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最新心理学基础复习题与参考答案讲课教案

最新心理学基础复习题与参考答案讲课教案

最新心理学基础复习题与参考答案讲课教案
最新心理学基础复习题与参考答案讲课教案

《心理学基础》复习题与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单选题,每小题1分,45*1=45分)

1、创建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被公认为心理学鼻祖的是( D )。

A.华生

B.弗洛伊德

C.斯金纳

D.冯特

2、以特定的心理量表为工具,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间接了解的研究方法是( B )。

A.实验法

B.测验法

C.调查法

D.观察法

3、在教学方法手段改革的教育实验研究中,教师的教学策略处理属于( A )。

A. 自变量

B. 因变量

C. 无关变量

D. 常量

4、下列哪个现象与视觉适应现象有关。( D )

A.夜幕下,蓝色物体要比黄色物体更亮一些

B.不管是白天还是夜晚,人们知觉到红旗总是红色

C.直升机的螺旋桨高速旋转后,不再能观察到每片桨叶

D.夜晚开车与对面车辆会车时不宜开远光灯。

5、坚信人人都有自我实现的潜能,尊重个体的独特性的心理学流派是( C )

A.行为主义

B.精神分析

C.人本主义

D.格式塔学派

6、平时人们所说的“一心二用”是( D )。

A.不可能的B.不良品质 C.无条件的D.有条件的

7、感受器在刺激的持续作用下,感受性会随刺激时间而发生变化,此现象叫做( D )。

A.感觉后效

B.感觉变化

C.感觉对比

D.感觉适应

8、正上课时突然听到某同学的手机铃声响了,对这种刺激的注意属于(B )。

A.有意注意

B.无意注意

C.有意后注意

D.注意分配

9、感受性是( B )。

A.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B.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

C.感觉阈限的大小 D.最小可觉差的大小

10、登山运动员的登山服饰,为安全大计在服装颜色设计方面主要需考虑知觉的( B )。

A.整体性B.选择性C.理解性D.恒常性

11、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识现象的是( C )学派。

A.构造主义

B.行为主义

C.精神分析

D.认知

12、当物体移到100米远处,视网膜上的成像相应缩小到距我们1米远时大小的1/100,

但是我们知道该物体的大小没有太大变化,称为知觉的( A )。

A.大小恒常

B.形状恒常

C.颜色恒常

D.亮度恒常

13、感觉阈限与感受性之间的数量关系为恒定的( B )。

A.正比关系 B.反比关系 C.对数关系 D.毫无关系

14、暗适应完成后,视觉感受性( B )。

A.无变化 B.提高 C.降低 D.提高和降低

15、已知重量的感觉差别阈限为1/50,某举重运动员已举起150Kg,请问至少增加多少

kg后,该运动员能明显感觉重量增加了。(C)

A.1 B.2 C.3 D.1/50

16、盲人的听觉触觉特别敏锐。这是一种( B )现象。

A. 感觉适应

B. 感觉补偿

C. 感觉对比

D. 感觉后效

17、短时记忆的信息加工广度为( C )个组块。

A. 5±2

B. 6±2

C. 7±2

D. 8±2

18、长时记忆系统对来自短时记忆系统的信息的加工方式主要是( D )。

A. 物理特性编码

B. 言语听觉编码

C. 表象编码

D. 语义编码

19、睡前记忆效果好是因为没有( B )的存在。

A. 前摄抑制

B. 倒摄抑制

C. 动机性遗忘

D. 提取线索丢失

20、心理咨询师根据大量个案的临床表现总结出心理障碍发生的一般规律是利用思维的( B )。

A.间接性

B.概括性

C.预见性

D.形象性

21、问题解决的最佳效率受问题的难易程度和问题解决者情绪状态的影响,当在解决难度较大的问题时,处于最佳效率的动机水平应处于(D)水平。

A.强

B.最弱

C.中等

D.较低

22、三岁以前的婴幼儿的思维属于(A )。

A.动作思维

B.形象思维

C.逻辑思维

D.直觉思维

23、“怒发冲冠”是人在哪种情绪状态下的表现。(B )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热情

24、当人处于应激状态下时会出现血压升高等反应,这是情绪的(C )表现。

A.主观体验

B.外部表现

C.生理激活

D.行为反应

25、智力的核心成分是(D )。

A.观察能力B.记忆能力C.创造能力D.抽象思维能力

26、个体在后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定态度与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方

面的特征是( A )。

A.性格B.人格C.能力D.气质

27.过度学习的量控制在( B)是相对合理又经济的。

A.20% B.50% C.100% D.150%

28.王老师在讲“果实”这个概念时,列举了苹果、花生等可食果实的例子,也列举了棉籽、橡树等不可食果实的例子。这种教学方法称为( A )。

A.变式

B. 范式

C. 原型

D. 演绎

29、认为S—R是研究行为的公式,研究目的是预测并控制人的行为,其代表人物是

( A )

A.华生B.冯特C.马斯洛D.奥尔波特

30、下列不属于认知过程的是(B)。

A.记忆B.意志C.思维D.想象

31、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最高层的需要是( D )。

A.审美需要B.尊重需要

C.认知需要D.自我实现的需要

32. “一题多解”的教学方式主要用于训练学生的哪一种思维?( B )。

A. 直觉思维

B.发散思维

C. 动作思维

D. 集中思维

33、根据任务的需要,注意从一个对象或活动转到另一对象或活动上的现象叫(C )。

A.注意的分散B.注意的分配C.注意的转移D.注意的起伏34、“一目十行”;“眼观六路”等现象是注意的哪种品质表现?(C )

A.注意稳定性B.注意转移C.注意广度D.注意分配

35、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B )。

A.注意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共同特征。B.注意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

C.注意并不反映客观事物。D.注意是伴随着心理过程的一种心理状态。

36、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注意的功能?( D )

A.选择功能B.监督功能C.维持功能D.创造功能37.看到蓝色感觉平静,看到黄色感觉温暖。这种感觉现象是( C )。

A.适应

B.对比

C.联觉

D.综合

38、当中途离开电影院,强阳光下,反而什么都看不清,这时感觉有( C )的特性。

A.对比 B.暗适应

C.明适应 D.疲劳

39.“舌尖现象”是指( B)。

A.永久性遗忘B.暂时性遗忘

C.记忆干扰D.口吃现象

40、王悦接到高考录取通知书已十多天了,仍心情愉悦,往常觉得平淡的事也能让她高兴,这种情绪状态属于( B )。

A. 激情

B.心境

C. 应激

D. 热情

41、学生在解决一个问题之后,以后遇到同样类型的问题还会采取先前的思维模式去解题,这种现象说明了( B )。

A.原型启发

B. 定势

C.迁移作用

D. 功能固着

42、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表明了( B )。

A.识记后不会遗忘

B.遗忘是先快后慢的

C.遗忘是逐渐产生的

D.遗忘是先慢后快的

43、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的概念和( A )相关联。

A.干扰说

B.衰减说

C.提取失败说

D.压抑说

44、人们沿着不同的方向思考,重新组织当前的信息和记忆系统中存储的信息,产生出大量、独特的新思想是一种( B )。

A. 聚合思维

B. 发散思维

C. 经验思维

D. 常规思维

45、敏感,细腻,多愁善感的气质特点属于(D)气质类型。

A. 多血质

B. 胆汁质

C.粘液质

D. 抑郁质

二、简答题

46、简述课堂上维持学生注意的方法。

47、简述知觉的基本特征并举例说明。

48、简述引起遗忘的原因

49、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50、简述影响性格形成与塑造的主要因素

51、何为发散思维?发散思维的评价标准是什么?

52、为什么说“性格决定命运”?(6分)

53、如何合理地组织复习?(6分)

三、材料分析题

54、参考答案

1)这位老师的教学行为是存在严重的偏差。错在只按常规思维的要求追求唯一正确答案,但严重挫伤了学生主动进行发散思维或创造性思维的积极性。理由:因为三个学生从思维的流畅性是相同的,而后两个的变通性和新颖性更强,需要得到鼓励。

2)这个案例对我们的启发有:作为教师要保护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想法、动机;通过鼓励和启发等各种方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敢于思考,不怕犯错,勇于探索的精神。

55、材料:在实际的教学中,有的教师对学生作业采用“漏一补十”“错一罚百”的做法。你怎样看待这一现象?请运用记忆的有关原理加以分析。(5分)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这种做法是不对的:违背了记忆的基本原理。相对来说理想的学习程度是150%,过多的过度学习是得不偿失的,结果只能导致厌学。

56、材料:教师在板书生字时,常把形近字的相同部分与相异部分分别用白色和红色的粉笔写出来。

问题:该方法符合什么心理学原理?为什么?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符合感觉对比的原理,或符合引起学生无意注意的基本条件的心理学原理。

57、材料:许多优秀学生总结出的考试复习方法如下:第一,要把主要精力集中在教材的中心、重点和难点上,不彻底搞懂绝不放手。第二,要及时巩固,防止遗忘。复习要在课后及时进行,但不能一曝十寒。第三,在复习的时候,要将抽象的知识和材料形象化,进行生动丰富的想象。第四,背诵文章时,要加强对中间部分材料的重点识记。第五,要合理安排好复习内容,一次识记内容不能太多,并且要达到过度学习。

问题:请你根据有关遗忘的知识,分析上述材料中所蕴含的影响遗忘的因素。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材料中所蕴含的影响遗忘的因素有:第一,材料的意义。记忆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之上。第二,时间因素。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的。第三,材料的性质。形象类的材料更易识记。第四,材料的系列位置。存在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现象。第五,材料的数量。一次识记内容不宜过多。

58、材料:一位热情而热爱教育工作的教师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及提供一个更有情趣的学习环境。新学年开始了,他对教室进行了一番精心的布置,教室内周围的墙上张贴了各种各样生动有趣的图画,窗台上还摆上了花草、植物,使课室充满了生机。

问题:这位老师遵循或违背了心理学的什么原理?请简要说明。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违背了无意注意的基本原理。教室周围的环境要素均具备了吸引学生无意注意的基本特性,因此容易导致学生分心。

浅谈农村学校信息化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复制链接] 中学生作文电梯直达楼主发表于2014-10-2 22:03:25 | 只看该作者浅谈农村学校信息化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摘要:在信息化迅速发展的今天,农村学校由于各种条件的影响,信息化教育存在着不少的问题,通过分析问题,并根据当前农村信息化现状发表了自己的建议和设想,试图推动当前农村中小学信息化技术水平,推动农村信息化教育的进程。关键词:农村学校;信息化教育;问题和对策一、积极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潮流,是国家社会发展的趋势,信息化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积极推进国家信息化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提高国民的信息素养,培养信息化人才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根本,教育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教师教育信息化既是教育信息化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当前,信息化已经引起中小学的教育思想、观念、内容、方法等方面发生深刻变革。要实现信息技术在中小学逐步普及和应用,建设一支数量足够、质量合格的具有较高信息素养的中小学师资队伍是关键。目前,我国以现有师范院校为主体的教师教育机构,存在着信息基础设施和资源建设薄弱,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尚未普及,在教师教育中还不能广泛应用现代远程教育和网络教育手段等方面的问题,难以适应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需要。因此,教师教育必须加快信息化进程,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为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的信息素养奠定坚实的基础。二、当前农村学校信息化教育存在的问题由于农村学校地处地区地域广阔,社会经济发展相对缓慢,信息化教育水平较低,尤其是处于偏远地区的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自2003年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实施“全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以来,各地较为成熟的推出了教学光盘播放点、卫星教学收视点、计算机网络教室3种模式,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城市及经济发达地区相比,困难重重。(一)对信息化教育建设认识、熟透不到位上至政府、学校领导,下至学校教师都应彻底改变观念,加深熟悉。传统的教育观念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模式,对教学环境信息化的要求不高。部分政府领导对信息化教育不关心,只顾搞经济建设;有些学校的领导和教师认为信息技术是摆样子,可有可无,对当前教育起不到多大的作用,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效率低;有的学校领导甚至公开说:“讲课用什么课件,不用就讲不好吗?把课讲好,来实际点,用不着搞什么花花样!”有的教师也公然说:“我制作水平低,运用能力差,跟不上当前的形式需要,慢慢适应吧!”如今应试教育仍在社会广泛延伸,造成广大农村学校“以考试成绩论学校教学质量”、“以升学率高低论学校教学水平”、“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教学”的现象还依然普遍存在。在思想上存在种种畏难情绪,他们大多数认为信息技术离农村还很遥远,师生学无所用,有的学校只给信息技术教师订书,学生不订或两人合用一本书,这种现象在我校还真实存在。信息化教育始终处在“打字、排版练习”和“各学科课堂演示辅助教学”的低级阶段徘徊。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空间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收藏分享顶踩回复举报中学生作文沙发楼主| 发表于2014-10-2 22:03:30 | 只看该作者(二)资金投入不足,比例不合理,设备陈旧

心理学基础复习题与参考答案

《心理学基础》复习题与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单选题,每小题1分,45*1=45分) 1、创建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被公认为心理学鼻祖的是( D )。 A.华生 B.弗洛伊德 C.斯金纳 D.冯特 2、以特定的心理量表为工具,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间接了解的研究方法是( B )。 A.实验法 B.测验法 C.调查法 D.观察法 3、在教学方法手段改革的教育实验研究中,教师的教学策略处理属于( A )。 A. 自变量 B. 因变量 C. 无关变量 D. 常量 4、下列哪个现象与视觉适应现象有关。( D ) A.夜幕下,蓝色物体要比黄色物体更亮一些 B.不管是白天还是夜晚,人们知觉到红旗总是红色 C.直升机的螺旋桨高速旋转后,不再能观察到每片桨叶 D.夜晚开车与对面车辆会车时不宜开远光灯。 5、坚信人人都有自我实现的潜能,尊重个体的独特性的心理学流派是( C ) A.行为主义 B.精神分析 C.人本主义 D.格式塔学派 6、平时人们所说的“一心二用”是( D )。 A.不可能的B.不良品质 C.无条件的D.有条件的 7、感受器在刺激的持续作用下,感受性会随刺激时间而发生变化,此现象叫做( D )。 A.感觉后效 B.感觉变化 C.感觉对比 D.感觉适应 8、正上课时突然听到某同学的手机铃声响了,对这种刺激的注意属于(B )。 A.有意注意 B.无意注意 C.有意后注意 D.注意分配 9、感受性是( B )。 A.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B.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 C.感觉阈限的大小 D.最小可觉差的大小 10、登山运动员的登山服饰,为安全大计在服装颜色设计方面主要需考虑知觉的( B )。 A.整体性B.选择性C.理解性D.恒常性 11、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识现象的是( C )学派。 A.构造主义 B.行为主义 C.精神分析 D.认知 12、当物体移到100米远处,视网膜上的成像相应缩小到距我们1米远时大小的1/100, 但是我们知道该物体的大小没有太大变化,称为知觉的( A )。 A.大小恒常 B.形状恒常 C.颜色恒常 D.亮度恒常 13、感觉阈限与感受性之间的数量关系为恒定的( B )。 A.正比关系 B.反比关系 C.对数关系 D.毫无关系 14、暗适应完成后,视觉感受性( B )。 A.无变化 B.提高 C.降低 D.提高和降低 15、已知重量的感觉差别阈限为1/50,某举重运动员已举起150Kg,请问至少增加多少 kg后,该运动员能明显感觉重量增加了。(C)

心理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与发展 一.心理学的含义:研究人的行为与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二.人的心理活动:分为个体心理和社会心理 三.心理学流派: 1.1879年,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冯特因此被称为心理学之父 2构造主义:构造主义的奠基人为冯特,著名的代表人物为冯特的学生铁钦纳。构造主义学派主张心理学应研究人们的意识,即人对直接经验的觉知。 3机能主义: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在20世纪初创立,认为心理学应该研究意识的功能和目的,而不是它的结构。 4格式塔心理学:主要代表人物有韦特海默、苛勒和考夫卡。认为人的知觉经验虽然起源与分离零散的外在刺激,但人所得到的知觉却是有组织的。 5认知心理学: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奈瑟将当时各种研究成果加以总结,写出了《认知心理学》,标志着认知心理学的诞生 6.行为主义:1913年,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发表了一篇题为《一个行为主义者眼中的心理学》的论文,宣告了行为主义的诞生(详见书P11\12\14) 7.精神分析学派:由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立。 8.人本主义心理学: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罗杰斯在20世纪50年代创立。 第三章 行为动力 一.需要的含义:需要是有机体感到某种缺乏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倾向,它是有机体自身和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头脑中的反映。 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详见书P68) 三.动机的含义:推动个体从事某种活动的内在原因。具体说,动机是引起、维持个体活动并使活动朝某一目标进行的内在动力。 四.动机冲突的主要种类(详见书P78) 五.动机与行为效果(详见书P78) 六.归因理论主要内容(P83) 第四章 认知过程 一.注意的特征:稳定性(时间特征)、广度(注意范围)、分配(指向不同对象)、转移(根据新的任务转移注意) 二感觉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后像:当刺激作用于感受器停止以后,感觉并不立刻消失,而是逐渐减弱,这种感觉残留的现象叫做感觉的后像。 三.知觉特性: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恒常性 四.记忆的过程:记忆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识记(前提、输入)、保持(中间环节)、再认或回忆(提取、恢复)是记忆的三个基本环节。 五.记忆的三级加工模型(详见书P126) 环境→感觉记忆(输入、暂时存储)→短时记忆 长时记忆 ↓ ↓ 信息丧失 信息丧失 复述 提取

心理学说课稿

记忆力的开发 心理健康教育说课稿 资兴市立中学何耀明 老师们:大家好! 今天我说的是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目是《记忆力的开发》。 一、说教材 (一)教材说明:“记忆力的开发”是根据高中生学习内容多,学习任务重,学习压力大,而设计的关于学习方法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学好本课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记忆的概念,记忆的规律,还可以让学生掌握记忆的一些方法,从而增强学生的记忆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学习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目标:1、使学生了解记忆的概念,记忆的规律。 2、通过活动与训练,让学生掌握记忆的一些方法。 3、结合学生情况,选用一些记忆方法,提高学生的记忆力。 教学重点:掌握三条记忆规律和两种记忆方法。 教学难点:结合学生自身情况,运用记忆规律改进记忆方法。 (三)教具准备:多媒体 二、说教法和学法:从学生实际出发,我准备了一个记忆力小测试,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记忆力情况,运用多媒体课件出示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图、三组英语词组和一组词组材料,让学生通过讨论、练习等方式,揭示记忆的三大规律,使学生懂得记忆力是有规律可循的。新课标提出要创造自然生成的课堂效果,师生共成长。在学生了解了谐音记忆法和联想记忆法后,我让学生利用自己的经验进行记忆训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训练中掌握了这两种记忆方法。

三、说课堂教学程序:本着教重启发、学重思维感知的教学原则,做到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完成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过程。本课我打算安排了解自己的记忆力情况、记忆力是有规律可循的和记忆方法训练三个教学环节。 (一)了解自己的记忆力情况 在导入课题后我用多媒体出示三行数字材料,让学生任选一行,在一分钟内读完,然后把那些记住的数字写出来,位置可以颠倒。 上面的数字是: 63、85、34、27、59、48、92、47、12、75、28、41 76、29、59、24、67、19、83、49、23、91、12、46 58、62、87、93、25、98、28、32、45、16、73、51 学生写完后进行记忆自测结果评价,然后启发同学讨论,理解什么是记忆力。 最后老师归纳:记忆力是过去经历过的事情,其印象仍保留在头脑里,又能根据需要提取出来的能力。记忆包括3个环节:识记、保持、回忆。 (二)记忆力是有规律可循的。 (1)为了揭示记忆的规律,我先用多媒体出示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图,请同学讲解,老师补充、举例,引出记忆规律一:记忆过程中遗忘先快后慢。针对这一规律让学生找出记忆对策:学过的东西要及时复习,如在晚上进行学习,第二天早晨复习效果较好。(2)再用多媒体出示三组英语词组: TH ELI TTL EB OY SI TSD OWN HE WA NTS TO STU DY ENG LNSH Please tell me all about that 先让学生读一分钟,再请4个同学在黑板上默写,并请默写得好的同学谈经验,引出记忆规律二:有意义的材料更容易记。针对这一规律让学生找出记忆对策:不要死记硬背,对一些枯燥的材料可赋予意义联想归类等记忆。

大二心理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心理学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动机:是指激励人们进行某种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在原因或内部动力。 2、诱因:是指能满足有机体需要的物体、情景和活动,是有机体趋向或回避的行为目标。 3、学习动机:指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 4、强化:在操作性条件作用中,当被试表现出主试所期望的动作之后,给被试提供满意快 活的刺激,就叫做正强化;当被试表现出主试所期望的动作之后,某种不愉快的经验或事物因此而消失,就叫做负强化。 5、成就动机:是在人的成就需要的基础上产生,是激励固体乐于从事自己认为重要的或有 价值的工作,并力求获得成功的一种内在驱动力,是个体努力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又快又好地解决某一问题的愿望或趋势。 6、归因:人们在做完一项工作之后,往往喜欢寻找自己或他人之所以取得成功或遭遇失败 的原因,这种对行为结果的原因的推论就称为归因。 7、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8、学习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9、学习定式:指学生对学习活动的心理准备状态。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结构、思维 方式,以及需要、愿望、态度等都能构成其学习的心理准备状态,对学习发生定势作用,从而使学习活动有一定的方向性。 10、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人和动物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以人的心 理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 11、心理发展: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有规律的心理变化,称之为心理发展。 12、注意:指心理活动队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13、感知: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柑橘赫尔知觉的过程,是认知过程的开端。 14、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它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和事物间规律性 的联系,包括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而狭义的通常的心理学意义上的思维专指逻辑思维。 15、想象:是对人脑中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德尔心理过程。 16、情绪与情感:是个体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主观态度体验。 17、情绪智力:指个人对自己情绪的把握和控制,对他人情绪的揣测和驾驭以及对人生的乐 观程度和面临挫折的承受能力。 18、气质:指个体与生俱来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 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典型饿、稳定的心理特征。 19、能力:是指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的,并且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个性心理特征。 20、亲社会行为: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包括谦让、 帮助、合作、分享、安慰和捐赠等。 21、品德:指个体子在遵守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和准则去处理个人与他人、群体和社会之间 关系时所表现出来的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22、心理健康:不但没有身体的缺陷与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 23、学习:是指因经验而导致的个体行为或行为潜能发生相对一致变化的过程。 主观题。 一、自我意识:指人对自己身心状态及对自己同客观世界的关系的意识。它具有复杂的心 理结构,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系统。 自我意识的发展表现为三个反面: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 自我意识的形成:1、通过与他人的交往来认识自我;2、通过自我观察来认识自我;3、通过分析自己的活动结果来认识自我。

心理学基础知识试题(附答案)

心理学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一) 一、单项选择题(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共20分) 1.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 B) A.华生 B.马斯洛 C.霍尔 D.杜威 2.心理学属于( C) A.自然科学 B.社会科学 C.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双重性质的科学 D.哲学 3.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是(A ) A.随意注意 B.不随意注意 C.随意后注意 D.无意注意 4.觉察刺激之间微弱差别的能力称为( D) A.绝对感觉阈限 B.绝对感受性 C.差别感觉阈限 D.差别感受性 5.“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描述的是(A ) A.适应现象 B.听觉适应 C.嗅觉刺激 D.味觉刺激 6.信息在短时记忆中一般只保持( B)秒钟。 A. 1~2 B. 20~40 C. 60~70 D. 70~80 7.学习新信息对已有旧信息回忆的抑制作用叫(B ) A.前摄干扰 B.倒摄干扰 C.消退抑制 D.超限抑制 8.短时记忆容量有限,为了使其包含更多的信息,可采用的方式是(C ) A.感觉登记 B.注意 C.组块 D.复述 9.概念的内涵指的是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外延指的是概念的范围。概念的内涵增加的同时,也就是使本质的条款更多,它的外延就(C )了。 A.大 B.多 C.小 D.增加 10.先有一个目标(目的),它与当前的状态之间存在着差异,人们认识到这个差异,就要想出某种办法采取活动(手段)来减小这个差异。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策略是( C) A.爬山法 B.逆向工作法 C.手段—目的分析法 D.尝试错误法 11.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说是由美国心理学家(B )提出来的。 A.斯皮尔曼 B.卡特尔 C.瑟斯顿 D.吉尔福特 12.我国古代思想家王充所说的“施用累能”是指(B ) A.学校教育对智力的影响 B.社会实践对智力的影响 C.遗传对智力的影响 D.家庭环境对智力的影响

推荐几本心理学入门书籍

推荐几本心理学入门书籍 必看的: 1.心理学导论 《心理学与生活》《心理学-一条整合的途径》 《人格心理学》(轻工业出版社) 《图解心理学》日本图片简易版 读这类书可以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方法,各种心理学理论,是心理学入门必读的。 2.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轻工业出版社) 介绍各种人类心理现象,日常生活中你可能已经意识到人有一些固定的行为模式,社会心理学用更精确的语言描述的这些行为模式。社会心理学在整个心理学体系中扮演的是一个数据收集者的角色。 3.进化心理学《进化心理学-心理的新科学》《Introducing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进化心理学解释了人类心理现象的由来,是目前唯一能够将所有心理学理论贯穿在起来的核心理论,以其目前的发展速度进化心理学完全有能力在不久的将来一统整个心理学理论体系。 这门学科不是很出名,因为绝大多数人甚至许多学者都不能接受把人类行为和动物行为进行类比,在这一点上21世纪的人相对于和Darwin时代的人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进步。 4.心理学方法论《与“众”不同的心理学》《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社会学研究方法》 《与众不同的心理学》讲的是科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好很强大。 《40项研究》讲的是心理学史上的一些重大发现。《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这本虽然只读了第一章,但是可以感觉到作者对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理解非常的到位。大致翻了一下,全书的核心内容应该是讲统计学研究方法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应用。从科学哲学的角度讲,人类获取知识的任何方法都是基于统计学的,包括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强烈推荐这本书。 5.神经科学《神经科学-探索脑》 讲的是人类神经系统的生物学原理,或者说是人类心理的物质基础,个人觉得对理解心理学是十分必要的。 6.咨询方面 《登天的感觉》 相信这本书是很多人想做心理咨询师的理由。 --------------------------------------- 这些书豆瓣都有,直接搜类别名字(比如"进化心理学")即可 最好去看看wiki上的"心理学"条目 入门之前读书的基本原则: 1.暂时不看以下几种书:解梦/精神分析/人格理论/心理咨询/心理治疗 2.不看声称能快速解决具体问题的书:领导力/3秒钟看透人心/测试你的XX能力/投资心理/让别人喜欢你 3.能分辨书的好坏前只看翻译的,暂时不看国内作者写的书,除非有人强烈推荐

说课稿-李灿佳-旅游心理学-第四版

《旅游心理学》说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我是***,非常感谢大家给我这个试讲和学习的机会。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主题是《旅游心理学》,下面我对本主题进行分析: 一、说课程 《旅游心理学》是从心理学角度研究旅游者和旅游业的一门新型学科。国外学者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我国学者也随后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展了旅游心理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旅游心理学是一门介于旅游学和心理学之间,并有自己独立研究领域的边缘学科。《旅游心理学》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的能力和专业素质的提高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根据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中职教育培养目标,制定教学目标如下:知识目标—通过教师的系统讲授使学生了解必要的心理学基础知识,掌握旅游者的需要、特点初步掌握对旅游者鉴貌辨色的方法,培养学生对旅游者进行心理分析的能力。 能力目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旅游心理学在旅游业中的重要作用与地位、理解和掌握旅游者作为旅游主体所具有的心理及行为规律,掌握旅游服务心理,初步理解管理心理理论和艺术。 德育目标—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心理素质,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应对旅游服务过程中遇到的挫折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职业能力,为今后做好本职工作,提高对旅客服务质量,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说教材 本教材是李灿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旅游心理学》第四版,这本教材顺应了目前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趋势,在体系的编排和内容的选择上,把心理学知识与旅游服务工作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并配以补充阅读材料,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本教材同时注重岗位的

1 基础心理学试题六 一

1 基础心理学试题六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的客观事物的的反映。 2、注意分配的条件是,同时进行的两种活动中有一种是的,而且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之间具有的。 3、表象是从到的过度阶段,是认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4、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有:提出问题、、和验证假设。 5、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而产生的。 6、根据需要的对象,可以把需要分为需要和需要。 7、气质的动力特征主要指心理过程的强度、速度、和心理活动的。 8、性格的形成和发展是因素和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9、人与人之间在能力上的个别差异,主要表现在能力类型差异、的差异和差异 10、同一时间内能够清楚把握的注意对象的数量即注意的,又称注意的。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科学的学者是( ) A.冯特 B.华生 C.费希特 D.弗洛伊德 2.看见一株玫瑰花并能认识它,这时的心理活动是() A.色觉 B.知觉 C.感觉 D.统觉 3.教师一边讲课,一边观察学生的反应的注意特性是() A.注意广度 B.注意稳定性 C.注意分配 D.注意转移 4.短时记忆的信息容量为()组块 A.9±2 B.7±2 C.5±2 D.6±3 5.根据言语描述或图形示意,在人脑中形成相应新形象的过程是() A.有意想象 B.随意想象 C.创造想象 D.再造想象 6.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解答问题有启示作用的相类似的事物或现象是() A.原型 B.定势 C.迁移 D.变式

7.个体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内部心理动力是() A.感觉 B.知觉 C.需要 D.能力 8.气质类型在社会上评价是() A.都是好的 B.都是坏的 C.有好有坏 D.无好坏之分 9.人在处理各种社会关系方面的性格特征是() A.性格的态度特征 B.性格的意志特征 C.性格的情绪特征 D.性格的理智特征 10.智力分布呈常态分布就是指() A.人与人之间在能力上没有明显的个别差异 B.智力中等的人占多数 C.智力超常的人占多数 D.智力低常的人占多数 三、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形象记忆 2、定势 3、创造想象 4、性格的态度特征 5、特殊能力 四、判断题(每题1分,对打“√”,错打“×”,共10分) 1.“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说明的是气质的稳定性特征。() 2.虚幻的想象是不受现实制约的。() 3.“谈虎色变”是第二信号系统的作用。() 4.复杂意志行动过程中,执行决策阶段是最关键的阶段。() 5.相比较而言,多血质的人比抑郁质的人要聪明。() 6.差别感觉阈限越大,则差别感受性越强。() 7.精神分析学派的最主要代表人物是马斯洛。() 8.斯坦福-比纳智力测验所用的智商是离差智商。() 9.潜移默化是指有意识记的结果。() 10.印度狼孩“卡玛拉”事件说明了社会现实与生活实践在人心理发展中的重

基础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研究生课程进修班试卷封面 姓名:严宝亮 单位:凤翔中学 专业:化学 考试科目:基础心理学 考试分数: 年月日 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进修班考试试卷评分表 课程名称基础心理学姓名严宝亮单位凤翔中学专业化学题号分数签名1 2 3 4 5 6 7 8 9

年月日 10 总分 评阅教师签字: 年月日 基础心理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 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心理学是研究什么的学问?(D) A灵魂B意识C行为D行为与精神过程 2.红灯灭了之后眼睛里出现了蓝绿色的后像,这叫:(A) A正后像B负后像C明度对比D色彩对比 3.有些教师十分强调学生对学习目的和意义的理解,认为它们对学习成绩有直接影响,这 一看法体现了心理学何种观点?(D ) A 生物学观点B行为主义心理学观点C人本主义心理学观点D认知的观点 4. 受经验与习惯影响而产生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它影响问题解决时的倾向性。这是:(A) A定势B迁移作用C动机状态D变式 5. 注意的两个特点是(D) A指向性和集中性B指向性和选择性C调节性和集中性D选择性和集中性 6. 与注意信息加工不相关的理论是:(B) A瓶颈模型B透镜模型C特征整合模型D眼动理论 7. 马斯洛需要层次学说中,属于第三层次的需要是哪种需要?(B) A安全B爱与归属C自我实现D尊重 8. 视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哪个区域的?(D) A顶叶B颞叶C额叶 D 枕叶 9. 幻想是哪种想象的特殊形式。(A ) A 创造想象 B 再造想象 C 无意想象D空想

10“心理旋转”研究说明表象是一种:(B) A映像B心理操作C概括性D自觉性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20分)。 1、流体智力 答:流体智力是指一般的学习和行为能力,由速度、能量、快速适应新环境的测验来度量,如逻辑推理测验、记忆广度测验、解决抽象问题和信息加工速度测验等。 2、效度 答:效度(Validity)即有效性,它是指测量工具或手段能够准确测出所需测量的事物的程度。效度是指所测量到的结果反映所想要考察内容的程度,测量结果与要考察的内容越吻合,则效度越高;反之,则效度越低。效度分为三种类型:内容效度、准则效度和结构效度。 3、顺应 答:由于新刺激的作用,现有的格式会适当改变以适应外部刺激的特点,这个过程称作顺应。 4、幂定律 答:幂定律指的是心理量S(如长度的主观单位)是物理量I(如线段的长度)的幂函数,用公式表示即S=kIn。 三、简答(每题8分,共24分) 1简述引起随意注意的主要原因 答:(1) 对注意目的与任务的依从性。随意注意是一种有预定目的的注意。目的越明确、越具体,越易于引起和维持随意注意(2) 对兴趣的依从性。有趣的事物容易引起随意注意。(3) 对活动组织的依从性。能否正确地组织活动,也关系到随意注意的引起和维持。有些人养成了良好的工作习惯和生活习惯,起居饮食很有规律。这样,在规定的工作时间内,能全神贯注地工作。相反,一个没有良好生活习惯的人,整天处于忙乱状态.在必要时就难以组织自己的随意注意。把智力活动与某些外部活动结合起来,也有利于注意的维持。(4) 对过去经验的依从性。知识经验对随意注意也有重要的影响。一方面,人们对自己异常熟悉的事物或活动,可以自动地进行加工和操作,无需特别集中的注意。另一方面,人们想要在活动中维持自己的注意,又和他们的知识经验有一定关系。(5) 对人格的依从性。一个具有顽强、坚毅性格特点的人,易于使自己的注意服从于当前的目的与任务;相反,意志薄弱、害怕困难的人,不可能有良好的随意注意。 . 2 简述智力发展的个体差异 答:所谓个体差异(individual difference),是指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因受遗传与环境的交互影响,使不同个体之间在身心特征上所显示的彼此不同的现象。了解与鉴别个体差异,是“因材施教”的前提,因而一向受到教育界与社会各界的重视。(一)发展水平的差异 能力有高低的差异。大致说来,能力在全人口中的表现为正态分布:两头小,中间大。以智力为例,智力的高度发展叫智力超常或天才。智力发展低于一般人的水平叫智力低下或智力落后,中间分成不同的层次。如果我们用斯坦福一比奈量表来测量某一地区全部人口的智力,则智商在100±16范围内的人应占全人口的68.2%,智商在100+32以内的人应占全人口的95.4%。智商高于132或低于68的人在全人口中只有极少数。不同智商水平在人口中所占百分比是不同的。( 二) 表现早晚的差异

初中心理学优秀说课稿

初中心理学优秀说课稿 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入门学科,是研究正常成年人的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学科,是心理学最基本、最重要的基础研究。下面为大家分享了心理学优秀说课稿,一起来看看吧! 各位老师、同学,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格。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和教学过程这四个方面进行说课。 人格是彭聃龄主编的《普通心理学》中第十二章的内容。人格是个性心理特征的一个方面,是心理学的重要研究对象。人格与心理现象中认知、情绪情感、动机、能力等其他方面是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 通过对人格这一章的学习,可以帮助同学们了解自己的性格特征,提高自我反省、自我教育的能力;丰富知识,优化自己的性格;从小事做起,不断完善自己的性格。 ——教材内容: 1、人格的含义、特征、结构 2、比较重要的几个人格理论 3、人格的形成原因。 ——教学目标: 1、思想目标让学生认识到什么是人格对人格品质有深刻的认识

2、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人格的含义,结构和人格理论并能分析人格的成因 3、能力目标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性格特征,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掌握一些自我修养的方法,让学生在实际行动中培养相应的人格行为,从而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素质,养成健全的人格品质——重点难点:重点是人格的特征、气质的分类、气质和性格的关系及人格的形成原因。 难点是人格的特质理论,学生不容易理解,而且关于人格的理论很多,不容易记忆且容易混淆提出者与相对应的理论。 1、引入法,让同学们可以结合实际生活体会什么是性格,同时可以激发学习本节课内容的兴趣。 2、讲授法这是这节课的主要教学方法,通过讲授法,让学生能够比较系统的掌握教学内容,这种教学方法体现了老师的主导作用。 3、课堂讨论法针对性格的形成原因进行讨论并提问,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主动思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认真听讲学生想要学好一节课首先要集中精神,认真听讲,理解什么是人格,明白人格的特征,才能理论联系实际,更好的记忆知识并运用到生活中。 2、思考讨论课堂上留给学生思考讨论的时间,学生应

心理学基础试题

第三章感觉和知觉 、单选 1.B 2.C 3.C 4.D 5.C 1?学生看图片时,教师宜轻声讲解而不宜大声讲解这符合什么规律 (b ) A. 感觉对比 B.感觉相互作用 2?下面关于感觉阈限的说法正确的是 (e ) A. 是一种感觉能力 3. 窥一斑而见全豹,这说明知觉具有 (e )。 A. 选择性 B.理解性 C.整体性 4. 放在水中 的筷子,看起来是弯的,但是我们仍然把它知觉为直的这属于知觉的 (d ) A. 选择性 B.理解性 C.整体性 D.恒 常性 10. 所谓潜移默化” 第一章心理学概述 一、单选 1. D 2. B 1.产生心理的器官是 (d ) A.心脏 B.血液 C.肝脏 D.脑 2.心理产生的源泉是 (b ) A.感觉器官 B.客观现实 C.主观经验 D.神经系统 二、多选 1. BCD 2. BCE 1.心理过程包括三个即相互影响、相互联系又相互渗透的过程,它们是 A.注意过程 B.认识过程 C.情感过程 D.意志过程 2.个性心理包括三个子系统,即 (bee ) A.情绪情感 B.个性倾向性 C.个性心理特征 D.需要与动机 (bed ) E.自我调控过程 E.自我调控 5.感知觉是(e )。 A.认识活动的高级阶段 B.是特殊的认识过程 C.是心理活动的基础 D.不属于认识过程 1 .C 一、单项选择题 1 .人们对丁香花形状、色彩、气味等的记忆属于 A.情绪记忆 B.语词逻辑记忆 2 .考试中的判断题,选择题属于( 第四章记忆 2 . C 3 .B 4 .A 5.C 6 .A 7.B 8.A 9.D 10.A 11.B 12.B (e )。 C.形象记忆 D.运动记忆 e A.识记 B.保持 C.再认 D.回忆 3 .想起某次历险活动,那惊心动魄的场面往往历历在目,这一记忆是 ( b A.形象记忆 B.情景记忆 C.语义记忆 D.情绪记忆 4 .学生学习生字时, 首先要反复读写, 这是记忆过程的 (a ) 。 A.识记 B.保持 C.再认 D.回忆 5.短时记忆的信息经过多次重复即转入 (e )。 A.感知形象记忆 B.瞬时记忆 C.长时记忆 D.情绪记忆 6.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过程规律是 a ) 。 A.先快后慢 B.先慢后快 C.均衡发展 D.没有规律 7.短时记忆的数量是 (b )。 A. 5 ±2个组块 B. 7 ±2个组块 C. 9 ±2个组块 D.7+2 8.视觉后像是一种( a ) 记忆。 A.瞬时 B.短时 C.长时 D.运动 9.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是(d ) 记忆 A.形象记忆 B.情景记忆 C.语义记忆 D.情绪记忆 ) 。 ) 。 13.C O D.知觉的理解性 D.恒常性 C. 知觉的整体性 B.跟感受性成正比 D. 一生不变的 C.因刺激物的性质和机体的状况而不同

心理学基础知识

心理学基础知识

心理学基础知识 ●心理学概述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认识过程感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 心理过程情感过程 意志过程 心理现象 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信念和世界观 个性心理 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和性格 冯特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心理学的主要流派 冯特的构造主义心理学、詹姆斯的机能主义心理学、华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魏特海墨等的完形心理学、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派、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西蒙等的认知心理学以及神经心理学的各种研究与发展。 ●感知与注意 (一)感觉 1、什么是感觉:人脑在客观刺激物的直接作用之下,对其个别属性的反映。 2、感觉的种类 外部感觉五种: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肤觉。内部感觉:机体觉、运动觉和平衡觉。 (二)知觉 1、什么是知觉:人脑在客观事物的直接作用之下对其整体属性的反映。 2、知觉的种类: 空间知觉:是指人脑对物体的空间特征的反应。它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方位知觉和深度知觉。 时间知觉:是人脑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感知。 运动知觉:对物体空间位移的知觉。有真动知觉、似动知觉、诱动行觉和自主运动知觉。 错觉:指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的知觉。 3、知觉的基本特性 (1)选择性:人在知觉过程中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优先加以清晰地反映。 (2)整体性: (3)理解性:人在知觉某一事物时,总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认识它,并把它用词语标志出来,这种感性认识阶段的理解就叫知觉的理解性。 (4)恒常性:在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知觉的映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 4、知觉的组织原则 接近性、相似性、连续性、封闭性。 (三)注意 1、注意概述

心理学说课模板

说课稿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好!我是第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我的说课。 要上好一堂课,就要对教材有充分的了解,所以我先说一下本节课的教材。一.说教材(板书:一.教材) 本课题出自出版社的年级册第部分主题。本节课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学生进一步实现动手动脑能力的基础,在以后的学习中具有重要意义。并且,对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和积极人生态度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节好课的设置除了要了解教材,还应该了解学生,这样才能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来组织教学,有利于因材施教教学原则的实施。我再来说一下学生的学情。 二.说学情(板书:二.学情) 由于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思维特征和心理特点,学生有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表扬等特点,所以在教学中要抓住学生这一生理、心理特点,一方面要积极的采用一定的方式方法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接下来说一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三.说教学目标(板书:三.教学目标) 在分析了教材和学情之后,根据教材的内容、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 第一个维度,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了解,掌握 。 第二个维度,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讲解使学生理解的概念,通过 使学生,并教会学生的方法,分组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与他人沟通交流、分工合作的能力。 第三个维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对有正确的认识,能够。同时,培养学生积极的情绪情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紧接着说一下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四.说教学重难点(板书: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难点:介绍的方法。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灵活的运用所学的方法。 俗话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那么本节课究竟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呢?下面我来说一下本节课的教学方法。 五.教学方法(板书:五.教学方法) 我们知道,在教学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学生起着主体作用。本节课以多媒体为辅助教学工具,教法主要采用讲授法和活动教学法。在学法上,我贯彻的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讨论法和自主探究法。

心理学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 完整

心理学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心理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题目 一、单项选择题 1、心理现象分为(A) A、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 B、认知过程与个性心理 C、情感过程与个性心理 D、意志过程与个性心理。 2、心理过程包括(D) A、认识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 B、知觉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 C、感觉过程、知觉过程、意志过程 D、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3、个性心理特征是在(D)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A、认知过程 B、情感过程 C、意志过程 D、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4、(C)在深度上对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细致研究 A、普通心理学 B、发展心理学 C、理论心理学 D、生理心理学 5、(B)在广度上研究各个社会领域内的心理 A、社会心理学 B、应用心理学 C、发展心理学 D、比较心理学 6、(F)是理论的心理学基础,主要研究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与心理现象一般规律。 (E)是研究个体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D)是在实验室控制条件下进行研究工作的心理学、 (C)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 (B)是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产生的以脑内的生理事件、生理基础的心理学分支,试图通过大脑为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来解释心理现象、 (A)是研究动物行为进化的基本理论和不同进化水平的动物约各种行为特点的心理学分支 A、比较心理学 B、理论心理学 C、社会心理学 D、实验心理学 E、发展心理学 F、普通心理学 7、进一步探索研究在各个社会领域中心理活动的具体现象及其规律的心理学是(C) A、社会心理学 B、理论心理学 C、应用心理学 D、普通心理学 8、自然实验法的优点是(A) A、减少人为性,提高真实性 B、减少人为性,降低真实性 C、提高人为性,增加真实性 D、提高人为性,降低真实性 9、(C)的《生理心理学原理》一书被心理学界认为是心理学的独立宣言。 A、笛卡尔 B、洛克 C、冯特 D、缪勒

《基础心理学知识》(2015)习题与参考题答案

第一章基础心理学(2015修订版) 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基础心理学是研究()。A (A)正常成人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基础学科 (B)除精神病人以外的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 (C)除动物心理以外的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 (D)所有心理现象的学科 2.一般把心理现象分为()。A (A)心理过程和心理特性(B)心理过程、能力和人格 (C)知、情、意和人格(D)需要、动机和人格 3.心理过程包括()。B (A)能力、气质和性格(B)认识、情感和意志 (C)知、情、意和能力(D)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动机4.个体的心理特性表现为他的()。C (A)心理过程和人格(B)认识、情感和意志 (C)需要和动机、能力和人格(D)认识、情感、意志和性格 5.心理学是()。D (A)自然科学(B)社会科学 (C)既不是自然科学也不是社会科学 (D)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中间科学或边缘科学 6.动物心理发展经历了()阶段。B (A)感觉、知觉、思维三个 (B)感觉、知觉和思维萌芽三个 (C)感觉、知觉、情感和思维四个 (D)感知觉、思维萌芽、思维和意识四个 7.灵长类动物能够认识事物之间的外部联系,因此它们的心理发展到了()。C (A)感觉的阶段(B)知觉的阶段 (C)思维萌芽的阶段(D)思维的阶段 8.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是()。A

(A)冯特(B)韦伯 (C)费希纳(D)艾宾浩斯 9.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是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该实验室创建于()。C (A)1840年(B)1860年 (C)1879年(D)1885年 10.冯特和铁钦纳是()学派的创始人。B (A)格式塔心理(B)构造心理 (C)机能主义心理(D)行为主义 11.机能主义心理学的主要特点是()。A (A)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心理在适应环境中的机能作用 (B)认为心理学的任务是探讨意识经验由什么元素构成 (C)认为心理学的任务就在于查明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 (D)主张要从整体上来研究心理现象 12.格式塔心理学主张()。D (A)心理学应该研究心理在适应环境中的机能作用 (B)心理学的任务是探讨意识经验由什么元素构成 (C)心理学的任务就在于查明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 (D)从整体上来研究心理现象 13.行为主义的创始人是()。C (A)冯特和铁钦纳(B)杜威和安吉尔 (C)华生(D)维特海默、科勒和考夫卡 14.人本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是()。C (A)冯特和铁钦纳(B)杜威和安吉尔 (C)罗杰斯和马斯洛(D)魏特海默、克勒和科夫卡 15.生理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C (A)构成心理的基本元素 (B)信息的输入、编码、转换、储存和提取的过程 (C)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和脑机制 (D)心理在适应环境中的机能作用16. 16.神经元是由()组成的。B (A)细胞体、细胞核和神经纤维(B)细胞体、树突和轴突 (C)细胞、突起和纤维(D)细胞核、突起 17.神经元中接受外界刺激或接受前一神经元传来的神经冲动的部位是()。A (A)树突(B)轴突 (C)细胞核(D)细胞质 18.前一个神经元和后一个神经元彼此接触的部位叫()。D (A)树突(B)轴突

心理学基础知识(自己整理)

教育心理学:研究中学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研究课题:如何学、如何教、学习与教学之间的相互作用。要素: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过程: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 作用:1科学理论上的指导作用:对教育现象提供不同于传统常识的新观点;为课堂教学提供理论性指导;帮助学生分析、预测并干预学生的行为2研究方法上的指导作用:帮助教师应用研究的方法来了解问题;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创造性的持续的研究 发展概况:美国:初创:桑代克《教育心理学》,名称和体系由此确立。发展:弗洛伊德。成熟:布鲁纳,人本主义思潮,作为一门具有独立的理论体系的学科正在形成。完善:皮亚杰&维果斯基发展了许多有效地教学模式。前苏联:产生:乌申斯基《人是教育的对象》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最早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是卡普杰列夫《教育心理学》(世界上第一步以……命名的专著)。发展:维果斯基,文化历史发展理论,最近发展区;布隆斯基《科学的心理学概论》;鲁宾斯坦确立了心理与活动相统一的原理。奋力前进时期注重结合教学和教育实际进行综合性研究。中国:起源:战国;产生和初步发展:清末随师范教育的兴起而兴起。第一本译著:方东岳译小原又一所的《教育实用心理学》,廖世承出版第一本《教育心理学》,陆志伟译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概论》。发展1949-1958马克思主义为指导;1959-1966纠正错误;1966-1976文革;1976以来恢复、迅速发展。 心理发展: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特征:连续性和阶段性;定向性和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 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瑞士):1建构主义的发展观:发展是一种建构过程,是个体在与环境的不断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所有有机体都有适应和建构的倾向,同时,适应和建构也是认知发展的两种机能。适应包括同化和顺应,个体的心理发展就是通过同化和顺应日益复杂的环境而达到平衡的过程。2.认知发展阶段论:在个体从出生到成熟的过程中,认知结构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不断重构,从而表现出按不变顺序相继出现的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感觉和动作的分化,后期思维开始萌芽)、前运算阶段(2-7表象或形象图式,单维思维,不可逆,自我中心)、具体运算阶段(7-11有抽象思维,能进行逻辑推理,多为思维,可逆,去自我中心)、形式运算阶段(11-16思维以命题形式进行)。3影响因素:成熟、练习和经验、社会性经验、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4教育价值:1充分认识儿童不是小大人是教育获得成功的基本前提2遵循儿童的思维发展规律是教育获得成效的根本保证。维果斯基:1文化历史发展理论:人的思维与智力是在活动中发展起来的,是各种活动、社会性相互作用不断内化的结果,人的高级心理活动起源于社会的交往。2心理发展观:心理发展是个体的心理自出生到成年,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步向高级心理机能转化的过程,该过程有四个表现:随意机能的不断发展;抽象概括机能的提高;各种心理机能之间的关系不断变化、重组,形成间接的以符号为中介的心理结构;心理活动的个性化3内化学说:强调教学的作用,认为儿童通过教学才能掌握全人类的经验并内化于自身的认知结构中。4最近发展区:儿童的现有水平与经过他人帮助后可以达到的较高水平之间的差距。教学应着眼于最近发展区,把潜在的发展水平变成现实的发展,并创造新的最近发展区。4对教学的影响:他的思想体系是当今建构主义发展的重要基石启发着建构主义者对学习和教育进行大量理论建设和实际探索。此外,他的思想也强烈影响到建构主义者对教学和学习的看法。教学不止局限在对教学结果和外部因素的强调,而且开始注重教学有效性的各种内在因素。 社会发展理论:埃里克森:人格的发展贯穿于个体的一生,整个发展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八个阶段:1学习信任的阶段(出生-18个月信任与不信任的矛盾:人格发展任务:获得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2成为自主者的阶段(18月-4自主—羞怯与怀疑;获得自主感,克服羞怯和怀疑)3发展主动性的阶段(4-6主动性—内疚;获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