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初中物理数学公式全汇总

初中物理数学公式全汇总

初中物理数学公式全汇总
初中物理数学公式全汇总

数学知识总结

点、线、角的定理

点的定理: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点的定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角的定理: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角的定理: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直线定理: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直线定理: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三角形内角定理

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推论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推论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推论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

定理: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边角边定理(SAS):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角边角定理(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推论(AAS):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边边边定理(SSS):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斜边、直角边定理(HL):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等腰三角形性质定理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即等边对等角)

推论1: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推论3: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

推论1: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推论2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定理

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判定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

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a^2+b^2=c^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关系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相似三角形定理

相似三角形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1: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ASA)

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

判定定理2: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SAS)

判定定理3: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SSS)

相似直角三角形定理: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

性质定理1: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与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性质定理2: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

性质定理3: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角的平分线定理

定理1: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定理2: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矩形的定理

矩形性质定理1: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矩形性质定理2: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矩形判定定理1: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矩形判定定理2: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菱形定理

菱形性质定理1: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菱形性质定理2: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菱形面积=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S=(a×b)÷2

菱形判定定理1: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菱形判定定理2: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正方形定理

正方形性质定理1: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

正方形性质定理2: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等腰梯形性质定理

等腰梯形性质定理:

1.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

2.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等腰梯形判定定理:

1.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2.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如果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相等,那么在其他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

推论1:经过梯形一腰的中点与底平行的直线,必平分另一腰

推论2: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一边平行的直线,必平分第三边

平行四边形定理

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1: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2: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推论: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3: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1: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2: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3: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4:一组对边平行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几何平行定理

平行定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证明两直线平行定理: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两直线平行推论: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对称定理

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逆定理: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定理1: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定理2: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

定理3: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

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中心对称定理

定理1: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的

定理2: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点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对称

中位线定理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

梯形中位线定理: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L=(a+b)÷2S=L×h 圆的定理

12不共线的三点确定一个圆

经过一点可以作无数个圆

经过两点也可以作无数个圆,且圆心都在连结这两点的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定理:过不共线的三个点,可以作且只可以作一个圆

推论:三角形的三边垂直平分线相交于一点,这个点就是三角形的外心

三角形的三条高线的交点叫三角形的垂心

1.3垂径定理

圆是中心对称图形;圆心是它的对称中心

圆是周对称图形,任一条通过圆心的直线都是它的对称轴

初中物理公式汇总一览表

初中物理公式汇总 速度公式: t s v = 公式变形:求路程——vt s = 求时间——t=s/v 密度公式: V m = ρ 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G = mg 压强公式: P=F/S (固体) p =ρgh 浮力公式: F 浮= G 物 – F 示 物理量 单位 v ——速度 m/s km/h s ——路程 m km t ——时间 s h 单位换算: 1 m=10dm=102cm=103mm 1h=60min=3600 s ; 1min=60s 物理量 单位 G ——重力 N m ——质量 kg g ——重力与质量的比值 g=9.8N/kg ;粗略计算时取g=10N/kg 。 物理量 单位 F 浮——浮力 N G 物——物体的重力 N F 示——物体浸没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N 物理量 单位 物理量 单位 ρ——密度 kg/m 3 g/cm 3 m ——质量 kg g V ——体积 m 3 cm 3

F 浮= G 排=m 排g F 浮=ρ 液 gV 排 F 浮= G 物 F 1L 1=F 2L 2 或写成:12 2 1L L F F 滑轮组: F = n 1G 总 (G 总= G 物+G 动) s =nh 对于定滑轮而言: ∵ n =1 ∴F = G 物 s = h 对于动滑轮而言: ∵ n =2 ∴F = 21 (G 物+G 动) s =2 h 功的公式: W =F s P =t W 公式变形:W =Pt 提示:克服重力做功或重力做功(即竖直方向): 单位换算:1W=1J/s 1kW=103W G 排——物体排开的液体 受到的重力 N m 排——物体排开的液体 的质量 kg

初中物理公式汇总表修订版

初中物理公式汇总表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初中物理公式汇总 速度公式: 密度公式: G = mg 压强公式:P=F/S p =ρgh 浮力公式:F 浮=G 物 – F F 浮=G 排=m 排g F 浮=ρ液gV 排 F 浮= G 物 F 1L 1=F 2L 2 或写成:2 1F F =滑轮组: F = n 1G 总 (G 总= G 物+G 动) s =nh s =2 h 功的公式: 提示:克服重力做功或重力

W =F s 功率公式: P =t W 公式变形:W =Pt 机械效率: 总 有用W W = η×100% 热量计算公式: 物体吸热或放热 Q = c m △t (1)Q 放=qm (q 为J/kg , m 用kg ) (2)Q 放=qV (q 为J/ m 3 ,V 用m 3) 电流定义式: 欧姆定律: 电功公式: W = U I t W = U I t 结合U =I R →→(串联)W = I 2Rt W = U I t 结合I =U /R →→(并联)W = R U 2t 电热公式(电阻产生的热量):(串联)Q = I 2Rt (并联)Q = R U 2 t 如果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则:Q= I 2Rt =W = U I t 如电热器。 电功率公式: P = W /t P = 串联电路的特点: 电流: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都相等。表达式:=1=2 电压: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表达式:U =U 1+U 2 串联分压原理:21 21R R U U = 串联电路中,电流在电路中做的总功等于电流在各部分电路所做的电功之和。W = W 1+ W 2 物理量 单位 Q ——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J c ——比热容 J/(kg·℃) m ——质量 kg 物理量 单位 P ——功率 W W ——总功 J t ——时间 s 物理量 单位 η——机械效率 W 有——有用功 J W 总——总功 J 物理量 单位 I ——电流 A Q ——电荷量 库 C t ——时间 物理量 单位 I ——电流 A U ——电压 V R ——电阻 Ω 物理量 单位 W ——电功 J U ——电压 V I ——电流 A t ——通电时间 s 物理量 单位 单位 P ——电功率 W kW W ——电功 J k ﹒Wh t ——通电时间 s h 物理量 单位 P ——电功率 W I ——电流 A U ——电压 V (并联)P =U 2/R (串联)P =I 2R 只能用于:纯电阻电 单位换算:1W=1J/s 1kW=103 W 提示:机械效率η没有单位,用百分率表示,且总小于1 W 有=G h [对于所有简单机械] W 总=F s [对于杠杆、滑轮和斜面] W =P t [对于起重机和抽水机等电动机] 提示: 当物体吸热后,终温t 高于初温t 0,△t = t - t 0 当物体放热后,终温t 0低于初温t ,△t = 提示:电流等于1s 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 同一性:I 、U 、R 三量必须对应同一导体(同一段电路); 同时性:I 、U 、R 三量对应的是同一时刻。 变换式: R =U /I U =I R 提示: (1) I 、U 、t 必须对同一段电路、同一时刻 而言。 (2) 式中各量必须采用国际单位: 1度=1 kWh = 3.6×10 6 J 。 (3)普遍适用公式,对任何类型用电器都适 只能用于如电烙铁、电热器、白炽 灯等纯电阻电路(对含有电动机、 日光灯等非纯电阻电路不能用)

初三物理计算公式汇总12份

初三物理计算公式汇总

杠杆的平衡条件: 杠杆平衡条件公式的变形: 要熟练运用的公式: 1.密度公式: 密度相关运算中,“kg”“m3”“kg/m3”是国际单位,而“g”“cm3”“g/cm3”是另一常用单位。要注意当中的换算。记住水的密度为ρ水=1×103kg/m3 或

1g/cm 3。 1000 kg/m 3 =1g/cm 3 密度公式的变形: 对于同一物体,在知道了m 、ρ、V 当中的任意两个后,就可以求出第三个。 2.速度公式: 速度的相关运算中,“m ”“s ”“m/s ”是国际单位,而交通运输上常用“km ”“h ”“km/h ”为单位。要注意当中的换算。1km=1000m 1h=3600s 1m/s=3.6km/h 记住光速 c=3×108 m/s 声速v=340m/s 速度公式的变形: 对于同一物体,在知道了“S ”“v ”“t ”中的任意两个后,就可以求出第三个。 3.重力公式: 变形公式: 利用这几个公式,知道了质量就可以求出物体所受的重力,反之知道了所受的重力也就可以求出物体的质量。 4.杠杆的平衡条件: 知道其中的任意三个物理量,就可以求出第四个。有些时候,F 1、F 2或L 1、L 2也可能给出比例,这时也一样可以求出余下的那个物理量。 杠杆平衡条件公式的变形: V m ?=ρρ m V = t v S ?=v S t = g G m = m G g = 1 2 21L L F F =

例:已知某杠杆平衡时,动力也阻力的比为3:4,若动力臂为40cm ,求阻力臂。 解:因为杠杆平衡所以: 5.压强计算公式: (1Pa=1N/m 2) 在压强计算公式中,所采用的单位都是国际单位,如果题目所提供的单位是其它单位,那就要先进行单位换算。常用的转换为:1m 2=10000cm 2 1cm 2=1×10-4m 2 压强公式的变形: 对于某一受力过程,知道了“P ”“F ”“S ”当中的任意两个物理量,我们就 可以求出第三个量了。 6.液体压强计算公式: 注意:(1)所有单位都采用国际单位(2)深度:从液面到该处的竖直距离。 液体压强公式的变形: 知道了“”“”和“h ”中的任意两个,就可以求出余下的那一个。 7.浮力计算的四种方法: (1)测量法: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的重G 物,然后把物体浸入液体中,再 读出测力计减少后的示数F 示,则 F 浮= G 物 - F 示 (2)利用浮力产生的原因求浮力: F 浮=F 向上-F 向下 (3)阿基米德原理: 2211L F L F =cm cm L F F L 30404 3 1212=?== S P F ?=P F S = gh P 液液= ρg P h 液液 ρ= 液ρ液P

《初中数学公式大全》

初中数学公式表

实用工具:常用数学公式 公式分类公式表达式 乘法与因式分a2-b2=(a+b)(a-b) a3+b3=(a+b)(a2-ab+b2) a3-b3=(a-b(a2+ab+b2) 三角不等式|a+b|≤|a|+|b||a-b|≤|a|+|b| |a|≤b<=>-b≤a≤b

|a-b|≥|a|-|b| -|a|≤a≤|a|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b+√(b2-4ac)/2a -b-√(b2-4ac)/2a 根与系数的关系X1+X2=-b/a X1*X2=c/a 注:韦达定理 判别式b2-4ac=0 注: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根 b2-4ac>0 注: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根 b2-4ac<0 注:方程没有实根,有共轭复数根 三角函数公式 两角和公式 sin(A+B)=sinAcosB+cosAsinB sin(A-B)=sinAcosB-sinBcosA cos(A+B)=cosAcosB-sinAsinB cos(A-B)=cosAcosB+sinAsi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 ctg(A+B)=(ctgActgB-1)/(ctgB+ctgA) ctg(A-B)=(ctgActgB+1)/(ctgB-ctgA) 倍角公式 tan2A=2tanA/(1-tan2A) ctg2A=(ctg2A-1)/2ctga cos2a=cos2a-sin2a=2cos2a-1=1-2sin2a 半角公式 sin(A/2)=√((1-cosA)/2) sin(A/2)=-√((1-cosA)/2) cos(A/2)=√((1+cosA)/2) cos(A/2)=-√((1+cosA)/2) tan(A/2)=√((1-cosA)/((1+cosA)) tan(A/2)=-√((1-cosA)/((1+cosA)) ctg(A/2)=√((1+cosA)/((1-cosA)) ctg(A/2)=-√((1+cosA)/((1-cosA)) 和差化积 2sinAcosB=sin(A+B)+sin(A-B) 2cosAsinB=sin(A+B)-sin(A-B) 2cosAcosB=cos(A+B)-sin(A-B) -2sinAsinB=cos(A+B)-cos(A-B) sinA+sinB=2sin((A+B)/2)cos((A-B)/2 cosA+cosB=2cos((A+B)/2)sin((A-B)/2) tanA+tanB=sin(A+B)/cosAcosB tanA-tanB=sin(A-B)/cosAcosB ctgA+ctgBsin(A+B)/sinAsinB -ctgA+ctgBsin(A+B)/sinAsinB

初中物理公式汇总表

亚鱼九年制学校2012年中考物理公式大全 公式名称字母形式字母意义变形公式备注 运动学、力学公式 速度v=s/t v:米/秒(m/s) s:路程米(m) t:时间秒(s) s=vt(求路程) t=s/v(求时间) 1m/s=3.6km/h 重力G=mg G:牛顿(N) m:质量千克(kg) g:重力加速度 m=G/g(求质量) 密度ρ=m/V ρ:千克/立方米(kg/m3) m: 质量千克(kg) V:体积 立方米(m3) m=ρv(求质量) v=m/ρ(求体积) 1×103kg/m3=1g/cm3 合力方向相同:F 合 =F 1 +F 2 方向相反:F 合 =F 1 —F 2 方向与两个分力方向相同 方向与较大力方向相同 浮力F 浮 =G 物 —F 液 G 物 :物体的重力 F 液 :物体在液体中的拉力 用测力计求浮力法 F 浮 =G 物 F 浮 :物体的浮力 G 物 :物体的重力 只适用物体漂浮或悬浮 F 浮 =ρ 液 gV 排 ρ液:液体的密度 V排:排开 液体的体积 (即浸入液体中 的体积) F 浮 =G 排 G 排 :排开液体的重力 杠杆平衡 F 1L 1 = F 2 L 2 F 1 :动力 L 1 :动力臂 F 2 :阻力 L 2 :阻力臂 滑轮组F 上 = (G 物 +G 轮 ) S=n h F= (G 物 +G 轮 )/n F 上 :绳子向上拉力的总合力 n:动滑轮绳子的总段数 机械功W=Fs F:力牛(N) s:移动的距离米(m) F=W/s(求拉力) s=F/W(求距离) 机械效率η= W 有/ W 总 ×100% W 有 一般指重物移动所做的功 W 总 一般指拉力移动所做的功 功率 P=W/t P功率瓦特(w) W功焦耳(J) t时间秒(s) W=pt(求功) 压强 P= F/S P 压强帕斯卡(Pa) F 压力牛(N) S受力面积立方米(m3) F=Ps(求压力) s=F/p(求面积) 液体压强P=ρ 液 gh h深度米(m)

初中物理公式大全

初中物理公式大全 速度:V(m/S)v= S:路程/t:时间 重力G (N)G=mg(m:质量;g:9.8N/kg或者10N/kg ) 密度:ρ(kg/m3)ρ= m/v (m:质量;V:体积) 合力:F合(N)方向相同:F合=F1+F2 ;方向相反:F合=F1—F2 方向相反时,F1>F2 浮力:F浮(N) F浮=G物—F拉(G视:物体在液体的重力) 浮力:F浮(N) F浮=G物(此公式只适用物体漂浮或悬浮) 浮力:F浮(N) F浮=G排=m排g=ρ液gV排(G排:排开液体的重力;m排:排开液体的质量;ρ液:液体的密度;V排:排开液体的体积(即浸入液体中的体积) ) 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 F2L2 (F1:动力;L1:动力臂;F2:阻力;L2:阻力臂) 定滑轮:F=G物S=h (F:绳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G物:物体的重力;S: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h:物体升高的距离) 动滑轮:F= (G物+G轮)/2 S=2 h (G物:物体的重力;G轮:动滑轮的重力) 滑轮组:F= (G物+G轮)S=n h (n:通过动滑轮绳子的段数) 机械功:W (J)W=Fs (F:力;s: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有用功:W有=G物h 总功:W总W总=Fs 适用滑轮组竖直放置时 机械效率:η=W有/W总×100% 功率:P (w)P= w/t (W:功; t:时间) 压强p (Pa)P= F/s (F:压力; S:受力面积) 液体压强:p (Pa)P=ρgh (ρ:液体的密度;h:深度【从液面到所求点的竖直距离】) 热量:Q (J)Q=cm△t (c:物质的比热容;m:质量;△t:温度的变化值)

初中物理公式汇总一览表

初中物理公式汇总 速度公式: t s v = ! 公式变形:求路程——vt s = 求时间——t=s/v ! 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G = mg 密度公式: V m = ρ 浮力公式: F 浮= G 物 – F 示 ; F 浮= G 排=m 排g F 浮=ρ液gV 排 F 浮= G 物 压强公式: ( P=F/S (固体) 面积单位换算: 1 cm 2 =10--4m 2 1 mm 2 =10--6m 2 @ 注意:S 是受力面积,指有受到压力作用的那部分面积 单位换算:1kg=103 g 1g/cm 3=1×103kg/m 3 1m 3=106cm 3 1L=1dm 3=10-3m 3 1mL=1cm 3=10-6m 3 物理量 单位 p ——压强 Pa 或 N/m 2 F ——压力 N S ——受力面积 m 2 物理量 单位 、 F 浮——浮力 N G 物——物体的重力 N 提示:[当物体处于漂浮或悬浮时] 物理量 单位 v ——速度 m/s km/h s ——路程 m km t ——时间 s h 单位换算: 1 m=10dm=102cm=103mm 1h=60min=3600 s ; 1min=60s 1 m/s =3.6 km/h 物理量 单位 G ——重力 N m ——质量 kg g ——重力与质量的比值 g=kg ;粗略计算时取g=10N/kg 。 < 物理量 单位 ρ——密度 kg/m 3 g/cm 3 m ——质量 kg g V ——体积 m 3 cm 3 物理量 单位 F 浮——浮力 N G 物——物体的重力 N ` F ——物体浸没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N 物理量 单位 F 浮——浮力 N ρ ——密度 kg/m 3 V 排——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 m 3 g=kg ,粗略计算时取g=10N/kg G 排——物体排开的液体 受到的重力 N m 排——物体排开的液体 的质量 kg

初中物理公式大全

初中物理公式大全速度:V(m/S)v=S:路程/t:时间? 重力G(N)G=m g(m:质量;g:k g或者10N/k g)密度:ρ(k g/m3)ρ=m/v(m:质量;V:体积)合力:F合(N)方向相同:F合=F1+F2;方向相反:F合=F1—F2方向相反时,F1>F2? 浮力:F浮(N)F浮=G物—F拉(G视:物体在液体的重力)浮力:F浮(N)F浮=G物(此公式只适用物体漂浮或悬浮)浮力:F浮(N)F浮=G排=m排g=ρ液gV排(G排:排开液体的重力;m排:排开液体的质量;ρ液:液体的密度;V排:排开液体的体积(即浸入液体中的体积))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F1:动力;L1:动力臂;F2:阻力;L2:阻力臂)定滑轮:F=G物S=h(F:绳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G物:物体的重力;S: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h:物体升高的距离)动滑轮:F=(G物+G轮)/2S=2h(G物:物体的重力;G轮:动滑轮的重力)滑轮组:F=(G物+G轮)S=n h(n:通过动滑轮绳子的段数)机械功:W(J)W=F s(F:力;s: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有用功:W有=G物h? 总功:W总W总=F s适用滑轮组竖直放置时?

机械效率:η=W有/W总×100%? 功率:P(w)P=w/t(W:功;t:时间) 压强p(P a)P=F/s(F:压力;S:受力面积)液体压强:p(Pa)P=ρgh(ρ:液体的密度;h:深度【从液面到所求点的竖直距离】)热量:Q(J)Q=c m△t(c:物质的比热容;m:质量;△t:温度的变化值)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Q(J)Q=m q(m:质量;q:热值)? 常用的物理公式与重要知识点? 串联电路电流I(A)I=I1=I2=……电流处处相等? 串联电路电压U(V)U=U1+U2+……串联电路起分压作用? 串联电路电阻R(Ω)R=R1+R2+……? 并联电路电流I(A)I=I1+I2+……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分流)? 并联电路电压U(V)U=U1=U2=……? 并联电路电阻R(Ω)1/R=1/R1+1/R2+……? 欧姆定律:I=U/I? 电路中的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电流定义式I=Q/t(Q:电荷量(库仑);t:时间(S))

初中物理公式汇总一览表培训讲学

初中物理公式汇总一 览表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初中物理公式汇总 速度公式: t s v = 公式变形:求路程——vt s = 求时间——t=s/v 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G = mg 密度公式: V m = ρ 浮力公式: F 浮= G 物 – F 示 F 浮= G 排=m 排g F 浮=ρ液gV 排 F 浮= G 物 单位换算:1kg=103 g 1g/cm 3=1×103kg/m 3 1m 3=106cm 3 1L=1dm 3=10-3m 3 物理量 单位 F 浮——浮力 N G 物——物体的重力 N 提示:[当物体处于漂浮或悬浮 物理量 单位 v ——速度 m/s km/h s ——路程 m km 单位换算: 1 m=10dm=102cm=103mm 1h=60min=3600 s ; 1min=60s 物理量 单位 G ——重力 N m ——质量 kg 物理量 单位 ρ——密度 kg/m 3 g/cm 3 m ——质量 kg g 物理量 单位 F 浮——浮力 N G 物——物体的重力 N 物理量 单位 F 浮——浮力 N ρ ——密度 kg/m 3 G 排——物体排开的液体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P=F/S p=ρgh F1L1=F2L2 或写成:1 2 2 1 L L F F 滑轮组: F = n 1 G总 (G总= G物+G动) s =nh 对于定滑轮而言:∵n=1 ∴F = G物s = h 对于动滑轮而言:∵n=2 ∴F = 2 1 (G物+G动)s =2 h 功的公式: W=F s L 提示:克服重力做功或重力 做功(即竖直方向): 单位换算:1W=1J/s 1马力=735W 1kW=103W

初三物理公式总结

物理公式汇总 一、密度(ρ): 1、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公式: 变形 m 为物体质量,主单位kg ,常用单位:t g mg ; v 为物体体积,主单位cm 3 m 3 3、单位:国际单位制单位: kg/m 3 常用单位g/cm 3 单位换算关系:1g/cm 3=103kg/m 3 1kg/m 3=10-3g/cm 3水的密度为1.0×103kg/m 3,读作1.0×103千克每立方米,它表示物理 意义是:1立方米的水的质量为1.0×103千克。 二、速度(v ): 1、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计算公式: 变形 , S 为物体所走的路程,常用单位为km m ;t 为物体所用的时间,常用单位为s h 3、单位:国际单位制: m/s 常用单位 km/h 换算:1m/s=3.6km/h 。 三、重力(G ): 1、定义: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的力叫重力 2、计算公式: G=mg m 为物理的质量;g 为重力系数, g=9.8N/kg ,粗略计算的时候g=10N/kg 3、单位:牛顿简称牛,用N 表示 四、杠杆原理 1、定义:杠杆的平衡条件为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2、公式:F 1l 1=F 2l 2 也可写成:F 1 / F 2=l 2 / l 1 其中F 1为使杠杆转动的力,即动力;l 1为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即动力臂; F 2为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即阻力;l 2为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即阻力臂 五、压强(P ): 1、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2、计算公式: P=F/S F 为压力,常用单位牛顿(N );S 为受力面积,常用单位米2(m 2 ) 3、单位是:帕斯卡(Pa ) 六、液体压强(P ): 1、计算公式:p =ρgh 其中ρ为液体密度,常用单位kg/m 3 g/cm 3 ;g 为重力系数,g=9.8N/kg ; h 为深度,常用单位m cm 2、单位是:帕斯卡(Pa ) ρ m V = V m ρ = V m ρ = v s t = t s v = v t s =

初中物理公式定律大全.

初中物理公式定律大全 物理量单位公式 名称符号名称符号 质量m 千克kg m=pv 温度t 摄氏度°C 速度v 米/秒m/s v=s/t 密度p 千克/米3 kg/m3 p=m/v 力(重力) F 牛顿(牛)N G=mg 压强P 帕斯卡(帕)Pa P=F/S 功W 焦耳(焦)J W=Fs 功率P 瓦特(瓦)w P=W/t 电流I 安培(安)A I=U/R 电压U 伏特(伏)V U=IR 电阻R 欧姆(欧)R=U/I 电功W 焦耳(焦)J W=UIt 电功率P 瓦特(瓦)w P=W/t=UI 热量Q 焦耳(焦)J Q=cm(t-t°) 比热 c 焦/(千克°C)J/(kg°C) 真空中光速3×108米/秒 g 9.8牛顿/千克 15°C空气中声速340米/秒

安全电压不高于36伏 初中物理基本概念概要 一、测量 ⒈长度L:主单位:米;测量工具:刻度尺;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光年的单位是长度单位。 ⒉时间t:主单位:秒;测量工具:钟表;实验室中用停表。1时=3600秒,1秒=1000毫秒。 ⒊质量m: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主单位:千克;测量工具:秤;实验室用托盘天平。 二、机械运动 ⒈机械运动:物体位置发生变化的运动。 参照物:判断一个物体运动必须选取另一个物体作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⒉匀速直线运动: ①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a 比较在相等时间里通过的路程。b 比较通过相等路程所需的时间。 ②公式:1米/秒=3.6千米/时。 三、力 ⒈力F: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 力的单位:牛顿(N)。测量力的仪器:测力器;实验室使用弹簧秤。

初中物理公式大全(人教版)

初中物理公式 物理量符号国际单位符号单位换算 质量m千克kg1t=103kg1kg=103g=106mg 体积v立方米m31m3=103dm3=106cm3=109mm31L=1dm31ml=1cm3温度t摄氏度°C 速度v米/秒m/s1m/s=3.6km/h 路程s米m1km=103m1m=10dm=100cm=1000mm=106μm=109nm 密度ρ千克/米3kg/m31g/cm3=103kg/m3 力F牛顿(牛)N 重力G牛顿(牛)N 压强P帕斯卡(帕)Pa1Mpa=106pa1kpa=103pa 面积s平方米m21m2=100dm2=104cm2=106mm2 功W焦耳(焦)J1kw?h=3.6×106J 功率P瓦特(瓦)w1Mw=106w1kw=103w 电流I安培(安)A1A=103mA=106μA 电压U伏特(伏)V1Mv=106v1kv=103v 电阻R欧姆(欧)Ω1MΩ=106Ω1kΩ=103Ω 电功W焦耳(焦)J 电功率P瓦特(瓦)w1Mw=106w1kw=103w 热量Q焦耳(焦)J 比热容c焦/(千克?摄氏度)J/(kg?℃) 时间t秒s1h=60min=3600s 初中物理公式汇编 【力学部分】 1、速度:V=S/t S----路程-----m km t----时间-----s h v---速度-----m/s km/h 2、重力:G=mg m----质量----kg- g----重力与质量的比值-----9、8N/kg G-----重力-----N 3、密度:ρ=m/V m----质量----kg g v-----体积m3cm3 ρ---密度----kg/m3g/cm3 4、压强:p=F/S F----压力----N s----受力面积-----m2 p----压强----pa或N/m2 5、液体压强:p=ρgh ρ-----液体密度-----kg/m3g------9.8N/kg或10N/kg h-----深度-----m P----液体压强------pa

初中物理——公式汇总

初中物理公式汇总 物理量(单位)公式备注公式的变形 速度V(m/S) v= S:路程/t:时间 重力G (N) G=mg m:质量 g:9.8N/kg或 者10N/kg 密度ρ(kg/m3)ρ=m/V m:质量 V:体积 合力F合(N)方向相同:F合=F1+F2 方向相反:F合=F1—F2 方向相反时,F1>F2 浮力F浮 (N) F浮=G物—G视 G视:物体在液体的重力 浮力F浮 (N) F浮=G物此公式只适用 物体漂浮或悬浮 浮力F浮 (N) F浮=G排=m排g=ρ液gV排 G排:排 开液体的重力 m排:排开液体的质量 ρ液:液体的密度 V排:排开液体的体积 (即浸入液体中的体积) 杠杆的平衡条件 F1L1= F2L2 F1:动力 L1:动力臂 F2:阻力 L2:阻力臂 定滑轮 F=G物 S=h F:绳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 G物:物体的重力 S: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h:物体升高的距离 动滑轮 F= (G物+G轮) S=2 h G物:物体的重力 G轮:动滑轮的重力 滑轮组 F= (G物+G轮) S=n h n:通过动滑轮绳子的段数 机械功W (J) W=Fs F:力 s: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有用功W有 总功W总 W有=G物h W总=Fs 适用滑轮组竖直放置时 机械效率η= ×100% 功率P (w) P= W:功 t:时间 压强p (Pa) P= F:压力 S:受力面积 液体压强p (Pa) P=ρgh ρ:液体的密度 h:深度(从液面到所求点 的竖直距离) 热量Q (J)Q=cm△t c:物质的比热容 m:质量△t:温度的变化值 燃料燃烧放出 的热量Q(J) Q=mq m:质量 q:热值 常用的物理公式与重要知识点 一.物理公式 单位)公式备注公式的变形 串联电路 电流I(A)I=I1=I2=…… 电流处处相等串联电路 电压U(V)U=U1+U2+…… 串联电路起 分压作用 串联电路 电阻R(Ω)R=R1+R2+…… 并联电路 电流I(A)I=I1+I2+…… 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分流) 并联电路 电压U(V)U=U1=U2=…… 并联电路 电阻R(Ω)= + +……

初中物理公式汇总大全

1 / 8 初中物理公式汇总 速度公式:t s v = 公式变形:求路程——vt s = 求时间——t=s/v 密度公式: V m = ρ 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G = mg 压强公式: P=F/S 该公式:固体为主,液体也适用 改变压强大小的方法:1、减小压力或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2、增大压力或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增大压强。 液体压强公式: p =ρgh 规律:1、同一深处各个方向上压强大小相等, 2、深度越大压强也越大, 3、不用液体同一深处,液体密度大的,压强也大, 浮力公式: F 浮= G 物 – F 示 F 浮= G 排=m 排g 物理量 单位 v ——速度 m/s km/h s ——路程 m km t ——时间 s h 单位换算: 1 m=10dm=102cm=103mm 1h=60min=3600 s ; 1min=60s 1 m/s =3.6 km/h 物理量 单位 G ——重力 N m ——质量 kg g ——重力与质量的比值 g=9.8N/kg ;粗略计算时取g=10N/kg 。 物理量 单位 F 浮——浮力 N G 物——物体的重力 N F 示——物体浸没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N 物理量 单位 F 浮——浮力 N ρ ——密度 kg/m 3 V 排——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 m 3 g=9.8N/kg ,粗略计算时取g=10N/kg G 排——物体排开的液体 受到的重力 N m 排——物体排开的液体 的质量 kg 单位换算:1kg=103 g 1g/cm 3=1×103kg/m 3 1m 3=106cm 3 1L=1dm 3=10-3m 3 1mL=1cm 3=10-6m 3 物理量 单位 ρ——密度 kg/m 3 g/cm 3 m ——质量 kg g V ——体积 m 3 cm 3 物理量 单位 p ——压强 Pa 或 N/m 2 ρ——液体密度 kg/m 3 h ——深度 m g=9.8N/kg ,粗略计算时取g=10N/kg 面积单位换算: 1 cm 2 =10--4m 2 1 mm 2 =10--6m 2 1dm 2=10-2m 2 注意:S 是受力面积,指有受到压力作用的那部分面积 注意:深度是指液体内部 某一点到自由液面的竖直距离; 物理量 单位 p ——压强 Pa 或 N/m 2 F ——压力 N S ——受力面积 m 2

初中物理课本实验总结归纳

一.伏安法测电阻 1、定义: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测出电路中某一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就可以根据欧姆定律算出这个导体的电阻,这种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的方法叫伏安法。 2、原理:I=U/R 3、电路图: (右图) 4、步骤:①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 连接实物时,必须注意 开关应断开 ② 检查电路无误后,闭合开关S ,三次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分别读出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填入表格。 ③算出三次Rx 的值,求出平均值。 ④整理器材。 5、讨论:⑴本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改变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分压),同时又保护电路(限流)。 ⑵测量结果偏小是因为:有部分电流通过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大于实际通过Rx 电流。根据Rx=U/I 电阻偏小。 ⑶如图是两电阻的伏安曲线,则R 1>R 2 二.伏安法测灯泡的额定功率:①原理:P=UI ②电路图:③选择和连接实物时须注意: 电源:其电压高于灯泡的额定电压 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时要变阻,且调到最大值。根据能否调到灯泡的额定电 压选择滑动变阻器。 电压表:并联在灯泡的两端“+”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 根据额定电压选择电压表量程。 电流表:串联在电路里““+”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 根据I 额=P 额/U 额 或I 额=U 额/R 选择量程。 三.伽利略斜面实验: ⑴三次实验小车都从斜面顶端滑下的目的是:保证小车开始沿着平面运动的速 度相同。 ⑵实验得出得结论:在同样条件下,平面越光滑,小车前进地越远。 ⑶伽利略的推论是:在理想情况下,如果表面绝对光滑,物体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牛顿第一定律: 说明: A 、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 出来的, 滑动变阻器 变阻(“一上一下”) 阻值最大(“滑片远离接线柱”) 串联在电路中 电流表 “+”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 量程选择:算最大电流 I=U/Rx 并联在电路中 电压表 “+”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 量程选择:看电源电压

初中物理公式汇总一览表

公式变形:求路程—— 求时间——t=s/v F 浮= G 排=m 排 g F =ρ gV 排 F 浮——浮力 速度公式: 初中物理公式汇总 物理量 单位 单位换算: v ——速度 m/s km/h s ——路程 m km t ——时间 s h 1 m=10dm=102cm=103mm 1h=60min=3600 s ; 1min=60s 1 m/s=3.6 km/h 密度公式: 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G = mg 物理量 单位 ρ——密度 kg/m 3 g/cm 3 m ——质量 kg g V ——体积 m 3 cm 3 物理量 单位 G ——重力 N m ——质量 kg g ——重力与质量的比值 单位换算:1kg=103 g 1g/cm 3=1×103kg/m 3 1m 3=106cm 3 1L=1dm 3=10-3m 3 1mL=1cm 3=10-6m 3 g=kg ;粗略计算时取 g=10N/kg 。 面积单位换算: 压强公式: P=F/S (固体) 物理量 单位 p ——压强 Pa 或 N/m 2 F ——压力 N S ——受力面积 m 2 注意:S 是受力面积,指有 受到压力作用的那部分面 积 1 cm 2 =10--4m 2 1 mm 2 =10--6m 2 1dm 2=10-2m 2 液体压强公式: p =ρgh 浮力公式: 物理量 单位 p ——压强 Pa 或 N/m 2 ρ——液体密度 kg/m 3 h ——深度 m g=kg ,粗略计算时取 g=10N/kg 物理量 单位 F 浮——浮力 N 注意:深度是指液体内部某一点 到自由液面的竖直距离; F =G 浮 物 – F 示 G 物——物体的重力 N F 示——物体浸没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N 浮 液 物理量 单位 N ρ ——密度 kg/m 3 V 排——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 m 3 g=kg ,粗略计算时取 g=10N/kg G 排——物体排开的液体 受到的重力 N m 排——物体排开的液体 的质量 kg

初中物理公式大全(整理版)

初中物理公式大全(最 新整理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一、【初中物理公式一览表】

浮力(F 浮)(1) 称重法 F浮=G-F示 (已知弹簧称) (2) 阿基米德原理 F浮=G排= m排g (已知G排或m 排) (3) 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 (已知V排) (4) 漂浮或悬浮法F浮=G物=m物g (已知漂浮或悬浮法) 【注意】出现“物体静止时,受到浮力”这种说法时,要分别算出浮力(计算时的V排= V 物),然后根据沉浮条件,如果F浮> G物,则上浮至漂浮时静止,根据漂浮条件; F浮=G物=m物 g;如果F 浮< G物,则下沉至沉底时静止,此时浮力为刚才算出的浮力。 动力、阻 力杠杆平衡条件(杠杆原 理): 2 2 1 1 l F l F=1 l与2l单位相同即可 机械功(W)(1)定义W=Fs 克服重力做功W=G物h=m物gh;克 服摩擦力做功W=fs 【注意】先判断是否做功,再进行计算 J 机械功率 (P) (1)P= t W(2) P= t W= (3)从机器的铭牌上读出 主单位:w 1Kw=103w 拉力(F)(1)不计动滑轮和绳重及摩擦时,F=G n 1 物(理想滑轮组) (2)不计绳重及摩擦时 ) ( 1 动 物 G G n F+ =(实际滑轮组) (3)已知η: n G F η =(实际滑轮组) 机械效率(η)(1)公式:η= 总 有 W W ×100% 计算步骤:有用功:W有=G物h 总功:W总=Fs( W总 =W有+W额) η= 总 有 W W ×100% (2) 对于滑轮组(竖直):S=nh (v s=nv h) η= nF G (n为在动滑轮上的绳子股 【注意】1、由于有用 功只占总功的一部分, 所以η总小于1,且没有 单位,用百分比表示。 2、F 拉为直接用手拉物 体的力,F为拉绳子的 力。 3、绳子的为S,v s; 物体的为h,v h。

初中物理公式定律大汇总

初中物理公式定律大汇总 物理量单位公式 名称符号名称符号 质量m 千克kg m=pv 温度t 摄氏度°C 速度v 米/秒m/s v=s/t 密度p 千克/米3 kg/m3 p=m/v 力(重力) F 牛顿(牛)N G=mg 压强P 帕斯卡(帕)Pa P=F/S 功W 焦耳(焦)J W=Fs 功率P 瓦特(瓦)w P=W/t 电流I 安培(安)A I=U/R 电压U 伏特(伏)V U=IR 电阻R 欧姆(欧)R=U/I 电功W 焦耳(焦)J W=UIt 电功率P 瓦特(瓦)w P=W/t=UI 热量Q 焦耳(焦)J Q=cm(t-t°) 比热c 焦/(千克°C)J/(kg°C) 真空中光速3×108米/秒 g 9.8牛顿/千克 15°C空气中声速340米/秒

安全电压不高于36伏 初中物理基本概念概要 一、测量 ⒈长度L:主单位:米;测量工具:刻度尺;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光年的单位是长度单位。 ⒉时间t:主单位:秒;测量工具:钟表;实验室中用停表。1时=3600秒,1秒=1000毫秒。 ⒊质量m: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主单位:千克;测量工具:秤;实验室用托盘天平。 二、机械运动 ⒈机械运动:物体位置发生变化的运动。 参照物:判断一个物体运动必须选取另一个物体作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⒉匀速直线运动: ①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a 比较在相等时间里通过的路程。b 比较通过相等路程所需的时间。 ②公式:1米/秒=3.6千米/时。 三、力 ⒈力F: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 力的单位:牛顿(N)。测量力的仪器:测力器;实验室使用弹簧秤。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是指物体的速度大小或运动方向改变。

初中物理公式总结大全(最新归纳).doc

初中物理公式汇总 s 物理量 单位 v 单位换算 : 速度公式: t v ——速度 m/s km/h s ——路程 m km 1 m=10dm=10 2cm=103mm 公式变形:求路程 —— s vt 求时间 —— t=s/v 1h=60min=3600 s ; 1min=60s t ——时间 s h 物理量 单位 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G = mg G ——重力 N m ——质量 kg g ——重力与质量的比值 密度公式: g=9.8N/kg ;粗略计 算 时 取 物理量 单位 单位换算 : 1kg=10 3 g 浮力公式: ρ——密度 kg/m 3 g/cm 3 1g/cm 3 =1×103kg/m 3 m ——质量 kg g F 浮=G 物 –F 示 1m 3=10 6cm 3 V ——体积 m 3 cm 3 1L=1dm 3 =10-3 m 3 F 浮=G 排 =m 排 g 物理量 单位 G 排——物体排开的液体 F 浮——浮力 N F 浮=ρ液 gV 排 受到的重力 N ρ ——密度 kg/m 3 m 排——物体排开的液体 V 排——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 m 3 的质量 kg F 浮= G 物 g=9物理.8N/kg 量 ,粗略单计位算时取 g=10N/kg F 浮——浮力 N 提示: [ 当物体处于 漂浮 或悬浮 时 ] 压强公式: N 面积单位换算 : 物理量 G 物——物体的重力 单位 P=F/S (固体) p ——压强 Pa 或 N/m 2 注意 : S 是受力面积,指 1 cm 2 =10 --4 m 2 F ——压力 N 有受到压力作用的那部 分面积 1 mm 2 =10 --6m 2 物理量 2 单位 S ——受力面积 m 液体压强公式: p ——压强 Pa 或 N/m 2 注意 :深度是指液体内部某一点 p=ρgh ρ——液体密度 kg/m 3 到自由液面的竖直距离; h ——深度 m 杠杆的平衡条件: g=9.8N/kg ,粗略计算时取 g=10N/kg 物理量 单位 F 1L 1=F 2L 2 F 1 L 2 或写成: F 2 L 1 滑轮组: F ——动力 N 1 L 1——动力臂 m F 2——阻力 N L ——阻力臂 m 2 物理量 提示 :应用杠杆平衡条件解题时, L 1 2 的 、 L 单位只要相同即可,无须国际单位; 单位 1 F = n G 总 ( G 总=G 物+G 动) F ——动力 N G 总 ——总重 N (当不计滑轮重、绳重及摩擦时, G 总 =G 物 ) n ——承担物重、与动滑轮相连的绳子段数 物理量 单位 s =nh s ——动力通过的距离 对于定滑轮而言: ∵ =1 ∴ F = G 物 h ——重物被提升的高度 n n ——承担物重的绳子段1数 m m s = h 对于动滑轮而言: ∵ n =2 ∴F = 2 ( G 物 +G 动) s =2 h

最新人教版初中物理公式大全35916资料讲解

人教版初中物理公式大全 一、质点的运动-----直线运动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 2.有用推论Vt2-Vo2=2as 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 6.位移s=V平t=Vot+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 8.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 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 (1)平均速度是矢量; (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 (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参考系、时间与时刻〔见第一册P19〕/s--t 图、v--t图/速度与速率、瞬时速度〔见第一册P24〕。 2)自由落体运动 1.初速度Vo=0 2.末速度Vt=gt 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 4.推论Vt2=2gh 注: (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竖直上抛运动 1.位移s=Vot-gt2/2 2.末速度Vt=Vo-gt (g=9.8m/s2≈10m/s2) 3.有用推论Vt2-Vo2=-2gs 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抛出点算起) 5.往返时间t=2V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 注: (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 (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 (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二、质点的运动---曲线运动、万有引力 1)平抛运动 1.水平方向速度:Vx=Vo 2.竖直方向速度:Vy=gt 3.水平方向位移:x=Vot 4.竖直方向位移:y=gt2/2 5.运动时间t=(2y/g)1/2(通常又表示为(2h/g)1/2) 6.合速度Vt=(Vx2+Vy2)1/2=[Vo2+(gt)2]1/2 合速度方向与水平夹角β:tgβ=Vy/Vx=gt/V0 7.合位移:s=(x2+y2)1/2, 位移方向与水平夹角α:tgα=y/x=gt/2Vo 8.水平方向加速度:ax=0;竖直方向加速度:ay=g 注: (1)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加速度为g,通常可看作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与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