发人深思,具有较强的文学价值和社会教育功能。 关键词: 人物分析结构形式语言特点讽刺象征 鲁迅是中国现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和文学家,在中国“五四”时期白话文和文言文的尖锐对垒中,鲁迅是第一个写白话文小说的人。他的作品不仅有深刻丰富的思想内容,而且充满了深沉的艺术张力,是集思想性、艺术性和战斗性高度统一的典范。他喜用白描的艺术手法,以强烈的启蒙主义思想、彻底的反封建精神、深厚的思想意蕴和独特的艺术技巧,简约而不失严峻的语言、辛辣的笔调批判现实社会的黑暗和残酷,深刻地揭露封建制度、封建道德观念、封建的等级观念窒息人的心灵、戕害人的肉体,揭示了中国社会思想的冷酷和虚伪、愚昧和麻木、沉滞和落后。本文试就鲁迅小说的特点做一分析。 一、人物形象生动深刻。 1、艺术形象高度概括。鲁迅小说真实地再现了现实生活,塑造了时代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充分体现了现实主义特征。他自己说:“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所说的“拼凑”,是采取许多内在的神貌相同或近似的人物,突出其性格本质的、主要的方面,为我们塑造了阿Q、孔乙已等一个个鲜明、独特的艺术典型。在未庄、鲁镇这种生活环境里,正是半殖民地社会中国农村的缩影,阶级矛盾和阶级压迫极为突出。盘踞在未庄的赵、钱两家地主及爪牙地保是剥削者、吃人者。阿Q、王胡和吴妈是被剥削者,他们之间形成尖锐的阶级对立。正是在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写出了阿Q的落后和

不觉悟,他蒙受种种压榨和欺凌,又无力反抗,只好用精神胜利法自宽自解,于是渐渐形成阿Q性格。孔乙已也是在封建教育制度的残害下形成了他穷酸、迂腐的性格。 鲁迅作品采用“画眼睛”和“勾灵魂”的手法,仅用一个特征、一句话,就勾勒出一个人物的性格特征来。例如狂人、孔乙己、闰土、阿Q、祥林嫂、魏连殳、娟生……等,还有《阿Q正传》中的赵太爷、《风波》中的赵七爷、《祝福》中的鲁四老爷等封建顽固派人物,成了现代文学人物画廊上第一流的艺术形象。阿Q头戴破毡帽,拖着黄辫子,长着癞疮疤,他遭打后不敢反抗,贴上酒钱后骂:“儿子打老子。”把一个落后的农民的“精神胜利法”的性格写得活灵活现。《孔乙己》中写孔乙己穿着又脏又破的长衫,满口“之乎者也”,偷书被打,申辩说:“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吗?”揭示了一个没落的封建读书人的悲剧性格。《理水》中写禹及其治水的人们出场:“一群乞丐似的大汉,面目黧黑,衣服破旧,竟冲破了断绝交通的界线,闯到局里来了。”写大禹不辞辛劳,长期治水,“满脚底都是栗子一般的老茧”,突出了大禹舍已为公、一心为人民治水的形象。 2、心理描写“一语中的”。如描述一无所有的农民阿Q“神往”革命的心态,当他得知“革命党便是造反”,便萌发反抗的意念,因而感到“快意”,“革”这伙妈妈的命,太可恶,太可恨……便是我,也要投降革命党了。于是,便有他在未庄第一个发出“造反了”的革命呼声,同时对革命产生种种奇特的幻想。阿Q 一方面迫切希望加入革命行列,幻想着“白盔白甲的革命党”邀他去造反;另一方面幻想着他对革命的要求,报复那“该死的小D和赵老爷,还有秀才,还有假洋鬼子”;四处劫取财物,什么“元宝,洋钱,洋纱衫”,什么“秀才娘子的一张宁式床”,什么“钱家的桌椅”,而且“自己不要动手了,要D来搬,要搬得快,搬得不快打嘴巴”;还要娶女人成家,“赵司晨的妹子真丑,邹七嫂的女儿过几年再说”,“至于假洋鬼子的老婆,……,不是好东西”,“秀才的老婆是眼泡上有疤的”,而吴妈“可惜脚太大”。这一心理描述可谓十分生动形象逼真,正因为辛亥革命的特殊社会背景,以及阿Q革命的弱点,也就决定了“不准革命”的必然悲剧。 在心理的自我剖析方面,鲁迅小说也非常独特。《一件小事》刻画车夫形象主要描写他的行为。刻画“我”的形象则主要描写心理活动,一直在想,想了很

鲁迅小说之艺术特色

鲁迅小说之艺术特色

————————————————————————————————作者:————————————————————————————————日期:

论文序号:广东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浅谈鲁迅小说之艺术特色 论文作者: 准考证号: 作者单位: 指导教师: 主考学校:广东省中山大学 完成时间:2008 年 2 月

浅谈鲁迅小说之艺术特色 [内容摘要] 鲁迅,20世纪中国新文学的开山人和创造者,他的小说数量不多,却是中国现代现实主义的奠基石,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有着无可非议的崇高地位,其数量之少和影响之大之间如此巨大的反差,本身就已经是“令人惊叹不已的奇迹。”本文就以他的小说集《呐喊》和《彷徨》为例,从五个方面论述他小说的艺术特色:①写实为主体,象征、理想、浪漫相结合的创作方法;②典型人物的成功塑造;③丰富多彩的艺术表现形式;④悲剧为主,喜剧因素的融合;⑤简洁、凝练、含蓄的语言风格。从中可以看出,他的小说既继承了我国古典小说的优秀传统,同时又吸收了外国小说的表现方法和艺术技巧,创造出真正具有现代意义的新的小说形式。 [关键词]:创作方法,典型人物,表现形式,悲喜剧结合,语言风格 [正文] 鲁迅,一个躯体虽死而精神弥张的伟人,一位20世纪中国最有魅力的文化名人,他一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总是会让我们想起那个忧国忧民,奋而呐喊,而又甘愿挤自己的奶哺育人民大众的高贵灵魂。鲁迅一生共创作了33篇小说,收集在《呐喊》、《彷徨》、《故事新编》三本小说集里。其中《呐喊》和《彷徨》反映了20世纪初至30年代中国的社会生活和重大事变,是一本20世纪初期中国社会的大百科全书,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山之作,每一篇小说里面都塑造了一个极其生动形象的小说人物,“狂人”、“阿Q”、“孔乙己”、“祥林嫂”、“闺土”、“涓生”等众多性格鲜明的人物,随着鲁迅先生被所有的人所记忆,他们永远不会过时,永远不会被大家所遗忘。本文就他的小说集《呐喊》和《彷徨》浅谈鲁迅小说之艺术特色。 一、现实主义为主体,象征主义、理想主义、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 1、以现实主义为主体。 创作方法,是作家面对不同的社会对象所采用的特定的对话方式。鲁迅当时所处的是一个黑暗、动荡的旧中国,他从事文学活动的目的是“改革国民性”,所以在他的小说中,每篇小说,每一个人物形象,都是对旧中国五千年封建制度对大众生活的残酷压迫和思想上的扭曲毒害的沉重控诉。 《狂人日记》描写了一位患“迫害症”的精神病人。由一个狂人的状似疯言疯语,揭示出中国五千年封建社会的本质就是“吃人”,揭露了封建主义统治的两面性:表面上的仁义

浅谈鲁迅小说之艺术特色

浅谈鲁迅小说之艺术特色

论文序号: 广东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浅谈鲁迅小说之艺术特色

论文作者: 准考证号: 作者单位: 指导教师: 主考学校:广东省中山大学 完成时间:2008 年 2 月 浅谈鲁迅小说之艺术特色 [内容摘要] 鲁迅,20世纪中国新文学的开山人和创造者,他的小说数量不多,却是中国现代现实主义的奠基石,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有着无可非议的崇高地位,其数量之少和影响之大之间如此巨大的反差,本身就已经是“令人惊叹不已的奇迹。”本文就以他的小说集《呐喊》和《彷徨》为例,从五个方面论述他小说的艺术特色:①写实为主

体,象征、理想、浪漫相结合的创作方法;②典型人物的成功塑造;③丰富多彩的艺术表现形式;④悲剧为主,喜剧因素的融合;⑤简洁、凝练、含蓄的语言风格。从中可以看出,他的小说既继承了我国古典小说的优秀传统,同时又吸收了外国小说的表现方法和艺术技巧,创造出真正具有现代意义的新的小说形式。 [关键词]:创作方法,典型人物,表现形式,悲喜剧结合,语言风格 [正文] 鲁迅,一个躯体虽死而精神弥张的伟人,一位20世纪中国最有魅力的文化名人,他一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总是会让我们想起那个忧国忧民,奋而呐喊,而又甘愿挤自己的奶哺育人民大众的高贵灵魂。鲁迅一生共创作了33篇小说,收集在《呐喊》、《彷徨》、《故事新编》三本小说集里。其中《呐喊》和《彷徨》反映了20世纪初至30年代中国的社会生活和重大事变,是一本20世纪初期中国社会的大百科全书,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山之作,每一篇小说

里面都塑造了一个极其生动形象的小说人物,“狂人”、“阿Q”、“孔乙己”、“祥林嫂”、“闺土”、“涓生”等众多性格鲜明的人物,随着鲁迅先生被所有的人所记忆,他们永远不会过时,永远不会被大家所遗忘。本文就他的小说集《呐喊》和《彷徨》浅谈鲁迅小说之艺术特色。 一、现实主义为主体,象征主义、理想主义、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 1、以现实主义为主体。 创作方法,是作家面对不同的社会对象所采用的特定的对话方式。鲁迅当时所处的是一 个黑暗、动荡的旧中国,他从事文学活动的目的是“改革国民性”,所以在他的小说中,每篇小说,每一个人物形象,都是对旧中国五千年封建制度对大众生活的残酷压迫和思想上的扭曲毒害的沉重控诉。 《狂人日记》描写了一位患“迫害症”的精神病人。由一个狂人的状似疯言疯语,揭示出中国五千年封建社会的本质就是“吃人”,揭露了封建主义统治的两面性:表面上的仁义道德和骨子里的吃人。《孔乙己》塑造了一位深受封建制

浅析鲁迅的现实主义

浅析鲁迅的现实主义 摘要:鲁迅是现代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深刻地提出农民和其他被压迫群众的状况和他们的出路问题的作家。鲁迅的小说开拓了中国现代小说的现实主义道路。他以客观写实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为中国现代文学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鲁迅现实主义 鲁迅先生是一代伟人,他是我们每个中国人心中的一座丰碑。这位中国现代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和文学家,以他大量优秀的作品和富有人格魅力的思想和精神,影响着我们的思想,我们的文化。鲁迅也是近代中国第一个最深刻最彻底的革命民主主义和现实主义作家,他的现实主义的思想深深地培植在中国广大的被压迫人民的土壤上面,他的反封建的力量是从广大的被压迫人民那里取得的。作为现代文学巨擘,鲁迅无疑呐喊出了启蒙者的最强音,他以悲天悯怀的关爱与救世济人的热诚,人的存在命运与状态予以了淋漓尽致的书写,中国现代批判现实主义大师,鲁迅先生当之无愧。 今天,我们阅读鲁迅的作品来解读这位伟人,可以看到,鲁迅是作为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者来用他的作品震撼着我们心灵的,对封建历史的批判与对现实的思考共同构筑了鲁迅作品的精神空间。他抓住了最不易消逝

的时代精髓,以平凡的题材,深刻的反映出了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我们民族的命运和民族性格,他的创作思想从来没有离开过现实的土壤,从他的小说中我们可以深刻地感受到他现实主义的创作思想。 农民问题是鲁迅早期作品的重要主题,他以革命民主主义者的深厚感情关注着他们的命运,他“正视现实社会”(《二心集。上海文艺之一瞥》),直面人生,如实描写,毫无讳饰,对旧社会的丑恶,罪恶的痛根,作了深入的揭露,对封建主义的批判,达到过去文学所没有达到的思想高度;作品中渗透着对广大农民生活命运深切关怀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期望人民群众觉醒起来,争得做人的资格,而且还从思想革命的角度,侧重描写和揭示封建思想对人民群众的精神奴役和毒害,暴露和解剖民族病态心理,期望中国人民摆脱封建传统思想束缚,改革国民劣根性。这三点组成了他革命现实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故乡》中的闰土、《风波》中的七斤、《阿Q正传》中的阿Q的形象都深刻地说明了这些。 闰土是一个典型的旧中国农民,他勤劳质朴,坚韧,但精神近乎麻木。他儿童时代活泼、机灵、能干,是“我”心目中的“西瓜地上戴银项圈的小英雄”。二十多年后,“多子、饥荒、苛税,兵、菲、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他只是默默地承受,挣扎,精神的摧残在这里超过了生活的胁逼,一种等级观念已经注入他的头脑,他默认了那条横亘在自己和童年伙伴之间的不可预约的界限,并且向主宰命运的“神”低头。七斤是另一类农民形象,他是村上的“出场”人物,每天撑航船进城,知道很多时事;但他所知道的时事,都是某地雷公劈死了蜈蚣精,某地闺女生了夜叉之类,其愚昧无知可见。辛亥革命发生时他因进城而被革命党人剪去辫

鲁迅小说人物浅析

鲁迅小说人物浅析 【摘要】鲁迅一生大多时间生活在动乱年代,对旧中国的社会有深刻独到的见解,小说人物的形象入木三分,人的景况和社会环境层层紧扣,恰如其分塑造人物形象来针贬时弊,唤醒国民,引起疗救。通过其小说里人物(主要是新旧知识分子、农民)形象的浅析,可以看出鲁迅作为一个文学家、思想家、为唤醒和改造国民性格弱点所作的不懈努力。 【关键词】鲁迅小说人物形象分析 鲁迅小说数量虽然不算多,但涉及到的人物形象却栩栩如生,一个个活生生的从现实中走来,生动跳跃,充满时代特征和社会印痕,能给读者刻骨铭心的印象和深刻的思考,以及对社会时代主题的认识,善于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陈士诚的“含着大希望的恐怖的悲声,游丝似的西关门前的黎明中”震荡;魏连殳的突然长嚎“象一匹受伤的狼,当深夜在旷野中嗥叫”;祥林嫂临死之前“消尽了先前的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临死之前却提出有没有地狱的疑问。这些描写深入到了人物的内心深处。尽管鲁迅笔下的人物命运许多都很暗淡,但读者读了并不郁闷颓废,一幅幅真实反映某个时期某些不同的中国人的“国民性”画面凸显出来,作家的文风和气质在现实生活中得以表现。 通过具体人物和事件,深刻剖析了一个时代,而在这个封建势力日趋崩溃的时代里,旧的东西在作垂死挣扎,但谁也挡不住滚滚的历史车轮,这是黎明前的黑暗,虽然民众灾难重重而尚未觉醒,知识分子在追求中充满怀疑与希望,在摆脱“空虚”和“动摇”中改造自己的思想和生活,对农民寄予殷切的希望。小说里的农民形象虽然落后仍保持坚韧的性格,深厚的蕴藏着一种终将爆发的革命的潜力,几种人的命运在历史的漩涡和时代的风云中淋漓尽致显现出来。 一、旧知识分子 鲁迅小说里的知识分子有新旧知识分子之分,“狂人”则在旧知识分子之列。 鲁迅创作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一开始,就跟“我”有关,“我”是小说开头的余,“某君昆仲,今隐其名,皆余昔日在中学时良友;分隔多年,消息渐阙…”简单说明“狂人”不是天外来客,不是神仙鬼怪,是生活在我们中间的熟人、朋友,是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人。于是“我”便进入了“狂人”的自述。 小说一开始写出“狂人”自己内心的恐惧,逐步引起主题。狂人看到赵贵翁奇怪的眼色,小孩子们铁青的脸,人们交头接耳的议论,街上女人说的“咬你几口”的话,联想到狼子村佃户告荒时讲过人吃人的故事。从他大哥平常的言论开始怀疑到当前的安排。他把医生把脉理解为“揣一揣肥瘠”,如果肥了,便可以“吃”了。嘱咐吃药的“赶紧吃吧”,理解为赶紧吃他,然后归结到这个社会是人吃人的社会的深刻道理。而且普遍的国人却不知道。愚昧、麻木、甚至有意无意帮助着“吃人”而不知道。日记里写着:“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没页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从而认识到将来的社会容不得吃人的人,喊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声。表现出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忧愤、深广、犀利的批判,这是以前从未有的彻底的精神,反映了中国进入新的阶段的历史特征,“让人再清楚不过地看到中国旧知识分子命运的悲剧性和荒谬性”。 和“狂人”一样类型的是《长明灯》里的试图吹熄“不灭之灯”的疯子“灯和塔”,在旧社会是宗法统治的象征。鲁迅曾经在杂感里欢呼过“塔”的倒掉,又在小说里

鲁迅小说浅析

鲁迅小说浅析 1917年发生的文学革命,在中国文学史上竖起了一个鲜明的界碑,标志着古典文学的结束,现代文学的开始。这其中,小说与诗歌取得了斐然的成就,绽放出了绚烂的光芒。 `在小说这块领域,鲁迅可以被当之无愧的看作是“先行者”。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的小说《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这篇小说与中国古典小说相比无论是在语言上、思想内容上,还是在结构上、行文风格上都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写作模式。首先,在语言上,鲁迅率先采用了白话文叙述的,这是当时胡适、陈独秀等人所提倡的。其次,在思想内容上,鲁迅描写了当时病态的中国人,对当时残余的封建思想进行了彻底的抨击与批判,小說中有这样一句话“我横着看,竖着看,上面所写的都是吃人两个字”,这就非常明确的表明了鲁迅的写作态度与写作思想。在结构上鲁迅的这篇小说打破了中国传统小说注重有头有尾、环环相扣用完整的故事和情节展开的写作模式,他采用了日记体的格式,用第一人称“我”的视角来进行描写,让读者在诵读时有一种置身其中的真实感觉,在这种感觉下人们能更真切,更真实的直截了当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以及作者的观点,这样人们就能充分理解鲁迅对麻木不仁的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感触。最后在行文风格上他摒弃了古典小说的写作方式通篇采用白话文写作方式把他那另类的、独特的的表现方式含蓄、节制、简约、简练的给复制出来。

鲁迅的小说在现代文学中不仅是开山之作,也是砥柱中流。他的另一篇小说《孔乙己》的成就与地位也是相当突出与重要的,《孔乙己》中塑造了孔乙己这一形象,一个落魄的,穷困的,寒酸的,迂腐的落地秀才,他是封建科举制度下的牺牲品。然而小说的主人公孔乙己却深陷其中,茫然不知所措,麻木不仁。他的心中却还残余着“读书致仕、光耀门楣”的腐朽思想,他还固执的坚持着读书人是国家的栋梁之才,是社会的有用之才,这是孔乙己个人的自我价值观念,正是在这种观念的驱使下才酿造了他的悲剧。鲁迅在写着篇小说的手法上也是非常独特,非常另类的。他在叙述孔乙己着一悲剧人物的时候并非是开门见山,直抒胸臆的。而是采取从旁观者的独特视角来观察,来审视,来诠释孔乙己的病态心理的。小说中鲁迅避开正面的叙述,采取了从侧面来由酒店里的酒客以及酒店里的伙计的对话来对他进行描写,从他们的口中来讲述孔乙己的过去、现在,也从他们的口中来发表当时世人对这位落地秀才的看法以及态度,最后从酒店的老板的口中来写孔乙己欠了酒钱却迟迟未还来为他的悲剧命运埋下了伏笔,为孔乙己未来的不知所终做了完美的铺垫。 《孔乙己》一文的独特之处就是鲁迅以旁观者的身份来塑造孔乙己这一形象,然而鲁迅的伟大之处并不止于此。这篇小说的立意以及思想是相当深远的。文中所写的虽然只是孔乙己一人,然而其中所表达出来的却是封建科举制度下的那一类迂腐可悲的仕人。文中所描写的时间段所说只是孔乙己简短的一生,但读者看到的却是封建社会末期的衰败与腐朽。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