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文学思潮与运动

文学思潮与运动

文学思潮与运动
文学思潮与运动

第一章文学思潮与运动

教学目的

掌握这一时期文学思潮与运动的发展脉络

教学重点

无产阶级文艺思潮与自由主义文艺观

教学时间

4课时

教学步骤

一、30年代文艺运动发展的基本线索

无产阶级文学与民主主义、自由主义文学的各自发展、演变。

二、革命文学论争和以“左联”为核心的无产阶级文学思潮

1、论争:1928年初,应成仿吾之邀相继回国的留日创造社成员李初梨、冯乃超、彭康、朱镜我与郭沫若介绍的李一氓、华汉等主办《文化批判》,同年元旦,蒋光慈、钱杏邨、孟超、杨邨人等组成太阳社,创办《太阳月刊》。他们在早年的酝酿和讨论的基础上,开始正式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倡导文章主要有李初梨的《怎样的建设革命文学》,冯乃起的《艺术与社会生活》蒋光慈的《关于革命文学》成仿吾的《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郭沫若的《英雄树》等。

小资料:现代文学史上围绕着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倡导爆发的一场论战。1927年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中国革命进入由无产阶级(经过共产党)单独领导的新的历史时期。参加过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作家如郭沫若、成仿吾等,刚从日本回国的青年作家如冯乃超、李初梨、彭康、朱镜我等,以及在国内从事实际工作的作家如蒋光慈、钱杏邨、阳翰笙等,相继来到上海,聚集在文学岗位上。面对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形势,他们对于文学不能适应斗争需要的现状深表不满,急迫地要求用文学作为向反动势力斗争的武器;苏联和西欧各国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活跃,尤其是日本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蓬勃兴起,给予他们很大的影响和启示,在郭沫若等人的积极推动之下,从1928年初前后开始,以创造社和太阳社为主,在他们创办的《创造月刊》、《文化批判》、《太阳月刊》等杂志上,开始了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的倡导。

革命文学的倡导者的思想当时大多处于由小资产阶级向无产阶级转化的过程中,尚未很好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存在片面性和绝对化(《太阳》、《我们》等刊物纷纷加入到创造社一方,集中攻击鲁迅是?时代的落伍者?,甚至是?封建余孽??法西斯式?的?二重反革命?)。同时,由于受到当时国内外社会主义思潮中?左?的倾向的影响,他们对于中国革命的性质和任务的分析存在某些偏差。反映在革命文学的主张上,夸大文艺的社会功能,忽视文艺的特性,忽视作家世界观改造的艰巨性,把批判的矛头指向鲁迅等进步作家,否定?五四?新文学的成就。他们对鲁迅等人发动的批判,引起了进步文学阵营内部历时一年有余的论争。在数十种报刊上发表了 100余篇论争文章,展开热烈的讨论。

◆革命文学倡导者的观点:

1、文学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在阶级社会中的一切文学都有阶级性的,

都表现出一定阶级的意愿与要求,因此革命的无产阶级要创造无产阶级的革

命文学。

2、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必然表现无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意识,注重描写工农

大众。

3、初步认识到了小资产阶级和其他非无产阶级出身的作家创作无产阶

级革命文学要有一个思想转变的过程。

4、认为一切文艺都是宣传,都是一定阶级宣传工具和斗争武器。

鲁迅撰写的文章有《醉眼中的朦胧》《文艺与革命》《我的态度气量和年纪》《文学的阶级性》。

1930年2月16日,鲁迅、郑伯奇、蒋光慈、沈端先、冯雪峰、冯乃超等共12人,举行以“清算过去”和“确定目前文学运动的任务”为中心的讨论会,检查了以往的小集团主义,未能掌握科学的文艺批评的方法与态度等缺点,并指明了今后工作努力的方向。

2、“左联”——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文学团体。1930年3月2日成立于上海。成员有五十余人,成立会上,选出沈端先、冯乃超、钱杏屯、鲁迅、田汉、郑伯奇和洪灵菲等为常务委员,通过了“理论纲领”(附有行为纲领和工作方针)和成立“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会”等多项提案;鲁迅发表了《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的著名演说,总结了几年来革命文艺运动的经验教训,对左翼文艺运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成立以后,团结和组织进步作家法纪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反革命文化“围剿”,同反动的文学艺术流派作坚决斗争,批判资产阶级文艺思想,宣传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提倡文艺大众化,发展革命文学创作,培养人才,有力的推动和发展了革命文艺运动。先后创办有《前哨》《文学导报》《萌芽》《拓荒者》。《巴尔底山》《北斗》《文学月报》等刊物。国内许多城市及日本东京中国留学生都先后成立了“左联”分部,它的成立,标志着革命文学运动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对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艺术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1926年初,为了建立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左联自动解散。

3、“左联”的主要工作:

(1)成立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会,加强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翻译、介绍和研究工作。

(2)自觉地加强了与世界文学的,特别是世界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联系。

(3)积极推动文艺大众化运动。

★关于文艺大众化运动

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革命作家间展开了前后将近十年、几乎贯穿这一历史时期的关于文艺大众化问题的讨论,同时还在创作实践中作了初步尝试。

①一九二九年三月,林伯修(杜国痒)在《一九二九年急待解决的几个关于文艺的问题》(注:《海风周报》第12号,1929年3月23日)一文中,指出大众化是“普罗文学底实践性底必然的要求”。这是第一篇具体论述文艺大众化的论文。同年年底,大众化问题开始引起较多作家的注意,并于一九三0年春“左联”成立前后,展开第一次讨论。

②一九三一年冬开始第二次讨论。由于“左联”事先对一些错误思想作了分析,革命作家又为“九一八”以后广泛动员群众参加抗日救亡运动的客观要求所推动,文艺大众化受到更大的重视。一九三一至一九三二年的讨论,是文艺大众化运动多次讨论中规模最大、历时最久、涉及问题最多的一次。在这以后,革命作家还就文艺大众化的几个重要问题,如旧形式、大众语、通俗化等,分别作了

进一步的探讨。

③一九三四年春夏,报刊上重新展开文学的新旧形式的讨论。六月开始转入大众语和文字拉丁化的讨论。一九三六年秋起,与政治上抗日统一战线的酝酿相呼应,文化界出现新启蒙运动。这是一个帮助人民群众摆脱各种封建的、法西斯的思想桎梏,动员他们参加即将到来的全民抗战的思想解放运动。革命文艺界为了分担这一任务,于一九三七年上半年重新提出文艺的通俗化问题,着重讨论了通俗文艺的写作技术问题,为抗日战争初期通俗文艺的创作,作了理论上■不可否认,“左联”也犯有较为严重的“左”的关门主义和宗派主义的错误,主要原因:

①革命的领导曾连续出现“三次”左倾的路线。

②国民党反动势力对革命知识分子的屠杀和对革命文艺的反革命围剿,更激起革命知识分子的愤怒。

③20年代末的苏联于日本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中的“左”文艺思潮,也对中国的左翼文学运动产生极大的影响。虽然哥特(张闻天)、鲁迅等为纠正“左倾”文艺思潮作了不懈的努力,但并未引起当时人们的注意。在创作上,“左联”存在的公式化、概念化、口号华的问题也相当严重。

★关于民族主义文学:

国民党政权为了稳固自己的思想统治,做过建立党制文化和文学的种种努力,加之左联成立给国民党政府带来的恐慌。1930年6月,国民党上海市党部纠集潘公展、王平陵、朱应鹏、黄震遐(反动军官)等所提倡的反动文学,是国民党的反革命文化“围剿”的组成部分。他们发表《民族主义文学运动宣言》,先后创办《前锋周报》《前锋月刊》等刊物,打着民族主义的幌子,反对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他们主张民族主义文学,污蔑阶级意识是“陷民族于危亡的陷阱”,鼓吹“文艺的最高意识,就是民族主义”,要用所谓民族意识代替阶级意识,否定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和阶级斗争学说。“民族主义文学”的中心意识“民族意识”,实质上是封建意识与法西斯思想的混合,以此否定阶级意识,抹煞阶级斗争。他们所写的《陇海线上》《黄人之血》《国门之路》等都是反共、反人民、媚日卖国的货色,鲁迅、茅盾、瞿秋白等著文揭露其“屠夫文学”、“杀人放火文学”的实质及丑恶表现。。

★与“自由人”和“第三种人”的论争

20世纪30年代初的一个自由主义文艺派别。“自由人”是胡秋原,“第三种人”的代表人物是苏汶(杜衡)。胡秋原发表《阿狗文艺论——民族文艺理论之谬误》、《勿侵略文艺》等文受到左翼作家的批判时,苏汶以“第三种人”的姿态出来声援胡秋原,发表《关于〈文新〉与胡秋原的文艺论辩》,攻击左翼文艺,受到鲁迅、瞿秋白等左翼作家的批评。“自由人”、“第三种人”与左翼作家的论争实质上是革命文学与自由主义文学两种文学观念之间的分歧。

三、自由主义作家文艺观及两大文艺思潮的对立

(一)自由主义作家文艺观

理论上的代表人物是梁实秋、朱光潜、沈从文等,他们都公开的表示反对“为艺术而艺术”。他们以不同于革命作家的方式,与自己的民族、人民及社会现实生活保持着联系,以自己的方式思考着社会人生,探求民族复兴的道路。他们一方面在创作上表现着某种严肃性:严肃地自我内省,严肃地表现、思考社会人生,重视与强调文学“洗刷人心”、再造民族灵魂的作用。他们另一方面一再申说文

艺的超功利性与独立性,对政治斗争采取贵族式的不介入的清高态度。这种“超脱现实”的原则,反映了艺术创作的某些规律,但作为一种强调独立的文艺观,与当时强调现实批判和社会功利的文学主潮相对立的。他们的把思想启蒙与政治社会斗争、社会制度的根本改造相对立也是不合时宜的。

(二)两大文艺思潮的对立

1、左翼作家与“新月派”论争

新月派的目的在根本否定无产阶级文学存在的理论基础。他们首先打出“人性”的旗帜,以人性的普遍存在来反对阶级论。一九二八年三月,正当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开始倡导之际,《新月》月刊创刊。在由徐志摩执笔的发刊词《〈新月〉的态度》中,他们叹息?这时代是变态,是病态,不是常态?,是个?荒歉?、?混乱?的年头,文化园地里多的是?盘错的旁枝?、?恣蔓的藤萝?,却不见?刚直的本干?、?普盖的青荫?;文坛上全是一些?功利派?、?攻击派?、?偏激派?、?热狂派?、?稗贩派?、?标语派?、?主义派?,提出?健康?、?尊严?两个原则。同年六月,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由最初的倡导而发展成为声势浩大的运动,梁实秋便正式出马,在《文学与革命》中说什么?革命的文学?、?无产阶级的文学?根本不能成立,?大多数就没有文学,文学就不是大多数的?。一九二九年秋,从九月起,梁实秋连续写了《文学是有阶级性的吗?》、《论鲁迅先生的硬译》等长短十余篇文章,继续宣扬人性论。他摘引美国《韦白斯特大字典》关于?无产阶级?词义的解释,诬蔑?普罗列塔利亚是国家里只会生孩子的阶级?,说什么资产是文明的基础,?要拥护文明,便要拥护资产?。

鲁迅批判文章有《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等。

第二面旗帜是“天才论” 。梁实秋等人提出“天才论”,主观地认定“一切的文明,都是极少数的天才的创造。”(《文学与革命》)这种贵族化的文学观不仅是对左翼文学的直接反拨,而且也与“五四”文学革命的初衷背道而驰,显示出自由主义文学观极其保守落后的一面。

2、鲁迅与“性灵文学”的论争

1932年林语堂创办《论语》半月刊,1934年主持出版小品文半月刊《人世间》,次年9月又有《宇宙风》问世,依托这3个刊物形成了一个标榜“性灵文学”的文学流派。林语堂自己说这是一个“自我表现的学派,…性?指一个人之…性?,…灵?指一个人之…灵魂?或…精神?”。林语堂的自我表现理论是和周作人如出一辙的。“性灵文学”有两个特色:一是强调对内面灵魂的封闭性的自我审视与表现,绝对排斥自我之外的国家、民族、人民、社会的关注、探索与表现。二是强调人的性灵——自然本性的自然流露,要求文艺摆脱社会(首先是阶级斗争的实践)的“约束”,回到“自然”——本能的生物人的那里去,做个人生命的本能的、非意识的表现。所谓“自我表现”、所谓“闲适”、“趣味”,作为一种文学追求,本也无可厚非,但在30年代严酷的社会现实中,这些主张和创作实践容易被视为是对黑暗现实的逃避,对作家社会责任的推卸。

小资料:林语堂初到北京大学时,当时北大的教授已经形成两派,一派是周氏兄弟为首,另一派以胡适为代表。应该说林语堂与周氏兄弟在最初是非常好的盟友,尽管林语堂与胡适有极为相近的思想和个人情谊,但他却站在了鲁迅的旗下。后来林语堂与鲁迅都避居上海以写作为生时,矛盾爆发了。同以文字生活,鲁迅直面惨淡的人生,把文学当作“匕首”

和“投枪”,刺向敌人。林语堂则是借助幽默,表现性灵闲适,曲折地表示自己的不满,认为:“愈是空泛的,笼统的社会讽刺及人生讽刺,其情调自然愈深远,而愈近于幽默本色。”然而

鲁迅却不这么看,鲁迅认为在反动派屠刀下,没有幽默可言。在血与火的斗争中,鲁迅自己无畏地宣称:“只要我活着,就要拿起笔,去回敬他们的手枪。”这是一次深刻的思想分化。

1929年8月28日,“南云楼风波”使得鲁迅与林语堂因误会而疏远了。随着林语堂“幽默大师”的名声越来越响,这让鲁迅更加反感,觉得林语堂是不可救药了,“以我的微力,是拉他不来的”,对他不再抱任何希望了,于是乎加紧了对林语堂的批判,先后写了《骂杀和捧杀》、《读书忌》、《病后杂谈》、《论俗人应避雅人》、《隐士》等。其中1935年4月20日刊于《太白》上的《天生蛮性》,全文只有三句话:辜鸿铭先生赞小脚;郑孝胥先生讲王道;林语堂先生谈性灵。把林语堂与前清遗老和伪满大臣相提并论,足见鲁迅对其厌恶之深。但是林语堂对自己的文艺观点也确信不疑,声称“欲据牛角尖负隅以终身”(林语堂:《行素集·序》),同时写了《作文与作人》、《我不敢再游杭》、《今文八弊》等文章来回敬反对者。后世论者一般都站在鲁迅这一边,对林语堂大加挞伐。这时讲究的是二分法,好坏分明。鲁迅先生自然是好人一方了。于是乎被好人鲁迅骂过的人必定不是什么好人,而与鲁迅这样伟大的好人论战,对方自然也就是坏人了。

3、左翼作家与“京派”作家发生论争

30年代在中国北方以《骆驼草》、《大公报文艺》、《水星》、《文学杂志》为主要阵地,形成了一个作家群,一般称为“京派”,也称“北方作家群”。朱光潜、沈从文是他们在理论上的代表。他们的理论特点是强调文学与时代、政治的“距离”,追求人性的、永久的文学价值。这与强调文学艺术与无产阶级事业密切联系,主张文艺和历史的进行取同样步伐的无产阶级文学运动自然形成尖锐对立。朱光潜鼓吹“静穆”的美,鲁迅则给与反驳,提倡战斗的力的美。

(三)自由主义作家的文学批评

传统批评模式包括:

⑴伦理道德批评:以善恶为基本范畴来决定对批评对象的取舍。

⑵社会历史批评:将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历史条件以及作家的生活经历等与作品联系起来考察。

⑶审美批评:情感的、体验的、直觉的批评

朱光潜要发挥文学使“人心净化”、“人生美化”的功用,沈从文念念不忘借文学实现民族重造的理想,他在1936年还撰文批评文学创作的?差不多?现象,认为其原因在于?记着‘时代’忘了‘艺术’?,号召作家尊重艺术,怀抱创造经典的诚恳严肃,为艺术更高远的目的服务。强调文学的审美价值,重视文学对文化、人心重塑与洗刷的潜移默化的作用,部分地与?五四?时期启蒙文学观念遥遥相通。

从美学风格与艺术趣味上看,自由主义作家则观念分歧,追求各异,后期新月派提倡理性精神与克制态度,承继了古典主义余绪;京派文学沈从文、废名和朱光潜诸人,追求古希腊艺术的静穆美与中国传统文学的中和美的融合,取得了较高成就;林语堂杂糅幽默与滑稽,其性灵小品风行一时,却被鲁迅等人正确地批评为不合时宜;同属海派的新感觉派小说引进东邻西洋的新奇学说与怪异技法,开始了现代主义文学从诗歌园地向小说领域的拓垦,现代派诗歌则从理论到诗作均难免晦涩朦胧。

李健吾此时以刘西渭笔名撰写的《咀华集》(后来又出版了《咀华二集》)很有影响,它标志着印象派批评从理论到实践都已经具备不可忽视的实力。书名取义是?含咀英华?,把作品当作美妙的花朵来品味鉴赏。他的批评要义可以用?灵魂在杰作之间的奇遇?。如?读茅盾先生的文章,我们像上山,沿途有的是瑰丽的奇景,然而脚底下也有的是绊脚的石子;读巴金先生的文章,我们像泛舟,顺流而下,有时连你收帆停驶的工夫也不给?。又如他把李广田与何其芳做比较,指出何以?颜色?的?绚丽?引人,其作品

更接近?情人和春天?;李却以?亲切之感?去抓住读者心弦,李是寂寞的诗人,更能体会?秋黄?,?把秋天看作向‘生’的路?;再如肖军的《八月的乡村》中感叹号用得很频繁,李健吾发现后指出,作者在?不知不觉之中,热情添给句子一种难以胜任的力量?,?好像一道道水闸,他的情感把他的描写腰截成若干惊叹。文字不够他使用,而情感却爆竹一般随地炸开?。它既显出作家的热情,又显出他的浮躁。

“印象的批评”和“宽容”的态度,大体上能够概括这一时期自由主义作家文艺批评的基本特点。

沈从文《沫沫集》:多写于1930年11月至1931年4月,原是沈在武汉大学讲授现代文学课时的讲稿,所选论的大都是20年代成名的作家,同时期活跃的作家选得不多。《沫沫集》有较多的现实感与道德感,但他注重对作品整体审美的把握,继承和借鉴了古典批评中感悟印象的方式,如评说许地山的小说散文,他以音乐的通感来喻指其风格是用?中国的乐器?,?奏出了异国的调子?,?那声音,那永远是东方的,静的,微带厌世倾向的,柔软忧郁的调子,使我们读到它时,不知不觉发生悲哀了?。文集涉及的作家有冯文炳、落花生、施蜇存、朱湘、郁达夫、张资平、闻一多、徐志摩、穆时英、曹禺、冰心、鲁迅等四十多位作家。苏雪林。

四、文学创作的潮流与趋向

社会历史的巨大变动对这一时期的文学起着重大的影响:30年代的中国,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以上海为中心的沿海城市加速了资本主义模式的现代化进程,而广大内地农村封建宗法统治(及其生活方式)则在坚守中发生了动摇。这样的城乡变动触及中国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及一切阶层。30年代中国社会的大变动,以及由此产生的现代都市与传统农村的对立、相互冲突与渗透,引发与激化了知识分子在传统农业文明与现代工业文明、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之间选择的矛盾与困惑,反映在文学与审美层次上,便形成了这一时期“左翼”、“京派”、“海派”三大文学派别(潮流)之间的对峙与互渗。

1、文学创作的题材空前规模的开拓和表现角度的新开掘。

▲初期出现了一大批表现个人走向社会历程的作品。如茅盾的《蚀》、《虹》,叶圣陶的《倪焕之》、丁玲的《一九三六年春在上海》等

▲“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成为作家关注的焦点,围绕这一中心,展开了多方面的题材与主题,其中,最重要的是关于中国城乡资本主义化的过程中社会各个阶层(农民、工人、城市小资产阶级、小市民、民族资本家等)的历史命运及心理、道德、情感变迁的题材与主题。如茅盾的《子夜》、老舍的《骆驼祥子》

▲艾芜等把被文学和社会遗忘了的“时代潮流冲击圈外”的边地人民命运、性格、心理,以及与人的命运之为一体的大自然带进了现代文学领域,如《南行记》。沈从文笔下的内地家乡少数民族的富有原始魅力的生活情趣、心理状态与情感方式,也是首次为现代文学所关注,如《龙朱》《月下小景》。

2、文学形式:

叙事的时代:中长篇小说,多幕剧,如茅盾的《子夜》、老舍的《骆驼祥子》、巴金的《家》、沈从文的《边城》、曹禺的《雷雨》《日出》等。

3、艺术表现:

“左翼”作家对时代、环境与个人性格的关系终于有了辩证地把握,描写典型环境下的典型性格,成为第二个十年中后期左翼作家的普遍追求,成为这一时期左翼作家革命现实主义艺术水平的重要标志。“左翼”作家除了左联的作家以外,

在左联的培养下,还涌现了沙汀、艾芜、叶紫、周文、蒋牧良、艾青、蒲风、聂绀弩、徐懋庸等一批文学新人,还有萧军、萧红、端木蕻良、舒群、白朗等,被人称为“东北作家群”的作家,还有丘东平(1910—1941)、罗淑(?—1938)等。

“京派”作家的创作中,强调文学的独立性与创作个性,在表现有关“人性”的某些普遍性主题以及对文化变迁与转型的思考等方面显示了特色,艺术也更讲求独创性。

小资料:30年代远离当时的政治中心南京和文化中心上海,而活跃于北方的京派作家,他的基础是文学研究会未曾南下的分子。

京派的主要成员是?五四?时期的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语丝社和现代社滞留在北京的部分成员,如周作人、俞平伯、废名、杨振声、凌叔华、沈从文,还有一批后起之秀,如林徽因、萧乾、何其芳、李广田、卞之琳以及理论批评家朱光潜、梁宗岱、李健吾等。他们以《大公报、文艺副刊》《文学季刊》《水星》《骆驼草》等为阵地发表自己的创作和评论,形成一个比较整齐的作家队伍。他们大都身居京城,或执教或就读于北大、清华、燕京、南开等高等学府,常以?文会?方式团聚一处,磋商学理,畅言文艺,人们对他们以京派作家相称,他们自己也以?京派?自许。

京派小说家大都以探索和表现人的精神世界为指向,他们注重心理开掘,并借鉴西方现代主义作家的艺术技巧和手法,以期达到对人的心灵奥秘的揭示,它们痛感于都市工商业文明对于人性的腐蚀和异化,试图通过返归乡土来保住人性的完整,在艺术特性上,京派小说家执著于对诗意的追求,崇尚?和谐?之美。在一幅幅五彩斑斓的自然风情画,乡土风俗画中,寄寓着作家主观的象征意蕴。京派小说长于抒情,讲究氛围、情调的营造,在心态的揣摩与情绪的体味上下功夫,具有诗化、散文化的特色。

“海派”作家的笔下,出现了环境(都市)与人的对立而导致人的异化主题,并产生了相应的艺术形式上的特点。心理刻画艺术得到了发展。讽刺艺术取得了巨大成绩。

小资料:海派的名称由来已久,大约有一个世纪以上的历史,中国自海禁一开,便有海派文化蕴育生发,。?海?的含义有多种:海派京戏、海派文学。海派作为一种广泛的、有丰富内涵的流派现象,反映了现代文学文明在中国缓慢伸延的不平衡性。

中国现代消费文化环境的形成,集中表现在30年代的上海,在这之前,上海外滩的改造,工商经贸的世界化、现代化带动了南京路为代表的四大公司百货业、游乐业、大光明电影院、百乐门舞厅的消费方式,四马路口现代书报业、出版业的发达,现代印刷厂的滚筒飞转给海派文学带来新的契机,最初的具有?现代质?海派小说是由操新文学体而向市民读者倾斜的作家来写的。从接近市民这点来看,他们是接续着鸳鸯蝴蝶派的文学商业性传统来突围,白话小说度过了它的先锋时期,开始向通俗层面回落,于是,原先的纯文学作家如张资平、叶灵凤等,嗅闻到这种气息,便脱离社会小说的轨道,带头?下海?,成为新海派作家。

4、作家们形成了自己的艺术世界。

⑴“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左翼作家)

⑵社会结构剖析与心理结构剖析

⑶属于作家自己的艺术世界,如茅盾的“都市生活世界”、老舍的“北京市民世界”、沈从文的“湘西世界”等

5、时代审美特征:壮阔、厚实的力的美。

第二个十年形成自己的历史特点:广阔的社会历史内容、对民族灵魂开掘的历史深度,以及从沸腾的历史潮流中所吸取的战斗激情与壮阔、厚实的力的美。

20年代文学思潮

第一节五四文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 五四文学革命的直接背景和动力是五四新文化运动 一、五四新文化运动 1、兴起:1915年9月,陈独秀主编的《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第二卷起,易名《新青年》),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新青年》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阵地。 2、参与者北京大学、蔡元培、《新青年》、陈独秀胡适、周氏兄弟等 3、提倡 抨击旧文化(传统文化)输入新文明(西方文明)重新估定一切价值 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发刊词《敬告青年》一文中鲜明地提出“人权”“平等”“自由”的思想。 提出要从西方请进“德先生”和“赛先生”即民主科学。 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把批判的矛头直指以孔孟之道为代表的。封建思想文化,打击文化专制主义,倡导思想自由,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对传统思想文化采取猛烈攻击的态度, 在批判封建旧文化的同时,新文化运动广泛引进吸收西方思想文化,特别是西方人权,平等,自由,“人道主义”“,科学民主”的思想。 4、历史评价 中国的文艺复兴、价值重估、中国现代化助推器全盘西化、传统断裂、激进主义等 二、五四文学革命 (一)五四文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 1、1916年底,蔡元培被任命为北京大学校长,聘陈独秀为北大文科学长,《新青年》编辑部随后迁至北京。 2、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发表著名的《文学改良刍议》立下首倡之功,成为文学革命“首举义旗之急先锋”。 3、1917年2月,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文学革命论》,打出了“文学革命”的大旗,提出了著名的“三大主义”: 4、钱玄同、刘半农(双簧戏) 刘半农:提出打破对旧文体的迷信,破旧韵造新韵,运用新式标点符号等建设性意见。 钱玄同:猛烈抨击旧文学,指斥拟古的骈文和散文是“选学妖孽,桐城谬种”,成为五四时期抨击旧文学的流行用语。 5、周作人1918年12月发表《人的文学》一文提出以人道主义为文学之本的“人的文学”的观念。 6、北大学生傅斯年、罗家伦 1919年1月创办了《新潮》月刊,致力于提倡白话文,建设新文学,同时也翻译介绍西方文学思潮和文学作品。 7、1918年初,《新青年》编辑部扩大,钱玄同,胡适,李大钊,沈尹默,鲁迅,刘半农民先后参加了编辑工作,1918年底,陈独秀又创办了《每周评论》杂志,扩大了文学革命的影响。逐渐形成了新文学阵营。影响遍及全国。

现代文学三十年第一章文学思潮与运动(精)

第一章文学思潮与运动(一 一、文学革命的发生与发展 1917年文学革命标志着古典文学的结束,现代文学的起始。 条件:①文化基础:晚清以来的文学变革的态势与思想资源。(传统文学内部结构调整 清末民初域外小说翻译大盛。 报刊大量创办 ②社会基础:科举废除,知识分子的角色转变。 现代稿费制度规范化 1911年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帝制。 军阀混战,政治局面混乱,无法进行严密思想控制。 中国民族工业得到发展,为中国近代化运动提供物质基础。 ③直接推动:新文化运动:本质上是企求中国现代化的思想启蒙运动。 ⑴抨击了中国传统封建思想。(存在偏激部分 ⑵广泛引进和吸取运用西方文化。 ⑶北大“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文化学术氛围。 过程:①开始: ⑴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出“八事”。初步阐明了推行白话文立场。 须言之有物,不模仿古人。须讲求文法,不作无病之呻吟。

务去滥调套语,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 评价:1.是在对中西文学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的深入认识,对文学发展规律的总结,符合世界文学发展的趋势。2.以形式为重点,强调文学内容与形式的双重改革。 ⑵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提出“三大主义”。 ⑶周作人发表《人的文学》,提出以人道主义为文学之本。 ②和复古逆流的辩论: ⑴批判黑幕小说和鸳鸯蝴蝶派以及旧戏曲 ⑵文化保守主义(国粹家林纾对新文学的攻击 ⑶与“学衡派”(新文学保守主义的辩论。(文学革命的激进性 ⑷与“甲派”(政治复古逆流的论争 在与守旧派的反复论争中,新文学运动的理论逐渐完善清晰。新文学运动是在激进而浮躁的历史氛围中发生的,难于思考文化转行和选择的复杂性,也难于接受对立面某些可能正确的意见。 新文学运动的成果: ⑴最重要成果:白话文的全面推广 ⑵外国文学思潮的涌入和新文学社团的蜂起 ⑶文学理论建设取得初步成果 ⑷文学创作取得引人注目的实绩。 文学革命的历史意义: ⑴思想意义:否定封建,提倡民主和科学,进行思想启蒙。

四十年代文学思潮

四十年代文学思潮 一、文协: 1938年3月27日,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简称文协)在武汉成立,在“文协”的成立大会上,通过了《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宣言》等一系列提案。选出了郭沫若、茅盾、夏衍、胡风、田汉、丁玲、老舍、巴金、郑振铎、郁达夫、朱光潜、王平陵等四十五人为理事,周恩来、孙科、陈立夫等为名誉理事。之后,又选举老舍为总务部主任,主持“文协”日常工作。出版会刊《抗战文艺》。 这是当时中国文艺界规模最大的组织,其成员包括了五四新文学运动以来,除汉奸以外的各抗日阶级、阶层,各种流派的文艺工作者,而革命、进步的文艺工作者又是其中的主体。她的诞生标志着文艺界抗日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 “文协”的历史功绩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创办了各种会刊。其中影响最大、成就最高、持续时间最长的刊物,是《抗战文艺》。它于1938年5月4日在汉口创刊,之后移往重庆,共出版印行了十卷七十一期,直至抗战胜利。它刊载了大量优秀的文艺作品以及与文艺相关的其它文章,极大地推动了抗战文艺运动的发展,它自己也成了抗战时期一颗璀璨的文艺明珠。 其二,团结了最广大的作家,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左联”时期的关门主义偏向。同时,也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讲习班”、“座谈会”等,培养了许多青年文艺工作者。 二、1940年,对“战国策派”的批评 1940年,当一个特别的文艺派别“战国策”派出现以后,围绕这一派别,又展开了一场思想交锋。这一派别的骨干成员是陈铨、林同济、雷海宗等。他们是聚集在昆明的教授和文人,其主要活动阵地有《战国策》半月刊和《大公报》副刊《战国》。这一派别虽主要从事文艺活动,但却有明确的政治倾向。 2他们的政治观是“争于力”,他们认为,“科学发达的国家,随时可以用科学的力来支配其他落后国家的生命”,战争,“没有什么正义不正义的标准,只有力,力就是正义。”中国昔日的“战国时代”,“也就是现在(抗战时期——引者注)的整个局势的特点”。 同时,他们认为:“抗战以来,中国最有意义,最切合实际的口号,莫过于…军事第一,胜利第一?、…国家至上,民族至上?、…意志集中,力量集中?。”“第一个就是…战?,第二个就是…国?,第三个就是…策?。” “战国策”派的名称由此而来。“战国策”派的宗旨是,“以…大政治?为…力母题?(Leitmotif),抱定非红非白,非左非右,民族至上,国家至上之主旨,向吾国在世界大政治角逐中取得胜利之途迈进。”他们的文学主张,与其“大政治”一脉相承,那就是“恐怖、狂欢、虔恪”三大母题。他们不仅在理论上如此提倡,而且,还有一批作品实践其主张,如《野玫瑰》、《金指环》、《间谍夫人》等。这些作品多表现“曲线救国”的主题,甚至直接歌颂特务和汉奸。 针对“战国策”所作所为,《新华日报》、《文化杂志》、《野草》等报刊,分别发表了汉夫的《…战国?派的法西斯主义实质》、《…战国?派对战争的看法帮了谁》,李心清的《…战国?不应做法西斯主义的宣传》,欧阳凡海的《什么是…战国?文艺》,洪钟的《…战国?派文艺的改装》,刘念渠《读〈野玫瑰〉》等文章,对战国策派的主

第7章:20世纪80年代文学思潮

第七章 20世纪80年代文学思潮 【教学目的、要求】: 了解新时期文艺思潮的发展概况、文学潮流、文艺论争。 【教学重点、难点】: 新时期文艺思潮的发展;文学潮流。 【课时】:1学时 【教学内容】: 一.新时期文学的复苏 (一)政治和文艺的拨乱反正 1.天安门诗歌运动 1976年4月5日(清明前后),天安门广场掀起一场以悼念周恩来总理逝世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诗歌创作运动。主要利用旧体诗词的形式,表达人民对“四人帮”祸国殃民的愤怒与声讨,对光明和理性的呼唤,歌颂和怀念周总理,具有极强的现实功利性和战斗性。四五诗歌运动宣告了“假大空”的文革文学的末日,成为“伤痕文学”的发端。 2.政治的拨乱反正 1976年底,文化大革命结束。中央对文革作出了定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引发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肯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批评两个“凡是”,要求“解放思想”;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提出党的工作重点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3.文艺界拨乱反正和艺术自由的提倡 1977年至1979年,政治的拨乱反正也贯彻到文艺领域。集中清算了“四人帮”的极左文艺观念。文艺组织恢复工作。文学刊物相继复刊。一批被打倒的作家“归来”,重新获得了创作的权利和自由。 1979年10月,第四次全国文代会,提出艺术民主,文艺界全面解冻。 1984年12月作协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提出创作自由的口号。 (二)文艺论争: 1.文艺与政治的关系论争 对“文艺从属于政治”,“文艺必须为政治服务”提出了置疑。对文艺自身发展规律的重视和重新认识,为1980年“二为”方针(“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提出作好了理论和舆论准备。 2.关于现实主义的论争 对现实主义中真实性的重新认识。对生活事实与生活真实,生活本质与生活真实,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真实性与倾向性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廓清了一直以来对现实主义一系列似是而非的观念,对以真实性为核心的现实主义达成了共识,确立了新时期文艺复苏的方向。 二.20世纪80年代前期文学思潮: (一)文学潮流 1.伤痕文学:直接起因于揭露文革的灾难,描述知青、知识分子、受迫害的官员在文革中的悲剧性遭遇。伤痕文学走出了文革的假大空颂歌模式,直面血泪人生。

第七章文学创造过程

第七章文学创造过程 第一节文学创造的发生阶段 文学创造的发生阶段可以分为富有主体性的材料储备、艺术发现、创作动机三个环节。 一、材料储备 材料是文学创造的第一要素,也是研究文学创造过程的第一起点。因为,与其他任何创造一样,作家从事文学创造也得有材料。某一具体作品虽然可能是独创的和前所未有的,但其内容却必须依赖于某些特定的材料。没有材料就等于做无米之炊。 文学材料虽以精神现象的形式储存在作家内心,但它们既不是先天就有也不是神授的,更不是自己憋在静室中“想”出来的。它们的来源只有一个,即客观的社会生活。 由此而言,所谓积累素材或储备材料,归根到底,就是作家主体把社会生活中许多似乎无用的刺激、信息,收集并转化为长期记忆中的因子,以作为未来从事文学创造的材料。 作家获取材料的途径主要可分为无意获取和有意获取、实践获取和书本获取四种。无意获取和有意获取是按照作家精神专注的趋向和程度而划分的。无意获取是指作家从小在社会生活和实践中所接收到的大量刺激。对于这些刺激,他虽然没有有意地记忆或着意地思索,但它们却作为连续不断的信息流悄悄地进入大脑,有些甚至会在长期记忆中扎根。 实践获取和书本获取是从作家获取材料的渠道来划分的。实践获取,主要指作家主动(或被迫)投身某一生活领域(或某种社会实践)去感受刺激,并获取信息的途径,这种材料又叫做直接材料。 书本获取,则是指由于文学的意识形态性质,它常常要依据前代或古人传递下来或同代人所提供的思想材料来从事创作,所以又叫做间接材料。 二、艺术发现 艺术发现是指作家在社会生活中积累了一定的生活材料的基础上,依据自己认识和评价生活的思想原则和审美趋向,对外在事物进行观察和审视时所得到的独特感知。 艺术发现名曰“发现”,其实不是外来的,而是由作家内心酝酿而成的。艺术发现是作家被内在积累的材料所引发,并与作家当前由于某种“关注”而形成的心理趋向、优势兴奋中心相联系,突然间向外在事物、事件、现象的投射。艺术发现发生时,作家往往眼前豁然一亮,心头突然一震,若有所思、若有所悟。(例路遥“老鼠药”,余华“衣衫褴褛、一路哭泣的老人”)(如;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其外界的刺激是作者在大街上遇到迎面走来的一个衣着褴褛,泪流满面的老人,他边走边哭,这一情景深深触动了余华,作家进而思索:他为什么哭得如此伤心? 《红与黑》最初的外界刺激是司汤达见到报纸上登载的一则情杀的消息. 作者的内心孕育是指对创作素材的积累, 创作题材的准备, 对于创作触发点以及其他有关创作的从内容到形式到表现技巧的冥思苦想和孜孜不倦的搜寻和探求.没有内心的孕育, 外物的刺激犹如落在了青石板上, 是不会发芽生长的; 有内心孕育就如同给种子提供了一个适合生长的温床,为它们发芽生长准备了一个条件.这就好比苹果落在你我的头上,只会感到疼痛,而落在牛顿的头上就不同凡响了.) 艺术发现的心理特征: 第一,艺术发现是作家心灵的蓦然领悟。 第二,艺术发现是作家独特眼光和非凡观察力的凝合,体现着深层的心理内容。 第三,艺术发现虽然是对外在事物一种独特的把握,但在这种把握中,外在事物常常只是一个机缘,是这个机缘的某一个突出之点与作家个人内心体验的契合。 第四,艺术发现并不改变原来的事物,而只是把透过独特眼光所看到的成分注入其中,

第一讲 文学思潮与运动(二)

第一讲文学思潮与运动(二) 教学目标: 了解这一时期各种文学思潮的形成、发展、及其主要观点,文学创作的潮流与趋向。 知识点: “革命文学”的倡导、普罗文学、民族主义文艺运动、后期创造社、太阳社、左联、鲁迅《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左联的代表性刊物、文艺大众化运动、唯物辩证法创作方法、拉普、文艺自由论及第三种文学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口号的传入、刘西渭的《咀华集》 “普罗文学”即无产阶级大众的文学。“普罗”是法语普罗列塔利亚的简称,意思为无产阶级的。“普罗文学”虽然源自法国,却是在苏联繁荣起来的,并增添丰富了“大众”的含义。普罗文学遵循现实主义文学创作原则,强调文学为政治服务,文学是政治经济的产物,左联也宣传他的政治功能,并使之成为当时的主流文学。 “拉普”全称为“俄罗斯无产阶级作家联合会”。 “纳普”:全日本无产者艺术连盟。 重点难点: 1、30年代文艺运动发展的基本线索 2、左翼文学思潮的基本特征与得失 3、左翼作家与自由主义两大文学思潮的对立 一、30年代文学的显著特征 1927年的政变。 1928年1月,太阳社蒋光赤、钱杏邨等创办《太阳》月刊,同时创造社李初梨、冯乃超、彭康等人创办《文化批判》;创造社的《创造月刊》发生“突变”;这些都标志着“革命文学”的兴起。 1928年3月,胡适、徐志摩、梁实秋等创办《新月》月刊,主张“独立”、“健康”、“尊严”原则。 1、第二个十年,即30年代文学发展的总体特征: A、文学思潮的空前政治化。 B、无产阶级文学运动在文坛上起决定性作用。 C、左翼文学与自由主义及其他多种倾向的文学彼此对立竞争,又共同丰富这一时期的创作。

二、30年代文艺运动发展的基本线索 1929年9月,国民党提出“三民主义文艺”的口号,在南京办起中国文艺社,刊行《文艺月刊》;在上海则有《民国日报》的文艺周刊与《觉悟》副刊,公开宣言打倒“革命文学”和“无产阶级文学”,“建设三民主义的新文学”。 1930年3月,“左联”成立,国民党发动了“民族主义文艺运动”,出版《前锋周报》与《前锋月刊》,在《宣言》里提出统一于“民族主义”的“中心意识”。 在30年代决定着文学的基本面貌的是无产阶级文学运动及其文学和民主主义、自由主义作家的文学运动及其文学。 无产阶级文学运动一般又称为左翼文学运动。以“左联”为中心,拥有二批发表园地,包括“左联”成立以前的《创造月刊》、《文化批判》、《太阳月刊》和“左联”成立前后的《拓荒者》(蒋光慈主编)、《萌芽》月刊(鲁迅、冯雪峰主编)、《十字街头》(鲁迅主编)、《北斗》(丁玲主编)、《文学月报》(姚蓬子、周起应主编)、《光明》半月刊(洪深、沈起予编辑)等刊物和秘密发行的《文学导报》(创刊号名《前哨》)。 民主主义、自由主义文学运动:著名的刊物有《文学》(傅东华、王统照主编)、《文学季刊》(郑振铎、章靳以主编)、《文学月刊》(巴金、章靳以主编)、《文丛》(巴金、章靳以主编)、《论语》(林语堂等主编)、《骆驼草》(周作人、冯文炳、冯至等编辑)、《文学杂志》(朱光潜主编)、《大公报?文艺副刊》(沈从文、萧乾主编)、《水星》(卞之琳、沈从文、李健吾等主编)、《现代》(施蛰存等主编)、《新月》(徐志摩、闻一多、饶孟侃、罗隆基等编辑)。此外,开明书店(叶圣陶、夏丏尊等主持)、文化生活出版社(吴朗西、巴金等主持)、生活书店(邹韬奋等主持)等也是文学活动的主要园地;其中开明书店的《开明文学新刊》、生活书店的《创作文库》及文化生活出版社的《文学丛刊》等,都有广泛影响。无产阶级文学与民主主义、自由主义文学的各自发展、演变,构成30年代现代文学两条基本历史线索,他们之间文艺思想上的斗争、文学创作上的互相竞争,共同活跃着30年代的文坛。 三、革命文学论争和以“左联”为核心的无产阶级文学思潮 1、1928年革命文学倡导的原因: A、国共合作的破裂, B、上海聚集了一批经过革命实际活动的作家,一批留日归来的激进青年与之汇合, C、接受党内左倾路线的影响,以文学革命推动政治革命, D、受苏联“拉普”等外来思潮的影响,形成革命文学理论基础。 2、1928年由创造社和太阳社倡导的“革命文学”基本主张: 明确提出文学的任务就是革命的工具,提出新文学队伍要按照阶级性质重新划线站队,

文学思潮与运动概要

第一个十年: ------------------- 文学思潮与运动部分 ------------------- 1915年9月《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第二卷起易名为《新青年》),新文化运动即以此为肇始。1917年《新青年》迁至北京。 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倡语体改革,提出应从“八事”着手,即:须言之有物、不模仿古人、须讲求文法、不作无病之呻吟、务去滥调套话、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 同年二月,陈独秀在《新青年》发表了措辞强烈的《文学革命论》,提出“三大主义”作为“文学革命”的征战目标:“曰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平民文学;曰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曰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 上述两篇乃文学革命的发难之作。 胡适、陈独秀的“文学革命”主张提出后,得到钱玄同、刘半农等人的响应。钱玄同从语言文字进化的角度说明白话文取替文言文势在必行,指斥拟古的骈文和散文为“选学妖孽,桐城廖种”。刘半农则发表《我之文学改良观》,提出改革韵文,散文,使用标点符号等许多建设性意见。傅斯年也围绕“文言合一制定国语”提出一些设想。但文学革命的主张,在思想禁锢的“无声的中国”一时还没有引起广泛的社会反响。于是钱玄同和刘半农在《新春年》演了一回“双簧戏”,即由钱化名王敬轩给《新青年》写信,模仿旧文人口吻,提出反对新文学与白话文的种种观点,然后由刘半农写复信,逐一辩驳,因而引起广泛的社会注意。 1918年4月,胡适发表《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以“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来概括文学革命的宗旨,意在将文学革命与国语运动结合起来。 同年12月,周作人发表《人的文学》,提出以人道主义为文学之本,试图将 19 世纪欧洲文学发展中起过重大作用的人道主义直接移用于中国新文学。 1918年冬天,陈独秀、李大钊又办了《每周评论》杂志,同时,北京大学学生傅斯年、罗家伦等办了《新潮》月刊,也致力于提倡白话文,提倡反映现代生活的新文学,翻译外国文学作品,介绍西文艺思潮,文学革命的影响就越来越大。 同时还批判“黑幕派”和鸳鸯蝴蝶派,有周作人《论黑幕》、沈雁冰《自然主义与中国现代小说》、鲁迅《关于<小说世界>》等。 贡献和影响甚大的著名古文家、翻译家林纾(林琴南)出来正面迎击文学革命,反对以白话文取替文言文。写了《论古文白话之消长》、《致蔡鹤卿太史书》,对白话文运动大张挞伐,攻击北京大学的新派人物“覆孔孟,铲伦常”,“尽反常轨,侈为不经之谈”(林纾《致蔡鹤卿太史书》,1919年3月18日《公信报》。)北大校长蔡元培(蔡鹤卿)在致林纾的公开信中则重申“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我主义”(蔡元培:《答林琴南书》,1919年4月1日《公信报》。)

第一章 文学思潮与运动

第一章文学思潮与运动(一) 1、1915年9月主编的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 2、文学革命开始于年,以胡适在《新青年》发表的一文为标志。 3、胡适在《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中提出了的口号。 4、胡适创作的现代最早的白话戏剧是。 5、陈独秀在《文学革命论》中提出文学革命的。 6、《平民文学》一文的作者是。 7、最早代表复古主义文学思潮反对文学革命的是,他在《新申报》上发表、、等文言小说,影射和攻击新文化运动。 8、1921年1月成立于的是文学革命后出现的第一个新文学社团。 9、文学研究会的会刊有和。 10、文学研究会被称为的现实主义文学流派。 11、1921年7月成立于的,是五四时期第一个浪漫主义文学社团。 12、五四时期双峰并峙的两大新文学社团是和。、 13、1923年成立的新月社,主要成员有、等,都是欧美留学生。 14、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一文中提出了“三美”主张,即、、。 15、语丝社成立于年,其主要成员有、、。 16、语丝社对中国现代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17、成立于1925年的和,都是鲁迅发起和领导的。 18、台静农的的小说集是未名社小说创作的重要收获。 19、被鲁迅称为“中国最坚韧,最诚实,挣扎得最久的团体”,其前身是。 20、湖畔诗社成立于年,其成员主要有、、、,他们以为特色。 21、中国最早的话剧团体是,成立于年。 22、话剧在“五四”以前被称为或。 23、田汉1923年成立了,创办了。 24、学衡派年成立于,其代表人物有、、等。 25、甲寅派主要人物是,提倡读经、维护封建性教育。 参考答案 1、陈独秀《新青年》 2、1917 《文学改良刍议》 3、“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 4、《终身大事》 5、“三大主义” 6、周作人 7、林纾《荆生》《妖梦》 8、北京文学研究会9、《小说月报》《文学旬刊》10、“为人生”14.东京创造社 11、浪漫主义12、文学研究会创造社 13、胡适徐志摩梁实秋陈西滢闻一多(答出二人即可)14、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15、l924 鲁迅周作人林语堂钱玄同孙伏园、川岛(答出三人即可) 16、散文17、莽原社未名社18、《地之子》19、沉钟社浅草社 20、1922 汪静之冯雪峰潘漠华应修人“真正专心致志做情诗” 21、春柳社1907 22、新剧文明戏23、南国社《南国》半月刊 24、1922 南京吴宓梅光迪胡先骕25、章士钊 第二章鲁迅

文学思潮与运动

第一章文学思潮与运动 教学目的 掌握这一时期文学思潮与运动的发展脉络 教学重点 无产阶级文艺思潮与自由主义文艺观 教学时间 4课时 教学步骤 一、30年代文艺运动发展的基本线索 无产阶级文学与民主主义、自由主义文学的各自发展、演变。 二、革命文学论争和以“左联”为核心的无产阶级文学思潮 1、论争:1928年初,应成仿吾之邀相继回国的留日创造社成员李初梨、冯乃超、彭康、朱镜我与郭沫若介绍的李一氓、华汉等主办《文化批判》,同年元旦,蒋光慈、钱杏邨、孟超、杨邨人等组成太阳社,创办《太阳月刊》。他们在早年的酝酿和讨论的基础上,开始正式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倡导文章主要有李初梨的《怎样的建设革命文学》,冯乃起的《艺术与社会生活》蒋光慈的《关于革命文学》成仿吾的《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郭沫若的《英雄树》等。 小资料:现代文学史上围绕着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倡导爆发的一场论战。1927年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中国革命进入由无产阶级(经过共产党)单独领导的新的历史时期。参加过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作家如郭沫若、成仿吾等,刚从日本回国的青年作家如冯乃超、李初梨、彭康、朱镜我等,以及在国内从事实际工作的作家如蒋光慈、钱杏邨、阳翰笙等,相继来到上海,聚集在文学岗位上。面对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形势,他们对于文学不能适应斗争需要的现状深表不满,急迫地要求用文学作为向反动势力斗争的武器;苏联和西欧各国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活跃,尤其是日本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蓬勃兴起,给予他们很大的影响和启示,在郭沫若等人的积极推动之下,从1928年初前后开始,以创造社和太阳社为主,在他们创办的《创造月刊》、《文化批判》、《太阳月刊》等杂志上,开始了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的倡导。 革命文学的倡导者的思想当时大多处于由小资产阶级向无产阶级转化的过程中,尚未很好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存在片面性和绝对化(《太阳》、《我们》等刊物纷纷加入到创造社一方,集中攻击鲁迅是?时代的落伍者?,甚至是?封建余孽??法西斯式?的?二重反革命?)。同时,由于受到当时国内外社会主义思潮中?左?的倾向的影响,他们对于中国革命的性质和任务的分析存在某些偏差。反映在革命文学的主张上,夸大文艺的社会功能,忽视文艺的特性,忽视作家世界观改造的艰巨性,把批判的矛头指向鲁迅等进步作家,否定?五四?新文学的成就。他们对鲁迅等人发动的批判,引起了进步文学阵营内部历时一年有余的论争。在数十种报刊上发表了 100余篇论争文章,展开热烈的讨论。 ◆革命文学倡导者的观点: 1、文学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在阶级社会中的一切文学都有阶级性的, 都表现出一定阶级的意愿与要求,因此革命的无产阶级要创造无产阶级的革

第十六章 40年代文学思潮

第十六章40年代文学思潮 【本章学习要求】 1、了解战争制约下不同政治地域(国统区、沦陷区、解放区)的文学发展状况; 2、重点掌握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文学史地位; 3、了解本时期文学论争概况。 第一节概述 1.文学队伍重新组合 1938年3月27日,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简称文协)在武汉成立,发起人包括各方面代表近百人,由老舍主持“文协”日常工作。 2.文化中心转移及作家生活变化 3.传播媒体的衰落及文体的变化 4.地域政治文化的形成 (1)上海“孤岛”及沦陷区文学 1937年上海沦陷后,一部分留在上海的作家在英法租界这个特殊的环境中,利用各种文艺形式创作,或明或暗的表达对异族侵略的抗争意识,开展了一系列配合抗日救亡的文艺活动,直到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上海完全陷落为止,这时的上海文学,文学史上一般称作“孤岛文学”。 钱钟书、师陀、张爱玲、苏青 (2)国统区文学 A.抗战初期:(1937、7至1938、10) B.抗战中期(1938、10至1944、9) C.抗战后期及解放战争时期(1944、9至1949、9) (3)解放区文学 A.新题材,新人物,新主题: B.新形式: 自觉地探求文学民族化大众化 第二节《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一、《讲话》产生的背景: 延安文艺座谈会是在1942年5月召开的 二、《讲话》的中心内容 1.为什么人: 强调了“首先是为工农兵服务”,从而确立了革命文艺方向。 2.如何为:“深入工农兵群众,深入实际斗争”。“和工农兵的思想情感打成一片” 3.特别重视文学的政治功能 重点阐释文艺和政治的关系问题,明确地提出了文艺从属于政治的观点,要求在文艺批评中,“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 文艺的“工农兵方向”。 第三节文艺论争 一、文艺与抗战关系以及文艺公式化、概念化问题的论争 梁实秋编《中央日报》副刊《平明》约稿提出“于抗战有关的材料,我们最为欢迎,但是于抗战无关的材料,只要真实流畅,也是好的,不必勉强把抗战截搭上去。至于空洞的…抗战

公共基础知识题库—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与运动重要知识

考试交流群:331227626中公教育事业单位考试网公共基础知识题库—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与运动重要知识推荐阅读:公共基础知识题库|事业单位考试题库 |2013事业单位招聘 1、1915年9月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 2、文学革命开始于 1917 年,以胡适在《新青年》发表的《文学改良刍议》一文为标志。 3、胡适在《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中提出了“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的口号。 4、胡适创作的现代最早的白话戏剧是《终身大事》。 5、陈独秀在《文学革命论》中提出文学革命的三大主义。 6、《平民文学》一文的作者是周作人。 7、最早代表复古主义文学思潮反对文学革命的是林纾,他在《新申报》上发表荆生、妖梦、等文言小说,影射和攻击新文化运动。 8、1921年1月成立于北京的文学研究会是文学革命后出现的第一个新文学社团。 9、文学研究会的会刊有《小说月报》和《文学旬刊》。 10、文学研究会被称为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流派。 11、1921年7月成立于东京的创造社,是五四时期第一个浪漫主义文学社团。 12、五四时期双峰并峙的两大新文学社团是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 13、1923年成立的新月社,主要成员有胡适、徐志摩、梁实秋、陈西滢等,都是欧美留学生。 14、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一文中提出了“三美”主张,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15、语丝社成立于 1924 年,其主要成员有鲁迅、周作人、林语堂、钱玄同、孙伏园。 16、语丝社对中国现代散文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17、成立于1925年的莽原社和未名社,都是鲁迅发起和领导的。 18、台静农的的小说集《地之子》是未名社小说创作的重要收获。

30年代文艺思潮与运动

第一章30年代文艺思潮与运动 通常意义上的“30年代文学”指1928年到1937年这一阶段的文学,也称为“现代文学的第二个十年”。 “现代文学的‘第二个十年’(1928—1937)是国民党政权由建立到相对稳定,同时又危机四伏的历史时期,为维持思想统治,国民党政府曾做过建立党制文化与党制文学的种种努力。……尽管掌握政权的国民党在政治、经济、军事上占有绝对优势,但在思想文艺领域却未能形成具有影响力与号召力的独立力量。在30年代决定着文学的基本面貌的是无产阶级文学运动及其文学和民主主义、自由主义作家的文学运动及其文学。” ——钱理群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91—192页。 30年代基于不同政治立场的文艺群体 在文坛上占主流地位的是左翼文艺和自由主义作家的创作。 1.国民党党制文艺——“民族主义文艺”运动。 宣言:《民族主义文艺运动宣言》、《以民族意识为中心的文艺运动》(1930.10)等。 刊物:《前锋周刊》、《前锋月刊》(1930);《黄钟》(1932)等。 代表人物及作品:潘公展、朱应鹏、王平陵、黄震遐、傅彦长等;小说《陇海线上》、《大上海的毁灭》,诗剧《黄人之血》等。 2左翼文学运动(“左翼革命文学思潮”)。 3“自由主义作家”群体(“人文主义文学思潮”)。——在文艺观点上对国民党的党制文艺和左翼文艺都有不满,更强调文学的“独立性”。 .. 第一节革命文学的倡导和“左联”的成立 一、革命文学兴起的背景 1.国际背景:1928年正是国际无产阶级文学运动波澜壮阔地展开的时候。当时苏联和西欧各国无产阶级文学的活跃,日本乃至朝鲜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高涨,给了中国革命作家以推动和鼓舞。1928年和1930年在莫斯科和哈尔科夫先后召开了两次世界革命作家大会,第二次会议上还成立了“国际革命作家联盟”。(苏联有“拉普”——20世纪20~30年代初苏联最大的文学团体,“俄罗斯无产阶级作家联合会”俄文缩写的音译。日本则有“纳普”——“全日本无产者艺术联盟”的简称,1928年成立,并创建机关报《战旗》。)这都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兴起造 成了很大影响。 2.当时国内革命斗争形势发展的现时需求:20年代初期,恽代英、肖楚女、邓仲夏等共产党 人就开始提倡无产阶级革命文学,1925年茅盾发表《论无产阶级艺术》,1926年郭沫若发表《文学与革命》等成为30年代革命文学的前奏。 1927年“4·12”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单独领导革命,政治上的独立要求文学上的独立。 大革命失败后,大批革命知识分子汇集于上海。(因为上海有外国人开的租界可以为他们提供避难之所)包括鲁迅、郭沫若、茅盾、阳翰笙,李一氓、成仿吾、钱杏邨、洪灵菲等;后来都成为革命文学重要力量。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基本理论主张是由后期创造社和太阳社成员首先提出。 二、30年代重大的文学争论(3个)

中国现当代文学——40年代文学思潮

第一章40年代文学思潮(3学时) 第一节战争制约下的文学 一、战争对文学的影响 现代文学的第三个十年(1937-1949):八年抗战+三年多内战,一个动荡的、大转折时期。 这时期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和战争与救亡发生紧密的联系。特殊的政治文化氛围、思维方式、审美心态,促成战时特有的文学现象。战争直接影响作家的写作心理、方式及题材、风格。即使远离战争现实的创作,也不自觉打上战时的烙印。 在不同的战争阶段,又有不同的时代审美倾向(审美标准也随时代变):初期、相持、解放前都不一样。 二、不同政治地域的文学分割并存(此时期特殊之处) 战时的地缘政治文化,制约了文学的发展、风貌。 抗日战争爆发后,大片国土沦陷,全国实际上分为国民党统治区,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抗战时称为抗日民主根据地)和日伪统治下的沦陷区三大部分,另外,还有1937(日占上海)-1941(珍珠港事件)年间,相对独立的上海租界,被称为“孤岛”。 文学也因此而分流为四。它们在相对独立的状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着自身,各具特色,也因相互隔离而难以形成整体。共同点是:都受战争环境影响、都接续五四的新文学传统。 第二节主要文学思潮(1.5课时) 一、国统区文学思潮 国统区在全国所占面积最大,作家最多、流派也多,所以思潮、创作都较为活跃,更能代表40年代主潮。在不同阶段,文坛呈现不同的基调与面貌。 1、第一阶段(1937年7月7日----1938年10月武汉失守) 文学的基调是:昂扬激愤的英雄主义,文学活动以救亡的宣传动员为中心; P278 彼此对立的各家各派作家的联合:1938年3月27日,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简称“文协”)的成立,周恩来、孙科等为名誉理事,郭沫若等45人为理事,老舍主持“文协”的日常工作。出版了会刊《抗战文艺》等; 报告文学和通讯成为最热门的文学题材。 文学体裁小型化、轻型化了:速写化的小说、墙头诗、朗诵诗、传单诗、街头剧、活报剧风行一时,通俗易懂的宣传抗战的鼓词、唱本、小戏等唱主角;报告文学因时而繁荣,以至于所有文学体裁也都程度不同地报告文学化了。 缺点:强调了文学的战斗性、时代性、功利性、宣传性,丧失了文学的多样化和个性化。作家过于兴奋,满足于廉价的感情发泄和传达政治立场。 2、第二阶段(1938年10月武汉失守后,抗战进入相持阶段,1941皖南事变) 创作则转为正视战争的残酷与艰难,正视现实中的黑暗;开始关注社会与个人。作家们主体意识的强化,给文学带来了更多的个性化风格和多样化发展。 题材更深入到民族生活的底蕴,揭露与批判现实的黑暗势力和解剖民族痼疾;同时在历史中发掘民族美德,寻找民族脊梁以作为现实的借鉴(萧红《呼兰河传》、曹禺《北京人》、郭沫若《屈原》);再则,作家也开始面对自己,探寻知识分子的历史道路(路翎《财主底儿女们》、夏衍《春寒》、《法西斯细菌》)。 主要文学形式是长篇小说、多幕剧、长篇叙事诗;追求史诗格调(茅盾《霜叶红似二月花》、老舍《四世同堂》),沉郁、凝重、博大的风格。 3、第三阶段(抗战后期到解放战争时期) 文学再一次与民主运动结合,讽刺成了主调,许多创作都带上喜剧性的批判色彩。(丁西林《三块钱国币》、陈白尘《升官图》、宋之的《群猴》、钱钟书《围城》、张恨水《八十一梦》、袁水拍《马凡陀山歌》)同时,解放区文学和世界进步文学(尤其是俄苏文学)以及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也对本时期国统区文学发生了重大影响,前者推动着国统区的小说和诗歌创作迈向民族化和大众化,后者则分别对两个最重要的文学流派——“七月派”和“九叶派”产生影响,显示出文学也在向世界化、现代化的潮流靠拢。

1917——1949年的文学运动和文学思潮

1917——1949年的文学运动和文学思潮 §1、文学革命的兴起(1917——1920) 一、晚清文学改良运动的主要内容: 1、诗界革命:黄遵宪(反对拟古复古、提倡“我手写我口”) 2、小说界革命:梁启超(重视小说的社会地位和社会作用) 3、文界革命:梁启超(“报章体”) 4、白话文运动:裘廷梁 二、“五四”文学革命发生的历史背景: 1、晚清文学改良运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 2、适应以思想革命为主要内容的新文化运动而发生的 三、《新青年》(第一卷名《青年杂志》)——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 创刊时间:1915年主编姓名:陈独秀 四、“五四”新文化运动与文学革命的关系: 1、文学革命是适应以思想革命为主要内容的新文化运动而发生的,因为旧文学中充斥着封建礼教道德的思想内容,思想革命的深入,必然要求反对旧文学的文学革命; 2、而文学革命的开展,批判旧文学观念和旧文学中封建思想道德观念,新文学以民主主义、人道主义、个性主义为内容,也大大推动了思想革命更深入地开展; 3、思想革命和文学革命相辅相成,使新文化运动蓬勃发展,成为自有中国以来最彻底反对封建文化和封建旧文学的革命。 五、文学革命的发生过程: 1、 1917年1月,《文学改良刍议》(胡适)——倡导文学革命的第一篇理论文章。 2、 1917年2月,《文学革命论》(陈独秀)——正式举起文学革命的大旗。 3、钱玄同、刘半农等撰文响应,周作人发表《人的文学》、《平民文学》 六、鲁迅:《狂人日记》(发表于《新青年》)——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1918年) 七、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对文学革命的影响: 1、李大钊:《什么是新文学》:用白话写的文章,算不得新文学;新文学应建立在“宏深的思想、学理,坚信的主义,从思想和艺术两个方面对新文学提出的要求) 2、鲁迅:《狂人日记》小说对封建主义揭露、批判所达到的高度 3、郭沫若的新诗,体现了“五四”反抗叛逆、破旧创新的精神 八、了解文学革命在创作上的初步成绩和白话文运动的胜利: 1、《新青年》上胡适、刘半农、沈尹默等的白话新诗,《新潮》上叶绍钧、汪敬熙、

第七章无产阶级文学运动与三十年代的文艺思潮(2课时)

第七章无产阶级文学运动与三十年代的文艺思潮 一、无产阶级文学论争与“左联”的成立。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兴起的历史背景和原因;早期共产党人对革命文学的倡导;大革命期间,创造社和进步文学阵营的酝酿;大革命失败后,无产阶级单独肩负领导中国革命的现实政治斗争的需要;国际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影响;革命作家相对集中于上海,提供了组织无产阶级革命文学队伍的可能性。 后期创造社和太阳社成员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基本理论主张:分析了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产生的社会原因;初步论述了革命文学的根本性质、任务;接触到作家世界观的转变问题。 革命文学倡导者的主要错误:对中国革命的性质和当时的革命形势作出错误的分析;在文学理论上,提出了诸如夸大文艺作用、忽视文艺特征、轻视生活、主张作家世界观的突变等不正确的观点;否定“五四”文学革命和“五四”以来的新文学运动,把小资产阶级作家当作革命对象;对鲁迅、茅盾、叶绍钧、郁达夫等作家进行了错误的批判。 鲁迅、茅盾同创造社、太阳社的争论。鲁迅肯定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提倡,同时批评创造社作家的文艺思想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鲁迅指出他们夸大文艺作用是“爬进唯心的城堡”;反对他们轻视生活和文学技巧;强调文艺特征不可忽视;认为作家世界观的转换不可能突变。茅盾在肯定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同时,主张描写小资产阶级的生活和他们的苦闷,也批评了创造社的革命文学主张和创作实践中的严重缺点。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成立。鲁迅《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的主要内容和重大意义。 二、“左联”的主要文学活动。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译介与传播;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会的设立;三套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丛书的翻译出版;新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提倡与“革命浪漫蒂克”倾向的清算;“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介绍与讨论。 外国文学的翻译介绍:国际文化研究会的设立;苏联文学的译介;俄国和西方国家文学的译介。 文学大众化的两次讨论及创作的试验。 鲁迅、茅盾、丁玲、张天翼等创作上的出色成就和大批新作家的培养。 “两个口号”的论争与“左联”的自动解散。 缺点与错误:政治上,受到当时“左倾”路线的影响,搞了不少“左”的政治活动;组织上,存在宗派主义、关门主义,把作家团体当成政党组织;文艺思想理论上,照搬外国文学运动和理论,教条主义倾向;文学创作上,在某些作家中存在着轻视艺术规律,公式化、概念化的倾向。 三、30年代的文艺思想论争。 积极展开文艺思想斗争,是左翼文学活动的重要内容,也是30年代文坛的突出现象。

第十六章 40年代文学思潮

第十六章40年代文学思潮 教学目的、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了解这一时期的文学运动及主要的文艺思潮。 教学重点、难点:抗战时期文艺的特点,国统区的、上海“沦陷区”的文艺运动。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40年代文学创作概况 一、三大区域的划分 第三个十年的创作是指从1937年7月抗战爆发到1949年9月新中国成立前的这一段时间的创作。其间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共计12年。 战争环境制约下不同政治地域的文学呈现出分割并存的局面,出现了三个区域:国统区、解放区、沦陷区。这三个区域既有共性,又呈现出不同的创作丰貌。 国统区:国民党统治的地区,当时面积最大; 解放区: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敌后武装根据地; 沦陷区:日本侵略军占领的地区和上海“孤岛”,即1937年11月日军占领上海后,租界处于被包围之中,直到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发生后,日军进入租界区的这段时间。 二、国统区创作概况(分为三个阶段) (一)抗战前期:全民族亢奋中的文学的“统一”(时间:芦沟桥事变——武汉失守)整个国统区文学基调为昂扬激愤的英雄主义。 1、文学观念统一为抗战服务,“救亡”成为文学活动的轴心,色彩统一、鲜明而单纯。 2、“文协”的成立: 1938年3月27日在武汉成立了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简称“文协”。“文协”的成立标志着30年代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自由主义文学以及国民党民族主义文学等几种文学运动的汇流,组成了文学界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现代文学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包括国共两党作家在内的大联合。 《抗战文艺》是当时最大的杂志。 3、在文学形式上出现了新的文学样式——“小型化”。 包括“广场艺术”(墙头诗、传单诗、枪杆诗)、“壁报文学”等大众化的小型轻便的艺术形式;还有用来解说宣传抗战的故事、鼓词、唱本、街头剧和戏曲等。 代表作有街头剧《放下你的鞭子》,在抗战初期影响最为广泛,与《三江好》《最后一计》一起,被称作“好一记鞭子”,风行一时。 这一时期的文学有报告化的趋势,报告文学发挥了文艺“轻骑兵”的作用,有丘东平的《第七连》《我们在那里打了败仗》。 (二)抗战中期:历史沉郁中的文学思索(1938年10月——1944年9月) 1、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初期昂扬激奋的社会心理渐渐转入沉静,人们开始审视战 争,由初期的昂扬激愤转向沉郁苦闷。 2、文学从单一走向复杂。 文学向着多层次思维、多方位观察转变,文学艺术的表现追求应有的丰富性、复杂性和深刻性,倾向于“史诗格调”。 3、创作特点:“三个面向” (1)面向现实: (2)面向历史: 形成了以郭沫若《屈原》位代表的历史剧的创作高潮。

第二十一章、文学思潮与运动(三)讲解

第二十一章、文学思潮与运动(三) 教学目标: 了解第三个十年的文学思潮、运动与创作倾向,并对一些重要而有争议的理论问题有所认知。 知识点: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文章下乡、文章入伍、孤岛文学、沦陷区文学、“民族形式”论争、对王实味的批判、关于现实主义和主观问题的论争、主观战斗精神说、战国策派。 重点难点: 1、三种不同地域的文学发展概况 2、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之主要内容、主要影响 3、关于现实主义与主观问题论争要点及胡风文艺理论主要观点。 本章概述第三个十年(1937—1949年)的文学思潮、运动与创作倾向,内容很多,又涉及到一些复杂的理论问题,有较大的难度。 一、战争制约下不同政治地域的文学分割并存 1、此期文学的显著特征: 与战争与救亡的紧密联系。战时特殊的政治文化氛围,包括思维方式与审美心态,促成许多战时特有的文学现象。 A、战争对文学创作的直接影响, B、不同战争阶段不同的文学审美倾向, C、地缘政治文化对文学的制约。 2、不同政治地域的文学发展: A、国统区文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1)1937年7月7日到1938年武汉失守 基调是昂扬的英雄主义,“救亡”压倒一切,重视时代性、战斗性;又称为“盲目乐观情绪”。 “文协”成立:时间、地点、成员、刊物、口号、意义 (2)1938年,特别是1941年皖南事变后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创作则转为正视战争的残酷与艰难,面对现实中的黑暗,题材更深入到民族生活的底蕴,揭露与批判现实,追求史诗格调,风格趋向凝重博大。 (3)抗战后期到解放战争时期,文学再一次与民主运动结合,讽刺成了主调,许多创作都带上喜剧性的批判色彩。 B、解放区文学的发展: 与国统区创作不同的是,解放区创作基调是明朗朴素的,即使在世界文学史上,也显出其特色。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