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心理学复习要点整理

心理学复习要点整理

心理学复习要点整理
心理学复习要点整理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心理与教育

一、心理现象与心理学

1.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的心理现象。

2.心理现象也叫心理活动(简称心理)。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大类。

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认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其中核心是思维。

个性心理(简称个性)包括个性倾向性、自我意识、个性心理特征。

感觉

知觉

认识过程(知)记忆

想象注意

心理过程思维

情感过程(情)

意志过程(意)

研究需要

心理学心理现象兴趣

个性倾向性志向

世界观

自我认识

个性心理自我意识自我体验

自我监控

能力

个性心理特征气质

性格

3.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是研究人自身的科学。

4.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设立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至今才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5.心理学基本任务:理论任务(p9通过对自己对象的研究,不断揭示心理意识与外部世界及脑的关系及其起源的奥秘,从而以最新的科学成就对辩证唯物主义的原理起到论证和充实的作用),应用任务(通过对心理活动的揭示去解决各实践领域中凡是与人的心理密切相关连的问题p10)

二、心理学与教育关系密切:

1.要提高教育工作的自觉性,必须了解心理学

2.结合教育实际开展研究,有助于心理学的发展

3.心理学与当代教学改革.

三、研究方法p16

1.原则:客观性,分析与综合,教育性

2.方法:观察法,实验法(实验室实验,自然实验),问卷调查及相关法

第二章心理及其发展与学习

科学心理学认为,心理是头脑的机能,是客观世界的反映,而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主观反映。

第一节心理的实质

一、心理是客观世界的反映(心理具有物质基础)

反映是物质的普遍特性。P26心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p28

心理具有客观源泉

客观现实是心理产生的源泉,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心理是脑的机能,但人脑并不会自发地产生心理。只有当客观现实作用于人脑时,人脑才能形成对外界的映象,产生心理。客观现实,无论是物质环境还是社会环境,都是人类心理的源泉,是人脑加以反映的对象,是人的心理的实际内容,相比较而言,社会环境对人的心理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二、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

(一)人脑的结构

人脑由延脑、桥脑、中脑、间脑、小脑、大脑组成。

1.大脑是高级神经中枢,大脑以下部位是低级中枢。

2.大脑两半球皮质分四叶:额叶、顶叶、颞叶、枕叶。

3.低级中枢包括延脑、桥脑、中脑、间脑、小脑,低级神经中枢受高级神经中枢控制。

(二)大脑的功能

1.高级神经活动学说与心理

(1)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创建的高级神经活动学说是揭示大脑机能的最有影响的学说。所谓高级神经活动指的是大脑皮层的活动。

(2)神经系统最基本活动的方式是反射。反射是机体的神经系统对刺激作出规律性的应答活动。

(3)反射按起源可分为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是先天固有的、不变的反射;条件反射:是后天形成、易变的反射。形成条件反射的信号:有具体信号和抽象信号两类。

(4)条件反射是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

2.大脑的机能与心理

(1)大脑的主要机能是接受、分析、综合、贮藏和发布各种信息。

(2)大脑两半球的机能是不对称的。它们各自管理着身体相反的那一半。

(3)皮层上四个叶在机能上有所分工。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归纳出:脑是心理的器官,是心理活动的物质基础;它的活动产生并制约着人的心理活动。

二、人的心理(意识)的能动性

意识是人所特有的一种高级反映形式和人脑的机能,它是社会的产物。

特点:1.意识借助于整个认知过程特别是抽象思维,在人脑中形成关于外部世界的较完整的图景、经验与知识的总和。

2. 意识是一种能对自身及心理活动进行审查的功能

3. 意识也是以情感、态度的方式体现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一种带倾向性的内心状态

4. 意识是使人的行动具有目的性(意图)并促使其实现的内部调节和控制力量

(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映。

(1)所谓主观能动的反映,指人脑对现实的反映受个人态度和经验的影响从而使反映带有个人主体的特点;个人的经验也左右着的现实的反映。

(2)人的心理的主观能动性还表现在它能支配和调节人的行为,能反作用于客观现实,改造自然,改造社会,以满足人们的各种需要。

(3)人们心理的主观能动性的大小依赖于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水平,并且也要接受社会道德标准的衡量。

总之,人的心理一方面受客观现实的制约,一方面又受人的主观条件的折射。因此,心理是主观与客观相互作用的结果。)

第二节个体心理的发展

一、心理发展:广义上,从受精卵开始到衰老的心理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狭义上,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是对个体客观现实反映活动的扩大改善和提高的过程。

基本规律:1.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2.具有方向性和顺序性3.各种心理机能相互关联协调发展4具有个别差异性

二、遗传与环境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教育,遗传,环境

1.遗传与环境对心理发展的作用是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某一因素的作用大小、性质依赖于另一因素

2. 遗传与环境的作用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遗传可以影响环境,环境也可以影响遗传

3. 遗传与环境对心理发展的相对作用不是始终不变的,在不同阶段的不同性质的心理机能上是有所不同的

三、成熟与学习对准备的影响

四、教育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第三节关于学习的基本看法

第三章动机与学习

.

第一节动机的概述

第二节动机过程与驱力模式

(一)什么是需要

1.需要是当个体或群体因缺乏某种刺激时会呈现一种不平衡状态,对这种不平衡状态以及要求达到新的平衡的体验。

2.需要的种类

(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要由低到高分为五层:第一层生理的需要,第二层安全的需要,第三层归属和爱的需要,第四层尊重的需要,第五层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五种层次的需要是逐级实现的,必须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一定满足后,较高层次的需要才会产生。

(2)研究小学儿童需要发展时,一般将需要分为四种:活动需要、认知需要、交往需要、成就需要。

第三节动机过程与认知模式

二)需要与动机

1.动机是当某种需要被人意识到并变成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原因后,便形成了动机。

2.需要和动机的关系:需要是动机产生的基础,动机是需要的具体表现形式。

3.动机的种类

(1)按动机的社会价值分为正确的动机和错误的动机。(2)按复杂活动的多重动机分为主导动机和次要动机。

第四节学习动机的激发与鉴别

第二编认识过程和教学

第一节注意的概述

一、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二、生理机制,大脑的激活状态是选择性激活的必要条件

三、注意的理论1.过滤器模型

2.衰减模型

3.中枢能量模型

第二节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

一、、注意的种类

1.根据注意产生和维持有无预定目的以及是否需要意志努力,可将注意分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

2.无意注意:是指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做意志努力的注意。

3.引起无意注意的因素:

(1)刺激物特点:刺激物的强度;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刺激物的活动和变化;刺激物的新异性。(2)人的内部因素:需要和兴趣;情绪状态;知识经验。

4.有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的目的,在必要时还需做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5.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

(1)消除与完成活动任务无关的干扰。

(2)加深对任务的理解,不断组织自己的活动。

(3)利用间接兴趣,特别是稳定的间接兴趣的作用

(4)发展自我控制能力

二、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的关系p108

第三节注意的特征

一、注意的广度:也叫注意的范围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所注意到对象的数量。

两方面影响因素:一知觉对象的特点,二知觉者的活动任务和知识经验

二、注意的稳定性:指把注意集中保持在某一对象(事物或操作活动)上时间的长短。

分为广义(集中于一活动)的注意稳定性和狭义(集中于一事物)的注意稳定性。

三、注意的分配:指在同时进行两种或几种活动的时候,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

四、注意的转移:指根据新任务,主动及时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对象上。

第四节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第五章感觉与感知

第一节感觉和知觉的概述

一、什么是感觉和知觉

1.感觉:是刺激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经过神经系统的信息加工所产生的对该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觉是脑反映现实的最简单的心理过程。

2.知觉:是人对于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的过程。是直接作用于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在脑中的反映。错觉:是对客观事物的一种不正确的、歪曲的知觉。

3.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发生的。它们共属于认识过程的初级阶段。

(二、感觉和知觉在认识客观世界中的作用

(一)感知觉是认识的开端,是获得知识(经验)的源泉。

(二)感知觉是人类一切心理活动的基础,使个体与环境保持平衡。)

二、感觉与直觉的生理机制

三、感觉和知觉的种类

1.感觉的种类:根据感受区的不同,可把感觉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

外部感觉有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肤觉;

感觉

内部感觉有运动觉、平衡觉、机体觉。

2.知觉的种类:

按知觉中起主导作用的感觉为分类标准,可将知觉分为视知觉、听知觉、嗅知觉、味知觉、肤知觉。

按知觉的对象为分类标准,可将知觉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觉对象不同分为物体知觉和社会知觉、自我知觉

第二节感觉的一般规律

一、感受性和感受阈限

1.感受性即对刺激物的感觉的能力。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的最小刺激强度叫绝对阈限。

二、感觉的相互作用

(一)同一感觉的相互作用

(1)感觉的适应。适应是在刺激物持续作用下引起感受性的变化。

视觉适应较明显,可分为明适应和暗适应。嗅觉、味觉、触觉等均有适应现象。只有痛觉很难适应,正因如此,才对生命具有保护意义。

(2)感觉的对比这是两种刺激物同时作用与一种感受器而是感受器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包括同时对比和先后对比

(二)不同感觉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微弱的刺激能提高对同时起作用的另一种感觉的感受性,而强烈的刺激则降低另一种感觉的感受性。

三、感受性与训练。要使个体感受性从根本上提高,则与实践活动的训练有关。

第三节知觉的特性和引起知觉的心理因素

一、知觉的特性

(1)知觉的相对性。我们的知觉不是孤立的反映某事物,而是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来进行反映的。A对象与背景人有选择地把某一事物作为知觉对象,其它事物作为知觉的背景。b知觉的参照系。一个标准

(2)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对象由不同部分和属性组成,人在知觉时,总是把它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3)知觉的理解性。在知觉过程中,人总是用过去的经验对感知事物进行加工处理,并用概念把它们标示出来。

(4)知觉的恒常性。当知觉条件发生一定的变化时,知觉的映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

二、影响知觉的心理因素1.知识经验2.定势3.需要和情绪

第四节感知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第六章记忆

第一节记忆的概述

一、记忆是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

2.记忆包括识记、保持、回忆三个基本环节。

从信息加工论的观点看,识记就是信息的输入和加工;保持就是信息的储存;回忆就是信息的提取和输出。

二、记忆的分类

(1)根据记忆的内容,把记忆分为:形象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语词—逻辑记忆)。

形象记忆是指以事物的形象为内容的记忆。

情绪记忆是指以情绪和情感体验为内容的记忆。

运动记忆是指以实际行动、动作、技能为内容的记忆。

(语词—逻辑记忆是指以概念、判断、推理等抽象思维为内容的记忆。)

(2)根据记忆保持时间的长短,把记忆分为:瞬时记忆(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瞬时记忆持续的时间是0.25—2秒。

短时记忆持续的时间不超过一分钟,短时记忆的容量为7±2个组块。组块、复述对短期记忆的保存有重要意义

长时记忆持续的时间一分钟以上,甚至终身。

这三中记忆是相互联系的:外界刺激引起感觉,它所留下的痕迹就是瞬时记忆;如果加以注意就转入短时记忆;如果加以复述,就转入长时记忆。

三、记忆的生理机制

四、记忆表象

1.记忆表象是过去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在头脑中任然能够再现出来的形象。

2.表象的特征表象具有形象性和概括性的特征。

3.记忆表象的作用

五、记忆的测定回忆法、再认法、再学法

第二节记忆的过程

记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回忆三个基本环节。

一、识记

1.识记是把通过对事物反复感知而获得事物的信息的编码。

2.识记的种类

(1)按识记时有无明确的目的性和自觉性,分为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

(2)按识记是否建立在理解基础上,分为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

意义识记:是指对材料进行理解的情况下,根据材料的内在联系,运用有关经验进行的识记。

意义识记的效果优于机械识记。机械识记的基本条件是反复感知,意义识记的基本条件是理解。

二、保持与遗忘

1.保持是识记材料和获得的信息在头脑中得到巩固和贮存的过程。

2.遗忘是对识的材料不能再认或重现或是错误的再认或重现。

3.遗忘原因:衰退说,干扰说,提取失败说

4.遗忘的规律

在世界范围内最早对遗忘过程做系统研究的人,要推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

从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中可看出遗忘规律是: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呈现“先快后慢”的趋势。

三、再认和重现回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提取过程。回忆有两种不同的水平:再认和重现。

1.再认指过去经验过的事物重新出现时能够识别出来。

再认的速度与准确性的有关的基本条件:

A实际的准确性和保持的巩固性

B再认事物与识记所留下事物映像之间的一致性

C再认时的环境与识记时的环境相类似

2.重现指过去经历的事物在脑中重新呈现出来的过程。(是一种较高水平的回忆)。

重现的速度与准确性的有关的基本条件:

A重复材料的数量

B识记材料的组织

C情绪的作用

(3.再认和重现的关系再认和再现是过去经验的恢复,是从记忆中提取信息的两种不同水平和形式。能再现的一般都能再认;能再认的不一定都能再现。)

第三节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第七章思维与想象

第一节思维的概述

一、什么是思维

1.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和间接的反映。

思维在人的整个心理活动中占有核心的地位,属于认识过程的高级阶段。

2.思维的特性:思维具有间接性和概括性的特征。

3.思维的种类分为直观动作思维、直观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逻辑思维)。

动作思维是依靠感知并在实践操作过程中进行的思维。

形象思维是运用已有的直观形象(或记忆表象)解决问题的思维。

抽象思维是以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反映事物本质特性和内在联系的思维。

(二、思维的过程

1.思维过程的基本操作:分析和综合。

2.思维过程的具体表现:比较、抽象、概括、具体化。

抽象是在头脑中抽出一些事物的共同的本质属性,舍弃其非本质属性的过程。概括是在头脑中把从同类事物中抽取出来的共同本质属性结合起来,并推广到同类其它事物的思维过程。

三、思维形式

思维的形式有概念、判断、推理。)

第二节思维与语言

一、言语及其作用

言语:个体掌握与使用语言的活动

二、思维与语言的关系词与语言不仅可以巩固与表达思维的结果,而且也是思维赖以进行的载体。预言是思维的工具和物质外壳

第三节概念及其形成过程

一、概念:是人脑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特性的思维形式。

二、概念的形成赫尔认为学习一个概念是从一类刺激中抽出一般的因素

三、在教学下对概念的掌握教学中应做到

1区分本质特征与非本质特征(a使用范例时,想法控制非本质特征,突出关键特征b引用反例与正例比较c应用变式)

2使用明细确切的语言来表达概念定义

3使用被掌握概念进入概念系统

4将学到的概念用于实际

第四节解决问题和思维过程

一、什么是解决问题常规式解决问题和创造性解决问题

思维过程一般为:发现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

二、解决问题的策略算法(所有有可能的途径都算出来,逐一地加以尝试—--保证问题一定得到成功)和启发法(解决问题的程序或原则,它以这些程序或原则在先前解决问题的有效性为基础是凭经验的—--容易,常获成功但不一定保证成功)

启发法:选择性搜索、目的手段分析、逆推法

三、影响解决问题的因素情境因素和个人因素(知识经验、心理表征、定势、尝试性动作、个性特点和动机状态、提示)

第五节想象

一、什么是想象

1. 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记忆表象:已过去感知过的现实中存在的事物的形象

想象表象:想象过程所产生的新形象

2.想象与思维有许多重要的共同点,也有所区别。大都是在问题情景中,即在必须探索新的解决

.

办法的情景中产生的兽人的需要所驱动,想象以组织起来的形象系统的形式对客观现实进行超前反映的,思维则以以组织起来的概念系统的形成进行超前反映的

二、再造想象与创造想象

想象的种类

1.根据想象时有无目的性和自觉性可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

无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的目的,在一定的刺激影响下不由自主地进行的想象。

梦是一种无意想象。有意想象是人根据一定的目的自觉地进行的想象。

2.根据想象内容的新颖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程度不同可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言文字的描述或图样、图纸、符号的描绘,在头脑中再造出与其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

创造想象:是根据已有形象在头脑中独立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三、幻想是一种与个人生活愿望相联系的,并指向未来事物的想象。

幻想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

幻想可分为积极的幻想和消极的幻想。积极的幻想是理想,消极的幻想是空想。

第六节思维与教学

第八章知识技能的掌握与教学

第一节知识的掌握

一、知识的理解理解:应用已有知识的经验、知识去认识事物的种种联系、关系直至认识其本质、规律的一种组不深入的思维活动

二、知识的迁移

三、知识的应用

第二节技能的掌握

一、什么是技能技能是通过联系而巩固的、自动化的动作的或智力的获得方式

二、掌握近的意义

三.动作技能

四、智力技能

第三节教学与心理卫生

一、疲劳:人们连续工作以后,工作效率下降的一种现象,分为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

二、预防学习疲劳的措施:确立正确学习的动机,培养兴趣;注意学习材料的质量和数量及教学方法;适当的各科学习时间

三、成绩评定

第九章学习策略的掌握和创造力的培养

第一节“学会学习”能力的培养

一、自学能力的培养

自学能力:由自己来学习的能力(sq3r学习法、程序学习法、计算机学习、自学辅导学习)

第二节掌握学习策略

一、学习策略: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对学习材料进行加工以提高学习效率的学习方式

二、学习策略的训练编码的四部分:选择,获得,构建,综合

三、元认知p283

元认知结构

元认识的知识、元认识体验、元认知监控、

元认知的训练语言化训练、他人提问法、自我提问法训练

第三节创造力的培养

一、创造力:在进行创造和创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

二、创造力的结构

1.获得信息的能力

2.储存信息的能力

3.激活信息的能力

4.加工信息的能力

5.输出信息的能力

6.监控能力

三、创造力的培养

1.影响因素:创造意识,创造思维能力,各种创造能力和解题策略的掌握

2.培养创造力:

A保护好奇心,激发求知欲

B提倡发散思维并要求与辐合思维相结合

C鼓励直觉思维并要求与分析思维相结合

D启发学生向具有高度创造性人才学习

E善于发现和正确对待创造型学生

F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创造性活动

第三编情感、意志与社会化

第十章态度与健康

第一节态度的概述

一、态度是个人对某一特定对象以一定的方式做出反应时所持有的评价性的较稳定的内在心

里倾向。

二、态度的成分:认知成分,情感成分,行为倾向

三、态度的的功能1.适应性功能2.知识的功能3.自我防卫的功能4.表达的价值的功能

四、态度的形成的因素:1社会信息的影响2.强化3.模仿4.团体的期望与规定

凯尔曼认为,态度形成三阶段:顺从、认同、内化

五、态度的改变:方向的改变和强度的改变

第二节情绪与情感的概述

第一节情绪与情感的概述

一、情绪与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与愿望和观点而产生的体验。

二、情绪与情感的区别:

1.情绪从一开始而且始终跟需要、机体活动感知觉相关联的:而情感则多跟社会向需要、社会认知、理性观念和观点等相关联的

2.情绪具有情境性和表浅性,它随一时需要的出现而发生,也随情景的变迁或需要的满足而较快的减弱或消逝。而情感因他基于主观和客观关系的概括而深入的认知和一贯的态度,他不仅具有情境性而且具有稳定性和深刻性。

3.情绪带有更多的冲动性和外显的表现,而情感则更加深沉;情绪一旦爆发则难以冷静或控制,轻拿始终处于意识支配的范围内

情绪和情感虽然具有各自的特点,其差别是相对的,在显示具体的人身上,它们常常交织在一起难以严格的区分常合称为感情。

三、情感情绪的两极化1.首先表现在积极与消极的体验上2.积极的增力作用和消极的减力作用

四、情绪的机体变化和外部表现:内脏器官的变化;腺体和内分泌的变化;面部表情和姿态的变化;

言语的声调变化

五、情绪与情感的生理机理

第三节情绪与情感的种类

(一)按情感的状态分类,可把情感分为激情、心境、应激三种。

1.激情是一种猛烈的、迅速爆发而时间短暂的情感状态。

2.心境是一种比较微弱、平静而持久的情感状态。学习中的作用:影响记忆;心境影响行为3.应激是在突然出现紧张情况时产生的情感状态。

(二)按情感的社会内容分类,可把情感分为道德感、理智感、美感。

1.道德感:是关于人的言行是否符合一定的社会道德标准而产生的情感体验。

2.理智感:是人在智力活动过程中产生的情感体验。

3.美感:是人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对客观事物、艺术品以及人的道德行为的美学价值进行评价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第四节情绪和情感在教育中的作用

.

第十一章意志

第一节意志的概述

一、什么是意志

1.意志:是意识的能动作用,人为了一定的目的,自觉地组织自己的行为,并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心理过程。意志的三个特征:明确的目的性、以随意动作为基础、与克服困难相联系。

二、意志与认识、情感的关系

(一)意志与认识的关系:人的意志行动总是建立在对客观现实的认识基础之上的。另一方面,认识过程也离不开意志的作用。积极的意志品质会促进人的认识能力的发展,而消极的意志品质则会阻碍人的认识能力的发展。

(二)意志与情感的关系:情感既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动力,也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阻力;意志对情感起着调节和控制作用,使人的情感服从于人的理智的认识。

第二节意识过程与结构

一、意志过程:采取决定阶段,执行决定阶段

二、意识的心理结构:期望和抱负水平、心理冲突、选择和决策

第三节压力的应对与指导

一、应对及其方式

应对:一个人努力处理压力的过程。1着重于问题(着重问题应对),2着对问题的情绪反应(着重情绪应对)

二、不良应对方式:消沉、逃避、攻击、忍耐

三、对中学生的应对指导:化负面情绪,培养自省能力;加强世界观教育,提高应对辨识力

第十二章品德及其形成

第一节品德的概述

一、品德,即道德品质,是道德在个体身上的体现,是个人按社会规范行动时所变现出来稳定性或

倾向

二、道德与品德的关系:p371

关系密切又有区别,离开社会道德就谈不上有个人的品德,而许多个人的品德也会构成或影响这社会道德的面貌或风气。区别,道德发生发展服从于社会的发展规律,它不以个别人的存亡与个别人的品德的有无为转移,二品德的发展有赖于个体的存在,他一方面受社会条件的制约,同时服从于头脑反映活动的规律

四、品德的心理的结构

道德意识道德动机道德行为道德意志

第二节学生品德形成的心理过程

一、学生态度定势和新心理准备

二、道德信念

三、道德感和“良心”的培养,直觉的道德感,想象性的道德感,伦理性的道德感

四、抗诱惑和道德意志力

五、道德行为技能与习惯的养成

第三节国内外的道德的研究和理论

第四节价值观及其教育

一、价值观关于事物具有不同价值的看法、观点或概念体系

二、价值观作用研究

三、价值观的培养

价值澄清排等法(团体使用)

第五节过错行为的矫正

第十三章学校中的群体心理学

第一节群体心理的概述

一、个体、群体、集体

1.个体指单个的人,是具有人的普遍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并能以单独的形式活动而有个性的实体

2.群体由于某些相同的心理、社会原因以特定的方式组合在一起进行的活动且相互制约的人群,或共

同体,有时称作“团体”

3.集体指为了实现共有利益价值的社会目标、严密组织起来的有纪律有心理凝聚力的群体,它

是一般群体发展到高级阶段的特殊形式

二、群体心理与个体心理的关系: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如果不存在个体心理就不存在群体心理,

个体心理也会因失去重要的来源。相互影响成为“群体动力学”

第二节群体对个人活动的影响

这种影响可以为长期也可以为短期的,短期影响有:

一、社会助长作用;

二、社会惰化作用;

三、从众现象(表面从众内心接纳、表面从众内心拒绝、内心接纳表面不从众、内心接纳表面

也不从众)

制约从众现象的因素:

情境方面:1事情的性质。问题复杂,情况不明,判断又缺乏准确时,人就容易从众2团体的声望3群体人员的身份群体人员的地位与能力多数高于自己,人就易于放弃自己己见表现从众4群体的凝聚性与一致性5群体的情绪气氛

人格方面:1智力的高低2情绪的稳定性3自我概念4人际关系概念

四、去个性化

五、群体极化与群体思维

第三节学校中的人际关系及其了解方法

一、学校中的人际关系与交往

师生间的交往:单项交往、双向交往、多向交往

二.了解学生人际关系的方法

投射技术法,社会测量法

第四节班集体的社会现象

班集体的社会现象形成注意点:

一、集体目标的形成1.直接完成学习任务为目标2.间接过渡办法

二、舆论与规范

三、凝聚性(会产生副作用:在问题争论中出现压抑异议的现象,凝聚性容易滋生狭隘的团体)

四、心理氛围与士气

五、教育期望与“皮格马利翁”效应p459

第十四章个体心理的差别

第一节性格及其个别差异

一、性格是个性中具有核心意义的,表现在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相应行为方式中的心理特性结合。

2.性格在人的个性中居于核心地位。性格是人在现实社会中形成的个性品质,主要受后天环境的影响。性格有积极和消极之分。性格具有相对稳定性,但比气质容易变化。

二、性格特征主要包括四个方面:表现人对现实的态度的性格特征、性格的意志特征、性格的情绪特征、性格的理智特征。

三、性格的结构:完整性、复杂性、稳定性和可塑性

四、气质是指一个人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

1.气质:是人心理活动动力方面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它表现为心理活动的速度(如言语速度、思维速度等)、强度(如情绪体验强弱等)、稳定性(如注意集中时间长短)和指向性(如内向或外向)等方面的特点和差异组合。

2、气质很大程度上受到先天和遗传因素的影响。气质类型是相对稳定的,但后天的生活环境会产生气质的掩盖现象。

4、气质类型及其表现

A古希腊医生希波格拉底的体液学说

(1)古希腊医生希波格拉底的气质的分类方法历史久远,一直影响至今。他认为个体内有四种体液,其分布多寡构成了人的气质差异。将人的气质类型分为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四种类型。

.

(2)气质的主要心理特征:胆汁质容易兴奋、难以抑制、不易约束;多血质反应敏捷、活泼好动、情绪外显;粘液质安静沉稳、反应迟缓、情感含蓄;抑郁质对事敏感、体验深刻、孤僻畏缩。

(3)气质类型没有好坏之分。

B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

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通过实验研究,发现神经系统具有强度、平衡性和灵活性三个基本特征。它们在条件反射形成或改变时得到表现,由于在个体身上存在各不相同的组合,从而产生了各自神经活动类型,最典型的有四种即兴奋型、活泼型、安静型、弱型。这四种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与四种气质类型有着一一对应关系:即兴奋型——胆汁质、活泼型——多血质、安静型——粘液质、弱型——抑郁质。

因此,可以说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揭示了人的气质类型的神经生理机制。

性格与气质的关系1.区别:(1)气质主要是先天获得的,较难改变,也无好坏之分;而性格主要是后天养成的,有可塑性,可以按照一定社会评价标准分为好的或坏的。(2)气质与性格彼此具有相对独立性,同种气质类型的人可以具有不同性格特点;不同气质类型的人也可以有类似的性格特点。

2.联系:(1)不同气质可以使各人的性格特征显示出各自独特的色彩。(2)某一气质会比另一气质更容易促使个体形成某种性格特征。(3)性格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掩盖和改造气质。

五、性格的形成:生活环境与性格的形成;实践活动与性格的形成;自我教育与性格的形成;性格的发展与变化

六、性格类型及鉴定

(一)按理智意识情绪三者在星光中哪一个占优势分为理智型,意志型,情绪型

(二)内向型、外向型

(三)顺从型、独立型

第二节能力及个别差异

一、能力是作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的必要条件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2.才能是多种能力的独特结合,使之能够最有效地去完成某种活动。才能的高度发展即天才。

二、能力与知识、技能的相互关系

(1)区别:能力不同于知识和技能。能力是在从事某种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多种心理品质的概括化,而知识则是来自于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概括。技能也是一种经验,它是个人在自己的心智活动及生活实践中经过反复尝试和练习而逐渐习惯化了的熟练的行为方式。

(2)联系:能力与知识、技能密切相连,由于这三者的协同作用,才使人们得以顺利地完成活动任务。概括起来,能力与知识、技能的相互关系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A、能力是掌握知识、技能不可缺少的前提。

B、能力的高低影响着掌握知识、技能的难度、速度和程度,并影响着对知识、技能的运用。

C、知识、技能的掌握也会对能力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三、能力的种类

(1)可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力是人们在从事各种活动时所必须具备的普遍的、共同的能力,也叫认识能力。特殊能力是指在某种专业活动中所必须具备的能力。

(2)可分为认识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3)再造能力和创造能力

四、能力的差异表现在:能力的质的差异、能力量的差异

五、能力的形成:素质与能力,能力与实践

第三节因材施教

第十五章青少年心理与教育

第一节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与教育

一、少年时期心理的主要特点:成熟感、有具体思维向逻辑思维过度、情绪的动性、个性的社会化

第一节个性的概述

一、什么是个性

个性:是个体在物质活动和交往活动中形成的具有社会意义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系统。

(一)个性是心理发展的产物

个性既不是天生的,也不是人在出生后就立即形成的,而是在心理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形成的。

(二)个性的特征:个性的稳定性、个性的整体性、个性的社会性、个性的个别性。

二、个性的结构:个性倾向性系统(需要、兴趣、志向、世界观);自我意识系统(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个性心理特征系统(能力、气质、性格)。

需要:是个性积极性的内在源泉它们是推动

兴趣:它与全部心理过程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个性发展的个性倾向性系统志向:在个性中起着重要的动力作用动力因素,

世界观:是个性倾向性的最高层次。集中体现了

(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价值观,个性的社会

是一个人思想意识的核心)的实质

个性心理自我认识:自我意识在认知方面的表现

自我认识系统自我体验:自我意识中情感方面的表现是人的心理的能动

自我监控:自我意识在意志方面的表现作用的表现

能力

个性心理特征系统气质它是个性的个别性的集中表现

性格

.

《社会心理学》复习重点

1.社会化完全是一个自动化的过程。(×) 2.性别角色社会化即个体在成人之后的行为要符合其性别的社会规范。(√) 3.社会态度揭示我们在社会当中认识自己、认识别人的规律。(√)4.广告对人的影响就是一个态度改变的过程。(√) 5.心理学研究的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我们通常通过某人的外在行为去推测他的心理。(√) 6.相关的事件一定能够揭示因果。(×) 7.社会心理是受文化差异影响的,所以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所有事情所表现的社会心理都不同。(×) 8.阿西的实验证明所有人都会屈服于群体压力。(×) 9.被研究人员揣摩研究者研究动机的现象被称为研究者倾向。(×)10.运用观察法进行心理学研究时,可以进行无目的的观察。(×)11.马基雅维里认为一个好的君主既要勇猛无比有力量,还要狡猾无比像个狐狸一样。(√) 12.中国的荀子和西方的马基雅维利都认为人性本恶。(√)13.德国的民族心理学、法国的群众心理学、英国的本能心理学、工业心理学和中国古典心理学都是形成社会心理学的直接来源。(×)14.迪尔凯姆认为社会心理学它要研究由诸多个体所构成的群体的心理。(√) 15.戈弗曼的拟剧论讲人生如戏。(√) 16.米德是从社会微观的角度去理解社会心理学。(×)

性别角色社会化就是个体成人之后的行为要符合其性别的社会规√社会化的过程是一个一生的过程√ 个体因素会影响我们的认知准确度,造成认知偏差。√ 心理学研究的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我们通常通过某人的外在行为去推测他的心理√ 方法论是研究社会心理学的最高的或者是原则性的指导思想√ 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出现变化的变量叫做因变量。√ 古代心理学思想主要是一些名家的言论或者思想对人类心理的理解√ 观察法我们都是以旁观者的身份进行观察分析。× 亚里士多德倡导性善论。× 麦独孤认为人的社会行为后面隐藏的动因是本能√ 迪尔凯姆认为可以把社会的整体意识还原为个体意识的相加× 米德是从社会微观的角度去理解社会心理学。× 奥尔波特认为研究心理学应当研究群体。× 过分注重实验室研究是社会心理学 20 世纪70 年代出现危机的原因之一√ 苏联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比较注重实验× 西方社会心理学注重实验研究。√ 精神分析当中的社会文化学派是弗洛伊德本人的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是一位可以被称为大师的社会心理学家√ 自我扮演的是调节本我和超我的冲突的角色。√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发展的第五个阶段是性器期阶段× 霍妮认为孩子跟父母的关系是一种社会关系√

完整word版,发展心理学考试重点 详细整理版

第一章绪论 1、发展心理学(背):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直到衰老、死亡的生命全过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的科学。简言之,研究毕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的科学精神分析理论的心理发展观 (1)弗洛伊德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中的性本能是人心理的基本动力,是决定人和社会发展的永恒力量。他的研究多集中在人格方面。 弗洛伊德修订了自己早期把精神活动分为意识和无意识的这种二分法而引入了自我、本我、超我的人格结构。 ①本我 本我:本我是原始本能的自然表现,在人格中最难接近而又最有力的部分,类似于“无意识”的概念,遵守“快乐原则” 年龄越小,本我作用越重要,婴儿几乎全部处于本我状态。本我可能闯入梦境。 ②自我 自我:从本我中发展出来的本我与现实世界的中介,遵守“现实原则”,属于意识结构部分, 随着儿童长大,他们发现不能凭冲动随心所欲,要考虑后果和现实经验,这种合理的思维方式就是自我。 ③超我 超我:超我包括良心和自我理想,超我遵守“道德原则”,部分属于潜意识部分属于意识 前者是超我中惩罚性、消极性和批判性的部分,告诉个体不能违背良心;后者是由积极的雄心、理想构成的,是抽象的东西,使个体为之奋斗。超我代表着道德标准和人类生活的高级方向。超我和自我都是人格的控制系统,但自我控制的是本我的盲目的激情以保持机体免受损害;而超我则有是非标准,它不仅力图使本我延迟得到满足,而且可能使本我完全不能获得满足。超我与本我有其对立的一面。 (2)艾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 师承于安娜·弗洛伊德的艾里克森,提出了人的八个发展阶段 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学说既考虑到生物学的影响,也考虑到文化和社会因素。他认为在人格发展中,逐渐形成自我的过程在人及其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中起着主导和整合的作用。 名词解释: 积极强化作用:由于一种刺激的加入增进了一个操作反应发生的概率的作用 消极强化作用:由于一个刺激的排除而加强了某一操作反应的概率的作用 (3)班杜拉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①观察学习理论 观察学习:通过观察他人所表现的行为及结果而进行学习(名词解释) 观察学习的强化可以是三种,即:直接强化、替代强化、自我强化 观察学习过程包括四个组成部分,即:注意、保持、复现、动机 2.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发展观 苏联的维果斯基创立了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心理发展的实质:一个人的心理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低级的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的心理机能转化的过程。(质变的过程) 心理发展与教学:①最近发展区思想 最近发展区:(名解) 维果茨基认为,至少要确定两种发展的水平,第一种水平是现有发展水平,这是指儿童独立活动时所要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第二种是在指导的情况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也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这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②教学应该走在发展前面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重点(财大版)上课讲义

名词解释 1、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特定社会文化情境中个体与他人、群体和社会的相互作用,及其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研究对象与范围是指人际交往过程中,在社会的文化、 历史脉络下个体过程、人际过程和群体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 2. 实验研究:实验法是研究者通过人为地、系统地操作情境,导致某些行为发生变化,并 对之进行观察、记录和解释的科学方法。 实验研究能够确定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包括实验室实验、现场实验和模拟实验。 优点:能更好的控制无关变量的影响。还比观察法经济。 3、现场实验 是指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进行的有控制的实验。实验在现实的环境中和现实的人打交道,避免在实验室很不真实的环境中通过被试获取研究结果。因此,现场实验要把猜测降到最低限度,这样被试的反应会更加自然,而更少受到猜测引起的各种倾向性的影响。 4、实验室实验 在实验室中进行的实验,实验室实验较好地控制了变量,但却脱离了真实的社会生活,人们对其结果一般持谨慎态度。 5、社会化 是个体在特定的社会文化中,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语言、规范、价值观等社会文化行为 方式和人格特征,适应社会并积极作用于社会、创造新文化的过程。它是人和社会相互作用的结果。 6、角色期望 一个人占据了社会关系系统中的一个位置,他人、群体和社会就对占有这个位置的人抱有期望。角色期望首先是要他人提出符合自己身份的希望,同时本人对这种希望心领神会。如罗森塔尔实验 7、角色冲突 个人在生活中扮演同一角色由角色的不同要求而引起的角色内的冲突,或者同时扮演多个角色而引起角色之间的矛盾冲突现象。是角色行为相互矛盾时的产物。 简答: 1人际关系建立与发展的过程 奥尔特曼和泰勒(D.A.Taylor,1973)认为,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从交往由浅 入深的角度来看,一般需要经过定向、情感探索、感情交流和稳定交往四个阶段。 (一)定向阶段 定向阶段包含着对交往对象的注意,抉择和初步沟通等多方面的心理活动。在熙熙攘攘的人的世界里,我们并不是同任何一个人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而是对人际关系的对象有着高 度的选择性。在通常情况下,只有那些具有某种会激起我们兴趣的特征的人,才会引起我们的特别注意。在一个团体中,我们在人际关系方面会将这些人放在注意的中心。

林崇德 发展心理学重点

第一章 概念 1. 二因素理论p10 2. 复演说 p18 -p19 +p187 3. 比率智商p19 4. 发展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普莱尔” -《儿童心理》 简答、论述 1. 心理发展的内涵是什么?P2 -P4 2. 什么是“ 遗传与环境之争” 应如何看待遗传与环境在心理发展中作用?P9 -P11 02 年论述。 3. 如何看待心理发展的阶段论?P12 两个观点说一下,P12 -P13 4. 什么是白板说?对此应如何评价?P15 -P16 5. 什么是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对此应如何评价?P16 -P17 第二章 1. 格式 P23 2. 同化和顺应 P23 同化是01 年名词 3. 平衡过程 P26 4. 客体永存 P30 5. 守恒 P32 02 年名词 6. 心理社会危机 P40 01 年名词 7. 同一性P217 8. 观察学习 P43 9. 内化P44 -P45 10. 最近发展区 P46 简答、论述 1. 比较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和行为主义理论关于心理发展的观点?P24 2. 在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中思维发展的四个阶段的特点是什么?P27 -P34 3. 为什么说儿童认知发展是一个去自我中心的过程?02 年简答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思维发展是一个去自我中心的过程,试分析他的观点?01 年论述 4. 在维果斯基理论中,工具意味着什么?如何理解内化过程?P44 -P45 5. 比较经典精神分析和新精神分析理论异同?P37 -P41 6. 比较几种行为主义发展理论在观点上的异同?P41 -P43 第三章 1. 组群效应 P49 02 名词 2. 序列研究 P51 01 名词 3. ABAB 设计P57 4. 跨文化研究P52 5. 文化公平测验 P56 -P53 简答论述 1. 说明横向研究的优缺点 P48 2. 说明纵向研究的优缺点 P50 3. 双生子研究的优缺点 P54

社会心理学重点整理章志光版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 现场实验:在现场背景中适当控制实验条件进行的实验,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现场研究:研究者亲临现场依据计划通过多种方法对有关的社会事件、群体活动及其中的心态进行观察与了解的方法。一般是非参与观察,即研究者作为旁观者观察;也可以进行参与观察,即研究者作为群体的成员参与活动。 优点: a.所获材料比较真实且有深度,有助于新事实的发现。 b.不排除甚至相当重视晤谈,但更集中注意力于人们的行为、群体情境及相互作用的活动上。克服了许多被研究者不善或不愿描述而歪曲实情的困难。 c.采用参与观察法时;研究者的本来身份不易被觉察,因而可以消除或减少被访谈者常有的人为紧张感或唐突感,从而保证了材料来源的多样性与真实性。 d.所得到的结果来自于不断发展变化的日常活动,因而其成果或结论能直接运用于被考察的环境。如果考察的群体较典型,其结论甚至可以推广或应用于类似的群体或 环境。 缺点: a.要考察的有关现象往往要等待其自发出现,而不能靠研究者的意愿去引发,有时还会遇到意外的干扰不能完成考察任务,所以在时间与精力上往往花费较多。 b.导致社会现象发生的因素往往是多方面多种类的,考察者所把握的因素是否全面或是否为主要原因,常常有赖于其分析素养,更取决于相关研究方法本身的局限性。符号相互作用理论 符号相互作用理论:强调事物的意义和符号在社会过程及在社会心理、社会行为中的作用,带有社会学特色。 代表人物:米德、林顿、戈夫曼及海曼等人。 基本思想: 1.基本观点 心智、自我、社会是密切关联的三种结构和现象。它们的形成、维持和发展,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制约和关联,都凭借符号(特别是言语)及符号相互作用来实现。 米德把能传达某种意义的姿势(gestures),如动作、形相、言辞等称作符号,并称人是惟一能使用语言符号及其意义系统的动物。 (1)人的心智活动是人在社会相互作用过程中掌握与运用符号并通过符号相互作用而产生与 发展起来的,它既是社会客体向主观领域过渡的内化过程,也是大脑赋意义于客体 的外化过程。

医学心理学重点

医学心理学medical physchology :是医学与心理学相结合的新兴交叉学科,是与医学有关的各种心理行为科学知识、理论和技术的重新组合,其核心是关于人类健康和疾病防治中的心理社会因素。 历史 1879 冯特德国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弗洛伊德心理动力学派 坎农巴甫洛夫赛里研究心理生理学 华生斯金纳行为主义心理学派 罗杰斯马斯洛人本主义理论以人为本理论 贝克认知治疗 1977 Engel GL发表文章,对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特点作了全面地分析和说明。 ==================================== 当代心理学五大观点 1精神分析理论强调意识和潜意识动机的驱动力,强调早期经验的重要性。 2行为主义理论强调行为是后天学习的结果。 3人本主义强调个体内在自我成长的力量。 4认知理论关注影响行为反应的内部心理机制。 5心理生物学理论着重探讨行为的脑机制。 潜意识unconsciousness :指人们对自己行为的真正原因和动机不能意识到,是处在深层,被压抑着,很难察觉到。 意识consciousness :处于表层,人们在清醒状态下能够察觉到的各种有目的的心理活动。前意识per-consciousness :在意识下面,平时并不为人所知,但集中注意或加以提醒可进入意识。 俄狄浦斯情结:每个儿童都有爱恋异性父母,憎恶同性父母的心理倾向 心理防御机制分类 6"精神病性"防御机制 7幼稚的防御机制 8神经症性防御机制 9成熟的防御机制 常见的防御机制 转移Displacement:人们有时对某一对象的情感,因某种原因(不和习俗或有危险)无法向对象表达,便会转移到其他比较安全、为大家所能接受的对象上去。 合理化rationalization :又称"文饰作用",是最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人在遭受挫折或作了不符合社会规范的事时,往往会为自己找一些被自我和社会接受的理由,经管这些理由

社会心理学(金盛华)重点

基本概念: 1.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一门对人类个体在与其所属的社会相互作用的整个人生过程中在认知、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活动规律进行科学研究的学科.P4 2.社会化:是指人类个体在与社会相互作用的整个人生过程中,通过学习社会文化(内容)而使自己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逐渐形成和发展自己的人格,不断调整自己的价值观念及相应的社会行为方式的过程。P63 3.社会认知:认知:人对信息的输入、信息的贮存与信息的提取使用等心理加工过程(即:知识的获得和使用过程).社会认知:“个体对社会性信息的获得、贮存与提取使用等心理加工全过程”。P115 4.第一印象:两给素不相识的人第一次见面所形成的印象。 5.首因效应:由于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对印象形成的影响更大,进而第一印象在一定程度上主导了总体印象形成的现象。P123 6.晕轮效应:又称成见效应和光圈效应。当认知者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后,他还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这就是晕轮效应。P125 7.社会刻板印象:主要包括“性别”、“地域”和“种族”等。刻板印象是人们通过整合有关信息及个人经验形成的一种针对特定对象的既定认知模式。(金盛华)P141 8.自我:也称自我意识,是对自己存在的觉察,即自己认识自己的一切。弗洛伊德理论中的自我是意识的结构部分,是来自本我经外部世界影响而形成的知觉系统。(自我即以自身为对象,形成对自身的看法和观点的问题。)P163 9.自尊:是指个体对自己整体状况的满意水平。P17 10.印象管理:是指一个人通过一定的方法去影响别人对于自己的印象,使别人所形成的印象符合自己期望的过程。胡:是指人们试图让他人以自己期望的方式来看待自己。P130 11.归因:是指根据有关的外部信息、线索判断人的内在状态,或根据外在行为表现推测行为原因的过程,也称归因过程。P152 12.基本归因误(偏)差:指在对他人的行为进行归因时,往往倾向于把他人行为归结为内在因素,而低估了情景因素的影响。P157 13.人际关系:指人与人之间通过直接交往形成起来的相互之间的情感联系。其状态有:零接触、单、双向接触、表层接触、轻度卷入、中度卷入、深度卷入;其类型有:正

学前心理学具体知识点整理

《学前心理学》具体知识点整理 1.1882年,德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普莱尔的《儿童的心理》,标志着科学的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2.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基本原则: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教育性原则。3.学前儿童心理研究的类型以研究实践为标准,可以分为纵向研究和横断研究;以研究范围为标准,可以分为整体研究和分析研究;以研究课题为标准,可以分为差异研究、相关研究和因果研究。双生子研究的目的在于研究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说明遗传和环境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如格塞尔的双生子爬梯试验。跨文化研究的目的在于研究不同社会文化背景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早期隔离或剥夺试验,是研究环境对心理发展作用的方法之一。 4.观察法是研究学前儿童的基本方法。日记发或传记法是一种长期而全面地观察。 5.实验室试验法在研究出生头几个月的婴儿时广泛运用,如吉布森为研婴儿的深度知觉设计的视崖实验。 6.作品分析法是通过分析儿童的作品(如手工、图画等)去了解儿童的心理。如“绘人测验”。 7.婴儿期是儿童心理开始发生和心理活动开始萌芽的阶段,也是儿童心理发展最为迅速,心理特征变化最大的时期。先学前期是真正形成人类心理特点的时期,是各种心理活动发展齐全的时期,是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的第一个转折期,又有人称作第一个反抗期或危机期。幼儿期是心理活动系统的奠基时期,是个性形成的最初阶段。 8.新生儿(0-1个月)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着适应新生活而展开的,柔弱、娇嫩是新生儿解剖生理上的特点,他们依靠各种无条件反射来适应新生活。如:吮吸反射、觅食反射、怀抱反射、抓握反射(达尔文反射)、眨眼反射等等。9.条件反射的出现就是心理的发生。最早出现的自然条件反射,是对喂奶姿势的吮吸反射。 10.视觉和听觉的集中,是注意发生的标志。 11.4-5个月,手眼协调动作发生了,它是用手的动作区有目的的认识世界和摆弄物体的萌芽,是儿童的收成为认识器官和劳动器官的开端。眼手(视触)协调的出现的主要标志是伸手能够抓住东西。 12.5-6个月的孩子开始认生。6-12个月,五指分工出现。 13.母子之间的交往,是婴儿心理发展的首要条件。新生儿末期,明显的交往行为——“天真活跃反应”出现了。 14.人类特有的语言、想象和思维活动,是在2岁左右形成的。 15.4-5岁是坚持性行为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大约2岁左右,孩子出现自我意识的萌芽,其突出的表现在独立行动的愿望很强烈。 16.感知觉是人生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2岁以前儿童依靠感知觉认识世界。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分析综合水平的提高和感知过程主动性的增强上。 17.学前儿童视觉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视觉敏度的发展和颜色视觉的发展。新生儿相当于具有20/150的视力,也就是说新生儿在20英尺处才能看到视

社会心理学重点

心理学复习 一、名词解释(6*5’=30’) 1、平均模型P37:该模型认为在印象形成过程中,人们以简单的方式处理所获得的有关他人的信息。平均模型是人们对他人形成印象时采取的最为简单的模型。 2、累加模型P38:该模型指人们对他人片断信息的整合方案累加的而非平均。 3、加权平均模型P38:该模型认为人们形成整体印象的方式是将所有特质加以平均,但对较重要的特质给予较大的权重。 4、晕轮效应P38:又称光环效应,是指评价者对一个人多种特质的评价往往受其一特质高分印象的影响而普遍偏高,就像一个发光物体对周围物体有照明作用一样。 5、态度P87:一种心理和神经的准备状态,他通过经验组织起来,影响着个人对情绪的反应。 6、平衡理论P96:该理论认为在一个简单的认知系统里,存在着使这一系统达到一致性的情绪压力,这种趋向平衡的压力促使不平衡状况向平衡过渡。 7、偏见P110:是人们以不正确或不充分的信息为根据而形成的对其他人或群体的片面甚至错误的看法与影响。 8、自我展露P130:是指个体把有关自己个人的信息告诉他人,与他人共享自己内心的感受和信息。 9、社会支持P139:是指人们感受到的来自他人的关心和支持,社会

支持的来源不仅包括家人、朋友、同事等,也可能来自与自己关系一般的其他人,甚至陌生人,而支持的形式既可能是情绪上的,也可能是物质上的。 10、囚徒困境P149:在合作的利益冲突的情况下,人们会有不同的选择,这种选择是信任起了决定性作用。 11、社会影响P152:社会影响指运用个人或团体的社会力量在特定方向这上改变他人态度或行为。 12、团体P172:团体是指由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人组成的集合,团体的成员间通常有面对面的接触或互动的可能性。 13、归因P53:归因是指人们推论他人的行为或态度这原因的过程。 二、简答题(6*5’=30’) 1.什么是假设?什么是理论?一个好的理论有什么特点?P17 答:(1)假设是开展一项研究之前,人们对研究问题的想法。 (2)理论是对假设的不断验证。 (3)好理论的特点: a.一个好的理论能够统合现有的知识。 b.理论能解释已有的现象。 c.理论可以使我们对现象的发生具有预测性。 d.理论具有知道研究方向的作用 2.人们怎样形成对他人的印象?P36 答:人们把他人若干有意义的人格特性进行概括、综合,形成一个具有结论意义的特性的过程。在与陌生人交往的过程中,得到的有关对

发展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一、什么是发展? 发展是指个体从受孕到死亡的过程中,连续性和系统的变化。 系统性——有序、模式化、相对持久 连续性——跨时间的稳定性、对过去反应的的连续性 二、发展的过程: 成熟(maturation):由成长过程而非学习、受伤、疾病或者别的生活经历导致的身体或行为上的发展变化。 学习(learning):由个体的经历或实践导致的个体行为(或行为潜能)相对持久的变化。 三、发展的基本特点: 是一种持续和渐变的过程 是一种整体过程 具有可塑性 受历史和文化背景的影响 四、研究发展的目的: 描述:描述所有人都会遵循的一般道路(发展的典型道路),包括变化的典型方式(常态发展)和个体的差异(特殊发展)。 解释:解释观察到的变化及变化产生的原因。 优化发展(预测和控制):通过提供研究的结果帮助人们向积极的方向发展,达到优化的目的。 什么是发展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development psychology)是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衰老的生命全程(life-span)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的科学;简言之,就是研究个体毕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的科学。 ?发展心理学研究各种心理活动的年龄特征。 广义发展心理学是指研究种系和个体心理发生与发展的科学。 ?所谓种系心理发展,指的是从动物到人类的心理演变过程。这个演变过程包括: ?动物心理学 ?民族心理学 ?个体发展心理学 狭义发展心理学即个体发展心理学:所研究的是个体从出生到成熟到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各阶段的心理特点和规律。 ?个体心理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所谓社会化是指个体掌握和积极再现社会经验、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过程。 发展心理学研究中的基本问题 发展心理学具体研究问题: 1.有关心理发展原理或规律的理论问题 心理发展的基本原理 先天VS后天 主动VS被动 阶段VS连续 发展的终点是开放的还是有最终目标的? ●遗传决定论V.S. 环境决定论

社会心理学(二)非选择题部分考点汇总(考生整理)复习进程

自考社会心理学(二)重要考点整理 说明:该内容是真题2010年10开始至2015年10月中出现的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部分知识背诵要点版。另最后补充了最新16年10月考试中一个没有出现过论述题(注:该次考试中没有名词解释的题)。个人整理,仅供参考。 晕轮效应:是指当认知者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后,他还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本质上是一种以偏概全的认知上的偏误。 群体内聚力:指的是群体对其成员吸引力、成员愿意留在该群体内以及成员间互相交往的程度。 环境应激:指的是环境条件妨碍了人们最佳发挥功能,由此产生了人们对环境的应激反应。 利他行为:是指一种不期望任何形式报答的自觉自愿的有益于他人的行为。 助人行为:是指一种为改进他人幸福的行为,不论助人者出于何种动机。 优先效应:也称为首因效应,指的是在信息呈现顺序中,首先呈现的信息比后来呈现的信息在印象形成中有更大的权重。 认知失调:是指由于做了一项与态度不一致的行为而引发的不舒服的感觉。 领域性:是指个体或群体对地域和物体的独特使用。 侵犯行为:是指直接达到伤害欲以避免的他人的目的的行为。 归因:指的是一个观察者根据外在的行为做出有关行动者或他本人的内部状态的推论过程。 习得的无助:是指在多次经历过消极体验之后,再面临同样或类似情境时个体所产生的一种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与行为表现。 遵从:也称从众,由于群体而产生群体成员行为或信念上的改变,这种改变是真实的或想象的群体压力的结果。 小群体意识:是群体的一种特定思维方式,指的是为了维持群体表面上的一致,而阻碍了对问题的所有可能的解决办法和行动方案作出实事求是的和准确的评价的思维方式,从而导致错误的决策。 服从:是指在不平等的权力关系中,低权力一方听从高权力一方的明确要求而完成一定行为的现象。 态度:是个体对特定的人、观念或事物的稳固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的心理倾向。 社会知觉:是指我们追求认识和了解他人的心理过程。 自我障碍:指的是行动者制造了一个非常真实的障碍,这个障碍是行动者在做出实际成绩时所必须遇到的,如果行动者失败了,人们就不会把失败归因于行动者的能力,而归因于外在因素或行动者所不可控的因素。 行为的传染:指榜样的行动减少了阻止个体以某种方式行动的内心限制,解除了内心的约束,于是便跟着榜样行动。 印象形成:指我们把有关他人的各种信息综合起来,形成对其他人的一个整体印象的过程。 旁观者效应:指在紧急情况下,个体在有他人在场时,出手帮助的可能性降低,援助的几率与旁观者人数成反比。 社会助长:是指有他人在场时,个体的绩效要比单独时完成任务的绩效高。 合作:指两个或更多个个体(或群体、组织)为了达到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协调他

医学心理学知识点梳理

医学心理学知识点 第1章绪论 1、医学心理学概念 医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因素在人体健康和患病及其相互转化过程中的作用及规律,并利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科学。 2、医学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1)研究心理因素在各类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过程中的作用规律 2)研究心理因素特别是情绪因素对机体各器官生理、生化功能的影响 3)研究人格心理特征在疾病发生和康复中的作用 4)研究如何通过人的认识第心理功能支配和调节自身的生理功能 3、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医学心理学研究方法分为观察法(包括自然观察法和控制观察法)、调查法(包括晤谈法和问卷法)、测验法和实验法;根据所研究的对象多少,还可分为个案法和抽样法;根据所研究问题的时间性质,可分为纵向研究和横向研究。 第2章心理学基本理论 一、精神分析理论(心理动力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基本内容可概括为五个方面:潜意识理论、人格结构理论、性心理发展理论、焦虑与心理防御机制和释梦理论。 1、潜意识理论 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活动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个层次 Ⅰ意识:能被个体察觉到的心理活动(感觉、知觉、情绪、思维) Ⅱ潜意识:无法被个体感知到的那部分心理活动(动物性本能、冲动,经验,欲望,动机) 1)潜意识是人类活动的原动力所在 2)潜意识是精神分析理论的重要概念之一,理解潜意识对行为特别是对变态行为的影响,是理解精神分析思想的关键。 Ⅲ前意识:介于意识与潜意识之间 前意识保持对欲望和需求的控制,使其尽可能按照外界现实规范的要求和个人 道德来调节,是意识和潜意识之间的缓冲区。 潜意识中的心理活动只有经过前意识的审查、认可才能进入意识。 2、人格结构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组成。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间的矛盾冲突和相互协调构成了人格的基础。本我追求本能欲望的满足,是生存的原动力;超我监督、控制个体按照社会道德标准行事,以维持正常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自我则调节本我和超我的矛盾冲突,使个体适应环境。 Ⅰ本我:与生俱来的、人格中最原始的部分,存在于潜意识的深处,代表人的生物性本能和冲动,主要是性本能和破坏欲。遵循“享乐原则”,本我冲动永远存在。 Ⅱ自我:个体出生后在与现实接触中由本我发展分化而来,大部分存在于意识中,代表着理性与审视。遵循“现实原则”,自我的成熟水平决定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 Ⅲ超我:个体成长过程中所形成的道德化的自我,是个体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将社会规范、道德观念第内化的结果,属于道德、良心的部分,是人格的最高形式和最文 明的部分,遵循“至善原则”。

社会心理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重点

1、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从社会与个体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研究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人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 2、社会化:人们形成社会认可的社会行为模式和对社会环境中的各种刺激给予合适稳定反应的过程。 政治社会化:是指个体政治态度和信念的形成过程。 民族社会化:指个体形成民族大多数人共有的特性,使自己具有所属民族的民族性的过程。 法律社会化:指个体形成某一特定社会要求的法律观念和遵守法律行为的过程。 3、文化:在一特定群体或社会的生活中形成的、并为其成员所共有的生存方式的总和。 4、同辈群体:是由地位相近,年龄、兴趣、爱好、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大体相同的人组成的一种非正式群体。 5、政治社会化:是指个体政治态度和信念的形成过程。 6、民族社会化:指个体形成民族大多数人共有的特性,使自己具有所属民族的民族性的过程。 7、法律社会化:指个体形成某一特定社会要求的法律观念和遵守法律行为的过程。 8、道德社会化:人们将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内化的过程。 9、性别角色的社会化:男女个体学习所属文化规定的性别角色的过程。 10、反向社会化:年长一代向年轻一代进行广泛的文化吸收的过程。 11、社会角色:由一定的社会地位所决定的符合一定社会期望的行为模式。 12、角色学习:指个体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对自己所扮演角色的认识、态度和情感的总和。 13、角色扮演:是角色的实现,要经过角色期待、领悟、实践三个阶段。 角色期待:指社会对某一角色的行为模式的期望和要求。 角色领悟:是角色扮演者对角色规范和角色要求的认识和理解。 角色实践:是角色扮演的实际过程,是角色领悟的发展。 14、角色紧张:当一个人同时进行多重角色扮演时,面对各种不同的角色要求,个人在时间和精力的分配上发生矛盾,就会产生角色紧张。 15、角色冲突:指角色扮演者在角色扮演 情境中在心理上、行为上的不适应、不协调状态。 16、角色不清:由于社会的迅猛发展,人们常感到许多角色的行为规范超出了他们过去习以 为常的范围,不知道这些角色应该做什么、不 应该做什么和怎样去做。 17、角色中断:指一个人所承担的前后相继的 两种角色之间发生的矛盾。 18、角色失败:指由于多种原因而使角色扮演 者无法成功地扮演其角色,从而出现严重的角 色失调现象。 19、动机:指引起、维持、推动个体活动以达 到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 20、成就性动机:指推动个体去追求、完成自 己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并且设法将其达 到某种理想地步的一种内驱力。 21、亲和动机:又称为结群动机,是指个人要 和他人在一起或者要加入某个团体的需要。 22、权力动机:是指个体具有的某种强烈的支 配和影响别人以及周围环境的内驱力。 23、侵犯:也指侵犯行为,攻击或攻击行为, 它是指有意伤害别人且不为社会规范所许可的 行为。伤害行动、伤害意图与社会评价,是侵 犯概念的三个要素。 24、亲社会行为:泛指一切符合社会期望而对 他人或群体有益的行为。 25 利他行为:以利他为目的;不期望任何精 神或物质的奖励;自愿的;利他者本身会有所 损失。 26、自我意识:指个体对自己心身状态的察 觉、认识或对待。包括:自我认知、自我情 感、自我意向。 27、自我觉知:是指发动并维持自我意识活动 过程高度集中的自我注意状态。 28、自我评价:指个体对自己的判断,是自我 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29、印象管理:是指个体以一定方式去影响他 人对自己的印象。 30、自我过程:指影响自我意识形成,影响自 我意识的方向或目标的心理加工过程。包括自 我评价、自我美化和自我表现。 自我美化:指个体用以避免自尊心受损或增 强自尊感的过程和结果。 自我表现:指个体通过自己社会行为的显示 以形成、维持、加强或澄清他人对自己的印象 的过程。 31、社会知觉:指人们在社会活动中对他人, 自己以及群体进行认知的过程,是人对社会刺 激物的知觉。 32、印象形成:认知主体把有关他人的各种信 息综合在一起从而形成对他人的整体印象的过 程。 33、首因效应:指两个素不相识的人第一次见 面所形成的的印象对人的认知具有强烈的影响 作用。 近因效应:最后的印象对人认知具有强烈的 影响。 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当知觉者对某人 的某种特征形成好的印象后,他就倾向于据此 推论该人其他方面也具有良好的特征。 慈悲效应:在评价他人时对他人的正性评价 超过负性评价的倾向。 投射效应:指在认知及对他人形成印象时, 以为他人也具备与自己相似的特性。 刻板印象:指人们对某一群体形成的一种概 括而固定的看法。 34、归因:人们根据有关的外部信息、线索, 推论自己或他人的行为及态度的原因并加以判 断和解释。 35、社会态度:人们对社会现象的态度。态度 是指个体自身对社会存在所持有的一种具有一 定结构和比较稳定的内在心理反应倾向。 36、沟通:人与人之间的非物质性的信息交 流,也包括物质的交换,还包括人与人之间通 过非物质的和物质的相互作用过程所建立起来 的相对稳定的关系或联系。 37、沟通过程:包括信息源、信息、通道、信 息接受人、反馈、障碍和背景七个要素。 38、副语言:非语词的声音信号为。 39、人际吸引:人与人之间情感上的疏离与远 近距离,用肯定或否定的方式去评价别人的倾 向。 40、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直接交往 形成起来的相互之间的情感联系。这种联系是 人与人之间相对稳定的情感纽带。 41、冲突:人与人或群体之间为了某种目标或 价值观念而相互斗争、压破坏甚至消灭对方的 方式和过程。 42、合作: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群体为达到 共同目的,自觉或不自觉地在行动上相互配合 的一种互动方式。 43、自我价值保护:保护自我价值不受威胁和 提高自我价值,是个人先定的优势心理倾向。 44、团体:由互相依赖、互相影响的成员,在 同一规范和目标的指引下协同活动的一个组 合。 45、领导者:从事领导行为的个体,领导行为 是通过领导者实现的。 46、从众:指个体在真实的或想象的团体压力 下,改变行为和观念与团体其他成员一致的倾 向。 服从:指个体在社会规范、团体压力、他人 要求下,不得不改变观点和行为的现象。 依从:因他人期望的压力而接受他人的请 求,行为符合别人的期望的现象。

2017年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及重点梳理

2017年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及重点梳理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1、识记教育心理学的定义与发展历程 (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节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A.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教学心理学》 B.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50年代末】 20年代以后,吸取了儿童心理学和心理测验方面的成果 30年代,学科心理学也成了教学心理学的组成部分 40年代,弗洛伊德的理论广为流传,有关儿童个性和社会适应及生理卫生问题也进入了教学心理学领域 50年代,程序教学和教学机器的兴起,同时信息论的思想也为许多心理学家所接受 C.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70年代末】 60年代初,布鲁纳发起课程改革运动,重视探讨教学过程和学生心理,重视教材、教法和教学手段的改进。人本主义思潮也前期李一场教育改革运动。 重视研究教学中的社会心理因素D.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皮亚杰、维果斯基理论的传播 1994年布鲁纳总结教学心理学发展的成果:a.主动性研究 b.反思性研究 c.合作性研究 d.社会文化研究 2、理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及其基本作用 (1)教学心理学的研究内容A.学习与教学的要素【5要素】 a.学生 b.教师 c.教学内容 d.教学媒体 e.教学环境 B.学习与教学的过程【3过程】 a.学习过程 b.教学过程 c.评价/反思过程 (2)教育心理学的基本作用 A.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 B.为是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C.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 D.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1、识记心理发展、自我同一性、学 习准备、最近发展区和关键期等基 本概念 (1)心理发展指个体从出生、成熟、 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 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四个基本特征:A. 连续性与阶段性 B. 定向性与顺序性 C. 不平衡性 D. 差异性 (2)自我同一性指个体组织自己的 动机、能力、信仰及其活动经验而 形成的有关自我一致性形象。 (3)学习准备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 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 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 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 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4)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指儿 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 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 自解决问题多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 异。 (5)关键期【劳伦兹】在某一期间, 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来这 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 或没有影响。 2、理解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 论,心理学发展与教学的关系,自 我意识及其发展 (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A.感知运动阶段【0~2岁】 这一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是 感觉和动作的分化。 B.前运算阶段【2~7岁】 开始内化为表象或形象模式,特别 是语言的出现和发展。主要有一下 特征: a.认为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 的 b.所有人都有相同的感受,一切以 自我为中心 c.认知活动具有相对具体性,还不 能进行抽象的运算思维 d.思维不具可逆性 C.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这个阶段的儿童认知结构中已经有 了抽象概念,思维可以逆转,能够 进行逻辑推理。 标志:儿童已经获得了长度、体积、 重量和面积的守恒。 D.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 a.命题之间的关系 b.假设-演绎推理 c.抽象逻辑思维 d.可逆与补偿 e.思维的灵活性 (2)心理学发展与教学的关系 A.认知发展制约着教学内容和方法 B.教学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3)自我意识及其发展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 周围事物的关系的认识,包括三种 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 监控 自我意识的发展: A.生理自我3岁左右基本成熟

社会心理学考试重点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概述 1、Cosdta和McCrea,Goldberg,John等提出的“大五”人格理论认为,由于人类所面临的生活环境具有相似性,因此人类的人格结构也具有共同性。人格特质可以分为五个维度来进行评价。这五个维度分别是: 神经质:指个体的情绪稳定性和调节状况,得分高的人经常有忧伤、焦虑、愤怒等负性情绪,得分低的人则能够保持情绪平静,不会大喜大悲,并且自我适应良好。 开放性:指个体能否接受新思想以及对未知事物的探索等方面开放,得分高的人不循规蹈矩,喜欢独立思考,得分低的人则喜欢熟悉事物,并且比较传统。 外向性:指个体如何对待与他人的交往等,得分高的人乐于交际,精力充沛,得分低的人则比较含蓄稳健。 愉悦性:个体对待他人的态度,得分高的人有同情心,古道热肠,并且注重与他人的合作,得分低的人喜欢竞争,会为信念或利益与他人斗争。 公正严谨性:指个体对做事的态度。得分高的人做事有计划,有恒心,善于自律,得分低的人容易转移兴趣和注意力,做事不拘小节。 2、王登峰和崔红提出的“大七”人格理论:认为个体的人格结构是环境因素和个体特点相互作用的结果。通过因素分析的方法确认了中国人人格的七因素结构。这七个因素分别为:外向性:指个体的活跃、合群和乐观。 善良:指个体诚信、利他、重感情。 行事风格:指个体严谨,自制和沉稳。 才干:指个体的决断、坚韧和机敏。 情绪性:指个体耐性、直爽。 人际关系:指对人热情、宽和。 处世态度:指个体自信、淡泊名利。 3、社会心理学的定义:社会心理学研究人们如何认识他人,如何对别人做出反应,别人如何对自己做出反应,以及人们怎样受所处的社会环境影响等问题,社会心理学所研究的问题涵盖了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所有领域,包括与社会现象直接相关的各种行为。 4、社会心理学研究的领域:个体过程,人际过程和团体过程。 个体过程主要涉及与个体有关的心理与行为研究,主要包括:成就行为和个体的工作绩效,态度以及态度的改变,归因问题,认知过程和认知失调,个人知觉和自我意识,个体的人格和社会的发展,应激和情绪问题。 人际过程涵盖了人与人相互作用的所有领域,主要包括:侵犯与助人行为,人际吸引与爱情,从众和服从,社会交换与社会影响,非言语的交流,性别角色和性别差异。 团体过程从宏观环境与团体的角度研究人类心理与行为问题。主要包括:跨文化的比较研究,拥挤与环境心理学,团体过程与组织行为,种族偏见与伦理问题,健康心理学。 5、行为主义是最强调外部环境对人类行为影响的学派。创始人华生。 6、在所有的人本主义理论中,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和自我实现理论是影响最广泛的理论。马斯洛把人的需要从低级到高级分为五个层次: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 1、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相关研究和实验研究。 相关研究:是指被动的观察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研究方法。相关研究的优点是有些问题无法控制实验条件,所以只能够用相关研究的方法加以研究,另外相关研究可以收集到比实验研究更多的资料。缺点是:不能说明两个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主要是因果关系的方向没有办法确定,并且有的时候,两个变量之间有中介因素的存在。

《医学心理学》考试重点

医学心理学 前言:本科教授篇章:绪论第二章心理学基础;第三章医学心理学的主要理论(五大理论的理论精髓);第四章心理应激(应用题)第五章心理评估;第六章心理治疗(会出应用题,比如判断是病人?属于哪种类型?采取什么治疗?);第七章心理咨询;第八章心理社会因素与临床疾病;第九章病人心理;第十章心理健康与异常心理(第四节不考) 绪论 1、医学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交叉学科、基础学科、应用学科; 2、医学心理学在现代医学中的作用:①促进医学模式的转化;②促进预防战略的转变; ③满足临床工作需要;④促进医患关系的改善; 3、engelGL1977年在《科学》杂质中发表的《需要一种新的医学模式—对生物医学的挑战》 一文,被认为是对新的医学模式转变的概括和总结;新模式是一种系统论和整体观的医学模式,它要求医学把人看成是一个多层次、完整的连续体,也就是在健康和疾病问题上,要同时考虑生物的、心理和行为的以及社会的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第二章心理学基础(▲) 1、心理实质:①心理是脑的机能的一个体现;②心理是客观事实的反映; 2、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3、认知过程:是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觉察,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注意等心理活 动; 感觉: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记忆:是人脑通过对经历过的事物识记、保持、再认和重现的方式,在人们的套闹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遗忘:识记额内容不能再认或回忆称为遗忘;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和概括的认识过程; 创造性思维:重新组织已有了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 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是人的需要获得满足与否的反映,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喜怒哀乐等内心体验; 动机:对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着一定目标的内部心理动力; 能力: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一种个性心理特征; 气质: 性格:是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对客观现实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了的行为方式; 4、熟悉20页表2-2; 5、感觉变化(举例,属于哪种); 6、知觉的基本特性;(理解各个特性,不用背他们的定义) 7、记忆的过程:识记、保持、再现或回忆;(填空) 8、记忆的内容: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 9、遗忘的规律:不均衡的、先快后慢; 11、思维的特点:间接性、概括性;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