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浅议中西方礼仪文化的差异

浅议中西方礼仪文化的差异

浅议中西方礼仪文化的差异

摘要:礼仪是一个民族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地理环境中发展和承袭下来的礼节文明规范,是一种文化形态的象征和体现。本文主要从中西方文化在交际语言、餐桌礼仪、服饰礼仪、待人接物几个方讨论中西方礼仪文化差异,进而探讨对中西方礼仪文化的融合提出一些简单的建议和设想,有助于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对他文化的适应力,提高交际效率。

关键词:礼仪、差异、和而不同、融合

礼仪,是一种人为构筑的用来在社会交往中规定人们言谈举止等行为的交际规范。只要人类存在交往和交际活动,就需要通过礼仪来表达对彼此的感情和尊重。中国的礼仪,始于夏商周,盛于唐宋,经过不断的发展完善,逐渐形成体系。西方礼仪,经过中世纪的黑暗,迎来文艺复兴,并孕育了资本主义和现代文明,产生了现代科技和文化。在今天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随着跨国交往的日益增多,中西方礼仪文化的差异愈发明显,如果不能很好地了解西方的礼仪文化,可能会引起误会,所以我们有必要了解中西方在礼仪文化方面的差异。

一、交际语言的差异

(一)、中西方在招呼语上的差异。

打招呼是人际交往中最为平常的事情,是联络感情的手段,沟通心灵的方式,增进友谊的纽带。在招呼语的表达上,中国人大多使用“吃饭了吗?”“你干什么去?“”今天不用上班呀?”等涉及个人生活的语句来体现人与人之间的亲切感与关心。可在西方发达国家,基本上没有这种招呼语,他们打招呼是很自然的,他们只说一声“Hello”,或者说声“早上好”、“下午好”、“晚上好”就可以了。打招呼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要跟对方有进一步的交往,只不过是一种礼仪形式。因为在他们看来这些是属于个人的隐私,别人无权干涉,往往有管闲事和窥视隐私的误解,他们不希望别人过多地干涉自己的私事,这是西方注重人权的表现。

在中国古代就提出家天下的观念,,家长制长期存在, 同时每个人都要以国家利益为出发点,实质是人们要维护皇帝的国家,就是在今天也是以集体主义为原则。在称呼上也要加上什么哥姐的,以视团结和和谐。在西方,文艺复兴就是以个人主义为核心展开的,提倡个人自由和独立。这种个人主义已经渗透到政治经

济文化等诸多方面。人们一般不干涉和过问别人的事情, 尤其是年龄,婚姻,家庭、收入、宗教等方面的情况。

(二)、中西方在称谓上的差异。

称谓方面,在西方常用“先生”和“夫人”来称呼不知其名的陌生人,对十几或二十几岁的女子可称呼“小姐”,结婚了的女性可称“女士”或“夫人”等。在家庭成员中,不分长幼尊卑,一般可互称姓名或昵称。在家里,可以直接叫爸爸、妈妈的名字,对所有的男性长辈都可以称“叔叔”,对所有的女性长辈都可以称“阿姨”。在西方,“老”是虚弱、老朽、不中用的代名词,称别人为“老”则是一种轻视无礼的表现。这些和中国都是不同的,在中国一般只有熟悉亲密的人才能“直呼其名”。中国孩子要是对父母、祖父母,学生对老师直呼其名,那一定会被认为是十分无礼。必须要分清楚辈分、老幼等关系,否则就会被认为不懂礼貌。汉文化一向认为小的、年轻的必须尊敬老的、年长的。我们常说老张、老先生、老人家、张大嫂、等,都是表示尊敬的称呼,并没有唐突或不礼貌的感觉。这可以说是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等级思想以及儒家思想的影响,等级观念还零星地存在于人们的意识中,西方则不然,他们崇尚民主与独立,这体现在很多方面,包括在处理与人的关系上。他们不太讲等级,也不像中国人那样分尊卑长幼,只要彼此尊重,父母子女可直呼其名,表现出一种轻松宽容的氛围。

二、餐桌礼仪的差距

中西方在饮食方式上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在中国无论是家庭用餐还是正式宴席,都是聚餐围坐,共享一席,人们相互敬酒、劝菜,要借此体现出人们之间的相互尊敬、礼让的美德以及和睦、团圆的气氛。这种饮食方式,是中国饮食文化上的一个重要传统。中国人进食的过程中无须他人事先进行食物的分配,而是各取所需。西方人习惯于分而食之,有专人先行分配食物,是一人一份的定量供应,而西方人决不会勉强别人,客人往往随女主人动作。在西方宴会上,虽也围坐,但各人的食物是单盘独碟的,不必固定座位,可以自由走动,不仅可以充分满足个人对食物的喜好,还便于社交,便于个人之间的情感与信息的交流。

中国文化主张集体主义与团结,喜欢与他人和睦相处并乐于助人。中国向来爱讲排场、讲面子。表现在饮食礼仪上,请客吃饭就不再那么简单的仅仅是吃饭,

而是为了达到某种明确的目的,故设宴只是一种形式,通过宴请以及“礼遇”表达让对方高兴满意,在一种欢悦和谐的气氛中与东道主在情感上达成交流,进而促成真正目的的实现,这是中国食礼的一种追求。“吃”,在中国,都须依“礼”而行,表现出对吃请对象的充分的尊重与敬意。其宗旨与目标只有一个,即追求“和谐”的氛围与环境。因此,在中国吃饭,与其说是“吃东西”,不如说是“吃文化”。“和”、“合”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思想,不仅仅是一种抽象的文化理念,事实上已渗透到了中国饮食礼仪上,吃出团结,吃出友谊,吃出感情,吃出关系,最终吃出价值,才是中国食礼内蕴的丰富的“潜台词”。

西方的饮食文化事实上反映出西方人所崇尚的文化理念:“自主”与“独立”。其特征:第一,自己对自己负责。在充满竞争、弱肉强食的社会,西方人认为,每个人的生存方式及生存质量都取决于自己的能力,因此,每个人都必须独立地面对残酷的社会与冷峻的生活,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通过自我奋斗,争取自身的幸福。第二,尊重他人的权利与个人隐私,不过问他人的事情,不习惯关心他人,彼此坚守相对的独立性,以获取精神的最大自由。正是由于以上两点,表现在西方饮食上的礼仪,大多是形式上的表达,是一种文明性的体现,而渗透在西方人骨子里的,仍然是西方人所崇尚的“独立”的文化精神与鲜明的“自我”意识。这种用餐方式充分体现了西方人对人性、对自我的尊重,强调了个人的独立和自主。

三、服饰方面的差异

(一)、中西方文化在服装颜色上的差异

一个民族对颜色的喜好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正好反映了这个民族潜意识的性格特征。在中国,黄色标志着神圣、权威、庄严,是智慧和文明的象征,成为皇帝的专用色彩。中国人对于红色的偏爱,也有着浓厚的文化内涵。红色代表着温暖、热情、喜庆、吉祥,一直是中国文化中的基本崇尚色。如中国传统婚礼进行时新郎和新娘具着红色的礼服,象征的吉祥如意。

而西方人认为白色高雅纯洁,所以它是西方文化中的崇尚色。它象征纯洁、正直,无邪,身着白色婚纱,和心仪的白马王子步入婚姻殿堂是不少女孩梦寐以求的事情。白色成为西方服饰文化当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而在中国,白色却是丧服的主要颜色,在中国文化中,白色是枯竭而无血色、无生命的表现,象征着死

亡与凶兆。

(二)、中西方文化在着装观念上的差异

中西方文化差异所表现出来的服饰差异还体现在如下方面。中国的服饰有浓厚的道德、礼仪色彩,比较保守、传统、端庄、平衡。因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和对服装的社会伦理功能的重视,中国人穿衣始终保持着一种东方式的矜持。中国人注重服饰,首先不是要漂亮,也不是要舒服,而是要合礼。中国近代的中山装、旗袍就是中庸之道的体现。人们在着装上注重伦理内容,用服装掩盖人体,竭力超越人体的局限,以达到儒家的道德要求。

而西方的服饰则以实用性为主,相对比较随意,开放,多变革。西方国家,尤其是在美国,平时人们喜欢穿着休闲装,如T恤加牛仔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服装的款式更是千变万化,人们追求的是用服装张扬自我,表现个性,着装不再拘泥于传统的形式,在任何场合服装都要适合自己的形象,彰显自己的气质和个性。当今中国人穿着打扮日趋西化,传统的中山装、旗袍等已退出历史舞台,正式场合男女着装已与西方相似。

四、待人接物的差异

(一)、中西方国家的人们在接人待物方面都本着礼貌和热情的态度,但在礼貌和热情的表达方式上存在着很多不同。中国人热情好客,出去在餐厅吃完饭后争相买单付钱,而西方国家的人们不会因为朋友关系好而争相付账,在赴宴之前都会说好谁设宴请客,所以不会见到几个朋友吃完饭同时争相付钱的场面。在西方国家,最多可见的是“AA 制”。这种各自支付自己花费的方式。这也是西方国家强调个人和独立意识的体现。

(二)、中西方的人们都有谦虚的美德,但谦虚的方式有所不同。中国人听到别人对自己的赞扬和肯定时,总是会否定的说:“没有、还不行、一般”等等这样的话语以表示自己的谦逊。而西方国家的人们在得到别人的赞扬时会说“谢谢这既是自己对自己的肯定,也是对赞扬自己的人的判断力的肯定。这并不是说西方人不懂得谦虚,我们可以在很多地方看到西方人谦虚的表现。

(三)、由于中国传统的封建礼教男尊女卑的影响,很多场合女士不能像男人一样得到同等的尊重,在正式的宴会上总是男士在上座就座,而女士只能紧随其次。而在西方国家,尊重妇女是起传统风俗,女士优先是西方交际中的原

则之一,无论在任何公共场合,男士都要照顾好女士。

五、对中西文化交际的启示

孔子说“和而不同”,意思是说,要承认“不同”,在“不同”的基础上形成“和”,即和谐、融合,能使事物得以发展。今天的全球化时代,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用“和而不同”的态度来对待中西文化交流,在承认和尊重不同文化的差异基础上吸收对方优秀的文化成果,更新自己的传统文化,亦即洋为中用、推陈出新,使自己的文化跟上时代,臻于先进的水平,才是一种积极可取的态度。

首先,礼仪是实现人际交往和谐的前提和保障。现代社会人际交往形式更多,内容更复杂,人与人关系和谐是建立在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之上。人与人关系和谐需要一定的社会礼仪作为黏合剂与润滑剂,在跨文化交际中更是如此。礼仪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及个人的素质,是人们跨文化之间有效沟通的前提和保障。

其次,礼仪的差异源于不同的文化内涵,其在历史演绎过程中都或多或少的带有本土文化的特征,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不仅要承认差异的存在,而且要理解和尊重这些差异。有意识地学习和比较不同文化中礼仪的差异,深刻领会其文化内涵,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对他文化的适应力,能帮助我们预测对方的交际行为,做好相应的心理准备,从而提高交际效率。

最后,在跨文化交流中要善于探寻文化的互通性,发掘不同文化中所存在的相近或相似的观念,加以现代化的阐释,达成相互间的认同,从而建立一种互补互存的和谐关系。在跨文化交际中,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情况和各种关系时,平等友善的理念应贯穿交际行为的全过程。对于礼仪文化中诸如此类的共性,我们应予以充分的发掘,使其成为多元文化展开交流、对话、商讨,进而达到求同存异和谐发展的坚实基础。

正视差异,求同存异,保持积极的沟通心态,实现文化认同。在努力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的同时,注意吸收西方优秀的文化成果,丰富更新自己的传统文化,正确对人,正确待己,相互尊重,平等交往,只有这样,才能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参考文献:

[1]敖登,闲谈中西文化差异[J],前沿,2005,(10).

[2]王静玲,谈中西礼貌原则[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4).

[3]王京华,韩红梅,葛永庆.中西方礼文化比较研究[J].河北学刊,2006,(4).

[4]郑春苗,中西文化比较研究[M],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

[5]辜正坤,中西文化比较导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6]刘小燕,从传统文化透视中西价值观念的差异[J],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