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练习测试题

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练习测试题

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练习测试题
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练习测试题

第三课时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作业11)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1、2题。

1.地球由D向A运动的过程中,我国出现的文化现象是:

A.吃月饼,共庆团圆

B.荡秋千,踏青插柳

C.放鞭炮,守岁迎春

D.望双星,鹊桥相会

2.地球由B向C运动过程中:

A.北半球白昼变长,但短于夜

B.南半球白昼变长,并长于夜

C.北半球黑夜变长,但短于昼

D.南半球黑夜变长,并长于昼

3.产生四季的根本原因是地球公转时:

A.沿着近似圆形的轨道运动

B.保持自东向西的方向

C.地轴始终倾斜于轨道平面

D.地轴始终垂直于轨道平面

4.太阳直射的最北界线是:

A.南回归线

B.北回归线

C.南极圈

D.北极圈

5.我们学校,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是: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6.下列有关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说法正确的有:

A.自转和公转的方向相反

B.自转和公转的周期一致

C.都围绕太阳转

D.四季的形成是公转的结果,昼夜的交替是自转的结果

7.春分日,下列各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

A.哈尔滨

B.北京

C.合肥

D.广州

8.读地球公转的位置图(从地球北极上空俯视),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两位置代表的节气名称分别是:A________,B________。

(2)在A、B、C、D四位置中,地球公转线速度最快的是________。(填字母)

(3)地球由A向B运动时,在此时段内,南极附近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渐________(增大、减小),

北半球的昼长逐渐________。

(4)甲、乙两图所示状况,地球分别处于A、B、C、D四点中的哪一点附近?

甲图________,乙图________。(填字母)

(5)当地球位于图中C时,府中日出方位,日落方位。府中的昼夜长短

及其变化规律为。

(6)当地球位于A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

第三课时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作业12)

某地有一幢楼,冬至日正午影长s与楼房高度h相同,如下图,据此回答1、2题。

1.冬至日该地的正午太阳高度是:

A.23°26′

B.66°34′

C.90°

D.45°

2.该地的纬度可能是:

①23°26′N②21°34′N③25°26′N④68°26′S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3.关于北京、合肥、广州三地的比较,正确的是:

A.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北京>合肥>广州

B.夏至日昼长:北京>合肥>广州

C.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广州>合肥>北京

D.地转偏向力:广州>合肥>北京

4.冬至日后,府谷中学昼长将:

A.逐渐减小

B.逐渐增长

C.先减小后增长

D.先增长后减小

下图为某日120°经线上日出时刻随纬度的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

5.太阳直射点位于()

高中地理:地球的运动 检测卷(含答案)

高中地理:地球的运动检测卷(含答案)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 本卷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下面地球自转速度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A、B、C、D、E、F六点中,地球自转线速度相等的点是 A.点A、F B.点B、A C.点C、D D.点E、B 2.图中A、C、D、E、F五点中,地球自转角速度与北极点相同的个数是 A.0个B.5个C.3个D.4个 3.A地某人连续两次看到太阳最高的时间间隔为 A.23时56分4秒B.24时C.23时3分56秒D.一个恒星年读黄赤交角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4.目前黄赤交角的度数是 A.43o08′ B.46o52′ C.23o26′ D.26o23′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黄赤交角的大小影响地球自转速度B.黄赤交角度数即为回归线的度数C.黄赤交角始终不变D.图中α是黄赤交角2010年6月26日出现月偏食,我国大部分地区可见.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此次出现月偏食时,地球公转的大致位置是 A.A点后的几天B.B点后的几天 C.C点后的几天D.D点后的几天 7.当地球公转到A点后的几天内 A.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速度达最慢 B.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速度达最快 C.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速度达最快 D.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速度达最慢 8.当地球公转到B点附近时

高一地理地球的运动练习题及答案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5分钟训练 (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 1.长江口泥沙不断堆积,若干年后,崇明岛将和____________________岸相连。 思路解析:此题考查有关地球自转产生地转偏向力的有关知识。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半球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因长江水自西向东流,所以长江水对南岸的侵蚀力大于北岸,最终岛屿将与北岸相连。 答案:北 2.下列由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有() ①地方时②对地球形状的影响③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④黄赤交角⑤水平运动物体产生左右偏转⑥昼夜现象⑦昼夜交替现象 A.①②⑤⑦ B.①③④⑥ C.②③④⑦ D.①②④⑤⑥ 思路解析: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有:昼夜交替现象;水平运动物体产生左右偏转;不同经度有不同地方时。由于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有:黄赤交角存在导致了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及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在其影响下产生了四季和五带。 答案:A 3.二分二至日指什么时间?二至日与近日点、远日点是不是相同的日期? 思路解析:二分日指春分(3月21日前后)和秋分(9月23日前后);二至日指冬至日(12月22日)和夏至日(6月22日)。地球公转到近日点的时间为1月初,到远日点的时间为7月初。所以冬至日与近日点,夏至日与远日点时间上很近,但不相同。 答案:二分日指春分(3月21日前后)和秋分(9月23日前后);二至日指冬至日(12月22日)和夏至日(6月22日)。不同。 10 分钟训练 (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 (2010广东,11—13)图1-3-1中外圆表示纬线圈,N为北极点。读图回答1—2题。

图1-3-1 1.若AB弧表示夜弧,则D点的日出时刻是() A.21时30分 B.2时30分 C.8时00分 D.3时30分 思路解析:AB为夜弧,同一纬线上的ABCD夜长相等,为5小时,昼长相等,为19个小时,日出地方时为2时30分。 答案:B 2.若AB弧表示2010年3月1日的范围,其余为另一日期。设B点为零时,则100°E的区时为() A.2月28日13时40分 B.2月29日13时40分 C.3月2日14时00分 D.2月28日14时00分 思路解析:新的一天从0时经线开始向东到日界线止,B点为0时,AB弧为3月1日,则BCD弧为3月2日,NA经线为日界线,NB经线为105°W,即西七区为0时,则东七区为3月2日的14时。 答案:C 读图1-3-2,完成3—4题。 图1-3–2 3.图中c代表的节气出现时,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此季节北京的昼长达到一年之中的最大值 B.此季节新加坡的昼长达到一年之中的最大值 C.此季节南半球各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之中的最大值 D.此季节北半球各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之中的最小值 思路解析:本题主要是考查以下两方面知识的掌握程度:(1)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并能够根据图示判定出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规律和二分二至点的位置;(2)全球各地随太阳直

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2021届梅州中学高三地理午测试题(三) 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2019山东济南一模]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历法的独特创造,几千年来对我国农牧业的发展起了很大推动作用。下图为二十四节气图。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农事活动中的谚语与“惊蛰”这个节 气相吻合的是( ) A.春雷响,农夫闲转忙 B.麦熟一晌,虎口夺粮 C.东风不倒,雨下不小 D.有霜有霜,晚稻受伤 2.相关济南的描述,准确的是( ) A.寒露的夜较清明的昼短 B.小寒较大寒日出时刻早 C.立春与立冬的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D.夏半年与冬半年时间长度一样 [2019甘肃武威六中月考]北京时间2013年6月21日13时04分,我国迎来2013年的夏至。下图为进入夏至时甲、乙、丙、丁四地的昼夜长短状况图。读图,回答3~4题。 3.2013年夏至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为( ) A.(23°26′N,136°W) B.(23°26′S,100°E) C.(23°26′N,104°E) D.(23°26′S,136°W) 4.关于四地的说法,准确的是( ) ①丙地一年中昼夜长短不变②丁地自转线速度最大③甲、乙两地纬度数相同,但分属南北半球④四地的纬度值丁>乙=甲>丙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19山东泰安期末]2017年金砖五国(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南非)峰会于北京时间9月3日至5日在厦门举行,9月3日15时30分,金砖国家工商论坛开幕式举行。据此回答5~6题。 5.峰会期间( ) A.厦门昼长夜短,夜渐短B.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逐渐南移 C.悉尼昼长夜短,昼渐长D.地球的公转速度渐慢,近秋分点 6.金砖国家工商论坛开幕时,金砖其他四国首都( ) A.新德里(77°E),旭日东升 B.莫斯科(37°E),正午时刻 C.比勒陀利亚(28°E),夕阳西下 D.巴西利亚(47°W),夜幕笼罩 [2019陕西咸阳一模]我国某城市太阳高度达一天最大值,此 时一辆轿车行驶在该城市的二环线上。车里的乘客发现前几 分钟阳光从行驶方向的左侧照射进车内,后几分钟阳光从行 驶方向的正前方照射进车内。读图,回答。 7.该时段,车辆行驶在二环线上的( ) A.甲路段 B.乙路段 C.丙路段 D.丁路段 [2019安徽马鞍山二检]下表是我国四城市连续两日的日出、日落时刻(北京时间)。读表,回答8~10题。 8.表中日期最接近的节气是( )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9.关于表中四城市位置的说法,准确的是( ) A.自西向东依次是④③②① B.自东向西依次是①③④② C.自南向北依次是③④②① D.自北向南依次是②①③④ 10.表中第一日到第二日期间,下列说法可信的是( ) A.北半球极昼范围越来越大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教学设计.doc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滦县第二中学蔡红艳 一、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与口常生活紧密相关,是地理高中阶段要求掌握的重点内容,也是历年高考命题中常见的内容之一。本课内容与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自转和公转紧密相连,与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是并列的内容。地球的自转与公转运动,产生了黄赤交角;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引起了太阳直射点一年中有规律的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又因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引起了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同一?纬度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时间(季节)发生变化,就形成了四季。同一时间(季节),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发生了变化,形成了五带。因此这节课又是前边所讲内容的继续。它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进一步理解黄赤交角存在的地理意义和太阳直射点南北回归运动的规律。还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形成事物之间是联系发展的思想意识。 (-)教学对象分析 前面学生己掌握了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基本规律和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这就为这节课的学习做了铺垫。但还存在空间感和动态感不强以及归纳概括能力不强等方面的问题。 (三)教学环境分析 本节课内容比较抽象、难以理解,再加上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乂比较弱,所以我选择多媒体教室环境进行教学。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掌握由于黄赤交角引起的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规律。 2.理解四季更替和五带的划分; 3.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归纳总结地理规律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运用地球仪,多媒体教学课件模拟、演示地球公转过程及相应的地理现象,

师生互动讨论、辨析疑点和难点。 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树立科学的宇宙观,宇宙中所有的夭体都在不断地运动;培养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观, 理解事物之间是联系的、发展变化的。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正午太阳高度及昼夜长短随纬度和季节的变化规律及成因。 (-)教学难点正午太阳高度及昼夜长短随纬度和季节的变化规律及成因。 (一)Flash演示法 地球的公转本身就是一个运动过程,如果仅仅记住一■些结论,不去研究它的过程,学起来会觉得很困难。因此,形象地演示地球公转过程就成为突破难点的必要手段之一。 (二)图解法 图解导析是学生理解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的最直观手段。为学生构建直观空间想象的平台。学生可以结合教师提问观看动画理解基本概念,如:正午太阳高度、四季、五带。学生与教师一起观看太阳直射点、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图,有助于知识的巩固和以后的复习深化。 (三)指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学以致用,用以致学”,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是生活中可以体验到的,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用所学理论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有利于理论更好的掌握。如解释学校作息时间表进行调整:下午上课和晚自习的时间推迟了,为什么呢?暗示学生通过学习可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激发求知欲。 五、教学流程图

高一地理地球自转练习题附答案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之自转及地理意义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题型注释) 下图所示照片是摄影师在北半球晴朗的夜晚,把照相机固定好,采用连续曝光技术拍摄的星空照片,照片中的每一段弧线均为不同恒星视运动轨迹。读图, 1 A. 2 A.2 1.B 2.B 1 2 每小时约15°可推知,摄影师连续拍摄的时间约为4小时。 考点:自转的特征。 地球自转即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3.下列地球自转方向标识正确的是 A.甲B.乙C.丙D.丁 4.若地球自转方向与现在相反,则

A.太阳西升东落B.太阳东升西落 C.地球无昼夜现象D.地球无昼夜交替现象 【答案】 3.D 4.A 【解析】 3 因此 4 °经线 5 A.a C.a 6.a点经度为 A.45°W B.0° C.135°E D.135°W 【答案】 5.B 6.D

【解析】 5.同一经线上,地方时相同;纬度相同,自转线速度相同;除极点外,各地自转角速度都相等。a、b两点处于不同的经线,地方时不相同。bc位于同一经线上,地方时相同。 6.c点在180°经线上,a点位于c点东侧,a、c两点相距45°,因此a点经度为135°W。 7 A.① 8 A.8 7.B 8.A 7 8°E地方时为8:00,即北京时间为8:00。 考点:时间计算。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9.两条河流下游各有一个小岛,小岛最终可能连接的岸堤是 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10.甲、乙两处河流剖面(阴影部分为流水堆积物)正确的是 【答案】 9.C 10.B 【解析】 9.图中河段均较为平直,河水水平运动会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北半球向右偏, 10. 甲地 乙地 丙地 11 A B.乙地区时比甲地区时早1小时 C.甲、乙两地区时均为105°E的地方时 D.甲、乙两地区时均为120°E的地方时 12.甲、乙、丙三地自转线速度 A.甲>乙>丙B.乙>丙>甲

高考地理复习地球运动测试题

高考地理复习·第二轮专题 专题1地球运动 一、考情深度解读 1.考点分布 2.命题趋向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题,本专题命题有以下走势: 一、从考查内容来看,高考侧重于考查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时区、区时、日界线、标准时、地方时的计算;地球运动及其意义等主干知识。 二、从能力要求来看,高考侧重于考察空间想象能力、读图能力、逻辑推断的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注重考查地理思维方法和基础知识的整合。如日照图的变形、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应用和延伸等。文综试题更是侧重于考查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而且历年文综卷命题大多以此作为高考选拔的一道“分水岭”,如xx年湖南文综卷10~11题的“中星定点”问题、xx年全国文综卷Ⅰ的9~11题“阿拉斯加日偏食”问题。 三、从命题形式上看,有两大特点。第一,以社会热点问题和现实生活情景作试题的素材来进行设计。命题的切入点越来越体现与生产、生活实践相结合的特点。文综卷更是如此。第二,除考查本单元知识与思维方法的内在联系外,逐步趋向与地理环境要素,如气候、水文、生物等环境要素的综合。 二、主干知识整合 一、正午太阳高度的时空分布规律 1. 正午太阳高度的形成:如右图所示。 2. 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推导。 H =90°-∠B=90°-∠AOB

=90°-(∠COB-∠COA) =90°-纬度差(所求点和直射点之间的纬度差)。 [纬差的计算]:同半球相减,异半球相加。 3. 正午太阳高度的时空变化规律(以北半球二分二至日为例) (1)正午太阳高度的空间变化规律。 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规律: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分别向南北两侧递减;离直射点距离越近(纬度差越小),正午太阳高度越大。 ①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如图1-2中D折线所示。 ②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如图1-2中C折线所示。 ③春秋分日: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如下图中E折线所示。 (2)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规律。 ①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为90°,全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即一年中有两个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如下图A。 ②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的最大值为90°,全年有一次太阳直射现象,即一年中有 一个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如下图B。 ③回归线至极点之间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小于90°,全年没有太阳直射现象。一年中有一个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如上图C。 ④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纬度带:每年夏至日(6月22)H达最大值,冬至日(12月22)H达最小值。如右图A所示。 ⑤南回归线及其以南的纬度带:每年冬至日H达最大值,夏至日H达最小值。如右图B所示。 (3)太阳高度的日变化规律。 ①极点:在极昼期间,极点上见到太阳高度在一天之内是没有变化的,其太阳高度始终等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如下图A)。 ②非极点地区:非极点地区的太阳高度在一日内是有变化的。一天之内有一个最大值,即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如下图B)。

第四讲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第四讲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4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下图为某区域经纬网图,其中②位于①的正东方向。据图回答1、2题。 1.当晨线经过②⑤两地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此时全球日出东北,影朝向西南 B.此时太阳直射110°E C.地球公转至远日点附近 D.潘帕斯草原一片枯黄 2.若两架飞机分别从①⑤出发,沿纬线以与地球自转角速度相同的速度分别飞行到②⑥,则( ) A.从①飞行到②所用的时间较短 B.从⑤飞行到⑥所用的时间较短 C.两者所用时间相等 D.两者所用时间无法判断 (2012·淮安模拟)下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据图完成3、4题。 3.观测者从甲、乙、丙、丁四个角度能够观测到右图所示昼夜状况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4.下列叙述与右图相符的是( ) A.图中所标注的经度为西经度 B.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 C.图示极点为南极点 D.图示为北半球夏至日光照图 读下图完成5、6题。 5.PQ表示地球公转轨道上的两个特殊点,则图中字母L和S代表的角的度数为 A.20° B.23°26′ C.30° D.66°34′ 6.PQ表示地球公转轨道上的两个特殊点,当地球越过P点后的一段时间内,太阳直射点( ) A.在北半球向北移动 B.在南半球向北移动 C.在北半球向南移动 D.在南半球向南移动 7.(2011·山东文综)下图为某区域的海上航线示意图。在一艘驶往大西洋的轮船上,船员在图中①处看到了海上日出景观,此时为世界时(中时区区时)4时。下列四幅图中,与①处当日日出时刻相符的是( )

(2011·浙江文综)下图中,M为赤道与某一经线L 1的交点,北半球任一纬线L 2 上两点Q 1 、 Q 2分别位于经线L 1 的东、西两侧。完成8、9题。 8.若某日晨线和昏线分别经过M、Q 1和M、Q 2 ,且Q 1 、Q 2 之间经度差达到最大值,则( ) A.Q 1、Q 2 间地球表面上的最短路线经过北极点 B.M、Q 1 之间连线与地轴相交 C.M、Q 1、Q 2 三点位于同一经线圈上 D.Q 1、Q 2 两点的直立物日影分别朝西、朝东 9.若两个不同日期的晨线分别经过M、Q 1和M、Q 2 ,且Q 1 、Q 2 与L 1 之间地方时差不等,则Q 1 、 Q 2( ) A.可能同是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 B.可能都位于东半球 C.不可能在同一时区 D.不可能出现在1至6月间

有关初中地理地球运动测试题

有关初中地理地球运动测试题新人教地理七年级上第1单元:达标训练(地球的运动) 达标训练 基础巩固达标 1读图1.10,请在赤道上用箭头画出地球自转方向。 解析:地球自西向东自转,面向地球仪,靠近身体的一侧半球,符合“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所以应该在赤道上向右画一箭头。 答案:如下图 图1.10 2读图1.11,完成下列各题。 图1.11 (1)在图1.11中,用///描绘出夜半球的范围。 (2)当北半球的节气时会出现这种光照情况,此时南北半球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解析:此题考查昼夜交替现象的形成和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从图中可以看出,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南北半球昼夜长短相等。当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时,北半球有可能是春分,也有可能是秋分。 答案:(1)如下图 (2)春分或秋分相等

3请在图1.12中填写如下纬线的名称及其纬度:南北极圈、南北回归线、赤道;在正确位置填写南北极点的纬度,在正确范围内填写地球五带的名称。 图1.12 答案: 4北极圈范围内全部出现极昼现象的一天是() A.春分日 B.秋分日 C.夏至日 D.冬至日 解析:当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到北回归线时,北极圈内全部范围内都会出现极昼现象,这一天是北半球的夏至日。 答案:C 5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且全年昼夜等长的是() A.南北回归线之间 B.南回归线上 C.赤道上 D.北回归线上 解析: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一年为一个周期,所以南北回归线上一年只有一次太阳直射现象,而南北回归线之间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全年昼夜等长的地方只有赤道,而赤道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也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所以符合题意的只有选项C。 答案:C 6下列四个纬度中,最有可能四季分明的是() A.40°N B.80°S C.21°S D.0° 解析:五带中具有四季分明特点的是北温带和南温带,其

地球公转运动及其地理意义教学反思

地球公转运动及其地理意义教学反思 教材分析: 本节主要讲述地球公转的轨道、方向、速度、周期等公转的特征。重点分析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规律和成因、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以及四季的更替。(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以及四季的更替后续复习) 教学目标: 1、了解地球公转的概念、运动规律及特点。 2、理解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成因及其纬度变化规律。 3、理解五带的形成原因,了解五带的划分及各带日照情况。 4、能够准确画出两分两至日太阳照射地球的示意图,并说明地球上不同地带太阳高度及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教学重点: 地球公转的运动规律及特点。 2、黄赤交角的形成。 3、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及原因 教学难点: 1、黄赤交角的形成。 2、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及原因。 教具准备:地球仪、多媒体设备及课件 教学过程: [复习旧课]:复习地球自转的相关知识,自转方向、速度周期及地理意义。[导入新课]: 以春分过后清明节的鬼食节引入公转运动。我国黄河流域的人民根据公转特征创造了24节气。 一、地球的公转 地球运动的另一种形式是绕日公转,哪位同学能根据初中学习的知识和教材插图所给信息,演示地球的公转?

【演示】让学生以讲桌面作为地球公转轨道平面,演示地球公转运动。提示学生注意掌握住地球公转的方向和公转的状态,让其他学生观察和评价演示是否正确。 【提问】你能总结出地球公转的方向?公转中地轴的姿态吗? 【观察】学生观察多媒体课件有关内容,分析说明地球公转的轨道、方向和速度等特点,并试着回答。 【讲述】地球公转轨道是近似正圆的椭圆形,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公转方向自西向东;地球绕日公转中出现近日和远日现象。开普勒第三定律证明:地球位于近日点及附近时,公转速度快,位于远日点及附近,公转速度慢。这对地球上冬夏季节的时间长短都有一定影响。 【演示】要求学生用手拨动地球仪自转,同时手持地球仪使其公转,演示自转和公转的叠加运动。 【提问】地球运动是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叠加而成的,两种运动同时存在,紧密联系,这种联系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具体表现是什么? 【活动】让学生分组用地球仪边演示边思考和议论上述问题。 【总结】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相互关联,密不可分。表现在时间上:地球公转一周为360°,是一恒星年,相当于地球自转了365日6时9分10秒。在空间上:地轴和公转轨道平面(黄道面)之间有66.5°的倾角,且北极永远指向北极星附近,由此产生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黄赤交角,为23.5° 【活动】要求学生在图上描画出南北回归线,同时画出四条太阳直射光线(用直线箭头来表示)。观察二分二至时太阳直射光线与南北回归线关系及在一年中如何变化。 【总结】可利用太阳直射光线与南北回归线的关系,确定二分二至日及其他日期,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空间位置。 【思考】请同学们思考并完成太阳直射点移动示意图。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重点难点偏多,希望同学们多复习记忆。 [板书设计]:

地理必修一地球运动测试题及答案及知识点

知识点一: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8月底国内众多网上论坛上有关“太阳耀斑烧毁手机”的传言沸沸扬扬:“根据美国太空总署消息, 9月4日,木星、地球和太阳成一条直线,届时将发生太阳耀斑大爆发,这次爆发将会干扰通讯、损毁手机,建议用户当天关闭手机。”联系所学知识回答1~4题。1.太阳活动耀斑主要发生在太阳大气的 A.光球层 B.色球层 C.日冕层 D.电离层 2.太阳活动耀斑对地球产生的影响主要是 A.对气候产生影响 B.产生磁暴 C.在南北极地区出现极光 D.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3.太阳耀斑活动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其周期约 A.1恒星年 B.11年 C.28年 D.76年 知识点二:、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4.图中,虚线箭头表示水平运动物体的原始运动方向,实线箭头表示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后实际的运动方向,图中所示四种情况,正确的是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知识点三:天体系统 5、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是: A.太阳 B.金星 C.火星 D.月球 6、以下有关小行星带的位置的正确叙述是: A.位于金星与地球之间 B.位于火星与木星之间 C.位于木星与土星之间 D.位于木星轨道与土星轨道之间 格林尼治时间(零时区) 9月3日5时42分22秒,欧洲第一个月球探测器“智能1号”按预定计划击中月球表面,“智能1号”以撞向月球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科学探索使命。读右图回答9~10题。 7.图中包括的天体系统有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知识点四:地球运动 8、地球自转速度是: A.角速度处处相等 B.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C.线速度处处相等 D.角速度因纬度不同而有差异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每年一月初,日地距离最大 B.每年一月初,地球公转速度最慢 C.每年七月初,日地距离最小 D.每年七月初,地球公转速度最慢 10、经度相同而纬度不同的两地,它们的: A.日出时间相同 B.自转速度相同 C.地方时相同 D.太阳高度相同 11、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 A.昼与夜 B.昼夜长短 C.昼夜更替 D.四季变化 12、当纽约(西五区)处于4月30日12时,北京(东八区)时间应为: A.4月30日1时 B.5月1日1时 C.4月29日1时 D.5月1日9时 13、以下属于北半球夏半年的是: A.春分—秋分 B.夏至—冬至 C.秋分—春分 D.秋分—夏至14、下列地理现象只符合赤道情况的是: A.水平运动物体发生偏向 B.终年昼夜等长 C.一年中太阳有一次直射 D.正午太阳高度始终为90度 15、下列四幅图中,正确表示北半球夏至日的是 16、当太阳直射南半球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北极圈上一定是极夜B、南半球一定昼长夜短 C、地球一定位于近日点上D、北极点正午太阳高度大于0° 17、北京和重庆两地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比较,正确的是 A.两地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 B.角速度相同,线速度北京大于重庆 C.角速度相同,线速度北京小于重庆 D.两地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相同 18、关于北京时间叙述不正确 ...的是() A.东八区的区时 B.东八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 C.120°E地方时 D.北京的地方时 19.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一天是指() A.地球自转的周期 B.地球公转的周期

七年级地理地球的运动测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地理地球的运动测试题及答案 新人教地理七年级上第1单元:达标训练(地球的运动) 达标训练基础?巩固?达标 1读图1.10,请在赤道上用箭头画出地球自转方向。??解析:地球自西向东自转,面向地球仪,靠近身体 的一侧半球,符合“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所以应该在赤道上向右画一箭头。??答案:如下图??图1.10 2读图1.11,完成下列各题。??图1.11 (1)在图1.11中,用///描绘出夜半球的范围。??(2)当北半球的节气时会出现这种光照情况,此时南北半球 的昼夜长短情况是。??解析:此题考查昼夜交替现象的形成和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从图中可以看出,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南北半球昼夜长短相等。当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时,北半球有可能是春分,也有可能是秋分。??答案:(1)如下图??(2)春分或秋 分相等 3请在图1.12中填写如下纬线的名称及其纬度:南北极圈、南北回归线、赤道;在正确位置填写南北极点的纬度,在正确范围内填写地球五带的名称。??图1.12 答案:?? 4北极圈范围内全 部出现极昼现象的一天是()?? A.春分日 B.秋分日 C.夏至 日 D.冬至日??解析:当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到北回归线时,北极圈内全部范围内都会出现极昼现象,这一天是北半球的夏至日。??答案:C 5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且全年昼夜等长的是()?? A.南北回归线之间 B.南回归线上?? C.赤道上 D.北回归线上??解析: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一年为一个周期,所以南北回归线上一年只有一次太阳直射现象,而南北回归线之间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全年昼夜等长的地方只有赤道,而赤道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也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所以符合题意的只有选项C。答案:C 6下列四个纬度中,最有可能四季分明的是()??A.40°N B.80°S C.21°S D.0°??解析:五带中具有四季 分明特点的是北温带和南温带,其纬度范围介于南北纬??23.5??°到南北纬66.5°之间。选项B属于南寒带,选项C属于热带,选项D 位于赤道,也属于热带,符合题意的只有选项A,位于北温带。??答案:A 7关于地球运动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自东向 西自转 B.地球自西向东公转?? C.地球公转方向自南向北 D.地轴

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练习题

第三课时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作业11)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1、2题。 1.地球由D向A运动的过程中,我国出现的文化现象是: A.吃月饼,共庆团圆 B.荡秋千,踏青插柳 C.放鞭炮,守岁迎春 D.望双星,鹊桥相会 2.地球由B向C运动过程中: A.北半球白昼变长,但短于夜 B.南半球白昼变长,并长于夜 C.北半球黑夜变长,但短于昼 D.南半球黑夜变长,并长于昼 3.产生四季的根本原因是地球公转时: A.沿着近似圆形的轨道运动 B.保持自东向西的方向 C.地轴始终倾斜于轨道平面 D.地轴始终垂直于轨道平面 4.太阳直射的最北界线是: A.南回归线 B.北回归线 C.南极圈 D.北极圈 5.我们学校,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是: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6.下列有关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说法正确的有: A.自转和公转的方向相反 B.自转和公转的周期一致 C.都围绕太阳转 D.四季的形成是公转的结果,昼夜的交替是自转的结果 7.春分日,下列各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 A.哈尔滨 B.北京 C.合肥 D.广州8.读地球公转的位置图(从地球北极上空俯视),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两位置代表的节气名称分别是:A________,B________。 (2)在A、B、C、D四位置中,地球公转线速度最快的是________。(填字母) (3)地球由A向B运动时,在此时段内,南极附近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渐________(增大、减小),北半球的昼长逐渐________。 (4)甲、乙两图所示状况,地球分别处于A、B、C、D四点中的哪一点附近? 甲图________,乙图________。(填字母) (5)当地球位于图中C时,府中日出方位,日落方位。府中的昼夜长短 及其变化规律为。 (6)当地球位于A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 第三课时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作业12) 某地有一幢楼,冬至日正午影长s与楼房高度h相同,如下图,据此回答1、2题。 1.冬至日该地的正午太阳高度是: °26′°34′°° 2.该地的纬度可能是: ①23°26′N ②21°34′N ③25°26′N ④68°26′S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3.关于北京、合肥、广州三地的比较,正确的是: A.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北京>合肥>广州 B.夏至日昼长:北京>合肥>广州 C.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广州>合肥>北京 D.地转偏向力:广州>合肥>北京 4.冬至日后,府谷中学昼长将: A.逐渐减小 B.逐渐增长 C.先减小后增长 D.先增长后减小 下图为某日120°经线上日出时刻随纬度的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 5.太阳直射点位于( ) A.°S B.20°N C.20°S D.°N 6.乙地的夜长时间比甲地略短,且甲、乙两地同时迎来日出,则乙地位于甲地的( )

地球运动的高三地理测试题

地球运动的高三地理测试题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地球运动的高三地理测试题》的内容,具体内容: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地自转,平均角速度为每小时转动15度。在地球赤道上,自转的线速度大约是每秒465米。以下是有关地球运动的相关测试题和答案,欢迎大家阅读!地球运动的高三地理测试题... 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地自转,平均角速度为每小时转动15度。在地球赤道上,自转的线速度大约是每秒465米。以下是有关地球运动的相关测试题和答案,欢迎大家阅读! 地球运动的高三地理测试题 时间:10月14日姓名: 北京时间12月22日7时40分,是我国2010年的"冬至"。读下图,回答下题。 1.2010年我国进入"冬至"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昼长等于乙地昼长 B.丙地的地球自转线速度最慢 C.丁地常年受副高控制 D.太阳直射点位于2326N ,175W 下图是夏至日(6月22日)和冬至日(12月22日)甲地观测到的太阳高度日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h的值约是 A.23.5 B.43 C.66.5 D.47 3.判读图中n与y的关系是

A.y=48―n B.y=13―n C.y=36―n D.y=26―n 下图表示地点A某日所观察到的太阳运行轨迹,其中箭头表示太阳运行方向,E、W、S、N分别表示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当太阳位于图中B 点时,北京时间为16点。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4.观察地点的地理坐标可能是 A.60N,120W B.60N,60E C.70N,120W D.70N,60E 5.该日,太阳升起的方向是 A.地平正北方向 B.地平东北方向 C.地平东南方向 D.地平正东方向 图中N、S为南北极点,P、Q是晨昏线与某一经线圈的两个交点,K、L 位于晨线与昏线的中点,P、K两地经度差15.P点纬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变化,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6.图中K、L两点的纬度值分别是 A.0、0 B.2326、2326 C.0、2326 D.2326、0 7.图中Q点的昼长可能是 A.8小时 B.14小时 C.16小时 D.24小时 8.关于P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P点南移时,N点正午太阳高度变小 B.P点的最高纬度是90,最低纬度是0 C.P点纬度最低时,N点昼最长 D.P点与Q点运动方向相反 .下图中a为纬线b为晨昏线,M、N为晨昏线与纬线a的交点,两点的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一、选择题 (2010·安庆模拟)下面是我国两所中学作息时间表(部分),表中的时间为北京时间。据此完成1~3题。 光明中学作息时间表(冬季) 上午 第一节课8∶00~8∶45 第四节课10∶50~11∶35 光明中学作息时间表(夏季) 上午 第一节课7∶40~8∶25 第四节课10∶30~11∶15 育才中学作息时间表(夏季) 上午 第一节课9∶00~9∶45 第四节课11∶50~12∶35 1.() A.天气气候 B.地球自转 C.地球公转 D.日地距离 2.育才中学可能位于() A.安徽省 B.甘肃省 C.河北省 D.黑龙江省 3.冬季,光明中学上午第一节课开始时,地球日照情况是下图(图中阴影部分为夜晚)中的() (2010·北京西城区测试)下图中圆圈为纬线圈(66°34′),它穿过两个大陆的北部,纬线圈中心点地球自转角速度为零。据图完成4~5题。 4.当纬线圈内各地太阳高度角始终大于0°时() A.尼罗河正处于枯水期 B.北京地区昼夜长短相等 C.地中海沿岸地区炎热干燥 D.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 5.对图中甲地的叙述可信的是() A.位于东半球的陆地上 B.能够看到大面积的阔叶林

C.处于环球自然灾害带上 D.具有极昼现象等旅游资源 (2010·北京东城区检测)读不同地点昼长随季节变化统计曲线图,回答6~8题。 6.图中a、b、c、d四地,位于北半球的是() A.a B.b C.c D.d 7.图中a、b、c、d四地,自转线速度由快到慢依次是() A.a、c、b、d B.a、b、c、d C.d、c、b、a D.c、d、a、b 8.当c地昼最长时() A.地球运行到远日点附近 B.北京昼长夜短 C.上海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 D.北极出现极昼现象 右图为a、b两城6月22日和12月22日正午旗杆(等高)影长及朝向。回答9~10题。 9.关于a、b两城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状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A.a城有极昼极夜现象,b城没有 B.b城有阳光直射现象,a城没有 C.a城昼长变化幅度大于b城 D.b城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大于a城 10.若a、b两城位于同一大陆,该大陆可能是() A.北美大陆 B.非洲大陆 C.澳大利亚大陆 D.亚欧大陆 如右图所示,此时ABC弧线上的太阳高度角为0°,某学生正在距离B地正南方2 775 km的某地观测到北极星的仰角为42°。完成11~12题。 1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A.23°N,90°W B.25°N,90°E C.42°N,90°W D.23°S,90°W 12.此时若图中D点的太阳高度角是10°,则D点的纬度和正午太阳高度角分别是 A.80°N,33° B.67°N,36° C.77°N,36° D.77°N,33° (2008·全国卷Ⅱ)下图示意不同纬度四地白昼长度变化。完成13~15题。 13.若该图表示上半年a、b两月(a月早于b月),则①②③④四地纬度依次是() A.66.5°N、66°N、40°N、40°S B.66.5°S、66°S、40°S、40°N C.66.5°N、66°N、0°、40°S D.66.5°S、66°S、0°、40°N 14.根据图中各地的白昼长度变化可知() A.a月内①~④各地的夜长均长于昼长 B.b月内①~④各地的昼长均长于夜长 C.③地较②地昼夜长短的年变幅大 D.③地与④地之间的某一纬度上昼夜长短变化为零 15.①地在a月与b月的平均昼长变化P a与P b的关系应符合 A.0<P a/P b<1 B.P a/P b=0 C.P a/P b=1 D.P a/P b>1

{高中试卷}高一地理地球的运动测试题2[仅供参考]

20XX年高中测试 高 中 试 题 试 卷 科目: 年级: 考点: 监考老师: 日期: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理解和比较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规律和特征(理解课本15页活动里的表格) 1、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图表示以南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图 B、图中A点的地理纬度是南纬23026 C、A点在的东南方 D、A点比B点的自转角速度稍大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仅从地球自转速度来说,我国酒泉发射火箭的条 件比美国休斯敦好 B、中山站、新加坡、鹿特丹三地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相同 C、广州、武汉、北京三地地球自转的线速度依次增大 D、上海、漠河、曾母暗沙三地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基本相同。 3、右图中A 、C 、D 、E 、F 各点中,与B 点自转线速度和角速度 相同的有几个……( ) A .4个 B .3个 C .2个 D .1个 4.二分日,图4中A 、C 、D 、E 、F 各点中,与B 点昼长相同而 地方时不相同的有几个…………( ) A .4个 B .3个 C .2个 D .1个 ◆理解黄赤交角的形成及其地理意义。 自转运动的绕转面:平面 公转运动的绕转面:平面 5、7月9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和行将移动的方向是……………( ) A、在北半球,向北移动 B、在南半球,向北移动 C、在北半球,向南移动 D、在南半球,向南移动 6、确定南北回归线的度数的依据是………………( ) A、日地距离 B、黄赤交角 C、地球自转周期 D、地球公转速度 7、一年中正午物体影子永远朝南的地区是 ………… ( ) A、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 B、南回归线与南极圈之间 C、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 D、赤道以南 8、若黄赤交角缩小为零,则地球上………………( ) A、北极点永远是极昼 B、没有昼夜交替 C、没有四季变化 D、不存在地方时差 9、太阳直射某地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地一定是一年中白天最长的一天 B 该地位于热带范围 C 该地一定是一年之中气温最高的一天 D 此地的地方时和区时都为12时 交角的存在 的周年移动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系列练习试题:地球运动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系列练习:地球运动 一、选择题 每年的5月31日前后,日落时(地方时19时左右)的金色阳光洒满美国纽约曼哈顿(40°N,74°W)的所有某走向的街道,呈现一幅壮观的景象,即“曼哈顿悬日”。下图示意此时阳光与街道的位置关系。据此回答1~2题。 1.5月31日,曼哈顿的人们欣赏“悬日”景观时,下列现象可能出现的是( ) A.全球6月1日的范围约占一半 B.天安门广场正举行升旗仪式 C.智利圣地亚哥(西五区)夕阳西下 D.巴黎埃菲尔铁塔一年中影子最短 2.曼哈顿该走向街道,日落时会出现同样“悬日”现象的另一日期,可能是( ) A.9月10日 B.1月15日 C.7月12日 D.12月10日 解析第1题,曼哈顿经度是74°W,时间为19时左右,计算可知,此时0时经线为1°E,则6月1日范围为1°E向东到180°,约占全球范围的一半。天安门广场举行升旗仪式与日出同时,根据计算,此时北京时间为8时左右,而该日北京日出时间早于6时。曼哈顿位于西五区,智利圣地亚哥也在西五区,此时时间也是19时左右,但智利圣地亚哥在南半球,该日昼短夜长,日落在18时前。巴黎埃菲尔铁塔一年中影子最短是在夏至日。第2题,曼哈顿该走向街道,日落时会出现同样“悬日”现象的另一日期应该是与5月31日太阳直射纬度相同的日期,且这两个日期近似与夏至日时间间隔相同,计算可知该日可能为7月12日。 答案 1.A 2.C 某日正午,家住哈尔滨的王女士驾车途经市内某东西向道路和南北向道路的交

叉口处,在等待直行绿灯时,王女士发现路口中间雕像的日影正好投向右转道路的中央位置(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3~4题。 3.此时王女士的车头应朝向( ) A.东 B.西 C.南 D.北 4.若两小时后王女士按原路返回,再次经过该十字路口,可能会发现( ) A.雕像的影子变短了 B.雕像的影子向西转过了大约30° C.太阳位于地平线附近 D.所驾汽车的影子朝向其左前方 解析第3题,哈尔滨位于北温带,雕像影子正午朝向北方,且位于右转道路的中央位置,所以王女士的车头应朝向正西。第4题,若两小时后王女士按原路返回,经过十字路口时,车辆向东行驶,此时太阳位于西南部天空,影子朝向东北方向,故王女士所驾汽车的影子朝向其左前方。再次经过该十字路口时,因太阳高度变小,雕像的影子变长。太阳视运动向西部天空转动,则雕像的影子向东转动,2小时后为14时,太阳位于地平线以上。 答案 3.B 4.D 下图为“某地二分二至日太阳视运动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线①所示太阳视运动轨迹出现时的节气为( ) A.春分 B.夏至

高考地理《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专项复习 1

高考地理《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专项复习 1 最新考纲 核心素养定位考情报告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 义1.掌握地球公转的轨道、方 向、周期和速度。(区域认知) 2.理解黄赤交角的产生及其 影响。(区域认知、综合思维) 3.理解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 长短的季节变化、纬度变化 及其成因。(区域认知、综合 思维) 1.高考围绕正午太阳高度、 昼夜长短变化规律两大核 心知识命题,题型以选择题 的形式为主。 2.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居 民楼采光、间距,太阳能热 水器安装等)为背景,或创 设简洁的经纬网图提供信 息,主要考查地球运动规律 在生活中的应用;难度有降 低趋势。 [梳理知识体系] [再现基础知识] 一、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 1.定义:绕太阳的运动。

2.方向:自西向东? ????北极上空俯视:逆时针方向绕转南极上空俯视:顺时针方向绕转 3.周期:365日6时9分10秒,叫做一个恒星年。 4.轨道与速度 【易错辨析1】 夏至日与远日点重合,冬至日与近日点重合,这种说法对吗? 提示 不对,从时间上看近日点为1月初,冬至日为12月22日前后;远日点为7月初,夏至日为6月22日前后。从在公转轨道的位置上看,近日点比冬至日靠东,远日点比夏至日靠东。 二、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1.含义 地球公转轨道面(即黄道面)同赤道平面的交角。目前,其大小是23°26′。示意图如下: 高效速记 (1)“一轴两面三角度” “一轴”指地轴;“两面”指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三角度”指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的夹角为23°26′;地轴与黄道平面的夹角为

66°34′;地轴与赤道平面的夹角为90°。 (2)“三个基本不变” 指地球在运动过程中,地轴的空间指向基本不变,北极始终指向天空的北极星附近;黄赤交角的大小基本不变,约保持23°26′;地球运动的方向不变,总是自西向东。 2.影响 (1)引起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 (2)决定了五带的范围:①回归线度数=黄赤交角的度数。 ②极圈的度数=90°-黄赤交角的度数。 (3)决定了有无直射现象和极昼极夜现象的范围:①南北回归线之间有直射现象。②南北极圈及其以内有极昼极夜现象。 【易错辨析2】黄赤交角增加或减少1°,对五带范围有何影响?提示黄赤交角增加(减少)1°,热带范围增加(减少)2°,寒带范围增加(减少)2°,温带范围缩小(增加)4°。 三、昼夜长短的变化 1.图示法理解昼夜长短变化特点 (1)典型图示(以北半球为例)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