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接触网18号道岔原理及调整技术

接触网18号道岔原理及调整技术

接触网18号道岔原理及调整技术
接触网18号道岔原理及调整技术

接触网18号道岔原理及调整技术

摘要:目前在我国高速电气化铁道中主要采用以下两种方式:18号交叉线岔和18号无交叉线岔。在此通过对这两种线岔的原理及调整方法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些个人看法,供有关人员参考。

关键字:接触网、18号线岔、交叉、无交叉

1 18号无交叉道岔原理

对照平面布置图分析如下:1.1 无线夹区的确定。

对于200km/h的正线,接触线的变化坡度为0。侧线由于速度较低,其坡度的变化应考虑受电弓在正线和侧线转换运行时,任何方向都应满足始触区范围内无线夹。线路中心与相邻接触线投影的距离约为600~1050mm范围(因受电弓有效长度而异)为始触区的水平面,在此区域内接触线不得安装任何线夹,包括定位线夹、吊弦线夹、电连接线夹等。

1.2 无交叉线岔“三区”的确定。

无交叉线岔有两个始触区和一个等高区。平面布置时,应使侧线接触线和正线线路中心的距离大于两接触线间的距离。道岔处接触网的平面布置取决于道岔类型、受电弓工作宽度、受电弓的动态运行轨迹(最大摆动量和最大抬升量)。以汉宜线的18号可动心轨高速单开道岔,德国DSA350SEK受电弓为例,受电弓最外端尺寸的半宽为625mm,摆动量为200mm(考虑200km/h速度),升高后的加宽为120mm。所以受电弓在线路最外端可触及到的尺寸限界为:625+200+120=945(mm)。汉宜线18号道岔无交叉线岔采用3根道岔柱定位,A柱在线间距1400 mm的位置进行定位,正线拉出值为﹣100 mm,侧线拉出值为+250,侧线导高比正线低20mm,所以受电弓在正线最外端的尺寸限界925 mm <1400—250=1150 mm,不会碰触侧线接触线,所以机车可以像区间一样高速通过18#道岔;B柱在线间距300 mm位置进行定位,正线拉出值+100 mm,侧线拉出值—150 mm,侧线抬高50 mm;C柱可理解为侧线下锚转换柱,正线拉出值—200 mm,侧线拉出值—400 mm,侧线抬高300 mm下锚。

1.3 列车过线岔情况分析

结合上面的分析,对列车通过线岔的三种不同情况分析如下:

1.3.1正线高速通过

在受电弓由正线通过时,可以保证侧线接触线与正线线路中心间的距离始终

接触网调整的技术标准

接触网调整的技术标准 一、对接触网调整零件的材质要求: 1、对调整所使用的接触网零件,选用部颁《电气化铁道接触网零件》(TB2075-90)的零件,但其中的铸铁件全部改用钢模锻件。 2、所有调整零件严禁使用淘汰件、既有接触网拆迁下来的拆迁件。 三、定位装置的技术安装要求: 1、定位器的坡度: 定位器的坡度是通过腕臂上定位环的安装高度来确定的,为保证定位器的坡度,定位环必须保证如下安装高度(指对轨面而言的高度)。对于导高为5650mm的车站、区间,正定位时,定位环的安装高度为m。 反定位时,定位环的安装高度为m。 软定位时,定位环的安装高度为m。 对于导高为6m的车站 正定位时,定位环的安装高度为6.7m。 反定位时,定位环的安装高度为6.825m。 软定位时,定位环的安装高度为6.62m。 2、定位管的安装: 定位管安装完毕后,应呈水平状态,允许施工偏差为+30mm、-0mm。

对于正定位管,均须加设防风支撑。 对于反定位管,V型拉线用两股φ3.0mm不锈钢丝制成,受力后,保证斜拉线顺直,V型拉线的回头长度为200—300mm。 正定位其定位管卡子距定位管头相距100mm,反定位管卡子距长定位环150mm,定位管卡子距定位管头不能大于300mm,多余部分应割掉。 软定位器的尾子线用2股φ4.0镀锌铁线拧成,死端固定在定位器侧,活端固定在腕臂上,死端绑扎长度为100mm,活端回头长度为200—300mm。 定位管在支持器处外露长度为50—80mm,多余部分应割掉。 3、定位器的安装: ①保证接触线的拉出值及工作面的正确性,拉出值应符合设计值,允许施工偏差为±30mm。 ②定位器在平均温度时垂直于线路中心线,当温度变化时,偏移量与接触线在该点的伸缩量相一致,其偏角最大不得超过18度。 四、锚段关节的调整要求; 1、在锚段关节处采用合成绝缘子。 2、绝缘锚段关节: ①在转换柱处,承力索的工作支与非工作支的竖直距离应保证500mm,接触线的工作支与非工作支的水平距离与竖直距离应保证450mm。 ②在转换柱处,当两线间的水平距离达不到450mm时,可调整非工

常用道岔技术参数及检查方法(1)

附件17 常用道岔技术参数及检查方法 普速线路常用单开道岔基本参数 序号道岔图号道岔类型道岔全长 (m) 道岔前 长(m) 道岔后 长(m) 直尖轨 长度(m) 曲尖轨 长度(m) 直基本轨 长度(m) 曲基本轨 长度(m) 直向 护轨 (m) 侧向 护轨 (m) 辙叉长 度(m) 1 TB399.1-75 43-9号高锰钢 木枕单开道岔 28.848 13.839 15.009 6.250 6.250 12.500 12.500 3.900 3.900 3.588 2 TB399.2-75 43-12号高锰钢 木枕单开道岔 36.815 16.853 19.962 7.700 7.700 12.500 12.500 4.500 1.500 4.557 3 专线4141 50-9号固定型 木枕单开道岔 28.848 13.839 15.009 6.450 6.450 11.200 11.200 3.600 3.600 3.588 4 TB399.3-7 5 50-9号高锰钢 木枕单开道岔 28.848 13.839 15.009 6.250 6.250 12.500 12.500 3.900 3.900 3.588

序号道岔图号道岔类型道岔全长 (m) 道岔前 长(m) 道岔后 长(m) 直尖轨 长度(m) 曲尖轨 长度(m) 直基本轨 长度(m) 曲基本轨 长度(m) 直向 护轨 (m) 侧向 护轨 (m) 辙叉长 度(m) 5 专线(02)4151 50-9号固定型 辙叉混凝土枕单 开道岔 28.848 13.839 15.009 6.450 6.450 11.492 11.492 3.600 3.600 3.588 6 CZ2209 (CZ2209A)50-9号固定型 辙叉混凝土枕单 开道岔 28.848 13.839 15.009 6.450 6.450 11.492 11.492 3.600 3.600 3.588 7 TB399.4-75 50-12号高锰钢 木枕单开道岔 36.815 16.853 19.962 7.700 7.700 12.500 12.500 4.500 4.500 4.557 8 专线4147 50-12号固定型 木枕单开道岔 37.907 16.853 21.054 11.300 11.300 15.700 15.700 4.600 4.600 5.927 9 专线4198 50-12号固定型 混凝土枕单开道 37.907 16.853 21.054 11.300 11.300 15.700 15.700 4.600 4.600 5.927

咨询师2016 铁路工程标准规范体系 考试卷86分

铁路工程标准规范体系考试卷86分 用户得分:86.0分 一、单选题【本题型共5道题】 1.原铁道部于2004年印发了《铁路工程建设标准管理办法》(铁建设〔2004〕143号)、《铁路工程建设标准设计管理办法》(铁建设〔2004〕146),明确了铁道部()为铁路工程建设标准的主管部门。 A.建设司 B.技术标准部 C.科技司 D.工程管理部 用户答案:[A] 得分:6.00 2.以下哪些属于专用标准()。 A.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B.铁路电力施工技术指南 C.铁路钢桥制造规范 D.铁路路基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用户答案:[A] 得分:0.00 3.欧盟标准主要针对欧洲(),由德、法等国为主导,结合欧盟各国的实际情况进行编制。 A.互联互通铁路 B.境内所有铁路 C.境内所有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 D.德、法国家内铁路 用户答案:[A] 得分:6.00

4.属于欧洲互联互通铁路运输网内的德国铁路工程建设()执行欧盟理事会和欧盟委员会发布的技术法规。 A.必须 B.应该 C.可以 D.选择性 用户答案:[A] 得分:6.00 5.德国的国家标准由()制定。 A.德国标准化协会(DIN) B.德国交通部铁路署 C.德国建设部 D.民间组织团体 用户答案:[A] 得分:6.00 二、多选题【本题型共3道题】 1.造价标准体系主要由()组成。 A.编制办法及有关规则 B.专业概算组成 C.费用标准 D.预算编制要求 E.价格信息 用户答案:[ACE] 得分:10.00

2.近年来国家对保护环境、节约能源的要求不断提高,很多地区限制使用小型燃煤锅炉,采用燃油锅炉又难以承受燃油涨价带来的压力。针对这种情况,设计中采用()技术,解决部分房屋的采暖问题。 A.太阳能 B.空气源热泵 C.地源热泵 D.电暖气 E.空调 用户答案:[BC] 得分:10.00 3.铁路技术标准体系由()三个层次组成。 A.强制性标准 B.通用标准 C.推荐性标准 D.基础标准 E.专用标准 用户答案:[BDE] 得分:10.00 三、判断题【本题型共5道题】 1.日本建筑工程造价实行全过程的直接管理。在项目施工过程中,政府主管部门要对工程建设各环节进行严格的质量、工期和造价的管理。 Y.对 N.错 用户答案:[N] 得分:0.00

道岔知识题

题库 1、制造道岔常用的钢轨有哪些? 答:43 50 60 75 50AT 60AT 60D40 槽型护轨翼轨 2、什么是单开道岔? 答:是指主线为直线,侧线向主线的左侧或右侧分支的道岔。 3、我道岔公司拥有那些国内外先进的道岔加工制造设备?例举5台及以上设备名称。 答:圆锯床、联合锯钻机床、5000T压力机、淬火机床、矫直顶弯机床、52m数控铣床等。 4、我道岔公司质量方针是什么? 答:引进消化不断创新制造一流道岔;污染预防节能降耗实施清洁生产;安全生产全员参与降低职业风险;满足需求一言九鼎树立企业品牌 5、道岔钢轨件淬火的工艺方法有(火焰淬火)和(中频感应淬火)。 6、单开道岔由(转辙器)、(连接部分)和(辙叉及护轨)三部分组成。 7、我国标准铁路轨距为1435mm 。 8、单开道岔分为哪几种、怎样判别? 答:左开,右开。从转辙器尖轨尖端看起,侧线(弯曲方向)往右弯就是右开,往左弯就是左开;从辙叉趾端看,侧线往右(短心轨在右边)即右开,侧线往左(短心轨在左边)即左开。 9、轨撑按其设置部位及作用可分为哪几种? 答:轨撑可分普通轨撑、辙跟轨撑、钝角辙叉轨撑、防爬轨撑及防跳轨撑。 10、轨撑的作用:主要防止钢轨倾覆、加强钢轨的稳定性、保持轨距。它与轨腰紧固后,还能防止钢轨的爬行。 11、拉杆的作用:用以连接转辙器的两尖轨(或活动心轨钝角辙叉两心轨),并与转辙设备相联,实现尖轨的摆动。 12、顶铁的作用:保持尖轨支距,并能使基本轨与尖轨共同承受水平力。 13、尖轨的尖端有(贴尖式)和(藏尖式)两种结构型式。 14、道岔用垫板的种类:平垫板、滑床垫板、通长垫板、辙跟垫板、辙后垫板、叉趾和叉跟垫板、护轨垫、辙叉大垫板、接头桥型垫板。 15、护轨的作用:(限制车轮走向,以安全通过辙叉“有害空间”;减少钢轨的磨损。) 16、影响心轨不密贴的原因有哪些? 答:(1)址端开口、跟端开口、咽喉尺寸超差(2)轨距超差(3)长心轨直线度超差(4)顶铁超差(5)心轨一动拉板下颚连接处与翼轨底碰撞(6)道岔顶面不平,造成心轨纵向不平。 17、钢轨顶弯的作用? 答:(1)使钢轨的工作边成折线或曲线型。(2)有轨头水平切削的钢轨件顶弯的作用是使切削后的钢轨头部都能得到轨腰的支撑,不致悬空。(3)对于具有曲线型工作边的尖轨心轨等,顶弯工序除了为避免轨头悬空外,同时还配合切削工序使钢轨工作边形成曲线型。 18、说出不少于五种钢轨件的检测工具? 答:游标卡尺、深度游标卡尺、钢尺、盒尺(卷尺)、平尺(刀口尺)、百分表、卡钳。 19、比较固定型辙叉和活动型辙叉的优缺点。 答:固定型辙叉的叉心和翼轨都是固定的,在结构上比其它类型的辙叉要稳固。但存在“有害空间”。为保持轮对正确的行驶方向,并使叉心免受冲击,要靠护轨制约着另一侧车轮。 活动型辙叉主要是可动心轨辙叉。可动心轨可以按行车的方向,分别与翼轨相贴,以消除“有害空间”,减轻车轮对翼轨和心轨的冲击。大大改善了列车通过辙叉时的运行状态,保证主线方向高速行车下的平稳性和旅客舒适性。 20、什么是顺铣?什么是逆铣? 答:铣刀的旋转方向与工件的进给方向相同的铣削方式叫顺铣。铣刀的旋转方向与工件的进给相反的铣削方式叫逆铣。 21、铣刀前角、后角的作用是什么?

接触网技术总结

接触网技术总结 本页是精品最新发布的《接触网技术总结》的详细文章,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篇一:接触网技术总结 接触网专业技术总结 一、本人简历 尊敬的各位领导,你们好!我是十一局电力电化事业部吉图珲项目的 接触完工叶文。本人于20XX年参加工作。通过不断学习和在接触网工作中的不断实践和总结获得了一些工作经验,特别是在担任接触网工长期间使自己的工作能力得到了很大的锻炼和提高。.自毕业进入包西电气化既有线项目,在这里从一个对电气化接触网专业只存在学科概念之中的懵懂初识者,慢慢成长为一个电气化的建设者。在这里从最基础的基坑开挖做起,浇筑基础,支柱组立,金具安装调整,接触网假设,整体微调,等等。在这里作为一个电气化的初学者,我接触了整个铁路接触网从无到有,从有到正式通车运行的整个过程,而且因为是一线基础施工员参与整个施工工序,所以在这里学到了大量的基础施工方法,对电气化既有线的施工流程了然于脑,锻炼的自己的施工能,而且还熟悉了整套施工作业的质量标准,在施工过程中碰到大量施工难点,都被一一克服。

二、逐渐积累的生产经验及本人特有的技能通过对理论知识如:《接触网工》、《接触网检修工艺》、《接触网安全规程实施细则及运行检修规程实施细则》、《电气化铁道接触网实用技术指南》、《接触网工 技术问答850题》等的学习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实践总结,另一方面:在工作中不断虚心向别人学习,学习好的工作方法、操作技能,取长补短,使自己在各方面得到很大的提高。在11年的接触网工作历程里,对规章制度、安全知识认真学习掌握,做到自己决不违章,最全面的同时更杜绝他人违章操作,在作业中,自己首先弄 清楚作业目的严格按照作业流程进行作业,同时在作业中细致观察受力部件、受力方向,接触网作业中,线索弹**及物体惯**是极易造****身安全事故发生的隐患。因此作业中保证时间、质量效率的同时,更应 该首先考虑我们所涉及对象—如何保证人员安全。本人在3年工作时间里,经过认真思考和总结,在作业中要保质保量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和抢修任务,只有按照施工调查得出合理的施工流程(事故抢修时的事故调查制定出合理的事故抢修方案)平时人员的培训演练、机具、材料的准备,特别是大张力工具的定期检查和保养和使用方法→严格按照作业流程认真执行施工工艺标准,在事故抢修工作中设备的工艺标

接触网支柱外部参数

说明:表中的H38/8.2+2.6型支柱H表示横腹杆式支柱,分子38表示支柱的标准设计弯矩(KN.m),分母8.2表示支柱地面以 上的高度(m),分母2.6表示支柱埋入地下的深度(m)。产品技术条件符合TB/T2286标准。另具有埋深增加0.6m的加长型各种支柱;法兰盘式、浅埋式(埋深1.5m、2.0m)腕臂支柱

说明:1、表中H90 /12 + 3 .5型支柱,H表示横腹杆式支柱,分子90表示支柱的标准设计弯矩(KN^m)分母12表示支柱地面以上的高度(m),分母3 ? 5表示支柱埋入地下的深度(m)。2、表中H 3 5 0 / 1 5型支柱,H表示横腹杆式 支柱,分子3 5 0表示支柱的标准设计弯矩(KN?m),分母15表示支柱地面以上的高度(m),此型支柱的基础是现浇混凝土基础,其基础采用地脚螺栓与支柱连接。3、产品技术条件符合TB/T 2 2 8 6标准。4、另具有埋入式、法兰盘式软横跨支柱。 大容量软横跨支柱说明: 本厂生产的150-350kN.m 系列大容量软横跨支柱是钢支柱的替代产品,已在哈大、神朔、朔黄、西康等多条电气化铁道上应用,具有“高强度、低造价、不腐蚀、无维修”的优异性能,深受广大用户欢迎。

说明: 1、本表中所有规格的分子均表示支柱地面处悬挂方向的标准检验弯矩,所有支柱均可作为打拉线下锚柱使用, 与下锚所产生的悬挂方向附加弯矩之和不大于支柱悬挂方向的弯矩标准值。 2、分母为二项者,第一项为地面以上的高度(m),第二项为1 . 5表示插入杯形基础的深度(m)地下的埋入深度(m)o 3、分母为一项者为带法兰盘支柱,分母表示地面以上高度(m)o 4、可根据用户需要生产4 0 0系列预应力管桩。 5、可根据用户需要生产杯形基础埋深为1 . 5 m或者直埋式,埋深为3m,柱长最长为14m,以0 支柱。 6、产品技术条件符合TB/T 2 2 8 7标准但悬挂方向的弯矩 ,第二项为3表示直接埋入.5 m为模数递减的其他柱长的

接触网验收标准(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接触网验收标准 一、在接触网工程交接的同时,施工单位应向运营部门交付下列电子版(1、2、3项)和书面竣工资料: (1)竣工工程数量表。 (2)接触网供电分段示意图。 (3)接触网车站、区间平面布置竣工图。 (4)接触网装配图、设备零件图及安装曲线,接触线磨耗换算表。 (5)工程施工记录(含隐蔽工程记录和确认后的轨面标准线、侧面限界、外轨超高记录)。 (6)设备试验报告。 (7)主要设备、零部件、金具、器材的技术规格、合格证、出厂试验记录、使用说明书;对在产品上显示不出工厂标志的器材(例如各种线索),应按生产厂家列出具体安装地点。 (8)设计变更通知书。 (9)跨越接触网的架空线路(主要包括架空线路位置、电压等级、导线高度、规格型号、产权单位及联系方式等)和跨线桥(主要包括跨线桥位置、最近的桥墩距线路中心的距离,跨线桥净高、接触网带电部分距跨线桥最小距离、产权单位及联系方式等)有关资料。 在接触网投入运行时,牵引供电设备管理单位要建立起正常的生产秩序,制定各项原始记录和报表,并按时填报。牵引供电设备管理单位技术主管部门应有下列技术文件和资料: (1)第一条规定的竣工资料。 (2)承力索、接触线的技术规格和接触线磨耗换算表。 (3)接触网零部件的技术条件、试验方法及图册。 (4)接触网有关标准(部标和国标)。 (5)部、局颁发的有关规章和牵引供电设备管理单位自定的有关制度、办法和措施。 (6)与相关单位的设备分界协议。 (7)管内各车间、工区之间的设备分界及设备中各工种分工的

规定。 (8)轨面标准线(俗称“红线”)测量记录。 (9)管内设备大修设计文件、设计审查意见及竣工报告。 上述资料如有新文件下发,按新文件执行! 1 一般规定 1.1接触网工程施工前应按设计文件对支柱杆位进行定测,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纵向测量应以正线钢轨为依据,从设计规定的起源点或1号、2号道岔开始。杆位因地形、地物需调整跨距以避让时,跨距调整幅度为设计跨距的-2--+1m,调整后的跨距不得大于设计允许最大跨距; (2)站场横向测量中,同组软横跨支柱、硬横梁支柱中心的连线应与正线中心线垂直; (3)隧道口的起测点,为隧道口顶部水平线与线路中心线的交点;对隧道悬挂点、定位点测量定位时,遇有隧道伸缩缝,不同断涌接缝,石缝或明显渗水、漏水的地方应避开;悬挂点跨距可在+1——-2m的范围内调整,但调整后的跨距不得大于设计允许值。 (4)桥支柱垂直线路中心线应吻合墩台中心线。 1.2 基坑开挖前施工单位应进行基坑坑形设计,并按其施工。坑形设计应包含拉线锚板坑。基坑开挖后,地质情况与设计不符时,应及时与设计、监理联系,共同确认变更,施工应严格执行变更设计。 1.3混凝土搅拌和灌注以及直埋基础的回填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严格掌握水灰比和配合比。 (2)在厚大元筋或稀疏配筋的结构中灌注混凝土时,填入片石的数量,不应大于混凝土结构体积的25%。 (3)混凝土各种配料的拌和要均匀,灌注混凝土时,宜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断,对不掺外加剂的混凝土问歇时间不宜超过2h。基础的灌注应水平分层进行,逐层捣实。杯形基础应连续浇制,一次成形。

接触悬挂调整技术交底讲解

施工技术交底表 说明:本表由技术交底负责人填写,接受技术交底方负责人签字认可,本表一式二份,交底单位和接受交底单位各一份。

接触悬挂安装、调整技术交底 一、接触悬挂安装与调整应满足以下要求: 1、本次工程设计的接触网悬挂安装与调整包含:定位装置安装,四跨锚段关节调整,线岔调整。 2、本线路供电方式采用带回流线的直接供电方式。接触悬挂采用直链型悬挂,即承力索和接触线在同一竖直面内。 3、接触网标称电压为25kV,最高工作电压为27.5kV,短时最高电压为29kV,最低工作电压为20 kV,非正常情况下不低于19kV。 4、接触网采用全补偿简单链形悬挂,结构高度1400 mm。正线接触线采用120 mm2铜锡合金线,承力索采用铜合金绞线95 mm2,满足载流要求;站线承力索采用70mm2铜合金绞线,接触线采用85mm2铜锡合金接触线。接触线导高一般为6000mm,最低不小于5750mm,黎塘I场接触线导高采用6450mm。 5、腕臂用棒式绝缘子一般采用高强度瓷质棒式绝缘子,跨线桥两端采用合成硅橡胶绝缘子,抗弯强度均不小于12kN。 6、绝缘锚段关节转换柱处、接触网下锚处及软横跨上悬式绝缘子均采用硅橡胶绝缘子;接触网绝缘泄漏距离按重污秽区设计,绝缘元件(组)的公称泄露距离一般不小于1400mm。 7、道岔处接触网布置采用交叉线岔方式。 8、电分相采用七跨锚段关节电分相布置方式,锚段关节采用四跨关节。 9、既有跨线建筑物下的接触网悬挂方案:(1)采用降低结构高度、承力索带电通过;(2)降低导高及结构高度、承力索带电通过。 10、当跨线建筑物净空高度不足时,降低结构高度,一般按最短吊弦不小于400mm设计,困难时按最短吊弦的长度不小于300mm控制。 11、腕臂柱采用绝缘旋转平腕臂形式。 12、两股道车站基本站台范围内采用双线路腕臂或软横跨安装。 13、车站内三股道及以上线路采用软横跨定位,软横跨在节点松边一侧上下部定位绳安装恒张力弹簧补偿器,加强软横跨的稳定性。 14、有雨棚车站采用与雨棚柱合架的双线路腕臂安装方式。 15、平腕臂与斜腕臂间增设腕臂支撑,正定位设定位管支撑,反定位设防风

轨道、道岔质量标准及相关知识

轨道、道岔质量标准及相关知识 一、轨道质量标准: 1、轨道中心线:单轨中心线符合设计,偏差不大于设计值的±50mm,双轨中心线的间距不小于设计要求,不 大于设计值20mm,双轨的中心位置与设计位置的偏差不大于50mm; 2、坡度与标高:轨面的实际标高与设计标高的偏差为±50mm,坡度误差50米内不大于1/1000,高差不大于50mm; 3、接头平整度:轨面高低、内错差不大于2mm,不应有硬弯; 4、方向:直线目视直顺,用10米弦测量不超过10mm;曲线目视圆顺,用2米弦测量相邻正矢差:半径 50米以上时不超过2mm,半径50米以下时不超过3mm; 5、轨面前后高低:目视平顺,用 10米弦测量不超过10mm;倾斜绞车道不超过15mm; 6、轨距:允许偏差:直线段及曲线段加宽后均为+5mm, -2mm; 7、钢轨:无杂拌道,钢轨磨损不超限; 8、水平:直线段两股轨道的水平误差,高度不大于5mm;(曲线段外轨超高值见表1) 9、轨缝:间隙不大于5mm; 10、轨枕质量:规格与数量符合设计要求,轨枕无失效。 11、接头方式:接头应采用悬接,直线段接头应对接,相对错距不大于50mm;曲线段接头应错接,相对错距不 大于2米;(见图1) 12、扣件:鱼尾板、螺栓、弹簧垫与轨型配套,数量齐全、密贴、紧固有效; 13、道钉:15~18kg/m的截面尺寸未12mm , 24kg/m的截面尺寸未14mm 长度120mm,规格与轨型配套, 数量齐全,浮离不大于2mm,混凝土轨枕扣件齐全紧固,浮离不大于2mm; 14、轨枕间距:700mm,误差不大于50mm; 15、捣固:道渣要捣固坚实,严禁出现空板、吊板(轨翼与轨枕间隙不大于2mm) 曲线段内轨加宽值:见表2 表2 曲线段内轨加宽值(mm) 井下轨道曲线半径的测量方法:用2米弦测量正矢值△h,根据公式 △h=b2/(8R)*1000=500/R,则轨道曲线半径R =500/△h,其中△h为测量的正矢值。测量方法见图2

中 铁 五局接触网上部施工技术标准

一、接触网上绝缘子选用原则: 1.接触网腕臂采用硅橡胶绝缘子,爬距不小于1600mm。 2.腕臂按实际测量的支柱限界(包括关节和分相处)计算腕臂长度。 3.腕臂安装完毕后,平腕臂端部余长保留300 mm,定位管端部余长保留300 mm,在调整到位后多余部分应截去。 4.腕臂上承力索座与套管双耳的间距为300 mm,上下底座间距1800mm。5540,7340 保南5990,7790 5.各种零件的力矩值参见下表所示。(所有紧固件有力矩要求时必须按力矩要求使用力矩扳手紧固。)

头。 7.京广线接触悬挂为简单直链型悬挂,承力索在接触线的上方,接触线悬挂高度一般为6000 mm, 个别站区为6450mm,以施工平面图为准。 8.腕臂预配时,各部件应处在同一垂直平面上,定位环的豁口朝向受力的反方向安装;腕臂不得弯曲,水平腕臂棒式绝缘子的外铁帽压板必须使用凸头型,凸头必须嵌入腕臂的防滑孔内。 9.腕臂预配与安装时,各水平穿向螺栓方向应一致,统一穿向来车方向。底座固定螺栓由主角钢穿向副角钢,垂直方向为由上往下穿。 10.上、下行地段支柱横线路方向在同一断面时,一般不允许两支柱同时采用反定位。一般情况下,上、下行带电体之间绝缘距离为2米,困难情况下不小于1.6m。 11.硅橡胶棒式绝缘子若有排水孔时,其排水孔朝下安装。 12.各螺栓销、开口销应安装牢固,开口销掰开角度大于60°。 13.腕臂底座孔外安装上下底座依支柱类型选用,绝缘关节、分相处为1600 mm外,其余均为1400 mm,三腕臂底座中心孔距分别为600 mm。 二、支持结构安装 1.腕臂设腕臂支撑,两端用支撑管卡子固定;安装后的支撑管卡子与斜腕臂上定位环间距150mm,距平腕臂绝缘子接口50mm。腕臂支撑一般情况下按照60°~70°安装,现场可以调节支撑管卡子与棒式绝缘子、定位环的距离来实现,一般情况下调整量不大于100mm,在斜腕臂上安装时,一般位于定位环下方,采用直线正定位时位于定位

接触网的注意参数

电气化铁道接触网在实际的应用中时,需要结合行车速度、行车界限等多方面的注意一些参数,这些的注意参数有导高、侧面限界、拉出值、结构高度、跨距等。 导高 导高是指接触线悬挂点高度的简称,是接触线无弛度时定位点出(或悬挂点处)接触线距轨面的垂直高度,一般用H 表示。 接触线的最高高度,是根据受电弓的最大工作高度确定的。我国电力机车 TGS型受电弓的工作高度为5183?6683mm考虑到接触线可能出现负弛度及保证受电弓接触线工作压力的需要,接触线距轨面的最高高度不应大于6500mm。 接触线的最低高度的确定,是考虑了带电体对接地体之间的空气绝缘距离及通过超限货物的要求。接触线高度的允许施工偏差为土30mm对于行车速度在160km/h?200km/h 时,对施工误差要求更加严格;定位点两侧低一吊弦处接触线高度应等高,相对该定位点的接触线的高度的施工偏差为土10mm但不得出现 “V'字形;两相邻悬挂点等高相对差不得大于20mm同一跨距内相邻吊弦处的导高差应符合设计预留弛度的要求,施工偏差不得大于5mm。 最低点高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站场和区间(含隧道)接触线距轨面的高度宜取一致,其最低高度不应小于5700mm编组站、区段站等配有调车组的线、站,正常情况下不小于6200mm 确有困难时不应小于5700mm。 (2)既有隧道内(包括按规定降低高度的隧道口外及跨线建筑物范围内)正常情况下不应小于5700mm困难情况下不应小于5650mm特殊情况下不应小于 5330mm。 开双层集装箱列车的线路,接触线距轨面的最低高度应根据双层集装箱的高度和绝缘距离确定。一般采用6450mn导高。对于客运专线,应为不存在超限货物列车通过问题,为了提高接触悬挂稳定性,导高较低,一般采用5000?5500mm。

接触网设计规范

接触网设计规范

外及跨线建筑物范围内)正常情况不应小于5700mm;困难情况不应小于5650mm;特殊情况不应小于5330mm。 接触线最低高度值在高程1000m以上的区段,应按本规范第5.5.2条规定随空气绝缘间隙值的加大而相应增加。 5.1.5 接触线高度变化时,其坡度不宜大于3‰;确有困难时,不宜大于5‰。 接触网设计的强度安全系数应符合下列规定: 1.铜或铜合金接触线的强度安全系数,当磨耗面积小于或等于15%时,不应小于2.5;当磨耗面积大于15%且小于25%时,不应小于2.2。 2.各种绞线的强度安全系数不应小于: 1)软横跨横承力索中的钢绞线4.0; 2)承力索、定位索及附加导线中的钢绞线5.0;硬铜绞线 2.0;铝绞线、钢芯铝绞线、铝包钢芯铝绞线2.5。 3.绝缘子的强度安全系数不应小于: 1)瓷及钢化玻璃悬式绝缘子(受机电联合荷载时抗拉)2.0; 2)瓷棒式绝缘子(抗弯)2.5

3)针式绝缘子(抗弯)2.5; 4)其他材质绝缘元件,无阳光照射处(抗拉或抗弯)2.5;有阳光照射处,应视材质抗老化性能酌情增加; 4.耐张的零件强度安全系数不应小于5.0。 5.1.7 各类悬挂的接触线弛度(弹性吊弦引起的支柱处高度变化不计在内)均不宜大于250mm;对行车速度不大于45km/h的低速区段,可为350mm。 运行中,接触线(被受电弓顶起)的抬升量按100mm、受电弓的左右摆动量按200mm计算。 5.1.8 隧道内接触悬挂应根据隧道净空高度,隧道内气象条件和各项空气绝缘间隙确定。隧道内悬挂类型宜与区间一致,其零部件应加强防腐蚀措施。 5.2 气象条件 5.2.1 接触网设计的气象条件,应根据最近记录年限不少于20年的沿线气象资料计算,并结合既有电气化铁路或高压架空送电线路的运行经验确定。 5.2.2 接触网的最大设计风速,应采用空旷地区、高地面10m高处的10min自动记录10年发

接触网技术参数统计

接触网技术参数统计 1刚性接触网 1.1锚段及跨距 每个锚段一般不超过250米。 1.2锚段关节 (1)关节中间处两接触线等高。 (2)转换悬挂点处非工作支不得低于工作支,可以比工作支高出0~8mm(0~4mm),困难情况下不超过10mm。 (3)受电弓在双向通过时应平滑无撞击和拉弧现象。 (4)非绝缘锚段关节两支接触悬挂的拉出值均为±100mm(75mm),汇流排中心线之间距离为200mm(150??),允许误差±20mm。接触线外露长度为150mm。 (5)绝缘锚段关节两支接触悬挂的拉出值均为±150mm(130mm),汇流排中心线之间距离为300mm(260??),允许误差±20mm。接触线外露150mm。 绝缘貌端关节示意图

1.3线岔 (1)在受电弓可能同时接触两支接触线范围内的两支接触线应等高。 (2)在受电弓始触点后至岔尖方向,渡线接触线应比正线接触线高出0~10mm(0~4)。(3)在受电弓双向通过时应平滑无撞击及不应出现固定拉弧点。 (4)单开道岔悬挂点的拉出值距正线汇流排中心线为200mm,允许误差±20mm。平行段距离为2000mm。 (5)交叉渡线道岔处的线岔,在交叉渡线处两线路中心的交叉点处,两支悬挂的汇流排中心线均距交叉点100mm,允许误差±20m m。 (6)侧线端部向上弯70mm左右。 (7)线岔处电连接线、接地线应完整无遗漏,连接牢固。 道岔分类 刚性悬挂线岔示意图

1.4刚柔过度 (1)两根柔性接触网等高并列运行进入刚柔过渡元件约500mm后,在过渡原件外面的导线逐渐抬高脱离接触,其最终的抬高量不应小于35mm。 (2)刚柔过渡处刚性悬挂应比柔性悬挂高20~50mm。 (3)柔性悬挂升高下锚处绝缘子边缘应距受电弓包络线不得小于75mm。 (4)刚性悬挂带电体距柔性悬挂下锚底座、下锚支悬挂等接地体不应小于150mm。(5)受电弓距柔性悬挂下锚底座、下锚支悬挂等接地体不应小于100mm。 (6)受电弓双向通过时平滑不撞击及不应出现固定拉弧点。 (7)两支悬挂的拉出值为±100mm,间距为200mm,允许误差±20mm。 贯通式刚柔过渡单链悬挂示意图 贯通式刚柔过渡双链悬挂示意图 1.5接触线磨耗 接触线的磨耗要均匀,稍大于50%控制,但最大不要超过60%。 1.6中心锚节 (1)直线区段,中心锚结应处于汇流排中心线的正上方;曲线区段,锚固底座中心线位于中锚在汇流排上锚固线夹处汇流排中心线的延长线的正上方,基座中心偏离汇流 排中心应不大于±30mm。 (2)中心锚结绝缘子及拉杆受力均衡适度,与汇流排的夹角不大于45°。 (3)中心锚结绝缘子表面应无损伤,接地端至带电体距离一般情况应不小于150mm;困难情况不应小于115mm。

DJJ-8型接触网激光参数检测仪使用方法

DJJ-8型接触网激光参数检测仪使用方法 1、准备工作 (1)仪器放置标准 将测量架放置于待测目标下方的轨道面上,拨动测量架右端的轨距手柄,使测量架两端的固定测脚和活动测脚都紧靠钢轨内沿。保持测量架与轨道基本垂直。将主机放置于测量架的定位盘上,并使旋紧旋钮处于旋紧状态。 (2)开机 打开电源开关后,按下键盘上“启动”按钮,显示屏出现“请向右旋转主机”,根据提示用手轻轻旋转主机头(禁止快速旋转),直至显示屏上出现视频图像,即表示仪器进入正常测量状态,可以开始测量。 (3)瞄准 仪器的显示屏中央有白色十字丝,通过前后挪动测量架和旋转主机头,使十字丝中心与待测目标完全重合。 瞄准时,可先用手转动主机头进行粗调,然后根据需要可旋转微调旋钮进行微调,直到对准目标。在光线较弱的情况下也可以按“长光”键打开长光[注]用眼睛观察红色激光点辅助瞄准。 (4)、测量 在正常测量状态下,瞄准目标后即可按下相应功能键进行测量,并显示测量结果。如果没有瞄准目标则提示“进入盲区或未对准目标请重新测量”。 2、参数测量 (1)、标准模式:导高、拉出值、轨距、超高 将仪器按“仪器放置标准”放置; 正常测量状态下瞄准目标后,按下“测量”键,即可显示结果(示例如下): 注:拉出值拉向仪器左侧为“+”,拉向右侧为“-”;以仪器右侧超高为“+”,右侧偏低为“-”。 (2)、红线标高、侧面限界测量

将仪器按“仪器放置标准”放置; 正常测量状态下瞄准支柱上的红线(没标注红线时瞄准目测近似点即可)。 按下 “红线”键,即可显示结果(示例如下): 注:红线高于实际轨面为“+”。 (3)、 500mm 处高差测量 将仪器按“仪器放置标准”放置于“500mm 处”下方的任意一对钢轨上。 正常测量状态下按下 “500mm ”键,进入500mm 出高差测量模式。 仪器提示“请测量第一点”,瞄准第一条接触线后按下“测量”键。 仪器提示“请测量第二点”,瞄准第二条接触线,按下“测量”键,即可显示结果(示例如下): 如果显示屏显示的线距数值接近500mm 时按“确认”键完成测量。 如果显示屏显示的线距数值与500mm 差别较大时,请不要按“确认”!按下“长光”键。 将测量架向前或向后挪动(必须保证有一定的距离,使线距有大于100mm 的变化量)按“测量”键,并重复第三、四步骤。 按下“确认”后仪器自动换算出“500mm 处”高差结果。此时的高度1为换算后的500mm 处第一条接触线的导高。 (4)、承力索、接触线高差测量 将仪器按“仪器放置标准”放置; 正常测量状态下按下键盘上“承力索”键。 仪器提示“请测量第一点”,瞄准承力索后按下“测量”键。 仪器提示“请测量第二点”,瞄准接触线,按下“测量”键。 按下“确认”键,即可显示结果(示例如下):

接触网组成及各部参数

7 施工技术要求 7.1技术标准与规范 本项目遵循的主要技术标准及规范(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所示,所采用的标准均应为项目执行时的最新有效版本。若投标人采用除上述之外的其它被承认的相关国内、国际标准,应明确提出并提供相应标准复印件,经招标人批准后方可采用。当相关标准发生冲突时,以较高版本的技术要求为准。 《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 《铁路电力牵引供电设计规范》(TB10009-2005) 《城市轨道交通直流牵引供电系统》(GB10411-2005) 《铁路电力牵引供电施工规范》(TB10208-98) 《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1-2003) 《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 由招标人组织设计,监理工程师就某些特殊项目制定的标准。 有关设备及材料的制造、试验及验收等标准详见技术规格书。 7.2施工技术条件 7.2.1悬挂类型及组成

绝缘等级按重污区标准,绝缘子标称泄漏距离不小于250mm。 7.2.5绝缘间隙 绝缘间隙应符合GB50157-2003标准即带电体距结构体、车体之间的绝缘距离:静态为150mm,动态为100mm,绝对最小动态60mm。 7.2.6接触线悬挂高度 刚性接触网正线的最大拉出值一般为±200mm,辅助线道岔处工作支一般不超过350mm。 7.2.8跨距 刚性接触网悬挂点的间距一般为6~10m,最大不超过12m。 7.2.9锚段长度 刚性悬挂锚段长度一般不大于250m,最大不超过300m。 7.2.10中心锚结 刚性悬挂在锚段的中部设置中心锚结。在车站和矩形隧道内采用悬挂点两旁设防爬金具(可用汇流排电连接线夹替代)形式的中心锚结;盾构隧道内采用2个棒形的合成绝缘子“V”形布置在悬挂点两侧构成的中心锚结。 7.2.11电连接设置 刚性悬挂电连接设置 (1)非绝缘锚段关节处设置电连接。 (2)道岔处设电连接。

接触网安装标准

接触网施工标准 软横跨调整标准 安装完毕的软横跨,因未加负载,支柱挠度很小。所以上部定位索有较大的负弛度,其值约100~200毫米,软横跨股道间电分段绝缘子串引起软横跨规则变形,其横向承力索绝缘子串相对上部定位索绝缘子串向钢帽方向偏移50~200毫米,当加负载后,上述情况即恢复正常,即上定位索呈水平程态,电分段绝缘子串上、下对齐。 软横跨未加负载前,若上定位索负弛度不足可通过调整横承力索杵头杆螺栓或开式螺旋扣来达到要求,上述方法难以满足要求时,则需重做钢绞线回头。 软横跨在承载后应达到下列标准: 1、软横跨下部固定角钢安装高度,应以客专正线为为标准,安装位置应为6850mm。 2、横承力索至上部固定索最短吊弦处距离一般为400~600mm: 3、横承力索上、下定位索的电分段绝缘子应在同一垂直面上,允许误差为±100mm,位于站沿上方绝缘子带电裙边应尽量与站台沿相齐,股道间横向电分段绝缘子位于股道中间。 4、双横承力索应使两根张力相等,上、下定位索允许微向上弯曲(即平滑的负弛度)5股道及以下软横跨误差不超过100mm,5股道及以上软横跨误差不超过200mm。 5、横承力索上、下部固定绳调整完毕后,杵头杆在螺帽处外露20~100mm。 6、横承力索、上下部固定绳均不得有接头。 9、软横跨上各螺栓、垫片、弹簧垫圈等应配齐全,螺栓应坚固不得松动,V型联板不应偏斜,V 页脚内容1

形联板上的销钉,应销钉帽在上,开品销在下。 10、软横跨的吊线,上端应作永久性固定,下端作临时性固定,回头应不短于200毫米。 绝缘锚段关节的调整:(四跨) 1、在非工作支接触线和下锚支承力索转换柱内侧(靠中心柱一侧)安装电分段悬式绝缘子串,悬式绝缘子裙边距离悬挂点为1米,(简单悬挂为0.5米)分段方法见本章第九节。 2、根据平面图、安装图,在锚柱、转换柱、中心柱处安装定位管、定位器(支持器)等,从而确定了接触线的水平位置,使两接触线的水平间距为500毫米,在转换柱处,当两线间水平间距达不到要求时,可调节非工作支的拉出值,一般尽量不改变工作支的拉出值。在中心柱处,远离支柱的悬挂定位管根部可适当抬高,以保证两支悬挂间空气绝缘距离。 3、在接触线上安装吊线线夹,调节吊弦长度,确定两接触线的垂直位置。要求在转换柱处非工作支高于工作支500毫米,中心柱处的两导线等高,等高区段的长度为中心柱两侧跨距和的1/3。 4、为保证中心柱处两接触悬挂带电部分之间的空气绝缘距离不小于500毫米,转换柱处两承力索水平间距不小于500毫米,必要时可适当升降腕臂,但必须在规定允许的范围内。当弹性吊弦影响绝缘距离时,应撤除并适当增设环节吊弦。 5、反复调整,并扭正线面,再次检查锚段关节内两支接触悬挂带电部分的空气绝缘距离是否能保证500毫米。 6、按要求安装电连接,隔离开关等。 页脚内容2

铁路工程标准规范体系

一、单选题【本题型共5道题】 1.铁路噪声治理一般应用()技术。 A.隔声墙 B.声屏障 C.拆除受影响范围内建筑 D.仪器设备检测 用户答案:[D] 得分:0.00 2.牵引供电计算主要确定牵引变电所的分布、核算系统电压损失,以满足接触网()水平的要求。 A.最低电压 B.最高电压 C.平均电压 D.控制地段电压 用户答案:[A] 得分:6.00 3.以下哪些属于综合类技术标准()。 A.铁路工程岩土分类标准 B.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 C.Ⅲ、Ⅳ级铁路设计规范 D.铁路路基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用户答案:[B] 得分:0.00

4.日本铁路公司根据政府的法规所制定的企业标准,也大致可分为四种不同的层级。例如《轨道构造指南》属于第()层次标准。 A.一 B.二 C.三 D.四 用户答案:[C] 得分:6.00 5.目前国内高速铁路高程控制网按()级布设。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用户答案:[B] 得分:6.00 二、多选题【本题型共3道题】 1.铁路主要技术政策中提出了建设现代化铁路网,在运能紧张的繁忙干线修建四线或多线,实行客货分线运输,在大中城市间发展客运专线,在人口稠密地区发展城际铁路,加快形成覆盖我国主要城市的快速客运网,发展()。 A.煤炭运输网 B.集装箱运输网 C.快捷货运网 D.物流网 E.冷链运输网 用户答案:[ABC] 得分:10.00

2.国内高速铁路要求对水准点的埋设形式和埋设密度进行研究,分为()三种标石埋设形式。 A.基岩点 B.工程控制标高点 C.深埋水准点 D.普通水准点 E.线路平面控制工程 用户答案:[ABE] 得分:0.00 3.下列标准哪些属于强制性标准()。 A.通用的有关安全、卫生和环境保护的标准 B.行业标准 C.重要的通用的试验、检验和评定方法等标准 D.通用标准 E.重要的通用的信息技术标准 用户答案:[ACE] 得分:10.00 三、判断题【本题型共5道题】 1.企业的产品标准须报当地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Y.对 N.错 用户答案:[Y] 得分:8.00 2.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标准是强制性标准。

接触网常用参数标准及测量计算

接触网常用参数标准及测量计算 一、拉出值(跨中偏移值) 1、技术标准 160km/h及以下区段: 标准值:直线区段200-300mm;曲线区段根据曲线半径不同在0-350mm之间选用。 安全值:之字值≤400mm;拉出值≤450mm。 限界值:之字值450mm;拉出值450mm。 160km/h以上区段: 标准值:设计值。 安全值:设计值±30mm。 限界值:同安全值。 2、测量方法 利用DJJ多功能激光接触网检测仪进行拉出值测量:受电弓滑板平面与两钢轨平面平行,检测仪与两钢轨平面平行,测量时无需考虑外轨超高,直接校准定位点在检测仪上的投影位置,此位置与检测仪中心点的距离就是拉出值。 二、导线高度 1、技术标准 标准值:区段的设计采用值。 安全值:标准值±100mm。 限界值:小于6500mm;任何情况下不低于该区段允许的

最低值。 当隧道间距不大于1000m时,隧道内、外的接触线可取同一高度。 2、测量方法 利用DJJ多功能激光接触网检测仪进行导高测量:将测量仪置于两钢轨之上与两轨面平行,利用测量仪上的观察窗校准定位点位置,测出定位点至两轨面的垂直距离即为导高。 三、导线坡度及坡变率 1、技术标准 标准值: 120km/h及以下区段≤3‰;120-160km/h区段≤2‰;200km/h区段≤2‰,坡度变化率不大于1‰;200-250km/h区段≤1‰,坡度变化率不大于1‰。 安全值:120km/h及以下区段≤5‰;120-160km/h区段≤4‰。其他同标准值。 限界值:120km/h及以下区段≤8‰;120-200km/h区段≤5‰;200km/h及以上区段同安全值。 160km/h及以上区段,定位点两侧第一根吊弦处接触线高度应相等,相对该定位点的接触线高度允许误差±10mm,但不得出现V字型。 2、测量与计算方法 定位点A与定位点B之间的坡度测量:1、测出A点的

地铁杂散电流和接触网验收标准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5 杂散电流防护 5.1 一般规定 开工前应复核杂散电流防护排流钢筋及防护测点的设置是否符合设计要 求。 电缆保护管端头应密封防潮,电缆敷设前应进行绝缘试验。 电缆终端头与中间接头制作时,应严格遵守制作工艺流程,操作人员应具 备操作资格。 主控项目 检查测防端子预留情况,设置位置及端子引出方式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检验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质量证明文件。 电缆芯线与接线端子压接牢固,接线端子与测防端子的连接可靠。 检验数量:全数检查。 一般项目 所连接的测防端子间距较大(>80cm ,需对连接电缆整理和固定。 5.1.1 5.1.2 所有端子连接前应清除表面的附着物。 5.1.3 5.1.4 电缆敷设应符合本标准第 3.2.13 的规定。 5.1.5 5.2 测防端子连接 5.2.1 5.2.2 连接电缆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5.2.3 5.2.4

检验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5.3参考电极及监测装置安装 主控项目 5.3.1参考电极及监测装置应无锈蚀或机械损伤,规格、型号及安装位置应与设计要求相符。 检验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核对设计文件及观察检查。 5.3.2 监测装置的接地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本体接地可靠。二次回路接线正确,连接可靠。所有安装的元、器件应符合设计要求,动作可靠,固定牢固。 检验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核对设计文件检查。 5.3.3参比电极安装地点应符合设计要求,安装位置与对应的测试端子之间距离不应超过1m的范围,安装孔直径应不小于60mm深160mm 检验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测量检查。 5.3.4参考电极材质应为氧化钼,在埋设前应在水中浸泡不少于24 小时。 检验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5.3.5 参考电极安装时不应和结构钢筋接触,严禁撞击其他刚硬结构物。 检验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