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济南的冬天》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济南的冬天》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济南的冬天》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

册)

第一课时

导入:

师:同学们,前些天,有一件事让所有中国人,尤其是

文学界的人倍感振奋,大家知道是什么事吗?

生:……

师:对!2012年10月11日19时,,莫言荣获诺贝尔

文学奖。那是一个历史会永远铭记的时刻!但是,同学们,

大家知道吗?这个时刻的到来本可以提前到44年前,有一

个作家在那个时候就可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大家知道这

个作家是谁吗?

生:老舍。

师:是的,那为什么最后诺贝尔文学奖没有颁发给老舍呢?

生:……

师:1966年的一个上午,老舍先生离开了我们,自沉太平湖。后来,人们把老舍称为现代的“屈原”,屈原喊着

“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抱石沉汨罗江,从此,每年的农历五月五日,我们有了端午节,这一天也被

称为“诗人节”,人们在这一天除了吃粽子,也会作诗怀念

屈原,同时表达自己的理想抱负。屈原走了,留下了《离骚》,

然而老舍先生走的那天,没有人知道他给我们留下了什么。

关于老舍的死,夫人胡絜青(板书在黑板上)在《老舍

之死:留在太平湖的记忆与思索》里这样写到:老舍出事前

一天,在没有收到通知的情况下,还是去参加了红卫兵帮文

联搞的批斗,可是一到那里,造反派和红卫兵不由分说,一

边扭过老舍双臂让他做“喷气式”“请罪”,一边对他拳脚

相加。老舍分辨说:“我不是反革命,我写的作品都是歌颂

新社会和中国共产党的。”造反派们马上讥笑地反问他:

“你歌颂共产党为什么共产党不要你入党呀?”说到这里,

大家知道老舍先生为什么到死还不是一个党员吗?那是50

年代末到60年代初,梅兰芳、程砚秋等艺术家们相继入党,老舍也写了入党申请报告。报告最后送到周总理手里,周总

理亲自来到老舍家里,说:“老舍先生,你的入党要求我们

知道了,我想就这件事和您商量一下。在目前帝国主义和反

动派们对我们新中国实行孤立、禁运、封锁的情况下,我们

认为你暂时还是留在党外好,因为有些事,让我们自己说,

或者让我们的党员同志说,都不太方便,而让你一个有声望

的党外人士说,作用就大多了,对党的贡献反而会更大,你

看呢?”周总理说话从不强加于人,不发号施令,老舍对周

总理的话完全理解,他也十分尊重周总理,就说:“谢谢总

理的关心,我听党的,听总理的。”所以,当周总理听说老

舍出事后,当着他身边的工作人员的面,跺着脚说:“把老

舍先生弄到这步田地,叫我怎么向国际上交代啊!”

那天,老舍被打得皮开肉绽之后,已经站不起来,有人

怕当场被打死,就把老舍拖到附近一个派出所。

胡絜青知道消息已经是晚上了,忙奔到那个小派出所,

在门口等了许久,才让她进旁边的小屋。一进门就见到老舍

满脸是血地躺在地上,眼睛紧紧闭着。夫人走到老舍跟前,

俯下身,拉着他的手,把他轻轻扶坐起来。这时,他两手才

紧紧地抓着我的手,久久没有松开。我俩谁也没有说一句话,当时,找不到车辆,我也背不动他,就在北京街上找了好久,才找到一辆平板人力三轮车把老舍带回家。回家后,老舍不

吃不喝,光坐着发愣。那晚,老舍在那百思不解的恐怖中度

过了一个难眠的黑夜。

第二天,老舍仍然没有吃东西,在夫人要出门时,老舍

又一次两手紧紧抓住我的手,凝视我好久。胡挈青预感到可

能要发生什么意外,可是在那叫天不灵、叫地不应的日子里,又有啥办法呢?

在夫人走后不久,老舍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服,拿上一

本《毛主席诗词》就出去了。走到院里,见4岁的小孙女在

那里玩,还把小孙女叫到面前,拉着孩子的小手说:“跟爷

爷说再见。”天真的孩子哪里知道这是和爷爷的永别?还真

地说了“爷爷再见”并向她爷爷摇了摇手。老舍出门后,就

一直往北走,走到太平湖(此湖今已不存,改建成地铁停车

场)边,坐在那里读起了《毛主席诗词》。整整读了一天,天黑以后,他头朝下、脚朝上投进了那一汪平静的湖水。

老舍的后事也是被草草了结,火化后也没能给家人留下

骨灰。老舍女儿舒乙(板书在黑板上)后来有说:为了纪念

父亲,就把他的眼镜、一支钢笔、一支毛笔和老舍平常喜欢

喝的花茶和茉莉花放进骨灰盒里,用这几件东西代表他。

那同学们,大家知道为什么老舍先生选择沉太平湖吗?

生:……

师:老舍女儿舒乙在后来找到一张老北京地图,发现北

京城旧城西北角是太平湖,而城里相对应的这个地方叫观音庵,这是老舍母亲住过的地方,母亲住的房子是老舍当年当

了教授后买给母亲的。老师认为,当老舍丧失了一切,而且

感受到人们把他抛弃的时候,他想起来他的归宿应该是这儿,这儿有他的母亲,母亲是把生命和性格传给他的唯一的人。

在这里离开也许是一个圆满的结局了。

老舍的死,带给我们伤痛和遗憾,但他也留下了宝贵的

精神财富!老舍先生的作品那就是老舍的作品。对于我们来说,怎样算是最好的怀念老舍先生呢?老师觉得就是好好研

读老舍遗留给我们的作品,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感受作者

的情怀,学习老舍的高尚情操,生活得更幸福。那么,今天

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

进入文本:

1、作者简介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著名作家,语言大师,被誉为“人民艺术家”。著名作品有《骆驼祥子》《茶馆》《四世同堂》等。话剧《茶馆》被西方人誉为“东方舞台上的奇迹”。(幻灯片展示这四个作品的照片)。

师:大家知道为什么老舍先生光写济南的冬天,而不写其他地方的冬天吗,怎么不写长沙的冬天呢?

生:……

师:老舍先生是一个情感丰富的人,就像对母亲的这种情怀一样,他对山东也有着深刻的情感,他曾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大学任教七年,对山东产生了深厚感情,他称山东为自己的“第二故乡”。

(幻灯片展示老舍济南故居和齐鲁大学和青岛大学的照片)

2、朗读课文

师:现在,同学们自己先自由朗读课文一遍,在朗读过程中,请把生字词用红笔标记出来。

生:……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本文有哪些生字词。(幻灯片展示)

生字词:(红色为多音字,还需查资料)

济(jǐ)南、伦敦(dūn)、暖和(huo)、着(zhuò)落、着(zháo)急、髻(jì)、看(kān)护、镶(xiāng)、薄(báo)雪、露(lù)出、宽敞(chǎng)、水藻(zǎo)、贮(zhù)蓄、澄(chéng)清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齐读这些生字词。

生:……

师:现在,老师把课文朗读一遍,同学们默默跟着老师读,把生字词读准,并思考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师:……(朗读)

师:读了两遍课文之后,同学们感受到了老舍先生怀着怎样的情感来写济南的冬天了吗?哪位同学能为我们说说。

生:……

师:同学们说的都没错,我们可以把老舍的这种情感总结为一个词:一往情深。

下面,全班齐读一遍,思考这么一个问题:济南冬天总的特点是什么?本文描绘了济南冬天的哪些景物?

生:……(齐读)

师:书读三遍,其义自现。现在,大家找出来济南冬天总的特点了吗?

生:……

师:对,温晴,这就是济南冬天的主要特点。那么,作

者是怎样表达出济南冬天的这种特点的呢?

生:对比手法。

师:具体怎么对比的呢?

生:……

知识点:

对比

北平的风大济南无风声

伦敦的大雾济南响晴温晴济南算个宝地

热带的毒日济南温晴

没有风声:不代表没有风,只表示风很小。

响晴:晴朗无云。

响亮的声音:洪亮的声音。

区分

响亮的天气:“响”突出“晴”“亮”的程度,响亮在这里是十分明亮的意思。

师:现在我们来解决朗读时要求思考的第二个问题,老舍先生为我们描绘了那些冬冬景?

生:……

知识点:

阳光朗照下的山绿萍

山薄雪覆盖下的山水水藻

城外的远山垂柳

师:现在,大家一起来看,这篇文章能分为一个部分?

生:……

第一部分:第一段,总写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

第二部分:第二至五段,分写济南冬天的山、水等景色。

师:现在呢,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游戏。假设今年冬天我

们1201班要去济南旅游,由于大多数同学没去过,所以想

聘请一个导游。我们出的工资高,来应聘的导游相当多,现

在要我们的班长孙逸豪同学当主考官,全班同学都是副评委,来应聘的导游,要求按老舍先生《济南的冬天》这篇文章的

写景顺序进行描绘济南冬天的景物,最后聘请一个最好,最

让同学们能感受到画面感的导游。导游按课文的写景顺序给

游客介绍济南冬天的景物,要求用自己的语言组织,可以把

自己从文想象到的景物也说出来。

表演。

课后作业:

每个小组选取自己从文中感受到最美的最喜欢的画面,

用手中的画笔画下来,可以是素描、可以是水墨画,可以是

油画,画的式样不限,然后再为自己的画写一解说词。画每

小组一幅,解说词每人要求写一份。第二节课进行展示、评比。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师:上节课,老师布置每个小组画一幅画,并要求每人

写一份解说词,现在就一一来展示大家的作品吧,解说词只

要求读那份本组人员公认写得最好的,其他的作为作业,下

课时课代表收上来。现在就从第一组开始。

同学展示并做出评价,以五星为标准,最好是五星,其

次是四星半……

师:刚才的环节,大家大饱眼福和耳福,现在我们就来

点更请轻松的。请各位拿出听写本,听写本文的生字词。

生:……

听写完毕。每个小组长下去把作业收齐。

师:“上帝把夏天的艺术赐给瑞士,把春天的赐给西湖,秋和冬的全赐给了济南。”老舍曾这样说,从这里,我们可

以看出他对济南的一往情深,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老舍是

怎样表达他的这种情感的。首先,我们一起来把课文齐读一遍。

生:……(朗读)

师:上节课,我们知道了济南冬天的整体特点是温晴,

通过对比的手法体现出来。老舍在文中为我们描绘了阳光朗

照下的山,薄雪覆盖下的山,城外的远山和济南的水。现在

我们就一起来看老舍是怎样写阳光朗照下的山的,阳光朗照

下的山又是怎样的。

知识点:

1、解析“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

的境界?”

安适:安静、舒适。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晒着”、“睡着”、“唤醒”都是拟人的写法,将老城人格化,使之带有生命的感觉与意味,把老城勾勒成暖和安适的理想的境界,表现出作者对老

城的喜爱。

以大观小”的中国山水画的构图取景方法。作者展开想

像的翅膀飞上济南的云天俯瞰大地,然后对济南大地作了简

笔的写意描绘。画城,不画它的东西南北,“一个老城,有

山有水,全在山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

把它们唤醒。”(注:此句中的山是济南城中的山)一些琐

碎的细部都被略去了,画的只是冬天济南城秀美的睡态,留

下充分的余地让读者去联想、想像,进行艺术的再创造。

济南温晴的冬天形成的地理原因:

“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

在济南南面,距市中心五里有著名的千佛山。它东接佛懋

(mào)山,西连南马鞍山、四里山,层峦叠翠,形成济南的天然屏障。它们都是名副其实的“小山”,最高的千佛山,

主峰也只有海拔285米。

解析“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把济南放在一

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

保暖和。”

把山比作小摇篮,摇篮给人暖和、温馨、舒适的感觉,

这样的比喻生动的写出了济南的可爱。很有可能山们还低声

地哼着摇篮曲呢。(让学生先说摇篮的回忆和感受,老师再

做总结)

本句画山,不画它的上下左右,一起笔就抓住了景物的

主要特征画,紧接着就引导读者展开艺术的联想和想像:

“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

篮里。借这种联想、想像,使画面活灵飞动起来。

“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

画人,不画人的男女老少,不但如国画一样略去耳鼻眉目,连形体也完全略去,而只画了济南冬天人物情态的最主

要的特征:“济南的人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和城与山,

浑然构成一幅完美的图画。

人们对“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

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这种幻想能不能实习并不着急,这是怎样的一种心境?

是一种惬意、满足时的遐想,是一种美好的想象,为精

神生活增添色彩,实不实现关系不大。

慈善的冬天。

“慈善”是形容人慈善、富有同情心。这里用“慈善”

点明了济南的冬天别具特色,因为在中国北部的冬天大都阴

风怒号,寒风凛冽,而济南却很暖和,温暖人心,它的仁慈

和善犹如慈母一般。

如:战士们向敌人射出了仇恨的子弹。

他今天拥有一个美丽心情。

脚下是欢乐的河水。

情感相通、感受一致是这种手法运用的前提。

第二段写景方法:山水画法,从纷繁景物中,略去次要

的部分,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加以突出的表现。画的浑

然一体的济南大地是一幅写意画。

师:老舍先生为我们描绘了阳光朗照下山,但最欣赏的

还是薄雪覆盖下的山。作者说:“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

现在就让我们调动各种感觉器官,先来听一听这时候的山是

什么样子的。(指定一名学生读课文,要求读得美一点,其

他同学可以一边听一边闭起眼睛来想像感受。)

师:那我们来看一看下小雪到底怎么妙。理清本段顺序:作者写薄雪覆盖的山,先写山的哪部分,再写哪部分,请快

速找出来。

明确:山上-山尖-山坡-山腰(自上而下的空间顺序)

山上

写了什么景色?有什么特点?

矮松。越发青黑,青黑凸显出了矮松的浓郁的生机、生

命力,同时雪小,盖不住整个松树,体现济南的温晴。

“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这句哪个字用得好?

“顶”字。写出了形态美,如果用“扣”字,就不好听

了也不好看了;写出了轻盈感,压在头上,扣在头上,覆盖

在头上,都不好听。

作者为什么不说雪而说是白花?

说明雪漂亮,作者喜欢这样的雪。

为什么说像“日本看护妇”,而不是别的国家的?

此比喻的本体是矮松,日本国民在当时身材比较矮小,

尤其日本看护妇,因为面对病人这一特殊人群,身材粗大自

然不适合当看护妇。矮小、温柔的日本看护妇作为喻体,更

能表现小山的秀气。用俄罗斯看护妇作喻体达不到这个效果。

(2)山尖--作者是怎么描写山尖的?你觉得哪个词用的好?

全白了,好像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镶”用拟人手法,表现的是线条不断地在起伏延长,同时轮廓亮丽。另外,把

它写的像巧匠一样,构建色彩纯净美丽的蓝天银边,看出作

者喜欢雪的灵性。

(3)山坡--刚才写树尖用顶,写山尖用镶,那在山坡上

用了一个什么词呢?找出来并说好不好,为什么?

穿--山象人一样爱美多情,突出雪的灵性。

带水纹的花衣--这花衣实际上是什么情况?

草色还露着,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色彩美丽,盖在

山上,像美丽的衣服,所以像花衣,实际上是雪覆盖不匀,

带水纹的花衣给人以动感,更能凸显雪的灵性。

“山们”拟人手法的运用,表达了作者对薄雪覆盖下的

山的喜爱之情。

山腰

好像忽然害了羞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写出了什么?

拟人,雪像小姑娘一样娇羞,雪也多情,写出雪的情态。

为什么是微微露出点粉色?

拟人,写出雪的柔情,生动表现出雪泛出淡粉的娇羞情态。这里微微这个词用的很妙,多一分就造作,少一分又不够,微微刚刚好写出雪的娇羞的情态。

小结:

我们从山上、山尖、山坡、山腰四层次欣赏薄雪覆盖下

的小山,层次分明,薄雪覆盖下的山,色彩多样、雪态娇羞,写出了山的秀气。本段运用了自上而下的空间顺序描写,青

黑色、白色、暗黄、花色、粉色,强烈的颜色对比,给人寒

冷感受的冬天不再只是单调的白色,也可以拥有春天般绚丽

的色彩。

绘画是一种“空间艺术”,须将空间并列的景物按照美

的原则加以巧妙的布置。第三段老舍就运用了这种绘画方法,为我们呈现了一幅美态纷繁的济南雪景的工笔画。

师:我们已经详细分析了二三段,剩下的城外的远山和水,我想请同学来按照老师的分析方法来为我们解析,从写

了什么,有什么特点,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字词运用的好处、绘画手法等方面来具体分析。

第四段:

整体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比喻手法,勾画出一幅淡雅的水墨画。

“卧”字好在哪里?

运用拟人手法,用“卧”来写村庄写雪,写它的状样、

情态,仿佛是活物,活灵活现。

第五段:

水的特点是什么?

不结冰,冒热气。

第五段写了几处绿?为什么要写这几处绿?

写了三处绿:绿萍的绿、水藻的绿、水面柳影的绿。是

为了衬托出水绿,这些绿会使我们自然联想到滋养出它们的水,感受到蕴蓄在济南冬水里的绿的精神、绿的生命。

绿的精神怎么理解?

水藻在冬天释放所有的绿,这种绿的精神,意味着绽放

生机、怒放生命,具有春的生机。

赏析“空灵的蓝水晶”这个比喻。

作者将天光、水色、绿影融为一体,用“空灵的蓝水晶”

比喻澄澈透明、天明水净的济南,描绘出济南的冬天鲜亮明

丽的色彩。同时,这个比喻也扣住了济南冬天的“晴”,碧

空如洗,因为晴,天空蓝汪汪的,才像块“蓝水晶”,空灵

的蓝水晶这一比喻略去了水的表象,而只见水的本色。

本段小结:济南称泉城,水是有名的;济南的水来自大

地的深处,浩浩荡荡,一年四季奔涌不息,这样美的形象如

何画出?作者舍弃了济南冬水的种种表象,借自己的印象和

感受去概括水的鲜明形象,在鲜明的形象中溶入自己独特的

感受,突出自己最鲜明的印象和感受,以唤起读者类似的体验,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师:赏析完了济南的冬天,大家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生:……

师:老师感受最深的是老舍先生的语言的绘画美!现在

大家应该更能理解老舍先生为什么被称为语言大师了吧。老

舍先生曾说“哲人的智慧,加上孩子的天真,或许就能成个

好作家了”,从《济南的冬天》,我们看到了老舍先生不仅

仅具有哲人的智慧和孩子的天真,他还是一位了不起的画家,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美丽的济南冬景画。现在就让我们一起

来回顾下老舍先生为我们描绘了哪几幅画面.

生:……

布置作业

借鉴课文的一些写景方法,写一段关于家乡最有特色的

冬景的文字,400字左右。

背诵二、三、五段。

完成基训。

龙米

初中七年级语文《济南的冬天》教案

初中七年级语文《济南的冬天》教案 《济南的冬天》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充分体现了作者对济南的冬天的喜爱之情。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初中七年级语文《济南的冬天》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初中七年级语文《济南的冬天》教案一 教学目标 1. 继续学习朗读美文,在朗读中想象意境,体会情感,品味语言 2. 继续学习朗读方法之重音和停连 教学重点 继续学习朗读美文,在朗读中想象意境,体会情感,品味语言教学难点 继续学习朗读方法之重音和停连 教学方法朗读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流程 布置预习: (1)查阅老舍的资料,初步了解老舍及其代表作 (2)预习课文,正音、正字、正义,排除字词障碍 (一)导入

说起冬天,同学们脑海中有什么样的印象呢?(找学生说,出示冬天白雪皑皑的画面)其实在我国北方有这样一个地方,它的冬天与我们印象中很不同(出示济南的冬天的图片)。今天让我们跟随老舍走近他笔下的《济南的冬天》领略一下济南的冬天独有的特点吧(出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 (1)济南的冬天的总体特征是什么? (2)课文是通过哪些景物呈现这个特点的? (3)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巡视,掌握字音、朗读情况。 3.学生回答问题(预设:温晴山水喜爱和赞美) 4.教师小结:在老舍的眼中,济南是温晴的,他抓住了这个特点,具体描绘了山水等景物,给我们展现了一幅美丽的冬天的画卷,从而表达出对于济南的喜爱和赞美。 (三)细读片段:体会情感,品味语言,想象意境 引导学生细读第四自然段(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提出不同的朗读要求,在朗读中完成目标 1.一读:读准字音,读得连贯、自然 (1)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出声读这段 (2)找同学读,其他同学评价(针对要求) 2.二读:读出美感,品味语言,体会情感

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 (七年级)教学设计 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中学时代》 第一课 教学内容: 1.歌曲《新世纪的新一代》; 2.配乐诗朗诵。 教学准备: 钢琴、录音机、磁带、三角铁、小铃鼓。 教学目标: 学会歌曲《新世纪的新一代》,并有感情地演唱,能够用三角铁、小铃鼓等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能够选择适当的音乐为诗朗诵配乐,并勇敢地即兴表演。 教学过程: 1.播放《新世纪的新一代》的歌曲录音,让学生感受歌曲欢快热烈,充满活力的情绪,学生进入学习的情境。 2.学生讨论:对刚刚听到的歌曲进行初步的分析,例如,歌曲的情绪是什么样的?歌曲的速度为什么用“中速稍快”而不用慢速、很慢来表现?歌曲演唱有什么特点?等等。 3.第二遍播放歌曲录音,结合讨论的问题再次聆听,进一步感受歌曲的力度、速度、演唱情绪。 4.学生听录音学唱《新世纪的新一代》,边唱边体会歌曲的意境。注意轻声哼唱。5.请学生仔细观察,找一找、议一议、谈一谈,简单分析歌曲的特点。例如,第一乐段四句节奏完全相同;歌词与旋律结合紧密,一字一音;旋律的2、4、6、8小节第三拍处标有拍击节奏的记号和“小过门”;第二乐段1—12小节的第一拍和13、14小节的第一、三拍都标有“三角铁”记号。让学生知道和理解歌曲第一、第二乐段的节奏有什么变化和特点,这些手段都是为表达歌曲意境、情感服务的。 6.在教师的钢琴伴奏下,进一步练唱歌曲,直至熟练演唱。 7.按照教材要求,在拍手处拍击节奏,在“三角铁”处自选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教师钢琴伴奏,学生自信地演唱1~2遍。 8.将学生分成两组,比一比哪个组演唱的声音洪亮,情绪饱满,音高、节奏准确。 9.学生讨论:这首歌曲还可以采取哪些演唱形式?(独唱、领唱等) 10.教师可以按照学生讨论的意见,采用多种方法和演唱形式练唱,边唱边拍手打节奏。还可由学生自主设计其他方式进行表演。 11.以下方法供参考: (1)在拍手处可以边拍手边喊:“嗨、嗨”,烘托气氛。 (2)可以根据歌词的提示做表演,如走秧歌步,精神饱满地和着音乐踏步。(3)教师为本课教学准备一些渲染气氛的道具:锣、鼓、镲、彩绸等,便于学生边歌边舞。 12.学生转入下一内容的学习──配乐诗朗诵。 (1)学生仔细阅读教材上的诗歌,初步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的意境。

济南的冬天优秀教案

教学设想: 《济南的冬天》是老舍先生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写下的一篇情辞并茂的写景散文,是现代散文中的精品。文章生动形象的描写了济南的冬天气候温和、冬日如春、美丽如画的景色。文不仅仅停留在自然景物的描摹上,而是把景物当作有生命、有感情的存在,融入了作者的感情和意志,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较好的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全文脉络清晰,行文有序。先运用对比的手法来突出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然后紧扣冬天的山景和水色,铺展出三幅画面:小山摇篮图、雪霁初晴图和空灵水晶图。在景物描绘中,不但运用了大量恰当的比喻和拟人句,更在词语选用方面十分讲究,把自然景物描摹得极富生机和活力。因此,教学中,在锻炼、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的同时,着重通过分析文中优美的语句,进而感悟文中描绘冬景的精妙,感悟用语的精当,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 本文是一篇重要的讲读课文,知识具体,内容充实,需要掌握的东西比较多,但面面俱到的讲析却不利于学生阅读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应该让学生在老师的点拨之下充分的感知课文,探究作者写景抒情的思路和巧妙的写作方法,并能运用所学去阅读理解同类的文章。在教学上安排2节课的时间,其中第一课时在整体感知、理清文脉的基础上重点研读第3语段,欣赏景物描写方法。第二课时体会文中的比喻句和拟人句对突出事物形神特点的作用,如揣摩喻体选用的精妙。与《春》在写法上的对比阅读。 当然,在开课之前,不忘告知学生,一切的答案你们那里,即由学生之口道出本课的教学内容及答案,不失为明智之举,因为学生在解读文本之前,就已经获得了自信。这样,他们已不仅仅在感悟自然之美、文字之美了。惟其如此,才能让学生们敢于积极主动,敢于去自由发挥想像的翅膀,展开合作探究课文,让他们在实践中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欣赏文章的能力。

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案1

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一单元春之声 一、编写意图 这个单元的内容设计与学校春季开学这样一种特定时段密切相关。目的在于,以“春之声”这一主题为出发点,通过让学生聆听、演唱、演奏描绘春天的音乐作品,使他们体验并感受音乐与大自然、音乐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理解音乐与相关文化相结合所产生的艺术作品独特的魅力,加深对音乐学科价值的认识。内容安排上,首先选取现代作家朱自清的散文名篇《春》(节选)作为学生朗读的文字材料,并为之配上背景音乐(门德尔松的钢琴小品《春之歌》),将学生带人春天美好的情境中,唤起学生对春天的美好情感。接下来安排的唱歌曲目为莫扎特的抒情歌曲《渴望春天》,突出春天的诗意,并与学生的春游活动相关联;欣赏曲目选取了中国作品《新疆之春》(小提琴独奏)《春晓》(独唱)《春节序曲》(合奏),外国作品选取了《春天奏鸣曲》(小提琴独奏);最后选取20世纪初著名的学堂乐歌《春游》(李叔同词曲)作为学生填词和器乐演奏的内容。 由于表现春天题材的音乐作品非常多,在材料筛选上,既从学生的接受能力出发,选取与他们生活相关的作品;也注意了不同作品在课堂教学时对学生情绪的调节作用。此外,教材中有意识地将地理、历史、古诗词、民间习俗等相关内容加以渗透,以丰富学生的综合知识层面,同时也有助于开发音乐材料的人文价值。 二、教学安排 本单元可以安排为2课时。第一课时为“配乐诗朗诵”和“唱歌”两项内容,第二课时为“欣赏”、“学吹竖笛”与“音乐活动”。 第一课时可以按教科书的顺序,先进行“配乐诗朗诵”的教学活动,也可以先安排“唱歌”。两种安排都可以起到比较好的导入作用,能够收到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第二课时应当注意区分“欣赏”曲目的不同情绪、不同表现方式以及暗含其中的音乐基本要素:《新疆之春》是奔放欢快、载歌载舞的器乐独奏曲,切分节奏、装饰音的运用具有典型的新疆风格;《春晓》为古朴、深幽、令人回味的抒情歌曲,采用的是七声雅乐音阶;《春节序曲》为热闹欢腾背景下的秧歌舞蹈场面,双簧管迷人的音色在管弦乐队的陪衬下格外动人,同样运用切分节奏、装饰音,但采用的是汉族调式;贝多芬的小提琴与钢琴《春天奏鸣曲》中快速的音阶跑动使人感受到的旋律十分流畅清新,沐浴在春光下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练习中提及“和弦”概念;《春游》可以设计为用竖笛演奏、器乐合奏、演唱加竖笛或小乐队伴奏等多重形式。为《春游》填词练习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探索歌曲中词与曲之间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关系,为学生分析歌曲、了解歌曲写作的基本常识做铺垫。 第一单元第一课 教学内容: 1.歌曲:《渴望春天》。2.创编:为歌曲配打击乐伴奏。3.配乐散文:《春》。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VCD、打击乐、铃鼓、三角铁、响板、沙锤等。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渴望春天》,并在反复地练唱中体会6/8拍子活泼欢快的特点。2.通过对散文《春》的配乐朗诵,使学生感受音乐与文学的密切关系,审美内涵。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音乐下册教案全册

备课本 学校: 月华中学 年级: 七年级 科目:音乐 姓名: 2 0 16 年 2 月

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根据学校的工作计划,结合本学期的工作时间,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完成 好本学期的工作任务。 二、工作任务: 1、初一(186班、187班、188班)音乐教材课堂教学,每周一节。 2、学校有关音乐方面的文娱工作。 三、教学目标: 1、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指导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教 育和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乐教育之中。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 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 2、启迪智慧,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意识,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3、增强学生的音乐兴趣、爱好、掌握音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具有 独立视唱简单乐谱的能力。 4、了解我国各民族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激发学生热爱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和 民族自豪感,自信心,了解外国优秀音乐作品,扩大视野,使学生具有一定的音乐 鉴赏的能力。 四、学生情况分析: 1、学生正处于变声期,唱歌较困难。 2、学生素质差,胆子小,缺乏表演自我的能力。 3、学生对音乐的学习,观念不正确。 五、教材分析:初一年级选用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教材,分六单元,安排18课时。 六、教学措施:1、初二年级的音乐教材课堂教学主要是以优化课堂的“教”与“学”过程,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主,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互相渗透,融洽教材中各部分内容,改变枯燥又单一的课型。3、注重导入部分的设计,以“引趣”贯穿整个课堂教学过程。4、课外第二课堂,本学期计划以训练歌唱技巧为主,培养学生 的表演能力。

人音版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人音版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七年级音乐下册教学 第一单元:行进之歌 第一课时《一二三四歌》[总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能用饱满、有力、较有弹性的声音演唱《一二三四歌》,知道这首歌的 音乐体裁。 2、情感目标:喜欢演唱这首歌曲,乐于了解音乐与人的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愿意参 加班级音乐会的活动。 3、能力发展目标:对这首歌进行编创活动,培养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

能用饱满、有力、较有弹性的声音演唱《一二三四歌》。 教学难点 对这首歌进行编创活动。 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本课曲目的音响资料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这首歌曲是一首反映部队生活的群众歌曲,表现了 __战士热爱祖国,热爱 军营生活的高贵品质,旋律朗朗上口。在教学设计中偏重对歌曲情绪的理解,用不同的表 演形式来体会歌曲情绪。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新课教学 导语: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广为流传的歌曲《一二三四歌》 1、介绍作者: 臧云飞,作曲家。北京军区战友歌舞团作曲。创作歌曲有《珠穆朗玛》、《当兵的人》、 《一二三四歌》、《女兵》、《三百六十五个祝福》等军队歌曲。 2、听范唱,边听边想: 你能听着歌曲,想想部队里的生活是怎样的吗?歌曲的情绪怎样? 3、学生听,然后举手发言

4、学习歌曲,再听歌曲,边听边在心里跟着歌曲哼一哼旋律 5、很多同学都会唱这首歌曲,请大家跟着录音机轻声地演唱,老师纠正不对的地方 6、指导:唱到高音的时候,请同学们用假声来演唱 7、请大家跟着歌曲的伴奏,大声地用圆润地声音来演唱歌曲。 8、分小组,最多不超过八个人排练歌曲,要求:声音圆润,有不同的演唱形式,唱 出歌曲的情绪,要求加上动作。 9、学生排练 10、表演 11、评价 三、教学小结:

《济南的冬天》教案

济南的冬天教案 教学目的: 1.熟悉课文内容,理清文章层次结构和主要内容。 2.理解通过比较的写法突出事物的特点。 3.潜移默化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教学重点: 1.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2.学习景物描述的方法。 3.培养写景抒情散文的自读能力 教学难点: 1.如何自学写景抒情的散文。 2.景物描述的方法。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春天是昂扬向上的,她不仅带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还带来希望和力量。冬天带给我们的则是刺骨的寒冷,满目萧索和生活上的不便……北方的冬天,给人的印象是“萧杀”的,可能会令习惯于温暖的南方的人们惧怕而却步。但冬天也有雪后的美景、无限的生机和令人向往的温暖。在北方就有这样一个“温暖”的宝地,今天,我们就来追随现代著名作家老舍的足迹,去感受“济南的冬天”(出示目标,板书课题。) 一、作者简介 二、检查预习: 1.6人背书片断 2.5人上黑板默写生字词,师生共同评价。 三、解题 引导学生理解题目中的提示的地点和季节。 四、分段朗读课文,师生混读。这样可保证学生注意力集中,进一步熟悉课文内容。 五、理清文章脉络: 1.问题设计:本文从哪几个方面写济南的冬天的? 2.学生独立思考,找出答案的举手,直到绝大多数学生行了进行提问。 3.提问若干人,保证各种答案都有,言无不尽。 4.教师结合课文内容进行评价订正归纳小结。 (参考:天气山景水色) 六、分析课文: 第一部分(1),作者从自己感受的角度总括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 第二部分(2——5),分写济南的山和水。 先写山:阳光朗照下的山慈善(2);薄雪覆盖下的山秀气(3);城外远山如诗如画(4)。 再写水:水藻之绿,衬托水之清澈、透明(5)。顺着“济南的冬天是温晴的”这条主线,紧扣着“山”和“水”,作品接着铺展了幅幅淡雅的山水画。 第一幅是小山摇篮图。作者先为读者勾勒出了一个“理想的境界”,何等恬静,何等明媚,对济南的地理环境,作者只用一句话就写准了:“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

人音版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一单元行进之歌 《一二三四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歌曲《一二三四歌》,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 2、能用饱满、有力、较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3、认识曲作者,并简要了解他的其他作品,从中感悟军旅歌曲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歌曲《一二三四歌》 难点:了解进行曲音乐节奏、结构特征,有感情的演唱歌曲《一二三四歌》 教具准备:电子琴、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走进部队 1、听《当兵的人》,并请学生关注音乐中描述的是什么人物形象。(军人) 2、师:今天就让我们也来体验一下当军人的滋味。 (将学生分成三组海军、空军、陆军,教师当总司令。) 3、师:海、路、空三军的新战友们,你们准备好了吗?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部队,初步体验一下战士们的军旅生活,请你参观后,说说你的感受。 (观看《一二三四歌》视频,学生感受部队生活,感受军人精神饱满的状态) 二、新课教学——我是军人 1、师:作为你们的总司令,今天我特地准备了一首歌曲送给你们,欢迎你们加入我们的队伍,请观察一下我所演唱的歌曲的情绪,根据歌曲的情绪、旋律、节奏,歌曲可以分成几个部分,你最喜欢哪一部分。 第一乐段:铿锵有力的节奏表现了解放军战士坚定勇敢自信的坚强性格。 第二乐段:歌曲采用了先密后疏的节奏,说唱兼有,给人以活泼乐观豪迈的印象。第三乐段:短小精悍,有呼有应,火热的军营生活,以及战士自豪感。 (师范唱《一二三四歌》,生关注歌曲的情绪与结构,引导学生感受歌曲情绪饱满、铿锵有力的特点) 2、分段学习歌曲 (1)学习第三乐段:

A、师范唱,生观察这一部分的不同之处。(加入说唱) B、生学习说唱的部分 一 0 二 0 | 三 0 四 | 一二三四 | 一.二三四 0 | 0 X 0 X|0 X 0 X|0 X 0 X | 0 XX 0 X | ①指名念节奏,引导发现最后一小节的节奏变化 师示范指导念0 XX 0 X ③齐念节奏 ④边念边拍 C、师唱生拍念 D、生生合作拍念 E、学习高声部。 ①视唱曲谱——填词演唱,指导高音的演唱。 ②完整演唱第三乐段 (2)学习第一、二乐段(学唱第一乐段时能否进行“轮唱”这一合唱形式的学习,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 A、视唱曲谱。 B、朗读第一段的歌词,要求声音饱满富有弹性。 C、填词演唱(师生接唱——生完整唱,引导学生唱出军人的精神面貌干脆利落) D、情感处理:同学们都说战士的歌声是坚定有力的,其实他也有温柔的一面,歌曲中哪一句最能表现这一面呢?(引导学生用连贯流畅的方法演唱第二乐句,其他部分用饱满、有力、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 3、完整演唱歌曲: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提醒学生用慷慨激昂的情绪,饱满有力、坚定有弹性的声音演唱,表现军人果断刚强的豪迈气概。) 4、学生讨论编排演唱形式 三、拓展延伸——了解军歌 1、认识曲作者,臧云飞:这首歌曲由石顺义作词、臧云飞作曲,歌唱家彭丽媛演唱的《珠穆朗玛》你们听过吗?也是臧云飞做的曲,他的作品还有《当兵的人》、《三百六十五个祝福》等

济南的冬天教案.doc

济南的冬天教案 教案中对每个课题或每个课时的教学内容,教学步骤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板书设计,教具或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各个教学步骤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等等,都要经过周密考虑,精心设计而确定下来,体现着很强的计划性。下面是由我为大家带来的关于济南的冬天教案,希望能够帮到您! 济南的冬天教案 教学目标: 1. 有感情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 通过品读课文,掌握对比、比喻、拟人的手法。 3. 体会老舍对济南冬天的一往情深,提高审美情操。 设计理念: 强调工具性,突出人文性;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请大家积极打开思维的大门,在你们的印象中,冬天带给我们一种怎样的感受?请试着用一个描绘的词来形容。(预设:大雪皑皑、冰天雪地、寒风凛凛等)大家心目中的冬天是寒冷刺骨的,但是,大家知道吗?在咱们北中国的一个地方,它的冬天却有一番风味,到底是何等滋味呢?下门我们带着美好、愉悦的心情一起分享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

二、整体感知 1.作者介绍 请同学们结合自身掌握的知识,谈谈对老舍的了解。 (预设: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被尊称为"人民艺术家",小说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代表作有《龙须沟》、《茶馆》。) 2.字词积累 济南(jǐ) 澄清(chéng )发髻(jì) 贮蓄 (zhù)镶(xiāng ) 着落(zhuó ) 着急(zháo) 空灵:清静透明。 先请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填空朗读,接着全班齐读,最后教师强调"髻"的写法,上形下声,以及"着"的多音读法。 3.教师配乐范读,学生解决以下问题: (1)文章按照怎样的结构来写济南的冬天? (预设:总——分——总。总写"济南真得算个宝地";分写部分,总的围绕山和水展开,写了阳光下的小山、薄雪覆盖下的小山、城外的远山、冬天的水色;最后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结尾,照应开头。)学生在听读的基础上,试着勾画圈点,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再次深入文本,拉近与文本的距离,为下面的研读赏析打下基础。 三、研读赏析 1、研读第一段:学生自读,探究思考,完成以下问题。

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学设计

义务教育基础课程初中教学资料祝福您及家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 祝福您及家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祝福您及家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祝福您及家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祝福您及家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祝福您及家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祝福您及家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祝福您及家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祝福您及家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 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根据学校的工作计划,结合本学期的工作时间,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完成 好本学期的工作任务。 二、工作任务:祝福您及家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祝福同学们快乐成长,能够取得好成绩,为祖国奉献力量祝福您及家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祝福同学们快乐成长,能够取得好成绩,为祖国奉献力量 1、初一(186班、187班、188班)音乐教材课堂教学,每周一节。 2、学校有关音乐方面的文娱工作。 三、教学目标: 1、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指导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教 育和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乐教育之中。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 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 2、启迪智慧,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意识,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3、增强学生的音乐兴趣、爱好、掌握音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具有 独立视唱简单乐谱的能力。 4、了解我国各民族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激发学生热爱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和 民族自豪感,自信心,了解外国优秀音乐作品,扩大视野,使学生具有一定的音乐 鉴赏的能力。 四、学生情况分析: 1、学生正处于变声期,唱歌较困难。 2、学生素质差,胆子小,缺乏表演自我的能力。 3、学生对音乐的学习,观念不正确。 五、教材分析:初一年级选用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教材,分六单元,安排18课时。 六、教学措施:1、初二年级的音乐教材课堂教学主要是以优化课堂的“教”与“学”

《济南的冬天》教案(详案)

《济南的冬天》教案 旷晓莉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5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2个要求会写的生字,理解“温晴”、“响晴”“设若”、“水墨画”、“贮蓄”、“空灵”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品味优美的语言。 4.培养学生搜集信息,以及预习课文的能力。 5.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开描写,情景交融的写法。 6.领会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细致描绘,情景交融地表达对祖国宝地济南的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 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及描写景物的方法,以及领会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细致描绘,情景交融的表达对祖国宝地济南的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 情景交融的写法。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熟读课文,会生字,能准确注音,排除字词障碍。 3.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作者老舍的资料。 【时间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通过品读理解课文描绘的美妙意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时序已经进入冬天。说到冬天,我们往往想到寒风呼啸,草木凋零,白雪皑皑,给人一派萧瑟,似乎没有什么美景可言。可是,有一个地方的冬天,在老舍先生的笔下,却是如诗如画,美不胜收。这就是济南的冬天。(板书课题:济南的冬天,并投影出示济南冬天全景图)

老舍 二、初读课文 (一)简介作者(投影显示) (二)听读课文,并正音正字,自行归纳出每个自然段的大意,谈谈在听读课文中,对哪一点印象最深。 (三)重点检查部分字的读音及部分词语的意思(具体见投影展示) 三、检查预习 同学们,昨天老师布置大家预习了《济南的冬天》这篇课文,相信同学们已经和作者一起分享了冬天的济南气候温和、山青水绿、度冬如春、美丽如画的景色。作者老舍先生在课文第一部分说,在北中国的冬天,济南真得算个——(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济南是块宝地),济南的冬天天气特点是——(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温晴)。在这一部分,作者还提到了两个地方的冬天与济南的冬天作了对比——北平和伦敦,北平的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伦敦的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而济南的冬天,没风,有阳光,所以作者觉得舒适、温暖。(课件出示体现济南冬天总体印象的两幅图。) 济南是块宝地温暖 舒适 附:本节完整的板书: 第一部分(1)济南是块宝地 温 晴(对比)

人教版新版七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集

第一课时彩色的中国 教材第一单元彩色的中国课时两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学唱《彩色的中国》及欣赏分析三拍子的歌曲,重点从歌曲的旋律节奏上做比较,使学生认识不同风格的三拍子歌曲的风格和特点,丰富学 生的知识,拓宽视野。 教学 重点 引导学生感受不同类型三拍子歌曲的节奏特点,体验其不同的音乐风格。 教学难点一、正确地表现《彩色的中国》的音乐情绪。二、正确感受、体验不同类型三拍子歌曲的节奏特点及风格。 教学 准备 课件 多媒体设备,钢琴,PPT课件等 班级学情分析同学们对歌唱发声、节奏、律动、乐器演奏、音高听辨、节奏与旋律的排列有了初步的理解,但是对音乐的乐理知识缺乏正确的认识,学习乐理知识的积极性不高。 教学过程课后修改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复习器乐合奏曲《哆来咪》导入新课 三、介绍歌唱的基本要求及歌唱的基本姿势 四、介绍演唱形式 独唱、齐唱、轮唱、合唱及领唱 五、聆听歌曲《彩色的中国》 1引导学生按照三拍子指挥图示随音乐进行划 拍,用声断气不断的歌唱方法唱好友休止符的乐句, 并体会休止符的表现作用。 2聆听歌曲标出歌曲的节拍重音及装饰音的名 称。 3分组学唱歌曲的简谱。 4轻声、有感情的朗诵歌词。 5学唱歌曲,齐唱全曲。 6分组练习副歌部分的二声部。 7完整的合唱全曲。 教学设计 第一、二周

六、学习基本指挥图示 七、音乐练习聆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1 重点练习歌曲中容易唱错的三连音、附点音符、 和休止符。 2 抄写歌曲的后11小节,讨论它们与前奏的关系, 并从节奏、旋律、速度、力度等方面说说这段音乐 在整首歌曲中的作用。 八、拓展活动 聆听歌曲,标出歌曲的节拍重音及装饰音的名称, 随音响边划拍边唱开始部分。 九、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节拍二拍子三拍子四拍子 图式 节拍二拍子三拍子四拍 子 拍号 强弱规律

七年级音乐教案下册

七年级音乐教案下册 【篇一: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修订)】 第一单元春之声 本单元可以安排为2课时。第一课时为“配乐诗朗诵”和“唱歌”两项 内容,第二课时为“欣赏”、“学吹竖笛”与“音乐活动”。 第一课时可以按教科书的顺序,先进行“配乐诗朗诵”的教学活动, 也可以先安排“唱歌”。两种安排都可以起到比较好的导入作用,能 够收到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第二课时应当注意区分“欣赏”曲目的 不同情绪、不同表现方式以及暗含其中的音乐基本要素:《新疆之春》是奔放欢快、载歌载舞的器乐独奏曲,切分节奏、装饰音的运 用具有典型的新疆风格;《春晓》为古朴、深幽、令人回味的抒情 歌曲,采用的是七声雅乐音阶;《春节序曲》为热闹欢腾背景下的 秧歌舞蹈场面,双簧管迷人的音色在管弦乐队的陪衬下格外动人, 同样运用切分节奏、装饰音,但采用的是汉族调式;贝多芬的小提 琴与钢琴《春天奏鸣曲》中快速的音阶跑动使人感受到的旋律十分 流畅清新,沐浴在春光下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练习中提及“和弦” 概念;《春游》可以设计为用竖笛演奏、器乐合奏、演唱加竖笛或 小乐队伴奏等多重形式。为《春游》填词练习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探 索歌曲中词与曲之间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关系,为学生分析歌曲、了解歌曲写作的基本常识做铺垫。 第一单元第一课 教学内容: 1.歌曲:《渴望春天》。2.创编:为歌曲配打击乐伴奏。3.配乐散文:《春》。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vcd、打击乐、 铃鼓、三角铁、响板、沙锤等。 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渴望春天》,并在反复地练唱中体会6/8拍子活泼欢 快的特点。 2.通过对散文《春》的配乐朗诵,使学生感受音乐与文学的密切关系,审美内涵。 3.鼓励学生大胆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教学过程:

《济南的冬天》教案(详案)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济南的冬天》教案 旷晓莉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5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2个要求会写的生字,理解“温晴”、“响晴”“设若”、“水墨画”、“贮蓄”、“空灵”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品味优美的语言。 4.培养学生搜集信息,以及预习课文的能力。 5.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开描写,情景交融的写法。 6.领会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细致描绘,情景交融地表达对祖国宝地济南的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 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及描写景物的方法,以及领会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细致描绘,情景交融的表达对祖国宝地济南的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 情景交融的写法。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熟读课文,会生字,能准确注音,排除字词障碍。 3.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作者老舍的资料。 【时间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通过品读理解课文描绘的美妙意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时序已经进入冬天。说到冬天,我们往往想到寒风呼啸,草木凋零,白雪皑皑,给人一派萧瑟,似乎没有什么美景可言。可是,有一个地方的冬天,在老舍先生的笔下,却是如诗如画,美不胜收。这就是济南的冬天。(板书课题:济南的冬天,并投影出示济南冬天全景图)

二、初读课文 (一)简介作者(投影显示) (二)听读课文,并正音正字,自行归纳出每个自然段的大意,谈谈在听读课文中,对哪一点印象最深。 (三)重点检查部分字的读音及部分词语的意思(具体见投影展示) 三、检查预习 同学们,昨天老师布置大家预习了《济南的冬天》这篇课文,相信同学们已经和作者一起分享了冬天的济南气候温和、山青水绿、度冬如春、美丽如画的景色。作者老舍先生在课文第一部分说,在北中国的冬天,济南真得算个——(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济南是块宝地),济南的冬天天气特点是——(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温晴)。在这一部分,作者还提到了两个地方的冬天与济南的冬天作了对比——北平和伦敦,北平的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伦敦的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而济南的冬天,没风,有阳光,所以作者觉得舒适、温暖。(课件出示体现济南冬天总体印象的两幅图。) 附:本节完整的板书: 第一部分(1)济南是块宝地温晴(对比) 四、赏析济南的山水 导语过渡:这节课我们再次走进这个不同寻常的“冬天”,细细品味济南冬天的美丽,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下面我们一起走进济南,赏析济南的山水 (一)赏析济南的山 1.赏析济南阳光下的山景(投影出示阳光下的山景图) (1)指名复述课文第二自然段内容。 (2)教师提问:济南阳光下小山有什么特点?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出了小山的特点? (3)教师引导下学生回答。 (4)根据学生的回答整理板书:阳光下的小山:可爱(拟人) 2.赏析济南薄雪后的山景(投影出示薄雪后的山景图)。 (1)指名诵读第三自然段内容。 (2)教师指导背诵:根据学生复述按山上——山尖——山坡——山腰的空间顺序指导背诵。 (3)提问:济南雪后的小山有什么特点?作者运用什么修辞手法写出了雪后小山的特点? (4)板书:小雪后的小山:秀气(拟人比喻) 3.赏析城外远山(投影出示城外远山图) (1)品读,理解济南城外远山的特点及作者描写的手法。 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

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doc

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 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一单元春之声一、编写意图这个单元的内容设计与学校春季开学这样一种特定时段密切相关。目的在于,以“春之声”这一主题为出发点,通过让学生聆听、演唱、演奏描绘春天的音乐作品,使他们体验并感受音乐与大自然、音乐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理解音乐与相关文化相结合所产生的艺术作品独特的魅力,加深对音乐学科价值的认识。内容安排上,首先选取现代作家朱自清的散文名篇《春》(节选)作为学生朗读的文字材料,并为之配上背景音乐(门德尔松的钢琴小品《春之歌》),将学生带人春天美好的情境中,唤起学生对春天的美好情感。接下来安排的唱歌曲目为莫扎特的抒情歌曲《渴望春天》,突出春天的诗意,并与学生的春游活动相关联;欣赏曲目选取了中国作品《新疆之春》(小提琴独奏)《春晓》(独唱)《春节序曲》(合奏),外国作品选取了《春天奏鸣曲》(小提琴独奏);最后选取20世纪初著名的学堂乐歌《春游》(李叔同词曲)作为学生填词和器乐演奏的内容。由于表现春天题材的音乐作品非常多,在材料筛选上,既从学生的接受能力出发,选取与他们生活相关的作品;也注意了不同作品在课堂教学时对学生情绪的调节作用。此外,教材中有意识地将地理、历史、古诗词、民间习俗等相关内容加以渗透,以丰富学生的综合知识层面,同时也有助于开发音乐材料的人文价值。二、教学安排本单元可以安排为2课时。第一课时为“配乐诗朗诵”和“唱歌”两项内容,第二课时为“欣赏”、“学吹竖

笛”与“音乐活动”。第一课时可以按教科书的顺序,先进行“配乐诗朗诵”的教学活动,也可以先安排“唱歌”。两种安排都可以起到比较好的导入作用,能够收到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第二课时应当注意区分“欣赏”曲目的不同情绪、不同表现方式以及暗含其中的音乐基本要素:《新疆之春》是奔放欢快、载歌载舞的器乐独奏曲,切分节奏、装饰音的运用具有典型的新疆风格;《春晓》为古朴、深幽、令人回味的抒情歌曲,采用的是七声雅乐音阶;《春节序曲》为热闹欢腾背景下的秧歌舞蹈场面,双簧管迷人的音色在管弦乐队的陪衬下格外动人,同样运用切分节奏、装饰音,但采用的是汉族调式;贝多芬的小提琴与钢琴《春天奏鸣曲》中快速的音阶跑动使人感受到的旋律十分流畅清新,沐浴在春光下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练习中提及“和弦”概念;《春游》可以设计为用竖笛演奏、器乐合奏、演唱加竖笛或小乐队伴奏等多重形式。为《春游》填词练习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探索歌曲中词与曲之间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关系,为学生分析歌曲、了解歌曲写作的基本常识做铺垫。第一单元第一课教学内容:1.歌曲:《渴望春天》。2.创编:为歌曲配打击乐伴奏。3.配乐散文:《春》。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vcd、打击乐、铃鼓、三角铁、响板、沙锤等。教学目标:1.学会歌曲《渴望春天》,并在反复地练唱中体会6/8拍子活泼欢快的特点。2.通过对散文《春》的配乐朗诵,使学生感受音乐与文学的密切关系,审美内涵。3.鼓励学生大胆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教学过程:1.教师要充分注意“教学导入”环节的重要性,精心设计。如:(1)可以通过教科书上的彩

人音版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人音版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篇一:新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下册 七年级音乐下册教学 第一单元:行进之歌 第一课时《一二三四歌》[总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能用饱满、有力、较有弹性的声音演唱《一二三四歌》,知道这首歌的 音乐体裁。 2、情感目标:喜欢演唱这首歌曲,乐于了解音乐与人的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愿意参 加班级音乐会的活动。 3、能力发展目标:对这首歌进行编创活动,培养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 能用饱满、有力、较有弹性的声音演唱《一二三四歌》。 教学难点 对这首歌进行编创活动。 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本课曲目的音响资料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这首歌曲是一首反映部队生活的群众歌曲,表现了解放军战士热爱祖国,热爱

军营生活的高贵品质,旋律朗朗上口。在教学设计中偏重对歌曲情绪的理解,用不同的表 演形式来体会歌曲情绪。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新课教学 导语: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广为流传的歌曲《一二三四歌》 1、介绍作者: 臧云飞,作曲家。北京军区战友歌舞团作曲。创作歌曲有《珠穆朗玛》、《当兵的人》、 《一二三四歌》、《女兵》、《三百六十五个祝福》等军队歌曲。 2、听范唱,边听边想: 你能听着歌曲,想想部队里的生活是怎样的吗?歌曲的情绪怎样? 3、学生听,然后举手发言 4、学习歌曲,再听歌曲,边听边在心里跟着歌曲哼一哼旋律 5、很多同学都会唱这首歌曲,请大家跟着录音机轻声地演唱,老师纠正不对的地方 6、指导:唱到高音的时候,请同学们用假声来演唱 7、请大家跟着歌曲的伴奏,大声地用圆润地声音来演唱歌曲。 8、分小组,最多不超过八个人排练歌曲,要求:声音圆润,有不同的演唱形式,唱 出歌曲的情绪,要求加上动作。

《济南的冬天》优秀教案

《济南的冬天》优秀教案 为大家分享的,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更好的学习。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熟悉并掌握文中的生字词,理解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及其作用。 2、能力目标: 领会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细致描绘的方法,增强对语言的理解和感悟能力,品味文章的画面美,进一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所描绘的美景。

3、情感目标: 感受作者对济南冬天的热爱,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教学重点】 朗读、品读课文,领会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细致描绘的方法,发现并感悟济南冬天的美。 【教学难点】 理清文章思路,学习本文布局谋篇,层次井然的写法。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教具】 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呀?(学生回答:秋)不错,那么我们一年中有几个季节啊(四个,春夏秋冬),很好,为了让大家更能深刻的体会大自然的四个季节,接下来我们来看几张图片(幻灯片放映春夏秋冬四季的照片)这些照片漂亮吗?(漂亮)那有没有谁愿意告诉老师,你们喜欢哪个季节啊?(学生举手发言) 不错,大家回答的都很好,其实,时序更替,四季轮回,春夏秋冬都是美不胜收的。老舍先生曾经在《济南的秋天》中写道:上帝把春的艺术赐给了西湖,把夏的艺术赐给了瑞士,把秋天的和冬天的全赐给了济南。在他的眼里,济南的秋天和冬天都是最美的;在他的笔下,济南的秋天和冬天如诗如画,别具风韵。今天,就让我们随着老舍先生一起来欣赏济南冬天的美景吧。 二、解题

济南是山东省省会,自然风光秀丽,旅游资源比较丰富,自古素有泉城之美称。尤以趵突泉、黑虎泉、五龙潭、珍珠泉四大名泉久负盛名,自古享有家家泉水,户户垂柳之誉。济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中国有一位原始部落的首领舜就诞生与生活在济南一带。李白、杜甫、苏轼、等古今杰出的作家和学者,都先后在济南生活游历或求学为官,故有济南名士多的佳誉。 老舍在齐鲁大学任教时著有散文《济南的春天》《济南的秋天》《济南的冬天》《三个月来的济南》《趵突泉》等。现在我们就来了解下老舍先生关于《济南的冬天》的学习吧。 三、作者介绍 老舍(1899~1966),现代著名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出生于北京一个城市贫民家庭。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开始用白话创作。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中文讲师,并进行文学创作。1929年离英回国,先后任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教授。1946年赴美讲学。1949年应召回国。1966年8月因被迫害而不幸逝世,终年67岁。老舍一生著作丰富,长篇小说《骆驼祥子》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25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抓住景物特点描写景物并情景交融的写法,培养学生发现美、表现美的能力。 2.反复诵读,品味文章的意境美,感受文章语言的准确和生动。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和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学习本文抓住景物特点来进行描述的方法。 2.学习本文平易自然、生动活泼、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疑,激发兴趣 朱自清的笔下,江南的春天,风和日丽,山清水秀,草长莺飞,百花争艳;郦道元的笔下,三峡四季,风光旖旎,摇曳多姿;老舍笔下济南的冬天怎么样呢?他在《济南的秋天》里说:“上帝把夏天的艺术赐给瑞士,把春天赐给了西湖,秋和冬全给了济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济南的冬天》,看上帝赐给了济南什么样绝美的景致,竟那样令作者心醉神迷。 二、朗读课文,培养语感 1.作家作品。 (1)学生相互交流收集的材料。 (2)(课件展示)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自舍予,满族人,现代著名作家。代表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和话剧《茶馆》等,散文清新优美。 2.关于济南。 位于山东境内,南面为千佛山,,东接佛懋山,西有马鞍山、四里山,形成济南的天然屏障。他们都是“小山”,最高千佛山也只有285米,济南的冬天与北中国其他地方的冬天气候截然不同,城内多泉水,号称“泉城”。 3.教师配乐范读,要求学生注意教师语感的把握。

(课件展示冬景图) 4.学生自由读。 (1)借助工具书,扫除文字障碍,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件展示) 响(xiǎng)晴着(zhuó)落宽敞(chǎng) 贮(zhù)蓄 澄(chéng)清髻(jì)水藻(zǎo) 狭(xiá)窄空灵 (2)引导学生自主讨论朗读本文方法。如语速较慢、语调柔和、语气亲切、读出喜爱之情等等。 教师点拨:朗读课文时,脑海中要想象作者描绘的画面。 5.学生展示读,可配乐。 师生共同体会朗读的情感把握。 三、整体把握,理清全文脉络 教师提示阅读方法:粗读,把握基本内容;细读,理解主题,揣摩生动的描写,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述的。 1.学生默读,思考。 (1)用一句话概述对全文的总体印象。(可从不同角度)。 (2)济南冬天的总的特征是什么? (3)文中具体描绘了那些景物? (4)作者对景物怎样描写? 2.学生合作讨论上面问题。 (师生共同总结) 全文抓住了济南冬天“响晴”的特点,描写了济南的山、水、城、雪等景物。 文章从自己感受的角度总写“响晴”特点,然后具体描绘了济南暖冬的三个画面:阳光下的济南、雪后的山景、济南冬天的水。 学生再次默读课文,进行体会。 四、创新活动——当一当导游(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1.假如你是一名导游,根据刚才对课文的理解与认识,要给一个没有到过济南的人介绍济南冬天的特点,你准备怎样解说?请用自己的语言整合济南冬天的主要内容。 2.小组交流展示。

人教版音乐七年级下册《音乐之声》教案03

《音乐之声》教案 一、教材分析: 这首曲子是由美国罗杰作的曲,哈默斯坦写的词。词是由《音乐之声》根据同名音乐剧改编的电影音乐故事片,剧情讲述了一位能歌善舞的家庭教师玛丽亚用音乐启发教育孩子们,使退役军官特拉普上校的七个儿女健康成长的故事。《音乐之声》是其中主题曲。二、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演唱歌曲,学会用连贯、优美的声音表现歌曲,通过音乐处理,来表达情感。 2、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3、通过欣赏影视音乐,增强对影视音乐的兴趣和喜爱,同时了解音乐的社会功能。(二)过程与方法: 1、学习演唱《音乐之声》结合发声练习熟悉旋律,掌握换气方法。通过聆听、对比、讨论等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对音乐情绪的把握,并用声音表现出来。 2、聆听音乐的同时,让学生选择画面,使学生真正感受音乐、体验音乐、理解音乐。 3、欣赏、感受音乐所蕴含的情感,体会音乐在表现的情景、塑造人物形象、表达内心情感方面的作用。 (三)知识与技能: 1、能准确的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演唱《音乐之声》,在歌唱中学习气息的控制,保持声音位置的统一。 2、聆听歌曲初步学习分析音乐作品的基本方法,能够主动思考音乐在电影艺术中的作用,积极探讨电影音乐的特点。 3、能够体验、领会音乐所传达的情感信息并能用自己的一眼解释,能用所学的音乐知识,为电影片段配乐。 三、教学重难点: 1、用优美的感觉来演唱这首曲。 2、把音唱准,特别是有升降号的地方。 四、教学工具:电脑、电子琴。 五、教学过程: (一)创入问题:(1分钟)请问同学们是否知道音乐是由哪几个基本音构成的呢?(学生答) (二)引入新课: 1、正题: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