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 英汉语言对比

2 英汉语言对比

2 英汉语言对比
2 英汉语言对比

第二讲英汉语言的对比

英译汉的一切翻译理论、方法和技巧都建立在英汉两种语言的对比上,因此对于翻译实践来说,对英汉两种语言的异同,尤其是相异之处,从而掌握它们的特点是十分重要的。通过对比,掌握两种语言的特点,在翻译时就可自觉地运用这些特点,还可以使我重视一切难译的地方,认真研究同一思想内容如何用不同语言形式来表达的问题。

从英译汉的角度来看,两种语言的词汇现象方面有词义、词的搭配能力和词序上的不同;在语法现象方面则有句子结构、句序和句子内容的一些其他表达手段上的各自特点。

一、英汉词汇现象的对比

对比英汉词汇现象主要是从英语的词的意义、词的搭配能力和词序方面来看他们在汉语中的对应情况,看它们的对应程度如何,并在使用时看他们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1.词的意义方面

语言是随着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而发展的,不是静止不变的。词的意义就是如此。以英语bird一词为例,它本来的意思是“鸟”,后来在口语中又常用来指“人”、“姑娘”等。近年来,随人类科技事业的发展,bird的意义又进一步扩大,可指飞机、火箭、直升飞机、航天飞机、卫星等任何飞行器。又如,人类发明轮船以前,用的是帆船。英语sail一词原作“帆”解。现在我们常用的短语set sail (起航),在当初确有扬帆起航之意。但二十世纪的今天,帆船已被用煤、用柴油、甚至用核动力的轮船所代替。可是sail一词仍然使用,不过它已不再在我们脑中引起“帆”的联想罢了。自潜艇出现以后,sail这个词又增添了“潜艇指挥塔(或潜艇指挥台围壳)”的含义。许多国家,尤其是英美等国家吸毒猖獗,sail这个词又可作吸毒后“变得飘飘然”的意思解。从“鸟”的本意转义成“飞行器”,以及从“帆”的本意转义成“变得飘飘然”,这就是词义的发展和变化。我们在对英汉语的词义作对应考察时,应该明确它们之间对应情况是随时间的变迁、社会的发展而在变化着的。

英语词汇意义在汉语里的对应程度,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四种情况。

1)英语中有些词所表示的意义,在汉语中可以找到完全对应的词来表达。它们的意义在任何上下文中都完全相等。这主要是一些已有通用译名的专有名词、术语和日常

生活中的一些事物的名称。如:

The U.S. State Department 美国国务院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计算语言学

The Pacific Ocean 太平洋

tuberculosis 肺结核

helicopter 直升飞机

minibus 微型汽车

2)英语中有些词与汉语中有些词在词义上只有部分对应。它们在意义上概括的范围有广狭之分。如:

marriage 娶、嫁

gun 枪、炮

sister 姐、妹

morning 早晨、上午

3)英语中有些词所表示的意义,目前在汉语里还找不到最后确定的对应词来表达。这主要是英语中一些新词,包括专用名词、术语以及一些反映英美社会特殊风气及事

物的词。如:

mascon (mass concentration)(表示月球表层下高密度的)物质聚积

beddo (一种多用途的)床

overkill (核弹超过军事目的的)过度杀伤力(系渲染核武器“威力”的用语,现有用来表示宣传活动等方面不必要的过度行为)

plumber (形成于“五角大楼文件”泄密事件后白宫设立的专门特工机构。”plumber”

原意“铅管工“,用以指特工,系借用“铅管工”堵漏、防漏之含义)美国

调查政府雇员泄密事件的特工(《参考消息》将此词暂译成“管子工”)4)英语中有许多词一词多义,其所表示的各个意义,分别与汉语中几个不同的词或词组对应。多义词的具体意义,只有联系上下文才能确定。如果脱离上下文,孤立地译一个词就很难确切地表达该词的真正含义。如soft这个词,除在一般情况下它与汉语的“软的”、“柔的”对应外,还具有许多其他词义。如:

①(导弹设施等)无坚固掩护工事的;可攻破的:

a soft aboveground launching site

无坚固掩体的地面发射基地

The record has been considered soft ever since it was set last May.

自从五月份创造了这个记录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它是很容易被打破的。

②(宇宙飞船的着陆)飞行速度在32公里/小时左右的;软着陆:

The landing must be super-soft, made at a velocity of 18 miles or so an hour.

这次着陆一定是超级的软着陆,即着陆时的飞行速度在每小时18英里(约29公里)左右。

③(麻醉毒品)毒性较轻的;软性的:

Marijuana is usually regarded as a soft drug.

大麻通常被看作是软性(毒性较轻的)麻醉毒品。

④(情报等)非百分之百可靠的:

At this stage there is only soft intelligence about the enemy intention. We should not shoot him from the hip.

在目前,关于敌人的意图还只有不太充分的情报,我们不能鲁莽行事。

2.词的搭配能力方面

英语和汉语在词的搭配能力方面往往有差异。以英语动词to cut 为例,to cut wheat即汉语的“割麦子”;to cut cake 即汉语的“切蛋糕”;to cut finger-nails即汉语的“剪指甲”。由此可见,英语to cut的搭配能力很大,可以用于麦子、蛋糕、指甲,而汉语就需要分别用“割”、“切”、“剪”等搭配。因此,为了是译文语言规范,译者有必要注意这种差异,译文中词的搭配必须符合汉语的习惯。在举例说明:

①He wore dark glasses, and thick jersey, and stopped up his ears with cotton wool.

他戴黑眼镜,穿厚毛衣,耳朵里塞了棉花。

原文中wore的宾语有两个:dark glasses和thick jersey。译文里根据汉语用词搭配习惯把wore 分别译成“戴”和“穿”两个不同的动词。

②Some Americans pop across the border simply to fuel up on flavorful Mexican food and

beer.

一些美国人越过国境线,只是为了吃点可口的墨西哥食品,喝点墨西哥啤酒。

原文中fuel up on原意“加油水”,可以和food搭配,也可以和beer搭配,但译成汉语时应分别译成“吃点”和“喝点”。

③But his attack was always repulsed by a kick or a blow from a stick.

但是他每冲一次,不是让人一脚踢了回去,就是让人一棍子打了回去。

因为“打”字只能和“棍子”搭配,不能和“一脚”搭配,所以不能译成“但是他每冲一次,总是被一脚或一棍子打了回去。”

3.词序方面

汉语说:“我们在教室里学习”,而在英语中却说,We are studying in the classroom.(我们学习在教室里)。汉语中状语“在教室里”要放在谓语动词“学习”前面,而在英语中状语就得放在谓语动词“学习”的后面。

英、汉语句子中主要成分主语、谓语动词、宾语或表语的词序基本上是一致的。但是各种定语的位置和各种状语的词序在英、汉语中则有同有异,变化较多,所以英、汉语次序的比较,主要是指定语、状语位置异同的比较。

1)定语的位置

①单词作定语

英语中单词作定语时,通常放在它所修饰的名词前面,汉语中定语的位置也大体如此。有时英语中也有后置的,但在汉语里一般都前置。

a research-oriented hospital (前置)

一所以搞科研为重点的医院(前置)

something important(后置)

重要的事情(前置)

the banker’s little garden (前置,两个以上的单词作定语)

银行老板的小花园(前置,两个单词定于次序与原文一致)

the ancient Chinese alchemists (前置,两个以上的单词作定语)

中国古代的炼金术士(前置,两个单词定次序与原文颠倒)

如果原文中名词前的定语过多,译文中则不宜完全前置,因为汉语不习惯在名词前面用过多的定语,尤其是在口语里。例如:A little, yellow, ragged, lame, unshaven beggar 一个要饭的,身材矮小,面黄肌瘦,衣衫褴褛,又瘸又拐,长髯短鬚。(后置)

②短语作定语

英语中修饰名词的短语一般放在名词之后,汉语里则放在被修饰的名词之前,但间或也有放在后面的,视汉语习惯而定。

a building project of high-rise apartment houses (后置)

一个多层公寓大楼的建筑项目

a candidate with little chance of success(后置)

一个当选希望极微的候选人(前置)

particles moving round their atomic nucleus(后置)

环绕原子核运动的粒子(前置)

the decimal system of counting (后置)

十进制计算法(后置)

2)状语的位置

①单词作状语

A.英语中单词状语修饰形容词或其他状语时,常放在它所修饰的形容词或状语的前面,这

一点与汉语相同。

John did not distinguish himself as a student, but he was very active in class. (前置)

约翰当年并不是出色的学生,但他在班上很活跃。(前置)

B.英语中单词状语修饰动词时,一般放在动词之后,而在汉语里则一般放在动词之前。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re developing rapidly. (后置)

现代科学技术正在迅速发展。(前置)

C.英语中表示程度状语在修饰状语时可前置也可后置,而在汉语中一般都前置。

The molecules of a gas are moving about extremely fast in all directions. (前置)

气体的分子非常迅速地向四面八方运动着。(前置)

He is running fast enough. (后置)

他跑得够快的了。

②短语作状语

A.英语中短语状语可放在被修饰的动词之前或之后,译成汉语时,大多数放在被修饰的动

词之前,但也有放在后面的,视汉语的习惯而定。

Then with a bag of toys and books we walked across the garden in the gray light of the dawn.

(前置)

我们提着一口袋玩具和书籍,在晨曦中穿过了花园。(前置)

He was quick to use self-deprecating humor to throw anyone off the scent. (后置)

为了迷惑别人,他机灵地说些自我挖苦的笑话。(前置)

A jeep, full, sped fast, drenching me in spray.(后置)

一辆坐满人的吉普车疾驶而过,溅了我一身水。(后置)

North American viewers watched the start of the royal procession without missing a single hoofbeat.(后置)

北美洲的观众注视着英国皇家仪仗队的起步,连一个马蹄步也没漏掉。(后置)

B.英语中地点短语状语一般在时间状语之前,而在汉语中时间状语往往在地点状语之前,

如:He was born in Furth on May 27, 1923. (地点在前)

他是一九二三年五月二十七日在菲尔特出生的。(时间在前)

英语中时间短语状语之间的排列一般都是从小到大,而在汉语中一般都是从大到小,如:

A t eleven minutes past 1 A.M. on the 16th of October, 1946, Ribentrop mounted the gallows in

the execution chamber of the Nuremberg prison. (钟点、日、月、年)

一九四六年十月十六日凌晨一点十一分,里宾特洛甫走上纽伦堡监狱死刑室的绞架。

(年、月、日、钟点)

英语中地点短语状语之间的排列一般也都是从小到大,而在汉语中一般也都是从大到小,如:

I was born in Burdine, Kentucky, in the heart of the Appalachian coal-mining country.(小地

名在前,大地名在后)

我出生于阿帕拉契山脉煤矿区中心的肯德基州柏定市。(大地名在前,小地名在后)

二、英汉句法现象的对比

对比英汉句法现象主要涉及句子结构、句序和句子内容的一些其它表达手段这三个方面。

1.句子结构

在翻译中,英汉语句子结构有时可以不转换,但有时则要转换。这种转换,对于我们正确处理形式与内容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英汉语句子结构转换大致有以下五种情况:1)英语简单句结构转换成汉语复合句结构

①On April 2, 1942 HORNET put to sea escorted by cruisers, destroyers and a fleet oiler.

“大黄蜂”号与一九四二年四月二日出航,由若干巡洋舰、驱逐舰和一首舰队油船

护航。(英语简单句——汉语联合复合句的并列句)

②This attitude has been described as anything from a “mercifu l loss of memory”to

“escapist therapy”.

人们对这种态度有各种议论,有的说是“好心的遗忘”,有的说是“逃避现实的疗法。”(英语简单句——汉语联合复句的分合句)

③His superior grades at high school enabled him to enroll at the tuition-free College of the

City of New Y ork.

由于在中学成绩优秀,他进入了免费的纽约市立大学。(英语简单句——汉语偏正复句的因果句)

④The development of an economical artificial heart is only a few transient failures away.

只消在经过几次失败,就能造出价格低廉的人工心脏了。(英语简单句——汉语偏正复句的条件句)

⑤The two countries—with all the talk of warmer relations—are spying on each other as

avidly as at the height of the cold war.

尽管两国高唱关系热化,但双方在互相侦察方面的急切程度,不减于冷战高潮时期。

(英语简单句——汉语偏正复句的让步句)

⑥A call from Chile to Spain had to be radioed over the Andes and the Caribbean to New

Y ork, across the Atlantic by cable, and over telephone wires through Europe to Madrid.

如果要从智利与西班牙通话,就得先用无线电越过安迪斯山脉和加勒比海,到纽约中转,由电缆通过大西洋,然后再通过电话线经欧洲大陆通马德里。(英语简单句——汉语偏正复句的假设句)

2)英语复合句结构转化成汉语简单句结构

①It was well past midnight, and twenty-four U.S. planes flew high over the horizon.

已过半夜的时候,二十四架美国飞机高飞在天际。(英语并列复合句——汉语

简单句)

②That he will come to the discussion is certain.

他肯定会来参加讨论的。(英语主从复合句——汉语简单句)

③He doesn’t know what life means to him.

她不知道人生的意义。(英语主从复合句——汉语简单句)

④The question is whether we can finish our work by tomorrow evening.

问题在于我们能不能在明晚以前完成这项工作。(英语主从复合句——汉语简

单句)

⑤While we were operating the machine tools, we were very careful.

我们在操纵机床是非常小心。(英语主从复合句——汉语简单句)

⑥There are some metals which possess the power to conduct electricity and ability to

be magnetized.

某些金属具有导电的能力和被磁化的能力。(英语主从复合句——汉语简单句)3)英语复合句结构转换成汉语其他句子结构

英语主从复合句结构转换成汉语联合复句结构

①The boy sat down on a stone to take a pebble out of his shoe when he saw a stranger

approaching him.

小孩坐在石头上正打算从鞋里取出碎石子,这是他看见一个陌生人朝他走来。

②Hardly had I got aboard when the train started.

我刚上火车,车就开了。

③Our men had gone quite a distance off before the enemy’s reinforcement troops

came up.

我们的队伍已经走得很远了,敌人的增援部队才赶来。

英语并列复合句结构转换成汉语偏正复合句结构

①This place is very beautiful, and many people bring their wives and families out

here to live.

这地方实在漂亮,所以许多人都把他们的家小搬来居住。

②It was a difficult task, but we accomplished it.

虽然任务艰巨,可是我们完成了。

③Grasp all, lose all.

如果你样样都抓,就会一样也抓不到。

4)英语倒装句结构转换成汉语正装句结构

①Here ends the diary of Dr. Watson.

华生医生的日记写到这里就结束了。

②Little did I then know the meaning of war and what it was in reality.

当时我确实还不太懂得战争的意义以及战争实际上是怎么回事。

③Here at last seemed credible history of the difficult advance of man. (A.L.Strong)

人类艰苦前进的历史终于在这里看上去能够让人相信了。

英语句子的倒装结构主要出于上下文或语气上的需要,以使说话或文章重心突出有力。汉语一般不用倒装结构,所以英译汉时常需作适当改变。

5)英语被动结构转换成汉语主动结构,英语主动结构转换成汉语被动结构

①Kissinger was so devastated by Rockefeller’s defeat that, according to one account,

he wept.

基辛格为洛克菲勒的失败伤心透了,有人说他哭了。(被动变成主动)

②But someone who has been out there in the floodlights as often as he has can not

remain wholly undecipherable.

但是,象他这样一个经常抛头露面的人是不可能一点不被人识破的。(主动变

成被动)

2.句序

这里,句序是指复合句中主句和从句的顺序,虽然也属句子结构,因为情况比较复杂,故将其另算一部分。英汉语复合句中主句和从句之间的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不完全相同,因此它们的先后位置也不完全一样。对比英汉语的句序实际上就是比较英汉语复合句中按时间和逻辑关系叙述的顺序。

1)英汉语复合句中的时间顺序

(1)英语复合句中,表示时间的从句可以在主句之前,也可以在主句之后,叙述顺序很灵活,汉语则通常是先发生的事先叙述,后发生的事后叙述。

①Nothing has happened since we parted. (后置)

我们分别之后,没有发生什么事情。(前置)

②After I had my dinner, I went out for a walk. (前置)

我吃了晚饭后,出去散步。(前置)

③I went out for a walk after I had my dinner. (后置)

我吃了晚饭后,出去散步。(前置)

(2)英语复合句中有时包含两个以上的时间从句,各个时间从句的顺序也比较灵活,

汉语则一般按照事情发生的先后安排其位置。

①He had flown in just the day before from Georgia ②where he had spent his vacation basking in the Caucasian sun after the comple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job ③he had been engaged in in the South.

③他本来在南方从事一项建筑工程;②任务完成之后,他就上格鲁吉亚去度假,享受高加索的阳光,①昨天才坐飞机回来。

原文里“在南方从事一项建筑工程”放在句子的最后部分,但是事情发生的时间却在最先,在格鲁吉亚度假也是回来以前的事情,但是叙述中却放在回来这一件事之后。而在汉语译文中则几项事情都是按发生时间的先后安排,首先叙述在南方完成一项建筑工程,其词叙述在格鲁吉亚度假,最后才叙述坐飞机回来。

2)英汉语复合句中的逻辑顺序

(1)在表示因果关系的英语复合句中,因果顺序比较灵活,表示原因的从句的位置可以在主句之前,也可以在主句之后,汉语中多数情况是“因”在前,“果”在

后。

①As the weather was fine, we decided to climb the mountain. (前置)

由于天气很好,我们决定去爬山。(前置)

②He had to stay at home yesterday because he was ill. (后置)

因为他病了,昨天他不得不呆在家里。(前置)

(2)在表示条件(假设)与结果的关系的英语复合句中,条件(假设)与结果的顺序也不固定,条件(假设)从句的位置可以在表示结果的主句之前,也可以在

主句之后,汉语中多数情况则是条件(假设)在前,结果在后。

①Suppose we can’t get the necessary equipment, what shall we do? (前置)

假设我们弄不到必要的设备,那怎么办?(前置)②He would be a rash man if he should venture to forecast the results of this event. (后置)

如果有人敢于预言此事的结果,那他一定是个鲁莽之徒。(前置)③He who would eat the nut must first crack the shell.(前置)

要吃核果,必先敲壳。(前置)(3)在表示目的与行动的关系的复合句中,目的与行动的顺序比较固定,多数情况是行动在前,目的在后。汉语中多数情况也是行动在前,目的在后,但有时为

了强调目的,也可把目的放在行动之前。

①Let’s work harder so that we may fulfill our plan ahead of schedule. (后置)

让我们更加努力工作,以便能提前完成计划。(后置)

②He got up early in the morning in order that he might have time to fetch water and sweep

the yard for his aunt. (后置)

他早晨起得很早,为的是可以有时间给他姑妈担水扫院子。(后置)也可前置

(4)在表示结果与理由的关系的英语复合句中,结果与理由的顺序比较固定,多数情况是理由在前,结果在后,汉语中多数情况也是“理由”在前,“结果”在后。

①They fought so bravely that the invasion was crushed in seventy-two hours.(后置)

他们打得很勇敢,七十二小时内就粉碎了敌人的入侵。(后置)

②We worked fast and well, so that we over-fullfilled our production plan. (后置)

我们工作的又快又好,超额完成了生产计划。(后置)

3)句子内容的一些其它表达手段

英语句子汉译时有时需要根据汉语表达习惯作些增补或省略,有时则要把正面表达的句子从反面来表达,或把反面表达的句子从正面来表达,非如此就不能忠实通顺地反映原文的意思。

(1)英语句子汉译时,根据汉语表达习惯可以作些增补。

①I just hate everybody. No, not you, Phyl, but everybody else.

我就是恨所有的人。不,没你,菲尔,我恨其他所有的人。

原文里省略了I hate, 在译文里则须补入。

②The marchers every short while shouted slogans about the strike, but she didn’t join in.

游行的人群每隔一会儿就喊罢工口号,但是她没有跟着喊。

原文在join in 后省略了shouting slogans, 在译文里则须补入。

(2)英语句子汉译时,根据汉语表达习惯可以作些省略。

①Now we have solved the problem and have arrived at the same conclusion as they

arrived at.

现在我们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并得出了和他们相同的结论。

原文里第二个arrived at 在译文里省略不译出。

②He realized the “subtlety” of China’s message, the gap between her hot rhetoric and her

cool action.

他领会了中国信息的“微妙之处”:言辞激烈,但行动沉着。

原文里的the gap 在译文里省略不译出。

(3)英语句子汉译时,根据汉语表达习惯可以改变词类。

①Eldad Shimon was English and French teacher for two years at the Jewish school.

埃尔达德·希蒙在那所犹太学校里教过两年英语和法语。

原文中teacher 是名词,在译文里改成动词“教过”。

②The recruiting assistant made a quick decision, Skid-Row was the most likely place to

find a prospective recruit.

征兵助理很快做出了决定,斯基德街是最有希望找到一个应征人员的地方。

原文中quick 是形容词,在译文里改成副词“很快(地)”。

(4)英语句子汉译时,根据汉语表达习惯以及上下文联系,可以把正面表达的句子从反面来表达,或把反面表达的句子从正面来表达。

①It serves little purpose to have continued public discussion of this issue.

继续公开讨论这个问题是不会有什么益处的。(正面表达的句子从反面来表达)

②Brian got the message. He knew it wasn’t going to be easy; but unlike many of his peers,

he was not in awe of George Halas. Actually, he couldn’t wait to meet him.

布里安听到了这个消息。他知道这场比赛是会艰苦的,但他不像他的许多伙伴那样,他对乔治·哈拉斯不存畏惧之心。说实在的,他倒急于向他迎战。(反面表达的句

子从正面表达)

英汉语言差异比较研究

英汉语言差异比较研究 廖国强夏宏钟 (四川理工学院,四川643000)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今世界,我们对外交往中跨文化的言语交际显得愈发重要。本文通过对英汉语言的对比研究,就两种语言中常见的差异点进行了分析与归纳。 关键词:英语汉语差异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不同的文化氛围自然会呈现不同的文化形态,而这种文化差异反映到语言层面上则表现为语言差异。著名语言学家赵元任认为,“所谓语言学理论,实际上就是世界各民族语言综合比较分析研究得出的科学结论。”通过对比分析和研究,我们不仅可以进一步认识外语和母语的特性与差异,认识不同语言的各个层面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而且能够有意识地注意不同语言各自的表现方法,有利于跨文化交际中防止语言表达错误,避免运用失当,从而达到成功交际的目的。 1. 谱系的差异 作为世界通用语言的英语,属于印欧语系(Indo-European language family),是一种拼音(alphabetic)文字,单词有重音、次重音等,没有四种声调(tone),但句子可以有不同的语调(intonation);汉语属于汉藏语系(Sino-Tibetan language family),是一种表意(ideographic)文字,音节有四种声调变化,语调也很丰富。 2. 语言类型的差异 英汉语言从形态学分类来看,英语属于综合分析语(synthetic-analytic language),是从综合型向分析型语言发展的语言,即主要通过词本身形态变化(inflected forms)来表达语法意义;汉语是以分析型为主的语言(analytic language),即语法关系不是通过词本身的形态变化来表达,而是通过虚词和词序(word order)等手段来表示。 3.词汇的差异 1)功能上的差异 英语的冠词和汉语的量词、助词为各自语言所独有,通常无直接对应。英语中无汉语中的助词,但可通过动词的时态和体式、句式陈述与疑问等与汉语的助词功能相对应;汉语中也没有英语中的关系词和反身代词,但可通过词组、短句和相应的词汇运用来替代;英语中谓语动词的使用要受一定限制,汉语中动词的使用灵活,受限小,因而导致汉语多用动词,英语多用名词的现象;英语中的连词和介词的使用频率比汉语中更高;英汉语言都有许多相同的构词手段,但重叠法汉语常用,如千千万万、家家户户、干干净净等,英语罕用;英语的典型特征是词缀丰富,汉语的典型特征是形态变化少;英语多代词,汉语多实称;英语多变化,力戒重复,常常用替代、省略和变换的表达方法避免重复。汉语用词不怕重复,常常运用实称、还原、复说的表达方法。如:He hated failure,he had conquered it all his life,risen above it, despised it in others. 他讨厌失败,他一生曾战胜失败,超越失败,并且藐视别人的失败。 2)词序上的差异 英语句中单词修饰语一般放在中心词前面,短语和从句一般放在中心词后面,汉语定语无论单词还是词组一般放在中心词前面;英语的谓词状语一般可出现在动词前后,汉语的谓词状语常在动词之前;英语中叙述和说明事物时,习惯于从小到大,从特殊到一般,从个体到整体,从近到远。汉语的顺序一般则是从大到小,从一般到特殊,从整体到个体,从远到近,两者顺序完全相反。 3)词义上的差异

英汉语言对比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5616240549.html, 英汉语言对比分析 作者:张俊娜 来源:《校园英语·月末》2018年第12期 【摘要】对比分析就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进行对比研究,从而正确揭示语言之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文章通过大量典型的实例对英汉两种语言在词汇、句子结构层面进行对比分析,揭示了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为英语学习者提供帮助。 【关键词】英汉;对比;句子结构 【作者简介】张俊娜,山东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一、对比分析理论概述 归纳对比分析时Theo Van Els指出:对比分析有助于分析母语和所学外语的异同,从而能解释和预测外语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以便为语言教学提供教学材料以迁移理论为心理学基础的对比分析重视语言之间的对比,强调的重点在于母语和外语的差异上,正如Lado所言:如果目标语中的知识与母语相似,那么学习者学起来会感到很容易;如果与母语不同,则学习者学起来会很困难。本研究通过比较英汉两种语言,帮助英语学习者找到英汉语之间的差异,有利于解决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困难。对比分析理论和方法对外语教学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英汉语言对比分析不仅能够帮助英语学习者了解其语言特点和表达规律,在复杂的语言现象中找到学习重点,而且有助于他们排除母语的影响,提高学习效果。 二、英汉语言对比分析 本文主要从词汇、句子结构方面对英汉语进行对比分析,并通过大量实例,使英语学习者意识到英汉语言的差异,促进英语的学习。 1.词汇层面对比分析。在学习英语词汇时,因为英汉语义并不是一一对应的,所以不能按照汉语逐字翻译为相应汉语。英汉词汇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对比: (1)词语搭配。英汉两种语言在长期使用中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固定词组和搭配用法,翻译时要注意词语搭配,避免两种语言词语搭配的混淆。例如,“看书”的看应翻译成“read”而不是“watch,look”,又如汉语的“开”,通常翻译为“open”,但“开”同时有很多含义:开始,举行,等,如:开门( open the door),开会( hold a meeting),开业( start a business),开公司( form a company)。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应在具体语境中理解和掌握单词的意义与应用,总结英语的搭配规律,整体记忆固定搭配和习惯用法。

英汉语言对比研究论文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全球化,各国人们之间的交流已是一个必然趋势,我们对外交往中,跨文化的言语交际也显得愈发重要。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差异反映到语言层面上则表现为语言差异,不同的国家和民族的语言表现出的文化背景和思维模式都有所不同,因此我们有必要把英语与母语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认识英语和母语的特性与差异,从而促进文化交际。 本文将从语言与文化、综合语与分析语、刚性与柔性、形合与意合,四个角度对英汉两种语言进行对比与分析,从细节之处去感受两种语言的微妙差别,从而对英语的学习有更深刻的认识。 关键词:语言与文化综合语与分析语刚性与柔性 形合与意合英汉两种语言

内容 一、引言 二、教材篇 1.语言与文化 2.综合语与分析语 3.刚性与柔性 4.形合与意合 三、课堂篇 四、疑惑篇 五、结语

英汉对比研究 语言是一面镜子,它反映着一个民族的文化,揭示该民族文化的内容;语言既是社会的产物,又是人类历史和文化的结晶。同时语言与文化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必须了解语言。 汉语和英语则是在不同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形态中形成 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语种,本质上都浸透着各自民族文化的特征,但是由于东西方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又使得汉英两种语言在交流中产生了碰撞。 本文将从语言与文化、综合语与分析语、刚性与柔性、形合与意合,四个角度对英汉两种语言进行对比与分析,进一步认识英语和母语的特性与差异从而对英语的学习有更 深刻的认识,进而促进文化交际。 一、教材篇 1.语言与文化 语言和文化之间有着必不可分的内在联系:一方面,语言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另一方面,文化的许多要素需要借助语言来表达,即: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是语言的管轨。语言是文化的基石——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反映文化。可以说,语言反映一个民

英汉语言对比分析期末考试资料 - 副本

一引入 1.What Is Language Transfer?谈谈自己的想法并举两个例子 Transfer is the influence resulting from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arget language and any other language that has been previously acquired . Odlin (1989: 27) 迁移是由于目标语与已经习得的语言之间的相似和差异而产生的影响。奥德林 Keen awareness of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languages can facilitate FL learning. 对两种语言相似与相异点的敏锐意识能促进外语学习。 Examples of Negative Transfer:He only eat two meal a day. Morphological transfer (词形迁移)Neither nouns nor verbs have inflections in Chinese. 在汉语中,名词和动词都没有形态变化。 Shanghai is said to have thirteen million population. Collocation transfer (搭配迁移)The noun renkou, the Chinese equivalent of ‘population’, can have a numerical pre-modifier. Population的汉语对应词“人口”在汉语中可以用前置数词来修饰。 3.中文的竹式结构,英文的树式结构能够举例说明 从前这里有一个渔村,村里住着十户人家,这十户人家全靠打鱼、种地为生,生活艰苦,但很安宁。 开始家人是不让父亲抽烟的,得了绝症后,想开了,抽吧,拣好的买,想抽就抽。 The chunks of a sentence seem to be connected and yet separated, like sections of a bamboo linked by the joints and yet relatively independent and self-contained. As a nation of gifted people who comprise about one-fourth of the total population of the earth, China plays in world affairs a role that can only grow more important in the years ahead. --Jimmy Carter Branches and sub-branches : Adverbials and attributes Trunk line: S + V + (O)

英汉语言风格比较

光风霁月与雾里瞧花 ——英汉语言风格比较 北京交通大学人文学院田卫平 由于语言类型不同,英汉语言在风格上呈现着一些各异其趣得风貌:英语显得较为精准、周严、直露,汉语则显得较为模糊、简约、含蓄;比较起来,一个语言表达如光风霁月,一个语言表达似雾里瞧花;一个呈现着语言得澄明之美,一个呈现着语言得朦胧之美。 一、精准与模糊 在语言风格上,英语与汉语呈现出精准与模糊得差异。 季羡林指出:“汉语得历史演变中有一个很有趣得现象:代表古代语言得文言文,越古越简单,单音词越多。由于没有形态变化,一句之中,字与字得关系有时难以确定,可以有多种解释,灵活圆通,模糊性强。学习与理解这种语言,不能靠语法分析,而主要靠语感,靠个人得悟性。可就是语感这玩意儿恍兮惚兮,不易得到,非长期诵读,难以得其门径。根据我们每个人自己得经验,这一点并不难理解。古代皓首穷经得儒者都难免有误读之处,遑论我们现代人,遑论外国得汉学家! 到了后来,用在不同程度上接近人民口语得文体写得东西逐渐多了。五四以后,白话文成了写文章得正统。一方面,由于语言内部发展规律得制约;另一方面,由于欧风东渐译书渐多得影响。虽然汉字仍然没有形态变化,白话文中字与字之间得关系逐渐清楚起来,理解得灵活圆通性逐渐减少了。理解起来,靠语感得成分渐减,靠分析得成分渐增。对外国人来说,学习白话文,比起学习中国古典来,就容易得多了。说一口流利汉语得外国汉学家越来越多了。 但就是,不管怎么说,汉语毕竟还就是汉语,它依然没有语法形态变化,它得综合性依然存在,因而模糊性也就依然存在,多义性也依然存在。”(1) 汉语“模糊性强”,就是汉语语义型特征决定得;相比之下,英语精准性强,这又就是英语语法型特征决定得;这两点反映到风格上,形成精准与模糊得不同修辞特点与语言美感。例如: 曹禺《日出》有一段描写:“……外面打地基得小工们早聚集在一起,迎着晨光由远处‘哼哼唷,哼哼唷’地以整齐严肃得步伐迈到楼前。”(2) 翻译成英语就是这样得: “……and outside the window the labourers working on the foundations of the new building have already assembled and now, with the sun on their faces, they are ing closer and closer with grave, rhythmical tread,their ‘hung-hung-yow,hung-hung-yow’sounding in the distance、”(3) “打地基得小工们”用英语表达为“the labourers working on the foundations of the new building”,多出得“the new building”使语意较汉语更为精准。汉语“地基”单瞧确实比英语模糊,但在上下文语境中意思就是清晰得:结尾处得“楼前”与“地基”呼应,使“地基”语意表述得简约而清晰,由此更能瞧出汉语得表达与理解要依靠更大得语境。“谁”“迎着晨光”,“谁”“哼哼唷,哼哼唷”,在汉语里无须出现;而被译为英语后,“their ”就是不能缺少得。精准与模糊得差异在诗歌语言里更为突出。“玉容寂寞泪阑干,一枝梨花春带雨”。这样一种表达方式就是比喻还就是象征,汉语无须指明,而英语若就是比喻必有“like”一类喻词。如: my luve is like a red,red rose、 Robert Burns《my luve is like a red,red rose》(4) 如没有使用“like”一类喻词,就会被视为一种新得修辞手法。如: The apparition of these faces in the crowd; Petals on a wet, black bough、 Ezra Pound《IN A STATION OF THE METRO》 这就是西方现代诗歌意象派得一首名作,作者就是意象派大师庞德。庞德创作得灵感来自中国古典诗歌,“这首诗得两行之间没有联系词,所以其间关系如何全靠读者得想象。这种结构

英汉语言对比研究及对比分析综述

英汉语言对比研究及对比分析综述 摘要:对英汉语言对比研究及对比分析进行了综合性论述,其中包括研究的性质、范围与方法, 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及研究的宗旨与目的。从近百年英汉语言对比研究的历史中,归纳了十个重要的研究目的。 关键词:英汉语言对比研究对比分析综述 一、英汉语比较研究的性质、范围与方法 1.英汉语比较研究的性质 英汉语比较研究属于语言学之下的比较语言学的一个分支。 2. 英汉语比较研究的范围 英汉语比较研究的范围大致可分为两类:第一类为语言本体或纯语言研究, 也指英汉语本身的层次结构研究,不涉及其他外在因素[1];钱冠连称之为“语言实体”的研究[2];萧立明称之为“语言符号系统”的研究。萧立明将语言符号系统总结性地划为十大层次:(1)区别性特征;(2)音位;(3)音节;(4)词素;(5)词;(6)词组;(7)从句;(8)句子;(9)句群;(10)语篇[3]。第二类为语言综合研究, 即结合社会、文化、心理、国情等外在因素研究语言[4], 钱冠连称之为语言实体附着因素的研究[5]。 从目前所研究的趋势来看,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的学者们对语言本体和语言综合研究都很重视, 尤其是对语言综合研究。事实上,语言综合研究不仅更加符合语言本身的意义和存在,也可以促使人们加深对语言的认识—这种认识包括对语言的发展规律、语言发展规律的生成机制、语言个性与共性的并存、语言发展

未来趋势等方面的了解。 3.英汉语比较研究的方法 英汉语比较研究的方法, 首先应该注意三个结合即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 结合共时性研究与历时性研究相结合个性(差异性、异质性)与共性(普遍性、同一性)相结合。 但是, 以汉语为主体还是以英语为主体的方法论问题,目前暂时还没有达成一致的共识。从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多数还是以英语为主体, 以英语语言或语法理论为参照系统作英汉语比较研究。当然,也还是有强调应以汉语为主体的[6]。 关于主体性问题, 笔者认为在排除意识形态干扰的基础上可以从三个方面 来考虑从语言材料来看, 应当是双向研究, 因为涉及到英、汉两种语言。从研究目的来看, 应当以汉语为主体,即以解决汉语本土问题、创立现代汉语语言理论为主, 象早期的马建忠、赵元任、王力一样。因为汉语的特征阐述清楚了,其他诸如对外汉语教学、英语教学、翻译理论建设等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从语言学体系来看, 汉语应当借鉴英语语言理论和语法体系,这不仅是因为英语先汉语而建立语言理论体系,而且更重要的一点是因为从语言的发生学或语言哲学来看, 英汉语的同大于异。事实上,人类所有的语言中都存在着共同点,这种共同点是直接建立在人类思维本质的基础即逻辑上的[7]。 同时,我们还可以用到对比分析的方法。对比分析最早是由结构主义语言学家Fries和Lado提出的。对比分析以“各种语言是可比较的”这一假设为基础,以发现两种语言中二值对立(对比)的类(typologies)为其研究目标。对比分析可以归属为中介语研究、语言应用研究以及双语研究。对比分析即属于理论语言学,又属于应用语言学,以后者为主。对比分析的心理基础是迁移理论、学习理论中

英汉语言中动物词语的对比

世界各民族语言中有大量有关动物的习俗语和谚语,这些语言背后蕴藏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反映不同民族对动物相同或不同的情感态度。文章在前期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十二生肖动物及其它动物词语研究的基础上,主要对汉语和英语语言中有关动物的成语、习俗语和谚语进行对比分析,从有关动物词语的字面意义出发,探讨挖掘他们的比喻意义、联想意义,寻找出英汉语言中动物词语的共同点和差异,揭示两种语言中动物词语在语义表达上的主要特点。指出英汉语言中包含动物名称的词语语义形成的基础,两种语言中运用动物词语进行语义表达的对等性特点,以及这些包含动物的词语所蕴涵的文化特征。 动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人类生活中密切相关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各民族语言中出现了大量有关动物的成语、习俗语、格言等词语,它们反映了不同民族对动物的认识,体现人们对动物大致相同或不同的情感态度,因而这些语言中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笔者以中华民族传统的的十二生肖动物为切入点,通过查阅词典、文献资料等,搜集整理了大量含有动物名称的相关词语,在进一步分析对比的基础上,探讨这些词语所表达的各种意义,进而挖掘它们隐含的文化内涵。 一、动物词语的语义基础 之所以在汉语和英语中人们借助动物构成各种语言形式,表达丰富的语言意义,是和其生活地域、生活习性、人与自然关系、文化价值观等因素有关联,有着深厚的语义形成基础。 (一)根据形体、生活习性特征表达的语义 英汉语言都有根据动物的形体生理特点及生活习性所形成的词语。它们形象逼真地反映了这些动物的生活规律,以感性认识为基础,从而引申出一定的语言意义,例如,蛇(snake)是一种爬行动物,体形柔软易弯曲,在行走时,蜿蜒曲折前行,因而英汉语言中都有“蛇行(snake its way through)”。另外蛇能分泌毒液,隐匿于草丛中,因而有“阴险、狠毒”的联想意义,英语中有“a snake in the grass”,比喻伪装成朋友的阴险之人。又如,鸡(cock)的生活习性之一是清早鸣叫,因而汉语中有“闻鸡起舞、雄鸡一唱天下白”等词语,英语中有“cock-crow(黎明)”等词语。[1]260根据“蜜蜂(bee)”、“猪(pig)”、“猴(monkey)”等的生活规律和生理特点,英汉语言中都有“忙碌”、“懒惰”、“精明、淘气”等语义。 (二)根据人们对待动物的情感态度所表达的语义 现实生活中,人们和各种动物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关系,人们对动物形成一定的情感态度,进而影响到这些动物词语的褒贬意义,赋予语言以丰富的感情色彩。对待某些动物,由于各民族呈现大致相同或完全相同的态度,体现在这些词语上,它们表达相同的语言意义。例如,英汉民族都把“羊(sheep)”看成一种善良、温顺、柔弱的动物,因而在其意义表达中包含了相同的情感态度。汉语中有“像小绵羊一样温和、乖巧”,英语中有“as gentle as a lamb / as meek as a sheep”。“猪(pig)”的生活习性、环境决定了中西文化中都认为猪是懒惰、肮脏的动物,因而有关猪的词语都含有贬义的感情色彩。对待另外一些动物,不同民族由于其生活习惯、民族心理、意识形态及文化价值观的差异,产生截然不同的情感态度。表现在这些词语上,它们呈现不同的、个性化的褒贬语义。例如在对待“鸡(chick)”、“鱼(fish)”、“蝙蝠(bat)”等词语方面,由于这些动物名称发音同“吉(luck)”、“余(abundance)”、“福(happiness)”,因而深受中国人的青睐,被赋予褒义色彩。[2]33-36而在英语民族中则无此谐音,这

中英语言特点对比大学翻译课

Take care of “Word for word translation”! However, it is always easier said than done. Negative transfer: Chinese thinking mode, which has been implanted into our sub-consciousness, will easily lead to some mistakes in our C-E translation. Can you translate a Chinese sentence into English correctly? Comparison and Contrast of Syntax Between C & E Chinese:parataxis意合(the placing of related clauses, etc. in a series without the use of connecting words ) English:hypotaxis形合 (the dependent relation of a clause or construction on another) 你来,我就走。 If you come, I'll go.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Modesty helps one to go forward, whereas conceit makes one lag behind. Comparison and Contrast of Syntax Between C & E Chinese:topic-prominent 主题显著( the subject does not have to be the topic) English:subject-prominent 主语显著( the subject is always the topic) determination of the subject A. Use the original subject 如果说,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那么,句子便是文章的“基本部件”。 If vocabulary is the “building materials”for language, sentences are the “fundamental parts”of writings. 帮助真正的穷人,要比仅仅缩小贫富差距更有价值。 Helping the truly poor is much worthier than merely narrowing inequalities. B. Re-select a subject 他的身材魁梧,生一副大长方脸,嘴巴阔大,肌肤呈着紫檀色。 He was a giant of a man with a long square face, a wide mouth and a complexion suffused with

英汉语言对比研究期末复习重点

综合语:A synthetic language is “characterized by frequent and systematic use of inflected forms to express grammatical relationships”. 分析语:An analytic language is “characterized by a relatively frequent use of function words, auxiliary verbs, and changes in word order to express syntactic relations, rather than of inflected forms.” 名词化:Nominalization refers to the replacement of clauses,which contain finite verbs,with complex structures consisting of nouns and noun adjuncts. 词化:lexicalization refers to the device that one word is used to express the meaning that one clause or phrase denotes. 形合:The dependent or subordinate construction or relationship of clauses with connectives ,for example,I shall despair if you don’t come. 意合:The arranging of clauses one after the other without connectives showing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m. 1.英语、汉语语篇模式 英语:演绎式是英语语篇结构的基本模式。英国人习惯开门见山,一落笔就点明主题、交代要点。然后再逐层细叙、分析推理,较常按照从一般到细节、从概括到具体、从整体到个体的原则。 汉语:比较注重话题,注重意识流,注重事理和先后顺序,常常采用非演绎式的、往往是领悟式的归纳型或是螺旋式的思维模式 英译汉时破局重组化繁为简 Eg ;In the doorway lay at least twelve umbrellas of all sizes and colors. 门口放着一推雨伞,少说也有十二把,五颜六色,大小不一。 门口放着至少有十二把五颜六色、大小不一的雨伞。 2 形合意合表现在哪些方面 英语形合:关系词和连接词介词形态变化形式等其他连接手段 汉语意合:语序反复、排比、对偶、对照紧缩局四字格 3英语句子扩展表现在那些方面 增加句子修饰语 扩展基本句型的成分 基本句型的组合 4名词作形容词举例注意那些方面 报刊标题Job Opportunity Discrimination 科技文章space shuttle flight test program 注意方面 名词定语与被修饰词之间存在种种不同的语义关系 名词定语与被修饰词之间的语义关系常常不能从字面上判断出来也不能简单的把前一个名词理解为修饰语而已 要正确理解其含义,往往还要联系其语境甚至社会文化背景知识 过分堆积名词,认为这会使语言失去活力,缺乏动态感,有时还会造成语义含混,甚至产生歧义 几个名词连用,也会让人分不清修饰词与被修饰词,甚至分不清词类。

英汉语言十大差异

英汉语言十大差异 语言毕竟是文化的载体,语言与文化,甚至历史、地理、风俗、政治、经济等常常水乳交融,它们无孔不入地反作用于语言,使语言打上深深的文化烙印。英汉翻译者,若不知英汉各自的特点,不知两者的差异,是不能想象的。不要以为,汉语是我们的母语,从牙牙学语开始,便开始接触汉语,因此,就想象自己很了解汉语。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汉语到底有什么特点? 就汉语论汉语,因为没有距离,就看不真切,因为没有比较,就看不明白!只有当汉语和英语比肩而立,碰撞交流,才会燃爆出绚丽的火花,两者之差异,才会赫然呈现。 目前,从事英汉对比研究的学者和专著在我国并不少,但是,当我们放眼这个领域,就觉得有必要正面回答一个问题:英汉对比研究的目的是什么? 弄明白英汉的差异,并不是我们研究的最终目标,至多只能是一种手段而已,而手段总得服务于一定的目的。英汉对比研究的一个重要的目的应该是:服务于翻译。 译界的实践证明:只有对英汉之差异了然于心,译者才能做到下笔如有神。下面结合英汉翻译的实际,对英汉之间的明显差异作鸟瞰式分析和归纳。 1.英语重形合(Hypotaxis),汉语重意合(Parataxis) 汉语重意合,结构松弛,多以意思连接的积累式分句(Accumulative Clause)或独立的单句(independent Sentence),其彼此的逻辑关系多以句序之先后加以暗示。 有的语言学家以“竹节句法”写英句,所谓“竹节”,则指其断不可缺的种种连接词(Connectives);有以“流水句法”写汉句,所谓“流水”,指少用乃至不用连接词的行文流畅。 美国的翻译学家Eugene A.Nida在其Translating Meanings (1983)一书中曾经深入浅出地说明了英汉这一差异: 就汉语和英语而言,也许在语言学上最重要的一个区别就是形合和意合的对比,在英语以及大多数的印欧语言中,句子的从属关系大多是用连接词如,although,because,when,in order that,so及so that等词明确地表达出来。但是,这同一概念,我们用意合的方法基本上也可以表达出来;那就尽说,将两个句子放在一起并无连接词表明其相互关系,而从句子本身的意思中体现出来。例如,我们说because it is late,I must leave.在这里两个句子的逻辑关系是用连接词 because加以表达的。然而我们也可以说it is late,I must leave.在这里,虽然无明确的词汇表明彼此的关系,但是这种关系显然是存在的。 以上Nida所言,有一点需要加以纠正。他说:“我们也可以说It is 1ate,I must leave.” 此议不妥,因为这样缺乏连接词的英句是不合其表达习惯的,至少也是拙句(C1umsy Sentence)。比如: An Englishman who could not speak Chinese was once travelling in China. 译文:一个英国人,不会说中国话,有一次在中国旅行。 英语原句是一个典型的形合句,而相应的汉译则是意合句。假如,将英语原句改成意合句,那读上去还有英语味吗? There was an Englishman.He could not speak Chinese.He was once travelling in China.同理,假如我们将此句译成:一个不会说中国话的英国人有一次在中国旅行。读上去便稍有绕口之嫌。 从语法范畴分析, 英语动词的时体显得极为丰富,从理论言,英语有十六个时态。若就“形态结构”的视角进行观察比较,似又可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英语是一种更为形式化的语言,它注重形式的变化。就语法范畴言,英语的代词(名词)可以有性、数或格的形态变化, 动词还可有时、体、态、气等形态变化,等等。

英汉对比研究综述

英汉对比研究综述 摘要:本文是对英汉对比研究进行综述。文章首先阐述了比较语言学和对比语言学的异同,继而回顾了我国英汉对比研究的历史与现状,讨论了英汉对比研究的实用价值以及宗旨和目标,最后论述了对比研究是理论和方法。 关键词:对比研究、异同、历史与现状、实用价值、宗旨目标、理论方法 正文: 近年来,我国与外国的交往日益频繁,国内出现了外语热,而外国也出现了汉语热。这种局面大大促进了我国的外语教学、对外汉语教学以及翻译事业,也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对比 语言学的研究。人们在外语教学中逐渐认识到,要学好外语,必须了解其特点,最有效的方 法就是与母语的特点作比较。熟悉外语和母语的特点,并加以科学对比,分析其差异的因素,这无疑将有助于确定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增强教学的预见性和针对性,从而提高教学的效果。 一、比较语言学和对比语言学 “对比”和“比较”在语言研究和语言实践中是经常出现的字眼,常被混为一谈。其实作为学科,它们有着本质的区别, 比较语言学,又称历史比较语言学,是一门把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放在一起加以共时比较或把同一种语言进行历时比较的学科。它旨在重构原始语,理清语言之间的亲属源流关系, 阐述它们的体系和特质,最终建立其谱系关系,比较语言学的目的主要是求同。 对比语言学属于共时语言学,它是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作共时的、常为静态的考察 和分析,指出它们中各个层次,即语音、词汇、语法、语义、篇章等之间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点,并努力运用哲学、心理学、民族学等各学科的知识与理论去阐释这些不同之点所产生的根源的学科。对比语言学的主要目的是觅异。 作为研究方法,“对比”和“比较”是密不可分的,人类研究事物、认识事物离不开比较,对各种语言现象的阐释是建立在比较分析之上的。“只有比较才能看出各种语文表现法 的共同之点和特殊之点。”要对比必须进行比较,因为“一种事物的特点,要跟别的事物比较才显出来”。所以,“对比”与“比较”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依赖的关系。 二、英汉对比分析的历史及现状 英汉对比研究作为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兼具有理论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的性质,其任务主要是对英汉两种语言进行共时和历时的对比研究,描述并解释英汉语之间的异同,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语言研究和其他领域。英汉对比研究应分为三个层次:语言的表层结构;语言表达方法;语言哲学。从学科上看,英汉语言对比可分为英汉对比语言学、英汉翻译学和英汉对比文化学三个学科。从实践上看对比语言学也是两个方向:一个是理论研究方向; 一个是应用研究方向。 在国外真正进行英汉语言对比的首推赵元任,他1933年撰文对汉语和英语语调进行了对比。国内的英汉或汉英语言对比研究可追溯到1898年出版的马建忠的《马氏文通》和严复 的《英文汉估》。 根据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的老会长刘重德先生的观点我国的的对比研究史可以分为三个时期:1898—1949年可称为英汉对比研究的第一时期,从马建忠的《马氏文通》和严复的《英文汉估》算起,到四十年代末。这期间,英汉对比研究从草创到发展,成绩显著。 “虽有移植的问题,但其中包含着认真的鉴别和自己的独特创造,对汉语语言学的建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开创了择善化用的传统。”这种评价应该说是恰如其分的。1949 —1976年是

英汉语言差异

英汉语言差异 摘要: 本文主要以英汉语言实例为出发点,力求多方位,全角度地展示英汉两种语言特征的差异性。从而揭示出英汉两种语言的不同特征。通过对比分析,发现:汉语为突出主题,注重意合,具有静态性,实说性和临摹性的分析语;而英语为突出主语,注重形合,具有动态性,虚用性和剪辑性的综合分析语。认识这两种语言的差异性特征有助于英汉互译工作,并能促进英语学习。 关键词:英语特征;汉语特征 Comparison of Different Language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Abstract: Based on practical examples, this paper attempts to indicate th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By comparison and analysis,we can draw a conclusion that Chinese is atopic prominent , paratactic , dynamic, concrete, and chronicle, analytic language while English is a subject prominent, hypotactic, stative, abstract, non chronicle, synthetic analytic language. Be aware of th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se two languages is a great help to translation. Keywords: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of English 正是由于英汉语言分属不同的语系,各自有着不同的语言类型、文字系统、语音系统以及词法上的差异,因此英汉语言在句法上也存在很大的差异。英译汉时必须使用汉语的句法来表达英语的意思。如果按照英语句法直译,译文将受到英语表达方式的影响和束缚,违反汉语表达习惯。反之,汉译英时也必须采用英语的句法来表达汉语的意思,尽可能适应英语的表达方式和习惯。因此,熟悉英汉语言句法上的差异对正确地进行英汉翻译十分重要。 一、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 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是英汉两种语言在句法特征上的最主要区别之一。所谓形合是指主要靠语言本身语法手段,所谓意合是指主要靠句子内部逻辑联系。英语句法特征是“形合”,注重语法形式和功能。句子要按照语法规则来组织

中英语言差异

中英语言差异 霍红丽 12外21 12042024 (江苏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徐州) 引言学一门语言,必须去掌握它所反映的文化。即学习者在学习语言本身的同时,也要大量接触所学语种的文化,培养一种强烈的文化习得意识。什么是文化?1871年,英国人类学家泰勒(Edward Tylor)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文化是一个复合的整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任何其他的能力和习惯。”中国的学者梁漱溟认为,“文化者,人类心能所能开释出来之有价值的共业也”。语言又是什么呢?它是一个民族经过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创造出来并为他们服务的一种特殊的社会产物,受生活习惯、思维方式、行为规范、道德价值和政治观念等社会要素的制约,是不能脱离社会独立、自由发展的。现代社会语言学家指出,任何人类社会都离不开文化,文化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由于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亦即文化个性,不同的文化必然会呈现出不同的文化形态。而这种文化形态的差异则鲜明的反映到语言系统的不同层面上。下面就此分析中英语言差异。 关键词中英语言差异文化 一、英语重形合(Hypotaxis),汉语重意合(Parataxis) 汉语重意合,结构松弛,多以意思连接的积累式分句(Accumulative Clause)或独立的单句(independent Sentence),其彼此的逻辑关系多以句序之先后加以暗示。 美国的翻译学家Eugene A.Nida在其Translating Meanings (1983)一书中曾经深入浅出地说明了英汉这一差异:就汉语和英语而言,也许在语言学上最重要的一个区别就是形合和意合的对比,在英语以及大多数的印欧语言中,句子的从属关系大多是用连接词如,although,because,when,in order that,so 及so that等词明确地表达出来。但是,这同一概念,我们用意合的方法基本上也可以表达出来;那就尽说,将两个句子放在一起并无连接词表明其相互关系,而从句子本身的意思中体现出来。例如,我们说because it is late,I must leave.在这里两个句子的逻辑关系是用连接词 because加以表达的。然而我们也可以说it is late,I must leave.在这里,虽然无明确的词汇表明彼此的

英汉语言对比

Comparative Studies from a Macroscopic View Point According to some linguists, noticeably Mr. Lian Shuneng in his Contrastive Studies on English and Chinese, ten contrasts indicate the disparity between the English and the Chinese languages. 1. Synthetic vs. Analytic English is a synthetic language marked with inflexions (曲折变化形式) while Chinese is an analytic language without any inflection, which is usually implied in the context or explicitly shown in such words as “着、了、过”etc. For example: ?During the wartime, years like these would have meant certain death for many people. Many would have become beggars and others would have been compelled to sell their children. ?Thus encouraged, they made a still bolder plan for the next year. 2. Compact vs. Diffusive

第二章 英汉对比

课序:No.3 2学时 第二章英汉语言对比(1)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次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英语和汉语的相似点和差异,以及对应的翻译策略,为后面的翻译学习打好基础。 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重点是英语和汉语的差异以及对应的翻译技巧。难点在于如何在翻译实践中灵活巧妙地应对英汉差异,使译文达到功能对等。 教学方法:讲授、课堂讨论及提问 教学内容与教学组织设计: ⅠWarming-up activities Discussion: You have learned English for many years, in your opinion, what are the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between the two? Ⅱ The similaritie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1.从词类划分来看,英语和汉语都分为实词与虚词两大类。实词中的名词、数词、动词、 形容词、副词、代词的语法功能基本相似,虚词中的介词、连词、语气词(英语有冠词而汉语没有)的语法功能也有不少相同点。 2.从句子要素来看,英语和汉语都有主语、谓语、宾(表)语、定语、状语。特别是主语和谓语,从本质上来说都是英、汉两种语言的主要句子组合框架,它们的基本句型也没有太大的区别。尤其在应用文体以及科技文章中,英汉句子结构基本对应的情况比较常见。[例1] We received, on Nov.11,2005, with thanks, your Check No.006869 for RMB 36,000, in payment of our commission. The amount has been placed to your credit. [译文] 我方已于2005年11月11日收到贵方第006869号支票一张,金额计 人民币36,000 元,用以支付我方佣金。该笔款项已入帐,谢谢。 [分析] 上述译文从结构到语序都与原文相差无几,只是个别措辞需遵从 商业信函习惯译法。如:“我方”“贵方”。 [例2] The statement declared that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ic order must be changed or the gap between developed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 would continue to widen. [译文] 声明宣称:国际经济秩序必须改变,否则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将继续加大。 [分析] 上述译文采用顺译法,语序与原文相差无几,只是用了一个冒号,切开原文的长句,使译句层次了然。 [例3]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s been one of the most spectacular phenomena of our generation. It has revolutionized our way of living—and possibly also our way of dying. You may not realize what is happening because it is a piecemeal process. But you can feel the increasing convenience and comfort brought on by airplanes, television, telephones, and even insect killers. There is hardly anything that we see, hear, feel or eat that hasn’t been changed b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译文] 科技的发展是我们这一代人最为惊异的现象之一。它使我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革命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