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新闻名词解释

新闻名词解释

新闻名词解释
新闻名词解释

1、新闻:新闻的定义,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陆定一)。新闻的基本特性有真实性、新鲜性、及时性、公开性。新闻还具有广泛性、易碎性等非基本特性。一是根据特定的报道内容来进行划分,新闻可以分为:工业新闻、农业新闻、军事新闻、科技新闻、教育新闻、文化新闻、体育新闻、社会新闻等。二是根据新闻发生地来进行划分,新闻可以分为:国际新闻、全国新闻和地方新闻。三是以新闻的时间性来进行划分,新闻可以分为:突出性新闻、延缓性新闻。四是根据特定的报道要求和报道形式,同时也考虑到新闻与读者的关系进行划分,新闻可以分为:硬新闻和软新闻。

2、新闻本源:新闻的本源是客观事实。新闻的本源,即新闻的根本依据和源泉,也即新闻是从哪里产生出来的。这是新闻理论的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客观事实是新闻的唯一本源。先有事实,后有新闻;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这就要求人们在新闻实践中充分尊重客观事实,坚决反对新闻造假或新闻失实。

3、新闻来源:新闻来源是指“新闻材料的出处和供应新闻材料的媒介。现代社会大众传播媒介的主要新闻来源有:1、记者采访;2、通讯社电稿;3、公众来信来稿;

4、政府、政党、社会团体和部门的文稿及宣传品等等。新闻来源有直接来源和间接来源两种,从其他报刊转载,也是新闻材料的重要来源。”

新闻本源与新闻来源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两者的联系:新闻来源必须符合新闻本源的要求,新闻本源的道理同样适用于新闻来源。两者的区别:新闻本源问题是从哲学意义上对新闻本体的一种思考,而新闻来源则是从专业意义上对新闻材料出处的一种描述。西方新闻媒体一般规定:所有新闻都要交代新闻来源。

4、新闻的真实性:新闻只能按事物的本来面貌作客观的陈述,其中所涉及的人物的形象、言论和行动,事件的起因、过程和结果,包括一切具体细节,都必须用准确的文字作真实的交待,不得虚构、夸张和粉饰,更不能无中生有、凭空捏造。真实性的两层含义:一是具体真实;二是总体真实。

5、新闻的新鲜性:只有新近发生和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思想、新经验,即一切能给

人们带来新消息、新意见的具有新意的新鲜事实才有资格成为新闻。新鲜性的两层含义:一是事实要新;二是报道手法要新。

6、新闻的及时性:真实、新鲜的新闻事实如不能得到及时的传播,新闻就会成为旧闻,就失去了新闻的价值。因此,新闻报道总是要用最快的速度把最近发生、刚刚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事实传播给公众。正确处理“及时性”与“时宜性”的关系、“抢”与“压”的关系。

7、新闻的公开性:真实、新鲜的新闻事实只有公开报道出来,为公众所知晓,为社会所承认,才能最终实现其价值。媒体制作新闻的目的就是为了向公众传播。真实性使新闻区别于文学,新鲜性使新闻区别于历史,及时性使新闻区别于普通信息,公开性使新闻区别于情报。

8、五要素说或六要素说:与新闻事件相关的主要人物(何人,Who);新闻事件(何事,What);事件发生的时间(何时,When);事件发生的地点(何地, Where);事件发生的原因(何因,Why)。以上俗称五W。六要素是指再加上一个H,即事件发生的过程(如何,How)。全能型导语即五个W和一个H的高度浓缩。新闻要素的实践意义:一是有助于记者在采访新闻时迅速地弄清每一个事实的要点,从而保持新闻的具体真实。二是有助于记者迅速地抓住新闻的重点,尤其在新闻导语的写作中,能做到全面、简洁。三是有助于编辑进一步核对新闻事实,及时发现稿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9、硬新闻:所谓硬新闻,是指有关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等方面的突发事件或含有实质

内容的重大信息的报道。这类新闻关系到国计民生和人们的切身利益,可以为人们的政治、

经济、工作和日常生活的决策提供依据。因此,它有两个严格要求:一是报道必须迅速,越快越好;二是报道要尽可能准确,信息尽可能量化。

10、软新闻:所谓软新闻,多指关于社会、市井、风俗、民情等方面的情况或趣闻轶事的报道,也包括带人情味的特写。软新闻往往与人们的切身利益并无直接关系。其主要功能是为受众提供娱乐,开阔眼界,增长见识,陶冶情操,或作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软新闻多数属于延缓性新闻,时间性不强,但特别讲究写作技巧。

11、新闻选择:所谓新闻选择,就是新闻从业者对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实加以鉴别和挑选,以确定值得传播的事实的行为。如果说文学是语言的艺术,那么新闻就是挑选事实的艺术。采访、写作和编辑这三个新闻制作的主要环节,都和新闻选择有着密切的关系。新闻选择的标准有多种,但归纳起来主要是两种:一是价值标准,二是法律法规标准。价值标准包括:新闻价值,宣传价值。

12、宣传价值:所谓宣传价值,就是事实本身所包含的有利于传播者、能够证明和说明传播者主张的素质。宣传价值的素质包含五个方面,合称宣传价值的“五性”:一致性、针对性、普遍性、典型性、时宜性。

13、新闻敏感:所谓新闻敏感,指记者编辑超出常人的发现和判断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的能力。“新闻嗅觉”、“新闻鼻”、“新闻眼”、“第六感官”等是它的形象说法。它是新闻工作者应具备的职业素养。新闻敏感的强弱与新闻采访的成败有密切的关系。新闻敏感一般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迅速判断那些看来无关紧要的新闻线索,有可能导致发现重要新闻;二是迅速判断同一新闻事件的诸多事实中新闻价值孰主孰次;三是迅速判断这一事实是否为读者所关心和能否引起读者的兴趣;四是迅速判断已发表的新闻中,哪些与记者已采访到手的新闻事实有关,从而挖掘出更重要的新闻。新闻敏感的培养,一是靠理论的积累,二是靠实践的锻炼。

14、新闻价值:所谓新闻价值,就是新闻事实适应社会需要的各种素质的总和。这个定义的核心有两部分:一是强调要从社会需要(主要是受众需要)出发来把握新闻价值。也就是说,不管是什么新闻,只有传播出来,满足了人们的需要,才能说它有价值,否则,任何价值都将没有依托。二是强调新闻事实适应社会需要的程度,最终还是取决于新闻事实本身所含有的能够满足社会需要的那些素质,这些素质是客观存在的。新闻价值的要素:不变要素:真实性和新鲜性。可变要素:重要性、接近性、显著性、趣味性。一般情况下,只要一则新闻具备了两个不变要素,便具有了新闻价值,而如果同时所具有的可变要素越多、越全,新闻价值也就越大。

15、新闻事业:所谓新闻事业,即专业新闻机构及其各项业务活动的总称。从新闻事业社会属性的角度,我们也可以将新闻事业概括为:运用新闻手段为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服务的新闻传播机构及其进行的各项业务活动。新闻事业区别于通常意义上的人际新闻传播活动,它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征:一是有合法的新闻传播机构;二是有组织有目的地进行新闻传播活动;三是在新闻传播过程中采用各种新闻传播技术和传播手段;四是拥有专业化分工明确的专职从业人员;五是面向社会大众,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

16、舆论监督:舆论监督是指社会公众及其组织者运用舆论对社会运行中一切有害现象进行批评、督察、预警的行为。舆论批评(表层位置);舆论督察(主导位置);舆论预警(深层位置)

17、新闻舆论监督:新闻舆论监督,即以新闻传媒为主体进行的监督。新闻舆论监督的意义:1、新闻舆论监督是政治民主化的重要标志;2、新闻舆论监督是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3、新闻舆论监督是群众参政议政的重要途径;4、对新闻传媒自身来说,也是履行社会职责,谋求自身发展的重要的手段。

18、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指在新闻工作中体现无产阶级政党的思想意志、政治要求和组

织原则的行为准则。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是共产党的党性在新闻工作中的体现,是共产党对于新闻事业的地位、性质和作用的总的看法,它要求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和反映客观世界,处理新闻工作中的各种问题。最早明确提出新闻工作党性原则的是列宁。1942年,中共在延安整风运动中提出了党报的党性原则。其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思想上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坚持新闻报道必须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第二,政治上正确宣传中国共产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人民政府的重大决策。在政治上和党中央保持一致,正确进行舆论导向。第三,组织上坚持党对新闻事业的领导,各级党的机关报和各类新闻单位都必须在党的领导下工作。新闻单位除必须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外,还必须遵守宣传纪律。在党领导之下的所有新闻单位,所有新闻事业中的党组织,所有在新闻事业中工作的共产党员,都不允许利用新闻舆论工具公开发表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决定、指示的报道或言论。有不同意见,应按照党章规定的原则和程序向党组织反映。

19、舆论引导:舆论引导有两种含义:对舆论的正确引导;用正确的舆论去引导社会舆论特别是作为社会舆论主体的公众。

20、新闻舆论引导:新闻舆论引导就是以新闻媒体为实施主体所进行的舆论引导。新闻舆论引导必须遵循新闻规律:一是要用受众信服的事实说话,充分发挥事实的作用;二是要在真实报道事实的基础上进行言简意赅的解释点评;三是要在新闻报道中坚持新闻价值和宣传价值的统一;四是要在与受众的平等交流中实现引导。

新闻:

新闻价值

新闻价值的内涵:新闻价值就是事实本身包含的引起公众共同兴趣的素质,这些素质包括:接近性时新性趣味性重要性显著性。(区分新闻价值和新闻的价值)

基本特征即上述的5要素

新闻真实性的概念

新闻真实性指的是在新闻报道中的每一个具体事实必须合乎客观实际,即表现在新闻报道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原因和经过都经得起核对。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这是新闻学的基本要义。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对新闻工作者来说,不仅仅是一个职业精神职业道德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它是坚持正确导向、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的客观要求。坚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是社会主义新闻工作和新闻工作者的根本任务。要完成这一任务,最基本的一条就是要坚持新闻的真实性。这是提高引导能力、正确引导舆论的重要保证。

二、新闻真实性的特性

一、新闻真实是事实性真实,强调与客观事实的符合性,落到新闻传播活动的实处,就是指每一具体的新闻报道与其报道对象的符合性,一定"全体"报道与相应时空范围内整体事实对象的符合性。由于新闻是对真实存在的事实的报道,这就决定了事实性真实是新闻真实最重要、最突出的特性。

二、新闻真实是过程性真实。新闻传播的过程性决定了新闻真实是一种过程性的真实,一方面它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一种"本真真实",另一方面它也体现了对事实的反映和再现产生了"再现真实"的问题,这是新闻真实性的核心环节。三、新闻真实是有限度的真实。作为一种理想追求,新闻传播的目标应该达到这样的境界,即新闻报道与对象的本来面目绝对符合。然而,绝对真实观是不符合新闻传播实际的,实际的情况是:新闻传播达到的真实性是有限度的。四、新闻真实是即时性真实,是以一定时间点为结点的真实。新闻真实追求的是当下的现在真实,不能把真实轻易留给历史,这是新闻传播主体对新闻真实应该持有的基本态度,也是既对现实负责、又对历史负责的态度。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指马克思主义对于新闻现象和新闻传播活动的总的看法。其核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及其党政党新闻事业的工作性质、工作原则和工作规律的一系列基本观点。它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反应和体现。

牢记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必须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要坚持新闻宣传的党性原则,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根本原则

要坚持把正确舆论导向放在首位,这是新闻宣传最重要的责任。

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的方针,这是这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基本方针。

要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原则,这是新闻改造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新闻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要坚持政治家办报,这是实现党对新闻工作领导的重要保证。

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中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方针原则

(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含义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形成与发展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内涵要求

(二)中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基本方针

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三)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

党性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根本原则党性原则的含义与基本要求坚持党对新闻工作的领导在新闻实践中做到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的统一

(四)舆论导向

舆论导向的含义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基本要求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必须把好关、把好度(五)舆论监督

舆论监督的实质舆论监督的社会功能坚持建设性监督、科学监督、依法监督的原则把握大局,提高舆论监督水平

(六)政治家办报办台

"政治家办报"的提出与发展政治家办报办台的基本要求在新形势下坚持政治家办报办台(七)新闻真实性原则新闻定义的内涵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真实的本质要求与具体要求实事求是是新闻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坚持准确、公正、全面、客观的报道原则当前新闻真实性方面存在的问题

以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指导新闻工作新闻报道必须以事实为依据全面把握和正确反映社会生活的本质和主流发扬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求真务实、实事求是的作风

(八)新闻价值

新闻价值的含义新闻价值的要素新闻价值的客观性与综合性新闻价值取向

(九)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三贴近"原则的含义和基本要求 "三贴近"原则是新闻宣传工作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化按照"三贴近"原则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工作

(十)社会效益第一,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统一

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十一)文艺方针政策

"二为方向" "双百方针" 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三统一 "三贴近" (十二)对外宣传工作的基本原则

(十三)胡锦涛总书记 2008 年 6 月 20 日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关于新闻舆论的

性质、地位、作用的重要论述关于新形势下新闻宣传工作总要求和主要任务的重要论述关于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的极端重要性及"五个必须"的重要论述

二、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

(一)新闻工作者责任

新闻工作的地位与作用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特征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新闻工作者的职业修养

(二)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

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的本质特征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和规范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

(三)广播电视工作者职业道德

《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 2009 年修订颁布)《中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职业道德准则》《中国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职业道德准则》

新闻编辑学考试题库 3

新闻编辑学考试题库 一、名词解释 第二章报纸设计 1、报纸设计——报纸编辑根据报纸的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在确定编辑方针的前提下,对报纸的规模、结构和形象进行整体设计 2、编辑方针——根据办报方针对报纸编辑工作作出的决策,它规定了报纸的读者对象、传播内容、报纸水准与风格特色,是报纸编辑工作必须遵循的准则 第五章新闻标题 1、新闻标题——新闻标题是用以揭示、评价新闻内容的一段最简短的文字,用大于正文的字号刊于新闻之前 2、大标题——多条新闻共有的标题,用以概括这些新闻的共同主题;可以对新闻事实加以揭示,也可以提出观 点、发出号召 3、提要题——传统意义的提要题指在重要的长新闻的主题之下,所加的“内容提要”式的长副题,较详细地概 括新闻最主要的内容。近年来提要题有新的发展,内容、形式和位置都可有所变化。 4、小标题——又称分题、插题,通常用于篇幅较长的稿件,具有长文短化、方便读者选择阅读的作用。在不影 响内容表达的前提下,小标题的结构、字数应尽量相近,所辖文字长短也相近,富有节奏感,层次更分明 第六章版面设计与排版 1、报纸版面——各类稿件在报纸上编排布局的整体产物,是读者第一接触的对象 2、版心——除去周围留的空白,一块版面上真正容纳文字与图片的区域 3、基本栏——横排报纸的版心纵向等分为若干栏,称基本栏,一般为5-8栏之间 4、报眉——眉线上方所印的文字,一般刊登该版名称、版序、出版日期、版面内容标识等 5、大头条——在版面上占有绝对地位,是本版最重要的稿件,一般占四至六栏宽。 6、小头条——处于版面重要位置,但实际并非头条的稿件。一般位于真正的头条之上、之左,标题小于头条, 涉及重要人物、机构、活动,但无实质性的重要内容,字号多为一号 7、版面语言——指版面特有的表现手段。版面语言的基本形式包括:版面空间,编排手段,版面的布局结构。 8、版面空间——版面所提供的表现编排思想和内容的空间。包含的主要因素是:区域、面积、距离、形状。 9、编排手段——安排稿件所采用的物质手段,是版面语言的一种基本形式,包括:字符、图像、线条、色彩 10、综合式版面——整个版面包含的稿件较多,虽有主次之分,但不强调稿件之间的轻重差别 11、重点式版面——特别强调版面的某一局部,使其成为版面上的重点 12、集中式版面——用整个版面或版面的绝大部分刊登有关同一主题的稿件 13、编排思想——依据报道思想对版面编排的决策,是版面编辑根据对各篇稿件的评价对在版面上恰当安排这些稿件的整体构想 14、同题集中、专栏集中、集纳性专栏、单一性专栏 15、集纳——将几篇有联系的稿件组合在一起,使之或相互补充,或相互映衬、比较 补充:新闻图片:图片的一个子概念,广义指在新闻媒体上出现的全部图片,狭义仅指与新闻保持着直接与密切关系的图片,或者直接反映新闻,直观传递新闻信息,或者评价新闻事实,表达媒体观点。 二、简答题 第一章概论: 1、你认为当前报纸版面编辑出现了哪些新特征或趋势。大信息量;版面简洁;图像化;强化新闻版;专刊、副

新闻传播学名词解释

新闻学——名词解释1、全球化——某个场所发生的事物受到遥远地方发生的食物的制约和影响,或者反过来某个场所发生的食物对遥远地方发生的事物具有指向意义,此种关系将远隔两地的地区相互联结,并在全世界范围内不断加强这种关系。(吉登斯提出) 2、新闻专业主义——在新闻传播活动中新闻从业者必须持有的新闻职业精神或职业规范。 3、新新闻主义——主张运用文学创作的手法来写新闻。(指运用记者自己的感受和访问手法从人物的内心获得对某一事件的观点,而不是依靠一般采集材料,提出老一类问题的手法,它把重点放在写作风格和描绘方面。 4、公共新闻理论——主张新闻媒介应积极介入与公众切身利益相关的公共事务,由公众而非新闻从业者设置新闻报道的议程。 5、报刊的集权主义理论——主张“报刊是国家的公仆,任何时候它的主要内容都要对当权者负责”。 6、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就是新闻自由理论,主张社会的主体公民都享有言论和出版自由。 7、报刊的社会责任理论——主张报刊在享有新闻自由权利的同时,应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8、新新闻自由主义理论——是报刊的社会责任论对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所作的一种新的解释。它摒弃了“自由是一种自认权利”的先验论观点,强调自由的后验性或社会性,并主张新闻从业者所享有的自由即新闻自由既是一种道德权利,又是一种法律权利。 9、新闻理论范畴——它是对新闻现象进行理论思维时所使用的最基本的概念,它反映和表现出新闻现象最本质的特性,最根本的方面和最一般的关系。 10、“陆氏定义”(01、04考)——它是陆定一于1943年9月1日发表在《解放日报》的《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中所提出来的新闻观念,即认为“新闻是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此观念在清除新闻理论中诸如“性质说”等唯心主义观点的同时,科学回答了“新闻是什么”的问题。 11、新闻——新闻就是及时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 12、新闻背景——指新闻事实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条件和动因,以及它与周围事物的联系。 13、新闻事实(00、01考)——指被报道的新近发生的事实。 14、新闻真实——新闻完全符合现实中相对应的客观事实,也就是通过新闻媒介所报道的内容与现实生活中新近发生的那件对应着的事实完全一致。 15、新闻真实性(98、00、05考)——指新闻具有的最基本的特性,即与现实中对应着的事实相符合的那种本质特性。 16、现象真实——指新闻事实与现实原型在外部形态上完全相符。 本质真实——指新闻事实与现实原型在内在本质上完全一致。 现实真实——指新闻事实真是再现了现实中新近发生的事实。 历史真实——指新闻事实的真实性为历史所肯定。 17、客观报道——在新闻传播过程中,不偏不倚、公正平衡地报道新闻事实,而不发表任何意见。 18、新闻客观性——指新闻事实在本质上是一种打上了传播者思想烙印的客观事实,但它不

新闻编辑学考点整理

第一讲 版面是各类稿件在报纸上编排布局的整体产物,是读者第一接触的对象。 报纸版面的功能: 、导读功能——方便与引导读者阅读。广义:版面结构合理,标题、文字、图片、色彩、线条等运用恰当,方便 读者选择和阅读。狭义:第一版开辟的导读窗口方便与引导读者阅读 、导向功能:以特殊的版面语言表现立场、态度和感情 、标志功能:展示报纸的特色和个性,使其与同类媒介相区别。 版面术语:开张:报纸面积的大小,通常以整张印刷纸裁开的若干等份的数目作为标准来标明报纸面积的大小。 对开报:占大小,每版约×。四开报:占大小,每版约×。 版序(考点):版面排列的先后次序:第一种:多张叠在一起,第一张正面为第一版和最后一版,背面为第二版 和倒数第二版;第二种:分张依次叠放,第一张为一至四版,第二张为五至八版;第三种:分若干版组,每一组 由多张叠在一起。 自然版序:表示各个版的先后次序的是自然版序。报纸表现自然版序有种形式:第一种形式是报纸每一张 单独折叠,独立安排自然版序,报纸各张的自版序相接。第二种形式是各张报纸重合折叠,依次安排自版 序。第三种形式是将报成若干版组,每个版组得合折叠,自然版序以版组为单位进行编排。自然版序并不 是重要程度上的序列。 版序的意义:第一种与第二种版序为自然版序;第三种多版组的版序打破了自然版序,出现多个头版(首 页),有利于报纸的内容分割,方便读者选择阅读。 版心:除去周围留的空白,一块版面上真正容纳文字与图片的区域。对开报版心面积:×。 基本栏:一个版面按几栏分版是相对固定的,这种相对固定的、宽度相同的栏称为基本栏。变栏是以基本栏为基 础而生化出来的栏。变栏有两种:一是长栏,即宽度是整倍数于基本栏;二是破栏,即宽度是非整倍数于基本栏 的栏。横排报纸的版心纵向等分为若干栏,称基本栏。我国多数对开报纸分八个基本栏,每栏可刊登新五号(小 五号)字个。 报头:报纸第一版刊登报名与其他内容的区域,多数在第一版左上角,四开报多数在第一版上方通栏排列。报头内容:报名、出版日期、出版单位、刊号等。 报眼:又称报耳,指横排报纸报头右边的版面。报眼内容:可刊登新闻、广告,也可与其他部分相连使用。报线:版心的边线,分“天线”(又称“眉线”)、“地线”。 报眉:眉线上方所印的文字,一般刊登该版名称、版序、出版日期、版面内容标识等。 中缝:张报纸相邻两块版之间的空隙,可空,也可刊登广告、转文等。 头条:横排报纸左上方、竖排报纸右上方的位置,通常用来刊登最重要的稿件。 双头条:在报眼或版面右下方刊登一条与头条同样重要的稿件。 倒头条:版面右下方与头条同等规格处理的重要稿件。 小头条、假头条、头条前:处于版面重要位置,但实际并非头条的稿件。一般位于真正的头条之上、之左,标题 小于头条,涉及重要人物、机构、活动,但无实质性的重要内容。 通版:打通报纸上相邻的两个版而形成的版。通版的面积包括这两个版和两版间的中缝,一般用于报道重大事件。版面语言:版面语言指版面特有的表现手段。版面语言的基本形式包括:版面空间、编排手段和版面的布局结构。 版面空间:版面所提供的表现编排思想和内容的空间。是构成版面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版面语言的一种基本形式。版面空间包含的主要因素是:区域、面积、距离、形状。 区域:区域指不同的版或一块版上不同的区。不同的版和同一版上不同的区具有不同的强势。 强势:即版面具有吸引读者注意的特性。这种特性来自于版面空间的不同区域和不同面积吸引读者注意的程度及编排手段对读者视觉刺激的程度。区分版面空间不同区域的强势的是版序和区序。 版序强势的运用: 第一版重要于其他版;版组的首页重要于其他版。充分运用要闻版或首页的位置:长稿转版、一版出题、出提要、出导读等。 区序强势的运用:一个版可分为若干个区,通常左区重要于右区,上区重要于下区。 面积:面积是构成强势的另一因素,面积越大,视觉刺激越大。 距离:距离能够表现稿件之间的相互联系。内容相关的稿件放在一起,能加深给读者的印象。 形状:稿件在版面上呈四边形与多边形两种外形,四边形比多边形更具强势;形状相同的稿件放在一起,形成统 一的视觉形象,有助于表现稿件内容的相关性。 编排手段:

新闻编辑学课后题

第一章新闻编辑工作概论 1、新闻编辑工作是怎样随着媒介形态变化而发展的? 答:两次“广播热”:第一次热潮源自1986年12月15日珠江经济广播电台(原广东二台)的开播,这是国内第一个专业广播电台。第二次热潮起始于1992年10月28日上海东方广播电台开播。无论是珠江经济台的成功,还是上海东方广播电台的崛起,都标志着广播经营理念的变革和新闻采编业务的创新。 电视新闻传播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口播新闻阶段。从BBC正式播送电视节目到20世纪40年代美国出现最早的电视新闻,都是有记者编辑写稿,播音员读播,观众只闻其声不见其形,评论家评价当时的电视新闻是单调、冗长而又沉闷的。电视新闻的第二个阶段是影片新闻阶段。电视新闻以形象画面为特点的传播历史。70年代以后,电视新闻进入了第三个阶段——电子新闻摄录阶段。电子新闻采摄手段的运用,使电视记者在新闻事件现场的采访报道能够摄录同步,是电视新闻拜托了新闻电影的模式而有了自己的语言。电视新闻发展的第四个阶段是卫星传送阶段。通讯卫星传播极大的提高了电视新闻的时效性和覆盖面,使其成为观众最多、最有影响的新闻媒介。 ENG的应用,使电视新闻告别了完全依赖电影胶片的历史,简化了电视节目制作程序,缩短了电视新闻的制作时间。20世纪80年代计算机系统应用于传送稿件和字幕制作等,再次提高了电视编辑的工作效率。90年代,多媒体非线性编辑系统进入电视节目制作领域,克服了ENG设备只能顺序看片,不能随意挑选画面的缺陷,同时大大丰富了电视制作手段,提高了电视画面质量,节省了编辑制作的时间。 崛起于20世纪后期的国际互联网为新闻传播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载体。统媒介走进互联网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翻版阶段,即将印刷版直接搬上网络,除了版面设计不同外,内容与母报并无区别。第二阶段是变化阶段,网络媒介开始自觉地利用网络传播的特点来进行内容与形式的取舍。第三阶段是综合发展阶段,网络媒介成为一种真正独立的媒介,综合了多种媒介形式,包括声音、图像、影响、动画等。 新闻编辑工作在网络媒介诞生之后,进一步发展,表现出两种趋势:第一种趋势是对各类传统新闻媒介编辑业务的融合和整合,即将报纸的文字、图片、版面编辑方式和广播的音频编辑、电视的音频与视频编辑相融合,同时根据网络的传播特点进行整合,形成真正的多媒体传播模式。第二种趋势是新闻编辑业务与新闻信息采集的一体化趋势。即使在专业化的网络传播媒介中,由于网络传播追求实效性、将球互动性的特点,也在促使新闻采集与编辑一体化。 网络新闻编辑除了编辑新闻稿和涉及新闻网页外,还兼做部分采访和全部的新闻发布方作。网络新闻从传统的采写、编辑、发布分离的方式向采编合一、编发合一的无纸传送、网络下载和打印的方向发展,大大降低了新闻产品生产的成本。 2、新闻编辑工作的内容是什么? 答:新闻编辑工作的内容包括:新闻信息载体设计、新闻报道的策划与组织、新闻作品的修正和把关、新闻信息的整合与展示、新闻互动与公共交流的组织与引导。 新闻信息载体设计是宏观的、前期性的新闻编辑业务,具体包括对报纸新闻版组或新闻版(含新闻性专版)的定位与设计、对广播电视新闻频道或新闻栏目的定位与设计、对网络媒介的新闻频道或新闻栏目的定位与设计。 新闻报道的策划与组织中观的、贯穿传播活动全过程的新闻编辑业务,具体包括对各个时期新闻报道选题的决策、对报道方案的设计,以及对新闻报道活动的组织实施和调控。 新闻作品的修正和把关是微观的、更加具体的新闻编辑业务,具体包括了对所有表现形态的新闻作品的选择、修正和核查把关。 3、简述报纸的新闻编辑工作流程。 答:确定报纸的编辑方针→设计报纸的内容结构、版面形象和风格特色→设计报纸的各个新闻版及专栏→设计和组织目前阶段的重大新闻报道→分析、选择新闻稿件→修改新闻稿件→制作新闻标题→配置新闻稿件→编排新闻版面→校对、签发 4、观察我国报纸在媒体融合进程中的最新变化,分析新闻编辑在这种变化中的工作表现。 答:第一,媒体融合在西方国家的早期实验:“协商模式”——“合作分类模式”——“合作操作模式” 第二,从“互动”到“一体”的中国媒体战略:(1)“报网互动”,报纸与网站作为两个相对独立的媒体进行合作。最早的互动是报纸借助网络技术进行新闻信息传播活动。报网之间的内容复制是另一种简单的互动模式。更进一步的互动是报纸与网站合作进行新闻报道。报纸与网站共同开设新闻栏目,是一种更趋于稳定的互动模式。报纸与其他网站进行战略意义上全方位媒体合作,也是报网互动的一种有效模式。 (2)“报网一体”,报纸与网站的整体融合 (3)新闻编辑部重构与“融合新闻” 5、新闻编辑工作有哪些特点? 答:(1)对于报纸及其新闻传播活动的“总设计”与“总指挥”

新闻编辑学名词解释(部分)

第一章新闻编辑概论 名词解释:采编分离、编辑中心制、编委会、编前会 1、采编分离(编辑中心制):报纸编辑部的运行体制,采编分离(“编辑中心制”) 报社专门设版面主编负责版面编辑工作,编辑人员不采访,专业部的记者只做采访工作,不承担编版任务。 2、编前会 是指在每期报纸组版之前,由报社的值班总编辑和编委或总编室主任主持,各专业部门负责人参加的版面协调会。是报社最重要的会。 3、编委会 报纸编辑部的最高领导机构,由正副总编辑和一些重要业务部门的负责人组成。 第二章媒介定位与报纸设计 名词解释: 媒介定位报纸设计编辑方针目标读者 1、媒介定位:新闻媒介定位 媒介选定市场目标,并根据这一目标确定传播内容及其表达形式。 是借鉴市场营销学中的“市场定位”理论而产生的概念。 市场定位就是通过为自己的产品创立鲜明的特色或个性,从而塑造出独特的产品市场形象来实现的。 受众定位与功能定位 2、报纸设计:报纸设计是在媒介定位的基础上对具体媒介产品的一种设计。 3、编辑方针:是新闻媒介根据自己的定位与发展战略,对媒介的宗旨和传播的立场、原则 这些根本性问题所作出的明确规定,是指导媒介工作的基本纲领。 4、目标读者:报纸编辑期望中的可以成为报纸受众的人群。 确定目标读者是制定编辑方针的核心问题。 读者在新闻传播活动中的地位正在不断提高。(重要性) 编辑方针中目标读者的确定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复杂性) 第三章新闻报道策划 名词解释:新闻报道策划、报道方式 1、新闻报道策划:是新闻采编人员通过对新闻资源的开发与配置,实现最佳传播效果的创 造性活动。 是新闻编辑对新闻报道运作各个环节的预先谋划,即对报道什么和怎么报道的思考与设想。 2、报道方式:报道方式是指编辑根据报道目标,运用某种手法将零散的新闻报道整合为报 道整体的操作模式。 报道方式可分为集中式、系列式、连续式、组合式、受众参与式、媒体介入式等多种。 第四章新闻稿件的处理 名词解释:强迫性选择、需要性选择、绝对性修改、相对性修改、原生错误、后生错误、专栏、集纳专栏、编者按语。 1、强迫性选择:新闻编辑受报纸容量的有限性这种客观条件的制约对稿件所进行的选择。 强迫性选择的意义在于取得新闻稿件选用量与报纸篇幅容量之间的平衡。 2、需要性选择:新闻编辑根据新闻传播需要对稿件所进行的选择。需要性选择是新闻稿件 选择的主要方式。

新闻传播学名词解释

新闻学——名词解释 1、全球化——某个场所发生的事物受到遥远地方发生的食物的制约和影响,或者反过来某个场所发生的食物对遥远地方发生的事物具有指向意义,此种关系将远隔两地的地区相互联结,并在全世界范围内不断加强这种关系。(吉登斯提出) 2、新闻专业主义——在新闻传播活动中新闻从业者必须持有的新闻职业精神或职业规范。 3、新新闻主义——主张运用文学创作的手法来写新闻。(指运用记者自己的感受和访问手法从人物的内心获得对某一事件的观点,而不是依靠一般采集材料,提出老一类问题的手法,它把重点放在写作风格和描绘方面。 4、公共新闻理论——主张新闻媒介应积极介入与公众切身利益相关的公共事务,由公众而非新闻从业者设置新闻报道的议程。 5、报刊的集权主义理论——主张“报刊是国家的公仆,任何时候它的主要内容都要对当权者负责”。 6、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就是新闻自由理论,主张社会的主体公民都享有言论和出版自由。 7、报刊的社会责任理论——主张报刊在享有新闻自由权利的同时,应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8、新新闻自由主义理论——是报刊的社会责任论对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所作的一种新的解释。它摒弃了“自由是一种自认权利”的先验论观点,强调自由的后验性或社会性,并主张新闻从业者所享有的自由即新闻自由既是一种道德权利,又是一种法律权利。 9、新闻理论范畴——它是对新闻现象进行理论思维时所使用的最基本的概念,它反映和表现出新闻现象最本质的特性,最根本的方面和最一般的关系。 10、“陆氏定义”(01、04考)——它是陆定一于1943年9月1日发表在《解放日报》的《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中所提出来的新闻观念,即认为“新闻是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此观念在清除新闻理论中诸如“性质说”等唯心主义观点的同时,科学回答了“新闻是什么”的问题。 11、新闻——新闻就是及时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 12、新闻背景——指新闻事实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条件和动因,以及它与周围事物的联系。 13、新闻事实(00、01考)——指被报道的新近发生的事实。 14、新闻真实——新闻完全符合现实中相对应的客观事实,也就是通过新闻媒介所报道的内容与现实生活中新近发生的那件对应着的事实完全一致。 15、新闻真实性(98、00、05考)——指新闻具有的最基本的特性,即与现实中对应着的事实相符合的那种本质特性。 16、现象真实——指新闻事实与现实原型在外部形态上完全相符。 本质真实——指新闻事实与现实原型在内在本质上完全一致。 现实真实——指新闻事实真是再现了现实中新近发生的事实。 历史真实——指新闻事实的真实性为历史所肯定。 17、客观报道——在新闻传播过程中,不偏不倚、公正平衡地报道新闻事实,而不发表任何意见。 18、新闻客观性——指新闻事实在本质上是一种打上了传播者思想烙印的客观事实,但它不

新闻编辑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编辑出导制 2.报眼:又称报头,指横排报纸报头右边的版面,可刊登新闻、广告,也可与其他部分相连使用(报纸的组成部分之一,指在报头旁边的一小块版面。对报眼的内容安排没有定规,有的用来刊登内容提要、日历和气象预报,有的用来登重要新闻或图片,有的用来登广告。由于报眼位置显著,广告费特别高。) 3.媒介定位:媒介选定市场目标,并根据这一目标确定传播内容及其表达形式。 4.新闻编辑:广义:所有对新闻作品进行加工的人。 狭义:新闻机构中专职从事新闻的策划、修改、形式表达的工作人员。是以他人的新闻作品为工作对象,按照媒体的编辑方针,对新闻信息分别进行评价,选择,加工,配置,协作组织版面或者节目,公开传播给受众,并且根据受众的反馈意见不断改进报道工作,为受众的需要服务。按照媒体的不同分为:报纸、期刊、广播、影视、网络。按照工作内容不同分为:文字,图片,版面,也可分为消息、评论、专副刊。 5.栏目策划:报纸栏目策划即对目标栏目从长远的运作上进行整体的规划,包括内容设置、文章的数量、长短及风格、图片配置、版面设计等进行的策划,通过策划使栏目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 6.采编分离制:报纸编辑部的运行体制,报社专门设版面主编负责版面编辑工作,编辑人员不采访,专业部的记者只做采访工作,不承担编版任务。 7.系列式报道:着重于组织报道事物各个侧面的稿件,集不同角度的报道为一体,达成报道的深度和广度,具有启迪性。 8.新闻价值: 9.受众定位:就是确定媒介的目标受众,是在对媒介市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媒介产品市场占位做出决策。 10.新闻敏感:指记者编辑超出常人的发现和判断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的能力。 二、简答 1. 新闻报道策划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新闻报道策划是新闻编辑为使某些报道选题获得预期的传播效果,对新闻报道活动进行规划和设计,并且在报道实施过程中不断接收反馈,修正原先设计的行为。 策划的主要内容包括:指导思想、报道范围、报道规模、报道方式、发稿计划、力量配置、运行机制等。

新闻编辑学试卷

诚信应考考出水平考出风格Array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2009— 2010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新闻编辑学》(A) 开课单位:传媒分院考试形式:闭卷考试时间:2010年1 月22日所需时间: 120分钟 1.《人民日报》是开报纸,《参考消息》是开报纸。 2.报纸有很多属性传播新闻信息是它的_____________,引导舆论、指导工作是它的 ____________,普及知识、提供娱乐是它的文化属性。 3.编辑方针是报纸编辑工作必须遵循的准则。编辑方针的内容包括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和报纸水准的设定。 4.复合式标题,除了主题外,还有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 5.标题“将创新进行到底”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__,标题“种葱种出大学问”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__。 6.稿件的配置包括稿件的__________和稿件的_________以及稿件的调剂。 7.新闻图片是新闻形象的现场_____________,是一种_____________。 8.副刊同新闻版比,具有______ ____;同杂志比,具有 _____ _____。 9.以文学形式反映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副刊称___________________;专门反映文艺界人士及其创作活动的副刊称___________________。 10.浙江日报的《今日关注》属于___ ____专刊,《理论视野》属于___ ____专刊。11.整个或绝大部分的版面刊登同一主题的稿件,这样的版面称为__ ___ _;整个版面稿件较多,虽有主次之分,但不强调稿件之间的轻重差别,这样的版面称为___ _______。12.上海市级新闻网站是 _________,湖南省级新闻网站是 __________。 13.写出两部2009年国内热播电视剧: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14.写出两个2009年中国热点新闻事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15.写出缩略语EMS、3G的中文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新闻学概论》名词解释

《新闻学概论》 名词解释: 新闻学:是以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新闻现象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它研究的重点是新闻事业和人类社会的关系,探索新闻事业的产生、发展的特殊规律和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研究的内容是新闻理论、新闻史(重点是新闻事业的发展的历史)、新闻业务。 自由主义报刊理论: 自由主义报刊理论起源于欧洲,至今却盛行于北美尤其美国。其主要内涵是探讨新闻自由和政府、社会、个人的关系。其主要观点是:1)报刊独立自主,不受政府的干涉。政府不得采取任何措施干涉、收买或控制报刊,唯一职责是采取措施来保护新闻自由。2)报刊拥有对政府的监督权。报刊是行政、立法、司法以外的国家第四势力或第四种权利。3)"自由意见市场"和"自我修正"理论。让人民群众、让各党派都利用报纸充分地自由地表达各自的意见。前提是给予人民有关各项事务的充分信息。4)对事实的信念。报道的最终目的是客观地反映现实,让人们对外部世界形成独立的见解。自由主义报刊理论把客观地向公众提供事实作为新闻报道的最高标准和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标准。客观性报道是自由主义报刊理论在新闻实践中的具体体现。 社会责任论:1)20世纪40年代由一批美国学者正式构建,50年代为西方所接受。其基础仍然是自由主义报刊理论。2)它强调自由必须以责任为前提,新闻媒介在享有自由权利时,要主动、积极的承担社会责任。3)社会责任论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西方社会的变迁,适合西方国家的现实需要。4)社会责任论的提出,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西方新闻媒介和公众、政府之间的矛盾,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新闻媒介和社会大众的对立。新闻:存在着并行不悖的两种新闻定义: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新闻是新近事实变动的信息。新闻是报道,表达出新闻的形式;新闻是信息,表达出新闻的实质。这两个定义对于新闻互为表里,在不同场合有各自不同的内涵和功能。 新闻本源:新闻是客观事物的反应,在新闻和事实的关系中,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先有事实后有新闻。新闻工作者应该坚持唯物论的新闻本源观,尊重事实,坚持每一条新闻都有可靠、准确的事实为依据,在采访写作编辑中,都要力求符合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 硬新闻:关系到国计民生以及人们切身利益的新闻。它有极严格的时间要求,报道必须迅速,尽可能地准确,信息尽可能量化。 软新闻:富有人情味、纯知识、纯趣味性的新闻。它没有明确的时间界限,多数属于延缓性新闻,无时间的紧迫性。软新闻很讲究写作技巧,需用生动活泼的文笔来写,写出情趣来,即“散文笔法” 新闻要素:新闻要素是新闻构成的必须材料:who(谁)、what(什么)、when(时间)、where(地点)、why(原因)。明确新闻五要素对新闻工作有三大作用:有助于记者在采访新闻时迅速地弄清每一个事实的要点。以保证新闻来源不失实。有助于记者迅速地抓住新闻的重点,尤其在新闻导语的写作中。有助于明了新闻题材的要义。 信息:是指消除受信者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包括消息、资料、情报、数据、图像、知识、思想等。最基本的特点:信息必然包含着新的情况,新的知识,新的内容。特点:1)共享性或称使用不灭性。2)扩缩性。3)组合性。4)信息运用的多角度性。5)相对性。 狭义信息:是指能够消除受信者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信息能够消除随机的不确定性,这对受者而言很重要,这也是信息的全部意义所在。(在新闻学里主要指狭义这一定义) 宣传:是运用各种有意义的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引导人们的行动的一种社会行为。它的基本职能是传播一种观念(理论、方针、政策、伦理道德、立场态度)。who(宣传者)、whom(被宣传者)、what(宣传内容)、where(宣传场合)、when(宣传时机)、why(宣传动机)、how(宣传方法)等7个环节。 舆论:是在特定的时间空间里,公众对于特定的社会公共事务公开表达的基本一致的意见或态度。舆论作为公众意见是社会评价的一种,是社会心理的反映,它以公众利益为基础,以公共事务为指南,并因此具备许多独有的个性。特点:①公共性,②公开性,③急迫性,④广泛性,⑤评价性。舆论的主要功能是对涉及公共事务的组织、人员的行为实施监督,进行有效的制约和限制。 舆论导向:是指舆论的倾向,即社会公众的意见形态通过对群体中各种意见的碰撞、中和,表现为特定群体对特定问题的特定意见。舆论导向是衡量舆论引导正确与否的根本标志。两种性质:①积极的舆论导向,即对社会稳定、进步起推动作用的舆论导向;②消极的舆论导向,即导致社会混乱、阻碍社会发展的舆论导向。

新闻编辑学名词解释

1.报纸:报纸是以刊载新闻和时事评论为主的定期向公众发行的印刷出版物。是大众传播的重要载体,具有反映和引导社会舆论的功能。 2版面主编:是负责设计、组拼报纸版面的编辑。其主要职能是设计版面的报道内容与形式;审读、选择、和修改稿件,修改标题,配置版面的内容,设计版面及校对样张。 3.编辑:是协助编辑部主任和版面主编的工作担负一定范围内的稿件编辑任务的人员。其主要职能是:审读、初选和修改稿件,制作标题。 6.报纸编辑工作:是指报纸编辑在报纸生产过程中所进行的一系列工作。报纸编辑工作的业务范围包括策划、组稿、和组版三部分。策划指报纸策划和报道策划;编稿指分析与选择修改稿件和制作标题;组版是指配置版的内容和设计报纸版面。 7.报纸编辑策划:就是报纸编辑在新闻采编于报纸出版活动中所从事的决策与设计性的工作,是报纸生产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做成部分,是对报纸整体及各组成部分的传播内容和形式的定位与设计。 8.报纸策划是报纸编辑策划的一部分是报纸编辑确定报纸编辑方针设计报纸的整体规模和内部结构及其各个局部的一系列工 9.编辑方针:是根据办报方针对报纸编辑工作做出的决策,它规定了报纸的读者对象、传播内容、报纸水准和风格特色,是报纸编辑工作必须遵循的准则。 10新闻报道策划:是新闻编辑选择某些报道选题,并为了使这些报道获得预期的传播效果,对新闻传播活动进行规划和设计,并且在报道过程中,不断接受反馈,修正原先设计的行为。 11.报纸风格特色:指的是报纸的整体结构,传播方式、传播内容和版面形象等所综合表现出的格调和特点。是由报纸的性质、办报宗旨和读者对象决定的。 13.报道方式是将零散的新闻报道整合为报道整体的操作模式,即新闻编辑根据新闻报道目标,运用某种手法组织若干相关的报道,使之形成具有一定报道规模或持续一定时间的报道整体。 14.报纸水准:是指报纸的思想水平、文化和专业技术水平所达到的高度,它具体通过报纸传播内容的深度、广度以及语言文字、版面设计、制版印刷等多方面的因素综合来表现。 15采编合一:即编辑部人员在报社时是编辑,出去时是记者,既采又编,采编工作更为紧密的结合在一起。 17校正:改正稿件中不正确的内容和写法。包括对稿件的事实、观点、语法、修辞、逻辑等各方面的差错的校正,目的是要消灭一切错误,使稿件事实准确、观点正确、文字通顺,客观公正、真实生动地反映现实的变动。18主题:是新闻标题的核心部分,说明新闻中最重要的事实和思想,是标题的枢纽。主题的字号要大于引题和副题。 20版面:是各类稿件在版上编辑布局的综合体,是各类稿件内容的整体表现形式。 21编排思想:是版面编辑设计版面的指导思想,是版面编辑根据各篇稿件的评价,在版面上适当安排这些稿件的整体构思。 22要闻版:是报纸若干版面中最重要的一个版面,用以刊登重要的新闻、或评论等。一般报纸的要闻版就是第一版。 23后生错误是原稿件由错误,编辑修改时又改的不正确,以错改错,或者是原稿没错而编辑后来改错了。24副题:位于主题之后,主题不能完全包括或表述的内容,往往由副题承担。它主要起补充和解释副题的作用。 25版面空间是一个版面所提供的用以表现编排思想和内容的空间,是构成版面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版面语言的一种基本形式。 26组合:是版面表现稿件之间联系得主要方法,就是将各种有联系得稿件,通过版面的可视图像组织起来,使之成为一个统一的视觉对象。 27专栏:是报社上专门刊登某一种内容的版面,一般都有固定的位置和名称。又相对地独立性,单独进行组合,是由若干具有共性的稿件所组成的集合,在版面中往往自成格局。 28新闻报道策划是新闻编辑选择某些报道选题,并为使这些报道获得预期的传播效果,对新闻传播活动进行规划和设计,并且在报道实施的过程中不断的接受反馈,修正原先设计的行为。 29绝对性修改:是一种无条件的修改,主要指稿件在思想内容、基本事实或材料运用、文字表达等方面的缺陷进行的修改,它修改的是稿件中的内容和形式方面的差错。 30多样统一规律:是形式美的最高法则。多样是指构成整体的各部分要有变化;统一是指各种变化之间要有一致的方面多样统一就是在丰富多彩的变化中保持一致性。版面各部分的组合总体组合要符合多样统一的要求是版面美的基本要求。 31编排手段:是编辑安排版面所采用的物质手段,是构成版面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版面语言的一种基本形式。 32编后是编辑人员撰写的小型评论文章。它附于新闻稿件(包括读者来信等)就其中某一点或某一问题发表意见看法和感想。 33副刊:是报纸上用文学体裁反映社会、文艺色彩较浓的、能给读者提供美的享受的固定的版面,定期出版,一般有刊名。 34引题:位于主题之前的辅题用于引出主题。 35压缩:即删掉稿件中的某些部分,使之更加重点突出,结构紧凑,文字精炼。 36版面布局结构是版面各组成部分及各部分内部之间相互联系的表现形式是版面保持整体的依据也是版面语言的一种基本形 37报纸审判:法院对案件进行判决前,报纸就擅自作出评判。 38电子排版:是采用计算机和激光拍照等现代设备排印报纸版面的新兴技术。 39通版:打通报纸同一版面上两个相邻的版而形成的版。 40改写:就是在原稿的基础上重写。常见的方法有改写主题、改写角度、改变体裁、改变结构。 41齐列式版面全版稿件都采取排列的方式在标题图片线条装饰等的运用上都采取相同或相似的形式整个布局结构整齐统一 42强势:即版面具有吸引读者注意的特性。这种特性来自于版面空间的不同区域和不同面积吸引读者注意的程度及编排手段对读者视觉刺激的程度。43相对性修改:是一种有条件的修改。稿件本身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比较好,符合新闻写作的要求,鉴于报纸的某些特定要求如风格特色、时空转移等,对稿件作适当的修改。这种修改并非是针对错误,而是突出报纸的特点。44专刊:报纸上用文章形式深入阐释新闻事件和社会热点阐发理论见解,介绍各种知识的固定版面,定期出版,一般有刊名。 45编委会:由正副总编辑和一些重要编辑部门的负责人组成,是报纸编辑

新闻理论教程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新闻要素指的是构成新闻的必要元素。 通讯社是专门采集、制作新闻稿件、新闻图片和背景资料等新闻产品,然后供应给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发布的新闻机构。 新闻传播者的概念界定: 广义:凡是和新闻生产有关的机构和人群都可以被称为新闻传播者。 一般意义:指的是从事新闻的采集、生产、传播和管理的组织和个人,包括个人主体和人格主体。 狭义:指新闻机构中从事新闻采编活动的记者、编辑和从事管理工作的管理者。 职业道德是指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的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 新闻职业道德是新闻从业人员在从事新闻传播活动中逐渐形成的,用以调节新闻活动中各种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新闻传播者的权利是指新闻传播者的法律权利,即由相关法律规范所设定并保护的,新闻传播者可以享有的、以相应义务人的义务为保障的行为选择自由。 采访权是新闻传播者根据新闻传播活动的需要,在法律规定的界限内采集新闻信息的权利。 创制权是新闻传播者根据媒体的编辑方针,对采集的新闻信息进行选择、加工、编排,最后制作成可以传播的新闻产品的权利。 传播权是新闻传播者通过一定的传播渠道,将制作的新闻内容传播给受众的权利。 著作权是作者对自己的作品所享有的防止被他人随便利用的权利。著作权分为人身权和财产权。 拟态环境不是现实环境的简单复制,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 信息的定义: 广义信息是指事物存在的方式或运动状态,以及这种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表征和陈述。一般信息是指与人类的认识过程和传播活动相关的知识积累。 狭义信息是指能够消除受信者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 宣传价值就是事实本身所包含的有利于传播者、能够证明和说明传播者主张的素质。 受众在新闻传播中的权利: 接近权(The right of access to mass media)是指公民或组织利用传媒接收信息、发表言论以及开展各种社会和文化活动的权利。 知情权(right to know)又称知悉权、资讯权、信息权、知晓权等,作为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知情权指的是公民知悉、获取社会公共领域的信息,以及与本人相关的信息的自由和权利。“在新闻传播领域,(知情权)特指受众通过媒介获取上述信息特别是公共生活信息的权利。” 表达权是指公民在法律规定或认可的情况下,使用各种媒介或方式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而不受他人干涉、约束或惩罚的权利。在新闻传播领域,主要指的是新闻媒体可以自由地表达媒体的观点和意见和公民通过媒体表达他们的观点和意见的权利。

新闻学热门名词解释全集

1、公共新闻学(Public Journalism) 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定义。公共新闻学的两个核心概念是公共利益和民主。即媒体必须承认并把维护公众利益臵于自己工作的首位,而不是把谋求媒体自身的利益放在首位;媒体要唤起公众对自身利益的关注,积极投身到社区的民主协商中去。 优点:鼓励公众的参与,让公众自己达成共识,寻求问题的解决 缺点:①动摇了新闻客观性的原则。②低估了社区共识的复杂性,社区成员复杂,很多问题根本不可能达成共识。③往往成为报纸提高发行量的幌子。 2、公民新闻学(Civic Journalism) 在对电视民生新闻的批判中提出的,中国特色的一个概念。民生新闻过于琐碎,把公众的注意力引向了鸡毛蒜皮、家长里短的小事,这不利于公众利益的真正实现。公民新闻学指出要把市民当成公民,关注公共利益。 3、民生新闻 最早从《南京零距离》推出的一种新闻形式。民生新闻以给百姓排忧解难为目的,把平民在生活、生存中遇到的疾苦报道出来,为平民摆脱困境的一种新闻。 意义:①关注平民的日常生活,强调改善他们的生存状态,体现了媒介的人文关怀。 ②提高了媒介的社会责任感。③帮助平民摆脱困境,让平民获得生存权,维护他们的公民权。 4、新闻策划 新闻媒介的一种运作方法,媒介从新闻事实出发,进行创造性地筹划和安排,合理地调动和利用新闻资源,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 5、新闻炒作 媒介对不具备新闻价值的事件进行大肆报道,或着力渲染、放大新闻事实的某一部分,从而吸引受众的眼球,为自己谋取利益。 6、新闻评议制度 最早由英国发起,后来得到很多西方国家的仿效。通过由新闻界、法律界和社会知名人士组成评议会,依据新闻职业道德规范,对有争议的新闻传播行为进行民间评议,令新闻界履行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和道德义务。

《报纸编辑》名词解释

《报纸编辑》名词解释 1.报纸:报纸是以刊载新闻和时事评论为主的定期向公众发行的印刷出版物。是大众传播的重要载体,具有反映和引导社会舆论的功能。 2.版面主编:是负责设计、组拼报纸版面的编辑。其主要职能是设计版面的报道内容与形式;审读、选择、和修改稿件,修改标题,配置版面的内容,设计版面及校对样张。?? 3.编辑:是协助编辑部主任和版面主编的工作担负一定范围内的稿件编辑任务的人员。其主要职能是:审读、初选和修改稿件,制作标题。 4.内务编辑:又称“编务”,是负责编辑内部业务事宜的工作人员,其主要工作是搜集、研究和整理内部情况,汇集和编写各种各样资料,出版内部新闻业务交流刊物,培训通讯员骨干等。 5.编辑信息能力:就是报纸编辑主动的积极的接受信息的能力。 6.报纸编辑工作:是指报纸编辑在报纸生产过程中所进行的一系列工作。报纸编辑工作的业务范围包括策划、组稿、和组版三部分。策划指报纸策划和报道策划;编稿指分析与选择修改稿件和制作标题;组版是指配置版的内容和设计报纸版面。 7.报纸编辑策划:就是报纸编辑在新闻采编于报纸出版活动中所从事的决策与设计性的工作,是报纸生产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做成部分,是对报纸整体及各组成部分的传播内容和形式的定位与设计。 8.报纸策划:是报纸编辑策划的一部分,是报纸编辑确定报纸编辑方针、设计报纸的整体规模和内部结构及其各个局部的一系列工作。 9.编辑方针:是根据办报方针对报纸编辑工作做出的决策,它规定了报纸的读者对象、传播内容、报纸水准和风格特色,是报纸编辑工作必须遵循的准则。 10新闻报道策划:是新闻编辑选择某些报道选题,并为了使这些报道获得预期的传播效果,对新闻传播活动进行规划和设计,并且在报道过程中,不断接受反馈,修正原先设计的行为。 11.报纸风格特色:指的是报纸的整体结构,传播方式、传播内容和版面形象等所综合表现出的格调和特点。是由报纸的性质、办报宗旨和读者对象决定的。 12.报道效果目标:是报道者根据报道策划前期所掌握的信息在对新闻报道可能取得的社会效果的预测的基础上所希求达到的目的。 13.报道方式:是将零散的新闻报道整合为报道整体的操作模式,即新闻编辑根据新闻报道目标,运用某种手法组织若干相关的报道,使之形成具有一定报道规模或持续一定时间的报道整体。 14.报纸水准:是指报纸的思想水平、文化和专业技术水平所达到的高度,它具体通过报纸传播内容的深度、广度以及语言文字、版面设计、制版印刷等多方面的因素综合来表现。 15、采编合一:即编辑部人员在报社时是编辑,出去时是记者,既采又编,采编工作更为紧密的结合在一起。 16、编前会:是指每期报纸出版前,由报社领导人主持,编辑部各部门负责人等参加的确立和协调版面的会议。 17、校正:改正稿件中不正确的内容和写法。包括对稿件的事实、观点、语法、修辞、逻辑等各方面的差错的校正,目的是要消灭一切错误,使稿件事实准确、观点正确、文字通顺,客观公正、真实生动地反映现实的变动。 18、主题:是新闻标题的核心部分,说明新闻中最重要的事实和思想,是标题的枢纽。主题的字号要大于引题和副题。 19、稿群:是经过编辑处理后成为一个阅读单元的若干稿件的集合,它是编辑工作的成果。

新闻编辑学重点整理

题型: 一、选择题(10*2分=20分)5个单选5个多选 二、名词解释(4*5分=20分) 三、简答(2*5分=10分)只答要点即可 四、论述(2*15分=30分)越详细越好 五、实践题(写作)20分根据新闻写评论,对新闻事件的看法,不是文章好坏的分析,500—800字 一、新闻编辑工作的职责:策划、把关、导向、整合。(理解,出选择题) 1、策划 (1)宏观策划 1)确定报纸的读者对象 A、进入市场或重新定位时,要研究市场 B、进入市场后,要调查受众。尤其要了解本媒体的主要受众群及其特征。 2)确定报纸的内容 A、根据定位来确定 B、根据受众调查来确定 C、参照其他媒体来确定 3)确定报纸的风格 风格——可辨认性的程度 (2)中观策划P8定义:设计一段时间的报道计划 (3)微观策划(重点)P12 微观策划的含义:既可以说是对落实报道计划所进行的具体安排,也可以说是对各种计划外的重要报道从报道思想、采访思路、采访手段到具体写作、版面安排、,以及如何开篇、如何掀起高潮、如何结尾、分几步走等都作出事前详细设计,并随着报道的变化及时调整思路,做出对策。 微观策划的方法: 1)首先要找准主题,选准典型。 一是找准结合点。即找到政府的工作重点与老百姓关心的热点之间的结合点。 二是选题时要把握好“度”,包括“三不选”。 2)报道思路的创新方法(信息组合的方式) 3)报道方式的确定(报道形式或报道手法)(种类、含义、用法P12 重点论述或者简答题) (一)集中式 概念:指在短期内组织大规模、多篇幅的稿件集中于一定的版面,形成较大规模的报道方式。 适用于:重大活动、重大事件、重大问题 (二)系列式 概念:通过不同侧面反映同一主题的报道方式。 适用于:较复杂的事件或问题 (三)连续式 概念:指紧跟事物或问题的发展变化,连续发出报道,反映其全过程的报道方式。 适用于:突发性事件 (四)组合式 概念:指集中一组稿件反映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同类情况,或同一主题、不同门类的情况,以形成较大规模。 适用于:报道面较宽、报道对象较多的事件 (五)受众参与式 指吸引受众参与报道活动,受众的活动与意见构成报道的主要对象。 (六)媒介参与式 指新闻媒介直接参与报道客体(所报道的事件、活动),成为其中的重要角色。 (七)媒介联动式 指新闻媒介相互合作,联手开展某一报道。 导向(理解选择题P18) A、隐性导向:渗透在对新闻的内容、传播形式中,渗透在通过编排手段和版面空间的不同组合布局来引导读者去作出孰轻孰重的判断中。 B、显性导向: a、直接导向:组织攥写社论、评论、暗语、短语、编后语等是直接导向。 b、间接导向:发表来信、问答、工作讨论和以读者个人名义写得言论等是间接导向。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