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9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化学模拟专题汇编《科学探究题》(word版有答案)

2019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化学模拟专题汇编《科学探究题》(word版有答案)

2019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化学模拟专题汇编《科学探究题》(word版有答案)
2019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化学模拟专题汇编《科学探究题》(word版有答案)

2019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化学模拟专题汇编《科学探究题》

1、(2019高淳区二模)某实验小组同学对铁粉和氧化铜的混合物与足量的稀硫酸混合后,体系中各反应的先后顺序进行研究。

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进行实验】以下实验中所用硫酸都是过量的。

【解释与结论】

(1)浅绿色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H2SO4、。

(2)实验中出现红色固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依据实验1推测,在稀硫酸浓度为10%,且硫酸足量的条件下,铁粉、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的先后顺序为。

(4)对比分析实验1-2与1-3,解释实验1-2没有产生气泡的原因。

(5)在实验1-3中,产生氢气的质量最多为g。

(6)根据实验2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

A.硫酸浓度为20%,CuO先于Fe与硫酸反应

B.硫酸浓度为40%,Fe将先于CuO与硫酸反应

C.硫酸浓度为50%,Fe与CuSO4反应的同时也与硫酸反应

2、(2019溧水区一模)小明取酸性锌锰干电池进行探究,他发现电池内部结构如图1所示。

【查阅资料】(1)锌皮为金属锌(含有少量的铁)

(2)黑色糊状填充物由炭黑、MnO2、ZnC12和NH4Cl等组成

(3)有关数据见表

【实验探究一】小明取适量黑色糊状填充物,按图2所示实验流程进行探究。

(1)溶液A中溶质主要有(填化学式),操作Ⅱ中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实现两者分离的依据是。

(2)欲从固体M 中得到较纯的MnO2,操作Ⅲ可采用的简便方法是。

【实验探究二】小明取电池外壳锌皮,用砂纸打磨干净,剪成小块,进行实验。

(1)取一块锌皮放入盛有适量稀盐酸的烧杯中,有ZnCl2生成。

①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②下列各组物质混合后,也能生成ZnCl2的有(填字母序号)。

A.ZnO与稀盐酸 B.ZnSO4溶液与BaC12溶液

C.ZnCO3与NaCl溶液 D.Zn(NO3)2溶液与NH4Cl溶液

(2)另取一块锌皮放入盛有一定量CuSO4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得到溶液E和固体F.当溶液E中只含一种溶质时,该溶质是(填化学式);当固体F中只含一种物质时,溶液E中最少含有种溶质。

③若将6.5g锌皮与足量稀硫酸完全反应,则生成氢气的质量0.2g(选填“<”、“>”或“=”)。

3、(2019溧水区二模)兴趣小组的同学对金属的某些性质进行相关探究。

【实验回顾】

(1)如图A所示,将两块金属片进行相互刻划。该实验的目的是。

(2)用坩埚钳夹住一块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至较高温度时,轻轻摇晃,发现熔化的铝不滴落,好像有一层膜兜着(资料:铝的熔点660℃,氧化铝的熔点2054℃)。请解释原因。

【实验探究】铝与氯化铜溶液的反应

将打磨过的铝片放在15%氯化铜溶液中,观察到铝片表面逸出大量无色气体,且附着红色物质,过一段时间还有白色沉淀产生。利用温度传感器和pH传感器监测实验过程中的相关数据(如图1、2所示)。

【实验反思】

(1)写出生成红色物质的化学方程式为。

(2)结合图1分析,铝和氯化铜溶液反应生成的无色气体是(填名称)。

【提出问题】白色沉淀的化学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

①氢氧化铝、氯化亚铜(CuCl)均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

②CuCl可与浓氨水反应生成无色的Cu(NH3)2+和Cl-。

③Cu(NH3)2+在空气中易被氧化变为蓝色;Cl-可与硝酸银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方案】将上述实验中产生的沉淀过滤出来,并洗涤干净后,加入浓氨水,沉淀部分溶解得到无色溶液,将无色溶液分为两份,进行实验。

【反思与评价】

(1)小组同学将Cu粉与15% CuCl

2溶液混合,没有观察到白色沉淀。在老师的启发下,结合图2“温度-时间变化曲线”,对实验进行改进,确证了Cu与CuCl

2溶液反应生成CuCl.请你写出改进后的实验方案是。

(2)经过讨论CuCl是Cu与CuCl

2化合反应生成,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思维拓展】

(1)查阅资料: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金属位置越靠前,越容易失去电子。

钙的金属活动性比镁强,两者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甲所示,据此推测金属失电子能力的强弱规律是

;据此规律,结合图乙中钾、铷(Rb)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判断金属Rb的活动性比钾

(填:强或弱)。

(2)金属锌、铜和稀硫酸构成化学电池(如图C)。观察到铜片表面有气泡(H

2),小电珠发光、烧杯

中溶液始终无色。下列关于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填序号)。

A.铜与稀硫酸发生了置换反应

B.铜的金属活动性变得比锌强

C.烧杯中溶液的pH会逐渐增大

D.该装置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E.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会逐渐增加

4、(2019溧水区模拟)对比实验是化学研究中经常采用的方法。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研究CO2通入NaOH 溶液是否发生了反应,设计了下列二组实验。请和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一起探究并回答问题:

【探究与结论】

(1)实验I中步骤一看不到明显现象,步骤二产生的现象是。

(2)实验Ⅱ中步骤二看到有白色沉淀析出,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在实验Ⅱ的步骤一中CO2和NaOH溶液一定发生了化学反应,但却看不到明显的现象,原因是

【拓展延伸】现有下列信息:

请你和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一起利用以上资料信息再设计实验Ⅲ,证明CO

2确实与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实验Ⅲ的操作为:。

看到的现象是。

5、(2019溧水区一模)如图1为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做将二氧化碳通入石灰水的实验及现象。

(1)实验1: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2:二氧化碳、水继续与碳酸钙沉淀反应生成溶于水的Ca(HCO

3)2

实验3:实验3中的化学方程式为Ca(HCO

3) 2CaCO3↓+H2O+CO2↑,从该实验可得出结论:CaCO3

比Ca(HCO

3)2热稳定性(选填“强”或“弱”)。

(3)某地区硬水中溶有较多的可溶性Ca(HCO

3)2、Mg(HCO3)2。

①生活中常用来区分硬水和软水。

②煮沸硬水可降低水的硬度,同时生成难溶性混合物固体A。

【探究实验一】上述固体A的成份是什么?

【猜想】固体A中除CaCO

3外,还含有:

猜想1:只含MgCO

3 猜想2:只含Mg(OH)2 猜想3:MgCO3和Mg(OH)2

【实验1】取10.0g干燥的固体A,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产生4.4gCO

2气体。

【结论1】

①猜想1、2错误。其中判断猜想1错误的理由是。

②猜想3正确,固体A中MgCO

3和Mg(OH)2的质量比是。

【探究实验二】判断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的是否能发生反应

(1)实验a:取一充满CO

2的矿泉水瓶,加入一定量的水,立即拧紧瓶盖,振荡,发现瓶子变瘪。另取一相同的充满CO

2的矿泉水瓶,向其中加入与水等体积的NaOH溶液,立即拧紧瓶盖,振荡,得到溶液X,此时观察到的现象是。实验中,用两只矿泉水瓶做对比实验的目的是。此

对比实验可证明CO

2与NaOH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

(2)实验b:如图2所示的方案中:当A中没有现象,B中出现白色浑浊,也可证明CO

2和NaOH能发生反应。该装置中,则B中所加试剂X应该是。

(3)实验c:将CO

2持续通入一定浓度一定量的NaOH溶液中,用数字化实验技术测定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和温度变化情况(结果如图3、图4所示)。

资料显示:在本实验条件下,Na

2CO3溶液和 NaHCO3液的pH分别为11.0和8.5。

由图3可知CO

2和NaOH能发生反应。

①图3中,AB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C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P点时的溶液中的溶质为(写化学式)。

②图4中,DE段温度变化的原因是。

6、(2019溧水区联考)硫酸亚铁晶体(可表示为FeSO4?xH2O)又称绿矾。

工业上,一般用含铁锈的废铁屑与稀硫酸原料来制备FesO

4?7H2O,写出铁锈的主要成份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它的组成进行了探究

【查阅资料】

(1)硫酸亚铁晶体加热时,容易先失去结晶水,温度升高则继续分解产生一种金属氧化物和两种非金属氧化物

(2)二氧化硫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3)在一个化学反应中,如果有元素化合价升高,同时就有元素化合价降低。

【进行实验】

该兴趣小组同学称取ag硫酸亚铁品体(FeSO

4?xH2O)样品,按图1装置高温加热,使其完全分解,并对所得产物进行分析,利用热分析仪获得硫酸亚铁晶体热分解时的温度与剩余固体质量关系如图2所示。

【数据分析】(假设反应均完全)

(1)图1:B中无水硫酸铜粉末变蓝,质量增加12.6g,说明产物中有(填化学式,下同);装置C中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说明产物中还有。

(2)兴趣小组的同学从理论上分析硫酸亚铁分解还生成另一物质SO

3,写出FeSO4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3)请根据上述实验及图2中有关数据,计算出FeSO

4?xH2O中的x为,绿矾样品的质量a为。

【交流讨论】

(1)实验中选择通入氮气是利用氮气的化学性质(填“活泼”或“不活泼”)

(2)反应完全后仍要持续通入氮气,否则测出的x值会(填“偏大”、“偏小”或“不变”)7、(2019南京市联合体)某项目学习小组用鸡蛋壳进行了如下探究。(鸡蛋壳主要成分是 CaCO3,其他成分对实验的影响忽略不计)。

【实验回顾】鸡蛋沉浮将一个新鲜的鸡蛋放在盛有足量稀盐酸的烧杯中,可观察到鸡蛋一边冒气泡一边沉到杯底,一会儿又慢慢上浮,到接近液面时又下沉。将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盖在烧杯上,石灰水变浑浊。

(1)鸡蛋出现沉浮现象的原因是。

(2)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探究 1】鸡蛋壳溶解查资料知:电导率越大,溶液导电性越强,离子浓度越大。

实验设计:在 20℃时,在烧杯中加入蒸馏水,插入电导率传感器,加入蛋壳粉,搅拌,测得电导率随时间的变化如图 1。

由图 1 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填字母)。

A.a-b 段说明蒸馏水中含有极少量的 H+和 OH-

B.b-c 段说明蛋壳中的碳酸钙在水中解离出 Ca2+和 CO32-

C.c-d 段说明溶质溶解逐渐达到饱和,离子浓度基本不变

【实验探究 2】鸡蛋壳代替牙齿探究含氟牙膏能否预防龋齿查资料知:鸡蛋壳、牙齿与含氟牙膏反应的化学原理相似。

(1)氟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填“常量元素”或“微量元素”)。

(2)含氟牙膏(含氟成分为 NaF)与鸡蛋壳中碳酸钙能发生复分解反应,形成更难溶的氟化钙保护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设计:先检查图 2 装置气密性,方法是。再称取 0.50g“牙膏处理过的蛋壳(用牙膏液浸泡、洗涤、晾干)”于锥形瓶中,用注射器抽 20mL3.5%的盐酸(模拟形成龋齿的酸性环境),连接好装置,打开开关,将盐酸快速压入锥形瓶,关闭开关;再用“未用牙膏处理过的蛋壳”,重复上述实验。测得压强随时间的变化如图 3 所示。

【交流与反思】根据图 3 的数据分析,含氟牙膏能否预防龋齿,为什么?。

【拓展应用】某同学称取 6g 蛋壳粉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反应,测得产生的二氧化碳质量为 2.2g。计算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 0.1%)

8、(2019玄武区二模)某小组在实验室中探究金属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选用如图所示装置及药品进行实验。已知:

回答下列问题:

(1)打开活塞,制取 CO2.为了得到干燥、纯净的 CO2,B 中盛有(填试剂名称)。反应结束后,关闭活塞,干燥管内可观察到的现象是。不能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其原因是。

(2)金属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实验步骤及现象如表:

①验证玻璃管中充满二氧化碳的方法是。

②为检验玻璃管中白色物质的成分,取适量滤液于 2 支试管中,向一支试管中滴加 1 滴酚酞溶液,溶液变红;向第二支试管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溶液变浑浊。据此推断,白色物质的化学式是(填标号)。

A.Na2O B.Na2O2C.NaOHD.Na2CO3

③经检验,滤纸上留下的黑色固体是一种单质,请写出它能与其他黑色固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任写一个)。

④本实验中金属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9、(2019秦淮区二模)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都是常见的碱。

(1)在实验室里,检验二氧化碳一般用澄清石灰水,而吸收二氧化碳常用氢氧化钠溶液,理由是。(2)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压强传感器对饱和石灰水和浓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差异进行了验证。

【实验准备】实验装置如图 1,关闭 K

1、K2,从口通入二氧化碳(填“A”或“B”),证明二氧化碳集满的方法是。

【数据采集】实验图象如图 2,实验步骤如下:

①证明二氧化碳集满后,A 口用橡皮塞塞紧,B 口连接压强传感器,采集数据,生成图象。

②打开 K

1,向瓶内注入 50mL 饱和石灰水,关闭 K1,略微振荡。

③待曲线平稳后,打开 K

2,向瓶内注入 50mL 浓氢氧化钠溶液,关闭 K2,略微振荡。

④待曲线平稳后,充分振荡。

【图象分析】

①起点至a点:反映的是瓶内原始气压。

②a点至b点:曲线上升,是由于加入饱和石灰水对瓶内气体形成挤压。

③b点至c点:曲线下滑,是由于(用化学方程式表示);c点高于a点,说明。

④c 点至d点:曲线又上升,是由于。

⑤d 点至e点:曲线下滑幅度很大,是由于浓氢氧化钠溶液正快速吸收瓶内 CO

2。

⑥f 点至g点:曲线又进一步下滑,是由于充分振荡,浓氢氧化钠溶液又充分吸收了瓶内残余的二氧化碳。(3)15.4g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混合固体,与 200g 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将反应后所得的溶液蒸干,得到固体 22.8g,则所加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参考答案

1、解:氧化铜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故填:CuO+H2SO4=CuSO4+H2O;

(1)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硫酸亚铁溶液是浅绿色;氧化铜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

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故填:FeSO

4;

(2)铁比铜活泼,所以铁能与硫酸铜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故填:Fe+CuSO

4=FeSO4+Cu;(3)依据实验1的现象推测,在稀硫酸浓度为10%,且硫酸足量的条件下,铁粉、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的先后顺序为氧化铜与稀硫酸先反应,铁与稀硫酸后反应;故填:氧化铜与稀硫酸先反应,铁与稀硫酸后反应;

(4)对比实验1-2与1-3,实验1-2中铁的量较少,氧化铜与稀硫酸先反应,生成的硫酸铜再与铁反应,

消耗了铁,没有剩余的铁与稀硫酸反应;故填:氧化铜与稀硫酸先反应,生成的硫酸铜再与铁反应,消耗了铁,没有剩余的铁与稀硫酸反应(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5)由化学方程式:CuO+H

2SO4=CuSO4+H2O、Fe+CuSO4=FeSO4+Cu可知,铁、氧化铜与硫酸铜之间存在如下质量关系:

Fe--CuSO4--CuO

设与硫酸铜反应的铁的质量为x,则:

Fe--CuSO4--CuO

56 80

x 1.6g

56:80=x:1.6g

x=1.12g

则与硫酸反应的铁的质量为:1.68g-1.12g=0.56g

设铁与硫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y,则:

Fe+H2SO4=FeSO4+H2↑

56 2

0.56g y

56:2=0.56g:y

y=0.02g

故填:0.02;

(6)根据实验2中的现象可知:

A.硫酸浓度为20%,CuO先于Fe与硫酸反应,正确;

B.硫酸浓度为40%,CuO先与硫酸反应,铁后与硫酸反应,错误;

C.硫酸浓度为50%,Fe与CuSO4反应的同时也与硫酸反应,正确。

故填:B。

2、解:【实验探究一】

(1)溶液A中溶质主要有ZnC1

2和NH4Cl,操作Ⅱ中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实现两者分离的依据是两者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不同。

故填:ZnC1

2和NH4Cl;两者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不同。

(2)欲从固体M中得到较纯的MnO

2,操作Ⅲ可采用的简便方法是灼烧,这是因为灼烧时,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锰不能反应。

故填:灼烧。

【实验探究二】

(1)①取一块锌皮放入盛有适量稀盐酸的烧杯中,稀盐酸和锌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和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可观察到的现象是固体溶解,有大量气泡产生。

故填:固体溶解,有大量气泡产生。

②A.ZnO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水;

B.ZnSO4溶液与BaC12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锌;

C.ZnCO3与NaCl溶液不能反应;

D.Zn(NO3)2溶液与NH4Cl溶液不能反应。

故填:AB。

(2)另取一块锌皮放入盛有一定量CuSO

4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得到溶液E和固体F,当溶液E中只含一种溶质时,该溶质是锌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的硫酸锌;

当固体F中只含一种物质时,即只含有铜时,锌和硫酸铜反应生成了硫酸锌和铜,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了硫酸亚铁和铜,因此溶液E中最少含有硫酸锌和硫酸亚铁2种溶质。

故填:ZnSO

4;2。

③锌、铁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质量关系为:

Zn+H2SO4═ZnSO4+H2↑,

65 2

6.5g 0.2g

Fe+H2SO4═FeSO4+H2↑,

56 2

6.5g 0.23g

由以上分析可知,若将6.5g锌皮与足量稀硫酸完全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大于0.2g。

故填:>。

3、解:【实验回顾】

(1)如图A所示,将两块金属片进行相互刻划。该实验的目的是比较铜片和铝片的硬度。

故填:比较铜片和铝片的硬度。

(2)发现熔化的铝不滴落,好像有一层膜兜着,是因为铝箔表面有一层氧化铝。

故填:铝箔表面有一层氧化铝。

【实验反思】

(1)生成红色物质,是因为铝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铝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3CuCl

2═2AlCl3+3Cu。

故填:2Al+3CuCl

2═2AlCl3+3Cu。

(2)结合图1分析可知溶液显酸性,铝和氯化铜溶液反应生成的无色气体是铝和酸反应生成的氢气。

故填:氢气。

【实验方案】

用试管取其中一份溶液,滴加适量AgNO

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是因为氯离子和银离子结合生成了白色沉淀氯化银;

将另一份溶液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无色溶液变蓝色,说明该溶液中含有Cu(NH3)2+,实验过程如下所示:

【反思与评价】

(1)结合图2“温度-时间变化曲线”可知铝和氯化铜溶液反应放热,改进后的实验方案是将Cu粉与15%CuCl2溶液混合,加热。

故填:将Cu粉与15%CuCl2溶液混合,加热。

(2)CuCl是Cu与CuCl2化合反应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CuCl2=2CuCl。

故填:Cu+CuCl2=2CuCl。

【思维拓展】

(1)钙的金属活动性比镁强,两者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甲所示,据此推测金属失电子能力的强弱规律是最外层电子数相等时,电子层数越多,失去电子能力越强;

据此规律,结合图乙中钾、铷(Rb)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判断金属Rb的活动性比钾强。

故填:最外层电子数相等时,电子层数越多,失去电子能力越强;强。

(2)A.铜与稀硫酸不能反应,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了硫酸锌和氢气,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锌弱,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烧杯中随着稀硫酸的反应,酸性减弱,溶液的pH会逐渐增大,该选项说法正确;

D.该装置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E.随着反应进行,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会逐渐增加,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填:ABD。

4、解:【探究与结论】(1)实验I中步骤一看不到明显现象,步骤二产生的现象是:有气泡冒出,因为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故答案为:有气泡冒出;

(2)实验Ⅱ中步骤二看到有白色沉淀析出,是因为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氯化钠,配平即可;故答案为:CaCl

2+Na2CO3=CaCO3↓+2NaCl;

(3)在实验Ⅱ的步骤一中CO

2和NaOH溶液一定发生了化学反应,但却看不到明显的现象,原因是:CO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Na

2CO3;故答案为:CO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Na2CO3;【拓展延伸】实验Ⅲ的操作为:把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的酒精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CO

2确实与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故答案为:把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的酒精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5、解:(1)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

故填:Ca(OH)2+CO2═CaCO3↓+H2O。

(2)碳酸氢钙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钙、水和二氧化碳,说明CaCO3比Ca(HCO3)2热稳定性强。

故填:强。

(3)①生活中常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这是因为向水中加入肥皂水时,如果产生的泡沫较多,是软水,如果产生大量浮渣,是硬水。

故填:肥皂水。

【探究实验一】

10g碳酸钙分解生成4.4g二氧化碳,10g碳酸镁分解生成二氧化碳质量大于4.4g,氢氧化镁分解不能生成二氧化碳;

①判断猜想1错误的理由是只含有碳酸镁时生成二氧化碳质量大于4.4g。

故填:只含有碳酸镁时生成二氧化碳质量大于4.4g。

②设10g碳酸镁和氢氧化镁的混合物反应生成4.4g二氧化碳时碳酸镁质量为x,

MgCO3MgO+CO2↑,

84 44

x 4.4g

x=8.4g,

固体A中MgCO

3和Mg(OH)2的质量比是:8.4g:(10g-8.4g)=21:4。

故填:21:4。

【探究实验二】

(1)此时观察到的现象是塑料瓶比加入水时更瘪;

实验中,用两只矿泉水瓶做对比实验的目的是塑料瓶内气压减小时容易变瘪。

故填:塑料瓶比加入水时更瘪;塑料瓶内气压减小时容易变瘪。

(2)该装置中,则B中所加试剂X应该是氯化钙和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这是因为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和氯化钠。

故填:氯化钙和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

(3)①图3中,AB段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

2═Na

2CO3+H2O。

BC段碳酸钠和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H2O+CO2=2NaHCO3。P点时的溶液中的溶质为过量的碳酸钠和反应生成的碳酸氢钠。

故填:2NaOH+CO

2═Na2CO3+H2O;Na2CO3+H2O+CO2=2NaHCO3;Na2CO3、NaHCO3。

②图4中,DE段温度变化的原因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放热。

故填: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放热。

6、解:铁锈的主要成份氧化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2O3+3H2SO4═Fe2(SO4)+3H2O。

3

故填:Fe2O3+3H2SO4═Fe2(SO4)3+3H2O。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它的组成进行了探究

【数据分析】

(1)图1:B中无水硫酸铜粉末变蓝,质量增加12.6g,说明产物中有水,并且生成水的质量是12.6g;装置C中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说明产物中还有二氧化硫。

故填:H2O;SO2。

(2)兴趣小组的同学从理论上分析硫酸亚铁分解还生成另一物质SO3,则反应后硫元素化合价降低(二氧化硫中硫元素),则铁元素反应后化合价应该是升高,即反应生成了氧化铁,FeSO4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2FeSO4Fe2O3+SO2↑+SO3↑。

故填:2FeSO4Fe2O3+SO2↑+SO3↑。

(3)由图中信息可知,反应生成了8g氧化铁,设硫酸亚铁质量为y,

2FeSO4Fe2O3+SO2↑+SO3↑,

304 160

y 8g

y=15.2g,

根据题意有:

x=7,

绿矾样品的质量a为:

故填:7;27.8g。

【交流讨论】

(1)实验中选择通入氮气是利用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故填:不活泼。

(2)反应完全后仍要持续通入氮气,否则导致硫酸铜吸收的水蒸气偏少,从而导致测出的x值会偏小。故填:偏小。

7、解:【实验回顾】

(1)鸡蛋出现沉浮现象的原因是:鸡蛋的重力比受到的浮力大,下沉,随着蛋壳表面气泡增多,鸡蛋受到的浮力增大,浮力大于重力时上浮,到接近液面时部分气泡破裂,重力大于浮力又下沉。

故填:鸡蛋的重力比受到的浮力大,下沉,随着蛋壳表面气泡增多,鸡蛋受到的浮力增大,浮力大于重力时上浮,到接近液面时部分气泡破裂,重力大于浮力又下沉。

(2)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OH)

2+CO2═CaCO3↓+H2O。

故填:Ca(OH)

2+CO2═CaCO3↓+H2O。

【实验探究 1】

A.a-b 段说明蒸馏水中含有极少量的 H+和 OH-,该选项说法正确;

B.b-c 段说明蛋壳中的碳酸钙在水中解离出 Ca2+和 CO32-,该选项说法正确;

C.c-d 段说明溶质溶解逐渐达到饱和,离子浓度基本不变,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填:ABC。

【实验探究 2】

(1)氟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故填:微量元素。

(2)氟化钠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氟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F+CaCO

3═CaF2+Na2CO3。

检查图 2 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连接装置,外拉注射器活塞,松手后活塞回到原处,说明装置不漏气。

故填:2NaF+CaCO

3═CaF2+Na2CO3;连接装置,外拉注射器活塞,松手后活塞回到原处,说明装置不漏气。【交流与反思】

根据图 3 的数据分析,含氟牙膏能预防龋齿,这是因为单位时间内用牙膏处理过的蛋壳产生二氧化碳较少。故填:能,单位时间内用牙膏处理过的蛋壳产生二氧化碳较少。

【拓展应用】

设碳酸钙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x 2.2g

x=5g,

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

答: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83.3%。

8、解:(1)打开活塞,制取CO2.为了得到干燥、纯净的CO2,B 中盛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吸收氯化氢气体);

反应结束后,关闭活塞,干燥管内二氧化碳增多,气压增大,液体压入烧杯,可观察到的现象是固体和液体分离;

不能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其原因是:稀硫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附着在石灰石表面,阻止反应进行。

故填: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固体和液体分离;稀硫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附着在石灰石表面,阻止反应进行。

(2)①验证玻璃管中充满二氧化碳的方法是把燃烧的木条放在E导管口处,木条熄灭。

故填:把燃烧的木条放在E导管口处,木条熄灭。

②取适量滤液于 2 支试管中,向一支试管中滴加 1 滴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说明溶液显碱性;

向第二支试管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溶液变浑浊,是因为碳酸钠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钡和氢氧化钠,据此推断,白色物质的化学式是Na2CO3。

故填:D。

③经检验,滤纸上留下的黑色固体是一种单质,该物质是碳,高温条件下碳和黑色固体氧化铜反应生成铜

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uO+C2Cu+CO2↑。

故填:2CuO+C2Cu+CO2↑。

④本实验中金属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a+3CO22Na2CO3+C。

故填:4Na+3CO22Na2CO3+C。

9、解:(1)CO

2和澄清石灰水的反应有明显的现象,而CO2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没有明显的现象,因此

用澄清石灰水检验CO

2;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氢氧化钠易溶于水,因此等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比澄清石灰水含有更多的溶质,吸收CO

2的效果更好;

(2)【实验准备】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实验装置如图 1,关闭 K

1、K2,从A口通入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证明二氧化碳集满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 B 处,观察到燃着的木条熄灭,证

明 CO

2 已收集满;

【图象分析】

③曲线下滑,是由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a(OH)

2+CO2=CaCO3↓+H

2O;c点高于a点,说明加入液体气体被挤压后,澄清石灰水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较差,只吸收了少量的CO

2,气体仍然被挤压,所以气体气压仍然大于初始状态;

④曲线又上升,是由于从分液漏斗中加入了 50mL浓NaOH 溶液,对瓶内气体形成挤压,使气体气压变大;

(3)假设原固体中 NaOH 的质量为 x,Ca(OH)

2的质量为 y,则 x+y=15.4g;根据化学方程式可以解出

生成的 NaCl 质量为;生成 CaCl

2的质量是;根据条件可以得出,联立解方程可以解出 x=8g,y=7.4g,进而可以求出消耗的 HCl质量为 14.6g,因此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

故答案为:

(1)CO

2和澄清石灰水的反应有明显的现象,而CO2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没有明显的现象,因此用澄清石灰水检验CO

2;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氢氧化钠易溶于水,因此等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比澄清石灰水含有更多的溶质,吸收CO

2的效果更好;

(2)A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 B 处,观察到燃着的木条熄灭,证明 CO

2 已收集满;

【图象分析】

③Ca(OH)

2+CO2=CaCO3↓+H2O 加入液体气体被挤压后,澄清石灰水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较差,只吸收了少量的CO

2,气体仍然被挤压,所以气体气压仍然大于初始状态;

④从分液漏斗中加入了 50mL浓NaOH 溶液,对瓶内气体形成挤压,使气体气压变大;

(3)7.3%。

中考化学推断题解题技巧

中考推断题专题复习学案 宋文 一、推断题的解题基本思路 解推断题就好比是公安人员侦破案情,要紧抓蛛丝马迹,并以此为突破口,顺藤摸瓜,最终推出答案。解题时往往需要从题目中挖出一些明显或隐含的条件,抓住突破口(突破口往往是现象特征、反应特征及结构特征),导出结论,最后别忘了把结论代入原题中验证,若“路”走得通则已经成功。 二、课前准备 1、物质的典型性质: ①最简单、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

②组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元素; ③人体内含最多的金属元素是元素; ④在空气中能自燃的固体物质与最易着火的非金属单质均是指; ⑤溶于水呈碱性的气体是;反应的物质应该是铵盐与碱。 ⑥溶解时放出大量热的固体是、液体是、溶解时吸热的固体是。 ⑦一种调味品的主要成分,用该调味品可除去水壶中的水垢的是,通常用于发面食品中,使蒸出的馒头松软可口同时可除去发酵时产生的酸的是、; ⑧ CuSO4色; CuSO4溶液色;Fe2+ (亚铁离子)溶液色;Fe3+ (铁离子)溶液色; ⑨S在O2中燃烧色;S、H2在空气中燃烧色;CO、CH4在空气中燃烧色。 2、常见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 ①写出能实现下图三种物质之间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②填下图空白并完成化学方程式: ③写出下列转换的方程式 ④箭头表示如图三种物质之间能实现的转化并写出方程式 三、知识储备【推断题常用的突破口】 1. 以特征颜色为突破口 C CO CO2 CaO CuO Cu CuSO4

(1)固体颜色 黑色Fe、C、CuO、MnO2、Fe3O4;红色Cu、Fe2O3、HgO;淡黄色S粉;绿色Cu2(OH)2CO3;蓝色CuSO4·5H2O;暗紫色KMnO4 (2)溶液颜色 蓝色溶液:含Cu2+的溶液;浅绿色溶液:含Fe2+的溶液;黄色溶液:含Fe3+的溶液 紫色溶液:含MnO4-;I2遇淀粉溶液(蓝色) (3)沉淀颜色 蓝色Cu(OH)2;红褐色Fe(OH)3;白色BaSO4、AgCl、CaCO3、Mg(OH)2、MgCO3、BaCO3 2. 以反应条件为突破口 点燃:有O2参加的反应 通电:电解H2O 催化剂:KClO3、H2O2分解制O2 高温: CaCO3分解;C还原CuO; C、 CO 还原Fe2O3 3. 以特征反应现象为突破口 (1)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是。 (2)能使黑色CuO变红(或红色Fe2O3变黑)的气体是________,固体是_______。 (3)能使燃烧着的木条正常燃烧的气体是____,燃烧得更旺的气体是____,使火焰熄灭的气体是__ _或___ _;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_ 。 (4)能使白色无水CuSO4粉末变蓝的气体是______。 (5)在O2中燃烧火星四射的物质是_ 。在O2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的是___________。在O2中燃烧,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且有蓝紫色火焰的是_______。 (6)常温下是液态的物质。 (7) 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且有淡蓝色火焰的是 _______。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耀眼白

近三年中考化学试卷分析报告

2011-2013年的初中毕业暨高中招生考试化 学试卷分析 2011-2013年的初中毕业暨高中招生考试的背景依然是推进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负担。中考模式以毕业、升学两考合一为主,命题形式为化学、物理合堂分卷,2011、2012年满分为75分,2013年满分为70分。可以看出,这几年的中考模式是基本稳定的,这有利于初中的化学教学,有利于稳步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考试容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同时体现了化学关注科学探究,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的风格,还关注了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为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施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起到了正确的导向作用。 现将2011-2013三年中考化学试卷分析总结如下: 一、试题特点 (一)、试题分析 1、试题题型及分值境况统计 (1)2011年化学试题题型及分值境况统计 (2)2012年化学试题题型及分值境况统计

(3)2013年化学试题题型及分值境况统计 2、试题知识点分布统计 (1)2011年试题知识点分布统计 (2)2012年试题知识点分布统计

(3)2013年试题知识点分布统计 以上数据体现了化学学科以实验为基础,以基本概念和元素化合物知识为框架的特点,符合简化纯化学计算的要求。 3、试题难易程度分布统计 (1)2011年试题难易程度分布统计 (2)2012年试题难易程度分布统计 (3)2013年试题难易程度分布统计

以上数据体现了试题易、中、难的比例基本符合7:2:1的要求。可以说试题容广泛,重点突出,精选得当,难易适中。 (二)、试题评价 1、立足教材,侧重学以致用。试题特别注重考查了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及未来社会所必需的基础容,而且从应用入手,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实际,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切入点,以日常生活和社会建设所用到的化学知识为背景,融入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考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运用最基础的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这些试题为学生体验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创设了丰富多彩的生产生活情境,既考查了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促使学生体验化学的应用价值,感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体现了“生活中处处有化学”,有助于学生建立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这也是化学课程的重要功能。如2012年试题2关于“锌合金”的认识,试题12关于食物以及烧烤的知识,2013年试题3关于“微量元素”的知识,试题14中关于抗旱以及漂白粉的作用等等。 2、紧扣双基,着重化学基本素养。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初中化学课程的基本容,是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的基础,是学生适应现代社会及未来社会生活所必需的,也是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和情感教育的必要载体。试题容考查知识面宽、覆盖面大,减少了考查的偶然性和片面性。试题将化学的基本知识放在真实的情境中,通过学生对问

2018年南京市中考化学试题、答案

2018年南京市中考化学试题、答案 本试卷1至15题为选择题,共30分。16至21题为非选择题,共50分。全卷满分8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I C- 12 O-16 Na-23 S-32 Cl-35.5 K-39 Fe-56 Cu-64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30分)1.在人体所含的元素中,质量分数最高的是 A.氢B.氧C.钙D.铁 2.今年5月31日是第31个世界无烟日,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吸烟的是 3.下列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是 A.塑料B.棉花C.涤纶D.不锈钢 4.通常状况下,颜色呈紫红色的金属是 A.铁B.银C.铜D.铝 5.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 A.生活污水直接排放B.生活中节约用水 C.大量开采使用地下水D.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 6.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蒋争凡教授研究组发现,锰离子是细胞内天然免疫激活剂和警报素。在元素周期表中锰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序数为25 B.属于金属元素 C.原子核内质子数为25 D.相对原子质量为54.94g 7.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

8.碳酸钠的俗称是 A.烧碱B.消石灰C.纯碱D.小苏打 9.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其主要的灭火原理是 A.隔绝空气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清除可燃物D.升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10.下列物质所对应的用途不正确的是 A.大理石——用作建筑材料B.钛合金——制造人造骨 C.氢氧化钠——治疗胃酸过多D.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11.在“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中,玻璃棒的用途不正确的是 A.称取粗盐后,把粗盐研磨细 B.溶解时搅拌,加速粗盐溶解 C.称量精盐前,把精盐固体转移到纸上 D.蒸发时搅拌,防止凶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用活性炭可将硬水软化B.用甲醛水溶液做食品保鲜剂 C.用食盐水除去热水壶内壁的水垢D.用汽油可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13.下图为三种不同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与对应浓度的盐酸反应的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a、b、c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所用盐酸浓度越大,V时所得溶液的pH越大 B.在a曲线所示的实验中,若用酚酞做指示剂,酚酞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山东省2019年高考物理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山东省2019年高考物理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在节日夜晚燃放焰火,礼花弹从专用炮筒中射出后,经过2s到达离地面25m的最高点,炸开后形成各种美丽的图案.若礼花弹从炮筒中沿竖直向上射出时的初速度是v0,上升过程中所受阻力大小始终是自身重力的k倍,g=10m/s2,则v0和k分别为 A.25m/s,0.25 B.25 m/s,1.25 C.50m/s,0.25 D.50 m/s,1.25 2. 旅行者一号探测器1977年9月5日发射升空,探测器进行变轨和姿态调整的能量由钚 -238做燃料的同位素热电机提供,其中钚-238半衰期长达88年。则旅行者一号探测器运行到2021年9月初时,剩余钚-238的质量与1977年9月的质量比约为 A. 0.3 B. 0.5 C. 0.7 D. 0.9 3. 如图所示,利用倾角为α的传送带把一个质量为m的木箱匀速传送L距离,这时木箱升 高h,木箱和传送带始终保持相对静止.关于此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箱克服摩擦力做功mgh B.摩擦力对木箱做功为零 C.摩擦力对木箱做功为μmgLcosα,其中μ为动摩擦因数 D.摩擦力对木箱做功为mgh 4.用两个相同的小量程电流表,分别改装成了两个量程不同的大量程电流表A1、A2,若把A1、A2分别采用并联或串联的方式接入电路,如图(a)、(b)所示,则闭合开关后,下列有关电表的示数和电表指针偏转角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图(a)中的A1、A2的示数相同 B.图(a)中的A1、A2的指针偏角相同 C.图(b)中的A1、A2的示数和偏角都不同

2020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化学试卷及解析

2017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分)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A.氧B.硅C.铝D.钙 2.(2分)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颜色B.状态C.熔点D.氧化性 3.(2分)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吸烟的是() A.B.C.D. 4.(2分)下列金属中,金属活动性最弱的是() A.金B.银C.铜D.铁 5.(2分)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仪器是() A.漏斗B.量筒C.试管D.烧杯 6.(2分)我国科技创新成果卓越,下列成果中获得诺贝尔奖的是()A.侯德榜发明联合制碱法 B.屠呦呦发现抗疟新药青蒿素 C.闵恩泽研发石油炼制催化剂 D.张青莲主持测定了几种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 7.(2分)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A.锌B.硫酸铜C.C60D.金刚石 8.(2分)下列行为会增加空气中PM2.5的是() A.治理工地扬尘B.露天焚烧垃圾 C.使用公共自行车 D.禁止焚烧秸杆 9.(2分)下列关于干冰升华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分子的体积变大B.二氧化碳分子的质量变小 C.二氧化碳分子的种类改变D.二氧化碳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10.(2分)实验室制取某些气体的装置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装置①和⑤组合可以用来制取氧气 B.装置②和③组合可以用来制取氢气 C.装置②和④组合可以用来制取二氧化碳 D.装置②可以较好地控制反应速率 11.(2分)下列材料中属于复合材料的是() A.不锈钢B.聚氯乙烯C.玻璃钢D.天然橡胶 12.(2分)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用蒸馏的方法,可以得到净化程度较高的水 B.用食醋浸泡鸡蛋的方法,可以制得无壳鸡蛋 C.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可以区分棉制品和羊毛制品 D.用喷水的方法,可以扑灭所有物质燃烧引起的火灾 13.(2分)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Cu2+、Na+、Cl﹣、OH﹣B.H+、K+、NO3﹣、SO42﹣ C.Na+、NH4+、NO3﹣、OH﹣D.Ag+、Ba2+、NO3﹣、Cl﹣ 14.(2分)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拟定的实验方案不可行的是() A.FeCl2溶液(CuCl2)﹣﹣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 B.KCl固体(KClO3)﹣﹣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并加热 C.CO气体(CO2)﹣﹣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并干燥 D.NaCl溶液(MgCl2)﹣﹣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过滤,滤液中加稀盐酸至中性 15.(2分)按如图所示装置,持续通入气态物质X,可以看到玻璃管中有红色物质生成,无水CuSO4变蓝,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X不可能是() A.氢气和水蒸气B.氢气和二氧化碳

中考化学推断题解题技巧

中考推断题专题复习学案 一、推断题的解题基本思路 解推断题就好比是公安人员侦破案情,要紧抓蛛丝马迹,并以此为突破口,顺藤摸瓜,最终推出答案。解题时往往需要从题目中挖出一些明显或隐含的条件,抓住突破口(突破口往往是现象特征、反应特征及结构特征),导出结论,最后别忘了把结论代入原题中验证,若“路”走得通则已经成功。 二、课前准备 1、物质的典型性质: ①最简单、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 ②组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元素; ③人体含最多的金属元素是元素; ④在空气中能自燃的固体物质与最易着火的非金属单质均是指; ⑤溶于水呈碱性的气体是;反应的物质应该是铵盐与碱。 ⑥溶解时放出大量热的固体是、液体是、溶解时吸热的固体是。 ⑦一种调味品的主要成分,用该调味品可除去水壶中的水垢的是,通常用于发面食品中,使蒸出的馒头松

软可口同时可除去发酵时产生的酸的是、; ⑧ CuSO4色; CuSO4溶液色;Fe2+ (亚铁离子)溶液色;Fe3+ (铁离子)溶液色; ⑨S在O2中燃烧色;S、H2在空气中燃烧色;CO、CH4在空气中燃烧色。 2、常见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 ①写出能实现下图三种物质之间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②填下图空白并完成化学方程式: ③写出下列转换的方程式 ④箭头表示如图三种物质之间能实现的转化并写出方程式 三、知识储备【推断题常用的突破口】 1. 以特征颜色为突破口 (1)固体颜色 黑色Fe、C、CuO、MnO2、Fe3O4;红色Cu、Fe2O3、HgO;淡黄色S粉;绿色Cu2(OH)2CO3;蓝色CuSO4·5H2O;暗紫色KMnO4 (2)溶液颜色 蓝色溶液:含Cu2+的溶液;浅绿色溶液:含Fe2+的溶液;黄色溶液:含Fe3+的溶液 紫色溶液:含MnO4-;I2遇淀粉溶液(蓝色) (3)沉淀颜色 蓝色Cu(OH)2;红褐色Fe(OH)3;白色BaSO4、AgCl、CaCO3、Mg(OH)2、MgCO3、BaCO3 2. 以反应条件为突破口 点燃:有O2参加的反应 C CO CO2 CaO CuO Cu CuSO4

安徽省中考化学总复习 分析与备考策略指导

2018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卷分析与备考策略指导 一、2018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卷分析 2018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卷严格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和《2018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纲要》命题。试卷延续了“以稳为主,稳中求变”的命题思路, 内容体现了“立足基础、突出主干、关注探究、体现能力”的指导思想。试卷图文并茂,注重联系安徽实际,贴近生活、注重探究,难易适中,既能全面考查考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能为学生 进入高中学习化学知识起到衔接和导向作用。 1.试卷结构稳定,内容考查全面 通过上表可知,2018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卷结构稳定,命题方式与往年区别不大,题型、题量、赋分、考查方式几乎不变。试题结构:第一大题为选择题,10小题,分值为20分;第二大题为填空题,5小题,分值为34分;第三大题为计算题,1小题,分值为6分。整张试卷的命题紧扣考试大纲,突出了对主干知识的考查,如物质的变化、环境保护、元素周期表、实验基本操作、化学 与生活、化学思想方法、化学式的意义及相关计算、微观示意图、实验设计、实验数据分析、化 学方程式的书写、材料以及金属的相关性质、常见气体的制取、工艺流程图、实验方案的设计与 评价、物质性质的探究、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等。 2.关注社会热点,密切联系实际 试题的素材选择了与化学有关的重大社会议题以及最新科技信息,如环境保护(第2题),科学 家研制出一种代号为DEPA的安全驱蚊剂(第7题),二氧化碳的绿色利用(第8题),“蛟龙号”深潜器、“神舟”五号宇航员航天服、新型水处理剂(第11题),废旧电路板中锡的绿色回收(第13题)等方面精心设计符合学生知识和技能水平的试题,突出化学与生活、生产、社会、科技等的联系, 体现了化学源于生活、源于社会,又服务于生活、服务于社会的时代主题。 3.注重考查学生的化学基本素养 试题既考查了初中化学的主干知识,又通过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来了解学生对基本 的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考查的知识面宽、覆盖面广,减少了考查的片面性和偶然性。试题将化学的基本知识放在真实的情景中,考查学生“变化守恒观”“宏微结合”“实验与探 究”“绿色应用”、符号表征、科学精神、敢于质疑以及社会责任的核心素养。 4.突出探究,注重创新 2018安徽中考试题继续加强对以实验为核心的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注重创新,如选择题第9 题考查的是实验设计,安徽中考试卷中以往没有出现此内容,第10题今年考查的是对化学实验数据的分析,历年试卷的第10题是溶解度及相关曲线的考查,第15题探究物质的性质,加分题设计新颖,首先需要分析判断,然后再补充设计实验方案,最终进行计算,如此一来,提升加分题的难度,确保了考试的公平性与选拔性。 二、2019年备考策略指导

2019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化学试卷(真题卷)

2019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30分)1.(2分)下列金属中,熔点最低的是() A.铜B.汞C.铝D.钨 2.(2分)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粮食酿酒B.滤纸折叠C.红磷燃烧D.食物腐烂3.(2分)下列化肥中,属于氮肥的是() A.硫酸钾B.过磷酸钙C.尿素D.氯化钾 4.(2分)“加碘盐”中的“碘”是指() A.分子B.原子C.单质D.元素 5.(2分)下列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A.氮气B.氢气C.氦气D.二氧化碳6.(2分)过滤实验中,不需要使用的仪器是() A.烧杯B.漏斗C.玻璃棒D.蒸发皿 7.(2分)丹霞地貌的岩层因含氧化铁而呈红色,在元素周期表中铁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元素符号为Fe B.属于金属元素 C.原子序数为26D.相对原子质量为55.85g 8.(2分)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其中显碱性的是() A.鸡蛋清7.6﹣8.0B.葡萄汁3.5﹣4.5 C.番茄汁4.0﹣4.4D.苹果汁2.9﹣3.3 9.(2分)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相对稳定结构的是() A.B.C.D. 10.(2分)下列有关灭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隔绝氧气能达到灭火的目的 B.清除可燃物能达到灭火的目的 C.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能达到灭火的目的

D.图书失火可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11.(2分)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活性炭可用于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B.稀有气体可用于制作霓虹灯 C.含亚硝酸钠的工业用盐可用于烹调食物 D.煮沸的方法可用于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 12.(2分)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K+、H+、CO32﹣、Cl﹣B.Na+、NH4+、Cl﹣、NO3﹣ C.Cu2+、Na+、OH﹣、SO42﹣D.K+、H+、OH﹣、SO42﹣ 13.(2分)下表中的物质、主要成分的化学式及用途三者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选项物质主要化学成分用途 A石灰浆CaO可改良酸性土壤 B沼气CH4可作燃料 C大理石CaCO3可作建筑材料 D75%的乙醇溶液C2H5OH可作医用消毒剂A.A B.B C.C D.D 14.(2分)荧光棒中含有H2O2溶液。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H2O2溶液是氧化物 B.H2O2中氢分子和氧分子的个数比为1:1 C.CuSO4溶液对H2O2分解具有催化作用 D.5%的H2O2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0.3% 15.(2分)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拟定的实验方案不可行的是() A.N2气体(O2)﹣﹣通过灼热的铜网 B.木炭粉(CuO)﹣﹣在空气中灼烧 C.KCl固体(MnO2)﹣﹣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D.FeCl2溶液(CuCl2)﹣﹣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 二、(本题包括2小题,共15分) 16.(9分)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化学。 (1)人类为了维持生命和健康,必须摄取食物。基本营养素包括六大类。 (2)人们穿的衣服通常是由纤维织成的。下列属于天然纤维的是(填字母)。 A.棉花B.尼龙C.蚕丝D.涤纶 (3)塑料制品的使用方便了人类的生活,但废弃塑料带来的“白色污染”尤为严重。要

【精选5份试卷合集】怀远县高中联考2019-2020学年物理高考模拟汇总

物理高考模拟试卷含答案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单选题 1.氘核和氚核发生核反应的方程为234112H H He X +→+,则粒子X 是 A .电子 B .正电子 C .中子 D .质子 2.我国将于2020年完成35颗卫星组网的北斗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北斗是由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构成的全球定位系统,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中有27颗是中轨道卫星,中轨道卫星的轨道高度约为21500km ,静止轨道卫星的高度约为36000km 知地球半径为6400km ,关于北斗导航卫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中轨道卫星的线速度比静止轨道卫星的线速度小 B .中轨道卫星的周期大于24小时 C .中轨道卫星的向心加速度比静止轨道卫星的向心加速度小 D .静止轨道卫星绕地球运行的角速度比月球绕地球运行的角速度大 3.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a 、b ,用轻弹簧M 、N 连接,并用轻绳悬挂在天花板上,弹簧M 水平当悬绳与竖直方向夹角为60°时,M 、N 伸长量刚好相同。若M 、N 的劲度系数分别为k 1、k 2,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12 k k = B .12 k k =C .若剪断细绳,则在剪断细绳后的瞬间,a 球的加速度为零

最新南京市中考化学试卷(word版)

2017年南京市中考化学试卷(word版)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A.氧B.硅C.铝D.钙 2.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颜色 B.状态 C.熔点 D.氧化性 3.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吸烟的是 A. B. C. D. 4.下列金属中,金属活动性最弱的是 A.金 B.银 C.铜 D.铁 5.能用酒梢灯直接加热的仪器是 A.漏斗 B.量筒 C.试管 D.烧杯 6.我国科技创新成果卓越,下列成果中获得诺贝尔奖的是 A.侯德榜发明联合制碱法 B.屠呦呦发现抗疟新药青蒿素 C. 闵恩泽研发石油炼制催化剂 D.张青莲主持测定了几种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 7.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A.锌 B.硫酸铜 C.C60 D.金刚石 8.下列行为会增加空气中PM2.5的是 A.治理工地扬尘 B. 露天焚烧垃圾 C. 使用公共自行车 D.禁止焚烧秸杆 9.下列关于干冰升华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分子的体积变大 B. 二氧化碳分子的质量变小C.二氧化碳分子的种类改变 D.二氧化碳分子间的间隔变大10.实验室制取某些气体的装置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装置①和⑤组合可以用来制取氧气 B.装置②和③组合可以用来制取氢气 C.装置②和④组合可以用来制取二氧化碳 D.装置②可以较好地控制反应速率11.下列材料中属于复合材料的是 A.不锈钢 B.聚氯乙烯 C.玻璃钢 D.天然橡胶 1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用蒸馏的方法,可以得到净化程度较离的水 B.用食醋浸泡鸡蛋的方法,可以制得无壳鸡蛋 C.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可以试分棉制品和羊毛制品 D.用喷水的方法,可以扑灭所有物质燃烧引起的火灾 13.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Cu2+、Na+、Cl-、OH- B.H+、K+、NO3-、SO42- C.Na+、NH4+、NO3-、OH- D.Ag+、Ba2+、NO3-、Cl- 14.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甘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拟定的实验方案不可行的是 A. FeCl2溶液(CuCl2) ——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 B.KCl固体(KClO3)——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并加热 C.CO气体(CO2)——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并干燥 D. NaCl溶液(MgCl2) ——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过滤,滤液中加稀盐酸至中性15.按右图所示装置,持续通入气态物质X,可以看到玻璃管中有红色物质生成,无水CuSO4变蓝,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X不可能是 A.氢气和水蒸气与 B.氢气和二氧化碳

初中化学中考化学解题指导--酸的性质.doc

初中化学中考化学解题指导--酸的性质 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 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xx题xx题xx题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共11题) 评卷人得分 1.例1一些食物的pH如下,其中碱性最强的是() A.苹果 2.9~3.3B.牛奶6.3~6.6 C .鸡蛋清7.6~8.0D.番茄4.0~4.4 【答案】解析pH的数值越大,碱性越强。 答案C 难度:容易知识点:常见的酸和碱 2.苯甲酸()可用做食品防腐剂,其酸性比醋酸强。下列对苯甲酸性质的推测不合理的是() A.苯甲酸溶液的pH小于7 B.苯甲酸溶液的pH大于 7 C.苯甲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D.苯甲酸溶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答案】解析根据题意分析,醋酸是一种酸,它的pH应小于7,苯甲酸酸性比醋酸强,那么pH更应小于7。再根据酸的通性,酸可以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不能使无色酚酞变色,所以,A,C,D都合理。 答案B 难度:容易知识点:常见的酸和碱 3.下列不属于稀盐酸与稀硫酸共有的化学性质是() A.能与碳酸钠反应放出二氧化碳B.能与锌反应放出氢气 C.能与氯化钡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D.能与氢氧化铁反应生成有色溶液 【答案】解析酸的共性是由于它们电离出来的阳离子而产生的,但有些反应是与酸的阴离子有关,而酸的阴离子各不相同,反应也就不同了。 分析A项,与反应放出,是因为酸中与中结合生成,而后放出,是酸的共性;B项是Zn置换了酸中,进而放出,也是酸的共性,D项是酸中与中的 反应生成水,同时有产生的结果,也是酸的共性。C项是与反应生成沉淀的结果,所以只是的化学性质,不是酸的共性。 答案C

中考化学试卷分析

中考化学试卷分析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2017年中考化学试卷分析 今年中考化学试卷整体来看,难度处于中等,但是考查学生的能力各方面如分析能力,文字叙述及探究等。整体来看,试题坚持了“重视基础、突出能力、关注探究、联系实际、促进发展”的命题思路;试题“稳中有变、变中有新”,既注重基础知识及其内在联系的考查,同时又注重科学方法和能力的考查;试题突出了化学学科的特点,既体现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也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一、试题结构 化学试题仍然采用选择题、填空、实验(常规实验和探究实验)、计算应用题等几种题型。四种题型在考查和区分学生时有着不同的功能。选择题每个小题综合了多个知识点,增大了整套试题对知识点的覆盖面,对全体考生有一定的区分。填空及简答题比较基础,主要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能够把中上水平的学生区分出来。实验探究题和计算应用题对能力要求较高,能够把水平较高的学生选拔出来。同一题型中的化学试题由易到难排列,利于学生答题。这样的试卷结构避免了学生因题型不确定而造成的答题障碍,能更好的考查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低。

与前几年试题相比,2017年试题较大的变化是实验探究题,更加注重学生分析能力和实验探究的能力,对于实验现象描述的化学用语等,使得整份试卷的阅读量减小,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更充分,更能考查出学生的真实水平。 二、试题特点及措施 1.知识分布合理,学科重点突出。初步形成层次的全部内容,如质量守恒定律、金属活动性顺序、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金属与矿物、溶液的有关知识、微粒构成物质、基本的实验技能、化学用语的书写和化学计算等,突出了对化学主干知识的考查。 2.回归教材,指导教学 回归教材是今年中考试题的一个突出特点。立意均源自于教材,充分体现出了教材的重要性,同时也对教师在教学中挖掘教材的内涵有很好的导向性。 3.突出能力考查,体现学科思想 试题既体现了《课程标准》对化学知识与技能的要求,又体现了对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查。试题的能力结构见表3 4.强化知识迁移,注重联系实际 试题与现在最新的社会热点事件相连,试题情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体现了化学新课程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基本理念。

-江苏南京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整理版

2013江苏南京中考化学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1至4页为选择题,共25分,5至8页为非选择题,共55分。全卷满分8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2.请认真核对监考教师在答题卡上所粘贴条形码的姓名、考试证号是否与本人的相符合,再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及本试卷上。 3.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在其他位置答题一律无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0-16 S-32 C1- 35.5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15分) 1.下列变化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酒精挥发B.石蜡熔化C.水的电解D.干冰升华 2.下列物质能在空气中燃烧,且产生大量白烟的是 A.木炭B.甲烷C.硫粉D.红磷 3.氦气中氦元素的化合价为 A.+1 B.0 C.-2 D.-1 4.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5.下列物质由原子构成的是 A.蒸馏水B.氯化钠C.金刚石D.C60 6.下列物质不是人体所需营养素的是 A.水B.油脂C.铅D.维生素 7.下列物质加入一定量的水中,能使液体温度明显降低的是 A.硝酸铵B.氢氧化钠C.生石灰D.氯化钠 8.下列化肥中,属于钾肥的是 A.硝酸钠B.氯化钾C.碳酸氢铵D.磷酸二氢铵 9.下列是人体几种体液的正常pH范围,其中呈酸性的是 A.胰液7.5~8.0 B.胆汁7.1 ~7.3 C.血浆7.35~7.45 D.胃液0.9 ~1.5 10.用化学知识解释成语“火上浇油”的说法中合理的是 A.增加可燃物,可以使燃烧更旺B.增大氧气的密度,可以使燃烧更旺 C.清除可燃物,达到灭火的目的D.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达到灭火的目的 11.2013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水合作”。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水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 B.鉴别软水和硬水可以用肥皂水 C.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会造成水体污染 D.自然界中的水经过沉淀、过滤、吸附后即可得到纯水 12在元素周期表中汞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汞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符号为Hg B.属于非金属元素 C.原子核内中子数为80 D.相对原子质量是200.6g 13. 2014年南京青奥会吉祥物“砳砳”如图所示。有一种“砳砳”的外用材料是纯 羊毛线,内充物为涤纶。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羊毛属于天然纤维B.涤纶属于天然纤维 C.羊毛主要成分为蛋白质D.燃烧方法来区分羊毛和涤纶

2019年高考物理模拟题库

2019年高考物理模拟题库 一、本题共12小题,,满分48分。 1.用绿光照射到某金属表面时,金属表面有光电子飞出,则 A.增大绿光的照射强度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增大 B.当绿光的照射强度减弱到某一数值时,就没有光电子飞出 C.改用波长比绿光波长大的光照射时,一定有光电子飞出 D.改用频率比绿光频率大的光照射时,一定有光电子飞出 2.下列关于物理学发展史的说法正确的是 A.爱因斯坦提出了量子理论,后来普朗克通过光电效应实验提出了光子说B.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后来卡文迪许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C.汤姆孙发现了电子,后来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定了电子电荷 D.汤姆孙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后来卢瑟福用α粒子散射实验给予验证 3.氢原子的核外电子从离核较近的轨道跃迁到离核较远的轨道过程中 A.原子吸收光子,电子动能增大,原子的电势能增大,原子的能量增大 B.原子放出光子,电子动能减小,原子的电势能减小,原子的能量减小 C.原子吸收光子,电子动能减小,原子的电势能增大,原子的能量不变 D.原子吸收光子,电子动能减小,原子的电势能增大,原子的能量增大 4.如图所示,两个质量分别为m1=2kg, m2=3kg的物体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中间用轻质弹簧秤连接。两个大小分别为F1=30N,F2=20N的水平拉力分别作用在m1、m2上,则 A.弹簧秤的示数是10N B.弹簧秤的示数是50N C.在突然撤去F2的瞬间,弹簧秤的示数不变 D.在突然撤去F1的瞬间,m1的加速度不变

5.如图所示,用水平力F推乙物块,使甲、乙、丙、丁四个完全相 同的物块一起沿水平地面以相同的速度匀速运动,各物块受到摩 擦力的情况是 A.甲物块没有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B.乙物块受到两个摩擦力的作用 C.丙物块受到两个摩擦力的作用 D.丁物块没有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6.已知地球半径为R,质量为M,自转角速度为ω,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万有引力恒量为G,地球同步卫星与地心间的距离为r,则 A.地面赤道上物体随地球自转运动的线速度为ωR B.地球近地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为ωR C.地球近地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为GM/R D.地球同步卫星的运行速度为rg 7.下图是街头变压器通过降压给用户供电的示意图。变压器输入电压是市电网的电压,不会有很大的波动。输出电压通过输电线输送给用户,输电线的电阻用R0表示,变阻器R表示用户用电器的总电阻,当滑动变阻器触头P向下移时,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Array A.相当于在增加用电器的数目 B.A1表的示数随A2表的示数的增大而增大 C.V1表的示数随V2表的示数的增大而增大 D.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增大 8.如图所示,M、N为一对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属板,一带电粒子(重力不计)以平行于金属板方向的速度v穿过平行金属板。若在两板间存在互相垂直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可使带电粒子的运动不发生偏转,则

2017年南京市中考化学试题及标准答案

南京市2017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化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Al-27Cl-35.5 一、选择题词(本题共15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30分)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A.氧B.硅C.铝 D.钙 2.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颜色B.状态C.熔点 D.氧化性 3.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吸烟的是 4.下列金属中,金属活动性最弱的是 A.金 B.银C.铜D.铁 5.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仪器是 A.漏斗B.量筒C.试管D.烧杯 6.我国科技创新成果卓越,下列成果中获得诺贝尔奖的是 A侯德榜发明联合制碱法 B.屠呦呦发现抗疟疾新药青蒿素 C.闵恩泽研发石油炼制催化剂 D.张青莲主持测定了几种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 7.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A.锌B.硫酸铜C.C60 D.金刚石 8.下列行为会增加空气中PM2.5的是 A.治理工地扬尘B.露天焚烧垃圾 C.使用公共自行车D.禁止焚烧秸杆 9.下列关于干冰升华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分子的体积变大 B.二氧化碳分子的质量变小 C.二氧化碳分子的种类改变

D.二氧化碳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10.实验室制取某此气体的装置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装置①和⑤组合可以用来制取氧气 B.装置②和③组合可以用来制取氢气 C.装置②和④组合可以用来制取二氧化碳 D.装置②可以较好地控制反应速率 11.下列材料中属于复合材料的是 A.不锈钢B.聚氯乙烯 C.玻璃钢D.天然橡胶 1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用蒸馏的方法,可以得到净化程度较高的水 B.用食醋浸泡鸡蛋的方法,可以制得无壳鸡蛋 C.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可以区分棉制品和羊毛制品 D.用喷水的方法,可以扑灭所有物质燃烧引起的火灾 13.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Cu2+、Na+、Cl-、OH- B.H+、K+、NO3-、SO42- C.Na+、NH4+、NO3-、OH-D.Ag+、Ba2+、NO3-、Cl- 14.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拟定的实验方案不可行的是 A.FeCl2溶液(CuCl2)——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 B.KCl溶液(KClO3)——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并加热 C.CO气体(CO2)——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并干燥 D.NaCl溶液(MgCl2)——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过滤,滤液中加稀盐酸至中性 15.按右图所示装置,持续通入气态物质x,可以看到玻璃管中有红色物质生成,无水CuSO4变蓝,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x不 可能是 A.氢气和水蒸气 B.氢气和二氧化碳

中考化学解题指导 有关溶解的计算

[例1]已知15℃时碘化钾的溶解度为140g,计算在该温度下250g水中最多能溶解多少克碘化钾? [分析]:15℃时碘化钾的溶解度为140g,这表明在该温度下100g水最多能溶解140g碘化钾。那么,250g水最多能溶解多少克碘化钾,可通过关系式法列比例求得,亦可用基本公式法求解。 解法1:关系式法 设:15℃时,250g水里最多能溶解x克碘化钾。 关系式: m质+m剂=m液 15℃时 140g 100g ? x250g [解答]:15℃时,250g水最多能溶解350g碘化钾。 解法2:基本公式法 已知: s=140g m剂=250g 求: m质=? [解答]: 解之,得: m质=350g [例2] 把20℃的282g硝酸钾饱和溶液加热,升温到60℃,需要加入多少克硝酸钾才能使溶液重新达到饱和?(已知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60℃时为110g)。 分析:溶剂量不变,当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时,由于溶解度的增大,使溶液由饱和变为不饱和。如果要在高温时使溶液重新达到饱和,则需加入一定量的溶质。所加溶质的量可用质量关系式通过比例进行计算,也可用公式法求得。 解答1 关系式法 设:所需加的硝酸钾为x克。 关系式: m质+m剂=m液20℃→60℃添加量20℃ 31.6g 100g 131.6g 110g-31.6g=78.4g 282g x

每有131.6g硝酸钾饱和溶液从20℃升到60℃时,需要加入78.4g硝酸钾才能使溶液在60℃时亦达饱和,那么282g2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升温到60℃,应加入多少克硝酸钾才能使溶液重新达到饱和,可通过比例求得。 答:应加入168g硝酸钾。 解答2:公式法 根据上述的比例式,可导出如下的计算公式。 设:应添加硝酸钾晶体为x克。 答:(略) [例3]已知3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45.8g。在这温度时,某硝酸钾溶液500g中溶有硝酸钾137.4g。如果蒸发掉90g水后,再冷却到30℃,可析出多少克硝酸钾? 分析:首先要通过计算得知这硝酸钾溶液是不是饱和溶液?根据硝酸钾在30℃时的溶解度和关系式得: 由于137.4g<157.1g,可知原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蒸发水时,溶液首先应由不饱和变成饱和,在这过程蒸发掉的水,并不能引起硝酸钾结晶析出。当溶液达到饱和后,继续蒸发掉的水才能使硝酸钾晶体析出。如果蒸发掉90g水后,溶液仍不饱和,则不会有硝酸钾晶体析出。 解答:设30℃时137.4g硝酸钾配成饱和溶液时需水x克。

九年级化学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分析.docx

九年级化学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分析和建议 寿县三中沈国军 一、命题指导思想 一模考试命题的依据是教育部的《化学课标》,考试范围涵盖了 三维目标的要求,在考查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还注重考查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命题时没有过分追求知识点的覆盖面,没有过分苛求知识的细节,更没有过分拘泥于概念的准确辨析。让学生能够从化学角度逐步认识自然与环境的关系,分析解释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因此本次命题是按照以下几个“有利于”而进行的。 1、命题有利于教师适应新课标的要求。新课标要求教师转变教 育观念、改变教学方式,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生动、 活泼、主动地学习。因此我在命题时主要是考查学生学科知识的应 用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2、命题有利于学生及早适应安徽省中考的题型。我省往年中考 化学试题的难度在全国属于中等偏易,主要是照顾到所有学生,设置有开放性、探究性试题,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真实地表现出自己的水平。本次一模试题基本上是仿照我省去年中考的题型模式,让学生提前了解我省化学学科考试的特点。 3、命题有利于反映出学生的实际水平。本次考试是第一次模拟 考试,学生们刚刚结束新课,对于有些知识点还没有掌握熟练,所以 试卷的难度不能太大,不能出偏题、难题,这样才不会打击学生学习 化学的积极性,更有利于激发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 4、命题有利于教师发现学生的不足。比较平时的月考试题,本 次命题涉及的范围比较广,几乎每个单元都能牵涉到,但两个探究题和计算题的考试内容还是侧重于九年级下册化学课本的有关知识,这

样既考查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便于教师发现学生对刚学过 新知识的不足。有利于教师在复习时能有的放矢,补差补缺。 综上所述,命题力求贴近我省中考试卷的结构和特点。此次化学 试题,在重视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还加强了对学生技能与方法(知 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引导学生改变学 习方式,力求做到扣紧中考、活用教材、体现课标、联系实际、开放 有度、着眼基础、注意能力、指导教学、有利创新的总体要求,体现 了初中化学课程新理念,对今后复习教学具有很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情况分析 1、选择题共 10 道小题,每题 2 分,总计 20 分。基本上都是基 础知识,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总的来说,10 道选择题 中1、2、4、5、6 小题较易,得分率都在 80%以上, 3、8、9、10 小 题难度中等,得分率都在 60%以上,只有第 7 小题难度稍大,得分率只 有 30%,实际上这道题就是考查学生对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的条件,只是 换了一种说法,造成很多同学在理解时产生了偏差。 2、填空题共 5 小题,满分 34 分,还有附加题 4 分。主要考查学生 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难度中等。第 11 小题是把金属材料与燃料组合在一起,主要考查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第 12 小题是实验题,既考查学生认知常见化学仪器的能力,又考查学生组合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 气体装置的能力;第 13 小题是工艺流程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合价和过滤操作等综合应用能力;第 14 小题是实验探究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氯 水中哪种成分使品红试纸褪色而进行的猜想和探 究,最后拓展了铁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铁的化学方程式,结果很多同 学写成了氯化亚铁 (FeCl 2) 的化学式 , 导致不必要的丢分;第 15 小题也 是实验探究题,主要考查氧化钙的变质问题,从得分情况看,得分偏低,特别是加分部分学生的失分率较高。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