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中生物必修2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单元测试题(可编辑修改word版)

高中生物必修2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单元测试题(可编辑修改word版)

高中生物必修2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单元测试题(可编辑修改word版)
高中生物必修2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单元测试题(可编辑修改word版)

高中生物必修2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单元测试题

一、单选题(共12 小题,每小题5 分,共60 分)

1.某生物个体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种类及其比例为Ab∶aB∶AB∶ab=1∶2∶3∶4,若该生物进行自交,则其后代出现纯合子的概率为( )

A.30% B.26% C.36% D.35%

2.番茄的红果(R)对黄果(r)是显性,让杂合的红果番茄自交得F1,淘汰F1中的黄果番茄,利用F1中的红果番茄自交,其后代中RR、Rr、rr 的比例分别是( )

A.1∶2∶1 B.4∶4∶1 C.3∶2∶1 D.9∶3∶1

3.下列关于遗传学基本概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后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就叫性状分离

B.纯合子自交产生的子一代所表现的性状就是显性性状

C.性状相同,遗传因子不一定相同

D.兔的白毛和黑毛,狗的长毛和卷毛都是相对性状

4.在豌豆杂交实验中,高茎与矮茎杂交,F2中高茎和矮茎的比为787:277,上述实验结果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显性遗传因子对隐性遗传因子有显性作用

B.F1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

C.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D.F1产生配子时,显性遗传因子和隐性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5.下列各组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兔的长毛和短毛B.玉米的黄粒和圆粒

C.棉纤维的长和粗D.马的白毛和鼠的褐毛

6.下图能正确表示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 )

7.用黄色公鼠a 分别与黑色母鼠b 和c 交配,在几次产仔中,母鼠b 产仔为9 黑6 黄,母鼠

c 产的仔全为黑色。那么亲本a、b、c 中为纯合子的是( )

A.b 和c B.a 和c C.a 和b D.只有a

8.在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中,必须对母本采取的措施是()

①开花前人工去雄②开花后人工去雄③去雄后自然授粉

④去雄后人工授粉⑤授粉后套袋隔离⑥授粉后自然发育

A.①③B.②④⑥C.①③⑥D.①④⑤

9.玉米幼苗绿色与白色是一对相对性状(用A,a 表示),现用两个杂合子自交所产生的种子作实验种子,将400 粒播种在黑暗处,另400 粒播种后置于有光处。萌发后统计幼苗的表现型,

结果如下表。以下对实验结果的分析,错误的是( )

A.光是叶绿素形成的必要条件B.光照条件下能形成叶绿素是显性性状

C.表现型是基因型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D.绿色幼苗的基因型都是AA

10.燕麦颖色受两对基因控制。用纯种黄颖与纯种黑颖杂交,F1全为黑颖,F1自交产生的F2 中,黑颖∶黄颖∶白颖=12∶3∶1。已知黑颖(基因B)对黄颖(基因Y)为显性,只要基因B 存在,植株就表现为黑颖。则两亲本的基因型为( )

A.bbYY×BByy B.BBYY×bbyy C.bbYy×Bbyy D.BbYy×bbyy

11.如果在一个种群中,遗传因子组成为AA 的比例占25%,遗传因子组成为Aa 的比例占50%,遗传因子组成为aa 的比例占25%。已知遗传因子组成为aa 的个体失去求偶繁殖能力,则随机交配一代后,子代中遗传因子组成为aa 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A.1/61 B.1/4 C.1/8 D.1/9

12.科学研究过程一般包括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实验验证、数据分析、得出结论等。在孟德尔探究遗传规律的过程中,导致孟德尔发现问题的现象是()

A.遗传因子在形成配子时能彼此分离

B.具有一对相对性状亲本杂交,F2分离比为3∶1

C.F1与隐性亲本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

D.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

一、选择题(每空5 分,共60 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入表中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13.番茄的高茎对矮茎是显性,红果对黄果是显性。现有高茎黄果的纯合子(TTrr)和矮茎红果的纯合子(ttRR)杂交,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回答下列问题:(10 分)

⑴F2中出现的重组型个体占总数的。

⑵F2中高茎红果番茄占总数的,矮茎红果番茄占总数的,高茎黄果中纯合子占。

⑶若F2共收到800 个番茄,黄果番茄约有个。

14.观察南瓜果实的颜色遗传图解,据图回答问题:(6 分)

(1)果实的黄色和白色是一对相对性状吗?。判断的依据是

(2)果实的颜色中属于显性性状的是,判断依据是

(3)F1中出现黄果和白果,属于性状分离吗?。判断依据是

15.水稻的非糯性(W)和糯性(w)是一对相对性状。前者花粉含直链淀粉,遇碘变蓝黑色;后者花粉含支链淀粉,遇碘呈橙红色。现有一批纯种非糯性水稻和糯性水稻以及一些碘液,请设计方案来验证分离定律。(8 分)

(1)实验方法:。

(2)实验步骤

②F1开花成熟时取其一个成熟花药,挤出花粉,置于载玻片上,滴一滴碘液并用显微镜观

察。

(3)实验预期现象:

(4)对实验现象的解释:

16.已知桃树中,树体乔化与矮化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D、d 控制),蟠桃果形与圆桃果形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H、h 控制),蟠桃对圆桃为显性。下表是桃树两个杂交组合的实验统计数据:(16 分)

(1)根据组别的结果,可判断桃树树体的显性性状为。

(2)甲组的两个亲本基因型分别为。

(3)根据甲组的杂交结果可判断,上述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理由是:如果这两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则甲组的杂交后代应出现种表现型,比例应为。

(4)桃树的蟠桃果形具有较高的观赏性。已知现有蟠桃树种均为杂合子,欲探究蟠桃是否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即HH 个体无法存活),研究小组设计了以下遗传实验,请补充有关内容。

实验方案:,分析比较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①如果子代,则蟠桃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

②如果子代,则蟠桃不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空5 分,共60 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入表中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A C C D A C B D D A D B

1.【解析】该生物产生的配子Ab、aB、AB、ab 分别占1/10、2/10、3/10、4/10,故该生物

自交后代出现纯合子的概率为(1/10)2+(2/10)2+(3/10)2+(4/10)2=30%。

2.【解析】F1的遗传因子组成为1RR、2Rr、1rr,去掉1rr 后,则RR∶Rr=1∶2,RR 自交后

为RR,Rr 自交后为,然后相加可得RR∶Rr∶rr=3∶2∶1。

3.【解析】性状分离是指杂种子一代的后代同时出现显性和隐性性状的现象;狗的长毛和短

毛、直毛和卷毛为相对性状;纯合子杂交产生的子一代所表现的性状为显性性状;性状相同,

遗传因子不一定相同,如AA、Aa 均表现为显性性状。

4.【解析】显性遗传因子对隐性遗传因子有显性作用,这是出现3∶1 的条件,不是根本原因,A 错误;F1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这是现象,不是3∶1 性状分离比出现的根本原因,B 错误;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这是出现3∶1 的条件,不是根本原因,C 错误;3∶1 性状分离比

出现的根本原因是:F1产生配子时,显性遗传因子和隐性遗传因子彼此分离,D 正确。故选:D。

5.【解析】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根据相对性状的概念可知,B

项和C 项不正确,因为它们虽都说的是同种生物,但却不是同一性状。D 项不正确,因为马

和鼠根本不是同种生物。

6.【解析】分离定律是指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并分别

进入两个配子中。A、B 项中不存在等位基因,D 项中未体现分离。

7.【解析】据黄色公鼠a×黑色母鼠c→后代全为黑色可知,黄色为隐性性状,黑色为显性性

状,黄色公鼠为隐性纯合子,黑色母鼠c 为显性纯合子。又据黑色母鼠b 与黄色公鼠a 交配,

后代中出现性状分离可知b 为杂合子。

8.【解析】①豌豆杂交实验中,需在自花授粉前对母本人工去雄,①正确;

②对母本的去雄应该在开花前,②错误;③去雄后要套袋隔离,再进行人工授粉,③错误;

④去雄后进行人工授粉,④正确;⑤授粉后需要套袋隔离,防止外来花粉干扰实验结果,

⑤正确;⑥授粉后要套袋隔离,⑥错误;

9.【解析】绿色幼苗的基因型是AA 或Aa。

10.【解析】看到12∶3∶1,想到与9∶3∶3∶1 的联系,再根据“只要基因B 存在,植株就表现为

黑颖”可推知,F1的基因型为BbYy,进一步推知亲本的基因型为bbYY 和BByy。

11.【解析】由于遗传因子组成为aa 的个体失去求偶和繁殖的能力,所以Aa 的个体所占的

比例为2/3,只有Aa 与Aa 的个体杂交,子代才会出现aa 的个体,则交配一代后,遗传因子

组成为aa 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2/3Aa×2/3Aa→2/3×2/3×1/4aa=1/9aa,故D 正确。

12.【解析】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实验过程: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子杂交,子一代均表现

为显性性状,将子一代自交,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且性状分离比为3∶1。孟德尔对一对相

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解释:(1)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2)体细胞

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3)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通

过测交实验进行验证,最终得出基因分离定律,其实质是遗传因子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

遗传因子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是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不是发现问题的现象,A 错误;

孟德尔在一对相对性状的实验中,发现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都是显性性状,F2

出现性状分离,且性状分离比为3∶1,B 正确;F1与隐性亲本测交,后代表现型之比1∶1,

这是孟德尔验证实验的结果,不是发现问题的现象,C 错误;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均等,这

是孟德尔对一对相对性状实验现象作出的解释,D 错误。

13.【答案】⑴5/8 ⑵9/16 3/16 1/3 ⑶200

【解析】⑴由TTrr × ttRR → F1,F1的遗传因子应为TtRr,所以F1自交得到的F2符合9

T_R_∶3 ttR_∶3 T_rr∶1ttrr 比例,亲本类型是高茎黄果(TTrr)和矮茎红果(ttRR),故F2中的重组类型为高茎红果T_R_ 和矮茎黄果ttrr 占总数的5/8。⑵F2中高茎红果番茄9/16 T_R_,

矮茎红果番茄3/16 ttR_ ,高茎黄果3/16 T_rr ,高茎黄果纯合体1/16TTrr,故高茎黄果中纯合子占1/3。⑶F2中T_rr 和ttrr 均为黄果,占总数的(3/16+1/16)=1/4 ,F2共收到800 个番茄,黄果番茄约有200 个。

14.【答案】(1)是黄色与白色属于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2)白色F1中的白果自交出现了性状分离

(3)不属于性状分离应是杂种自交出现的,而F1出现的黄果和白果是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得

到的

(4)各种情况均有在果实数量比较少的情况下,不符合白∶黄=3∶1

【解析】果实的黄色和白色符合相对性状的“二同一异”的特点。由图解看出:两个相对性状

的亲本杂交,F1出现了两种性状,不能判断显隐性,也不符合性状分离。F1中的白果自交,

出现了性状分离,可判断白色为显性。F1自交出现的性状分离比,在数量少的情况下可能偏

离这一比例。

15.【答案】(1)花粉鉴定法(2)①让纯种非糯性水稻与糯性水稻杂交,获得F1杂合非糯性水

(3)花粉一半为蓝黑色,一半为橙红色

(4)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并最终形成两种不同类型的配子,从而直接验证了

分离定律

16.【解析】本题涉及对分离现象解释验证的另一种方法——花粉鉴定法。水稻的糯性(w)与

非糯性(W)在花粉中就已经表现出来:含糯性遗传因子的花粉遇碘液呈橙红色,含非糯性遗

传因子的花粉遇碘液呈蓝黑色,由此可鉴定花粉的遗传因子组成。花粉属于配子,形成过

程中,成对的遗传因子要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亲本杂交所得种子即F1(Ww),种植F1,待其长大开花后,其花粉中的遗传因子应是成单的,即一半花粉含W,另一半含w,故在碘液中颜色不同。

【答案】(1)乙乔化(2)DdHh、ddhh (3)4 1∶1∶1∶1 (4)蟠桃(Hh)杂交(蟠桃与蟠桃杂交)

①表现型为蟠桃和圆桃,比例为2∶1 ②表现型为蟠桃和圆桃,比例为3∶1

【解析】(1)乙组中亲本都是乔化,后代出现矮化,说明乔化是显性性状,矮化是隐性性状。

(2)甲组中乔化与矮化为测交类型,蟠桃与圆桃为测交类型,故亲本基因型为DdHh、ddhh。

(3)甲组中两对相对性状测交,后代表现型之比为1∶1,说明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若遵循自由组合定律,测交后代4 种表现型之比应为1∶1∶1∶1。(4)现有杂合子蟠桃,使两杂合子杂交,若HH 个体无法存活,则后代蟠桃(Hh)∶圆桃(hh)为2∶1;若HH 个体正常存活,则后代蟠桃(HH、Hh)∶圆桃(hh)为3∶1。

相关文档