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耳鼻喉科问答题总结

耳鼻喉科问答题总结

耳鼻喉科问答题总结
耳鼻喉科问答题总结

Corti器:位于基底膜上的螺旋器又名corti器,是由内外毛细胞,支柱细胞和盖膜等组成,是听觉感受器的主要部分。

听骨链:是指三块听小骨链接成锁链状,根据三个听小骨的外形和部位,分别命名为棰骨、砧骨和镫骨,主要是用来起一个杠杆作用,使到达内耳的压强大大增加。

胆脂瘤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机制

颞骨位于颅骨两侧,镶嵌在顶骨、蝶骨、颧骨和枕骨之间,参与构成颅中窝和颅后窝的侧壁和底壁。以外耳道为中心可将颞骨分为5部分,即鳞部、鼓部、乳突部、岩部和茎突。

中耳是位于颞骨中的不规则含气腔和通道,包括鼓室、咽鼓管、鼓窦及乳突4部分。

中耳鼓室六壁:内、外、前、后、上、下壁

内耳又称迷路,埋藏于颞骨岩部,结构复杂而精细,内含听觉和前庭器官。按解剖和功能分为前庭、半规管和耳蜗3个部分

骨迷路包括前庭骨半规管耳蜗,骨窝管内三个腔自上而下为:前庭阶中阶鼓阶,

膜迷路包括位觉斑壶腹山脊内淋巴管膜窝管位觉斑包括椭圆囊斑球囊斑,膜窝管基底膜上的螺旋器是听觉感受器的主要部分

耳源性脑脓肿发生部位

硬脑膜外脓肿、硬脑膜下脓肿、化脓性脑膜炎、脑脓肿和乙状窦血栓性静脉炎等

咽鼓管的生理功能

咽鼓管沟通鼓室与鼻咽的管道,成人全长35mm,外三分之一为骨部,内三分之二为软骨部。生理功能1.保持中耳内外压力平衡2.引流作用3.防声作用4.防止逆行感染

咽鼓管咽口位于下鼻甲平面后端后方1.0-1.5cm处,咽口上方有一隆起的部分称咽鼓管圆枕,其后上方有一凹陷区称咽隐窝,是鼻咽癌的好发部位,其上方与颅底的破裂孔相接近

中耳的增压效应

声波由鼓膜经听骨链到达卵圆窗膜时,其振动的压强增大,而振幅稍减小,这就是中耳的增压作用。其原因是:(1)鼓膜的实际振动面积与卵圆窗膜的面积之比为17.2:1。如果听骨链传递时总压力不变,则作用于卵圆窗膜上的压强为鼓膜上压强的17.2倍。(2)听骨链杠杆的长臂与短臂之比为1.3:1,这样,通过杠杆的作用在短臂一侧的压力将增大为原来的1.3倍。通过以上两方面的作用,在整个中耳传递过程中的增压效应为17.2×1.3=22.4倍。

耳石器的生理功能

耳石器包括球囊斑与椭圆囊斑,两者都有耳石膜,故合称耳石器官。其主要功能是感受直线加速度,维持人体静态平衡。正常的耳石功能包括线性运动、偏斜、姿势不稳、步态失调和异常眼动的多感觉幻觉

听骨链生理功能

3个听骨以其特殊的连接方式形成一弯形的杠杆,将声波振动由鼓膜传至内耳,实现有效的阻抗匹配。

半规管的生理功能

感受正负角加速度的刺激

特发性面瘫和Hunt综合症

Hunt综合征是由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致的膝状神经节炎,面瘫因感染引发的炎症损害和病毒损害所致。

特发性面瘫唱发病与受凉后,为病毒感染和微循环障碍是神经鞘膜水肿致股管内面神经受压而发生神经功能受损。

临表:混侧面部表情运动丧失,额纹消失,不能皱眉与闭目,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并向健侧歪斜,讲话、苦笑或露齿动作时更加明显,鼓腮漏气,发爆破音困难。进食可有口角漏液现象。双侧完全面瘫者面部呆板无表情。

外耳道异物的治疗

(1)异物位置未越过外耳道峡部,未嵌顿于外耳道者,可用耵聍钩直接勾出。

(2)活动性昆虫类异物,先用油类、乙醇等滴入耳内,或用浸有乙醚的棉球置于外耳道数分钟,将昆虫麻醉或杀死后用镊子去除或冲洗排出。

(3)被水泡胀的豆类异物,先用95%乙醇溶液滴耳,使其脱水收缩后,再行取出。(4)如异物较大,且于外耳道深部嵌顿较紧,需于局麻或全麻下取出异物,必要时行耳内切口,甚至需凿除部分骨性外耳道后壁

(5)外耳道继发感染者应先行抗炎治疗,炎症消退后再取异物,或取出异物后积极治疗外耳道炎。

突发性耳聋

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聋,多在3日内听力急剧下降。

鼓室内容物

①听骨:包括锤骨砧骨和镫骨,三者一关节连接形成链状,称为听骨链②听骨韧带;包括锤上韧带,锤前韧带,锤外侧韧带,砧骨上韧带,砧骨后韧带和镫骨环韧带③鼓室肌肉:鼓膜张肌和镫骨肌

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分泌性中耳炎是以传导性聋及鼓室积液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

(1)病因:○1咽鼓管功能障碍(机械性阻塞、功能障碍);○2中耳局部感染;○3变态反应。任何原因导致的全社或局部免疫功能低下均可诱发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生。

(2)临床表现

1)症状:○1听力减退(听力下降、自听增强);○2耳痛;○3耳鸣(多为低调间歇性);○4耳闷。

2)检查:○1急性者松弛部或全鼓膜充血,内陷,表现为光锥缩短、变形或消失。鼓室积液时鼓膜失去正常光泽,若液体未充满鼓室,可透过鼓膜见到液平面。○2鼓气耳镜检查鼓膜活动受限。○3音叉试验机纯音听阈测试结果示传导性聋。○4CT扫描可见中耳系统气腔有不同程度密度增高,CT值大多为40Hu一下。

(3)治疗原则:①病因治疗:治疗上呼吸道感染②改善中耳通气引流③清除中耳积液

治疗:㈠非手术治疗①抗生素:急性期可根据病变严重程度选用合适的抗生素。第3代头抱菌素头抱美特醋对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等致病菌抗菌作用较强,可用于对其他抗菌药物不敏感者。②保持鼻腔及咽鼓管通畅:可用 1 %麻黄碱液和含有激素的抗生素滴鼻液交替滴鼻,每日3-4 次。③促纤毛运动及排泄功能④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地塞米松或泼尼松等口服,作辅助治疗。

㈡手术治疗①咽鼓管吹张②鼓膜穿刺抽液③鼓膜切开术④鼓室置管术⑤长期反复不愈,CT 值超过40 者,应怀疑中耳乳突腔有肉芽组织等不可逆病变形成,特别是发现有听小骨破坏时⑥积极治疗鼻咽或鼻腔疾病

(4)鉴别诊断:排除鼻咽部肿瘤、鼓室积液需与脑脊液耳漏鉴别、蓝鼓膜者需与胆固醇肉芽肿、颈静脉体瘤相鉴别。

分泌性中耳炎积液的机理

①咽鼓管通过软骨段管腔开闭具有调节中耳气压,便之与外界大气基本保持平衡的功能,与咽鼓管功能不良时,餐界空气不能进入中耳,中耳内原有气体被逐渐吸收,形成负压,此

时中耳粘膜肿脓,毛细胞管通透性增加鼓室可出现漏出液。②感染及变态反应的原因,引起咽鼓管粘膜水肿,分泌物增多,同时导到咽鼓管阻塞,中耳负压,渗出物增多。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感染途径及临床表现

感染途径:⑴咽鼓管途径: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期间;如急性鼻炎、急性鼻咽炎等;②急性上呼吸道传染病时,循咽鼓管途径可引起中耳的继发性细菌感染;③在不清洁的水中游泳或跳水,④婴幼儿的咽鼓管较成人的宽而短,接近水平位;⑵外耳道—鼓膜途径;⑶血行感染。临床表现:①全身症状:轻重不一。可有畏寒、发热、困倦、食欲减退。②耳痛:耳深部痛,逐渐加重,鼓膜穿破流脓后,耳痛顿减;③听力减退及耳鸣:开始感耳闷,继则听力下降,伴耳鸣。耳痛剧者,偶伴眩晕。穿孔后耳聋减轻;④耳漏:鼓膜穿孔后耳内液体流出。

并发症:3岁以下并发急性化脓性鼓窦炎。

病理及穿孔后耳聋、耳痛减轻原因:

感染初期,中耳粘膜充血水肿及咽鼓管咽口闭塞,鼓室内氧气吸收变为负压,血浆、纤维蛋白、红细胞及多形核白细胞伸出,粘膜增厚,纤毛脱落,杯状细胞增多。鼓室内有炎性渗出物聚集,逐渐转为弄醒,鼓室内压力随积脓增多而增加,形成正压,鼓膜受压而贫血,鼓膜局限性碰触,炎症波及鼓膜,加之血栓性静脉炎,最终局部坏死溃破,鼓膜穿孔,导致耳流脓,影响鼓膜及听骨链活动的脓液排出,症状减轻。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理及临床表现分型

根据病理及临床表现,传统上将本病分为三型,即单纯型,肉芽骨疡型和胆脂瘤型。

①单纯型最多见。病变主要局限于中耳鼓室勃膜,一般无肉芽或息肉形成,因此又有豁膜型之称。

②骨疡型病变超出黏膜组织,多有不同程度听小骨坏死,伴鼓环、鼓窦或鼓室区域骨质破坏,又称坏死型或肉芽型。临床特点:耳持续性流勃稠脓,常有臭味,如有肉芽或息肉出血,则脓内混有血丝或耳内出血。乳突X 线片有边缘模糊不清的透光区。颞骨CT 扫描示上鼓室、鼓窦及乳突内有软组织阴影,可伴部分骨质破坏。

③胆脂瘤型胆脂瘤是由于鼓膜、外耳道的复层鳞状上皮经穿孔向中耳腔生长堆积成团块,其外层由纤维组织包围,内含脱落坏死上皮、角化物和胆固醇结晶,故称为胆脂瘤,非真性肿瘤。形成机制:袋状内陷学说,上皮移入学说。

梅尼埃病病理及临床表现

病理:梅尼埃病是以膜迷路积水为基本病理基础,反复发作性眩晕、听觉障碍、耳鸣和耳胀满感为典型特征的特发性内耳疾病。

临表:①眩晕:多为无先兆突发旋转性眩晕,少数患者发作前可有轻微耳胀满感、耳痒、耳鸣等;②耳鸣间歇性或持续性;③耳聋;④发作时患耳闷胀感或压迫感较多见

声音传入内耳的途径?

答:声音经两条途径传入内耳①空气传导,通过鼓膜和听骨链②骨传播,通过颅骨。以气导为主。

1.气导示意图:

声波锤骨→砧骨

↓↑↓

耳廊→外耳道→鼓膜镫骨→前庭窗→外,内淋巴→螺旋器→听神经→听觉中枢空气振动(外耳)传声变压(中耳)液体波动(内耳)感音神经冲动综合分析2.骨传导即声波直接经颅骨途径使外淋巴发生相应波动,并激动螺旋器产生听觉。主要

方式是振动式骨导和压缩式骨导。此外,声波尚可经次要的股骨径路传入内耳。即颅骨受声波作用而震动。将声波传至外耳道、鼓室及四周空气中。再经中耳传声机构传入内耳。

耳源性颅内并发症感染途径及病因

感染途径:①循破坏骨壁(最常见)②血行途径③炎症可循前庭窗、蜗窗和小儿尚未闭合的骨缝直接传播形成。

病因:①主要是急性或化脓性中耳炎、乳突炎,当感染病菌的毒力强或患者抵抗力降低时,如全身性疾病、老年人、婴幼儿均可使中耳炎扩散出现并发症;②致病菌主要为革兰阴性杆菌感染。③有中耳炎的类型有关。④不合理的治疗:对中耳炎的患者滥用抗生素出现细菌耐药性,或不适当的应用粉剂造成脓液引流不畅,导致并发症的形成。

周围性眩晕与中枢性眩晕的鉴别

内翻性乳头状瘤

病因:HPV感染有关

病理:硬型、软型

临床表现:多见于50-60岁男性,女性少见。多单侧发病,一侧鼻腔出现持续性比赛,渐进性加重,伴脓涕,偶有血性涕,或反复鼻出血。偶有头痛和嗅觉异常。肿瘤生长导致鼻腔及鼻窦引流不畅,伴发鼻窦炎和鼻息肉。检查见肿瘤大小、硬度不一,外观呈息肉样或呈分叶状,粉红或灰红色,表面不平,触之易出血。

鼻内镜

FESS :英文全称Functional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通过小范围或局限性手术,恢复鼻窦窦口正常通气引流及鼻腔鼻窦粘膜功能,从而解决广泛的鼻窦病变。在内镜直视或经电视观察下,借助各种不同类型设备和手术器械完成的外科治疗。

原理:(1)慢性鼻窦炎的发生于窦口鼻道复合体的病变所致的鼻窦引流口阻塞有关。(2)清除病变、开放阻塞的豆蔻、恢复鼻腔、鼻窦的通气引流功能可逐渐恢复正常,遭到破坏的粘液纤毛清除功能和腺体功能可得到恢复,实现了治愈慢性鼻窦炎的目的。

术式:从前向后法、从后向前法

慢性单纯性鼻炎与慢性肥厚性鼻炎

症状慢性单纯性鼻炎慢性肥厚性鼻炎

鼻塞间隙性、交替性持续性

鼻涕略多,黏液性不多粘液性或黏脓性,不易拧出

嗅觉减退不明显可有

闭塞性鼻音无有

耳鸣、耳闭塞感无可有

下鼻甲形态黏膜脓肿暗红色表面光滑黏膜肥厚暗红色表面不平呈结节状或桑葚样

鼻甲骨大

下鼻甲弹性柔软有弹性硬实无弹性

对麻黄碱反应有明显反应反应小货物反应

治疗非手术以手术为主

变应性鼻炎的发病机制及典型的临床症状?

是发生在鼻粘膜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以鼻痒、喷嚏、鼻分泌亢进、鼻粘膜肿胀等为主要特点发病机制

(1)属I型变态反应,但与细胞因子,细胞间粘附分子-1及部分神经肽的相互作用密切相关。特应性个体吸入变应原后,便处于致敏状态,当变应原再次吸入鼻腔时,继而激发细胞膜一系列的生化反应,导致一组胺为主的多种介质的释放,这些介质通过其在鼻粘膜血管、腺体、神经末梢上的受体,引起鼻粘膜明显的组织反应;副交感神经活性增高,腺体增生、腺体增生、分泌旺盛(鼻涕增多),感觉神经敏感性增强(喷嚏连续性发作)。这些病理变化使鼻粘膜处于超敏感状态,使某些非特异性刺激(冷、热等)易于诱发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症状。

(2)典型临床症状

A.鼻痒鼻粘膜感觉神经末梢受到刺激后发生于局部的特殊感觉。季节性鼻炎尚有眼痒和结膜充血。

B.喷嚏为反射性动作。呈阵发性发作,从几个,十几个到几十个不等。

C.鼻涕大量清水样鼻涕,是鼻分泌亢进的特征性变现。

D.鼻塞程度轻重不一,变应性鼻炎由于鼻粘膜水肿明显,鼻塞常很重。

E.嗅觉减退由于鼻粘膜水肿明显,部分患者有嗅觉减退。

(3).诊断常年性发病,具有打喷嚏(每次连续三个以上)、流清涕和鼻粘膜肿胀三个主要临床表现,一年内发病日数累计超过6个月,一日内发病时间累计超过0.5小时;病程至少一年。间歇性的症状发生≤4天每周,或≤4周每年;持续性的症状发生>4天每周,且>4周每年。

(4)治疗

1)非特异性治疗(药物治疗):(1)糖治疗(2)抗组胺治疗(3)肥大细胞膜稳定剂(4)

减充血药(5)抗胆碱药(6)其他如下鼻甲冷冻、激光等2)特异性治疗(1)避免与变应原接触(2)免疫疗法

鼻息肉的临床表现和并发症

鼻内镜检查见息肉大都发生于中鼻道内附近、钩突或筛泡表面及隐窝裂隙

临床表现:1)鼻塞,多双侧发病2)鼻溢液,粘液样或脓性3)嗅觉功能减退或丧失4)耳部症状,阻塞咽鼓管口时,可引起耳鸣、听力减退5)继发鼻窦症状6)局部鼻镜或鼻内镜检查鼻腔内有一个或多个表面光滑、灰白色、半透明肿物,带蒂或广基,触之柔炎,不痛,不易出血

鼻息肉的并发症:1、支气管哮喘2、鼻窦炎3、分泌性中耳炎

鼻出血的病因治疗原则及治疗:

⑴局部:外伤,炎症,肿瘤,鼻中隔疾病(鼻中隔偏曲,鼻中隔糜烂,鼻腔异物:常见于儿童,多为一侧鼻腔出血或血涕)。

⑵全身病因:凡是可引起血压升高、凝血障碍和血管张力改变的病均可。①急性热性传染病:流感,出血热,疟疾;②心血管疾病:高血压,血管硬化和充血性心力衰竭;③血液病:凝学机制障碍,血小板量和质异常;④营养障碍或维生素缺乏:维生素C,K,P 或钙缺乏;⑤肝、肾慢性疾病、风试热等;⑥中毒及某些药物;⑦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⑧内分泌失调或异位月经。

鼻出血的治疗原则:①止血;②全身治疗;③查因治疗;④心理治疗

鼻出血的治疗①一般处理②止血方法(鼻局部处理):简易止血,烧灼法,填塞法:(前鼻孔填塞,后鼻孔填塞,血管结扎,冷冻法,栓塞,腭大孔注射和手术)

③全身治疗:补液,镇静,通便,止血药,输血,补充维生素,全身用抗生素,电解质;

急性化脓性鼻窦炎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全身症状:畏寒、发热、食欲减退、便秘、周身不适,小儿可伴有呕吐、腹泻、咳嗽等消化道和呼吸道症状

局部症状:①鼻塞:多为患侧持续性鼻塞,嗅觉暂时减退或丧失②脓涕多:厌氧菌或大肠杆菌感染脓涕恶臭;伴咽痒恶心、咳嗽、咳痰。③头痛或局部疼痛

治疗原则:根除病因;解除鼻腔鼻窦引流和通气障碍;控制感染和预防并发症。

慢性鼻窦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分期及治疗

症状:①全身症状:轻重不一,有的无,较常见为精神不振、易倦、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②局部症状:流脓涕,鼻塞,头痛,嗅觉减退或消失,和视功能障碍

诊断临床分期Ⅰ型:单纯性慢性鼻窦炎1期:单发鼻窦炎,2期:多发鼻窦炎,3期:全组鼻窦炎Ⅱ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1期:单发鼻窦炎伴单发性鼻息肉,2期:多发鼻窦炎伴多发性鼻息肉。3期:全组鼻窦炎伴多发性鼻息肉。Ⅲ型:多发性鼻窦炎或全组鼻窦炎伴

多发性鼻息肉和筛窦骨质增生。

治疗:①鼻腔用药②鼻腔冲洗③上颌窦穿刺冲洗④负压置换法⑤鼻腔手术⑥鼻窦手术

各鼻窦引起头痛和疼痛的特点

①急性上颌窦炎:前额部痛,晨起轻,午后重,伴有同侧颌面部痛或上列磨牙痛。

②急性筛窦炎:一般头痛较轻,局限于内眦或鼻根部,也可放射到头顶部,前组筛窦炎的头痛与急性额窦炎相似,后组筛窦炎有时与急性蝶窦炎相似,疼痛位于枕部。

③急性额窦炎:前额部周期性疼痛,即晨起头痛重,午后渐轻,晚间消失,次日重复发作。

④急性蝶窦炎:颅底或眼球深处钝痛,可放射到头顶、耳后。亦可引起枕部痛、早晨轻、午后重。

鼻咽癌

病因:1、遗传因素,2、EB病毒,3、环境因素。病理:鼻咽癌多发生鼻咽部咽隐窝及顶前壁,病灶可呈结节型、溃疡型和粘膜下浸润型多种形态。98%属低分化鳞癌。

临床表现:①鼻部症状:可有涕中带血,抽涕出血、鼻塞、始为单侧,可发展为双侧。②耳部症状:肿物堵塞压迫咽骨管口,可出现耳鸣、耳闷、听力下降、鼓室积液。③颈淋巴结肿大:首发症状就诊,其为转移肿大的颈深上淋巴结,可进行性增大,质硬、活动受限、初为单侧、可发展双侧。④脑神经症状:头疼、面麻、复视、上睑下垂等表现。严重时出现件软腭瘫痪、吞咽困难、声嘶、伸舌头偏斜等;⑤远处转移:晚期可出现肺、肝、骨转移、并有相应症状。

治疗原则:首选放射治疗,多采用钴60或直线加速器高能治疗。可结合中医中药及免疫治疗。鼻咽部或颈部放疗后残余病灶及复发病灶及复发病灶可考虑手术切除。

根据鼻咽癌发展的规律陈述颅神经及颈交感神经损害的机理及临床表现:

①位于咽隐窝附近的肿瘤,向上经颈内动脉管或破裂孔到达颅中窝的若时区,常常引起第Ⅴ及第Ⅳ脑神经累及,继而可累及Ⅳ、Ⅱ、Ⅲ脑神经,除头痛外,出现面部麻木,复视、视物模糊,睑下垂、眼外肌麻痹,眼球固定甚至失明,肿大的颈深部淋巴结也可能压迫穿出颅底的第Ⅸ、Ⅹ、Ⅺ及Ⅻ脑神经,出现软腭麻痹,吞咽困难声嘶,伸舌偏歪等。②颈交感神经被肿大的颈深部淋巴经压迫时可出现Horner综合征眼球内陷,上睑下垂,瞳孔缩小额部天平。

上颌窦癌

临床表现:①前壁:面颊麻木、肿胀、隆起、破溃;②后外壁:顽固性神经痛,张口困难、视力减退、甚至失明;③顶壁:眶下缘抬高,眼球上移、复视;④下壁:硬腭隆起、牙松动脱落;⑤内侧:同鼻腔恶性肿瘤症状,早期肿瘤较小,无明显的临床表现,晚期可发生淋巴结的转移,随着肿瘤体积的肿大可出现相应症状。

早期诊断:因早期症状不明显,本身解剖部位隐匿,故早期诊断较为困难。对于上述临床表现,持续不愈,渐加重者,有出现面颊部疼痛或麻木者,借助局部鼻部内窥镜检查,鼻及鼻窦CT及MRI为诊断提供重要依据,确诊要依靠肿瘤组织病理学检查。

治疗原则:现多主张是术前放疗与手术治疗的综合治疗,在局部引流通畅的前提下行术前放疗,放疗剂量多主张50~55Gy。手术术式可根据肿瘤侵及范围而定,主张切除肿瘤的同时,Ⅰ期组织修复,恢复患者的面容及功能,提高其生存质量。

鼻窦恶性肿瘤的临床表现和诊断:

鼻窦恶性肿瘤的临床表现随肿瘤原发部位和受累范围而已

1,上颌窦恶性肿瘤早期,肿瘤较小,只限于窦腔内的某一部位,多发明显临床表现。随肿瘤的发展则出现以下临床表现:1单侧脓血鼻涕,晚期可有恶臭味2面颊部疼痛或麻木感,肿瘤侵犯眶下神经所致3单侧进行性鼻塞4单侧上颌磨牙疼痛或松动,肿瘤向下侵及牙槽所致。肿瘤进而破坏窦壁,侵及临近结构和器官则引起一下临床表现:1面颊部隆起或进而发生瘘管或溃烂,是肿瘤压迫和破坏前臂、并进一步侵犯面颊部软组织所致2眼部症状如泪溢、眼球向上移位、眼肌麻痹、眼球运动受限和复视等,是肿瘤压迫鼻泪管和向上压迫和破坏眶底、并侵入眶内所致3硬腭隆起甚至溃烂、牙槽变形、增厚和牙齿松动或脱落,是肿瘤向下发展压迫或破坏硬腭和牙槽所致4张口困难多为晚期,预后不佳5颅底受累6颈淋巴结转移,可在晚期发生,多见于同侧颌下淋巴结

2,筛窦恶性肿瘤早期,肿瘤局限于筛房,多无临床表现。当肿瘤侵入鼻腔时,则出现鼻侧鼻塞、血涕、头疼和嗅觉障碍。晚期,肿瘤继续增长向各个方向侵入时,则出现相应结构和器官受累的临床表现。最易向外侵犯纸样板,出现眼球向外、前、下或上方移位,并有复视。后组筛窦肿瘤侵入球后、眶尖,则出现眶尖综合症,即发生突眼、动眼神经瘫痪、上睑下垂、视力减退或失明。肿瘤向前发展,内龇部可出现无痛性隆起。肿瘤向上侵犯筛顶、累及硬脑膜或侵入颅内,则有剧烈头疼。同侧颌下或颈深上淋巴结常发生转移。

3,额窦恶性肿瘤原发于额窦恶性肿瘤极少见,早期多无症状。临床上少见转移,病人常在出现明显转移之前,已死于广泛的颅底和颅内侵犯

4,蝶窦恶性肿瘤极为罕见

诊断:鼻窦恶性肿瘤因解剖部位隐蔽,早期无明显症状。足够的意识和高度的警觉对早起诊断很重要。遇到单侧进行性鼻塞或血性鼻涕,单侧面颊部疼痛或麻木感,单侧上列磨牙疼痛或松动,尤其是40岁以上病人,都应怀疑鼻窦恶性肿瘤的可能,进行一下检查和诊断步骤:1前后镜检查2鼻内镜检查3病理活检及细胞涂片4影像学检查首选鼻窦CT或MRI检查5手术探查术中快速冰冻切片病理检查结果有利于确诊

咽喉头颈

咽隐窝:鼻咽的左右两侧下鼻甲后端约1cm处有一漏斗状开口为咽鼓管咽口(pharyngeal orifices of tympanopharyngeal

tube),此口的前、上、后缘有由咽鼓管软骨末端形成的唇状隆起称咽鼓管隆突,亦称咽鼓管圆枕(torus

tubalis)。在咽鼓管隆突后上方有一深窝称咽陷窝(pharyngeal

recess),是鼻咽癌好发部位,其上距颅底破裂孔仅约1cm故鼻咽恶性肿瘤常可循此进入颅内。咽旁间隙:亦称咽上颌间隙(pharyngomaxillary

space),位于咽后间隙两则,左右各一,呈三角形漏斗状,内含疏松蜂窝组织,上界为颅底,下达舌骨大角处,后壁为椎前筋膜,内壁为颊咽筋膜、咽上缩肌,与扁桃体窝相隔,外侧壁为上颌骨升支内壁及其附着的翼内肌与腮腺包囊。茎突及其附着肌肉将此间隙分为茎突前隙和茎突后隙两部,前者较小,内侧与扁桃体窝仅隔一咽上缩肌,故扁桃体的炎症常扩散至此间隙;茎突后隙较大,其内有颈内动脉、颈内静脉、舌咽神经、迷走神经、舌下神经、副神经及交感神经等穿过,内有颈深淋巴结上群,因此咽部感染,可以从颈深淋巴结向此隙蔓延。Waldeyer:咽粘膜下淋巴组织丰富,较大的淋巴组织团块环状排列,称咽淋巴结,主要由咽扁桃体、咽鼓管扁桃体、腭扁桃体、咽侧索、咽后壁淋巴滤泡及舌扁桃体构成内环:内环淋巴结流向颈部淋巴结,后者又相互交通,自成一环,称外环,主要由咽后淋巴结、下颌角淋巴结、颌下淋巴结、颏下淋巴结等构成。

急性会厌炎

病理:急性卡他型(会厌黏膜弥漫性出充血,肿胀,以舌面尤为明显);急性水肿型(粘膜水肿为主,严重时可呈球形,极易产生喉阻塞);急性溃疡型(少见,但发展迅速且严重,可累计黏膜下层及腺体)

临表:1.全身:起病急、重,体温38-39℃,可有精神萎靡,面色苍白;2.局部症状:剧烈咽痛,吞咽加重,言语不清,呼吸困难,少有声嘶;3.检查:急性面容,呼吸困难,喉镜见会厌明显充血,肿胀,严重时呈球形。

治疗:1.抗感染:全身应用足量抗生素+糖皮质激素;2.气管切开术:有呼吸困难,抗感染治疗无缓解;3.有脓肿者切开排脓。

颈部肿块诊断

80%为肿瘤,80%为恶性(除甲状腺),80%是转移癌,原发癌中80%是锁骨上

7天为炎症,7个月为肿瘤,7年为先天性疾病。

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有何临床表现及体征

为腭扁桃体的急性非特异性炎症,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咽黏膜和淋巴组织炎症,是一种很常见的咽部疾病。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为本病的主要致病菌。

病理分型①急性卡他性扁桃体炎,病毒引起。②急性滤泡性扁桃体炎③急性隐窝性扁桃体炎。【临床表现】全身症状,畏寒,高热,头痛,食欲下降,乏力便秘等。局部症状剧烈咽痛为主,常放射至耳部。伴有吞咽困难。体征有扁桃体肿大,周围充血,隐窝口有黄白色脓点,连接脓点可成点可成假膜,易拭去,不留出血创面。下颌角等处淋巴结可肿大。

【治疗】一般疗法适当隔离,卧床休息;抗生素应用为主要治疗方法,首选青霉素;局部治疗常用复方硼砂溶液,复方氯已定;中医中药;手术治疗。

慢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有何临床表现及体征

慢性扁桃体炎的主要致病菌为链球菌,葡萄球菌;分为三类:增生型,纤维型,隐窝型。临床表现:咽痛,易感冒及急性扁桃体炎发作史,可有咽内发干、发痒、异物感、刺激性咳嗽等轻微症状。扁桃体过于肥大可出现呼吸不畅,睡时打鼾,吞咽或言语共鸣的障碍。可消化不良、头痛、乏力、低热等。

扁桃体手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适应症:①慢性扁桃体炎反复急性发作或多次并发扁桃体脓肿②扁桃体过度肥大妨碍吞咽、呼吸及发声功能③慢性扁桃体炎已成为引起其他脏器病变的病灶或与临近器官的病变有关④白喉带菌者经保守治疗无效时⑤各种扁桃体的良性肿瘤可连同扁桃体易并切除,对恶性肿瘤慎重

禁忌症:①急性炎症时,一般不施行手术,在炎症消退2—3周后切除扁桃体②造血系统疾病及有凝血功能障碍者③严重全身性疾病④在脊髓灰质炎及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流行季节或流行地区,以及其他急性传染病流行时⑤月经前和月经期、妊娠期不宜手术⑥患者亲属中免疫球蛋白缺乏或自身免疫病的发病率高,白细胞计数特别低者

“病灶”扁桃体:慢性扁桃体炎视为引起全身其他系统感染的病灶,通过以下判断:1、询问病史:急性发作时,其他系统出现病变。2、实验室检查:ESR、ASO、血清粘蛋白、心电图等,有异常结果。3、切除后并发症得以痊愈,或症状减轻,或发作减少,或病情得以控制。

OSAHS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定义、病因、临床表现、诊断依据、治疗。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指睡眠时上气道反复发生塌陷阻塞引起的呼吸暂停和通气不足,伴有打鼾、睡眠结构紊乱、频繁发生血氧饱和度下降、白天嗜睡等病征。

病因

(1)上气道解剖结构异常导致气道不同程度的狭窄:包括三个狭窄,鼻腔及鼻咽部

狭窄;口咽腔狭窄;喉咽腔狭窄;上、下颌骨发育不良、畸形。

(2)上气道扩张肌肌张力异常 :主要表现为颏舌肌、咽侧壁肌肉及软腭肌肉的张力异常,上气道扩张肌肌张力降低是OSAHS患者气道反复塌陷阻塞的重要原因。

(3)呼吸中枢调节功能异常: 主要表现为睡眠过程中呼吸驱动力降低及对高二氧化碳、高氢离子及低氧气的反应阈值提高。

临床表现(包括症状和体征)

症状

(1)睡眠打鼾。

(2)白天嗜睡。

(3)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

(4)晨起口干,有异物感。

(5)部分患者可有晨起头痛,血压升高。

(6)部分重症患者可出现性功能障碍,夜尿次数增加甚至遗尿。

(7)病程较长患者出现烦躁、易怒或抑郁等性格改变。

(8)儿童患者还有遗尿、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生长发育迟缓等表现。

体征一般征象表现为肥胖,颈部短粗,重症患者有较明显嗜睡;上气道征象表现为咽腔尤其是口咽腔狭窄,扁桃体肥大,软腭肥厚松弛,悬雍垂肥厚过长。

诊断依据

(1)症状:白天嗜睡,睡眠时严重打鼾和反复呼吸暂停。

(2)体征:检查有上气道狭窄因素。

多导睡眠监测(PSG)检查每夜7小时睡眠过程中呼吸暂停及低通气反复发作30

次以上,或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5次/h。呼吸暂停以阻塞性为主。

影像学检查:显示上气道结构异常。

病情程度判断依据

程度AHI(次/h)最低SaO2(%)

轻度5~20 ≥85

中度21~40 65~84

重度>40 <65

治疗 (1) 一般治疗:减肥戒烟、戒酒、加强体育锻炼、建立侧卧睡眠习惯等。

(2)内科治疗:持续正压通气治疗;口腔矫治器治疗;药物治疗。

(3)手术治疗:重要手段之一。

鼻咽部纤维血管瘤

为鼻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为致密结缔组织、大量弹性纤维和血管组成,常发生于10~25岁青年男性。

临床表现:(1)出血:阵发性鼻腔或口腔出血。(2)鼻塞:肿瘤堵塞后鼻孔并侵入鼻腔引起一侧或双侧鼻塞,常伴有流涕,闭塞性鼻音,嗅觉减退等。(3)其他症状:肿瘤侵入临近结构出现相应症状。

治疗:手术

喉癌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临床表现:①声门上型:早期常无显著症状,仅有后部不适感或异物感,后期出现疼痛等症状②声门型:早期症状为声嘶,晚期引起呼吸困难③声门下型:早期不明显,常规喉镜检查不易发现④声门旁型:跨越两个解剖区域即声门上区和声门区,以广泛浸润声门旁区位特点,早期无症状

转移途径有:1直接扩散2淋巴转移3血行转移

治疗原则:以手术治疗为主,术后放疗

环状圆锥:喉弹性膜为一宽阔的单行组织,左右各一,被喉室分为上,下两部,上部为方形膜,下部为弹性圆锥——前端附着在甲状软骨板交角线的内面近中线处,后端位于灼状软骨声带下缘。前后附着处游离缘边缘增厚形成声韧带,向下附着在环状软骨上缘中前部形成环甲膜,其中央部分增厚形成环甲状中韧带。

喉软骨及喉肌分组、喉腔分区:软骨构成喉的支架,单个软骨为甲状软骨、环状软骨和会厌软骨,成对的软骨有杓状软骨、小角软骨和楔状软骨,共计9块。

喉肌分组:分为喉外肌和喉内肌1喉外肌:生喉肌;甲状软骨肌、下颌舌骨肌、二膜肌、茎突肌,降喉肌;胸骨甲状肌、胸骨舌骨肌、肩胛舌骨肌2喉内肌

喉部神经:吼的神经为吼上神经和吼返神经,两者均为迷走神经分支。

喉的分区及其主要结构

喉的分区:以声带为界分为声门上区、声门区和声门下区三部分。其主要结构:①声门上区:包括会厌、杓会厌皱襞、室带和喉室;②声门区:两侧声带、前连合、后连合及杓状软骨区域构成;③声门下区:声带游离缘以下致环状软骨下缘以上部分构成。

小儿喉腔的特点:声门下区粘膜下组织疏松,炎症时易水肿而致喉阻塞。

食管四个生理性狭窄

①第一狭窄食管入口:是食管最狭窄的部分,异物最易嵌顿于此处②第二狭窄第4胸椎平面:为主动脉弓压迫食管左侧壁所致③第三狭窄第5胸椎平面:为左主支气管压迫食管前壁所致④第四狭窄第10胸椎平面:食管穿过横隔所致

喉阻塞的病因及临床表现

病因:①炎症②外伤③水肿④异物⑤肿瘤⑥畸形⑦声带瘫痪

临床表现:①吸气性呼吸困难②吸气性喉喘鸣;③吸气性软组织凹陷;④声嘶⑤发绀

喉阻塞分度

①一度:安静时无呼吸困难。②二度:安静时也有轻度吸气期呼吸困难,吸气期喉喘鸣和吸气期胸廓周围软组织凹陷,活动时加重,但不影响睡眠和进食。③三度:吸气性呼吸困难明显,喉喘鸣声较响,吸气期胸廓周围软组织凹陷显著,并出现缺氧症状。④四度:呼吸极度困难。患者坐卧不安,手足乱动,出冷汗,面色苍白或发给,定向力丧失,心律不齐,脉搏细数,昏迷、大小便失禁等。

喉阻塞的治疗

对急性喉阻塞患者,须争分夺秒,因地制宜,迅速解除呼吸困难,以免造成窒息或心力衰竭。根据其病因及呼吸困难的程度,采用药物或手术治疗。

①一度:明确病因,积极进行病因治疗。

②二度:因炎症引起者,用足量有效的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若为异物,应尽快取除;如喉肿瘤、喉外伤、双侧声带瘫痪等一时不能去除病因者,应考虑作气管切开术。

③三度:由炎症引起,喉阻塞时间较短者,使用药物治疗,并作好气管切开术的准备。

④四度:立即行气管切开术。若病情十分紧急时,可先行环甲膜切开术,或先气管插管,再行气管切开术。

病因治疗在一定情况下可先采用,如喉异物取出、咽后脓肿切开等,而对危重患者,应先行气管切开术,待呼吸困难解除后,再根据病因给予相应治疗。

气管切开术适应证术后并发症

①喉阻塞任何原因引起的3-4度喉阻塞,尤其病因不能很快解除时应及时行气管切开术。

②下呼吸道分泌物储留阻塞如昏迷、颅脑病变、多发性神经炎、呼吸道烧伤、胸部外伤等。

③某些手术的前置手术如领面部、口腔、咽、喉部手术时,为防止血液流人下呼吸道或术后局部肿胀阻碍呼吸,行预防性气管切开术。

术后并发症①皮下气肿②纵隔气肿③气胸④出血⑤拔管困难

气管、支气管异物的临床表现

分为4期:①异物进入期:立即引起剧烈呛咳及憋气甚至窒息,随后缓解②安静期:无症状③刺激与炎症期:异物刺激局部粘膜产生炎症反应可合并细菌感染引起咳喘,痰多等症状④并发症期

食管异物的临床表现:吞咽困难、吞咽疼痛、呼吸道症状、强迫体位

颈淋巴结清扫术分类

1、根治性颈清扫术

2、改良根治性颈清扫术

3、择区性颈清扫术

4、扩大颈清扫术

咽内外淋巴环的组成及临床意义

咽淋巴组织丰富,较大淋巴组织团块呈环状排列,称为咽淋巴环。咽内淋巴:由咽扁桃体(腺样体)、咽鼓管扁桃体、腭扁桃体、咽侧索、咽后壁淋巴滤泡及舌扁桃体构成内环。、内环淋巴流向颈部淋巴结。咽外淋巴:由咽后淋巴结、下颌角淋巴结、颌下淋巴结、颏下淋巴结等组成。相互交通、自成一环。

引起声嘶的常见原因有几类?各有哪些常见疾病?

答案:有三类。第一类是支配声带运动的神经受损,常见的疾病有:(1)喉返神经受损伤,如颈部外伤,甲状腺手术损伤,甲状腺恶性肿瘤,颈段食道癌侵犯喉返神经。(2)迷走神经受损,如颈部外伤伤及迷走神经,迷走神经鞘腔病手术切除损伤迷走神经,鼻咽癌扩展到咽音间隙后隙侵犯迷走神经。(3)是喉上神受损,如颈部外伤。

第二类是喉部本身病变侵犯声带引起声嘶、常见疾病有:(1)喉的先天性疾病如喉蹼;(2)喉的炎症性疾病,如急、慢性喉炎,喉的特异性炎症,包括喉结核、喉白喉、喉梅毒等;(3)声带息肉、小结、囊肿;(4)喉良性肿瘤,如喉乳头状瘤、纤维瘤、血管瘤等;(5)喉的恶性肿瘤,如喉癌;(6)喉的代谢性疾病,如喉淀粉样变;(7)喉外伤,伤及声带或环杓关节。各喉肌的名称及功能

喉肌分为喉外肌、喉内肌

1 喉外肌,参与喉上、下运动及固定

①升喉肌群:甲状舌骨肌、下颌舌骨肌、二腹肌、茎突舌骨肌

②降喉肌群:胸骨甲状肌、胸骨舌骨肌、肩胛舌骨肌、咽中缩肌、咽下缩肌。

2 喉内肌,参与声带运动。

声带外展肌:环杓后肌唯一使声带外展的肌肉

声带内收肌:环杓侧肌、杓肌。

声带紧张肌:环甲肌

声带松弛肌:甲杓肌

使会厌活动:杓会厌肌、甲会厌肌

颈分区

以斜方肌为界分为颈前外侧部和颈后部,颈前外侧部又以胸锁乳突肌为界分为颈前部和颈外侧部,颈前部又以舌骨平面为界分为舌骨上区和舌骨下区,颈外侧部又分为胸锁乳突肌区和颈外侧区。

颈淋巴结分区

下颌下淋巴结、颏下淋巴结、颈前淋巴结、颈浅淋巴结、颈深淋巴结

四年级+相遇问题与追及问题

简单的相遇与追及问题 一、学习目标 1. 理解相遇与追及的运动模型,掌握相遇与追及这两种情况下路程、时间、速度这三个基本量之间的关系.会利用这个关系来解决一些简单的行程问题. 2. 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 二、主要内容 1. 行程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式: 路程=时间×速度;速度=路程÷时间;时间=路程÷速度. 2.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式: 相遇路程=相遇时间×速度和;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 3.追及问题的数量关系式: 追及距离=追及时间×速度差; 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及时间; 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 4. 能熟练运用路程、时间、速度这三个基本量的关系,结合图形分析,解决一些简单的行程问题. 三、例题选讲 例1两辆汽车同时分别从相距500千米的A,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速度分别为每小时40千米和每小时60千米.求几小时后两车相遇.

例2甲车在乙车前200千米,同时出发,速度分别为每小时40千米与60千米.问多少小时后,乙车追上甲车. 例3一辆公共汽车和一辆小轿车同时从相距598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公共汽车每小时行40千米,小轿车每小时行52千米,问几小时后两车相距138千米? 例4 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东、西两地相向开出,甲车每小时行56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8千米,两车在离中点32千米处相遇.求东、西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例5甲、乙两人同时从相距18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行4千米,乙每小时行5千米.甲带着一只狗,每小时走20千米,狗走得比人快,同甲一起出发,碰到乙后,它往甲方向奔走;碰到甲后,它又往乙方向奔走,直到甲、乙两人相遇为止,这只狗一共奔走了多少千米?

高中物理必修一追及与相遇问题专题练习及答案

追击和相遇问题 一、追击问题的分析方法: A. 根据追逐的两个物体的运动性质,选择同一参照物,列出两个物体的位移方程; ? ?? ;.;.的数量关系找出两个物体在位移上间上的关系找出两个物体在运动时C B 相关量的确定 D.联立议程求解. 说明:追击问题中常用的临界条件: ⑴速度小者追速度大者,追上前两个物体速度相等时,有最大距离; ⑵速度大者减速追赶速度小者,追上前在两个物体速度相等时,有最小距离.即必须在此之前追上,否则就不能追上. 1.一车处于静止状态,车后距车S0=25处有一个人,当车以1的加速度开始起动时,人以6的速度匀速追车,能否追上?若追不上,人车之间最小距离是多少? 答案.S 人-S 车=S 0 ∴ v 人t-at 2 /2=S0 即t 2 -12t+50=0 Δ=b 2 -4ac=122-4×50=-56<0 方程无解.人追不上车 当v 人=v 车at 时,人车距离最小 t=6/1=6s ΔS min =S 0+S 车-S 人 =25+1×62 /2-6×6=7m 2.质点乙由B 点向东以10的速度做匀速运动,同时质点甲从距乙12远处西侧A 点以4的加速度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求: ⑴当甲、乙速度相等时,甲离乙多远? ⑵甲追上乙需要多长时间?此时甲通过的位移是多大? 答案.⑴v 甲=v 乙=at 时, t=2.5s ΔS=S 乙-S 甲+S AB =10×2.5-4×2.52 /2+12=24.5m ⑵S 甲=S 乙+S AB at 2/2=v 2t+S AB t 2 -5t-6=0 t=6s S 甲=at 2/2=4×62 /2=72m 3.在平直公路上,一辆摩托车从静止出发,追赶在正前方100m 处正以v 0=10m/s 的速度匀速前进的卡车.若摩托车的最大速度为v m =20m/s,现要求摩托车在120s 内追上卡车,求摩托车的加速度应满足什么 答案.摩托车 S 1=at 12 /2+v m t 2 v m =at 1=20 卡车 S 2=v o t=10t S 1=S 2+100 T=t 1+t 2 t ≤120s a ≥0.18m/s 2

《系统解剖学》问答题及参考答案

《系统解剖学》问答题及参考答案 1、列表说明鼻旁窦的名称、位置及开口部位。 2、列表说明口腔的三对大唾液腺的名称、位置和开口部位。 3、胃由哪些动脉供血?这些动脉来源于何处? 4、肝细胞分泌的胆汁依次经哪些途径最后排入十二指肠腔? 肝细胞分泌的胆汁入毛细胆管经肝内的各级胆管流入肝左、右管,出肝门后流入肝总管,未进食时则经胆囊管流入胆囊储存浓缩,当进食时,Oddi's括约肌舒张,胆囊平滑肌收缩,胆汁从胆囊经胆囊管流入胆总管,经肝胰壶腹、十二指肠大乳头流入十二指肠腔。 5、试述各心腔的出入口名称、心内瓣膜的名称及附着部位。 右心房的入口为上、下腔静脉口和冠状窦口;出口为右房室口。右心室的入口为右房室口;出口为肺动脉口。左心房的入口为左肺上、下静脉口,右肺上、下静脉口;出口为左房室口。左心室的入口为左房室口;出口为主动脉口。三尖瓣附于右房室口;二尖瓣附于左房室口;肺动脉瓣附于肺动脉口;主动脉瓣附于主动脉口。(下腔静脉瓣附于下腔静脉口;冠状窦瓣附于冠状窦口) 6、在哪些部位可摸到动脉的博动?摸到的分别是哪些动脉?外耳门前方可摸到颞浅动脉;下颌底、咬肌前缘可摸到面动脉;环状软骨弓后外侧、胸锁乳突肌前缘或摸到颈总动脉;锁骨上大窝可摸到锁骨下动脉;股二头肌内侧沟或摸到肱动脉;肘窝内、股二头肌腱内侧可摸到肱动脉;肱桡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可摸到桡动脉;腹股沟韧带中点稍下方可摸到股动脉;内、外踝经足背连线的中点处可摸到足背动脉。 7、试说明胸导管的起止、主要走行、收纳的淋巴干和收纳淋巴液的范围。 通常起于第一腰椎前主的乳糜池经主动脉裂孔入胸腔,在食管后方沿脊柱右前方上行,至第5胸椎附近向左侧偏斜,向上出胸廓上口达颈根部注入左静脉角,它收纳左右腰干、肠干、左支气管纵隔干、左颈干、左锁骨下干,它收纳下半身和上半身左侧部的淋巴。 8、房水由何处产生?依次经哪些途径回流至静脉? 由睫状体产生,从后房经瞳孔至前房,由虹膜角膜角入巩膜静脉窦,经睫前静脉回流至眼静脉。 9、试述躯干、上、下肢的意识性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传导路(三级神经元的胞体位置、三级纤维的名称和大致的走行、交叉的名称和位置、投射的部位) 第1级神经元胞体在脊神经节内,第1级纤维经脊神经后根入脊髓后索内上行称薄、楔束;第2级神经元胞体在薄、楔束核内,第2级纤维在延髓的中央管腹侧

追击相遇问题专题总结

追及相遇问题专题总结 一、 解相遇和追及问题的关键 (1)时间关系 :0t t t B A ±= (2)位移关系:0A B x x x =± (3)速度关系:两者速度相等。它往往是物体间能否追上或(两者)距离最大、最小的临界条件,也是分析判断的切入点。 二、追及问题中常用的临界条件: 1、速度小者追速度大者,追上前两个物体速度相等时,有最大距离; 2、速度大者减速追赶速度小者,追上前在两个物体速度相等时,有最小距离.即必须在此之前追上,否则就不能追上: (1)当两者速度相等时,若追者仍没有追上被追者,则永远追不上,此时两者之间有最小距离。 (2)若两者速度相等时恰能追上,这是两者避免碰撞的临界条件。 (3)若追者追上被追者时,追者速度仍大于被追者的速度,则被追者还有一次追上追者的机会,即会相遇两次。 二、图像法:画出v t -图象。 1、速度小者追速度大者(一定追上)

追击与相遇问题专项典型例题分析 (一).匀加速运动追匀速运动的情况(开始时v1 v2):v1> v2时,两者距离变小;v1=v2时,①若满足x1<x +Δx,则永远追不上,此时两者距离最近;②若满足x1=x2+Δx,则恰能追上,全程只相遇一次;③若满足2 x1>x2+Δx,则后者撞上前者(或超越前者),此条件下理论上全程要相遇两次。 【例2】一辆汽车在十字路口等绿灯,当绿灯亮时汽车以3m/s2的加速度开使行驶,恰在这时一辆自行车在汽车后方相距20m的地方以6m/s的速度匀速行驶,则自行车能否追上汽车?若追不上,两车间的最小间距是多少? 例2中若汽车在自行车前方4m的地方,则自行车能否追上汽车?若能,两车经多长时间相遇?

追及与相遇问题(详解)

追及与相遇问题刘玉平 课时安排:3课时 三维目标: 1、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以及速度-位移公式; 2、能灵活选用合适的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3、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物理规律对实际生活中进行合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培养学生参与物理学习活动的兴趣,提高学习自信心。教学重点:灵活选用合适的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灵活选用合适的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启发式、讨论式。 教学过程 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追及、相遇或避免碰撞问题中的条件是:两物体能否同时到达空间某位置。因此应分别对两物体进行研究,列出位移方程,然后利用时间关系、速度关系、位移关系求解。 一、追及问题 1、追及问题的特征及处理方法: “追及”主要条件是:两个物体在追赶过程中处在同一位置,常见的情形有三种: ⑴初速度比较小(包括为零)的匀加速运动的物体甲追赶同方向的匀速运动的物体乙,一定 能追上。 a、追上前,当两者速度相等时有最大距离; b、当两者位移相等时,即后者追上前者。 ⑵匀减速运动的物体追赶同向的匀速运动的物体时,存在一个能否追上的问题。 判断方法是:假定速度相等,从位置关系判断。 解决问题时要注意二者是否同时出发,是否从同一地点出发。 a、当两者速度相等时,若追者位移仍小于被追者,则永远追不上,此时两者间有最 小距离; b、若两者速度相等时,两者的位移也相等,则恰能追上,也是两者避免碰撞的临界 条件; c、若两者速度相等时,追者位移大于被追者,说明在两者速度相等前就已经追上; 在计算追上的时间时,设其位移相等来计算,计算的结果为两个值,这两个 值都有意义。即两者位移相等时,追者速度仍大于被追者的速度,被追者还 有一次追上追者的机会,其间速度相等时两者间距离有一个较大值。 ⑶匀速运动的物体甲追赶同向匀加速运动的物体乙,情形跟⑵类似。 匀速运动的物体甲追赶同向匀减速运动的物体乙,情形跟⑴类似;被追赶的物体做匀减速运动,一定要注意追上前该物体是否已经停止运动。 2、分析追及问题的注意点: ⑴要抓住一个条件,两个关系:一个条件是两物体的速度满足的临界条件,如两物体距离最大、 最小,恰好追上或恰好追不上等。两个关系是时间关系和位移关系,通过画草图找两物体的位移关系是解题的突破口。 ⑵若被追赶的物体做匀减速运动,一定要注意追上前该物体是否已经停止运动。 ⑶仔细审题,充分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同时注意v t 图象的应用。

追及相遇问题专题

追及相遇问题专题

追击和相遇问题 1.相遇和追击问题的实质 研究的两物体能否在相同的时刻到达相同的空间位置的问题。 2. 解相遇和追击问题的关键:“两个关系,一个条件” (1)时间关系 :0 t t t B A ±= (2)位 移关系:0 A B x x x =± (3)速临界条件: 两者速度相等——是物体间能否追上、恰好避免相碰、(两者)距离最大、最小的临界条件,也是分析判断的切入点。 3. 相遇和追击问题剖析: (一) 追及问题(设甲追乙,两物体初始时刻相距 x ) 1.第一类:速度小者加速追速度大者(如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物体追匀速运动物体) (1)两者速度相等前间距在增大,当两者速度相等时有最大距离,之后两者距离减小 (2)当两者位移满足甲 乙 x x x =+0时,则追上 2.第二类:速度大者减速追速度小者(如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追匀速运动)

(1)开始追及后,两者间距减小 (2)当两者速度相等时: ① 若两者位移差满足0 -x x x x ==?乙甲 ,则甲恰好追上乙,且只相遇一次(避免碰撞的条件) ② 若两者位移差满足0 -x x x x <=?乙甲 ,则不能追 上,两者存在最小间距为甲 乙 x x x -0+ ③ 若两者位移差满足0 -x x x x >=?乙甲 ,则会相遇两 次 3、分析追及问题的注意点: ⑴ 要抓住一个条件,两个关系:一个条件是两物体的速度满足的临界条件,如两物体距离最大、最小,恰好追上或恰好追不上等。两个关系是时间关系和位移关系,通过画草图找两物体的位移关系是解题的突破口。 ⑵若被追赶的物体做匀减速运动,一定要注..................意. 追上前该物体是否已经停止运动。............... ⑶仔细审题,充分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同时注意v t -图象的应用。 (二)、相遇问题 ⑴ 同向运动的两物体的相遇问题即追及问题,分析同上。 ⑵ 相向运动的物体,当各自发生的位移绝对值

解剖学简答题参考答案

1、试述儿童少年骨骼肌的特点及其在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 儿童少年骨骼肌的特点 (1)儿童少年骨骼肌发育尚未健全,肌肉重量小于成人。 (2)儿时肌组织中水分较多,蛋白质、糖、无机盐较少,肌纤维较细,肌纤维间结缔组织相对的多。因此,肌肉较柔软而松弛,收缩的力量,伸展性与弹性都比成年人差。随年龄增长,肌肉水分渐减少,有机物成分(蛋白质、脂肪)相对渐增,肌腱增粗,肌肉收缩性、弹性随之提高,但灵活性和柔韧性降低了一些。 (3)儿少肌肉的发育是不平衡的,身体的大肌群则发育较迟,生长迅速也缓慢。 (4)8~9岁以后儿童肌肉发展迅速加快,肌肉力量也迅速增长,18岁后肌肉力量增长就缓慢下来。 (5)儿少时肌糖原的贮备毛细血管的数量比成人少,加上神经调节方面的原因,肌肉工作耐力不及成人,容易疲劳,但由于新陈代谢旺盛,肌肉工作疲劳后,恢复比成人快。 因此,对儿时进行体育训练时,运动量大小不应超过他们肌肉承受的负荷量,防止肌肉产生劳损,注意运动间休息。 2、举例说明发展肌肉力量的解剖学依据 从解剖学角度讲,肌肉定点和动点互相接近克服一定的阻力距,这就是肌肉力量的表现。因此,选择运动训练时可采用能使肌肉定点于动点相互接近,并使外力矩(阻力)方向与肌肉拉力相反的练习方法,才能起到增强力量的作用,这种练习方法称抗阻力练习,它是肌肉力量的解剖学依据。 以抗阻力练习方法肌肉力量时,要结合体育运动实际考虑以下几个解剖学因素

(1)近固定(近侧支撑)练习与远固定(远侧支撑)相结合。同一块肌肉在不同动作中其固定点(支撑点)也不同。例如,肱三头肌,在屈臂慢起手倒立动作中,肱三头肌是在远固定情况下做向心工作;而在推铅球出手动作中,肱三头肌是在近固定情况下做向心工作。因此在肌肉训练中,既要使肌肉处于近固定条件下练习,又要有远固定条件下的练习,以适应不同动作对肌肉力量的不同要求。专项运动员选择发展肌肉力量的辅助练习时,其肌肉固定点(支撑点)应对专项肌肉固定点(支撑点)一致,对提高运动成绩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2)动力练习与静力练习相结合。体育运动动作复杂多样,有动力性动作如跑、跳、投等;有静力性动作如马步桩、燕式平衡、吊环十字悬垂支撑动作等,因此,在金额力量训练中,既要重视动力性练习,又要结合静力练习。例如,手持哑铃侧平举练习或保持上臂侧平举位,均可发展三角肌力量,但前者为动力性练习(向心工作),后者为静力练习(支持工作)。 (3)向心工作练习与离心工作练习可相结合。动力性动作中,有些是以离心工作完成工作。因此,在训练肌肉力量时,既要有就肌肉向心工作练习,也要有离心工作训练。例如,肩负杠铃做蹲起练习或缓慢下蹲练习均可发展下肢的股四头肌力量,前者为向心收缩练习,后者为离心工作练习。 (4)大肌肉群力量练习与小肌肉群力量练习相结合。许多体育动作中往往是大肌肉群开始收缩发力,最后用力则依赖小肌肉群收缩发力。例如,推铅球出手动作中,上肢先是上肢带肌收缩发力,依次为为肩关节肌收缩发力,力则是前臂屈腕,屈指肌群和手肌收缩发力。因此,在训练肌肉力量时,大肌肉群力量练习与小肌肉群力量练习相结合。 (5) 3、简述体育锻炼对骨骼肌有哪些良好影响 合理体育锻炼对骨骼肌会产生良好的影响 (1)肌肉体积明显增大(肌纤维增粗,肌纤维内肌原纤维增多),是肌肉收缩有力,持久。 (2)肌肉中结缔组织增多,肌腱和韧带增粗,从而提高抗拉力的能力。

高中专题一追击相遇问题-学生版

追击与相遇专题讲解 1.速度小者追速度大者: 类型 图象 说明 匀加速追匀速 ①t=t 0以前,后面物体与前面物体间距离增大 ②t=t 0时,两物体相距最远为x 0+Δx ③t=t 0以后,后面物体与前面物体间距离减小 ④能追及且只能相遇一次 匀速追匀减速 匀加速追匀减速 2.速度大者追速度小者: 学员姓名 辅导科目 物理 就读年级 高一 辅导教师 唐老师 课 型 新授课 教 学 目 标 1.相遇和追击问题的实质 研究的两物体能否在相同的时刻到达相同的空间位置的问题。 2. 解相遇和追击问题的关键 画出物体运动的情景图,理清三大关系 (1)时间关系 :0 t t t B A ±= (2)位移关系:0A B x x x =± (3)速度关系: 两者速度相等。它往往是物体间能否追上或(两者)距离最大、最小的临界条件,也是分析判断的切入点。 重 点 难 点 考 点 重点:对题上的时间进行分析 难点:位移的相差是多少 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匀减速追匀速 开始追及时,后面物体与前面物体间的距离在减小,当两物体速度相等时,即t=t 0时刻: ①若Δx=x 0,则恰能追及,两物体只能相遇一次,这也是避免相撞的临界条件 ②若Δxx0,则相遇两次,设t 1时刻Δx 1=x 0,两物体第一次相遇,则t 2时刻两物体第二次相遇 匀速追匀加速 匀减速追匀加速 说明: ①表中的Δx 是开始追及以后,后面物体因速度大而比前面物体多运动的位移; ②x 0是开始追及以前两物体之间的距离; ③t 2-t 0=t 0-t 1; ④v 1是前面物体的速度,v 2是后面物体的速度。 【学习目标】 1、掌握追及及相遇问题的特点 2、能熟练解决追及及相遇问题 【自主学习】 1. 相遇和追击问题的实质 研究的两物体能否在相同的时刻到达相同的空间位置的问题。 2. 解相遇和追击问题的关键 画出物体运动的情景图,理清三大关系 (1)时间关系 :0 t t t B A ±= (2)位移关系:0A B x x x =± (3)速度关系: 两者速度相等。它往往是物体间能否追上或(两者)距离最大、最小的临界条件,也是分析判断的切入点。

高中物理追击和相遇问题专题带答案

专题:直线运动中的追击和相遇问题 一、相遇和追击问题的实质 研究的两物体能否在相同的时刻到达相同的空间位置的问题。 二、 解相遇和追击问题的关键 画出物体运动的情景图,理清三大关系 (1)时间关系 :0t t t B A ±= (2)位移关系:0A B x x x =± (3)速度关系: 两者速度相等。它往往是物体间能否追上或(两者)距离最大、最小的临界条件,也是分析判断的切入点。 三、追击、相遇问题的分析方法: A. 画出两个物体运动示意图,根据两个物体的运动性质,选择同一参照物,列出两个物体的位移方程; B. 找出两个物体在运动时间上的关系 C. 找出两个物体在运动位移上的数量关系 D. 联立方程求解. 说明:追击问题中常用的临界条件: ⑴速度小者追速度大者,追上前两个物体速度相等时,有最大距离; ⑵速度大者减速追赶速度小者,追上前在两个物体速度相等时,有最小距离.即必须在此之前追上, 否则就不能追上. 四、典型例题分析: (一).匀加速运动追匀速运动的情况(开始时v 1< v 2):v 1< v 2时,两者距离变大;v 1= v 2时, 两者距离最大;v 1>v 2时,两者距离变小,相遇时满足x 1= x 2+Δx ,全程只相遇(即追上)一次。 【例1】一小汽车从静止开始以3m/s 2的加速度行驶,恰有一自行车以6m/s 的速度从车边匀速驶过.求: (1)小汽车从开动到追上自行车之前经过多长时间两者相距最远?此时距离是多少? (2)小汽车什么时候追上自行车,此时小汽车的速度是多少? 答案:(1) 2s 6m (2)12m/s (二).匀速运动追匀加速运动的情况(开始时v 1> v 2):v 1> v 2时,两者距离变小;v 1= v 2时,①若满足x 1< x 2+Δx ,则永远追不上,此时两者距离最近;②若满足x 1=x 2+Δx ,则恰能追上,全程只相遇一次;③若满足x 1> x 2+Δx ,则后者撞上前者(或超越前者),此条件下理论上全程要相遇两次。 【例2】一个步行者以6m/s 的最大速率跑步去追赶被红灯阻停的公共汽车,当他距离公共汽车25m 时,绿灯亮了,汽车以1m/s 2的加速度匀加速启动前进,问:人能否追上汽车?若能追上,则追车过程中人共跑了多少距离?若不能追上,人和车最近距离为多少? 答案:不能追上 7m (三).匀减速运动追匀速运动的情况(开始时v 1> v 2):v 1> v 2时,两者距离变小;v 1= v 2时,①若满足x 1 x 2+Δx ,则后者撞上前者(或超越前者),此条件下理论上全程要相遇两次。 【例3】汽车正以10m/s 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前进,突然发现正前方有一辆自行车以4m/s 的速度做同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汽车立即关闭油门做加速度大小为 6 m/s 2的匀减速运动,汽车恰好不碰上自

重点!!《系统解剖学》问答题、名词解释及参考答案

《系统解剖学》问答题、名词解释及参考答案 问答题 1、列表说明鼻旁窦的名称、位置及开口部位。 2、列表说明口腔的三对大唾液腺的名称、位置和开口部位。 3、胃由哪些动脉供血?这些动脉来源于何处? 4、肝细胞分泌的胆汁依次经哪些途径最后排入十二指肠腔? 5、试述各心腔的出入口名称、心内瓣膜的名称及附着部位。 6、在哪些部位可摸到动脉的博动?摸到的分别是哪些动脉? 7、试说明胸导管的起止、主要走行、收纳的淋巴干和收纳淋巴液的范围。 8、房水由何处产生?依次经哪些途径回流至静脉? 9、试述躯干、上、下肢的意识性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传导路(三级神经元的胞体位置、三级纤维的名称和大致的走行、交叉的名称和位置、投射的部位) 10、试述脑脊液的产生及循环途径。 11、试述胸神经前支的皮支在胸、腹部的分布规律。 12、膈位于何处?其上有哪些孔裂?它们分别平对何处?有何结构通过? 13、试说明腹股沟管的位置、构成、通过的结构及临床意义? 参考答案: 1、2、3略 4、肝细胞分泌的胆汁依次经哪些途径最后排入十二指肠腔? 肝细胞分泌的胆汁入毛细胆管经肝内的各级胆管流入肝左、右管,出肝门后流入肝总管,未进食时则经胆囊管流入胆囊储存浓缩,当进食时,Oddi…s括约肌舒张,胆囊平滑肌收缩,胆汁从胆囊经胆囊管流入胆总管,经肝胰壶腹、十二指肠大乳头流入十二指肠腔。 5、试述各心腔的出入口名称、心内瓣膜的名称及附着部位。 右心房的入口为上、下腔静脉口和冠状窦口;出口为右房室口。

右心室的入口为右房室口;出口为肺动脉口。 左心房的入口为左肺上、下静脉口,右肺上、下静脉口;出口为左房室口。 左心室的入口为左房室口;出口为主动脉口。 三尖瓣附于右房室口;二尖瓣附于左房室口;肺动脉瓣附于肺动脉口;主动脉瓣附于主动脉口。(下腔静脉瓣附于下腔静脉口;冠状窦瓣附于冠状窦口) 6、在哪些部位可摸到动脉的博动?摸到的分别是哪些动脉? 外耳门前方可摸到颞浅动脉;下颌底、咬肌前缘可摸到面动脉;环状软骨弓后外侧、胸锁乳突肌前缘或摸到颈总动脉;锁骨上大窝可摸到锁骨下动脉;股二头肌内侧沟或摸到肱动脉;肘窝内、股二头肌腱内侧可摸到肱动脉;肱桡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可摸到桡动脉;腹股沟韧带中点稍下方可摸到股动脉;内、外踝经足背连线的中点处可摸到足背动脉。 7、试说明胸导管的起止、主要走行、收纳的淋巴干和收纳淋巴液的范围。 通常起于第一腰椎前主的乳糜池经主动脉裂孔入胸腔,在食管后方沿脊柱右前方上行,至第5胸椎附近向左侧偏斜,向上出胸廓上口达颈根部注入左静脉角,它收纳左右腰干、肠干、左支气管纵隔干、左颈干、左锁骨下干,它收纳下半身和上半身左侧部的淋巴。 8、房水由何处产生?依次经哪些途径回流至静脉? 由睫状体产生,从后房经瞳孔至前房,由虹膜角膜角入巩膜静脉窦,经睫前静脉回流至眼静脉。 9、试述躯干、上、下肢的意识性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传导路(三级神经元的胞体位置、三级纤维的名称和大致的走行、交叉的名称和位置、投射的部位) 第1级神经元胞体在脊神经节内,第1级纤维经脊神经后根入脊髓后索内上行称薄、楔束;第2级神经元胞体在薄、楔束核内,第2级纤维在延髓的中央管腹侧左右交叉,称内侧丘系交叉,交叉后的纤维在中线两侧上行称内侧丘系;第三级神经元胞体位于背侧丘脑腹后外侧核,第3级纤维参与组成丘脑中央辐射,经内囊后肢上行投射至3、1、2区(中央后回)的上2/3和中央旁小叶后部。 10、试述脑脊液的产生及循环途径。 脑脊液主要侧脑室脉络丛产生,经室间孔至第三脑室,和第三脑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一起经中脑水管至第四脑室,和第四脑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一起经第四脑室正中孔和两外侧孔流入小脑延髓池,由池流入脑和脊髓的蛛网膜下隙,沿该隙流向大脑背面,经蛛网膜颗粒渗入上矢状窦,以后再经窦汇、直窦、乙状窦回流至颈内静脉。 11、试述胸神经前支的皮支在胸、腹部的分布规律。

追击相遇问题专题总结(完整资料).doc

此文档下载后即可编辑 追及相遇问题专题总结 一、 解相遇和追及问题的关键 (1)时间关系 :0t t t B A ±= (2)位移关系:0A B x x x =± (3)速度关系:两者速度相等。它往往是物体间能否追上或(两者)距离最大、最小的临界条件,也是分析判断的切入点。 二、追及问题中常用的临界条件: 1、速度小者追速度大者,追上前两个物体速度相等时,有最大距离; 2、速度大者减速追赶速度小者,追上前在两个物体速度相等时,有最小距离.即必须在此之前追上,否则就不能追上: (1)当两者速度相等时,若追者仍没有追上被追者,则永远追不上,此时两者之间有最小距离。 (2)若两者速度相等时恰能追上,这是两者避免碰撞的临界条件。 (3)若追者追上被追者时,追者速度仍大于被追者的速度,则被追者还有一次追上追者的机会,即会相遇两次。 二、图像法:画出v t -图象。

1、速度小者追速度大者(一定追 上) 追击与相遇问题专项典型例题分析 (一).匀加速运动追匀速运动的情况(开始时v1< v2):v1< v2时,两者距离变大;v 时, 2 两者距离最大;v1>v2时,两者距离变小,相遇时满足x1= x2+Δx,全程只相 遇(即追上)一次。 【例1】一小汽车从静止开始以3m/s2的加速度行驶,恰有一自行车以6m/s 的速度从车边匀速驶过.求:(1)小汽车从开动到追上自行车之前经过多长

时间两者相距最远?此时距离是多少?(2)小汽车什么时候追上自行车,此时小汽车的速度是多少? 【针对练习】一辆执勤的警车停在公路边,当警员发现从他旁边驶过的货车(以8m/s的速度匀速行驶)有违章行为时,决定前去追赶,经2.5s将警车发动起来,以2m/s2的加速度匀加速追赶。求:①发现后经多长时间能追上违章货车?②追上前,两车最大间距是多少? (二).匀速运动追匀加速运动的情况(开始时v1> v2):v1> v2时,两者距离变小;v1= v2时,①若满足x1< x2+Δx,则永远追不上,此时两者距离最近;②若满足x1=x2+Δx,则恰能追上,全程只相遇一次;③若满足x1> x2+Δx,则后者撞上前者(或超越前者),此条件下理论上全程要相遇两次。 【例2】一辆汽车在十字路口等绿灯,当绿灯亮时汽车以3m/s2的加速度开使行驶,恰在这时一辆自行车在汽车后方相距20m的地方以6m/s的速度匀速行驶,则自行车能否追上汽车?若追不上,两车间的最小间距是多少?

系统解剖学考题及答案

系统解剖学考题及答案-呼吸系统 第六章呼吸系统 二、练习题 (一)填空题 1、临床上把___、___和___称为上呼吸道,而把__________及其分支称为下呼吸道。 2、鼻腔粘膜分为___和___二部分,其中前者有嗅觉功能。 3、鼻旁窦包括___、___、___和___四对。 4、鼻腔上鼻道有___开口,中鼻道有___、___和___的开口,下鼻道有___开口。 5、喉软骨包括单块的___、___、___和成对的。 6、喉腔从外侧壁上有上、下两对粘膜皱襞,上方的一对称___,下方的一对称___。 7、喉腔从上至下分为___、___和___三部分。而喉腔最狭窄的部位是___。 8、气管在___平面分为左、右主支气管,其分叉处叫___。 9、支气管异物多误入___主支气管内。 10、___肺分上、下两叶,___肺分上、中、下三叶。 11、肺的上端钝圆称___,超出___内侧1/3上方___厘米。 12、肺的下界在锁骨中线与___相交,腋中线与___相交,肩胛线与___相交。 13、壁胸膜包括___、___、___和___四部分。 14、心脏位于___纵隔内,食管和迷走神经位于___纵隔和___纵隔内。 (二)单项选择题

1、喉炎时容易水肿的部位是 A、喉口粘膜 B、喉前庭粘膜 C、喉中间腔粘膜 D、声门下腔粘膜 2、成对的喉软骨是 A、甲状软骨 B、环状软骨 C、会厌软骨 D、杓状软骨 3、喉室位于 A、喉口的外侧 B、喉前庭内 C、声襞的上方 D、前庭襞的上方 4、开口于上鼻道的鼻旁窦是 A、上颌窦 B、额窦 C、筛窦前群 D、筛窦后群 5、额窦开口于 A、上鼻道 B、中鼻道 C、下鼻道 D、蝶筛隐窝 6、成人喉的下界平 A、第3颈椎体下缘 B、第4颈椎体下缘 C、第5颈椎体下缘 D、第6颈椎体下缘 7、喉腔最狭窄的部位是

追击相遇问题题型汇总

直线运动——追击相遇问题 例1.一辆巡逻车最快能在10 s内由静止加速到最大速度50 m/s,并能保持这个速度匀速行驶,问该巡逻车在平直的高速公路上由静止追上前方2000 m处正以35 m/s的速度匀速行驶的汽车,至少需要多少时间? 例2.由于某种错误致使两列车相向行驶在同一轨道上,两车司机同时发现了对方,同时刹车,设两车的行驶速度分别为54 km/h和36 km/h,刹车加速度分别为1.5 m/s2和0.5 m/s2,司机需在多远处同时发现对方才不会相碰? 例3.一辆轿车违章超车,以108km/h的速度驶人左侧逆行时,猛然发现正前方80m处一辆卡车正以72km/h 的速度迎面驶来,两司机同时刹车,刹车的加速度大小均为10m/s2,两司机的反应时间(即司机发现险情到实施刹车所经历的时间)都是△t,试问△t为何值时才能保证两车不相撞? 例4.经检测汽车A的制动性能:以标准速度20m/s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制动后40s停下来。现A在平直公路上以20m/s的速度行驶发现前方180m处有一货车B以6m/s的速度同向匀速行驶,司机立即制动,能否发生撞车事故? 例5.公共汽车A由停车站从静止出发以2 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这时一辆载重汽车B从后面超过公共汽车,载重汽车以10 m/s的速度匀速前进.问:经过多长时间公共汽车能追上载重汽车?在追上前经过多长时间两车相距最远,相距最远时两车之间的距离是多少?

B 总结:讨论追及、相遇的问题,其实质就是分析讨论两物体在相同时间内能否到达相同的空间位置问题. (1)两个关系:即时间关系和位移关系,这两个关系可通过画草图得到. (2)一个条件:即两者速度相等,它往往是物体间能否追上、追不上或(两者)距离最大、最小的临界条件,也是分析判断的切入点. 课后作业〈一〉 1.一辆客车在平直公路上以30 m/s 的速度行驶,突然发现正前方40 m 处有一货车正以20 m/s 的速度沿同一方向匀速行驶,于是客车立即刹车,以2 m/s 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问此后的过程中客车能否会撞到货车上? 2.为了安全,在公路上行驶的汽车之间应保持必要的距离.已知某高速公路的最高限速为120 km/h,假设前方车辆突然停止,后车司机从发现这一情况经操纵刹车到汽车开始减速所经历的时间(即反应时间)t =0.5 s,刹车时汽车加速度为4 m/s 2.则该段高速公路上汽车间应保持的最小距离是多少? 3.一辆值勤的警车停在公路边,当警员发现从他旁边以10m/s 的速度匀速行驶的货车严重超载时,决定前去追赶,经过5.5s 后警车发动起来,并以2.5m/s 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但警车的行驶速度必须控制在90km/h 以内.问: (1)警车在追赶货车的过程中,两车间的最大距离是多少? (2)警车发动后要多长时间才能追上货车? 4.A 、B 两辆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同向行驶,当B 车在A 车前84 m 处时,B 车速度为4 m/s,且正以2 m/s 2 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后,B 车加速度突然变为零.A 车一直以20 m/s 的速度做匀速运动,经过12 s 后两车相遇.问B 车加速行驶的时间是多少? 5.如图所示,A 、B 两物体相距s =7m ,物体A 以v A =4m/s 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而物体B 此时的速度v B =10m/s ,向右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a =-2m/s 2。那么物体A 追上物体B 所用的时间。

常见的相遇问题及追及问题等计算公式

小学常用公式 和差问题 (和+差)÷2=大数 (和-差)÷2=小数 和倍问题 和÷(倍数+1)=小数 差倍问题 差÷(倍数-1)=小数 植树问题 1 单条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 ⑴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 棵数=全长÷间隔长+1=间隔数+1 全长=间隔长×(棵数-1) 间隔长=全长÷(棵数-1) ⑵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一端要植树,另一端不要植树,那么: 棵数=间隔数=全长÷间隔长 全长=间隔长×棵数 间隔长=全长÷棵数 ⑶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不要植树,那么: 棵数=全长÷间隔长-1=间隔数-1 全长=间隔长×(棵数+1) 间隔长=全长÷(棵数+1) 2 双边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也有三种情形: 参考单条线路上的植树问题,注意要除以2。 3 环形或叫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如下 棵数=间隔数=全长÷间隔长 全长=间隔长×棵数 间隔长=全长÷棵数 盈亏问题 (盈+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大盈-小盈)÷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大亏-小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相遇问题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追及问题

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 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 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及时间 流水问题 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静水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水流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浓度问题 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 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 利润与折扣问题 利润=售出价-成本 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 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 折扣=实际售价÷原售价×100%(折扣<1)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20%) 【题目】一游泳池道长100米,甲乙两个运动员从泳道的两端同时下水做往返训练15分钟,甲每分钟游81米,乙每分钟游89米。甲运动员一共从乙运动员身边经过了多少次? 【解答】从身边经过,包括迎面和追上两种情况。 能迎面相遇【(81+89)×15+100】÷200,取整是13次。 第一次追上用100÷(89-81)=分钟, 以后每次追上需要×2=25分钟,显然15分钟只能追上一次。 因此经过13+1=14次。 如果甲乙从A,B两点出发,甲乙第n次迎面相遇时,路程和为全长的2n-1倍,而此时甲走的路程也是第一次相遇时甲走的路程的2n-1倍(乙也是如此)。 总结:若两人走的一个全程中甲走1份M米, 两人走3个全程中甲就走3份M米。 (含义是说,第一次相遇时,甲乙实际就是走了一个全程,第二次相遇时,根据上面的公式,甲乙走了 2x2-1=3个全程,如果在第一次相遇时甲走了m米,那么第二次相遇时甲就走了3个m米) 下面我们用这个方法看一道例题。 湖中有A,B两岛,甲、乙二人都要在两岛间游一个来回。两人分别从A,B两岛同时出发,他们第一次相遇时距A岛700米,第二次相遇时距B岛400米。问:

解剖学试题及答案最新版本

解剖学试题及答案--绪论 绪论 一、选择题 ( 一 ) 单选题 1. 将人体分为左、右两部分的纵切面是 B A. 水平面 B. 矢状面 C. 冠状面 D. 横切面 2. 判断内、外侧方位,以何为准C A. 体表 B. 四肢的附着部 C. 正中矢状切面 D. 腹、背 3. 以四肢附着为准的方位术语是C A. 内、外 B. 内侧、外侧 C. 近侧、远侧 D. 深、浅 4. 前后方向经人体的水平线称 D A. 垂直轴 B. 水平轴 C. 冠状轴 D. 矢状轴 5. 将人体分为前、后两部分的面为D A. 正中矢状面 B. 矢状面 C. 水平面 D. 冠状面 6. 解剖学姿势中,不正确的描述是C A. 上肢下垂 B. 下肢并拢 C. 手掌相对 D. 足尖向前 7. 以体表为准的方位术语是D A. 前后 B. 内外 C. 上下 D. 浅深 8. 上和下的方位术语也可分别称B A. 近侧和远侧 B. 头侧和尾侧 C. 内侧和外侧 D. 内和外 ( 二 ) 多选题 . 1. 解剖学姿势中不同于“立正”姿势的是DE A. 身体直立 B. 上肢下垂 C. 两眼平视 D. 手掌向前 E. 两脚尖并拢向前 2. 人体的冠状面ABCE A. 与矢状轴垂直 B. 与水平面垂直 C. 有冠状轴通过 D. 与人体长轴垂直 E. 将人体分成前后两部分 二、填空题 1. 基本组织是(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 2. 人体九大系统是(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脉管系统)、(感觉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

3. 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4. 按解剖学方位,人体有三种互相垂直的轴,即(矢状轴)、(冠状轴)、(垂直轴)。常用的面有三种即(水平面)、(矢状面)、(冠状面),器官的切面有(纵切面)、(横切面)。 5. 将人体分为上、下两部的切面称(水平面);前、后两部的切面称(冠状面);左、右对称的两部分的切面称(正中矢状面)。 6. 以解剖学姿势为准,病人仰卧在手术台上时,近(上)者为前,近(下)者为后;人在游泳前进时,近头者为(前),近足者为(后)。 三、正误判断、改错题 1. 描述空腔器官,近内腔为外,远离内腔为内。 1. 错,描述空腔器官,近内腔为内,远离内腔为外。 2. 通过人体正中线,将人体分为上、下两部的切面称正中矢状切面。 2. 错,经人体正中线,将人体分为左、右两部的切面称正中矢状切面。 3. 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组织。 3. 错,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四、名词解释 1. 系统解剖学 (systematic anatomy) 1. 系统解剖学:按人体的器官功能系统阐述正常人体器官形态结构、相关功能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2. 局部解剖学 (topographic anatomy) 2. 局部解剖学:按照人体局部或器官,描述人体器官的配布、位置关系及结构层次的科学。 五、简答题 1. 简述人体标准解剖学姿势。 1. 人体标准解剖学姿势:身体直立,面向前,两眼平视正前方,两足并拢,足尖向前,双上下垂于躯干两侧,掌心向前。

小升初行程问题专项训练之相遇问题 追及问题

小升初行程问题专项训练之相遇问题追及问题 一、基本公式: 1、路程=速度×时间 2、相遇问题: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3、追及问题:相差路程=速度差×追及时间 二、行程问题(一)-----相遇问题 例题: 1.老李和老刘同时从两地相对出发,老李步行每分钟走8米,老刘骑自行车的速度是老李步行的3倍,经过5分钟后两人相遇,问这两地相距多少米? 2.在一条笔直的公路上,王辉和李明骑车从相距900米的A、B两地同时出发,王辉每分钟行200米,李明每分钟行250米,经过多少时间两人相距2700米?(分析各种情况) 3.客货两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客车每小时行44千米,货车每小时行52千米,两车相遇后继续以原速度前进,到达乙、甲两地后立即返回,第二次相遇时,货车比客车多行60千米。问甲、乙两地相距多千米? 4.小冬从甲地向乙地走,小青同时从乙地向甲地走,当各自到达终点后,又迅速返回,各自速度不变,两人第一次相遇在距甲地40米处,第二次相遇在距乙地15米处,问甲、乙两地相距多少米? 5.甲村、乙村相距6千米,小张与小王分别从甲、乙两村出发,在两村之间往返行走(到达另一村后就马上返回)。在出发后40分钟两人第一次相遇。小王到达甲村后返回,在离甲村2千米的地方两人第二次相遇。问小张和小王两人的速度各是多少? 6. 小张与小王分别从甲、乙两村出发,在两村之间往返行走(到达另一村后就马上返回)。他们离甲村3.5千米处第一次相遇,在离乙村2千米处第二次相遇。问他们两人第四次相遇的地点离乙村有多远?(相遇指迎面相遇)

7.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东西两地相向开出,甲每小时行56千米,乙每小时行48千米,两车在离两地中点32千米处相遇。问:东西两地间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8.甲、乙两地相距15千米,小聪和小明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相向而行,2小时后在离中点0.5千米处相遇,求小聪和小明的速度。 9.甲、乙两人同时从相距50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行3千米,乙每小时行2千米,与甲同时同向而行的一条小狗,每小时行5千米,小狗在甲、乙之间不停往返,直到两人相遇为止。问小狗跑了多米? 【课后演练】 1.甲、乙两辆车同时从相距675千米的两地对开,经过5 小时相遇。甲车每小时行70千米,求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2.快、慢两车国时从两城相向出发,4小时后在离中点18千米处相遇。已知快车每小时行70千米,问慢车每小时行多千米? 3.甲、乙两车同时从相距1313千米的两地相向开出,3小时后还相距707千米,再经过几小时两车相遇?

追及相遇问题专题总结

追及相遇问题专题 球溪高级中学物理组 一、 解相遇和追及问题的关键 (1)时间关系 :0t t t B A ±= (2)位移关系:0A B x x x =± (3)速度关系:两者速度相等。它往往是物体间能否追上或(两者)距离最大、最小的临界条件,也是分析判断的切入点。 二、追及问题中常用的临界条件: 1、速度小者追速度大者,追上前两个物体速度相等时,有最大距离; 2、速度大者减速追赶速度小者,追上前在两个物体速度相等时,有最小距离.即必须在此之前追上,否则就不能追上: (1)当两者速度相等时,若追者仍没有追上被追者,则永远追不上,此时两者之间有最小距离。 (2)若两者速度相等时恰能追上,这是两者避免碰撞的临界条件。 (3)若追者追上被追者时,追者速度仍大于被追者的速度,则被追者还有一次追上追者的机会,即会相遇两次。 三、图像法:画出v t -图象。 1、速度小者追速度大者(一定追上)

四、相遇和追击问题的常用解题方法总结 画出两个物体运动示意图,分析两个物体的运动性质,找出临界状态,确定它们位移、时间、速度三大关系 (1)基本公式法——根据运动学公式,把时间关系渗透到位移关系和速度关系中列式求解。 (2)图象法——正确画出物体运动的v--t图象,根据图象的斜率、截距、面积的物理意义结合三大关系求解。 (3)相对运动法——巧妙选择参考系,简化运动过程、临界状态,根据运动学公式列式求解。注意“革命要彻底”。 (4)数学方法——根据运动学公式列出数学关系式(要有实际物理意义)利用二次函数的求根公式中Δ判别式求解。 五、追及与相遇问题专项典型例题分析 (一).匀加速运动追匀速运动的情况(开始时v1< v2):v1< v2时,两者距离变大;v1= v2时, 两者距离最大;v1>v2时,两者距离变小,相遇时满足x1= x2+Δx,全程只相遇(即追上)一次。 【例1】一小汽车从静止开始以3m/s2的加速度行驶,恰有一自行车以6m/s的速度从车边匀速驶过.求: (1)小汽车从开动到追上自行车之前经过多长时间两者相距最远?此时距离是多少?(2)小汽 车什么时候追上自行车,此时小汽车的速度是多少? 【针对练习1】一辆执勤的警车停在公路边,当警员发现从他旁边驶过的货车(以8m/s的速度匀速行驶)有违章行为时,决定前去追赶,经2.5s将警车发动起来,以2m/s2的加速度匀加速追赶。求:①发现后经多长时间能追上违章货车?②追上前,两车最大间距是多少? (二).匀速运动追匀加速运动的情况(开始时v1> v2):v1> v2时,两者距离变小;v1= v2时,①若满足x1< x2+Δx,则永远追不上,此时两者距离最近;②若满足x1=x2+Δx,则恰能追上,全程只相遇一次;③若满足x1> x2+Δx,则后者撞上前者(或超越前者),此条件下理论上全程要相遇两次。 【例2】一辆汽车在十字路口等绿灯,当绿灯亮时汽车以3m/s2的加速度开使行驶,恰在这时一辆自行车在汽车后方相距20m的地方以6m/s的速度匀速行驶,则自行车能否追上汽车?若追不上,两车间的最小间距是多少?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