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三位数加减三位数课后反思

三位数加减三位数课后反思

三位数加减三位数课后反思
三位数加减三位数课后反思

三位数加减法(不进位、不退位)的笔算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在学生掌握了笔算两位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探索并掌握三位数不进位不退位加

减法的计算方法,学会用列竖式的方法进行计算.并且根据具体情境,选择合适的数学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经历尝试三位数简单的计算过程.培养并发展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教材的这一特点。

我是这样设计本节课的:

一、借助动画,激发兴趣

“小蜜蜂”这个小精灵是同学们喜欢的小动物。为此,把课本中的情景图制为幻灯片,使学生很快进入到情境中,进而发现信息,提出问题。

二、利用迁移规律学习新知

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而三位数加减三位数是它的一个拓展,

它们的算理完全相同。教学时,我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复习回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算法(如:用竖式、用计数器拨一拨、用求近似数法、或看成几个十几个百相加减),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迁移规律探索和学习新知识。

三、恰当评价学生对计算的掌握

本单元计算教学的内容体现了算法多样化,教学时,我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允许他们采用不同的算法进行计算,同时要求以笔算为主(即竖式)

,为以后学习进位加、减法作准备。

收获:

1.绝大部分学生对竖式掌握不错,能够很好的计算。

2.学生善于口算(并且是对应的数位相加减),基本达到了算法多样化。

3.问题意识比较突出。总之,本节课的设计中,我力求体现新课

标的精神,有失败有成功.但总觉得用这样的情景导入新课无

形中增加了教学的难度,本来计算不难,但如何列式,理解题

意却很难讲解,

毕竟与他们的生活太远.今后要多放手让学生自己进行知识的探索,

多让学生在尝试与探索中获取知识,必要的时候给学生与必要的指导.教学中各个环节的设计要与生活密切联系,让学生体会学有所用。

四年级数学《小数的加减法》的教学反思(精选3篇)

四年级数学《小数的加减法》的教学反思(精 选3篇) 四年级数学《小数的加减法》的教学反思(精选3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对学到的教学技巧,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反思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四年级数学《小数的加减法》的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四年级数学《小数的加减法》的教学反思篇1新课程要求:教师教学的本质在于帮助、激励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重在于体验、感悟和共享;教学活动的方式主要是自主、合作和探究;评价教学的标准主要看学生的投入、乐学与善思。它以全新的视角诠释了当前数学教育、数学教学的意义和任务。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注重学生的实际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基础、尊重学生的思维进程、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做到:问题由学生提出、分析、解决;概念由学生归纳、概括、提炼;规律由学生探索、发现、揭示。尽量注意数学思想与方法的渗透,数学知识与数学技能的达成,做

到有机的统一。主要是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通过引领学生走进生活情景,使学生对小数加减法计算解决实际问题产生急切需要。启发学生经过自主尝试探索研究其计算方法、理解算理、归纳算法。 2、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在概括总结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注重学习研究的方法策略,特别是通过与整数加减法的比较分析,找出内在联系,注意验算检查,提高计算能力。 3、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研究能力。善于在生活中学数学、想数学、用数学,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本课教材是在学生近期掌握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前面非常熟悉的整数加减法的基础上安排学习的,如果只是原有知识上的简单重复,学生就会很枯燥,没有兴趣,因此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采取尝试探索教学法,让孩子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体。把研究利用小数的意义来掌握计算方法是本课学习的重点,也是本课学习的难点。 首先引导探索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根据自己生活经验,提出有价值的一步计算的数学问题,并列出了相应的算式。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自然引出这节课的课题。 让学生尝试计算、体验认知的过程。让学生充分尝试多

三位数加减三位数100道计算题

862+206=577+114=416+958=625+330=463+213=807+224=523+622=532-195=112+854=818-604=111+625=261+731=856-246=845+457=724-521=642+544=129+613=766+162=884+396=446-274=498+471=622-160=676-342=225-163=998-435=434+141=438-219=911-738=354-134=588+739=803-531=216+224=901-672=733+186=676-495=164+982=399+386=498-311=698-685=814+388=126+763=717-107=

588+464=725+840=934+692=844+664=267+677=889-404=693+427=234+476=774-623=145+741=618-422=606+193=435-207=576-431=254-140=552+267=111+625=470-203=123+645=912+657=719-364=336+110=709-359=853-575=148-120=502+325=859-200=623-454=484+260=888-597=390-180=931-119=787-682=376-122=666-140=713+544=634+976=505+744=141-119=232+939=340+614=716-210=

660+181=923-882=810+449=925+112=758-752=992+855=692-506=570+245=178-101=209-173=166+777=670-455=721-131=800-279=791+143=742-474=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反思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为基准,把握好教学的起点,让学生在自主尝试中,探索新知。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加减法、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学生具有相当的基础知识和知识迁移的能力。教学进程中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尝试、自己去探索、去获取知识。最大限度地让学生都能参与到探索新知的过程中,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中。在探究算法中我注重了使每位学生都有获得成功学习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对“列竖式要对齐小数点”这个重点和难点教学时,两个书写格式对比演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相互质疑。利用学生出现的问题,紧扣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开展深入的讨论相互启发,相互学习,自主提炼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练习的内容注意了回归生活,“购物小票”这一学生熟悉的事物,让学生知道了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通过感受生活,让学生明确了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涵。 不足之处:练习设计还有一些欠缺,有些问题的解决还是没有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出现问题没有及时解决。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为基准,把握好教学的起点,让学生在自主尝试中,探索新知。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加减法、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学生具有相当的基础知识和知识迁移的能力。教学进程中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尝试、自己去探索、去获取知识。最大限度地让学生都能参与到探索新知的过程中,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中。在探究算法中我注重了使每位学生都有获得成功学习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对“列竖式要对齐小数点”这个重点和难点教学时,两个书写格式对比演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相互质疑。利用学生出现的问题,紧扣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开展深入的讨论相互启发,相互学习,自主提炼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练习的内容注意了回归生活,“购物小票”这一学生熟悉的事物,让学生知道了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通过感受生活,让学生明确了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涵。 不足之处:练习设计还有一些欠缺,有些问题的解决还是没有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出现问题没有及时解决。

0的加减法教案

《有关0的加减法》教学设计 银桥小学钟西琴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0页 教学目标: 1会看图列算式 2.会计算有0的加减法 教学重难点:正确理解0的含义。列式计算有0的减法。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数字卡片、直尺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1、口算: 4+1= 2+2= 3+1= 5-4= 2+1= 4-1= 5-1= 3-2= 4-3= 2、0表示什么?(0表示什么也没有;还表示起点) 3、看图填数,导入0的加减法(板书课题) 二、创设情境,探索新知 1.课件展示小猫吃鱼的画面。 引导学生看画面,并提问: 有一天,猫妈妈有事外出,她给小猫准备了丰盛的午餐,你们猜是什么?对了,是小猫最爱吃的鱼。(出第一幅图)数一数,猫妈妈给小猫准备了几条鱼呢?

师:猫妈妈给小猫留了3条鱼,你猜后来会怎么样呢?请你们认真看,发生了什么变化,是怎样变化的呢?课件出示依次出示第2,3,4幅图。 2.师:你能把这4幅图连起来,编成一个故事吗?把你编的故事讲给你的同桌听。(由故事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二、建立数学模型: 1.师:在“小猫吃鱼”的故事中,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可以一幅图一幅图的提问题,也可以连在一起提问题) 学生先自主思考再全班交流。 生可能问:小猫吃了一条鱼,还剩几条鱼? 小猫又吃了一条鱼,还剩几条鱼? 小猫再吃了一条鱼,还剩几条鱼? 还可能问:猫妈妈给小猫留了3条鱼,最后剩几条了? 以上一一在“小猫吃鱼”课件片段2,3,4上出示。 2.师:你们能解决这些问题吗?想一想,怎样列式? 学生独立思考后,同桌互相交流并说说是怎么想的。 教师引导学生说说“为什么这样列式?”算式中的每个数都表示什么。 学生可能出现的答案有: ①3-1=2 3-2=1 3-3=0 三、有关0的加、减法。 1.一个数减去与它同样多的数。

数学一年级上册《0的认识及0的加减法》教学反思

数学一年级上册《0的认识及0的加减法》教学反思 数学一年级上册《0的认识及有关0的加减法》教学反思 数字0的认识一课安排在数字15的认识之后,我想学生既然有了前面的认数知识的基础,于是在教学0的认识之前,我先复习15的认识 第一环节:教学0表示没有的含义。让学生明白0的初步意义就是没有的意思,证明学生对于0并不陌生。我是先在黑板上画了3个桃子,小猴吃掉1个,还有2个,又吃掉1个,还有1个,再吃掉1个,没有了,用0表示。学生也很容易接受。我发现对于一年级小朋友来说能把这幅图的意思讲明白讲完整是很重要的。也要教会其他学生学会听。这些课堂常规的建立在低年级是非常重要的。同样的学会坐学会站这些也需要在课堂里慢慢的养成。接下去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说0的用法和含义。在这个小环节里我发现虽然学生会举出很多的例子,但是貌似和我讲的有点换汤不换药的感觉,比如我举的是妈妈买来5个苹果,吃了5个,还剩0个。叫了好多学生回答也是跟我类似的例子。很难发现跟我不一样的例子。 第二环节:教学0表示起点的含义。我让学生自己观察尺,找到0的位置,自己发现在这里表示一段也没有,这里还可以表示起点,学生的回答往往是在这里是第一,(他们的意思也就是尺子一开始就是数字0,从0开始)这个表述是不准确的。需要老师来引导,然后再让学生们指着尺子齐读05,再倒数从50。

第三个环节:教学0的'书写,这个环节注意先老师自己示范,再让学生自己写,要提醒孩子写字的姿势。现在的孩子写字姿势很不雅观,人坐不直,头趴很下。很容易造成近视。 四,0的加减法运算;学生的普遍现象就是做做会做,让其看图说说,说清楚那三句话的就很少,需要慢慢的练习。算式中各个数字的意思最好也让学生说一说。要照顾到全班同学。 最后就是通过练习来加深对这节课知识的回顾。在这节课我觉得学生对于说话方面能力的培养还需加强。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学反思(5篇汇总)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学反思第一篇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它是在学生学过加、减法笔算和初步认识小数含义和数位的基础上教学的,这也是学生日常生活的需要和进一步学习、研究的需要。 成功之处 整节课下来,整体感觉还是比较顺畅的,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其实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学生在购物时已经有了小数计算的经历及自己的方法。通过摘取义卖铺上的数据共同探索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通过出示的数据,让学生发现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在学生运用口算方法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尝试运用竖式进行计算,并结合生活经验和过去学过的整数加减法竖式计算帮助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笔算算理,并总结笔算方法。通过小数的加减计算培养学生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 不足之处 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而言深度不够,开放性的问题不是太多。 的前半部引入不够简化,后半部分显得比较急躁,给待学生的思考的机会不是太多,没有很好的调动学生的思考的主动性。可能让学生们合作讨论和总结笔

算方法,会有新的火花产生。或让学生把笔算方法用补充完整的方式也会有更好的效果 奴课堂的细节处理有些地方还是不到位。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没有注意培养了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比如在刚才所说到的方法总结的问题上,小组讨论的珍环节上要做进一步的调整。这也是时间控制得不够好的结果。 练习的多样性还做得不足,其中没有改错题是最大的不足,这一知识点,改错题应是最直观和有效的。 课讲得也多,主要是一些问题总结得不够系统,讲起来话就多。这些问题都是要在以后的课堂上不断注意和改进的地方。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学反思第二篇 今天在学习小数的加减法时,抛弃了教案预设的框架,一开始就直奔主题,让学生用小数直接进行购买商品的价格计算。 在做的过程中,通过观察学生的解答,分析归纳他们产生错误的原因,并在他们做完后,对他们说大家都很聪明,能够独立做从未做过的题,老师和同学们都很想知道你是怎么做的?们交流一下,展示你的成果,好吗?几句亲切的话语让同学们有了表现的欲望,纷纷上台表达自己的想法。学生的回答真是生动活泼、

三位数加减法计算题精选

三位数加减法计算题练习 844+932= 199+398= 801+160= 814+551= 275+5 05= 481+321= 665+100= 729+808= 306 +812= 428+911= 263+206= 644+264= 537+385= 310+534= 861+146 = 558+321= 733+530= 502+957= 857+423= 459+286= 473+577= 519+171= 216+612= 160+248= 515+449= 118+377= 865+868= 139+312= 323+291= 387+833= 964+103= 686+936= 921+231= 302+355= 195+676= 968+825= 797-338= 716-316= 983-327= 825-332 = 548-430= 783-460= 898-584= 830-54= 979 -605= 897-727= 750-253= 659-567= 577-545= 64 1-353= 940-456= 979-488= 680-502= 637-631= 911- 175= 876-648= 599-481= 834-776= 569-366= 975-883

= 686-459= 338+543= 615-329= 376-123= 2 89+437= 660-619= 996-310= 381+290= 838-423= 424-293= 139+465= 743-123= 467-390= 851-722= 655-418= 271+483= 448+268= 3 16+706= 3 91+88= 926-222= 536-372= 658+232= 44 9+524= 856+123= 454-431= 895-474= 731+175= 674-298= 673-360= 515+561= 915-161= 534+750= 874-423= 49 2-314= 688-249= 298+386= 742-545= 152-139= 300+537= 351+392= 443+435= 854-134= 358-135= 793-715= 115-110= 555-193= 293+508= 939-565= 641-139= 190+599= 829+19= 373+89= 819+230= 995-565= 845-451=

《0的认识及加减法》的教学反思

《0的认识及加减法》的教学反思 《0的认识及加减法》的教学反思 0的认识及加减法是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的最后一个知识点,前面,同学们已经认识了数字1-5以及5以内的加减法运算,对加减法的含义有了一定认识,能看图列加、减法算式,并能运用数的组成知识做5以内的加减法。因此,本节课的重难点我安排为:认识0的两种含义,正确书写0,会做与0有关的加减法题。 在教学安排上,我先复习旧知,口算5道加减法题,目的是提高学生5以内加减法口算的速度。接着以谈话方式导入新课,出示小兔拔萝卜的课件。 一、揭示0的第一层含义:没有 1、看一看、想一想 师:老师带来了一位新朋友,看看,它是谁在干什么 生:小兔,拔萝卜。 师:第一幅图小兔拔了几个萝卜还剩几个 生:拔了一个,还剩3个 …… (出示空地)师:第四幅图小兔拔了几个萝卜还剩几个 生:拔了四个,一个也没有了。 出示小猴吃桃的课件,第一张图片盘子里有2个桃子,用数字2表示;第二张图片盘子为空,一个桃子也没有,用数字0表示。

2、听一听,猜一猜 我拿出事先准备好(里面放了两个硬币)的小茶叶桶,使劲摇,让学生猜猜里面是什么东西? 生1:是硬币 生2:是色子 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了,同学们众说纷纭,耳朵、眼睛全都集中到我手中的小茶叶桶上面来了,这时,我揭开谜底--硬币再让学生猜猜有几个硬币呀,学生有说1个的,有说2个的,还有说3个、4个的,当他们争论不休时,我打开桶盖将硬币倒在桌上,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2个。师:用数字几表示呀?生:用2表示。 我转过背去,将硬币取出,再摇,没有任何声音。全班同学大声喊道:没有硬币了,0个。 在同学们看一看,想一想,听一听、猜一猜的游戏中,对0表示"没有"的含义已经都能接受了,这时板书课题:0的认识。 3、说一说,做一做 (1)出示教科书上第29页的小鸟图 师:这两幅图是什么意思?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生:鸟窝里有3只小鸟,飞走了3只,一只也没有了。 师:谁会列式? 生:3-3=0 师:谁能说说这里的3、3、0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生:第1个3表示原来的3只小鸟,第2个3表示飞走了3只小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反思

第六单元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 1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教学反思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笔算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教学和在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同时,引导学生在练习中由需要进位的整十数加整十数的口算类推出相应的整百数加整百数的口算。还适当要求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估算方法。 由于学生有笔算的基础和丰富的经验,学生对于笔算有很大的依赖性。如果引入新课后直接出示例题进行教学,绝大多数学生都会选择用笔算的方法进行计算,想不到用简便的方法直接口算,这样就完全失去了本课的意义。于是我在教学新知前设计了练习在其中渗透100以内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口算,为学生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做好铺垫。在设计这些练习时,我希望学生能从100以内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口算中探索出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在探索口算方法的教学中,我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了独立思考、小组讨论交流的方式,让学生在互动交流,学生间的引领,找出不同解决的方法。既要求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取长补短,发挥学生集体的智慧,在相互补充中得到最佳的方案。在分组交流时,尽量让学生来交流总结,并适时进行引导。 本课练习的设计紧扣重点、难点,在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后,又设计了一系列的巩固练习,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巩固了口算方法,深入挖掘教材自身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下面的练习

中,先通过对比题、小游戏、编口算等进行基本训练,分清进位与不进位两种情况,提高口算正确率,打开了学生的思维,再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一些生活实际问题,运用数学。 由于设计的内容很充实,课上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探究发现、讨论方法用掉了太多的时间,使得最后一个环节未完成的时候下课铃已经响了,所以上课还需更紧凑一些。还有一点是,课堂上的语言不够精炼,不能做到一针进血,在讲解口算方法的时候有点啰嗦,不够简洁。为此,今后要多多学习,争取更大的进步! 2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教学反思 在教学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之前,学生计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都是要列竖式计算的。在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这部分内容则逐步要求学生口算,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口算能力。为了突破学生的学习障碍,教材把加、减法口算的教学分开编排,先教学加法口算,再教学减法口算。在具体的教学中,更强调引导学生经历算法的发现过程,并在合作与交流中理解和掌握相应的口算方法。在教学《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这堂课中,我是分以下几步来操作的: 一、创设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从实际生活情境引入,能使学生体验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这样,把教材内容变静为动,变单一为多向,变封闭为开放,能有效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热情,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打破传统计算教学的“枯燥”“机械重复”的缺陷,让“做数学”真正成为促

小数加减法教学反思

小数加减法教学反思 《小数加减法》是四年级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简单的一位小数的加减法,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因此教学时选取贴近学生的现实素材,利用具体情境,使学生真实地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教材产生浓厚的兴趣,并由此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让学生实实在在地体会到数学的价值,从而更加亲近数学。为了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学数学、用数学,充分挖掘“小数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原型,在众多的生活实例中选取“奥运会竞赛成绩”这一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并通过创造性的劳动恰到好处地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揉合在一起。在课堂上,首先引导学生观察劳丽诗和李婷的竞赛成绩,使学生产生民族自豪感;在分析数据的同时提出数学问题,由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发问题,发挥学生积累的竞赛经验,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学生的探索必然是积极主动的,从而对小数加减法作出不同水平的解答。 面对“列竖式为什么要对齐小数点”这个重点和难点,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交流。从富有个性的理解和表达中,自主提炼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这些在传统教学中需要教师总结、归纳的学习重点,在学生充分体验、感受的基础上被自主发现,成为学生对知识进行“再创造”的成果。也掌握了小数加减法计算时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要对齐,然后按照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通过教学,发现学生对计算方法掌握得很好,列竖式计算的正确率也很高。 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被减数的小数位数比减数的小数位数少的计算题,学生常常会

受整数减法的影响,将末尾的数对齐。为此,通过举例子,引导学生讨论,发现:“凡是遇到被减数的小数位数比减数的小数位数少时,可以先在被减数的末尾补0,使被减数的小数位数与减数的小数位数一样多,再按照整数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这样一来对位就较容易。学生按照这样的方法列竖式后,正确率明显提高;对个别学生则提出强制的要求,必须记住这种方法。 2.在口算整数加小数时,学生会将这个整数与小数的末尾对齐后加。如:8+1.2=2,0.46+4=0.5等。究其原因,学生在口算时不仔细看题,当作整数加法进行口算,要速度,不要质量。对此,就要加强口算训练,日积月累,长期训练,逐步提高正确率。

一年级数学上册《0的认识及加减法》教学反思新人教版[005]

一年级数学上册《0的认识及加减法》教学反思新人教版[005] 0的认识及加减法是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的最后一个知识点,前面,同学们已经认识了数字1-5以及5以内的加减法运算,对加减法的含义有了一定认识,能看图列加、减法算式,并能运用数的组成知识做5以内的加减法。因此,本节课的重难点我安排为:认识0的两种含义,正确书写0,会做与0有关的加减法题。 在教学安排上,我先复习旧知,口算5道加减法题,目的是提高学生5以内加减法口算的速度。接着以谈话方式导入新课,出示小兔拔萝卜的课件。 一、揭示0的第一层含义:没有 1、看一看、想一想 师:老师带来了一位新朋友,看看,它是谁?在干什么? 生:小兔,拔萝卜。 师:第一幅图小兔拔了几个萝卜?还剩几个? 生:拔了一个,还剩3个 …… (出示空地)师:第四幅图小兔拔了几个萝卜?还剩几个? 生:拔了四个,一个也没有了。 出示小猴吃桃的课件,第一张图片盘子里有2个桃子,用数字2表示;第二张图片盘子为空,一个桃子也没有,用数字0表示。 2、听一听,猜一猜 我拿出事先准备好(里面放了两个硬币)的小茶叶桶,使劲摇,让学生猜猜里面是什么东西? 生1:是硬币 生2:是色子 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了,同学们众说纷纭,耳朵、眼睛全都集中到我手中的小茶叶桶上面来了,这时,我揭开谜底--硬币 再让学生猜猜有几个硬币呀,学生有说1个的,有说2个的,还有说3个、4个的,当他们争论不休时,我打开桶盖将硬币倒在桌上,同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https://www.wendangku.net/doc/577384633.html,学们异口同声地说:2个。师:用数字几表示呀?生:用2表示。 我转过背去,将硬币取出,再摇,没有任何声音。全班同学大声喊道:没有硬币了,0个。 在同学们看一看,想一想,听一听、猜一猜的游戏中,对0表示"没有"的含义已经都能接受了,这时板书课题:0的认识。 3、说一说,做一做 (1)出示教科书上第29页的小鸟图 师:这两幅图是什么意思?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生:鸟窝里有3只小鸟,飞走了3只,一只也没有了。 师:谁会列式? 生:3-3=0 师:谁能说说这里的3、3、0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生:第1个3表示原来的3只小鸟,第2个3表示飞走了3只小鸟,0表示一只也没有。(2)引导学生说说生活中与0有关的事件。 生:妈妈给我买了3个苹果,我全吃光了,就是0个了。 生:妈妈给我买了5块手表,都坏掉了,就是0块了。 师:小朋友,他说的对不对呀?

小学数学_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位数相同的小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位数相同的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和笔算,提高计算能力。 2.能正确进行小数位数相同的小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沟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之间的联系,体会数学的转化思想。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计算的价值,逐步养成迁移、类推的思维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位数相同的小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位数相同的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正确进行小数位数相同的小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读书吗? 生:喜欢 师:多读书可以增长我们的见识,喜欢和书做朋友的孩子一定是非常聪明的,上个周末,我和几位朋友一起去书店买书,我帮我们班的学生选了两本书,看,是哪两本书呢? (课件出示:数学家的故事6.45元童话选4.29元)

师:你了解到那些数学信息? 生:数学家的故事6.45元童话选 4.29元 师:根据这两个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数学家的故事和童话选一共多少钱? 师:怎样列式? 生:6.45+4.29 师: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数学家的故事比童话选贵多少钱? 师:怎样列式? 生:6.45—4.29 师:同学们,只是两道小数加减法题。那小数加减法该怎么计算呢,又为什么这么算,我们带着这两个问题进入我们今天的学习。 二、探究新知,解决问题 1、尝试计算。 师:这两道题,你们会计算吗?试着在练习本上做一下。 2、交流。 师:同学们都完成了吗? 生:完成了。 师:看来同学们的速度非常快,那咱们请黑板上的这位同学给大家讲一讲他是怎样计算的?请认真听! 师:这位同学算的结果和你算的结果一样吗? 生:一样

三位数加减法计算题300道

三位数加减法计算题 1、995-775= 2、985-807= 3、136+471= 4、345+427= 5、622+190= 6、437+270= 7、238+204= 8、736-675= 9、978-276= 10、525-412= 11、736-675= 12、461+433= 13、833-732= 14、961-600= 15、718-608= 16、188-14= 17、166+262= 18、149+489=

19、811-796= 20、230-177= 21、275+421= 22、395-46= 23、487-35= 24、25、252+6= 26、696+266= 27、28、999-921= 29、220-123= 30、31、256+278= 32、726-501= 33、34、694-149= 35、651-615= 36、391+589= 856-213= 397+455= 168+750= 332+384=

52、 361+331= 38、515+483= 39、156-125= 878-128= 41、423+493= 42、867-387= 711-179= 44、803-408= 45、707+220= 568-309= 47、759+583= 48、494+264= 521-111= 50、121+542= 51、233-103= 666+881= 53、711-421= 54、661+886= 37、 40、 43、 46、 49、

55、744-637= 56、661-660= 57、58、987-426= 59、466-364= 60、61、726-366= 62、668-311= 63、64、666-311= 65、664-130= 66、67、211+632= 68、633-311= 69、70、134+628= 71、725-332= 72、421+112= 662+246= 211+273= 693-611= 211-130= 111-107=

一年级数学上册《0的认识及加减法》教学反思

身处在瞬息万变的社会中,应该求创新,加强能力,居安思危,无论你发展得多好,时刻都要做好预备.钱 一年级数学上册《0的认识及加减法》教学反思 熊小红 0的认识及加减法是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的最后一个知识点 前面 同学们已经认识了数字1-5以及5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对加减法的含义有了一定认识 能看图列加、减法算式 并能运用数的组成知识做5以内的加减法 因此 本节课的重难点我安排为:认识0的两种含义 正确书写0 会做与0有关的加减法题 在教学安排上 我先复习旧知 口算5道加减法题 目的是提高学生5以内加减法口算的速度 接着以谈话方式导入新课 出示小兔拔萝卜的课件 一、揭示0的第一层含义:没有 1、看一看、想一想 师:老师带来了一位新朋友 看看 它是谁?在干什么? 生:小兔 拔萝卜 师:第一幅图小兔拔了几个萝卜?还剩几个? 生:拔了一个 还剩3个 ...... (出示空地)师:第四幅图小兔拔了几个萝卜?还剩几个? 生:拔了四个 一个也没有了 出示小猴吃桃的课件 第一张图片盘子里有2个桃子 用数字2表示;第二张图片盘子为空 一个桃子也没有

用数字0表示 2、听一听 猜一猜 我拿出事先准备好(里面放了两个硬币)的小茶叶桶使劲摇 让学生猜猜里面是什么东西? 生1:是硬币 生2:是色子 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了 同学们众说纷纭 耳朵、眼睛全都集中到我手中的小茶叶桶上面来了 这时 我揭开谜底--硬币 再让学生猜猜有几个硬币呀 学生有说1个的 有说2个的 还有说3个、4个的 当他们争论不休时 我打开桶盖将硬币倒在桌上 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2个 师:用数字几表示呀?生:用2表示 我转过背去 将硬币取出 再摇 没有任何声音 全班同学大声喊道:没有硬币了 0个 在同学们看一看 想一想 听一听、猜一猜的游戏中 对0表示"没有"的含义已经都能接受了 这时板书课题:0的认识 3、说一说 做一做 (1)出示教科书上第29页的小鸟图 师:这两幅图是什么意思?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生:鸟窝里有3只小鸟 飞走了3只 一只也没有了

《小数加减法》的教学反思

《小数加减法》的教学反思作为一名教师,教学重点和难点是必须准确把握的,甚至在每节课的教案中都会有所体现,教师对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理解和把握会直接决定课堂教学的重心。然而,我们时常容易将重点和难点混淆,认为学生不易理解的是难点,也就是课堂上要重点讲解和处理的内容,常常出现关注难点,而忽略重点的现象。其实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有联系,但也有区别。 例如在本学期教学《小数加减法》一课时,我便做了调整,因为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对于学生学情的把握也非常到位,所以不自觉地就容易在课上把以往学生经常出错的难点作为一节课的重点内容。但自从又一次深度研读教材后,发现孩子们只有重点掌握后,才能自然而然突破难点。 根据教材安排,《小数加减法》一课安排了两个情境,4道例题,一般我们都会认为前三道题对学生而言都不难,借助整数加减法运算的经验,通过迁移,学生能够比较顺利地掌握,因此不必作为教学的重点。而最后一题(小数部分位数少的减位数多的,或整数减小数),需要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添0”,这对学生而言是新方法,不易掌握,也容易出错,因此在教学中应作为重点内容着重处理。但其实,学生只有把前三题的核心内容掌握,而后一题就只是迁移运用而已了。 所以在本节课上我对其进行了简易的整合,把原来的四道例题整合为三道例题,分三层突破,层层深入。第一层,让学

生发现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之间,除了有小数点以外,其他的计算方法都是一样的,在这一层,百分之百的学生已发现并能正确迁移掌握。第二层,选择了让学生自己来编题的方式创造“新情况”。在创造新情况的过程中,学生创造出了小数部分位数不同的“0.8+3.74”,也在解决的过程中出现了数位没有对齐的情况,在互相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们总结出“只有小数点对齐”,才能保证小数的数位对齐。这一、二层就是教学的重点所在。结合这两层,引导学生对算法和算理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这样的处理引导学生掌握“小数点对齐”的算法,并理解其算理。在此基础上,运用算法和算理进行迁移,解决小数加减法中有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其中就包括第三层的“3-0.6”(整数减小数),在学生重点掌握了前两层小数加减的核心问题后,便自主发现了小数加减的本质“添0”。 这样的设计比以往的教师讲解难点效果好很多。前两层是本课的重点,解决小数加减法计算的通法问题。只要把这两个问题分析透彻了,学生的认识到位了,对于第三层或其他更复杂的情况,就只是“技术问题”了。第三层只是本课的难点,但并不是重点。 所以教学重点,就是在本节课一定要解决的问题,一定要达到的目标。而教学难点不是本节课一定要解决到位的问题。《小数加减》一课先让学生形成对小数加减法的算法和算理的理解是本课的重点所在,而对于包括“整数减小数”“计算结

三位数加减法计算题

三位数加减法计算题(下) 652-261=344-158=879+119=362+202=476+44= 118+503=891-456=61+401=151+198=672+72= 79+23=136+132=282-198=473+440=526-375= 515-444=655-563=906-892=995-819=806+183= 602-186=521-478=365+563=185+606=101+211= 807-127=242+534=663+114=592-261=895-320= 331+196=187+783=18+206=487-304=379+512= 116+350=758-37=83+108=861-788=574-78= 770-389=11+502=102-87=343+275=589-377= 865-380=515-22=844-404=883-776=744+254= 808-391=493+108=262+617=278-46=559-72= 14+751=339-138=560-307=233+266=288+541= 119+141=631+307=462+287=873-372=812-393= 718+44=975-818=599-486=99+393=461-364=

610-449=866-315=61+563=502+324=28+530= 469-17=512-364=525-360=764-157=569-234= 637-189=325+364=959-905=568+100=3+990= 258+226=652+230=744-240=623+96=67+506= 128+739=341-291=560+64=314+608=527-371= 873-444=907-35=543-106=18+323=475+0= 414+326=716+228=908-444=632-30=247+151= 995-46=147+803=465-465=71+524=951-639= 935-391=182+308=736-494=158+77=698-531= 923-435=919-446=240+197=784-418=291+671= 163+419=115+439=850+110=958-633=17+825= 154+95=678+36=714+209=430+180=311+176= 199-163=959-516=139+423=305-184=371+610= 645-346=605-62=797-436=870-868=40+740= 93+318=514+386=74+589=722+218=441+426=

有关0的计算教学反思

有关“0”的运算教学反思 曾溪小学何才华 有关0的运算是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中的内容。在低年级,学生刚开始学习加减法,就认识了0,掌握了有关0的加减法的计算,随着年级的增高,知识的扩展,在学习乘除法时又认识了0在乘除法运算中的特性,之后学生又经历了许许多多的实际计算,进一步掌握了0在四则运算中的特性,体会到0在四则运算中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主要是要让学生将有关0的运算知识系统化,了解0在四则运算中的特性。 上课时我首先让学生回忆四则运算的顺序和自己知道哪些有关0的运算,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并举例,再结合学生的概括整理出要板书的内容,如“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一个数减0还得原数”,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举出例子来进行验证。教材中特别强调0不能作除数,那么0为什么不能作除数呢?这个问题的理解是本节课的难点,为了使教学突破这个难点,我结合教材提出问题“如果用0作除数,结果会怎样?”接着出示教材中的5÷0=□,0÷0=□两个算式,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说明观点,当时就有一名学生发现0÷0的商无论等于什么数,商和除数0的积都等于0,还有一名学生发现0÷0的结果有无数个,这样一来学生发言就激烈了,部分学生还写出了许多算式进行验证,最后他们通过自己的验证从中得出0不能作除数的结论:当0作除数时不可能得到一个确定的商,因为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学生在上学期已经学过两位数乘三位数,对于乘数末尾有零的

乘法口算已掌握的较好,因此在本节课出现的“乘法笔算”时,我没有直接把简便计算的方法讲给学生听,而是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让学生先是自主尝试进行计算,在进行比较判断。尝试中学生们能够根据前几节课学习的笔算方法进行正确的笔算,我及时肯定了学生们的算法。 例如在练习三第10题当中出现150乘10,我引导学生从10个150个就是1500来思考,从而让学生知道这种简便方法是正确的,明白为什么要在积的末尾添零的道理。进一步理解了算理,使得本课的教学难点得到了突破。 通过对算法的比较与讨论,学生们能够正确地掌握因数末尾有零的乘法的笔算计算方法,学习效果不错。 从课堂作业的反馈情况来看,绝大多数学生对这节课的知识掌握的较好,但是有些学生还是采用数位对齐的方法进行计算,这还有待我课后个别辅导。 反思本节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最大的特点是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回忆、整理和概括有关0在四则运算中的特性。教学时,采用了多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有针对性地进行加、减、乘、除板书出实例,引导学生概括出有关0的运算的结语,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同时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巧妙地把本课知识重、难点贯穿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学生学得轻松、愉快。 另外,新授前先让学生计算商末尾没有0且整除的除法,而后

《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教学反思

《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教学反思 《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教学反思范文 《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教学反思1 本节课是第二单元《加减法》中第4课时的内容,在本册的教学中比较注重估算知识的教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知识的教学”,因此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养成估算习惯,让学生明白计算和估算意义的不同,并能结合具体情境,解释估算过程就显得尤为重要。 成功的地方: 首先让不同的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选择适合自己思维策略的方法进行估算,这样既能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要,又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其次突出学生主体,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和方法,以“做数学”做为师生互动的基础和纽带,“做数学”成为课堂发展的原动力。 不足之处及对策: 首先学生对于估算意义理解不够。我在教学192+219时,先让学生估算一下结果,但有许多学生是直接计算的,算出计算结果,然后再四舍五入,得出结果,这是学生对估算意义的不理解,所以在练习中引导学生理解估算意义,就显得尤为重要。其次学生对于估算方法掌握不好。新课程标准中指出:重视估算意识的培养,探索估算策略的多样化,所以我在教学中,让学生充分自主的探索估算方法,但大

部分的学生没有估算意识,估算方法还是老师的教为主,没能较好的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加强。 《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教学反思2 主要目标: 学习估算方法,并会应用于适当的题型中。培养估算意识。 授课优点: 1、本次设计的每日口算训练与新授课内容有衔接作用。 2、前置性作业循序渐进培养同学们对估算的的概念的认识。 授课缺点: 1、本次授课准备不够充分,对教材研读解析不透彻,教材应用不到位。 2、流程安排过于冗长,部分过程了简化处理。过分依赖课件脱离课本。 3、学生活动较少,小组合作没有达到预想目的。 4、课堂效率低,练习不够,练习题设计不丰富,层次性不足。 5、教师用语不够严谨,学生回答问题的表达上仍需训练。 自我改进: 课堂不流于形式,真正从学生角度,认真研读整合课本,做好最适合的教学设计。学生活动更应丰富,并训练学生活动秩序和活动意识的培养。 《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教学反思3

《位数相同的小数加减法》教学反思

《位数相同的小数加减法》教学反思 《位数相同的小数加减法》教学反思范文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认为有成功的方面,也有遗憾的地方: 一、成功点 (一)、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的要求,教师要由“课程计划的执行者变为构建者”,要做到“用教材教而不要教教材”。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对教材的实施不能就课本教课本,依样画葫芦,而应立足新课标,按教材的编写意图,大胆地处理教材,灵活有效地组织教学,拓展课堂教学空间,教学要源于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只有这样,才能使教材充分发挥潜在优势,课堂教学才能充满生机活力,学生才能想学、乐学、会学数学。 (二)、体现算用结合。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计算教学时应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这就给计算教学赋予了新的内涵:计算是帮助我们解决问题的工具,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我一方面努力使计算技能的形成与解决问题相结合,另一方面努力把握好“算”与“用”的度,明确计算教学应以计算为重点、以解决问题为归宿。 我设计在最后的练习时先计算再应用,主要是因为在学生初步理

解算理、掌握算法后正是计算技能形成的关键阶段,先针对重点、难点进行专项训练,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更好地体现算用结合的理念。 二、遗憾点 这节课在备教材是做了充分的准备,但是由于缺少对学生适当的引导留下了一些遗憾,如:计算6。45—5。86的时侯,出现了数位没有对齐的情况、计算错误的情况,这些教学资源就是很好的教学资源,也是我感到欣慰的地方。但是由于出现的情况比较多,所以在时间上就不得不付出。纵观我的这节课,没有大量的练习,用了很长的时间才结束了新课的学习。把大量的时间用在了明算理掌握算法的过程中,在此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情况问题,虽然解决了但是并没有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所以,我觉得我对“精讲多练”的把握还欠缺。“教学是一门缺憾的艺术”,缺憾是一种激励,更是一种动力,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会珍惜每一次锻炼的机会,不断反思提升自已。 三、思考 通过对本节课的教学,我对新课改背景下的数学计算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比如:怎样教学才能避免课堂教学中的形式主义?怎样让学生经历算法获得的过程?在计算教学中怎样体现“算”“用”结合?在计算教学中怎样凸现算理与算法?怎样让学生在课堂中获得更多的自主发展机会与空间?相信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定能把我引入课改的更深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