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福师德育论离线作业答案修订稿

福师德育论离线作业答案修订稿

福师德育论离线作业答案修订稿
福师德育论离线作业答案修订稿

福师德育论离线作业答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4小题,计20分)

1、家庭教育

答:狭义的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即由家庭里的长者(其中主要是父母)对其子女及其他年幼者实施的教育和影响。

广义的家庭教育:是指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实施的一种教育。

2、德育内容

答:德育内容是指德育活动所要传授的具体道德价值与道德规范及其体系。

3、德育课程

答: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借助于德育内容和方法,进行施教传道和受教修养的统一活动过程,是促使受教育者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发展的过程,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德育过程也称思想品德的教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有目的地施加教育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的积极作用养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过程。

4、德育方法

答:德育方法是批教师和学生在德育过程中为达到一定的德育目标而采用的有一定内在联系的活动方式与手段的结合。

二、简述题(每小题8分,共2小题,计16分)

1、评语鉴定测评法

答:所谓评语鉴定测评法,又称操行评语法、品德评语法、思想品德鉴定法、思想政治表现鉴定、操行评定、定性描述法、评语法。这种方法一般是指品德测评者,根据自己对测评对象长期的观察与了解,参照有关标准内容(例如“五育”情况或评定标准)用陈述句的形式,对学生某一时期中的品德水平与状况概括地作出个人鉴定意见。

虽然单独使用评语鉴定法的学校还是大多数,但发展的趋向表明,评语鉴定法正倾向与其他测评方法结合使用,对其他品德测评方法的测评结果起一种补充、说明、解释或指导的作用。因此,它是以某些变式的形式出现。例如附言,补充意见,希望,特殊说明,甚至简称意见。这种方法目前的操作步骤是,了解情况民主评议(包括个人、集体、干部、课任教师、家庭几方面),依据鉴定内容与要求,结合自己观察事实进行评语鉴定,最后反馈给学生、教师、家长与学校领导,大多数只让领导审定或征求有关人员的意见。应用评语鉴定法的另一创举,是要求对学生进行分项评语鉴定,实践中人们应用评语鉴定法,一般都是对学生品德进行总体性的鉴定或说明。

评语鉴定法既汲取了总体印象测评法的优点,又在一定程度上改进了它的不足。

首先,评语鉴定法的测评者,一般事先知道自己的身份与职责,会对测评对象作比较系统而有目的的观察与了解,减少了测评信息搜集过程中的主观随意性;其次,评语鉴定者一般要求由那些受过专门训练,或者具有一定专业素养与观察鉴定经验的人担任。因此,测评的结果具有一定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再次,它是针对一定的规范标准(例如《规范》《守则》)作出鉴定,不像总体印象测评法那样缺乏明确的标准而随其自然。因此测评的结果具有一定的规范性与针对性;另外,它的测评结果是由一系列观点明确的语句表述。而且一般对测评象在各个主要活动领域中的行为表现都有鉴定,比较全面,能使第三者对被测评者有一个比较清楚的了解。测评者还可对学生的个性特点或详或略地评定,评一人像一人。然而,评语鉴定法在很大的程度上仍然还是以总体印象测评法作基础。每一条评语的鉴定仍然是以测评者个人对测评对象的总体印象为根据,只不过每次鉴定侧重某一个方面而已。因此,其缺点类似总体印象测评法,要么鉴定主观随意、凭印象,要么差不多,大多数学生套用同一等级语言,分不出张三李四。甚至有人整个地套用总体印象测评法,首先按印象把学生分为上、中、下三等,各写好一个模型后,逐个学生“对号入座”,内容大致相同,有时稍为变换几个词语或调换一下句子顺序。同一个学生,则将前几

个学期或上一个学期的评语底稿拿出来,抑或照搬抑或摘录,还有的地方出现了评语复写的天下奇事。因此人们提出评语鉴定要做到“准”、“实”、“像”,要恰如其分,不要扩大也不要缩小;要内容具体,不要笼统含糊;要突出重点,不要面面俱到;要注意个性,不要千篇一律;要肯定成绩,点出薄弱环节;要措词确切,切忌绝对片面。

2、现代学校德育管理的特点

答:(一)德育目标的变化

现代德育目标主要是个人品德全面发展性的,这是德育目标的第一点变化。第二点变化从德育目标的社会内容来看,古代学校德育目标的根本内容是政治。

现代德育的目标也有政治方面的内容,并且占有重要地位,但它不是唯一的,它还包含有思想的、法纪的、道德的等方面的内容,而且包含有社会安全性乃至自然性要求的内容,第三点变化是品德心理保健和品德能力培养方面的目标日益突出。

(二)德育作用的变化?

现代德育除了发挥它的促使人的品德社会化,使之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的作用外,还要发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

从社会作用来说,现代德育除了政治性、思想文化性的作用外,它还发挥着推动现代社会生产力发展、科技发展和保护自然环境的作用。

(三)德育结构的变化?

在现代,德育的整体结构化的趋势日益显着。第一,德育日益社会化和社会日益德育化。第二,德育目标、内容、方法、途径等方面也日益整体结构化。

(四)德育内容和方法的变化?

现代德育内容已由单一的政治伦理教育的内容,转变为现代社会道德教育和民主政治教育的内容,以及法纪教育、人道主义教育、科学精神和科学道德教育的内容。现代德育重视德育方法和德育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

(五)德育社会地位的变化?

这个变化表现在现代德育在与社会的关系中日益确立它的超前、先行、主导的地位。在德育与人的品德发展的关系上,现代德育不只是向受教育者传授社会思想政治准则,而且积极推动人的精神解放和主体独立性和创造性的发展,促进人的个性发展。

(六)德育本性的变化?

变革性是现代德育的本性。德育不仅要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而且要站在时代的前面,引导人们观念的变革、推动社会的变革、科学技术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对现代德育的涵义可以作如下表述:现代德育是以现时代的社会发展、人的发展为基础,以促进受教育者思想道德现代化为中心,促进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德育。

三、述评题(每题10分,共2题,计20分)

1、美国学校德育的特点。

答:美国学校德育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项:德育目标在美国各类学校中,至今仍没有一个统一表述的德育的目标,这是美国学校教育多元化、多样化的具体表现,但并不能说不存在德育目标。从美国学校德育的内容、途径和方法以及大量的德育活动中,可以窥测到美国学校德育目标的基本内涵。其特点可以概括为:1、学校德育目标是一种“大众型”目标。美国学校德育目标的基点在于培养合格的美国公民。爱国、爱他人、守法、履行公民义务健全的人格在美国被认为是合格美国公民的基本素质。整个社会并没有要求通过德育把学生培养成思想道德水平较高的一部分人,而是强调学校德育目标与公民教育目标的等同性。2、学校德育目标强调健全人格和个人完善。在美国追求个性自由、个人发展、自我完善是社会和个人的共同价值目标。这一价值目标也反映到学校德育目标中。这是美国社会强调个人是比社会更本质、更中心的存在这一价值观的反映。3、政治性要求寓于学校德育目标之中。美国学校德育的政治性要求表现在爱国和守法之中,爱国主义精神和守法精神看成是社会政治制度在学校德育中的体现。培养遵守法律和忠于美国制度的公民是学校对社会和学生应负的责任。美国学校德育目标的特点,也是其政治制

度、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学校教育状况等因素的综合反映。由于美国高等教育得到较大程度普及,学校成了一个为公众服务的机构,接受教育被看着是一种职业需要。在公众眼中,学校仅仅是平行于其它社会机构的场所,没有什么特殊性,这就使学校德育目标从实质上讲是一种“大众型”的目标。

2、德育研究的调查法。

答:德育调查法是有目的,有计划的通过访谈,发问卷等方式来了解德育现状,收集有关事实,数据等材料的方法。调查法的特点是:主要研究当前的德育现象,具有间接性,不控制调查对象。德育调查法是一种效率较高且不受时间和空间严格限制的最常用的方法。调查法有各种类型,依据调查母的可分为常模调查法和比较调查法。依据调查范围大小,项目多寡,可分为综合调查法和专题调查法两种。实施时一般要进行制定调查计划,查阅有关资料、访谈、发问卷、平定和测验等工作。

四、德育设计(本题14分)

在中小学生的课堂上,西方社会有些国家是这样安排提问的:把每个同学的名字各写在一张卡片上,放在一个杯子(或者盒子)里,老师提问的时候,随机抽取一张卡片,请抽到的同学回答问题。如果这个同学不愿意回答问题,他(她)可以放弃,也可以请另外一个同学替他(她)回答问题。回答过问题的同学的名卡,就放在另外一个杯子(盒子)里。这样,保证每个同学都有提问的机会与权利。

请你用德育的相关说法,评价这样的教学。也请你设计一个课堂公平的计划。

答:教育必须是公平的。过去的严师出高徒,板起脸孔教学,师道尊严,已经逐渐远离我们的中小学课堂,教育公平的主流化趋势已浮出水面。然而,要让我们的学生确实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爱,感受到课堂中的公平,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老师要正视学生的闪光点,而不是揪住学生的不足而不放。可是现实中的课堂,我们许多的教师往往忽略了这点,或者认为无足轻重。

课堂计划:

国庆节就要到了,三二班举办“给祖国妈妈献祝福”活动,要求每个同学都要把自己的祝福通过诗朗诵的方式先给祖国妈妈。

首先,把所有同学所要朗诵的诗歌名称写好纸条放在不透明的箱子里.其次,在班里选出五位同学作为评委,给班里的同学进行打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就是朗诵的同学最终得分。

然后,由班主任进行抽签,抽到的同学就可以站在讲台上朗诵自己为祖国妈妈准备的诗歌了。

最后,选出朗诵优秀的同学给予小红花奖励。

五、综合分析题(每题15分,共做2题,计30分。其中第1题必做,第2题,第3题任选一题。)

1、德育过程。

答: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及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规律,对受教育者有目的施加影响,通过受教育者能动的认识、体验和实践,从而使其养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过程。在我国,德育是指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的总称,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以培养社会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活动。这里的思想品德,包括人们的政治立场、世界观以及道德品质等。德育过程,也称思想品德的教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有目的地施加教育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的积极作用养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德育过程是一个教与学的互动过程,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要求、熏陶与感染之下,自觉地将社会的道德规范内化为自身的道德品质;同时,德育过程又是一个管理过程,是教育者运用各种手段,创造各种环境,对影响德育的诸多因素进行调控使之达到最优化的过程。从德育过程的内涵来看,构成德育过程的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目标、内容、方法、环境以及德育过程调控等。其中,教育者是德育过程的组织者,在德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学校教

师与学校的团队组织、学生会、社会文化团体和家庭,都是教育者。受教育者则包括个体教育对象和各种正式的与非正式的团体教育对象。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的关系,但受教育者作为教育客体不应被看作消极被动的纯承受者,而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外在影响必须通过受教育者的心理矛盾运动起作用。德育目标是受教育者应该达到的德育素质的预期结果和基本要求。德育内容是为实现目标服务的,是培养青年一代所采用的某种社会政治观、世界观以及相应的道德准则。德育方法是根据目标和内容,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而采取的各种方式的总和,它包括说服教育、实际锻炼、陶冶教育以及指导自我教育等。德育环境对德育目标的达成具有重要作用,包括教育环境与社会环境,它们之间又是逐层包含的关系,但由于各自的特殊性,必须将教育环境与社会环境区别对待。德育过程调控就是对德育过程中的各个因素与环节进行有效的组织与管理,以达到优化德育过程的目的。

2、你认为农耕文明下的道德教育是什么样的?

答:农耕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干部分,也是构建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精神文化资源。我国农耕文化耕耘蓄养已经绵延上万年。年复一年的春种夏耕、秋收冬藏,不仅养育了伟大的中华民族,而且创造了辉煌的农耕文明。为了使学生领略到农耕文化的价值与意义,满足学生个性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特色发展的需求。我们以农耕文化为内容开展德育系列活动,把农耕文化教育融入学校德育活动中,让学生在系列德育活动中培育农民特有的精神,并逐步将农民精神内化为自身的精神品格。

国家正在积极提倡新农村建设,同时小店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促进工程确立我校为基地校。通过专家培训,我们认识到学校要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必须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及走适合本校实际的特色学校建设之路。田园文化,是传统文化与庄稼人文化紧密结合的一种文化现象。我校结合我校实际,根据学生发展情况,制定我校独具特色的“田园文化”特色校建设。从以农耕教育为基础,加强对学生劳动意识的培养,同时在课堂上穿插德育教育。打造“快乐教学”的教师团队,倡导积极、健康的学习氛围,并以此影响学生的家庭生活。把田园文化的内涵及内容影响师生,达到教育的目的。

通过对教师、学生及家长的认识和了解,我校把“田园文化”作为学校的特色建设方向。把“师生生活更贴近自然,享受田园文化意识”作为学校的办学理念。因此,我们把创建工作的目标定位为:依托农耕文化,打造田园教育特色品牌,让学生学会,快乐学习,教师愉悦工作,师生健康共长。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提高师生的整体素养。学校力求借助田园文化这一独特的资源,把“田园历史文化”与少先队道德建设活动相结合,通过读诗、了解传统文化,并亲手参与农作物实践,品味劳动的乐趣、传承古代田园文化的精髓,接受现代田园文化思想,让学生接受田园文化的熏陶,感受田园文化“快乐、自然、健康”的精神。我校注重田园文化教育基地氛围的营造,激发学生对田园常识探究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以农耕文化作为教育载体,通过丰富多彩的学农实践活动,以达到对田园文化的独特诠释,同时通过“实践、体验——感悟、思考——内化、升华——外显、行动”的教育规律,丰富学生文化底蕴,促进孩子们树立结合古今,让传统和现代文化结合的思想,有探究精神,达到主动发展、和谐发展目的。

3、玛格丽特·米德从文化传递的方式出发,将整个人类的文化划分为3种基本类型:前喻文化、并喻文化和后喻文化。“前喻文化,是指晚辈主要向长辈学习;并喻文化,是指晚辈和长辈的学习都发生在同辈人之间;而后喻文化则是指长辈反过来向晚辈学习”。你根据中国社会当前的变迁,试从品德的时代特征与德育的关系角度,分析我国青少年的相关情况。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