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水文预报重点

水文预报重点

水文预报重点
水文预报重点

第二章流域产流

1、超渗产流和蓄满产流的本质区别:前者在一次洪水过程没有或基本没有地下径流,而蓄满产流的地下径流比例较大。

2、蒸发能力和水面蒸发量的区别和联系:两者都反映气象要素对蒸发的影响;都属于充分供水条件下的蒸发量;区别:水面与器皿蒸发水体是整体的,敞开式的自由蒸发;流域蒸发能力受土体的影响,其水体存在于土粒介质的空隙中,是不完整的,并与周围环境的热交换条件也与水面蒸发不同。

3、三层蒸发模式:上层蒸发量、下层蒸发量和深层蒸发量。

4、地下水退水规律的描述:地下水退水曲线;地下水退水的滞延性强,历时长,在分割复式洪水过程以计算次洪总径流深或分割洪水的地下径流时,为确定流域退水曲线,都要分析流域的退水特性和退水规律。

5、径流成分划分的方法:分割直接径流和地下径流;用实测流量过程线分割水源,最常用的是斜线分割法,即先寻找洪水过程的直接径流终止点,然后用斜线连接起涨点与终止点。则斜线上部为直接径流,下部为地下径流。

6、蓄满产流的概念、条件、特点及产流机制:当扣除雨期蒸发后的降雨量与土壤含水量之和超过临界值时,大于该临界值的降雨量全部产生径流,表明全流域的土壤含水量已经蓄满,这种产流形式即为蓄满产流。基本假设:任一地点上,土壤含水量达到蓄满前,降雨量全部补充土壤含水量,不产流;当土壤蓄满后,其后续降雨量全部产生径流。

7、流域蓄水容量曲线:表征土壤缺水量空间分布的不均匀性,也反映了流域包气带缺水容量的分布特性;将流域内各地点包气带的蓄水容量,按从小到大顺序排列得到的一条蓄水容量与相应面积关系的统计曲线。

8、稳渗率FC:当土壤含水量达饱和时,毛管势梯度值很小可以忽略;水流垂向运动通量主要取决于水力传导度,其值稳定于一个常数值,即稳定下渗率FC。可划分产流量中直接径流和地下径流。推求:根据实测降雨过程、净雨过程和地下径流总量,假设FC代入总地下径流和总直接径流的公式中,将实测的次洪地下径流深代入总地下径流公式中,即可得该次洪水的FC。

9、建立产流模型所用的水文、气象资料通常分别用于率定期和检验期,率定期的资料用来确定模型参数,检验期参数资料用来检验模型结构的合理性、有效性,以及分析外延误差。

10、流域土壤含水容量分布曲线指数b是反映流域下垫面不均匀程度的参数,b值越大表示流域越不均匀。

第三章流域汇流

1、单位线:在给定的流域上,单位时段内时空分布均匀的一次降雨产生的单位净雨量,在流域出口断面所形成的地面径流过程。反映了汇流特性。倍比假定:如果单位时段内净雨深是N个单位,它所形成的出流过程的总历时与UH相同,流量值是UH的N倍。叠加假定:如果净雨历时是m个时段,则各时段净雨量所形成的出流量过程之间互不干扰,出口断面的流量过程等于m个流量过程之和。

2、单位线的三要素:单位线洪峰流量、洪峰滞时、单位线总历时。

3、单位线的推求:(1)选择若干场历时较短的单峰降雨过程所形成的单峰洪水过程,点绘流量过程线后分割基流及前期洪水退水,计算本次洪水的直接径流深。(2)计算时段△t,主要考虑洪水过程峰型的控制及报汛时段的配合。(3)根据△t划分净雨及流量过程。(4)确定时段净雨量,并使净雨量等于直接径流深。

4、单位线的转换:用S曲线对原单位线进行时段转换,转换时段的范围不能超过原来时段长的一半。S曲线为单位线UH各时段累积流量和时间的关系曲线。

5、等流时线:假设流域中水流汇集速度分布均匀,则其中任一水滴流达出口断面的时间仅

取决于它离出口断面的距离,据此可以绘制一组等流时线。该法考虑了降水分布的不均匀性。

6、克拉克法:流域调蓄作用可以分两步来模拟:首先按面积—时间曲线调节,然后再按单一线性水库调节,实际上是面积—时间曲线和单一线性水库调节串联而成的模型,它是对等流时线作调蓄改正的一种处理方法。

7、常用的地下径流汇流计算方法是以水量平衡方程和线性水库的蓄泄关系为基础的水文学方法,即线性水库演算法。

第四章河道流量演算和洪水预报

1、特征河长:与河道水力要素,即流量、比降和水位—流量关系坡度有关,是河道水力特征的综合参数。

2、采用特征河长进行流量演算的方法:差分法和汇流曲线法。

3、洪水波的特征:(1)几何特征:波体、波高、波长(2)附加比降:涨洪段,附加比降为正,落洪段,附加比降为负(3)波速

4、洪水波变形的两种形态:推移和坦化。变形原因:(1)内部原因:附加比降的变化,对固定河段、水深、流速分布不同也有影响(2)外部原因:河道断面边界条件的影响较为固定,区间有较大入流,河段分洪或受回水顶托、感潮影响等对洪水波的变形也有很大影响。

5、洪峰水位流量预报的方法及适用条件:(1)相应洪峰水位相关法,适用于区间来水比例不大、河槽稳定的河段,无回水顶托等外界因素影响,在水位流量过程线上易找到相应的特征点。(2)次涨差法,适用于一些陡涨陡落的山区性河流,若其洪峰传播时间大于下站的涨洪历时,即上站出现洪峰时,下站还未起涨,以下站同时水位作参数不能反映水面比降的影响。(3)以支流水位为参数的洪峰水位相关法,适用于有支流河段的洪峰水位预报。

6、槽蓄方程:W=K[xI+(1-x)Q]=KQ’,Q’为示储流量;Q’= xI+(1-x)Q;K为蓄量流量关系曲线的坡度;x为流量比重系数。

7、马斯京根法流量演算:对水量平衡方程和槽蓄方程的在第1、2时段差分并进行求解,可得流量演算方程式为Q2=C0I2+C1I1+C2Q1。

第五章流域水文模型

1、流域水文模型:是模拟流域水文过程所建立的数学结构,是水文现象的种种物理逻辑的概化。

2、水文模型分类:按模型构建分类:(1)物理模型。根据物理或力学上的一些基本定律对水文现象进行描述的模型成为物理模型。(2)概念性模型。以物理成因机制作为基础,对水文现象提出假设、概化和数学模拟的模型。(3)黑箱子模型。主要依靠数学方法来确定水文现象各影响因素间关系描述的模型。按对流量水文过程描述的离散程度分类:(1)集总式模型(概念性和黑箱子模型)(2)分布式模型(物理模型)。其他分类:按数学处理方法分为确定性模型和随机性模型;按模型结构分为线性模型和非线性模型;按模型参数分为时不变模型和时变模型。

3、概念性流域水文模型:将实际发生的水文规律,具体的研究对象和目的,寻找影响规律的各因素,并区别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进而提出假设和概化,建立符合水文实际、结构和参数都尽可能有明确物理意义的模型。

4、新安江流域水文模型:是分布式概念性模型。四个层次结构:蒸散发计算、产流计算、分水源计算、汇流计算。三个划分:流域分块、水源划分、汇流分阶段。

5、流域水文模型参数:(1)具有明确物理意义的参数,可直接量测或用物理实验和物理关系推求(2)纯经验参数,可以通过实测水文资料、气象资料及其他有关的资料反求(3)具有一定物理意义的经验参数。

6、新安江模型参数意义:KC,蒸散发能力折算系数,反映流域平均高程与蒸发站高程之间差别的影响和蒸发皿与陆面蒸散发之间差别的影响。流域平均张力水容量WM,表示流域

干旱程度和影响土壤水分变化的土层深度。流域蓄水容量—面积分布曲线指数B,反映划分单元流域张力水蓄水分布的不均匀程度。

7、概念性模型和分布式模型的区别:概念性模型:以物理成因机制作为基础,对水文现象提出假设、概化和数学模拟的模型。特点是模型结构较为简单,具有一定的物理成因机制,易于推广应用,当假设条件与实际情况接近,概化合理时,预测效果好,但通用性较差。分布式模型:最基本的特征是按流域各处气候信息和下垫面特性要素信息的不同,将流域划分为若干小单元,在每一个单元上用一组参数反映其流域特征,具有从机理上考虑降雨和下垫面条件空间分布不均匀对流域径流形成影响的功能。

第十章水文预报结果评定

1、预报误差产生的原因:量测误差(水文气象资料的误差和下垫面信息的误差)、预报方法误差(近似或概化后的结构和相应的数学表达式去描述水文过程时产生的误差;水文气象要素计算时采用的计算方法不够严密)、资料代表性误差

2.评定是采用率定期所有可利用的资料编制方案、估计参数、确定预报方案,再用预报方案进行模拟,通过模拟与实测水文要素间的比较,分析预报方案在率定期的效果与有效性。检验则是采用检验期预报环境可利用的资料,用预报方案进行模拟,通过模拟结果与实测水文要素间的比较,检验预报方案的效果与有效性。

水文预报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1、水文预报的概念 根据水文现象客观规律,利用实测水文气象资料,应用一定原理、技术和方法,对水文要素(或其特征值)的未来状况进行预测。 2、何为水文预报 (1)降雨后发生了什么? 根据已知的信息对未来一定时期内水文状态作出定性或定量的预测。 已知信息: 水文状态: (2)水文预报的内涵与实质? 以水文水资源学科基本理论与方法为基础,紧密结合生产实际,构建具体的预报方法/ 预报方案/预报调度系统,服务于生产实际。 水文预报 水文气象资料:降水、蒸发、气温、水位、流量、冰情等 原理:气象学、水文学、水力学等 技术:遥测、遥感、计算机、现代通信技术、GPS等 方法:成因分析法、统计相关法、系统分析法 预见期:预报发布时刻与预报要素出现时刻之间的时距预见期的长短随预报项目、预报条件(依据的资料)和技术水平不同而异。 预见期与精度间关系:预见期增长,影响因素增多,偶然性加大,使得预报精度降低 水文预报的内容 流域或区域性洪水与旱情预测水体封冻开冻状况及冰凌冰情预测积雪及冰川融雪径流预报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期预报水工程运行期水文要素预报河道沿程水文要素变化预报水文预报研究层面发生变化 传统水文:包括水文测验水文预报水文计算 现代水文:包括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 水文预报的服务层面发生变化 1、传统水文预报向现代实时洪水预报调度系统延伸 2、防洪减灾向水资源评价开发利用和管理延伸 3、水文模型向面污染模型和生态评价模型延伸 人类活动对流域水文情态/水文预报的影响:1、人类活动改变了自然面貌,从而改变了陆面的水文情态2、中国具有世界上最强烈的人类活动,水文预报自然受到最强烈的人类活动影响3、人类对流域环境过度和无序的干扰,破坏了水文气象资料的一致性和代表性 气候变化对水文情态/水文预报的影响:1、对工业、农业、生态环境和人们生活产生影响2、全球水文循环加剧并对区域水资源和水文预报产生一定的影响3、易造成极端水文异常事件的发生,导致洪水和干旱的频率与强度增加,准确做出预报更加困难4、防洪安全、水资源安全、水工程安全和水生态环境安全问题对预报提出更高要求 1998年长江大洪水特点1、全流域性的大洪水2、洪水次数多:8次洪峰3、洪水量级大:百年一遇4、洪峰水位高:多次超历史最高5、洪水持续时间长6、洪水发生早,来势猛2003年淮河洪水特点:1、降雨历时集中,强度大,分布范围广2、干支流洪水并发,暴雨洪水组合恶劣3、洪水涨势猛,水位高,持续时间长4、流量和洪量大 水文预报的分类1、按预见期的长短短期预报中长期预报长期预报超长期预报 2、按预报内容洪水预报枯水预报冰情预报台风风暴潮预报沙量预报 3、按预报范围或水体河道洪水预报河口水文预报流域水文预报区域水文预报水库水文预报湖泊水文预报

《水文预报》考试资料

【单位线的两个假定】 ①如果单位时段内净雨深是N个单位,它所形成的出流过程的总历时与UH相同,流量值则是UH的N倍。 ②如果净雨历时是m个时段,则各时段净雨量所形成的出流量过程之间互不干扰,出口断面的流量过程等于m个流量过程之和。 【如何根据气候、下垫面条件分析判断产流模式?】 气候:常年气候干燥的流域,因蒸发量大,使土壤缺水量大,土壤一般不易蓄满形成地下径流,一场洪水以超渗产流形成地面径流。气候湿润地区,土壤缺水量少,一场降雨的产流方式多属于蓄满产流。 下垫面:若土壤颗粒细小,结构密实,植被度差,地下水位埋深大,因下渗率小,多以超渗产流方式产生径流。如果土壤颗粒大,结构疏松,植被度高,地下水位高,则多属蓄满产流方式。 【地面径流和地下径流及其特点?】 地面径流:当降雨强度大于下渗率时,产生地面径流,并沿坡面汇集,经河网汇流到达流域出口断面。特点:运动路径短,汇集速度快,受流域的调蓄作用小,流量过程呈陡涨陡落,对称性好。 地下径流:渗入地面以下的降雨量在满足土壤缺水量后,形成地面以下的径流。特点:水流汇集过程运动于土壤孔隙中,流速小,受调蓄作用大,形成的流量过程线缓涨缓落变化,时间上滞后于地面径流。【前期雨量指数模型(又称API模型):】 以流域降雨产流的物理机理为基础,以主要影响因素作参变量,建立降雨量P与产流量R之间定量的相关关系。常用的参变数有前期雨量指数Pa(反映前期土湿)。 特征:①Pa曲线簇在45度直线的左上侧,Pa 值越大,越靠近45度线,即降雨损 失量越小。 ②每一Pa等值线都存在一个转折点, 转折点以上的关系线呈45度直线, 转折点以下为曲线。 ③Pa直线段之间的水平间距相等。【蓄水容量曲线表征什么?反映什么?】 表征土壤缺水量空间分布的不均匀性;反映了流域包气带缺水容量分布特征。将流域内各地点包气带的蓄水容量,按从小到大顺序排列得到的一条蓄水容量与相应面积关系的统计曲线。 【绘图说明全流域蓄满之前也能观测到径流现象?】 ①这是由于前期气候,下垫面等的空间分布不均匀,导致流域土壤缺水量空间不均匀的结果。 ②由于在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缺水量小的地方降雨后易蓄满,先产流。因此,一个流域的产流过程在空间上是不均匀的,在全流域蓄满前,存在部分地区蓄满而产流 。 面积为流域平均的初始土壤含水量W,最大值为a,全流域中有比例为αo的面积上已蓄满,降在该面积上的雨量形成径流,将在比例为1-αo面积上的降雨量不能全部形成径流。

水文预报考试重点

第一章绪论 1、水文预报:根据已知的信息对未来一定时期内的水文状态做出定性或定量的预测。 2、水文预报内容:洪水预报、旱情预报、估计径流预报、融雪径流预报、冰清预报。 第二章降雨产流量预报 1、非闭合流域水量平衡式R=P-E-W P -W S - Δ W±R 交 ±R 引 ±R 其他 闭合流域的水量平衡式R t =P t -E t +W t -W t+1 2、超渗产流和蓄满产流区别:超渗产流在一次洪水过程线中没有或者基本没有地下径流,而蓄满产流的地下径流比例大。 3、地面径流和地下径流形成流量过程线区别:地面径流的运动路径短,汇集速度快,受流域的调蓄作用小,流量过程线呈陡涨陡落,对称性好;地地下径流的水流汇集过程运动于土壤空隙中,流速小,受流域的调蓄作用大,流量过程线呈缓涨缓落变化,时间上滞后于地面径流。 4、不对称系数计算要求: 1)进行过程线转化2)孤立洪水,不适用于复式洪水 6、影响土壤蒸发主要因素?土壤蒸发三阶段特征? 1)因素:气象因素、土壤供水条件、土壤结构 2)特征:第一阶段:θ>= θc1(田间持水量)蒸发主要发生在土壤表层,表层土壤因蒸发而减少的水量通过毛管作用由下层得到充分补充,主要取决于气象因素,蒸发量等于流域蒸发能力第二阶段:(毛管断裂含水量)θc2<θ<θc1 ,E继续,θ减小,上层土壤毛管水开始断裂,随着θ减小,毛管水断裂程度越来越严重,下层对上层供水速率变慢,蒸发受气象因素和土壤含水率影响第三阶段:θ<=θc2 毛管输送水分完全破坏,只能以膜状水或气态水形式移动,速度慢,数量小,E小而稳定,取决于气象因素和地下水的埋深 7、 KC包含哪几方面影响?:1)反应水面与陆面蒸发的差异K1 2)水面与陆面所在的地理位置差异K23)器皿与水面的蒸发差异K3 8、水面蒸发量估计常用方法:水库水量平衡法,空气动力学法,彭曼公式,经验公式法 10、一层、二层、三层蒸发模式优缺点 三层蒸发模式计算的额蒸发量最大,二层次之,一层最小。从模式的计算结构和蒸发物理机制看,二层模式简化了深层结构,忽略了植物根系对土壤水分的蒸发作用,导致蒸发量计算值比三层模式的蒸发量小;在久旱之后,当ML很小且持续无雨时,用二层模式计算出的蒸发量常是偏小的。一层蒸发模式中,既没有考虑深层蒸发与植物根系扩散作用,也没有考虑充分供水时应按蒸发能力蒸发,使得计算的蒸发量偏小的更多。 11、不同水源成分汇流特点有何不同? 1)地面径流:由坡面直接汇入河网,运动速度快,流程短、受到调蓄作用小;形成的流量过程呈陡涨陡落,是涨洪和洪峰附近流量过程的主体部分 2)地下径流:由渗透到潜水面的水流缓慢流出,运动速度慢、流程长、受到调蓄作用大、变化平缓,汇流时间长;洪水退水尾部主体部分,常延续至后续洪水过程中 3)壤中流:介于上述两者之间,进一步划分:快速部分壤中流与地面径流合成一起,称直接径流,慢速部分与地下径流合并,称地下径流。 12、K的物理意义:泄完蓄水量Wt所需的时间或者流域水流平均汇集时间 13、Cg的物理意义: Cg为常系数,反应退水速率的快慢,又称流量消退系数

水文预报测试题

河道洪水预报:自我测试题 一、填充题 1.洪水波的变形表现为:( )和( ),影响洪水波变形的主要因素是:( )、( ) 和( )。 2.相应水位是指:( )。 3.下游同时水位是指:( ),在相应水位关系中,以下游同时水位作参数反映了:( )等因素的影响。 4.合成流量是指:能同时到达下游站的上游干支流流量之和,合成流量法的预见期为: ( )。 5.马斯京根法参数k 的物理意义是:( ) 。 6.在河段长不变的情况下,特征河长越长,x ( ),河槽调蓄能力( )。 7. 若单独使用流量演算法进行流量演算,流量演算的预见期为:( ),因此该方法常用于: ( )。 8.在马斯京根法计算中,已知C0=,C1=,C2应为( ) 9.特征河长的概念是:( )。 10. 洪水期天然河道的槽蓄关系往往成( )关系,影响其关系的主要因素是( )。 11. 相应水位(流量)的预见期应是:( ) 12.水文预报的预见期应是:( ) 二、问答题 1.洪水波变形反映在哪些方面,影响变形的因素有哪些 1. 洪水波的运动与河段上下游站的水位(流量)过程线有什么关系 2. 什么是相应水位什么是传播时间如何在实测水文资料中得到 3. 影响相应水位(流量)关系的因素有哪些相应水位(流量)相关图的常用参数有哪些 4.以下游同时水位,t z 下和以上游站涨率(或涨差)为参数的相应水位相关图能反映什么规律为什么 5.现时校正法能校正预报误差的原因是什么 6. 流量演算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7. 什么是槽蓄曲线槽蓄量是如何计算的怎样处理天然河道槽蓄关系为什么说流量演算的各 种方法的关键在于处理槽蓄曲线

8. 马期京根法有何假定怎样用马斯京根法进行流量演算 9.马斯京根法中参数Q ',K ,x 有何物理意义确定马斯京根法参数x 、k 有哪些的方法试述 试算法确定X 、k 值的步骤 10. 马斯京根法计算时段⊿t 如何确定对于长河段采用马斯京根法进行流量演算为什么要进 行分段如何分段为什么马斯京根法在实用中要经验处理如何处理 11. 什么是特征河长l 如何推求l 法的人流条件是什么怎样用特征河长法进行流量演算 12. 河道特性与演算参数间有何联系 13.有支流河段流量演算有什么特点 三、计算题 1.若已知上游站入流过程,并分析得X=0,K=12小时,取Δt=K=12小时,试计算下断面的出流过程。 2..若已知上游站入流过程,并分析得X= K=9小时,取Δt =6小时,试计算下断面的出 流过程。 C 0=T KX K KX T ?+--?5.05.0= C 1= T KX K KX T ?+-+?5.05.0= C 2= T KX K T KX K ?+-?--5.05.0=

水文预报考试重点

第一章绪论 1、水文预报:根据已知得信息对未来一定时期内得水文状态做出定性或定量得预测。 2、水文预报内容:洪水预报、旱情预报、估计径流预报、融雪径流预报、冰清预报。 第二章降雨产流量预报 1、非闭合流域水量平衡式R=P-E-W P-W S- Δ W±R交±R引±R其她 闭合流域得水量平衡式R t=P t-E t+W t-W t+1 2、超渗产流与蓄满产流区别:超渗产流在一次洪水过程线中没有或者基本没有地下径流,而蓄满产流得地下径流比例大。 3、地面径流与地下径流形成流量过程线区别:地面径流得运动路径短,汇集速度快,受流域得调蓄作用小,流量过程线呈陡涨陡落,对称性好;地地下径流得水流汇集过程运动于土壤空隙中,流速小,受流域得调蓄作用大,流量过程线呈缓涨缓落变化,时间上滞后于地面径流。 4、不对称系数计算要求: 1)进行过程线转化2)孤立洪水,不适用于复式洪水 5、产流方式论证中综合分析内容及含义 6、影响土壤蒸发主要因素?土壤蒸发三阶段特征? 1)因素:气象因素、土壤供水条件、土壤结构 2)特征:第一阶段:θ>= θc1(田间持水量)蒸发主要发生在土壤表层,表层土壤因蒸发而减少得水量通过毛管作用由下层得到充分补充,主要取决于气象因素,蒸发量等于流域蒸发能力第二阶段:(毛管断裂含水量)θc2<θ<θc1 ,E继续,θ减小,上层土壤毛管水开始断裂,随着θ减小,毛管水断裂程度越来越严重,下层对上层供水速率变慢,蒸发受气象因素与土壤含水率影响第三阶段:θ<=θc2 毛管输送水分完全破坏,只能以膜状水或气态水形式移动,速度慢,数量小,E小而稳定,取决于气象因素与地下水得埋深 7、 KC包含哪几方面影响?:1)反应水面与陆面蒸发得差异K1 2)水面与陆面所在得地理位置差异K23)器皿与水面得蒸发差异K3 8、水面蒸发量估计常用方法:水库水量平衡法,空气动力学法,彭曼公式,经验公式法 10、一层、二层、三层蒸发模式优缺点 三层蒸发模式计算得额蒸发量最大,二层次之,一层最小。从模式得计算结构与蒸发物理机制瞧,二层模式简化了深层结构,忽略了植物根系对土壤水分得蒸发作用,导致蒸发量计算值比三层模式得蒸发量小;在久旱之后,当ML很小且持续无雨时,用二层模式计算出得蒸发量常就是偏小得。一层蒸发模式中,既没有考虑深层蒸发与植物根系扩散作用,也没有考虑充分供水时应按蒸发能力蒸发,使得计算得蒸发量偏小得更多。 11、不同水源成分汇流特点有何不同? 1)地面径流:由坡面直接汇入河网,运动速度快,流程短、受到调蓄作用小;形成得流量过程呈陡涨陡落,就是涨洪与洪峰附近流量过程得主体部分 2)地下径流:由渗透到潜水面得水流缓慢流出,运动速度慢、流程长、受到调蓄作用大、变化平缓,汇流时间长;洪水退水尾部主体部分,常延续至后续洪水过程中 3)壤中流:介于上述两者之间,进一步划分:快速部分壤中流与地面径流合成一起,称直接径流,慢速部分与地下径流合并,称地下径流。 12、K得物理意义:泄完蓄水量Wt所需得时间或者流域水流平均汇集时间 13、Cg得物理意义: Cg为常系数,反应退水速率得快慢,又称流量消退系数

水文预报课程设计

水文预报课设设计 指导老师:王** 系别:水资源工程系 班级:水文0801 学号:20090803** 姓名:***

目录 目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0 - 一、设计任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 - 二、设计资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 - 三、流域自然地理概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 - 四、设计步骤及技术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1.绘制汛期栾川站流量过程线和相应的降雨量过程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2.计算流域平均次降雨量P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3.分析栾川站流量过程的退水规律,制作退水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4.划分洪水,计算各次洪水的实测径流深R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5.初定蓄满产流模型参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6.应用蓄满产流模型计算各次洪水的径流深R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7.对方案进行精度评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8.确定蓄满产流模型参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 -附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 -表1 各站累积雨量摘录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 -表2 退水资料摘录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 -表3 退水流量相应径流深计算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 -表4 实测次洪径流深计算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 -表5 产流计算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 -表6 次洪径流深精度统计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 -表7 Δt=2h时段流量过程摘录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 -表8 由蓄满产流模型计算时段径流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 -表9 用蓄满产流模型计算时段径流深ΔR修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 -

水文预报重点总结

水文预报重点总结 一、选择题 二、填空 三、简答 四、计算 五、综合分析 第2章 降雨产流量预报 1.降雨径流预报:研究流域内一次降雨将产生多少径流量、径流量的时程分配及径流成分的划分。 2. 3.两种产流方式特点和区别: 蓄满产流: 1)概念:在湿润及半湿润地区,植被较好,表土的下渗能力很强,一般的雨强难以超过。由于湿润,地下水位较高,包气带缺水量不大,易于被一次降雨所满足。这种产流方式的特点是降雨与总产流量的关系只决定于前期土湿,与雨强无关,叫做蓄满产流。单点产流公式: 2)基本原理:任一地点上,土壤含水量达蓄满(即达田间持水量)前,降雨量全部补充土壤含水量,不产流;当土壤蓄满后,其后续降雨量全部产生径流。 超渗产流: 1)概念:在我国干旱地区,特别在植被较差处,雨量稀少,地下水埋藏深,且包气带下部常为干。由于包气带缺水量大,一般降雨不可能使包气带达到田间持水量。但植被差,土质贫瘠,下渗能力低。产流的方式主要是雨强超过渗强而形成地面径流,成为超渗产流: 当 当 有些地区产流方式比较复杂,表现出过渡性,蓄满及超渗兼有。 2)基本原理:当PE<=F ,RS=0,当PE>=F ,RS=PE —F ,一般,干旱地区降雨强度大,历时短,E 可忽略,PE 可由P 代替。 超渗产流和蓄满产流区别: 4.蒸发关系概化: 流域蒸散发有:土壤蒸发E S (影响最大)、植物散发E PL 、水面蒸发E W 0() R P E WM W =---:,0;s g i f R i f R >=-=:0s g i f R R <==

流域蒸发影响因素:(1)气象要素:太阳辐射、气温、风速、湿度、水汽压等;(2)植被覆盖:覆盖率、植被种类、植被生长季节等;(3)地貌特征:水面、陆面、都市区、朝阳坡、背阴坡;(4)土质:沙地、粘土、土质空隙度等; (5)土湿 5.一层、三层蒸发模型: 一层蒸发模式:E S =E S (E P ,W) 三层蒸发模式: 上土层(EU, WU,WUM )蒸发量:EU=E P 下土层(EL, WL,WLM )蒸发量:EL=E P .WL/WLM 深土层(ED, WD,WDM )蒸发量:ED=C.E P 土壤蒸发量:E=EU+EL+ED (同时刻相加) 1)当WU+P>=E P , EU=E p ,EL=0,ED=0; 2)当WU+P=C.WLM, EU=WU+P,EL=(E P -EU)*WL/WLM,ED=0; 3)当WU+P

水文预报技术

第一章流域产汇流理论及其研究进展 第一章流域产汇流理论及其研究进展 流域产汇流理论旨在探讨不同气候和下垫面条件下,降雨径流形成的物理机制、水流汇集运动的基本规律以及流域产汇流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模拟技术,产汇流理论是水文预报和水文计算的基础。 1.1 流域降雨径流形成过程 流域上的降雨,扣除损失以后,经由地面和地下的途径汇入河网,通过河网的汇集形成流域出口断面的水流,称为径流。由降雨到径流的形成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为了便于分析起见,一般将这个过程划分为产流过程和汇流过程。 1.1.1 产流过程 流域上的降雨降落到地面后,通过植物截留、填洼、雨期蒸发以及补充土壤缺水量等过程,将一部分雨水损失掉,这一部分降雨量称为扣损量;剩下的一部分雨水则形成径流。这里把形成径流的那部分降雨称为净雨,而把降雨扣除损失后成为净雨的过程称为产流过程。因此,净雨和它形成的径流在数量上是相等的,但二者的过程不一样,前者是径流的来源,否则是净雨的结果,前者在降雨停止时基本停止,后者却要延续很长时间。 根据Horton产流理论以及山坡水文学产流理论,按降雨产生净雨的不同场所,其径流组成主要分为地面径流、壤中流和地下径流等三种。 1.1.2 汇流过程 净雨沿坡地从地面和地下汇入河网,再沿河网汇集到流域出口断面,这一完整的过程称为流域汇流过程,前者称为坡地汇流,后者称为河网汇流。 (1) 坡地汇流 地面净雨沿着坡面流到附近的河网的过程,称为坡面漫流。坡面漫流通常没有明显固定的沟槽,其路径很短,故漫流的历时也很短。大暴雨的地面净雨,会迅速进入河网,引起暴涨暴落的洪水过程。因此,地面径流是洪水的主要成分。壤中流净雨在沿土壤相对不透水坡地向河网汇集的过程中,由于地形坡度的起伏、转折,很容易穿出地面或者形成饱和地面径流,这种水流流程较短,流速也较大。因此,它比地下水达到河网要快得多,是小洪水的主要水源。地下净雨向下渗透到地下潜水面或深层地下水体后,沿水力坡度最大的方向流入河网,称此为地下坡地汇流。地下汇流速度很慢,所以,降雨以后地下水流可以维持很长时间,较大河流可以终年不断,是河川的基本流量,因此,也称地下径流为基流。 1 第一章流域产汇流理论及其研究进展 (2) 河网汇流 净雨经坡地进入河网,在河网中从上游向下游,从支流向干流汇集到流域的出口,这种河网汇流过程称河网汇流。在河网汇流过程中,沿途不断有坡地漫流、壤中流和地下水流汇入。对于比较大的流域,河网汇流时间长,调蓄能力大。所以,

基于GIS气象水文预报系统设计

经济地理信息系统 结课论文 题目:基于GIS的气象水文预报系统设计 学院:水文水资源学院 专业:水文学及水资源

基于GIS气象水文预报系统设计摘要 通过探讨气象与水文预报对地理信息系统的特殊要求,提出应该将气象与水文信息相结合、气象水文信息与GIS有机结合的系统设计思路,明确了基于GIS气象水文预报系统的目标、结构和功能,设计出一套基于GIS的气象水文预报系统。 关键词:气象;水文;GIS 一引言 GIS是一种基于计算机应用的信息工具,可以对在地球上存在的事物和发生的事件进行成图和分析。GIS技术把地图独特的视觉化效果和地理分析功能与一般的数据库操作集成在一起, 使之能够支持一般管理信息系统所不能支持的空间查询和空间分析, 以便于作出水文预报。 二需求分析 近几年,我国的暴雨、山洪、泥石流、山体滑坡等气象水文地质灾害频繁发生,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灾害的预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要求更加及时准确,要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二是要求预报产品的时空分辨率更加精细,灾害性天气识别尽可能覆盖到自然村、山洪沟和地质灾害点;三是要求有较高的应急气象服务保障能力。 GIS气象水文预报系统适用领域特点是:该流域暴雨,山洪等极端性天气频次高,影响大,范围较广,易引起突发性灾害。GIS系统

能够迅速地整合分析卫星、雷达资料,降雨、地形、水文资料,并且GIS同样可以获得灾害风险区的工矿、企业、学校、居民定居点等地理信息,应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将气象水文信息与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山体、水系、居民点等属性,特别是灾害敏感区的地理属性有机结合,对已发生或将要发生灾害的地点进行较准确定位和及时报警, 能有效提高暴雨洪水灾害及地质灾害的预警与服务能力。 就空间分布而言, 虽然目前的降水观测点已经分布到乡镇,但当与能分辨到自然村、山洪沟精细的地理信息相结合时,预报员却很难将卫星、雷达所监测的暴雨信息与洪涝、泥石流、山体滑坡等灾害风险区紧密联系,导致卫星、雷达监测产品不能在气象灾害预警报与服务中得到充分应用。 三系统目标与设计原则 基于GIS设计气象水文预报系统的目标是:充分利用GIS以及数据库管理技术,建立一个集气象水文信息为一体的气象水文预报平台,为预报员提供气象水文信息的检索查询,提供卫星云图、雷达回波等监测图像的立体定位显示与跟踪,提供降水、洪峰流量与水位等信息的跟踪与报警,这能够提高对暴雨、洪涝等气象灾害及山洪、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的跟踪,以助于提高对暴雨、洪涝等气象灾害及山洪、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的跟踪监视与预警能力。 针对以上目标,确定了以下原则进行系统设计: (1)水文与气象信息相结合。气象和水文虽属于两个不同的领域,但两者联系紧密;就暴雨洪水、山洪、泥石流等灾害的防御而言,水

水文预报复习题 (2)

水文预报复习题 一、填空题 1.一般水文预报研究的重点关键有_共性规律_研究和_个性问题__研究两个部分。 2.降雨产流量计算是以___降雨径流形成理论___和_坡地产流基本规律_为基础,由降雨量计算能到达流域出口算面的径流深。 3.长年干燥的地区一般以__超渗产流_产流为主,气候湿润的地区一般以__蓄满产流_产流为主。 4.控制单位线形状的指标有单位线_单位线洪峰流量__,_洪峰滞时_,单位线总历时,常被称为单位线三要素。 5.按对流域水文过程描述的离散程度分类,流域水文模型可分为__集总式__模型,分布式模型,_半分布式__模型三类。 6.实时洪水预报的基本任务是根据采集的实时雨量,蒸发,水文等观测资料信息对将来发生的洪水作出_洪水总量_,__洪峰及发生时间_ ,洪水发生过程等情况的预测。 7.常用的枯季径流预报方案有_退水曲线法__,前后期径流量相关法,和__河网蓄水量法_三种。 8.蓄满产流流量过程线不对称系数_大__,超渗产流过程线不对称系数__小__。(横线处填大,小) 9.水文要素预报值遇实测值之间往往存在一定误差,通常称之为预报误差,预报误差产生的原因主要有量测误差,_预报方法误差____, _资料代表性误差__三方面。 10.某流域有四个雨量站A,B,C,D。他们的权重分别为 0.2,0.4,0.3,0.1。一次降雨过程A,B,C,D测得的降雨量分别为 25mm,30mm,30mm,38mm,则用泰森多边形法可求到该地区本次降雨为_ _mm。 11.流域汇流是研究地表径流、壤中流、和地下径流如何汇集为流域出口断面的流量过程。 12.径流深预报以实测值的20% 作为许可误差,当该值大于20 mm时,取20 mm;当小于3 mm 时,取3 mm。 13.通常水文预报的水文要素有流量、水位、冰清和旱情等。 14.水文预报中应用最广泛的是对洪水的预报。 15.水文预报方法研究以规律描述方法研究为核心。 16.在天然流域上蒸散发主要包括土壤蒸发,植物散发和水面蒸发,其中最主要的是土壤蒸发。 17.用实测流量过程线分割水源,最常用的是斜线分割法。 18.相邻两条等流时线之间的流域面积称为等流时面积。 19.相应水位(流量)预报是根据天然河道里洪水波运动原理,分析洪水波在运动过程中波的任一位相水位自上站传播到下站时的相应水位及其传播速度的变化规律,寻求其经验关系,据此进行预报的一种简便方法。 20.在有支流河段,若支流来水量大,干支流洪水之间干扰影响不可忽略。此时,用相应水位法常难取得满意结果,可采用合成流量法。 21.在降雨产流量计算和流域汇流水源划分中,有时把壤中流进一步划分为两部分,分别为快速壤中流、慢速壤中流。 22.在水位预报日常工作中或研制水文预报模型时,水面蒸发量E o通常由蒸发皿实测资料而得。 23.水文预报研究主要还存在基本规律研究和误差修正两方面的问题。 24.流域产流量的计算是一个问题。 25.流域降雨产流量关系的建立是以实测资料为依据,常用的资料有、和,具体应用中还需作变换计算。 26.目前常见的下渗关系表示方式有物理概念公式、经验下渗方程和经验相关关系图等。

水文预报误差标准(中文)(精)

洪水预报误差标准(2000) 一、一般要求与规定 1、洪水预报的对象是控制站(或断面)的洪水要素。包括: (1)洪峰流量(水位); (2)峰现时间; (3)洪量(径流量); (4)洪水过程。 2、洪水预报方案应进行精度评定和检验。方案的精度等级按合格率划分。精度 评定必须用参与洪水预报方案编制的全部资料。精度检验应采用未参加洪水预报方案编制的资料(不少于2年)。 3、洪水预报方案精度达到甲、乙两个等级者,可用于正式预报;方案精度达到 丙等者可用于参考性预报;丙等以下者,只能用于参考性估报。 二、精度评定 1、洪水预报误差的指标可采用以下三种: (1)绝对误差:预报值减实测值。 (2)相对误差:(预报值-实测值)/实测值*100% (3)确定性系数:表示洪水预报过程与实测过程之间的吻合程度。 n n DC=1-{∑[Qc(i)-Qt(i)]2/∑[Qc(i)-Qta ]2} i=1 i=1 式中: DC: 确定性系数 Qc(i): 预报过程; Qt(i): 实测过程; Qta: 实测值的均值; N: 资料序列的长度。 2、许可误差 (1)洪峰许可误差 A)降雨径流预报以实测洪峰流量的20%作为许可精度;

B)河道流量(水位)预报以预见期内实际变幅的20%为许可误差; (2)峰现时间许可误差 一般以1个计算时段长作为许可误差。 (3)径流值许可误差 以实测值的20%作为许可精度,但不能超过20mm. (4)过程预报许可误差 遇见期内实测变幅的20%为许可误差。 3、精度评定 一次洪水预报的误差小于许可误差为合格预报。 (1)合格率:合格预报的次数与预报场次总次数之比的百分数为合格率,它表示多次预报总体的精度水平。 QR= n/m*100% 式中:QR:合格率; n:合格预报次数; m:预报总次数。 (2)精度等级 预报项目精度等级表

水文预报重点

第二章流域产流 1、超渗产流和蓄满产流的本质区别:前者在一次洪水过程没有或基本没有地下径流,而蓄满产流的地下径流比例较大。 2、蒸发能力和水面蒸发量的区别和联系:两者都反映气象要素对蒸发的影响;都属于充分供水条件下的蒸发量;区别:水面与器皿蒸发水体是整体的,敞开式的自由蒸发;流域蒸发能力受土体的影响,其水体存在于土粒介质的空隙中,是不完整的,并与周围环境的热交换条件也与水面蒸发不同。 3、三层蒸发模式:上层蒸发量、下层蒸发量和深层蒸发量。 4、地下水退水规律的描述:地下水退水曲线;地下水退水的滞延性强,历时长,在分割复式洪水过程以计算次洪总径流深或分割洪水的地下径流时,为确定流域退水曲线,都要分析流域的退水特性和退水规律。 5、径流成分划分的方法:分割直接径流和地下径流;用实测流量过程线分割水源,最常用的是斜线分割法,即先寻找洪水过程的直接径流终止点,然后用斜线连接起涨点与终止点。则斜线上部为直接径流,下部为地下径流。 6、蓄满产流的概念、条件、特点及产流机制:当扣除雨期蒸发后的降雨量与土壤含水量之和超过临界值时,大于该临界值的降雨量全部产生径流,表明全流域的土壤含水量已经蓄满,这种产流形式即为蓄满产流。基本假设:任一地点上,土壤含水量达到蓄满前,降雨量全部补充土壤含水量,不产流;当土壤蓄满后,其后续降雨量全部产生径流。 7、流域蓄水容量曲线:表征土壤缺水量空间分布的不均匀性,也反映了流域包气带缺水容量的分布特性;将流域内各地点包气带的蓄水容量,按从小到大顺序排列得到的一条蓄水容量与相应面积关系的统计曲线。 8、稳渗率FC:当土壤含水量达饱和时,毛管势梯度值很小可以忽略;水流垂向运动通量主要取决于水力传导度,其值稳定于一个常数值,即稳定下渗率FC。可划分产流量中直接径流和地下径流。推求:根据实测降雨过程、净雨过程和地下径流总量,假设FC代入总地下径流和总直接径流的公式中,将实测的次洪地下径流深代入总地下径流公式中,即可得该次洪水的FC。 9、建立产流模型所用的水文、气象资料通常分别用于率定期和检验期,率定期的资料用来确定模型参数,检验期参数资料用来检验模型结构的合理性、有效性,以及分析外延误差。 10、流域土壤含水容量分布曲线指数b是反映流域下垫面不均匀程度的参数,b值越大表示流域越不均匀。 第三章流域汇流 1、单位线:在给定的流域上,单位时段内时空分布均匀的一次降雨产生的单位净雨量,在流域出口断面所形成的地面径流过程。反映了汇流特性。倍比假定:如果单位时段内净雨深是N个单位,它所形成的出流过程的总历时与UH相同,流量值是UH的N倍。叠加假定:如果净雨历时是m个时段,则各时段净雨量所形成的出流量过程之间互不干扰,出口断面的流量过程等于m个流量过程之和。 2、单位线的三要素:单位线洪峰流量、洪峰滞时、单位线总历时。 3、单位线的推求:(1)选择若干场历时较短的单峰降雨过程所形成的单峰洪水过程,点绘流量过程线后分割基流及前期洪水退水,计算本次洪水的直接径流深。(2)计算时段△t,主要考虑洪水过程峰型的控制及报汛时段的配合。(3)根据△t划分净雨及流量过程。(4)确定时段净雨量,并使净雨量等于直接径流深。 4、单位线的转换:用S曲线对原单位线进行时段转换,转换时段的范围不能超过原来时段长的一半。S曲线为单位线UH各时段累积流量和时间的关系曲线。 5、等流时线:假设流域中水流汇集速度分布均匀,则其中任一水滴流达出口断面的时间仅

水文预报考试重点

.水文预报:根据已知的信息对未来一定时期内的水文状态做出定性或定量的预测。内容:洪水预报、旱情预报、估计径流预报、融雪径流预报、冰清预报。 .实时洪水预报:指的是对将发生的未来洪水在实际时间进行预报,实际时间就是观测降雨即时进入数据库的时间。 .产流模式:蓄满、超渗产流。区别:超渗产流在一次洪水过程线中没有或者基本没有地下径流,而蓄满产流的地下径流比例大。1超渗产流: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地下水埋藏很深,包气带可达几十米甚至上百米,降水不易使包气带蓄满,下渗的水量一般不会产生地下径流。只有降水强度超过下渗率时才有地面径流产生,地下径流量RG很少。这种产流方式,称为超渗产流。原理:当PE<=F,RS=0,当PE>=F,RS=PE—F,一般,干旱地区,降雨强度大,历时短,E可忽略,PE可由P代替。2蓄满产流:又称超蓄产流。因降水使土壤包气带和饱水带基本饱和而产生径流的方式,是降雨径流的产流方式之一。原理:任一地点上,土壤含水量达蓄满(即达田间持水量)前,降雨量全部补充土壤含水量,不产流;当土壤蓄满后,其后续降雨量全部产生径流。 .下渗曲线制作:下渗能力随时间的变化过程线。以f(t)~t表示。下渗的水量用累积下渗量F 随时间的增长曲线来表示。 .流域蓄水容量曲线:流域内各点包气带的蓄水容量是不同的,将各点包气带蓄水容量从小到大排列,以包气带达到田间持水量时的土壤含水量WM′为纵坐标,以流域内小于等于该 WM′的面积占全流域的面积比α为横坐标,反映土壤缺水量空间分布的不均匀性。 .地表径流:一部分大气降水落到地面后,沿着斜坡形成漫流,注入河流,汇入海洋的水流。.地下径流:渗入地下成为地下水,并以泉水或渗透水的形式泄入河道的那部分降水。 .地面地下径流流量过程线区别:1地面径流的运动路径短,汇集速度快,受流域的调蓄作用小,流量过程线呈陡涨陡落,对称性好;2地下径流的水流汇集过程运动于土壤空隙中,流速小,受流域的调蓄作用大,流量过程线呈缓涨缓落变化,时间上滞后于地面径流。 .水源划分及形式:二水源划分(直接径流+地下径流);三水源划分(地面径流,壤中流,地下径流) .不对称系数计算要求:1进行过程线转化;2孤立洪水,不适用于复式洪水 .影响土壤蒸发因素:气象、土壤供水条件、土壤结构 .土壤蒸发三阶段特征:1第一阶段:θ>= θc1(田间持水量)蒸发主要发生在土壤表层,表层土壤因蒸发而减少的水量通过毛管作用由下层得到充分补充,主要取决于气象因素,蒸发量等于流域蒸发能力;2第二阶段:(毛管断裂含水量)θc2<θ<θc1 ,E继续,θ减小,上层土壤毛管水开始断裂,随着θ减小,毛管水断裂程度越来越严重,下层对上层供水速率变慢,蒸发受气象因素和土壤含水率影;3第三阶段:θ<=θc2 毛管输送水分完全破坏,只能以膜状水或气态水形式移动,速度慢,数量小,E小而稳定,取决于气象因素和地下水的埋深。 .KC影响:1反应水面与陆面蒸发的差异K1;2水面与陆面所在的地理位置差异K2;3器皿与水面的蒸发差异K3。 .水面蒸发量估计方法:水库水量平衡法,空气动力学法,彭曼公式,经验公式法 .一二三层蒸发模式优缺点:三层蒸发模式计算的额蒸发量最大,二层次之,一层最小。从模式的计算结构和蒸发物理机制看,二层模式简化了深层结构,忽略了植物根系对土壤水分的蒸发作用,导致蒸发量计算值比三层模式的蒸发量小;在久旱之后,当ML很小且持续无雨时,用二层模式计算出的蒸发量常是偏小的。一层蒸发模式中,既没有考虑深层蒸发与植物根系扩散作用,也没有考虑充分供水时应按蒸发能力蒸发,使得计算的蒸发量偏小的更多。.不同水源成分汇流特点:1地面径流:由坡面直接汇入河网,运动速度快,流程短、受到调蓄作用小;形成的流量过程呈陡涨陡落,是涨洪和洪峰附近流量过程的主体部分;2地下

水文预报课程设计范本

水文预报课程设计

《水文预报》 课程设计报告 学院:_____水利与环境学院_____专业:____水文与水资源工程____班级: 05201 姓名:________马天玉__________学号:______ 05 5___ 指导教师:________胡彩虹________

第一章基本任务 1.1蒸发折算系数Kc的优选 根据已给数据资料及参数(本报告采用89-92年的历史数据),将流域作为整体: (1)进行日模型产流量计算; (2)比较计算年径流与实测年径流; (3)经过误差分析,优选蒸发折算系数Kc; (4)89~90年的历时数据作为率定参数,91~92年的数据作为模型检验。 1.2暴雨预报 根据已给的设计暴雨资料和任务一率定的Kc,将流域作为整体进行如下计算: (1)次洪产流量计算,划分水源; (2)直接径流汇流,地下径流汇流的计算。 (3)采用暴雨数据进行预报。 根据已给的资料、参数及做过的习题,自己编写程序,将流域作为整体进行产流量计算;将计算年径流与实测年径流进行比较。

第二章基本资料 2.1流域概况 白盆珠水库位于广东省东江一级支流西枝江的上游,坝址以上集雨面积856 km2。流域地处粤东沿海的西部,海洋性气候显著,气候温和,雨量丰沛。暴雨成因主要是锋面雨和台风雨,常受热带风暴影响。降雨年际间变化大,年内分配不均,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800mm,实测年最大降雨量为3417mm,汛期4~9月降雨量占年降雨量的81%左右:径流系数0.5~0.7。 流域内地势平缓,土壤主要有黄壤和砂壤,具有明显的腐殖层,淀积层和母质土等层次结构,透水性好。台地、丘陵多生长松、杉、樟等高大乔木;平原则以种植农作物和经济作物为主,植被良好。

全省水文情报预报知识答题

全省水文情报预报知识答题 单位:姓名: 一、判断题(请在题后括弧内打“√”或打“×”) 1、特征河长法是x=0时马斯京根法的一个特例()。 2、在河流上游和河底比降较大的山区性河流上,洪水波可简化为运动波()。 3、引起河槽洪水波变形的原因是附加比降()。 4.在作径流预报过程中,为了考虑前期雨量的影响,常采用土壤含水量指标()。 5 冰情位置是指发生冰情现象发生地的经纬度()。 6 当水情数据缺测时,应在对应位置填列字符“N ”()。 7. 施工改造后的河道流量演算中的马斯京根参数k值与河道天然情况相同,可以不必重新分析得到()。 8. 施工截流期河道流量预报,可以采用天然河道情况下枯水预报模型()。 9.水文预报方案的评定和检验,是用制定预报方案中使用的资料来进行评定,而用没有参加方案编制的预留资料进行检验()。 10. 洪水预报的预见期是从发布预报时刻到预报洪水要素出现时刻所隔的时间。()。

11、用垂直平分法(即泰森多边形法)计算流域平均降雨量时,它的出发点是流域上各点的雨量用离该点最近的雨量站的降雨量代表 ( ) 。 12、流域汇流经过了坡地汇流和河网汇流两个阶段 ( ) 。 13、利用相应水位法作预报方案时,加入下游站同时水位作参数的目的主要是考虑水面比降和底水作用()。 14、综合瞬时单位线,实质上就是一个地区平均的瞬时单位线()。 15. 枯水预报中的退水曲线法与前后期径流量相关法,预报的流量值是有差别的,预见期越长其差别越明显()。 16、施工截流期河道流量预报,可以采用天然河道情况下枯水预报模型()。 17、水情信息系统建设应遵循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的原则,而水文情报预报工作实行分级管理的原则()。 18、、根据洪水等级划分标准、水文要素重现期大于50年的洪水为特大洪水()。 19、在一份信息编码中,最多可连续编列20个水情站的信息()。 20、径流在流域上汇集到出口断面,经过了坡地汇流和河网汇流两个阶段,总称流域汇流。()。 21、以下游同时水位为参数的相应水位预报法适用于河段有一般性的区间入流、

水文预报

第9章水文预报 内容简介 研究对象 本章研究水文现象的客观规律,利用现时已经掌握的水文、气象资料,预报水文要素未来变化过程。 研究内容 1.短期洪水预报; 2.枯水预报; 3.施工水文预报; 4.水文实时预报方法。 研究目的 在防汛工作中,及时准确的水文预报,是防汛抗洪指挥决策的重要科学依据;在水能、水资源的合理调度、开发利用和保护以及航运等工作中,都需要有水文预报作指导。 第9.1节概述 内容提要 1. 水文预报的重要作用; 2. 水文预报的分类; 3. 水文预报工作的基本程序 学习要求 掌握预见期的定义及水文预报工作的基本程序。 9.1.1水文预报的重要作用 可靠的洪水预报对防止洪水灾害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例如在河流防洪抢险中,需要及时预报出防洪地点即将出现的洪峰水位、流量,以便在洪峰到来之前,迅速加高加固堤防、转移可能受淹的群众和物资,动用必要的防洪设施等,把洪水灾害减小到最低限度。图9.1.1为1998年长江沙市水位预报与实测情况。

图9.1.1 1998年长江沙市水位预报与实测情况

在水库管理中,可以利用洪水预报,使上游来的洪水与区间洪水的高峰段彼此错开(称错峰),即下游洪水很大时,水库把上游来的洪水暂时蓄存起来,待下游洪峰过后,再加大水库泄量,把上游来的洪水放出来,从而大大减低下游的洪峰和洪水灾害,例如1998年8月长江中下游发生近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由于及时准确的洪水预报,对葛洲坝水库、隔河岩水库和漳河水库科学调度,使三峡以上来的洪水和清江、沮漳河洪水的洪峰互相错开,大大降低了荆江河段的洪峰水位,避免了荆江分洪损失,为战胜该年发生的特大洪水做出了巨大贡献。表9.1.1为1998葛洲坝水库、隔河岩水库在错峰、调峰中,降低沙市水位发挥作用的分析结果。 表9.1.1葛洲坝水库、隔河岩水库在错峰调度对沙市水位的影响 另外,洪水预报还可较好地解决水库防洪与兴利的矛盾,在预报的洪水未进库之前,先打开泄洪闸门腾空一部分库容,以便洪水来临时能蓄存更多的水量;当洪水即将结束时,预知近期没有很大的洪水入库,则可超蓄洪水尾部的一些水量,用于多发电、多灌溉,使现有工程发挥更多的效益。 9.1.2水文预报的分类 1.按预报的项目,水文预报可分为 ●径流预报:预报的要素主要是水位和流量,水位预报指的是水位高程及其出现时 间;流量预报则是流量的大小、涨落时间及其过程。径流预报又可分洪水预报和 枯水预报。 ●冰情预报:冰情预报是利用影响河流冰情的前期气象因子,预报流凌开始、封冻 与开冻日期,冰厚、冰坝及凌汛最高水位等。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