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尼科尔森《微观经济理论-基本原理与扩展》(第9版)笔记(第3章--偏好与效用)

尼科尔森《微观经济理论-基本原理与扩展》(第9版)笔记(第3章--偏好与效用)

尼科尔森《微观经济理论-基本原理与扩展》(第9版)笔记(第3章--偏好与效用)
尼科尔森《微观经济理论-基本原理与扩展》(第9版)笔记(第3章--偏好与效用)

尼科尔森《微观经济理论-基本原理与扩展》(第9版)

第2篇 选择与需求

第3章 偏好与效用

复习笔记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1.理性选择定理

偏好是指消费者按照自己的意愿对可供选择的商品组合进行的排列。偏好是微观经济学价值理论中的一个基础概念。偏好是主观的,也是相对的概念。

为了便于经济分析,经济学家通常假定人们的偏好关系满足以下三个基本假设:

(1)完全性(completeness ):偏好是完备的,也就是说,消费者可以在所有可能的消费组合中进行比较和排序。例如,对于任何两个消费组合A 和B ,消费者要么偏好其中的A ,要么偏好其中的B ,要么觉得两者无差异。其中,无差异是指消费者从两个消费选择中获得相同的满足程度。

(2)传递性(transitivity ):偏好是可以传递的,这意味着,如果消费者在消费组合A 和B 中更偏好A ,在B 和C 中更偏好B ,那么消费者在A 和C 中更偏好A 。这一假定保证了消费者的种种偏好是一致的,因而也是理性的。

(3)连续性(continuity ):如果消费者认为消费组合A 优于B ,那么接近 A 的消费组合也一定优于接近B 的消费组合。

2.效用及其表示方法

(1)效用的含义

效用是指消费者消费或拥有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所获得的满足程度。一种商品给消费者所带来的效用不同于该商品的使用价值,它是消费者对所消费商品给予的主观评价,不同的消费者在相同的时间、地点消费相同数量的商品组合可以分别获得不同的效用,即使同一消费者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点消费同样数量的商品组合也可获得不同的满足程度。效用有总效用和边际效用之分。边际效用量的大小在消费者的消费决策中具有重要作用。

(2)效用的函数表示——效用函数

①效用函数的含义

经济学家常用效用函数来说明个人偏好的次序,来表示消费者的效用。效用函数的一般形式为:

()12,,,n U X X X L ;其他事物

其中,1X 、2X 、…、n X 分别代表了某一个时期消费的每一种商品的数量。其他事物

表示消费者的福利还来自其他许多方面,假定不变。

②效用函数的单调变换与效用测度的不唯一性

效用是用来表示个人的偏好,但个人偏好是心理的活动,因此效用的量在理论上、概念

上和实际上是不可计量的,只能根据消费者的偏好程度将它们排列为第一、第二、第三等顺序,而不能用基数1、2、3…来表示它们量的大小。

因而用于测度消费者偏好关系的效用函数也不是唯一的,效用函数的绝对值是没有意义的,效用函数值的相对大小决定了消费者的排序关系。

在用效用函数表示消费者的偏好时,效用函数的单调变化与原效用函数所代表偏好关系是相同的。所谓单调变换是指:当12U U >时,有()()12f U f U >,则称()f U 为原效用函数()U x 的单调变换。单调变换体现了效用测度的不唯一性,效用函数只是一种排序的工具,能够准确排序即可,其取值的绝对大小没有价值。

(3)效用的图形表示——无差异曲线

①无差异曲线的含义

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各种组合的一簇曲线。或者说,它是表示能给消费者带来同等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各种组合。与无差异曲线相对应的效用函数为()12,U f X X =。其中,1X 、2X 分别为商品1和商品

2的消费数量;U 是常数,表示某个效用水平。由于无差异曲线表示的是序数效用,所以,这里的U 只须表示某一个效用水平,而不在乎其具体数值的大小,有的经济学者称这种效用水平为效用指数。无差异曲线可以表示为图3-1。

图3-1 无差异曲线

②无差异曲线的一般特点

第一,由于通常假定效用函数的连续性,于是,在同一坐标平面上的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之间,存在着无数条无差异曲线。或者说,可以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覆盖整个坐标平面图。离原点越近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效用水平越低,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效用水平越高。

第二,在同一坐标平面上的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会相交。此结论证明如下:

如图3-2所示,点A 和点B 在同一条无差异曲线1U 上,说明()()U A U B =,又点B 和

点C 又在同一无差异曲线2U 上,说明()()U B U C =,根据偏好的传递性,应有()()U C U A =。

然而,由于C 点代表的两种物品消费量都大于A 点代表的两种物品消费量,根据偏好的非饱和性,有()()U C U A >,这与()()U C U A >相矛盾,从而说明在同一坐标平面上的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会相交。

图3-2 相交的无差异曲线意味着偏好不一致

第三,在正常情况下,无差异曲线总是凸向原点的。这一特点是由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所决定的。

③无差异曲线的斜率与边际替代率

边际替代率(MRS )指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时所需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以MRS 代表商品的边际替代率,1X ?和2X ?分别是商品1和商品2的消费变化量,则商品1对商品2的边际替代率的公式为:

当商品数量的变化趋于无穷小时,则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公式为:

显然,无差异曲线上某一点的边际替代率就是无差异曲线在该点的斜率的绝对值。 在保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种商品的数量所带来的效用增加量和相应减少的另一种商品数量所带来的效用减少量必定是相等的,即有:

1122

MU X MU X ??=??

上式可以写为:

这表明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两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之比。这一结论也可用如下方法证明:

令效用函数为(),U U x y =,两边全微分,得:

由于U 是一个常数,所以d 0U =,代入上式,有d d 0U U x y x y

??+=??,所以: 1122

d d U

MU y x MRS U x MU y

??=-==??

④无差异曲线的凸性

无差异曲线的凸性有很强的经济和几何含义。严格凸向原点的无差异曲线意味着边际替代率递减,也意味着人们需要消费的多元化,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的消费行为都满足这一假设。它同时意味着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递减。

(4)特定偏好的效用函数

①柯布-道格拉斯效用函数

柯布-道格拉斯效用函数为(),U X Y X Y αβ=,具有良好的性状,是经济分析中常用的一种效用函数,参数α、β反映了商品X 和Y 对于个体的相对重要性。其边际替代率为:()/MRS Y X αβ

=。特别地,当1αβ+=时,参数α,β分别反映了用于商品X 和Y 的支出份额,即

X P X I α=,Y P Y I β=。柯布-道格拉斯效用函数的无差异曲线如图3-3所示。

图3-3 柯布-道格拉斯效用函数

②完全替代

线性效用函数公式为(),U X Y X Y αβ=+,表示完全替代型偏好关系,即表示消费者愿意用α单位的Y 替代β单位的X 。如果两种商品X 和Y 之间可以按照固定的比例替代,就说商品X 是Y 的完全替代品,如图3-4所示。特别地,当这个固定的替代比例是1∶1时,消费者只关心消费的总数。

图3-4 线性效用函数

③完全互补

里昂惕夫效用函数公式为()(),min ,U X Y X Y αβ=,表示完全互补型偏好关系。如果消费者始终以固定的比例一起消费两种商品,就说这两种商品是完全互补品,如图3-5所示。此时消费者关于这两种商品的无差异曲线呈L 形,所有无差异曲线的拐点的连线是一条直线,而直线的斜率就表示两种商品的搭配比率,比如鞋和袜子这两种商品。

对于里昂惕夫效用函数而言,有:X Y αβ=,即://Y X αβ=。

图3-5 里昂惕夫效用函数

④CES 效用函数

CES 效用函数:()1,X Y U X Y δδδδδ??=+ ???,又称不变替代弹性效用函数。当1δ=时,它是表示完全替代的线性效用函数;当0δ=时,它是柯布-道格拉斯效用函数;当δ→∞时,它是表示完全互补的里昂惕夫效用函数。CES 效用函数的无差异曲线如图3-6所示。

图3-6 CES 效用函数

以上内容为跨考网整理的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答案解析的一部分,限于篇幅原因,如果同学还想获得更多经济学课后习题资料,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平台索要经济学考研资料,你想要的资料都在这儿→jjxkyzs 。 想了解经济学考研高分的秘密吗?请点击>>>:经济学考研解题技巧

跨考经济学考研辅导提醒您: 成功的原因千千万,失败的原因就那么几个,加入我们的经济学考研交流群,考研经验交流,规避风险,锁定名校一次进!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超强版)

九(下)第一章基础知识分析 第1节宇宙的起源 1.美国天文学家哈勃发现星系运动有如下特点:所有的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星系离我们越远,运动的速度越快;星系间的距离在不断地扩大。 2.目前被人们广为接受的一种宇宙起源学说是大爆炸宇宙理论。大约150亿年前宇宙形成。无论地球上观察,还是在其它星球上观察,都可以观察到其它星球都在远离观察点而去,这是宇宙膨胀的结果。宇宙无中心。 3.宇宙的结局:永远膨胀下去,或者会塌缩而在大挤压处终结。 4.英国人史蒂芬·霍金提出的黑洞理论和宇宙无边界的设想成了现代宇宙学的重要基石。他的宇宙无边界设想是这样的:第一,宇宙是无边的;第二,宇宙不是一个可以任意赋予初始条件或边界的一般系统。 5.1957年,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第2节太阳系的形成与地球的诞生 1.托勒密与“地心说”;哥白尼与“日心说”。 2.银河系中大约有2000多亿颗像太阳一样发光发热的恒星,而且银河系外, 还有河外星系。因此,太阳只是银河系中非常普通的一颗恒星。 3.人类认识太阳系的历程 ①最早用肉眼观测到的是金星、水星、火星、木星和土星。太阳是太阳系是质量最大的天体。(太阳系中只有太阳一颗恒星)

要哦) ③各行星公转方向:自西向东(慧星自东向西公转,又叫“扫把星”)。 4. 太阳系的形成: “康德——拉普拉斯星云说”:太阳系是由一块星云收缩形成的,先形成的是太阳,然后,剩余的星云物质进一步收缩演化,形成地球等行星。理论依据:太阳系的行星绕日运行的特征:同向性—公转方向与自转方向相同;共面性—公转轨道平面大多接近于同一平面;轨道的近圆性—公转轨道是椭圆。(太阳系行星公转特点有三个,其中同向性与共面性是星云说提出的依据)。 5. 星云是广泛存在于银河系与河外星系之中的由气体和尘埃物质组成的呈云雾状外表的天体。 6. 第3节恒星的一生 1.繁星满天,绝大多数是恒星(由聚变,又叫热核反应提供能量)。恒星的体积相差悬殊。恒星的颜色不同,是由于它们表面的温度不同。颜色由深到浅,温度升高。一般来说,发红光的恒星温度最低,发黄光的高一些,发蓝色、白色光的恒星温度最高。 2. 恒星的演化:

最新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

九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梳理 第一单元 1.《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1)本诗是当代著名女诗人舒婷写的一首抒情诗。 (2)本诗通过多组意象的组合,抒发了经历了文革动乱的一代青年对曾经饱受风霜、深受灾难而正在崛起的祖国的真挚感情,表达了他们渴望祖国日益富强的殷切心意。 (3)全诗共分四节,有四个意象群,每个意象群都包蕴着特定的思想感情。 第一节,“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滩上的驳船”的组成的意象群,其共有的陈旧、颓废、贫脊、阻滞的整体色彩,处处都在展现贫穷落后的历史面貌给予祖国的沉重负载。 第二节,“飞天”与未落地面的“花朵”组成的意象群,象征祖祖辈辈的美好理想在久远的贫穷与悲哀中一再失落。 第三节,“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挂着眼泪的笑涡”、“新涮出的雪白的起跑线”、“绯红的黎明正在喷薄”组成一组富于生机和活力的意象,象征祖国正如东升的旭日喷薄而起。 第四节,“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表示自己要成为祖国的希望、未来,“伤痕累累的****喂养”象征祖国母亲的养育之恩,“从我的血肉之躯上去取得”表达要为祖国献身,作者以抒情的笔触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和她代表的一代人决心献身于祖国的热忱。 这四个意象群,第一节的“蜗行”展现历史悠久的古国负重前行的艰难与缓慢,表现了诗人为祖国的过去而悲伤之情;第二节写祖国的“希望”总是在贫穷与悲哀中失落,表现了诗人的遗憾之情;第三节的“黎明”象征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的祖国正如东升的旭日喷薄而起,诗人为祖国的新生和美好未来而欢呼;第四节的“沸腾”展现中国人民无比的信心、干劲和创造力,表现了诗人要为祖国的希望和未来而献身的热情。实际上作者逐层推进地展现了祖国的历史面貌和自己对祖国不同时代、不同命运的深厚情感。

九年级政治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

九年级政治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 第一单元知识点 一、历史的足迹 .中华民族悠久而辉煌的文明史的体现。 五千年来,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团结奋斗、开拓创新,创造了辉煌的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中华文明是人类最早的文明之一;中华文明曾经是世界上最强盛、最先进的文明之一。世界各国曾经纷纷派遣使者、留学生来华学习中国的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管理经验等。 2.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历经了百年沧桑,中国由强变弱的原因。 由于封建统治者的腐败无能以及国家的闭关自守,导致国家落后。 外国列强的侵略,中华民族经历了百年的沧桑。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中国陷入灾难的深渊;《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腐朽不堪的清政府被迫与列强签订了一个个不平等条约,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方列强肆无忌惮地掠夺我国的宝贵财富,破坏我国的灿烂文化,侵犯我国的神圣领土、主权和尊严,使中国人民经受了百年的苦难。

3.近代中华儿女进行了哪些可歌可泣的抗争? 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有着顽强信念和不屈精神的民族。为捍卫国家独立、维护民族尊严,近代中华儿女藐视强敌,甘赴国难,浴血奋战,宁死不屈,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抗争。 二、历史的昭示 .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五千年的奋斗、百年的抗争,中华儿女创造了富有特色、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铸就了民族之灵魂——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2.民族精神的基本表现。 中华民族历来以勤劳勇敢、 自强不息著称于世。长征精神、延安精神、铁人精神、抗洪精神等,这些都是对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展,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特点和强大的生命力。 中华民族历来以团结统一、爱好和平著称于世。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人民共同劳动、共同生活,共同维护着祖国的统一和团结。爱好和平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对外交往中,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致力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 3.爱国主义的基本内涵。 爱国主义是干百年来形成的对于自己祖国挚爱的深厚

沪教版 九年级 化学 第1--6章经典笔记

第1章开启化学之门(笔记)

冷却后打开止水夹,水会沿导管进入集气瓶约占集气瓶五分之一的体积。 ?实验思考:a.该实验为什么不使用碳、硫、铁或者是镁? 答:碳、硫燃烧会分别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气体,占据了锥形瓶中一部分体积,不易形成气压差,水不易进入集气瓶,从而使测得的结果偏小。 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无法消耗氧气; 镁虽然在空气中能与氧气发生燃烧,生成固体氧化镁,但同时金属镁还能在空气中与氮气发生反应,生成氮化镁,使得测得结果偏大。

14.在空气中灼烧铜丝的实验: ?实验现象:亮红色固体逐渐变黑色。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Cu+O2△2CuO 15.如何设计实验,证明石蜡燃烧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呢? 答:点燃蜡烛,将一只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烧杯内壁,有水雾生成。 将烧杯迅速翻转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有二氧化碳生成。 16.酒精洒在桌子上起火,立即用湿抹布铺盖; 浓硫酸滴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 17.铁生锈的实验,用稀盐酸除去铁锈,用食盐水可以加速铁的锈蚀。 实验现象是:铁丝表面有红棕色固体生成,烧杯中的水沿导管内内壁上升。 18.物质分为混合物与纯净物两类。 ?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 如:空气、海水、矿泉水、汽水、各种溶液、各种合金 ?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 如:氮气、氧气、水(蒸馏水)、二氧化碳、高锰酸钾 19.氮气的性质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略小于空气 化学性质: 不活泼(稳定) ,一般情况下难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 20.氮气的用途 制氮肥、粮食、瓜果的保护气、液氮用于医疗手术、灯泡填充气

初三化学上册笔记-知识点

初三化学上册 第一章 1.导言:介绍一下化学这门学科 2.变化:①物理:只是形状,状态的改变 ②化学:生成新物质的变化,会伴随发光发热(完成习题P11,P27习题1,7) ①②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①②联系:化学变化中一定包含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中一定没有化学变化 3.性质:①物理:色,态,味,熔点,沸点,凝固点,导电性,密度,硬度等 ] ②化学:发生化学变化时才变现出来的性质 4.实验操作,药剂和仪器使用注意点 (1)三不原则:①不用嘴尝 ②不用手拿 ③不用鼻子闻(招手入鼻法) 节约原则:未说明用量时,按最少量量取,固体盖满试管底部,液体1-2mL (2)药品的取用 a.固体①粉末:钥匙或纸槽一横二送三竖②块状:镊子一横二放三竖 ! b.液体①大量:直接倾倒②用滴管吸取 c.注意点①瓶盖倒放,防止污染试剂②标签对准手掌心,防止腐蚀标签③试剂瓶口紧靠试管口,防止液体洒落 (3)仪器使用 a.滴管:吸取或转移少量液体 注意点:①转移时滴管不能碰到容器壁或进去②清洗后橡胶头朝上摆放 b.量筒:只能测量液体体积(唯一用途)无0刻度 读数:①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 ②若仰视,则读数偏大,用时偏少 *

③若俯视,则读数偏小,用时偏多 c.酒精灯:用来加热的仪器 三禁止:①禁止用嘴吹,应用灯帽盖灭 ②禁止过火 ③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火焰①外焰,温度最高②内焰③焰心 酒精最多不超过三分之二,最少不少于三分之一 d.天平①精确到 … ②若干燥无腐蚀性,垫滤纸称量 ③若液体或有腐蚀性,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 e.试管加热①若固体,试管口向下倾斜45°,防止冷凝水回流,使试管破裂 ②若液体,最多不超过三分之一,试管口向上倾斜 d.试管破裂的原因:①未预热②加热固体时,试管口未向下倾斜③试管外壁有水 ④加热后直接清洗⑤加热后直接放在实验台上⑥试管底部靠在焰芯上 e.试管洗干净的标准: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留下 5.实验P3 (1)碳酸氢铵(NH4HCO3):白色固体 " (2加热+水+二氧化碳 (3)现象:白色固体逐渐减少,有刺激性气味。管口有小水珠,有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 (4)保存:低温密封 6.实验P5 现象:铁丝表面出现红色物质,水倒吸 结论:①铁生锈需要氧气和水(主) ②酸能除锈 ③食盐能加快铁生锈 !

九年级英语第一单元笔记

Unit 1 一、知识点 1.By: ①通过…..方式(途径)。例:I learn English by listening to tapes. ②在…..旁边。例:by the window/the door ③乘坐交通工具例:by bus/car ④在……之前,到……为止。例:by October在10月前 ⑤被例:English is spoken by many people. 2.how与what的区别: 天气怎么样? 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How’s the weather today? 你觉得这本书怎么样? What do you think of this book?=How do you like this book? 我不知道该做什么? I don’t know what to do?=I don’t know how to do it? 3. aloud, loud与loudly的用法: 三个词都与"大声"或"响亮"有关。 1、aloud出声,大声:read aloud, speak aloud大声读,大声说 2、loud多用于比较级。Speak a little louder!再说大声一点 3、loudly太大声,较吵闹Don’ speak loudly. 不要大声说话! 4. voice 指人的嗓音。(可数) sound 大自然的一切声音。 noise 指噪音、吵闹声(不可数) 5. find it adj to do sth. 发觉做某事怎么样 如:Bill发觉学英语很容易。Bill finds it easy to learn English. 6. 系动词+形容词构成系表结构,作谓语。如:get excited. 常见的系动词有: ①是:am 、is、are ②保持:keep、stay ③转变:become、get、turn ④(感官动词)……起来feel、look、smell、taste、sound 7. 动词不定式做定语 我没有话说I have nothing to say. 我需要一支笔去写I need a pen to write with. 我需要一些纸去写I need some paper to write on. 我需要一间房间住I don’t have a room to live in. 8. practice doing sth. 练习做某事 have fun doing sth. 做某事有乐趣 9. join 加入某团体并成为其中一员(如club, Party 党派) take part in指参加到某项活动中去。(如party, meeting) 10. be afraid of (doing) sth.害怕(做)某事 be afraid to do sth.害怕去做某事 be afraid that+句子: 恐怕担心,表示委婉语气 11.either:“也”否定句末You don’t like it , I don’t like it either. also: 也,肯定句中you like it , I also like it. too: 也,肯定句末you like it , I like it too. 12.干…..遇到麻烦,困难have trouble doing….. = have difficulty doing…..= have problem doing….. 13.unless 除非,如果不,=“if not” 主句为将来时,条件状语从句用一般现在时表示将来。 例:我的宝宝女不会哭的除非她饿了。 My baby sister doesn’t cry unless she’s hungry. =My baby sister doesn’t cry if she isn’t hungry. 14.instead: adv. 代替,更换。 例:我们没有咖啡了,改喝茶好吗? We have no coffee, would you like tea instead? instead of doing sth. 作为某人或某事物的替换 例:我们玩牌来代替看电视吧。Let’s play cards instead of watching TV.

初三化学学霸笔记(上册)(1)

领红包:支付宝首页搜索“933314”即可领取支付宝红包哟 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复习梳理归纳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绚丽多彩 1.化学是在分子、原子的基础上,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2.道尔顿和阿伏加德罗创立了原子论和分子学说,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3.1869年,俄国的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4.绿色化学:向着环境友好发展。即环保低耗节能。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一、物质的变化 1、概念: 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常伴随的是物质外形、物质状态的改变。例:石蜡熔化、水结成冰、汽油挥发 化学变化——有其它物质生成的变化。常伴随能量的变化,发光。放热、颜色改变、产生气体、产生沉淀等。例:煤燃烧、铁生锈、食物腐败、呼吸 2、判断变化依据:是否有其它物质生成。有则是化学变化,无则是物理变化 3、相互关系:化学变化一定伴随有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二、物质的性质 1、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的性质。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挥发性、延展性、导电性、吸水性、吸附性等。 2、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在描述时常有“会”“能”“可以”等出现。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金属活动性等。 3、它们的区别是:物理性质在静止状态中就能表现出来,而物质的化学性质则要在物质运动状态中才能表现出来。 课题2 化学是一门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以实验为基础。学习化学的途径是科学探究,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

2、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 3产物:二氧化碳和水 检验:二氧化碳——在火焰上方罩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变浑浊)水——在火焰上方罩冷而干燥的烧杯(变模糊或有水珠出现)4、熄灭蜡烛后一股白烟,能重新燃烧。白烟是石蜡的固体小颗粒。

仁爱英语九年级第一单元笔记

Unit 1 短语、词组、固定搭配: 1、improve “提高、使好转、改进、改善、进步等” 及物动词,可以加宾语。例句:He has improved his health. 他的健康状况得到了改善。 词组:improve oneself 自我提高,自我完善 不及物动词例句:His health is improving. 词组:improve on/upon sth. “对...做出改进,在...方面做出了改进、提高” 例句:he has improved on/upon the invention. 他进一步完善了这个发明。 名词形式:improvement “进步、完善、提高”make improvement 做出进步、作出改进等。 2、be happy to do sth. “很高兴做某事”。 例句:After a long holiday, I am happy to see my friends. 长假过后,我很高兴见到朋友们。 3、take part in=participate in “参与、参加” 例句:I took part in some volunteer activities during summer holiday. 暑假期间我参与了一些志愿者活动。 4、disabled children’s home“残疾儿童养育院” 5、Feed sb. “喂某人吃东西,向某人提供食物”过去式、过去分词变形fed。 6、Cook for sb. “为某人做饭”,注意介词用for。 7、Learn...from....“从...中学习,向...学习”。 例句:We must learn from each other. He learnt a lot from his friends last summer. 注意learn的过去式、过去分词变形。 8、put on “穿上、戴上”例如:Put on the clothes! 穿上你的衣服! Put on your wig! 戴上你的假发! “上演”例如:We put on funny shows for a group of old people in a community. 我们在一个社区给一群老年人表演有趣的节目。 9、pay attention to “注意...”例句:Please pay attention to me. 请注意。 10、Try to do sth. “设法做某事,尽力做某事”。侧重尽力,为了达到目的而努力。 例句:He tried to finish the work ahead of time. 他设法提前完成这件工作. Try doing sth. “试着做某事,试验做某事”。只是一种新的尝试,并没有一定明显的目的性。 例句:-I usually go there by train. -Why not try going by boat for a change? -我通常乘火车去那儿. -为什么不换乘船呢? 11、more than... 相当于“over”,意思是“超过、多于”,后面跟具体表示数字的词。 例句:My mother has lived here for more than ten years. 注意:由于后面是一段时间,所以介词用for。 More...than...则是一个比较级的用法,“比...更...” 例句:I have more friends than you. He is more careful than me. 12、see sth. Oneself “亲眼目睹” She has seen the changes in Beijing herself.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各课题学生笔记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一、化学研究对象(什么是化学) 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与变化规律的科学。 二、化学发展史 1、火的使用是化学发展的始端;(人与野兽有了本质区别,原始人使用工具由石器进入铜器) 2、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在陶器、铜器、铁器、造纸、火药、酿酒、染料方面做出功勋卓绝贡献。 3、道尔顿的原子论和阿伏伽德罗的分子学说(统称原子--分子论)奠定了近代化学发展的基础;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 三、绿色化学 1、绿色化学又称“环境无害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清洁化学”。 2、绿色化学的最大特点是在始端就采用预防污染的科学手段,因而过程和终端均为零排放或零污染。 3、绿色化学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原子经济性”,二是“减量”“重复使用”“回收”“再生”“拒用”。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讨论: 1、实验1和实验2有什么共同特征?------都没有新物质生成; 2、实验3和实验4有什么共同特征?------都有新物质生成; 3、实验1、2与实验3、4有什么本质的区别?------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化学变化中伴随发生的一些现象 注意:判断物质变化的种类不能单单依据是否有明显的现象,而应该看是否生成了其他物质,或者判断原物质的构成微粒有没有发生变化。电灯通电时发光也放热,但它是物理变化。 二、物质的性质 、区别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是两组不同的概念。性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是变化的内因,而变化是一个过程,是性质的具体表现。在汉语表述中常常用“能”“会”“可以”等词加以区别。如“硫在氧气中燃烧”表述的是化学变化;而“硫能在氧气中燃烧”表述的是硫的化学性质——可燃性。 注意:一般描述物质性质的语言中有“可、易、能、会”等表示具有能力的字眼,如木炭可以燃烧,糖能溶解与水。 【实验1-2】 观察:氧气、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化学性质:氧气能支持燃烧(有助燃性) 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也能燃烧。

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一、课文内容梳理 1、《沁园春?雪》这首词,作者上阙写北国雪景,纵横千万里,大气磅礴,旷达豪迈;下阙抒情议论,气雄万古,风流豪壮。抒发了作者的豪情壮志以及坚信心胜的信心。全词将写景、议论、抒情有机结合,以咏雪言志,抒发了词人对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伟大的抱负。充分表现了当代无产阶级英雄和革命人民的豪情壮志。 2、《我爱这土地》写于抗日战争开始后的1938年,诗人借土地抒发自己对处于日本铁蹄蹂躏下祖国深沉的爱和为国献身的热情。表达了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存亡的关头,为祖国献身的思想和对祖国的无限挚爱之情。 3、《乡愁》以一个游子的感触,通过一系列形象的比喻,把抽象的乡愁具体化,表达了诗人强烈的思乡爱国之情,表达了华夏儿女盼望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 4、《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是林徽因的代表作之一,关于该诗的创作意图,有两种说法:一是为悼念徐志摩而作,一是为儿子的出生而作。表达了对儿子的希望和儿子出生带来的的喜悦,是一位母亲对新生命的“爱的颂歌”。 5、《我看》用生动的词汇,描绘了美丽的自然画面。表达了人的爱,是大自然的赐予,最终人的爱又将回归于大自然之中去的主题。 二、作者作品 1.《沁园春·雪》的作者是毛泽东,是我国伟大的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文学家、书法家、新中国的缔造者,他的诗文大气、开阔、雄浑、磅礴而又洒脱。 2.“风骚”原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 3.《我爱这土地》选自《艾青诗选》,作者艾青,原名蒋正涵。《我爱这土地》选自《艾青诗选》,作者艾青,原名蒋正涵。代表作《大堰河——我的保姆》这首诗奠定了他诗歌的基本艺术特征和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他被认为是中国现代诗的代表诗人之一。 4.《乡愁》的作者是余光中,他是我国当代著名的诗人和诗评家。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强烈的思乡爱国之情,表达了华夏儿女盼望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5.(1)《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的作者是林徽因,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建筑师、诗人、作家,新月派诗人之一。 6.穆旦,原名查良铮,曾用笔名梁真,现代主义诗人、翻译家,是“九叶诗派”的代表性诗人。代表作有《探险队》《穆旦诗集》《旗》《穆旦诗选》《穆旦诗文集》等。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一、课文内容梳理 1、《沁园春?雪》这首词,作者上阙写北国雪景,纵横千万里,大气磅礴,旷达豪迈;下阙抒情议论,气雄万古,风流豪壮。抒发了作者的豪情壮志以及坚信心胜的信心。全词将写景、议论、抒情有机结合,以咏雪言志,抒发了词人对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伟大的抱负。充分表现了当代无产阶级英雄和革命人民的豪情壮志。 2、《我爱这土地》写于抗日战争开始后的1938年,诗人借土地抒发自己对处于日本铁蹄蹂躏下祖国深沉的爱和为国献身的热情。表达了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存亡的关头,为祖国献身的思想和对祖国的无限挚爱之情。 3、《乡愁》以一个游子的感触,通过一系列形象的比喻,把抽象的乡愁具体化,表达了诗人强烈的思乡爱国之情,表达了华夏儿女盼望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 4、《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是林徽因的代表作之一,关于该诗的创作意图,有两种说法:一是为悼念徐志摩而作,一是为儿子的出生而作。表达了对儿子的希望和儿子出生带来的的喜悦,是一位母亲对新生命的“爱的颂歌”。 5、《我看》用生动的词汇,描绘了美丽的自然画面。表达了人的爱,是大自然的赐予,最终人的爱又将回归于大自然之中去的主题。 二、作者作品 1.《沁园春·雪》的作者是毛泽东,是我国伟大的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文学家、书法家、新中国的缔造者,他的诗文大气、开阔、雄浑、磅礴而又洒脱。 2.“风骚”原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 3.《我爱这土地》选自《艾青诗选》,作者艾青,原名蒋正涵。《我爱这土地》选自《艾青诗选》,作者艾青,原名蒋正涵。代表作《大堰河——我的保姆》这首诗奠定 精选范本

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汇总沪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 汇总沪教版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 知识点1:区分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课本P11-12页) 知识点2:红磷燃烧实验测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课本P13页笔记) 第二章 知识点1:氧气的性质(课本P32页笔记●方程式需记忆) 知识点2:氧气的制法(看课本P35-36页笔记)、(●方程式需记忆) 知识点3:催化剂(课本P36页笔记) 知识点4、二氧化碳性质(课本p41-42页笔记●方程式需记忆) 知识点5:二氧化碳制取(课本P43页笔记●方程式需记忆) 知识点6:化合反应、分解反应(课本P42页课本笔记) 知识点7:水的组成实验(P48页电解水实验笔记●方程式需记忆) 知识点8:水的净化方法(课本P49页笔记) 知识点9:硬水和软水检验的方法、硬水软化的方法(课本49页笔记) 第三章 知识点1:微粒的性质(课本63-64页笔记) 知识点2:原子的构成(课本68-69页笔记) 知识点3:离子(课本71页笔记—阴离子、阳离子、离子与化合价的关系等) 知识点4:化合价的计算(依据: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0、化合物的化学式中各元素化合价总和为0) 知识点5:符号的含义(课本81页笔记—写在不同位置上数字所表示的含义、元素符号的含义、化学式的含义) 知识点6:结合元素周期表考察原子结构示意图,离子等知识点) 知识点7:关于化学式的计算(课本P85-86页:相对分子质量、分子中原子总数、原子个数比、元素质量比、元素质量分数等) 知识点8:化学式的读写(课本第一页笔记) 知识点9:物质的分类(课本P76页笔记) 知识点10:原子结构中的计算(公式: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第四章: 知识点1:燃烧的定义(燃烧是发光、放热、剧烈的化学反应) 知识点2: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课本93页笔记) 知识点3: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课本P94页笔记) 知识点4:质量守恒定律(书本102页笔记)(常考题型: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测物质组成元素、物质化学式、参加反应的或反应生成气体质量、根据物质质量增加或减少判断物质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等) 知识点5: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知识点6:与化学方程式有关的计算(试卷最后一题计算、物质质量比、各物质分子个数比等) 第五章: 知识点1:金属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与氧气、与酸、与盐溶液反应)(课本第114-116笔记) 单质铁与稀盐酸、稀硫酸、硫酸铜反应生成+2价亚铁;氧化铁与稀硫、盐酸反应生成+3价铁)

最新仁爱版九年级英语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

U1 U1T1SA 1 You have just come back from you hometown. 你刚从你的城镇回来。 现在完成时:之前已经发生或完成的动作对现在造成的影响或结果。结构:助动词have/has +动词的过去分词 I have finished that work. 我已经完成了那项工作。 She has bought a new bike. 她买了一辆新自行车。 2 have/has been to...去过……。 e.g. He has been to Hubei. 他去过湖北。(人已不在湖北,表示有此经历,曾经去过那里。) I have been to Beijing several times. 我去过北京几次。 have/has gone to...已经去了,它强调主语此时不在说话地点。 e.g. She has gone to Shang-hai. 她已经去了上海。 3 so...that... 如此……以至于……,引导结果状语从句。e.g. He ran so quickly that we couldn’t keep up with him.,他跑的太快以至于我们都赶不上。so...that...引导的从句有时可以和too...to...句型互换。e.g. He is so young that he can’t go to school. = He is too young to go to school. 他太小了,还不能上学。 4 improve 意为“提高,(使)好转,,改善”。a.可作及物动词。improve oneself自我提高。e.g. He has improved his health. 他的健康状况得到了改善。b.可作不及物动词。e.g. His health is improving. 他的健康状况正在好转。另:improve on/upon sth.对……做出改进。e.g. He has improved on the invention.他进一步完善了他的发明。improvement n. 改进(处),增进,事物。 5 by the way 顺便问一问。e.g. By the way, do you know him? 顺便问一问,你认识他吗? 6 There goes the bell.=That’s the bell.=The bell is ringing.铃响了。此句是倒装语序。倒装分为局部倒装和完全倒装,主语是代词时一般用局部倒装,主语是名词时则用完全倒装。 e.g. There comes the bus. 公共汽车来了。Look! Here he comes. 看!他来了。Here you are. 给你。 8 Where have you been? 你去过哪里啦? I have been to +地点。我去过了…… Where has she/he been? 她/他去过哪里啦? She/He has been to +地点。我去过了。。。。。。 U1T1SB 1 I haven’t seen you for a long time. 我很长时间没看到你啦。 现在完成时的否定结构是haven’t/hasn’t+过去分词。 2You took part in some volunteer activities during summer holidays, didn’t you? 你在暑假参加了一些志愿者活动,是吗?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归纳(上下册全)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1、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变化规律的科学。 2、化学家及他们的重要贡献 (1)道尔顿的原子论和阿伏加德罗的分子学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2)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2)拉瓦锡是最早得出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科学家。 (3)张青莲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卓越贡献。 (4)侯德榜是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发明联合制碱法。 3.绿色化学:无毒无害的原料及条件,减少废物排放,最好是零排放,产品要环保健康安全。 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一、物质的变化 1、概念: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例:石蜡熔化、水结成冰、汽油挥发 化学变化——有其它物质生成的变化例:煤燃烧、铁生锈、食物腐败、呼吸 2、判断变化依据:有无其它(新)物质生成。有则是化学变化,无则是物理变化 二、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的性质。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挥发性、延展性、导电性、吸水性、吸附性等。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金属活动性等。 课题2 化学是一门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以实验为基础。学习化学的途径是:科学探究,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 二、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1、现象:蜡烛逐渐熔化,燃烧,发出红光,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 2、产物:二氧化碳、水 检验:二氧化碳——在火焰上方罩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变浑浊) 水——在火焰上方罩冷而干燥的烧杯(变模糊或有水珠出现)

新人教版9年级上册化学课堂笔记

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 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 (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 (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 (3)检验产物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 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 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 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 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 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 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 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 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 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 (二)测容器--量筒 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仰视---读数偏小俯视---读数偏大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一般能精确到0.1克。) 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 (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正确) 物重=砝码+游码 “左码右物”(错误) 物重=砝码-游码(3)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在纸上称量。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放在加盖的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中称量。 (4)砝码用镊子夹取。添加砝码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先大后小) (5)称量结束后,应使游码归零。砝码放回砝码盒。 (四)加热器皿--酒精灯

九年级上册化学笔记

第一单元:走进物质世界 课题1: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1、观察实验的方法是:重点观察试剂颜色、气味、状态在实验前后的变化。 2、实验现象描述的三忌: ①、把将生成物名称当作实验现象来描述。 ②、脱离实验实际。 ③、片面描述实验现象。 3、观察实验分三个阶段:变化前、变化时、变化后。 4、【“物理、化学”的变化和性质 】 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又叫做化学反应。 */化学变化伴随哪些现象 有其他物质生成,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还伴随能量的变化,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区别:有无新物质生成。 *联系:化学变化中一定有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中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判断:有无其他物质生成。 化学变化表示方法:文字表达式: 例如:硫酸铜+(读作:和)氢氧化铜→(读作:生成)氢氧化铜+硫酸钠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通常情况下研究物质的物理性质有: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硬度、熔点、沸点(液体的沸点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密度。】 二者区分依据和判别依据:是否通过化学变化来表现。 同时对物体的物理性质可以通过感官感知和仪器测定。(例如水的沸点由灯加热,而后用温度计测量) 总结: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试验→收集证据(实验、查资料、实地调查)→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交流 ★正确的闻气体的方法:闻气体是应该小心,用手轻轻地在瓶口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进入鼻孔,不能直接凑到容器口闻气体的气味。 实验:区分二氧化碳和氧气: 现象:燃着的木条深入二氧化碳中,木条熄灭。 带火星的木条深入氧气,木条复燃。 结论: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氧气支持燃烧,两种气体本身不燃烧,无可燃性。 性质决定用途:物质组成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性质决定物质变化规律。 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实验: ① 蜡烛极其燃烧的探究 区别:性质是物质固有的属性,变化是一个过程。 (描述性质一般用:可以、能够、容易、和不能、不容易、不可以等。)

人教版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学科。 2、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 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 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3、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不需要经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色、味、态、密度、硬度、 熔点、沸点、挥发等。 化学性质:需要经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 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金属活动性、活泼性、腐蚀性、毒性等。 4、蜡烛及其燃烧现象的探究 蜡烛火焰分为三层:外焰(温度最高)、内焰、焰心(温度最低) 蜡烛的燃烧既是物理变化又是化学变化。 蜡烛燃烧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5、人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相同点:都有水、氧气、二氧化碳 不同点:吸入气体:氧气多呼出气体:二氧化碳、水多结论:二氧化碳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6、各种常见仪器: (1)固体药品的取用:①存放:广口瓶。 ②取用:粉状药品—药匙或纸槽(一倾二送三直立) 块状—镊子(一横二放三慢滑) (2)液体药品的取用:①存放:细口瓶。 ②取用:瓶塞倒放;标签朝手心;口对口紧挨着慢倒;试管略倾斜(3)量筒:①无‘0’刻度;②正确读数:视线与凹液面下端平视(否则俯大仰小)(4)酒精灯:①注意事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添加酒精;禁止“灯对灯”点燃酒精灯; 必须用灯帽熄灭酒精灯,禁止用嘴吹。 ②火焰分三层:外焰(温度最高)、内焰、焰心(温度最低) 对物质加热用外焰 (5)给物质加热的方法: 对液体加热:试管外壁保持干燥,试管中液体不超过试管1/3,试管口向上与桌面成45°, 先预热再加热,加热用外焰,试管口不可对人。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英语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Unit 1 How can we become good learners? 一单词 textbook conversation aloud pronunciation sentence patient expression discover secret look up grammar repeat note pal physics chemistry memorize pattern pronounce increase speed partner born be born with ability create brain active attention pay attention to connect connect…with overnight review knowledge lifelong wisely 二1.have a conversation with sb = communicate with sb. 2.aloud/loud/loudly aloud出声地;大声地。常与read/ think/call/shout等词连用, 不用于比较级。(think aloud自言自语) e.g. Don’t read aloud in the library. 不要在图书馆大声朗读 loud ①大声地;喧闹地。指说话声和笑声,常与talk/ speak/ laugh/ sing等词连用, 常用比较级。e.g. We can’t hear you. Please speak louder. ② adj 大声的;响亮的 I couldn't hear what he said because the radio was so loud. 我听不见他说些什么,因为收音机的声音太大了。 loudly 高声地;喧闹地。loudly 放在动词前后均可,还常与 ring ,knock 等动词连用。可指人声、敲门声或其他各种声音,强调声音高、喧叫。可以和loud互换,含有“吵闹”的意思,不悦耳。Someone knocked loudly at the door. 有人大声敲门。 He spoke so loudly as to be heard by all. 他说得那样响好让别人都听见。 Don't talk so loudly. 别这么高声说话。总结:aloud指出声地/大声地;用在修饰的动词之后 loud大声的/大声地;常用比较级和最高级; loudly大声地;用在修饰的动词之前之后都可;敲门等其他声;嘈杂。 3.patie nt n 病人 adj 耐心的 be patient with sb 对某人有耐心be patient to do sth有耐心做某事be patient of sth容忍某事 4. the secret to sth/doing sth The answer to the question The key to the door The way to my room The entrance to the building 5. look sth up in a dictionary / look out/ body language/ the expressions on the faces/ key words /take notes/hide behind/an English movie called Toy Story= an English movie named Toy Story/fall in love with sth/help sb to do sth/as well/It’s a piece of cake/It serves you right/have a good(better)understanding of sth/the meaning of sth/get the pronunciation right/have sth in common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